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九

卷十九 第 1a 页 WYG1219-0465a.png
钦定四库全书
 九灵山房集卷十九    元 戴良 撰
  鄞游稿第五
  传

   高士传
呜呼甚矣哉高节之士为难遇也易称君子之道或出
或处或语或默夫捐身以行化者知进而不能退嫉世
以矫情者知往而不能返二者各得其道之一偏恶睹
卷十九 第 1b 页 WYG1219-0465b.png
所谓中哉孔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
又不可得欲得不屑不洁之士而与之是狷也是又其
次也孔子居周之世而其言如此况世变多故君子道
消之时乎于斯之时责士以必中而不过则天下为无
士矣君子之于人也乐成其美而不求其备况蹈义乘
方蝉蜕尘埃之表时固难遇其人乎吾之有取于鹤年
有以也哉有以也哉作高士
鹤年西域人也曾祖阿喇卜丹与弟乌玛喇皆元初巨商
卷十九 第 2a 页 WYG1219-0466a.png
当世祖皇帝徇地西土军饷不继遂杖策军门尽以其
资归焉仍数从征讨下西北诸国如拉朽廷论以功授
官阿喇卜丹老不愿仕时赐田宅留京奉朝请乌玛喇
擢某道宣慰使其后招降吐蕃有大功遂自宣慰拜甘
肃行中书左丞祖沙木斯迪音由北晋王从官起家累官至
临江路达噜噶齐政尚宽仁民怀其德父智默特喇卜丹轻
财重义尽取祖父遗资赈诸亲故之不足及他士之贫
者然性尚豪迈雅不喜荣名年四十始应额琳沁丞相
卷十九 第 2b 页 WYG1219-0466b.png
辟主临州县簿以治行高等升武昌县达噜噶齐有惠
政解官之日父老为筑种德之堂请曰吾县盖公之桐
乡愿留居毋去武昌公亦爱其土俗异他处遂家焉生
子五人而鹤年最幼武昌公死时鹤年年甫十二已屹
然如成人其俗素短丧所禁止者独酒鹤年以为非古
制乃服斩衰三年仍八年不饮酒家有遗资悉推与诸
兄不留一钱自遗也武昌公在时以鹤年倜傥类已甚
钟爱畁荫从父桓州职鹤年亦辞谢不敢有惟益厉志
卷十九 第 3a 页 WYG1219-0466c.png
为学清苦自将与寒畯贱士等或曰汝贵家子不效祖
父为官人顾乃过自矫激如此鹤年曰吾宗固显贵然
以文学知名于世者恒少吾欲奋身为儒生岂碌碌袭
先荫苟取禄位而已邪乡之诸儒长者以其年幼而有
志多乐教之年十七而通诗书礼三经豫章周怀孝楚
大儒时寓武昌执经问难者比肩立然独器重鹤年且
欲同归豫章而妻以爱女鹤年以母老诸兄皆官千里
外无他兄弟备养辞不行母闻而遣之鹤年曰人之所
卷十九 第 3b 页 WYG1219-0466d.png
以为学者学为孝耳今舍晨昏之养而从师远游人其
谓斯何明年淮兵渡江袭武昌鹤年奉母夫人以行所
在艰阻三阅月始达镇江菽水不给虽佣贩贱业骑射
卑职皆趋为之不问及夫人捐馆舍鹤年哀毁尽癯盐
酪不入口者五年于是浙以西日入于乱鹤年闻从兄
吉雅摩迪音避地越江上徒步往依焉时江南行御史台
移治兹郡大夫拜珠公鹤年父友也雅知鹤年即辟为
从事御史图烈图图们岱尔亦举校官余观胡布延特
卷十九 第 4a 页 WYG1219-0467a.png
穆尔安庆举孝廉鹤年痛禄之不逮养也俱不应浙东
廉访佥事都沁布哈延致鹤年于家俾诸子师事之且
剡荐入馆阁荐章未出而宵逝南台大夫实喇达哩公
被召还朝思得文儒之士以备其咨访复以从事辟之
江西闽海二道肃政府又以其省儒学提举荐皆陈悃
以辞毅然不一就鹤年与吉雅摩迪音友爱吉雅摩迪音
掾南台时欲以利禄勉鹤年鹤年去不顾后以直言忤
权要谪迁江右道里梗塞仆𨽻皆惮行鹤年乃独冲寒
卷十九 第 4b 页 WYG1219-0467b.png
雪冒险途千里从之后还越宿留四明或旅食海乡为
童子师或寄居僧舍卖药以自给虽久处艰瘁泊如也
通政院判伍实督运海上自负才气见宾客不为礼而
独贤鹤年虚左迎至邸鹤年当隆冬弊衣不掩胫伍欲
解衣衣之畏其清介言欲发而中止鹤年当困苦时人
有济之者虽饘粥之费无所受然行囊稍裕每好赴人
之急人之享其惠者盖数数然也时兵戈四起鹤年益
逃匿海岛绝其迹已而海上多盗鹤年转徙无常大抵
卷十九 第 5a 页 WYG1219-0467c.png
皆明之境内明当方氏之盛幕府颇待士士之至者踵
接鹤年独逡巡远避门无一迹慈溪县尹陈麟号称贤
令四方士大夫多依之鹤年居是邑数载未尝睹其面
鹤年天质颖悟读书过目辄成诵善诗歌而尤工于唐
律为文章有气至于算数导引方药之说亦靡不旁习
然专以躬行为学非其食不食非其衣不衣重然诺尚
气节人或有失虽尊盛必尽言以告已有过虽少贱者
规之必敛衽听受见人一善称之不容口即不善未尝
卷十九 第 5b 页 WYG1219-0467d.png
言然性颇褊隘于物少容因自谓曰凡为清士当以廉
为主义为辅和为卫三者备庶可免于今之世矣由是
德益脩而行益励有东汉高士之遗风员外郎马子英
不妄许可人尝曰吾友多矣可托妻子者惟鹤年一人
世以为知言
赞曰昔申屠蟠居父忧哀毁过礼不进酒肉者十馀年
家贫佣工自给郡召为主簿不行隐居梁砀以经学自
娱至今想其为人犹凛凛有生气鹤年执亲之丧有过
卷十九 第 6a 页 WYG1219-0468a.png
无弗及而间关乱世利禄不行至其为学博览经史而
本于躬行虽蟠何以加诸诗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又
曰维其有之是以似之其鹤年之谓乎
   周贞传
周贞江湖隐人也字子固晚号玉田隐者其先居汴宋
渡江徙仪真家焉大父顺父允坚皆不仕贞自童龀时
性敏而好学遇书即善诵知义理既长益负奇气倜傥
大德元贞间稍出为汗漫游欲以其学自奋拔会有以
卷十九 第 6b 页 WYG1219-0468b.png
贞姓名荐贞且北行至扬子江叹曰仕所以济人苟居
一艺以拯斯人之疾苦虽不仕于时犹仕也乃返棹吴
淞江亟取神农黄帝书及春秋秦汉以来下至金宋诸
医家习之无何隐隐名动西浙疾病颠连者必归贞贞
皆乐然应之每遇奇疾古今人所未喻者贞以意与善
药辄速已瞿运使得热病虽祁寒亦以水晶浸水轮取
握手中医以为大热贞曰此寒极似热非热也饮以附
子汤愈卫立礼得寒病虽盛夏必袭重裘拥火坐密室
卷十九 第 7a 页 WYG1219-0468c.png
中医投以乌附增剧贞曰此热极似寒非寒也煮大黄
芒硝饮之瘳王君海子病癞众医莫能疗贞授匕药漱
之牙龈出秽血数斗既而形尽瘦骨立后第以美味补
之数月瘥王经历患身轻飘飘若行空虚中易医凡七
十人皆以为风虚与热剂转加贞曰此酒毒也即以寒
凉之剂驱之随愈赵鹤皋妻病咽乾水浆不能下众医
尽愕贞叩以平生所最嗜独鸂𪄠即命烹饪进之授以
匕箸入口无所若已而食进病如失一妇人因产子舌
卷十九 第 7b 页 WYG1219-0468d.png
出不能收贞以朱砂傅其舌仍命依产子状以两女子
掖之乃于壁外潜累盆盎置危处堕地以作声声闻而
舌收矣一女子忽嗜食泥日食河中污泥三碗许贞取
壁间败土调饮之遂不嗜泥贞以古方今病之不合往
往出奇见辅其法而取验类如此贞善绘事而尤精于
音律家宁海知州陈行之尝延致教大成乐贞持古律
管吹之以节五音之高下黄文献公为作记有吹其律
而钟自应之语然雅好鼓琴家居无事必引琴以自娱
卷十九 第 8a 页 WYG1219-0469a.png
一日大雨雪有权贵人联骑诣门进肴酒请为白雪之
操贞厉声曰大乐与天地同和今天大寒是岂乐一饷
时耶且若独不闻戴逵破琴之事乎客愧谢而去贞为
义若嗜欲至于视利轻之如粪土在宁海时有直学韩
成之者负官钱数千缗自度贫无以偿乃于学斋中引
绳经其脰贞号救之为竭行橐代偿及韩满去空一家
走谢且白无行资贞时橐已竭仍质所服衣相之行治
病王氏子时王问药直几何馈赆当几何贞怒曰吾愈
卷十九 第 8b 页 WYG1219-0469b.png
人疾未尝觊其利汝富家翁必欲以利酬我不过移汝
祷禳一朝之费耳岂可面计重轻待我若小市人哉泉
币交于前悉谢罢无所受贞长身美风仪须髯秀整器
局清古外谦和而内严峻落落不与世俯仰王公大人
每卑礼钩致贞视之邈如平居与客谈元亹亹不能休
然无一语及时俗事环堵萧然室无长物当得时或
焚香清坐或雅歌投壶或吹铁笛弄玉箫怡然自得宾
至则刲羊酾酒与之尽欢无纤毫俭啬意即有馈遗辄
卷十九 第 9a 页 WYG1219-0469c.png
取以赒人之𢚩虽屡空不顾也甥女孙氏生七岁而孤
贞忍贫鞠养及笄具资装嫁之故人夏德辅有女欲度
为尼贞曰以女为尼独吝遣嫁耳乃育为已女命故人
子李嗣宗为赘婿贞无子以嗣宗之子稷为之后嗣宗
事贞甚谨而贞遇之颇严厉苟有小过必危坐终日不
与言嗣宗偕其妻盛服立左右惴惴莫敢仰视贞颔之
去乃肉袒谢罪而退贞尝采药中吴吴人馆之遂翛然
忘返将终老焉至正乙未秋淮兵犯吴境城陷贞杜门
卷十九 第 9b 页 WYG1219-0469d.png
坚卧不食饮者九日而卒七月五日也时年八十三将
属纩呼嗣宗悉取生平所著书焚之
为说者曰予尝游淞上抵吴门过贞向所经行处访其
遗事而故人长老无在者及来四明定海县尹汪汝懋
为予言贞事首尾如此嗟乎士君子立天地间不欲怀
才抱艺自附逸民之列者惧其洁身以乱伦耳今贞虽
隐处江湖然能以善医拯人之危困起人之死至众其
遇贫无依又往往倾行橐济之不复顾有无可不谓仁
卷十九 第 10a 页 WYG1219-0470a.png
乎世衰民散君臣道废一旦寇兵及境或望风款附或
执殳效驱驰以冀须臾毋死者何限今贞仅于逆旅中视死如归可不谓义乎能仁与义谓之洁身乱伦可乎
呜呼世之不及此者众矣一布衣乃毅然类古有位者
之为尚可谓世无人乎汝懋乃贞所嫁女甥子慎悫不
妄人也其言有可徵故列之为世劝
   唐二子传
四明唐复礼二子长辕次毂复礼以擅匿官鹾事被陷
卷十九 第 10b 页 WYG1219-0470b.png
且执拘以归于京辕诣吏代父命不省乃叩头流血继
之以死吏悯其情遂脱父梏而梏之使行行至越毂适
自杭回遇诸道上既挽辕衣袂顿足哭曰兄为冢子宗
嗣所托不可以图死弟请代兄行辕不从毂绐之曰兄
讷于言说往必不免弟有一计可生幸无苦竟夺其梏
加已手吏亦悯而从之毂抵京系狱者旬日近臣乃奏
其非罪例免以归得不死呜呼干戈兴学校废礼义丧
风俗隳中人以下咸渐渍于失教被服于成习人伦之
卷十九 第 11a 页 WYG1219-0470c.png
际无不大坏而天理或几乎熄矣于此之时能以孝友
脩于身行于家至于舍死而不顾岂非难得也哉故吾
于辕之代父毂之代兄有所取焉此两人者当慷慨就
梏时其心已谓其必死而终得以无死者幸也非其所
逆知也则其所存可不谓较然不欺哉君子之于人也
闻其美而乐道之况舍死者人之所难乎辕尝读书毂
尤矫然可喜使皆学道进德终之以礼乐庶几哉流声
后世可与国风所称卫宣二子列矣勉之哉勉之哉
卷十九 第 11b 页 WYG1219-0470d.png
   许丞传
君姓许氏名原闽人也其父素业儒老为里校师君自
幼传父学虽朴而颇赡于书多所观览为诗与文务达
其意而已疆土入职方有司强起赴乡选召对吏部授
明州府定海县丞始至县人以君盛年未更事易之及
观君所为始皆大畏服一县耸然然上之人多未知君
果可以有为也时时有所责君不为动虽箠辱横加未
尝一明其非罪亦不以是伤其民于是西北用兵未已
卷十九 第 12a 页 WYG1219-0471a.png
征需尚繁戈甲之攻造旌棨之营置调发无虚日且地
濒大海岁脩治海舟盖难以数计而官直不时降或已
降而为吏胥所欺隐每事第差民之中次者一二人以
主其出纳谓之库子凡所费用皆令其代输期会迫促
至日受榜笞不恤也以故岁弊民产恒数十家君恻然
曰是岂为民父母意哉即诣府请其直集里役之长分
授之俾售其物次第归之库为召集人匠造之使如法
吏皆不得有所与仅令持笔治文书以防稽勘耳是以
卷十九 第 12b 页 WYG1219-0471b.png
功成而民不知扰乡之人不惮为库者盖自君始也县
以业海为生自民船不出海所恃以存者独田租然当
民产之无制里役之无艺都鄙之间常纷然不宁而民
病甚矣君曰救弊之𢚩孰甚于此者乃取其田分计之
受差之家悉准田之多少田多者应重差而不可辞田
少者称其出而不得以横扰中下无告之民庶乎其少
瘳矣其他宿弊之未除君止正其尤蠹民者馀皆一听
其自新或有所笞罚虽豪剧吏苟得萌蘖一切摘发穷
卷十九 第 13a 页 WYG1219-0471c.png
治之不恕诸吏视君皆侧目至以鄙语目君卒不得已
潜以他计出君俾不久于位会慈溪阙令府檄君摄令
事君治慈溪如定海兴利除害不一月而大治民以私
鹾被获者吏受其赇而罪以旁连君微行得实卒更其
狱使罪有所归而受抑者得以伸人至今言之县久不
雨君祷之白龙公不应后以策钩致吏之枭狡者大书
其背曰天不雨吏弊为之也既而雨随至县乃大稔君
色仁气温言若不出口及见义辄矫矫不可挠慷慨辨
卷十九 第 13b 页 WYG1219-0471d.png
且强也为政去觚角绌雕琢以平易质实为务而尤谨
持其廉行每出入月俸必负以自随一钱之费必已出
民以饮食进悉却之不听有私致一肉于舟者则举而
投之江自奉寡约甚菅屦徒步不问道里远近以为常
虽祁寒未尝御靴袜衣服仅取其蔽体虽甚垢弊弗易
也日食饭一盂蔬二味非公享酒胾不入口视民如子
女与之语款款若恐不得当其意至有甚恶乃始绳以
法有可已者即不究以故民之爱君亦如子之于父母
卷十九 第 14a 页 WYG1219-0472a.png
君在其位则色喜或以事出则皇皇如有失一日台檄
下宪府追君甚急老幼闻者咸错愕比上道号泣而送
者殆千人且虑乏行资无一人不怀金以至自府尹而
下及县之僚佐与他官之在城邑者亦皆割俸金驰赠
于道左君悉谢遣无所受曰造次颠沛见人之所守纵
死不易吾心矣抵京上之人卒明其非罪未几乃还及
还远近大夫士无不交口称贺喜其公论之有在后数
月当得代然以父忧去先是父年老不可以迎养留其
卷十九 第 14b 页 WYG1219-0472b.png
妻子使养之居官计日用俸辍其馀以归为具甘旨居
其父然父年益老则念辄悲之此君之事予得于所闻
者也昔司马迁记前世循吏详者人数事略者三事而
止今予所论次君事视迁之所记多矣然犹以为闻之
者少也令所闻者多则其事可胜书耶姑即是次为君
传庶使世吏知劝焉
论曰诗称恺悌君子民之父母孔子曰吾未见刚者若
许君非所谓恺悌而能刚者与君以诸生起家始受一
卷十九 第 15a 页 WYG1219-0472c.png
命而为丞其所树立已卓卓可称如是使磨砻灌养之
不止吾未量其所至也古语有云天下之宝当为天下
惜之岂谓君哉
   抱一翁传
抱一翁者东嘉人也今居越江上姓项氏名昕字彦章
晚更自号抱一翁曾大父某大父某父某比三世俱以
和义维其家翁自幼聪敏好方数外大父杜晓村世业
医常奉父命谒受其书读之年未成童已暗诵岐扁素
卷十九 第 15b 页 WYG1219-0472d.png
难王叔和脉经稍长学易赵穆仲叶见山所后以母病
医误投药死痛之乃益厉志医术欲尽受他禁方闻越
大儒韩明善先生为方善也遂往拜之尽得所藏方论
甚富后更诣陈白云受五诊奇䀭历试其说皆精良会
金华朱彦脩来越出金源刘河间张戴人李东垣诸书
示之翁独疑古方不可治今病之论亟往钱塘见陆简
静叩之始悟古今方同一矩度也后又往浙右见葛可
久论刘张之学又往建邺见戴仝父仝父亦是郡儒者
卷十九 第 16a 页 WYG1219-0473a.png
为撰五运六气机要若干篇授翁太医院使张廷玉善
挢引案摩甚奇非世之所闻也翁亦得见事之尽其伎
于是为人治诊病决死生无不立验里钟姓者一男子
病胁痛众医以为痈也投诸香姜桂之属益甚翁诊其
脉告曰此肾邪病法当先温利而后竭之投神保丸下
黑溲痛止即令更服神芎丸或疑其太过翁曰向用神
保丸以肾邪透膜非全蝎不能引导然巴豆性热非得
芒硝大黄荡涤之后遇热必再作乃大泄数出病已翁
卷十九 第 16b 页 WYG1219-0473b.png
所以知男子之病者以阳脉弦阴脉微涩弦者痛也涩
者肾邪有馀也肾邪上薄于胁不能下且肾方恶燥今
以燥热发之非得利不愈经曰痛随利减殆谓此也钟
女病腹胀如鼓四体骨立众医或以为娠为蛊为瘵也
翁诊其脉告曰此气薄血室钟曰服芎归辈积岁月非
血药乎翁曰失于顺气也夫气道也血水也气有一息
之不运则血有一息之不行经曰气血同出而异名故
治血必先顺其气俾经隧得通而后血可行乃以苏合
卷十九 第 17a 页 WYG1219-0473c.png
丸投之三日而腰作痛翁曰血欲行矣𢚩治芒硝大黄
峻逐之下污血累累如瓜者可十数枚应手愈翁所以
知钟女之病者以六脉弦滑而且数弦者气结滑者血
聚实邪也故气行而大下之钟有从女病名同而诊异
翁曰此不治法当数月死向者钟女脉滑为实邪今脉
虚元气夺矣又一女子病亦同而六脉独弦翁曰真藏
脉见法当踰月死后皆如之越幕官费姓者有子病甚
众医皆以为瘵尽愕束手一日费对客独泣客以翁荐
卷十九 第 17b 页 WYG1219-0473d.png
翁诊之曰此病暑邪非瘵也家问死期翁曰何得死何
得死为作白虎汤饮之即瘥翁所以知费子之病者切
其脉细数而且实细数者暑也暑伤气宜虚今不虚而
反实乃热伤血药为之也费病胸膈壅满甚笃昏不知
人医者人人异见翁以杏仁薏苡之剂灌之立苏继以
升麻黄耆桔梗消其胀服之踰月瘳翁所以知费之病
者以阳脉浮滑阴脉不足也浮为风而滑为血聚始由
风伤肺故结聚客于肺阴脉之不足则过于宣逐也诸
卷十九 第 18a 页 WYG1219-0474a.png
气本乎肺肺气治则出入易苑陈除故行其肺气而病
当自己建康万夫长廉君病医投丹附姜桂逾甚翁诊
其脉告曰此得之酒病当哕作声食入即出而后溲不
利廉曰然予平生所嗜独烧酒翁进葛花解酲加黄芩
饮二升所势减众医以药性过寒交沮之翁既论不恊
辞去即叹曰实实而虚虚过二月当入鬼录矣果如翁
言翁所以知廉之病者切其脉细数而且滑诸数为热
滑为呕为胃有物酒性大毒大热而反以热剂加之是
卷十九 第 18b 页 WYG1219-0474b.png
火其火也且溲秘为阳结今皆反治故二月死也茶商
李富人也啖马肉过多腹胀医以大黄巴豆治之转剧
翁后至诊之寸口脉促而两尺将绝翁曰胸有新邪故
脉促宜引之上达今反夺之误矣急饮以涌剂且置李
中座使人环旋顷吐宿肉仍进神芎丸大下之病去众
医咸曰予所不及也浙东佥宪史君素苦足病发则两
足如柱溃黄水踰月乃已已辄复发翁诊其脉告曰六
脉皆沉缓沉为里有湿缓为厥为风此病风湿毒俗名
卷十九 第 19a 页 WYG1219-0474c.png
湿脚气是也乃以神芎丸竭之继进舟车神佑丸下浊
水数十出遂不发动南台治书郭公久患泄泻恶寒见
风辄仆日卧密室以毡蒙其首炽炭助之出语咿咿如
婴儿诸医皆作沉寒痼冷治屡进丹附不时验翁诊其
脉告曰此脾伏火邪湿热下流非寒也法当升阳散火
以逐其湿热乃煮升麻柴胡泽泻羌活等剂而继以神
芎丸郭曰予苦久泄今复利之恐非治也翁曰公之六
脉浮濡而弱且微数濡者湿也数者脾有伏火也病由
卷十九 第 19b 页 WYG1219-0474d.png
湿热而且加之以热剂非苦寒逐之不可法曰通因通
用吾有所试矣顷之利如木屑者三四出即蒙首之毡
去次去炽炭病旋已鄞董允谦妻患衄三年许医以血
得热则淖溢服泻心凉血之剂益困衄才数点辄昏翁
诊之六脉微弱寸为甚曰肝藏血而心主之今寸口脉
微知心虚也心虚则不能司其血故逆而妄行法当养
心仍补脾实其子子实则心不虚矣服琥珀诸补心之
剂愈浙帅胡公病发热恶风而自汗气奄奄弗属诸医
卷十九 第 20a 页 WYG1219-0475a.png
作伤寒治发表退热而益增翁诊其脉阴阳俱沉细且
微数处以补中益气之剂医止之曰表有邪而以参菧
补之邪得补而愈盛必死此药矣翁曰脉沉里病也微
数者五性之火内扇也气不属者中气虚也是名内伤
经曰损者温之饮以前药而即验南台掾梁彦思使闽
而足不能履医以风论或以脚气治经年不瘳翁诊之
六脉仅微数而他无所病即探患处乃骨出不入肯綮
耳施以按摩即愈南台治书德哷穆苏公足失履而伤
卷十九 第 20b 页 WYG1219-0475b.png
腕骨掌反于后者六阅月矣众医不能治公知翁精按
摩曰幸予治也翁令壮士更相摩从辰至申而筋肉尽
腐遂引其掌以蹂之啑啑然有声药以两月其足如常
时金参政子年方稚尝嬉戏偃卧于阶侧忽惊马践其
足胻骨断碎即死久乃苏翁以其法治之卒完其足步
履无所苦闽万夫长陈君临阵为刀斫其面疮已愈而
宥与鼻不能循甚恶时时仰泣曰吾面无完肤生何以
见妻子死何以见父母乎乃拜翁求治翁命壮士按其
卷十九 第 21a 页 WYG1219-0475c.png
面肤肉尽热腐施之以法即面赤如赪盘左右贺曰复
故矣左丞王公畏瘴毒晨必命医诊省医郑生切其脉
愕曰平日两尺无虞今忽不应指可怪也公即惊曰人
无尺脉犹树之无根其能久生乎命他医诊之其论亦
同乃命翁诊翁曰此天和脉勿妄治也因陈气运交反
之道以晓之公叱众医曰若等误人多矣夺提举俸者
二人翁之于医多类此于是门人学子惧其老且衰也
力请著书以贻后乃作脾胃后论以补东垣之未备其
卷十九 第 21b 页 WYG1219-0475d.png
略曰或问脾胃之有虚寒信乎曰脾胃乃百病之源然
每恶寒而喜热寒者阴气盛阳气微也热者阳气盛阴
气微也而所以致夫阴阳之微盛者脾胃之虚故也甚
则阴阳孤立而死矣经曰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故气并
则无血血并则无气气血俱失故为虚又曰阴盛生内
寒厥气上逆寒气积于胸不得泻泻则温气散寒气独
留故中寒也又曰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故阴胜而
为实灵枢曰风雨寒热不能独伤人有猝然逢疾风暴
卷十九 第 22a 页 WYG1219-0476a.png
寒而不能病者盖无虚不能独伤其人此必因虚邪之
风与身形两虚相感乃客其形矣此脾胃虚寒之说也
又问河间谓恶寒战慄皆属于热然脾胃虚寒亦有恶
寒而战慄者何邪曰风寒之邪始居于表表有寒邪则
外恶寒因其入里与邪气相抟故战慄也邪气胜则热
发于外故战慄愈不恶寒而反恶热脉必洪滑数盛此
盖以实热而致恶寒战慄者也至于脾胃虚弱传化失
常荣卫俱虚不任风寒内外之邪易以伤之经曰因身
卷十九 第 22b 页 WYG1219-0476b.png
之虚逢天之虚两虚相感其气至骨又曰阳虚生外寒
又曰阴盛生内寒又曰阳受气于上焦以温皮肤分肉
之间今寒在外则上焦不通上焦不通则寒气独留于
外脉必沉迟而弱此虚寒而致战慄者也热淫于内治
以甘寒河间所论是也寒淫于内治以辛热上文所论
是也二者所因各不同又可执一而言哉又问战慄鼓
颔及诸噤鼓慄如丧神守皆属于热河间谓热之极反
有水化制之故其治法专主甘寒以发其郁资水以制
卷十九 第 23a 页 WYG1219-0476c.png
火也然与治疟之战慄鼓颔可得同其法与曰战慄鼓
颔皆属于热此经首章之言言热之一端也比及后章
言疟之始发阳气并于阴阳虚阴盛而外无气故先寒
慄阴气逆极则阳复出阳与阴复并于外则阴虚阳实
故先热又曰温疟者先伤于风而后伤于寒夫寒者阴
气也风者阳气也疟之寒热战慄鼓颔者以上下交争
虚实交作阴阳相移也逆调论曰人非常热常温而为
烦热者何也岐伯曰以阴气少阳气胜也人身非常寒
卷十九 第 23b 页 WYG1219-0476d.png
而寒从中生者何也岐伯曰阳气少而阴气多也此皆
不可专主于热矣明理论则分战慄于内外之诊战者
身为战摇慄者心战又曰阴中于邪必内慄也表气虚
微内气不守故使邪中于阴正气虚弱故成慄战者正
气胜慄者邪气胜鼓颔者邪入阳明故鼓颔为战之轻
者其有森然而寒耸然而振是名曰振而振亦战之轻
者由是而观发热而战慄者阴虚而阳盛也法当补阴
而抑阳不热而战慄鼓颔者阴盛而阳虚也法当助阳
卷十九 第 24a 页 WYG1219-0477a.png
而抑阴至若寒热交争阴阳相移又当从之逆之其始
则同其终则异资取化源追之迎之调之而为之治可
也岂可专以其寒言之举一而遗十哉又问胸鬲坚满
痞痛东垣谓之不足而中气内伤法当补其中而益其
气河间戴人则以为诸逆上冲诸湿肿满诸气郁冒瞀
皆湿火为病法当泻火在上则涌之在下则竭之张长
沙又以为邪气所留而以辛温之剂开发荡散之何三
者治法之不同邪曰治有从本者有从标者有不从标
卷十九 第 24b 页 WYG1219-0477b.png
本而从中治者证有虚实脉有逆从其始虽殊其归一
理也经曰天之四令无形风寒暑湿也地之四令有形
饥饱劳逸也东垣以胸腹坚满等证皆为饮食七情所
致而谓之内伤盖以中气不足诸邪得以留之经曰邪
之所凑其气必虚是已其脉必弦涩虚迟故治以补中
益气使中气既盛则邪气可不战而屈矣此拔本塞源
之论盖治其本者也河间戴人以为可涌可竭者是治
其有形之邪其脉必洪实沉滑必当去其有形之物而
卷十九 第 25a 页 WYG1219-0477c.png
中气可复又必资水以制火而阴阳自和盖治其标者
也至若长沙直以邪气留之于中焦必以辛温之剂散
其无形之邪经曰寒则气聚热则气散举痛论曰诸痛
为寒是也其脉必虚浮迟涩故以发郁开结之剂主之
盖从中治者也知乎此则三者之法断不可以偏废而
近世宗三家者往往自相诋毁而有南医北医之不同
决不肯以寒凉施之于南方辛热施之于北方何其自
啬之若是与经曰病当问其起居固言地方之不同矣
卷十九 第 25b 页 WYG1219-0477d.png
然治寒以热治热以寒微者逆之甚者从之要在临时
变通消息以为治安可限以南北之分而有寒热之夐
异哉又问原病式以湿热留饮否隔而传化失常甚则
霍乱吐下又以为诸痛乃热郁于内故为坚痛不可以
言寒又以为急痛者因寒之极而乃凝冱而为痛如是
则所谓霍乱吐下而心腹绞痛者当作热论乎抑作寒
治乎曰吐下之作罕有不由脾胃感之盖胃为水谷之
海受天之气地之味精悍薰蒸而成气血以营养四旁
卷十九 第 26a 页 WYG1219-0478a.png
往往因其燮理失宜风寒燥湿之邪得以乘伏错乱于
其间风为百病之始而春为温风夏为阳风秋为凉风
冬为寒风风也者天地之气也寒风即天地之寒气经
曰岁土不及风乃大行化气不令草木茂荣飘摇而甚
民病飧泄霍乱斯固阴阳错乱之所致矣其有食饮过
制七情内郁则湿饮否隔遂使阴阳不得升降塞而不
通阳并于阴阴并于阳挥霍变乱水榖沸腾而为吐下
霍乱此则湿热留饮致之然也若夫坚痛为热本指疮
卷十九 第 26b 页 WYG1219-0478b.png
疡皆属心火心主热化故痛属热即不以寒言至于𢚩
痛因寒乃举痛论诸痛为寒之说经曰寒淫于内以辛
热散之佐以苦寒长沙以辛热之剂散其错乱风寒之
气良以此耳凡所临证固当察物之阴阳验人之虚实
不可专以为有热而无寒不可专以为有寒而无热斯
盖折衷之道也翁他所诊病及所论证治众多今颇失
之不能以尽录而录其大概如此其于为医或在杭或
在鄞或在闽在杭为府史为肃政府书吏在鄞为帅府
卷十九 第 27a 页 WYG1219-0478c.png
令史在闽掾行中书掾行台一皆以医见辟诸贵人而
非所尚也然廉谨练达之风虽素业吏事卓卓当时者
亦皆自谓不能及翁伟仪观美须髯双目烂烂如电光
天性纯孝父母有疾扶持保抱不解带者旬朔没则一
遵仪礼治其丧平居乐易宽厚务扬人善而耻言其过
臧获有失亦不忍加以色辞与人交尽其义其于恩意
尤至也喜辞章善音律工绘画而独以医显所著书有
竹斋小稿及脾胃后论别撰医原若干卷议论宏赡未
卷十九 第 27b 页 WYG1219-0478d.png
及成子一日恕能世其业云
论曰仲尼有言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岂不信然
抱一翁为医四十年所其已人病生人之死甚众人以
厚利报翁辄却而不受与之药即富徒手亦与药不责
其偿而济物一心孜孜然终始弗少衰则所谓有恒者
岂近之与传曰医非仁爱不可托非廉洁不可信若翁
者殆可托而可信者与至于立言以垂世则取诸先觉
之说折衷之而一本于经贯微达幽不失细小备矣岂
卷十九 第 28a 页 WYG1219-0479a.png
非宣畅曲解古之良医也与
   觉智圆明述禅师传
禅师生于孙氏名文述字无作明之慈溪人也自幼不
近酒胾读书伊吾入口辄成诵既长从师受五经纵观
子史百家及去阅佛书忽心融神会恍然如素习人咸
异之曰此儿材地如此岂宜处俗为白父母听其出家
度生死乃往依东皋福昌寺沙门东溪牧公寻事大用
諿公受具习毗尼已而游方至径山谒元叟端公端有
卷十九 第 28b 页 WYG1219-0479b.png
时名一见大称赏以为有道之器也辞去又谒净慈东
屿海公亦见器许异流辈然俱无所解悟遂杖策东还
入太白山之天童见怪石奇公奇与语契合欲倚之以
大其家即令入室侍香其后平石砥公主是寺又掌藏
钥于砥所诸山法侣遂籍籍闻师声誉咸愿礼迎讲出
世法会凤跃山等慈法席虚行宣政院起师主之俄迁
主大梅山之护圣二刹皆衰陋处丛林仪范多废缺师
至申以约束人人自律至其为众说法则脱略窠臼拨
卷十九 第 29a 页 WYG1219-0479c.png
去枝叶使听者涣然无疑名缁奇衲风靡而至矣师之
名益闻帝师有旨锡以觉智圆明之号不得辞而勉受
之既老退归受业之福昌福昌父子传器仍强师以居
丈室时当回禄之后创搆恢拓师之愿力居多寺既崇
成益遵开山法慧故事接纳诸方道俗之至如归其徒
语曰此法慧再来也尝辟一轩于寺左扁曰舒啸湖
海名流若断江恩公月江印公商隐予公梦堂噩公乃
皆迎居是轩师事之而缙绅之贤者亦时时过从为方
卷十九 第 29b 页 WYG1219-0479d.png
外友翰林待制柳公道传黄文献公晋卿中书左丞危
公太朴著作佐郎李公季和尤号知已年近七旬益畏
烦闹乐静退休居花屿湖之冢间独与法孙宜朴俱然
犹诲朴以精进为佛事天黎明必躬起礼拜诵持虽祁
寒暑雨不懈朴规模之以为常平居待诸子孙甚严及
至接宾客交朋友则津然喜见眉目抵掌笑语衮衮不
能休有问者师曰成就后学不可不肃若乃滑稽善谑
我性实然也师匾颅广颡面有孺子色而发白不剪神
卷十九 第 30a 页 WYG1219-0480a.png
观超诣望之令人意消当白莲盛开月色娟好趺坐一
小艇浮湖水中如世所谓须菩提可画也三山文海郁
公以一钵行四方人每视其去留为丛席重轻然独从
师游湖上钦重爱恋盖久而忘去于是阅世愈多而情
之所及者愈淡乃更求深山密林浩然长往湖上游歌
之士未尝不投筇顿足以想见其风裁师之行也朴请
陈君中复为写照即怒骂曰身非我有奈何图此聚沫
以贻后人指示哉及请戴子为之赞则又骂曰我法俱
卷十九 第 30b 页 WYG1219-0480b.png
空若等犹以文字为禅邪其痛自韬晦类如此癸丑之
春龙山仲猷阐公自大梅迎居顷还福昌是岁九月示
微疾二十三日集门弟子谕以宗门大事至夜分索汤
颒面盥漱更衣端坐谓其徒曰我入灭时至矣或请说
偈辞世师曰岂不闻大梅和尚云即此物非他物汝等
诸人善自护持言卒而逝世寿七十八僧腊六十停龛
五昼夜颜貌如生阇维之日远近观者如堵烬馀轮珠
不坏板齿之不坏者四收灵骨瘗于冢间祖塔之侧所
卷十九 第 31a 页 WYG1219-0480c.png
度子孙曰一源曰克丕曰师彻皆尝出世说法知名禅
教云
赞曰临济十二传而至大慧大慧传佛照光光传浙翁
琰琰传偃溪闻闻传云峰高高传怪石奇而师嗣奇为
嫡子盖临济十八世孙也尝两住禅刹一领受业事䆒
观设施可谓克世其家者矣至于不泥荣名甘于自放
而一谈一笑善入游戏三昧卒能蝉蜕生死著厥明验
虽当法道中微耆年物故之馀临济宗风岂遽寂寥哉
卷十九 第 31b 页 WYG1219-0480d.png
 
 
 
 
 
 
 
 九灵山房集卷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