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

卷四 第 1a 页 WYG1219-0286a.png
钦定四库全书
 九灵山房集卷四     元 戴良 撰
  山居稿第四

  碑
   浦江县新建婺女星君行祠碑
至正十二年十有一月庚寅浦江县新作婺女星行祠
明年十有二月戊午祠成县之父老合辞请于官愿刻
石纪其事俾文学椽邵国光来请文且曰惟婺女星之
卷四 第 1b 页 WYG1219-0286b.png
正祠在婺城之西南按图经吾婺自秦汉以来其名号
不一至隋开皇中始以其地上直婺女之分而更今名
唐武德四年遂祠婺女于州城宋淳熙十三年爰赐祠
额曰宝婺观逮国朝大德十年县入朱仙母病尝祷之
祠下有奇应因又立行祠于县之东南陬则吾县之有
婺女星祠实自仙始也比数年来湮废殆尽达噜噶齐
廉君额能巴哈尹萧君文质将复加完缮而病其遗址
卑陋湫狭不足以安神而妥灵乃别卜西南高爽之地
卷四 第 2a 页 WYG1219-0286c.png
以斥大之然工役繁钜费莫之出则募富民六人者俾
率其赋以从盖至是而廉公之代已及萧公悉举以自
任始事之日仍辍已俸为之倡不期月而大殿成两庑
三门次第毕举翼以栏楯缭以垣墙阶陛以石唐皇以
甃肖象绘塑各效乃能狞威惠慈悉当其状殿之为间
者三庑之为间者六门如其殿之数基之深十有四丈
广八丈有奇屋之高二丈有奇度用钱六千缗用工八
百祠既成矣愿得吾子之文篆诸牲石以示后之人国
卷四 第 2b 页 WYG1219-0286d.png
光敢奉父老之言以请良谨考传记自南斗十二度至
婺女七度为星纪于辰在丑为吴越之分野吴越之地
至广也其所分郡县不止于一婺而是星之祠乃独见
之于此者岂非因星以名郡者耶夫星宿之在天州城
之在地明光所烛神气必通其上下之应次舍之限真
有不可诬者有司营立祠宇以奉其明灵行其秩祀以
祈其岁事于礼典岂不宜哉至于严像设崇貌位被服
而人肖之则固未之前闻矣然犹必为之者盖其民俗
卷四 第 3a 页 WYG1219-0287a.png
之所习尚焉耳嗟乎神者民之所恃以安也今既本于
礼而祠祀之因其俗而像设之则所以望其出灵隤祉
以大芘吾民者不其至哉吾民于此其尚敬承乃志以
延休于无穷可也廉公北庭人岂弟爱民人怀其惠萧
公大梁人通敏有才器抚事有方略凡学院庙坛之宜
葺者皆以次而举此祠殆其一也良既纳交二公颇知
作祠之始末而又重以父老之言国光之请因不辞而
纪之且为迎享送神乐歌三章俾歌以祀神其辞曰
卷四 第 3b 页 WYG1219-0287b.png
望天门俟神跸灵之来光景溢云为軿霓为旌僾若有
靡象形礼已交诚既感享维德非可荐
   右迎神乐歌一章
暾将出夜既艾灵之留神哉沛烟燎升羽籥鸣牲币举
黍稷馨灵是娱歆精祀鉴民衷锡繁祉
   右享神乐歌一章
乐度周礼容备灵之归福祚至阴沴息阳德宣粒我民
屡丰年民报事益无怠歌我诗其千载
卷四 第 4a 页 WYG1219-0287c.png
   右送神乐歌一章
   赵氏尊序堂碑
赵氏汴人也自武节大夫士翮随宋渡江居睦州已而
武节之子保义郎不玷添监浦江税务故又为浦江人
保义生三子曰训武郎善连曰武经郎善近曰武经郎
善移浦江诸赵称三𣲖之子孙者是其后也赵氏自宋
改物而其族已衰顾今七十年间能绵其宗允而弗坠
者益鲜保义之六世孙永新守大讷因念夫赵宗之鬼
卷四 第 4b 页 WYG1219-0287d.png
馁焉而不食也乃思辟堂以祭享之先是永新之曾从
祖修职郎汝倏亦以无子而死后之人以其所居厅事
为黄冠者祠祠之后堂则虚而弗居遂即其堂治为祭
享之所春秋有事则割田若干亩归之以供其费堂成
扁曰尊序嗟乎赵氏自保义徙居以来传圭袭盖尝烜
赫百年矣即一旦衰虽弱子单孙之祭有不能享顾瞻
庭宇行道咨嗟又岂所以思惟本源慰答宗亲之义哉
永新于此乃能䀌焉感念因其故宇而作斯堂使春秋
卷四 第 5a 页 WYG1219-0288a.png
之祀既废而复举可谓以义起礼者矣虽然作之非难
而守之为良难为永新之子孙者其尚敬承乃志以延
裕于无穷可也乃作诗曰赵居汴京为宋宗亲世袭官封有社有民越武节君始
失故所从宋于南严陵是处保义筮仕于浦之阳遂奠
其居持持屋墙亳社既墟宗枝亦悴故鬼久饥闻者兴
喟厥有孝孙知孝之元既丰其流乃羡其源仙岩之南
江浦之北岿哉斯堂孝孙是辟孝孙来享来拜斯堂肩
卷四 第 5b 页 WYG1219-0288b.png
臑脩洁黍稷馨香登堂受胙孝孙有祐延畀后人永尊
厥序匪尊厥序曰报尔先琢辞贞石百世斯传
  赞
   浦阳五贤赞(并序/)
 天地之间有至钜而无配者道也人能心会而身履
 之口诵而书存之则必浩乎其大巍乎其高渊乎其
 深非江海而润非雨露而泽非日月霜雪而光华严
 厉其所著见于后世者固将弊穹壤亘古今而不穷
卷四 第 6a 页 WYG1219-0288c.png
 贯金石蹈水火而不灭矣余尝考之于经稽之于史
 求其如斯人者恒旷数十世而一见越数百里而一
 得浦江有县历年至浅而受地至狭非有数十世之
 久数百里之远而乃得其五人焉何其盛哉五人者
 曰孝子陈公助教节悯二梅公忠惠王公待制柳公
 也孝子不知何时人能服勤孝道当二亲之亡哀哭
 弗辍以衰麻终其身每即墓奠肴果鸟鸟为之不啄
 助教当宋宣和初摄处之松阳丞已而盗发青溪东
卷四 第 6b 页 WYG1219-0288d.png
 南诸郡县咸望风横溃公独婴城自守以死殉国节
 悯于靖康之际为户部尚书当金人入寇劫质天子
 竟乃不胜忠愤率众数十万谋夜捣其营迎归二帝
 事泄而死忠惠克明正学历疏诸经及登嘉定甲科
 遂以及人为务立朝居郡绰有可称劲节高风至今
 熟在人口待制问道文安金公上溯朱子之学亦既 身逢盛世以文华国四方学者称之至与虞揭黄三
 先生齐名呜呼五公之卓卓如此岂非所谓有道之
卷四 第 7a 页 WYG1219-0289a.png
 士哉岂非所谓浩乎其大巍乎其高渊乎其深者哉
 使其大施诸用以殚夫润泽光华严厉之功其所著
 见可胜既哉虽其不克大用亦岂弊穹壤亘古今而
 有穷贯金石蹈水火而有灭者哉如良者固不足以
 灼见五公之所蕴然观陈公之事亲则未尝不称其
 孝观二梅公之事君则未尝不叹其忠观王柳二公
 之为人则未尝不慕其学以称其孝叹其忠慕其学
 之心可无一言拟诸形容哉借令旷数十世之久越
卷四 第 7b 页 WYG1219-0289b.png
 数百里之远犹将低徊企想以称述其万一而况近
 在二百年之内百里之间哉昔梁肃李华之于四皓
 也时之相后如是其久地之相去如是其远及作为
 赞辞以致歆羡之意识者尚或称之良虽不敏既获
 亲出五公之乡接其风声气泽而颂声不作人其谓
 何用敢勉竭驽力各为赞一章以朗前人光韵之美
 以伸后学向慕之私然以孝为百行之先故用陈公
 为赞首自馀四公则从其世次而列见焉
卷四 第 8a 页 WYG1219-0289c.png
    孝子陈公(太竭/)
倬彼孝思天经地义我公履之式昭厥懿无父何怙无
母何恃公于斯时病殷痛钜乃号穹旻口无停声月益
岁增有悴其形衰斩三年古训是程曾不为就终身煢
煢人亦有言孝行之至可通神明可感异类粤惟我公
天相乃志肴果每陈乌鸟飏去昔秦颜生同出其乡亦
以孝感乌吻为伤公虽后起其德则似令闻令望曷其
有已千秋万祀永称孝子配彼颜氏
卷四 第 8b 页 WYG1219-0289d.png
    助教梅公(溶/)
咨尔梅公温温而恭恂恂而忠有大雅遗风遭世中
遒彼寇锋牧逋令遁以公折冲公谋既决遂往式遏乃
以柔和化为猛烈亦既载旆亦既建节如火之热如冰
之裂力有不支犹驱义师怒目张胆以死自期曰身可
杀义不可亏帝曰尔溶古之烈士肆命之襚并禄其子
以愧蚩蚩而惜一死人谁不死死贵合义惟我梅公以
死拄世前圣有云杀身成仁夫岂彼人而尽不闻
卷四 第 9a 页 WYG1219-0290a.png
    节悯梅公(执礼/)
于彼出日其光燉燉妖氛一袭天地为昏有飙狞然势
豁九门飞廉不将天步斯屯宋有社稷继五季而国不
知不识咸顺帝则彼豕忽突大邦为敌血战未息二帝
奄北矫矫梅公从此奋激指心誓天愿出机先手除群
秽捧毂南辕既秉我钺既脂我辖致天之罚则莫我敢
遏如彼飙风其势发发将埽氛昏阳光有赫事泄群庸
力屈强凶生义死忠呜呼梅公
卷四 第 9b 页 WYG1219-0290b.png
    忠惠王公(万/)
荦荦王公硕学粹行以道律身以德施政轮对之明见
之于立朝宣化之美见之于为郡帝嘉乃烈俾居言责
献可替否嶷嶷额额诸史之罪上通于天奏章一抗正
气凛然不忍浇季老奸擅世遂舍而去流水莫系帝谓
王公有遗直之风锡之土田以旌其忠至今言者犹为
震恭在宋嘉定士俗靡振公独屹然进退以正其进也
如振鹭之在庭其退也如飞鸿之入冥逸类超伦举世
卷四 第 10a 页 WYG1219-0290c.png
未闻
    待制柳公(贯/)
朱学之传至于文安四叶绵绵公得其师犹水有源际
兹休明儒雅勃兴乃以所挟扬于帝廷帝嘉其能俾居
搢绅与鸿硕为伦莫之与京于乐辟雍曰公是宗髦士
三千于于而从颂台有礼公订古始佐明文治成我皇
之志大江以西政阙教弛武子之泽一坠于地公往化
之有若时雨归卧穷山垂十五年流水去住浮云往还
卷四 第 10b 页 WYG1219-0290d.png
锋车荐至乃掌帝制惟公出处关时隆替出与时行处
与道俱倏尔岐阳之凤忽焉空谷之驹千载曷窥蜀山
巍巍
   廉斋宋先生像赞
以公为优于德耶则其才学之奕然者固己披豁乎心胸
也以公为优于才耶则其德性之粹然者固己充溢乎颜
容也以公为才德之两优耶则其所以自处之者又若
不有于其躬也夫德者乃才之所资以发而才者乃德
卷四 第 11a 页 WYG1219-0291a.png
之所赖以充也二者皆公之所有而谓公之自有其有
者曾不足以知公者也呜呼若公者其殆有若无实若
虚以庶几夫颜氏子之遗风者乎
   赵敬德画像赞
卓哉赵君曰敬德氏英英以豪表表而伟视古今如一
时谓天地犹一体以孔孟为师友以王谢为兄弟彼区
区之斗筲曾不足以浼已凡是胸次之豁达一皆浩气
之所致故其为文也直欲凌韩而驾柳其为诗也亦且
卷四 第 11b 页 WYG1219-0291b.png
超杜而逼李然而著述之富固己见誇于当世之老成
至于气岸之高则或召非于乡闾之小子彼惟恶直而
丑正遂尔驾尤而腾毁夷考其中之所存君盖庶几乎
无愧此其所以交之久者知之深知之深者信之至观
夫丹青是仅得其一二矣
   赵樗庵像赞泽可以及物而身不必贵德可以惠后而家不必裕孰
谓斯人祇局于艺苟施泽之益厚又知德之逾真诚无
卷四 第 12a 页 WYG1219-0291c.png
愧韩伯休之行已宋清之为人
  箴
   谏官箴(并序/)
 谏之道有五而讽谏为之首孔子亦曰吾从于讽谏
 焉讽谏也者谓君父有过而难言之故或托兴以见
 乎词或假事以陈其意冀有所悟而日迁于善也是
 则职谏事者又岂在乎过直以激怒哉亦曰婉以导
 之巽以告之期于必听而已耳何为其然也当其一
卷四 第 12b 页 WYG1219-0291d.png
 是一非错然相间而欲使之更革其所行必且悖于
 目而拂于耳谬于心而戾于情自非至公至明之君
 孰能乐听之哉以不乐听之言顾乃冒雷霆犯颜色
 而弗忌其不投鼎镬而触刀锯者几希矣今夫富贵 宠荣人之所不能忘也刑戮流放人之所不能甘也
 苟或昧之而不计岂不甚可病哉所可病者非止病
 其身之危也亦以病吾言之不卒听也非止病吾言
 之不听也亦所以病吾君也既有以病吾身而又有
卷四 第 13a 页 WYG1219-0292a.png
 以病吾君君子亦何取于斯焉作谏官箴其词曰
于惟我国稽古建官凡是职司莫谏为难谏不欲逆亦
不欲骤逆则罔从骤则靡究所贵婉巽不大声色匪攻
彼暗惟导彼明以善间恶犹火背水火盛水消善胜恶
止盍不燕閒乃陈我言乃遏其萌乃迎其端讽而不迫
我言斯听陷而不避我其陨命勿谓逆鳞可得而批折
槛之谏或以为过讦勿谓鲠骨可售吾直断鞅之谏或
以为过激齐有晏子格君孔多欲罢大台乃饮而歌魏
卷四 第 13b 页 WYG1219-0292b.png
有阎没亦云善谏欲辞梗阳乃馈而叹过既无迹谏亦
无形蔼然千载德誉愈荣嗟尔后人盍视前式苟视前
式惟晏阎是则爰考尔官用规尔箴尔如不惩亦独何

   喜闻过斋箴(并序/)
 古之人苟有过焉必喜人规故其德日滋今之人苟
 有过焉必忌人知故其德日隳呜呼生今之世而可
 不思古之时乎诗以箴之其殆庶几也已箴曰
卷四 第 14a 页 WYG1219-0292c.png
言与道违行与道背维背维违斯过之大过岂有小大
由小积过小而为终累大德人谁无过改之乃宜勿病
不改病其不知知之为美匪闻曷以我过我闻改之斯
易何以喻我闻过之因独形于喜过乃可闻苟挟我行
苟持我言悻然自好莫之敢干彼非我兄彼非我父孰
肯拂心以贾我怒宜喜而怒宜爱而憎我曾不寤我过
易惩惟古仲由喜于闻过赫然千载令名愈播嗟我后
人盍视前规惟仲由是师既榜我斋又箴我铭有或不
卷四 第 14b 页 WYG1219-0292d.png
慎亦忝所生
  铭
   具庆堂铭(并序/)
 范阳卫立本扁其奉亲之堂曰具庆浦江戴良为之
 铭
我之生矣孰揆厥初惟父与母载育此躯亦既冠履方
趾圆颅可忘孝养惭彼孝鸟我观世间是心孰无有怀
二亲莫或具俱今而既具其乐何如象服不颇大冠峨
卷四 第 15a 页 WYG1219-0293a.png
巍偕老一堂载欢载娱粲粲门子白华绛趺馨尔晨殽
洁尔夕蔬其殽维何有鳖有鱼其蔬维何伊笋及蒲登
堂奉觞气和色愉式拜且舞亹亹忘劬礼则罔愆孝岂
有馀何彼憸人弗此之图岂无富贵硕大且吁或被轻
裘或驾文车是或不思胡宁胜余亦有士子左图右书
取青媲白抉摘刍芜苟亏是道何异贱儒相彼凡行畴
其独殊关血通气惟父母且此而克孝罔有加诸显显
卫氏世号双珠爰乐具庆用扁室庐小子不敏勒辞座
卷四 第 15b 页 WYG1219-0293b.png
隅尚慎旃哉永世弗渝
  辞
   郑梴冠字祝辞(有序/)
 义门郑伯阳将冠其长子梴亦既筮得穆日乃以其
 从祖贞和先生之命宿宾于同里戴良良因屡辞不
 敢贞和曰愿吾子之终教之也遂往与兹酌醴且本
 商颂松桷有梴之义制其字曰叔高而祝之以辞曰
猗欤那欤哙哙其正谁辟斯庐我寝我成寝其成矣群
卷四 第 16a 页 WYG1219-0293c.png
材汇征惟梴者桷独尔高乘可陵沆瀣可摘日星俯瞰
千仞危而不倾我观是木产彼幽坰一朝效用巨细必
登居下而污阃阈是丁卑而甚力曰为旅楹闬闳户牖
阑楯槛棂冗微琐屑仅脱薪蒸彼哉梁栋固莫与京苟
任之重亦惧弗胜岂若斯桷出杳冥众木仰视靡或
不承获跻登兹伊谁之令惟材之长乃高其升靖惟我
人同具是形及其用世或重或轻或幽而辱或显而荣
何异此木以材自呈尔生郑梴今既弱龄宁复处卑不
卷四 第 16b 页 WYG1219-0293d.png
是之惩以兹吉日具弁于庭曰加尔首俾弃孩婴本诸
诗义考诸礼经字尔叔高式敬尔名尔其自今毋替厥
称苟材孔长会处高明矧尔孝义九世绳绳皇用褒之
有奕门旌既当承宗奉此尝烝犹桷梴然众木所凭一
不自持载骞载崩兢兢业业孝道乃兴又况是道古语
有徵曰先百行惟孝为能人克履之实洪厥声所处之
高舍此曷营幸祇训辞勿忝所生我言匪陋惟圣道之

卷四 第 17a 页 WYG1219-0294a.png
  论
   论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以元勋近戚辅相三朝竟乃坐视武氏之奸
而莫之或救卒以殉之观其事未尝不为之流涕也方
太宗建储之际固以疑晋王之懦弱而有意于吴王恪
矣无忌乃为之拥护晋王而疏恪岂不以晋王为己之
出而欲藉之以长保富贵故耶太宗且死无忌遂以遗
命立晋王既又陷恪以罪而诛之无忌于此亦可谓计
卷四 第 17b 页 WYG1219-0294b.png
出万全矣殊不知害己者乃不在于恪而在于晋王之
武氏也武氏陷无忌以反固不异于无忌之陷恪以逆
若武于此时明恪之冤而以搆害元德蔑弃宗亲戮之
无忌其谓何无忌此举又岂止祸及一身而已虽唐室
之衰亦未必不自此始也何则恪之在诸王中诚英果
人也使恪而不死于无忌之手则武氏之奸心犹有所
忌也夫惟武氏之无所忌而后李氏之子孙无遗类矣
唐之衰也又岂待于易姓改号之日而见之哉嗟乎以
卷四 第 18a 页 WYG1219-0294c.png
无忌之才犹乃一举而家国俱亡则彼大臣之谋国而
欲一出于智力信不可矣
   论唐太宗六月四日事
余读唐史至太宗六月四日事为之喟然太息嗟乎以
太宗之英武好名而卒定计于秦府群小惜哉太宗首
倡非常之谋以戡定海宇则高祖之有天下诚太宗之
功也虽然立子以长不以功高祖之欲传位于太宗固
义有不可而太宗之屡辞不受者岂亦有见于此乎由
卷四 第 18b 页 WYG1219-0294d.png
是而观则太宗之心固己灼知大义之所在矣其后卒
至喋血禁门贻讥万世而不顾者亦由房杜二人陷之
而然耳岂独房杜哉当是时太宗既诛巢隐一二近臣
惟劝其释甲以就刑可也若高祖念其事非得已而原
之然后辅之以图后功亦可也竟乃释此不为而尉迟
敬德者方乃擐甲持矛直至上前借曰恐其惊动上意
亦何事于矛甲哉敬德此举直恐高祖之怒心一发且
将不利于太宗故特假此以迫胁之使高祖于此不幸
卷四 第 19a 页 WYG1219-0295a.png
偶如其所料则敬德之矛宁无所施乎尚赖高祖隐忍
而曲全之故得深潜而不发耳虽然苟非萧瑀陈叔达
辈为之阴移其所向则高祖宁不逆探其本心耶设有
以逆探其本心执付大理以论罪太宗将何说之辞秦
府群小之不忠于所事乃至此也噫此辈未足深恨太
宗为一代贤君亦从之而不疑何其悲哉
   论王圭
谏君有道乎曰有人心亦各有所蔽有所明故善谏
卷四 第 19b 页 WYG1219-0295b.png
常不攻其蔽而惟导其明使之自悟而已矣是故自其
所蔽而攻之则言难入而听者厌自其所明而导之则
不必苦口正言但微中而纷已解此盖谏君之道也王
圭谏太宗出王瑗之妻其庶几知此者乎夫好色乃太
宗之所蔽而惧亡则太宗之所明故圭必先论王瑗得
妻之由而后以郭公善善之事告之则太宗之祛所蔽
也有不待其辞之毕矣当是时使圭厉声正色曰此姬
必不当取此姬必不可留彼方溺于声色之娱而怒其
卷四 第 20a 页 WYG1219-0295c.png
出言之暴也其肯不旋踵而遽出乎褚遂良在唐室号
称王魏之亚然当高宗立武后之际遂良为之叩头出
血而帝心终不之回者无他故焉盖高宗之蔽在于嬖
宠武后而遂良方且逆其所蔽而攻之其能痛抑而悦
从哉适足以杀其身而已矣呜呼遂良之忠则盛矣语
其才犹在王圭下也在易坎之六四曰纳约自牖终旡
咎然则王圭其贤乎
  说
卷四 第 20b 页 WYG1219-0295d.png
   容斋说
大梁刘侯官浦江之始年尝即其所居西偏之室治为
宴息之所而名曰容斋越明年部使者武威余阙公行
县于是嘉刘侯之能大其德也为特书以题之刘侯图
侈公赐亦既镂版揭诸楣间复俾县人戴良为文以广
其说良曰呜呼是尚有待于余言哉侯之自北而南亦
尝观夫泰山之与南海矣有石棱棱或裂或崩如鹊之
飞如羊之蹲陨而若星凝而若云变怪奇崛不得而具
卷四 第 21a 页 WYG1219-0296a.png
论有土黑赤有木棘栎载尰载瘿不埏不埴梓匠之所
弃捐陶冶之所屏斥又有鸱鸮鹰隼之禽貙豻虎豹之
兽号鸣飞走怒争狠斗喧腾乎左右凡是数者宜在所
不容而泰山实藏之有沟有渠有污有荥瓜蔓而流负
羽不胜难任我舟难濯我缨亦有蛇虺蛟鼍喷浪乘涛
含沙𧉧石射影冲波𩣡马电跃水兕雷咆扬鳍而掉尾
闪舌而呀齿嘘腥而吐秽凡是数者宜在所不容而南
海实纳之故能崒嵂嵯峨嵎嵎磝磝超出万类特立九
卷四 第 21b 页 WYG1219-0296b.png
霄云雨蒸腾风雷荡摩天下莫与争其高汪洋洄渟渺
渺沄沄其下无底其旁无垠颠倒日月浸润乾坤天下
莫与争其深由是观之泰山也南海也所以能致其高
与深者以其有容也传曰山薮藏疾川泽纳污殆谓是
欤今夫邱陵非不穹然高也然不得与泰山并高者由
其容之者小也沼沚非不渊然深也然不得与南海并
深者由其容之者浅也故论容德之极而至与泰山之
与南海止矣古之君子不褊浅以为量惟含忍以为容
卷四 第 22a 页 WYG1219-0296c.png
掩垢匿瑕以大其德故曰有容德乃大又曰我之大贤
欤于人何所不容是盖无异乎泰山南海也侯能登泰
山以求其所以高临南海以求其所以深则容之为义
得矣容将以大其德也德之大舍泰山与南海孰得而
方之侯于此思无愧焉可也而尚有待于余言哉而尚
有待于余言哉侯名师稷字之佐大梁名家有文学而
尤粹于行治家治人一本于宽人称为长者云
   说佩(送义门郑仲舒/)
卷四 第 22b 页 WYG1219-0296d.png
诗不云乎杂佩以赠之则佩者盖古所以赠人而勉之
以取法者也今仲舒之行亦既无佩之可赠独为之说
以告之何如仲舒曰是余之志也乃作而言曰仲舒其
知是佩之说乎上俯而下承中锐而旁曲也上而不俯
则无以缀下下而不承则无以系上中不锐则不能以
有击旁不曲则不能以有受居乎上者珩居乎下者冲
牙之与璜也珩言其俯冲牙与璜言其承也冲牙居中
而能锐璜居旁而能曲也合是三者所以具为佩之制
卷四 第 23a 页 WYG1219-0297a.png
而为君子之所法焉者也若夫资以系上而中贯之者
瑀资以缀下而旁贯之者琚错乎琚瑀者珠联乎琚瑀
与珠者绶一皆参居乎三者之间而非其要也非其要
者谓不为君子之所取法也必君子之所取法而后可
则虽有环以召之有玦以绝之有金以寒之有象以文
之有觿以示其事有䚢以表其用有韦以戒其性之急
有弦以警其志之缓亦皆不足以言佩也是盖超居乎
三者之外而非其类也非其要而犹待是以成佩者以
卷四 第 23b 页 WYG1219-0297b.png
其能安是佩于君子也非其类而犹冒之以为佩者以
其能存是佩于君子也然所以得为佩之正而为君子
之所取法者则惟三者为然也三者之所以能然者亦
在乎上俯而下承中锐而旁曲也今仲舒与其兄仲几
弟仲潜三人者怀玉而远游抱器而效用太师大丞相
见而奇之因馆置府下十馀载其所以贵重之者往往
有异于他士后虽荐达之以有禄位于朝然亦不使远
违乎左右盖凡治已治人之道恒欲资之而有助焉则
卷四 第 24a 页 WYG1219-0297c.png
夫三人之见取于大丞相者岂不犹斯佩之见取于君
子矣乎三人者诚能俯乎其民若珩之有缀承乎其君
若璜与冲牙之有系锐以去恶若冲牙之有击曲以纳
善若璜之有受吾见其示法于君子也其亦异乎琚瑀
珠绶者矣其亦异乎环玦金象觿䚢韦弦者矣虽然珩
也璜也冲牙也非生而有之也必待君子者而为之制
然后俯焉而俯承焉而承锐焉而锐曲焉而曲以克成
乎其为佩也然则三人之不愧于斯佩者岂非由我大
卷四 第 24b 页 WYG1219-0297d.png
丞相有以玉成之乎而三人者其尚益守乃职以期无
负乎大丞相可也三人与良皆友善而仲舒为尤厚今
仲舒以三年之丧毕奉大丞相之命还京良盖望其有
以见法于君子也故于其行为之说佩以赠
  书
   答徐进明书
比辱函书为贽欲相与以质其所学仆既愚无似又且
齿弱而身贱其素所为未有足称其取信于人人亦未
卷四 第 25a 页 WYG1219-0298a.png
尝有以是事资于仆者今足下乃独冒然及之其亦何
所取择耶岂足下之有取于仆者徒以其乡多先生长
者遂谓能得其学而有可以及人者耶是殆不然人之
为学固由于先生长者而后得然未可以是而必其有
学也通都之市有大贾焉所以聚天下之货宝通远近
之有无当市门之昼开也乡之人持资而求宝者至矣
远方之人持资而求宝者亦至矣而大贾者因为之出
其宝以权其价价之合也则梱载而去之其不合也则
卷四 第 25b 页 WYG1219-0298b.png
倒橐垂囊攘臂而空出方是时又奚暇问其乡之人与
其远方之人哉今夫先生长者之于学亦犹大贾之于
宝也大贾之于宝不能偏私于乡人先生长者之于学
又岂能独厚于其乡哉由是观之则君子之论人当取
其人之贤而不必惟其乡之信亦已明矣若不问其人
之贤而惟以其乡之信则是孔孟之里皆可以为圣贤
卢郑之邻皆可以为医卜西子之国皆可以充后宫师
旷之邦皆可以备工瞽伊傅之党人皆可以辅相于明
卷四 第 26a 页 WYG1219-0298c.png
王孙吴之邑子皆可以雪耻于强敌矣其在物也则麒
麟之薮皆可以称仁兽凤凰之苑皆可以名神鸟翡翠之囿皆可以言珍禽骅骝之皆可以目良马矣夫兰
茝之谷萧艾茂焉杞梓之林荆棘出焉蓬生于麻薪错
于楚物之不系于其类也久矣又可以其善者而遂信
其不善者哉考之于人既如彼求之于物又如此而足
下之于仆顾乃不问其可否不论其是非徒见其乡之
多贤即谓其人之必贤其亦取择之不审矣取择之不
卷四 第 26b 页 WYG1219-0298d.png
审已不可用之于交好况欲相与以质所学耶夫质之
云者为师者之事也师自柳河东已不敢当是名矣而
返以施于仆使仆有过于河东者乃可为足下师若犹
未也则是佞誉诬谀妄加是名以相欺耳纵仆乐足下
之佞誉昧足下之诬谀辄受是名而不辞然于足下亦
何所增加哉足下固非佞誉诬谀之人特以过信之故
不觉其偶类耳仆之屑屑云尔者亦欲足下之审择所
与以益其所学非敢过为讦直以相角斗也足下苟以
卷四 第 27a 页 WYG1219-0299a.png
前者之所陈比物引类曲喻而旁譬之则有以晓仆之
意矣适有小病不能亲书幸察
   上苏伯脩参政书(代柳致明/)
某比承姚掾史传示钧喻需及先子遗稿悲喜感怍交
动于中循想累日无所容措伏念先子自受学以来即
援笔为文章澄搜静索胁不沾席者五十有馀年此其
志岂不欲藉是以自托不朽哉顾以弊于蹇剥既壮而
羁穷未老而閒退业愈习而家愈贫名愈闻而身愈困
卷四 第 27b 页 WYG1219-0299b.png
迨至暮年方仅仅一起而疾病祟之遂以殒命某等奔
号数千里迎榇远归而家事益落由是送死养生百冗
丛聚神伤气悸众念昏忘故其遗稿之在箧笥者未暇
整次成帙以显扬先志某窃闻之士子之在当世生虽
不偶死而垂声者有矣故扬雄没而法言始行马迁生
而史记未振文字之传恒在既死之后也然非得大君
子为之发扬以振耸其视听则亦不能因其文以永其
声矣先子之亡行且十载遗文之传此惟其时而卒湮
卷四 第 28a 页 WYG1219-0299c.png
没之若是者或者以为未得大君子为之发扬也阁下
以厚德缛文为善类所依归其所以嘉惠士子振起幽
滞者往往而是况先子在日又尝曳裾门墙之下脩容
屏罳之间故相善也则夫大君子者不求之閤下将安
求乎借使閤下方执政于朝越在数千里之远犹将跋
涉山川踰淮溯河而进况当近莅浙省统有方隅而某
也幸获以编人齿于治内不于斯时露其所藏以希大
君子一顾之重是果于陋劣无志其为不孝甚矣用敢
卷四 第 28b 页 WYG1219-0299d.png
探其所著诗文合四十四卷惶恐献上倘蒙不遗雅故
念及朽骨施恩惠于既死发幽隐之耿光则是文之传
虽未能如法言史记之盛行而死后垂声亦有以少伸
先子之志矣使先子而有知宁不衔感于地下乎某虽
区区无似而结草之报此心昭然尚当课其子姓世诵
名德以无忘大造惟閤下垂悯焉干冒威严伏增战越
某再拜
 九灵山房集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