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六
卷六 第 1a 页 WYG1217-0048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师山集卷六        元 郑玉 撰

  碑

  皇元至正劝励贤能之碑

  至正八年三月丙寅皇帝御兴圣殿舒古尔齐臣多尔
济伊勒都齐臣布延特穆尔殿中臣博啰特穆尔给事中
臣迈珠侍中书参政臣福寿郎中臣特哩特穆尔言徽
州路达噜噶齐臣哈喇布哈循良之政恭谨之行著闻
卷六 第 1b 页 WYG1217-0048b.png
于时臣与丞相等议宜赐绮帛一表里为天下劝制曰
可五月丁未使者及郊合郡文武官属迎于东门之外
都鄙之民岩穴之士奔走来观填街塞巷踊跃鼓舞欢
声沸腾于是城郭生辉山川增重既交相庆幸以为太
平之治正在今日身亲见之而文字无传颂声不作何
以仰答圣天子嘉惠下民之心与播扬我侯岂弟之政
臣玉窃惟我国家起自朔土立国以仁郡县置吏专用
不扰以安集其民人今上皇帝潜龙岭海历试诸难讴
卷六 第 2a 页 WYG1217-0048c.png
歌狱讼天下归之然后入践大宝故知生民休戚系于
郡县乃重守令之选严赏罚之科考其殿最以为黜陟
复虑内外隔绝民情壅遏久任于内者必授之以州县
久任于外者必擢置乎省台其法既详且密矣三品以
上并令陛辞上亲谕德意馀官亦须堂参听宰相宣旨
德至渥也至于简其贤能加以锡赉赏一人而千万人
劝可谓得治天下之要道者矣拜手稽首而献颂曰

  皇元混一海宇并九州四裔尘坌清大邦小邦连络城建
卷六 第 2b 页 WYG1217-0048d.png
侯置牧相纵横考课黜陟法既精赏罚孰敢紊厥程皞
皞惟我新安氓女事麻丝男事耕赋重役繁困科征操
刑论律宜用轻天惠我侯知民情政尚宽简心至诚我
心如以石就衡父父子子及弟兄三年不代奏政成于
穆我皇圣且明对衣遣赐侯是旌僚采联镳出郭迎欢
呼动地春雷鸣琢辞刻石致颂声为我击壤歌太平

  徽泰万户府达鲁花赤珊竹公遗爱碑铭

  镇守徽州路泰州万户府达鲁花赤珊竹公既致其事
卷六 第 3a 页 WYG1217-0049a.png
郡之学士大夫与其三老俊民聚而议曰昔珊竹氏之
未至吾里巷之骚然操戈之士日至乎吾门劫虏以为
业杀人以为戏吾祖父之丁是祸也惨矣逮珊竹氏之
既至吾里巷之恬然朝弦诵而莫灯火耕田而食鼓腹
而嬉享太平之福者六十年矣矧公文武忠孝冠于一
时号令明于六邑涖官日久德源日浚令闻益彰今而
退休于家传袭厥子使吾民世济其美始终进退有足
书者其遗爱又讵可忘乎砻石召玉使书之玉惟国家
卷六 第 3b 页 WYG1217-0049b.png
监前代郡守专政之弊各路设总管府以治民万户府
以统军使民输粟以赡军军执兵以卫民军民相需以
成治安万世之良法也然法久必弊弊而不更则民受
其害矣先是至元二十七年郡军政暴虐民不堪命起
而讼之朝廷议以徽泰万户府两易而广威将军奚加
䚟实领万夫来镇兹土一视军民而子爱之合郡之人
如去强暴而就慈母则公之祖也在郡六年竟薨于位
公父图烈兴官耆事勤劳滋笃不幸蚤世时公尚幼力
卷六 第 4a 页 WYG1217-0049c.png
学不废克自树立以世其官总裁军政三十有七年申
严厉禁军既不扰民自安之至于军有饥寒如已疾疢
惟恐有一军不得其所也故其将校士卒临难赴斗又
能竭力捐躯以卫其上前后累平大寇皆著奇功漳州
李志甫之乱江浙万户集者九人公长身虬髯贼中号
为黄胡子万户望其仪表辄相引逃避莫敢与敌事定
论功以公为第一例当升阃帅公终不自陈班师及境
始闻其祖母云中郡太夫人之丧号恸屡绝徒跣就位
卷六 第 4b 页 WYG1217-0049d.png
人称其孝焉公家世贵胄身跻显仕而用军行师能与
士卒同甘苦临陈对敌关弓上马气夺三军平居暇日
与诸儒先生论说诗书谦恭下士不异寒素真国之贤
臣时之良将也按蒙古氏族沙卜珠台亦曰散术䚟其先
盖与国家同出视诸臣族为最贵公之高祖纯直海佐
太祖皇帝取诸国定天下有大功巳而怀孟军乱又以
一言全活其众怀孟人庙祀之赐号宣忠协力崇仁佐
运功臣封定西王至广威将军始以瓜州等处军民达
卷六 第 5a 页 WYG1217-0050a.png
噜噶齐转万户府达噜噶齐用国家故事子孙世袭公
名特古勒德尔字元卿初授明威将军累升至昭勇大将
军系之以诗诗曰

  皇元受命海宇为家云蒸雾滃豪杰纷拿惟时珊竹抚
定怀庆俾兹殷民罔不用命帝曰俞哉宜有爵秩侯封
万户传尔千亿宝玺给券明珠耀符总师七翼出镇海
隅徽民吁天扣阍告急曰予将士暴不吾恤公卿廷议
惟珊竹贤爰命珊竹以其师迁师既至只无敢失律民
卷六 第 5b 页 WYG1217-0050b.png
亦乐只安其家室暨昭勇公善继善承岁历世七朝夕战
兢允文允武惟忠惟孝克慎厥职以图报效功成勇退传
袭不疑出处之节时措之宜旄倪一口载颂载扬曰惟珊
竹吾何敢忘乃集乃议乃伐山石刻此铭诗用歌世德

  徽州路达噜噶齐哈喇布哈公去思碑

  皇元奄有天下立经陈纪设官分职所以为吾民者至
矣各路设达噜噶齐一员位在守贰之上所以总裁政
务表率僚采监临一郡者也按译言达噜噶齐汉言括
卷六 第 6a 页 WYG1217-0050c.png
囊玉也言政之得失系于长官犹囊之启闭在于玉耳
新安居江东上流其境四塞舟车不通使客罕至其官
属又无公田之入以充廪稍斗籴市井下同民伍士大
夫之临是邦者非励廉谨之操躬节俭之德其不至于
妄作威福贪婪黩货以为民患者鲜矣至正四年冬哈
喇布哈公以通议大夫台州路达噜噶齐移监新安廉
平自持与民更始休息专务以德为化鞭笞几措不用
郡介万山民艰粒食且租税重于天下岁永丰仓受输
卷六 第 6b 页 WYG1217-0050d.png
粮米飞走攫攘病民为甚公知其故亲临监视召民儿
女子语之通其利害缓急虽有限期约束亦不为用曰
法所以防奸事苟办集法又可尽用乎积弊既除民欢
趋之期亦不愆也六邑词诉就决于途或有诬罔自惭
而退向之横行州县指麾曹案者皆屏迹闾巷莫敢吐
气期年之间遂至无事六曹萧然坐啸而已公乃自挟
方册携一羊皮坐于山颠水涯歌咏终日或进农夫野
老询以民间疾苦官府得失相忘势分不知其孰官孰
卷六 第 7a 页 WYG1217-0051a.png
民也公之为政如是而已然视其人无急遽之色无疾
厉之声视其家无食粟之马无衣帛之妾视其宇庭无
留讼狱无冤人吏守其职视其野男耕女织父慈子孝
而民安其业盖公尝与金华许谦先生游其为学专以
诚意不欺为主故其临政忠厚恻怛视民惟恐伤之民
亦戴如父母也公既及考代者不至大臣考绩以公为
天下最事闻于上赐衣帛一袭且布告郡国使知所劝
然后赐环盖异数也公既去郡深山穷谷愚夫愚妇莫
卷六 第 7b 页 WYG1217-0051b.png
不咨嗟太息重公之去于是歙父兄诸母谓其邑人之
子郑玉曰尔之所以得安田里诵诗读书以咏歌圣贤
之道者皆侯之力也可无文辞刻于金石垂示子孙以
无忘侯德乎玉惟西都之治度越古今循良之吏前后
相望及其后也龚黄卓鲁相继出焉原其所自始于曹
参为相择吏木讷重厚长者召为丞相史言文深刻欲
务声名者辄斥去之所以人人忠厚耻言人过公之为
政真古循吏学问深醇殆又过之昔人谓在任无赫赫
卷六 第 8a 页 WYG1217-0051c.png
之迹者必有去后之思玉于公信之矣公蒙古人杰烈宜氏
玉既论其事如右复为诗系于左方并以致吾民祝颂之意
焉诗曰

  吴楚之交郡曰新安牧伯之长刑政尚宽俗化醇厚民以乂
宁政成考绩治以最称天子曰都赐之以帛帛匪尔私以劝
邦伯公既代矣民怀去思刻诗贞石我无愧辞黄山苍苍黟
水茫茫山增川至福禄无疆公享福禄以祐我民入作夔皋
敷对丹宸天际海壖均被公德地瘠赋繁毋忘下邑

卷六 第 8b 页 WYG1217-0051d.png
  章孝女双庙碑

  按新安志歙县人章顶二女与母程登山采桑母为虎
所攫二女呼号搏虎虎遂弃去母由是得免刺史刘赞
改二女所居合阳乡为孝女乡且复其家观察使韩滉
奏赞治状朝廷特赐褒迁事载唐史今郡城之南二十
里若桥若村若里皆以孝女得名即孝女之故居也村
南五里许有山曰二姑岭亦曰义姑岭者孝女之庙在
焉岁久庙废岭仍存故名予尝过其所访问父老犹能
卷六 第 9a 页 WYG1217-0052a.png
历历谈孝女事为之徘徊太息不能去者久之南里洪
节夫氏闻风而起慨然以为己任即村傍青山庵之前
轩四楹为孝女之祠肖像其中且为买田以供香灯之
费而命章氏之孙住庵曰觉旺者掌之予又得请于有
司令长吏岁时致祭如我国家故事于是书其本末使
刻庙中夫以二女子之微而能制猛虎之暴岂其力之
所胜哉盖其忠诚之所感化耳方其母氏为虎所攫二
女爱亲之心勃然而兴发为忿勇震动林谷有不期同
卷六 第 9b 页 WYG1217-0052b.png
而同者当是之时二女唯知母难之当救岂知己身为
可惜故宁陷虎口而不自顾虎亦为其所化而不自知
且天下之冥顽不灵者兽也兽之至暴不仁者虎也虎
且化之而况于他物乎况于人乎观于二女之事则凡
人有所未信物有所未化者皆在我之忠诚有所未至
也岂人与物之罪哉千载之下想而像之二女之英烈
犹凛凛生气况于当时乎况于亲见之者乎其见褒于
朝廷得祀于乡里不徒然也祠庙湮废若此岂人情也
卷六 第 10a 页 WYG1217-0052c.png
哉然则二女祠庙之复有不可已者矣自今像设方严
祭祀时举过其祠下者孝爱之心油然而生妇人女子
亦将观感而化矣其关于教化系于人心岂细故乎因
为诗三章使歌以祀孝女并以励夫风俗云诗曰

  嗟弱质兮訚訚发至勇兮至仁鬼神兮威动猛兽兮服
驯山高高兮崔嵬水深深兮洑且洄山高水深兮天宇
开双鹤交飞兮孝女来生人兮林林习俗兮日以沉仰
遗风兮如在慨千载兮良心

卷六 第 10b 页 WYG1217-0052d.png
  休宁县达噜噶齐额森托音公去思碑

  至元二年丙子冬十有一月休宁县达噜噶齐额森托
音公既代且行邑之人士相与攀留不获饯于东门之
外父老号呼儿童涕泣退谋于其乡先生建康府判汪
公走书旁县郑玉使纪其事刻之坚珉立于道左以播
公之德以慰邑人之思为来者劝休宁为新安望县地
大人稠讼牒纷冗为之上者苟失其道则奸宄狡狯并
缘其间益难治矣公至之始即召父老宣布朝廷德意
卷六 第 11a 页 WYG1217-0053a.png
示以法令所禁使民知所趋避遇有骨肉之讼语以人
心天理无不感悟悦服至于欺诞之辞则折以是非曲
直如龟卜烛照洞见肺腑讼者辄叩头谢罪而去其或
怙终不悛则痛绳以法用示惩戒前所谓奸宄狡狯者
匿影藏形之不暇奚暇梗公之治哉越明年政孚于人
讼牒视旧十损八九公知其民之可与为善也于是兴
举学校崇祭祀以严庄肃之心葺斋庐以为藏修之所
公退之暇则就学宫进学者谈经论史以明为治之本
卷六 第 11b 页 WYG1217-0053b.png
又明年讼牒益简官以无事于是因时之制建立伏羲
神农黄帝之庙以彰崇德报功之意以期复古还淳之
盛及其将去则又惧后之人或不能继也于是分布条
教定立规式取甲令之期限以为程度使民先事赋入
而吏无催科之劳验民力之高下以为差徭使吏以时
召役而民无争纠之患继公而来者守而勿失则为公
之治盖不难矣然则公德之在民者何时而可既乎宜
其在官而民安之既去而民思之也三代以下吏治莫
卷六 第 12a 页 WYG1217-0053c.png
盛于汉汉之县令首称卓茂茂为密县有告亭长受其
米肉遗者茂直以儿女子语之真若以情破法矣然而
忠厚之风和平之政虽三代盛时无以过此是其著之
青史名曰循吏政不以其发奸摘伏之为能而以其慈
祥恺悌与民相安于无事之为贤也方今之吏颓堕委
靡贪婪败阙者固所不论至于表表愈伟为众所称号
为能吏者则强者不过生事以立声名弱者不免废事
以市恩惠岂有政教并行宽猛相济如公之治休宁者
卷六 第 12b 页 WYG1217-0053d.png
哉其亦庶乎有古循吏之遗风矣公字仲礼辉和尔氏
世居汴梁祖父皆有勋劳阀阅其在休宁每岁部使者
行部民遮道借留公者以千计事上宪台异之且将置
以风宪之任而公去益不可留矣是举也虽曰进贤以
劝善夫岂其民之心哉玉既书其事复系以诗使其民
歌舞之诗曰

  惟邑有长始自我朝监临庶务首出众僚事有可不政
有否臧民之利害长犹之坊斗牛之墟休宁之邑民比
卷六 第 13a 页 WYG1217-0054a.png
鳞居讼如毛集我公之来不亟不徐伊民之乐如病之
苏其庭如水其野如春熙熙洽洽惟公之民公既去只
民失慈母疾病寒饥孰知其苦渐水悠悠率山苍苍山
泐川竭公德不忘告我妇女诏而子孙桐乡之祀以报
公恩



卷六 第 13b 页 WYG1217-0054b.png








  师山集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