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十
卷三十 第 1a 页 WYG1214-0349c.png
钦定四库全书
 滋溪文稿卷三十
            元 苏天爵 撰
 题跋
  题欧阳公与刘原父手书
欧阳文忠公生宋盛时禀中和之粹作为文章雍容温
厚炳然一代之制片言只字皆有深意今读寄公是刘
公手书感慨系之盖昔君子小人不相为谋虽乱世未
卷三十 第 1b 页 WYG1214-0349d.png
尝无君子治世未尝无小人特在上者用舍何如耳当
至和时陈执中居相位而天屡出灾异两制诸公多求
补郡公是上疏陈之其略曰正臣常难进而易退邪臣
常易进而难退吕溱蔡襄欧阳修贾黯韩绛皆论谊质
直不阿执政有益当世不宜许其外补使四方有以窥
朝廷启奸倖之心仁宗亦悟留欧阳公等不行书中所
谓真性难移加以权倖侧目交攻累年乞外不得者是
也又谓子华丧弟直孺之许为郡渐有乐意不平山更
卷三十 第 2a 页 WYG1214-0350a.png
望增缉盖子华绛也直孺黯也公是出知扬州皆不得
立于朝矣夫君子在位小人在野天下之泰也方庆历
初韩范富诸公当国知天下无事士大夫弛于久安慨
然思正百度共修太平海内悚然知君相之求治而权
倖小人不便万方沮之已而三四大臣相继罢去天下
事卒不复施为呜呼以仁宗之忠厚明恕在位日久熟
知臣下情伪又得韩范诸公为之辅相可谓明良际遇
而群邪坏之世竟不克登于极治庸非天乎是卷御史
卷三十 第 2b 页 WYG1214-0350b.png
敬公克庄所藏公先相国文忠公实为先朝名臣晚岁
屡召不起是亦难进而易退者故表先正之事以为劝焉
  题诸公与智参议先生书启
右书启两卷国初名公诸老寄赠洛阳智先生者也先
生讳迂字仲可少与窦公默流落汉上丙申北归深明
易学屏居一室焚香鼓琴世务纷华翛然不足以动其
心世皇在潜邸闻其名遣近侍持书及窦公同被召入
见首陈王道上问方今有如周公者乎先生对曰主上
卷三十 第 3a 页 WYG1214-0350c.png
身其道迹其事心其心非周公而何是时耶律公楚材
领中书政务命诸路置经籍所以儒者司之盖欲士明
经学兴起文治先生分行京兆会廉公希宪商公挺开
阃宣抚辟先生参议其幕立经陈纪兴利除弊画赞为
多暇则讲说经训以道义相切劘官虽僚属谊同师友
久之请致其事世皇不忍其去赐田宅俾家于秦仍岁
赐银三笏为养老资先生辞之不可止取其一尝有盗
夜入其室裂其币在杼柚者以去家人欲闻之官先生
卷三十 第 3b 页 WYG1214-0350d.png
止之曰此必闾里细民之贫者也官若捕之能无扰及
善良伤吾乡邻故旧之情乎盗闻愧之复还其币时人
以先生能化盗为善少与兄相失兵间后知兄居真定
既老犹屡省之兄亡载其丧还葬于洛世共高其行义
中统至元之初廉商诸公为相收召海内贤才布列于
位先生退老于秦日以琴书自娱不复仕终其身昔者
国家甫定中夏一时人物皆金源氏承平百年学校贡
举封殖乐育者也是以不死于兵以遗于我殆世祖立
卷三十 第 4a 页 WYG1214-0351a.png
极肇兴制度崇建官仪朝廷之上衣冠之盛皆其人也
今观卷中一一具在惜乎行事多堙晦弗传故予略为
述之如此诗曰无竞惟人四方其训之当国者可不以
登揽贤材为务乎
  题孟天炜拟古文后
太原孟天炜学博而识敏气清而文奇观所拟先秦西
汉诸篇步趋之卓言语之上盖欲杰出一世其志不亦
伟乎昔欧阳公谓韩子为樊宗师墓铭即类樊文其始
卷三十 第 4b 页 WYG1214-0351b.png
出于司马子长子长为长卿传如其文惟其过之故能
兼之夫文章务趋一时所尚固不可也然欲求合于古
又岂易言哉故韩子曰为文宜师古圣贤人师其意不
师其辞欧阳公亦曰为文勿用造语模拟前人取其自
然耳三代以下文之古者莫韩欧若也而其言如此当
与天炜评之
  题鲁斋先生手书后
右鲁斋先生许魏公手书四幅寄京兆吕君辅之及其
卷三十 第 5a 页 WYG1214-0351c.png
子翰林侍读学士伯充者也初世祖皇帝受封食邑于
秦至征大理祃牙于斯首聘鲁斋见于六盘山下命教
授京兆子弟是以吕君获纳交于先生翰林从之问学
焉而关辅教化淳美其渊源有所本矣尝读鲁斋所述
吕君墓志云君生子未逾年日买书为教养计既长择
师就学学必以稽古践实为贵又云翰林治丧上稽司
马氏朱氏考订古礼下仿高陵杨氏已行故实使古人
送终之正复见于今手书第四幅所谓葬礼仿依古制
卷三十 第 5b 页 WYG1214-0351d.png
非信道之笃莫能者是也夫以吕氏家庭之所授受师
友之所讲习莫非彝伦日用之大故其表俗惇礼卓然
有以异于人也志中所称高陵杨氏即太史杨文康公
其执亲丧动合古礼鲁斋之畏友也呜呼宋金季年文
习益漓鲁斋先生奋起草野推明圣贤之遗经笃实践
履故一时及门之士操行悉有可观考吕君父子之事
可见矣天爵向官西台访求故家遗俗盖罹天历兵荒
之馀文献或不足徵今吕氏诸孙执礼奉常受业胄监
卷三十 第 6a 页 WYG1214-0352a.png
是则诗书之泽独能传诸久远信知为善之有后乎晚
学赵郡苏天爵书
  题襄阳重刻堕泪碑后
古之君子立身制行既足以仪型于家居官临民又足
以垂称于后是岂声音笑貌所能致与太傅羊公之镇
襄阳生则惠泽及于人没则流风传于世盖有其实则
有其名也当时所谓堕泪碑者石已解裂后人思公重
刋者三夫以羊公之德固不系乎碑之存亡而人之思
卷三十 第 6b 页 WYG1214-0352b.png
公非碑无以著其爱慕之诚也然则碑之所存盖有惩
劝之道焉襄阳郡守吕侯戍帅杨侯拳拳以是为念而
不释者其亦有所见乎昔召伯布政南国舍于甘棠之
下其后人思其德爱其树而不忍伤况金石之文钜书
深刻以表其善政固所以传不朽也然自汉魏以来文
之著于桓碑彝器以为无穷之计者亦多矣其不幸消
磨于风雨野燹之中毁弃于樵夫牧子之手使古人遗
迹馀韵泯没无闻者岂独堕泪碑乎不有好古尚贤之
卷三十 第 7a 页 WYG1214-0352c.png
君子其孰知爱重之哉故欧阳公始克收而藏之或正
简编之讹或补政事之缺非徒以资玩赏而元尚书王
君实博雅多识好蓄古文奇字博士周伯温精通六书
尝奉敕临摹晋人法帖吕侯为政深知追慕昔贤杨侯
将家独能崇尚文事此其一时人物风致之美后世不
可及矣至正五月秋八月丙寅通奉大夫山东东西道
肃政廉访使赵郡苏天爵题
  恭跋御赐真草千文碑本
卷三十 第 7b 页 WYG1214-0352d.png
圣天子缵承正统恭俭爱民深宫燕閒日阅图史盖以
怡神养性臣于时译文经筵数从讲官之后瞻望清光
及备员省闼参与政议伏睹至正初诏以赋入有经戒
敕近臣不可互奏赏赉观其以真草千文碑本颁赐臣
下则文物兴隆治化清谧从可知焉昔之人君以一嚬
一笑皆有所系未尝轻赐予者诚有为也是本翰林学
士承旨臣姚庸在邃密时所承赐者臣庸扬历台省为
时儒臣洁白廉正温雅酝藉盖于皇上所赐深有契焉
卷三十 第 8a 页 WYG1214-0353a.png
至正六月丙戌九月庚子集贤侍讲学士通奉大夫兼
国子祭酒差充京畿道奉使宣抚臣苏天爵顿首谨记
  跋延祐二年廷对拟进贴黄后
延祐乙卯仁皇初策进士登第者五十六人今三十二
年以文词政术知名者十馀人不幸才弗满用而殁者
又十馀人官之崇卑则在所弗论也当是时方内乂安
文物熙洽而圣策所问犹以稼穑伤于水旱细民致于
饥寒未能家给人足为忧呜呼圣虑恤民若此祯祥其
卷三十 第 8b 页 WYG1214-0353b.png
有弗格者乎盖自昔人君旁求俊彦布列有位于以敷
宣治化而已故学古入官议事以制成周之治所由隆
也仁皇临御深厌法吏贪刻锐欲登进贤才丕变习俗
后之议者弗思圣虑深远第患选举泛冗夫选人之方
固当澄汰宁无阘茸杂进之流不学无术者乎圣天子
克复旧章多士兴起臣时备员省闼获观盛事乙酉之
春承诏与治书侍御史臣李好文翰林直学士臣宋褧
工部侍郎臣阿裕尔多充读卷官伏览延祐儒臣拟进
卷三十 第 9a 页 WYG1214-0353c.png
贴黄益叹先朝崇文之盛通奉大夫浙东海右道肃政
廉访使臣苏天爵恭跋
  题葛氏子还俗事
管子云古之四民不得杂处士相与言仁义于閒宴工
相与议技巧于官府商相与语财利于市井农相与谋
稼穑于田野各安其居而乐其业是以财足而不争有
耻而且敬夫古之民四后世散为九流百家由其田多
水旱则稼穑之民少由其利无奇赢则商贾之民少其
卷三十 第 9b 页 WYG1214-0353d.png
他夫业者亦多矣故游食之徒不归于浮屠老氏之流
不入于法家皂𨽻之列衣食其身犹且不足况能供父
母甘旨之养足国家赋役之供欤忧世之士不得不感
慨也然则敦本抑末化民成俗独不在于上之人乎且
董君以一邑之长犹能诱人去邪归正矧夫朝廷之上
公卿之尊其绥来动和之效当何如哉
  题杨氏肯穫堂记后
余友河东佥宪杨侯作书堂于真定别市表曰肯穫永
卷三十 第 10a 页 WYG1214-0354a.png
清史宗实为之记保定张庭美𨽻书之槁城重简卿篆
其额盖杨侯名堂之义推本先考院判府君教子之方
俾后人奉之而不失也且农夫菑辟其田又播植之比
其穫也则有水旱之忧耘耔之苦人之承先业者则无
是矣何为而弗肯穫乎夫古者世禄之家鲜克由礼今
三君子皆出于王公将相之族而文词之奇书法之古
岂惟克振其家声又将垂誉于后世彼为士者起身寒
家获登仕版子孙可不夙夜战兢思无忝其所生乎予
卷三十 第 10b 页 WYG1214-0354b.png
与杨侯生同里少同师长则同仕于朝每叹近世衣冠
之裔往往坠废先业甚矣风化之弗古也读斯记者岂
不愓然有感于衷乎虽然德业之积可以裕子孙诗书
之泽可以贻永久呜呼杨氏子孙尚思先世作室菑田
之功庶几肯构肯穫之有望乎
  书罗学升文稿后
泰定丁卯廷策进士予被命掌试卷得浮光罗君学升
之文读之爱其汪洋温粹词博而意深不极其至弗止
卷三十 第 11a 页 WYG1214-0354c.png
后闻调官江淮士之从游者众或擢高科登膴仕夫以
国家取士之制察行于乡里考言于朝廷试之以事而
人材于是出焉世以偶俪之词汗漫之文织组以为工
繁缛以为美既侥倖于中选又苟且以终身殊失设科
求才之意矣使非豪杰之士识见超卓孰能迥出传辈
不徇流俗之所好乎予退休于里学生方尹槁城暇日
以近作一编示予盖欲铲除科目之陈言步武作者之
雅制岂世之因陋守旧不知变化之妙者所可及哉是
卷三十 第 11b 页 WYG1214-0354d.png
宜拔置馆阁以养其才惜乎沈沦州县而不克进也然
鹤鸣九皋声闻于天士之抱负足以鸣世虽居逖远未
有不达于朝廷之听闻者也学升当益养其和平以鸣
国家之盛不亦可乎
  题晦庵先生行状后
晦庵先生子朱子著述凡数万言自先生殁大江之南
儒者讲明其说固不乏人然而真知实践者亦不多见
也我国家兴隆之初南北未一覃怀许文正公始得先
卷三十 第 12a 页 WYG1214-0355a.png
生诸书读之起敬起畏乃帅学者尽弃旧学而学焉既
相世庙遂以其学推行天下迄今海内家蓄朱子之书
人习圣贤之学者皆文正公辅相之力也然朱子族系
爵里出处言行世或弗知爰命杭州校官谢某刋其行
状与多士共传焉呜呼考迹以观其用察言以求其心
庶几致知力行不为空言而已乎
  书孔子及颜子以下七十二贤像
右先圣及颜子以下七十二贤像江浙行省平章荣禄
卷三十 第 12b 页 WYG1214-0355b.png
公所藏也公以太师国王诸孙践扬台省允著材能暇
则好收法书秘画尤喜古圣贤像当圣朝隆兴之初国
王以征伐大有勋烈受封食邑于东平凡郡邑之长悉
听其宗族子孙及部人为之东平密迩邹鲁圣贤之教
所由兴也故其人官于斯家于斯者则有好贤乐善之
心焉平章初监东阿进擢朝署适际国家文明之治宜
其所好异于人也天爵少读孔氏书见圣人居乡党在
宗庙朝廷动容周旋无不中礼门人熟视而详录之宛
卷三十 第 13a 页 WYG1214-0355c.png
然如圣人之在目也况览观图像思慕言动其必有所
感而兴起已夫至正己丑三月甲子学者苏天爵拜手
谨记
  题泉州士子赠崔宗礼诗后
七闽山川险阻汉尝处其民江淮之间而虚其地唐建
中初常衮为观察使始设乡校俾民知学亲加讲𨗳由
是闽俗一变岁贡士与内州等宋蔡忠惠公襄世家兴
化历知泉福两州尤知闽之风俗劝学兴善折节礼士
卷三十 第 13b 页 WYG1214-0355d.png
以变民之故宋氏徙江左龟山杨先生载道而南豫章
延平相继而出子朱子扩而大之圣贤之学遂因经传
复明于世槁城崔君宗礼由登进士科赞浙省理问幕
出使泉南廉平著闻既归以士子所赠歌诗一卷示余
文词之清润音韵之铿锵诚一时之盛作也方今国家
四海为一文治猬兴人才之生初不以遐迩有间顾长
民者教养何如耳乃以闽中学术源流端绪告之览者
其亦知所考求而用力于远者大者乎
卷三十 第 14a 页 WYG1214-0356a.png
  题兼善尚书自书所作诗后
白野尚书向居会稽登东山泛曲水日与高人羽客游
间遇佳纸妙墨辄书所作歌诗以自适清标雅韵蔚有
晋唐风度子犹及见尚书先考郡侯敦厖质实宛如古
人而于华言犹未深晓今有子如此信乎国家文治之
盛然人知尚书才华之美而不知其政术之可称也每
当论大事决大疑挺正不阿凛然有直士风而贡举得
贤之效益可徵焉元泰身居方外而与之友宝其词翰
卷三十 第 14b 页 WYG1214-0356b.png
亦有识之士哉
  书泰定廷试策题稿后
右策题草稿四首泰定丁卯三月廷试进士监试官治
书侍御史王士熙读卷官翰林直学士马祖常所拟撰
也既缮写进呈御笔点用其二盖自延祐设科以来规
制如此洪惟国家承平百年治化当兴然生财有道制
用未得其要正俗多方防范未尽其宜将校骄堕而武
备日弛官士苟简而廉隅弗修是皆当世急务宜所延
卷三十 第 15a 页 WYG1214-0356c.png
问而详陈者也夫朝廷取士求贤惟期有裨于政务非
徒观美而已是举得人凡八十有五国子员阿恰齐李
黼名冠第一今二十馀年同榜之士扬历台省蔚有令
闻则贡举得贤之效成均养士之隆益可徵焉时天爵
待罪史馆承命收掌试卷故藏策稿于家谨装潢以授
黼黼累迁秘书太监方以材能进用云至正己丑夏六
月甲戌通奉大夫江浙等处行中书省参知政事赵郡
苏天爵书
卷三十 第 15b 页 WYG1214-0356d.png
  题白太常三岁时所书字卷
世之童子少以颖悟闻长能以政术文辞显惟刘忠州
杨文公宴丞相数人而已盖聪明既得于赋与苟无问
学以济之其克有成者鲜矣乡先生太常白公家世在
金朝为名进士国初昆季并擅才名惟先生早最敏悟
三岁即能书八卦之名诸老见者无不惊叹中年果以
能官称惜乎老于词林容台而未尽大用先生之孙行
中书椽枢保藏所书八卦字卷噫白氏子孙时出而观
卷三十 第 16a 页 WYG1214-0357a.png
之尚勿忘诗书之泽之所自乎
  题葛赓宋淳熙三年封承务郎致仕诰
金溪葛元哲五世祖宣义府君生平三遇庆典累封承
事郎赐绯鱼袋晚加宣义郎以终里人陆文安公志其
墓宋南渡至乾道熙淳一时号称极治宫庭父子之间
寿考尊荣鸿恩霈泽被及臣民而人物之盛若朱文公
张宣公吕成公陆文安公并时而出盖治化方臻天地
开泰祥麟朱草应期而生理固然也时金世宗在中原
卷三十 第 16b 页 WYG1214-0357b.png
专以仁厚为政民以小尧舜呼之朱文公闻而叹曰彼
欲为大尧舜岂不由已乎考之葛氏诰辞刘孝韪摄西
掖所行用皇极敛福锡民为说噫方绍圣崇宁之际丰
衍盛大当国者妄生重南轻北之议有识者忧其必启
分裂之兆既久其言果验今国家四海会同朝野清宴
士生斯时共乐一视同仁之治而元哲又以文学登进
士科暇日出示先世封诰感而为之书至正己丑秋七
月朔赵郡苏天爵书
卷三十 第 17a 页 WYG1214-0357c.png
  题东坡制策稿
浙省掾苏伯夔出示先文忠公拟试制策稿观之忠君
忧世之心溢于文辞或谓文忠天材有馀非由学力是
不知老泉先生之所学也先生年二十七始发愤闭户
读书大究六经百家之说考质古今治乱成败圣贤穷
达出处之际得其粹精涵畜充溢由是下笔顷刻数千
言纵横上下出入驰骤必造于深微而后止此先生所
自得者文忠兄弟学亦有所本欤伯夔之子数人方读
卷三十 第 17b 页 WYG1214-0357d.png
书治进士业故以家学告之尚知用力矣夫
  题高昌契氏三节堂记后
三纲天地之大经为人臣为人妇为人子平居无事克
尽其职者固有之矣及不幸而遇事变能不失其节者
或数十年得一人焉或千百里见一家焉有国者尊礼
而表异之盖以世教民彝之所系也孰有节义出于一
门若契氏之盛者乎观夫右丞忠悯公年未四十以死
徇国高昌太夫人守节自誓肃正闺门尚书忠襄侯方
卷三十 第 18a 页 WYG1214-0358a.png
在髫龀刲肉以疗母疾则其平居事君之忠持身之洁
养亲之孝可知矣夫君子读书制行将以刑仪于家模
范于世今契氏家庭之间父祖之训严明若此又何必
他求哉宜其子孙克承其教继擢高科入馆阁为名流
官郡县为良守令分持宪节参预省政皆赫赫有闻是
足以示天下彝伦之劝表朝廷治化之隆岂第纪一家
之美而已
  题胡古愚隐趣园记
卷三十 第 18b 页 WYG1214-0358b.png
太常胡先生悬车归老东阳有山林深邃之居有图书
讽咏之乐有子孙以具旨甘有田园以供伏腊又值国
家承平之世扰游以享高年盖亦福德君子哉余旧见
中州贤士大夫宦游四方罢则无所归其清节可尚已
昔者范文正公将老移疾家居家人以居室未完美为
患公闻之曰人苟知道义可乐虽形骸亦可忘是即先
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志欤
  题黄太史休亭赋后
卷三十 第 19a 页 WYG1214-0358c.png
萧济甫博学能文身际熙宁元祐之盛卒不利于有司
士之进退信知其有义命乎此太史所为赋休亭也先
儒以屈子所赋皆穷而呼天疾痛而呼父母之词继作
者必出于幽忧穷蹙怨慕之意乃为得其馀韵太史尤
以楚词自喜惟其务奇太甚乃独取毁璧一篇以其词
极悲哀不暇作为故也然太史孝友刑家清节名世生
死患难不动其心富贵利达不易其守岂记览词章哗
众取宠者可方其万一哉
卷三十 第 19b 页 WYG1214-0358d.png
  题诸公赠真定录事司监野先明道诗后
京师西南雄望之郡曰真定郡之录事司及附郭之县
则尤任其烦劳者也盖上有宪府郡治之按临下有达
官朝使之迎侯继以赋役讼诉之烦加以民庶饥寒之
苦兹其所以不易为也然而制其烦简之宜达乎通变
之道独不在夫有能有为者乎予世家真定宦游南北
迩者屡闻人言郡尹李侯公辅及录事司监野先明道
之贤世亦未尝无人而事之烦劳亦宁有卒不可为者
卷三十 第 20a 页 WYG1214-0359a.png
乎盖二子者以勤谨持身以忠敬事上以安静抚民以
公平奉法则人称之也固宜今公辅擢尹赤县明道行
将见用于朝郡中士夫皆作诗颂之比年国家念雨晹
之失时闵民生之不足严守令之选申程试之方远近
闻之鼓舞惩劝则政务庶克兴举黎元或可少休欤予
尝读汉元和诏有曰俗吏矫饰外貌似是而非安静之
吏悃愊无华日计不足月计有馀襄城令刘方吏人同
声谓之不烦斯殆近之矣又唐开元时张九龄上书曰
卷三十 第 20b 页 WYG1214-0359b.png
乖政之气发为水旱昔东海枉杀孝妇天旱久之一吏不
明匹妇非命则天昭其冤况六合元元之众县命于
县令宅生于刺史天子所与共治尤亲于人者乎若非
其任水旱之由岂惟一妇而已呜呼察守令之才者当
体元和之诏任承宣之责者当思九龄之言天下何患
其不治哉至正庚寅三月乙酉
  书主簿康里君赠行诗后
元统初有剧盗挠青齐潜入畿甸人或言之辄杀其家
卷三十 第 21a 页 WYG1214-0359c.png
以杜口予方佐官西曹力陈庙堂起前云南元帅往捕
之择刑部勇士二十人与俱不十馀日贼果授首宰臣
奏赏其功元帅进长宣阃勇士二十人除官有差康里
居其一由尉德平主真定簿执事三年勤敏不扰民甚
安之呜呼自昔寇盗之作多由官吏贪墨赋役繁重民
不胜困始相帅为盗矣夫乐不仁而趋死亡亦岂其本
心乎比者朝廷以有官者民之保障或重内而轻外数
变易以扰民故严守令之选申课试之方有治理效不
卷三十 第 21b 页 WYG1214-0359d.png
次升擢否则黜之盖求治至切也凡居民上者盍思所
以报称之哉故因康里君行书此以赠
  题丘母周夫人贞节诗后
鄄城丘氏母周夫人在至元大德间以贞节著闻随其
二子来官江左时故宋诸老犹有存者观其序述之言
曰北方俗厚而教严妇人多知礼义呜呼夫以中国风
土浑厚人性质朴而慷慨忠义之士固多出于其间则
礼义之在人心岂独妇人之所能知而已盖诸老因周
卷三十 第 22a 页 WYG1214-0360a.png
夫人之节悯吴越之俗宜其深有慷慨者哉虽然士大
夫者风俗之表也衣冠之俗可不正其始乎予昔为郎
仪曹见中州郡县岁以贞节孝行登名于朝者不知其
几则礼俗人性之善从可知焉矧鄄城密迩东鲁而丘
氏又故金名族诸老之言岂不信而有徵乎
  跋丘侯送行序后
昔者至元季年鄄城丘侯调浙东宣阃佐幕是时宋亡
十馀年矣国家新令未洽而浙东海隅频年多盗供馈
卷三十 第 22b 页 WYG1214-0360b.png
殷剧吏治卤莽民不堪命丘侯下车数月政事修举即
𢇮陈年公案二万有畸俾猾吏束手不敢舞法以病民
而上下宴然无事呜呼古所谓法令滋章盗贼多有讵
不信欤夫公以佐幕犹能若此使大藩望郡皆得其人
则政令何有不善黎庶何患其不安乎今南北混一七
十馀年朝廷德泽涵濡至矣而郡县贪污苟且之徒德
既不足绥怀威又不能临制假以号令专务烦苛其激
之作弗靖者盖有所自矣不然好生而恶死喜安而恶
卷三十 第 23a 页 WYG1214-0360c.png
危皆人情之常也东南之民何独异于人哉当国者可
不深谋长虑以求其故欤因读鲜于公赠丘侯之言感
而为之书至正辛卯秋七月赵郡苏天爵题
  恭书圣德颂后
圣天子临御方夏十有八年叹灾异之屡臻悯黎元之
失所数选宰辅兴崇治功至正己丑之秋图任旧人共
政明年四月遂下宽大之书恩泽汪濊诞洽臣民于是
东平乡贡进士臣吕宗杰伏读明诏作为雅颂二十二
卷三十 第 23b 页 WYG1214-0360d.png
篇各述其美以传夫古者君臣交修则治化熙洽然颂
者不独专美盛德之形容有虞之朝赓歌之作戒敕责
难者切故百工熙而庶事康钦惟皇上命相未期百度
具举是宜播诸颂声天下歌之宗杰方业进士而乃属
辞摛藻铺张宏休古雅富丽蔚焉可观行将奉对大廷
以陈贾董天人之学仰称国家求贤图治之意不其伟

 滋溪文稿卷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