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九
卷二十九 第 1a 页 WYG1214-0338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滋溪文稿卷二十九
            元 苏天爵 撰
 题跋
  题补正水经后
补正水经者金礼部郎中蔡公圭所述也蔡氏世家真
定父祖皆仕于金公生长富贵雅好著述予自蚤岁访
公遗书得其文集五十五卷晋阳志十二卷燕王墓辨
卷二十九 第 1b 页 WYG1214-0338b.png
一卷补正水经三卷其他补南北史志六十卷古器类
编三十卷续欧阳公金石遗文六十卷并跋尾十卷皆
已不存而文集乃高丞相文砺模本晋阳志墓辨水经
皆写本也至顺三年春予为江南行台御史橐水经将
板行之适奉诏录囚湖北七月归至岳阳与郡教授于
钦止览观山川钦止言洞庭西北为华容而县尹杨舟
方校水经念其文多讹阙予因以补正示之今所刻者
是也夫以蔡公问学之博考索之精著述文字之富兵
卷二十九 第 2a 页 WYG1214-0339a.png
难以来散失无几予酷好访求前代古文遗字而仅得
此则知世之君子善言懿行泯没而无闻者多矣可胜
惜哉予与公同居乡郡潭西故宅已为释氏所庐丘陇
在滹沱之西太保庄者翁仲石兽犹存昔尝过之有怀贤
不胜之感公之行事则具秘书少监郭长倩所述墓志云
  跋赵子昂鲜于伯机与朱总管手书
至元五年己卯予被命使宪淮东访问故家遗俗郡人
皆言总管朱侯族世之懿侯本泰安著姓当江淮内附
卷二十九 第 2b 页 WYG1214-0339b.png
之初以材能擢守维扬有惠爱于民民不忍其去因留
家焉历典六郡其治犹维扬也侯既违世子孙皆读书
修行为士大夫家所与婚姻亦皆一时名流硕辅夫淮
南之俗喜负贩以牟市利虽公卿大族犹或然也而朱
氏独以清白文雅表仪一方不亦甚可重欤余忝官于
此以肃清风化为任夙夜惕焉惟恐得罪于巨室朱侯
之孙道定方为宪史以赵公鲜于公手书示予且曰先
公在时图史甚富向因回禄之灾仅存此帖庶见先世
卷二十九 第 3a 页 WYG1214-0339c.png
交游之盛予嘉其意书其后而归之俾观者不徒玩其
翰墨而已
  题伊喇氏家藏军需故牍后
右伊喇武毅公国初为都元帅时所署军需故牍数幅
其曾孙平江总管蹈中宝藏于家按是岁龙集丁丑金
人已逊于汴河朔扰攘未定黎民疮痍未复而太师国
王方以兵平辽霫军需为急故命史公行六部尚书以
总其事观其储偫输载之方出纳折阅之禁养兵之实
卷二十九 第 3b 页 WYG1214-0339d.png
恤民之诚见于一时文移者周详恻怛隐然中国承平
官府之旧昔孔子为委吏会计当而已矣况取天下者
而无道揆法守其能为治乎愚尝阅史公墓碑述其佐
国王定东土悉心馈运军中未尝乏绝观此益信其言
矣武毅公之后为将为郡守名声著闻而史氏亦再世
辅相夫古之君子尽忠所事不苟简以徇禄不矫激以
干名宜其子孙蕃衍盛大如此览者勿以吏牍故迹忽
之也
卷二十九 第 4a 页 WYG1214-0340a.png
  书罗夫人传后
向余贰南宫时有司以罗夫人贞节来上同列恐忤权
贵欲不以闻余力言之事始克达及旌异命下同列者
愧焉呜呼当天历初一时公卿将相崇官厚禄涵煦累
圣承平之泽知尽忠所事盖亦鲜矣而罗夫人者独能
操守节义至于杀身而不悔兹烈丈夫有所弗及也呜
呼贞哉
  书黄提学赠孔世川序后
卷二十九 第 4b 页 WYG1214-0340b.png
天爵读黄提学赠孔君世川之文而有感焉昔者国家
初定中国而孔子五十一世孙金奉常袭封衍圣公抱
礼乐之器来归文治由是兴焉奉常既老有冒孔氏以
承其祀者族人讼之有司诬被刑苦乃复诉之于朝始
正其事是则世川之曾大父大父也迩年复有谬欲夺
袭封者天爵适居中台幕府帅诸御史力言其事未几
忝贰春官具事始未白于庙堂丞相以闻制可其请孔
氏宗法卒归于正焉当西汉时梅福上书曰贤者子孙
卷二十九 第 5a 页 WYG1214-0340c.png
宜有土况圣人乎今仲尼之庙不出阙里孔氏子孙不
免编户诚能据仲尼之素功以封其子孙则国家必获
其福观福斯言由汉以来尊崇夫子未有若今日之盛
者也天爵列官京师与同佥太常疑道左司员外郎用
道有同朝之好今又知世川父祖之贤能也世川由明
道书院文学擢掾湖北宪府清慎文雅方将入官尚思
朝廷尊崇圣人之道而无负其家学也哉赵郡苏天爵

卷二十九 第 5b 页 WYG1214-0340d.png
  题诸公赠欧阳德器诗后
欧阳文忠公家本庐陵中年居颍宦游南北屡有思颍
之作或者疑之谓无泷冈松楸之思也天爵间尝诵公
吉州学记有云他日归荣故乡谒于学门将见吉之士
皆道德明秀可为公卿入其里闾而长幼相孝慈于其
家行其道途而少者扶羸老壮者代其负荷于路然后
乐学之道成文忠公之望于乡人者不亦厚乎今海宇
为一朝廷方由贡举求贤吉之士宾兴于乡者常千馀
卷二十九 第 6a 页 WYG1214-0341a.png
人中选者居额之半诚不负公之所望矣公既家于颍
葬于郑其居庐陵者皆族人也然则德器其族孙欤传
曰君子之泽五世而斩理或然也近世衣冠故家其子
孙往往微弱弗克振显或者妄引右族名贤以自附会
徒贻识者之讥德器世家庐陵又藏崇公以上封诰是
则信而有徵矣
  书周益公答孙季昭帖
右宋少傅周益公答解元孙季昭帖其曰六一全集乡
卷二十九 第 6b 页 WYG1214-0341b.png
邦合有善本适数士友留意斯文遂藉其力校雠裒次
今庐陵模本盖公所校定者初欧阳公得昌黎韩子之
书于汉东李氏壁间脱略颠倒乞归读之爱其深厚雄
博其后三十年间闻人有善本者必求而改正之欧阳
公于韩子之文用功若此至朱文公考异出读者始无
遗憾甚矣校书之不易也欧阳公之文非若韩子重经
五季兵难阙误之多也然而公之为文始书屋壁时加
修改一篇之成凡数脱稿故其文多异同益公悉购得
卷二十九 第 7a 页 WYG1214-0341c.png
之既刋其一馀则附见焉夫二公之文必待名公校雠
而后备则六籍之言遭秦焚灭今所存者经或脱简传
或间编尚可一二言哉故汉置校书之官必求刘向扬
雄之徒才任其选所以重其事也
  题孙季昭上周益公请改修三国志书稿
宋乡贡进士庐陵孙季昭三上书益国周公请改修三
国史志以正汉统益公时已年老逊谢而止夫纲常名
义天地之大经昔昭烈以汉室之胄上承统绪间关巴
卷二十九 第 7b 页 WYG1214-0341d.png
蜀兴复帝业诸葛忠武侯辅之名义既正规模斯张其
言曰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
三代以下凛然王者之佐陈寿以其父获罪于蜀故史
以魏为正荣阳太守习凿齿作汉晋春秋以正其失宋
氏南渡执政大臣忘雠忍辱窃禄苟安一时儒者忠义
感激痛愤怨疾既不果用思见于言此蜀汉统绪所由
正也大则纪于册书次则表于论著季昭之陈三书亦
以是欤益公既不遑作庐陵萧常第为纪表四篇而已
卷二十九 第 8a 页 WYG1214-0342a.png
至我国朝翰林侍讲学士郝公经使宋羁留仪真始作
帝纪二卷年表一卷列传七十九传录八卷曰续后汉
书所以正统绪表忠贤其有功于世教盖甚大也夫由
汉昭烈至于国朝盖千馀年始则一习凿齿次则宋南
渡诸公卒至郝公始克成之则知天理之在人心万世
不可泯也然则后之修史者义例之严正闰之辨其可
不慎之哉季昭五世孙义方藏其书稿于家览者尚及
识季昭之心已夫前史官赵郡苏天爵书
卷二十九 第 8b 页 WYG1214-0342b.png
  题国子司业砚公遗墨
昔者国家灭金之初王师徇地汉上悉俘其人以归故
江汉先生赵公郧城先生砚公皆相继至北方于是赵
公居燕出其橐中伊洛诸书传授学徒而中原名公钜
儒亦始得因其说以求圣贤之学郧城先生流落云中
久之始达真定而居焉亦以经术为训郡人翕然从之
往往以儒著名世祖皇帝勤于求治广于求材先生由
布衣起家教授真定及建成均即遣使赐五品俸徵拜
卷二十九 第 9a 页 WYG1214-0342c.png
司业而赵公不幸已卒矣呜呼宋之季年东南文习益
弊士气益卑襄汉之间人多朴茂笃行崇尚经训观赵
公砚公之所存岂不益可信欤其他老死山林而不获
用者又岂少欤宋执政大臣方以耳目所及吴越之士
而信任之反视襄汉为朴学不足取不思文习之弊士
气之卑国势削弱不复能有为矣然则先生遭遇明时
擢置清贯庸非天乎先生之文质实畅达不绘不彫其
家多无存稿曾孙黄陂主簿惟仁始得遗墨藏之天爵
卷二十九 第 9b 页 WYG1214-0342d.png
生晚不及拜先生屡前少则闻先郡公该道先生德业
之盛长则与先生之孙宜兴使君游故于主簿昆弟有
世契之好焉因观遗墨略序两先生出处如此俾多士
庶有观省而况砚氏子孙乎至正癸未五月壬申后学
苏天爵书
  跋张魏公与刘和州手帖
张魏公世家西蜀薨葬衡山之麓愚官鄂省访问故家
遗俗则乔木无存不胜怀贤之感庐陵刘氏藏魏公与
卷二十九 第 10a 页 WYG1214-0343a.png
其先世手帖五幅其忧念民社彊场隐然著见于辞向
闻诸老言南轩先生侍魏公督军江淮忽报边骑且至
魏公以兵少为忧先生进曰当率城中军民戮力一战
不得已则臣为君死子为父死呜呼臣子忠孝如是宋
室焉得而不中兴乎
  题昼锦堂诗遗墨
韩魏王初以武康之节来知相州其后罢相再镇乡邦
乃建昼锦之堂作诗以遗相人其意以岁时存问父老
卷二十九 第 10b 页 WYG1214-0343b.png
缮完先垄为喜以重禄安闲不称方面为惧以忠义大
节誓死不变为心以私任爱恶快已恩仇为戒读之令
人悚然起敬王勤于吏职亲览簿书或言王位重年艾
赐守乡郡本以安养无治细事王曰己惮烦劳吏民当
有受弊者且俸日万钱不事事吾何安乎此王忠诚爱
民所当法者夫古之公卿大臣皆得牧守乡郡盖习其
土风则为治也易殆悬车请老乡人师其德谊殁则祭
于其社后世仕者既以嫌疑不得典邦乡及其老也或
卷二十九 第 11a 页 WYG1214-0343c.png
持吏短长武断乡曲皆王之罪人也读王之诗宁不有
感于衷欤初堂之成欧阳文忠公为之记至今人喜诵
之而王之诗人知诵之者寡王子孙多散处江南武昌
儒学教授敬王十世孙今居台州系出丞相文定房家
藏王亲书是诗墨本予故表而出之以为天下后世劝
  题咸淳四年进士题名
右宋咸淳四年进士题名石刻一卷两淮乡会题名附
湖广省掾姬洪甫所藏也按是榜取士共六百六十五
卷二十九 第 11b 页 WYG1214-0343d.png
人其第五甲第七十四人是为洪甫之考伯阳先生其
年岁次戊辰皇元至元之五年也明年大兵围襄又七
年宋亡天下始定于一呜呼宋以垂亡之国而犹设科
取士若此则承平文物之盛可知矣我国家初定中原
岁次丁酉诏遣断事官术虎乃宣差山西东路徵收课
税所长官刘中遍诣诸路收金遗士程试所学以复其
家至世祖至元十一年始颁贡举条例是时贤才众多
治平方臻故弗果行及仁皇临御叹人才之不足乃出
卷二十九 第 12a 页 WYG1214-0344a.png
独断行之既而权臣请罢其事皇上寻诏复之而八举
取士六百馀人成均试贡弗与也洪甫又藏登科所录
及报榜帖备见一时科场遗制昔皇庆初朝廷讲求贡
举旧法而故宋进士之在者则有姚君登孙熊君明来
牟君应龙惜乎伯阳先生已物故矣夫天之生材非学
校教养不足以致其美非有司程试不足以知其能此
汉唐以来贤良方正词赋经义诸科所由设也不然士
将伥伥然无所依归群然杂进贤不肖混淆有国家者
卷二十九 第 12b 页 WYG1214-0344b.png
何以精别能否而用之乎伯阳释褐为京山簿寻用荐
者选长寿令归附后居荆南与柳城姚公洛阳畅公为
文字友隐然一代老成耆宿洪甫亦清谨克世其家云
至正三年岁次癸未秋七月戊寅中奉大夫湖广等处
行中书省参知政事赵郡苏天爵书
  题刘光远文稿后
至顺三年予忝官六察奉诏录囚湖北四月至汉阳拜
谒儒宫校官进说经义引月令孟夏断薄刑决小罪出
卷二十九 第 13a 页 WYG1214-0344c.png
轻系之文反覆盖千馀言敷腴粹正慈祥哀矜予恻然
为之动询之其人浏阳刘光远也是后历掾洪鄂两省
佐理问幕凡十二年持其文稿复见予于鄂省旬宣堂
余读其文体正而气完辞洁而义密夫湖湘之南山水
峻清而人之生得其秀丽精英之气者居多故奇材异
人往往间出若今翰林欧阳公颍然拔萃者也光远与
翰林同里又相继应乡贡进士举独淹留沈滞于小官
簿领之中二十馀年无所芥蒂呜呼士有抱负异材终
卷二十九 第 13b 页 WYG1214-0344d.png
老山林弗能振耀于世者多矣独光远乎方今朝廷撰
述前代遗史徵车四驰收召文学才识之士惟恐有遗
若光远者文华之富叙述之工绝出伦辈惜予远在外
藩弗克荐达也然而至宝潜乎山川之幽其光气辉然
特见于外者孰得而掩之哉至正三年冬十月庚子赵
郡苏天爵题
  题司马温公人物记
宋元祐初司马温公当国一时人物咸聚于朝是编所
卷二十九 第 14a 页 WYG1214-0345a.png
记二百馀人或一人屡见若王同老谢卿材韩宗道是
也或止记其父兄师友或盛称其问学才能曰某人云
然若欲再三询问之者盖求贤任官固宰相之职而听
言观行亦君子之所当慎也矧温公以诚实之资方更
化之始人材毁誉宜详察之或疑蔡京亦与于是当是
时温公议复旧制初改雇役为差役京知开封府事五
日之内尽命畿县变之温公喜曰人人如是何患法之
不行呜呼使居相位者皆如温公则京在下列其材亦
卷二十九 第 14b 页 WYG1214-0345b.png
称任使置之高位则不可也是编之中有龙游令王斐
者投春秋以王正月为建寅有庆州机宜韩川者王吕
用事无所向背有知邕州和斌者在岭南三十年丧十
八口观此则温公之于人材或解经之著新说或居官
不事请求或远宦之罹哀苦皆一一访求而得之甚矣
用心之至也闻者孰不有所感而兴起乎至正癸未冬
十有二月丙午赵郡苏天爵敛衽书
  题孔氏家藏宋敕牒后
卷二十九 第 15a 页 WYG1214-0345c.png
宋东都时孔氏显者则有曲阜道辅父子临江三仲弟
兄皆圣人之裔也建炎南渡衍圣公亦徙三衢今孔氏
居江南者多祖曲阜然惟临江三衢文献信而有徵尝
闻故老云宋社既墟廷议以袭封之爵当归三衢彼固
辞曰吾既不能守林庙坟墓其敢受是封乎呜呼孔氏
居江南者皆当以斯言为念也因观学文所藏七世祖
毅甫郎中元祐五年赴阙敕感而为之书
  题杜君墓表
卷二十九 第 15b 页 WYG1214-0345d.png
盱眙县侯纳□不花既迁宋佥书宁海军节度判官厅
公事杜公墓于庆仙山请于晋宁张翥为文表之其用
心良厚矣世之守令大抵多武夫俗吏于民之生者犹
不知恤况死者乎侯以进士入官深知爱民之道于一
士之枯骨尚不忍其暴露则于民生惠养当何如也夫
江淮之间父子兄弟死则弃之中野棺椁骸骨纵横见
者恬不为异甚矣礼俗之坏也予始至淮宪即移文谕
民瘗之今观杜君之葬则县侯之能化民表俗不亦贤
卷二十九 第 16a 页 WYG1214-0346a.png
乎侯之为县廉以律身宽以治民广修学宫以兴政化
其施为具有本末诗所谓岂弟君子民之父母者侯庶
几焉
  书吴子高诗稿后
吴子高屏居鄂渚萧然一贫妻子食或不充口维哦诗
为乐未尝一事干人人爱重之夫江湖之上士多挟诡
谲以事请谒而子高制行清慎若此其果异于人乎故
太禧使阿荣存初少与子高游尝荐为奎章僚属秩满
卷二十九 第 16b 页 WYG1214-0346b.png
南归诗益日工余知子高非第能诗而已至于近代公
侯大家衣冠族姓之世系勋劳门阀之等差皆能探其
原委而详陈之彼居著作之廷者或有所未及也夫诗
莫盛于唐莫逾于杜甫氏其序事核实风谕深远后世
号称诗史传曰诗可以观岂空言云乎哉子高之诗盖
有所本矣我国家平定中国士踵金宋馀习文辞率粗
豪衰苶涿郡卢公始以清新飘逸为之倡延祐以来则
有蜀郡虞公浚仪马公以雅正之音鸣于时士皆转相
卷二十九 第 17a 页 WYG1214-0346c.png
效慕而文章之习今独为盛焉子高自大德末已以诗
名湖湘间惜乎沈沦小官而弗克显呜呼自古诗人少
达而多穷其信然耶其信然耶至正四年正月乙酉赵
郡苏天爵题
  书寇隐君传后
长安寇隐君业儒而医遁世弗仕诗书教子孝弟力田
问望冠于一时中朝诸老若左辖许文正公姚文献公
太史令杨文康公悉与之友岁时书问不绝今皆藏于
卷二十九 第 17b 页 WYG1214-0346d.png
家文正之言则以别后所接所闻无非侥倖忆昔相从
讲说皆力本务实者也文献则以名犊田园为托及言
春秋植桑条桑之法其利甚博文康则以救疗其子为
感维昔世庙初受分地于关中即命文正教载多士文
献劝治农桑而先王为政之本已基于斯时矣及其即
位文献由大司农入居相府文正辞免中书犹命领成
均为胄子师则世庙之圣谋神算盖深远矣夫王者之
治天下其乐育英才教养民生孰有急于此者乎故当
卷二十九 第 18a 页 WYG1214-0347a.png
时公卿皆为有用之学以济斯世如农圃医药卜筮星
历亦古人所不废者也其后文康以治历明时受知于
朝独隐君深藏远引不及召用而终然古之君子有德
而不食其报者当在其子孙今隐君之孙靖以明经举
进士为乾州判官是尚能振其家声也哉隐君讳士谦
字子益既卒郭集贤传其行赵郡苏天爵读之有感为
记其后至正四年六月旦
  题石珏画
卷二十九 第 18b 页 WYG1214-0347b.png
御史张侯家藏石珏千里秋晴图一卷峰峦浑厚烟林
清旷台阁古雅人物幽闲画者工其一已称至艺今欲
萃众工人之所藏诚不易也珏家青社父祖并能界画
珏兼画山水意欲步趋古人或传是图运思岁久方成
昔宋宣和时购求古画置画学珏亦画学生也金人取
汴悉辇而北大定明昌文治极盛一时词人若杨秘监
邦基任盐使询耶律右丞履王翰林庭筠皆欲以绝艺
名世盖用功深者其收名也远岂特书画然哉曩余授
卷二十九 第 19a 页 WYG1214-0347c.png
经禁中凡秘府所藏关同范宽董源奇迹亦尝获见及
官江南纵观钟阜匡庐之高厚洞庭彭蠡之幽深而江
乡山馆竹树阴蔚风雨雪月千汇万状思得良工摹写
其彷佛而世无工画者今览是图恍如昔时所见于是
留玩月馀题其后而归之
  题诸公寄赠马尚书尺牍后
予观诸公寄赠尚书马公尺牍一卷叹国家人材之盛
致治之不苟也马公以经济长材际朝廷有为之日职
卷二十九 第 19b 页 WYG1214-0347d.png
专邦之大计世皇任之而不疑斯所以克尽施设世获
其济也欤当是时中原始定江南未归民尚疮痍事多
草创而川蜀用兵江淮屯守刍粮铠仗舟楫之用飞挽
调度征戍之劳羽檄交驰急于星火马公始则任转运
于关中继而总金谷于民部终则督馈饷于河南盖终
始不离烦剧皆从容谈笑而办未尝务聚敛以扰人亦
未尝进羡馀以希宠国用既足民力亦纾故时人以刘
晏方之于时分符典部于外者若故都督史公枢治东
卷二十九 第 20a 页 WYG1214-0348a.png
平平章牛公显治南京宣慰使陈公祐治河南或以民
罹灾异请宽其租赋或以沿边供偫请定其方略备见
于尺牍之中大抵为国为民而非一己之私计也若故
吏部侍郎高公逸民被命出捕飞蝗以不克尽绝为忧
此皆至元初年之事世皇方厉精图治而天之降灾若
此惟其有节用爱民之实故治化亦如是之盛也国初
岁在庚子有贵臣总天下财赋惟掊克是务以真定课
最诸道胁为公具增办手实公慨然曰夫利犹水也源
卷二十九 第 20b 页 WYG1214-0348b.png
深则流长民实其源可竭之乎呜呼今方内连年水旱
茶盐田赋之入亦云极矣而财用益屈经费日益不足
安得如马公者与之共探其本以究其弊乎昔汉之为
吏居官者长子孙盖其谨于奉法廉于守身故能久于
其职若于定国为廷尉郑当时为大农令皆历十馀年
不迁然则马公之总邦计至终其身则子孙之昌大蕃
衍有以也夫至正四年甲申秋九月甲午中奉大夫陜
西诸道行御史台侍御史赵郡苏天爵题
卷二十九 第 21a 页 WYG1214-0348c.png
  题马氏兰蕙同芳图
江左好事者慕马氏昆季之贤绘兰蕙同芳图以贶之
馆阁名流复为诗以美之传曰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
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马氏本维古族自凤翔兵马府
君始以官名为氏尚书忠懿侯当中统初转漕给边饷
有功请令编民通一经者复其家以诗书礼义训其子
孙卒赠推忠宣力翊运功臣三传至中丞文贞公以文
学政事致位光显初尚书有子十一人孙二十人曾孙
卷二十九 第 21b 页 WYG1214-0348d.png
三十馀人或执业成均擢进士第皆清谨文雅不陨其
家声遂为海内衣冠闻族天爵辱荷中丞深知又与元
博共事宪府故知其族世之懿尝读中丞述尚书墓铭
有曰世多王公亦多华靡惟不革俗而忽其圯绳绳子
孙思马有氏咸宜习礼以续庙祀呜呼世之有官君子
可不思正家法以传其后乎
  书容城李节妇诗后
予读容城刘文靖公王孝女旌门铭及西山翟节妇诗
卷二十九 第 22a 页 WYG1214-0349a.png
爱其词严谊正切于世教凛然使人有所兴起也昔金
之亡一时节义之士不可胜纪当国家草昧之始而妇
人女子犹能若此甚矣中州风俗之美也夫君子所过
者化而刘公言论风节天下犹当思之况居其乡者乎
然则李氏之贞一有所本矣朝廷旌异之者所以劝善
也彼不学无术之徒弗知风化所由返谓豪民求蠲徭
役诚如枢判韩公之所叹已夫
  跋三笑图
卷二十九 第 22b 页 WYG1214-0349b.png
往年行过彭泽慨想陶公高风不可企及西望庐山林
壑深邃是宜隐者之所居焉陶公世为晋臣值宋革命
高蹈深隐其所与游盖必志同道合者也自昔士生不
辰逢世多难往往晦迹浮屠老子法中然则惠远修静
抑亦避世之流欤
 
 
 滋溪文稿卷二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