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
卷十 第 1a 页 WYG1213-0549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筠轩集卷十
             元 唐元 撰
  记
   周彦明继善堂记
出城二里而近曰南宫里光辈周先生元仁居之先生
明麟经学身干修整音吐洪畅余生晚与先生同肄郡
庠因得互借文字甚相好也后四十年始识其曾孙原
卷十 第 1b 页 WYG1213-0549b.png
诚彦明时番克用朱君创诗会因造其庐焉穹其门闳
种竹数万个环拱几席大称先人隐居之胜酒罢宾退
彦明有请于七十八叟唐元曰吾祖敝陋数椽经二百
祀不庇风雨尝侍家尊撤而新之今祀先有室宴宾姻
有堂寒燠有寝栖典籍有𢇮吾父以继善扁其楣愿丐
先生一言夫继善虽本易系然继志述事于子道尤切
大抵涵养本源莫大于读书大父麟经故藏尚无恙生
其读之矣圣人直书其事而美恶自见生其深究之其
卷十 第 2a 页 WYG1213-0549c.png
可以自巳乎昔尝互借文字犹记有浩然王维审言三
大家诗生其读之矣盛唐风气醇厚无纤巧蒌薾之陋
生其玩索之其必有新得乎人生莫大于孝友出而授
诸生有讲诵之烦归侍其亲有温凊之问丛筱未直者
扶而正之菘韭已割者行而补之清溪在前可钓可游
以为甘旨之助群峰崒峍可吟可啸以适性情之真昔
人有言为善最乐尔祖之嘉言善行尚有考也以善为
继善不已多乎况生为后来之秀其于世学善廓之而
卷十 第 2b 页 WYG1213-0549d.png
有馀地矣
   董氏存诚堂记
董氏之先以良史直笔见于春秋以正义不谋利之说
高视汉儒家传丕绪有自来矣乡大儒朱文公学继濂
洛前追洙泗当时门人高第散居四方惟淑重董先生
当文公过家上冢为书数百言极论自脩之要治人之
方我文公深加器赏想其鸣驺入谷宾友咸在欬唾珠
玉散之草木发为幽香至今郁郁芬芬未已也四世孙
卷十 第 3a 页 WYG1213-0550a.png
宗敬永怀前猷冀保不坠乃作堂于绣水之上榜曰存
诚志念深矣乾之九二释彖曰闲邪存诚邪既闲诚斯
存矣西铭言大人存诚心见帝则此作圣功用在后学
涵养须用敬耳君字宗敬于义甚协苟于事亲从兄亲
师取友应事接物之际一以敬为吾心之主常思若祖
谒见文公时进退有度唯诺必恭于是乎抽关启钥得
闻至论昔之心法今之家法也由是进而存诚固其所
也宗敬日玩编简趋向端方盖将大其家声而无忘其
卷十 第 3b 页 WYG1213-0550b.png
先人介乡友余宗文来乞铭铭曰卓尔先哲笃生紫阳
先哲伊何吾道之纲我出我车过家上冢英英学徒有
来叔重寔与道契昌哉其言亦既宠嘉以贻后昆云孙
作室战兢是竞由敬达诚用宏先训
   醒心亭记
星源之严田古号山水之胜风气蓄聚钟为衣冠之区
非易地比余二十馀一再过家上冢乃拜伯父直轩先
生于堂上居有间经石山僧舍寻青罗石洞因谒江东
卷十 第 4a 页 WYG1213-0550c.png
表兄江东有学而文吾乐与之谈焉初未知醒心亭之
所在也后五十年为至正乙酉秋七月表兄深谷翁书
来曰吾儿某从族家购醒心故址今亦亭于其间亭在
上田市心鼻祖所创不知所由始而朱文公父韦斋先
生所为记尚如星月炯然地延袤若干中辟一大池岁
蓄鱼利以供宾养傍植花竹果木有足观者吾弟号能
文其为记之元谓醒心之旨非儒先何能知之世之人
醉而醒梦而醒似喜豁然过一关矣然醒而复醉醒而
卷十 第 4b 页 WYG1213-0550d.png
复梦胶扰纷杂何时而可已耶苟知吾心之常醒则不
堕非僻日进高明亦曰持吾敬而已昔渊明爱卧醉石
德裕爱卧醒酒石二公至竟沉酣于曲糵之中未可定
议元又闻欧公创亭于滁州泉水之涯亦名醒心吾鼻
祖必有默契焉南丰曾氏为之说曰今同游之宾客尚
未知公之难遇后千百年有慕公之为人而不可得也
元每读至此有异代尊贤之叹兄今年八十二清健如
五六十人子孙环侍酒后耳热想其意气豪迈不减年
卷十 第 5a 页 WYG1213-0551a.png
少时以是知兄之亦难遇也走也病足槃散虽欲一见
公而不可得又何论千百年之远哉其所感发有甚于
欧公之在门者云林苍苍南山在望祝兄之寿惟朝夕
惓惓耳吾家仲容力还故物上以悦亲可谓有志者宜
得以书是为记
   竹林读书所记
竹林读书所者潘子彝之所构也子彝幼从从父月庵
延师讲授天姿警悟步趋应对异常儿从父甚爱之比长
卷十 第 5b 页 WYG1213-0551b.png
而脩读志不辍乃去祖居故庐若干步于万竹中营一
室焉深靓闲雅买书数百种庋而列之每于治生奉亲
之暇日事吟讽不以寒暑废屡介仲氏信卿请为记余
虽不识子彝重信卿之请得无言乎余谓嵇阮与诸贤
为竹林游唐李白孔巢父辈为竹溪之饮不过放浪形
骸沉酣曲蘖耳乐广所言名教内自有乐地舍读书之
外他无有也想其扶疏萧瑟响振鸾凤即吾音吐之宫
商也霜凌雪厉独立不惧即吾志操之坚贞也大者俨
卷十 第 6a 页 WYG1213-0551c.png
立小者拱侍即吾闺门之孝友也纵横琐细摸写地文
即吾辞藻之绚丽也又使吾视听无非僻之干动静有
夹持之益古人谓一日不可无此君岂直为游观之适
哉书吾严师也竹吾交友也师以问道友以辅德也此
岂非月庵之昔所期待而余之所以三致意也生其力
勉之余家武山下三十年来种竹盈门于子彝所好似
有瓜葛江湖士大夫有绘为图以见贻者顷自金陵悬
车益自培植然为饥所驱而未遂杜门读书之愿因是
卷十 第 6b 页 WYG1213-0551d.png
而有感焉第恨平生未见之书尚多吾岂甘衰老而自
弃哉或有闻而嘲笑者亦在所不荅可也是为记
   徽州路重建行用钞库记
泉布之制其昉于巾古乎夏商以前币为三品太公设
九府圜法周置外府而掌邦布泉泉有流行之义布有
分布之义皆所以崇国本而厚民用也历代小大轻重
不侔惟汉五铢号合中制阅世变更而势不能久子毋
相权然后楮币兴焉国朝郡设平准行用钞库官吏胥
卷十 第 7a 页 WYG1213-0552a.png
徒各有其人京师岁给钞本上下民数用以为等差乃
命长官提挈纲领较其出入之多寡严其扄鐍禁其移
贷日从民便若互市者焉夫以镂铜为贸丹墨其文托
尺纸之书而行千金之货良贾规利细民资出旦旦委
命于营求而甚于水火手持箧探摩挲熨帖而不能保
其勿坏于是又立郤故易新之法其于国计损之者寡
于民计益之者多损之益之与时宜之是法之行盖有
掩前代之所未有者盛哉盛哉至正二年壬午正月徽
卷十 第 7b 页 WYG1213-0552b.png
民不戒于火延烧筦库路达噜噶齐某公用是忧惧起
谋作新乃谂于寮属曰构室莫重于立基未有立基而
室不永固者旧址湫隘迫迩民庐今欲辟之延袤若干
而售民以书院地若库若堂若门有严位置穹其垣墉
以为捍蔽役大而期不亟功就而民不劳侯之用心勤
矣抡畀邑丞张某以董其役父老来请记元谓宣上德
而重国资起宿弊而图远略太守能事也百世之利其
在兹欤其在兹欤
卷十 第 8a 页 WYG1213-0552c.png
   徽州路重建谯楼记
徽为郡因山为城水自鄣山来东走百里而汇于城下
前导厅事累土石为台而屋其上丽谯攸始事载郡乘
北据乾而有金莲之奇南面离而有紫阳之胜西挹兑
而为黄罗灵山东引震而为花屏仙宅大江之南号为
大州得非山水有绝特之异耶厥壤刚瘠梯耕寸耨经
滩三百馀下抵浙江势在半天上以故潦至蔑以容而
岁以旱告民生其间亦艰矣至正二年壬午正月居民
卷十 第 8b 页 WYG1213-0552d.png
弗戒延烧官寺库藏而楼例灾于是合寮佐以重建稽
春秋邻国恤灾之故而勤其事于属邑休宁输财庀工
考示图式咸曰老于近民通练庶务无如别驾李公之
贤者今观其柱石凝定以坚以固甍桷比密若翔若舞
历阶斗折无登陟之劳列楣矢直无垂堂之惧民有子
来之喜而侯无厌射之容心匠殚巧介石自规可谓有
终始者自某月甲子始事至某月甲子卒工父老请于
郡士唐元曰子其记之夫有宇宙以来则有此山川上
卷十 第 9a 页 WYG1213-0553a.png
栋下宇制繇往哲寒暑迭禅兴废相乘使智无遗谋而
劳不弛力此侯所以功成而事周者欤今夫雾霭溟濛
廓然光霁而登于兹者其思探几测隐而公道有必伸
者乎祁寒暑雨以游以衍而登于兹者其思挟纩重于
温言而省耕苦于涂淖者乎录囚奏谳择胜高爽而登
于兹者其思簿责异情伪而宽宥之有道者乎豆觞使
客相羊休沭其思品尝隽永而何所自致者乎古之所
谓循良吏而重民事者大类此大抵国有台所以望氛
卷十 第 9b 页 WYG1213-0553b.png
祲而察灾祥处台榭所以即高明而舒眺望于以蠲凝
雪滞于以启益聪明注灵想于埃壒之外以为出政令
之本岂徒观览哉由是论之纪事铭庸申言歆动合工
箴之义诵以所闻其敢不恭侯名荣祖广平肥乡人今
为奉政大夫徽州路总𬋩治中主休宁县簿柴某实董
其役上无慢命下无违情宜得牵联书之
   山林读书所记
延祐丁巳秋余与平叔鲍生同舟游钱塘周旋旅席者
卷十 第 10a 页 WYG1213-0553c.png
弥月始得其为人大抵年妙而多闻盛气不屈殆有志
于学者也别去四年一日访余郡庠且告之曰吾世居
歙之鲍潭自吾之先以儒名于乡居则粗有山林池圃
以娱其生游则粗有杖屦钓弋之具以节其劳宾至则
粗有鱼稻蔬果酒醪以致其礼吾知继述之为难而凛
凛乎其恐坠也于是朝夕守诗书之业而不敢肆焉里
之隐君子名吾室曰山林读书之所愿徵言于子子以
为何如余曰凡物必得其所而后为安者物之情也是
卷十 第 10b 页 WYG1213-0553d.png
故善游江湖者必择其所于舟趋越而走燕者必择其
所于车有方体而不可易是其迹之所系而安焉者虽
他物有弗能夺也猿狖之所家樵牧之所群此好纷华
者之唾弃而有志于学者之所安也抑子之能择以为
进修之所岂非轩窗之凄润而檐楹之开明耶呜呼特
其寓者耳吾之一心在理为太极在天为北辰大而弥
纶天地之化而一言可尽曰诚推而为三千三百之仪
其要惟在于持敬是以君子之所其无逸盖以是而为
卷十 第 11a 页 WYG1213-0554a.png
安之大者苟一为不善不能少忍于须臾则有操君子
之名而去之者此为士之甚惧也今而知吾子之气有
不屈者足以亢其宗志益厉者足以进于学无昔人之
惧有乡人欲之之荣其可毋得于圣贤膏馥之所溉灌
耶谨身节用率妻子以奉其亲联其兄弟岂止事夫章
句词藻之末而已哉虽然余犹将有以复于子者夫通
都大邑萃天下之材意必有洽闻之士观会通以行典
礼固非滞一隅以为道者子其出而求之余也操觚执
卷十 第 11b 页 WYG1213-0554b.png
椠居困而欲不失其所子其何以处我耶
   艮轩记
軨星止车金柅亦止车衣袽止水囊沙亦止水凡物尚
尔况于人乎是故言止无忧行止无辱饮知止则悟濡
首之戒食知止则无吐茵之嫌钟鸣漏尽而夜行不休
与功成名遂身退何翅相千万也吾友君章朱君居城
之东北隅踞山面市榜其轩曰艮盖劳形知止而耻于
夜行者也君绵历邑吏考满居休孰不奋臂掀袂日期
卷十 第 12a 页 WYG1213-0554c.png
君则呐呐然敛退不暇方洒扫丈室左图右书种花莳
竹为娱老计殆知止而逃夫忧辱者欤某遂告之曰腓
随足动心与物移目因色夺耳逐音驰惟艮其背物各
有止匪背而艮止其大耳昔渊明休官归栗里风致高
甚平生好饮忽复止酒平日携子侄游遽曰步止荜门
岂刘柴桑诸人所能伯仲者耶余与君总角交今皆为
六十人寓斋相去尺咫时复往还君不胜杯杓聊复一
中则可饮可游毋乃益贤于渊明者耶君相视大笑请
卷十 第 12b 页 WYG1213-0554d.png
次第其说为记
   宾云庵记
乾明诚斋程公营寿藏于问政之原即其东偏筑屋数
楹经卷药炉具在槃桓于其间暇日告余且勖之游时
济南程生益与之俱自东城抵候贤亭五里而近山光
盘郁松篁掩冉已可人意又自候贤至原头里许直前
延瞩超忽无际有黄山梯空烟云吐吞长溪东走蜿蜒
澄深残曛微漏青紫溢野于是引清啸跻层峦天风吹
卷十 第 13a 页 WYG1213-0555a.png
衣令人有神游八表之想顾谓程生曰今日之游乐矣
遂造其居公作而言曰吾构室稍久未思所以名之子
宁无意于斯余为题之曰宾云夫云水土轻清气也独
不见肤寸而起不崇朝而雨天下非覃物之功乎若烟
非烟郁郁纷纷非瑞世之应乎解形而遗世乘白云而
上宾又非学道之志愿乎公曰唯请以是名虽然余闻
方外之士吹呴呼吸吐故纳新金丹既成白日飞升古
今谬愆误世甚矣公学老于法为黄冠师乃不泥其师
卷十 第 13b 页 WYG1213-0555b.png
说若有究夫人道终始而预计埋骨之所焉可谓不惑
也已是宜书公名应诚自号诚斋尝道录吾郡宣授提
点乾明观事克承先业兴脩有功具见观志
   西南隅新建土地祠记
按后土为颛顼氏之子孙官民得以通祀者岂非尝治水
土而有功于民者欤今之里巷各立土地祠至若家自
为祀事之弥谨不啻如所亲然考诸礼经或为中霤之
神儒先又谓即古之社稷如是则有功于世官民通祀
卷十 第 14a 页 WYG1213-0555c.png
为宜西南隅富山之麓昭庆院之前井亭土地有祠历
年最深元贞乙未罹焮既而里人解德创楼张炬为忠
烈汪王庆生楼之稍东绘像立祠故基狭陋弗称神居
至治初元乡之长者汪浩与其犹子某议迁今址于是
募众鸠庸式新厥宇复得塑工自西江来执艺惟良衣
冠襜如卫从严竦灵光动荡观者称异夫神依人而行
人所自为而神寔鉴之里俗仁厚则福以类应毋謟毋
怠事神之道备矣谓予不信请质之后土氏是为记
卷十 第 14b 页 WYG1213-0555d.png
   兴道观张公舍田奉先记
三代而上教出于圣人故生事祭葬为人子者得以尽
其心三代而下教或移于二氏乃有离形独立而天伦
之爱有不得而完者矣然其徒以传法为父子兄弟则
长幼后先初不可紊其囿于圣人之仁而不自觉者欤
异时亲者疏疏者亲其所谓霜露凄其之感事亡如存
之诚往往又以清虚障碍之说自胜马医夏畦之子犹
冀子孙上邱墓具人心者得无少儆之乎哉明善张公
卷十 第 15a 页 WYG1213-0556a.png
应元系出于儒早领玄教迨游京师被旨授兴道观提
点以归益用虑材缮治中外整饬遂捐已赀买田若干
亩入木观供聂仙焚修又斥其馀二十五亩有奇助玄
妙道众半岁午膳于以祠事其先人愿与兹山相为久
长焄蒿悽怆若接于心目其亦知儒者礼经大意天伦
之爱庶几少完焉后人见其祠而思其贤视公之祖父
不啻如已所自出则晨香夕灯岁时祭享毋以世远而
遂亡其初则今日之舍田建祠者非无所为而然也住
卷十 第 15b 页 WYG1213-0556b.png
持知观事洪君天禧欲俾来者知作之所由始徵言于
余不敢以固陋辞顾将有以告于其徒者嗟夫父师罔
极之恩畴得而忘观明善公之为可无憾矣然食其土
之毛而身得脱于公上之役若知其所事耶是宜相与
守淡泊去健羡期进于师之道焉公之意亦在是故余
得并发之书以为记
   提调海运府什物记
航海以漕朝廷重寄也故割行省大臣以纲维之然宿
卷十 第 16a 页 WYG1213-0556c.png
留再时凡供张之具率需诸坊隅参知政事呼图克哈雅
公不忍困民于是命通守刘某等谋之某遂捐俸以倡
创什器若干事仍虑主者移易乾没俾勒石示久远夫
器用小物尔公尚兴恻怛则忠荩事国惠行列郡者从
可知矣
   滕坑族侄壁间小记
乙亥岁元侍先母程氏避乱山中后五十四年当天历
己巳夏五顷自吴门归携耆芹二稚重游世故纷纭霜
卷十 第 16b 页 WYG1213-0556d.png
露交感夜卧小閤涧声淙淙常如风雨骤至邂逅佳景
尘襟脱然审乐土之馀音享屠门之残嘬虽晚何恨青
山白云当赏斯言
   紫阳书院增置学田记
学校之设旧矣其教焉养焉皆三代遗法也文备成周
菁莪乐育洋洋德意为士何修而幸逢斯辰风教陵夷
群居弗养趋为游说揣摩捭阖迷本失真呜呼斯文在
穹壤曷可一日废哉历炎刘而瀛而奎渐追古典至庆
卷十 第 17a 页 WYG1213-0557a.png
历则天下郡县皆有学有田礼义浸灌河岳发祥而七
大儒继生尽启群圣关钥几复三代之懿我文公先生
其一人焉异时与门人高弟陟降星墟卜居未果神游
故都山川草木尚有馀耀今书院曰紫阳从先正志也
始创于城南隅则韩侯补魏侯克愚为之也再迁南阜
则山长张公炳为之也百年旧制轮奂翚飞廪稍未充
延伫方来后至元三年郡守嘉议公浩善慨然自任命
天台杨某直学吴国英节缩浮费为市田图岁会其赢
卷十 第 17b 页 WYG1213-0557b.png
得钱以贯计若干既而教谕蒋某摄书院事与直学贡
某积赀益加又得钱以贯计若干买田三十亩有奇为
养士之助公勤恳笃至弗啻视为私家事前所罕有赞
之者知事张侯为有力是不可无述元谓蒐财庀工以
据高明凡𨽻于学者皆可居焉也拓疆增庾以食其徒
凡以儒名者皆可进焉也孟子曰诵其诗读其书不知
其人可乎知其人者知其心也先生之书具在读其书
而知其心又以知先生集贤圣之大成也二三子其务
卷十 第 18a 页 WYG1213-0557c.png
学哉公西域人果毅有力略尝为部使者用法平允方
大新孔子庙以雄特称从事张侯三衢人由科第起家
以文行著于时履亩宣劳则程元道姚廷用张珽孔彬
孔荣也
   歙县儒学修造记
天下惟理最大古有是言矣故教修而理明理明而后
彝伦叙上帝降衷之心存焉圣人垂世之教行焉曰校
庠序者乡学也曰学者国学也三代而上士游于学故
卷十 第 18b 页 WYG1213-0557d.png
人人有士君子之行三代而下士游于客不幸而狙诈
倾侧之俗成学校之废兴关乎世运之升降嗟虖六艺
燔而嬴祚促太牢祀而炎运兴创业之君鉴悟前辙尝
有意斯文矣迨夫表章六经则邪侈禁而不行正配孔
颜则圣道彰而益大好文令主后先相望厥勋烂焉或
者犹议汉儒掇拾残缺补亡信伪散失本真固当恕而
论之训诂字义矣听学者因句读以自求详定制数矣
后之作者有所依据西京专门之业未可少也贞观疏
卷十 第 19a 页 WYG1213-0558a.png
义辞累繁猥徒守故习愈磨愈昏必待关洛诸贤东南
大老而后能深探而力挽之如日星在天圣心始白于千
七百祀之下而吾乡朱夫子寔与焉观其释传旨严如
经断史绳以麟获集贤圣大成洞视万古渊乎微哉汉
唐以来广学舍招弟子员不为不盛然郡县之学赐书
颁田养育士类则自庆历始至今浙右一区之校积廪
如山狡狯者因鱼肉之邑学在万山间犹恨屯膏视他
学最号单弱前乎此非倚席不讲则假途在告坐视荒
卷十 第 19b 页 WYG1213-0558b.png
茀弗思弗谋教谕赵某自吴兴来敦愿好修允惬士论
天巧其逢旧尹悬车邑丞进义叶侯巴延摄判书提学
政奋然以修葺为己任其西自棂□门阶而升为孔子
庙其东自门而入有池焉有桥焉以至正门两庑论堂
朱子祠凡甍桷之黑腐者更之垣墉之缺圮者补之脊
者崇之洼者浚之涂之塈之丹之黝之神奇化腐功埒
作者诸生请为记且欲闻紫阳之垂法者元愚昧曷从
而知吁脱去凡近以游高明立志之方也严立限程宽
卷十 第 20a 页 WYG1213-0558c.png
著意思修读之方也下学上达由是而知天明诚两尽
由是而希圣至若一物一太极则深辟老庄过高无极
之非西江顿悟则深恶扫灭章句以趋西方之诞皆所
以扶植孔孟大正人心本于身施之家国天下裕如也
圣朝诞锡尊崇设科复古合一世而甄陶之岂私父母
乡哉元虽老矣愿与公等共勉之叶侯括苍人确守廉
行明达吏事辅以文学令行禁止民歌舞之朔望命胥
吏骈立堂下耸听讲诵俾知礼义此岂俗吏所能为哉
卷十 第 20b 页 WYG1213-0558d.png
惟我僚采二三从事之贤协赞攸同是皆宜书姓氏以
勖方来俾勿坏
   汪氏敬义堂记
汪氏之先出汪芒氏其在新安则以忠烈为始祖焉东
城之隅乔木苍然而仲达君居之仲达承先大夫之遗
址益自充拓大构厥宇据乾面离以敬义颜于楣间曰
叟其为我记之窃闻孔孟之论敬论义皆本于易其散
在于方册更仆未易数也文言曰直其正也方其义也
卷十 第 21a 页 WYG1213-0559a.png
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吾夫子以敬改正者何居正
则静而专敬则动而活有味乎哉由是论之敬者守于
此而不易也义者施于彼而无不宜也持守讲学兼行
并进直上而至天德为学而希圣希天同一机耳或疑
告子仁内义外孟氏尝辟之易之说得无近似乎曰不
然义亦敬也孟子言义曰行吾敬而已仲达少而机警
长益慎恭源流二千石之门蚤被三迁之教魁然一佳
士也计君之构是堂也而有高明深靓之观内营奥室
卷十 第 21b 页 WYG1213-0559b.png
安安言言甘旨日陈有顺无强其奉亲也有道矣已而
凉风佳日岁时珍赏良朋四面而至君必倒屣欢迎及
升其堂则左图右书前觞后奕初不待子之请而酾醇
击鲜略无靳惜实以爱其子以求乐益也爱其子则延
宾之礼优矣古所谓陶母之贤者其在兹欤其在兹欤
吁一敬之持循众义之所集也故以之而事亲事长则
庭无间言以之而酬酢群动殆见无一之不当名堂之
旨深切著明矣君其深思而力勉之哉先大夫德甫公
卷十 第 22a 页 WYG1213-0559c.png
长余两岁尝于乡校联事有一日之雅异时受荐者言
出应时须提举江浙财赋犹啬取而留赢以畀后之人
汪氏之兴其未艾也乃为之记
   一斋记
函三为一一为太极万化之枢纽品汇之根柢也一大
为天天道生物首元而为诚之通复者也鸿荒颛蒙为
吾始祖一人上下数千年子焉孙焉来者无有穷已犹
一粟至千万粟也虽曰一为数始吾近之而不见其首
卷十 第 22b 页 WYG1213-0559d.png
曷知散而为百千万亿而复归于一哉易六十四卦重
之十二画是为四千九十六卦始于阴一画而阳一画
水火木金土质生于地气行于天百姓日用而不知于
天一而生水精一之传寂寥简短咸有一德鱼水君臣
洙泗一贯犹虞廷君臣告语也知乎一万事毕渊渊乎
深哉吾友吴宁之以一名斋盖取得一以宁人法地也
隐居里闬恂恂似不能言事母以孝谨称友二季怡怡
庭无间言以赀雄其乡而骄矜之色不形尝以拯施存
卷十 第 23a 页 WYG1213-0560a.png
心延师训子乐善不倦君子其人哉乃谓余曰子其记
诸余谓君大父月壶翁晚年修鍊勤至形神完厚类有
道者得一之旨其有所受顾余将何以复命则曰犹龙
翁言地之得一其合于坤之有元否耶人能体坤之元
地之一以静为吾心之主舍孔门主一之敬吾将安仿
重檐宏敞风露凄润君燕坐其中事无事焉固为可乐
若夫应接群动犹不能挠此一则虚心游世虽五兵咒
虎所不能加焉往而不浩浩然哉
卷十 第 23b 页 WYG1213-0560b.png
   筠轩记
吾家居乌聊山麓四世矣室陋甚猥以儒见称然其可
憾者四吾自知之先君子抱子迟暮生不迨养一宜憾
少母龄虽高贫莫具甘旨二宜憾辛勤哺儿家累几四
百指而伏腊不给三宜憾蚤孤婴难更事驰骛晚始知
学而圣言浩若烟海常惧精力就衰卒未有成四宜憾顷
来恇怯退避如畏蛇蝎思欲遵古人高蹈之谊而迹未
超于流俗计无一可者夫以多憾之心而进退于无一
卷十 第 24a 页 WYG1213-0560c.png
可之时是宜行而隐忧卧不安席其自处当何如亦曰
无可柰何而安之命也秋漏向永瓮牖疏明霜筠万枝
影落上下老夫于是时亟呼两儿相与背诵圣贤之书
若鼓琴然彼扣则此鸣若撞钟然机锋所值颇解人意
如昔人负暄食芹自以为至美但未知他人以为何如
也须臾即枕梦一丈夫修干玉立告余曰吾族素蕃硕
自黄帝嶰谷受姓以来不屑宠禄于人世少许可汝若
可教授尔虚中篇读之可以练性除妄轻身延年乃载
卷十 第 24b 页 WYG1213-0560d.png
拜谢曰谨受教矣曙分临盥第五儿桂芳进楮墨请书
为筠轩记
  孤也不天二十年矣披阅敬堂遗藁得筠轩记遂
  请舒君道原题图上岂特文字可传一时范模百
  世况道原斯文契厚足以相称第不肖孤摧颓白
  发迫于老境不能孝显为可愧耳是月戊申日南
  至孤桂芳泣识之
   棣华楼记
卷十 第 25a 页 WYG1213-0561a.png
槐塘程氏宋相文清公之宗也有字仲垕者与其兄伯
原弟季高同居友爱因以棣华名楼楼成谒予请记予
谓兄弟之爱本诸天而备诸人亘古今而不可改也夫
乾坤大父母震坎艮为男巽离兑为女非若兄弟之伦
乎在人以手足为喻者以其同卫心腹也在物以鸿雁
为喻者以其不乱群也角弓取其内相向束箭取其众
难摧至于棠棣则同干相依有不相离者由棠棣之华
萼而推其本根则父母所当尊而同气所当爱较然明
卷十 第 25b 页 WYG1213-0561b.png
矣借使今日登君之楼拾级而上有兄弟先后之序焉
柱楹严正有兄弟偕立之义焉榱角联比有兄弟密勿
之情焉窗牖之开阖则枢簨无异制也碧瓦之参差则
沟溜无异注也左图右书晨飧夕酌欢焉以相接陶焉
以相语日奉怡愉埙篪迭奏以周公数千年不能一之
心而能究图于公之昆季之门由昔及今而培护益密
英华日宣是紫荆之树无可枯之年而棣华□韡遂长
春之乐矣且公昆季皆人中英俊笃实谦厚知人缓急
卷十 第 26a 页 WYG1213-0561c.png
万一凭虚望远其有见于荒野寒烟之际必待夫人举
火而食者量力而周之民吾同胞之心大父母之心所
切切焉者也此孝友之所充也腐儒举论阔疏如此请
槩与好义之士商之则元龙百尺干霄汉矣筠轩唐长
孺敬书
 
 
 
卷十 第 26b 页 WYG1213-0561d.png
 
 
 
 
 
 
 
 筠轩集卷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