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
卷三 第 120740b 页
卷三 第 1a 页 0390-098.png
道德玄经原旨卷之三彼七
    教门高士当涂杜道坚注
经曰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
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
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仍之故失道
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两后
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
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
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卷三 第 1b 页 0390-099.png
 原旨曰道蹈也德得也蹈道得德是谓上
 德上德之心德不己尚人心自归是以有
 德其德大矣下德之心德不己忘人心未
 必归是以无德其德小矣上德无心于为
 无所以为道之次也下德有心于为有所
 以为德斯下矣上仁有心于为无所以为
 德之次也上义有心于为有所以为仁之
 次也上礼有心于为而人莫之应义之次
 也人莫之应则有不肖之心生有不肖之
 心生则攘臂而仍之不足怪也故失道而
卷三 第 2a 页 0390-100.png
 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
 礼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乱则攘臂之
 作甚矣前识者伯主怀诈假礼义会盟以
 绐诸侯道之华不实已彰愚之始薄俗已
 见是以大丈夫处道德之厚实不居礼诈
 之华薄故云去彼取此噫皇道降而为帝
 德帝德降而为王之仁义王之仁义降而
 为伯之智力智力降而为战国之诈乱攘
 臂相仍民不堪处于是玄圣素王者出道
 德著而理欲分春秋作而名分定辞虽不
卷三 第 2b 页 0390-101.png
 同而旨则一焉大丈夫有志当世致君泽
 民要不拘仩隐修辞立诚道在其中矣
经曰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
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
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其致之天无以清将恐
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
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
贵高将恐蹶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
以侯王自谓孤寡不谷此其以贱为本非乎
故致数舆无舆不欲碌碌如玉落落如石
卷三 第 3a 页 0390-102.png
 原旨曰道之在天地神物君民间莫不有
 分可自亏不可自盈是以天亏西北地缺
 东南惟其亏之缺之而不自满故能长久
 圣人无全能其道亦然惟无全能所以为
 圣也为侯王而知此道故不得不谦以自
 下况为臣民而不知有谦下可乎自其大
 者观之不当无者众矣自其小者观之不
 当有者众矣既不当有又不当无众者可
 去一不可去一道也有分焉昔之得一者
 如天地神谷万物侯王莫不各得其一故
卷三 第 3b 页 0390-103.png
 能以清以宁以灵以盈以生以为天下贞
 其致之致极也极则天无以清将恐裂地
 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
 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
 贵高将恐蹶矣无以云者分满则无以自
 容其可久乎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知分满可戒故处高贵而不忘贱下基本
 固矣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谷言其德孤
 善寡自谦之辞此其以贱为本也非乎自
 审其辞而又嗟叹之故致数舆无舆言德
卷三 第 4a 页 0390-104.png
 贵自隐德贵自隐则在我所得者众一有
 表襮之心则寡矣如舆之为物本具全体
 不可数轮辕辐辙而求为之舆者数而求
 之则为舆者失矣此侯王之道所以不欲
 碌碌如玉而自多其德又不欲落落如石
 而以德自少既不以少又不以多则昔之
 得一者自然合分之宜合分之宜安有不
 长久者乎
经曰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
于有有生于无
卷三 第 4b 页 0390-105.png
 原旨曰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上句言
 体下句言用道之体用也如此反复也复
 其见天地之心也道无定体惟变是体动
 则造化流行万物生焉弱柔也柔弱者生
 之徒也道无定用惟化是用用则生意发
 施万物安焉噫嘻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
 于无有也无也是何物也耶虚化神神化
 气气化形凡具形气者皆物物必有坏坏
 则复归于无有一不坏者存是何物也耶
 观其生物者气则知生气者神生神者道
卷三 第 5a 页 0390-106.png
 矣夫神性也气命也合曰道圣人立教使
 人脩道各正性命盖本诸此仲尼之尽性
 至命反终之谓也子思之天命谓性原始
 之谓也老氏言复命而不言性此言有生
 于无性其在矣尝论性者吾所固有命者
 天之所赋生之始也性不得命吾无以生
 命不得性天无以赋性与命交相养而后
 尽有生之道也生之终也形亡命复惟性
 不亡与道同久修此谓之修道得此谓之
 得道学道人有不能自究本性反有问命
卷三 第 5b 页 0390-107.png
 于人者是未明性命之正也吾得因而申
 之
经曰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
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
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上德
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
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
形道隐无名夫惟道善贷且成
 原旨曰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不可
 受可得不可见也上士闻道造其有情有
卷三 第 6a 页 0390-108.png
 信而又达其无为无形故勤而行之中士
 闻道虽造有情有信而未达无为无形故
 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则二者俱惑故大笑
 之盖下士天资既浅又为人欲所汨天理
 未明彼物之有形有为者尚未之造况道
 之无为无形者岂易达哉此下士之不容
 不笑也不笑则不足以见吾道之大矣建
 言古有之言也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
 若颣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
 德若偷质真若渝斯八者言道之用有若
卷三 第 6b 页 0390-109.png
 无也大方无隅方无隅故大大器晚成器
 晚成故大大音希声音希声故大大象无
 形象无形故大斯四者言道之体实若虚
 也道隐无名知而不言能而不为也夫惟
 道善贷且成惟善贷故可传惟且成故可
 得然则不可受不可见者道非外物故不
 可以手受而目见惟在闻道勤行求其在
 我者而得之心当不待受而久将自见也
经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
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惟孤寡
卷三 第 7a 页 0390-110.png
不谷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益之
而损人之所教亦我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
吾将以为教父
 原旨曰天地生物之心无他有塞吾体帅
 吾性冲和一气而已彼造物者之生生不
 穷舍此而何哉冲和中和也道生一无极
 而太极也一生二两仪生焉二生三三才
 立而万物生也是谓三生万物万物负阴
 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天阳地阴二气交感
 妙合而凝一点中虚乃成冲和纯粹至精
卷三 第 7b 页 0390-111.png
 者为人杂燥不正者为物人物赋形前頫
 后伛负阴抱阳之象也兼三才而两之者
 在我矣致中和天地位万物育正斯道也
 呜呼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亶
 聪明作元后元后作民父母圣人以父母
 天地赤子万民为心嗟三代之季各尚智
 力争土害民上失所爱下民受虐玄圣体
 天地生物之心法造化冲和之德尚柔弱
 戒刚强以教养天下故引王公称孤寡为
 喻曰人之所恶惟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
卷三 第 8a 页 0390-112.png
 称则是尚柔弱而反以孤寡为我善也况
 其下者可以智力自尚而不知刚强为戒
 乎故物或损之而益益之而损或之者当
 天理未定之时人欲方炽惟知以智力自
 尚刚强为胜柔者受损刚者受益及乎天
 理既定则柔者益刚者损矣人之未闻道
 者往往尚智力骋刚强又教人以刚强为
 善亦犹我之尚中和守柔弱教人以柔弱
 为善也圣愚之所见不同天壤如此然则
 强梁者终不得其正死是可戒也吾将正
卷三 第 8b 页 0390-113.png
 为教父见不贤而内自省是亦教诲之而
 己修身而不明此则无以致吾身之中和
 治国而不明此则无以育天地间之万物
经曰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
于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
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原旨曰上章发明冲和之德以戒强梁者
 不得其死此章言至柔之理以明驰骋天
 下之至坚是皆天道自然之理圣人表而
 出之以戒天下非托于空言者也何以明
卷三 第 9a 页 0390-114.png
 之观天运太虚今古不息孰使之然哉必
 有载而运之者矣故曰浮天载地者气也
 水也气乃无形之水水乃有形之气水至
 柔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气至柔而驰骋
 至坚者无以加焉圣人言至柔而不言气
 气其在矣天以冲和至柔之气行乎乾健
 至刚之体是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
 坚也无有入于无间无有气也气无质故
 曰无有无间空虚也观无有之气入于太
 虚空无之间气无为而四时自行四时不
卷三 第 9b 页 0390-115.png
 言而百物自生益亦广矣吾是以知无为
 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希及之云者嗟叹之辞也圣人体天道而
 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以教天下简易
 明白宜可信也何天下希有信及者乎信
 既不及其何以行之哉圣人固无欲人必
 已信之心然而嗟叹之辞有不容不发此
 道惟老孔得之而不得行于当世故孔子
 亦有予欲无言之叹又曰如有用我者吾
 其为东周乎圣人之忧以天下以道自任
卷三 第 10a 页 0390-116.png
 也如此是岂果欲无言哉是岂不欲行于
 当世哉必有不得已者而已之者矣
经曰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
止不殆可以长久
 原旨曰养生全身所以全吾天也养生而
 不知全身全身而不知全天则是刍豢之
 养矣物之具气体于天地间者莫不有养
 焉天之所与一物一理小大有分脩短有
 数初不待求而养者未尝不足惟不待求
卷三 第 10b 页 0390-117.png
 故未见求而得所养不求不得所养使求
 而得所养不求不得所养则是天将容私
 欲人之赂己欲人之赂己则有情者长得
 所养而不死无情者不得所养而几乎绝
 矣是何足以言天之至公哉惟不待求故
 不可求此其所以为天也何独人而不知
 察妄有求益所养之心乎苟有求益所养
 之心则名之贪货之黩不亡于此则亡于
 彼反不得全其天之所与养是可悲也圣
 人悯其不悟而诲之以名比身二者孰亲
卷三 第 11a 页 0390-118.png
 以身比货二者孰多以得比亡二者孰病
 所爱既甚所费必大所藏既多所亡必厚
 惟知足而不甚爱则不致辱之病知止而
 不厚藏则不致殆之病然后可以尽吾养
 之善而吾之天者全矣是则可以长久也
 为上而知此道则不待下之求而不废所
 与养为下而知此道则不敢上之求而安
 吾所自养不甚爱不多藏知止知足各全
 所养则家可长国可久矣
经曰大成若缺其用不敝大盈若冲其用不
卷三 第 11b 页 0390-119.png
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
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原旨曰谦之时义大矣哉天道亏盈而益
 谦故下济而光明大成若缺其用不敝也
 地道变盈而流谦故卑而上行大盈若冲
 其用不穷也鬼神害盈而福谦故尊而光
 大直若屈也人道恶盈而好谦故卑而不
 可踰大巧若拙也君子以裒多益寡称物
 平施大辩若讷也躁胜寒地在山上也静
 胜热山在地下也清静为天下正谦亨君
卷三 第 12a 页 0390-120.png
 子有终万民服也噫嘻易老之道同出异
 名道德演于坟典易象则于图书一皆观
 天道以明人道者也上章言名货以戒爱
 藏言得亡以明止足则裒益平施之义可
 见下章言可欲不知足欲得以戒罪祸咎
 谦之义可见或曰胜极也躁极则寒静极
 则热此以气言也或曰躁能胜寒静能胜
 热此以理言也谦其在矣然则谦之六五
 曰不富以其邻利用侵伐上六曰呜谦利
 用行师征邑国而此下章曰天下有道却
卷三 第 12b 页 0390-121.png
 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则谦言
 侵伐行师无乃不可乎知卑而不可踰裒
 益平施则可也若必至戎马生郊谦何取
 焉老圣之道以柔胜刚故与谦合申韩不
 善学流入刑名为圣门万世罪人哀哉
经曰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
生于郊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
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原旨曰古之有天下者土地之广人民之
 众君寿之脩短唐虞而上远不可稽见之
卷三 第 13a 页 0390-122.png
 禹贡之辞则知尧舜之朝东渐于海西被
 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人民如其
 地尧为天子舜禹稷契咎繇为臣荡荡乎
 民无能名焉形于击坏之歌则知为有道
 之世也尧未甚老而逊之舜舜遵尧之道
 未甚老而逊之禹尧舜皆不失天下之尊
 荣皆天寿百馀龄而子孙皆不失土地之
 封不废烝尝之义如二圣人者可谓知足
 之足常足矣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唐虞
 之盛可见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夏商之
卷三 第 13b 页 0390-123.png
 衰可见罪莫大于可欲甚爱大费也祸莫
 大于不知足多藏厚亡也咎莫大于欲得
 我所欲得人亦欲得天下胡为不争戎马
 胡为不生如恶无道以就有道莫若不为
 夏商之衰求为唐虞之盛知足常足将不
 失尧舜之尊荣然则天下有道云者必得
 君如尧舜臣如咎夔民如唐虞之民则比
 屋可封人人皆知天下之重而不以害其
 生孰有可欲之罪不知足之祸欲得之咎
 者哉
卷三 第 14a 页 0390-124.png
经曰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
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两知不见而名
不为而成
 原旨曰不出户知天下为有道圣人言也
 得不为尧让许由者言乎不窥牖见天道
 由辞尧让曰曰月出矣时雨降矣爝火之
 光灌溉之泽不亦难且劳乎由之不出箕
 山所以知天下既已治也出弥远而知弥
 少为不知足止者道不行而知由之所以
 不复代尧也不见而名吾将为名乎吾将
卷三 第 14b 页 0390-125.png
 为宾乎无为而成吾无所用天下为由不
 受尧让是不出户而成万世之名殆贤于
 尧矣巢父之牛不饮洗耳之水是不窥牖
 而无是非之名又贤于由矣尧授舜舜授
 禹尧舜有道有位之圣人巢由有道无位
 之圣人如巢由者可谓无功名而功名则
 是无为而成者也庄子与惠子观鱼于濠
 上庄子曰倏鱼出游从容是鱼乐也惠子
 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曰吾知之濠上矣
 濠梁之水深网罟不到鱼不待出濠梁而
卷三 第 15a 页 0390-126.png
 知天下之水不免有网罟之害故乐其从
 容而不出鱼之不出濠梁是巢由之不出
 箕山也噫微后王无以见尧舜之圣微尧
 舜无以见巢由之高
经曰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
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
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原旨曰为学日益众人之道也为道日损
 圣人之道也上知不能无人心下愚不能
 无道心若尧授舜曰允执厥中又何损焉
卷三 第 15b 页 0390-127.png
 舜授禹加以人心道心危微之言则损之
 所不免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
 无不为损之云者损去人欲也又损云者
 人欲去得净尽也人欲净尽则无徇己之
 为无徇己之为则凡所为者皆天理之所
 当为而不可不为也如禹之治水三过其
 门而不入劳可见矣而曰行其所无事于
 以见禹之为皆所当为而不可不为者也
 取天下常以无事取之云者非取天下之
 土地子女也非取天下之犬马玉帛也乐
卷三 第 16a 页 0390-128.png
 取诸人以为善也无事云者行其所无事
 也惟能乐取诸人以为善而行其所无事
 则天下归之犹水之就下也及其有事则
 不足以取天下有事云者谓人莫己若而
 欲强人之从己也强人之从己众人之道
 也为足以取天下哉书曰罔违道以干百
 姓之誉罔咈百姓以从己之欲斯言得之
 矣
经曰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
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
卷三 第 16b 页 0390-129.png
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惵惵为天下
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原旨曰圣人应物不先物故无常心此承
 上章之旨状其成德言道可常心不可常
 道常则所应皆理心常则应不免欲是未
 到圣人地也圣人之心太空无云止水无
 波鱼跃鸢飞物无不应故能民同胞物吾
 与上下与天地同流一以百姓之心为心
 以百姓之心为心则物无忤者应之以理
 而已善者吾应之以善不善者吾亦应之
卷三 第 17a 页 0390-130.png
 以善德善信者吾应之以信不信者吾亦
 应之以信德信德无常师主善为师是以
 天下之善为善人无有不善也以天下之
 信为信人无有不信也圣人在天下惵惵
 为天下浑其心言有位之圣人如帝尧之
 在宥天下也舜告禹曰稽于众舍己从人
 不虐无告不废困穷惟帝时克则惵惵浑
 其心于焉见矣百姓皆注其耳目天视民
 视天听民听德化流行人心所归圣人皆
 孩之一以赤子而视之也若夫齧缺之为
卷三 第 17b 页 0390-131.png
 人可以为众父而不可以为众父父者则
 去帝尧之一间焉耳
经曰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
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
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
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
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原旨曰品物之盈天地间莫不有族有祖
 族言其众祖言其亲天地万物之大蘧庐
 也出生入死生则有死死则有生天理之
卷三 第 18a 页 0390-132.png
 常何容心焉知吾之出者入者未尝生未
 尝死则其生之徒者谁乎死之徒者谁乎
 之生之死者又其谁乎生十有三死十有
 三之生之死十有三是九也彼何物者耶
 道之为物十三才各得其三其一则太极
 之祖也生之徒天三阳轻清之气日月星
 辰之徒也死之徒地三阴重浊之气山川
 草木之徒也之生之死人三元冲和之气
 精气神也人之为人莫不兼是三才者而
 又抱太极之祖乃有其生孟轲所谓万物
卷三 第 18b 页 0390-133.png
 皆备于我者人亦贵矣既得其生乃不自
 贵养吾之祖而亲者而乃动之死地是可
 哀也夫何故以其忘吾之所自贵反有过
 求外物益其厚养之心是之谓生生之厚
 计亦左矣一有心于此则探虎穴蹈白刃
 不顾危亡无不为已盖闻善摄生者陆行
 不遇兕虎无探穴之心也入军不被甲兵
 无蹈刃之心也兕何从而投其角虎何从
 而措其爪兵何从而容其刃夫何故以其
 吾无致死之地物亦无伤焉
卷三 第 19a 页 0390-134.png
经曰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
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
爵而常自然故道生之畜之长之育之成之
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
宰是谓玄德
 原旨曰道生德畜物形势成此承上章之
 旨言天地庶物皆道气所生道物之祖也
 众妙在焉其为物不贰生物不测者乎德
 物之族也一之未形者在焉含畜功至物
 得以形势一之既形者物各成其态也势
卷三 第 19b 页 0390-135.png
 成则貌象声色具焉大而天之穹窿地之
 磅礴微而食醯朝菌之化蜩甲蛇蜕之假
 一皆祖族道德而为物者也是以万物莫
 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莫之爵而
 常自然谓之族谓之祖则是子天地而孙
 万物也又谁爵焉道德之常自然而已故
 曰生之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
 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
 德圣人体道为心曲成万物而不宰其德
 玄矣舜之玄德升闻亦此道也
卷三 第 20a 页 0390-136.png
经曰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
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塞其兑
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
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
身殃是谓袭常
 原旨曰天下有始始一也有父母未生之
 始有天地未兆之始有未始有始之始其
 来尚矣可不谓神得一以灵乎道言神明
 释言灵光儒言聪明同一始也以为天下
 母母者万物之所从出人莫不有是母也
卷三 第 20b 页 0390-137.png
 既得其母神生明也以知其子明生光也
 既知其子复守其母知其光当守其明而
 不离也光不离明则神明者存身虽没而
 明不殆也母亦气也子神也神气相守则
 光明生焉养生家所谓塞兑垂帘收视返
 听盖本诸此塞其兑闭其门为已之道也
 内得其养则神明者存神明存而终身不
 勤宜矣开其兑济其事为人之道也外得
 其养则发而为事业事业济而终身不救
 亦宜矣故伏羲得之以袭气母黄帝得之
卷三 第 21a 页 0390-138.png
 以登云天而汤武以不百年之身谋建千
 载之业夫内圣外王之道不同如此见小
 曰明知微知彰也小有子之义守柔曰强
 知柔知刚也柔有母之义用其光光子也
 母召其子也复归其明明母也子隐母胎
 也此其为知子守母之道也守而不失则
 殃不及身是谓袭常袭合也合乎大常所
 谓允执厥中所谓独立不改所谓不与万
 法为侣同此道也岂非大丈夫之出世功
 成名遂者乎
卷三 第 21b 页 0390-139.png
经曰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惟施是畏大
道甚夷而民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
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馀是谓盗誇非
道也哉
 原旨曰老圣叹三代下衰诸侯更霸民不
 聊生因设辞以自况曰使我介然有为治
 之知行于大道惟施是畏尔言不生事也
 上不生事则民安民安则国治所谓无怠
 无荒四夷来王大道正路也径旁蹊也言
 当时诸侯卿大夫贪功黩武好货尚奢舍
卷三 第 22a 页 0390-140.png
 正路而弗由务先权谋启天下之争夺朝
 甚除官冗而宫室侈田甚芜民散而田野
 荒仓甚虚粟耗而仓廪竭甚矣衣取其蔽
 体可也何必服文采佩取其安常可也何
 必带利剑饮食取其实腹何必膏梁而取
 餍财货取其适用何必珍宝而有馀此皆
 无益于生有害于治是谓为盗而誇富于
 人非圣人之道也
经曰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祭祀不
辍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乃馀修之
卷三 第 22b 页 0390-141.png
乡其德乃长修之国其德乃丰修之天下其
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
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之然
哉以此
 原旨曰洪范之建用皇极所以为民作则
 也圣人之抱一为天下式所以为民立命
 也建必如天地之建光岳终古不拔抱必
 如河海之抱堪舆终古不脱始可言善禹
 成水土功辅成五服外薄四海建五长宜
 可不拔也有社稷有人民宜可不脱也有
卷三 第 23a 页 0390-142.png
 启之贤而传之家子孙祭祀宜可不辍也
 奈何有禹之祖有桀之孙桀昏德民坠涂
 炭人心一去社稷随失祖宗烝尝安在哉
 由桀罔知身修一至于此商纣亦然故圣
 人不得不言盖自天子至于庶人壹是皆
 以脩身为本然道之真以治身绪馀以治
 国家土苴以治天下治益广道益疏当知
 所慎脩之身其德乃真慎厥身脩思求真
 其在矣脩之家其德乃馀能克家则善有
 馀庆也脩之乡其德乃长斯友一乡之善
卷三 第 23b 页 0390-143.png
 士也修之国其德乃丰国人皆好之也修
 之天下其德乃普天下慕之也故以身观
 身则身修以家观家则家齐以乡观乡则
 乡长以国观国则国治以天下观天下则
 天下平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道而观之
 斯可知也
经曰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
据玃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
合而䘒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嗌不嗄和之
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
卷三 第 24a 页 0390-144.png
曰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原旨曰含德之厚上章言修德观德不言
 所以为德此言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是以
 赤子之德为德也观其精全气和柔弱真
 常赤子之德可见如毒虫猛兽玃鸟皆物
 之至恶有毒害之心者于赤子则不螫不
 据不搏也此无他柔德之至矣出生入死
 章无死地其德似之是数恶虫皆物之有
 毒而无知者也尚不害于赤子况大人不
 失其赤子之心则彼恶人虽有不善岂无
卷三 第 24b 页 0390-145.png
 知乎自无可加害之地也赤子骨弱筋柔
 初无甚大气力而握则能固未知牝牡之
 合初无交媾之情䘒有时而作精全之至
 也终日号而嗌不嗄气和之至也和乃德
 之常知和则常知常则明明则无不容矣
 益生曰祥祥妖也有益生之心则善复为
 妖也心使气曰强近死之心也心使气则
 近死之徵也物壮则老老则死矣谓之不
 道此无他柔德既失非长久之道也早亡
 而已
卷三 第 25a 页 0390-146.png
经曰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
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不可
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
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原旨曰怀道之士能污能隆与时消长可
 愚可知与世浮沉若南郭子綦之隐几颜
 子之如愚则是知者不言若公孙龙之辩
 则言者不知也吁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
 及也塞兑闭门挫锐解纷和光同尘六者
 玄同故不可得而亲无誉劝之心也不可
卷三 第 25b 页 0390-147.png
 得而疏无毁沮之心也不可得而利无希
 慕之心也不可得而害无仇敌之心也不
 可得而贵无功名之心也不可得而贱无
 宠辱之心也凡此皆不足以累其心然后
 能安时处顺其生若浮其死若休死生无
 变于已而况利害之端乎是能渊嘿雷声
 玄同万象神动天随不露圭角众人有所
 不识焉故为天下贵
经曰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
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
卷三 第 26a 页 0390-148.png
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
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
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
我无欲而民自朴
 原旨曰正政也尧之庶绩咸熙舜之百揆
 时序以正治国也奇乃正之变禹之班师
 振旅七旬有苗格以奇用兵也汤以葛伯
 不祀而征遂灭十一国桀放而有诸夏奇
 之次也周以纣不道而伐大会盟津战于
 牧野纣焚而有诸商又其次矣兵法曰上
卷三 第 26b 页 0390-149.png
 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于禹格有苗
 汤征夏周伐商见之降此而下奇变为诈
 诈变为乱矣以无事取天下即章末无为
 好静无事无欲之旨吾何以知其然哉以
 此周室中衰厉王好利以荣公为卿专利
 害民使卫巫监谤以告则杀天下多忌讳
 而民弥贫矣淮夷入寇民相与为畔袭王
 奔彘共和行政民多利器国家滋昏矣幽
 王淫昏以石父为卿佞巧好利用事专任
 政治多邪诸侯或畔戎狄杀之人多伎巧
卷三 第 27a 页 0390-150.png
 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矣故圣人
 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
 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古圣之
 言玄圣引以为證得非坟典之言与幽王
 二年西周三川震太史伯阳父曰昔伊洛
 竭而夏亡河竭而商亡今周德若三代之
 季矣不过十年数之纪也是岁三川竭岐
 山崩三年废申后并去太子宜臼宠褒姒
 以为后以子伯服为太子伯阳读史记曰
 周亡矣十一年王欲杀故太子宜臼王伐
卷三 第 27b 页 0390-151.png
 申申侯与鄫人召西夷犬戎攻杀王立故
 太子宜臼是为平王徙居东都西周果废
 伯阳老圣字老圣昔事西伯为藏史仕成
 王为柱下史幽王时为太史修道养寿屡
 掌史帙演著玄经龟鉴万世吾所谓无名
 古史益可验矣当时位虽人臣而道冠百
 王是有道无位之圣人也
经曰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
缺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孰知其极其无
正耶正复为奇善复为妖民之迷其曰固久
卷三 第 28a 页 0390-152.png
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
而不耀
 原旨曰政如夫子为政以德之政闷闷齐
 之以礼也政教宽大其民乐业风俗淳淳
 察察齐之以刑也政令严峻其民罔措举
 动缺缺所谓上刻核太至则下应之以不
 肖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恃福作威祸
 其将至畏祸修德福其将至祸福倚伏如
 寒暑然孰知其极盈虚消息物极则变其
 无正邪天道摩常耶疑审之辞禹陟帝位
卷三 第 28b 页 0390-153.png
 正也于其子孙弗率皇天降灾假手于汤
 正复为奇矣汤征自葛善也惟受罪浮于
 桀假手于周善复为妖也民之迷其日固
 久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由来远
 矣曰方曰廉曰直曰光斯在内者也不割
 不刿不肆不耀斯在外者也圣人务内不
 务外是以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
 光而不耀正其在我者则有不待正而彼
 将自正矣恶有所谓为奇为妖者哉
道德玄经原旨卷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