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四
卷十四 第 1a 页 WYG1210-0679c.png
钦定四库全书
 闲居丛稿卷十四    元 蒲道源 撰
  传
   西轩王先生传
西轩王先生名得舆字载之濩泽高平人金时应童科
兵后居兴元占籍甫壮尽去馀习植志慕程朱之学言
必中理行必践实门不妄出人不苟交容貌俨然望而
可畏治家教人必先于礼周旋揖让雍容可观至于书
卷十四 第 1b 页 WYG1210-0679d.png
籍笔砚巾屦几杖取用顿置无少紊乱尝曰有物有则
家人及门弟子俛焉遵守无或敢违人或甚而讥讪之
先生不为沮而少贬愈笃自信既久翕然师尊之朱氏
小学四书先时教人者未之及惟先生之教必本于此
然后及六经于是教者学者必以为法兴元文学兵火
废久先生力请于官复之力虽官至于规模经画皆胸
中豫定者及成京学不在论而他郡莫能甲所友皆天
下士自许鲁斋而下咸候问相及达官贵人求谒未尝
卷十四 第 2a 页 WYG1210-0680a.png
趋走承奉必矩步徐行弟子傧相既见主宾肃和言简
而意浃退皆叹服作燕息所曰怡然左山商孟卿寄诗
以程颐杨震许之青崖魏太初作记以为程朱语录中
人读者不以为过衣冠俭洁严整终日无惰容提举兴
元学校朝制行授文学掾以目疾辞晚年从容礼法和
气蔼然不肃而成居兴元仅五十年家法如一日二子
旡疾旡妄旡疾兴元文学掾旡妄佥江东道肃政廉访
司皆孝居者侍侧以无忧远者寄禄以充养读书享福
卷十四 第 2b 页 WYG1210-0680b.png
至七秩有五而卒气未绝犹口诵太极图语其平昔操
存可知也二子寻卒一孙惟昌亦仕为州佐一曾孙曰
理亦同进士第为州倅家稍废替于前然至今言家法
者咸推重王氏云
赞曰猗欤西轩可以正君善俗而无其位可以师表一
世而无其职然雍容于仁宅之中忧辱不及于身非先
生之不遇也而斯人之不遇也
   梅隐何先生传
卷十四 第 3a 页 WYG1210-0680c.png
梅隐何先生讳坤章字朝瑞蜀之临邛人尝闻诸邛诸
乡先生云其父字伯原不仕然信义为乡里所服自少
言动不苟如老人里人目曰假老人先生幼颖悟年十
六七即以词赋有声又能治毛氏诗及游学与会试屡
中侪辈莫能抗其锋二十馀随天兵北至兴元时有使
赍诏收儒之在俘者先生私集南冠之列当出者誓曰
吾党皆士族此行如济则已不济宁赴江而死安能为
囚虏耶既前才思敏捷所应立成辞旨精妙读者叹服
卷十四 第 3b 页 WYG1210-0680d.png
且以笔力之馀助其思迟者众皆赖之土豪争以礼请
为授居止俾教子弟宅边有大梅树枝柯特异因自号
梅隐以定居焉性颇嗜酒不饮即眊氉至三四酌后目
光瞭然议论蜂发少不如意箕踞切齿土豪屏气盖其
平日见其有过则至诚责之复为掩覆救护之此所以
服而不敢校也帅府王郎中辟为儒学正先生作文非
惟敏赡且不欲袭人后诗类唐人其警策处与杜牧之
相上下性尤勤五更即起焚香瀹茗读书与诸生讲诵
卷十四 第 4a 页 WYG1210-0681a.png
毕出应人事诸公皆喜其至率为置酒抵暮归无虚日
其为人刚毅而本于慈祥豪纵而不踰礼法怒骂而不
为恶语笃于故旧敬老恤孤天性然也至于论事明白
务尽道理解纷释难闻者唯唯使得从政不言可知晚
年复营卜筑于漾南或命僮佩壶登高遐想悠然独酌
人莫窥其涯际春风和气天理粹然农夫樵父语亦无
间人愈敬慕向日之豪迈消融殆尽所著诗文有集未
及刋行娶王氏女有贤行不厌清苦先生所知至具馔
卷十四 第 4b 页 WYG1210-0681b.png
设不以贫辍某从先生学怜其可教以女妻之以某年
卒年六十一日属纩不乱子一人居仁克承其家呜呼
斯人也尚可得哉传其事虽万不究一盖亦道源区区
之心也
赞曰使先生命偶而得立于朝则有汲长孺面折廷诤
之风使见用于禁林则有立马草九制之材使得任为
侯牧则有抑强扶弱之政今但止于为世道之通儒也
惜哉
卷十四 第 5a 页 WYG1210-0681c.png
   教授陈先生传
教授陈先生名吉甫字德卿蜀之梓潼人在宋时以治
尚书取乡荐为人外质而内文终日危坐无一语每作
文暝目少顷笔翰如飞凡一篇出人无不叹服参政李
德辉辟为兴元文学掾时侯府表笺应酬祭祷文字皆
委教官暨诸生讲说会试拟作先生沛然有馀朝使至
盛称兴元所上表庙堂称善于是先生名益振纪纲学
事二十馀年凛然人莫敢犯有宿儒恃当途力旦望不
卷十四 第 5b 页 WYG1210-0681d.png
旅进拜谒文庙先生责以大义遂屈服得施于政其兆
可见平生布衣大帛为带然雅洁不垢污年六十一而
卒一息尚存之前念念于斯文未尝少废教授生徒百
馀人道源以丱角居后今老矣叹后生不复见前辈典
刑而先生又无子恐遂湮没略举其槩为之传云
赞曰质行文学无愧古人一文学掾又终厥身是以有
兴嗟于乏用有抑郁而莫伸时欤命欤
  记
卷十四 第 6a 页 WYG1210-0682a.png
   清辉堂记
清辉堂者张氏别墅之燕处而大参左山商公之所书
也维张氏之先世居长安之鄠邑自其显考府君为典
领陕西河渡官始得邑人寻氏之故地相其隆然而高
者为堂而居四望开斥终南太白圭峰紫阁屏峙于其
阳涝水趋渭珥抱于其左夹岸修竹古木绵亘掩映心
乐之即弃官闲居为佚老之计课僮仆耕穫供与其乡
人宴饮费或对山把酒临河观鱼倘佯游息年八十四
卷十四 第 6b 页 WYG1210-0682b.png
终语所谓仁智寿乐之说于是验矣初左山公开府治
陕时间往还终南鄠杜馆于兹堂爱其山水明秀为字
堂曰清辉书以授张氏子今为兴元总判张侯平甫也
大德庚子夏六月平甫解组东归属余文以记之余以
为鄠杜之间古人所谓陆海膏腴之壤也夫供耳目之
娱者不兼于养生取衣食之资者或乏于清赏今张氏
之先人以其馀力修治此室禾黍桑麻之富足以供养
生山川林麓之奇足以寄清赏以遗肯堂之子俾之出
卷十四 第 7a 页 WYG1210-0682c.png
而仕入而居不求于人自足于己可谓能善后矣余虽
未获登侯之堂想其烟收雨霁风日澄鲜岚混翠于碧
虚水萦白于青田云霞绣错草木油然不离燕处坐臻
胜槩则清辉之名必不我欺矣抑又有说焉夫石韫玉
而山辉水藏珠而川媚此山川之精粹不可掩者也和
顺积诸中英华发于外此充实之光辉不可掩者也左
山之馀意安知其不出是乎侯归矣天其或者俾余获
济登张氏之堂当为侯数日留遍访古人之遗迹以慨
卷十四 第 7b 页 WYG1210-0682d.png
乎千载之下南望灵台灵沼以企仰文王之至德眷晋
侯为秦俘所舍之地而吊其羁旅无聊之魂北顾陈平
之田而思汉氏之分祚出奇之臣也渼陂南塘缅怀少
陵游历题咏之所犹髣髴其当时也然后极山川风物
之美䌷绎檃括濡毫伸纸而赋所谓清辉堂者其必有
日矣
   最乐堂记
天下之乐有二理与欲而已理无不善其为乐也安欲
卷十四 第 8a 页 WYG1210-0683a.png
流于恶其为乐也殆由是言之所谓最乐者非天理不
足以当之夫民之秉彝好是懿德求之在我善无不具
苟能动静语默乐循乎理仰不愧天俯不怍人穷而独
善饭疏饮水乐在其中陋巷箪瓢不改其乐达而兼善
致其君于尧舜比其身于稷契使泽施于人名垂于后
则其乐岂不安哉若乃徇人欲之私耳耽郑卫之浮哇
目悦燕赵之姝美游田以骋其志货利以充其欲戕生
败德靡所不至乐不旋踵祸已及之岂不殆哉是知最
卷十四 第 8b 页 WYG1210-0683b.png
乐云者其必有以辨之矣总判忠显也先帖木儿早岁
入仕已如老成事母孝谨奉己俭约庄重寡欲不忘语
笑其发于言有济人利物之意公退焚香兀坐读佛书
以养心性自以为乐虽所悟在彼然究其用心亦善矣
今太子宾客山木王公时总尹兴元为同僚嘉君之志
欲导之正取汉东平王苍为善最乐之语扁其堂曰最
乐君求仆文以为记谢不敏弗获因谓之曰夫徇欲之
乐君既以冰消于怀矣为善之乐又非止崇塔庙饭缁
卷十四 第 9a 页 WYG1210-0683c.png
黄以求福田利益也盖亦不越乎天叙之五典天性之
五常而已宜讲明以求其归践履以求其实孳孳为之
日有不足使其天理流行见诸日用及其久也怡然自
得非爵禄而有至荣不刍豢而有至味凡天下之乐孰
有加于此哉则山木名堂之意庶不外是矣传曰知之
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君其勉旃遂书为
记云
   惟一斋记
卷十四 第 9b 页 WYG1210-0683d.png
蒲君家汉中之城固斋居之室字以惟一取书德惟一
动冈不吉之语函书属记辞意恳至且宗姓也不容却
因以所闻告之曰惟兹德者天之所赋吾之所得五常
之性是也然必于人伦日用之间精察笃行终始惟一
使不悖于厥初之正理则此中正和平仰不愧天凡所
作为无往而不吉苟私意少萌间断而二三之甚则拂
逆天理尚何望吉哉虽然惟一之见于书凡两出皆君
臣授受训戒之辞自其心德而言上下皆通主于自修
卷十四 第 10a 页 WYG1210-0684a.png
而已故无所嫌今以下文观其处一之意虽少异究其
实未尝不一致帝典所谓惟一则指心言欲精察夫道
心人心之间使道心为主而人心听命盖惟精者即大
学之致知中庸之择善惟一者即大学之诚意中庸之
固执者也而咸有一德之惟一盖以德言欲其有恩而
不变专守而不杂此所以为少异也若以中庸所谓至
诚无息为物不贰而言则两惟一之极致未尝不同盖
诚然后能一一则必由于诚未有不诚一而克有其德
卷十四 第 10b 页 WYG1210-0684b.png
亦未有德不诚一而能动者书曰惟尹躬暨汤咸有一
德克享天心此言诚能动天者也诗云维天之命于穆
不已文王之德之纯此言文王之诚有以合乎天者也
大哉诚乎非全天德者其孰能之而程子以为其要只
在慎独盖不能慎独则间断而不一矣是皆圣贤精微
切要之训古人所以一息尚存此志不容少懈正谓是
也吾子平日读书有感于斯取而扁诸斋室顾禔而服
膺矣尚何以余言为然其请也勤终不可不有以副吾
卷十四 第 11a 页 WYG1210-0684c.png
子之意故吾愿以中庸之诚及慎独之说以进于左右
庶塞辅仁之责焉君名尚德广安郡侯之孙少尹之子
世德之美其来尚矣今新任彭州判官云
   悠然堂记
梅隐先生卜居汉中之南郑古漾之滨筑堂与南山直
凡燕居读书欠伸之馀其攒峰叠巘争奇献秀若踊跃
而赴者因字堂曰悠然太子宾客王文贞公实书之盖
取陶集悠然见南山之语窃尝谓天壤间物之最钜者
卷十四 第 11b 页 WYG1210-0684d.png
莫如山举目而昜见也而古今独许诗人胜士专其美
者其必有说矣易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
器形器众人之所知道则非妙于理趣者不能识也今
夫山岩壑之幽邃蹊麓之险夷樵丁野老日陟其间莫
知所以乐至于观其庄重之态则有静寿之理焉视其
大小之差则有尊卑之位焉其或雄峙怒挐峭刻舒肆
云烟之点缀草木之葱茜千态万状可喜可愕其目前
之画本胸次之诗材也宜先生爱之而不厌则堂之命
卷十四 第 12a 页 WYG1210-0685a.png
为悠然者殆以此耶虽然此特其粗者尔愚尝见先生
读书穷理不屑仕进其学根本于六经浸淫于百氏容
清而𦡱气完而舒或振履而歌或举觞而娱不见有毫
发勉强不自得之意不几于曾点氏之识道体悠然直
与上下同流之气象欤则其独得之妙又岂可以见南
山之意而浅观之哉先生尝命作记未及而先生卒今
史馆无事始克为之惜其义则无从而质也先生姓何
氏名坤章字朝瑞自号梅隐早岁收功场屋行业为乡
卷十四 第 12b 页 WYG1210-0685b.png
里所推重云
   萱春堂记
奉元乔松年伯坚为兴元文学掾一日访余作而曰某
不肖自惟母氏以勤俭相先人起家年六帙又六矣先
人弃藐孤抚育教诲以及于今粗克有立寸草春晖何
以报称欲承颜膝下以尽菽水之欢复谕以养志俾得
游宦四方从诸公之后于是以萱春名所居之堂庶表
愚心欲母氏之忘忧也愿有以记之余谓萱之见于经
卷十四 第 13a 页 WYG1210-0685c.png
者其义在诗伯兮之卒章诗萱作谖诂训为忘盖当时
妇人闵其夫久役于外诗而思之曰焉得谖草言树之
背言谖草食之能忘人忧背北堂也主妇所居后世遂
喻母为萱抑亦断章取义云尔余观乔君为子之意则
善矣将托一草之微以为母氏忘忧之名乎抑以为忘
忧之实乎语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言为人子者当以亲
心为己心则凡所以保守其身及使其身不陷于非义
者不容不谨矣孟子亦曰悦亲有道反身不诚不悦于
卷十四 第 13b 页 WYG1210-0685d.png
亲矣盖子之诚孝真有以乎其亲之心不期于悦亦悦
矣苟为不然虽温凊定省之勤牲牢脩瀡之具亲之忧
亦不能忘矣顾予于乔君交浅未能究其行己之大方
然尝闻其掌学事也学廪岁积为钱既赢或疑其贷借
有私焉部使者究之则一镪无预然后释然称其公且
廉于以知其不陷于非义以贻亲忧也苟能率是以持
其身归登斯堂奉觞寿母将见怡愉乐佚寿善康宁和
气春风蔼然充于庭宇溢于里闾使国人称愿然曰幸
卷十四 第 14a 页 WYG1210-0686a.png
哉有子如此可谓孝矣请以今日萱春记为张本云
   好古轩记
昔周之成王作书告其有官君子以学古入官议事以
制政乃不迷于时人材之盛辅成刑措之治历世长久
嬴秦恶诸生是古非今一切禁绝之亡不旋踵洪惟国
朝偃武右文稽古为治远侔二帝三王之盛而幅员之
广过之中外之臣多彬彬可观薛侯君英虽精国语登
仕版然温雅好儒人皆以君子目之所居轩以好古名
卷十四 第 14b 页 WYG1210-0686b.png
赞咏盈轴西台御史初春杨君为作扁字且求余言俾
题于左余谓孔子以生知之圣尚自谓好古敏求及信
而好古他人则当如何哉易曰君子多识前言往行以
畜其德盖前圣之言布在方册凡吾之所以致知格物
诚意正心施设措置之方性命幽微之理如万物之生
海涵地负莫不备具惟人所好随取随得顾所好何如
尔侯果能从事于斯以古人自期尚不负今日作成显
拔之意其所到讵昜量哉若夫法书奇画鼎彝铭器供
卷十四 第 15a 页 WYG1210-0686c.png
欢娱之美者而曰好古此耳则非余之所敢知也倘以
余言为未然俟见书轩吾友初春翁叩之以为何如
   览胜楼记
居之有楼所以玩心于高明宣情之郁滞者也矧杨氏
之楼又以览胜而得名焉杨盖关西族以贸迁遂家江
左之铅山其字继先者读书治生两不废业孝以事亲
敬以接友在侪辈中绰有令闻惧其尊人有乡里之思
筑楼于所居次为节宣眺望之乐虽在人境而绝嚣尘
卷十四 第 15b 页 WYG1210-0686d.png
居阛阓而免湫隘寄身于万瓦鳞集之颠放目于群峰
髻耸之外雨旸之晦明云烟之绚媚捲帘隐几胜槩呈
露时扶掖其亲以登斯楼或㪺酒觞客倚阑赋诗欢意
油然百虑冰释岂非玩心宣情之助乎虽然予有谂于
继先者夫楼之胜子既得而览矣亦尝内外而有得于
己耶惟人禀二气五行之秀本心昭彻众理毕具体验
而笃行之发为孝弟忠信以之观物则日月之所以运
行山川之所以流峙草木之所以荣悴鸢鱼之所以飞
卷十四 第 16a 页 WYG1210-0687a.png
跃莫不目击道存神会心得盖有诸内而观乎外(阙/)
又不可不察也继先矍然曰(阙/)  徒知以览胜名吾
楼今而后(阙/) 义愿终有以教之是为记
   三皇庙学记
皇元开寿域于天下设置医学俾人无夭札之患以三
皇为医所祖制下所在立庙春秋以三九阳月享祀日
亦如之公帑出钱守土者行礼如式始兴元独无庙至
元壬辰前医学教授董绍昌以己赀得隙地于城内西
卷十四 第 16b 页 WYG1210-0687b.png
南陬请立庙于宪签畅师文公责守土者创殿三楹四
阿不侈不陋像设三位后之继者复增大门两庑皆朴
素未暇丹雘逮今甫历三纪馀而敝坏殊甚至顺改元
承务郎古渭燕侯字继卿之兴元推官任先是朔望路
官各于祝釐所在行香侯适分于此既至拜谒毕顾瞻
叹曰夫清浊既奠之后三皇氏建立人极以惠万世医
特馀事兹国家俾郡国通祀庙号开天崇重可谓至矣
而庙貌摧毁灭裂如此坐视弗葺其责匪轻绍庭居本
卷十四 第 17a 页 WYG1210-0687c.png
路之末僚又朔望𨽻此宁不怵惕于中时医阙教官遂
引其所谓提领冯献钟震共议力无所出以疏干诸好
事及隶医籍者助不以多寡不足则己出夙夜孜孜甚
于营私而冯与钟二子亦协力奔走佐之视栋桷之腐
者易之瓴甓之缺者补之殿门不称改为棂疏之制而
丹漆之琉璃其觚棱藻缋其栱棁砻石崇陛登降有仪
运壤荑庭序立不倚殿及两庑以达大门覆盖圬墁缜
密坚固不复有风雨之虞且命工绘历代十名医像朝
卷十四 第 17b 页 WYG1210-0687d.png
拱于殿以备从祀截然粲然观者耸异或曰皇坟之世
祖尚质朴不必事华美侯曰不然簠簋豆笾古制当存
而不可易盍不观二氏之宇与都邑吾夫子之宫阶极
其饰以示崇敬独何慊乎此哉闻者不能难又直大门
外置地一区周回二百举武创立讲堂七楹榜曰明本
盖取医者治疾当明标本之义谒香毕率医之长与其
子弟升堂讲究难素凡医氏书呜呼可谓不负圣朝好
生之德矣窃惟侯之所职盖专以推谳刑狱为务今乃
卷十四 第 18a 页 WYG1210-0688a.png
如此则下无冤民从可知矣向役之半兴元路总管通
议公方下车美侯之绩慨然割俸金以助之而阖府僚
属亦翕然同赞厥功遂集既落成医学教授杨浩泽暨
冯钟二提领来请曰计侯之功不下于创始者欲具坚
珉以纪其实侯不许曰此路长及同僚与诸君之宣力
也今若从其言则是庙是学后之人何以考始末之自
敢请文以刻之某亦善侯之用心于是为文记云
   凤州新修三皇庙记
卷十四 第 18b 页 WYG1210-0688b.png
天地肇判鸿荒朴略不可纪述逮至庖牺氏神农氏黄
帝氏继作始有三皇之号书曰三坟夫子定书断自唐
虞三坟不传于世而易系述三圣人开天立极画卦制
器人文渐生通变神化以济斯民与天地同功合德今
医家者流所祖盖特以他傅所载尝药火食内经养生
之说特三圣之绪馀耳我皇元以为报本崇敬莫大于
此当视社稷文庙凡郡国守土官以时致祭以阳主生
数数盛于三极于九祭之月日皆用三九庙曰开天以
卷十四 第 19a 页 WYG1210-0688c.png
医流主之凤之为州𨽻兴元路民庶鲜少地非夷旷然
为入蜀之咽㗋文庙社坛前政既遵令式而三皇每岁
独设主侨祭于州廨甚非所以揭虔称圣朝昭报之美
意今州之贰忠翊梁侯好礼窃念州官之正长虽阙其
责岂不在予于是卜地于州之东北以钱偿于民代木
陶瓦命工蚤夜躬督经画所费不敛于下又出己公田
之粟以食役者而作之不日而庙成为正屋三楹三圣
像设塑绘巍然且为大门缭以周垣扃鐍惟谨而州之
卷十四 第 19b 页 WYG1210-0688d.png
判官苗将仕实赞成之厥功告毕以某尝执太史氏笔
遣州吏杨安诣兴元介阴阳教授刘从政求文以纪岁
月辞既不获因慨然叹曰夫世之仕者非汲汲于营私
则事催科苟免谴诃终更则去则已足矣又安肯出己
资与力任其责哉贰侯能如是则必知三圣功德及于
万世推是心也其于爱民而生遂之宜如何是宜可书
又岂特纪岁月云尔耶
   洋州三皇庙记
卷十四 第 20a 页 WYG1210-0689a.png
皇元升平日久讲求文物称秩元祀于是设置医学之
官谓医之祖出于三皇生民之命实所依赖俾天下郡
国立庙享祀号曰开天其牲币礼文一视儒官祭先圣
先师例以历代名医从祀且以春秋重三重九之日取
阳数也守土之臣率医官及其生徒行事洋为州医设
学正其医正苏文广始中于州(阙/)兴道旧治为庙权舆
草创及何应申之在职也与其医生等协力增葺像设
供具渐次完备又以基址庭除迫隘班序周旋有所弗
卷十四 第 20b 页 WYG1210-0689b.png
称出己资五百二十五缗得邻庙地三亩有奇而广之
又创楼曰拱圣庋藏颁赐圣济总录等书大门讲堂庖
舍惠民局计十馀楹至于祭服由中及外凡所须物莫
不备举费皆竭己所有初不吝惜手植松柏杂树百馀
株必生成而后已若应申者可谓称职而知报本矣来
请文以记曰非敢以言功也愿有以识岁月某拱而言
曰夫自天地始辟而后有人太古不可纪自三皇建立
人极画卦造书契耒耜栋宇衣服礼秩通变神化莫不
卷十四 第 21a 页 WYG1210-0689c.png
粲然利益万世故其神灵在天为四方之禋祀其绪馀
则为医家者流圣朝(阙/) 祀于医特以俾天下郡国通
祀以示百姓日用而不知者又尽其报尔今应申能体
上之意向心之而不忘力之而不倦费之而不辞其成
绪皆可书也因为言三皇功德之梗槩与今日报祀之
之意俾归刻诸石其庙经始于某年某月落成于某年
某月云
   南安赡学田记
卷十四 第 21b 页 WYG1210-0689d.png
皇元龙兴朔方列圣相继驾驭豪杰削平海内于时西
土有若汪氏寔为虎臣忠孝夙著隐若长城可付大事
于是寄以爪牙腹心之任俾便宜开府总率其属以征
弗庭子孙承业穹爵旋加其所以宠绥者至渥也武功
既立文事亦修昔先子礼部君游南安与其士夫游归
谓某曰南安庙学一新文士咸集甲于他郡皆汪阃之
力道源未冠犹识其言距今一周甲矣厥后朝制迁徙
不得专一儒先凋谢后学失菁莪之育渐不逮前今银
卷十四 第 22a 页 WYG1210-0690a.png
青荣禄大夫大司徒汪公克世其家台省荐更久居于
外新荷宠锡归荣故里窃谓古者司徒之职自唐虞三
代皆掌邦教敷五典扰兆民职任非轻今公位是其于
学校当笃意宜矣况公平日读书与寒士角非他将种
之比而德不孤立善以类聚后至元丙子夏御史朝列
李公宪佥奉训宋公适以谳狱至亦既觏止道合志协
盖宣明教化兴举学校亦其职也迩又钦承圣天子劭
农兴学诏旨是宜敢缓于是发摘豪民所隐者学田为
卷十四 第 22b 页 WYG1210-0690b.png
亩者百水硙一区归我公(阙/)     司徒公又益
以田为(阙/)     十日水经田中有可(阙/)
  力以修充学者用自(阙/)     徒日益给膳
者日三(阙/)     已也郡学博士李维(阙/)
  以相其事既已就绪(阙/)     仆求文以纪
其实意(阙/)     事不镵诸石恐后之(阙/)
  书有西土乏人之(阙/)     而曰以公之与
(阙/)     学者如营己私将(阙/)
卷十四 第 23a 页 WYG1210-0690c.png
来者之不如今也(阙/)      先勇力朱文公尝
(阙/)      导之兴二南之化(阙/)
而生秦人以猛驱(阙/)      战斗之心勃然而
(阙/)      机其可不审而不(阙/)
老不文不忍辞故(阙/)      焉权舆之诗诗人
(阙/)      礼其辞曰于我乎夏屋渠渠今也每
食无馀吁嗟乎不承权舆(阙/)   后之来者
   顺斋记
卷十四 第 23b 页 WYG1210-0690d.png
愚自幼读书至于(阙/)      为端居警省之所
(阙/)      室之北偏榜曰顺斋(阙/)
而问曰仆闻士生(阙/)      以植立其志刚毅
(阙/)      随屹然如砥柱之(阙/)
斋以顺殆恐委靡(阙/)      余曰客诚过爱相
(阙/)      而失中也敢不佩(阙/)
愚有所见愿卒陈(阙/)      大俯察仰观日月
(阙/)      四时之行百物之生(阙/)
卷十四 第 24a 页 WYG1210-0691a.png
 为荒矣上而国家发号施令建侯行师苟不豫顺则
众不服矣下而农圃寒耕热耘昼作夕息苟不顺序则
生不遂矣微而至于物川泳云飞秋蛰春启陆行薮集
巢居穴处无不顺以生者况于人乎夫人之生有秉彝
之性圣人亦循其自然以立道如禹之治水行所无事
非如告子杯棬矫揉戕贼之也及其立教皆曰天叙天
秩其品之大者父子之亲君臣之义长幼之序夫妇之
别朋友之信吾当日讲焉使涣然冰释怡然理顺而验
卷十四 第 24b 页 WYG1210-0691b.png
于日用常行之间苟为不然则沦胥禽犊矣盖顺之字
乃理之用也虽天地之大事物之微不可违者此愚
所以服膺而不敢失今客规我以委靡随人无乃孟氏
所讥公孙衍张仪者夫仪衍俗称为大丈夫而以妾妇
之顺事人此逆理之甚乌得为真顺乎客闻之踧踖似
有愧色拱而言曰仆夏葛而冬裘渴饮而饥食所谓居
其中而不自知者今闻吾子之言则顺之时义大矣哉
客既退遂书为之记
卷十四 第 25a 页 WYG1210-0691c.png
   得雨记
泰定丁卯春正月丙辰食时雨至丁巳食时止不暴不
徐作止如一斸地验其浸润下无燥土民气浃和见者
相贺去年夏秋之际熯旱堰水既微稻不能插禾菽皆
伤七月中雨槁者复生岁得中熟雨虽来迟麦种得入
土根滋苗盛及是优渥之泽丰年可卜矣翌朝医学正
何君子鉴至津津喜色生于眉宇既以雨为贺袖出幅
纸立请而言曰先生记之盖去年之旱洋川尤甚何君
卷十四 第 25b 页 WYG1210-0691d.png
悯之具香币铣步挈瓶祷于灵泉乞湫焉不惮百馀里
之远致于洋而祷祠焉果得甘㴻今又请余记余因仰
而叹曰呜呼生民之命系雨旸之时若不若也任牧民
之责者必以此为休戚今何君不任其责而以人之休
戚为己之休戚是可尚也故乐为书之
   新修二贤祠堂记
天下之事其同异有绝然者固众人之所知也至于事
异而理同者非君子莫能识也夫汉唐异代文武殊途
卷十四 第 26a 页 WYG1210-0692a.png
不同也二贤皆陇西成纪人均为李姓此同也至于俱
禀英杰之气负超卓之才其能盖于当时而名垂于后
世此不同之同也非君子孰能识之李将军广生于
汉孝文时帝尝曰使广生高祖时万户侯何足道也其
(阙/)天下无双射必中而力尝误以石为虎射之控弦
没矢急则计百出守右北平敌人号为飞将军不敢近
边但以数奇终不得封侯又不相能于卫青左其部曲
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与流涕至今为之太息而李
卷十四 第 26b 页 WYG1210-0692b.png
翰林白当唐明皇时以长庚之精号谪仙人天才放逸
思如涌泉尤圣于诗帝置之金銮出入翰林尝应制进
乐府援笔立成竟为力士以脱靴之憾沮而不用四海
称屈以为与才不与命至今使人不平使二贤生际一
时必能相得何者史称广诚信于士大夫而翰林识郭
汾阳于行伍荐之后以永王璘迫胁得罪汾阳请以官
赎其相得可知矣西台御史李某陕西宪佥宋某以谳
狱至陇之成纪望邑城之南夕水之阴五龙谷山巘间
卷十四 第 27a 页 WYG1210-0692c.png
其址隆平可爱询云盖李将军故居邑人为之立石表
其地宋为四圣院后废邻寺妙胜院僧了忍主之耕者
尝得箭镞有二掌之巨上有汉字意广所用也又获石
斧详其制亦非近代之物瓦砾中仅存断碑院额数字
而已国初邑人为立一石表曰汉李将军故居迂轩赵
鲁公世延亦立一石表曰唐谪仙李翰林故里窃谓广
之忠勇白之文章皆间生也合祠以享何间其世代文
武不同耶朱文公守南康以石有卧龙状创孔明祠后
卷十四 第 27b 页 WYG1210-0692d.png
人亦设文公像有司以仲丁致祭其为先后并祠例也
某等各捐己秩创立一祠设二贤像一竹皮冠书其主
曰汉飞将军李公一宫锦袍书其主曰唐谪仙翰林李
公时银青荣禄大夫大司徒云溪公义其事割金赞成
遂大书四字扁为二贤之祠仍以僧了忍监修今州判
官朱惠董役落成有日移书于仆以属笔焉但仆衰老
文气卑黹然盛意不忍拒以所寄事迹次第之虽不能
发挥前贤伟绩及诸公高谊若夫天雨将降山川出云
卷十四 第 28a 页 WYG1210-0693a.png
跂而望之凛凛乎若二公之生气犹存故系以词曰世
之相后兮千古一途曰文曰武兮其道虽殊二公英杰
兮所禀则俱合祠以享兮神其乐胥后之来者兮堂下
拜趋视此碑辞兮慷慨嗟吁
 
 
 
 
卷十四 第 28b 页 WYG1210-0693b.png
 
 
 
 
 
 
 
 闲居丛稿卷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