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四
卷十四 第 1a 页 WYG1204-0472a.png
  钦定四库全书

  西岩集卷十四     元 张之翰 撰

  序

  王晋卿母吕氏庆八秩诗序

  至元己卯江东按察佥事王君晋卿授命之再月持太
夫人八秩诗轴属某为序切尝论之人之事父母孰不
欲寿其亲亦孰不欲有所闻于人至其父平昔无大过
人者尚多泯泯焉矧亲之母氏乎矧母之寿章乎不有
卷十四 第 1b 页 WYG1204-0472b.png
孝敬淳俭之素德慈爱贤明之实行何以见称于当世
也如太夫人吕氏本陈之大族幼归临漳王公奉舅姑
无违礼及养后姑尤谨馀四十年虽邻里莫知王公之
有继母也其事公能执妇道公亦待之如宾致闺门肃
雍然兹非孝敬之验欤壬辰河南破人皆北渡家以二
车载贫病不能全活者至徒行数百里既还相时赀雄
城市略不着纨绮唯布素保家是务兹非淳俭之徵欤
初王公有侧室夫人遇以女弟视男女犹已出仆媵有
卷十四 第 2a 页 WYG1204-0473a.png
过温谕薄责而己未尝出一詈声故中外无怨言兹非
慈爱之著欤晋卿生贸易间自总角令读书人多劝作
治生计夫人竟不听益励以学每师友至必喜见颜色
及有周急济困之事尝倾囷倒廪无毫发吝使今日为
名士历显宦然由义方中来断织之力居多兹非贤明
之效欤以是行是寿而有是贺者宜矣彼憸恶不悛骄
悍自若贼其子奴其夫寇雠其舅姑便令得数十甲子
聆夫人之声颂夫人之德将愧汗雨集之不暇尚何望
卷十四 第 2b 页 WYG1204-0473b.png
寿章成轴者哉晋卿今行矣闻肩舆将随之官以不肖
区区之情固恨无才请连州之近治尚祈有喜笑京兆
之平反是祀立秋日序

  中圣亭诗序

  至元庚辰余被檄入郓过张君德修都事之东墅方辇
石担土基乾之隅余未诘君君乃语余曰此吾筑亭之
所亭虽未成已取徐邈酒清为圣时复中之之义以中
圣名之将徵诗作轴请吾子为序余曰嘻大哉圣乎凡
卷十四 第 3a 页 WYG1204-0473c.png
游圣门跻圣域履圣途有土旷然无险阻之难有气熙
然无寒暑之虞有俗寂然无利害之扰有风恬然无爱
憎之殊其行徐徐其寝愉愉真民之无怀国之华胥也
故袁盎取是道以脱身陈平用是道以保家曹参由是
道以安天下后有颂其德赞其功记其乡君今又欲序
其亭非游之久济之深履之远者能至此欤虽然如吾
德修志高行洁才博气猛由行台之佐与平宋之功一
有龃龉遽邈之慕惟圣之娱以余观之今四海为家蔑
卷十四 第 3b 页 WYG1204-0473d.png
三分之曹魏群贤在位岂一语之鲜通但恐君之名一
日达上听上之命一日及君居不特领安南守赐关内
侯迁抚军将军而已乎彼或笑沉湎讥狂愚谓濡首腐
胁是图斯皆吾圣之罪人又岂真知君之徒抑未知作
诗者以为何如君举觞起谢曰子得之矣子得之矣邯
郸张某敬书

  霍御史母氏八秩诗序

  凡为人子莫不欲亲得其寿为人亲亦莫不欲子荣其
卷十四 第 4a 页 WYG1204-0474a.png
寿故世有七十古稀之语又有八十辰庆之礼虽然使
其亲寿所谓子者穷且苦方菽水不给当介眉之际徒
有仰视鹤发长太息而已奚以庆为必得其子光辉腾
达为时所称其于曳朱紫之馀斑舞乎目前以尽捧觞
之乐然后可以为荣矣是知得寿者为难荣寿者尤为
难今国瑞御史圣善已登八秩之年尚耳聪目明优游
几杖可谓得其寿者矣而御史幼服三迁之教能以儒
饰吏翔历省台可谓荣其寿者矣至元戊寅春与余同
卷十四 第 4b 页 WYG1204-0474b.png
事川蜀将求四方贤士夫之诗以贺乃嘱余为引余因
告之曰圣善所以寿者天也御史所以荣其寿也亦天
也以是寿有是荣意天之所以福君者尚不特在今日
恐有后日远大之卑也君诚能知天卑之意日孝日敬
叠种厥德则将见圣善之年益高御史之名益重使后
之贺者视今之例当有大书特书几卷几轴者出余虽
不才政以此为张本云是春灯节前三日邯郸张某序

  时贤词翰集序

卷十四 第 5a 页 WYG1204-0474c.png
  余掾宪台被檄按川陜尝会宋鉴山先生于长安时先
生集四方交游雅制成十巨轴以甲乙第之至一百九
十馀人目曰时贤词翰续有所得拟作别轴一别十四
载杳不知其何如今年秋其子礼听彦聪录为数帖使
老仆负之访余京师始知先生已去世二年矣言念旧
游不觉哀叹既而彦聪坚恳曰先人平昔志在是书凡
交游既殁者皆立小传著出处之大槩当时方兴未艾
者特书其姓字爵里耳书未行遽弃养而去不孝某分
卷十四 第 5b 页 WYG1204-0474d.png
为前后二集将锓木以传立传者列之于前书姓字爵
里者列之于后也献陵刘元质云中孟驾之二公之引
皆冠前帙敢以后集序为请余谓士之德莫贵于扬善
亦莫贵于伏善盖扬善者难而伏善者又难也观诗文
乐府不啻千馀首始于父执之四贤非扬善而何终于
时辈之诸公非伏善而何昔剔雄深于玄者也刘子骏
仅读一过便有覆酱瓿之语何逊清于诗者也刘孝绰
止取两篇遂有撰诗苑之讥玄果泯乎诗果不传乎在
卷十四 第 6a 页 WYG1204-0475a.png
扬何亦奚损适足以见当时忌嫉太甚二刘尚若此况
其下者乎今群贤雄章杰句如精金美玉自有定价光
焰固不可掩使选集时果无定见一为俗议所摇亦未
必成此美事其用心贤于二刘远矣至于孰诗之雅正
孰文之高古孰乐府之清新览者当自知又何待余喙
喋喋也唯集中鄙诗数篇为我删之先生讳某字某官
中顺大夫西蜀四川道提刑按察副使鉴山其自号云

  送王君朋益燕南宪司序

卷十四 第 6b 页 WYG1204-0475b.png
  自余任南台御史中间走七闽历两浙未尝少安于此
虽同列人十馀有不及接一语共一事者二载之间转
迁殆尽吾友王君朋益相遇最晚其临事应物处相益
最多盖余之方赖君而圆余之固赖君而权余之拙疏
赖君而周旋才一换岁又改燕南佥事则余所病方固
拙疏将在乎膏肓云山悠悠一别千里秋风马鸣到官
在迩正诸君喜得同僚之日是不肖恨失良同志之时
也故序而复诗至元癸未重阳日邯郸张某书

卷十四 第 7a 页 WYG1204-0475c.png
  张澹然先生文集序

  壬辰汴梁破前进士不殁于兵不莩于野不殒于沟壑
者固少而平达河朔名动当世变举业为文章者又少
由元季而下如王鹿庵徐复斋诸公仅十馀人济阳张
澹然先生其一也先生弱冠有隽声登正大八年词赋
第虽历省掾授郡倅百蕴不一施罹大变而北归清河
之滨笔砚自随刻意读书大放厥辞东行台敬其贤复
署以郎位非素志也年踰知命竟澹泊以终有诗文乐
卷十四 第 7b 页 WYG1204-0475d.png
府数百篇子维仲安任国子博士集为若干卷请序某
伏读再四爱其篇目少而体制备盖诗寓去国之情而
不露其悲伤文尽叙事之实而不失于冗长乐府达处
顺之理而不流于浮艳谑浪非天资高学力笃道味深
世故熟其孰能到槩而言之真前辈中大手笔也惜乎
天不假年不得与同辈诸公颉颃于金马玉堂之上尽
展其所长妄论若此使今日尚无恙抑未知以为何如
某少从敬斋学公于先生为同年见所作张氏世德碑
卷十四 第 8a 页 WYG1204-0476a.png
极称其才又尝与仲安同掾宪台故不辞而书仍并及
出处之大略云先生讳鼎字辅之澹然其自号也至元
辛卯六月初吉邯郸张某序

  送翰林学士阎公浙西道廉访使序

  更化后制度一新尤注意风宪改提刑按察为肃政廉
访使责任愈重选人益精否者汰而能者举静斋阎公
以翰林学士除浙西道廉访使命既下每以任重辞某
义在同僚敢告之曰自汉唐治天下莫不以遣使为急
卷十四 第 8b 页 WYG1204-0476b.png
曰循行曰直指曰采访曰黜陟与今所谓按察廉访其
名虽殊其实则一率不过美风俗励政治禁贪猾举冤
滞保疲瘵登俊乂以公之学素所习知以公之才皆所
优为果南北诸道人皆如斯何忧乎不治窃尝思公由
东平入燕处深严十馀载一旦渡长淮越大江过浙闽
诸名山如党承旨诗所云平生梦寐不到处乃以王事
从私游肃清之暇伸纸落笔发挥胸中所有亦南游之
奇绝也第恐朝廷早晚有大顾问大谋议视吾辈中不
卷十四 第 9a 页 WYG1204-0476c.png
见公之风采未必不走驿骑而趣归后之宠拜岂浅浅
可知是行也又奚辞诸公盍饯之以诗至元辛卯夏六
月望日邯郸张某序

  送行省员外郎赵君伯恭赴汴序

  事亲孝为大孝禄养为大所贵乎禄养逮其存而有以
荣之如子路不择禄而仕毛义捧檄而喜姜公辅兼京
兆户曹许康佐求知院官皆此意也泰安赵君伯恭性
至孝善奉母承颜旨酒介眉求诗尝见称于搢绅诸公
卷十四 第 9b 页 WYG1204-0476d.png
在京师几寒暑每瞻白云辄作怅惋至元壬辰由中书
右司都事出为河南省员外郎仆马在道过余言别津
津然喜见眉宇间盖便养之志得矣当三山雨晴故宫
花香御板舆称寿觞丝竹骈列歌舞揄扬柔色慈颜而
并悦彩衣朝服以争光使汴人艳其荣是春风宴席之
初张也至于佐外省抚诸郡决衮衮之簿书吐婉婉之
幕画在伯恭馀事耳故不书是年正月二十二日邯郸
张某题其端

卷十四 第 10a 页 WYG1204-0477a.png
  古今指掌图序

  天地开辟未有疆理神农之王天下东西九十万里南
北八十五万里黄帝经制万国尧遭洪水命禹治之别
四海为九州舜釐为十二夏禹涂山之会执玉帛者万
国商汤革命吞灭过半周之封建不过千八百国吞灭
又几半矣春秋止百七十国战国止七国秦始皇兼并
四海分四十郡汉武开广三边后置十三部光武并省
郡县其后亦为十三州部自是分为三国至晋而混一
卷十四 第 10b 页 WYG1204-0477b.png
裂为南北至隋而混一唐太宗分十道玄宗分十五道
昭哀之亡五季扰攘至宋而混一建炎渡江辽灭金强
至国朝而混一呜呼由五三而下有疆理者凡几变更
几分争几混同矣此闽士陈某光大古今指掌图不得
不作也纂图四上下贯穿三千八百馀年国之所以久
近所以兴废披图一览尽在目前名为指掌孰曰不可
余非善谈史者因请序窃有问焉观君次历代之事掇
精英而入简约是祖司马温公举要历之遗意也序三
卷十四 第 11a 页 WYG1204-0477c.png
国之正统屈曹魏而进刘蜀是准朱文公纲目之书法
也举要固大体纲目亦正论但纪国编年之际必取纲
目例吾恐光大之笔尚有吮之而未易下者光大曰敬
闻命矣至元甲午四月日前翰林侍讲学士邯郸张某


  秋声集序

  始余为行台御史道松江会九山卫公洎其子谦才一
杯而别后十年来牧是郡访九山墓宿草己六白矣谦
卷十四 第 11b 页 WYG1204-0477d.png
出公秋声集求序许而未作又旬岁属者暇愈少请愈
力因思古今骚人多寓意秋声中由宋玉九辨而下如
李太白有紫极宫何处闻秋声诗刘禹锡欧阳永叔有
秋声赋率皆悲时之易失嗟老之将至状其凄清萧瑟
而已今九山之集取名虽同而实又有所不同者昔在
淳祐间公起乔木世臣后班省闼镇藩辅无施不可此
时不独无此作亦未尝有此声也及时移物换以故侯
退处于家不求闻达舍大篇短章何以自遣盖心非言
卷十四 第 12a 页 WYG1204-0478a.png
不宣言非声不传是知声之秋即心之秋即江山之秋
江山之秋即天地之秋也声无穷秋亦无穷彼观是集
读是序见山谷所云末世诗似候虫声便为诚然正所
谓痴人前不得说梦岂真知公者乎九原有灵或闻斯
言公讳宗武字淇父官至朝请大夫九山其自号云至
元甲午重九日序

  送王侍御河北按察使序

  有地数千里有城数百区持肃清之权按治于其间喜
卷十四 第 12b 页 WYG1204-0478b.png
之而为春怒之而为秋使百辟群吏趋走听命之不暇
大丈夫得官宪司亦荣矣矧自内而长者乎矧得归其
乡者乎至元十四年春通议王公以御史出为河北河
南道提刑按察使使长者也相旧居也奉命之日喜于
治装了不见其留连恋顾之意其为荣也又明矣闻者
犹赍咨怪疑咸以为不当去方朝廷不次用人如公之
宽而明廉而温不苛细以害事不矫饰以沽名德如此
其厚学如此其优不横飞直上而区区再授是职何甘
卷十四 第 13a 页 WYG1204-0478c.png
于外除乐其南归也盖不知公之所以蔚豹变之文际
龙飞之运一命而春官再命而虎符三命而乌台英声
华闻垂二十年果轻举易动乘时取位安往而不到第
顾其道之与义职之与志如何耳苟道行义合职修志
得岂有乘使者之车还旧居之地不以为荣乎如其不
然虽内迁上擢不过占位谨署苟延岁月而已是岂公
之本心哉是行也谢倥偬绝危疑就安崇达坦夷必将
见铿鍧其政声炜晔其德望凛秋霜于劾奏之馀沛时
卷十四 第 13b 页 WYG1204-0478d.png
雨于平反之际使循行不独美于汉黜陟不独称于唐
一旦圣天子图任旧人驰驿骑于邺南走星轺于洹上
召公共大政决大议上沙堤而转黄阁秉钧轴而调鼎
鼐不犹愈于向所谓轻举易动乘时取位之为远乎若
夫衣绣而临西溪水波为之增明揽辔而望西山云烟
为之动色驺唱导前骑从拥后夹道之人观者如堵见
煇煌焜耀未必不与韩氏昼锦齐称而并道由是观之
则公之荣非特在今日又当为后贺用是敢泄疑者之
卷十四 第 14a 页 WYG1204-0479a.png
情及公之所可必者为之序

  梁尘外山中吟序

  近世缁黄之诗缁固少而黄又绝少间有留心笔砚寄
兴篇什能不沦于颂语不流于教言可以传播搢绅士
夫之间千万中才一二人何作者之寥寥也道士梁尘
外中砥余旧识于茅山多作诗乐与吾辈游尝赠余古
律数篇使人读之不置盖一二人之杰出者近携山中
吟藁来京师观者无不称叹复请序于余且求正焉所
卷十四 第 14b 页 WYG1204-0479b.png
贵乎道人之诗尘俗固不可专用道家语亦不可然则
何所依归乎罗浮道士谁同流草衣木食轻王侯世间
甲子管不得壶内乾坤别有秋数着残棋江月晓一声
长啸海山秋饮馀回首话归路遥指白云天尽头此非
有唐吕洞宾之诗乎诗之夺胎换骨超凡入圣无出于
此归而求之有馀师以尘内之吾观尘外之渠向上一
路悟则即到俟他日再游华阳洞天相访于积金峰之
巅煮石乳酌丹泉焚古龙涎尽读囊中别后之篇必有
卷十四 第 15a 页 WYG1204-0479c.png
合于二仙余试指似之当笑领焉

  葵轩小藁序

  金百馀年士大夫例熟科举业求以诗文鸣世者由党
赵以降才数屈指而已盖皆舍缓而趋急得此而失彼
不有豪迈特达者出而造物卑以才气付以师友假以
岁年其何能兼之哉葵轩先生张公金遗老也自妙龄
已有声场屋戊戌再以词赋魁山东其篇什文字尤刻
意不废非才气之偏乎在庐台则从学师右辖仲安过
卷十四 第 15b 页 WYG1204-0479d.png
河南则接见礼部闲闲公北渡后则交游王鹿庵杨素
庵诸君非师友之贤乎建元以来同辈者登膴仕据要
津不旋踵而凋丧殆尽独恬守一教官竟得安闲晚境
今寿迄八秩尚以著述为事非岁年之延乎有集若干
卷号葵轩小藁其子克勤等求余为序余谓先生禀赋
若此渊源若此老于笔砚又若此可谓兼而两得者也
至于诗之清适文之典雅已传布人口读者所共知又
何待余言之重轻而区区为是者特以科场人视诗文
卷十四 第 16a 页 WYG1204-0480a.png
为末事不能兼之者存所警云

  送鲜于都事赴任杭州序

  朝廷更化急于用人吾友鲜于君伯机由湖南宪幕召
补内省掾以家贫亲老不能北顺流而下留寓淮海读
书考古外百不事事行台便其养尝两荐为监察御史
意其命可立待未几改授浙西宣慰都事君固处之自
若识者皆有位不究才之叹余窃谓不然盖天之生才
必有用至于用违其宜处非其地在乎遇不遇合不合
卷十四 第 16b 页 WYG1204-0480b.png
尔彼深情厚貌内奸外朴君肯表表以为端诚乎彼布
被脱粟欺世盗名君肯矫矫以为淳俭乎彼喜功生事
多忌好讦君肯皦皦以为公平之与刚直乎君虽不吾
语吾知君弗为且御史黄牒也都司亦黄牒也御史绯
衣也都司亦绯衣也初何有贵贱高下之间如伯机之
才之学坐之繁剧纷扰之中而不乱置之羽檄奔走之
地而不惑能言听计行职修志得与其群列于此孰若
独立于其彼与其倥偬于内孰若从容于其外况齿发
卷十四 第 17a 页 WYG1204-0480c.png
日脱名声日白虽欲委顺不苟于世安知将来不有大
遇合者孤舟水生亟趋杭矣暇时一过湖上为我谢南
北诸峰方自劾求去慎勿使白云扄岩青松遮道以我
为山中之逋客也

  送高抟霄序

  抟霄与余游馀二十年余见同进者或绯衣或朱轮或
金虎符方相望于时独君一堕筦库数载始得归何遇
不遇辽夐之若此然君子不患位卑患志不立不患禄
卷十四 第 17b 页 WYG1204-0480d.png
微患学不修以君之志之学能立且修后必有大合者
又何用幽忧其心憔悴其色耶是日酒半酣出齐州门
驱羸马而西归到吾乡为寄声西山白云虽簿书倥偬
而此心无日不思诸公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