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三
卷十三 第 1a 页 WYG1204-0462a.png
  钦定四库全书

  西岩集卷十三     元 张之翰 撰

  表

  传国玺表

  王者登极必有受命之符天下藏珍须待应诚而至一
朝进瑞万宇腾欢恭惟(依式)明烛无疆密应有感承百王
之正统嗣累世之洪休始青宫则付金宝于军前未紫
宸则出玉玺于都下玺本从土是应任尔土之兆玉初
卷十三 第 1b 页 WYG1204-0462b.png
禀阳是应居正阳之尊岂人力之所能信天命之有在
卞和献而李斯篆已千馀年杨桓辨而崔斌言又一再
得虹气蟠空而不散螭文压际以仍存臣某等远牧松
江久辞枫陛敬祝永昌之寿喜聆传国之名仰焕乎八
字之文咸称神妙愿主以六人之职益镇升平

  贺登极表

  天命神器有归古无久旷圣人大宝曰位今睹新登凡
属统临举深欣戴(依式)勇智天锡聪明日跻先授储宫之
卷十三 第 2a 页 WYG1204-0462c.png
宝符复得传国之玉玺父称帝母称后式彰纯孝之诚
诏有令赦有恩迓续隆平之治臣等叨分郡寄企想朝
仪瞻北阙九重莫与龙飞之会祝南山万寿愿伸虎拜
之恭

  改元元贞贺表

  受命维新继正统为正朔履端于始改元贞为元年万
国昭宣群情抃蹈(中贺)精感天地功光祖宗体四德之纯
乾当三阳之交泰下地出吉符岂元狩之可比上位定
卷十三 第 2b 页 WYG1204-0462d.png
大宝非元鼎之相侔臣某等寸心恋阙千里专城恭行
宽大之书亲际盛明之世想文武班联之嘉会天远九
重同吏民鼓舞之欢声山呼万岁

  贺皇太子表

  子恃母慈乃受图于四海母由子贵而正位于内朝孝
治有光尊亲莫大恭惟(中贺)躬履节俭性顺柔雍夙赞明
孝之先皇诞生睿哲之嗣帝谨畏深抑有唐宪之遗风
端悫诚庄备周任之全德付八字传国之宝成五色补
卷十三 第 3a 页 WYG1204-0463a.png
天之功宜扬万国之徽音允极九州之富养臣某等喜
逢盛事承乏远方玉辂金车阻观礼万安殿上珠庭日
角想承颜长乐宫中

  议

  楮币议

  天下之患莫患于财用之不足财用之患莫患于楮币
之不实夫楮币裁方寸为飞钱敌百千之实利制之以
权权非不重也行之以法法非不巧也然未有久而不
卷十三 第 3b 页 WYG1204-0463b.png
涩滞者惟在救之何如尔自中统至今二十馀年中间
奸臣柄国惟聚敛贸易是务其数十倍于初楮日多而
日贱金帛珠玉等日少而日贵盖不知称提有致也问
称提有策乎曰有今南北混一此楮必用不过自上贵
信之尔如出金以兑换使之通行一策也铸钱以表里
使之折当二策也造钞以更新使之收买三策也愚见
若此未审可否惟详择焉

  议盗

卷十三 第 4a 页 WYG1204-0463c.png
  窃思盗者古今之通患去盗之术无他使斯民崇本而
已昔一夫受田百亩力穑作劳春耕秋穫惟知仰事俯
育奚暇他及是以非意不萌戾心不起盗何从而发今
盗贼繁多在淮及北且未论观南方归附以来负贩之
商游手之辈朝无担石之储暮获千金之利始则茶商
终则因茶而为盗始则盐商终则因盐而为盗始则铜
铁铅矾之商终则因铜铁铅矾而为盗始则海运之夫
蕃船之商终则因海运蕃船而为盗皆由逐什一之利
卷十三 第 4b 页 WYG1204-0463d.png
终不免为盗贼之归是天下之盗常起于利孔之一诱
故一旦去本趋末舍农为商因商作盗或聚集于山林
或剽掠于江海而又诱饥寒逃散之民并作过经断之
党相附而为盗虽致之之由不同所以为害一也近者
省劄旁午台文络绎一则责军官二则责民官至于罚
至于杖其治盗之法可谓严且急矣然法日重而盗日
多其故安在盖治盗不如弭盗责官不如选官何谓弭
盗教贩商以务农散梢水以作民抚流移以复业拘刺
卷十三 第 5a 页 WYG1204-0464a.png
断以供役非弭欤何谓选官布循良以典郡去贪暴以
远民用智谋以主兵间承袭以备员非选欤虽然曰弭
曰选本也可缓不可急曰禁曰捕标也可急不可缓今
强盗劫某处窃盗生某处镇守者固无所逃罪问之抚
字者汝何为而致此邪必曰某无龚遂之便宜何以罢
渤海之盗某无赵广之擅诛何以制颍川之盗某无虞
诩之伏兵何以擒朝歌之盗而况有案牍之劳形有钱
粮之掣肘有狱讼之焦心每遇盗贼不过率领县尉巡
卷十三 第 5b 页 WYG1204-0464b.png
检一二人县尉巡检不过率领弓手三二十人彼贼众
多动百千寡不敌众弱不敌强但束手待毙而已且残
民者贼也禦贼者军兵也土官不能遣军而镇守遣之
良民不敢执兵器而贼徒执之如此而望盗止贼息是
北辕适楚南辕适燕必无济事亦明矣为今之计必欲
罪军官亦及民官凡有镇守官处除出征调度不得干
预其馀贼发火起之事许路府州县达鲁花赤长官依
服里兼管奥鲁例一同提调区处无分彼我城郭内外
卷十三 第 6a 页 WYG1204-0464c.png
元有军铺除已设外更许增置仍摘管其地斟酌顿放
南北军人相参巡警及无军铺之处从本管官司保结
验人烟多少官为量给有印烙凿记军器不过数十件
令纯实之家收掌以备不虞亦目下治盗之大端也必
欲禁止消弭其澄源正本之术不可不讲然此伏虑所
拟未尽伏乞照详

  议科举

  自国家混一以来凡言科举者闻者莫不笑其迂阔以
卷十三 第 6b 页 WYG1204-0464d.png
为不急之务愚独谓不然盖自古忠臣烈士名卿贤大
夫未有不由此乎出窃见比年老师宿儒彫落殆尽后
生子弟无所见闻稍稍聪明者不为贴书必学主案今
年一主案贴书明年一州胥府吏今年一州胥府吏明
年一部掾省杂不数年之间内而省部台院外而府州
司县出身一官人矣习以成风莫之能革岂有煌煌大
元土地如此其广人民如此其繁官吏如此其众专取
人于此求其所谓经济之学治安之策果有耶无耶愚
卷十三 第 7a 页 WYG1204-0465a.png
所不知也为今之计莫急于科举科举之目曰制策曰
明经曰赋义曰宏词在议择而行之果人知所学将见
贤才辈出建立太平可为圣朝万世之光也

  序

  梦会图诗序

  唐元和中元稹为御史鞠狱梓潼白居易昆仲送至城
西而别后旬日白昆仲游曲江及慈恩寺酒半酣作诗
有忽忆故人天际去计程今日到梁州之句又旬日得
卷十三 第 7b 页 WYG1204-0465b.png
元书果以是日至褒仍寄诗曰梦君兄弟曲江头也到
慈恩院里游驿吏唤人排马去忽惊身在古梁州千里
魂交若合符契天圣宝元间石曼卿以歌诗豪于时尝
于平阳会中代作寄尹师鲁十年一梦花空委一篇词
意深美石没数年故人关咏永言忽梦石曰延年平日
多作诗独以平阳代意之篇最为得意而世人罕称之
能令此诗传世在永言耳咏觉增演其词隐度入迷仙
引于是天下争歌之古今名贤以梦相感者固多未有
卷十三 第 8a 页 WYG1204-0465c.png
如沙门澄照德公梦遇东坡之异者也德本性完颜氏
世为辽东盛族金正大己丑年六十一避兵太行之镇
安寨是岁春夜梦东坡谓德曰吾与若旧有十词欲书
为他日倍寿贺因命纸德谢不敢当坡曰天与寿其可
辞德就友人都钦求纸钦云茧纸在山当取而送之德
还坡别去且约衣黄时相见德因扣坡今居何地坡曰
主罗帅部语讫失所见而寤既旦钦相过曰夜假寤间
见公索纸今特取至德益惊但不知衣黄与罗部为何
卷十三 第 8b 页 WYG1204-0465d.png
义至元壬申诏天下僧易缁为黄时德一百三岁矣中
书左丞张公仲谦以黄罗二赠德是日复有送东坡画
像来者风神飘然与梦中无异上有坡子过题墨盖坡
帅定武时尝与僧守象相游从及坡南迁象亦示灭宣
和癸卯过佐定之帅幕象弟游宁恳求此像过因付之
故德之徒称其师为象后身或者疑之前所谓元之与
白石之与关皆平昔以道相同以义相合宜精神感通
若此且德之去坡已馀百年果忠义之心尚在英灵之
卷十三 第 9a 页 WYG1204-0466a.png
气不散有所付托不于吾儒而于彼浮屠何邪余因告
之曰坡道大不容才优见忌白首流落仅北归以没论
同辈中岂无才高学博能撰字说善解庄子者当日动
而得谤转喉触讳使若辈尚无恙其可语之乎不若访
僧之为乐也抑尝闻子由谪高安云庵居洞山聪禅居
圣寿寺一夕云庵梦同子由出迓五祖戒禅师觉以语
聪聪曰吾亦梦同去俄得坡书已至奉新旦夕可见子
由携两衲候于城南坡至告以梦事坡曰轼八九岁时
卷十三 第 9b 页 WYG1204-0466b.png
时时梦身是僧往来陜右先妣方娠梦一僧来托宿瘠
而眇云庵惊曰戒陜右人失一目暮年弃五祖来游高
安终于大愚逆数盖五十年而坡四十有九矣由是观
之则德之遇坡亦奚疑岁在庚寅今行台御史完颜正
父奉台檄按河东山西诸郡越明年正月七日正父初
度也人皆莫能知焚香静坐独念劬劳有僧敏东岩偶
携一轴来谒乃德公梦遇东坡纪寿之图也事有所感
亦岂徒然正父私自喜明日以实语敏敏甚惊异遂模
卷十三 第 10a 页 WYG1204-0466c.png
二公像于卷首请余序愚谓正父同姓德公者也愿学
坡公者也适是旦而得是图是造物者必欲同德之寿
继坡之名也故特书梦事之详俾观者有所考也

  兰亭纪异诗序

  天地间事事物物未始无定数至于成坏废兴相寻于
冥冥有可知者有不可知者盖在人为与弗为也兰亭
自晋王右军修禊一帖显于今近千载矣至元二十九
年岁在壬辰浙西廉访副史王君俣朋益由山阴拜右
卷十三 第 10b 页 WYG1204-0466d.png
军祠得郡人全氏所舍地创屋数十楹为兰亭书院将
择师之贤选子弟之俊秀者教养焉既落成复获兰亭
旧扁于古屋煤尘中拂拭睹之乃箕山王俣书与君殆
非偶然观者无不骇叹噫箕山东平视右军鼻祖耳孙
也其致敬固宜即不知二君相去几何年适姓同名同
事又同箕山乃东平之前身乎东平乃箕山之再生乎
虽未能诘可不谓之定数乎夫姓名偶同者古亦有之
如鲁两曾参赵两毛遂唐两韩翃不过并称于当时岂
卷十三 第 11a 页 WYG1204-0467a.png
比异代符合之若此兰亭余旧游想清流激湍茂林修
竹尚无恙他时再到曲水酹右军一觞问诸生进学几
人有能谈前度分司遗爱者当为君倾耳以听因读宋
侯庭秀书院记乃异其事而序之诗

  贞孝堂诗序

  昔共姜之自誓陶婴之悲歌闻其贞未闻其孝缇萦之
上书曹娥之号江闻其孝未闻其贞盖贞者妇之道孝
者女之行凡几世几年而有其人平江财赋提举武仲
卷十三 第 11b 页 WYG1204-0467b.png
举母夫人曹氏夫讳铎蚤亡时年三十有五教子训女
专一自守终身不可夺志非贞乎父母老而无子朝夕
勤恪以尽养生送死之礼非孝乎是宜名堂贞孝为无
愧大参左山商公特书扁其子台符作记翰林鹿庵诸
老赐之诗仲举复求余题端贞孝妇人女子之大德苟
有其一古犹不泯矧兼之者哉故不辞而书岂特一门
之光将为天下后世为妇为女者劝邯郸张某序

  送元正卿诗序

卷十三 第 12a 页 WYG1204-0467c.png
  鸡三喔扣门甚急起而视之武城元正卿来访问奚之
曰敝邑𨽻高唐郡王今所临集宁诸郡设黉舍兴儒宫
薄赋敛赈贫穷恤鳏寡矜疲癃熙熙然山后一乐土也
走尝曳裾王门及与府属元仲臣诸士夫相友善将再
往焉觊名胜赐之诗请序卷首余谓正卿之游久矣虽
生于鲁如青齐燕赵梁宋秦陜皆君之南庄北里东堂
西舍也平生明辨智慧重然诺尚气义何往而不合何
求而不得矧郡王主上之贤驸马也元氏诸君郡王之
卷十三 第 12b 页 WYG1204-0467d.png
佳宾僚也正卿是行将有馈千日酒与五侯鲭者乎赠
锦绣段与金错刀者乎其或发挥所蕴裨赞善政求一
置足之地乎否则隆冬敝裘走西北千馀里正马子才
所谓朔风惊沙枯梢号寒黄山谷所谓风力能冰酒霜
威欲拆绵元遗山所谓野狐岭上一回首不信君心如
石顽复何偿此区区乎蹉跎壮图侵寻老境与其劳于
途曷若佚于家与其醴于彼曷若淡于此余固不足止
正卿之锐他日倦游归卧于御河之湾息奔于丹阳之
卷十三 第 13a 页 WYG1204-0468a.png
祠追思畴昔当有感于斯言

  易斋诗卷序

  圣人之道载于经经之道原于易诗非易无以尽人情
书非易无以尽王事礼非易无以教民钦乐非易无以
教民和春秋非易无以教民名分易乃道之原五经道
之流也世之学者昧制作之本意指为圣人神天下之
书皆以茫然莫可得而诘遂晦其说于深远之域不有
熟读五经溯流以穷源孰知天地之道神明之德阴阳
卷十三 第 13b 页 WYG1204-0468b.png
之义性命之理尽在于是何以明之盖明者穷象数者
也故曰易者象也又曰极其数惟有象可以具八卦之
体惟有数可以著八卦之用惟有八卦可以备六十四
卦之变如月之在水云之在空舍象数求易是无水而
求月离空而求云其可得乎平阳姚舜卿多读书喜学
易所得盖不浅寓京师数年名卿贤士夫日至其门论
说之馀往往扣以吉凶祸福辄取某卦某爻断之应者
尝十八九人有酬之虽一毫不受非庸庸日者之可比
卷十三 第 14a 页 WYG1204-0468c.png
庶乎读五经穷象数者也有易斋范泉岩右辖书其扁
诸公皆赠之诗既轴徵予序因原其易与舜卿所自得
者题其端或谓易之道深且远矣岂象数所能尽其亦
未之思也幸无辨

  双松图诗序

  平定聂侯文绰甫由循州同知得代寓维扬出先师双
松亭诗及其图见示盖无忘父风之意也且索予序余
谓古人爱松者多矣如蓝田丞吟其间麻城令名其亭
卷十三 第 14b 页 WYG1204-0468d.png
天台道人写其图或见于韩记或见于苏诗或见于陆
赞皆世所共知者昔乃父既咏而亭今嗣子又图以形
是兼三家之美而为一门之荣宜乎有四方贤士夫之
为题评虽然松客也人主也松非人无以托其生人非
松无以致其清自先公谢世馀二十载其树森森然郁
郁然尚赖后之主盟吾文绰甫方蹭蹬仕途去乡数千
里区区瘴烟中来每南北相望宁不各怆然其情以愚
观之与其写龙蛇之影孰若听风雨之声与其噫鸾鹤
卷十三 第 15a 页 WYG1204-0469a.png
之栖孰若踏云月而行其或不谅斯语恐君他日梦有
挽衣者必苍然之两髯卿也

  义商诗序

  吾宗兄威卿自上江来会余广陵云潭有许张二商合
钱作贩鬻计凡五易岁无一字附记许因母丧遂罄所
有平分而去始终无少隙焉间岁复还潭时张方火其
庐生生之资尽绝许嗟叹不已慨然以八百贯见惠既
受许徙居江州张复前业居无几饶益又多取元惠之
卷十三 第 15b 页 WYG1204-0469b.png
数与所收之息并六千八百缗悉送还许许厉声曰此
患难相助之礼奚其偿乃坚拒之其子亦不敢违父命
若此者再月江州之亲旧耆庶劝留半载而子始归许
伺张生朝尽出所留易白金之器以为寿期于不负初
心而后已西南诸公皆美之以诗幸以黄绢幼妇之辞
题其端窃谓商乘时射利之人也至于趍驵登龙断
竞锥刀逐羽毛生死于阜通懋易间日以致富为念初
不知救难周急为何事今许张二君能明交分立让风
卷十三 第 16a 页 WYG1204-0469c.png
视数百万如粪土与古之管鲍奚异故称之以君书曰
义商噫彼列名公卿厕迹士夫有身系众钥手执牙筹
虽铜山金穴垂老而未肯散一钱者闻二君之名睹二
君之事宁不愧汗如雨邪许平阳人字伯祥张真定人
字正卿皆忘其名俟他日得之而重书之

  刘法师诗序

  吾友马君希骥晨持二诗轴为请曰此四方士夫赠相
下刘法师祈雨救病之所作也今应诏阙庭欲求台阁
卷十三 第 16b 页 WYG1204-0469d.png
诸君盛制合而为一请吾子为序其大略师盖愿而信
直而义谦而不柔质而不蔽虽以道陵教受圣天子知
非上命有所祈禳未尝一语自及每与吾辈游凡论好
善嫉恶之事则津津然喜见眉睫间较其云为寔道名
而儒行者也余曰嘻亦异哉世之拾残经受秘箓者方
以术自居例谓儒者为不相干其视名章俊语为何物
独刘君恳恳不已究其意岂特欲神其术异其事专尚
本家语耶若本家语是尚以之祈雨则不过如陆先生
卷十三 第 17a 页 WYG1204-0470a.png
之拂云刘守真之噀水以之救病则不过如叶法善之
摄魅江处士之制鬼斯皆师之饱闻而饫知之又何庸
复赘辞其旁是请也必有以见名教所以事君所以为
臣所以泽民者因言而愿向之也吾儒诚能以是语师
师诚能以是听吾儒当投龙降鹤之暇遇有顾问时以
清净陈治道灵应赞化权其或进一大贤退一大不肖
是布天下之甘泽也是除天下之妖邪也不犹愈于向
所谓祈禳者远矣昔魏郑公侍中也初诡为道士尹偣
卷十三 第 17b 页 WYG1204-0470b.png
谏议也亦尝为黄冠如希骥之谈虽未敢必师以二公
之迹至于求师以二公之心不无望焉余既义不得嘿
因书师之固有以告吾辈作诗者其勿谩

  鲁叔宁古村易说序

  国家数路取人阴阳卜筮无不与至则馆集贤而廪给
之比年虽云合雨集求其术可以依稀髣髴者盖少或
依稀矣髣髴矣而不挟之钓功名干利禄者又加少惟
有道君子厌奔竞事恬退则异于是浏阳鲁叔宁专学
卷十三 第 18a 页 WYG1204-0470c.png
易尤精于数赴召阙庭有问辄验尝赐车以便出入诏
以复徭役及欲与之官每谢不敢至元壬辰以老疾辞
上意殊眷眷继陈所以去之实乃许将登舟请余作古
村易说序嘻世之取号于峰于溪于涧于松竹于梅菊不为
不多斯属闲适之趣果遂其所欲几何人焉今叔宁发
挥家学遭遇主知凡三寒暑无一豪物欲累如孤云野
鹤翛然而往回视以术取功名利禄之徒相去奚啻九
万里不几于有道君子而遂所欲者乎自号古村畴曰
卷十三 第 18b 页 WYG1204-0470d.png
不宜且村野也墅也墟落也复加之以古是世间纷华
事举不足动吾意必欲耕宽閒适茫荡邻寂寞致萧爽
慕庞德公郑子真之为人想焚香默坐手执周易一卷
时客有自京师而南访于青枫之下饭饱茶馀谈某之
拜免某之成败某之吉凶固皆在君术中亦未必不对
客笑且叹也余因其归为之歌曰泽之邑有曰浏阳鲁
之居居邑之傍维今浏阳兮乃古临湘风物潇洒兮民
俗富穰田有米兮玉粒长瓮有酒兮浮蛆香人生所贵
卷十三 第 19a 页 WYG1204-0471a.png
兮寿康古村之乐兮乐未央片帆归兮渺相望盍一语
兮决余之行藏何时杖屦兮如君徜徉

  朱孝童诗序

  事亲莫大于尽孝孝以养疾为大养疾莫难于童幼幼
以有感为难故滕昙恭五岁遇寒瓜以疗母患梁彦先
七岁得紫石英而治父疾皆笔之史传垂之后世贵其
幼如此其孝孝如此其有感也至元庚午清苑朱元僧
年十三以父病笃百疗不能愈辄默刲其股之肉既烹
卷十三 第 19b 页 WYG1204-0471b.png
且绐父况水以进父随饮而随起较其物与所谓瓜石
者固异至其所感者一也后九年建康按察佥事王君
晋卿请余为序其事余曰嘻亦异哉自唐著本草拾遗
谓人肉治羸疾有以剔股旌其门昌黎公尝论之曰父
母疾烹药饵为孝未闻毁肢体者也及宋讲求贡举东
坡亦议之曰上以孝取人则勇者割股怯者庐墓是教
天下相率而为伪也盖二公皆不与者恶毁伤以求旌
表之名惧诈伪以取侥倖之荣也今朱氏子昏昏一童
卷十三 第 20a 页 WYG1204-0471c.png
騃耳当天理发见时万虑俱空惟一真实在操刀之顷
曾何有表名之望动其机耶亦何有倖荣之念横于心
耶以余观之生穷乡委巷无教养之资遽忘身及亲若
此虽非正道亦有足称者使得见二公未必不略迹取
心舍常从变复以孝童目之也闻是子颇好学果前念
不汨后志愈笃不自足于一行复多读于群书能仁此
孝义此孝礼信此孝敬视如对日星敬听如对雷霆则
他日肃然所通无门无旁塞乎天地横乎四海又何烦
卷十三 第 20b 页 WYG1204-0471d.png
余喙之喋喋焉阿僧其勉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