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五
卷五 第 1a 页 WYG1229-0054c.png
钦定四库全书
 胡仲子集卷五      明 胡翰 撰
  心学图说序
心学有图图有说金华郑彦渊之所著也彦渊之学务
得于已不求合于人故其言与先儒或同或异不惑于
人之是非余始见之而骇再而疑三复而不能已犹未
释然乃谂诸彦渊氏上下反覆其议然后知其微意盖
有在矣人同宇以生孰无是心哉中虚而神明宰乎五
卷五 第 1b 页 WYG1229-0054d.png
官统乎性情经纬乎万事其为心岂有异哉可以参天
地赞化育而不能不囿于形危于欲而构于物风波之
民欤倒置之民欤何其相去远也冥冥之中独见晓者
何其少也幸而有之则又过中失正恶外物之累求照
无物之地以有生之气有形之状皆幻也以有为之法
有言之教皆赘也而亦终不能去之秪自私耳虽曰气
合于神神合于无吾心斋也无念无住一超顿悟吾明
心也见性也而于理未能全尽于物未能无外也人与
卷五 第 2a 页 WYG1229-0055a.png
天地同出一本有外之心不可以合天心彼恶知之哉
彦渊恬处山林洒然有高尚之趣尝危坐一室竟夕不
寐吾惧其去吾门墙而为斯人之归也顾乃张皇幽眇
致极高广上溯羲皇心地而与搢绅儒者较是非定可
否于大公至正之域此其志岂苟哉邵子曰心为太极
(阙/)  宇宙分事即吾分事吾分事即宇宙分事其亦
(阙/)  此乎张子曰见闻之知非德性所知其所得者
(阙/) 于见闻之外乎是自得也苟自得之揔方而议
卷五 第 2b 页 WYG1229-0055b.png
可也(阙/)口所言可也不必同也不必不同也道一而已
知之有至焉有不至焉行之有至焉有不至焉言之有
至焉有不至焉以至观不至易矣以不至观至则难也
(阙/)者固秦(阙/)氏也自离经辨志以至壮未尝不学即
物以穷理则未之贯也集义以养气则未之充也而况
元元本本有未易言者欲求之孰从而求之欲舍而去
之孰从而它求之且成心未忘也蟫食经传间以至于
衰且老犹纷如也罔如也观于彦渊氏之图说安得不
卷五 第 3a 页 WYG1229-0055c.png
骇且疑乎彦渊氏其将针砭我乎将授我以天地之鉴
万物之镜乎虽然天下之同余病者多矣天下之禁方
(阙/)不在兰室者人共传焉而终不试之书曰惟精惟一
允执厥中余敢取而书之以冠篇端
  华川集序
吾乡以学术称者在至元中则金公吉甫胡公汲仲为
之倡汲仲之后则许公益之柳公道传黄公晋卿吴公
正传胡公古愚卓立并起而张公子长陈公君采王公
卷五 第 3b 页 WYG1229-0055d.png
叔善又皆彬彬和附于下当南北混一方地数万里(阙/)
物非可亿计而言文献之绪者以婺为称首则是数君
子实表砺焉逮至正以后黄公犹秉笔中朝于是沦谢
始尽而得吾子充绍其声光子充黄公里中子也尝负
其所有涉涛江游吴中者久之又自吴踰淮溯黄河而
北达于燕赵留辇毂之下久之讫无所遇合傫然布衣
耳然自京师及四方之士不问识与不识见其文者莫
不称其美则其得之黄公者深矣余间谒公华川上质
卷五 第 4a 页 WYG1229-0056a.png
其所业公不以为不可教引之就学退见子充英妙之
气奕奕文字间未尝不骇且愧意锐欲追及之其后每
见则必出其文以示予而亦每不同雍容俯仰如冠冕
佩玉周旋堂陛之上驰骋纵横如风云蛇鸟按兵行阵
之间而音节曲折则与黄公如出一律杂乎并奏而天
韵逸发也余亟读之不暇古之君子病无闻焉非有待
乎其外也待乎外而闻焉者则君子之不闻者多矣君
子之学将以求道而已苟得其道则其见之立言者犹
卷五 第 4b 页 WYG1229-0056b.png
其措诸事业也自吾识子充垂三十年搢绅学者不必
才且贤率多就功名以取富贵不旋踵而摧败身蹈死
地剪为俘囚者其人往往而子充幸而相见固无恙也
以其所得者计之其取诸造物果孰优乎今子充年壮
未艾才气足以有为天苟使之遇合而措诸行事则不
敢知由其所得益推而达之古吾见其无不至矣昔汲
仲有言千古圣贤相传之道由斯文而知之后之千古
亦将由斯文而知(阙/)道上下千古其人不相及矣必待
卷五 第 5a 页 WYG1229-0056c.png
此而后知其道焉然则子充之文不可不传也以余处
其师友之间知之深不自知其言之过揆之于道学术
之在吾乡犹其在天下也吾何嫌而不乐为天下道哉
  送赵子将赴北序
武威余公廷心特达好士虽身处显宦而所至延访儒
者退然如布衣居浙东二年移病乞去余始以诸生进
谒既而公归淮南丁太夫人之丧中原构乱淮南当其
冲遂起公衰绖中守镇安庆天下如公者计不多得不
卷五 第 5b 页 WYG1229-0056d.png
以庙堂之地处之而置在疆场恐一旦仓卒非国之利
去年公之客赵子将来言公无恙唯须发浸白貌加瘠
耳听其言论自分与城存亡决矣子将从公游最久在
武昌时尝教其子得臣比至京师公为书荐之达官诸
故人自京师至仪真又属其故人善遇之其来是也且
曰浙东有胡翰者子往见之于学当有得也故子将以
公之言为信而不忘余于闾左安知余之非才哉燕人
有石燕人不贵而宋人贵之彼以为玉故也使知其非
卷五 第 6a 页 WYG1229-0057a.png
玉则委而去之甚于燕人矣赵公宫之垣廪以蒿荻赵
人发而试之箘簬不能过其坚彼惟无箘簬故也使若
楚之多箘簬则安用是哉余见余公之日少不虞公之
推予有甚于平生知已者惧燕石与赵之苫楚不足为
世重终败折耳然余公之好士则天下之士知之子将
在其门非若余之非才也年壮气锐可以有为于世进
之以学可以自至古人顾乃碌碌泯其迹庸众之中挈
挈奔走道路而不暇则人不知也子将家西江丰城有
卷五 第 6b 页 WYG1229-0057b.png
老亲在焉日夜念之告于余曰吾辕将南而今反北其
旆矣余甚怪之则曰楚氛未靖西江未有归日京师成
遵余公之友也尝以直道谠言忤柄臣于威燄方灼之
时临不测之祸而不辟今起而用之吾往依焉嗟乎子
将余无以增益子矣何以稽子哉今天下之患四肢不
举者多矣幸朝廷无事腹心可恃也子往而见余公之
友盍以东南之事告之如余公者岂宜久在外哉此非
予言天下之言也
卷五 第 7a 页 WYG1229-0057c.png
  送陈仲经赴京师序
括苍陈仲经为京师之行其姻友韩进之为之请赠
言余问仲经何如人也曰医者也子知其医乎曰否昔
河东张仲举尝称其术本东垣李氏又善针法则其人
固善医也余于针砭未暇论尝闻李氏之学推人之(阙/)
病根于中气不足(阙/)治体以脾胃为主其用谨于内外
有馀不足之际穷其补泻升沉之理随證加损而为之
方其意较可见矣故世多尚之尝有中风不仁者医视
卷五 第 7b 页 WYG1229-0057d.png
之投以人参数斤而愈有痢者蛊者医视之取白术当
归佐以它剂投之以木香伤中气人所用者辄去之痢
者服之三月不愈又以蛊者之證为不足投某剂亦不
愈母氏始病热不汗头若胁皆痛甚七日而气懑医视
之或曰此伤寒也或曰非也病且革医犹恬而视之耳
比余至京师京师之医十倍而甚于此者有之然不皆
主李氏呜呼明之患世人以元气不足为外伤淫邪而
反泻心肺是重绝其表也安知为明之之学者槩以淫
卷五 第 8a 页 WYG1229-0058a.png
邪积滞为元气不足视之间有中者则其术神矣不幸
往往而死宁不为之寒心乎若是者盖有由矣昔明之
之言曰凡外伤有馀之證必见于左手左主表故人迎
脉缓而大倍于气口或再倍或三倍内伤不足之證必
见于右右主里故气口脉大倍于人迎伤重者在少阴
则再倍太阴则三倍是岂不明甚矣乎后之学者得其
书之所言而不得其所不言其于脉固有不能尽明者
苟不能明何怪其误也唐许胤宗不欲著书以为脉之
卷五 第 8b 页 WYG1229-0058b.png
候幽而难明(阙/)意所解口莫能宣也由(阙/)    之
言岂不信乎世皆知针砭刺人一拨见病之(阙/)  飞
矢以故不敢轻用就令用药皆以针砭视之(阙/)  几
乎余未识(阙/) 而(阙/)以是告者重进之之(阙/)   以
余所见者(阙/)其慎之也仲经诚审于脉而(阙/)   善
学李氏者矣方张君(阙/)翰林雅善推毂士(阙/)   吾
见户外之屦满矣
  赠杨载序
卷五 第 9a 页 WYG1229-0058c.png
洪武二年余客留京师会杨载招谕日本自海上至未
几诏复往使其国四年秋日本奉表入贡载以劳获被
宠赉即又遣使流球五年秋流球奉表从载入贡道里
所经余复见于太末窃壮其行丈夫生不为将得为使
足矣缓颊折冲之间一言得之足为中国重一言失之
亦未尝不为夷狄侮笑东南海中诗夷国远而险者惟
日本近而险者则流球耳由古以来常负固桀骜以为
中国不足制之元入中国所统土宇与汉唐相出入至
卷五 第 9b 页 WYG1229-0058d.png
元中尝命省臣阿喽罕将兵讨日本未及其国而海舟
多漂覆不利其后又议取流球用闽人吴志斗之言不
出师而遣使往喻其国留泉南者虽久之讫不能达而
罢岂二国果不可制乎亦中国未有以服其心也今载
以一介行李冒风涛之险涉鱼龙不测之渊往来数万
里如行国中不顿刃折镞而二国靡然一旦臣服奉表
贡方物稽首拜舞阙下此非人力盖天威也天威所加
穷日之所出入有国者孰不震叠因其震叠而怀柔之
卷五 第 10a 页 WYG1229-0059a.png
行人之事也非有陆贾之辨傅介子之勇莫膺其任而
载慷慨许国奋不顾身者吾不知其何所负也窃求其
故而于驸马王公见之公在闽中尝取汉太尉家法书
以遗载欲其不失为清白吏子孙意者夷人饶于货宝
恒以此啖中国之使中国之使受其啖而甘之鲜不衄
于利者使载不衄于利则奉天威命安往而不济苟衄
于利则虽奇丈夫检狎小子之不若耳幸加勉焉今国
家委重非特使事盖将授之以政矣
卷五 第 10b 页 WYG1229-0059b.png
  送祝生归广信序
余观秦汉以来学术之盛未有加于宋诸儒者方乾道
淳熙间朱子绍明道学之(阙/)于东南时则有若广汉张
氏东莱吕氏相与左右而扶持之其它豪杰之士如永
嘉薛氏戴氏东阳陈氏(阙/)氏亦皆角立自以其所长暴
于一世之间而江西陆子静氏则又其卓然者也自鹅
湖会集而议论往来(阙/) 抵牾至不能挈而合之则欲
各尊所闻行所知以俟后之君子二子既没国家混一
卷五 第 11a 页 WYG1229-0059c.png
南北表章圣贤之学教人取士非朱子不著为令于是
天下靡然向风顾凡昔之所谓豪杰则已磨灭澌尽虽
其说之存者盖亦无几矣独为陆氏之学者今江东西
间往往不乏其人世虽欲舍之而终不能使之不传者
何也窃徵诸其书不能尽其奥恒思就其人问焉故处
州录事郑复初先生尝为余言其乡人祝蕃远之学出
自陆氏且甚高其行今十有五年矣至正丁亥余居先
人之丧有友偕客来见者余匍匐释杖而出望见冠服
卷五 第 11b 页 WYG1229-0059d.png
若不肃即而与之语则朴乎儒者问其家世则蕃远先
生之从子元晖也问先生则即世矣因述其行已之槩
先生遇事不顾利害与人开心见诚所至以讲学为已
任指授有师法尤属意其门人危素与之语或终夕不
寐去辄目送之以为兴吾教者必斯人也噫使先生苟
在则仆承下风而趋固所甘心焉而今不及见之元晖
之所得者又特其地理之说为详殆其支馀耳地理家
者夸尚祸福以惑人徼取重赀而元晖见利不苟趋见
卷五 第 12a 页 WYG1229-0060a.png
不可不苟就渐濡世泽犹不失为儒家子余间与之周
旋登麓而望指某水某丘类若可徵者穷其故不余告
也于其归省乃率交友赋诗赠之敢致一言曰子之不
我告者其术秘耳愿闻子从父所绍于陆氏者可乎余
尝识危君于京师危君不自言其学之所自子言之又
闻安仁李仲公子之先友也余视其文章不在子从父
下矣子幸归而拜之以余言质诸先生有若朱子之徒
者其言如此且翘翘然望之先生其谓何哉子它日其
卷五 第 12b 页 WYG1229-0060b.png
有以语我乎
  送张杰夫赴广陵序
张君杰夫以已亥之秋同知信安郡事后二年辛丑余
始辱与之游又二年(阙/)君以秩满调广陵其子之师祝
彦明氏来告曰(阙/)(阙/)以赠礼也赠以言者义也张君
之望于先生久矣今君之车马有行色先生盍亦图诸
余闻之矍然盖学有祠曰文昌祀七曲之神赐姓受氏
揆其初与君同所自出每春秋君必洁牲谒告祠下每
卷五 第 13a 页 WYG1229-0060c.png
祭必燕洽与诸生极欢而罢且俾纪诸盛美受命既久
讫以衰惫不果答君之贶微子吾几遗之如弁髦敢不
黾勉从礼以奉行者夫人之相与不以遇合为难其好
我也则望以周行之示其出祖也则致夫靡懈之规敢
不黾勉而继之以义今天下构兵数岁矣广陵在东南
为大都会昔之豪华钜丽皆君所见者一旦荡无遗矣
直视平野设险以相保孑遗之民望治甚于饥渴苟能
举箪食勺饮投之即黧瘠者戴之犹父母神明也果何
卷五 第 13b 页 WYG1229-0060d.png
惮而不亟救之畏天命而悲人穷此其时也君过家上
冢往践其任幸为我谢诸牧守高盖之车缇油之屏朝
廷所以彰有德者二千石与别驾实共膺之今方脩汉
故事愿勉旃毋自处黄霸下也
  送叶通判诗序
方山叶君来佐郡事其居距学官豫章槐梓之阴相接
謦欬之音相闻也君旦日出署公牍退即从容与诸生
谈义岁时往来觞酒豆肉相劳问意未尝不欢然相得
卷五 第 14a 页 WYG1229-0061a.png
也于是四年矣书考且去诸生来告曰君之勤于政仁
于民者群耳目不可涂也窃幸承君子之光在诗有之
无小无大从公于迈我则从之矣又曰载色载笑匪怒
伊教君则教我矣今君之骊驹在门无一言以道扬厥
美夫乃不可乎先生蒋植曰生之言然甘棠周人所以
美召公也嵩高周人所以赐申伯也托物造端婉而可
推于政者古之义也君家方山海上食禄于衢即其山
川风土之胜以摅其登高思远之情不亦宜乎请以是
卷五 第 14b 页 WYG1229-0061b.png
赋之既而成章属余叙之余与君东西南北之人也幸
而集焉取诗书法律以相从事以为其治沾沾自足于
是则末矣往岁东南之民弄兵海上闻其乡有孝义者
合众得千百人愿为国先驱出死力讨之事垂集而将
帅执狐疑之心不决卒养虎自遗言者至今扼腕此其
人为如何耶吾恐生不足以知君也君行勉之毋久处
囊中不脱颖而出也
  送许祭酒还京师序
卷五 第 15a 页 WYG1229-0061c.png
元年冬诏崇国子学大选儒臣以典教事于是许先生
存仁以适用之才名家之学简在圣衷由博士超拜祭
酒先生既莅职致请于朝俾归省先墓之在金华者乃
十有二月丙午谒拜墓下峻事戒行内自京师外及邦
人君子莫不喜闻快睹而称愿之以为闾里之荣也邦
家之光也斯文之幸也翰虽衰病将别犹不能已其区
区焉自昔帝王之兴顺天应人以有大造于海内士无
贵贱无小大无远近咸有帝臣之愿故知者效其谋勇
卷五 第 15b 页 WYG1229-0061d.png
者陈其力术者技者殚竭其能猬兴角立一切驰骋以
就功名其间克任道德之重膺师友之选者计自汉唐
以来几何人也汉高帝以马上取天下若无事吾儒者
唐太宗虽从事吾儒求其经纬天人之故培植国家之
本若房魏诸臣岂尝庶几成周之风乎皇帝监观古今
当四方用武之日即以教国胄子为先务先生在皇宫
历年既久启迪弘多至于今兹遂长成均优渥之恩特
达之遇人皆知先生之才之学足以致之而无忝也翰
卷五 第 16a 页 WYG1229-0062a.png
于先生之归尝闻之曰吾起诸生承辉明两之间自是
无它长惟一诚对越耳然后知帝王经纬天人之故培
植国家之本有出于知力方术之外者又知先生所以
膺师友之选任道德之重非人所及知也此易所谓尊
酒簋二用缶者翰也昔尝受之先师而存仁独能绍而
行之循是以往苟无替焉则闾里之荣邦家之光斯文
之幸也余将它日以为先生贺
  送周善长归省括苍序
卷五 第 16b 页 WYG1229-0062b.png
余交善长父子间今十馀年矣至正乙未之夏宣城贡
公泰甫以侍从之臣除闽海廉访使者道经婺之兰溪
天盛暑人多患暍遂假溪上民家居之善长侍其严君
济川先生走数百里自松阳山中来见公欢甚叙故旧
之好形之咏言复手书玩斋集中诸诗遗之以归济川
至婺俾持示余且徵会焉余于公无能为役其见察殆
若神交人不知之济川知之也因识公之末简后四年
余辟乱山中见济川于松阳又六年见其子善长于严
卷五 第 17a 页 WYG1229-0062c.png
州壮而美髯漫若不相识者而善长固识之不忘今年
冬卧病太末善长以公事至郡数抵余舍言论移日以
小卷三植物请予书之君子于松取其贞于竹取其直
于梅取其洁莫不有可观者方天地闭塞风霜之气凛
然草木能不易其操者寡矣等而至于人亦然不幸而
罹世草昧衣冠涂炭能不变其志者未尝无其人亦岂
多得哉始余与济川相见时海内虽多故民犹晏晏也
往来江湖之上过从寂寞之滨常欢然自得因念在钱
卷五 第 17b 页 WYG1229-0062d.png
唐夜与贡公共谈以□藁命余叙之意谓□集以取名
节耳公之心余知之济川知之也济川尝为文学掾循
雅守名检退休山林高年无恙今又有子如此其得之
家学者抑服习贤大夫之流风馀韵者乎其能洁能直
能贞也必矣归省之日幸致余意于而翁曰谢家玉树
尽在庭砌矣善封殖之以无忘角弓是岁乙巳冬十月

  送袁知州赴宁都序
卷五 第 18a 页 WYG1229-0063a.png
江西既平执政者选寘长民之吏起袁侯于信安以知
宁都州事信安之师唐公也有僚友之好在时之彦
于必仁
名家也有久要之义来谓余曰袁侯行有日矣
吾属赋诗愿先生一言以嘉惠之余观州郡守吏秩不
贵于诸侯而势等耳诸侯始封地大者五百里小者百
里而止今郡地千里州犹不下数百里俗之登耗政之
小大金榖之出纳教化之张弛恒悬于长之贤否由是
择吏者慎之有守焉而无所建明不可也有为焉而无
卷五 第 18b 页 WYG1229-0063b.png
惠爱以加民不可也有惠爱而不知经国之大体犹不
至焉也兼是数者舆望属之而资格不逮犹将阶焉而
升也岂不难哉今袁侯之为宁都不待积劳书能公府
拔之将校之列而付之民社之任其贤可知矣袁侯受
任释其弓马之劳而按夫文墨之事其往宜矣独侯有
母夫人在堂高年七十馀李令伯所谓尽节于陛下之
日长报刘之日短者能无慨然于怀乎方是时令伯为
此言犹未食晋人之粟也苟仕焉而食人之粟处两难
卷五 第 19a 页 WYG1229-0063c.png
之势古之君子盖有道矣诗不云乎四牡騑騑周道倭
迟言行役之远也又曰岂不怀归王事靡盬言王事不
可不固也虽臣子之孝思根于天性乌能以私恩废公
义乎无私恩非孝子也无公义非忠臣也权其轻重而
行之故曰不遑将母虽行之父母之爱曷已哉故曰将
母来谂今宁都在西江之上计其道里所次有非昔人
之倭迟者矣袁侯治其民政成之日迎其亲以就养有
非昔人之不遑者矣余敢以是勖君之行庶古之义也
卷五 第 19b 页 WYG1229-0063d.png
  送吴思道归金陵序
东南都会称金陵为最始余至其地从先生长老考德
问道则知李公晋仲之贤次则陈子恭许可进群辈崛
起亦邦之彦也子恭尝偕余登石城临大江四顾徘徊
由翠微之颠下憩清凉寺具酒肴谈笑为乐怀玉郑复
初先生赋诗萨天锡洎诸生皆和之盖亦一时之高风
逸韵余再至求其人则往往随牒四方存者无几矣又
其后余至焉则山川改观求其人之存者莫不化为异
卷五 第 20a 页 WYG1229-0064a.png
物矣及来信安之地亦余故所游者其民物罹兵燹较
之他郡凋瘵滋甚顾凡朋类多宾客游士客有吴思道
者晋仲之乡人也与可进为同行余往时虽不及识之
而翱翔诸公间固久为余言其事历历如在眉睫余思
晋仲不可复作见其乡人于世异事殊之后岂不犹幸
也邪思道甚直而不求异于人甚能而不求售于俗志
慕古雅尤善画好鼓琴居庠序之职阨于单寠郡邑鲜
克知之其知者又力不克振焉于是揖余而别因述夫
卷五 第 20b 页 WYG1229-0064b.png
盛衰之故离合之情而释之曰天地之化终则有始知
恒而不知变则浚恒也知变而不知恒则振恒也浚则
困振则凶不知天者也故凤皇乘乎风圣人乘乎时天
将启之则圣人作矣贤人君子出矣子归而视夫黄旗
紫盖之气则知余言为可徵矣幸无效白面书生蟫食
经传槁死而无闻也子其行哉
  青霞洞天游记
道家所谓青霞洞天者世名烂柯山即晋王质观奕棋
卷五 第 21a 页 WYG1229-0064c.png
处在今信安之兴贤里余客信安颇久非有吏事恒愿
游以乏同志不果今年夏六月七日龙泉章公三益来
按郡乃会诸生出城南门舆行十里至武坪又数里渡
沙步溪又出入篁筱中十馀里抵山之麓有寺曰宝岩
观曰仙集栋宇皆已剥陊日午热甚道士具茗列坐久
之湫隘犹民家耳道士除道遂循观右拾级而上飞梁
横亘通趾顶皆石蜷如螮蝀其下划然可居得地如坻
者东西深百馀尺广半之巨木蔽空公与诸生皆集飘
卷五 第 21b 页 WYG1229-0064d.png
风汎木叶虚徐漫衍后先不绝凉满襟袖如坐碧云苍
雪间求昔人之遗刻唐宋以来陆庶钱顗徐霖游钧诸
名辈往往可识其它漫漶虽欲识之不可得然惟庶碑
最古侍者行酒酒数行已余与客吴思道旁缘石磴登
山之脊出所坐梁石上四顾皆林阜溪流蛇行野中东
南诸峰矗立苍翠晻霭则紫微也最后公亦挟一童登
之复坐纵谈问道士故梅岩精舍所在莫有知者日且
暮怅然有怀质与余皆东阳人书石曰阏逢执徐之岁
卷五 第 22a 页 WYG1229-0065a.png
有晋樵者之里人胡翰入山与客六人共饮未醉辄去
翰记
 
 
 
 
 
 
卷五 第 22b 页 WYG1229-0065b.png
 
 
 
 
 
 
 
 胡仲子集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