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百六十六
卷一百六十六 第 1a 页 WYG0582-0538c.png
钦定四库全书
 行水金鉴卷一百六十六
          江南按察使傅泽洪撰
  官司
国家漕运全资黄运两河特设河道总督一员驻劄济
宁总理两河事务至于通惠北河南望夏镇中河南河
卫河各设分司管理(以下俱/) (大清会典/)
通惠河分司驻劄通州顺治初差汉司官一员三年更
卷一百六十六 第 1b 页 WYG0582-0538d.png
代十二年添差满洲理事官一员笔帖式一员一年更
代十四年裁满官三年更代康熙元年复设一年更代
六年裁九年复差满司官一员笔帖式二员三年更代
十年裁笔帖式十八年照内外河差例一年更代二十
年仍改三年更代二十三年改令各部院衙门掣签差

北河分司驻劄张秋顺治初差汉司官一员三年更代
康熙九年添差满司官一员笔帖式二员十年裁笔帖
卷一百六十六 第 2a 页 WYG0582-0539a.png
式十七年裁分司归并济宁天津二道管理
南旺分司驻劄济宁州顺治初差汉司官一员三年更
代康熙九年添差满司官一员笔帖式二员十年裁笔
帖式十五年裁分司归并济宁道管理
夏镇分司驻劄夏镇顺治初差汉司官一员三年更代
康熙九年添差满司官一员笔帖式二员十年裁笔帖
式十五年裁分司原管滕峄二县河道闸座归东兖道
管理沛县河道闸座归淮徐道管理十七年滕峄河务
卷一百六十六 第 2b 页 WYG0582-0539b.png
改归济宁道管理
中河分司旧驻吕梁洪(后移驻/宿迁县)顺治初差汉司官一员
三年更代四年添差满司官一员八年裁十二年复差
满官一年更代十四年裁(其间有三年更/代四字疑衍)康熙元年复
差一年更代四年裁九年复添满司官一员笔帖式二
员十年裁笔帖式十七年裁分司分归淮扬淮徐二道
管理
南河分司驻劄高邮州顺治初差汉司官一员三年更
卷一百六十六 第 3a 页 WYG0582-0539c.png
代康熙九年添差满司官一员笔帖式二员十年裁笔
帖式十七年裁分司分归淮扬淮徐二道管理
卫河分司驻劄辉县顺治十三年差汉司官一员本年
裁归卫辉府同知兼理十四年复差三年更代康熙四
年裁归分守河北道及卫辉府通判管理六年裁河北
道令通判专理九年复设河北道
顺治初设河南管河道一员驻劄开封府(康熙五年裁/九年复设)
济宁管河道一员驻劄济宁州(康熙六年裁/九年复设)开封府南
卷一百六十六 第 3b 页 WYG0582-0539d.png
河同知一员驻劄本府专管南岸河务(康熙七年裁归/清军同知九年)
(复/设)开封府北河同知一员驻劄祥符县陈桥镇专管北
岸河务归德府河捕通判一员驻劄考城县专管归属
南北岸河务(康熙七年裁/九年复设)又商邱虞城考城三县管河
主簿各一员怀庆府粮河通判一员驻劄本府河内武
陟二县管河县丞各一员徐属河务同知一员驻劄徐
州邳宿同知一员驻劄邳州山清同知一员驻劄淮安府
 康熙九年设宿桃同知一员驻劄宿迁县桃清同知
卷一百六十六 第 4a 页 WYG0582-0540a.png
一员驻劄桃源县归仁堤同知一员驻劄宿迁之白洋
河兼设宿迁县主簿二员桃源县主簿一员各随同知
驻劄 十年设淮安府同知一员安东县主簿一员俱
驻劄安东县又钜野县管河主簿一员 十三年设淮
安府同知一员驻劄盱眙县又盱眙县主簿一员 十
七年裁山清同知将河务归并旴眙同知管理改为山
清盱𣅿同知驻劄淮安府外河裁安东同知并山清同
知原管外河河务俱归宿桃同知管理改为山清安海
卷一百六十六 第 4b 页 WYG0582-0540b.png
同知驻劄安东县裁桃清同知将河务归并归仁堤同
知管理改为宿桃归仁同知驻劄白洋河其邳宿同知
改为邳睢灵璧同知仍驻邳州(以上俱/) (大清会典/)
世祖章皇帝顺治四年五月日工部覆总河杨方兴为
 分司权轻判簿职微仰祈
皇上严饬道印各官毋误河工事看得河道修浚工程
 责任料理在分司佐贰其地方夫役治办物料皆赖
 于道府州县正官故前朝议定凡有关河务者年终
卷一百六十六 第 5a 页 WYG0582-0540c.png
 列名考成如或有误一体 题参移咨吏部按以降
 调黜革戴罪之例今总河臣具 题道印等官视河
 务非己任而整饬措办之责全不料理卸担于分司
 佐贰以致漕河废弛已极请饬前来伏乞
敕下臣部咨行山东河南督抚按衙门严行申饬各道
 府州县印官照依往例务要同心协理无误河务如
 有仍前故违许该督抚按即指名 题参请
旨治罪庶人心知警而河道有赖矣奉
卷一百六十六 第 5b 页 WYG0582-0540d.png
旨依议行(河南管河道治河档案/)
世祖章皇帝顺治十年正月日工部覆总河杨方兴为
 河患日亟夫料日艰请复旧规责成印官募夫办料
 以济急工毋误河漕事看得治河要务全在责成得
 人今据河臣杨疏称欲以修筑责之河官募办责之
 印官且照新增之数夫给现银料给现价于治河各
 官功罪相同鼓舞有法河工吃紧无出于此合应复
 请
卷一百六十六 第 6a 页 WYG0582-0541a.png
敕下总河臣会同督抚按严行司道府县印官嗣后凡
 系河务俱要印河等官相助为理不得推诿永著为
 令如有故违听河臣指名参处奉
旨以后河务著各司道府州县官同河官协力料理有
推诿的河道总督指名参处(河南管河道治河档案/)
世祖章皇帝顺治十六年三月日吏部覆总河朱之锡
 为申明激劝大典事据总河朱之锡疏称前吏部覆
 臣特请岁行举劾之例一疏内
卷一百六十六 第 6b 页 WYG0582-0541b.png
敕下该督每年岁修告竣即行举劾奉有依议行之
旨于内督抚年终举劾奉
旨停止不敢冒昧具题今十五年河工久已报竣合无
 仍遵前
旨亦合令臣照例分别举劾以示劝惩再照管河佐贰
 等官亦应量择其尤另疏荐录至于贪婪不职一槩
  题参等语查十五年九月臣部覆漕督亢请明漕
 竣举劾之例一疏内议总漕衙门似难与督抚事例
卷一百六十六 第 7a 页 WYG0582-0541c.png
 同论相应仍旧举劾奉有依议之
旨今河臣专司河道原就本年浚筑之勤惰别其臧否
 若槩停举劾则管河之官无以劝惩不便与督抚事
 例同论相应如其所请照旧举行至管河佐贰等官
 职虽微其河工之责成颇重如有勤劳尽职者应行
 荐举宁严勿滥其贪婪不职者听河臣一体 题参
 可也奉
旨依议(河南管河道治河档案/)
卷一百六十六 第 7b 页 WYG0582-0541d.png
圣祖仁皇帝康熙十六年为谨酌河工繁简等事总河
 王光裕题奉
旨将南旺夏镇二司所管河道泉源闸座夫役等项归
并济宁东兖淮徐三道分管(山东兖宁道册/)
圣祖仁皇帝康熙十七年七月日总河靳辅题为敬陈
 经理河工事宜第七疏事臣惟修治河工必先以措
 设钱粮为要今措设钱粮之处已经臣条议上请倘
 蒙
卷一百六十六 第 8a 页 WYG0582-0542a.png
皇上俞允则大工自应刻期兴举矣惟是大工兴举之
 日协理必需多员而大工告竣之后保护尤资群力
 与夫事可兼摄者则冗员应裁权宜归一者则职守
 应并是皆当因时度宜先为酌𣲖定其责成使之可
 遵可守无纷杂掣肘玩忽坐误之弊庶可望其乐于
 黾勉不为推诿而共相维持以保永久也窃思臣身
 任总河凡直隶东豫江浙各省有河地方并河务河
 官皆臣总理统辖不待言矣其自臣而下兼理兼辖
卷一百六十六 第 8b 页 WYG0582-0542b.png
 者则为分司各道耑管者则为厅印诸员分管者则
 为各州县之佐贰杂职等员虽官无大小各有所司
 然其职掌之纷淆事权之杂出以致掣肘贻误者皆
 宜确议釐定也查河道项下兴修守护等事既有专
 管分管各官驻宿河干朝夕料理其司道等官原以
 兼总大纲承上接下膺督率属员指挥提调之任只
 须一官而兼辖数府不必一府而兼设数官也今淮
 扬两府既设淮扬道淮徐道又设南河中河两分司
卷一百六十六 第 9a 页 WYG0582-0542c.png
 其间寔多冗赘兹臣于司道之中权衡攸当窃见分
 司三年一换自以一官为传舍而他人亦以客官目
 之未免呼应不灵且无地方钱榖刑名之任其于民
 情之休戚风俗之奸良不能一一熟察道臣系久任
 之官则凡所举行必图久远而又兼管钱榖刑名之
 事于地方情形自能周知一切调拨协济事宜庶易
 得当而官民之奉行尤称惟谨臣愚以为宜将南河
 中河两分司裁去其该管各务量其地形事势分归
卷一百六十六 第 9b 页 WYG0582-0542d.png
 淮扬淮徐两道兼理淮郡之山阳清河安东盐城海
 州沭阳赣榆并扬州府属河道俱责成淮扬道兼理
 令该道仍驻淮安郡城其淮郡之桃宿邳睢并凤阳
 府之灵璧以及徐州所属河道俱责成淮徐道兼理
 令该道移驻邳州至北河通惠两分司亦应并裁将
 北河分司事务照省归并分交济宁天津二道管理
 通惠分司事务交给通永道管理又东兖道远驻沂
 州而兼辖滕峄两县河务亦属未当应并归济宁道
卷一百六十六 第 10a 页 WYG0582-0543a.png
 兼理庶为妥协也又淮安一府共有同知十员而管
 河者居其八皆系节次添设也殊不知河工事务全
 在用人之当而不在设官之多矧知河之法疏浚防
 塞各有攸宜同知为专管官与分管防守之佐杂微
 员不同乃画河为两岸而分管之是竟置河于不问
 矣且其间有彼此意见不同而推诿观望者有属员
 奉行不一而奔命不遑者事权之杂出诚为未便也
 臣愚以为同知八员之内今宜裁去三员将山清同
卷一百六十六 第 10b 页 WYG0582-0543b.png
 知原管运河事务归并山盱同知多弘安管理驻淮
 安府山清同知原管外河并安海同知河务俱交宿
 桃南岸同知董安国管理改为山清安海同知驻安
 东县俱令淮扬道兼辖宿桃两县河务并归仁一堤
 俱归并归仁同知佟国聘管理改为宿桃归仁同知
 驻白洋河邳宿灵璧三州县河务仍令邳宿同知苏
 嵋管理改为邳宿灵璧同知仍驻邳州徐属同知事
 务仍令祖文明管理仍驻徐州俱令淮徐道兼辖其
卷一百六十六 第 11a 页 WYG0582-0543c.png
 所裁山清同知魏师段安海同知李朝事宿桃山清
 北岸同知黄道弘俱应赴部改补又宿桃两县既有
 主簿四员理应每县各设二员不宜彼此牵混臣请
 将宿迁主簿王振先改为宿迁北岸主簿宿桃南岸
 主簿改为宿迁南岸主簿桃源县主簿王金改为桃
 源南岸主簿宿桃北岸主簿夏文象改为桃源北岸
 主簿庶职掌画一而无混淆之虞此臣所谓事可兼
 摄冗员应裁权宜归一职守应并者是也若夫河道
卷一百六十六 第 11b 页 WYG0582-0543d.png
 一事攸关民生休戚地方安危良非渺小凡膺民社
 之寄者皆当曲图补救力为保护不宜徒诿河官坐
 视敝坏如拨夫运料等事在正印官有人民地方之
 责设法自易其管河同知通判等官与民绝不相亲
 于钱榖刑名街坊里下诸务毫无关涉安能设施且
 府州县之正印官往往视河务为馀事目河官为赘
 瘤虽遇疾呼未必驰救每有膜不相关之状而无同
 舟共济之情以致掣肘误工不一而足臣请嗣今以
卷一百六十六 第 12a 页 WYG0582-0544a.png
 后凡遇河防冲决之事不论
钦工民工俱仿照盗案之例将该管之道府厅州县佐
 杂等官一并照例 题参议处仍勒限半年修复完
 固亦照盗案定承修督修之例而责成之如有讳决
 者照讳盗例处分至于荐举 大计等典凡有河地
 方之司府州县正印并道厅佐杂等官俱将河工之
 治否一并考成以分殿最必任内无河道冲决之事
 并遇决旋修不致殃民损课者方准保举卓异如此
卷一百六十六 第 12b 页 WYG0582-0544b.png
 庶各官知警共相维持绸缪于未雨之先而河道之
 冲决自少即有冲决亦自速为修治不致蔓延滋害
 如今日之甚此臣所谓大工告竣之后保护尤资群
 力者是也以上事宜皆指平日而言如蒙
俞允则可为将来章程(靳文襄公治河书/)
圣祖仁皇帝康熙二十四年九月日总河靳辅疏称豫
 省河道居江南之上游豫省河道安则江南之河道
 亦安臣亦于另疏陈明矣惟是河道全资修守而修
卷一百六十六 第 13a 页 WYG0582-0544c.png
 防专赖得人是以州县管河官员品职虽微而关系
 甚重非年力强壮熟谙河工者不足胜任也又已得
 干员矣尤必谅其力所能及者而责成之庶不致于
 贻误今豫省沿河如兰阳仪封荥泽三县两岸均有
 堤工俱长数十馀里乃向来止有管河官一员不特
 奔驰难及而每岁伏秋异涨之时处处出漕河面宽
 数十馀里且急溜非常一过渡而费穷日工夫安得
 依往来修守之计又如虞城县堤长百里而修防仅
卷一百六十六 第 13b 页 WYG0582-0544d.png
 有一主簿亦万难兼顾者也此四县者必须添设河
 官四员但增官势必增俸是以臣等行令藩司河道
 等官酌裁可省之员添设至紧之缺今据该藩司郎
 永清该道祖文明等再三酌议前来查济源县原无
 修防之责所有额设主簿一员尽可裁去又修武封
 邱两县县丞虞城石榴堌驿驿丞职掌俱閒均可裁
 去内一议裁济源县主簿一员移设兰阳改为兰阳
 县管河主簿与见任兰阳县县丞分管该县两岸工
卷一百六十六 第 14a 页 WYG0582-0545a.png
 程一议裁修武县县丞一员移设仪封改为仪封县
 管河县丞与见任仪封县主簿分管该县两岸工程
 一议裁封丘县县丞一员移设荥泽改为荥泽县管
 河县丞与见任荥泽县主簿分管该县两岸工程一
 议裁虞城县石榴堌驿驿丞一员另添设虞城县管
 河县丞一员与见任虞城县主簿分管该县工程又
 阳武县主簿止能管北岸工程其南岸工程查该县
 见有县丞一员应归该县丞就近管理又原武南岸
卷一百六十六 第 14b 页 WYG0582-0545b.png
 有堤六百馀丈界在郑州境内应归并郑州见任州
 判带管更查得山东单县有南岸堤工二千馀丈错
 杂于河南虞城县堤内应该归归德府管河通判督
 虞城县印河官就近修防河南考城县北岸有堤工
 五千馀丈界连山东曹县境内应换归兖州府黄河
 同知督曹县印河官就近修防内考城北岸堤工甚
 为残损应俟修完更换如此一转移间而繁简缓急
 均得其宜修防者足以施其力则责成既专自免贻
卷一百六十六 第 15a 页 WYG0582-0545c.png
 误之虞矣除山东省尚有未尽事宜容臣会同东抚
 臣核明另 题外臣谨会同河南抚臣王日藻合词
  题请伏乞
皇上睿鉴
敕部议覆施行奉
旨该部议奏部议覆皆如其请奉
旨依议(河南管河道治河档案/)
圣祖仁皇帝康熙三十一年十二月日吏部等衙门为
卷一百六十六 第 15b 页 WYG0582-0545d.png
 微臣在河言河等事会覆原任河道总督靳疏称山
 东东昌府通判原管德州等十馀州县卫河道共计
 六百馀里道里绵长不能分身兼顾今查德州有原
 设管河州判一员但德州河道止一十八里诚可归
 并州同带管将此州判裁去添入东昌府改为下河
 通判分辖德州一州二卫恩县夏津武城直隶之清
 河故城八州县卫河道驻劄武城县仍以见任通判
 改为上河通判分辖聊城堂邑博平清平临清馆陶
卷一百六十六 第 16a 页 WYG0582-0546a.png
 六州县河道驻劄郡城又直隶河间府管河通判一
 员耑辖景州吴桥等十一州县卫河道绵长八百里
 内天津同知止于分催沧州青县静海并天津三卫
 六州县卫之重空漕船其修防疏浚之事不与焉今
 应将景州吴桥东光交河南皮五州县河道与夫重
 运回空漕船照旧责令通判修防挑浚催攒外其沧
 州青县静海三州县并天津三卫河道与夫重空漕
 船一并分与天津同知耑管修防挑浚催攒至青县
卷一百六十六 第 16b 页 WYG0582-0546b.png
 河道二百馀里主簿一员不能兼顾应于该县兴济
 镇巡检分管料理又直隶故城县河道夹在山东武
 城恩县两县之中江南沛县河道夹在山东鱼台滕
 县两县之中故城见隶河间府管河通判耑辖远住
 泊头沛县见隶徐属同知耑辖远住徐州俱不能兼
 顾应照直隶清河县例将故城改隶山东东昌府下
 河通判兼辖将沛县改隶山东泇河通判兼辖至凡
 有河道州县俱有管河丞簿以耑司之今山东博平
卷一百六十六 第 17a 页 WYG0582-0546c.png
 一县直隶之香河南皮吴桥故城清河五县俱无专
 员乃系典史带管夫典史有城社捕盗之责不能兼
 管河道查邻近地僻之县可以不设县丞并有丞簿
 兼设之县如山东之冠县直隶之魏县南乐清丰东
 明元城滑县等县俱可通融裁并应将冠县县丞裁
 去改为博平县管河县丞将魏县县丞裁去改为吴
 桥县管河县丞将南乐县县丞裁去改为故城县管
 河县丞将清丰县县丞裁去改为清河县管河县丞
卷一百六十六 第 17b 页 WYG0582-0546d.png
 再查大名府元城滑县各有县丞主簿两员应将元
 城县主簿裁去改为香河县管河主簿将滑县主簿
 裁去改为南皮县管河主簿所遗元城滑县卫河河
 道并长垣县新经黄河徙至境内创筑堤工俱应归
 并各县县丞又大名县亦有卫河并无耑责应将东
 明县县丞裁去改为大名县卫河县丞耑管而责成
 之并浚县内黄二县管河县丞俱令大名府通判管
 辖至于河南丹卫两河每年春夏之交资其束河济
卷一百六十六 第 18a 页 WYG0582-0547a.png
 运而修武汤阴两县并无耑设河员应将尉氏县县
 丞裁去改为修武县丹河县丞并河内武陟管河县
 丞令怀庆府通判管辖再将永城县县丞裁去改为
 汤阴县卫河县丞又安阳县洹水流入卫河济运应
 令该县县丞耑管疏浚一并交与彰德府通判管辖
 又卫辉府汲县新乡获嘉淇县管河县丞辉县管河
 主簿相应交与该府通判管辖再江南扬州府管河
 通判管辖高宝江仪四州县之运河事务颇繁更兼
卷一百六十六 第 18b 页 WYG0582-0547b.png
 兴泰如通四州县之下河地方辽阔一员不能兼顾
 且下河已设立运河减水坝又且建闸疏通一切沟
 洫渠堰必得耑员岂可置之不问应将下河兴泰如
 通并范公堤串场河等处分与扬州府管粮通判兼
 管移驻泰州至泰州幅𢄙甚广州判一员亦难总理
 应于该州州同酌量分管以期无误若夫如皋县亦
 无管河耑员查泰兴县偏僻空閒亦应将县丞裁去
 改为如皋县管河县丞其通州兴化盐城海州四州
卷一百六十六 第 19a 页 WYG0582-0547c.png
 县河道俱应责成该州县州同州判县丞管理而今
 庙湾同知兼辖盐城海州知州兼辖州同等因具题
 前来查通判县丞主簿等官俱各照事设立之员倘
 若更调各官职务以致废弛亦未可定且黄运两河
 俱设耑员责成分管巳经年久若照所题更调事属
 繁多相应将原任总河靳辅所题之处毋庸议奉
旨管河官员更调设立之处俱著照该督所题行(河南/)
 (管河道治河档案/)
卷一百六十六 第 19b 页 WYG0582-0547d.png
 
 
 
 
 
 
 
 行水金鉴卷一百六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