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百六十四 (自动笺注)
欽定四庫全書
 行水金鑑一百六十四
          江南按察使傅澤洪
  官司
舜曰咨四岳有能奮庸熈帝之載使宅百揆亮采惠疇僉曰伯禹司空帝曰俞咨禹平水土惟時懋哉禹拜稽首讓於稷契皋陶帝曰俞汝往哉(舜典)
 據舜典有云嵗二月廵守至于岱宗五月廵守至于南岳八月西廵守至于西岳十有一月朔廵守至于北岳四方諸侯而考制度其首協時正日同律度量衡夫其考制度既以律厯為先則四岳羲和四子必矣有能奮庸熈帝之載者謂有能奮起其功以廣堯之事見於巳試之效者將使之宅百揆也蓋舜未即位凡在位所以言事無非堯之事也使宅百揆者將使之居度百官之任後世之為宰相亮采輔相之義與寅亮天工之亮同爾雅曰亮左右以是知亮有輔相之義亮采輔相朝廷之事九疇天下之事各以其類無不順也惠疇宰相之職也載事也采亦事也旣曰熈載又曰亮采者盖前之所言熈堯之事見于巳試之效也後之所言將責之以將來之效以亮舜之事也於是四岳同辭薦禹曰伯禹司空蓋禹于是時以司空平水土之任有成績矣故四岳舉之將使舜自司空擢升百揆之任也薛氏以百揆司空之職其説失之矣俞者然其所舉也既然其所於是稱美平水土之功而勉之惟時懋哉懋勉也禹拜稽首盡敬於君也讓於稷契皋陶所謂推賢遜能俞然其所推之賢也汝往哉不許其讓也(林之奇尚書全解薈蕞蔡傳四岳謂以一人而總四岳諸侯通考附㑹之曰四岳所領四方諸侯在朝者皆非也林據孔傳謂即上羲和四子未然愚意四岳四方諸侯之長猶周之二伯下文十有二牧即十二州牧則知四岳四方諸侯長矣禹平水土有成績即擢升百揆之任今之司河者能盡厥職亦得入居黄閣豈得古今人遂不相及哉)
季春之月命司空時雨降下水上循行國邑周視原野修利隄防道達溝瀆開通道路毋有障塞(月令)
 廣平原國也邑也平野溝瀆道路不得不所以水潦便民事也古者溝上有路(鄭康成注)
 夫司空掌土之官凡此所命皆土之事故以命焉時雨應時之雨也方春物生需雨澤之時故其雨謂之時雨時雨然或過滛則趨下之水反上騰而為災故命以預備之術也循行則行之有序周視視之無遺修利則修而利之使無害道達則道而達之使無壅開通則開而通之使無窮皆欲其無有障塞而巳障言蔽顯以為隠塞言窒虚而為實凡此預備水災之術也(方慤禮記解義闗此經言預備水災術語語與今之河政相切月令之命司空行水者之所當遵循而無怠者也道路道路之有水者障塞二字有味不修利不道達開通即為水所障塞矣)
孟秋之月命百官收斂隄防壅塞備水潦(月令)
 順秋氣收斂物也八月宿値畢畢好雨隄防壅塞以備八月也(鄭注)
 陽為出故春主發散隂為入故秋主收斂聚土而壅之之謂壅升土而壅之之謂塞隄防大故欲完而全壅塞小故欲謹而慎凡此所以備水潦而巳(禮記解義)
 夏氣舒發則修利堤防無有壅塞秋氣收斂則全隄防壅塞水在天地間最為流通不可壅之物而其盛衰消長亦因乎時夏不可隄也故修利無壅秋潦則可隄矣必壅塞唯謹一通一障不同而其為民禦患則一而巳(應鏞禮記纂義大此經言百官猶之乎今之小河官也八月正秋汛之時完全隄防謹慎壅塞得行水之精藴矣)
川衡大川下士十有二人四人胥十有二人徒百有二十人中川下士六人二人六人六十人川下二人一人二十人川衡掌廵川澤禁令而平其守以時舍其守犯禁者執而誅罰之(周禮)
 川流水也禹貢九川滌源舍其守者時按視守者於其舎申戒之(鄭注)
 川衡者平知川之逺近寛狹及物所出官及師徒多者以其川路長逺廵行勞逸故也中川小川之等自若常法少差水鍾澤澤與川不同官川衡云澤者澤與川連者則川衡兼掌之謂若濟水溢為滎澤滎澤則與濟連則管濟川者兼滎澤之如此之類皆是(賈公彦疏)
澤虞大澤大藪中士四人下士八人二人四人八人八十人中澤中藪中川之衡小澤小藪如小川之衡澤虞國澤政令為之厲禁使其地之人守其財物(周禮)
 澤水所鍾也水希曰藪禹貢九澤旣陂爾雅八藪(鄭注)
 虞亦度也度知澤之大小及物所出中士尊於川衡者以其澤之所出衆多胥徒少者以其廵行近故中澤小澤巳下皆如川衡自是常法
 山虞林衡川衡不言國獨澤虞云國澤者又有不同互見(賈疏)
 王氏曰使其地之人守其財物則人自為所以澤雖大莫或害其養蕃李嘉㑹曰澤屬乎國懼民因地以致争今海之沙岸潮之波渚利入之厚無不租撲於官而後漁焉此之謂也(王與之周禮訂義即按經言大澤大藪如今山東濟運昭陽蜀山等湖江南瀦水射陽汜光等湖以及山陽海州奉裁之葦蕩是也為之厲禁小民不得侵占而容蓄之水足以濟運守其財物葦草不致荒蕪而刈穫之後足以供料豈不大有禆于河工者哉)
掌固上士二人下士八人二人四人四人四十人修城溝池樹渠之固(周禮)
 樹枳棘之屬有刺者也(鄭注)
 掌修城溝池者謂環城及郭皆有溝池云樹渠者非直溝池有樹兼其餘渠上亦有樹也云之固者總城郭已下數事皆是牢固之事也(賈疏)
 劉執中浚溝之土所以為城也鑿池之土所以為郭也溝池深于外則城郭固于内用其深以増髙也渠又在其外所以出水因之設固植朩其上守固之材出焉鄭鍔曰城郭本于築者有時而傾溝池於鑿者有時而塞樹則所植以為阻塞之朩也渠則所𨗳以通不行之水也渠有時而淺涸樹有時枯槁則吾所依以為固者不足恃矣故掌固修之蓋治壞之名也(周禮訂義字此經言掌固雖指固守疆圉樹渠二似與河事相闗渠水道樹種栁渠以通水以固隄亦河上之最要務也當倣而行之)
司險中士二人下士四人二人四十人司險掌九州之圖以周知山林川澤之阻而達其道設國五溝五涂而樹之林以為阻固皆有守禁達其道路(周禮)
 周猶徧也達道路者山林之阻則開鑿川澤之阻則橋梁五溝溝洫澮川五涂徑畛涂道路也樹之林作藩落也(鄭注)
 開鑿之者謂若禹鑿龍門之類橋梁之者十月輿梁成之類是也(賈疏矣愚按川澤之阻疏云則橋梁之固此通達陸路也若川澤壅塞處則疏浚水路不亦通乎二義相兼乃備)
公元313年
司空一人本注曰掌水土事凡營城起邑浚溝洫修墳防之事則議其利建其功凡四方水土功課嵗盡則奏其殿最行賞罰(韓詩外傳山陵崩川谷不通五榖不植草朩不茂則責之司空)世祖即位大司空建武二十七年去大(建安十三年又罷司空御史大夫)屬長史一人千石掾屬二十九人(漢官目錄二十四人)令史御屬四十二人漢承秦凡山澤陂池税名禁錢少府世祖改屬司農考功轉屬太僕都水屬郡孝武帝初置水衡都尉秩比二千石别主上林苑離宫燕休處世祖省之并其職於少府立秋貙劉之日輒暫置水衡都尉事訖乃罷之少府六丞省五又省水衡屬官令長丞尉二十餘人州郡皆置諸曹掾史(漢官曰監津渠漕水二十五人後漢書百官志)
 初秦漢又有都水長丞主陂塘灌漑保守河渠自太常少府三輔等皆有其官漢武帝以都水官多乃置左右使者以領之至漢哀帝使者官至東京都水皆罷之并置河隄謁者漢有水衡五人
 有都水丞後漢都水使者參軍二人盖亦丞之職任舟楫署令漢主爵中尉屬官都船令丞水衡都尉楫櫂令丞(文獻通考)
公元509年
水衡都尉第五都水使者第五河防謁者第六下監淮海都尉第六品中永平二年正月尚書令髙肇都水臺請依舊使者參軍事謁者錄事令史隨事更立詔曰使者置二可如所奏其下屬司唯須充事亦何勞多也參軍錄事更置謁者加二令史依舊又奏諸州諮議記室户曹刑獄曹水曹曹士曹參軍并省之(魏書官氏志)
魏尚書郎有水部晉武帝受命水部後又置運漕凡三十五曹康穆以後水部後又省大司農都水東西南北部䕶曹掾渡江哀帝省并都水孝武復置侍御史有水曹都水使者水衡之職也漢又有都水長丞主陂池灌溉保守河渠太常東京都水河隄謁者魏因之及武帝水衡都水使者一人河隄謁者都水官屬江左省河隄使者謁者六人諸州置都水從事一人(晉書職官志)
 晉元康中都水使者參軍二人復有水衡都尉主簿前後左右中五水衡悉皆有之又有船曹吏(文獻通考)
公元前8年
司空一人水土事舜攝帝位以禹為司空之子曰冥亦為夏司空殷湯咎單司空周時司空冬官西京不置成帝綏和元年更名御史大夫大司空哀帝建平二年復為御史大夫元夀二年復為大司空光武建武二十七年大字獻帝建安十三年又罷司空御史大夫魏初又置司空(魏世)晉景帝大司空置掾十人水曹一人無屬咸熈中晉文帝相國水曹掾屬各一人晉楊駿太傅掾屬有水曹置屬趙王倫相國亦置掾屬四十人(其中必有水曹)
公元264年
髙祖諮議諸曺水曹晉元年鎮東丞相府運漕其後又有水曹髙祖為相曹則猶二也尚書西朝水部曹又有運曹江左有運曹康穆以來猶有水部曹後又省宋髙祖初加置水部侍御史西朝水曹凡十三曹而置御史九人都水使者一人舟航運部(此宋世之事)秦漢有都水長丞主陂池灌漑保守河渠太常東漢都水河隄謁者魏因之漢世水衡都尉上林苑世主天下水軍舟船器械晉武帝水衡都水使者河隄都水官屬參軍二人謁者一人令史減置無常員晉西朝參軍而無謁者謁者江左置也懷帝永嘉六年胡入洛陽都水使者爰濬先出督運得免然則武帝置職便掌運矣江左省河隄(此追叙晉世之事)都水使者四品參軍謁者七品(此又宋世之品級宋書百官志)
公元454年
宋孝武帝孝建元年冬十一月癸卯復立都水臺置都水使者官(宋書孝武帝本紀)
 宋都水使者參軍二人(文獻通考)
凡諸將軍督府諸曹有水曹都官尚書水部曹(南齊書)
 齊有都水使者一人官船典軍梁初亦有都水使者一人又有大舟卿有丞有主簿陳因之
 後魏北齊有水部屬都官尚書舟船津梁之事亦置都水臺二使者參軍後周有司大夫小司上士有舟中士(文獻通考)
公元508年
尚書省水部天監七年都水使者大舟卿是為冬卿置丞及功曹主簿大舟卿梁初為都水使者一人參軍事二人河隄謁者八人七年改焉位視中書郎列卿之最末者也主舟航隄渠陳承梁皆循其制(隋書百官志)
公元582年
 隋初有水部侍郎工部煬帝除侍字開皇二年都水臺入司農十三年復置仁夀元年改臺為監更名使者亦為監煬帝改為使者尋又為監加置少監又改監及少監並為令領舟楫河渠二署都水有丞舟楫署有令煬帝河渠署令丞各一人(文獻通考)
公元454年
唐工部尚書其屬有四四曰水部津梁道路治以九月水部主事二人龍朔二年水部司川天寶十一載水部司水部令史四人書令史九人掌固四人水部郎中員外郎一人津濟船艫渠梁隄堰溝洫漁捕運漕之事京畿渠長斗門長諸州隄堰刺史縣令以時檢行而蒞其決築有埭則以下分牽争利都水監使者二人正五品上掌川澤津梁渠堰陂池之政總河諸津監署凡漁捕有禁漑田逺始陸渠長斗門長節多少而均焉府縣以官督察二人七品上掌判監事京畿諸水灌漑盜費者有禁水入内之餘則均王百官主簿一人八品下掌運漕漁捕程㑹而糾舉之(武德初都水監為署貞觀六年復為監改令曰使者龍朔二年都水監曰司津監使者曰監武后垂拱元年都水監水衡使者都尉開元二十五年不隸將作監録事一人五人十人亭長一人掌固四人貞觀六年舟楫署有令一人八品下掌舟楫運漕漕正一人三人六人監漕一人漕史一人典事六人掌固八人上元二年置丞二人九品下掌運漕隠失開元二十六年署廢)河渠署令一人正八品下丞一人九品上掌河渠陂池隄堰魚醢之事凡溝渠開塞漁捕時禁皆顓之饗宗廟則供魚鮍昊天上帝有司攝事則供腥魚日供尚食及給中書門下嵗供諸司東宫冬藏渭河三百里内漁釣五方捕治之供祠祀自便橋至東渭橋禁民漁三元日非供祠不採魚(唐有河隄使者貞觀初改曰河隄謁者有府三人六人典事三人斗門有長一人掌固三人魚師十三人初有監漕十人從九品上大後省興成五門六門龍首涇堰滋隄凡六堰皆有丞一從九品下府一人二人典事一人掌固二人貞觀六年皆廢)河隄謁者六人八品下掌完隄堰溝瀆漁捕之事涇渭白渠京兆少尹一人督視一人九品上丞二人從九品下掌天下津濟舟梁壩橋永濟橋勲官散官一人蒞之天津橋中橋則以衛士拚埽凡舟備皆先儗其半袽塞竹𥷨所在供焉(唐改津尉曰令有録事一人一人二人典事三人津吏五人橋丁三十人匠各八人京兆河南諸津隸都水監便橋渭橋萬年三橋丞一從九品下府一人七人典事二人掌固二人貞觀中唐書百官志)
唐工部尚書一員(正三品南朝謂之起部有所營造則置起部尚書畢則省之隋初改置工部尚書龍朔司平太常伯光宅改為冬官尚書神龍復舊也)侍郎一員(正四品龍朔司平少常伯)尚書侍郎職掌天下百工屯田山澤政令其屬有四一曰工部二曰屯田三曰虞部四曰水部總其職務而行其制命中外百司事由所屬質正
 水部郎中一員(從五品上龍朔為司川大夫)員外郎一員(從六品上)主
二人(從九品上)令史四人書令史九人掌固四人郎中員外郎職掌天下川瀆陂池政令以𨗳達溝洫堰決河渠舟楫漑灌之利咸總而舉之凡天下水泉三億二萬三千五百五十九其在遐荒絶域不可得而知矣其江泗自西極達于東溟中國大川者也其餘百三十五水是為中川其又千二百五十二水斯為小川也若渭洛汾濟漳淇淮漢皆亘達方域通濟軸轤従有之無利於生人者也凡天下造舟之梁四(河則蒲津大陽河陽洛則孝義也)石柱之梁四(洛則天永濟中橋霸則霸橋)朩柱之梁三(皆渭川便橋中渭橋東渭橋也)巨梁十有一皆國工修之其餘皆所管州隨時營葺大津無梁皆給船人量其大小難易以定其差都水監使者二人(正五品上漢官有都水長属主爵掌諸池沼改為使者後漢改為河隄謁者晉復置都水臺立使者一人掌舟楫之事梁改為大舟北齊亦曰都水臺隨改為都水監大業復為使者尋又為監復改監為令品第武德復為監貞觀改為使者六品龍朔改為光宅水衡都尉神龍復為使者正五品上仍隸將作監)使者川澤梁之政令舟楫河渠二署之官屬虞衡採捕渠堰陂池壞決水田斗門灌溉皆行其政令二人(從七品上)主簿二人(從八品下)録事一人五人十人掌固三人舟楫署一人(正八品下)丞二人(正九品下)舟楫署令掌公私船運漕之事河渠署一人(正八品下)丞一人(正九品上)府三人六人河隄謁者六人修補隄堰漁釣之事典事三人掌固四人長上漁師十人短番漁師一百二十人明資漁師一百二十人河渠令掌供川澤魚醢之事祭祀則供魚醢諸司供給魚及冬藏者毎嵗支錢二十萬送都水河渠以時價市供之諸一人(正九品上)丞一人(從九品下)各掌其濟渡梁之事(舊唐書職官志)
公元958年
 五代史無職官志唐臣蕭希甫傳有河堰牙官李筠本軍謀反本紀顯德五年秋七月乙酉水部員外郎韓彦市銅於髙麗二事五代時亦有水部都官屬官矣餘無聞(小谷口薈蕞)
公元937年
 晉天福二年九月詳定院梁文舉以前汴州楊武主簿左墀進策十七條可行四其一請于黄河夾岸防秋暴漲上戸隄長一年一替委本縣令十日一巡怯弱處不卑處置令修補致臨時偷決有害秋苗既失王租俱為墮事隄長處死縣令勒停曰修河岸深䕶田農嵗差隄長巡檢深為濟要逐旬遣縣令看行稍恐煩勞隄長可差縣令宜止四月詔曰近年以來大河頻決漂蕩人戸妨廢農桑言念蒸黎因茲凋弊凡居牧皆委山河既在封巡所宜專功起今後冝沿河廣晉開封府逐處觀察防禦使刺史並兼河隄使名額任便差選職員分擘勾當隄堰薄怯水勢衝注預先計度不得臨時失于防䕶(治河通考)
公元1058年
宋工部尚書百工水土政令稽其功緒以詔賞罰侍郎為之水部郎中員外郎溝洫津梁舟楫漕運之事凡隄防決溢疏𨗳壅厎以時約束計度嵗用之物修治不如法者罰之規畫措置民利賞之分案六置吏十有三紹興累減吏額都水監舊隸三司河渠嘉祐三年始專置監以領之判監事一人員外郎以上同判監事一人朝官以上充丞二人主簿一人並以京朝官充輪遣丞一人出外治河埽之事或一嵗再嵗而罷其有諳知水政或至三年置局澶州號曰外監元豐正名使者一人二人主簿一人使者掌中外川河渠津梁隄堰疏鑿浚治之事丞參領之凡治水之法以防止水以溝蕩以澮㵼水以陂池瀦水江淮海所都邑皆頒其禁令汴洛水勢漲涸增損調節之凡河防謹其法禁嵗計筊揵之數前期儲積以時頒用各隨其所治地而任其責興役以後月至十月民功則隨其先後毋過一月若𨗳水溉田疏治壅積民利者定其賞罰修隄植榆則視其勤惰多寡以為殿最北外都水丞一人都提舉官八人監埽官百三十有五人分職涖事即干機速非外丞所能治則使者行視河渠元豐八年提舉汴河隄岸司𨽻本監先是𨗳洛入汴專置隄岸司至是亦歸之元祐四年復置外都水使者五年詔南北外都水丞並以三年為任七年方議囬河東流乃詔河北東西漕臣開封府界提㸃各兼南北外都水事紹聖元年元符三年詔罷北外都水丞河事委之漕臣三年復置重和元年工部尚書王詔言乞選差曽任水官諳練者為南北兩外丞從之宣和三年罷南北外都水丞司元豐法通文武一員分案七置吏三十有七所𨽻有街道司轄治道路人兵車駕行幸前期修治積水則疏𨗳之建炎三年都水監使者一員紹興九年復置南北外都水丞一員南丞應天府北丞東京置司十年都水歸于工部不復置官(宋史職官志)
公元967年
宋太祖乾德五年正月開府大名府澶滑孟濮齊滋滄埭濱德博懷衛鄭等州長吏並兼本州河隄使蓋以謹力役以重水患也(宋史河渠志)
公元972年
宋太祖開寶五年三月曰朕毎念河渠潰決頗為民患故署使職總領焉宜委官聮佐治事目開封等十七州府各置河隄判官一員本州通判充如通判缺員即以本州官充(宋史河渠志)
公元991年
宋太宗淳化二年三月長吏以下及巡河主埽使臣經度行視河防勿致壞隳違者當寘于法(宋史河渠志)
公元1000年
宋真宗咸平三年縁河官吏秩滿須水受代知州通判兩月一巡縣令佐迭巡隄防轉運使勿委以他職(宋史河渠志)
公元1051年
宋仁宗皇祐三年五月壬申河渠司(宋史仁宗本紀)
公元1058年
宋仁宗嘉祐三年十一月己丑都水監河渠司(宋史仁宗夲紀)
公元1071年
宋神宗熈寜四年程昉都大提舉黄御等河(宋史河渠志)
公元1073年
宋神宗熈寜六年四月始置疏濬黄河司自衛州浚至海口人船朩鐡工匠皆取之諸埽官吏俸給都水監丞司行移監司敵體(宋史河渠志)
公元1076年
宋神宗熈寜九年九月丙寅詔罷都大制置河北河防水利司(宋史神宗本紀)
公元1080年
宋神宗元豐三年五月甲申詔改都大提舉𨗳洛通汴司為都提舉汴河隄岸司(宋史神宗本紀)
公元1089年
宋哲宗元祐四年復置修河使(宋史河渠志)
公元1090年
宋哲宗元祐五年罷修河使及檢舉(宋史河渠志)
公元1092年
宋哲宗元祐七年四月詔南北外丞司管下河埽今後河北京西轉運使副判官府界提㸃分認界至河北仍于御内兼管南北都水公事(宋史河渠志)
公元1095年
宋哲宗紹聖二年武進丹陽丹徒縣沿河隄岸石䃮石朩溝並委令佐檢修䕶勸誘食利人户修葺任滿稽其勤惰而賞罰之從工部之請也(宋史河渠志)
公元1100年
宋哲宗元符三年七月復置北外都水丞司(宋史河渠志)
公元1102年
宋徽宗崇寧元年十二月提舉淮浙澳牐司官一員杭州揚州瓜洲澳牐常潤杭秀揚州新舊等牐通治之(宋史河渠志)
公元1115年
宋徽宗政和五年提舉修繫永橋所(宋史河渠志)
公元1122年
宋徽宗宣和四年臣僚言都水監恩州修河舉辟文武官至百二十餘員授牒家居不省所領何事乗傳給劵第功希賞詔除正官十一員外餘並罷所𨽻有東京四排岸司監官各以京朝官閤門祇侯以上三班使臣充掌水運綱船輸納顧直之事汴河上下鎻蔡河上下鎻各監官一人三班使臣充掌算舟船朩筏之事天下堰總二十一監官一人渡總六十五監官一人皆以京朝官三班使臣充亦有以本處監當兼掌者(宋史河渠志)
 
 
 
 
 
 
 
 
 
 
 
 
 
 
 行水金鑑一百六十四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