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百四十
卷一百四十 第 1a 页 WYG0582-0217c.png
钦定四库全书
 行水金鉴卷一百四十
          江南按察使傅泽洪撰
  运河水
圣祖仁皇帝康熙四十年正月十七日总河张鹏翮题
 高宝江都一带堤岸关系运道最为𦂳要去夏水盛
 西堤尽淹河湖一片经臣奏明俟冬时水落估计兴
 修九卿议覆准修奉
卷一百四十 第 1b 页 WYG0582-0217d.png
旨依议速行在案今唐埂等六坝堵闭高宝江都西岸
 堤根渐次涸出行据淮扬道参议王谦详称除宝应
 县北城湾南唐堤五浅龙王庙江都西堤排桩等工
 尚属可缓不计外查高邮陆漫闸西岸原属土堤每
 遇伏秋水长危险堪虞应建石工兴永安界首二处
 石工上下相接以资捍禦计工长一千六百二十五
 丈五尺估用工料夫匠银十六万四千九百五十九
 两江都西堤残缺石工二百四十四段共长一千二
卷一百四十 第 2a 页 WYG0582-0218a.png
 百二十七丈五尺亟令补修以资捍禦估用工料银
 二万九千一百四十五两高邮州东堤朱家田头单
 薄危险亟应下扫压土工长四十八丈估用工料银
 四千四百一十九两清水潭草大王庙东堤里口险
 工旧埽年久朽烂堪虞应下埽加工以禦风浪计工
 长一百五十丈估用工料银二千八百四两又金湾
 三闸裹头矶心倒缺不堪亟应修理估用工料银一
 千二百六十五两以上各工不在从前估修之内又
卷一百四十 第 2b 页 WYG0582-0218b.png
 永安东堤里口龙门北湾险工计工长一百丈估用
 工料银一千六百六十八两又永安东堤龙门南北
 湾里口坍卸险工计工长一百二十六丈估银一千
 八百九两此二工查系前河臣于成龙等委主事孙
 叔贻笔帖式泰保等帮筑完工复被风浪撞击坍卸
 难资捍禦例应赔修若俟催提到工始行补筑势必
 迟误亟应先发帑银修筑完日参追还项以上估修
 七工共需工料银二十万六千七十二两零除原册
卷一百四十 第 3a 页 WYG0582-0218c.png
 送部查核外谨具疏题估 部议准覆奉
旨依议速行 二十二日总河张鹏翮题臣按南河志
 清口至淮安建有五闸递相启闭以防黄水之淤又
 虑水发湍急难于启闭筑坝以遏水冲每岁粮船过
 尽即于闸外建坝以遏横流一应官民船只俱暂行
 盘坝由此而观则是伏秋水𤼵黄河倒灌自古而已
 然矣故建闸筑坝以防淤垫之患今运河初经挑挖
 俟清水冲刷使深河底尺寸既定方可建闸臣于覆
卷一百四十 第 3b 页 WYG0582-0218d.png
 科臣陈铣复闸疏内曾经题明在案兹清水虽巳出
 黄转盻桃伏秋汛继至节宣之道预防之法不可不
 急筹也今于张福口裴家场中间开引河一道会张
 福裴场等引河之水并力敌黄但黄水会合众流来
 自万里频年河身垫高势大而力强淮水止发源桐
 柏迄今方出清口一半敌黄又一半济运终虞力分
 而势弱故蓄高堰之水以助其势幸而黄水不大亦
 足以敌之若遇黄水大发在粮船过完之后仍遵
卷一百四十 第 4a 页 WYG0582-0219a.png
旨堵闭拦黄坝使不得倒灌且可以刷深黄河在粮船
 正行之际遇黄水大发将裴家场引河口门暂闭引
 清水由三汊河至文华寺入运河以济运行倘运河
 水大山阳一带由泾涧二河泄水入射阳湖下海宝
 应一带由子婴沟泄水入射阳湖下海高邮一带仍
 由城南柏家墩二大坝泄水江都一带由人字河凤
 皇桥等河泄水入江若遇黄淮并涨清水由翟家坝
 天然滚坝泄出黄水由王家营减水坝泄入盐河至
卷一百四十 第 4b 页 WYG0582-0219b.png
 平旺河下海若粮船过完黄水不大发将运河头坝
 煞坝令清水全入黄河以资冲刷一切官民船只照
 往例盘坝俟回空粮船到日方可启坝止留三汊河
 清水仍由文华寺入运河即古人设天妃闸于粮船
 过后闭闸筑坝之意也奉
旨这所奏已得河工秘要著九卿詹事科道会同速议
具奏 九卿等议准覆题奉
旨依议速行 六月初八日总河张鹏翮题高邮城南
卷一百四十 第 5a 页 WYG0582-0219c.png
 南关车逻二坝经臣题估改建滚坝二座坝下引河
 因水占难以深量俟水退后逐段估计另疏具题部
 议奉
旨依议速行在案又高邮滚坝泄下之水由兴化县安
 丰镇至白驹以达于海今自鲍家庄至白驹八十馀
 里地高水壅亟宜挑浚引水由白驹场入海需用银
 两拟于加捐银内动用具题奉
旨这本内事情著照该督所题行今行据淮扬道参议
卷一百四十 第 5b 页 WYG0582-0219d.png
 王谦详估高邮南关大坝以下自拦马河起至朱三
 家桥止应挑引河一道长三百九十一丈估土方银
 三千九十六两车逻坝以下自拦马河起至商家庄
 止应挑引河一道长三百三十丈估土方银二千六
 百一十二两兴化之海沟河自鲍家庄至白驹闸止
 共长一万四千四百八十七丈加挑宽深估土方工
 料银三万六千馀两通共估银四万二千馀两并无
 浮冒臣覆核无异除照数动支加捐银两委官作速
卷一百四十 第 6a 页 WYG0582-0220a.png
 挑挖并估册送部查核外相应具题 部议准覆奉
旨依议 十月初八日总河张鹏翮题淮阳运河系各
 省粮艘经由要道最关𦂳要向因黄水倒灌河底垫
 高一遇水长盈堤溢岸前河臣于成龙于康熙三十
 八年春发帑委员签钉排桩内填龙尾小埽以卫堤
 工三历伏秋又值运河大挑之后清水畅流两岸泥
 土渐次冲刷排桩日见倒坏亟应乘时修理以禦来
 年桃伏秋三汛今据淮扬道王谦详估淮属山阳境
卷一百四十 第 6b 页 WYG0582-0220b.png
 内搀补排桩改镶丁埽需用银一万八千馀两扬属
 高宝江三州县境内搀桩换柴改筑坦坡镶柴压土
 需用工料银一万八千馀两通共估银三万七千馀
 两并无浮冒造册详估前来臣覆核无异不另请拨
 钱粮一面动支大挑运河节省银两武家墩石工桩
 朩节省银两作速购料乘时攒修以资捍禦并原册
 送部查核外相应具疏题估奉
旨该部议奏 部议准覆奉
卷一百四十 第 7a 页 WYG0582-0220c.png
旨依议速行 十一月十四日大学士伊桑阿等学士
 辛保等以工部议覆总河张鹏翮请将高邮州陆漫
 闸西岸改筑土堤拆本启奏奉
旨陆漫闸西岸改筑土堤内外镶柴见今钱粮虽省但
芦柴易致朽烂不能坚久二三年后又致重修张鹏翮
在任时虽无可虞若张鹏翮或离任或淮黄水涨有危
险之处镶柴工程朽烂岂不更难著将这情由备写差
员前往张鹏翮处令其确议具奏 总河张鹏翮摺奏
卷一百四十 第 7b 页 WYG0582-0220d.png
 接内阁中书永奇捧
旨到臣内开云云臣跪诵之下仰见我
皇上至圣至明区画深远无微弗照臣愚先因湖水消
 落将陆漫闸西岸石工改筑土堤内外镶柴原从节
 省钱粮起见臣今跪读
俞旨芦柴易致朽烂不能坚久二三年后又致重修
圣主睿鉴甚明应仍修石工以垂永久以资捍禦臣谨
 遵
卷一百四十 第 8a 页 WYG0582-0221a.png
旨确议奏闻奉
旨遣人问张鹏翮今奏称陆漫闸西岸应仍修石工以
垂永久以资捍禦等语著修石工奏摺并发 十二月
 二十日总河张鹏翮题奏山阳县黄河南岸运料河
 原任河臣董安国署理总河印务徐廷玺具题动帑
 挑筑未完其河头起于檀度寺闸久巳筑坝堵闭询
 问其故据土人云运河高于运料河数尺恐其开放
 建瓴之势直泄无馀是以历来堵闭臣测量水平果
卷一百四十 第 8b 页 WYG0582-0221b.png
 与土人之言无异夫既堵闭则此河为无源之水不
 能通济下流亦难运料是此河巳无益于运河矣且
 汰黄堤原在黄河南岸重门保障运料河身居汰黄
 缕堤二堤之中从前挑挖此河将草湾并小茭陵二
 处汰黄堤穿断虽筑有草坝难资捍禦是此河又有
 碍于堤工矣况历来运料因此河未成系由黄河射
 阳湖转运以济工需是此河既不能分泄运河水势
 反将有用之汰黄堤挖断诚属无益应停其挑挖将
卷一百四十 第 9a 页 WYG0582-0221c.png
 穿坏汰黄堤二处填筑坚实以作黄河重门之保障
 于淮安地方大有裨益其各员应追银两追解河库
 以备别工之用 部议准题奉
旨依议(河防志/)
圣祖仁皇帝康熙四十一年二月二十七日总河张鹏
 翮题运口为粮艘转输要道初春运行之际在桃汛
 未发之前水尚未长漕运需水甚亟去岁于石磡筑
 草坝开渠引三汊河之水以济运粮艘得以通行至
卷一百四十 第 9b 页 WYG0582-0221d.png
 桃汛水发即行堵闭今臣率道厅等官再加相度与
 其每岁开闭需用钱粮不若建造石闸相时启闭不
 独于漕运有益且省每岁修筑之资行据淮阳道王
 谦详估工料银二万三千馀两并无浮冒造具估册
 前来臣覆核无异不另请拨钱粮动支停挑王家营
 引河银两给发办料兴修除原册送部查核外理合
 具题奉
旨该部议奏 部议准覆奉
卷一百四十 第 10a 页 WYG0582-0222a.png
旨依议 三月十四日总河张鹏翮题酌复天妃闸以
 防黄水内灌将见存龙汪等闸拆修金门下板设遇
 水涸递相启闭蓄水济运经臣题明将修闸事宜另
 疏题请部覆俟具题之日再议等因在案今据淮扬
 道参议王谦详称除龙汪闸见在另文议详外唯是
 天妃闸旧基闸塘年久深洼戽水难乾故桩碎石有
 碍下桩铺底议于运口头草坝迤北建造大石闸一
 座拆新庄闸石料添用以节省钱粮又东西各筑纤
卷一百四十 第 10b 页 WYG0582-0222b.png
 堤一道即以挑引河之土筑堤再于闸座上下穿开
 旧堤处所各建草坝一座以固堤东水共估工料银
 二万八千二百四十二两并无浮冒册估前来臣覆
 核无异相应题估奉
旨该部议奏 部覆奉
旨依议速行 十一月十六日总河张鹏翮题运河为
 粮艘经由要津山清宝应河道自惠济祠后起至界
 首止已于康熙三十九年内经臣题估发帑挑挖工
卷一百四十 第 11a 页 WYG0582-0222c.png
 完现今冲刷宽深其界首迤下一带河道向年湖河
 相连水势甚大故未挑浚今六坝久闭高宝湖水消
 落运河水势平缓上流所刷之沙聚积下流平缓之
 处河底未免淤垫恐重运未能利涉并应挑挖一律
 深通以利遄往兹据淮扬道王谦详称高邮泥甸桥
 起至永安南裹头止应挑河长四千九百九十五丈
 估挑面宽八丈底宽四丈深一丈并两头煞筑拦河
 坝共估土方工料银二万四千馀两委无浮冒册详
卷一百四十 第 11b 页 WYG0582-0222d.png
 前来臣覆核无异但挑挖运河关系𦂳要随动支高
 邮大工节省银两于回空粮船过完作速闭坝挑浚
 一切进贡及差使官兵船只仍照前过坝者听其过
 坝起旱者即行起旱不得擅自开放俟来年新运粮
 船到时起坝开行除委监工督催并原册送部查核
 外相应具疏题估奉
旨界首以下运河若极其淤浅有碍运道即照所题挑
浚如漕船尚属可行则挑浚著停止将此项银两留于
卷一百四十 第 12a 页 WYG0582-0223a.png
𦂳要工程动用该部知道(河防志/)
圣祖仁皇帝康熙四十二年正月初一日摺奏界首以
 下河道康熙三十九年因湖水相连水大未能挑挖
 今六坝坚闭高邮湖水消落运河流缓沙停江西湖
 广粮船身重入水更深不无浅涩盘剥仍应遵
旨挑挖深通以利粮船遄行严催承挑人员昼夜疾攒
 巳于十二月二十六日完工二十八日开坝放水理
 合具摺奏明 二月初二日
卷一百四十 第 12b 页 WYG0582-0223b.png
圣驾南巡总河张鹏翮奉
上谕骆马湖竹络坝口门宜留 初四日总河张鹏翮
 奉
上谕仲庄闸清水出口逼溜使南恐运口有碍应于陶
家庄以下杨家庄处著挑引河令中河之水从此出口
于运口有益虽杨家庄地势低洼即使倒灌不过一二
里清水仍然顶出著即相度形势估计具奏仲庄石闸
暂停 初五日总河张鹏翮奉
卷一百四十 第 13a 页 WYG0582-0223c.png
上谕禹王台沭水由沭阳入海其沭河淤垫之处应勘
明疏浚 初七日总河张鹏翮在邵伯更楼奉
上谕此地旧日被灾形状与今山东饥民无异岂朕今
日观此地安居景象而忘山东之饥民乎朕念运粮赈
济关系𦂳要乘今日顺风尔作速回清江料理转运截
留漕粮差官前往散赈距扬州十五里沙坝桥河道情
形朕自细阅回銮时面说与尔知之 三月初二日总
 河张鹏翮奉
卷一百四十 第 13b 页 WYG0582-0223d.png
上谕王公堤关系运道民生最为𦂳要堤岸单薄桩工
渐朽应再加帮以资捍禦不可因淤滩可恃而忽之也
 (河防志/)
 是年十二月二十日大学士马奇等奉
上谕朕这次巡幸西省阅视汾渭俱属大河直与黄河
相通河南等处米石似可由黄河运送但闻三门砥柱
水势甚溜船不能上朕欲亲往阅视因陜州知州奏无
路径断难行走遂未果行命三贝勒同近御侍卫往看
卷一百四十 第 14a 页 WYG0582-0224a.png
据回奏云伊等差人乘骑涉河一道阅有神人鬼三门
俱系凿石开通水从三门流出水势甚宽水流甚溜古
人于岸上凿有拉船孔眼但未经以船试验不知可否
行走前总河靳辅亦曾奏黄河通于汴河但淤垫年久
若行疏导即可运米等语朕至河南阅河南府居各省
之中水路四达最为𦂳要之地应于此处储积米榖每
年米榖岂能必皆丰收倘山陜等省间或收成歉薄即
可将此积贮米榖修造船只由黄挽运若到三门砥柱
卷一百四十 第 14b 页 WYG0582-0224b.png
船不能上亦可于三门砥柱造船剥运以至山陜诚使
河路疏通则商贾人民大有裨益所宜于无事之时预
为筹画者也豫省每年解京漕粮二十万石有奇若将
豫省三年漕粮截留备用则陜西等省虽值歉收之年
将此米榖运至彼处赈济殊属有益俟明岁遣大臣往
(河南管河道治河档案/)
圣祖仁皇帝康熙四十三年正月二十一日奉
旨著川陜总督陜西巡抚山西巡抚河南巡抚速行会
卷一百四十 第 15a 页 WYG0582-0224c.png
勘确议具奏(河南管河道治河档案/)
 是年四月初八日总河张鹏翮奉
上谕昨岁西巡时总河张鹏翮迎至行在朕因山东河
道冲决坍坏之处甚多曾命张鹏翮及时修理于新运
漕船未到之时报竣至今曾否修完尚未奏闻著行文
张鹏翮乘此无事之时亲身速赴临清察明臭题回时
自中路兖州一带察看东省人民目前情形及散赈有
无实济并二麦秀实如何著一一具奏 是月总河张
卷一百四十 第 15b 页 WYG0582-0224d.png
 鹏翮奏明臣前往临清一带查看其间堤岸有去年
 大水漫缺之处巳经修补完竣利于纤挽漕艘通行
 仍饬地方印河等官将本管工程加谨修防以禦伏
 秋二汛奉
旨知道了该部知道(山东兖宁道册/)
 是年四月初九日川陜总督博  陜西巡抚鄂
  山西巡抚噶礼河南巡抚徐潮会勘三门河路情
 形疏称臣等伏惟我
卷一百四十 第 16a 页 WYG0582-0225a.png
皇上功高三古德冠百王轸恤军民如同保赤经营庶
 政 宵旰不遑去岁蒙
皇上俯念西疆要地并顺军民想望至诚不惮冰霜
特赐巡幸由山西陜西以至河南简阅军旅咨访民艰
 大沛
恩膏蠲租锡赏费逾百万臣等亲随扈从凡大小事宜
 无不仰蒙
圣主指示三省臣民沾荷
卷一百四十 第 16b 页 WYG0582-0225b.png
天恩均非浅鲜我
皇上于巡视之馀洞悉天下地方形势以河南府居各
 省之中水路四达山陜汾渭二河皆与黄河相接于
 此积贮米榖以备不时我
皇上爱民念切凡稍有益于民生者
睿虑经营纤悉必至恐三门砥柱船不能上
特命臣等会勘确议具奏臣等钦遵
谕旨齐至陜州会同前赴三门亲身查勘三门在陜州
卷一百四十 第 17a 页 WYG0582-0226a.png
 东北四十里两岸石山凿分三涧中流谓之神门水
 势正溜南岸则为鬼门石崖曲折水更汹涌北岸则
 为人门水略舒缓至三门之下约百馀步则有砥柱
 再其下二里许则有卧虎滩臣等用陜州船只从神
 门放下空舟顺流颇觉利便又从卧虎滩下挽舟上
 行因船方水溜又无舵无篷自辰至申仅止拽行半
 里臣徐潮先期以河南有篷舵之派子船令新安县
 知县张琦于二月二十四日从新安县狂口地方坐
卷一百四十 第 17b 页 WYG0582-0226b.png
 船由渑池一带溯流而上计程二百六十馀里此间
 水溜甚急如卧虎滩之险阻难行者共二十三处两
 岸绝无纤道者甚多若遇顺风则一日可行三四里
 逆风则坐守竟日无风而有纤路处亦可行二十馀
 里每船约用夫二三十名所以该县于三月初九日
 始至三门卧虎滩臣等即将新安空船于卧虎滩下
 挽纤使篷乘风而上业巳从人门径过又以船载粮
 三十石用夫三十馀名从上挽行自巳至未亦从人
卷一百四十 第 18a 页 WYG0582-0226c.png
 门过去两岸晋豫人民观者如堵其中父老皆云自
 有生以来三门河路未见行船今船由三门逆流直
 上此真为
圣时盛事不胜赞扬臣等察看情形此路船只自属可
 行但溜急滩多水涨则无纤路行船未免艰难且每
 船载粮不过三四十石今上挽空船二百六十里行
 程十有七日若系重载则必至迟延多费人工需滞
 时日似此水运不如陆路剥运之便豫省漕粮截留
卷一百四十 第 18b 页 WYG0582-0226d.png
 于河南府备贮是诚经国
圣谟于三省人民均有裨益应遵
旨举行将河南漕粮即于该府加谨收贮若山陜需粮
 则竟由河南府陆路运至陜州西门外太阳渡上船
 计程廑三百馀里驮送不过四五程车行止须七八
 日脚费更比河路减省至于汴河离三门砥柱六百
 馀里其黄河通于汴河淤垫年久之处臣徐潮查明
 另题外再汾渭两河虽现在行船不无淤垫或某处
卷一百四十 第 19a 页 WYG0582-0227a.png
 可用大船某处水浅应用小船或船只难行应从陆
 路起剥相度河流制备船只臣鄂 臣噶礼查明另
 疏 题报谨将臣等查勘情形三门一带河路绘图
 进呈
御览伏祈
皇上睿鉴敕部议覆施行奉
旨九卿詹事科道会议具奏图并发会议查得山西
 存仓米榖共九十五万三千九百馀石陜西存仓米
卷一百四十 第 19b 页 WYG0582-0227b.png
 榖九十万一百馀石甘肃存仓米榖共四十一万六
 千六百馀石前项米榖现贮两省者尚多若将豫省
 漕粮截留三年共六十万馀石积贮年久恐致浥烂
 亏空应暂截留四十四年起运四十三年分漕粮备
 贮此后漕粮仍行解京如有不足用之时该抚等题
 明再行截留其所截留一年漕粮二十馀万石应严
 饬该府州县加谨收贮毋致浥烂亏空如致浥烂亏
 空该抚及布政使以下各官俱照例处分仍将收贮
卷一百四十 第 20a 页 WYG0582-0227c.png
 数目咨报户部查核又陜西巡抚鄂 疏称渭河西
 至凤翔东至潼关由渭入黄由黄入汾可抵山西之
 平阳即或三门水溜客商不敢冒险而汾渭两河可
 通舟楫几二千里然商贾多舍水路而就陆路者皆
 由陜西船只方头平底无舵无篷而水手又不善于
 操舟若逆挽拽日行止二三十里所以舟行者甚少
 臣同督臣博 酌量捐资于江南等省雇觅造船良
 工熟练水手量水性造船使本地人演试如果可行
卷一百四十 第 20b 页 WYG0582-0227d.png
 民船亦照式修造倘遇歉收即可将商民船只挽运
 等语又山西巡抚噶礼所称汾河自河津县起绛州
 止装载一百石之船可以行走自绛州起至平阳府
 城以及洪洞县止装载五六十石之船亦属可行惟
 是介休之义棠桥则积石累累滩多水急两岸多山
 向无纤路自介休以至省城则在在淤浅若非秪遵
谕旨制造小船难以行走须用小船似应仿照船麻
 阳船式样制造移咨楚省酌调船匠水手数名来晋
卷一百四十 第 21a 页 WYG0582-0228a.png
 成造如果可行捐造一百只交与本地水手看守丰
 年听其揽载倘遇歉收即于汾河接运漕粮等语又
 据巡抚噶礼疏称随即预造有桅有浆之小船三只
 内一只可装粮四十石一只可装粮三十石一只可
 装粮二十石在于汾河内详加演试自省城以至介
 休之义棠桥又自义棠桥以至赵城县小船俱可行
 走其自洪洞以至平阳府城自平阳府城以至接运
 黄河之河津县止可行走等语均应如该抚等所题
卷一百四十 第 21b 页 WYG0582-0228b.png
 准其照原题捐造船百只以备挽运其汾渭两河有
 积石无纤路并淤垫之处令该抚等不动正项钱粮
 设法修治又河南巡抚徐潮疏称汴河故道一由中
 牟县东经祥符等州县至永城县出境历江南省之
 宿州而达于淮久矣湮塞皆成陆地一由中牟县东
 南经朱仙镇至沈邱县出境历江南省之太和县而
 达于淮系元臣贾鲁修浚今名贾鲁河现在流通应
 于淤浅处量加挑浚等语又称贾鲁河河身之外尚
卷一百四十 第 22a 页 WYG0582-0228c.png
 有支河贴近黄河止隔一堤地名花园康熙十年曾
 掘开护堤放运柳船以入黄河事毕堵塞今花园塌
 入黄河人民徙居于南名为新庄若从新庄挑浚建
 闸设坝以时启闭便可开入黄河由黄入洛而通舟
 楫等语均应如该抚所题不动正项钱粮设法将贾
 鲁河浅处挑浚并从新庄挑浚建闸设坝以时启闭
 便可开入黄河以通舟楫仍令该抚及地方汛官不
 时防护其工程丈尺造册报部查核可也奉
卷一百四十 第 22b 页 WYG0582-0228d.png
旨依议(河南管河道治河档案里河南府至陜州太阳/渡水路计程四百五十 中有浅滩约数十馀)
 (处纤路虽窄尽容牵缆止渑池一带纤路年久问有/塌卸阅视渑池以下河流颇缓下水船可载三百馀)
 (石上水半之渑池以上河身渐高滩水愈迅虽有纤/路仅可挽数十石之舟至砥柱而上河中大石分峙)
 (列为三门神门本无纤路若小舟乘东南风犹或可/上鬼门水势最为汹涌从未见有行舟唯人门之水)
 (稍缓石崖凿有纤路纤路之上排列凿有方眼约离/二尺其上三尺又凿有石鼻约离丈馀询之土人俱)
 (称不晓臣愚揣石鼻可穿铁索纤夫援手以著力方/眼之设石路滑润装木限以助足力亦未可知臣将)
 (本地小方船令从人门放空而下亦觉平稳复令从/下流挽上人门因湍急退下砥柱自午至申仍由人)
 (门而上盖船方顶溜并无桅舵人又不善操舟故也/揆此则历代挽运之迹犹存诚如)
卷一百四十 第 23a 页 WYG0582-0229a.png
(圣谕再太阳渡至西安府河水平稳船可通行俱有挽/ 运路径并绘图奏上 又议运粮之法河南府至陜)
 (州之三门一带河道现在无可觅之船谨议以河南/府至陜州太阳渡陆路计程三百五里今运榖二十)
 (万用车装运计程五日可到每车装榖八石每日给/脚价三钱五分沿途州县递运以惜牛力共需车脚)
 (银四万三千七百五十两自太阳渡至西安党家马/头水运为便每石给水脚银钱三分共需银二万六)
 (千两自党家马头至西安府陆路每石给车脚银二/分共银四千两共装榖口袋照依河抚原议定价三)
 (万两置备以上通共需银十万三千七百五十两脚/价统于豫省支销抑臣更有请者运榖二十万石止)
 (得十万之米其一半尽属糠秕徒费脚价无益合令/以二榖易一米起运则脚价更省一倍矣此总漕施)
 (世纶行述中所载备录之以资参考江川陜总督佛/伦上筹秦疏言湖广襄阳府有自襄 进小江口通)
卷一百四十 第 23b 页 WYG0582-0229b.png
 (于陜西商州龙驹寨水路一道自襄阳府至小江口/二百四十里襄江大船载运每船可八九十石至百)
 (石自小江口换小船至河南淅川县荆子关二百馀/里每船可四五十石又于淅川县换小船至陜西商)
 (南县徐家店二百馀里河狭滩多每船可载七八石/自徐家店至商州龙驹寨二百里此段水路多滩险)
 (每船可载五六石至龙驹寨巳上不通舟楫龙驹寨/至西安府相距四百馀里中间有秦岭蓝关七盘等)
 (岭则系岭路有百里许臣唯小江口至龙驹寨虽系/山河亦古来转运河道但近代久不行运恐河道间)
 (有淤废若此运道果能广运楚米至龙驹寨积贮较/之陆路挽运殊为便易龙驹寨至省城不远所积粮)
(旨米自可随时调度以备不虞奉/ 下九卿议覆准奉)
(旨命内阁学士德珠往会同查勘此居易录中所/ 载并附录之以见西北未尝无转运之道也)
卷一百四十 第 24a 页 WYG0582-0229c.png
 是年十月十三日济宁道张伯行为请筑汶河堤岸
 以卫民田以救民生事窃照康熙四十一二两年宁
 阳汶上济宁滋阳鱼台滕县峄县及江南之沛县徐
 州邳州连遭水患者皆由于汶河堤岸不修之故也
 查宁阳汶河南岸有石梁口最称险要历来各州县
 之所被水者皆由于此至四十一二两年为害更烈
 而汶河南岸之冲决者又不止石梁一口也又有桑
 家等口俱经冲决淹没之惨较往倍甚今年雨水稀
卷一百四十 第 24b 页 WYG0582-0229d.png
 少幸未冲决然而不可恃也本道于九月间亲往查
 看见堤工甚是单薄直系顶冲而离堤数十丈内有
 高阜之地可以加筑越堤又见石梁口上下堤岸残
 缺甚多若于石梁口内添筑越堤再于桑家等口堵
 筑坚固又于沿河一带堤岸加帮高厚不惟宁阳不
 受水灾而汶上济宁滋阳鱼台滕县峄县及江南之
 沛县徐州邳州俱蒙宁阳之福矣盖石梁等口一开
 先淹宁阳次及济宁滋阳汶上渐至鱼台滕县峄县
卷一百四十 第 25a 页 WYG0582-0230a.png
 而并及于江南之沛县徐州邳州是此十数州县之
 被淹皆由于宁阳石梁等口之冲决也夫堵筑石梁
 等口加帮汶河堤岸非有浩大工程难以奏绩也为
 功甚少而造福无穷从前皆因循误事逮至冲决即
 欲补救而巳无及矣直至十数州县被淹之后而始
 行堵筑则何益矣若及今不早为修筑将来山水发
 时势必仍属难免祈宪行司转行该府令其严饬该
 县将石梁口加修越堤桑家等口堵等坚固沿河堤
卷一百四十 第 25b 页 WYG0582-0230b.png
 岸加帮高厚并严饬汶上县令其照依宁阳加帮汶
 上堤岸庶水不为害而宁阳汶上济宁滋阳等十数
 州县之民均免水患淹没之害矣 又为详明南旺
 大小挑之定制以利漕运以苏民生事案查宋尚书
 祠记云用白英计作坝戴村横亘五里遏汶水令尽
 出于南旺乃分为二水以其三南入于漕河以接徐
 吕以其七北会于临清以合漳卫此定制也其三分
 往南者盖以南有府河泗河洸河并马场独山南阳
卷一百四十 第 26a 页 WYG0582-0230c.png
 昭阳微山各湖又有彭家口大泛口二河其馀诸泉
 不可胜数此所以三分往南而不患其水少也不知
 始自何年今竟改为七分为南矣惟其七分往南所
 以每逢雨涝之年济宁鱼沛一带民田在在淹没今
 议仍改为三分往南民田得免淹没之患矣其七分
 往北者盖以北止有安山一湖以为之接济所以七
 分往北而不患其水多也不知始自何年今竟改为
 三分往北矣惟其三分往北水势甚微而安山一湖
卷一百四十 第 26b 页 WYG0582-0230d.png
 又经招租起科无水接济所以每逢亢旱之年东昌
 一带在在浅阻今议仍改七分往北庶粮船无浅阻
 之患矣呈院院批据详南旺水势今改为七分往南
 三分往北等语始于何年改自何人水之分数有何
 凭据未经声明又云今议仍改七分往北等语查安
 山湖久涸民佃起科无水济运故旱年东昌一带有
 胶舟之患今作何开引河导水作何修闸坝蓄水济
 运未据筹画指陈遽云改七分往北何其言之易也
卷一百四十 第 27a 页 WYG0582-0231a.png
 仰道率府厅州县印务等官虚心勘议明确果可见
 之施行勿为纸上空谈即定议通详如无定见慎勿
 纷更(荟蕞云按宋尚书用白英老人计筑戴村坝遏/汶流使无南入洸而北归海汇诸泉之水尽出)
 (汾上至南旺中分之为二道南流接徐沛十之四北/流达临清十之六所谓水脊也见明史稿宋礼传明)
 (会典亦云然则是四分往南六分往北矣唯靳辅重/修宋康惠祠记有云南旺分水三分济南漕七分北)
 (会临德合漳卫之/语张公所云木此) 又为详明闸座之制以便遵守
 事窃查柳林为南旺上闸十里为南旺下闸山东一
 千馀里之运道其关键总在于南旺则南旺之所系
卷一百四十 第 27b 页 WYG0582-0231b.png
 为最要也查南旺以南接济之水甚多南旺以北并
 无涓滴之水助运则柳林闸与十里闸正未可等视
 也今议将柳林闸为界水闸则使汶河之水尽济北
 运而南运则用府泗等河马场湖之水以济之其要
 在柳林闸之启闭宜严也寻常有水之时十里闸与
 柳林闸照旧启闭无容分别一遇北河水小之时将
 柳林闸板严下十里闸板尽启使水尽往北行若汶
 河水长两闸仍旧下板使水俱由斗门入南旺湖蓄
卷一百四十 第 28a 页 WYG0582-0231c.png
 以济运迨至水势盛大之时则启十里闸板而柳林
 闸板仍行严闭使水由彭石口孙强口刘贤口入南
 旺湖若水漫过柳林闸板仍将寺前铺闸板严下使
 水由张厢口盛进口焦鸾口入南旺湖是以柳林闸
 为界水头闸寺前铺闸为界水二闸总使汶河之水
 专济北运不令南行也而又用蜀山湖之水出分水
 口以济北运用马踏湖之水出新河头宏仁桥以济
 北运又用南旺湖之水出关家大闸五里铺滚水坝
卷一百四十 第 28b 页 WYG0582-0231d.png
 以济北运则北河之水自不至于太小而东昌一带
 粮船自无浅阻之患矣如或谓南旺之水尽济北运
 柳林闸下不虑水小乎不知若遇柳林闸水小再将
 十里闸板严下将柳林闸板酌量启闭而南河亦不
 患无水矣总之必须南旺闸官汶上主簿小心谨慎
 启闭得宜方克有济详院批春夏汶水微弱运艘浅
 于南则闭南旺北闸以济之运艘浅于北则闭南旺
 南闸以济之以智役水临时酌之此潘公之成法也
卷一百四十 第 29a 页 WYG0582-0232a.png
 今年五月临清水小仿此法行之而东昌迤北运艘
 得以鱼贯而下以运艘尽过南旺故柳林闸可久闭
 也今详称水大严闭柳林闸使水由彭石等口入南
 旺湖若水漫柳林闸仍严闭寺前闸使水由张厢等
 口入南旺湖等语但运艘盛行之际闸闭不便日久
 且水既漫闸则南旺湖水亦大若南北二闸同闭不
 惟湖不能纳且恐有冲突之患不可不虑之周也又
 云蜀山湖水出分水口马踏湖水出宏仁桥南旺之
卷一百四十 第 29b 页 WYG0582-0232b.png
 水出关家大闸五里铺滚水坝俱济北运等语各口
 闸坝现在果无残缺可以开放开时果于运道民地
 两有利乎尚须勘议妥当勘明确议详夺(居济一得/)
 
 
 
 
 行水金鉴卷一百四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