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百三十五
卷一百三十五 第 1a 页 WYG0582-0160a.png
钦定四库全书
 行水金鉴卷一百三十五
          江南按察使傅泽洪撰
  运河水
圣祖仁皇帝康熙十年清口为黄水灌入裴家场悉起
 油沙天妃闸底淤垫本年回空粮船不能进口乃于
 清河县南腰铺地方支河之连张福口者疏浚通舟
 由周家闸行 是年总河都御史王光裕亲勘河患
卷一百三十五 第 1b 页 WYG0582-0160b.png
 情形疏略云循天妃闸而下见黄流倒灌直入运河
 以天妃一闸不能下板漕河淤垫两岸溃决查天妃
 闸内旧有五闸递互启闭以防灌淤今仅存二闸其
 闸俱废今宜照旧基复建福兴一闸启一闭二再于
 秋冬大挑运河使深以复河身之旧部覆相应准其
 复建福兴一闸启一闭二无得阻滞往来商民船只
 先是康熙六年通政司经历王明德上治水法未尽
 备疏内请复漕规闭天妃闸次年部覆据河漕臣会
卷一百三十五 第 2a 页 WYG0582-0160c.png
 疏称天妃闸逼近黄淮难以启闭又御史徐越屡疏
 言之至是光裕复疏言之(扬州府志/)
 高邮乡官王永吉修复天妃二闸议揭云窃照漕河
 闸座沿途建置甚多遇泉源枯涸则下板以待其盈
 若遇河流泛涨则亦下板或启板以杀其怒总之权
 缓急酌盈虚故纤挽无涩滞之虞而舟楫鲜冲激之
 患未有陟峻奔啮险恶艰危如淮安府境内天妃头
 闸之甚者此闸南至清江浦十里北至清口不足二
卷一百三十五 第 2b 页 WYG0582-0160d.png
 三里口外正当黄淮交会之冲淮水东注黄水北来
 拥逼淮泗之水合并南下入口极猛宜其势重而力
 大也每当水发之时闸水高四五尺或六七尺不等
 飞瀑怒涛惊魂夺魄下水放闸之船疾如飞鸟若坠
 深渊浮沈难定一入回溜人船两伤上水打闸之船
 头稍倒竖难若登天水石相搏中流断缆孟贲乌获
 力无所施篙师长年都无人色鳞次何干日日屠宰
 羊豕演戏赛神绎络奔走呼号拜跪杂沓争先糜费
卷一百三十五 第 3a 页 WYG0582-0161a.png
 金钱无算额设闸夫皆系积年地棍熟知水性放闸
 打闸俱能巧弄机关操人祸福勒取钱财除商民船
 只每只索银若干方肯包管拽放外即如漕粮白粮
 亦必预先讲定每石索银八釐一分不等积算通漕
 糜费金钱亦无算凡此脧削之脂膏总是挂欠之实
 数良可惜也稍不遂意绞关左右绳缆松𦂳闸棍略
 显神通磕撞立时粉碎漕粮白粮每年每帮定损数
 只水手抢救剥船捞运尽是闸棍一党获利更多而
卷一百三十五 第 3b 页 WYG0582-0161b.png
 军民之性命身家遂断送于此矣似此利害关系非
 小然与其惩创闸蠹不如节宣水势永吉停舟数日
 察阅情形乃知天妃闸之下直至清江浦才有一闸
 此闸亦久不下板外河水高内河水低复无闸座关
 拦收东而蓄聚之建瓴直泻安得不高低悬绝奔突
 而湍急乎查得山东之临清州济宁州扬州之瓜洲
 仪真皆有石闸三座一闸灌满才放一闸闸板启闭
 各有定规所以上水下水船只平坦安稳不费气力
卷一百三十五 第 4a 页 WYG0582-0161c.png
 纵有闸棍不能恐吓以取财也何独天妃止有一闸
 心窃疑之及询土人佥云先年原有天妃二闸基址
 在清江造船直隶厂边旁旧有月河一道此闸即在
 月河中间后因天时亢暵河水乾枯黄流径入淮河
 泥沙淤垫从此月河湮塞而二闸遂废矣由此观之
 前人制度原极精详今日揣摹偶然暗合伏望台台
 委官相度或即以清江闸为三闸而于天妃清江两
 闸适中地方添造天妃二闸抑或以清江闸改为天
卷一百三十五 第 4b 页 WYG0582-0161d.png
 妃二闸而于清江浦上下酌量远近拣择相应地方
 另造清江一闸各置坚厚闸板设立闸官闸夫仿南
 北临济瓜仪成规以时启闭但使天妃头闸之水平
 得一尺二尺则下水放闸与上水打闸十分之中省
 得四五分危险军民商贾便无颠覆沈溺之忧不必
 乞灵于鬼神而闸棍虽奸刁亦无所用其巧矣一闸
 之费极多不过四五千金仍有旧闸废石可以起用
 所费极省而所全最大况系修复闸座与创设闸座
卷一百三十五 第 5a 页 WYG0582-0162a.png
 不同谅非格碍不可行之事也抑永吉尤有虑焉二
 闸或三闸下板则天妃闸内之河水固以蓄积而渐
 平但恐天妃闸外之河水亦以迂缓而渐满西边
 带月河堤岸单薄恐易溃决所当并议估计或加桩
 板增阔培高抑或包砌石工用垂永久约计丈尺为
 数不多成功甚易此地最为黄淮要害平日亦当绸
 缪不宜滴水渗漏耳倘蒙采择会计详确即赐会题
 漕运商旅百世永赖之矣(王铁山疏议/)
卷一百三十五 第 5b 页 WYG0582-0162b.png
 是年淮水涨十馀日清水潭堤决田卢尽没民多流
 亡(高邮州志/)
圣祖仁皇帝康熙十一年总河王光裕修宝应县子婴
 黄浦永安等七闸是年水漕堤决(扬州府志/)
 是年四月清水潭复决民饥(高邮州志/)
圣祖仁皇帝康熙十二年总河王光裕自至江都芒稻
 河改造闸门迎金湾河建滚水坝于邵伯南(扬州府/)
 (志/)
卷一百三十五 第 6a 页 WYG0582-0162c.png
 是年大水时修筑清水潭西堤将竣复决田稼存者
 无几(高邮州志/)
圣祖仁皇帝康熙十三年清水潭决口塞(宝应县志/)
圣祖仁皇帝康熙十四年决江都运河之邵伯(淮安府/)
 (志/)
圣祖仁皇帝康熙十五年水浸扬属漕堤殆不能支随
 即崩溃高邮之清水潭陆漫沟江都之大潭湾等处
 共决三百馀丈残缺不可胜数深及四五丈不等自
卷一百三十五 第 6b 页 WYG0582-0162d.png
 堤以东浩浩乎茫无际涯矣报闻
圣心恻然中夜徬徨忧不能释特遣工部尚书冀如锡
 户部侍郎伊桑阿等亲行相视访究利病刻期奏报
 罢河臣王光裕知安徽巡抚靳辅才移为总河都御
 史(扬州府志/)
 是年夏五月水发清水潭西堤再决及城南东堤上
 下河俱淹(高邮州志/)
 是年清水潭复决先是十四年有秋布政使慕天颜
卷一百三十五 第 7a 页 WYG0582-0163a.png
 题准灾田成熟者三年后方起科纳粮时官兹土者
 以蠲租不便于已也谓田既涸出应改为本年起科
 巡抚马从其议委淮扬道副使黄桂踏勘是为十五
 年五月也桂至兴化盐城方肆苛求会大霪雨清水
 潭复决高邮江都东堤凡决数十处汪洋六百馀里
 不独涸田尽没于水水且及民屋檐民系舟屋角穿
 瓦为穴出入其中耕牛无托足之地被灾之惨是年
 为最(宝应县志民是年若不遭清水潭之复决马黄/二人将累 无已苛政不猛于水哉马名祜满)
卷一百三十五 第 7b 页 WYG0582-0163b.png
 (洲人黄桂/正黄旗人)
 是年五月高邮漕堤决兴化水骤长以丈计舟行市
 中漂溺庐舍人畜无算(兴化县志/)
 是年决山阳运河之山东厂净土庵其高邮之清水
 潭塞而复决又决高邮城南小口三十馀处并江都
 之大潭湾四浅竹林寺邵伯等处(淮安府志/)
圣祖仁皇帝康熙十六年总河都御史靳辅疏称运河
 自黄流内灌之后日垫日高今年八月内河底竟致
卷一百三十五 第 8a 页 WYG0582-0163c.png
 乾涸随闭堤挑浚因回空不能久待止量挑一二尺
 不等拟于明年立春后十日土冻方解时即行闭坝
 大挑总限百日完工其明年春运过淮之期必俟略
 为展限臣拟四月初旬内完工开坝放船五月终可
 以尽数过淮严加催赶务于七月初旬尽催过临不
 误十七年回空以济十八年之春运也(扬州府志/)
圣祖仁皇帝康熙十七年筑江都漕堤以高邮清水潭
 决口深不可筑更于湖中绕回开河一道改筑东西
卷一百三十五 第 8b 页 WYG0582-0163d.png
 堤与旧堤相属河成名曰永安河(扬州府志/)
 是年又三月题为恭报先挑运河工程告竣等事奉
旨览卿奏挑浚山清等处运河完工开坝淮水已归故
道具见实心料理可嘉 再大挑山清高宝江五州县
 运河增筑两岸其决口三十二处并塞之 十月疏
 报更改南运口 十一月题为酌改运口等事部覆
 奉
旨河道关系重大特简靳辅专任一切修筑事宜今该
卷一百三十五 第 9a 页 WYG0582-0164a.png
督以节省钱粮另开运口具题尔部不即准行议令伊
桑阿等会议故为耽延殊属不合这本内事情俱著照
该督所奏行(靳丈襄公治河书/)
圣祖仁皇帝康熙十八年四月恭报清水潭决口工竣
 日期奉
旨览卿奏修筑清水潭东西堤决口闭合龙门节省钱
粮甚多具见殚心料理深为可嘉知道了该部知道
 六月改置南运口于三汊河 大江以南各省漕运
卷一百三十五 第 9b 页 WYG0582-0164b.png
 自瓜仪而北凡四百五十馀里至清江浦天妃闸以
 入黄河此明臣平江伯陈瑄之所开也万历间河臣
 潘季驯以天妃闸直黄河故不免内灌因移运口于
 新庄闸以纳清而避黄后亦以天妃名之非其故矣
 然其口距黄淮交会处不过二百丈黄水仍复内灌
 运河垫高年年挑浚无巳兼以两河汇合潆洄激荡
 重运出口牵挽者每艘常七八百或至千人鸣金合
 噪穷日之力出口不过二三十艘而浊流奔赴直至
卷一百三十五 第 10a 页 WYG0582-0164c.png
 高宝城下河水俱黄居民至澄汲以饮于是建闸置
 坝申启闭之条严旨刻石除重运回空及贡鲜船只
 放行外即闭坝拦黄凡官民商艇俱令盘坝往来夫
 闭坝之制不独不便于民且空重往来之时仍不能
 禁黄流之不入乃不得巳之图非不易之策也盖因
 当时太山墩一带及七里墩外皆淼然巨浸舍新庄
 闸之外别无彼善于此之地地形水势实限之以不
 得不然耳自黄河倒灌以来西北自白洋河于家冈
卷一百三十五 第 10b 页 WYG0582-0164d.png
 一带直接泗州东北自吴城张福口一带直至武家
 墩卑洼者悉变为高原清口以内裴家场帅家庄烂
 泥浅周围数十里凡垫成平陆之处臣挑引河四道
 淮水仍出清口是则黄流之灌在当时诚大为运河
 之害而在今则颇受其利矣何也清口两岸垫高天
 然成堤黄淮不得交漫一利也太山墩上下洪涛尽
 涸而运河之地形愈加完固建闸置坝可以惟我之
 所择二利也清口之内横亘滩洲淮盛则泗水滔滔
卷一百三十五 第 11a 页 WYG0582-0165a.png
 北注淮弱则湖水常有所蓄以济运而不至于尽泄
 即黄涨内乘亦限于滩洲而不得纵不久而淮水盛
 长即便抵回三利也因而譬之清口全淮之口也洪
 泽湖其腹也所挑裴家场帅家庄烂泥浅诸河则其
 咽喉而新庄闸河岸则其唇吻也夫以黄河之悍烈
 而运口出于唇吻之间宜其浅露而无庇径直而受
 灌济运之清淮反为浊黄之所抵而不得入也于是
 酌议拜疏移运口于烂泥浅之上自新庄闸之西南
卷一百三十五 第 11b 页 WYG0582-0165b.png
 挑河一道至太平坝又自文华寺永济河头起挑河
 一道引而南经七里闸复转而西南亦接之太平坝
 俱达烂泥浅之引河内则两渠并行互为月河以舒
 急溜而备不虞外则河渠离黄水交淮之处不下四
 五里又有裴家场帅家庄二水乘高迅注以为之外
 捍而烂泥浅一河分其十之二以佐运仍挟其十之
 八以射黄运艘之出清口譬若从咽喉而直吐即伏
 秋暴涨黄水不特不能内灌运河并难抵运口间遇
卷一百三十五 第 12a 页 WYG0582-0165c.png
 东北风大作累日不止浊流乘之而风回溜驶不旬
 日而停沙一刷无遗矣是以迩年以来重运过淮扬
 帆直上如历坦途运河永无淤垫之虞淮民岁省挑
 浚之苦矣虽然旱涝不常湖水设有时而浅涸诸引
 河势不能畅注而俱出则宁使裴家场之水断流而
 烂泥浅一道务须挑浚深宽毋或缓此而顾彼此则
 意外之虞不得不预为之筹者也 是年增挑南运
 河起土加筑两岸堤(靳文襄公治河书/)
卷一百三十五 第 12b 页 WYG0582-0165d.png
 是年开滚水坝于江都之鳅鱼觜(扬州府志/)
 是年塞清水潭大决口山阳运河戚家桥堤工冲决
 五十馀丈本年随塞(淮安府志/)
圣祖仁皇帝康熙十九年水再置滚水坝于高邮城南
 八里又置于宝应子婴沟(扬州府志/)
 是年淮水大涨七月朔南水关溃水入城阛阓往来
 皆以舟楫坏民屋庐无算(高邮州志/)
 是年大水漕堤决(兴化县志/)
卷一百三十五 第 13a 页 WYG0582-0166a.png
 是年创建山阳运河之凤阳厂减水坝一座创挑皂
 河四十里以通北运(淮安府志/)
 是年创建砀山毛城铺大谷山宿迁拦马河归仁堤
 邳州运河东岸马庄集减水坝十一座 开皂河上
 接泇河通运又开张家庄通运口 明万历三十一
 年总河李化龙开泇河行运自夏镇达于直河口不
 由徐吕二洪避黄河之险者三百里漕运利之后直
 河口塞改行董口及董口复淤遂取道于骆马湖由
卷一百三十五 第 13b 页 WYG0582-0166b.png
 汪洋湖面西北行四十里始得沟河又二十馀里至
 窑湾口而接泇第骆马湖本窑田也因明季黄河漫
 溢停积而成湖夏秋水发不碍行舟至冬春水涸其
 浅处不流束楚且水面辽阔纤缆无所施每重运入
 口即役兵夫数万于湖中捞浚浮送北上而所捞之
 渠不旋踵而汩没于风浪之中年年畚锸宿邑骚然
 苦之况黄河复故雨潦各有所归湖水必致日涸且
 捞浚无所施实漕运咽喉之大虞矣查宿邑西北四
卷一百三十五 第 14a 页 WYG0582-0166c.png
 十里皂河集其地沟渠断续有旧淤河形一道若挑
 新浚旧因而通之可以上接泇河之委而下达于黄
 但启土于沮泇之地为力甚艰又南患黄河之逼北
 虑山左群山之水不有堤防不可以行运乃揆测规
 画即取水中之土以筑水中之堤南起皂河口北达
 温家沟水深之处挑水旱工共二千四百丈两岸筑
 堤四千八百丈凡邳宿两州县旧河内一切漫流旁
 泄决口三十馀处尽行筑塞又起自温沟历窑湾至
卷一百三十五 第 14b 页 WYG0582-0166d.png
 邳境猫儿窝计四十里从无堤岸每山泉暴涨即一
 望滔天复两岸筑堤二万七千丈然猫儿窝一带为
 徐兖诸水之所注纳水太盛则堤必伤故建减水大
 坝三座以泄之至如猫儿窝以上地亢土坚则空之
 而弗堤又猫儿窝以西至唐宋山三千馀丈乃霪霖
 暴涨之所从出入者则堤之盖自皂河而上者无不
 治矣惟是下口直截黄河遇伏秋暴涨不无内灌之
 虞于是复加斟酌相得皂河迤东二十馀里张家庄
卷一百三十五 第 15a 页 WYG0582-0167a.png
 其地形卑于皂河口者二尺馀而黄河上下水势大
 抵每里高低一寸自皂河至张家庄二十馀里黄水
 更低二尺馀内外水面高低相准乃复挑支河一道
 自皂河历龙冈岔路口达之张庄出口盖前此皂河
 出口如丁字形黄水自西而东皂河水自北而南两
 溜相抵而不相比且黄强清弱故易灌今张庄之出
 口如人字形黄水与张庄口之水俱自西而东与溜
 相比而不相抵况又以皂河地高之水下注于二十
卷一百三十五 第 15b 页 WYG0582-0167b.png
 馀里地卑之出口其迅流更足以抵黄也由是上则
 东省河流滔滔奔注常束本等之水于漕中而泄暴
 涨之水于坝外下则运口常通永无淤塞之虑矣
 张庄运口为皂河尾闾东通骆马湖甚近若不堵塞
 则皂河之水与湖水必半从此入黄中河之水必弱
 春初重运难行闭之则夏秋水发又恐内涨伤堤应
 将张庄口闭塞于其东建分水闸二座以减之尤恐
 异常霪潦如康熙十九年二十四年之水汹涌漫溢
卷一百三十五 第 16a 页 WYG0582-0167c.png
 今河臣王新命仿东省坎河口坝之制堆积乱石为
 坝诚为深虑然尚虞宣泄不及当再建一平水大坝
 策方万全但湖口一带沙土松浮须于宿迁治西马
 陵山址土坚处为之更自张庄顺见行之河开复河
 一道经骆马湖东至马陵山接巾河以行运而置见
 行之河以为月河泄水之地则往来船只行不经坝
 可无掣舟之患兼以远黄而备不虞此亦善后之计
 勿以为过虑而忽之也 皂河运道自窑湾至吴家
卷一百三十五 第 16b 页 WYG0582-0167d.png
 沟十馀里东西堤相去二三百丈地极卑下水一出
 岸即浩瀚滔天每东北风起西堤冲塌殆尽而西堤
 内外皆湖河沮洳无从取土修筑甚难又河形湾曲
 一里数折纤挽者苦之盖当时因大工屡兴请帑已
 数百万又正值军兴旁午故力图节省但循河形而
 挑筑故也今应于冬春之候窑湾口以上放水东入
 骆马湖使涸出河底凡河道湾曲处皆挑直之即以
 所挑之土填筑岸堤移西堤引近东堤俾两岸相去
卷一百三十五 第 17a 页 WYG0582-0168a.png
 不过五六十丈则河形渐束堤工无风浪之虞且重
 运飞挽亦易前矣(靳文襄公治河书坝河防杂说云/皂河一工建减水 二座堵大小)
 (决口数十馀处内窑湾一口乃近年通运之处也此/工成于十九年之冬至二十年七月内黄流大涨顷)
 (刻淤垫一千馀丈不能通舟彼时纷纷议论俱欲拆/去窑湾埽台仍由骆马湖靳公力辨其非亲督官弁)
 (兵丁人夫将淤垫处酌量挑挖丈馀黄水稍落清流/随出仍旧刷成大河矣盖测探水势知黄河由皂河)
 (口至骆马湖口计程不过四十馀里而皂河黄水较/之骆马湖口黄水实高三尺其皂河运口有淤垫之)
 (患者良由清水之长以渐而增而黄河则每每陡长/数尺方黄水陡长之时而清水不长则黄流自是倒)
 (灌一经倒灌则淤垫立见也随将皂河口拦黄坝暂/行闭断另于皂河迤东历龙冈岔路口至张家庄止)
卷一百三十五 第 17b 页 WYG0582-0168b.png
 (挑新河三千馀丈使出皂河石磡之清水由此新河/内行至张家庄归入黄河是为张庄运口二十二年)
 (九月内黄水忽从龙冈漫入新河又复淤阻随于石/磡添筑拦黄坝一道弗使黄水内灌一面设法疏通)
 (不过旬馀而新河水仍畅行矣然新河之南应筑随/河大堤三千馀丈以拦黄涨此工若成新河可恃以)
 (不淤而运道/永无阻滞矣)
 康熙七年以前粮艘抵宿迁率从董口北达自董口
 淤塞之后遂取道于骆马一湖特是湖底浅涩土性
 泥烂篙师率谢技殚力且水面辽广纤缆复无所施
 于是衔尾者胶泞不得前每逐艘挑挖舁送宿邑骚
卷一百三十五 第 18a 页 WYG0582-0168c.png
 然犹慄慄以滞运惧靳公毅然救其弊因创开皂河
 四十馀里以达之然其地沮洳取土既匪易又北受
 山左诸山之水虑不支且南接黄流亦有内灌之虑
 公又为之揆测规画取水中之土即筑水中之堤而
 束水有藉备减水之区以防山水之至而泄涨有赖
 然皂河之口直接黄水则遇黄涨时必有内灌沙淀
 之虞公又细测地形灼见自皂河迤东至张庄路仅
 二十里许乃皂河之北高三尺张庄之北卑三尺即
卷一百三十五 第 18b 页 WYG0582-0168d.png
 黄河迤东高卑之数亦同于是将皂河通黄之口竟
 行堵塞而于皂河迤东复开新河一道直达张庄以
 皂河地高之清水下注于地卑之张庄出口夫然后
 清水常强足以敌黄俾黄水永无倒灌之虞五年以
 来飞挽迅利而地方宁息军民实庆永赖云(淮安府/)
 (志/)
圣祖仁皇帝康熙二十年增置高邮南北滚水坝前后
 增置凡八座坝口二三十丈不等对坝皆开越河以
卷一百三十五 第 19a 页 WYG0582-0169a.png
 防舟行之险凡旧堤险要处皆更以石(扬州府志/)
 是年创建宝应子婴沟高邮永平港南关八里铺柏
 家墩江都鳅鱼口减水坝共六座改建高邮五里铺
 车逻港减水坝二座(靳文襄公治河书/)
圣祖仁皇帝康熙二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总河靳辅
 至京陛见
上问(巳见/黄河)辅回奏河工最是艰难但人事既尽亦无不可
 成之功即如清水潭从前屡塞屡决臣为避深就浅
卷一百三十五 第 19b 页 WYG0582-0169b.png
 之计越湖筑堤骆马湖浅涩不通臣相度地形水势
 改挑皂河别开运道彼时大小属官皆以为创行新
 建相顾畏惧臣一力担任示以必可成之理即有后
 累不以相及究竟清水潭筑成皂河开通此皆人力
 既尽无不可成之明验也(馀语俱见黄河书/靳文襄公治河)
圣祖仁皇帝康熙二十二年大修两河各堤工告竣奉
旨将地势稍卑之处再行增高并远年旧堤悉为加筑
完固 前此经理案内之邳宿二州县北运河两岸堤
卷一百三十五 第 20a 页 WYG0582-0169c.png
 工山清高宝江五州县南运河两岸堤工以及黄河
 两岸高堰一带滨湖堤工俱经筑竣靳公陛见后复
 俞善后之请发帑增筑前工之稍卑者更加筑远年
 旧堤建邵伯南减水坝以为万全之计云(淮安府志/)
 是年两河会归故道(靳文襄公治河书/)
圣祖仁皇帝康熙二十三年重挑金湾人字河(扬州府/)
 (志/)
 是年建惠济闸在马头东南七里沟旧名通济闸明
卷一百三十五 第 20b 页 WYG0582-0169d.png
 嘉靖年建引淮水以达漕运后以河水南侵闸底淤
 垫至是新凿漕河于迤南三里更建闸座为新运口闸
 名惠济今现行漕(清河县志/)
 是年九月二十七日总河靳辅题山清高宝一带运
 河先因淮水微弱黄流倒灌臣将归仁堤官路河挖
 开放水归河助淮嗣此淮流亦涨运河仍系清水高
 堰湖水九月方长较去年更高尺馀亦赖减水坝宣
 泄不致漫堤奉
卷一百三十五 第 21a 页 WYG0582-0170a.png
旨该部知道(河防志/)
 是年冬
圣祖仁皇帝南巡
驻跸红花埠侍卫赵昌传
谕总河靳辅进问高宝兴泰一带下河为何积水不去
 臣辅回奏高宝兴泰是洼下之区如同釜底向来河
 道淤塞是以下雨积水并减坝泄下之水一时难去
又问开挑下河工程要费多少钱粮臣辅回奏当日因
卷一百三十五 第 21b 页 WYG0582-0170b.png
 科臣许承宣条陈臣照议曾估计过约用钱粮一百
 多万但臣一时不敢轻议况费钱粮甚多或用民夫
 开挑方可节省国帑
上又问若用民夫挑浚几时可以完工臣辅奏必得十
 馀年方可告成
上云太迟若到十年知道将来河道如何不若仍动钱
粮速速兴工为是如今科道见有条陈带在此间要问
尔臣辅奏下河工程臣还细细看明方敢具题 十一
卷一百三十五 第 22a 页 WYG0582-0170c.png
 月初六日吏部尚书伊桑阿等奉
上面谕朕车驾南巡省民疾苦路经高邮宝应等处见
民庐舍田畴被水淹没朕心深为轸念访问其故具悉
梗槩高宝等处湖水下流原有海口以年久沙淤遂致
壅塞今将入海故道浚治疏流可免水患自是往还每
念及此不忍于怀此一方生灵必图拯济安全咸使得
所始称朕意尔同工部尚书萨穆哈往被水灾州县逐
一详勘期于旬日内覆奏务期济民除患总有经费在
卷一百三十五 第 22b 页 WYG0582-0170d.png
所不惜尔等体朕至意速行 初九日
上回銮至淮安
问云河道情形我俱详细晓得只是下河之水因无去
路民田尚然淹著该得开浚这工程尔可兼任得么臣
 辅奏臣加修工程未完况岁修险工甚多臣不能兼
 顾
又问另委人做使得否臣辅奏极好
驾至天妃闸
卷一百三十五 第 23a 页 WYG0582-0171a.png
问云天妃闸这样险何不再造一闸分杀水势臣辅奏
 已建有七里闸一座
驾至七里闸口
上云这闸造得有理连声称好
上见运口新闸
问云这闸是为何而造臣辅奏臣恐黄水大涨天妃闸
 不能承当所以又造这清水闸束水专为天妃闸而
 设的
卷一百三十五 第 23b 页 WYG0582-0171b.png
又问建了此闸天妃闸虽好了此闸水势难行何不也
造两座臣辅奏再造一座果然极好只是多费钱粮
又问添这一闸要费多少银子臣辅奏要费二万多银
 子
上云于往来船只有益就费二万两也罢了 又奉
上谕云今年黄水倒灌运河不可为训尔须酌一治安
之策令永不倒灌(靳文襄公治河书/)
 许承宣议复五塘旧制
卷一百三十五 第 24a 页 WYG0582-0171c.png
上命督抚河漕盐诸臣会勘时司马原具有挑浚海口
 之议祗以帑费不赀故未及举行至是
上面谕吏部尚书伊桑阿等于是带领淮安府知府高
 成美前往泰州兴化盐城等处一一勘明十一月十
 八日回奏二十八日奉
旨九卿詹事科道会同确议具奏(淮安府志/)
 十二月初六日九卿詹事科道会议得吏部尚书伊
 桑阿等疏称臣等祗遵
卷一百三十五 第 24b 页 WYG0582-0171d.png
上谕将兴化盐城等州县海口详勘得山阳宝应高邮
 江都泰州兴化盐城等州县之水原从车路河白途
 河等处流入运盐串场河出白驹场丁溪场草堰场
 刘庄场等十馀口由苦水洋斗龙港信阳港庙湾入
 海今因年久车路等河串场河及各场出口俱被沙
 土淤浅比高邮兴化等处河身反高以故水虽仍流
 而蓄水不能出口今将减水坝一带运河水口决浚
 𨗳流将会流串场河之车路等河及串场河白驹丁
卷一百三十五 第 25a 页 WYG0582-0172a.png
 溪草堰场等口俱挑浚深阔引高邮等州县滀水入
 海庶永免水患生民得以乐业矣等因具题前来查
 得高邮宝应等处因水涨漫将民庐舍田畴淹没是
 以
皇上轸念将钱粮尽行蠲免复屡次赈济穷民今
皇上巡幸见民庐舍田畴被水淹没深为轸恤
特旨差大臣将被水患州县并入海旧河逐一确勘不
 惜经费务期挑浚下流令被灾亿万穷民尽复产业
卷一百三十五 第 25b 页 WYG0582-0172b.png
 涸田得以耕种使其得以永安虽尧舜如天之仁不
 是过也相应将河挑浚以济生民又查总河靳辅管
 河各官治河年久熟识地方形势水性应令总河靳
 辅亲往车路等河并串场河白驹丁溪草堰场等口
 逐一确勘作何挑浚深阔使高邮等州县减水坝一
 带运河水口引流入海其所用钱粮细数造册具题
 到日工部确议具覆至兴工之日若见任官员不足
 该督题请可也奉
卷一百三十五 第 26a 页 WYG0582-0172c.png
旨靳辅见在督理黄河堤岸又令兼理海口必致两误
且黄河海口系在两处应另差官督理著再确议具奏
 部议将安徽按察使于成龙差出专责料理高宝等
 处下河事务具题奉
旨依议(河防志/)
 
 
 
卷一百三十五 第 26b 页 WYG0582-0172d.png
 
 
 
 
 
 
 
 行水金鉴卷一百三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