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百二十六
卷一百二十六 第 1a 页 WYG0582-0056a.png
钦定四库全书
 行水金鉴卷一百二十六
          江南按察使傅泽洪撰
  运河水
明神宗万历十七年三月甲子工部言运河水源浅涩
全赖南旺蜀山马场等湖蓄水接济嘉靖间兵部侍郎
王以旂筑大堤封为水匮年久圮废往年科臣常居敬
踏勘议于南旺湖筑长堤蜀山马场湖各筑子堤今总
卷一百二十六 第 1b 页 WYG0582-0056b.png
理河臣潘季驯言水势瀰漫长堤子堤俱在湖心难以
施工宜将嘉靖年间旧堤培筑高厚其纳水处所不便
筑堤仍密栽柳树以为封界报可 五月己未诏修守
清江浦运道 七月丙辰南京礼科给事中朱维藩言
南京内城三山门直溯江流舟船如织而今巳湮塞各
府仓粮悉由水道用进今尽失其旧舍舟而徒费不可
言臣以为在仓粮则宜会计其数凡支几年少则分投
督催又不敷则于丰足处收籴在河渠则由城外以达
卷一百二十六 第 2a 页 WYG0582-0056c.png
城隅责成所司作速挑浚章下户工二部议覆各府未
完米粮除现灾缓徵外馀严督徵解工覆河渠淤塞责
成都水司及应天府水利官查勘设处俱允 八月已
卯漕运总督舒应龙等条议漕务五事一渡江限期下
江浙江原有挑河银一万两今则什不及一以致松苏
一带里河浅涸宜每岁秋尽筑坝之时尽行疏导使漕
艘得以及期渡江一远船起剥粮船赴北向以张家湾
为住泊起剥之地至隆庆四年议由通惠河至石土二
卷一百二十六 第 2b 页 WYG0582-0056d.png
坝请自今到湾悉听雇船起剥部议覆从之 十一月
辛酉巡抚应天右副都御史周继言上海县李家浜老
鹳觜筑塘包石以捍海水不可已武进县横林等处淤
浅巳甚运河泥厎尽露筑浚之功不可缓据所用工费
在筑海塘计该银八万两在开运河该银六万两乞于
南京帑银内给发责令趁时兴工工部覆内外匮乏大
工并举恐非所宜南京帑题发巳四十万两亦难再请
合候水利工完渐次举行漕河果系淤塞应行挑浚即
卷一百二十六 第 3a 页 WYG0582-0057a.png
于河道漕运衙门修河正项银两动支报可(明神宗实/)
(录/)
 是年总河都御史潘季驯修建邵伯湖石堤一道长
 一千二百八十丈补旧石堤六百十三丈(南河全考/)
 是年筑西土堤宝应县之西十馀里有白马湖于湖
 之东筑八浅石堤长八十五丈六尺又兼漕水旁溃
 入宝应湖以致流缓沙停自黄浦至三官庙之西筑
 西土堤长三千六百三十五丈束水由漕以省挑浚
卷一百二十六 第 3b 页 WYG0582-0057b.png
 之费(淮安府志/)
明神宗万历十八年七月庚申以南京河渠工完叙有
功员役侍郎张槚等升赏有差仍诏以其馀银岁修河
(明神宗实录/)
明神宗万历十九年三月乙巳总理河道潘季驯议以
镇口闸去河甚近虽淤易为疏通宜照旧道挑浚科臣
复称引众议欲开月河以分水势通苏洵湖以导积水
部覆上命河漕等衙门勘议妥当具奏 闰三月己丑
卷一百二十六 第 4a 页 WYG0582-0057c.png
兵部题右都御史潘季驯议称漕河自溜沟至姜家桥
一带堤岸系运舟牵挽必经之地因在湖中屡遭风浪
冲塌宜用石包砌每三里留水门一道计用银九千四
百四十两于岁修并轻赍米银内动支着如议行 七
月丁卯镇口一闸遇挑浚时粮艘民船停留数日巡漕
御史贾名儒请将本闸之东有新开支河处再开一口
建闸三座名为东镇闸与西闸递相启闭使挑浚行舟
各不相碍其工费取办岁修银内乞作速勘议十一
卷一百二十六 第 4b 页 WYG0582-0057d.png
月癸亥工部题河道都御史潘季驯条议(前四条分入/黄淮二河)
一浚河湖以利漕渠谓自夏镇闸迤南起经李家口等
处挑开里河一道计七十馀里从满家闸西筑拦河一
坝使汶泗上源之水尽归新挑河不得泄入诸河以致
势分力弱又于李家口设减水闸以泄沛县积水将仍
前议新砌湖边石堤移建东岸以当风浪则新河既可
隔绝湖水砌石又可捍禦河堤于运道民生所利非浅
但功费浩大合依所议备行淮扬抚按官查勘另行题
卷一百二十六 第 5a 页 WYG0582-0058a.png
请着依拟行(明神宗实录/)
明神宗万历二十年九月乙酉工部覆总河舒应龙漕
陈于陛勘河张贞观按臣曹楷王明会题先年议开
盐河海口泄湖水固运堤分为东西北三工今东工告
竣北工有绪惟南工钱粮缺乏未举而东工尚当浚港
开支北工改挑取直南工开新河浚旧河通计工费一
万五千八百议动运司挑河等银及先复江都三塘以
验灌溉乞行总河督抚科院诸臣照限兴工报完诏可
卷一百二十六 第 5b 页 WYG0582-0058b.png
 十月丁亥兵部覆议给事中张贞观言淮扬运地咽
喉徐邳则繇海入江之径道宜再募土兵一千合瓜仪
等兵增一参将专驻扬州再于徐邳募土兵一千五百
量与各卫军丁训练以备调发报可(明神宗实录/)
 或有问于驯曰清江浦一线之堤广者不过三四十
 丈窄者仅二十馀丈两河扫汕能无虑乎驯应之曰
 陈平江开凿清江浦一带通河济运所留堤址原只
 如此问者曰何以徵之驯曰不观车盘五坝乎五坝
卷一百二十六 第 6a 页 WYG0582-0058c.png
 去河仅二十馀丈进船水沟每为浊流所淤常事捞
 浚如更广也何以能车盘也今河由草湾清江浦淤
 沙稍远船遂不能进矣此正陈平江之妙用也又不
 观之惠济祠前之石堤乎乃宣德年间之所筑也其
 广亦不满二十丈此古迹也岂亦剥削而然哉且各
 处遥缕堤面广不过二丈馀尚欲恃以为固矧于二
 十丈者乃云不能守乎若每岁埽护之工及矶觜坝
 之筑则不可少耳 或有问于驯曰泇河胶河与海
卷一百二十六 第 6b 页 WYG0582-0058d.png
 运之议何如驯应之曰二河之不可成备载勘议诸
 臣之疏一览自悉然驯之意则谓不当辨其可成与
 否也假令胶泇告成海运无阻将置黄淮于不治乎
 亦将并治之也夫治河之策莫难于我朝而亦莫善
 于我朝盖自宋元以前惟欲避河之害而巳故贾让
 不与河争之说为上策自永乐以后由淮及徐藉河
 资运欲不与之争得乎此之谓难然以治河之工而
 收治漕之利漕不可以一岁不通则河不可以一岁
卷一百二十六 第 7a 页 WYG0582-0059a.png
 不治一举两得乃所以为善也故宋元以前黄河或
 北或南曾无宁岁我朝河不北徙者二百馀年此兼
 漕之利也今欲别寻一道遂置两河于不治则尧舜
 之时泛滥于中国者此河也纵使漕艘无阻民可得
 而食乎况胶河去河尚远若泇河必从直河沂河等
 处出口复与黄合而中段相隔之地近者仅三四里
 每岁水涨势必漫入可不治乎如欲并治则张官置
 吏设夫备料岁费不赀一之不支其可再乎至于海
卷一百二十六 第 7b 页 WYG0582-0059b.png
 运之说尤为支漫往岁巳有明鉴不必渎陈卷查万
 历五年十二月内节奉圣旨近来河淮为患民不安
 居朕何尝一日不以为念先年以运道梗塞不惜重
 费欲别求一道以利转漕乃议者谓治河即所以通
 漕遂降旨专责当事诸臣著一意治河钦此大哉王
 言可为万世蓍鉴驯又河容复赘问者曰夏镇新河
 非别寻一道乎驯曰此河仅于闸河中直截一段至
 留城仍归原河出茶城(即今/镇口)仍与黄会此与三沽旧
卷一百二十六 第 8a 页 WYG0582-0059c.png
 河无异特欲避卑就高非弃黄河于不治也治河者
 审之 或有问于驯曰浚睢河以为通运旁行一道
 且可杀河流也其说何如驯应之曰考之括地志云
 睢水首受浚仪县浪荡渠水东经取虑县入泗过沛
 浚仪取虑二县皆隶河南漕河图志云宿迁县小河
 在本县东南十里源自开封府黄河来流经归德州
 虹县宿州至睢宁县东南流六十馀里至小河口以
 入漕河盖括地志所载乃黄河入北海之时故止云
卷一百二十六 第 8b 页 WYG0582-0059d.png
 睢水而不及黄河漕河图志所载乃黄河南徙之后
 故直指黄河来流也淮安志云小河在宿迁东南十
 里以其浅狭故名查得弘治六年侍郎白昂曾导水
 自归德小坝地方经睢宁至宿迁小河口入漕河比
 因河决河南之金龙口冲张秋势甚危急故浚此河
 以杀水势耳然不久遂淤盖河不两行徐邳之河与
 小河必无并行者今自徐溪口迤北直至永城县一
 带俱成平陆复之亦颇不难但恐此河一开则徐邳
卷一百二十六 第 9a 页 WYG0582-0060a.png
 必塞若徐邳不塞则此河必复为平陆且均一浊流
 也在徐邳大河则淤在新复之小河则不淤恐无是
 理也况小河口而南至清河县尚有二百三十馀里
 假如近岁河决崔镇桃清为塞不知南来运艘将从
 何路达睢河也问者曰止浚双沟永涸湖一带使艘
 从九里沟出小浮桥倘徐邳正河淤塞此不通而彼
 通可无阻也驯曰此河原甚浅狭且湖水常盈浚工
 难施若正河淤塞黄水尽从此河则泛滥无归非特
卷一百二十六 第 9b 页 WYG0582-0060b.png
 牵挽无路而经行于树桩基磉之间必致触败与由
 决何异也若正河不塞而此河仅分支流则径由正
 河可也何必去平就险为哉或有问于驯曰改沁
 入卫以杀黄河之势何如驯应之曰黄可杀也卫不
 可益也移此与彼不可也卫漳暴涨元魏二县田地
 每被渰浸民巳不堪况可益以沁乎且卫水固浊而
 沁水尤甚以浊益浊临德一带必至湮塞不可也又
 问水集有引沁至长垣界经张秋出永通闸入运济
卷一百二十六 第 10a 页 WYG0582-0060c.png
 旱语亦未知沁之浊也一沟之渠宁能当此浊流乎
 沁可引黄亦可引矣 或有问于驯曰五塘蓄水济
 运先年设有堤闸今皆圮矣可不复举乎驯应之曰
 驯初至之时亦尝锐意求复反覆行勘查得小新塘
 与雷公上下二塘相接西去扬州郡城十馀里水由
 淮子河入漕河句城塘西去扬郡几三十里水径奔
 仪真由响水闸出江四塘皆隶江都县唐长史李袭
 誉所筑也陈公塘隶仪真县其水亦奔响水闸出江
卷一百二十六 第 10b 页 WYG0582-0060d.png
 汉广陵太守陈登所筑也句城陈公二塘地形高阜
 水俱无源惟藉雨积小新上下雷三塘受观音阁后
 及上方寺后并本地高田所下之水而局面窄小蓄
 水无多故汉唐二臣筑塘积水以为溉田之计非以
 资运也今若虑漕渠浅涸借此水以济之则应任其
 直下不宜筑塘以障其流且冬春运河水浅彼先涸
 矣若虑湖水涨漫借此塘以障之则诸水皆从扬仪
 径奔出江与诸湖了不干涉也如欲复前人之故业
卷一百二十六 第 11a 页 WYG0582-0061a.png
 蓄水以溉高亢之田于民未必无益但民间承佃为
 田输价不赀岁纳之课亦不赀必须尽行偿贷筑堤
 建闸费尤不赀必须大为处分矧田高之民欲积田
 洼之民欲泄筑堤建闸之后盗决者多必须添设官
 夫防守当此劳费之后灾伤之馀种种难于措办故
 驯谓其是尚可缓也(以上河/议辨惑) 诸湖堤岸见议加帮
 高厚且多减水闸寻常之水似可无虞矣但或霪潦
 弥月山水并发则又不可不预为之计也查得沙坝
卷一百二十六 第 11b 页 WYG0582-0061b.png
 并芒稻白塔二河俱可泄水当事者应虑私贩盐徒
 潜通间道每每筑坝断流殊不知欲禁舟航何须筑
 塞何必密布桩栅仍委白塔巡检严防越渡船只瓜
 仪诸闸一体开放闸口拦以朩栅则湖水可泄而盐
 政税课亦无妨矣 宝应县之西十馀里有白马湖
 其当湖心而东即所谓八浅堤也往岁堤决湖水奔
 逸建瓴而下舟楫过者少遇西风辄沉溺不可救其
 决处阔八十馀丈深且二丈五六尺而水势湍急莫
卷一百二十六 第 12a 页 WYG0582-0061c.png
 可名状虽不惜费宁能与水角力哉屡筑无功覆辙
 可鉴也乃议从湖心浅处先筑西堤一道以捍其外
 仍于河之南北截坝二道暂令运艘越湖而行堤坝
 成则八浅正决潴水不流捧土而塞之矣是筑西堤
 者乃所以塞东决也但东决虽塞西堤终不可弃必
 须岁加修筑仍密种橛柳茭苇之𩔖使其能当涛浪
 则东堤不守而自固矣此当于冬初预行宝应县掌
 印管河官料理可也 宝应县月河自黄浦至三官
卷一百二十六 第 12b 页 WYG0582-0061d.png
 庙前长二十里水多旁溃入湖是以流缓沙停新闸
 一带浅阻为梗今加筑西土堤一道长三千六百三
 十五丈以束漕水可省挑浚之费须责夫看守栽植
 茭柳加意培护岁修之工可勿缓也 河口诸闸之
 设先臣平江伯陈瑄殊有深意盖节宣有度则外河
 之水不得突入运河之水不得盈漕非惟清江板闸
 一带堤岸易守而宝应诸湖亦缓此一派急流矣但
 启闭之法非严不可如启通济闸则福清二闸必不
卷一百二十六 第 13a 页 WYG0582-0062a.png
 可启启清江闸则福通二闸必不可启启福兴闸则
 清通二闸必不可启河水常平船行自易单日放进
 双日放出满漕方放放后即闭时将入伏即于通济
 闸外填筑软坝秋杪方启悉照先年旧规与近日题
 准事例行之其于河道关系不小也 旧通济闸逼
 近外河河形浅直水势汹涌不便启闭而朱家口一
 带堤岸尤为难守今移闸于甘罗城旁改河于西南
 隅而于旧闸内半里许筑拦水大坝一道置朱家口
卷一百二十六 第 13b 页 WYG0582-0062b.png
 于度外似为得策矣但大坝最为吃𦂳万一倾圮则
 新河与旧河之水并泻入闸势必不支每岁四月初
 须专委一的当义民官拨夫十馀名量备桩草守之
 毋忽毋忽议者又谓从大坝迤东两头直接泰山筑
 堤一道仅三里许则坝东与高堰七里墩迤北两岸
 一带堤岸俱不须守而堤内之田皆可耕矣冬涸之
 时夫力稍暇即宜图之 江南丹徒丹阳一带河道
 原无水源藉江为源潮长则开京口闸以放舟潮落
卷一百二十六 第 14a 页 WYG0582-0062c.png
 则下板以蓄水倘若水涸舟胶则丹徒闸亦系通江
 支河放水可济潮水既落车戽亦可须临时斟酌申
 严启闭守闸者勿弛禁也 徐北镇口黄运交会之
 处伏秋黄水大发时多灌入本口动至淤阻原任中
 河郎中陈瑛创建古洪内华二闸近该工科都给事
 中常题建镇口一闸如遇水发下板谨闭俟黄水消
 落即启闸纵水外冲而漕河无淤垫之患启一闭二
 悉如清江里河事规与近日题奉明例行之其镇口
卷一百二十六 第 14b 页 WYG0582-0062d.png
 闸外东西两堤原系挑河所积客土未坚内水涌出
 未免剥损伏秋之前密护桩笆堤固则闸无虞矣司
 闸者宜加慎焉 镇口古洪二闸以东多傍山麓以
 西一望平旷浊河经流更无堤防黄水出岸横截闸
 河腹心受病故于塔山支河接筑缕堤九百四十二
 丈而牛角湾系茶城运河旧渠又筑坝一道东接塔
 山西接长堤几二里许以遏黄流傍入但坝地原系
 河身下多积沙创筑卑薄连岁失守肘腋为患已于
卷一百二十六 第 15a 页 WYG0582-0063a.png
 本坝之南自旧缕堤支将军庙起东接塔山增筑长
 堤七百馀丈颇得重门禦暴之意冬春之际多加帮
 护伏秋之时昼夜防守预办桩草以备不虞夏镇第
 一要害宜殚心力勿忽 邳州东南六十里原有直
 河以宣泄蒙沂诸山之水近年因浊流倒灌直河遂
 塞诸山水俱迤逦由骆马湖经董陈二沟以出大河
 水势纡回则近邳田地常被淹浸湖波淼渺则候风
 舟楫迟滞艰危不特直河居民失市[𨴻]之利巳也昔
卷一百二十六 第 15b 页 WYG0582-0063b.png
 已开复通行而迤里阎家集等口乃原通落马湖故
 道复筑长堤遏水此堤之坚瑕乃直河所视以通塞
 者每岁仍须加高加厚水发之时严行防守不令复
 出落马湖庶直河可保不淤也奈何继者失守长堤
 复决直河因之复塞矣务须查仿先年规制为之此
 与耿车时滩之堤同一关棙在司河者加之意耳
 曹县武家坝王家坝迎溜扫湾逼近老堤最为险要
 而武坝险又甚焉万一此坝溃决则城武金乡数邑
卷一百二十六 第 16a 页 WYG0582-0063c.png
 悉成沮洳且逼近闸河甚为可虞须于正月间多捲
 钉头矶觜埽坝以遏直射及将老长堤帮厚增高伏
 秋防守官夫时刻勿懈万历十七年武家坝外忽成
 淤滩此亦一时之幸未可恃以勿修防也 汶水从
 陶泰而来就盐河由博兴车渎入海自宋司空筑坝
 戴村蜒蜿九里屹如天成回狂澜而逆之西会通河
 始得济运此坝系全河屏障先年设夫增土植柳培
 护周密岁久防弛以渐单薄万一乘瑕复归故道不
卷一百二十六 第 16b 页 WYG0582-0063d.png
 无可虑宜令东平汶上管河官督夫培土栽柳悉如
 旧制此运河第一吃𦂳关键故首及之 坎河口与
 戴村坝无异盖因戴村既筑之后水无傍泄岁久复
 冲此口泉水决入盐河运河每至浅涸万历十六年
 都给事中常会同抚按题请筑坝驯于十七年创筑
 石坝一道长六十丈水涨则任其外泄而湖河无泛
 滥之患水平则仍复内蓄而漕渠无浅涸之虞利赖
 甚重防守当严必每岁六月初旬即令东平州管河
卷一百二十六 第 17a 页 WYG0582-0064a.png
 官驻劄坝上备料集夫相机捍禦九月初旬始得撤
 守著为定例永保万全 冯家坝系蜀山湖之门户
 地卑而水易泄故筑坝以障之蓄可益运泛不病民
 何家口系南旺湖之尾闾此口稍卑汶水就西而下
 每决房家口而伤运河之堤南旺之水则涸矣今筑
 石坝平时任其南逝水涨泄而之西良得策也每岁
 伏秋专责管河官不时巡视少有圮坏即便修砌二
 坝皆系都给事中常会题创筑驯督筑颇固真永赖
卷一百二十六 第 17b 页 WYG0582-0064b.png
 也 坎河口石坝固为完策但可以泄水而不可以
 通沙日久淤停沙填河内则能致水涨漫或沙觜横
 射河湾则能逼水冲决宜督管河官乘暇集夫挑浚
 使水不东逼径直南趋诚为保全石坝要务 运艘
 全赖于漕渠而漕渠每资于水匮五湖者水之匮也
 止因旧堤浸废界址不明民乘乾旱越界私种尽为
 禾黍之场先臣兵部侍郎王原建土堤南旺湖周围
 堤长一万九千七百八十八丈三尺蜀山湖堤自冯
卷一百二十六 第 18a 页 WYG0582-0064c.png
 家坝起至苏鲁桥止长三千五百八十丈自苏鲁桥
 西至田家楼止原系收水门户栽植封界高柳马场
 湖堤东面长一千六百二十丈北面原留入水渠道
 栽植封界高柳马踏湖堤自弘仁桥起至禹王庙止
 长三千三百一十三丈安山湖堤长四千三百二十
 丈而斗门闸坝悉巳完备可收济漕永利万历十六
 年又该都给事中常会题增修驯因旧为新督筑完
 固但近湖射利之徒觊觎水退希图耕种盗决之弊
卷一百二十六 第 18b 页 WYG0582-0064d.png
 禁令当严每年冬春管河官周回巡阅责令守湖人
 役投递甘结庶河防饬而水利无渗泄之患疆界明
 而奸民杜侵越之萌矣 南旺分水地形最高所谓
 水脊也决诸南则南流决诸北则北流惟吾所用何
 如耳当春夏粮运盛行之时正汶水微弱之际分流
 则不足合流则有馀宜效轮番法如运艘浅于济宁
 之间则闭南旺北闸令汶尽南流以灌茶城如运艘
 浅于东昌之间则闭南旺南闸令汶尽北流以灌临
卷一百二十六 第 19a 页 WYG0582-0065a.png
 清当其南也更发滨南诸湖水佐之当其北也更发
 滨北诸湖水佐之泉湖兼注南北合流即遇旱暵克
 有济矣此以智役水以人胜天力不劳而功倍计无
 逾此临时酌之 南旺旧例两年一大挑筑坝断流
 不通舟楫始开月河官民称便欲挑正河必先挑月
 河一时两役并兴夫多苦累时迫则工必略工略则
 沙必淤自今万历十八年挑正河为大挑十九年挑
 月河为小挑以后著为定规庶舟楫往返既不阻于
卷一百二十六 第 19b 页 WYG0582-0065b.png
 稽缓夫役用工亦不病于烦难矣 闸河地亢卫河
 地洼临清板闸口正闸卫两水交会处所每岁三四
 月间雨少泉涩闸河既浅卫水又消高下陡峻势若
 建瓴每一起板放船无几水即尽耗漕舟多阻宜于
 闸口百丈之外用桩草设筑土坝一座中留金门安
 置活板如闸制然将启板闸先闭活闸则外有所障
 水势稍缓而于运艘出口易于打放卫水大发即从
 拆卸岁一行之费无几何此亦权宜之要术也 卫
卷一百二十六 第 20a 页 WYG0582-0065c.png
 水发源于河南辉县苏门山名曰搠刀泉经新乡等
 处合淇漳二水逾馆陶至临清合汶河之水经德州
 出天津直沽入海板闸以下全赖此水济运夏秋之
 交粮运盛行每患浅涩盖因辉县源头建有仁义礼
 智信五闸壅泉灌溉民田以致水不下流殊妨国计
 宜行分巡东昌道每岁粮运北行卫水消涸呈报总
 河衙门移文河南管河道速将五闸封闭俾水尽归
 运河其馀月分或水势充盈仍听民便庶公私两不
卷一百二十六 第 20b 页 WYG0582-0065d.png
 相妨而运艘不滞矣 按山东泉源属济兖二府一
 十六州县共一百八十泉分为五派以济运道新泰莱
 芜泰安肥城东平平阴汶上蒙阴之西宁阳之北九
 州县之泉俱入南旺分流其功最多关系最重是为
 分水派也泗水曲阜滋阳宁阳迤南四县之泉俱入
 济宁关系亦大是为天井派也邹县济宁鱼台峄县
 之西曲阜之北五州县之泉俱入鲁桥是为鲁桥派
 也滕县诸泉近入独山吕孟等湖以达新河是为新
卷一百二十六 第 21a 页 WYG0582-0066a.png
 河派也又沂水蒙阴诸泉与峄县许池泉俱入邳州
 徐吕而下黄河经行无藉于此是为邳州派也酌其
 缓急则分水天井鲁桥之派均属漕河命脉每岁春
 夏听司道严督管泉官夫疏浚通达俾源源而来庶
 几有济但数月不雨其流必竭万历十六年漕渠乾
 涸百计疏浚卒无涓滴之流至闰六月初旬大雨连
 朝诸泉俱涌河渠遂盈则地利未尝不系于天时也
 至于山泉沙碛颇多汶河每为淤垫须于大挑之期
卷一百二十六 第 21b 页 WYG0582-0066b.png
 一并挑浚使泉流无阻亦一策也 通惠河发源于
 昌平州神山泉会马眼诸泉经都城入内府南出玉
 河桥由大通桥至通州而与白河合白河发源于雾
 灵山由密云县会榆浑诸河至张家湾总名曰潞河
 至通州而与通惠河合势并南流杨村以北通惠之
 势峻若建瓴白河之流淤沙易阻夏秋水涨则惧其
 潦冬春水微则病其涩浮沙之地既难建闸以备节
 宣惟有浚筑之工殊为吃𦂳万历十五年创设管河
卷一百二十六 第 22a 页 WYG0582-0066c.png
 通判专驻杨村其为修防计得矣但查沿河两堤如
 搬罾口火烧屯通济厂东耍儿渡口王家务华家口
 阎家口绵花市猪市口观音堂蔡家口桃花口以上
 堤岸坍塌卑薄最为险要水发即决滨河州县渰漫
 为患漕艘漂淌人甚危之应行司道督行管河官每
 岁冬间办积桩草春初率夫将前堤加高帮厚真土
 实杵不得杂沙塞责粮运将至设法疏浚或筑束水
 小坝冲刷深广俾漕舟无胶滞之虞民业免沮洳之
卷一百二十六 第 22b 页 WYG0582-0066d.png
 害(以上河/防险要) 一筑顺水坝俗名鸡觜又名马头专为
 吃𦂳迎溜处所如本堤水刷汹涌虽有边埽难以久
 恃必须将本堤首筑顺水坝一道长十数丈或五六
 丈一丈之坝可逼水远去数丈堤根自成淤滩而下
 首之堤即涸矣安埽之法上水箱边埽宜出将裹头
 埽藏入在内下水埽宜退藏入裹头埽内庶水不得
 揭动埽也如筑长六丈阔四丈高一丈用埽两面厢
 边每边用埽二行裹头二行中间填土每行用埽三
卷一百二十六 第 23a 页 WYG0582-0067a.png
 层共计用中埽十八个每个长五丈高三尺用草四
 百束柳稍八十束草绳四十条排桩签桩共用桩朩
 四根人夫二十五工共用捲埽堤夫四百五十工运
 土堤夫二百工俱不议工食共用草七千二百束该
 银一十四两四钱柳梢或苇一千四百四十束该银
 一十四两四钱草绳七百二十套该银二十一两六
 钱桩朩七十二根该银七两二钱行绳十二条每条
 重四十斤共用𥣻四百八十斤该银二两四钱约共
卷一百二十六 第 23b 页 WYG0582-0067b.png
 该银六十两如无柳梢以苇代之 一造滚水石坝
 即减水坝也为伏秋水发盈漕恐势大漫堤设此分
 杀水势稍消即归正漕故建坝必择要害卑洼去处
 坚实地基先下地钉桩朩平下龙骨朩仍用石楂□
 铁□缝方铺厎石垒砌雁翅宜长宜坡跌水宜长迎
 水宜短俱用立石拦门桩数层其地钉桩须劄鹰架
 用悬硪钉下石缝需用糯汁和灰缝使水不入如石
 坝一座坝身连雁翅共长三十丈坝身根阔一丈五
卷一百二十六 第 24a 页 WYG0582-0067c.png
 尺收顶一丈二尺高一尺五寸迎水阔五尺跌水石
 阔二丈四尺四雁翅各斜长二丈五尺高九尺用粗
 细石计长一千三百九十馀丈并地钉桩龙骨朩铁
 锭铁销煤炭朩炭石灰糯米𥣻麻及各匠工食约共
 该银一千九百馀两其运石抬石搬料夫船并官夫
 廪粮工食临期酌给 一建石闸建闸节水必择坚
 地开基先挖固工塘有水即车乾方下地钉桩将桩
 头锯平□缝上用龙骨朩地平板铺厎用灰麻艌过
卷一百二十六 第 24b 页 WYG0582-0067d.png
 方砌厎石仍于迎水用立石一行拦门桩二行跌水
 用立石二行拦门桩八行如地平板铺完工过半矣
 自金门起两面垒砌完方铺海漫雁翅 金门长二
 丈七尺两边转角至雁翅各长五丈共用石三千一
 百丈闸厎海漫拦水跌水共用石九百丈二项共用
 石四千丈并铁锭铁销铁锔天桥环地钉桩龙骨朩
 地平板万年坊闸板绞关闸耳绞轴托桥朩石灰香
 油𥣻麻柴炭等项及各匠工食约共该银三千两有
卷一百二十六 第 25a 页 WYG0582-0068a.png
 奇其官夫廪粮工食临期酌给 一建涵洞涵洞以
 泄积水基址亦择坚实方可下钉桩砌石水多则建
 二孔少止一孔假如涵洞一座口阔一丈五尺身长
 二丈中立石墙一堵亦长二丈宽五尺分为二孔每
 孔宽五尺两边四雁翅各一丈五尺共用石二百丈
 并地钉桩铁锭石灰板朩并各匠工食约该银一百
 八十馀两其夫役工食临期酌给 一建车船坝先
 筑基坚实埋大木于下以草土覆之时灌水其上令
卷一百二十六 第 25b 页 WYG0582-0068b.png
 软滑不伤船坝东西用将军柱各四柱上横施天盘
 朩各二下施石窝各二中置转轴朩各二根每根为
 窍二贯以绞关朩系篾缆于船缚于轴执绞关木环
 轴而推之 一挑河凡挑河面宜阔底宜深如锅底
 样庶中流常深且岸不坍塌如不用堤须将土运于
 百馀丈外以免淋入河内 凡创开河者每方广一
 丈每夫日开深一尺为一工挑浚泥水相半者减十
 分之五全系水中捞取者减十之七八取土登岸就
卷一百二十六 第 26a 页 WYG0582-0068c.png
 而筑堤者亦以半折算焉 一闸河偶浅急疏之法
 凡闸河浅处如水溜在中须两岸筑丁头坝以束之
 水溜在傍将浅边顺筑束水长坝以逼之水由坝中
 其势自急中溜自深如浅处不多或排板插下泥内
 逼水涌刷或排小船用杏叶杓挖浚必不得已则用
 桩草制活闸节水亦一策也 凡涵洞所以泄水本
 是无妨但须明设石闸以严启闭若暗开堤址草朩
 蒙丛便难觉察万历八年奸民私嘱管河主簿将南
卷一百二十六 第 26b 页 WYG0582-0068d.png
 岸遥堤暗开涵洞数座十七年伏水暴涨单家口水
 从涵洞泄出势甚汹涌一鼓而开遂成大决此可谓
 明鉴矣司河者知之(以上修守事宜/ 河防一览)
 
 
 
 
 行水金鉴卷一百二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