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百十一
卷一百十一 第 1a 页 WYG0581-0609c.png
钦定四库全书
 行水金鉴卷一百十一
          江南按察使傅泽洪撰
  运河水
明宪宗成化十三年七月戊子管理河道工部郎中杨
恭奏六月以来久雨水溢运河东西两岸冲决甚多有
妨粮运乞拨京营官军修筑仍命文武大臣董之庶克
济事章下工部议宜移文都督同知陈逵同杨恭于通
卷一百十一 第 1b 页 WYG0581-0609d.png
州直𨽻天津等卫附近处所量起军馀三千名顺天府
沿河州县起民夫一千名相兼堤浅人夫并工修筑以
便漕运并行户部每名给与行粮仍令董工官尽心提
督务在坚厚以图经久从之(明宪宗实录/)
 李裕成化中进右副都御史总督漕运兼巡抚江北
 诸府浚白塔孟渎二河以便漕张秋南旺及淮安西
 湖旧编朩捍冲激劳费无已裕与郎中杨恭等谋易
 以石遂为永利(明史稿/)
卷一百十一 第 2a 页 WYG0581-0610a.png
明宪宗成化十四年二月丙午管河郎中杨恭奏兖州
汶上县直抵济宁运河堤岸冲决一百一十里今欲葺
理每夫一名乞月支口粮三斗从之 三月辛卯太监
汪直言高邮邵伯宝应白马四湖每遇西北风作则粮
运官民等船多被堤石桩朩冲破漂没宜筑重堤于堤
之东积水行舟以避风浪工部议合行漕运总兵巡抚
等官相度增筑从之(明宪宗实录/)
明宪宗成化十五年九月壬申诏修南京内外河道先
卷一百十一 第 2b 页 WYG0581-0610b.png
是南京监察御史何舜宾奏南京城内外河道淤浅宜
发丁夫疏浚下南京工部暨守备等官按视以为宜如
所奏其工力于京民丁多而家富者量役之及浙江苏
松等府大户运粮至京亦令量助仍令舜宾等管理听
其设法以补不给从之 十月壬子升工部郎中杨恭
为通政司右通政仍管河道恭管理北河直抵济宁一
带河道六年考满漕运总兵等官奏保升职仍旧任事
吏部议拟通政司参议诏曰恭既管河勤能准升右通
卷一百十一 第 3a 页 WYG0581-0610c.png
政恭在河道承奉太监汪直故有不次之擢也(明宪宗/实录)
(恭于二十三年以京/察闻住亦见实录)
明宪宗成化十六年九月(阙/) 户部会官议漕运及巡
抚等官所陈事宜一大名府元城县小滩官军兑粮河
道淤浅宜于元城馆陶二县增置主簿一员职专疏浚
 是年甃吕梁洪二石堤长七十馀丈筑石坝一百六
 十五丈复于坝西筑堤二十馀丈吕梁洪在徐州东
 南六十里有上下二洪相距七里亦运道要害(南河/全考)
卷一百十一 第 3b 页 WYG0581-0610d.png
 (自二洪在万历三十四年以前最为险要/ 李化龙开泇河而二洪不为运路矣)
明宪宗成化十七年五月庚辰南京工部员外郎吴珵
言近御史何舜宾建议乞疏浚南京河道以便粮运今
天时亢旱人心靡宁乞暂为停止以苏民困事下工部
覆奏请如珵言候丰年再陈区处上曰河实淤浅宜在
疏浚惟慎择官董之不必止也(明宪宗实录/)
 成化十七年既塞河南决口又自扬州凿河四十里
 以泄积潦蠲灾赈饥伐材为屋以居流民比还民遮
卷一百十一 第 4a 页 WYG0581-0611a.png
 道留之(王鏊撰兵部尚书薛公神道碑/ 公名远以工部侍郎治河)
明宪宗成化十八年二月己未工部以管河右通政杨
恭巡河监察御史赵英会勘漕运总兵官陈锐所奏欲
于临清县南三里开通月河分减水势诚为利便但言
东平州戴村修砌减水石堰欲行山东科派夫料而岁
荒不能给宜于锐原借本部修路银内支用或人力不
足于附近无灾县分取之庶事易集而民不劳从之
秋八月久雨卫漳滹沱等河涨溢运河口岸多决自清
卷一百十一 第 4b 页 WYG0581-0611b.png
平县至天津卫凡八十六处大蒙等村屯凡九处(明宪/)
(宗实录/)
明宪宗成化十九年九月丁巳户部会官议奏漕运巡
抚等官所上事宜一武陟等县沁河其源出太行山下
流接徐州运河旧各县无管河官巡视修理遇夏秋水
泛堤岸多被冲决请于武陟新乡获嘉原武阳武封丘
祥符等县各增设主簿一员专巡河道如议(明宪宗实/)
(录/)
卷一百十一 第 5a 页 WYG0581-0611c.png
明宪宗成化二十年十月丁巳停总理河道通政司右
通政杨恭俸三月以漕河浅涩运船多过期不至为户
部所参奏也 十二月戊午吏部尚书兼华盖殿大学
士万安等言我朝建都于北上下供用多取给江南然
必藉船运而后可达京师是运道水利所系甚重如河
南怀庆府地方筑堤障沁水以济徐吕二洪及邳州宿
迁桃源运道山东兖州等处导引汶泗洸河诸泉以济
济宁上下运道今沁水冲决堤岸流入黄河汶泗洸诸
卷一百十一 第 5b 页 WYG0581-0611d.png
泉岁久不浚亦多壅塞以致河身浅涩粮运稽迟及四
方进贡方物等船不便往来虽工部亦尝奏行两地巡
抚巡按管河官员督工修理但恐仍前泛视来岁运道
不得水利接济所误非轻请敇工部重臣一员选领谙
练属员一员诣彼会抚按督有司一一踏勘冲决壅塞
之处修筑疏浚上是之命工部侍郎杜谦率其属郎中
萧冕员外郎李浚往董其事因敕谦曰朕唯国家公私
物用取给江南而运道水利关系甚重近年以来河水
卷一百十一 第 6a 页 WYG0581-0612a.png
淤浅加以天旱沁水决入黄河汶泗洸诸泉又多壅塞
以致水利不通有妨漕运特命尔谦自通州临清直抵
淮扬一带会同山东河南巡抚巡按督责三司府卫官
并管河管泉官员逐一踏勘凡系蓄水接济运河堤岸
何处冲决所当修筑泉源何处壅塞所当疏浚及会计
合用工作朩料预为措办待明年冻开相度事势缓急
工程小大起集军民趁时修理务俾水利通行舟楫无
阻斯为有益此诚国家大计凡事有相关及敕内该载
卷一百十一 第 6b 页 WYG0581-0612b.png
不尽者听尔计议便宜而行文武官敢有怠慢误事者
轻则量情责罚重则文职五品以下径自执送问刑衙
门问理四品以上并方面军职参奏执问各巡抚巡按
有不用心者亦具实来闻(明宪宗实录/)
明宪宗成化二十一年正月庚戌诏修河夫月给米人
三斗时遣工部左侍郎杜谦自通州抵淮扬督修谦以
所在民饥请量给官廪户部议如其言从之 七月辛
未工部左侍郎杜谦奏奉敕修浚河南山东等处运道
卷一百十一 第 7a 页 WYG0581-0612c.png
沁卫二水已经相度缓急修浚颇有次第臣今窃究其
弊缘无大臣总理虽有管河官员多为亲临上司改委
顾彼失此不得专于职务乞如侍郎王恕总理河道事
例增设工部侍郎一员其沁卫二河河水经涉地远遇
有旱涝人夫浚治无官管摄乞如山东泉源事例增设
主事一员及临清以北至德州俱无管河官乞依临清
以南事例增设管河判官主簿一员本部议覆上曰侍
郎不必增设馀如所议(明宪宗实录/)
卷一百十一 第 7b 页 WYG0581-0612d.png
 杜谦字益之昌黎人景泰甲戌进士授工部主事即
 涖徐吕二洪洪当运道中迅流立石齰如齿列盘涡
 荡潨舟稍失制则人与货俱没公至相其地势询其
 水患稍加平治舟赖以济岁适歉山东淮北流离饥
 饿之民丛集两岸随舟上下号呼乞食公设法劝率
 得米为淖糜以食之全活甚众后佐工部时漕河淤
 塞粮道不继众议举公往任修浚之事公自通州循
 河流以抵淮扬相地势去淤塞导源泉修闸坝漕河
卷一百十一 第 8a 页 WYG0581-0613a.png
 复通竣事复命上嘉之有交绮楮币之赐(杜公墓志/)
 成化壬辰锐镇淮扬挂漕运印已亥于淮河坝改石
 闸修造移风清江福兴四闸包砌塘岸疏通泉源辛
 丑仍于济宁分水龙王庙自南距北可十里各置一
 闸以节蓄水利总漕事十四年河道之修筑转漕之
 利弊政事之得失前后建百有馀章廿一年乙巳改
 管南京中府事(陈镐平江伯陈锐传/)
明宪宗成化廿三年二月庚辰工部奏直沽迤东海口
卷一百十一 第 8b 页 WYG0581-0613b.png
新开沽河道例应三年一浚宜遣官并行巡抚都御史
李田等如例起夫六千给以口粮并工疏浚从之(明宪/)
(宗实录/)
 明成化间开济宁西湖自耐牢坡至塌场口长九十
 里汶水入焉改耐牢坡闸名永通(北河读记/)
 成化间有议疏天津水运至宣大省兵饷主事杨赞
 相度地有游沙不可浚水势相悬有至二百丈又多
 天险人力难施遂止(朱国桢涌幢小品/)
卷一百十一 第 9a 页 WYG0581-0613c.png
明孝宗弘治元年二月辛亥修仪真瓜洲二处坝下河
口及淮安府福兴闸 八月丁巳南京守备太监蒋琮
奏扬州仪真地方罗泗桥旧有通江港可开闸放船成
化间巡河工部郎中郭拱奏浚通河面置二闸潮满则
开潮退则闭船只经过无复盘费损伤之患时有奸豪
侵占牵路于沿河水次起盖浮铺为买卖者恐斯闸一
开必致折改往往以河水易泄为辞欲隳其成升因力
辨浮议条陈五利冀以行之久远而司漕运者误听奸
卷一百十一 第 9b 页 WYG0581-0613d.png
词擅行筑塞致令往来船只仍前受害近坝居民谓为
得计就于临河牵路起盖文天祥祠宇欲使后来不敢
轻易改拆而守备指挥亦于闸上擅自盖亭索取财物
乞依前修浚开放及将奸豪侵占牵路所盖铺屋祠宇
但为折改则奸弊可革便利可兴工部覆奏命巡抚官
会同总兵官从公勘议以闻(明孝宗实录/)
明孝宗弘治二年四月丙午修滹沱河白马口及近城
堤共三千九百馀丈(明孝宗实录/)
卷一百十一 第 10a 页 WYG0581-0614a.png
 弘治二年河失故道泛及汴堤巡抚大臣具疏奏闻
 事下工部集议举可以治水者令刑部左侍郎白公
 昂居南京兵部佥以其名对诏可乃改公户部遣人
 特敕赐之以行公受命乃言河患甚急非臣一人所
 能独治唯郎中娄性为臣属官其才可任诏亦可于
 是娄君往受公谋画以河旧自归德府之饮马池东
 入雎水经宿州灵璧至宿迁小河口入泗唯雎浅隘
 不能受故其势瀰漫横溢并及永城夏邑萧县砀山
卷一百十一 第 10b 页 WYG0581-0614b.png
 睢宁等处其治之无缓娄君以为然乃协谋于巡按
 宪臣命凤阳知府章锐相其便宜以兴工役而推官
 李渭宿州知州万本分行治之自宿迁而上至归德
 而止并加疏浚使浅者以深隘者以阔其旁民居田
 亩悉筑堤以护其崇一丈又于符离桥南凿月河一
 道长五百丈阔十丈深二丈五尺沿河置减水闸七
 及浚渠一皆为防河计也凡役工夫三万人经始于
 三年之夏五月至秋八月而毕(宿州志/)
卷一百十一 第 11a 页 WYG0581-0614c.png
 吴瑞字德徵成化乙未进士弘治已酉历工部郎中
 治济宁以南河道值久旱舟胶不前公知之兼程抵
 任相宜从事凿新河浚旧河增坝闸时蓄泄水通而
 舟前军民称便高邮甓社湖风涛覆舟舟人多溺死
 公度傍湖田凿复河延袤四十里遇风舟由复河可
 免覆溺功成而田赋额存民患之同事者议拨荒田
 补赋公以为非便上疏乞蠲除下户部议卒如公疏
 至今利赖辛亥以疾乞归(黄云撰吴郎中墓志/)
卷一百十一 第 11b 页 WYG0581-0614d.png
明孝宗弘治三年二月辛卯疏浚直沽迤东海口并新
开沽一带河道 十一月癸未侍郎白昂奏处置河道
事宜乞令扬州府管河通判常居瓜洲总管闸坝不许
回府营干他事南北直隶山东府州县管河官令其沿
河居住管理河道不许别有差委其兖州府通判则令
常居南旺分水地方专管捞浅并提调各闸若山东布
政司劝农参政则令兼管河道修理疏浚事下兵部覆
奏从之(明孝宗实录/)
卷一百十一 第 12a 页 WYG0581-0615a.png
 白公昂见高邮之甓社湖风浪时作多覆舟或舟触
 岸辄坏议即其东开复河以避其患河成舟安行无
 险名其河曰康济人思公惠别名白公堤(吴宽白公/)
 (传/)
 白公昂视运道自山东抵扬州议所以浚治时监察
 御史孙君衍工部郎中吴君瑞董河事与巡抚右副
 都御史李公鼎漕帅署都督佥事都公胜署都指挥
 同知郭君鋐合议高邮州运道九十里入新开河湖
卷一百十一 第 12b 页 WYG0581-0615b.png
 东直南北为堤舟行其下自国初以来障以桩朩固
 以砖石决而复修者不知其几其西北则与七里张
 良甓社石臼平阿诸湖通萦回数百里每西风大作
 波涛汹涌舟与沿堤故桩石遇辄坏多沈溺前此董
 河事者尝议修湖东凿复河以避风涛便往来不果
 行今欲举运河便利宜莫先于此者白公议运遂相
 地兴工开凿起州北三里之杭家嘴至张家沟而止
 长竟湖广十丈深一丈有奇而两岸皆壅土为堤桩
卷一百十一 第 13a 页 WYG0581-0615c.png
 朩砖石之固如河岸首尾有闸与湖通岸之东又为
 闸四涵洞一每湖水盛时使从减杀焉以三年三月
 始事凡四阅月而成自是舟经高邮者人获康济白
 因采众议闻之上名曰康济河(刘健高邮州新开康/)
 (济河记略/)
 四年漕运总兵官都胜请浚扬州扬子桥湾头河道
 发丁夫万馀渠中掘得都巡检汉寿亭侯都统制观
 察使印四颗(南河全考/)
卷一百十一 第 13b 页 WYG0581-0615d.png
明孝宗弘治五年六月己未南京户科给事中罗鉴等
应诏言五事一理漕河金沟浅之阻宜于大河西岸开
河避之南旺湖之阻宜于孙村西岸开河避之 八月
丙寅惜薪司左司副何鼎奏通州仓贮粮一时权宜初
非经久军士不便于关支警急不便于防守请于都城
隙地增置仓廒移通州仓粮于其中且请修浚大通桥
以东石闸河道令漕舟直至桥下以省转挽之劳户部
会议以为京仓之建固善但时诎未可举赢河闸之说
卷一百十一 第 14a 页 WYG0581-0616a.png
果便然后施行从之 九月己巳朔直隶凤阳府知府
章锐应诏言六事一谨河防沛县迤北临清迤南闸座
多被附近无籍小人作弊有于始建之时通同匠作将
闸厎高起致水搏激又有阳虽闭蓄阴实泄放乞敕各
处管河郎中御史等官治下所司知之(明孝宗实录/)
 李景繁字邦泰仪封人成化五年进士历都水郎中
 管漕河时漕塞自仪真入淮凡三百里舟胶不行有
 诏命都御史暨郎中治景繁独任之募夫八万人初
卷一百十一 第 14b 页 WYG0581-0616b.png
 浚邵伯湖扬子桥三汊河广皆六丈次浚广陵驿东
 广倍于三汊次浚朴树湾广三倍于初次浚仪真瓜
 洲二坝广倍于朴树者三深于旧者各五景繁行瓜
 洲堤上见东南多沮洳区问土人此何所也曰江潮
 之汇也景繁导之自古劄港刘家湾入漕渠曰今漕
 渠非得巨流济之舟终不可行如值江潮时开坝闸
 恣江北走已即塞之天复大雨漕事成矣土人曰河
 亢而江下非坝障之则河水悉倒流入江漕渠益浅
卷一百十一 第 15a 页 WYG0581-0616c.png
 都御史而下咸谓李策非善景繁曰江水故平潮至
 则悍激耳潮退水亦易制也遂下令有司具土暨石
 潮至大决坝闸江水奔漕水声汹汹如雷景繁乃塞
 坝阅数日会大雨漕渠水瀰瀰襄岸舟乃大行河经
 徐州荡州将啮居人震恐景繁又作石堤河不能为
 害弘治六年迁山西右参议理储转四川右参政致
 仕(朱睦㮮山西参政李公传/)
明孝宗弘治六年十月戊辰巡抚河南都御史徐恪奏
卷一百十一 第 15b 页 WYG0581-0616d.png
言河南府有伊洛二渠彰德府有高平万金二渠怀庆
府有广济渠及方口堰许州有枣祗河渠南阳府有召
公等渠汝宁府有桃陂等堰其他故渠废堰在在有之
浚治之功灌溉之利故老相傅旧志所载不可诬也虽
行分守等官疏导然事非专委难以责成请敇布政司
抚民参政朱瑄专领其事从之赐瑄敕曰迩者官奏河
南郡县踰时不雨辄赤地相望流移载道水利一事所
当预图其河南等府伊洛等渠岁久湮芜多被王府屯
卷一百十一 第 16a 页 WYG0581-0617a.png
营侵塞及势要之家占作碾磨虽已行令分守分巡官
提督修举然不责攸归未免顾此失彼且更代不一难
以责成以尔素有才谋不避艰险可委专理尔其亲诣
前项渠堰再行酌量时宜以次兴举合用朩石等料于
各该田多有力之家从公劝谕或别为措置量起所在
附近军民人夫相兼整理选委的当官员人等提调务
臻实效无事虚文原置闸处仍旧置立以时启闭仍将
得利之家地土顷亩遂一勘明籍记在官遇旱则官为
卷一百十一 第 16b 页 WYG0581-0617b.png
斟酌验亩分水以杜纷争以后堙塞就令得利军民并
工开浚有溃决之处亦就培筑堤防务图经久其豪强
军民敢有仍前截水安置碾磨占作稻田者依律究问
故敇 甲申增设工部主事一员管理沽头上中下三
闸先是大理寺左少卿屠勋言沽头水势最为易涸从
来尝设主事管理人以为便近因革去往来有势力者
不时启闭民船动淹旬月乞敕工部移文管河郎中常
川在彼管理工部覆奏以为管河郎中自济宁以至仪
卷一百十一 第 17a 页 WYG0581-0617c.png
真所经地方千有馀里若坐守一方不免顾此失彼宜
仍设主事一员专理从之(明孝宗实录/)
 弘治癸丑河决张秋甲寅六月公奉敕往治之加太
 子太保乙卯回京加太保兼太子太傅(陈镐平江伯/)
 (陈锐传/)
明孝宗弘治七年三月壬子工部言顷河决张秋命右
副都御史刘大夏往治之今闻河防修筑未完自临清
至沛县运河俱淤浅而管河郎中陈绮方在彼督役恐
卷一百十一 第 17b 页 WYG0581-0617d.png
不能周历诸地本部欲遣属官有干局者往会大夏计
处以相其成遇淤浅之所则多方疏浚事毕而还从之
(五月即命内官太监李兴平江/伯陈锐同来治河语在河水)七月乙丑高邮康济河
成初南京兵部左侍郎白昂奏凡高邮湖行船最忌西
北风往来舟楫多致覆溺若于砖塘内开复河一道引
水行舟可免风涛之患于是巡河监察御史孙衍管河
郎中吴瑞因共挑浚并置闸堰筑堤岸以利牵挽往来
称便焉(康济河于三年告成见前刘健记而实/录纪于七年盖至是始得开于上也)十月戊
卷一百十一 第 18a 页 WYG0581-0618a.png
寅副使杨茂元奏山东连年荒旱今岁积雨为灾兼修
塞张秋决河供给不赀差科繁数请取回镇守临清右
监丞李全别用兵部覆奏谓临清镇守官尝取回别用
一旦复设中外骇讶宜从茂元所请凡在临清内外供
给亦请悉从节省上曰临清地方亦须用人镇守李全
不必取回馀如议行之
十二月壬申升山东布政司左参政张缙为通政司右
通政提调沙河至德州河道太监李兴等言缙修河有
卷一百十一 第 18b 页 WYG0581-0618b.png
功今决河已塞仍须令管理河道因以命之(明孝宗实/)
(录/)
 张缙为山东参政弘治癸丑河决张秋上命平江伯
 陈锐都御史刘大夏治之百需悉委调度甲寅功成
 遂升其秩为通政司右通政属之行河时冲决之馀
 沟防不治缙相其缓急以渐修浚无所遗又于决口
 之东甃石岸数里以图勿坏又新筑南旺东堤树柳
 其上每岁夏秋水溢挽卒得分行无阻至今便之(雷/)
卷一百十一 第 19a 页 WYG0581-0618c.png
 (礼户部尚书张缙传/)
明孝宗弘治八年十月丙寅内官监太监李兴平江伯
陈锐都御史刘大夏奏河防粮运六事一谓漕河水利
全藉山东诸泉每年夏秋潴蓄南旺等湖至旱乾时以
济粮舟近豪强军民或决堤泄水以图栽莳或阻遏泉
源以资灌溉乞照先年侍郎白昂奏行事例禁治一谓
南北运河止是汶水分流接济春夏旱乾水源微细必
藉各闸积水以时启闭庶可行船往往官员随到随开
卷一百十一 第 19b 页 WYG0581-0618d.png
以致粮运阻滞乞申明列圣诏旨严加榜示一谓管河
官员责任太轻事多掣肘乞敇河南管河副史张鼐大
多府带管堤防参政李瓒俱照管河管屯官事例常川
巡视听其便宜行事巡抚等衙门不得有所阻挠一谓
安平镇黄陵冈荆隆口及新筑于家店以下堤防俱用
人守视水涸则积土备用水涨则防护修筑若有重大
工程临时调附近丁夫协同修理一谓大名府所筑长
堤必须递年增修庶保经久乞行参政李瓒以所属堤
卷一百十一 第 20a 页 WYG0581-0619a.png
北人户编定班次每年农隙之时调发若干增修一月
疏放堤北军屯与寄居人户亦一体从轻编定轮流调
发庶免起夫科扰之弊一谓济宁迤北南旺开河戴家
庙一带比之他处最要而安平镇池方土脉疏薄新筑
决口尤须提调官员不时检点今自济宁直抵通州相
去一千八百馀里而天津北上逆水尤难若止责与一
人提调恐致误事乞敕该部依臣等前奏仍分其地为
三南北各设工部郎中一员中间增设通政一员提调
卷一百十一 第 20b 页 WYG0581-0619b.png
下工部覆奏俱从之(明孝宗实录/)
 乔缙字廷仪洛阳人成化八年进士为都水司主事
 督理山东泉源初漕由鱼台至临清行洸汶沂泗四
 水其地复有泉百七十馀道会于四水而分流于漕
 渠为闸凡三十有六设守津吏以时启闭为浅二百
 二十各有津老以时疏治然岁远法弛诸泉湮塞或
 为豪宦侵匿漕运屡屡告艰缙行郡得堙塞泉四百
 有奇侵匿泉二百有奇合六百馀泉会于四水漕运
卷一百十一 第 21a 页 WYG0581-0619c.png
 大济工部以绩奏改兵部职方历四川参议(朱睦㮮/)
 (作乔公传/)
 
 
 
 
 
 
卷一百十一 第 21b 页 WYG0581-0619d.png
 
 
 
 
 
 
 
 行水金鉴卷一百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