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八十六
卷八十六 第 1a 页 WYG0581-0324a.png
钦定四库全书
 行水金鉴卷八十六
          江南按察使傅泽洪撰
  运河水
冀州 夹右碣石入于河(禹贡/)
 尧所都也碣石海畔山夹此山之右而入河逆上此
 州帝都不说境界以馀州所至则可知(孔氏传今尧/都平阳 山)
 (西平阳府临汾县西南平阳故城是也传云禹夹行/此山之右而入河盖非是此言贡道非言导水也以)
卷八十六 第 1b 页 WYG0581-0324b.png
 (故自正义而下凡言治水/皆从下为始者皆不之录)
 河自碣石山南渤海之北入海夹挟也自海入河逆
 流而西右顾碣石如在挟掖也(苏轼尚书解/)
 冀州东兖南豫西雍三面临河夹右者海壖在其左
 也(薛季宣书古文训/)
 冀州无贡贡者诸侯贡天子也唯诸侯有贡故独载
 岛夷贡道岛夷自外至也(黄度尚书说/)
 他州皆举山川以为界独冀不言者帝都不必言观
卷八十六 第 2a 页 WYG0581-0324c.png
 馀州所至可知亦以见王者无外之意也夹右碣石
 入于河帝都通漕运之道也九州必有漕运之道以
 一人统天下之大丝牵绳联凡所贡赋不可无道以
 达于帝都也(时澜增修东莱书说/)
 此记岛夷入贡之道耳馀不必专自碣石入河也观
 西倾因桓是来可见不独西倾雍之浮积石亦然记
 远不记近此经文之妙(傅寅禹贡集解/)
 冀北去帝都远者自海逆流而西右顾碣石如在挟
卷八十六 第 2b 页 WYG0581-0324d.png
 掖九州贡道皆达河达河则达冀州矣(胡士行尚/书详解)
 冀州之域三面距河自积石东北流入于中国则折
 而南流雍州在其西故曰西河至华阴则折而东流
 豫州在其南故曰南河至于大伾则又折西北流兖
 州在其东故曰东河以三州考之则冀州在东河之
 西南河之北西河之东王制曰自东河至于西河千
 里而近自恒山至于南河千里而近此则冀州之境
 界也此篇虽不言冀州之境界而冀州境界亦可以
卷八十六 第 3a 页 WYG0581-0325a.png
 互见馀州之间(林之奇尚书全解/)
 或问河入海之道曰新安王氏辨之详矣王氏曰禹贡
 言夹右碣石入于河此禹河之旧也周定王五年河
 徙已非禹之故道汉元光三年河徙东郡更淫渤海
 继决于瓠子又决于魏之馆陶遂分为屯氏河大河
 在西屯河在东二河相并而行元帝永光中又决于
 清河灵鸣犊口则河水分流入于博州屯河始壅塞
 不通后二年又决于平原则东入齐入青以达于海
卷八十六 第 3b 页 WYG0581-0325b.png
 而下流与漯为一王莽时河遂行漯河夫河不行于
 大伾之北而道于相魏之南则山泽在河之滨者支
 川与河相贯者悉皆易位而于禹贡不合故欲辨冀
 州山川不可不先讲求河之故道也(陈大猷书传或问/)
 冀州为中土古轩辕陶唐有虞夏后殷人所都及实
 沈台骀孤竹之封皆在焉春秋时可考者晋(古实沈/之虚唐)
 (人是因以服事夏商及周成王灭之以/封弟叔虞为唐侯至子燮改名曰晋)魏霍冀黎(书/西)
 (伯戡黎即此/今为黎城县)杨郇(或作/荀)贾沈姒蓐黄(帝封台骀于汾/川沈姒蓐黄实)
卷八十六 第 4a 页 WYG0581-0325c.png
 (守其/祀)潞赤狄弼鄘卫(始封在/朝歌)邢共凡原雍邘虞檀温
 中山鼓肥鲜虞冀北燕韩无终山戎凡三十五国战
 国时属燕赵魏而秦卫亦兼得其地秦并天下置三
 十六郡此为钜鹿邯郸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河东
 上党太原代郡雁门云中三川(北境/是)汉武置十三州
 此为冀州(领郡/国九)幽州(领郡/国十)并州(领郡/九)后汉魏晋并因
 之(晋冀州领郡国十/三幽州七并州六)南北朝土地分裂增置渐多不
 可胜纪唐承隋制州即是郡贞观初因山川形便分
卷八十六 第 4b 页 WYG0581-0325d.png
 天下为十道开元中又析为十五道此为河北道之
 汲郡(卫/州)邺郡(相/)广平(洺/)钜鹿(邢/)信都(冀/)赵郡(赵/)常山
 (镇/)博陵(定/)河间(瀛/)文安(莫/)饶阳(深/)上谷(易/)范阳(幽/)
 义(顺/)归化(分顺/州置)归德(燕/)妫川(妫/)渔阳(蓟/)密云(檀/)北平
 (平/)柳城(营/)等郡河东道之河东(蒲/州)绛郡(绛/)陜郡(陜北/境是)
 平阳(晋/)高平(泽/)上党(潞/)乐平(仪/)阳城(沁/)大宁(隰/)文城
 (慈/)西河(汾/)太原(并/)昌化(石/)雁门(代/)定襄(忻/)安边(蔚/)
 邑(朔/)云中(云/)等郡又都畿之河内郡(怀/州)关内道之单
卷八十六 第 5a 页 WYG0581-0326a.png
 于大都护府按以上通典所列信都当全属兖邺郡
 之内黄尧城临河汲郡之黎阳东境当分属兖以今
 舆地言之山西太原平阳汾州潞安大同五府泽辽
 沁三州河南则怀庆卫辉彰德三府(唯卫辉之胙城/县旧在大河之)
 (南当/属兖)直𨽻则顺天永平保定广平顺德五府及真定
 河间二府之西北境(当以汉时漳水故道为/界水西属冀水东属兖)大名府
 浚县之西境(以宿胥故渎为界/西属冀东属兖)又新置宣化府(旧为/万全)
 (都/司)及故辽东都司之西境(以大辽水为界/西属兖东属青)其北则踰
卷八十六 第 5b 页 WYG0581-0326b.png
 塞直抵阴山下西起东受降城之北东讫于大辽水
 皆古冀州域也 冀西距河河自今塞外东受降城
 南而东至山西大同府废东胜州界折而南经平虏
 卫及太原府之河曲保德兴县汾州府之临县永宁
 宁乡石楼平阳府之永和大宁吉州乡宁河津荣河
 临晋蒲州是为西河与雍分界 冀南亦距河河自
 蒲州过雷首山折而东经芮城平陆垣曲及河南怀
 庆府之济源孟县温县武陟卫辉府之获嘉新乡汲
卷八十六 第 6a 页 WYG0581-0326c.png
 县是为南河与豫分界 冀东亦以河与兖分界自
 周定王五年河徙之后禹河故道堙废而冀兖之界
 难分今按汉志魏郡邺县下云故大河在东(句/)北入
 海故大河者即王横所云禹之行河水本随西山下
 东北去者也河自汲县南东北流至黎阳县西南出
 大伾上阳三山之间(大伾山一名黎阳山今在浚县/东南二里即贾让所谓东山也)
 (枉人山一名善化山在县西北二十五/里俗名上阳三山即贾让所谓西山也)苏代谓之宿
 胥之口郦道元谓之宿胥故渎李垂谓之西河故渎
卷八十六 第 6b 页 WYG0581-0326d.png
 浚县旧志云在县西十里盖禹迹也(河徙由县东故/称此为西河)
 自此而北历汤阴安阳邺县斥丘(东接内/黄魏县)至列人斥
 漳之境左会衡漳经所谓北过洚水也(应劭曰斥漳/县漳水出治)
 (北入河杜佑曰漳水横流至肥乡县界入河斥漳今/曲周县地肥乡汉列人县地盖漳水由二县境注于)
 (河/也)河自此东北入海及定王时南徙则衡漳东出循
 河故道而下至东光县西与大河合王莽时河益徙
 而南漳水遂专达于海故斥漳以下水经通谓之漳
 水东北历平恩曲周钜鹿经县南宫堂阳扶柳信都
卷八十六 第 7a 页 WYG0581-0327a.png
 昌成西梁桃县鄡县下博乐乡武强武隧武邑东昌
 弓高阜城乐成建成成平浮阳至章武平舒入海盖
 皆禹河之故道也而说经者皆以王莽河为禹河谬
 矣(大河故渎一名北渎王/莽时穿俗遂称王莽河)以今舆地言之浚县(属直/𨽻大)
 (名/府)汤阴安阳临漳(并属河南/彰德府)成安肥乡曲周(并属直/𨽻广平)
 (府/)平乡广宗钜鹿(并属顺/德府)南宫新河冀州(并属真/定府)
 鹿(属保/定府)深州衡水武邑武强(并属真/定府)阜城献县交河
 沧州青县静海天津(并属河/间府)皆禹时冀东濒河之地
卷八十六 第 7b 页 WYG0581-0327b.png
 中流与兖分界王制谓之东河北播为九河其经流
 尔雅谓之徒骇又同为逆河东至碣石入海后世谓
 之勃海者也 冀东北与青分界处于古传记无可
 考今按碣石以西之渤海即禹时逆河也自天津卫
 直沽口与兖分界又北历宝坻县东南折而东历丰
 润滦州乐亭卢龙昌黎县南昌黎汉累县碣石在其
 地渤海之北岸皆冀域也自此以东则为大海东历
 抚宁县东南又东历山海关南又东历辽东宁远广
卷八十六 第 8a 页 WYG0581-0327c.png
 宁等卫南是为汉辽西郡地又折而南历海州卫西
 南(卫在故辽东都司/城南一百二十里)曰梁房口关大辽水于此入海
 (关在盖州卫西北九十/里海运舟由此入辽河)水经注云大辽水出塞外卫
 白平山(亦言出/□石山)东南入塞直辽东之望平县西屈而
 西南流径襄平县故城西(襄平汉辽东郡治明为辽/东都司郭下定辽中卫地)
 又南径辽队县故城西又南小辽水注之(水出元菟/高句丽县)
 (之辽/山)又东南径房县西左会白狼水(水出右北/平白狼县)又东
 径安市县西南入于海(汉志望平县辽水出塞外南/至安市入海行千二百五十)
卷八十六 第 8b 页 WYG0581-0327d.png
 (里明一统志辽河自三万卫西北入塞南流径铁岭/沈阳都司之西境广宁之东境又南至海州卫西南)
 (入/海)望平襄平辽队房县安市皆汉辽东郡之属县而
 辽水径其西是知辽西为冀域辽东为青域而碣石
 以东梁房以西之海则二州共之矣 冀之北界亦
 无可考约略言之当得阴山侯应曰北边塞至辽东
 外有阴山东西千馀里是也昔战国时赵北破林胡
 楼烦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师古曰高/阙山名在)
 (朔方/之北)而置云中雁门代郡燕亦筑长城自造阳至襄
卷八十六 第 9a 页 WYG0581-0328a.png
 平(师古曰造阳地/名在上谷界)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郡
 以距胡燕赵所筑长城自云中以迄辽西延袤可三
 千里疑即尧时冀州之北界但今之长城未必皆古
 迹其详不可得闻耳北之西头当起东受降城(唐景/龙二)
 (年张仁愿筑置振武军元和志云在朔州北三百五/十里本汉定襄郡之觱乐县也武德四年于此置云)
 (州麟德三年置/单于大督护府)即舜所分并州之西界东头当抵医
 巫闾山即舜所分幽州之东界山在故辽东都司广
 宁卫西五里(卫东去都司城/四百二十里)职方氏幽州山镇曰医
卷八十六 第 9b 页 WYG0581-0328b.png
 巫闾是也明一统志云舜分冀州东北为幽州即今
 广宁以西之地分青东北为营州即今广宁以东之
 地秦以幽州为辽西郡营州为辽东郡盖仍燕之旧
 以大辽水为限也 汉志右北平骊成县下云大揭
 石山在县西南莽曰揭石辽西郡累县下云有揭石
 水南入官(谓下/官水)不言有山也及文颖注武纪曰碣石
 在辽西累县累县今罢入临渝此石著海旁(师古曰碣/碣然特立)
 (之/貌)颖字叔良南阳人为荆州从事(见干宝/搜神记)即王粲赠诗
卷八十六 第 10a 页 WYG0581-0328c.png
 送聘刘璋者也谓此山临渝海旁之孤石与班固异
 自颖始水经有魏晋间人所附益故亦云碣石在临
 渝后汉志无骊成刘昭补注遂于临渝言碣石晋省
 临渝入肥如故后魏志碣石在肥如隋省肥如入新
 昌寻又改新昌曰卢龙故隋志碣石在卢龙自后汉
 迄隋言此山之所在曰累县曰临渝曰肥如曰卢龙
 县名四变而山则一要皆在今昌黎县东累县故城
 之南也至括地志始云碣石在卢龙县南二十三里
卷八十六 第 10b 页 WYG0581-0328d.png
 与文颖异唐志及寰宇记则云石城县有碣石而欧
 阳忞舆地广记曰石城故骊成也易祓据之以释禹
 贡按石城有四一在今大宁废卫界汉旧县属右北
 平(县去龙城/可百里)一在今永平府西北后魏置属建德郡
 (通典平州西北到石/城一百四十里者是)此二县皆不濒海一在今滦州
 南唐置属平州(县北去滦/州三十里)一即今抚宁县唐临渝改
 曰石城亦属平州(有临渝关大/海碣石山)此二县皆濒海忞所
 称石城故骊成者今之抚宁乎抑滦州之南境乎抚
卷八十六 第 11a 页 WYG0581-0329a.png
 宁本汉临渝(今县北有/临渝故城)为辽西郡之东偏势不得越
 令支(今迁/安)累县(今昌/黎)肥如(今卢/龙)海阳(今滦/州)而属右北
 平也骊成必不在此地尝试按图而索之今滦州所
 领乐亭县(县在州东南唐初为石城县地后为卢龙/县地又为马城县地金大定末析置乐亭)
 (县/)有古城在西南三十里似即汉骊成治忞所称石
 城盖指此地非临渝更名之石城今为抚宁者也然
 乐亭县境平衍无山即以州南濒海之地为骊成地
 而亦无山唯县西南四十里有祥云李家桑坨三岛
卷八十六 第 11b 页 WYG0581-0329b.png
 迫近海滨岂即所谓大碣石与通典平州卢龙县下
 云有碣石山碣然而立在海旁故名之仍用文颖说
 金元以来人皆知昌黎为累县而碣石在焉求之海
 旁不得求之水中又不得乃更求之向北之地故明
 一统志云碣石在昌黎县北二十里或又以仙人台
 上之巨石为天桥柱盖皆依文颖言之然其山去海
 八九十里殊违夹右入河之义不可从也 欲辨碣
 石之所在莫若以今所谓滦河者證之滦河即濡水
卷八十六 第 12a 页 WYG0581-0329c.png
 也汉志辽西肥如县濡水南入海阳师古曰濡音乃
 官反读若难后讹为滦以声相近也辽因置滦州世
 遂目其水曰滦河不复知为古之濡水矣今碣石虽
 无其迹而滦河仍自迁安卢龙滦州至乐亭东南入
 海与郦注濡水入海之道无异则碣石旧在滦口之
 东可知矣赞水卑耳之溪沦于海中者当亦在乐亭
 县西南也 山有名同而系之以大小者如大别小
 别太华少华太室少室之类是也(古书太少与/大小通用)骊成
卷八十六 第 12b 页 WYG0581-0329d.png
 之山称大碣石则必有小碣石在盖即累县海旁之
 石矣郦道元既宗文颖以为碣石在累县又引骊成
 大碣石以證之若以其山为跨二县之境也者今按
 濡水从塞外来东南径令支故城东又南径孤竹城
 西又东南径牧城西分为二水北水枝出世谓之小
 濡水东径乐安亭北东南入海濡水东南流径乐安
 亭南东与新河故渎合(新河即魏武征/蹋顿时所开也)又东南至累
 县碣石山而南入于海乐安亭者盖即今乐亭县东
卷八十六 第 13a 页 WYG0581-0330a.png
 北之乐安故城也(东晋于此/置乐安县)累县在其南骊成在其
 西据濡水历亭南而东又东南至碣石则碣石在亭之
 东南与骊成西南之大碣石相去阔绝安得连为一
 山郭璞注山海经曰碣石在临渝或云在骊成盖两
 存之愚谓在临渝者为是或云汉志其可违乎曰班
 氏所言间有纰缪西县之嶓冢氐道之养水武都之
 东汉水其尤甚者也他如安丰之大别安陆之陪尾
 寻阳之九江居延之流沙后人皆以为非而不从岂
卷八十六 第 13b 页 WYG0581-0330b.png
 独一骊成之碣石哉嶓冢汉水承误数百年至魏收
 而始正世皆遵用其说文颖以建安时正班固之碣
 石犹王横之以新莽时正史迁之禹河也不远而理
 无可疑横说长于迁固即采之(地理志云故大河在/邺东叙传云商竭周)
 (移皆横/说也)颖说长于固今奚不可用耶 山海经曰碣
 石之山绳水出焉西流注于河此骊成之大碣石也
 何以知之累县之碣石在濡水之东绳水苟出其山
 势不得越濡水而西注于河也又有二碣石史记索
卷八十六 第 14a 页 WYG0581-0330c.png
 隐引太康地志云乐浪遂成县有碣石长城所起通
 典云秦筑长城起自碣石在今高丽旧界非卢龙之
 碣石北齐文宣帝纪天保四年大破契丹于青山还
 至营州登碣石山临沧海唐志营州柳城县北接契
 丹有东北镇医巫闾祠又东有碣石山此即文宣之
 所登与前在遂城者皆非禹贡之碣石也刘昭注补
 郡国志言常山九门县有碣石山按孔疏引郑说
 战国策碣石山在九门县盖别为碣石不与此同今
卷八十六 第 14b 页 WYG0581-0330d.png
 验九门无此山也(今真定府稿城县西北二十五里/有九门城故县也四面五百馀里)
 (皆平地/无一山)至若燕昭王所筑之碣石宫以事驺衍者史
 记正义云在幽州蓟县西三十里宁台之东旁近无
 此山特取为宫名耳凡言九门蓟县有碣石山者皆
 妄也 史记秦始皇三十二年至碣石使燕人卢生
 求羡门高誓刻碣石门(日知录云始皇刻石之处凡/六史记书之甚明于邹峄泰)
 (山之罘琅邪会稽无不先言立后言刻者惟/于碣石则云刻碣石门门自是石不须立也)二世元
 年东行郡县到碣石汉书武帝元封元年东巡海上
卷八十六 第 15a 页 WYG0581-0331a.png
 至碣石此海滨之山斗入海者(封禅书成山斗入海/索隐曰谓斗绝曲入)
 (海/也)故成帝时贾让言禹之治水凿龙门辟伊阙析底
 柱破碣石凡山陵当路者毁之盖伊阙𩔖龙门夹峙
 两岸水出其间者也碣石𩔖底柱横绝中流当河之
 冲者也析之破之不容已矣但此石犹著海旁不知
 何年苞沦于海水经曰碣石山在辽西临渝县南水
 中郦注云大禹凿其石右夹而纳河(说本贾让/凿即破也)秦始
 皇汉武帝皆尝登之海水西侵岁月逾甚而苞其山
卷八十六 第 15b 页 WYG0581-0331b.png
 故言水中矣又云汉司空掾王璜(汉书儒林传琅邪/王璜平仲传古文)
 (尚书沟洫/志作王横)言往昔天尝连北风海水溢西南出侵数
 百里故张君云碣石在海中盖沦于海水也(后汉志/注禹贡)
 (正义并引张氏地理记张氏不知其名岂即此所称/张君耶程大昌以为张揖按隋经籍志有魏博士张)
 (揖撰广雅二卷而无张氏/地理记未审张君是揖否)昔燕齐辽旷分置营州今
 城届海滨海水北侵城垂沦者半王璜之言信而有
 徵碣石入海非无證矣又云濡水自乐安亭南与新
 河故渎合又东南至累县碣石山文颖曰碣石在辽
卷八十六 第 16a 页 WYG0581-0331c.png
 西累县累县并属临渝地理志曰大碣石山在右北
 平骊成县西南王莽改曰碣石也汉武帝亦尝登之
 以望巨海而勒其石于此今枕海有石如甬道数十
 里当山顶有大石如柱形往往见之立于巨海之中
 潮水大至(此句下似/有阙文)及潮波退不动不没不知深浅
 世名之天桥柱也(今辽东广宁前屯卫西南七十里/有孤山屹立海中高百馀丈周围)
 (三十馀步天/桥柱即此𩔖)状若人造要亦非人力所就韦昭亦指
 此为碣石濡水于此南入海又按管子齐桓公征孤
卷八十六 第 16b 页 WYG0581-0331d.png
 竹至卑耳之溪涉赞水今亦不知所在昔在汉世海
 水波襄吞食地广当同碣石苞沦洪波也郦氏三言
 碣石沦于海有其故有其时有其證有其状凿凿可
 据如此而世或诋为妄谈以自伸其无稽之说不亦
 颠乎曹孟德诗曰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
 岛竦峙建安十二年征乌桓过此而作(濡水注云魏/太祖征蹋顿)
 (与泃口俱导者世谓新河新河会濡水东南至碣/石山而南入海则曹公征乌桓时道经碣石可知)
 魏文成帝太安四年东巡登碣石山望沧海改山名
卷八十六 第 17a 页 WYG0581-0332a.png
 乐游盖此山虽沦于海而去北岸不远犹可扬帆览
 胜车驾东巡大军出塞者率皆登山观海以修故事
 道元家郦亭距临渝才五六百里所谓碣石苞沦洪
 波者乃以目验知之而引王璜以为證岂若程泰之
 生于南宋目不睹溟渤而徒凭古人之一言以恣其
 臆断者哉世因程氏之妄而并疑郦氏之真亦惑矣
 所可恨者此山不知至何时复遭荡灭今昌黎县南
 海中无一山自抚宁以东更二三百里海中亦无一
卷八十六 第 17b 页 WYG0581-0332b.png
 山此郦氏之说所以不信于今也按道元卒于魏孝
 昌二年岁在丙午下距齐文宣登碣石之岁天保四
 年癸酉凡二十八年而文宣所登乃在营州前此营
 州未闻有碣石疑是时平州之碣石已亡故假营州
 临海之一山为碣石而登之以修故事不然岂有舍
 此登彼之理自是以后登碣石者无闻焉隋炀帝大
 业八年亲征高丽三月渡辽水七月班师九月至东
 都而不闻登碣石唐太宗贞观十九年亲征高丽大
卷八十六 第 18a 页 WYG0581-0332c.png
 破之九月班师十月丙午次营州而不登碣石盖以
 其山非真而高洋之故事不足修耳丙辰入临渝关
 戊午次汉武台刻石纪功(水经注云魏氏土地记章/武县东一百里有武帝台)
 (基高六十丈俗云汉武帝东巡海上所筑困学纪闻/曰九域志沧州有汉武台唐太宗纪贞观十九年伐)
 (高丽班师次汉武台刻石纪功台馀基三成燕齐之/士为汉武求仙处今名望海台在沧州东北一百五)
 (十/里)而不刻碣石则其时无此山可知矣妄意推测碣
 石之亡当在魏齐之世丙午至癸酉二十八年间也
 宋儒不加考覈而沿袭旧闻谓在平州南海中去岸
卷八十六 第 18b 页 WYG0581-0332d.png
 五百馀里(宋时平滦二州陷于契丹唯据沧州地望/言之故云然非谓去北岸五百馀里也)
 岂知曩立于巨海之中者后并化为波涛也哉近世
 有郭造卿著碣石丛谈以昌黎县北十里仙人台当
 之曰台即碣石之顶也绝壁万仞上凌霄汉其台崇
 广顶有巨石为天桥柱人莫能至夫天桥柱者郦氏
 明言在海中其又可移之平陆邪剑去远矣而锲舟
 以求之非大愚不至此也 言有似是而非者为害
 最甚如经云太行恒山至于碣石说者谓碣石与二
卷八十六 第 19a 页 WYG0581-0333a.png
 山并举则必高大相敌故以昌黎县北之山为碣石
 (昌黎本汉累县后汉省入临渝晋以后为肥如县地/隋唐为卢龙县地后侨置营州柳城县辽改县曰广)
 (宁金又改/曰昌黎)而其实不然经云厎柱析城至于王屋今
 底柱见在其能与析城王屋争雄乎观底柱则碣石
 可知矣不信海中之碣石而以昌黎县北之山为碣
 石则亦将不信河中之底柱而以阳城县南之山为
 底柱(阳城县在山西泽州西八十里近志县南有底/柱山而传记无之与昌黎县北之碣石正是一)
 (𩔖/)然底柱无异论而碣石多枝辞何也一在一亡故
卷八十六 第 19b 页 WYG0581-0333b.png
 也善言禹贡者当凭古记以推寻不可以在亡为疑
 信海中之碣石水经注具有明文若昌黎县北离海
 数十里之碣石孰言之而孰传之邪苏秦说燕曰南
 有碣石国人必皆识其处秦之灭燕未久也始皇岂
 误刻汉之去秦亦未久也武帝岂误游曹孟德魏文
 成相望在数百年间也岂皆误登道元北人家又近
 碣石其本朝故事亦必熟谙岂误认海中一山为先
 帝之所幸而改名如其误也必别有一处为秦汉诸
卷八十六 第 20a 页 WYG0581-0333c.png
 君之古迹号曰碣石者而它书绝无闻焉舍道元之
 所说将安据乎世之言禹贡者抱挛拘之识废昭旷
 之观谓碣石无亡理而必求见在之山以实之斥古
 记为荒唐奉近志为典要吾末如之何也巳矣 周
 希圣谓天子之都必求其舟楫之所可知使夫诸侯
 之朝贡商贾之贸易虽其地甚远而其输甚易此说
 得之冀州三面距河是其设都之意实有取于转输
 之利朝贡之便也禹贡所载上言田赋贡篚之事而
卷八十六 第 20b 页 WYG0581-0333d.png
 于下言所由以达帝都之道其始末曲折莫不具备
 而皆以河为主盖达于河则达于帝都故也传以为
 禹治一州之水既毕遂还帝都白所治非也禹欲白
 所治不必身入帝都即使身入帝都亦何难于陆行
 而必循各州纡回之水道以废时失事哉郑康成谓
 治水既毕更复行之观地肥瘠定贡赋上下如此则
 不当叙于田赋贡篚之后王肃谓功主于治水故详
 记各州往还乘涉之水名今按所载皆达河之道非
卷八十六 第 21a 页 WYG0581-0334a.png
 有往还乘涉之事诸说皆不可通至周氏之言出而
 其义始定此实后人胜前人处谓今必不古若者曲
 士之见也(禹贡锥指/)
 
 
 
 
 
卷八十六 第 21b 页 WYG0581-0334b.png
 
 
 
 
 
 
 
 行水金鉴卷八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