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六十九
卷六十九 第 1a 页 WYG0581-0118c.png
钦定四库全书
 行水金鉴卷六十九
          江南按察使傅泽洪
  淮水
圣祖仁皇帝康熙四十年七月三十日总河张鹏翮为
 题报开放陶庄引河日期事具奏奉
旨张鹏翮奏称开陶庄引河黄河水向北岸流去等语
若黄河水向北岸流离清口甚远乘此时自范承勋所
卷六十九 第 1b 页 WYG0581-0118d.png
筑挑水坝起宽长加筑堤岸过清口将黄河清口之水
尽向下流再合为一处则黄河之水可永无倒灌之虞
朕先曾面敕过于成龙今在河官员亦有知者著张鹏
翮将此事问知道的官员详明定议其修堤所需钱粮
即为估计所修之处著画图速行具奏此事甚为要紧
不得轻忽该部知道 总河张鹏翮奏称臣自工所星
 驰至清口齐集众河官询问曾知此事之员止据原
 任同知常维桢笔帖式马泰回称曾闻得前任总河
卷六十九 第 2a 页 WYG0581-0119a.png
 于成龙云奉
旨接长挑水坝过清口使黄水不得倒灌但我等未闻
 其详等语臣谨遵
圣谟指示自范承勋所筑挑水坝起加筑堤工至清口
 西坝长四百八十丈五尺顶宽六丈底宽十丈再查
 西坝见长二十丈今再接长五丈新旧合长二十五
 丈俾清口黄河之水向北下流过惠济祠后合为一
 处益加畅沛黄水可永无倒灌之虞估计工料银两
卷六十九 第 2b 页 WYG0581-0119b.png
 不另请帑动支节省银两备料修理但臣识见浅陋
 所议恐有未当伏候
皇上圣训裁示奉
旨九卿詹事科道会同速议具奏 会议具题奉
旨依议速行 九月初三日都察院左都御史李楠题
皇上轸念淮扬叠遭水患亲幸河工指授方略不惜百
 万金钱坚筑高家堰必欲淮水之出将裴家场等处
 引河开浚深广又灼见淮水之不出者皆系黄水所
卷六十九 第 3a 页 WYG0581-0119c.png
 阻若非逼令黄水北流止其倒灌淮水何得宽畅而
 出乃于清口相对黄河曲流处之陶庄直挖引河又
 于清口外黄河大溜处筑挑水坝分引大溜归入陶
 庄引河此诚我
皇上天授神智洞悉本源知舍此再无善策非一日矣
 近见河臣张鹏翮疏称开放陶庄引河黄水北流随
 奉
旨乘此时自范承勋所筑挑水坝起宽长加筑堤岸过
卷六十九 第 3b 页 WYG0581-0119d.png
 清口又
命张鹏翮将此事问知道的官员详明定议益见我
皇上爱民之深忧民之切淮扬在朝诸臣莫不感激涕
 零臣敢不据所闻为我
皇上陈之陶庄引河既开之后务令断不复淤方为有
 济筑堤势在难缓诚如
睿虑而河心水急沙虚一时恐难著力当于未筑堤之
 先急商一法以遏水势臣衙门御史武进贤平日出
卷六十九 第 4a 页 WYG0581-0120a.png
 言慎重偶向臣云曾效力河工遇大风时目击百馀
 粮艘阻于清口外衔尾停泊黄水忽被逼而北由此
 观之土人有用木筏之说似乎可行夫木乃岁修所
 必需筏非波浪所能坏打散仍可捞取借用不费帑
 金臣请聚木为大筏联以竹缆直接南北之坝分为
 数筏可离可合风大暂泊两岸风小仍结一处以铁
 猫沉水钩定筏上安席篷遴善识水性者居之昼夜
 巡守河工必预贮桩木堆积多层入水约可丈许将
卷六十九 第 4b 页 WYG0581-0120b.png
 黄河大溜永如
圣算北流淮水自宽畅而出然后堤工可以次第举行
 臣又闻古人于大溜处筑堤不就辄沉船以塞之其
 法每船用五六大铁锅锅底铸铁环中穿以木倒钉
 锅于船底乃实船以土石凿之使沉锅口陷入泥内
 则牢不可动黄河至深处不过二丈馀倘用木筏不
 能搏激大溜将废坏之官船粮船沙啼船调齐兼如
 此法行之则目前黄河大溜之土下均被挡隔自流
卷六十九 第 5a 页 WYG0581-0120c.png
 入陶庄引河将来筑堤即以此为根脚较柳枝柴草
 最为坚固臣非为此说必可行请
敕下河臣议筑堤之外并商用筏用船二策酌其难易
 权其后先遵
旨速行则万世攸赖矣抑臣更有请者陶庄引河虽黄
 河大溜一入即可刷令深广但水性就下今引河不
 及黄河大溜之深夏秋两汛落后焉能舍卑就高故
 土人谓黄河徙之使北不但河底宜深亦且河面宜
卷六十九 第 5b 页 WYG0581-0120d.png
 广臣思此河共用银二万三千两有零若再加倍深
 广其银亦不过加倍而巳大抵黄河之沙冬则坚固
 纵人工稍费易于施工今岁冬月或相其地势机宜
 再加挑浚深广亦一劳永逸之计臣前随
驾河干见我
皇上乘坐小舟往来洪涛之上多方区画备极焦劳救
 此百万生灵今高堰已修六坝已闭而收功于一著
 端不能踰此逼黄北徙之法用敢妄抒管见伏乞
卷六十九 第 6a 页 WYG0581-0121a.png
御览采择施行奉
旨这事情著张鹏翮速行详议具奏该部知道 十月
 初二日总河张鹏翮议覆臣集众河官前往清口南
 北两坝令汛官探量黄河水势水深三四丈馀不等
 水深溜急木筏难以存住又河底稀淤土虚铁锚难
 以抵实凿船沉铁恐碍重运粮船行走且钦奉
特旨于范承勋所筑挑水坝至清口筑宽长堤岸足以
 逼溜向北已经具题请
卷六十九 第 6b 页 WYG0581-0121b.png
旨在案似且不必用筏用船矣又疏称陶庄引河不及
 黄河大溜之深焉能舍卑就高臣思此河共用银二
 万三千馀两再加倍深广其银亦不过加倍而已今
 岁冬月相其地势机宜再加挑浚深广等语应如所
 题再加挑浚深广恭候
圣裁训示奉
旨该部知道 部议覆准奉
旨依议速行(以下俱张文/端治河书)
卷六十九 第 7a 页 WYG0581-0121c.png
圣祖仁皇帝康熙四十一年五月二十八日总河张鹏
 翮题窃照高堰运料小河原属浅窄经尚书范承勋
 等具题议以不动公帑以加帮大堤取土挑挖面宽
 八丈底宽五丈深五尺以资运料以保堤工九卿议
 覆应如所题等因奉
旨依议钦遵在案臣查此河南自周桥横堤起北至武
 家墩止乃属无源之水必须堤内积水汇流入河方
 克有济今臣等会勘高堰工程并查验分修诸臣所
卷六十九 第 7b 页 WYG0581-0121d.png
 捐挑运料小河虽报完工但小黄庄一带地形低洼
 见今堤里积水与河面相平若遇风浪汕刷堤根深
 为可虞盖部臣初估时六坝未闭一片皆水未得确
 实情形今工程已毕保固堤工最为紧要公议将原
 挑小河再加挑深使积水泄流河中由武家墩盐河
 出口以免汕刷堤工约需银一万馀两不另请拨发
 应将高堰大工节省银两动支济用早为竣工实与
 高堰工程深有裨益矣奉
卷六十九 第 8a 页 WYG0581-0122a.png
旨这河著照该督所题挑浚应否永远存留该督确议
 具奏 八月初八日总河张鹏翮题查高堰一带堤
 根地形洼下积水浸汕堤根难免坍卸之虞今若将
 运料小河再挑深通一以宣泄堤根积水一以运送
 修工料物而且通商便民利益不浅或虑土塘水泄
 偶致消淤每俟春融令河兵捞浚草坝六座每年修
 葺以收束水势应宜永远存留以保堤利民随据该
 道等估计共应挑新土一十六万六千八百一十八
卷六十九 第 8b 页 WYG0581-0122b.png
 方零每方银九分共银一万五千馀两估建草坝六
 座每座银四百五十馀两通共银一万七千七百馀
 两造具估册一并呈详臣覆核无异应动支高堰大
 工节省银两委(阙/) 照估攒挑修建(阙/) 监工督催
 并原册送部查核外相应具题奉
旨该部议奏 部议准覆奉
旨依议 十一月十二日总河张鹏翮题称归仁堤引
 河闸座等工程仰遵
卷六十九 第 9a 页 WYG0581-0122c.png
圣谟动帑修浚次第告竣今年伏秋二汛黄水异涨高
 于湖水迨霜降后黄水渐消臣行令道厅等官将临
 湖归仁安仁闸坝堵塞蓄湖水尽行引河流至临黄
 祥符闸盈科开放今据报清水高过黄水一尺九寸
 于十一月初七日开放湖水滔滔出黄河臣亲往勘
 视清水畅流沛然莫禦百姓聚观莫不欣喜感颂
皇恩欢声雷动此皆仰赖我
皇上圣谟独断指授方略
卷六十九 第 9b 页 WYG0581-0122d.png
睿鉴高深时发帑金开浚归仁湖导睢湖诸水刷黄日
 益宽深宿桃等处民生得所淮泗上流水势少减诚
 天授之神智垂万世之利赖者也谨将开放归仁引
 河出黄日期具疏题报奉
旨据奏归仁引河开放清水畅流出黄知道了该部知
 道
圣祖仁皇帝康熙四十二年二月初五日
上谕归仁堤引河开放分泄洪泽湖水势若黄水加长
卷六十九 第 10a 页 WYG0581-0123a.png
恐清口水弱著将祥符闸下板堵闭草坝将五堡闸应
酌量开放以助清水之势 三月初三日
上谕高堰工程关系重大保安最为紧要朕今日乘舟
由洪泽湖阅视见有残缺石工以苇草镶填倘遇水发
危险堪虞阅至六坝见新修石坝坚固方慰朕怀其残
缺石工著即兴修乘水未长之前完工以资捍禦 总
 河张鹏翮遵
旨疾攒完竣以固堤岸(以上俱张文/端治河书) 又奉
卷六十九 第 10b 页 WYG0581-0123b.png
上谕朕今见高家堰防险人员用候选县丞经历等微
员不过例监书办出身家产微薄倘有疏忽干系不小
须于候选职衔稍大身家殷实者委其防险如此则彼
知自爱身家又有选用之望自然尽心防险有裨工程
 总河张鹏翮遵
旨选派职衔稍大每堡一员住工防守于桃汛日赴工
 霜降后掣回(高堰山盱二厅/河工事宜册) 初四日
上谕清口西坝乘此水浅再加长数丈有益 初八日
卷六十九 第 11a 页 WYG0581-0123c.png
上谕高家堰石工关系紧要必须严催早完(张文端/治河书)
 十一月内淮徐道张弼奉
上谕洪泽湖风浪危险每致捐坏船只民命攸关著于
沿湖坡钉桩木以广救济 总河张鹏翮遵
旨于高堰山盱二处签钉桩工(以下系高堰山盱/二厅河工事宜册)
圣祖仁皇帝康熙四十四年闰四月初一日
上谕石工完者准其先为销算保固三年免其赔修
 初十日
卷六十九 第 11b 页 WYG0581-0123d.png
圣驾临幸高家堰阅视工程
上谕朱廷植石工老堤头转湾处甚属险要宜作速修
 完 十一日
圣驾临幸惠济祠石工召总河张鹏翮及河官淮扬道
 张弼等又召大学士马齐等跪于河干
上谕朕三十八年阅河尔等所跪之处俱属黄水今清
水畅流逼黄竟抵北岸仅成一线朕心甚为快然观此
形势朕之河工大成矣(互见/运河) 十月初四日
卷六十九 第 12a 页 WYG0581-0124a.png
上谕谕工部方今海宇升平惟以安阜黎元为急东南
要务莫重于河防朕数经南巡指示修筑方略凡以筹
运道济民生也自曩岁两河先后冲决而黄流淤垫继
以高堰唐埂坝久决未塞而洪泽湖水直从决口旁泄
以致淮水力弱黄水倒灌全河几至溃坏于是分遣廷
臣发帑金数百万增筑高堰尽闭六坝俾淮水全注清
口又特筑挑水坝以逼黄溜趋向北岸仍开浚陶庄引
河以导黄北流然后黄水无倒灌之患四十二年以河
卷六十九 第 12b 页 WYG0581-0124b.png
工渐可底绩躬亲临视时高堰石工尚多未竣饬令迅
速修筑又因仲庄闸水势湍急恐逼黄流倒灌清口随
命闭仲庄闸改建杨家庄闸闸工既成今年春复往巡
阅比至高堰见石工仍未完固旧埽亦多朽塌谆谕河
臣张鹏翮谓水势无常修防宜豫一有疏忽则前工尽
隳且甫奏安澜旋报冲决天下其谓之何张鹏翮犹奏
称堤工捍禦可以无虞迨伏汛大水骤发果冲决古沟
唐埂清水沟等处淮扬一路田亩被淹者甚众今已严
卷六十九 第 13a 页 WYG0581-0124c.png
饬堵塞决口刻期竣工朕屡亲莅河干详度形势当水
涨之时若高堰及运河减水坝不令开放则堤堰甚为
危险若开坝宣泄则闾阎垄亩必致潦伤方春水涸民
间尽皆播种一经夏水骤涨开坝放流而所播之种悉
被淹没朕心恻然殊为不忍使不设法导流俾水有所
收束则濒湖及下河民田究不免于水患朕再三筹画
宜于高堰三坝之下挑浚一河两旁筑堤束水入高邮
邵伯诸湖湖外亦量筑土堤不使漫溢其高邮减水坝
卷六十九 第 13b 页 WYG0581-0124d.png
下亦挑浚一河两旁筑堤束水由串场河入白驹丁溪
草堰等河白驹等河淤浅之处并开浚深通俾之入海
如此则各坝所出之水不致有涣散冲流之害又洪泽
湖水势大涨泗州盱眙等州县俱被水灾应于泗州一
带受水之地亦酌量筑堤收束毋令泛滥则所全于淮
安扬州凤阳三郡民生者多矣此事原于河道无涉在
河官止知保护河道不复详计民生朕惟民间田亩所
系甚重宜图万全可久之策筑堤束水行之北河业有
卷六十九 第 14a 页 WYG0581-0125a.png
成效则施之南河当亦有济应从何地筑堤延袤若干
里需费几何行令江南总督总漕总河江苏巡抚会同
确勘详议具奏尔部即遵谕行特谕 总河张鹏翮会
 同总漕总督巡抚会勘估计于三滚水坝下挑河筑
 堤蒋家坝添建石闸水大开放循河归入高邮诸湖
 并请发内帑遣官修筑奉
旨依议著孙渣齐徐潮铁图黑中达尔花蔡毓茂前往
督修完工迄今开坝之水悉由坝下之河归入高邮诸
卷六十九 第 14b 页 WYG0581-0125b.png
 湖由束堤坝下各引河归海不致散漫淮扬二郡亿
 兆生灵桑麻乐业莫不感颂
皇仁与天地不朽矣
圣祖仁皇帝康熙四十五年二月十五日河工效力知
 府陈九陛等赍到康熙四十五年正月二十日大学
 士马齐西哈纳张玉书陈廷敬学士阿锡担拉都浑
 赫寿二哥蔡升元王之枢奉
旨见今所议应筑之堤应挑之河与漕运河道绝无关
卷六十九 第 15a 页 WYG0581-0125c.png
涉特为淮扬所属田亩不致淹没有裨民生之故但高
家堰堤岸甚属紧要不可不严加防守去岁朕南巡阅
河至高家堰立于堤上于众官民前面谕张鹏翮高家
堰堤岸甚属紧要今石工尚有未完之处若不严加防
守伏汛水涨之时必致冲决张鹏翮保奏以为断然无
虞去岁水大古沟唐埂清水沟等处俱被冲决今岁高
家堰若不严加防守朕不能保其无冲决之患尔等缮
写谕旨著来奏河工事务陈九陛等赍去交与张鹏翮
卷六十九 第 15b 页 WYG0581-0125d.png
 是年月日又奉
上谕高家堰酌看险要之处再添建救生桩工五处需
用钱粮著估计具奏 总河张鹏翮遵
旨估计具题奉
旨所需钱粮无多著于苏州织造处取用(以上俱高堰/山盱二厅河)
 (工事/宜册)
 桐柏县西三十里胎簪山之阴有泉曰淮井即淮河
 发源处井口纵横各七尺水深五六尺虽大旱不乾
卷六十九 第 16a 页 WYG0581-0126a.png
 盖其泉眼三出昔人因之砌砖为井井上置亭其水
 伏流东二十馀丈泉眼遂多水始群出至桐柏县绕
 城北门而东有山曰桐柏淮水出其南昔禹导淮自
 桐柏即此也水深五六寸至尺馀宽四五丈渐流成
 渠矣又东二十馀里月河水入焉
 月河发源泌阳县南流合围山诸水入于淮 自淮
 井以西凡山涧之水俱向西流入南阳归汉江淮井
 以东水皆东流注淮河桐柏县之水有东西分流之
卷六十九 第 16b 页 WYG0581-0126b.png
 异也 淮渎庙旧建于桐柏镇西二十五里淮井铺
 汉延熹六年移建桐柏镇东一里许明洪武中定各
 神号称东渎大淮之神庙内古柏五株相傅汉时所
 植康熙三十三年
御书灵渎安澜四字匾额遣官赍建(以下俱张文/端治河书)
 淮水又东过信阳州北(荟蕞云州在河南汝宁府西/南二百七十里长淮绕其后)
 (浉水经其前为一州之形胜/浉水即水经所谓浉口水也)去州四十五里游河明
 河洋河水入焉淮水至此深二三尺宽至六七十丈
卷六十九 第 17a 页 WYG0581-0126c.png
 其势渐大
 游河在州西五十里源出四望山流至出山店入于
 淮(四望山在州西六十里极/高峻登眺见数百里外)
 明河在州北九十里源出天木山白龙潭流至杜家
 湾入于淮(天木山在州西/北百二十里)明河即水经所云大木水
 也今俗讹大为天或以木为目皆非
 洋河在州东北六十里源出大埠关之西港东流入
 淮
卷六十九 第 17b 页 WYG0581-0126d.png
 淮水又东过罗山县北(荟蕞云在信阳州东一百二/十里县南百里有罗山隋因)
 (山以名其县有子路山有石门世傅子路所宿处淮/水旧自确山县南流入罗山正阳二县界元和志云)
 (淮水在朗山县南一百二十里是也今不入其界朗/山即今确山河南通志云淮水在真阳县南九十里)
 (经信阳州流/入颍水界)去县二十里浉河泺清河月儿湾河竹
 竿河水入焉
 浉河源出随州黄土山为黄土河经信阳州会九曲
 河北流抱州城至县西北六十里入淮九曲河即九
 渡河源出信阳州鸡翅山(鸡翅山即鸡头山在/信阳州南七十里)
卷六十九 第 18a 页 WYG0581-0127a.png
 泺清河今名泺水涧在县北二十里入于淮
 月儿湾河在县东北三十里源出掘山北流入于淮
 竹竿河在县东北三十里会小黄河水北流入于淮
 小黄河源出灵山流绕县城南门东入竹竿河(灵山/在信)
 (阳州东南六十里跨罗山县境方舆胜/览云视众山最高每云起覆顶天必雨)
 淮水又东过息县南(荟蕞云在汝宁府西北九十里/县境濮山独峙淮汝交流县西)
 (北有珉玉坑旧出珉玉其色洁白隋时置官采之唐/时为淮水所没开元中淮水东移坑重出焉后复没)
 (于淮宋绍兴十一年与金/人议和以淮水为界也)去县四里澺河谷河泥河
卷六十九 第 18b 页 WYG0581-0127b.png
 闾河营河清水港水入焉
 澺河在县北十里下流东南为葛陂达于淮(葛陂在/县东南)
 (三十里即费长/房投杖化龙处)
 谷河在县东南四十里源出坚斧堰东流达于淮
 泥河在县东南四十五里源出万安塘东流入淮
 闾河在县东北九十里源出确山县高黄陂东流达
 于淮
 营河在县东北一百五十里源出汝河东南达于淮
卷六十九 第 19a 页 WYG0581-0127c.png
 清水港在县南三里源出汝阳牛团塘东流入淮
 淮水又东过光山县北(荟蕞云在汝宁府西四十里/县北八十里有弋阳山仰淩)
 (碧落俯映长淮每有浮耀如玉蕴于山又名浮光山/中有濮公洞俗名濮公山相传濮公炼丹于此光浮)
 (于天州邑/皆以此名)去县九十里寨河水入焉
 寨河在县北二十里合清流河北入淮清流河在县
 西四十五里(寨河殆即水经注所谓/柴水也柴与寨声相近)
 淮水又东过光州北(荟蕞云在汝宁府东南二百七/十里车谷南蹲而接岭黄河东)
 (注而汇淮潢桥门上有镇淮楼宋/建淮河内有云坳亭皆古迹也)去州三十里小黄
卷六十九 第 19b 页 WYG0581-0127d.png
 河水入焉
 小黄河源出麻城县北九十里分水岭经光山县东
 至光州西北流贯城东出会恨沟入淮按水经注黄
 水出黄武山东北流木陵关水注之今俗称小黄河
 州志黄加水作潢非
 淮水又东过固始县北颍州南(荟蕞云固始县在光/州东一百四十里县)
 (东南四十里有茹陂后汉末扬州刺史刘馥所筑为/耕屯之利其后邓艾等尝修治之今故址仅存县南)
 (百里青峰岭下出水名梅山河东流入淮里颍州在/江南凤阳府西四百四十里南一百二十 有金黄)
卷六十九 第 20a 页 WYG0581-0128a.png
 (岭淮水北岸近朱皋镇汝水入焉州去淮水源自桐/柏东过信阳又东过颍州之褒信汝水自西北来入)
 (焉又东过下蔡颍水从西北来入焉又东过寿春有/淝水从东南来入焉州西二里有西湖欧阳永叔尝)
 (筑室/其上)去固始北七十里颍州南一百二十里淠河史
 河汝河谷河水入焉
 淠河一名白鹭河在固始县西五十里源出麻城县
 分水岭东流入固始会春河至期思镇达于淮(白鹭/今作)
 (白/露)
 史河在固始县东三十里源出商城县东流入固始
卷六十九 第 20b 页 WYG0581-0128b.png
 会石漕河曲河至临水镇达于淮石漕河在固始县
 南四十五里源出大苏山曲河在固始县西十五里
 源出斛山东北流至东曲里入史河设有闸坝以灌
 田(大苏山在商城县东四十里世传苏真人升仙处/西南抵六安东抵霍邱周围约五百里斛山在商)
 (城光山二县间上/广下狭形方似斛)
 汝河在颍州南一百里入淮按汝水源出汝州天息
 山东南入西平径上蔡汝阳新蔡以达于淮元季水
 溢为害自舞阳之涡河截其流约水东注因升蔡州
卷六十九 第 21a 页 WYG0581-0128c.png
 为汝宁府而西平云庄遂平马鞍诸山水仍合流古
 渠至颍州入淮
 谷河在颍州南七十里上源莫详由新蔡入境经黑
 塔坡东南过老军屯又东过杨宅桥绕七里冈北为
 崇湾汇于中村冈南至水台西入淮
 淮水又东过霍邱县北颍上县南(荟蕞云霍邱县在/凤阳府西南三百)
 (一十里淮河渡处有安风津即水经之安丰津因县/名也南北朝为安丰县隋改霍邱 颍上县在凤阳)
 (府西三百一十里西南与霍邱分界又东三十五里/与寿州入界颍水在县南门外亦曰沙河东南流至)
卷六十九 第 21b 页 WYG0581-0128d.png
 (正阳镇入淮谓之颍口即春秋之颍/尾也镇在县东南七十里淮水之西)去霍邱北四十
 五里颍上南二十五里沣河东河清河润河颍河水
 入焉
 沣河在霍邱县西十里源出枣木河东北流入淮
 东河在霍邱县东五十里源自六安北东流合
 水入淮河在霍邱县东南二十五里源自六安香
 和岭分小河湾东流入东河 按沣河河即水经
 之穷水也穷音戎并声相近字随读转丰与戎二水
卷六十九 第 22a 页 WYG0581-0129a.png
 本出一源后因塘堰变迁遂分而命之而各加以水
 耳(荟蕞云江南通志载有沣河又有戎河又有丰水/沣河在县西十里发源枣木河丰水在县西南十)
 (里源出穷谷旧名穷水后改今名按水经东北左会/润水又东北穷水入焉注云水出安丰县似当从丰)
 (不当从沣霍邱形胜曰沣如游/龙探水则沣又似为一水也)
 清河在颍上县西南六十里漕口镇南流入淮
 润河有大小润河大润河源出颍州土坡地泉及诸
 坡积流成河东过砖桥受小润河水出椒坡至颍上
 县漕口镇过灵台入淮小润河出颍州蚕坊以东沟
卷六十九 第 22b 页 WYG0581-0129b.png
 涧积水成河东流至砖桥东入大润河
 颍河亦名沙河源出登封县乾阳山东南过陈州合
 洧水又东南过南顿合㶏水又东南径颍州至颍上
 县东门外东南流入淮汝水发源天息山者自元季
 于舞阳截断南流亦东归于颍河(荟蕞云州志颍河/在州北发源自乾)
 (阳山至小窑西华县东汇徐南顿明洪武初黄河自/通许之西支分陈州商水入南顿混颍东流项城赵)
 (家渡颍州境澎湃乳香台东过沈丘杨桥绕西古城/折而东北为长湾又折而南为私摆渡经王庄铺绕)
 (北城门外依黄霸堆而东合旧黄河过留陵出港口/经甘城至正阳入淮黄河自周家口分界经州三里)
卷六十九 第 23a 页 WYG0581-0129c.png
 (湾东流至寿州正阳镇注淮正统十二年上流/淤塞惟西华境一支入颍合流下达于淮泗)
 
 
 
 
 
 
 
卷六十九 第 23b 页 WYG0581-0129d.png
 
 
 
 
 
 
 
 行水金鉴卷六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