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五十六
卷五十六 第 1a 页 WYG0580-0721c.png
钦定四库全书
 行水金鉴卷五十六
          江南按察使傅泽洪
  河水
 黄河源远流疾其势屈曲而多沙大汛一至辄高数
 十尺是以有溃溢之患至于溃溢则其流散漫水缓
 沙停下流或淤上流日益奔溃矣淮水不及黄河之
 远发自河南之桐柏山纳七十二山溪之流又会洪
卷五十六 第 1b 页 WYG0580-0721d.png
 泽阜陵诸湖而出于清河县之东每伏秋水涨其高
 亦数十尺此黄与淮古并称为二渎也自宋熙宁间
 黄河南徙会于淮于是淮黄合流入海者迄今六百
 馀年前代治河之法虽随时变通然其大要在固守
 其堤防弗使暴涨之水得而乘之设有冲决则亟塞
 其口弗使湠漫如是而已当治安之时人情懈弛修
 守弗谨一遇暴水横决随之及其既决水分势缓正
 流渐堙人不之察以为故道不可复而欲谋其新故
卷五十六 第 2a 页 WYG0580-0722a.png
 往年高堰唐埂不修淮水东溃清口流涩黄水因而
 蹑之清口遂淤人不以咎淮之东而谓清口不可疏
 也黄水倒入清口加以两岸溃决以致海口泥沙壅
 塞人不以咎黄流之失其轨而谓海口不可通也且
 创为拦黄坝以障之河工之溃坏至斯而极惟我
皇上睿智如神指授方略尽毁拦黄坝大辟清口连开
 张福口张家庄诸引河坚筑唐埂六坝自是淮水悉
 出而会黄淮黄相合其力自猛流迅沙涤海口深通
卷五十六 第 2b 页 WYG0580-0722b.png
 两河皆循故道淮扬诸州邑数十年在波涛中者一
 旦复为耕稼之区下流既畅上流亦不至溃溢即宿
 桃徐邳以西至中州所属凡滨河之民俱可无胥溺
 之虑矣后之防河者藉此成规时时修补弗致废坏
 即千万年长治之道也臣鹏翮愚蒙仰承
圣训幸睹成功不胜欣庆谨将历年修防事宜分段详
 列于后俾天下咸知
皇上平成之伟绩云(以下俱张文/端治河书)
卷五十六 第 3a 页 WYG0580-0722c.png
 河南黄河南岸自陜西潼关(荟蕞云潼关卫在西安/府华阴县东北四十里)
 (南有潼谷潼水出此东北有黄卷坂在黄河南岸其/坂隆起下望关城北有黄河自华阴县流入与山西)
 (蒲州接界东入河南阌乡县界卫志城北一里水中/有石高水丈馀河水涨其石不没因谓之砥柱石西)
 (有潼河源出潼谷入河居本朝康熙十九年潼水涨/溢陵城而入城中两岸 民溺死者二千三百馀人)
 (漂没官民庐舍百馀间已而水缩河裂岸东徙故道/竟成平陆东南有潼关故城古桃林塞即崤函也亦)
 (曰函谷秦函谷关在汉弘农县即今灵宝县西南十/一里汉武帝徙新安即今新安县东一里故关是也)
 (隋大业七年移于南北镇城间唐天授二年移向北/近河为路即今关也其地上跻高嵎俯视洪水流历)
 (崤函而至潼津数百里间盘纡峻极实为天险河之/北岸为风陵津又北至蒲关六十里河山之险迤逦)
卷五十六 第 3b 页 WYG0580-0722d.png
 (相/属)入阌乡县境经灵宝陜州渑池新安孟津巩县(荟/蕞)
 (云阌乡县在河南府陜州西南一百二十里西南有/阌山西为黄河自陜西华阴界流入与山西芮城县)
 (分界东入灵宝县界西有玉涧水全鸠水郎水东有/盘涧水西南有阿对泉杨震家僮名阿对引泉灌蔬)
 (因名西有周阌乡县故城本故湖县乡名东有湖城/废城本秦湖关西有潼关接华阴界又有曹公垒有)
 (旧城水灵宝县在陜州西少南六十里东南有岘山/曹阳 出此亦名好阳涧入河西南有石堤山柏谷)
 (水出此入河又有石城山烛水出此入河北为黄河/自阌乡县流入东入陜州界又有门水自洛南县流)
 (入亦名弘农涧东有菑水南有弘农渠引水入城又/有丰盛等五十渠历代相继修浚引山水灌田 陜)
 (州在河南府西三百里东北有砥柱山在黄河中去/州四十里禹贡导河自华阴东至于底柱西北有黄)
卷五十六 第 4a 页 WYG0580-0723a.png
 (河自灵宝县流入东入渑池县界又有公主河在三/门山左唐开元中凿此通漕以避三门之险约百丈)
 (许复入于河西有七里涧自南山通河西南有谯水/东有淆水自永宁流入北入于河又有利人渠二广)
 (济渠一皆引水入城以代井汲今淤塞州城北黄河/中有铁牛头南尾北世传禹铸以镇河患 渑池县)
 (在河南府西一百六十里东北有渑池山涧水出焉/西南有马头山榖水出焉南流入新安界北有黄河)
 (自陜州流入与山西垣曲县分界东入新安县界河/水自底柱而下至五户滩其间一百二十里竦石桀)
 (出势连襄陆合一十九滩水迅同三峡破害舟船自/古所患按志称黄河上自三门集津下迄钓鱼觜奔)
 (流迅激舟筏恒覆唯南村与垣曲接界稍平为古渡/云东南有天池横潦无源有平泉源出平地民资灌)
 (溉西有汉渑池县故城水新安县在河南府西七十/里东南有瞻诸山慈涧 出焉汇诸川水入榖南有)
卷五十六 第 4b 页 WYG0580-0723b.png
 (密山豪水出焉注洛西南有郁山练谷水出焉一名/牛谷山入榖西北有队山长垣河出焉又有騩山回)
 (水出焉东北有北邙山西北有漏明岩北有沙崖马/陵川出焉北有黄河自渑池县流入东入孟津县界)
 (又有长泉水即庸庸水入河南有涧水自渑池县流/入入榖南有榖水自渑池县流入东入洛阳西北有)
 (龙涧河入榖东有孝水接洛阳界入榖自南山横洛/水北属于河皆关塞也 孟津县在河南府东北四)
 (十五里东有龙门山南有邙山北有黄河自新安流/入又东入巩县界明嘉靖十七年水涨县圮盖孟津)
 (两岸平阔河势渐涨溃决之患实自县始西有委粟/津又有高渚亦黄河津济处又有马渚北有三渚西)
 (有涝河又有庸庸水自新安县流入入河西有瀍水/出苏山西一里平地发源入洛阳界府志源出榖城)
 (山自高庙沟起与九眼泉合流入县东北有永安堤/唐时筑石堤当河阳孟津两岸高五丈阔如之延六)
卷五十六 第 5a 页 WYG0580-0723c.png
 (七十里今在南岸者止有二三里在北岸者尽决形/巩县在河南府东北一百二十里南有寒战山山)
 (高峻下临玉仙河又有乱石山下有五泉北有萯山/临河东北有神尾山宋都水丞范子渊议引汴入汴)
 (处北有黄河自孟津县流入与温县接界又东合洛/水入汜水县界禹贡河自孟津东过洛汭又有鲔渚)
 (在县北河中西北有洛水自偃师县流入东至汜水/县界始入河西有鄩水接偃师县界西南有罗水源)
 (出登封县界东北入洛又有明溪泉水源出青龙山/汇乱石山五泉之水入洛西有湟水东门外有市河)
 (俱入洛东南有石子河即古洞水也一曰玉仙河发/南溪石泉又北入洛 以上七州县俱属河南府)
 汜水河阴至荥泽县而始有堤工(荟蕞云汜水县在/郑州西一百四十)
 (里东南有方山山海经浮戏之山汜水出焉即此也/有马跑泉汉家泉环翠峪峪下有柏池泉有玉仙山)
卷五十六 第 5b 页 WYG0580-0723d.png
 (山上有玉仙元君祠祠前有二泉一为小龙池为小/里河源一为黄龙池即汜水源既出而伏再见于神)
 (母祠下之柏池又长罗水亦出焉西有大伾山亦名/九曲山山之东尽于玉门山为汜水入河处北有广)
 (武山其山沿河袤六十里西尽于玉河与大伾相对/西南有翠屏山在城南河外东北有孤柏岭一峰北)
 (出砥柱河流宋祥符中议于南岸山址开汴口以均/水势又有分水岭在五云山峰之间岭有泉南流为)
 (桃花河北流为竹叶河北为黄河自巩县流入洛水/入焉又东入河阴县界北有洛水旧自巩县入河今)
 (则过成皋东至满家沟入河北有济河自温县流入/又南十里合于河山海经曰大河至成皋与济水合)
 (按济自大伾入河与河水斗流略不混淆清浊分行/者数里乃溢为荥又有汜河有二源俱出方山合诸)
 (水至县治为锦阳川又受柳泉水北出玉门合洛东/入于河南有磴固川又有竹川地独膏腴东有汤王)
卷五十六 第 6a 页 WYG0580-0724a.png
 (沟又有金家沟在卧龙山北潦则穿城坏庐舍至今/患之东北有板渚南属鹊山以临汜水隋开通济渠)
 (自板渚引河历荥泽入汴汜河阴县在郑州西北五/十里东北有广武山西自 水东迤荥泽外捍大河)
 (内包原壤汴水从广武涧中东南流今涸北有武济/山即广武支陇地属孟津相传为周武王济河处宋)
 (元丰中范子渊议导洛通汴屡请于武济山麓修堤/置埽是也北为黄河自荥阳流入东入荥泽界有撩)
 (兔源河在广武埽对岸分减埽下涨水也宋大观中/诏沈纯臣开宣和初又浚治焉西南有澹然河源出)
 (漫泉一名窟河至荥泽县达于河南有索河自荥阳/流入与京水合又东入荥泽县界西有石门渠荥渎)
 (受河之处即禹贡导荥水之道亦曰荥口亦兼邲之/称晋楚之战楚军于邲即此水也后汉灵帝时于敖)
 (城西北垒石为门以遏浚仪渠口水门广十馀丈西/去河三里水盛则通于河水耗则辍流魏黄初中河)
卷五十六 第 6b 页 WYG0580-0724b.png
 (济泛溢邓艾议开石门以通之晋武帝时复坏傅秪/为荥阳太守造沈菜堰于是兖豫无水患东北有清)
 (水即济水旧流也今堙东有河阴旧城丁荥泽县在/郑州北少西四十里西北有敖山殷仲 自亳徙嚣)
 (即此明成化十五年知县曹铭以水患徙筑今县北/为黄河自河阴县流入又东入原武县界志曰荥泽)
 (地稍下水所钟也新志黄河旧在县北十里近渐南/徙逼近县城弘治时抚臣徐恪言决河湍悍之势未)
 (可遽回今自孙家渡口旧河东经朱仙镇下至项城/南顿犹有涓涓之流若疏之由泗入淮可杀上流之)
 (势时多从其策东北有浪荡渠西通河洛南达江淮/隋通济渠也炀帝开此以巡幸江都今堙南有贾鲁)
 (河亦堙西南有澹然河自河阴流入达于大河治南/有荥泽河禹贡济水入于河溢为荥又曰荥波既猪)
 (其卫及狄人战于荥泽则在河北非此泽也左传楚/潘党逐晋魏锜及荥泽亦此北有隋荥泽故城为河)
卷五十六 第 7a 页 WYG0580-0724c.png
 (水所圮西南有汉荥阳故城/ 以上三县俱属开封府)自此而郑州原武阳武
 中牟祥符陈留兰阳仪封(荟蕞云郑州在开封府西/少南一百四十里北为黄)
 (河东有郑水出梅山东北入贾鲁河明天启中知州/刘光祚疏之起州北至州东接中牟境可通舟楫其)
 (州西北白沙而上河身特高常有水患光祚又浚之/令民穿渠蓄泄溉田数千顷商贾通流民以为便西)
 (有须水明正德时凿之以纾河患今淤东南有七里/河其源有三一出泰山一出梅山一出站马屯会流)
 (于此入贾鲁河东有潮河出栾巴庙前每日三潮因/名下合贾鲁河东有龙池河是李卫公庙后湖周三)
 (里许居民依水种莲东南有仆射陂源出雷家潭周/十八里后魏孝文帝赐仆射李冲故名今名城湖东)
 (有圃田泽与中牟接界在原武县在开封府西北一/百二十里南有黄河本 县北自荥泽县流入东入)
卷五十六 第 7b 页 WYG0580-0724d.png
 (阳武县界明正统十三年河决荥泽始改而南弘治/初河又决分为三冲张秋十四年知县张恺筑护城)
 (堤十四里城中乃无水患嘉隆以来河屡决屡塞议/之者止移堤以避水冲致正南逼近十五里许如县)
 (治生灵何宜俟秋冬水退渐移堤埽向南始为完策/南有古济水与古阴沟水今皆混入黄河西北有沁)
 (河自武陟县东入黄河南有贾鲁河遇秋水泛涨与/沁河皆为民田患 阳武县在开封府西北九十里)
 (东有脾沙冈西有黑洋山河决后皆沦于河南为黄/河自原武县流入东入封邱县界旧流本在城北决)
 (溢不时遂徙而南自五代周至明末河决不可胜计/西北有济水今自温县东入大河不至县境东南有)
 (白沟亦名清水亦名白河流至封邱境内曰翟沟西/有沁水自武陟县流入后筑堰截入黄河其故渠皆)
 (为桑田二本朝顺治十一二年筑慕家楼新堤长五/百七十 丈帮堤长六百零二丈又潭口寺北月堤)
卷五十六 第 8a 页 WYG0580-0725a.png
 (长六百三十丈帮堤长五百丈冈中牟县在开封府/西七十里北有牟山南有马陵 长五十馀里即故)
 (河堤北为黄河自原武县流入东北入祥符县界北/有汴水亦自原武流入东入祥符即筤荡渠也亦名)
 (鸿沟亦名官渡水明正统七年荥泽县知县李全芳/以渰没民田奏请闭塞改流入黄河遂淤为平地南)
 (有汜水东流入官渡水今涸东南有刁马河今堙西/有郑水源出郑州至东牟溉田千馀顷下入于汴北)
 (有金水河自郑州流入东入祥符界下流与黄河相/通县境诸水所归每淤塞则灌没民田万历中屡加)
 (疏导又有双洎小清河即郑风所咏清人在彭者源/出新郑县至县西东北流入丈八沟北有滩头河系)
 (黄河支流自荥泽流入东南入尉氏县界西有圃田/泽东西五十里南北二十六里西限长城东极官渡)
 (高者可耕洼者成潭汇为泽者八为圃者二十四中/牟志载九沟八泽三十六陂按明范守巳据穆天子)
卷五十六 第 8b 页 WYG0580-0725b.png
 (传以为自洧川北抵中牟西东连尉氏西接新郑周/围三百馀里总谓之圃田县城内有海子河上有海)
 (子桥桥南北各有河俱出水门注城濠入小清河东/有唐中牟旧城 祥符县即开封府治西北有驼牟)
 (冈河决后今为平陆东北有赤冈西有狼城冈明万/历末河决于此东北有槐疙疸冈明万历中河决于)
 (此断堤成潭西北有黑冈明崇祯中河决于此北为/黄河自中牟县流入东入陈留县界南有汴河自中)
 (牟县流入又东入陈留县界即筤荡渠分流也水经/汳水出阴沟浚仪县北郦注阴沟即筤宕渠也自王)
 (贲灌大梁水出县南而不经其北汳水又东经仓垣/城内又东至陈留隋大业初开通济渠元和志云浚)
 (仪有琵琶沟水西自中牟县流入通济渠隋自大梁/城西南凿渠引汴水即筤宕渠也元至元二十七年)
 (汴始淤塞明初欲以大梁为北京议浚汴不果今一/望平陆无复堤渠故迹矣宋都汴时汴蔡诸水漕舟)
卷五十六 第 9a 页 WYG0580-0725c.png
 (城中沟洫互通自明季灌没后深沟淤为高阜大壑/变为平原土中往往得其遗迹北有浚水西有寒泉)
 (陂见卫凯风诗东南有蔡河自中牟县流入东南入/通许县界水经注筤荡渠自中牟东流至浚仪县分)
 (为二水南流曰沙水东注曰汴水沙即蔡河也元至/元二十七年河决祥符义唐湾蔡水上流堙没明洪)
 (武八年大河南决挟颍入淮蔡河之下流亦渐绝北/有五丈河九域志曰即禹贡之菏泽从城北历陈留)
 (曹济及郓其广五丈周显德五年疏汴水北入五丈/河东经定陶北入于济以通齐鲁舟楫皆通宋时河)
 (塞又引京索二水入之金元以后混入黄河西有金/水河其上源即荥阳县之京水汇入五丈河者今堙)
 (城东有白沟河河无山源以潦涸为盈竭城西有金/明池周九里馀引蔡水注之名教船池又曰讲武池)
 (今淤西北有沙海隋文帝疏旧渠引汴水注之以习/舟师今塞南有蓬泽西南有雾泽陂并堙西北有汉)
卷五十六 第 9b 页 WYG0580-0725d.png
 (浚仪废城本魏大梁城也东北有隋堤一名汴堤西/通济水南达淮泗今遗迹仅存西北有翟家渡自刘)
 (兽医以下皆河津要害唯翟家口为官渡符陈留县/在开封府东少南五十里北有黄河自祥 县流入)
 (东入兰阳县界北有汴河自祥符流入县界东入把/县又有蔡河自祥符县流入南入通许即沙河也今)
 (涸北有睢水沙水分流东入把县界开通济渠后此/水废西北有鲁沟水亦沙水支流今涸东北有巴河)
 (一名沁水黄河支流自封邱县流入又东入兰阳界/今涸县北有秦陈留故城东北有魏小黄故城 兰)
 (阳县在开封府东少北九十里北有黄河自陈留县/流入又东入仪封县界北有贾鲁河又有马蹄河一)
 (名清河皆故河所经也南有巴河自陈留县流入东/入仪封县界亦名沁河北有古济水今入于河西北)
 (有赵皮寨一名张禄口又有铜瓦厢集明设管河主/簿今废北有旧长堤长四十五里 仪封县在开封)
卷五十六 第 10a 页 WYG0580-0726a.png
 (府东少北一百十里东北有黄陵冈与山东曹县接/界北有青陵冈又北有黄河自兰阳县流入东经考)
 (城入曹县界县有七河曰北旧黄河在东北五十里/曰南旧黄河在西南三里曰贾鲁河在黄陵冈南二)
 (里曰庞家河在北八里曰圈头河在北五里曰巴河/曰新河在黄河南新挑以分杀水势者皆黄河转徙)
 (所经忽南忽北穿县境殆遍今唯有贾鲁河巴河故/道堙圈头庞家二河堤如故北有黄渡河周六十馀)
 (里盖大河所溢也今涸为田又有古济水盖南济也/有汉济阳故城东北有小宋状元堤北有方家庄小)
 (堤河南岸有旧缕堤北岸有旧遥堤黄陵冈/相近有三家庄堤 以上州县俱属开封府)考城商
 邱虞城(荟蕞云考城县在归德府睢州北九十里北/有黄河自仪封县流入经曹县入府界自古)
 (为冲决之所堤防最切北有贾鲁河又有沁河自仪/封流入一名巴河南有沙河与故城河旱涸水溢亦)
卷五十六 第 10b 页 WYG0580-0726b.png
 (为民害南有汴河自杞县流入东入商邱界北有黄/水自杞县流入北流入定陶界西南有大荠陂黄水)
 (注焉即戴陂也北有护城堤近为小堤远为大堤今/小堤颓圮过半西南有长堤起仪封届商邱上下七)
 (十里然去河甚远涨溢时此堤阻塞转为民害城商/邱县即归德府治西南有商邱北有黄河自考 县)
 (流入又北入虞城县界自元至大后河决而南归德/常在河北至顺以后河决而北归德仍在河南迄明)
 (正统以后河又决而南归德又在河北正德以后则/仍在河南其新集口丁家道口皆河滨冲要嘉靖三)
 (十七年新集河淤河流于是一变按大河旧道乃元/贾鲁所复势若建瓴上下顺利后因河南水患颇急)
 (另开一道出小河口意欲分杀水势而河不两行大/河日渐浅涩自新集至小浮桥淤凡二百五十馀里)
 (河流北徙出砀山县治之背趋单县东南之段家口/析为六股俱由运河至徐家洪又析为五小股亦由)
卷五十六 第 11a 页 WYG0580-0726c.png
 (小浮桥合徐家洪大河分十一流而势弱矣势弱则/淤益多淤多则决溢愈甚详见徐州砀山等州县西)
 (南有马肠河源出旧黄河逾亳达淮北有泡水自考/城县流入东入虞城县界北有古汴水自宁陵县流)
 (入东入虞城县界宋时东南之漕由汴达畿故经理/为详南迁后日就堙废明嘉靖中虽修复后乂淤加)
 (以河流冲决陵谷倒置汴水断续几不可问矣南有/古睢水自宁陵县流入东入夏邑县界今湮其曰榖)
 (水者即睢水也南有蕲水又有涣水一名濊水今皆/湮东北有孟诸泽接虞城县界禹贡导菏泽被孟潴)
 (东北有荥泽北有漆沟东有新沟明万历时开以泄/水东有清冷池东南有武津关西北有凤池口其地)
 (与城中龙兴塔平元人围归德决此口河水从西北/而下至城西南入故睢水绕城反以水为固北有丁)
 (家道口接虞城县界当黄河津要东有白沙渠石梁/渠宋张亢知应天府治此二渠民无水患旧城外三)
卷五十六 第 11b 页 WYG0580-0726d.png
 (里有隋堤今废流虞城县在归德府东北七十里北/有黄河自商邱 入东入江南徐州砀山县界又有)
 (巴河黄河支流也又有小股河绕城入黄河按虞城/上接考城下接砀山邻比数县土皆卑下每经河溢)
 (互相倾注河决考砀则土聚虞城河溃虞城则土聚/考砀故旧道尽湮历年水患无巳欲浚支河则易淤)
 (塞欲筑堤防则无山陵可倚若于李景高口西岸浚/水南行则县境之流自杀又自杨厚口起筑堤分水)
 (使下流有归然后河不为患北有汴河自商邱流入/东入砀山县界亦名获水北有丰水自商邱流入东)
 (入山东单县界西有孟诸泽与商邱接界今俗呼为/湄台盖泽中有台也西有丁家道口北有罗家口皆)
 (黄河要地西南有北□堤南有中□堤北/有韩家后堤 以上三县俱属归德府)至江南徐
 州之砀山县界北岸自山西垣曲县(荟蕞云垣曲县/在山西平阳府)
卷五十六 第 12a 页 WYG0580-0727a.png
 (绛州东南二百十里东北有王屋山接河南济源县/及阳城县界西北有黄河自平陆县流入东入河南)
 (济源/县界)入济源县境经孟县温县武陟(荟蕞云济源县/在河南怀庆府)
 (西七十里东北有太行山南有黄河自垣曲县流入/与洛阳分界又东入孟县界北有济渎东南流入孟)
 (县禹贡导沇水东流为济西南有湨水东经孟县入/河新志溴水一出姑嫂山一出五指山一出秦岭山)
 (至三河口合流与滮水合东南入孟县界入河北有/浝水源出莽山入湨西南有漫流水涂沟水入湨东)
 (南有天浆水同水俱入孟县界西南有湛水注河西/有濝水入沁北有沁水自阳城县流入东入河内界)
 (东有千仓渠济水分流也有上下二堰东北有马头/溪西北有望仙溪西有东阳涧西阳涧西有七谷沟)
 (东有玉泉源孟县在怀庆府南少西五十五里南有/黄河自济 县流入与孟津县接界河广二里又东)
卷五十六 第 12b 页 WYG0580-0727b.png
 (入温县界南有孟津一名富平津一名陶渚西南有/冶坂津北有沇水即济水自济源县流入入河北有)
 (湨水自济源县流入南合沇水入河西有冶河即济/源之天浆溪也北有馀济河沁水分流也县人引以)
 (溉田南有万艘潭在黄河侧舟所泊也西有河阳废/县南有下孟州故城即古北中城也金大定中州治)
 (以河患因于故城北十五里筑新城徙治焉曰上孟/州故城曰下孟州东魏又筑南城在今孟津县界及)
 (中潬城在今县西南是为三城入温县在怀庆府东/南五十里南有黄河自孟县流 与巩县接境又东)
 (入武陟县界旧离城二十里今逼近城隈西有济水/自孟县流入南入河当王莽时川渎枯竭其后津梁)
 (势改不与昔同今则故道尽陷河中北有广济河沁/水分流也自河内县流入东南入河又有温润渠亦)
 (沁水分流隋刺史卢贲于河内引沁为利人河又派/流入温县故名温润新府志有丰稔河分广济河水)
卷五十六 第 13a 页 WYG0580-0727c.png
 (南流入温即此北有涝水通丰稔河东冇平皋陂多/菱荇蒲苇陂南即黄河西南有李陂今湮西有小金)
 (堤障济湨二水明初筑名沇河堤成化间增筑长二/十里 武陟县在怀庆府东一百里南有清风岭濒)
 (河黄河自温县流入与河阴县接界东入原武县界/东有沁水自河内县流入至南贾村入河其支流入)
 (县北东引灌田二千馀顷入修武县界西南有广济/河沁水分流也今涸西北有小丹河即丹水分流之)
 (长明沟也今淤乾沟犹存又有上清河即丹水分流/之蔡沟也自河内县流入东入修武之三桥陂入卫)
 (东北有莲花池在沁河东岸地名木栾店去卫河百/里明万历中沁河从此决入卫 以上四县俱属怀)
 (庆/府)亦至荥泽县而始有堤工自此而原武阳武封邱
 (荟蕞云封邱县在开封府北六十里北有黑山东北/有淳于冈与黑山皆湮于水南有黄河本在县西北)
卷五十六 第 13b 页 WYG0580-0727d.png
 (金明昌五年河决阳武灌封邱而东县遂居河北自/阳武县流入东经陈留入兰阳县界终明之世凡五)
 (决荆隆口一决陈桥集屡决屡塞自本朝顺治七年/九年两决至十二年始塞按黄河 阳武入封邱出)
 (荆隆口直东即长垣东明两县境从此经曹濮直趋/大清河东入于海较之出徐沛合淮泗以入海其道)
 (最为径易从来河行之道宜直不宜纡八海之口宜/近不宜远也西北有沁河一名巴河自武陟阳武流)
 (入经于家店北绕县南穿桃陂河东注每泛滥则能/为害自怀庆增堤遏之水始全落南有翟沟自阳武)
 (境入即白沟也南接黄河支流今湮北有濮渠首受/泲东北流至县再入开州界河决后亦湮西南有黄)
 (池东西广三里南有金龙口即荆隆口自砥柱孟津/而下最为险隘今离河稍远然地势洼下夏秋水发)
 (一堤之外皆为巨浸塌陷最多此隐忧也西南有中/栾城元时运道中梗受江淮之米陆运赴淇仍以舟)
卷五十六 第 14a 页 WYG0580-0728a.png
 (载送京师后改海运而中栾废其西为大王庙口顺/治九年河决于此决口有积水潭汪洋数十顷深十)
 (馀丈有河道标兵防禦今县治本封邱故城金时以/河淹没迁治新城元初新城又为河坏仍迁于此县)
 (城外有护城堤河决沙壅仅存颠脊南有长堤高可/三丈起荆隆口迤逦东南直抵徐州西南有小长堤)
 (在长堤南东起祥符陈桥西迄荆隆三十里高厚倍/于故堤西有董家堤障禦黑洋山水万历三十年决)
 (口数十丈至今未塞每遇/霖雨城西北皆为巨浸)
 祥符陈留兰阳仪封以至山东曹县界凡系开封府
 者南岸属南河同知管辖北岸属北河同知管辖系
 归德府者南岸属归德府管河通判管辖北岸系山
卷五十六 第 14b 页 WYG0580-0728b.png
 东曹单二县界属兖州府黄河同知管辖又沁河一
 道属怀庆府管河通判管辖
 洛河源出陜西雒南县冢岭山流入河南境至卢氏
 县熊耳山始大历永宁宜阳洛阳偃师巩五县于巩
 北十里循邙山尾南入黄河(荟蕞云前汉书地理志/洛水出弘农上洛县冢)
 (岭山东北至巩县入河山海经欢举之山洛水出焉/一统志洛南县属西安府本汉上洛周礼注汉以火)
 (德王忌水改为雒魏复改/为洛上洛县即今商州治)
 涧河源出渑池县东北白石山由新安至洛阳县西
卷五十六 第 15a 页 WYG0580-0728c.png
 七里桥东流转东入洛河(荟蕞云地理志弘农新安/县下云禹贡涧水在东南)
 (入洛渑池县下云榖水出榖阳谷东北至榖城入洛/水经注涧水出新安县南白石山山海经白石之山)
 (惠水出于其阳东南注于洛涧水出于其阴北流注/于榖世谓是山曰广阳山水曰赤岸水亦曰石子涧)
 (按新安无洛汉志云涧入洛要其归也其实涧东合/榖至河南入洛今通志涧水之源有二一出渑池县)
 (白石山一出卢氏县香炉山俱流至洛阳界会于洛/一统志云在卢氏县源出铁岭流入城中析为众渠)
 (东南流入洛者为东涧水则渑池为西涧水矣周书/所谓涧水东涧水西即此二水又地理志涧水出金)
 (城郡令居县西北塞/外此别是一涧也)
 瀍河源出孟津县谷城山自高庙沟起与九眼泉合
卷五十六 第 15b 页 WYG0580-0728d.png
 入洛阳县界由邙山西北注向东南至县后转折而
 东行至北窑始逶迤而南入洛河(荟蕞云地理志瀍/水出河南榖城县)
 (潜亭北东南入洛榖城故县在今洛阳县西北胡朏/明曰古时涧水经河南故城西入洛瀍水经河南故)
 (城东入洛故涧水东瀍水西为王城而瀍水东为下/都洛诰之文甚明也自周灵王壅榖水使东出于王)
 (城之北则其势必入于瀍水而合流历王城之东以/南注于洛时二水犹未经洛阳城也迨东汉建都于)
 (此自河南县东十五里之千金堨引水绕都城南北/以通漕而瀍水始与榖水俱东注矣古时瀍不合涧)
 (亦不过洛阳县南/而东至偃师也)
 伊河源出卢氏县闷顿岭由嵩县洛阳至偃师县高
卷五十六 第 16a 页 WYG0580-0729a.png
 庄与洛河合流至巩县东北洛入黄河(荟蕞云地理/志伊水出弘)
 (农卢氏县熊耳山东北/入洛卢氏今属陜州)
 汜河自林园川石觜村发源由孤柏觜以下入黄河
 (荟蕞云山海经浮戏之山泛水出焉北流注于河一/统志汜水源出汜水县西方山东南入黄河通志云)
 (源出玉仙山北流经古崤关东入黄河谓之汜水者/取水决复入之义史谓汉高祖即位于汜水之阳是)
 (也今属开封府汉/曰成皋隋曰汜水)
 济河济水发源王屋山顶崖下曰沇水既见而伏出
 济源县为东西二源东源即渎庙地西源俗呼龙潭
卷五十六 第 16b 页 WYG0580-0729b.png
 自此东南流至柏香镇分为二一于镇之东北流至
 河内县穿郡城经龙涧村入沁河一于镇西南流经
 猪龙河自小营村入黄河
 湨河在济源县发源三处一出姑嫂山一出秦岭山
 一出五指山至县西南三河头合为一处至孟县海
 子头村入黄河(荟蕞云看河纪程言湨水出济源春/秋会于湨梁即此其源有三一出五)
 (指山纸坊一出曲阳西南二源俱流经修武县治南/一出晋阳城南溪或断或续至莽山双泉寨发源为)
 (白涧水又伏发源修武县治西又东南流经城南与/二源合水经注曰湨出原城西北原山勋掌谷按白)
卷五十六 第 17a 页 WYG0580-0729c.png
 (涧自莽山来/或呼莽河)
 沁河源出山西沁源县穿大行山出济源县经河内
 武陟县入黄河自济源县大坡界起东至河内县计
 长七十里又东与大丹河合而至武陟县界计长七
 十里又东流绕武陟城北由东而南北岸计长七十
 里南岸计长五十五里宽一百六七十丈中皆浮沙
 浅深无定伏秋水发常虞泛滥(荟蕞云沁水至怀庆/府武陟县与黄会合)
 (其湍激之势较黄河益甚而武陟县东岸之莲花池/金屹最其冲射要害处也万历十五年沁从此决)
卷五十六 第 17b 页 WYG0580-0729d.png
 (新乡获嘉一带俱为鱼鳖每年堵筑埽坝劳费不赀/且坝内为商民辏集之处烟㸑不下千馀倚堤为命)
 (议甃石四百三十五丈随守随修限以三年告竣此/堤一成永久可恃而议者畏难尚未兴举其北岸大)
 (樊村亦系埽湾要害帮堤/卷埽均在司河者留意焉)
 大丹河源出山西泽州穿大行山至河内县入沁河
 自河内县丹谷口起至留村入沁河止计长五里(荟/蕞)
 (云丹水在怀庆府东北十里源出泽州高平县山海/经曰沁水之东有林焉名曰丹林丹水出焉又有小)
 (丹河由修武县南门外/东流至获嘉入卫河)
 广济河源自五龙口凿山取沁水浇灌民田经由济
卷五十六 第 18a 页 WYG0580-0730a.png
 源河内温县至武陟县涧沟村入黄河 按沁水即
 郦道元所称朱沟水也唐崔弘礼李元淳相继疏浚
 元世祖时始名广济有明因之万历间河内令袁应
 泰凿山穿洞悬闸两崖之间受水则启障水则闭以
 溉民田引水由济源河内孟温武陟入于黄河渠阔
 八尺延袤一百五十里分二十四堰(袁应泰广济河/碑记云二十四)
 (堰第一永益堰由官庄至休昌长三里第二永利堰/第三常丰堰俱并入永益堰第四天富堰由许村长)
 (二里第五永福堰顺入利人河第六广福堰由许村/官庄入丰稔河归黄河一百二十里第七和丰堰由)
卷五十六 第 18b 页 WYG0580-0730b.png
 (辛村高村长五里第八广丰堰由东许村金冢至小/营入黄河长一百二十里第九大丰堰由南寻西李)
 (家桥曲搆柿园土坯贾村至黄闷可减水入黄河长一百/三十里第十沙冈堰有郑府寄庄地七顷五十亩除本)
 (堰三分水一日第十一太平堰由武家作张家作至/刘家庄长一十里第十二广有堰由七里桥故事马)
 (铺至古涧入沁河长二十五里第十三永济堰由护/城祝策彭城尚香镇至苏东宏福堰长七十里尚香)
 (西砌栏水闸减水入沁河第十四广阜堰由南屯沙/冈至辛王长一十里第十五新兴堰由里村冷家庄)
 (贾村至北真长一十八里第十六广隆堰由五王长/二里第十七万盈堰由分水石七里屯卫村至彭城)
 (长三十里第十八长济堰由佳村珍珠庄高照至耿/家庄入涝河归黄河长六十九里第十九兴隆堰由)
 (郭村王里李家庄至北张长一十八里第二十兴福/堰由彭城尚香镇至刘家庄长一十里第二十一宏)
卷五十六 第 19a 页 WYG0580-0730c.png
 (福堰由苏王南徐涧至南张长一十五里第二十二/万亿堰由西冷至东周长一十里第二十三大济堰)
 (由北冷至杜家庄长八里第二十四永通堰/由保封董宋赵庄至唐郭入黄河长四十里)
 黄河南岸 荥泽县临河堤上自本县境内起下至
 郑州交界止计长一十二里 第一段自老护城堤
 起至小格堤止长三百八十丈康熙三十六年修筑
 坐落旧城北 第二段自护城堤起至沈家庄堤头
 止长二百六十八丈康熙二十四年修筑坐落旧城
 东 第三段自沈家庄起至郑州堤界止长一千三
卷五十六 第 19b 页 WYG0580-0730d.png
 百九十九丈康熙二十二年创筑坐落魏家庄前
 郑州临河堤上自荥泽县交界起下至中牟县交界
 止计长四十五里 第一段自荥泽县堤界起至蓝
 家屯东止长一千七百九十五丈康熙二十二年创
 筑坐落永兴镇前 第二段自范四家埠口起至蓝
 家屯新堤止长一千六百七十五丈康熙三十八年
 创筑坐落蓝家屯南 第三段自蓝家屯东起至老
 君堂西止长一千三百七十一丈康熙三十七年创
卷五十六 第 20a 页 WYG0580-0731a.png
 筑坐落关家桥南 第四段自任八家庄北祖师庙
 后起至石家桥堤头止长八百丈康熙二十三年加
 帮坐落老君堂后 第五段自石家桥起至原武堤
 界止长一千三百三十丈康熙二十一年创筑坐落
 马家渡南 第六段自来童寨月堤起至中牟县堤
 界止长一千一百六十丈康熙二十六年创筑坐落
 裴昌庙前
 中牟县临河堤上自郑州交界起下至祥符县交界
卷五十六 第 20b 页 WYG0580-0731b.png
 止内间阳武县所管一段长四里八分中牟实管堤
 工长四十三里七分 第一段自郑州堤界起至二
 郎庙后止长二百三十丈康熙二十六年创筑坐落
 二郎庙后
 阳武县临河堤自中牟堤头起至中牟堤界止长八
 百六十五丈坐落郝家寨前 中牟县第二段自阳
 武堤界起至康熙三十八年新堤头止长五百一十
 丈康熙十九年创筑坐落孙家庄东 第三段自十
卷五十六 第 21a 页 WYG0580-0731c.png
 九年月堤起至十八年月堤止长一千五百四丈康
 熙三十八年创筑坐落白家庄南 第四段自三十
 八年新堤头起至张家庄前止长四百六十七丈康
 熙十八年创筑坐落许家庄前 第五段自十八年
 月堤起至堤角止长五百七十丈康熙二十三年加
 帮坐落张家庄前 第六段自堤角起至张满家庄
 后堤角止长二千三百七十六丈康熙二十三年加
 帮坐落辛庄前 第七段自张满家庄后堤角起至
卷五十六 第 21b 页 WYG0580-0731d.png
 阎家寨后堤角止长四百三十九丈康熙二十三年
 加帮坐落太平庄南 第八段自阎家寨后堤角起
 至祥符县堤界止长一千七百八十六丈康熙二十
 三年加帮坐落朱姑村前
 祥符县临河堤上自中牟县交界起下至陈留县交
 界止计长七十七里 第一段自中牟堤界起至马
 家寨北埠口止长三百丈系远年老堤坐落马家寨
 西北 第二段自马家寨北埠口起至回回寨西堤
卷五十六 第 22a 页 WYG0580-0732a.png
 头止长二千一百二十丈康熙二十三年加帮坐落
 曹家寨北 第三段自回回寨堤头起至二十堡北
 堤头止长七百七十二丈系远年老堤坐落回回寨
 后 第四段自二十堡北堤头起至二十五堡北堤
 头止长八百六十丈系远年老堤坐落沙门后 第
 五段自二十五堡北堤头起至马头北堤头止长一
 千一百三十丈康熙二十三年加帮坐落双河铺后
  第六段自马头北堤头起至一览台前止长四百
卷五十六 第 22b 页 WYG0580-0732b.png
 五十丈系远年老堤坐落马头后 第七段自一览
 台前起至四十一堡东堤头止长八百八十丈系远
 年老堤坐落张家湾后 第八段自四十一堡东堤
 头起至四十二堡堤头止长八十丈系远年老堤坐
 落梅家庄前 第九段自四十二堡堤头起至四十
 五堡堤头止长五百六十六丈康熙二十三年加帮
 坐落梅家庄东南 第十段自四十五堡堤头起至
 四十七堡西止长三百五十丈系远年老堤坐落步
卷五十六 第 23a 页 WYG0580-0732c.png
 李寨后 第十一段自四十七堡西起至四十九堡
 南止长三百二十丈系远年老堤坐落小马圈前
 第十二段自四十九堡南起至四十九堡止长三十
 五丈系远年老堤坐落大马圈前 第十三段自四
 十九堡北起至老刘家店北埠口止长九十丈系远
 年老堤坐落谢家庄后 第十四段自老刘家店北
 埠口起至班家埠口止长一千一百一十丈系远年
 老堤坐落刘家店后 第十五段自班家埠口起至
卷五十六 第 23b 页 WYG0580-0732d.png
 李进禄家寨东北埠口止长五百九十三丈系远年
 老堤坐落班家寨东 第十六段自李进禄家寨东
 北埠口起至陈家寨东北堤头止长二百七十六丈
 系远年老堤坐落李进禄家寨东 第十七段自陈
 家寨东北堤头起至姜家庄西月堤头止长八百六
 十二丈康熙二十三年加帮坐落马家店后 第十
 八段自姜家庄西月堤头起至门家寨东北止长七
 百四十丈系远年老堤坐落姜家庄前 第十九段
卷五十六 第 24a 页 WYG0580-0733a.png
 自门家寨东北起至七十二堡东埠口止长一百一
 十丈系远年老堤坐落门家寨前 第二十段自七
 十二堡东埠口起至埽头西北止长一千一百八十
 九丈康熙二十三年加帮坐落康家寨东 第二十
 一段自埽头西北起至陈留堤界止长一千四十丈
 康熙二十年创筑坐落埽头东北
 陈留县临河堤上自祥符县交界起下至兰阳县交
 界止计长一十五里八分 第一段自祥符堤界起
卷五十六 第 24b 页 WYG0580-0733b.png
 至小寺后止长九百二十丈康熙二十年创筑坐落
 耿家寨后 第二段自小寺后起至毛家寨后止长
 六百丈系远年老堤坐落谭家寨后 第三段自毛
 家寨后老堤起至郝家寨后止长六百丈康熙十一
 年创筑坐落郝家寨西 第四段自郝家寨后起至
 杨家庄后止长四百二十丈康熙十二年加帮坐落
 郝家寨东 第五段自杨家庄后起至兰阳堤界止
 长三百二十丈康熙二十一年加帮坐落杨家庄东
卷五十六 第 25a 页 WYG0580-0733c.png
 兰阳县临河堤上自陈留县交界起下至仪封县交
 界止计长二十四里三分 第一段自陈留堤界起
 至管家水口西头止长五百一十丈康熙二十三年
 加帮坐落管家水口西 第二段自管家水口西头
 起至梁家水口东头止长五百六十二丈系远年老
 堤坐落榆林前 第三段自梁家水口东头起至耿
 家水口西头止长二百二十丈康熙二十三年加帮
 坐落耿家水口西 第四段自耿家水口西头起至
卷五十六 第 25b 页 WYG0580-0733d.png
 蔡家楼东止长八百二十一丈系远年老堤坐落康
 王庙前 第五段自蔡家楼东起至常家楼西止长
 一百五十四丈康熙二十三年加帮坐落毕家寨东
 南 第六段自常家楼西起至仪封堤界止长二千
 一百零七丈系远年老堤坐落李军民寨前
 仪封县临河堤上自兰阳县交界起下至考城县交
 界止计长四十七里 第一段自兰阳堤界起至郭
 家庄西北止长一千一百丈系远年老堤坐落郭家
卷五十六 第 26a 页 WYG0580-0734a.png
 庄西南 第二段自郭家庄西北起至郭家楼西止
 长五十八丈康熙二十三年加帮坐落柳园后 第
 三段自郭家楼西起至张家庄前止长四百零五丈
 康熙二十二年创筑坐落陆家口南 第四段自张
 家庄前起至亓家庄后止长八百八十丈康熙二十
 三年加帮坐落旧堤后 第五段自亓家庄后起至
 大刘家寨东止长四千三百七十五丈康熙二十三
 年加帮坐落黑村集南 第六段自大刘家寨东起
卷五十六 第 26b 页 WYG0580-0734b.png
 至中庄前西南止长四百四十丈系远年老堤坐落
 李家寨西北 第七段自中庄前西南起至李家寨
 东北止长四百三十丈康熙二十三年加帮坐落李
 家寨后 第八段自李家寨东北起至赵家庄西北
 止长一百七十丈康熙二十三年加帮坐落赵家庄
 西北 第九段自赵家庄后格堤工尾起至赵家庄
 东月堤头止长一百零五丈康熙二十三年加帮坐
 落赵家庄后 第十段自赵家庄东月堤头前起至
卷五十六 第 27a 页 WYG0580-0734c.png
 考城县交界止长五百七十丈系远年老堤坐落石
 家楼后
 
 
 
 
 
 
卷五十六 第 27b 页 WYG0580-0734d.png
 
 
 
 
 
 
 
 行水金鉴卷五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