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十七
卷四十七 第 1a 页 WYG0580-0598a.png
钦定四库全书
 行水金鉴卷四十七
          江南按察使傅泽洪撰
  河水
圣祖仁皇帝康熙元年六月开封黄练口河决祥符中
 牟阳武杞县通许尉氏扶沟七县田禾尽被淹没
 七月淇县沁水溢灌入御河浸没民田甚众 是年
 筑祥符狼城冈堤马家店堤阳武姜家庄堤原武赵
卷四十七 第 1b 页 WYG0580-0598b.png
 家庄堤修商邱高家庄堤虞城侍宾寺堤(河南/通志)
 是年五月河决曹县之石香炉口十一月归漕(山东/通志)
 是年河决曹县之石香炉又决武陟之大材中牟之
 黄练集俱本年堵塞(淮安/府志)
 是年河决孟家湾口(雎宁/县志)
圣祖仁皇帝康熙二年筑祥符单家寨遥堤青谷堆帮
 堤瓦子坡堤又与中阳二县会筑堤岸又筑陈留梁
 家寨堤兰阳常家楼堤王家楼堤原武赵家庄堤(河/南)
卷四十七 第 2a 页 WYG0580-0598c.png
 (通/志)
 是年河决武官营口(睢宁/县志)
 是年十一月初二日总河朱之锡题请复河差三年
 旧例疏云黄运两河上关转漕通塞而民生安危亦
 于此焉攸寄其间修防之方略异致节序之流转相
 催即使明敏之官亦必得身亲历练然后当机应变
 施措咸宜无贻事后之悔以故前明河臣潘季驯有
 管河分司三年一换犹恐不能观成请以六年九年
卷四十七 第 2b 页 WYG0580-0598d.png
 为满而科臣尹瑾复以管河司道等官遇三六年考
 满加衔照旧管事准与破格超迁之议此皆昔日慎
 重其事以为不若此诚不足以专责成而期实效载
 在河防刻书之中历历可考也即我
朝前河臣杨方兴于顺治十四年四月内亦具有
请复河差三年旧例等事一疏臣于顺治十六年正月
 内复具有慎重河工职守事一疏俱经部覆奉有
俞旨遵行在案今因六部司官轮流升转又兼满汉并
卷四十七 第 3a 页 WYG0580-0599a.png
 差议将管河分司亦改为一年更替之例敢不钦遵
成命第河工关系既重水性变迁争在呼吸又与他事
 不同若一年一换初则生手未谙茫然无措及至稍
 知头绪而差期已满年复一年岂免贻误合无仰请
皇上轸念两河重计或将兼管钞务所差满官一年一
 换其管河分司汉官仍遵前
旨三年一换差内暂停迁转俟其回部考覈之后准与
 叙升既于
卷四十七 第 3b 页 WYG0580-0599b.png
新例无碍而
国计民生可以收驾轻就熟之效所裨河政非浅鲜也
 奉
旨该部议奏部议题覆奉
旨这河差满汉官俱著三年更换(河防/疏略)
圣祖仁皇帝康熙三年杞县河决筑祥符黑堈月堤陈
 留贯台堤兰阳铜瓦厢堤仪封蔡家楼堤虞城罗家
 口缕堤(河南/通志)
卷四十七 第 4a 页 WYG0580-0599c.png
 是年河决朱官营口(睢宁/县志)
圣祖仁皇帝康熙四年四月河决虞城永城夏邑三县
 庐舍田禾多被淹没 筑封邱大王庙堤(河南/通志)
 是年河决安东茅良口(淮安/府志)
圣祖仁皇帝康熙五年二月二十二日总河朱之锡卒
 故事节钺重臣皆由 廷推而公出自
特简实异数云公于丁酉孟冬受事凡为修守绸缪计
 者无不悉心擘画以图经久如夫役工程钱粮职守
卷四十七 第 4b 页 WYG0580-0599d.png
 及诸弊端中间兴革损益皆商确至当一一条上几
 数十疏俱覆议报可于是河政焕然改观庚子季冬
 复任殚力尽职益勤于初经营河上什一在署什九
 在外兼以雨旸勿若非旱忧浅即潦忧冲每当各工
 并急则南北交驰寝食俱废值盛暑介马暴烈日中
 隆冬严寒触冒霜雪诚所谓劳不乘暑不盖骎骎有
 古大臣风以故首尾十年无大工巨役数省之民获
 免昏垫公亦坐是日惫欲乞身者屡矣会事格不果
卷四十七 第 5a 页 WYG0580-0600a.png
 乙已冬督催空艘扺临清夕处两闸间风露浩浩夜
 以继日不少休息及东旋形神憔悴入春后阅视大
 挑奔驰东临邳宿间积劳日甚因缮疏请
告未拜发而公遽薨是时经纪后事家无馀财其历年
 所节河帑甚裕公在日不欲以馀羡邀功至是督抚
 会疏陈公勤事状具言岁修额银为
朝廷节省多至四十六万有奇即此一端可以槩其官
 守 公之治河也戊戍冬董口淤公从石碑口迤南
卷四十七 第 5b 页 WYG0580-0600b.png
 别开新河二百五十丈接连大河以通飞挽已亥春
 驻山阳苏觜五大险工丛弊一清复太行老堤民修
 之制各保庐聚条议中州夫役悉照十五年以年熟
 地分别远近渐次调用人服其公清釐旷尽银两达
 部充饷辛丑冬清口至高邮三百里间悉成平陆公
 集夫挑浚疏
请分给食米故工钜而人不劳壬寅夏曹县石香炉工
 决几成大患赖公驻工筹画夫料手口卒瘏凡五阅
卷四十七 第 6a 页 WYG0580-0600c.png
 月塞决告成其他险工如王家道口孝成集槐疙疸
 黄练集俱著有成效而惠民莫如轸恤夫役泲州路
 当子午挽舟之夫动以万计偃卧于道者不可胜数
 公具纤夫苦累一疏备陈其不堪者六曲有调剂者
 四
上嘉其奏下部议覆民困少苏会岁祲山左中州淮南
 道殣相望公设法倡赈全活者众奸民朱明量诬胡
 守法不逞事株连数百十家公亲谳款伏良善获安
卷四十七 第 6b 页 WYG0580-0600d.png
 其他慈祥惠养固未易更仆数先是公欲纂辑河防
 一书续潘公季驯后会
世庙升遐遂罢诗文书稿随手散轶今仅存疏稿数十
 卷未锓(李之芳撰宫保尚书梅/麓朱公墓志铭节略)
 是年筑祥符魁星楼堤黑堈口堤封邱于家店月堤
 仪封石家楼月堤(河南通志字时卢崇峻为/总河崇峻 山斗广宁人)
圣祖仁皇帝康熙六年筑祥符黑堈堤中牟黄练集堤
 阳武穆家楼堤仪封石家楼缕堤(河南通志总时杨/茂勋再任 河)
卷四十七 第 7a 页 WYG0580-0601a.png
 是年河决桃源之烟墩次年堵塞(淮安/府志)
 是年县西北长堤决石将军庙(萧县/志)
圣祖仁皇帝康熙七年七月彰德府属大雨河水涌涨
 平地水深五尺官民房倒塌无算 是年筑祥符一
 览台堤聂家寨堤黑堈堤魁星楼堤阳武赵家寨月
 堤兰阳谷家营堤仪封石家楼堤小宋集堤(河南/通志)
 是年河决桃源之黄家觜塞之复决次年堵塞(淮安/府志)
 是年河决屋宇荡然无馀(邳州/志)
卷四十七 第 7b 页 WYG0580-0601b.png
 是年四月河决冲没西北居民田卢数十里三汊以
 下水不没骭涉者褰裳而行漕艘不渡 六月从土
 神庙决入治仪门内水深三尺自明天启元年水决
 入治于今五十年再见 决三义坝冲没治后田庐
 数十里邑治几废(清河/县志)
圣祖仁皇帝康熙八年筑祥符瓦子坡堤魁星楼堤陈
 留梁家寨堤中牟原墩寺堤兰阳梁家埠堤谷家营
 堤(河南通志满时罗多/为总河多 洲人)
卷四十七 第 8a 页 WYG0580-0601c.png
 是年河决三汊口(清河/县志)
圣祖仁皇帝康熙九年筑祥符李七寨堤守公寨堤中
 牟小潭溪堤原武庙王口堤赵家庄堤封邱大王庙
 堤河内仁孝寺堤武陟朩栾店堤(河南/通志)
 是年八月河决曹县之牛市屯次年修筑完固河归
 故道(山东/通志)
 县遭河决者五年是年五月再入治王家营二堡卢
 家渡文华寺皆先后而决邑内百里皆水其大堤决
卷四十七 第 8b 页 WYG0580-0601d.png
 时众见大火如毬旋转堤上火燄蓬勃少顷雨雹疾
 击人畜号声震野是日之夜永兴集亦大风雨火光
 灼然著人如热 是年河水大涨三决堤流离载道
 总河罗多自桃源界起东至龙王庙皆因旧址加筑
 高一丈面二丈广阔六丈长三千三百三十四丈计
 程十八里半及入腊河冰水溢铲截村居庐舍及林
 朩无数(清河/县志)
 是年决单县之谯楼寺漂没民舍(目游四/海记)
卷四十七 第 9a 页 WYG0580-0602a.png
 是年三月工科李宗孔又题河患万分危急修塞刻
 不容缓方查覆估工之次五月暴风雨淮黄大涨浪
 撞卸高堰石工六十馀段冲决五丈有馀又将乌沙
 河西堤岸冲倒淮黄之水直注于高宝湖当是时高
 堰几崩淮扬二郡殆矣哉水之合淮黄从诸决口以
 注于湖也江都高宝诸有司无岁不防堤昼夜巡警
 增堤与水俱高然以数十里奔悍之水攻一线孤高
 之堤值西风鼓浪堤奔声如雷一泻万顷其决愈迟
卷四十七 第 9b 页 WYG0580-0602b.png
 为害愈剧而江高宝泰迤东无田地兴化以北无城
 郭室庐矣十五载中堤决者八而堤东下河自明隆
 庆间黄流入垫射阳其他如渌阳平望诸湖浅狭不
 能受水水骤至辄漫无所归各河港疏浚不时淤塞
 日甚而范公堤下诸闸久废入海港口尽塞虽经大
 臣会阅严饬开坝出水而年深工大所费不赀兼为
 傍海奸灶所格竟不果行(康熙七年户刑二部会同/河督漕抚亲行踏看覆奏)
 (白驹场四闸当开石挞天妃口由新/洋港入海之处当挑挖未见奉行)水迂回从东北
卷四十七 第 10a 页 WYG0580-0602c.png
 至庙湾口方入海七邑田舍沈水底者动阅岁时比
 及宿水方消而新岁之横流又已踵至矣 自九年
 后黄运等河并归仁堤翟家坝白洋河等工俱用正
 赋浚塞黄河以外分为三大工分司道官总管馀各
 以佐贰督工于是年九月开工始皆总河罗多所请
 也(扬州/府志)
 是年秋河溢大水(萧县/志)
圣祖仁皇帝康熙十年筑祥符黑堈堤陈桥堤中牟小
卷四十七 第 10b 页 WYG0580-0602d.png
 潭溪堤仪封石家楼堤郑州王家楼堤商邱蔚家阁
 堤考城芝麻庄堤河内武陟各筑沁河堤(河南/通志)
 是年二月罗多调别任总督河道改用王光裕于是
 光裕复勘议两河情形移建季太坝(前潘总河建四/坝以泄黄水之)
 (过涨者一季太一徐升一三/义一崔镇七年题明重修)八月题报安东茆良诸
 决口就塞然黄河故道愈淤正东云梯关海口积沙
 成滩亘二十馀里黄河迂回从东北入海清口为黄
 水灌入裴家场悉起油沙天妃闸底淤垫本年回空
卷四十七 第 11a 页 WYG0580-0603a.png
 漕船不能进口乃于清河县南腰铺地方支河之连
 张福口者疏浚通舟由周家闸行刑科彭之凤疏言
 其害(扬州府志辽按光/裕字中立 东人)
 是年茆良决口塞先是山安一带之小决口甚多而
 茆良口为大茆良决于康熙四年历今七载而始塞
 故下流海口流缓沙停而淤淀日久云 是年河决
 桃源之陈家楼即塞之又决七里沟十二年堵塞(淮/安)
 (府/志)
卷四十七 第 11b 页 WYG0580-0603b.png
 是年六月河又决五堡堤八月决桃源七里沟(清河/县志)
 是年三月十八日河溢八月河又大溢高下沦没(萧/县)
 (志/)
圣祖仁皇帝康熙十一年虞城黄河水溢 筑祥符黑
 堈堤白石堈堤陈留赫家寨堤中牟辛庄缕堤阳武
 潭口寺堤封邱大王庙堤仪封石家楼堤蔡家楼堤
 商邱苏家林堤考城芝麻庄堤河内大马口堤武陟
 大原村堤(河南/通志)
卷四十七 第 12a 页 WYG0580-0603c.png
 是年水决塘池旧城居民鸟栖堤上两夜啼号声闻
 数里(邳州/志)
 是年七八月黄河四溢两河口堤决山西坡大水各
 处村屋倒塌(萧县/志)
圣祖仁皇帝康熙十二年筑祥符回河寺月堤陈留赫
 家寨堤中牟阳武会筑堤阳武又筑王家店堤封邱
 筑大王庙堤仪封筑蔡家楼堤商邱筑禹王庙前堤
 虞城筑刘家庄堤考城筑史家楼等处堤(河南/通志)
卷四十七 第 12b 页 WYG0580-0603d.png
 是年三月河决桃源新庄口并王家营又自新河郭
 家口北决堤内外皆水田无立苗(清河/县志)
圣祖仁皇帝康熙十三年筑祥符贯台堤阳武张家庄
 堤仪封蔡家楼堤考城芝麻庄堤(河南/通志)
圣祖仁皇帝康熙十四年筑阳武王家店月堤(河南/通志)
 是年河决徐州之潘家堂及宿迁之蔡家楼俱于本
 年堵塞(淮安/府志)
 是年河决花山坝口辛安黄山白山刘家庄董家庄
卷四十七 第 13a 页 WYG0580-0604a.png
 青羊朩社等处当其下冲淹没民田七百馀顷(雎宁/县志)
 是年六月河决入治田禾淹尽民多流徙(清河/县志)
圣祖仁皇帝康熙十五年筑兰阳铜瓦厢月堤(河南/通志)
 是年黄流倒灌洪泽湖高堰溃决三十四处黄淮合
 并东下淮扬大困(江南/通志)
 桃源新庄决于十二年至是始堵塞盖因十三年八
 月堵塞将完遇秋水涨甚复冲九十馀丈更将旧决
 口之底冲深以致祸延数载而河身之淤淀弥甚云
卷四十七 第 13b 页 WYG0580-0604b.png
  是年河决宿迁之白洋河及于家冈二处又决清
 河之张家庄王家营安东之邢家口二铺口山阳之
 罗家口夏家口吕家口洪家口窦家口(淮安/府志)
 是年淮黄复大决高家堰时频年被水诸堤工皆未
 竣河淮正道日益阻塞是年五月因久雨遂大溃决
 前此诸工尽废高堰一带倒卸三十馀处水浸扬属
 又过往年三之一漕堤殆不能支随亦崩溃高邮之
 清水潭陆漫沟江都之大潭湾等处共决三百馀丈
卷四十七 第 14a 页 WYG0580-0604c.png
 残缺不可胜数深及四五丈不等自堤以东浩浩乎
 茫无际涯矣报闻 特遣大司空冀如锡少司农伊
 桑阿等亲行相视访究利病刻期奏报(扬州/府志)
圣祖仁皇帝康熙十六年春二月总河王光裕解任勘
 问
命安徽巡抚靳辅总督河道 三月
敕谕总督河道提督军务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副都
御史靳辅兹以总河关漕运大计特命尔总督河道提
卷四十七 第 14b 页 WYG0580-0604d.png
督军务驻劄济宁州凡山东曹濮临清沂州河南雎陈
直𨽻大名天津江南淮扬徐颍各该地方俱照旧督理
尔督率原设管河管闸郎中员外主事及守巡河道官
将各该地方新旧漕河及河南山东等处上源往来经
理遇有浅涩冲决堤岸单薄应该帮筑挑浚者皆光事
预图免致淤塞有碍运道合用人夫照常于河道项下
附近有司军卫衙门调取应用其各省直岁修河工钱
粮但系河道工程俱照近日新行事例通融计处支放
卷四十七 第 15a 页 WYG0580-0605a.png
务要规画停当毋得糜费若所属大小官员果能尽心
河务即据实举荐有侵渔溺职怠玩误事及权豪势要
之家侵占阻截并违例盗取河防应拿问者径行拿问
应参奏者指名参奏其河道紧要机宜有干漕运督抚
衙门会同计议施行若有重大事情奏请定夺年终将
修理过河道人夫钱粮照例备细造册图画贴说奏缴
或有土贼不时窃发虑河运为梗尔当精选将领严覈
兵马勤加训练申明纪律如遇贼寇窥窃即督发镇将
卷四十七 第 15b 页 WYG0580-0605b.png
官兵剿灭勿使蔓延如有将领临阵退缩杀良冒功及
粮运稽迟失误军机者武官自四品以下文官自六品
以下会同提督巡抚准以军法从事镇道等官飞章参
处务期消弭乱萌保安地方其山东河南各巡抚悉听
尔节制河道军务有开载未尽者许以便宜举行不从
中制尔以才望简用须殚竭忠猷不避劳怨斯称委任
毋或因循怠忽及处置乖方有负委托尔其勖之特谕
  六月大挑山清高宝等四州县运河并清口烂泥
卷四十七 第 16a 页 WYG0580-0605c.png
 浅引河四道及清口以下至云梯关河道(靳文襄治/河全书)
 (按公甫到任即大挑运河及清口以下至海口河道/乃不于堤筑为事而能使水由地中行可谓得治水)
 (之要/领矣)
 是年七月河决杨家庄二百馀丈时河流仅一线亦
 有水从旁泄而河之故道竟成平陆者总河靳公上
 经理河工事宜八疏先于宿桃清三邑内开引河以
 济运又于清口以下直出云梯关外并开引河以导
 入海之势(淮安/府志)
卷四十七 第 16b 页 WYG0580-0605d.png
 是年总河靳辅陈经理河工事宜八疏
上悉俞其请复大发帑金专任委成是年裁高邮分司
 南河工部于是开白洋清河以东引水河而黄河始
 入海开清口两傍引水河而淮水始出河又筑河岸
 遥堤缕堤修高堰堵翟坝上流载导而扬境以内工
 亦同时并举(扬州/府志)
 总督河道靳辅题为河道敝坏己极等事疏略云备
 稽当日所以敝坏之缘由力求今日所应补救之次
卷四十七 第 17a 页 WYG0580-0606a.png
 第大抵治河之道必当审其全局将河道运道为一
 体彻首尾而合治之而后可无弊也盖运道之阻塞
 率由于河道之变迁而河道之变迁总由向来之议
 治河者多尽力于漕艘经行之地若于其他决口则
 以为无关运道而缓视之殊不知黄河之治否攸系
 数省之安危即或无关运道亦断无听其冲决而不
 为修治之理矧决口既多则水势分而河流缓流缓
 则沙停沙停则底垫以致河道日坏而运道因之日
卷四十七 第 17b 页 WYG0580-0606b.png
 梗是以原委相关之处断不容于岐视也今若不察
 全局之情形事势而因循故事漫为施工则堵东必
 西决堵南必北决徒费时日徒糜钱粮而终归无益
 岂惟无益将河患日深而莫可救药矣何也黄河之
 水从来裹沙而行水大则流急而沙随水去水小则
 流缓而沙随水漫沙随水去则河身日深而百川皆
 有所归沙停水漫则河底日高而旁溢无所底止故
 黄河之沙全赖各处清水并力助刷始能奔趋归海
卷四十七 第 18a 页 WYG0580-0606c.png
 而无滞也查今日河患之所以日浅者皆因顺治十
 六年至康熙六七年间所冲之归仁堤古沟翟家坝
 王家营二铺邢家口等处各决口不即堵塞之所致
 也盖归仁一堤原以障雎水并永涸邸家白鹿诸湖
 之水不使侵淮且令由小河口白洋河二处入河助
 黄刷沙者也自顺治十六年归仁堤冲决之后雎湖
 诸水悉由决口侵淮不复入黄刷沙以致黄水反从
 小河口白洋河二处逆灌停沙积渐淤成陆地至康
卷四十七 第 18b 页 WYG0580-0606d.png
 熙六七年间各处水大黄淮并涨黄涨而王家营邢
 家口二铺口等处冲溃矣淮涨而古沟翟坝等处冲
 溃矣王家营邢家口二铺口等处冲溃之后黄河之
 水由决口四漫者多而由云梯关外入海者少古沟
 翟坝等处冲溃之后淮河之水由高宝诸湖直射运
 河冲决清水潭下淹高江等七州县之田者多而赴
 清口会黄入海者少河淮两水俱从他处分泄不复
 并力刷沙以致流缓沙停海口积垫日渐淤高从此
卷四十七 第 19a 页 WYG0580-0607a.png
 由远至近由外至内河沙无日不停河底无日不垫
 海口淤而云梯关亦淤云梯关淤而清江浦清口并
 淤矣迨至康熙十五年间各处又复水大黄淮又复
 并涨清口以下之河身既高不能奔趋归海而雎湖
 诸水又合淮水并力东激以故除古沟翟家坝等原
 冲九处之外又将高良涧板工冲决大小二十六处
 高家堰石工冲决口大小七处诸水尽由各决口直
 注运河加冲清水潭三浅等处各决口下淹七州县
卷四十七 第 19b 页 WYG0580-0607b.png
 之田而涓滴不出清口黄水又乘高四溃冲决于家
 冈等处又复灌入烂泥浅将武家墩板工冲决五十
 丈入故明所开之废河历杨家庙会合淮水直奔清
 水潭其武家墩上流刷成大河宽一二百丈不等又
 分一股入洪泽湖由高家堰石工决口会淮并归清
 水潭而于各旧决口之处则又浸淫四漫较之以前
 势愈分泄以致下流更淤而河身之高垫更不可言
 矣查自清江浦至海口约长三百里向日黄河水面
卷四十七 第 20a 页 WYG0580-0607c.png
 在清江浦石工之下今则石工与地平矣向日河身
 深二三四丈不等今则深者不过八九尺浅者仅有
 二三尺矣黄河淤运河亦淤今淮安城堞卑于河底
 矣运河淤清口与烂泥浅尽淤今洪泽河底渐成平
 陆矣况尤有堪虑者目今现在之河身既已垫高若
 此而黄流裹沙之水则自西北万里而来昼夜不息
 一至徐邳宿桃等处即便缓弱散漫臣目见河沙无
 日不加积河身无日不加高若此时不及早大为修
卷四十七 第 20b 页 WYG0580-0607d.png
 治则不特洪泽湖渐成陆地将南而运河东而清江
 浦以下淤沙日甚行见三面壅遏而黄流无去路矣
 夫以万里远来浩浩滔天之水竟至无路可去则势
 必冲突内溃而河南山东二省恐俱有沦胥沉溺之
 忧彼时虽费千万金钱亦难以尅期补救臣是以谓
 今日敝坏已极修治刻不可缓也但既经修治则必
 使无旋修旋圮之虞更必使有可行可久之道始为
 有当臣逐细筹酌其间修举情形有必当师古者有
卷四十七 第 21a 页 WYG0580-0608a.png
 必当酌今者有须分别先后者有须一时并举者总
 以因势利导随时制宜为主臣谨竭臣之愚备采众
 论而详加斟酌将应行事宜分为八疏条列具 题
 贴黄难尽伏乞
皇上睿鉴全览 敕部速议允行庶已淹之田可耕见
 在之地可保运道可通额赋可复其于 国计民瘼
 诚均有攸赖矣(靳文襄/公奏疏)
 
卷四十七 第 21b 页 WYG0580-0608b.png
 
 
 
 
 
 
 
 行水金鉴卷四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