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十四
卷四十四 第 1a 页 WYG0580-0560a.png
钦定四库全书
 行水金鉴卷四十四
           江南按察使傅泽洪撰
  河水
明泰昌元年九月丙申(熹宗巳/登极矣)以总督河道侍郎王佐为
工部尚书 十月癸丑升河道总督王在晋为添设兵部
左侍郎 丁卯改刑部左侍郎陈道亨为工部左侍郎
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总理河道(明熹宗/实录)
卷四十四 第 1b 页 WYG0580-0560b.png
明熹宗天启元年正月壬寅总理河道工部左侍即陈道
亨疏辞新命不允(明熹宗/实录)
 是年河决灵璧双沟黄浦由永姬湖出白洋小河口仍与黄
 会故道湮涸总河侍郎陈道亨役夫筑塞时淮安霪雨
 连旬黄淮暴涨数尺而山阳里外河及清河决口甚众汇成
 巨浸水灌淮城民皆蚁城以居舟行街市久之渐筑塞(明史/稿)
 是年河决灵璧双沟黄铺而淮安山阳之里河则决
 王公祠杨家庙清江浦磨盘庄谢家墩凤直二厂等
卷四十四 第 2a 页 WYG0580-0560c.png
 处外河则决安乐乡颜家庄张家洼高堰武家墩等
 处清河则决龙王庙徐家路等处惟时水灌淮安新
 联二城小民蚁城而居里外河清河一带汇成巨浸
 知府宋统殷知县练国事力塞王公祠总河陈道亨
 行郎中徐待聘率同知赵廷琰估料荒度兴工本年
 八月南河郎中朱国盛方受事奉行严督河官毕力
 堵塞其高堰武家墩则躬亲课工清查铁锅石灰诸
 料照段拆修浪窝尽塞至明年工竣(南河/全考)
卷四十四 第 2b 页 WYG0580-0560d.png
 是年五月霪雨河淮交溢(清河/县志)
明熹宗天启二年二月丙申复原任河道工部尚书杨
一魁原职其子举人杨时嘉奏请部覆从之 五月甲
子诏恤已经复职原任工部尚书杨一魁并妻张氏任
氏一魁山西解州人嘉靖乙丑进士授行人选入南台
历郡守藩臬晋总漕河周咨荒度开武墩开黄坝以杀
黄流陵寝获安既涉冬卿竟以河决蒙墙追咎削籍今
上御极言者讼冤状得蒙恩恤 十一月壬寅升江西
卷四十四 第 3a 页 WYG0580-0561a.png
巡抚房壮丽为工部右侍郎总理河道 十二月乙亥
原任工部尚书兼太子太傅王佐卒佐鄞县人万历癸
未进士繇水部出守南昌迨晋工侍拮据漕河随陟司
空以疾请告终于里佐清白大节始终如一士论称之
(明熹宗/实录)
 是年四月大水决郭家觜平地水深七尺(徐州/志)
 是年七月黄河口决围绕睢城庐舍漂没(睢宁/县志)
明熹宗天启三年三月丁巳河道总督户部右侍郎房
卷四十四 第 3b 页 WYG0580-0561b.png
壮丽中途称病请告不许 五月己亥以河决尽蠲睢
宁县粮 闰十月甲辰工科给事中杨所修疏陈三事
一河工祖陵之卫宜周也曹县东平等处水归故道而
青田灵璧一带尚在汪洋吕梁洪夙号巨浸今竟淤浅
可渡水从旁溢逆折而南踰缕堤遥堤且逼近集石堤
矣此堤近障祖陵诚不可尺寸踰及今水涸宜严谕治
河诸臣审度料理以宽根本之虑(明熹宗/实录)
 是年决徐州青田大龙口徐邳灵睢河并淤吕梁城
卷四十四 第 4a 页 WYG0580-0561c.png
 南隅陷沙高平地丈计双沟决口亦满上下百五十
 里尽成平陆 五月庚子河决睢阳(明史/稿)
 是年七月山阳外河决乾沟新河西河决马湖闸月
 坝等处南河郎中朱国盛暨淮海道宋统殷会行淮
 安府同知张元弼于是年秋筑塞之更于清口大王
 庙分水处建立矶觜以遏上流之势(南河/全考)
明熹宗天启四年二月乙酉提督操江熊明遇请轸念
根本疏曰黄河为四渎之长今乃羡溢大决流漂逼陵
卷四十四 第 4b 页 WYG0580-0561d.png
秋水灌涯徐淮间殚为河诸臣负薪沉璧劳逾瓠子费
倍宣房斯固阴盛违经之应而润州毗陵一带河水尽
竭民不能漕此逆盭见于地者又如此 六月癸酉河
决黄水汹涌魁山堤溃四散奔流冲裂徐州东南城垣
平地水深丈馀淹死人畜甚多(明熹宗/实录)
 是年六月决徐州魁山堤一向东北倒灌州城淹人
 畜房屋甚众城内水深一丈三尺一自南门至云龙
 山西北天安桥入石狗湖一由旧支河南流至邓二
卷四十四 第 5a 页 WYG0580-0562a.png
 庄历租沟东南以达小河出白洋仍与黄会徐民苦
 淹溺议集赀迁城给事中陆文献上徐城不可迁六
 议而势不得已遂迁州治于云龙而河事置不讲矣
 (明史稿天江南通/志讹在 启二年)
 是年六月初二日奎山堤决是夜由东南水门陷城
 顷刻丈馀官廨民房尽没漂百姓溺死无数六七年
 城中皆水渐次沙淤议复旧城 张璇高邑人由举
 人天启四年任户部主事时黄水暴涨上下惊惧六
卷四十四 第 5b 页 WYG0580-0562b.png
 月初二日璇促装移署戏马台之聚奎堂是夜河决
 城陷典守无失人皆服其先见 八月大雨河溢
 九月丰县河决西洋庙口及十七铺(徐州/志)
 河决徐州总河侍郎房壮丽题请帑金鸠夫集料
 行中河郎中金元嘉大挑故道复加埽筑塞之(南/河)
 (全/考)
明熹宗天启五年四月癸巳升福建巡抚南居益为工
部右侍郎总理河道 九月丙辰兵科给事中陆文献
卷四十四 第 6a 页 WYG0580-0562c.png
条上徐州城守不宜改迁六议一为运道不当迁每岁
粮艘由清河而入近虽有泇河可行然河势狭窄冬春
回空必资黄河故道黄水多泥而善走六十年前徐州
以下号为铜帮铁厎以河至此安澜也嗣后吕梁之间
当事者去其中流石挫以为利于行舟不知河无关镇
常至泛滥所恃者官以仓库钱粮民以身家性命为防
禦故不至他徙倘城一变迁则缮修防守必疏溃决之
势其妨运道不小也二为要害不当迁徐城三面阻山
卷四十四 第 6b 页 WYG0580-0562d.png
一面临河南引邳宿北扼兖济西扼汴泗一泻千里之
势以障江淮险要之设旧矣金陵恃徐为南北咽喉且
黄河自西而东闸河自北而南皆合于徐城之东北而
下阻河势河阻城势居然一重镇也如近岁莲妖发难
环攻浃月而不得渡以故河南江北得免于难倘道镇
远移馀孽窜伏而无扼要以根之无地方官督率居民
以捍之万一奸宄不测乘旧城之虚而据其内是又藉
寇以窟而自失其天造地设之险也三为有费不当迁
卷四十四 第 7a 页 WYG0580-0563a.png
盖主徙城之说者亦为城基易陷不可复居耳然黄水
所灌无不立淤者诚戽去城中积水使黄有所容去败
垣之当水冲者使黄有所入愈入愈淤不久已成平地
就此酌量加高凡公厅之陷泥中者增其旧址取其旧
材仍旧添新而告成亦易也四为仓库不当迁徐设卫
所宿重兵贮库运仓改兑米一十九万六千有奇差户
部漕郎领之今城迁则仓储将徙之新城乎将因仍旧
地乎图新则仓粮之旱脚滋繁如仍旧则积贮之防卫
卷四十四 第 7b 页 WYG0580-0563b.png
谁属况部司兼摄税务则部署不能远河仓廒又岂能
远河至官军之防卫道镇之弹压其不能去河又明矣
五民生不当迁古有徙民实关中实塞下者明王难之
恐其便于富民而不便于贫民也今徐城之有盖藏者
已他徙也其城外临河而居者皆负贩之细民也举盈
于时诎而轻徙焉民方失庐舍之安又无滨水渔盐舟
车之利民生无赖而国计妨矣六为府治不当迁徐淮
以险重故有改州为府之议若退处平地三十馀里其
卷四十四 第 8a 页 WYG0580-0563c.png
去邳宿几何而不已撤府之险阻乎况府属道里适均
辅车相依砀与丰原各远州百八十里而僻处一隅去
属县益远亦何以成府之尊无已则有云龙山延亘于
城之西南角相距可二里其间支河沟浍见涨为平原
即于府城南稍培之以土俾与山相接因高而立之基
再建一子城设立郡县仓库于其内而以道部臣统隶
之其旧城则设卫驿递而以镇将统隶之以防雀行不
测则有突至之水患可无虞矣至原议留搜括八万以
卷四十四 第 8b 页 WYG0580-0563d.png
兴新役国用既匮民力愈疲不如守此阨要留四万以
因仍修筑捐四万以助工助辽所省巨而所全多也得
旨徐州负山临河南北咽喉夙称扼要只宜固堤保城
不必更州为府其搜括八万两留四万以备修筑四万
解进助工 丁已吏科给事中黄承昊劾总理河道侍
郎南居益依傍门户躐跻闽抚及升总河迁延不至乞
速令休致得旨南居益依傍门户削籍为民仍追赃诰
命 戊辰升总督三边军务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
卷四十四 第 9a 页 WYG0580-0564a.png
史李从心为工部尚书总理河道(明熹宗实录人居益/字思受渭南 万历)
 (二十九年进士巡抚福建五年迁总河/魏忠贤衔居益遂削籍去闽见明史稿)
明熹宗天启六年七月壬申淮扬庐凤各府属春夏旱
蝗为灾入秋霪雨连旬河溢海啸滨河之邑如泰兴一
县海潮江浪一夜骤涌庐舍冲没人民溺死者无算总
漕苏茂相具状乞赈下其疏于部(明熹宗/实录)
 是年七月初九日黄河决匙头湾洪流倒入骆马湖
 左右自新安镇以下邳宿城外周围皆水荡然大壑
卷四十四 第 9b 页 WYG0580-0564b.png
 田庐淹没数月少减(淮安/府志)
明熹宗天启七年正月乙亥特命原任司礼监秉笔太
监崔文升著总督漕运疏通河道查覈京通等仓前去
会同该部科道及漕臣河臣等官将天下地亩等项额
数银两及漕运岁到粮储数目于出纳之际本折若干
存发若干各按册籍细加查核必尽翻窠臼彻厎澄清
朕既各委亲近内臣亦必重其事权专其责任而后可
以责其成功其各用敕谕关防所司各行拟给使振刷
卷四十四 第 10a 页 WYG0580-0564c.png
夙弊丕变新猷以复我祖宗设立京通漕运等仓之初
(明熹宗/实录)
 天启七年九月庚辰以藩封大典叙录沿河效劳诸
 臣总理河道都御史李从心加太子太师升荫一级
 巡抚山东都御史李精白加兵部尚书总督漕运都
 御史郭尚友加户部尚书 十月己酉河工积逋银
 自天启元年至六年止共二十七万六千八百三十
 两太监崔文升疏闻旨令勒限严追仍令以后徵收
卷四十四 第 10b 页 WYG0580-0564d.png
 桩草等银总解一库岁终会同总督细加查核并立
 考成法以殿最有司 十二月戊戌以少保兼太子
 太师总理河道李从心改户部尚书总督仓场 庚
 子大理寺卿张九德疏辞总河新命不允 丙辰张
 九德升工部尚书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总理河道
 提督军务(崇祯/长编)
 崇祯元年二月丁未浙江道御史范良彦言河流自
 潼关入汴延袤千里开封以西多山水行地中未甚
卷四十四 第 11a 页 WYG0580-0565a.png
 为患至铜瓦厢而东尽皆平野沮洳下湿溃决不时
 故罗家口苏家林王家坝诸处岁筑塞无虚日而其
 所需一应埽料若柳稍桩草𥣻麻等项例招商运买
 缘官价太少未及其半故商人不承遗累里甲兼之
 行水之地树朩凋残咸市之数百里外脚力有费雇
 船有费搬运有费交卸上纳又有费合计岁发官银
 一万两百姓必赔五千馀金而辽饷等额外之输不
 与焉中州腹心之地困苦至此若不讲求长策两河
卷四十四 第 11b 页 WYG0580-0565b.png
 赤子何有见天之日因思河南各府原有额定河道
 岁修钱粮有司征解不时拖欠数多夫此项钱粮即
 使在民若无拖欠系别项借支亦当速抵原数听河
 臣凑手即发如臣所言柳梢等项招商办买一一准
 之民间公平价值或使少沾利息人自乐就滨河小
 民其有瘳乎旨命饬行 四月甲午升总理河道提
 督军务丁启浚为刑部左侍郎 七月已已河道总
 督李从心罢(崇祯/长编)
卷四十四 第 12a 页 WYG0580-0565c.png
 崇祯二年十二月庚午总督河道李若星入援(崇/祯)
 (长/编)
 是年春河决曹县十四铺口 四月决睢宁至七月
 中城尽坍总河侍郎李若星请迁城避之而开邳州
 坝泄水入故道且塞曹家口匙头湾逼水北注以减
 睢州之患从之(明史/稿)
 是年四月大水决郭家觜灌石狗湖平地深七尺由
 下洪渐入黄河(徐州/志)
卷四十四 第 12b 页 WYG0580-0565d.png
 是年辛安口决大水冲城没及女墙官舍民居漂流
 一空(睢宁/县志)
 崇祯三年二月辛亥总督河道李若星疏奏睢宁水
 患至于城池溃决人民荡析固百年来未有之奇惨
 也臣与司道厅县诸臣佥议淤沙壅塞之场根基既
 不坚固又沿河数十里尽皆泥沙深者丈馀浅者七
 八尺求一段故堤不可得若于此筑堤恐随筑随溃
 徒掷金钱于洪波巨浪中河患毫无补救则南岸新
卷四十四 第 13a 页 WYG0580-0566a.png
 堤之不必骤修也明矣若露铺决口始于天启丁卯
 之忧迄今四年于兹涓涓不止渐成巨川其漭漾澎
 湃之势方山岳可撼陵谷可迁此岂寻常决口而欲
 埽料塞之乎则露铺决口之不能堵塞也又明矣计
 惟有开邳坝复故道沿河筑旧堤以为补偏救弊之
 策耳今细寻邳州新筑坝内别有一泓环绕羊山之
 前从此挑浚便可泄水入故道俟工完水涨即开拦
 河坝分正派以杀水势将露铺来口之坝借作迎水
卷四十四 第 13b 页 WYG0580-0566b.png
 之用在堵塞曹家口匙头湾诸处逼水北注则泛滥
 之势自消而睢宁之患可减此目前最急工程不容
 时刻缓者其睢宁旧城湮溃已经三次去年四月十
 四日水涨湮而未溃至七月十五日堤坏而城始坍
 其间历时三月士民犹得移徙若再因循不迁贪沃
 饶之利而忘沉溺之害洚水复至未有不胥人民而
 化为鱼鳖者况此城昔如釜厎今已淤塞就平仍此
 故墟终为陷阱所当即行抚按定议移城不得以县
卷四十四 第 14a 页 WYG0580-0566c.png
 民安土重迁付之不问也前项募夫办料计用银八
 千六百二十六两有奇应于淮安府山阳县河道项
 内动支所当并力上奏 四月辛亥总理河道李若
 星疏解俸薪银五百两充饷优旨纳之 五月戊戌
 总督河道李若星疏解祖陵皇陵节省银助建德陵
 命到日覈收 十月甲子起朱光祚为工部尚书兼
 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总理河道(崇祯/长编)
 崇祯四年十月丁未刑科给事中常自裕上言今岁
卷四十四 第 14b 页 WYG0580-0566d.png
 灾异叠见黄河横决淹没原武阳武封邱延津四县
 尽成湖沼民为鱼鳖讵意昊天不吊夏旱秋霖河水
 怀襄载胥及溺致产赋之区一望灌莽沦滔之后大
 半逃亡诗云民靡有黎具祸以烬哀恫中国具赘卒
 荒言念及斯不觉潸然为民父母者于此时敬天之
 怒毋敢戏豫悯民之艰不遑启处拯溺救焚恤灾捍
 患朝夕皇皇犹虑弗及而尚畏考成之令严催科之
 条恐此二三孑遗非垂而就毙则挺而走险耳两河
卷四十四 第 15a 页 WYG0580-0567a.png
 之间不又为秦晋之续乎(崇祯/长编)
 是年夏河决原武湖村铺又决封丘荆隆口败曹县
 塔儿湾太行堤 六月黄淮交涨海口壅塞河决建
 义诸口下灌兴化盐城水深二丈村落尽漂没逡巡
 踰年始议筑塞兴工未几伏秋水发黄淮奔注兴盐
 为壑而海潮复逆冲坏范公堤军民及商灶户死者
 无算少壮转徙丏江仪通泰间盗贼千百啸聚至六
 年盐城民徐瑞等言状帝悯之命议罚河漕官而是
卷四十四 第 15b 页 WYG0580-0567b.png
 时总河朱光祚方议开高堰三闸淮扬在朝者合疏
 言建义诸口未塞民田尽沉水厎三闸一开高宝诸
 邑荡为湖海而漕粮盐课皆害矣高堰建闸始于万
 历二十三年未几全塞今高堰日坏方当急议修筑
 可轻言开浚乎帝是其言事遂寝又从御史吴振缨
 请修宿宁上下西北旧堤以捍归仁(明史槁二御史/吴振缨 疏载)
 (在六/年)
 是年河决荆隆口趋张秋六年始塞(河南/通志)
卷四十四 第 16a 页 WYG0580-0567c.png
 是年八月大雨河溢(徐州/志)
 是年九月河决西洋庙口及十七铺口邑大水(萧县/志)
 (丰县/志同)
 申佳胤字孔嘉永年人崇祯四年进士授仪封知县
 霪雨河决舣舟怒涛中率众塞其口以才调杞县历
 太仆丞殉节赠少卿 本朝赐谥端悯(明史/稿)
 崇祯五年二月癸未工部尚书曹珖疏覆河南巡按
 李曰宣条议河道四款其一为职掌宜明从来印官
卷四十四 第 16b 页 WYG0580-0567d.png
 河官均任河防责原相等按臣议印河分认职掌以
 各按功罪不惟交制且以相成从前诿卸之习今始
 可以尽破至中州之河道即运河之部臣一切防河
 事宜尤应躬亲督核其一为支收当讲凡河工物料
 买办收存支放弊窦多端耗费无纪按臣立议官买
 通计物料就归德开封二府裒益价值使之均平责
 成印官自买小民既免派扰物料必无折乾此为便
 计其一为核实工役河防易堕率由夫役多虚冒与
卷四十四 第 17a 页 WYG0580-0568a.png
 工糈无实用耳必使夫役既无影占工食始免虚糜
 是宜按月消算通行截给每月终印官出印领关支
 不迟一日不冒一工如有包占侵剋与工料不实即
 以为印河之功罪其一议迁改河官防河重在秋水
 泛涨之时呼吸安危顷刻而判此后道臣升迁务在
 冬季之后期于不误秋防至河厅设立同知通判从
 来已久其升迁选授当一遵此法不至大相悬绝可
 也 三月丁未河道总督朱光祚疏奏崇祯四年夏
卷四十四 第 17b 页 WYG0580-0568b.png
 秋霪雨为灾黄淮湖海交涨冲决淮安府山阳县黄
 河新沟口三百五十丈中深一丈六七尺苏家觜一
 百六十五丈中深一丈二三尺工大费繁迄今未经
 修筑臣会同总漕李待问及司道厅县亲行勘估约
 新沟口工料二万七千八百七十两有奇苏家觜工
 料一万七千六百五十雨有奇二项共需银四万五
 千五百三十馀两臣已陆续凑集各项钱粮责成郎
 中徐标暂驻淮安府料理乞敕工部酌覆行臣转行
卷四十四 第 18a 页 WYG0580-0568c.png
 濒河司道督同各府佐河官一体遵照办筑如限报
 完章下所司 五月丙午擢天津兵备参政朱大典
 为右佥都御史巡抚山东时东抚久缺户部尚书毕
 自严工部尚书曹珖等请以总河尚书朱光祚移镇
 省城兼摄其事下部酌议吏部尚书闵洪学覆奏会
 推新抚势必少需时日而事机难缓河臣朱光祚威
 望夙著见在济宁可以朝夕受事应令兼摄巡抚料
 理战守实系便计即以总河关防行事俟新抚入境
卷四十四 第 18b 页 WYG0580-0568d.png
 接管可也帝以新抚已简用当令刻期赴任光祚不
 必移镇印务付刘宇烈兼摄 八月癸未直隶巡按
 饶京疏报黄河漫涨泗州虹县宿迁桃源沭阳赣榆
 山阳清河邳州睢宁盐城安东海州盱眙临淮高邮
 兴化宝应诸州县尽为淹没而天长高邮宝应泰州
 兴化处处盗贼公行恳求皇上大沛恩膏因使再饥
 之民不愁追呼而专求生计庶恒心少留寇盗亦可
 少弭也帝命抚按严督道府州县抚字剿戢仍将被
卷四十四 第 19a 页 WYG0580-0569a.png
 灾实情勘明以闻 十一月丙辰直隶巡按饶京以
 江北淮安诸郡连岁灾荒流殍载道疏奏为灾民年
 年之计莫如筑新决河口一著淮之盐城庙湾扬之
 兴化宝应皆棋布于河海之滨黄河之水顺流入海
 所恃此两岸之堤今年水汎河身倏迁复将苏觜建
 义等处决两大口各二三百丈河水直从两决口奔
 迅而下入射阳湖遂使相近各邑尽沉水中民所以
 无家无食而思盗也虽塞决工力颇大然不塞恐所
卷四十四 第 19b 页 WYG0580-0569b.png
 失倍多所当乘时议筑即驱此饥民为荷锄戴畚之
 举将两利俱存此又救灾之长计也 已未直𨽻扬
 州府高邮州宝应县灾民杨元达等疏言宝应首当
 黄淮下流之冲去岁六月既遭水患流移尚未尽复
 不意今年六月黄河涨溢淮安苏家觜复溃数百里
 之间庐舍悉沉水厎宝应逼近淮黄水之来也独先
 水之去也独后自六月至今已及半年水势不退无
 复种植之望加以功令严切漕米转盼开徵民间各
卷四十四 第 20a 页 WYG0580-0569c.png
 项催科杂然并起穷民无衣无食舍死计复何之愿
 垂念濒河下邑两被异灾准将本年漕米及一切逋
 欠钱粮慨赐蠲停仍大发帑金赈济俾守死不去之
 饥民不至畏徵而再窜则祝颂皇恩世世以之矣章
 下所司 十二月丁卯山东道御史吴甡以扬州府
 属兴化等州县自崇祯四年六月水涨堤坏决新河
 苏家觜建义口等处修葺未成至今年六月苏家觜
 等口又复大溃由盐城而兴化而宝应高邮无处不
卷四十四 第 20b 页 WYG0580-0569d.png
 被其害其高宝一带漕堤如金门闸九里七颗柳及
 淮安二城(阙/)等处又在在告溃数百里内村舍田庐
 漂荡一空老弱饥溺之情郑图难绘在计臣亦知兴
 盐为异常灾伤矣而兴化漕粮止议半折又每石折
 银八钱夫兴化受水剧于盐城即令全折亦难完纳
 神祖时曾截漕粮数十万石以振山东饥民今独奈
 何吝此数千石米不以恤灾黎也至按臣言塞河一
 事尤中肯綮业蒙明旨诘责矣然时日已久若长堤
卷四十四 第 21a 页 WYG0580-0570a.png
 不为速筑黄淮永无归海之期而兴盐等州县长为
 众水之壑两淮盐课数百万何所取给大盗出没其
 间漕运咽喉从此断矣其关系何如者及今冬末春
 初水势稍退施力颇易至若明年桃花水泛瓠子兴
 歌农时一夺终岁失望伏望严敕漕河诸臣选委廉
 能府佐州县正官会勘确估分理其事责道府董其
 成而抚按操三尺绳其后严限今冬十二月内兴工
 明年三月内报竣更预悬赏格筑塞坚完者纪录优
卷四十四 第 21b 页 WYG0580-0570b.png
 擢迟缓疏虞者重议加罚如是则金钱不致委之逝
 波而责任克专功罪不爽方无委卸之弊矣帝谓河
 决贻害如此所设总河重臣谓何著朱光祚会同总
 漕李待问速行勘估刻期兴工务在坚整早竣其蠲
 恤事并议以闻(崇祯/长编)
 是年六月河决孟津口横浸数百里(明史稿/五行志)
 
 行水金鉴卷四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