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十八
卷三十八 第 1a 页 WYG0580-0492a.png
钦定四库全书
 行水金鉴卷三十八
          江南按察使傅泽洪撰
  河水
 万历二十三年九月二十四日工部题为𨗳淮分黄
 议论未一仰乞圣裁速决大计亟责成功事工科都
 给事中林熙春等题称臣等办事该科于本月初五
 日接得总漕户部尚书褚鈇一本为直言灾民艰苦
卷三十八 第 1b 页 WYG0580-0492b.png
 之状河工缓急之宜恳乞圣明酌议以祛祖陵积患
 以消地方隐忧事奉旨工部知道又于本月初九日
 接得总河工部尚书杨一魁勘河礼科左给事中张
 企程各一本为祖陵水患日深国脉关系匪细恳祈
 圣明鉴照亟敕当事臣工早决治水长策以图保安
 大计事俱奉旨该部知道又于本月十一日接得四
 川道监察御史牛应元一本为河工会勘平成有期
 当事诸臣意见稍异敬陈致一之画以决万全之效
卷三十八 第 2a 页 WYG0580-0492c.png
 事奉旨工部知道臣等窃惟天下有大兴作亦有大
 议论使议论而合也人得持定见而奏肤功议论而
 不合也人将惮异谋而隳成绩今读漕臣之疏则谓
 时有重歉𨗳淮宜先矣读河臣之疏则谓患有相因
 而分黄宜急矣读台臣之疏则谓分黄导淮折衷宜
 慎矣大都谊切奉公何嫌彼此心在为国焉问异同
 惟是旁观者身在委任之外而持议也易当局者身
 在付托之中而任事也难臣等请以淮河关系及疏
卷三十八 第 2b 页 WYG0580-0492d.png
 浚稗议为皇上陈之河自昆崙历数千馀里而至徐
 邳淮自桐柏挟七十二溪而至泗眙而祖陵王气屹
 然中峙盖圣子神孙亿万年钟祥矣汉唐若宋都秦
 都汴岁漕粟不过数十万三十万二十万石而巳国
 家定鼎北平非四百万石无以恃命亦非浮江绝淮
 挽河越济无以通达京师矣且边陲半倚鹾饷亡论
 六十万金场灶星布淮扬即林林总总之生齿高宝
 兴盐通泰等处者亦不可胜算矣以故我朝经理漕
卷三十八 第 3a 页 WYG0580-0493a.png
 河之臣最称隆重其经理漕河之费亦最称毁繁而
 不虞其今日之昏垫至是也为今之计倘亦一并分
 黄乎则珠米桂薪之地何堪大兴九死一生之民何
 当重役万一外变激发祸不在祖陵而且在地方此
 漕臣之所以有酌议之请也倘亦一意𨗳淮乎则淮
 势既分强河不无倒灌河势益振弱淮岂能相容万
 一祖陵再沦祸不止运道而且移郡邑此河臣之所
 以有并举之请也臣等私心以为天下事当论利害
卷三十八 第 3b 页 WYG0580-0493b.png
 亦当论利害之重轻盖利害在人者人犹得而握其
 权利害在天者人不得而操其柄则治人治地之别
 也治人无法则有河工乱无河工亦乱治地有法则
 无灾不乱即灾亦不乱顾其机则又在人而不在天
 耳今河臣杨一魁业已奉有重托科臣张企程业已
 奉有特遣上流分黄一并勘议具奏业巳奉有明旨
 是淮河大役悉以付河臣矣在河臣之疏一则曰效
 有可必一则曰利亦甚多是淮河大役亦悉以身肩
卷三十八 第 4a 页 WYG0580-0493c.png
 之矣河臣既以身肩淮河则据其原疏所请亦不过
 六十八万金而止也国家虽甚称诎措处亦可苟完
 倘此时犹泄泄未决恐日甚一日如根本重地何独
 不可及今责成令其得以便宜从事乎如其只𨗳淮
 而可也则周家桥武家墩高良涧金家湾芒稻河子
 婴沟泾河之一一疏泄也惟河臣如其必分黄而可
 也则黄家坝毛家沟渔沟五港口之一一疏泄及娘
 子庄鲍王口之当有待也亦惟河臣如其𨗳淮分黄
卷三十八 第 4b 页 WYG0580-0493d.png
 即折衷而可也则金家湾芒稻河之当从省黄家坝
 之当略浚鲍王口之当尽挑高良涧之当建闸淮安
 城北之当益广也亦惟河臣大率以数十万两而听
 其设施以数万馀众而任其调度自是而某处当增
 也不得为虚冒自是而某处当减也不得为刻削务
 求一劳永逸无负朝廷任使乃为快耳不然而糜费
 金钱粉饰功绩臣等且以白简从之矣惟是劳民动
 众容有意外他虞臣等所以处之者则诸臣疏中犹
卷三十八 第 5a 页 WYG0580-0494a.png
 未及焉永乐中宋礼原武之役发丁夫十有六万而
 无怨言者以蠲租百十万石也景泰中徐有贞张秋
 之役发丁夫五万八千而无怨言者以蠲濒河民牧
 马庸也况今大祲何妨破格是蠲免不可不议也董
 率官员惟廉生威惟能集事倘得正官解印专理庶
 为上策即不可得就择佐领悬以旌书而省义原非
 受禄果效有勤劳省祭咨吏部超选义民亦给扁冠
 带有差是劝赉不可不议也海口郎中樊兆程曾有
卷三十八 第 5b 页 WYG0580-0494b.png
 河防末议谓十六年开里河丈报二钱其实未给毫
 末十六年开魁山日报四分其实只给一半合无佥
 派之夫仍就丁免差召募之夫只就工算值其工食
 毋经胥吏牌长有司不妨烦琐逐名包封唱名给散
 是禁尅不可不议也聚众数万岂尽一心谓宜定以
 界限编以字号以一约十以十约百庶免諠哗亦杜
 强窃是纪律不可不议也诚如是则兴作之中即沾
 帝赈灾罢之众岂惮子来将见应协神人灵效山岳
卷三十八 第 6a 页 WYG0580-0494c.png
 即书所称地平天成何以加焉伏乞敕下该部覆议
 速行河道诸臣分猷共念刻期举行至于犒工之惠
 恩出自天并乞俯允河臣之请以鼓亿姓之心臣等
 无任悚息待命之至奉旨工部知道先该四川道监
 察御史牛应元题为河工会勘平成有期当事诸臣
 意见稍异敬陈致一之画以决万全之效事顷臣巡
 按江北目击祖陵水患于是绘图为说及条陈疏𨗳
 方略上闻荷蒙圣明嘉纳特遣科臣张企程会勘节
卷三十八 第 6b 页 WYG0580-0494d.png
 据本官同总河工部尚书杨一魁奏报疏泄要宜及
 陵园水消尺寸不独圣心喜慰满朝臣工莫不快称
 二十年酝酿之患从此可以解除且冀旦夕确有成
 画速奏厎绩也不谓近接邸报该巡按御史崔邦亮
 题请治河台臣期臻实效等因闻者莫不讶异臣以
 邦亮素有才名岂讵孟浪多事若此近又接总漕户
 部尚书褚鈇揭帖为直陈灾民艰苦之状河工缓急
 之宜恳乞圣明酌议以祛祖陵积患以消地方隐忧
卷三十八 第 7a 页 WYG0580-0495a.png
 事大都谓地方灾伤九死一生之民不能供极大难
 成之役欲先将高良涧建坝及周家桥金家湾芒稻
 河子婴沟泾河等处各亟议疏通以为目前𨗳淮之
 计可以计日成功而黄家坝分黄之役工力重大姑
 在所缓等因则其意似与杨一魁张企程奏称已勘
 定自黄家坝为分黄之计者若少相左然后知邦亮
 之疏盖有激乎其言之也今照添差非宜业经科臣
 林熙春等建白该部具覆无容别议惟是事在为公
卷三十八 第 7b 页 WYG0580-0495b.png
 何嫌异同而斟酌万全总归一致则诸臣之见正所
 以相济而非所以相左也臣尝躬历其地体察颇真
 敢忘固陋再以诸臣之见折衷论之盖治水犹治病
 然病有的證善医者对證投剂而尤分君臣佐使以
 为缓急先后则其术周详稳妥而病无不治矣若持
 一偏之见举一而废一昧标本之宜百药而难试岂
 所以语国手也哉臣请先言黄淮的證而后及今日
 治病之方则标本当分而功难偏废也夫黄淮的證
卷三十八 第 8a 页 WYG0580-0495c.png
 何在乎初因草湾之开宣泄不利遂致黄流上壅继
 因黄流之壅遇涨逼阻遂致淮流下决寻因淮流下
 决清口空隙黄水乘而上演遂致有门限沙之垫至
 于沙垫堤防淮壅而溃为患遂滋甚矣此则千百年
 主受之海口向未告阻数百年交会之黄淮向未告
 逆而独二十年来酝酿之患所由致也谓非黄淮之
 的證欤的證在此今诚欲为治标之图则如督臣言
 𨗳淮南下曲防大破诸溃俱泄其势诚便而其工诚
卷三十八 第 8b 页 WYG0580-0495d.png
 甚易者但旁溢之积浮可期尽祛而岸内之正流终
 难倒行若清口之壅如故则病根固自在也岂完计
 乎此河臣之不敢专力于彼者良非无见巳诚欲为
 治本之图则如河臣言分黄他避淮流无侵百病尽
 郤其功诚大而其利诚甚远者但水势之通塞难尽
 预定而交会之风脉不可有妨若岁月之效莫必则
 受病殆无巳也岂急务乎此督臣之不欲首议乎此
 者良非无见已督臣有见则司道偏主分黄而将高
卷三十八 第 9a 页 WYG0580-0496a.png
 良涧通不议估者非也其必周家桥虽云冲开而伏
 落以后之浅阻仍加疏浚可也武家墩虽已开放而
 泾河子婴沟之下流仍加挑辟可也至若高良涧之
 建坝让水犹或有限曷若抽厎建闸所泄更属无滞
 乎如是则出口尽多自可以助清口宣泄之所不及
 而淮流泛溢之病将无不除矣其金湾芒稻二河既
 称泄水甚快则再阔十丈之工姑从省焉可也少俟
 前工报完再看水势缓急而为之图可也无巳先将
卷三十八 第 9b 页 WYG0580-0496b.png
 三闸中间隔砌拆去令其全口广利常常通流亦可
 也何者水一落岸即旁堰诸泄口终归涸断又何必
 过需远际之河道虚令空阔为乎则节其财力以充
 正项急用似为计之得耳是则以河臣之见酌行督
 臣之策乃所以相济而非以相左矣河臣有见则司
 道专主𨗳淮而于五港等工槩不之急者亦非也其
 必清口沙虽云见辟而伏落水厎之板泥期于尽挑
 之可也鲍王口虽已冲决而运河五港之下流期于
卷三十八 第 10a 页 WYG0580-0496c.png
 尽疏之可也至若淮安城北之故道商民向愿疏通
 以便船货往来曷若量与准行益广分流乎如是则
 下流迅利自可以助草湾宣泄之所不及而黄流逼
 阻之病将无不除矣其黄家坝分黄工力既称浩大
 即小估四十馀万之费姑从省焉可矣稍俟前工报
 完再看水势缓急而为之图可也无已先顺决口以
 下凡有浅阻去处略加疏浚拆去入口原坝或更置
 稍宽使水涨则分泄以杀清口强逼之势水落则顺
卷三十八 第 10b 页 WYG0580-0496d.png
 流以保清口交会之脉两利而俱存之亦可也何者
 清口一通则黄淮相附而行原自顺轨又何必过为
 上流之强挽虚糜金钱为乎则节其财力以充正项
 急用似为计之得耳是则以督臣之见酌行河臣之
 策亦所以相济而非以相左矣盖良医治病期于病
 除斯已故不可使方外有馀證亦不可使證外有馀
 方臣愚所谓标本宜分而功难偏废者此也其财力
 之省而易就无俟言也伏祈敕下该部行令会勘诸
卷三十八 第 11a 页 WYG0580-0497a.png
 臣再加采择施行未必非合异为同终奏厎绩之一
 助矣他如黄堌口之果否可无节制小河口之果否
 可无开通归仁堤之果否可恃永赖诚恐早不为所
 万一涓涓不塞流成江河他日引全黄而南徙不但
 地方沦溺可虞而关系祖陵利害尤不啻淮溢之患
 止于漫衍浸渍巳也此臣业已备陈曩者原题疏中
 而部覆未之及者伏乞天语并加叮咛申饬当事臣
 工通一勘议渐次修举则尤万全无弊之术也缘臣
卷三十八 第 11b 页 WYG0580-0497b.png
 犬马愚悃欲始终少裨大计兼恐诸臣意见稍持亦
 不无耽延误事之忧故敢不厌喋喋徒避冯妇之诮
 乃尔统惟圣明鉴照臣不胜瞻仰屏营之至奉旨工
 部知道通抄到部送司案呈该部看得今日治河要
 务不越𨗳淮分黄二者而已故督臣褚鈇之欲先𨗳
 淮者谓时诎难以举嬴也河臣杨一魁之欲并分黄
 者谓一劳可以永逸也已经本部覆请举行无容别
 议外兹台臣牛应元之条陈则又折衷二臣之疏总
卷三十八 第 12a 页 WYG0580-0497c.png
 为一致之论谓如督臣之欲先𨗳淮当酌以河臣之
 见济其所不及如河臣之欲并分黄当参以督臣之
 议助其所不逮庶彼此相济而绩用可成然又为祖
 陵万年虑也则谓黄堌口之决当制小河口之淤当
 挑与夫归仁堤之恃赖当培盖台臣原历地方得于
 闻见之真故其所以酌量区画者若此其深且远也
 而科臣林熙春等之具奏则又权衡台臣之论而专
 重于责成谓或先治标以泄淮壅或并治本以杀黄
卷三十八 第 12b 页 WYG0580-0497d.png
 势责在河臣或高良之当建闸或金家湾等处之当
 从省或鲍王等处之当尽辟亦责在河臣庶责任既
 专而功效易就然又为劳民动众计也谓宜急蠲免
 以恤灾民厚劝赉以鼓众志禁侵尅以惠夫役严纪
 律以肃人心盖科臣看阅奏章得于参考之详故其
 所以决筴定谋者若此其周且悉也总而论之大要
 谊切为国而非所以为私志期相成而非所以相戾
 其为今日河工之裨益也岂浅渺哉恭候命下备行
卷三十八 第 13a 页 WYG0580-0498a.png
 河道诸臣将二臣所奏各项事宜遵照逐一举行惟
 黄堌口等处应否处置再加勘议俟工费稍有馀剩
 次第修举其蠲免一节再俟抚按衙门酌议具奏定
 夺缘系𨗳淮分黄议论未一仰乞圣裁速决大计亟
 责成功谨题请旨奉旨是(题覆河/工奏议)
明神宗万历二十四年正月甲申工部覆工科都给事
中林熙春题河工疏窃念𨗳淮分黄两役并举至为重
钜而分黄之工比之𨗳淮分数尤多在事诸臣矢心协
卷三十八 第 13b 页 WYG0580-0498b.png
力业有成效但今漕船过淮在迩淮凤播种届期春夏
雨水多少尤难预度若不趁此春和刻期攒完将来国
计民力何能兼济科臣林熙春题议及此诚为有见乞
敕各官将𨗳淮分黄一应工程各照分管地方责令夫
役昼夜兼工依期完报若有怠玩误事许该督与勘河
科臣指实参奏庶祖陵永安河患永弭而运道农时两
无妨碍矣诏如议行 辛卯工部覆工科都给事中林
熙春题河工乘时报完等事上命便行与管河各官严
卷三十八 第 14a 页 WYG0580-0498c.png
督工程毋致延缓 二月甲子直𨽻巡按况上进题河
工已无遗策运道切有后艰宜将不急之工停止一面
竭力分黄一面并力清口庶分𨗳诸务方收实效部覆
如议工部题秋冬河防已竣经管各官罗大奎等十一
员高邮等州知州等官许一诚等五十三员嘉奖高邮
等州判官等官施奉等五十五员优奖徐州等州同知
等官丁偕等四十四员量奖睢州等州判官等官都钟
等十二员戒饬斥逐提问从之 三月丙申工部覆御
卷三十八 第 14b 页 WYG0580-0498d.png
史蒋春芳题分黄𨗳淮之说真是石画第分黄即所以
𨗳淮而分黄之工未就则清河口之辟沙高良涧武家
墩之建闸周家桥之疏河抚臣之议亦确乎其不可易
者盖所以避时下泛涨之水纾祖陵眉睫之急也若分
黄大工就绪门限淤沙尽辟祖陵无恙黄淮顺轨则此
数处不妨堵塞使淮水专由清口而出亦无不可今二
渎春流无恙各工渐次厎绩乃喜事异论丛尔多口泥
堪舆者曰分黄之工遂成则淮黄不交有伤王气拘区
卷三十八 第 15a 页 WYG0580-0499a.png
见者曰高堰不拆则淮流泛滥终淹祖陵不知武家墩
高良涧周家桥即所称高家堰也高良涧其中而武家
墩周家桥其首尾也开此三处即拆高家堰矣必如何
方谓之拆也而堪舆之说尤无根据盖二流之合始于
武庙初年祖陵之葬肇于胜国末造我国家熙运过卜
原不系此况分黄工程毋论淮黄依合且有重添一合
襟者而论者特未之思耳信如彼拆堰之说水直南射
与黄风马牛不相及合襟安在风气安在信口而谈其
卷三十八 第 15b 页 WYG0580-0499b.png
于国事若秦越人之视肥瘠不足听也徒使当事者闻
之嚣然灰其任事之心唯是分黄与辟清口沙为第一
要务但往者黄流未分一时积淮宣泄未及故不得不
开周家桥武家墩等处以泄泛涨之水权为急救祖陵
之计若高家堰之不当拆则固无容议者乞禁浮言庶
便责成议论既定而肤功可奏疏入从之 四月甲辰
户部覆总督褚鈇奏摘陈𦂳要河工上曰河工重大夫
役待哺钱粮不敷准借与盐银五万两令工部作速补
卷三十八 第 16a 页 WYG0580-0499c.png
还仍截留漕米六十万石济用 八月辛丑礼科左给
事中张企程题祖陵防患宜固河流分泄当亟乞将前
勘应开下流诸工俟秋冬农隙集夫兴举其一应开泄
入海白驹场等处河道都俟再勘不妨暂停以省劳费
章下工部 壬寅工部题覆总督河道工部尚书杨一
魁条议分黄𨗳淮事宜十事一议展河岸以固堤防盖
旧河身阔二百馀丈尚有缕堤遥堤以束之而新河面
窄土松伏秋之防不可不虑宜于新渠中坚处所再辟
卷三十八 第 16b 页 WYG0580-0499d.png
二十丈以广容纳两岸效遥堤之制另筑厚堤一道以
固冲击其王家口周庄为运道经由之地令加浚凿并
筑坚堤以便牵挽工期三载费约八万于大工馀剩数
内支用一议长夫以时修守盖黄坝至五港口约三百
馀里河堤始创势易溃决议设夫一千七百名以待修
救之用而州县之加派果难乃于镇口闸原设夫内裒
四百名并高家堰堤夫八百名尽调新河防守于山阳
长夫裒拨高堰清江浦诸处分守又以折盐引银岁募
卷三十八 第 17a 页 WYG0580-0500a.png
五百名责令遇有浅阻亟为挑浚则夫不增而用足一
议设专官以便责成盖修浚虽以夫役而督率要在专
官其娘子庄以下应以府同知张兆元专为督察仍管
清军马政而以总捕巡盐二事改委通判其旧用巡检
者改设主簿二员各有信地则管理可以无虞一议裁
新堤以免壅淮一议修祖陵以培国脉一议立河官以
理淮泗(俱入/淮河)一议设官兵以严稽察盖五港口淮口地
界四邻河海既通奸凶出没应添设五港巡检司安东
卷三十八 第 17b 页 WYG0580-0500b.png
县提调官吏弓兵俸粮于盐课募夫数内动支专司稽
察一议放湖水以疏漕渠(入运/河)一议建庙宇以答灵贶
盖河之有神所从来矣而自建功以至竣役河伯效顺
酬报宜隆除坌庙及五港口立庙外议于黄坝周庄
所各建庙祀请赐庙额以示崇报一议备钱粮以储岁
用盖守救之官既立则物料亦宜并储宜于瓜洲通济
镇口诸闸如仪真事例量取船税以济河工之用一议
辟清口以𨗳淮流一议浚海口以免内涨(俱入/淮河)疏上如
卷三十八 第 18a 页 WYG0580-0500c.png
议行 九月戊戌工部奏河工告成宜加叙录以酬积
勚如杨一魁褚鈇李戴沈思孝徐作吕鸣珂张天秩乐
元声张企程蒋春芳杨俊民荆州玉张允济杨光训等
及有司官共效赞襄俱应分别升录荫叙即一手一足
槩当酬赉以竣通漕护陵分黄𨗳淮之绩 甲辰总督
漕运褚鈇奏再议分𨗳未尽事宜条陈塞黄堌口等事
章下工部 十月丙寅工部覆直𨽻监察御史蒋春芳
题河工告成善后事宜条为一十六款乞敕河漕部院
卷三十八 第 18b 页 WYG0580-0500d.png
等官遵照施行一筑边堤以障溃决一砌新河以禦冲
刷一裁张福堤以纵淮流一岁浚清口以防壅塞一疏
籍家河以分横流一辟五港口以助宣泄一建减水坝
以分暴涨一积物料以济缓急一设铺舍以处夫区一
议修闸以杜陵害一复浅船以疏河身一填泗城以护
陵寝一治沟渠以兴水利一塞黄堌口以防河徙一固
王公堤以保漕渠一专责成以臻实效其说与漕臣合
部覆如议(议详/见后)而后复有会勘之议工科署科事刑科
卷三十八 第 19a 页 WYG0580-0501a.png
给事中李应策奏河漕意见稍分乞敕协谋以急国患
事部议黄堌口之决而南也在肃砀睢宿则病于淹没
在徐州至宿迁三百三十馀里运道颇艰故漕臣褚鈇
谓黄堌旁浅太多徐邳之河几夺以塞黄堌口为一义
河臣杨一魁谓决口至一千二百馀丈深三丈两岸浮
沙坚筑固难措手虽下楗捲筑犹之无益河性趋下势
不可回况往年全河尽注徐邳下流壅塞镇口张秋每
患灌淤今年黄堌分流暴涨得泄既于镇口有补又于
卷三十八 第 19b 页 WYG0580-0501b.png
运道无伤唯当于水涩地面筑草坝制朩闸引诸湖之
水以济目前浚小河口增筑边堤通睢宿一路之垫护
凤泗万年之脉盖漕臣主运河臣主工各自为见而方
经赏赉之馀遽为异同之见故不得不再行析议者也
 丁卯河道尚书杨一魁漕运总督褚鈇各奏辞荫上
以治河厎绩加恩巳有成命不允所辞 辛未吏题河
工诸臣杨一魁褚鈇徐作等各升叙荫录如工部议报
可 乙亥工部题漕河黄堌口应塞应止公同会勘
卷三十八 第 20a 页 WYG0580-0501c.png
十一月己亥吏部题原任郎中黄承玄驻劄徐睢兼
管吕梁洪徐州洪事务报可 已未工部覆总督褚鈇
黄堌口速行疏浚报可 十二月己巳工科给事中杨
应文奏勉留漕臣褚鈇与河臣杨一魁同心协理章下
工部 丁丑河道尚书杨一魁奏酌复漕河旧制谓黄
堌口一股由虞城夏邑接砀山萧县宿州至宿迁出白
洋河一小股分萧县两河口出徐州小浮桥相去不满
四十里且系先年河经故道所当疏浚与正河会接济
卷三十八 第 20b 页 WYG0580-0501d.png
运道夫役之用集山东河南徐邳徭夫二万限止两月
更于镇口闸以里诸湖之水通放与小浮桥二水会则
黄堌口不必塞而运道益无阻滞之患部覆如议行(明/神)
(宗实/录)
 是年黄堌口决经年寸草不生(睢宁/县志)
 按黄堌口地属山东单县𦂳接河南虞城界由夏邑
 永城及南直隶萧砀宿睢地方至小河口白洋河复
 入运河此口南射归仁集石堤关系祖陵最称要害
卷三十八 第 21a 页 WYG0580-0502a.png
 本口初决时阔一千二百五十丈深二丈七八尺万
 历二十五年间复勘止阔六百馀丈内有沙渚二水
 中分各阔四五十丈经虞城孔家楼接砀山县刘家
 集至王家桥九十馀里俱有河形口阔三百馀丈水
 深七八尺自王家桥至狐父桥十里系黄河故道口
 阔一百馀丈水深一丈四尺自狐父桥至萧县界三
 十里有大河形口阔一百三十馀丈水深二丈二三
 尺自萧县界起入盘岔河至两河口七十三里亦有
卷三十八 第 21b 页 WYG0580-0502b.png
 河形口阔一百二三十丈水深一丈五六尺自两河
 口由山西坡瓦子口入永堌湖至宿州地方徐溪口
 七十馀里俱坡水散漫深七八尺自徐溪口至符离
 桥时村一百一十里阔六十馀丈深一丈七八尺自
 时村由灵璧县地方孟山睢宁县地方庙湾口宿迁
 县地方耿车至小河口俱三十里小河口迤南有白
 鹿湖邸家湖二湖虽系潴水湖面阔远一遇北风则
 怒涛奔逸势必南侵虑为祖陵之患近自归仁集起
卷三十八 第 22a 页 WYG0580-0502c.png
 至孙家湾特筑遥堤一道捍禦之名曰归仁堤计长
 七千六百八十二丈八尺况今黄堌决口之水复经
 其下则其关系于祖陵也更甚而其防范于先事也
 宜周当事者须急堵黄堌口俾黄水尽入徐邳正河
 以济运道仍坚守归仁堤使横流不致冲突盱泗以
 保祖陵此正今日第一要务特表而出之以告后之
 任斯责者(张兆元黄堌/口归仁堤考)
 
卷三十八 第 22b 页 WYG0580-0502d.png
 
 
 
 
 
 
 
 行水金鉴卷三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