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十二
卷三十二 第 1a 页 WYG0580-0425c.png
钦定四库全书
 行水金鉴卷三十二
         江南按察使傅泽洪撰
  河水
明神宗万历十五年十月辛酉先是黄河暴发将原修
镇河堡西岔河大堤并栏水堤冲决巡抚以闻夺督工
官指挥陈绩等俸半年仍条四事曰酌堤防储柴草专
责成宽期限从之 已亥大学士申时行等题国家运
卷三十二 第 1b 页 WYG0580-0425d.png
道全赖黄河之从东注下徐邳会淮入海则运道通河
从北决徐淮之流浅阻则运道塞此咽喉命脉所关最
为𦂳要先年河尝北决张秋决金龙口等处皆命大臣
往治夫役钱粮动以数十万计然后成功嘉靖以来河
之冲决多在徐邳以南自朱衡开南阳新河潘季驯塞
崔镇筑高堰以后河道安流粮运无阻故近年以来惟
见下流之通而不虞上流之害河南一带地方修防疏
懈堤岸卑薄者间亦有之今年河流散漫自开封封丘
卷三十二 第 2a 页 WYG0580-0426a.png
偃师等处及直𨽻东明长垣地方多有冲决失今一不
治明年河水再至势将北徙上流不下徐淮则运道甚
可忧虑此不可不亟为之图也查得先年设有河道都
御史凡河南山东南北直𨽻河漕经行之处皆属统辖
近来裁革此官分属各巡抚管理责任既分事权不得
归一今黄河冲决多在河南馀流所及又在直𨽻若冲
安平曹濮又在山东各该巡抚虽已委官相视画地修
筑然或彼此不相照应万一推诿必致误事臣思河道
卷三十二 第 2b 页 WYG0580-0426b.png
未至大坏不必复设都御史但差风力老成给事中一
员往河南等处踏看冲决处所稽察各该管河官员就
便催督兴工各处钱粮会同巡抚官随宜调发期以初
春起工夏间毕事即伏秋水发河流不至北徙徐淮以
下自然安流而运道可保无患矣是日传谕工部朕闻
河南等处地方黄河漫流先年旧堤多被冲决即今曾
否修筑未见奏报著各该抚按官督率管河官员用心
经理还选差风力老成给事中一员前去各该地方踏
卷三十二 第 3a 页 WYG0580-0426c.png
看并催督工程如有怠玩旷职推诿误事以致妨害运
道者即指名参奏拿治 丙子工科都给事中常居敬
陈河道事宜一开报之当时议令管河司属各官将河
道有无通塞河工有无修举俱季报部科以便查考一
钱粮之当稽议令河道诸臣一切岁终经费年终明开
条件具疏奏闻奏册清册部科备照庶因钱粮以稽河
工而虚冒之弊可免一责成之当严议令管河府州县
官查照典制各住分管地方不许别项差委督抚管河
卷三十二 第 3b 页 WYG0580-0426d.png
司道时常巡视督率修防遇有涨决一面具报一面兴
修如废职怠事即据实参奏一河臣之当择议令河道
原缺容本部查司属中才望相应者咨送吏部勿泥资
序部覆如议 乙卯敕工科都给事中常居敬查看河
道催督工程命礼部铸给关防 十一月戊子工部覆
总督漕运杨一魁题挑浚帮筑事宜一草湾口应量挑
东岸长二百六十丈西岸长四百丈工料银共六千一
百四十四两六钱零一崔镇徐升黄家觜三坝止拆石
卷三十二 第 4a 页 WYG0580-0427a.png
从下另砌量浚引水支河祖陵东南护堤外用荒石砌
子堤一道高四尺根阔三尺长与大堤等工料银三百
一十七两零一挑浚淮安府临城涧河四千二百丈计
工料银四千四百四十八两四钱一帮筑范家口堤坝
除原估银四千馀两外续用过工料等银六千馀两一
包砌清河口惠济祠前里河堤长五十七丈砌石高一
十二层本祠后外河长五十四丈五尺砌石高一十三
层工料等银共二千五百九十九两六钱四分一天妃
卷三十二 第 4b 页 WYG0580-0427b.png
坝加筑平满排钉桩朩内外用石包砌坚固以防冲洗
各项工料共该银一万九千五百九两零俱于原题浚
草湾未用银两动支其拆开崔镇等坝并筑砌天妃坝
计费不多俱于河道岁修银内酌量支用得旨崔镇坝
应否该拆候差科臣到彼再议定夺馀依议行 十一
月辛卯诏河道堤防节年修筑不坚以致冲决该管官
五年内者巡抚夺俸三月道官降俸一级内养病致仕
者不许推用见论劾者从重议处馀年远者姑免究
卷三十二 第 5a 页 WYG0580-0427c.png
十二月甲申工部覆督理河工给事中常居敬议于大
社集南新修月堤之内复取土填实深潭再加修筑以
联旧址次将大社集以东至白茅集百馀里堤照旧增
修其茅家潭三尖口等处决口与东明县护城堤并议
修筑土方工食俱于该府库贮蒿草及存粮银内如数
动支上从其议(明神宗/实录)
 是年决祥符刘兽医口决兰阳铜瓦厢后决封丘原
 武又决长垣之大社集毛家口茶城亡何又报淤(续/文)
卷三十二 第 5b 页 WYG0580-0427d.png
 (献通/考)
 是年冬十月命工科给事中常居敬相度黄河议修
 治之策时黄河漫流自开封封丘偃师及东明长垣
 多冲决大学士申时行言失今不治河将北徙上流
 不下徐淮则运道可忧故有是命已而督河杨一魁
 议因决济运导沁入卫居敬言卫辉城卑于河恐一
 决有冲溃之患沁水多沙善淤入漕未便不如坚筑
 决口开河身加浚卫河民得灌田尤为完计上从之
卷三十二 第 6a 页 WYG0580-0428a.png
 (明纪事/本末)
 是年黄河又决荆隆口冲溃长堤入长垣东明二县
 寻塞之后二年复创筑遥堤长二千九十丈以防涨
 漫 沁河又决莲花口金屹水浸获嘉新乡一带
 寻塞之亦加筑堤坝以防涨漫(南河/全考)
 大名府属长垣东明二县旧有长堤一道延亘一百
 三十里东至山东曹县白茅集西至河南封丘县新
 丰村止堤外即有淘北河一道相传即黄河故道也
卷三十二 第 6b 页 WYG0580-0428b.png
 万历十五年河由河南封丘县荆隆口决入挟淘北
 河冲决本堤之大社口两邑昏垫 沁水至武陟县
 与黄河会合其湍急之势较黄河益甚而武陟东岸
 之莲花池金屹最其冲射要害处也万历十五年
 沁从此决新乡获嘉一带俱为鱼鳖每年堵筑埽坝
 劳费不赀且坝内为商民辏集之处烟㸑不下千馀
 倚堤为命今议甃石四百三十五丈随守随修限以
 三年告竣此堤一成永久可恃而议者畏难尚未兴
卷三十二 第 7a 页 WYG0580-0428c.png
 举其北岸大樊村亦系埽湾要害帮堤捲埽均在司
 河者留意焉(河防/一览)
明神宗万历十六年正月癸巳工部覆总督漕运右佥
都御史杨一魁条陈十事一改闸座以便防守谓古洪
当黄水之冲为入运咽喉闸制上阔下狭闸板难下水
入易淤且闸座太低一遇泛涨水从上漫千夫辟易无
可奈何欲将前闸乘此改修高下广狭务俱一律此计
之善者也拟允行一严启闭以杜淤垫谓古洪内华二
卷三十二 第 7b 页 WYG0580-0428d.png
闸建设之初原为伏秋水涨恐致漫淤闭闸坚守不得
擅开以严其防也但地居冲要官使猬集势难阻遏欲
比照淮安通济闸事例每年于六月终旬筑坝不许擅
开即贡鲜船只亦酌量盘剥此固为运道完计第官民
商贾国课攸关一旦筑塞不独困商且税额缩矣况贡
艘旧屯留京又不可辄议乎拟仍旧一开支河以备缓
急谓运舟自茶城入闸乃其故道与河隔远自河决秦
沟改繇浊河口入徐淮乃与茶城𦂳相对冲又戚家港
卷三十二 第 8a 页 WYG0580-0429a.png
湍溜难挽舟多覆没前道臣舒应龙另开塔山支河颇
称利便而坝闸未建旋复淤阻中河郎中陈瑛始开古
洪内华以代塔山五年于兹而复遭淤塞安可不为之
计也欲挑浚塔山支河建立坝闸令与内华相等八九
月后公私船只两道并出固亦有见第闸河水泉不多
分而为二不识能常继否拟会勘一移官夫以资策应
谓古洪内华堤夫六百名伏秋水涨修守不足且责闸
官以调度弗能也欲将吕梁洪夫分调一半移住古洪
卷三十二 第 8b 页 WYG0580-0429b.png
以资修浚管河同知原任邳州者移住境山遇有𦂳急
往来督视固属远虑第吕梁古洪相去颇遥安土之民
难以骤徙与职官改驻不同也拟会勘一复故道以定
长策谓黄河旧出小浮桥水势顺利运道安行累岁变
迁致梗运道虽建闸启闭犹时淤塞非本计也欲修复
故道自归德以下丁家道口浚至石将军庙令河仍自
小浮桥出若抚按各为其民则止浚砀山韩家口河五
十里诚亦有见第其费有出与否其道可开与否宜行
卷三十二 第 9a 页 WYG0580-0429c.png
令抚按勘科酌议以请者也拟会勘一放浊溢以固堤
岸谓黄河缕堤修筑加高而堤内洼下夏秋间河水外
涨雨水内浸其堤易坏欲仿栲栳湾堤势将徐邳一带
堤内洼处春间开口泄水其与遥堤隔远者从便筑小
月堤以防其溢此计之便者也拟允行一引沁水以济
卫河谓黄河挟沁水入卫繇天津下海久矣自河徙而
沁与俱南卫水时苦涸竭其流浊也欲仿徐有贞广济
河之势引沁入卫不使助河为虐且乘武陟间沁水方
卷三十二 第 9b 页 WYG0580-0429d.png
决因便疏浚万夫一月之力耳固自有见第考先臣
霍韬并有分沁入卫之议似欲藉以杀河患非为卫
水益也改作入卫经费既难冲决可虑拟会勘一浚河
身以抑泛滥谓善治水者以疏不以障年来每遇水发
堤上加堤遂令水高凌空不啻过颡滨河城郭决水可
灌可为寒心欲于秋冬之际探测河身深浅随处挑浚
盖虑患之极思也第黄河之沙从水去来恐难以人力
治之且入冬则河南一境坚冰瀰望浅深将安测乎拟
卷三十二 第 10a 页 WYG0580-0430a.png
会勘一开水门以免横溃谓黄河发星宿入中国合华
夷之水千流万派归于一壑泛溢其常也况孟津以下
土疏易冲故先臣丘浚请多开水门以杀上流之势诚
为有见今欲于黄河分流故道量设减水石门以泄暴
涨是一说也第恐黄水汹涌石门之所泄几何倘涓滳
不禁致成横决未获其利先滋之害矣拟报罢一处河
费以免偏累谓河上岁修银三万两内仰给于河南者
九千今本省灾伤屡闻拖欠甚多而河工势不容缓欲
卷三十二 第 10b 页 WYG0580-0430b.png
将本年扣省米价银三万七千馀两留备淮上支用其
河南解淮银九千两免行起解似亦两便但户部咨称
米价原系边饷难以议留宜将本年额内量留九千两
抵河南解数以后仍照例分解不得偏主于其间也拟
允行从之 丙申户科给事中李廷谟奏国家防河如
防虏均非可以泄泄制之者今边臣自督抚而下必阅
历鍊习始为推毂贤者久任加衔自佥宪得至参政布
政甚则节钺寄之用是人思竭力而收效者宏河臣则
卷三十二 第 11a 页 WYG0580-0430c.png
不然按次议差才者不必用用者必才且计日瓜代河
之要害缓急既无暇身尝一得代去即河患孔棘不为
累也又何必计久远哉宜略仿边臣法凡差管河司官
务择其人期以岁时著有成劳径转河道总督员缺得
渐次推用则人人思奋而河工有济矣疏下该部 二
月壬戌漕抚扬一魁奏辨御史祝大舟论劾乞敕河臣
查勘徐邳遥堤是否如旧缕堤高堰先经冲损者即今
曾否修葺钱粮有无乾没成功是否毁坏一切不敢规
卷三十二 第 11b 页 WYG0580-0430d.png
避疏下该部 丁丑工部覆议黄河为患自古巳然而
治河之难中州为甚何也其地沙壅土疏修筑既难平
原多旷一望千里无崇山复岭之束独恃捲埽以列防
自为捍蔽故功难就而费亦滋今据科臣常居敬抚臣
袁贞吉按臣王世扬会勘集议工程地亘千里连于县
界两省而唐家口为黄河要害在考城曹县之间两省
居民互相盗决尤于运道大有关者宜分地专官严程
修筑工在祥符荥泽中牟三县者属河道佥事余希周
卷三十二 第 12a 页 WYG0580-0431a.png
领之在封丘阳武二县者属大梁道参政王来贤领之
在兰阳仪封二县及考城县芝麻庄陈隆庄唐家口帮
筑堤坝属兵备副使王之屏领之河内武陟沁河诸卫
属河北道参议徐三畏领之堤坝以丈计者凡三万三
千一百五十约费至八万四千六百馀金事竣一体查
叙上命依议及时修筑依限报完其两省交界处有盗
决者设法严禁毋得推诿 三月癸巳礼科给事中王
士性请开复黄河故道以图永利谓自徐而下河身日
卷三十二 第 12b 页 WYG0580-0431b.png
高而为堤以束之水行堤上与徐州城等束急流益迅
委全力于淮而淮不任故昔之黄淮合今黄强而淮益
缩不复合矣黄强而一启天妃通济诸闸则黄捣运河
如建瓴高宝一梗即江南四百万石之运坐废淮缩则
退而浸泗为祖陵计不得不为石堤护之堤增河益高
根本之虑不亦可虞也哉河至清河向南冲者凡四折
而后入海淮安高宝盐兴盖不啻数百万生灵之命托
之一丸泥决则尽成鱼鳖将奈之河而纷纷之议有欲
卷三十二 第 13a 页 WYG0580-0431c.png
增堤泗州者有欲开颜家河灌口河永济河南甃高家
堰北筑滚水坝者近议开月河草湾及崔镇三坝如蚁
穴漏卮补救迄无宁岁总不如复河故道为一劳永逸
之图也河故道繇桃源三义镇达叶家冲与淮合在清
河县北别有济运一河在县南盖支河耳河强夺支河
直趋县南而自弃北流之道久且断河形固在也自桃
源至瓦子滩凡九十里地下不耕无室庐坟墓之碍虽
开河经费视诸说稍倍而河道一复为利无穷矣疏下
卷三十二 第 13b 页 WYG0580-0431d.png
行河者议 四月甲寅朔直𨽻巡按御史乔璧星奏河
道冲决为患请率旧典复设专官以一事权盖自古治
河止于除害我国家仰给东南岁输四百万石自淮至
徐实藉河利顾溃决浅涩之患往往有之永乐九年分
设部司督理或命部院大臣往视事巳辄罢正德四年
乃议专设宪臣为总理河南之开封归德山东之曹濮
临沂北直之大名天津南直之淮扬徐颍咸属节制建
牙如督抚重河防也然理河者不复虑漕而理漕者亦
卷三十二 第 14a 页 WYG0580-0432a.png
不复虑河则亦专设河臣之衅矣万历五年偶因两臣
意见相左遂并河于漕在河南山东北直者以巡抚兼
领之责分而官无专督故修浚之功怠于无事急于临
渴河患日深顷者勘科常居敬亦有专设大臣之议非
直备官要在得人试按嘉靖以来河渐北徙济宁以下
多淤而刘天和之修复鲁桥朱衡之开通南阳潘季驯
之浚刷崔镇河道赖之此专设得人之明验疏下部覆
如议上命督河再设以老成才望者任之 癸亥勘理
卷三十二 第 14b 页 WYG0580-0432b.png
河道科臣常居敬会同督臣舒应龙再上河工一十四
款一添造闸座以便防守议于古洪闸外加镇口闸一
座外禦浊水内蓄漕河一接筑缕堤以防中溃计自茶
城以下塔山支河西岸起至河口止长五百丈阔四丈
又补筑旧河缺口一道长六丈一议修埽坝以防危急
王公堤累经冲决与黄河止隔丈许两河夹之势最危
急议于本堤设法增筑实土石于雁翅之内密钉桩朩
于捲埽之外并设顺水坝以逼黄水之北流一开建月
卷三十二 第 15a 页 WYG0580-0432c.png
河以避冲决于运河南岸另开月河以引漕水之南去
则二水相隔颇遥时加培筑可保无虞(中四款/入运河)一移调
官夫以资策应吕梁徐州二洪水势既平洪夫稍暇且
属流寓随地可安议拨六百三十三名均派新旧五闸
馀者留二洪拽运而管河同知改住境山策应(又一款/入运河)
一停拆三坝以保成功崔镇徐升季太三坝原为泄水
而设议拆者为其高而坝外堤岸更高于坝是存之未
碍宣泄之利拆之反滋汎滥之虞也一停浚草湾以节
卷三十二 第 15b 页 WYG0580-0432d.png
财用草湾一河阔二百馀丈先尝开之以保淮城且淮
黄之水藉以分流而开塞靡常无烦浚凿俱如议行
庚午工科给事中梅国楼荐原任刑部尚书潘季驯堪
总河之用时季驯巳镌职为民而科臣谓其向在河上
有筑浚功会李栋董子行蔡宗周常居敬亦先后荐之
故部覆起都察院右都御史总督河道兼理军务上谕
之敕 六月己未勘科常居敬奏黄河故道开复甚难
宜罢役而訾家营支河之议起 癸酉勘科常居敬上
卷三十二 第 16a 页 WYG0580-0433a.png
修理河道图考报闻图考留览 闰六月己酉总理河
道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潘季驯题黄河之水浊而强汶
泗之流清且弱交会之处则茶城是也每伏秋黄水盛
发则倒灌入淮沙停而淤势所必至黄水消落漕水随
之沙随水刷不待浚而自通矣纵有浅阻不过旬日如
万历十年中河郎中陈瑛创建古洪内华二闸每遇黄
水暴发即下板以遏浊流之横而闸内无壅阻之害黄
水消落则启板以纵泉水之出而闸外有洗涤之功去
卷三十二 第 16b 页 WYG0580-0433b.png
伏稍失开闭之防遂至漂壅失常廑惟当宁臣于前月
望至宿迁阅视同知徐申谓本月望前黄水偶长丈馀
漫入洪口即合严下闸板至二十一日报黄水消落于
是启板通漕冲刷成河通行无滞至闰六月等日复然
前不过七日后不过三日随长随落此即二水胜负通
塞之故也勘科常居敬复建口闸一座去河愈近则吐
纳愈易足为水利但建闸易守闸难运贡之驰行固急
势豪之开放不时数日之羁程不能待而千百年之利
卷三十二 第 17a 页 WYG0580-0433c.png
害且决裂矣乞特赐纶音如万历八年清江浦三闸之
法以严启闭庶河渠永有赖矣部覆如请 十月甲申
工部覆总督河道潘季驯条上河工八事一久任部臣
谓水性有顺逆河情有分合地势有险夷如某处迎溜
作何捲筑以当其冲某处埽湾作何帮护以防其泄事
在分司宜委任南中两河郎中满三考方与优擢则鍊
督久而河防自熟一责成长令谓理河如理家然家务
繁琐不妨分任而庀材鸠工则家督主之今濒河州县
卷三十二 第 17b 页 WYG0580-0433d.png
长犹家督也调集夫役备办料物宜专属之至于巡行
督率责之行河者而郡守亦有总理之责焉疏虞并坐
一禁调官夫谓治河有补偏救弊之法无一劳永逸之
事禹奏平成不数百年而祖乙之都圮则防守弛也故
曰防河无止工宜申饬沿河官夫专以河为事不得别
差擅调致误河防一预定工料谓黄河泛涨每在伏秋
修筑不预往往为河所乘宜于十月中旬即行踏勘分
工备物务令正月兴作四月报竣后时者罚一立法增
卷三十二 第 18a 页 WYG0580-0434a.png
筑谓徐淮之间咫尺河流倚遥堤一线为捍蔽而风雨
剥蚀车马蹂躏日就卑薄宜令每岁修堤高厚俱以五
寸为限遇低薄处随宜加筑遍植樟柳不如法者听总
河参治一添设堤官一加帮真土一接筑旧堤(以上三/条入淮)
(河/)命依议行 丙午工部覆总河潘季驯题请罢开复
黄河故道及凿支渠合沁卫诸议一意修筑堤防上报
可仍申饬河臣毋因循以致疏虞纷议以妨实事违者
听总河参究 十一月甲子工部覆河南巡按御史王
卷三十二 第 18b 页 WYG0580-0434b.png
世扬奏河南境内黄河自潼关至归德开封等处奔流
二千馀里去总河督臣甚远利害之切见闻之近必先
抚臣宜于抚臣敕书增兼理河道一条与督臣协同行
事诏从之 十二月甲申添设河南开封府同知一员
驻劄荆隆口祥符县丞荥泽主簿各一员专管河务
戊子工部尚书石星覆总督河道潘季驯题称河南黄
河上流三门七泽而下地平土疏每易冲决特非运道
所经往往忽视以为无虞而不知上源既决运道未有
卷三十二 第 19a 页 WYG0580-0434c.png
不阻者故修守之法在河南尤属𦂳要其故道繇新集
出小浮桥铜帮铁底所当开复而岁俭费繁未能遽行
惟慎加修守庶保无虞因条列六议一黄河北岸逼漕
南岸逼省先臣刘大夏于两岸各筑长堤绵亘千有馀
里百年来颇受其利乃坍塌冲汕岁修易湮宜刻期修
筑一沁水发源沁州至武陟与黄合势最湍悍而莲花
池金屹其险要也生灵无算寄命一堤危若累卵而
最险处止四百馀丈即尽甃以石工亦易办所当亟议
卷三十二 第 19b 页 WYG0580-0434d.png
石堤以图永赖者也一河工甚钜而所恃工费止河堡
夫银而巳近缘并入条鞭有司辄急京运而缓河道任
民逋负甚至已徵而别用竟不扣还河工所以坠误也
今议从前借用者如数抵还在民者徵解贮开封待不
时之用一役民用其力当恤其私今议开归怀三郡近
堤没官田地给堡老六亩堡夫五亩不足则以旷工银
置产以授之则民有身家之患防堤益力矣一河之害
在河南尤大则治河之功在河南尤难往秋防举劾仅
卷三十二 第 20a 页 WYG0580-0435a.png
行于淮徐而不及河南诚为缺典宜一体甄别以示激
劝一河南虽非运道所经而河情水性与淮徐无异固
当以治淮徐之法治之则夫责郡邑长吏以一事权覈
岁修工程以预兴举增补捲筑以固堤防所当通行者
也诏如议行 癸卯訾家营支河工罢从总河潘季驯
议也(明神宗实录河潘/季驯四任总 也)
 是年五月十一日敕谕都察院右都御史潘季驯该
 科臣建议先年河道原设有总理大臣近年裁革分
卷三十二 第 20b 页 WYG0580-0435b.png
 属各该巡抚官兼管事权不一目今河患不常工程
 重大要将原官复设简择熟知河务任事大臣管理
 该部议覆相应兹特命尔前去总理河道驻劄济宁
 州督率原设管河管洪管泉管闸郎中员外主事及
 各该三司军卫有司掌印管河兵备守巡等官将各
 该地方新旧漕河并淮扬苏松常镇浙江等处河道
 及河南山东等处上源著实用心往来经理遇有淤
 浅冲决堤岸单薄应该帮筑挑浅去处务要先事预
卷三十二 第 21a 页 WYG0580-0435c.png
 图免致梗塞并查先年工部题覆事宜一一著实举
 行合用人夫照常于河道项下附近有司军卫衙门
 调取应用其各省直岁修河工钱粮悉听通融计处
 动支所属大小官员果能尽心河务功迹昭著者奖
 荐擢用敢有不服调度怠玩误事及权豪势要之家
 侵占阻截并违例盗决河防应拿问者径自拿问应
 参奏者指名参奏其馀开载未尽及河道𦂳要事宜
 悉听尔便宜处置其有干漕运抚按衙门事体公同
卷三十二 第 21b 页 WYG0580-0435d.png
 计处重大者奏请定夺每年终将修理过河道人夫
 钱粮照例备细造册画图贴说奏缴其南直隶淮扬
 颍州徐州山东曹濮临清沂州河南睢陈北直𨽻大
 名天津各该地方军务亦听尔兼理其各兵备道悉
 听节制务要防护运道永保无虞如遇盗贼生发即
 便会同各该巡抚严督该道官兵上𦂳缉剿毋致延
 蔓若兵备各官纵寇贻患者参奏处治尔为重臣受
 兹委托须殚心竭虑输忠效劳务俾河道安流粮运
卷三十二 第 22a 页 WYG0580-0436a.png
 无误斯称委任如或处置乖方以致误事责有所归
 尔其钦承之毋忽故谕(河防一览见万历五年因河/漕两臣意 相左遂并河于)
 (漕至是以荐仍用公为总督其间沿/革之故不可以不知也故特书于此)
 戊子(万历十/六年)河大溃天子以言官言拜公田间至是
 不特公习河而河亦习公矣既告成录其功所加筑
 土堤缕堤月堤格堤长堤横堤守旧堤寄子堤凡三
 十四万七千八百八十五丈有奇矶闸料厂凡二十
 有四座石坝土坝月坝护坝凡五十一道浚淤浅塞
卷三十二 第 22b 页 WYG0580-0436b.png
 决口凿老土凡三十万一千一百丈有奇栽护堤柳
 八十三万有奇前后十馀年轺车所至更数千里公
 与役夫杂处畚锸苇萧间沐风雨裹霜露发白面黧
 而后两河合轨数万艘转运无害缘河之民始复见
 室庐丘陇烟火弥望焉公之言曰通漕于河则治河
 即以治漕会河于淮则治淮即以治河合河淮而同
 入于海则治河淮即以治海故竟公在事止以筑堤
 束水借水攻沙为万全第一义(王锡爵撰/潘公墓志)
卷三十二 第 23a 页 WYG0580-0437a.png
 
 
 
 
 
 
 
 
卷三十二 第 23b 页 WYG0580-0437b.png
 
 
 
 
 
 
 
 行水金鉴卷三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