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
卷二十 第 1a 页 WYG0762-0281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玉机微义卷二十   明 徐用诚 原辑
             刘 纯 续增
 积聚门
  诸经叙积之始
黄帝针经百病始生第三云积者盖厥气生足悗悗生
胫寒胫寒则血脉凝涩凝涩则寒气上入于肠胃入于
肠胃则䐜胀䐜胀则肠外之汁沫迫聚不得散日以成
卷二十 第 1b 页 WYG0762-0281b.png
积卒然多饮食则肠满起居不节用力过度则络脉伤
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衄血阴络伤则血内溢血
内溢则后血肠胃之络伤则血溢于肠外有寒汁沫与
血相搏则并合凝聚不得散而成积矣或外中于寒内
伤于忧怒则气上逆气上逆则六输不通温气不行凝
血蕴裹不散津液凝涩渗著而不去而成积矣
难经曰肝之积名曰肥气(见后方下云云/)以季夏戊己
日得之何以言之肺病传于肝肝当传脾脾季夏适王
卷二十 第 2a 页 WYG0762-0281c.png
王者不受邪肝复欲还肺肺不肯受故留结为积故知
肥气以季夏戊己日得之心之积名曰伏梁(云云/)脾之
积名曰痞气(云云/)肺之积名曰息贲(云云/)肾之积名曰
奔豚(云云并见本文/)
 按滑氏本义曰越人之意盖以五行之道推其理势
 之所有者演而成文耳初不必论其情感亦不必论
 其还不还与其必然否也读者但以所胜傅不胜及
 王者不受邪遂留结为积观之则不以辞害志而思
卷二十 第 2b 页 WYG0762-0281d.png
 过半矣
 谨按越人论五脏积传受之本病也然针经又主络
 脉伤及饮食七情所致而论之可谓详悉然今较之
 积聚因饮食伤及七情而成者多且三因方于五积
 无主治引经况他书乎故具法不取今以东垣方附
 于后
  脉法
脉经曰脉来细而附骨者积也寸口积在胸中微出寸
卷二十 第 3a 页 WYG0762-0282a.png
口积在喉中关上积在脐傍上关上积在心下微下关
积在少腹尺积在气街脉出在右积在右脉出在左积
在左脉两出积在中央各以其部处之 脉来小沈而
实者胃中有积聚不食食即吐 肺积脉浮而毛按之
辟易 心积脉沈而芤上下无常处 肝积脉弦而细
 肾积脉沈而急 脉沈重而中散者因寒食成症
脉左转而沈重者气症阳在胸中右转出不至寸口者
内有肉症也
卷二十 第 3b 页 WYG0762-0282b.png
  论积聚症瘕不同
难经曰积者阴气也聚者阳气也故阴沈而伏阳浮而
动气之所积名曰积气之所聚名曰聚故积者五脏所
生聚者六腑所成也积者阴气也其始发有常处其痛
不离其部上下有所终始左右有所穷处聚者阳气也
其始发无根本上下无所留止其痛无常处谓之聚故
以是别知积聚也
原病式曰症者腹中坚硬按之应手然水体柔顺而今
卷二十 第 4a 页 WYG0762-0282c.png
反坚硬如地者亢则害承乃制也瘕者中虽硬而忽聚
忽散无其常故其病未及症也经曰血不流而滞故血
内凝而为瘕也小肠移热于大肠乃为虙瘕大肠移热
于小肠谓两热相搏则血溢而为伏瘕血涩不利月事
沈滞而不行故云为虙瘕为虙与伏同传写误尔
 谨按积者实停蓄之总名症者有所成而名之亦皆
 积尔瘕者血病也似不可言为聚聚者阳气也然大
 小肠移热为瘕如此则亦聚尔但前人施治亦未见
卷二十 第 4b 页 WYG0762-0282d.png
 有分其异同者唯丹溪先生曰积块在中为痰饮在
 左为血积在右为食积气不能作块成聚块乃有形
 之物痰与食积死血尔此深得病情之旨学者可因
 此例而求诸
  论积聚分三因
陈无择云症瘕属肝部积聚属肺部夫症者坚也瘕者
假也假物而成形然七症八瘕之名经论亦不详出虽
有蛟蛇鳖肉发虱米等七證初非定名偶因食物相感
卷二十 第 5a 页 WYG0762-0283a.png
而致患尔若妇人症瘕则由内外不内外因动伤五脏
气血而成古人谓为痼疾以蛟蛇等为生瘕然亦不必
泥此并属血病蛇发等事皆出偶然但饮食间误中之
留聚假血而成自有活性亦犹永徽中僧病噎者腹中
有一物其状如鱼即生瘕也
 按此论积聚等属脏部盖分气血尔亦不必拘此然
 生瘕亦有外因而成者如昔之徐之才治取蛤精疾
 生于足间者若此陈于三因何不之及
卷二十 第 5b 页 WYG0762-0283b.png
  论妇人肠覃石瘕之积
水胀篇曰石瘕何如岐伯曰石瘕生于胞中寒气客于
子门子门闭塞气不通恶血当泻不泻衃以留止日以
益大状如怀子月事不以时下皆生于女子可导而下
宝鉴曰夫膀胱为津液之腑气化则能出矣今寒客于
子门则必气塞不通血壅不流而衃以止之结硬如石
是名石瘕也此气先病而血后病故月事不来则可宣
导而下出者也故难经云任之为病其内苦结男子为
卷二十 第 6a 页 WYG0762-0283c.png
七疝女子为瘕聚此之谓也非大辛之药不能已可服
见睍丹
肠覃何如岐伯曰寒气客于肠外与胃相搏不得荣因
有所系瘕而内著恶气乃起瘜肉乃生其始生者大如
鸡卵稍以益大至其成如怀子之状久者离岁按之则
坚推之则移月事以时下此其候也夫肠者大肠也覃
者延也大肠以传道为事乃肺之腑肺主卫卫为气气
得炅则泄寒则凝今寒客于大肠故卫气不荣有所系
卷二十 第 6b 页 WYG0762-0283d.png
止而结瘕在内贴者其延久不已是名肠覃也气散则
清气聚则浊结为瘕聚所以恶气发起瘜肉乃生小渐
益大至期而䜵其腹则如怀子状也此气病而血未病
故月水不断以时下本非妊娠可以此为辨矣
 按此谓石瘕为血壅不流故月事不来肠覃为清气
 聚而浊结成瘕故血未病月水不断而知此二积之
 异然亦有诸积所致或有病痈脓而似此二證者不
 可不察也
卷二十 第 7a 页 WYG0762-0284a.png
  论五积六聚治同郁断
子和曰且积之成也或因暴喜怒悲思恐之气或伤五
味之食或停温凉寒热之饮或受六气之邪其初甚微
可呼吸按导而去之不幸遇庸医强补而留之留而不
去遂成五积夫肥气者不独气有馀也其中亦有血矣
盖肝藏血故也伏梁者火之郁也以热药散之则益甚
以火炙之则弥聚况伏梁證有二名同而实异不可不
详焉其一上下左右皆有根在肠胃之外有大脓血此
卷二十 第 7b 页 WYG0762-0284b.png
伏梁义同肠痈其二身体髀股胻背肿环脐而痛是即
风根不可动动则为水溺涩之病此二者内经虽言不
可动止谓不可大下非谓全不可下恐病去而有害痞
气者举世皆言寒则痞内经以为湿则痞虽因饮冷而
得其阳气为湿所畜以热攻之则不散以寒攻之则湿
去而寒退矣息贲者喘息愤而上行也此旧说也余以
谓贲者贲门也手太阴之筋结胸里故贯合贲下抵季
胁其痛支转筋痛甚则成息贲手心主结于贲其病胸
卷二十 第 8a 页 WYG0762-0284c.png
痛息贲又云肺下则居贲迫肝善胁下痛肝高则上支
贲门胁悦为息贲若是言之是积气于贲而不散此灵
枢说五脏处言此贲自是多故予发之贲豚者贲与奔
同铜人言或因读书得之未必皆然也肾主骨此积最
深难寮大忌吐涌以其在下止宜下之故予尝以独圣
散吐肥气揃以木架必燠室中吐兼汗也肝之积便言
风也吐出数升后必有血一二滴勿疑病当然也续以
磨积之药调之尝治伏梁先以荼调散吐之兼汗以禹
卷二十 第 8b 页 WYG0762-0284d.png
功导水夺之继之以降火之药调之又尝治痞气万举
万全先以瓜蒂散吐其酸苦黄胶腥腐之物三二升次
以导水禹功下二三十行末以五苓淡剂等药调之又尝
治息贲用瓜蒂散不计四时置燠室中更以火一炉以
助其汗吐汗下三法齐行此病不可逗遛久则伤人又
尝治贲豚以导水通经三日一下之一月十下前后百
行次用治血化气磨积之药调之此积虽不伤人亦与
人偕老若六聚之物在腑属阳而无形亦无定法仿此
卷二十 第 9a 页 WYG0762-0285a.png
而行之何难之有
 按此论五积之异同可谓极备病情之要积为郁而
 用吐法更甚得古人之妙矣但每吐后继之以禹功
 导水之剂则不可为例矧古人施吐必本积因而用
 药如徐文伯以油为宫人吐发瘕楮澄以蒜为李道
 念吐鸡子积甄权以雄黄为人吐发瘕成蛇者盖所
 因不同而用药殊也大抵禹功五苓之剂十下百行
 等法用于湿热盛实及体厚者则可设有阴虚气痿
卷二十 第 9b 页 WYG0762-0285b.png
 积聚实而血气弱者岂可例用乎
  论痰积饮积主于湿
  详见痰饮门
  论治积大法
许学士云大抵治积或以所恶者攻之或以所喜者诱之
则易愈如碙砂水银治肉积神曲麦蘖治酒积水蛭䖟
虫治血积木香槟榔治气积牵牛甘遂治水积雄黄腻
粉治涎积礞石巴豆治食积各从其类也若用群队之
卷二十 第 10a 页 WYG0762-0285c.png
药分其药势则难取效须要认得分明是何积聚兼见
何證然后增减斟量使之不尔反有所损要在临时通
变也
 谨按诸积有不因气动而成者如偶有所食或误吞
 钱物之类是也因气动而成者如七情所致或饮食
 劳倦或五脏传受之类是也故所积之物不一气血
 之聚有殊或成蛊瘤生瘕之类难测故须是认得分
 明是何积聚用药宜各从其类然亦要看元气虚实
卷二十 第 10b 页 WYG0762-0285d.png
 或攻取峻削或养正渐除可也不尔则岂但有损而
 已
  论养正积自除
卫生宝鉴曰洁古云养正积自除譬如满座皆君子纵
有一小人自无容地而出令其真气实胃气强积自消
矣洁古之言岂欺我哉内经曰大积大聚衰其太半而
止满实中有积气大毒之剂尚不可过况虚中有积者
乎此乃治积之一端也邪正虚实宜详审焉
卷二十 第 11a 页 WYG0762-0286a.png
 按或云积非下之不可今言养正而后积除将以待
 正气而除乎将以待药力而除乎然人之有积则皆
 为身中之邪气若君子座中之有小人也惟其调正
 气则真气运行不失其常而积自除夫君子众而正
 直在位其小人自然退避矣不然则正气虚而真气
 乖致积增膜膈胃乱真正气绝而死矣亦若小人得
 志则政乱法坏而君子有所不能制焉且夫养正者
 非为饮食起居之间也盖积既成矣形渐悴矣必用
卷二十 第 11b 页 WYG0762-0286b.png
 调养使荣卫充实而积自除馀有坚而不去者方可
 亟下之此先补后攻期于邪去正复而后已然除之
 不以渐则必有颠覆之害矣若昔之武氏斲丧唐宗
 几于改物尚赖狄张诸公匡扶之力渐除党与兴复
 丕祚惜乎中宗不鉴前辙之失而留三思至致韦氏
 之祸其犹积馀之尚在者而不亟下之更不慎守禁
 戒遂纵口嗜欲病證复起而不可制其有不丧身者
 未之有也
卷二十 第 12a 页 WYG0762-0286c.png
 积聚治法
  五脏积方
东垣肥气丸治肝之积在左胁下如覆杯有头足久不
 愈令人发欬逆痎疟连岁不已
  厚朴(半两/) 黄连(七钱/)  柴胡(二两/) 椒(四钱/)
  巴豆霜(五分/)川乌头(炮去皮一钱二分/) 乾姜(炮半钱/)
  人参(二钱半/)白茯苓(一钱半/)昆布(二钱半/)甘草(炙三钱/)
  广术(炮二钱半/)皂角(去皮弦煨一钱半/)
卷二十 第 12b 页 WYG0762-0286d.png
 右件除茯苓皂角豆霜另末外为极细末和匀炼蜜
 为丸如桐子大初服二丸一日加一丸二日加二丸
 渐渐加至大便微溏再从二丸加服周而复始积减
 太半勿服
伏梁丸治心之积起脐上大如臂上至心下久不愈令
 人烦心
  黄连(一两半/)厚朴(制/)  人参(各半两/) 黄芩(三钱/)
  乾姜   菖蒲   巴豆霜(各五分/)(一钱/)
卷二十 第 13a 页 WYG0762-0287a.png
  红豆(二分/) 川乌头(五分炮/)茯神  丹参(炒各一钱/)
 右件除巴豆霜外为细末另研豆霜旋旋入末炼蜜
 为丸如桐子大服如上法淡黄连汤下
痞气丸治脾之积在胃脘覆大如盘久不愈令人四肢
 不收发黄疸饮食不为肌肤
  厚朴(四钱半/) 黄连(八钱/)吴茱萸(三钱/)黄芩(二钱/)
  白茯苓   泽泻  人参(各一钱/)川乌头(炮/)
  川椒(炒各半钱/)白术(二分/)巴豆霜(四分/)(四分/)
卷二十 第 13b 页 WYG0762-0287b.png
  茵陈(酒炒/) 乾姜(泡/) 砂仁(各一钱半/)
 右件除豆霜另研茯苓另末旋入外同为细末炼
 蜜为丸如桐子大淡甘草汤下服如上法
息贲丸治肺之积在右胁下覆大如杯久不已令人
 洒淅寒热喘欬发肺壅
  厚朴(制八钱/)黄连(炒一两三钱/)乾姜(泡/) 白茯苓
  川椒(炒/)  紫苑(各一钱半/) 桂   川乌头(炮/)
  桔梗   白豆蔻    陈皮  京三棱
卷二十 第 14a 页 WYG0762-0287c.png
  天门冬(各一钱/)巴豆霜(四分/)人参(二钱/)青皮(五分/)
 右件除茯苓巴豆霜旋入外为末炼蜜丸如桐子大
 以淡姜汤送下服如上法已上四方秋冬加厚朴减
 黄连四分之一
奔豚丸治肾之积发于小腹上至心下若豚状或下或
 上无时久不已令人喘逆骨痿少气及治男子内结
 七疝女人瘕聚滞下
  厚朴(制七钱/)黄连(五钱/) 白茯苓  泽泻
卷二十 第 14b 页 WYG0762-0287d.png
  菖蒲(各二钱/)川乌头  丁香(半钱/) 桂(二分/)
  巴豆霜(四分/)全蝎   附子   独活(各一钱/)
  玄胡索(一钱半/)苦楝(酒煮三钱/)
 右除巴豆霜茯苓另为末旋入外为细末炼蜜丸如
 桐子大淡盐汤下服如上法
 按已上诸方宜随證加减用之所谓益元气泄阴火
 破滞气削其坚也
  吐剂
卷二十 第 15a 页 WYG0762-0288a.png
瓜蒂散
  方见痰饮门
 按吐法意略具前宜兼看各门吐例
  倒仓法
丹溪曰人之七情厚味停痰瘀血互相纠缠日积月深
 郁结成聚甚者如桃核之穰诸般奇形之虫成于中
 形于外发为瘫痪为劳瘵为蛊胀为癞疾为无名奇
 病宜行此法
卷二十 第 15b 页 WYG0762-0288b.png
 用黄牡牛肉择肥者买一二十斤长流水煮糜烂融
 入汤中为液以布滤出柤滓取净汁再入锅文武火
 熬成琥珀色则成矣每饮一钟少时又饮如此者积
 十数钟寒月则重汤温而饮之病在上者欲其吐多
 病在下者欲其利多病在中者欲其吐利俱多全在
 活法而为缓急多寡也须晴明日早于一室明快不
 通风处以安病人视所出之物可尽病根则止吐利
 后或渴不得与汤水其小便必长取以饮病者名曰
卷二十 第 16a 页 WYG0762-0288c.png
 轮回酒与一二碗非惟可以止渴抑且可涤濯馀垢
 睡一二日觉饥甚乃与粥淡食之待三日后始与少菜
 羹自养半月觉精神涣发形体轻健沈痾悉除其后
 须五年忌牛肉
  消导之剂
御药院方助气丸治三焦痞闭胸膈满闷气不流通蕴
 结成积痃癖气块并皆治之
  京三棱 莪术(各炮二斤/)青皮  陈皮(并去白/)
卷二十 第 16b 页 WYG0762-0288d.png
  白术(各十五两/) 槟榔 枳壳   木香(各十两/)
 右为末糊丸如梧子大每五十丸煎水下
 按此治诸气积药也然世俗治积之方多兼气药欲
 其气化而积易散殊不知气虚者何以抵受中夹热
 者岂不助火反伤气耶故用者宜分虚实寒热选使
 况此方杂削气之药过半而云助气恐未必然也
三因散聚汤治久气积聚状如症瘕随气上下发作有
 时心腹绞痛攻刺腰胁小腹䐜胀大小便不利
卷二十 第 17a 页 WYG0762-0289a.png
  半夏  槟榔    当归(各三分/)陈皮
  杏仁(去皮央炒/)(各二两/)茯苓   甘草(炙/)
  附子(炮/) 川芎    枳壳(炒/)  厚朴(制/)
  吴茱萸(汤泡洗各一两/) 大黄(大便利去之/)
 右㕮咀每服四钱水煎
济生大七气汤治积聚状如症瘕随气上下发作有时
 心腹㽱痛上气窒塞小腹胀满
  桔梗  肉桂    藿香叶  甘草(炙/)
卷二十 第 17b 页 WYG0762-0289b.png
  青皮(各二分/)益智仁  京三棱  陈皮
  蓬术   香附子(炒各一两半/)
 右㕮咀每服五钱水煎
 按此二方治聚之剂也然聚瘕用汤荡涤之意亦要
 随脏气虚实寒热而增损之可也
东垣草豆蔻丸治酒积或伤寒冷物胃脘痛咽膈不通
  草豆蔻(煨/) 白术(各一两/)大麦蘖  神曲(各炒/)
  黄芩   半夏(各半两/)枳实(炒二两/)炒盐(半钱/)
卷二十 第 18a 页 WYG0762-0289c.png
  陈皮   青皮    乾生姜(各二钱/)
 右为极细末汤浸蒸饼丸如菉豆大每服百丸煎水
 下
 按此治酒积饮积药也入气血之分
广术溃坚汤治有积块坚硬如石形如袢大令人坐卧
 不安中满腹胀
  方见腹胀门
宝鉴香壳丸破痰癖消症块及冷积
卷二十 第 18b 页 WYG0762-0289d.png
  木香   丁香(各五钱/)京三棱(剉酒浸一宿/)青皮
  广术(剉酒浸一宿用去皮巴豆三十粒同炒巴豆黄色/)
  枳壳(炒/)  川楝子  茴香(炒各一两/)
 右末醋糊丸如梧子大朱砂为衣每服二十丸姜盐
 汤下
 按此治气积寒积之剂下焦药也
丹溪阿魏丸治肉积
  连翘(半两/) 糖毬子(一两/)黄连(六钱半/)
卷二十 第 19a 页 WYG0762-0290a.png
  阿魏(一两醋煮作糊/)
 右为末用阿魏糊丸如梧子大每二三十丸白汤下
保和丸治食积
  糖毬子(三两/)半夏  茯苓(各一两/)神曲(二两/)
  陈皮   连翘  萝卜子(各半两/)
 右为末粥糊丸如梧子大每三四十丸白汤下
 按此二方食积药也又此方治痰积饮积之剂丹溪
 曰脾虚者须以补脾药下之切不可独用虚虚之祸
卷二十 第 19b 页 WYG0762-0290b.png
 疾如反掌盖慎之也气实新病宜于攻下诸方选用
 又不必拘此
宣明三棱汤治症瘕痃癖积聚不散坚满痞膈食不下
 腹胀
  蓬术   当归(各半两/)京三棱(二两/)白术(一两/)
  槟榔   木香(各三分/)
 右为末每三钱沸汤调下
 按此治症瘕之剂气血药也然瘕者虽硬而忽聚散
卷二十 第 20a 页 WYG0762-0290c.png
 即聚也属阳气也经云血不流而寒薄故血内凝而
 瘕盖又属血尔固当兼治之此方亦可以推其变从
 虚实加减而轻重之可也
 谨按针经备阴络伤汁血相搏并合成积或脏气传
 受及子和论七情为郁皆元气自病不系伤诸饮食
 致者当先调理不可妄下故已上五脏方消导法宜
 选用气虚弱甚者又宜消息此养正积自除之意若
 伤诸饮食致者元气未病初非下之削之不可然治
卷二十 第 20b 页 WYG0762-0290d.png
 之不早元气日减正气日偷方用下削而能获安者
 实侥倖焉至是者亦宜上法先补后攻可也医反是
 之多致误尔若积郁在身形气饮食如常者则已下
 削坚之方或吐或下的在选用衰其太半宜渐除之
 否则失机后时而不救者多矣然有除之未尽元气
 未复而使内纵口味恣七情病遂复起者亦不鲜矣
 呜呼世道不古人之不谨致积又不能归罪于已安
 心调理卒致殒没不得以尽其天年者固不足惜然
卷二十 第 21a 页 WYG0762-0291a.png
 医之不能精明其道误人生命者岂无所报耶
  削坚之剂
杨氏木香槟榔煎丸治脾积气块腹胁走痛口吐清水
  肉豆蔻(五枚/)木香   肉桂(各一两/) 槟榔(七枚/)
  乾漆(半两炒令烟尽/)  硇砂(半两另研/)胡椒(四十九粒/)
 右为末次入硇砂和匀炼蜜丸如梧子大每七丸橘
 皮汤下
 按此治肉积寒积药也入气血之分
卷二十 第 21b 页 WYG0762-0291b.png
局方丁香脾积丸治诸般食积气滞胸胀满心腹刺痛
  丁香   木香   巴豆   高良姜(醋煮各/半两)
  莪术(一两/) 三棱(二两/) 青皮(一两/) 皂角(三大/挺烧)
 右入百草霜三匙同碾细为末糊丸如麻子大每十
 丸至二十丸
 按此治寒冷食积药也
邓山房感应丸治食积化宿滞
  黑角沈香 檀香   丁香   木香
卷二十 第 22a 页 WYG0762-0291c.png
  陈皮   青皮  黄连   砂仁
  香附子  半夏  三棱   蓬术(煨各一两/为细末)
  肥乌梅(百钱重/)巴豆(三百粒肥白者去衣膜心/)
 右用磁器一只盛巴豆上以梅肉盖之却用米醋浸
 过与梅肉平于甑坐蒸至极熟以巴豆红色为度却
 擂二件如泥用糯米饭和前药匀捣千百下丸如萝
 白子大每十丸汤下
 按此下气积食积药也
卷二十 第 22b 页 WYG0762-0291d.png
宣明积气丹治一切新久沈积气块面黄黑瘦症瘕积
 聚口吐酸水
  槟榔(二个/) 芫花    京三棱  黄连
  牛膝   樟柳根(各一两/)肉豆蔻(二个/)硇砂(二钱/)
  青皮   陈皮    石菖蒲(各三钱/)大戟
  大黄   甘遂    白牵牛  乾姜
  青礞石  乾漆(各半两/) 蓬术(一两/) 巴豆
  木香(各二钱半/)
卷二十 第 23a 页 WYG0762-0292a.png
 右为末醋糊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一丸临卧烧枣汤
 下量病人虚实加减与服
 按此下饮积气积肉积水积药也
本事碙砂丸治一切积聚痰饮心胁引痛
  硇砂    三棱  乾姜   白芷
  巴豆(去油各半两/)大黄 乾漆(各一两/)槟榔
  肉豆䓻(各一个/)木香  青皮   胡椒(各一分/)
 右为末酽醋二升煮巴豆五七沸复下三棱大黄末
卷二十 第 23b 页 WYG0762-0292b.png
 同煎五七沸入硇砂煎成膏却入别药和匀杵丸如
 菉豆大每五丸姜汤下
 按此下肉积气积例药因其中用白芷为散水行气
 故更言治痰饮也
破积导饮丸治积块坚硬饮食不消心下痞闷
  木香   槟榔   陈皮   青皮
  枳壳(炒/)  枳实(炒/)  广术(炮/)  三棱(炮/)
  半夏   神曲(炒/)  麦蘖   乾生姜
卷二十 第 24a 页 WYG0762-0292c.png
  茯苓   泽泻   甘草(炙各半两/)牵牛(头末/六钱)
  巴豆(三十粒去皮心油/)
 右细末入巴豆霜令匀姜汁糊丸梧子大每三十丸
 温姜汤下
 按此治饮积酒积气积药也然世俗方类此者甚多
 大抵多合以热剂不能以尽病情之变唯此方庶几
 用者自宜取择
三因破饮丸
卷二十 第 24b 页 WYG0762-0292d.png
  方见痰饮门
晞露丸治伤寒于内气凝不流结于肠外久为症瘕时
 作疼痛腰不得伸
  广术   三棱(各酒浸一两/)乾漆(炒五钱/)茴香(炒/)
  青皮   雄黄    穿山甲(炮各三钱/)
  硇砂(四钱研/)轻粉(一钱/)  川乌(五钱炮/)麝香(半钱/)
  巴豆(三十粒去壳同三棱术炒黄色去巴豆不用/)
 右细末和匀姜汁糊丸梧子大每三二十丸温姜汤
卷二十 第 25a 页 WYG0762-0293a.png
 下空心服
 按此治肠覃寒积之剂也
宝鉴见晛丹治妇人石瘕状如怀子者
  附子(四钱炮/)鬼箭羽  紫石英(各三钱/)泽泻
  肉桂   玄胡   木香(各二钱/) 血竭(一钱半/)
  水蛭(一钱炒烟尽/)   槟榔(二钱半/) 桃仁(炒三/十个)
  三棱(五钱/) 大黄(二钱同三棱酒浸一宿焙/)
 右各研匀酒糊丸梧子大每三十丸食前用盐汤或
卷二十 第 25b 页 WYG0762-0293b.png
 酒下
 按此治血积药也
温白丸治心腹绞痛久症癖块大如杯碗十种水病八
 种痞塞九种心痛
  紫苑    吴茱萸  菖蒲    柴胡
  桔梗    厚朴(制/)  皂角(去皮子弦/)茯苓
  黄连    桂    川椒(炒去目/) 乾姜(炮/)
  巴豆(去心膜油/)人参(各半两/)川乌(炮去皮脐二两半/)
卷二十 第 26a 页 WYG0762-0293c.png
 右末入巴豆研令匀蜜丸梧子大每三丸生姜汤下
 按此治食积寒积药也
经验方塌肿神应丸治诸肿虫毒肚胀如鼓脾癖症瘕
 气块上喘气急欬嗽倚息不得睡服药不效者
  三棱    莪术   青皮   陈皮
  乾漆(烧各一两/)芫花(七钱半/)大戟(三钱/) 硇砂
  巴豆霜(各一钱/)
 右前药和一处用好米醋一大碗慢火上煮醋乾为
卷二十 第 26b 页 WYG0762-0293d.png
 度取出晒乾碾为末醋和作丸如梧子大每四五十丸
 生姜汤下五更服随用椒目六两萝白子半斤炒香
 熟用手帕盛于患处熨如冷再炒熨至再三大小便
 行后才住熨以温稀粥补之
 按此治症瘕之剂饮积气积水积血积药也
圣散子治远年积块
  硇砂(六两/) 川大黄(八两/)大麦蘖(六两/)乾漆(烧过/)
  萹蓄   茴香(炒/)  瞿麦   槟榔(各一两/)
卷二十 第 27a 页 WYG0762-0294a.png
  如妇人乾血气加穿山甲(二两炮/)
 右末每五钱温酒调下仰卧此药只在心头至明大
 便如烂鱼小便赤为验取出并无毒性小儿用一钱
 量大小与之
 按此气血药也
 谨按治积之方气实者故宜峻削故古方多相类近
 世又多用推逐之剂如剪红丸蜡丸去积亦是一法
 但不分气血虫物诸积之异人之虚实不同往往误
卷二十 第 27b 页 WYG0762-0294b.png
 人故皆不录其或可吐者宜从子和之法气虚羸弱
 者观东垣诸方已启其微用者当自求其意而为通
 变可也
 
 
 
 
 玉机微义卷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