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七
卷七 第 1a 页 WYG1235-0214a.png
钦定四库全书
 逊志斋集卷七     明 方孝孺 撰

 杂著
  灵芝甘露论
圣人有非常之德故天地有非常之徵天之有雨露地
之有草木此其所常有者也于其常不足观圣人之盛
惟其德充仁著冥符默感露而有甘露焉草而有灵芝
焉沛然而降莫测其源然而华莫究其根或莹洁圆
卷七 第 1b 页 WYG1235-0214b.png
净而其味如饴或敷为七茎九茎而质备五色此岂可
以易致哉德昭乎上下仁盖乎六合大而日月星辰遵
其度小而昆虫动植得其性中而黎庶蒙泽乐生故天
为之发醇地为之孕英使粹美奇秀之气于兹二物而
见而二物未足以尽之则又为鸟之凤兽之麟鳞而为
龙介而为龟未见圣人者因其世之所有而知其德既
见圣人者因其德而信天地祯祥不易致而古昔之致
此祥者未之数遇也臣窃求圣人之徵于圣世甘露灵
卷七 第 2a 页 WYG1235-0215a.png
芝发祥于畿甸山川之间者多矣非极盛德何能致此
赫赫之嘉祥哉昔者诵诸传记而今得躬睹之斯可为
天下庆非特一时美观也虽然臣闻天地于祯祥之类
非惟见于物亦间见于人故物有非常之质人有非常
之才非常之物仅可为太平之徵非常之才实可以致
太平之盛是以圣人尤贵之重之德可以善俗行可以
化民使人见之而喜即之而慕岿然杰然为祯祥于天
下国家者此真人之甘露灵芝也天地之佑圣人者意
卷七 第 2b 页 WYG1235-0215b.png
其在此岂徒见于山川之间而已哉
  郊祀颂(有序/)
皇帝肇禋于上下神祇奉太祖高皇帝配先是十二
癸卯朔乘舆临视殿坛戒饬百吏涤牲省器各严厥职
无敢或违是月戊寅上御奉天殿群公卿士咸受誓戒
其夕宿于斋宫明日己卯出舍皇邸尚食进素膳及期
行事自元旦至于祭天地开朗日月华曜氛祲屏除风
气穆清方当出郊龙旗徐行万骑不惊山川草木皆有
卷七 第 3a 页 WYG1235-0215c.png
喜色六军百姓忻跃聚观洎将展礼玉辂望门降趾而
趋脱舄登殿秉璧奠瓒兴俯拜跪寅畏慎恭如对天颜
与神明居星妃岳君海王渎长翕忽腌霭若歆若格夜
半礼成仰瞻霄汉焕朗澄莹上为动容昧爽还坐正殿
在廷臣僚及百执事相率拜贺毕同进言曰王者嗣位
而郊见上帝盖上以占天心下以定民志若天地享答
神灵悦豫黎民永受福祉苟不顺洽人用弗宁今皇上
肇祀而神祗协赞六合之内光照显赫阳明发舒阴慝
卷七 第 3b 页 WYG1235-0215d.png
消伏浃于旬日纤翳靡形白叟鲐翁叹未尝遇兹岂智
力所及哉上之至诚贯彻二仪皇天降鉴锡以万年休
命祥徵灼灼可信不诬翰林侍讲臣某曰诚之动天固
然矣然臣伏睹陛下自即位以来鸿恩惠泽渐渍万方
赦重罪免逋租恤困穷赈乏绝受直言褒赏良吏登任
才俊宁屈国法而不忍以法病民宁阙储积而不忍以敛妨农仁声义闻升格穹昊上帝眷怀保祐顾绥若父
慈子夙夜不忘祀而居歆盖盛德之明验也天所享不
卷七 第 4a 页 WYG1235-0216a.png
常视德臧否中为喜怒有德而生民安其治则天心悦
无德而怨讟下兴则天用不佑德之动天厥惟昭哉臣
不佞幸执笔缀从官后躬睹盛礼谨作颂辞以明圣德
之格天以播善政于无极其词曰上帝至仁视民如伤
眷求同德俾典万邦自唐之衰盗擅中国迨于有元人
胥于溺赫赫太祖受命孔时黄钺朱旗载清九围复天
之常修人之纪荡削秽腥上帝攸喜休养黎元若疾在
身大功未终授之圣孙惟圣天子皇祖是嗣奉承天心
卷七 第 4b 页 WYG1235-0216b.png
克受帝祉霈泽是施大赉是庸桁杨不陈囹圄虚空孰
租之逋奚贷之负厥数千亿弃而勿取孰为螟蟊扑之
除之降以风雨俾涵濡之登贤用能幽滞奋发容受嘉
言众志必达四海所环有万其区至仁溥畅庶类昭苏
乃诹令辰正月壬午誓戒臣工大祀攸举阳德显融敛
戢群阴天开日舒百神鉴临玉辂出郊乐备不作斋于
祠宫盛服俨恪肃肃于动栗栗于言上帝在兹敢有弗
虔昭哉广殿取类明堂金铺瑶础势釖穹苍鼎俎既丰
卷七 第 5a 页 WYG1235-0216c.png
币玉既饬灺烛炜煌骍牲芬苾乘舆徐来及门而趋执
屏息仰觌天居乃盥乃荐乃绥乃燎俨若居歆睹其
色笑分命臣僚献于群神合敬同诚百礼具陈云君岳
祇海王渎伯厥灵洋洋来举饮食帝谓天子致孝事天
爱锡纯嘏子孙万年太祖叹言天子至仁恩加黎庶四
夷咸宾天子稽首受天之胙拜跪周旋如奉宝路乐止
礼成夜气正中星斗交罗其光烿烿圣情欣豫上帝予
辅万口同声昔未尝睹还坐法宫端拱受朝至和盈庭
卷七 第 5b 页 WYG1235-0216d.png
如闻九韶天子曰嘻来尔臣邻惟天惟祖匪德畴亲政
或未脩惠或未博各殚乃心助予咨度勿厚其敛重困
细氓勿苛尔刑必臻乎平乃稽诗书乃施教化乃建皇
极崇王斥伯准则尧禹绍述商周纯用道德配古作逑
邪慝阴类弗眤弗使君子阳刚是崇是仕民所愿欲宵
旰推行其所畏恶绝于未萌人心既悦天命自久圣子
神孙百世之保流以源长国以仁兴敬天靡渝万方永

卷七 第 6a 页 WYG1235-0217a.png
  凝命神宝颂(有序/)
皇帝始即阼布德施仁大宥万方恩声义闻震于四表
函夏之间群黎胥庆于是天启厥祥地效其珍乃元年
使者还自西方爰得青玉于雪山广袤踰二尺揆其初
得徵兆异常质理栗温世所希见来献天府先是上在
储宫尝梦神人致上帝命授以重宝及是获玉宸衷密
感未俾宣露二年正月十一日上将郊祀乘舆出宿斋
宫其夕复若有睹与前梦协惊窹欣喜遂命玉人肇工
卷七 第 6b 页 WYG1235-0217b.png
琢为大玺方尺六寸九分亲定其文曰天命明德表正
万方精一执中宇宙永昌其岁十二月工以成奏名曰
凝命神宝三年正月元旦告于天地祖宗为文以示遐
迩群臣稽首称贺是日讨罪之师适来献捷王旅奋伐
逆党大奔越十三日郊见上帝十九日享于太庙每岁
正月恒病阴雨至是自元日至于郊庙翳氛屏除日月
华曜山川轩豁神人喜悦咸以为上德格天而天锡斯
宝及宝既成天必锡以介福将见年谷屡丰灾害不作
卷七 第 7a 页 WYG1235-0217c.png
黎元安富草木鸟兽皆遂生育兹其端已见矣宝之明
徵岂徒然哉臣孝孺乃言于众曰人知宝厥宝而不知
天之攸宝知天之攸宝而不知皇上之所以宝斯宝也
昔在古初圣帝明王有大宝焉位以之定民以之安天
以之清地以之宁祸乱以之消福祥寿考以之致子孙
贤才以之盛且昌尧舜禹汤文武受于天而得之夏癸
商辛周幽厉秦政隋广天不畀而失之汉高文光明唐
太宗宋太祖窥是宝而弗能有其全是宝也或谓之中
卷七 第 7b 页 WYG1235-0217d.png
或谓之仁或谓之皇极或谓之宽厚数千载间有得焉
者寡矣不可以智取不可以才获不可以力争乃至皇
上而天复授焉用其绪馀已霈如霖雨润泽天下而民
被其惠者方来而未艾也尚恐保之者或未能尽复恐
后之君国子民者不知宝之所在也取陶唐虞夏三圣
人相传之要而铭刻焉盖精以择之一以守之而用其
中于民德繇此立政繇此成天命繇此凝天下之至神
岂有加于此者哉天不言授皇上以宝皇上以一言发
卷七 第 8a 页 WYG1235-0218a.png
帝王之宝昭哉铄乎真万世之钜范百圣之弘谟也彼
秦之斯衒其虫篆天厌其丑焚而烬之久矣众兆蚩蚩
追而索之噫匪有见乎神宝孰知彼之为陋且卑乎古
者国之制度系天下安危生民治乱者史必书之其可
咏叹称录者缙绅学士颂之臣官以文学名而职在太
史躬睹盛事其乌可以已乃拜手稽首献颂曰天有大
宝授之人君百世相传鲜得其真其宝伊何神妙莫测
敛藏一心施覃九域爰在中古无器有文姒受重华承
卷七 第 8b 页 WYG1235-0218b.png
诸放勋三圣继作迭居天位有宝守之四海大治其精
其一曰执厥中曰仁曰义异号同功成汤得此表正万
邦周武丕承于前有光降自嬴秦圣贤迹熄以器为宝
不宝道德茫茫千载帝王孔多传祚短长视宝如何得
圣绪馀亦克康乂汉唐而下驳而靡粹惟明天子天实
启之授以大位俾作君师克仁克明克武克毅动谋于
神静协于帝上帝之心恶杀好生皇宣慈惠任德缓刑
孰辜之负幽抑罔雪剖其桁杨解其缧绁孰租之逋身
卷七 第 9a 页 WYG1235-0218c.png
困家倾焚其簿书俾吏勿徵孰厄于穷鬻及男女出金
为赎还畀父母有胔于途或骼于原敛而瘗埋释其痛
冤或以饥寒杀越于货止戮其魁馀党皆赦或以单弱
胁从暴强释而弗诛赐衣与粮一话一言务崇宽大公
卿士庶以薄相戒群喙欢腾幸逢圣明盍朝乎仕将野
乎耕葺尔室庐育尔孙子保无外虞终乐田里民心和
同实与天通天念天子养民之庸锡以宝玉梦神告语
曰予命汝永为民主天子曰嗟天命孔祥我造重器以
卷七 第 9b 页 WYG1235-0218d.png
福万方昔人所宝宝止乎器器虽可久道不足贵精一
执中二帝之谟我刻斯宝与圣合符告于祖宗达于天
地著乎文章炤临后世得道者昌失道者亡以道为宝
肇自圣皇皇陛黼座宝在左右匪道弗言匪道弗履威
罚庆赏必信必明圣谟在前敢有不平用贤去邪必笃
必果祗服圣训不慎其可出令发政道为权衡喜怒
违以道为经缉熙日新大中之道佥曰神哉兹惟大宝
寒暑以顺雨旸以时灾害以消民物以孳云谁使然兹
卷七 第 10a 页 WYG1235-0219a.png
宝之神匪宝之神天子之仁大哉圣仁天地是配传示
无疆宇宙永赖
  省躬殿铭(有序/)
皇上嗣大宝位清心恭已喜怒不形轻徭减赋赏罚以
类举措得宜行之期年万姓悦服群生欣豫薄海内外
薰为太和上犹谦让弗自以为德旦暮亲政勤励靡遑
复于乾清坤宁南北二宫间为退朝燕处之殿置古书
圣训于其中沈玩静思名之曰省躬谕以尚父所存
卷七 第 10b 页 WYG1235-0219b.png
书之旨夏书所歌声色宫室之戒曰汝其以是为铭臣
受命而退拜手稽首言曰天下国家之本在乎君君之
所以建极垂范于四海者在乎身而致此身于无过之
地俾黎元蒙福后世承式者不以心为之宰乎是心也
五性具焉五典行焉万理萃焉万事出焉苟或不有以
持之则发乎正者易微流乎欲者易危是以圣人慎之
而加省察之功德若尧舜可以为至矣而兢业不懈勋
若禹汤武王可谓难能矣而未尝敢忘乎学只德而闻
卷七 第 11a 页 WYG1235-0219c.png
善则拜者禹也屏远声色货利而圣敬日跻者汤也从
事敬怠义欲之训而铭于席鉴衣冠以自警者武王也
其为事不同其敬以省躬则一也故其德业如日月之
光与天地并存后之君非无雄才美质然不知圣学之
要或始于勤而终于肆或勉强于众庶胆觌之时而放
逸于闲居狎处之际其不能比隆于古岂无所由然哉
惟我皇上以二帝三王之资居二帝三王之位而笃志
圣人之学日莅治朝命令之宣政事之著陶冶庶类而
卷七 第 11b 页 WYG1235-0219d.png
措斯民于治安者既无愧于古矣退而燕休不少暇逸
而复省躬于斯焉睹栋宇而若上帝之临抚屏扆而若
祖考之格圣心湛然与天为一思虑图猷靡有弗敬至
理昭朗邪慝消除爱恶怒欲之偏无自而出芬华靡丽
之诱无间而入固不待省而自存也而省躬之念不忘
匪深得乎尧舜禹汤相传之道乌能臻斯盛乎斯道不
传也盖久徒知以智术法律为治以故小不足以移风
易俗而大不足以祈天永命圣上以敬为学继自今始
卷七 第 12a 页 WYG1235-0220a.png
终弗二内外罔愆将见阴阳协年谷登四灵至品汇咸
若子孙黎民受祉于千万年矣臣幸以劝讲为职谨奉
制献铭曰天眷君德付畀兆民民之惨舒系乎一人万
化之原庶政之本大哉此心与天地准心乎克敬恭已
无为百度以贞四海雍熙或怠以肆天德沦亡内外交
荒邦用弗昌至圣惟尧舜禹汤武以敬相传千载同矩
明明天子前圣是师端拱法宫天下顺之未旦而朝既
旰而食渊默斋庄以建皇极于郊于庙鬼神降临惠于
卷七 第 12b 页 WYG1235-0220b.png
臣民动靡不钦任官以贤敷政惟德薄赋宽刑恤孤掩
骼至仁畅达沾被万方惟帝克敬惟天降康帝心弗居
弥自谦抑内殿燕休寅恭朝夕究观前史以鉴安危左
书右诗千古与期嗜好未形防钜于小喜怒之发必循
乎道恩欲其普政欲其平兵欲不试刑寓好生下察民
情上祗天戒咸省诸躬无时怠懈敬怠之徵古有训辞
怠则患生敬为福基身心既谨复省于事图于盛时可
保长治帝心乾乾如日在天不息于行照临八埏华搆
卷七 第 13a 页 WYG1235-0220c.png
有严实资圣敬育德绥民永受天庆
  慎独斋铭
恒人为善徼利务名谨于昭昭肆于冥冥乘众不察恣
意所向人欲横奔天理沦丧君子惩之慎于至微匪虞
人觉而畏已知一念之萌必存乎正片言之发必主乎
敬勿谓闇室忽而不钦易欺者人难欺者心勿谓细行
放而或贰细行不修大德将败惟圣之明不见是图矧
兹士子不敬谓何于赫天君宰尔百体率而从之勿越
卷七 第 13b 页 WYG1235-0220d.png
乎礼礼为教本敬为德基本立基宏奚施弗宜斋居有
严学者孔秩监兹勿忘圣谟如日
  谨节堂铭
天道在人为心之仁仁道之大始于事亲事亲能养谨
节为贵谨则无忧节则不匮我持我身我力我田䌽服
馀閒挟我简编虽无显荣我亲则安虽无三牲亦有旨
甘进立于朝大夫卿士扬名尊亲由谨节始宁海童君
以是名堂养亲其间华扁煌煌我作斯铭用扬厥德有
卷七 第 14a 页 WYG1235-0221a.png
过其闾为我必式
  喜友堂铭真素先生家于海隅自其先人兄弟共居爰议筑室燕
衎以娱卜诸溪南龟恊其繇除荒剔秽以葺户牖先生
左处诸季在右雍雍愉愉子姓先后徵名陶诗命以喜
友名成益喜与客饮酒酒半有客离席而叹扬弁启齿
以言子所为喜者吾能论之凡人喜幸出于忧患病者
喜愈客者喜还困者喜舒危者喜安又有人焉缘物而
卷七 第 14b 页 WYG1235-0221b.png
喜誇者喜权哗者喜市荒者喜色贪者喜贿相彼所喜
先生不取恂恂骨月恩义有加一室团栾其喜无涯此
于人情相去几何且子不闻兄弟之间非特于今古人
所难歌形斗粟诗赋然萁岂曰无家兄弟为仇先生之
居虽陋弗完我行其庭尔篪尔埙先生之身虽隐林阜
我观其私尔足尔手食不待奢分饔并飧居不待华同
温共寒霜露之晨风月之夕行吟接履坐讽联席三亩
之宅五亩之原弟耨于后兄耕于前既孝既友从容话
卷七 第 15a 页 WYG1235-0221c.png
言饮此醇醴盎然春温凡登斯堂与饮斯醴归视其家
孰无兄弟先生之喜不私诸已将令吾徒闻风而起将
令吾居永为孝里先生闻之欣然而喜众宾酢酒先生
起舞取酒酌季且笑且语岂无他人不如我同父
  友于堂铭(有序/)宁海竺君允恭与其二弟允升允和皆好学而知义以
友于名堂盖有志乎敦睦者因铭以著其美且以大且
远者勉之铭曰天赋恒性厥伦有五君亲兄弟朋友夫
卷七 第 15b 页 WYG1235-0221d.png
妇亲之当爱君之当忠人虽至愚鲜不率共妇以情合
乖戾者寡朋友义交以道相下至于兄弟本乎一身或
顽不知覆若他人有藩其庐有异其亩有富千乘不糊
其口有忌其才斥之不疑宁以天下付诸痴儿偾业陨
身莫不由此嗟彼不仁实灭天理天之俾汝为弟为昆
夫岂人力乃命攸存长少虽殊其本则一孰非遗体而
忍不恤弟寒父怜兄饥父悲胡私其身曾不致思在父
之身或有痾痒手足抚摩不待勉彊今虽异形其气则
卷七 第 16a 页 WYG1235-0222a.png
同安危忧乐孰不相通懿美竺君好学慕道谓道之要
惟孝惟友既孝于亲复友同生高堂其严揭以嘉名嗟
嗟斯民皆予兄弟颠连无告视之颡泚由近而远尚克
推之政行于家邦国其仪之
  慎思堂铭(有序/)
庐陵刘君子博以文学恪忠受知于上擢磨勘司丞名
其退食燕居之堂曰慎思余善是名喜刘君之能于职
也铭以相之铭曰惟皇建德统绥万民孰辅承之小大
卷七 第 16b 页 WYG1235-0222b.png
庶臣或弼其违或敷其治有举大纲有亲细事其在贤
哲视职则思忠国尊君不顾其私曰此下民与吾同体
孰艰孰危孰困寒馁孰为昏迷汨其天明昭扬大猷树
之邦经虞夏之道殷周之制损益弛张以淑万世凡民
所安必谋必行其所不欲必绝其萌静以致思俾合中
正舍寝忘食祗帝之命揆其所存本乎至公利泽所加
沛然无穷嗟彼小夫嗜利忘善岂不有思厥思不远位
患不崇家患不昌罔上浚民患计不良势有相轧智有
卷七 第 17a 页 WYG1235-0222c.png
可忌心所恶雠患不能去蚤夜以思蓄阴滋奸乘机窃
发偾国瘝官为休为祥为凶为祸所思一殊判若水火
若有古训惟慎其几锄于未形绝于未为本心之明日
月之揭私欲之微稂莠之拔思发于中由义与仁国忘
其家民忘其身勋名之盛上配前古视彼小夫秽若犬
鼠刘子嗜学孔文而贤对越嘉名作时恭先百尔有位
慎恪厥职思孝思忠巩我皇国
  宁野轩铭(有序/)
卷七 第 17b 页 WYG1235-0222d.png
善为治者常养斯民之质于冥冥之中使之全其性而
不凿其天颛然无思颓然无为椎鲁敦朴而不杂以伪
故其民难摇而易化失其道者则不然搔之以智巧而
昡之以机变饰之以仪节而淫之以浮华于是天下之
文日胜质日媮民始纷纷狙伺乎下而祸乱因之以生
太史公班固称汉文帝之时七八十翁未尝识市井遨
游嬉戏如小儿状余尝思其言而叹其盛盖自三代以
降数千年间俗莫醇于此时者贾谊辈闇于治道犹发
卷七 第 18a 页 WYG1235-0223a.png
愤病之斯岂足以知文帝哉以法术治天下固不若以
德化先天下之为完也是道也惟文帝知之曹参行之
而贾谊非之此贾生所以不逮文帝也哉近代之政去
古远矣然其法宽事约有足取者故方其承平之际老
成先进之人皆浑厚雅重口不出毁讪之言而身不履
诡激之行余不及见之而闻其流风于缙绅间盖兵革
之馀故老无复存者矣今乃得陈君国大焉陈君闵习
俗之浇弊欲以身率之名其所居曰宁野轩其意以为
卷七 第 18b 页 WYG1235-0223b.png
宁失之于野可尚哉其为名也昔汉兴至文帝盖三十
馀年而后风俗易化安知今之异于古哉复先王之盛
殆必有在而君之名室乌知其非兆欤不可以无述也
乃为之铭铭曰皇始尚质贵乎自然不忍以文凿民之
天文过为媮质甚为野以媮况野如郑与雅大雅之音
澹泊无华靡曼姱都乃声之邪质直无文其朴则美
饰丧真为诐为诡惟昔有国政简而章洽于万邦民俗
阜康钜夫硕人森列天下推其言行莫匪长者遗泽之
卷七 第 19a 页 WYG1235-0223c.png
传今也则微不有善士孰矫循之幽幽斯轩茨户瓮牖
其植果蓏其荫榆柳岂无藻绘斥而弗施惟野之尚愧
不忍为非无才智亦有仪度悫乎不文惟野之慕荡荡
流俗机诈日繁上下胥欺莫知其艰轩有嘉名取则孔
远有来游观尚劝为善
  双桂轩铭(有序/)
传曰仁者必有后岂不然欤某游京师识太子正字四
明桂公公和易诚笃表里如一与人交豁然无隐类汉
卷七 第 19b 页 WYG1235-0223d.png
万石君龚胜之流举朝之士服公德无异辞信所谓仁
者也既而复谒公于清溪私第见公之二子曰慎宗敬
曰全宗生者又皆英敏卓越读书缀文有名缙绅间人
或称之曰桂公有二良子私心固已期之以为必非偶
然者某东归天台宗敬以书来言四明所居轩有双桂
连理之祥因以双桂名轩余发书叹曰是天之所以符
二子耶仁者之报其殆兆于斯耶不可无以识也为作
铭铭曰天人之间古谓难言是岂其然影著于形响必
卷七 第 20a 页 WYG1235-0224a.png
有声感孰不应胡执不通訾其梦梦盍观桂公桂公孔
仁言敷行敦二子甚文文则既有质则加厚称者同口
人誉已彰天兆厥昌惟桂发祥一本而岐岐而合之天
意可知岂无他树独发于桂桂姓攸契双桂郁敷二子
之符耿哉不诬天亦可亲日视于人肆其屈伸惟公植
德二子将食益衍无匿尔衍尔昭尔公尔侯复膺天休
慈溪之阴双桂森森望于东南扶桑可薪析木可焚是
桂永存
卷七 第 20b 页 WYG1235-0224b.png
  五云山房铭(有序/)
五云山房者何前宣宁簿楼君士连之室也谓五云者
何山名也山而加于房者何室依乎山也室则居之尔
而咏歌之者何楼君将出以仕而不忘乎室则无所忘
于心矣知本之道也知本者君子之事也何以昭之铭
之所由作也铭曰惟山房奥而明弘而有容君子是则
厥德以充峻而洁不污不涅君子是则以保清节山房
之中君子不忘慎终毋忘仕也孔
卷七 第 21a 页 WYG1235-0224c.png
  林泉读书斋铭(有序/)
士不知所为学久矣文辞以为华记诵以为博古之学
者虽不外乎此以求道然道不在是也钱塘徐君文以
林泉读书名其斋余喜其好学之笃也诵所闻者以铭
之铭曰斯人之生去物无几参乎两间惟性之美恃美
勿敩为嚚为庸牖扩天明厥惟学功孰治于学而遗其
事口习心游卒沦于垫或惩其害力于躬行物有不知
将踬于冥又或不然去学绝为惟心之求异端是归三
卷七 第 21b 页 WYG1235-0224d.png
者殊科畔道则一幸有圣谟皎其如日匪学奚知匪行
奚臻主敬立诚卓为天民万理纭纭之如发春融海
澡水长泉达内刬其秽外薅其𢦤不吝以亏不骄以亢
以圣为准以贤为徒大道是趋广居为家勿溺于污勿
画于迩日运天行真语确履细行宏猷小纪大纲察于
纤微徵于家邦谁谓天下难乎治平各充其需礼叙乐
成学之盛功庶其在此岂若偏岐仅足一已俗学卑卑
为俗攸嗤非有君子孰能与之钱塘之墟有书有斋我
卷七 第 22a 页 WYG1235-0225a.png
思古人于以永怀
  方砚铭
方其外以由义密而温其质也仁仁义之殷浚发斯文
以相乎乾坤
  圆砚铭
博而圆法地与天重而硕合圣之德既寿且坚以镇乎
斯文
  倭研铭
卷七 第 22b 页 WYG1235-0225b.png
产乎夷成乎琢宣文谟佐帷幄矧伊人可不学
 

 扇铭
用此以扇枕孝子之行也用此以扇暍仁君之圣也由
孝而充之则为奉上之忠由仁而广之则为泽民之政

  王待制私谥议
翰林待制王公袆使云南以节死久而易名之典未下
门人议私谥之乌伤俞恂曰惟三代之学本诸身心著
卷七 第 23a 页 WYG1235-0225c.png
于行事发于文辞表里相符华质不爽故著之于书者
即其操行之馀形于言行者即其学术之实未有言与
行乖身与学戾者也世降道丧儒者始离学术心身而
二之所学归乎仁义而所为徇乎邪僻考其为书则上
援圣贤稽其所至则仅同庸俗以之处下则不足以美
风教化乡闾以之事君则不足以光华朝廷表率海内
惟待制公则不然自其少时已有大志受于家庭得于
师友者皆纯正之学察理尽乎精微制行本乎忠恕负
卷七 第 23b 页 WYG1235-0225d.png
刚方之气怀经济之资当元之季尝草书数千言将上
于朝以救阙失知事不可为乃归休于家欲以文辞名
后世既而遭逢圣朝遂为史官修元史始于太祖造邦
之初终于末主播殂之后删烦剔冗补其轶遗君臣贤
否邪正逆顺之迹天地事物礼乐刑政兵民财货消长
兴废盛衰之由莫不粲然包综具有伦序尝两赞郡政
咸著廉能之声有岂弟之德后以伉直忤用事者使万
里绝险之邦留滞数年蛮夷向义之心未洽遂加𢦤害
卷七 第 24a 页 WYG1235-0226a.png
竟不屈以死追考公平生志行端洁学术渊深其于性
命道德之要治忽成败之几灼见洞晓发之文辞敷腴
蔚赡浩乎若秋江之涛鼓荡莫测而其来有本也霭乎
若春空之云变化不常而其出无穷也其在翰林尝掌
制命四方学者争传诵之求者盈门以不得一言为耻
盖自古盛世之文一代不能数人而公之述作可与相
准偏才曲士多优于言而劣于行公南中之节奋厉卓
伟使异域知中国有守死不贰之臣其过于人甚远昔
卷七 第 24b 页 WYG1235-0226b.png
王仲淹孟东野之徒门人朋友皆援古著谥后世韪之
今欲撮公文行以文暨节谥之于礼其可众皆曰诺其
子绅以告天台方孝孺孝孺曰予尝闻翰林学士金华
宋公称待制公文行皆如恂言死而易名于义为称乃
定谥曰文节
  试笔说
吾居乎乡客遗善笔二分其一于友人而用其一锐而
端圆而劲以摹画咸与心称爱之不忍妄用遇佳纸墨
卷七 第 25a 页 WYG1235-0226c.png
洎文辞则以书书毕涤而藏之恣意率手有所作则用
其次者是以虽甚久而犹新焉他日友人至问其所得
则曰弊而弃之矣诘其用则纪钱粟货利卑猥事不稍
惜视之与里巷所为偏欹软恶者等不知其为美也吾
闻而叹之友人曰子何叹之细也以余用斯笔也而违
其任余则有过矣虽然世之用人者得无有甚于余之
用笔者乎笔易为也美者易得也用久必敝固其职也
今夫所谓贤士君子者天之生也难生而不夭死不疾
卷七 第 25b 页 WYG1235-0226d.png
病获全其美也尤难然而用之者不任之以立政教修
纪法居庙朝治海内而卑位冗职是命一不快于意不
待其敝而弃之且加不胜之法焉者亦众矣不彼之叹
而于笔焉惜是尚为知类也哉吾愧乎其言谓之曰笔
吾所任也故吾知爱而叹之任人非吾事也吾其敢僣
而叹乎若姑修其可任者以待人之任已何暇乎世之
叹而吾之疑耶
  畏说
卷七 第 26a 页 WYG1235-0227a.png
人可无畏乎幼则畏乎长贱则畏乎贵乡则畏乡之老
成学则畏士之贤者仕乎位则畏法令畏小民畏公议
岂特若是而已哉食焉而畏无以及乎人也言焉而畏
其背乎理也居焉而畏其过于燕安也寝焉休焉而畏
邪僻有以𢦤吾中也临财而畏其损吾行也居宠而畏
其满盈也举一事兴一役而畏其或劳乎民或病乎时
也然犹不特此也见少者而畏无足为之法见贱者而
畏无足为之养见愚者而畏无以教之见鸟兽草木而
卷七 第 26b 页 WYG1235-0227b.png
畏吾之无闻而将与之同于澌尽朽腐也见山林川泽
而畏吾及物之利有所不及也见古圣贤之言行而畏
其不可追也思乎后世而畏其将訾短乎我也然尚有
甚于此者视乎吾身而畏或不能慎守以辱乎亲察乎
吾心而畏无以全所付以辱乎天天之畀我者为何如
仁也而或贼之以忮忍义也而或蔽之以利欲礼也或
为骄慢之所胜智也或为小慧之所淆以言乎臣而忠
或疚焉以言乎子而孝或惰焉以言乎大而或未能用
卷七 第 27a 页 WYG1235-0227c.png
天下以言乎小而或未能为天下用凡天职之内有所
阙皆谓之违天可也屋漏之间鬼神临焉觞豆之际兵
戈生焉般乐怠傲酖毒存焉思虑有未纯省察有未至
则为忽乎天矣人之于天而违且忽焉岂不甚可畏也
哉子受父母之命则佩而思之一有所违则世以为不
子臣受命于君则奉而行之一有怠事则有不臣之罚
天之可畏于君亲也昭然矣柰何人违且忽其命而不
知畏也夫其不畏者非其人之过也为之师者莫以告
卷七 第 27b 页 WYG1235-0227d.png
而不自知其所受之重也使果知受于天者之重则其
起居食息语默取予之际其有不愓愓以思兢兢以持
者乎使果知畏天命矣则所畏之事将日寡无所往而
不安矣不知天命之可畏则事物陈乎前者孰非可畏
者哉是以君子知可畏之理故无可畏之患小人则不
然入于可畏而不止故知君子小人之分观其知所畏
与否而已矣汉中刘生仲义事予为弟子者五年其为
学笃谨不懈而持已以礼盖粗知所畏者今将贡于京
卷七 第 28a 页 WYG1235-0228a.png
师升于太学而达于天朝予欲其不负天之所畀而为
君子之归也故以所当畏者告之太学先生多予之所
畏者其必有以正予言也夫其尚因予言而有以教乎
生也夫
  习庵说
乡先生陈君季明年六十馀而进学不懈间谓予曰吾
之生也先子以晦庵朱子之名命之及长而知其不可
也请更焉因名为熙既而自念名固不敢同于朱子然
卷七 第 28b 页 WYG1235-0228b.png
奚敢舍朱子之学而不学也故别号习庵以见志子以
为可乎予曰可哉古之人以昔贤之名为名者若司马
长卿之名相如慕乎蔺相如之为人而取之也顾元凯
之名雍蔡中郎喜之而以已名与之也然而长卿未必
如蔺子元凯虽贤亦未尝类乎伯喈岂非名可以取诸
人而道必在于自至乎君子之学圣贤务乎道德之同
而不贵夫名字之类自孔孟以来学孔孟之道而造其
极者其名必非与孔孟同而其道则无不同以其志乎
卷七 第 29a 页 WYG1235-0228c.png
圣贤之志而习乎圣贤之业是以卒至乎其域而不自
知也苟为无志而所习与圣贤殊虽以舜禹自名亦妄
焉而已夫孰以为可乎今君于名则辞而不敢与朱子
同于学则习而不敢与朱子异可谓知所务矣然而朱
子之学圣贤之学也自朱子没二百年天下之士未有
舍朱子之学而为学者至于道之类乎朱子者未之或
见何哉盖疏浅者窃其华而忘脩已之实质鲁者守其
意而不求致用之全莫不自以为有得焉而终不得以
卷七 第 29b 页 WYG1235-0228d.png
成身而见乎世君之所习诚能以敬存心以义制行穷
万物之理以周乎事尽彝伦之常而不失其中敛之则
措于家施之则被乎民虽欲辞其名而人固将以善学
朱子之道称之矣不治其本而攻其末习乎其言而不
察其所由言则凡所习者未必非朱子之所弃也而岂
君之志也哉抑予观世之学者少之所习既长而怠壮
之所习未老而忘是以虽欲志乎道而不可得君年愈
高而为学愈力孜孜焉以未及古人为耻于是乎过人
卷七 第 30a 页 WYG1235-0229a.png
远矣盖或习焉或否焉而习乎非所当习者众人也终
身由乎道而不少息者君子也始乎无所不习而终不
习无不利者非圣贤不能也习乎习乎其亦有无事于
习者乎然则君也苟终身习焉而不止其为君子也孰
禦焉
  王温子栗字说
浦阳义门王温柔和而好学加冠将定字其师刘君
其不足于刚也字之曰子栗为辞以祝之而复谓余曰
卷七 第 30b 页 WYG1235-0229b.png
愿有教也余曰事有似异而相资者水火以为㸑盐梅
以为和寒暑以为岁由其离者观之戾乎其不侔不可
比而合也然是数者必相合而后致用并行而后成功
夫岂果异乎哉刚柔仁义之辨不啻水火然未有不兼
二德而可为君子者视其外谦卑逊顺之气穆然求其
内庄敬诚笃之意确然故端方而不犯慈良而不倚以
之措大政持大议不变辞色而天下从之自道之不明
士各因其资之所近为学柔则至于枉已刚则至于违
卷七 第 31a 页 WYG1235-0229c.png
众枉已既不足以立事而违众又不能有成治功之不
见于世非此也与天下之所病者非不足于温也而患
无以守其内是以柔懦者多流于诡随刘君勉之以栗
其知所教矣慎哉栗乎尔毋厉外而懦中也必也挺拔
特立如雪霜之松柏不挠不折以固其节乎温乎戒哉
尔毋翕翕以合煦煦以同必也如春阳之长养生息而
不见其迹乎栗者所以为敬也温者所以为恕也居敬
行恕而至于君子吾于子乎是望虽然饮食资乎水火
卷七 第 31b 页 WYG1235-0229d.png
而饮食非水火也咸酸本乎盐梅而至味非盐梅也岁
功成于寒暑而天地之化不止乎寒暑也周人有言曰不刚不柔厥德孔修德备乎刚柔而刚柔不滞于事惟
圣贤能之
  郑叔度字说
麟溪郑君叔度与某同学太史公之门谓某曰吾之生
先子贞孝君以楷名之及冠太史公字以叔度字之义
公尝欲教我矣而未之暇幸与吾子相好子能知公之
卷七 第 32a 页 WYG1235-0230a.png
意乎知则盍为我言之某曰予未之闻也以臆言之公
之期叔度者不其至乎度者先王所以齐万物一民志
之器也天下之物至众也姑举一二言之布帛绮锦出
于人之为其长短侈狭乡异而家不同苟无度以絜之
争夺之端何由而弭乎造宫创室群材既备百工咸集
木之宜圆宜方为柱为梁长之为栋楹短之为楔杗苟
无度以絜之何由成匠石之功乎作乐制器范金为钟
斲石为磬絙弦为琴瑟刳竹为箫管穴匏为笙搏土为
卷七 第 32b 页 WYG1235-0230b.png
埙革为鼗鼓木为柷敔其长短丰约之制至不同也苟
无度以絜之则音何由而和乎任土制邑建都立国或
画田为井或树城作屏大而四海之内山岳广远无际
置疆分界立为郡县以统之设为上下以縻之揆里行
令数图责贡苟无度以絜之孰得其数而为之限域也
哉度之为用亦大矣虽然度有二公家之度悬之国中
而四方之民各以其物来就而平焉忮者不敢怒智者
不敢欺吝者不敢惜强者不敢违以其折中至公而无
卷七 第 33a 页 WYG1235-0230c.png
私也由国而郡由郡而邑莫不皆然三家之村足不履
官府之门耳不闻法令之教削蒿而为度以灶煤节其
分寸量布揣帛自以为可也苟律之以公家之法则为
辟矣夫人之为学何以异是闾巷之氓饰诈任情自用
其愚行之于家非不可也折之以圣人之道则过矣故
圣人之道公家之度也取法乎天地合明乎日月前同
乎三王后符乎万世若周公孔子者为度于天下者也
其次若子思孟子之徒明圣人之道为一时所师为度
卷七 第 33b 页 WYG1235-0230d.png
乎一国者也次能脩身缮行以善化俗若郭林宗徐孺
子之流人称忠信者为度乎一郡者也次能笃愿自持
动静不悖乎法取与不过乎义者若元紫芝阳城之流
出能尽其职隐能固其志为度乎一邑者也下此则卑
矣今叔度之家秉义聚居者十世堂序之内秩然而礼
穆然而乐林宗孺子之行人人操之而叔度蔚有文声
已足为一郡之度矣而太史公复以度期之岂非欲进
于其大者乎大莫大于圣人之道一民志而齐万物者
卷七 第 34a 页 WYG1235-0231a.png
圣人之事也叔度日懋而学之其不得为贤者乎其不
得为一国之度乎岂非太史公意乎抑亦贞孝君之志
乎若夫汉之廉范黄宪皆以叔度为字而后之同者甚
众二子虽贤而不为叔度言者将以大者望之犹太史
公之意也
  王氏兄弟字说
翰林待制乌伤王先生有二子曰绶曰绅次第加冠于
首各请字于金华太史公公字绶曰孟缊绅曰仲缙而
卷七 第 34b 页 WYG1235-0231b.png
某告之曰美哉二子之名与字也其为用贵矣朝廷宗
庙之礼穆穆在位百辟布列登降俯仰之际锵然有声
者非佩玉乎即而视之天子之玉白也公侯之玉山玄
也大夫世子水苍暨瑜也士则瓀玫也而贯之者非绶
乎绶则皆绶矣又即而辨之天子以玄组公侯以朱组
大夫以纯组世子以綦组而缊组则士也缊者赤黄之
色而孟缊之字以之岂非望其修士君子之行而不爽
于用者乎呜呼绶以贯玉而呜乎朝廷宗庙之中孟缊
卷七 第 35a 页 WYG1235-0231c.png
嗜学缀文焕烂而和平某深愿孟缊之贯道以鸣国家
之盛也虽然绶之所系者非大带乎大带之垂者非绅
乎大带之博四寸素而朱里者天子也而裨以朱绿素
而裨垂者大夫也而裨以玄华练而裨垂之下者士也
而裨皆以缁士之绅三尺有司去其五寸绅与带非二
物也谓绅为带可也谓带为绅亦可也其等虽异而其
为用约身而缙笏者则一也笏之制天子诸侯大夫士
以球玉以象以鱼须文竹以竹木凡四等而将事执玉
卷七 第 35b 页 WYG1235-0231d.png
之时皆搢于绅是绅者一身之束约而敬之本也端冕
之卷然衮绣之班然非绅以约之未见其服之称也球
象之温然文竹之灿然非绅以搢之未见其有所措也
而仲缙之字以之岂非望其谨饬自持而致于用者乎
呜呼绅之用要矣昔之称大儒君子曰缙绅先生某深
愿仲缙益勉而思以嗣待制君之德也抑又闻之待制
君之名为袆而字为子充袆亦服之贵者昔太史公尝
推其义且相期以文显亦既有徵矣今二子也亦有美
卷七 第 36a 页 WYG1235-0232a.png
名而某何人敢继太史公之后哉虽然二子也其尚无
沗厥父某虽愚又安敢不勉
  戴乐和之字说
事有不相谋而相感者金石土革丝木匏竹是八音无
知觉运动之灵世之所用以为乐者也仁义中正孝友
人之所为以善其身世之所谓德者也德修于已己知
之人未必深知之况此八物者何由而知之乎然而德
盛则八音之乐随之以盛德衰则其音随之以衰非八
卷七 第 36b 页 WYG1235-0232b.png
物之有知人之诚足以感物物有所不能自止也舜之
韶纣之靡靡皆资于八音者也而其音之不同犹陵与
谷然者非所以感之者异哉故八音可以人力为也能
使八音和而不失其正者非脩德以和之不可也自三
代以来八音未尝绝于天下然终未有及乎韶之遗音
也非其器不若其德不逮也苟有太和之德虽操牛尾
而叩缶以为节将有天育神化之意矣不然虽后夔之
器尚存而欲其和胡可得也浦江戴先生名其子曰乐
卷七 第 37a 页 WYG1235-0232c.png
问字于太史公公字之曰和之盖勉之以德也古人于
乐无所不用而今也惟有天下国家者得备而用之其
于无位者宜若无与焉然君子礼乐未尝斯须去于身
者非有器之乐之谓盖无器之乐也有器者固有今与
古之殊不待器而和者今何异于古哉视于其身慈让
忠信之色晬如视于其家亲睦信顺之意翕如此乐之
本也奚待于器乎戴氏自德圣以礼乐为学先生学焉
而至者也和之试求乐之本于身推之于家怿乎其无
卷七 第 37b 页 WYG1235-0232d.png
乖秩乎其有仪则凡接于耳目者皆乐也余将于是而
考其德  傅氏字说
古人之于字名所以自别而称于人不计其美恶也商
以前质略盖有徒名而无字者周之文盛矣周公孔子
文之所从出也其加字名于子宜有异焉而乃禽鱼称
之斯二圣人岂不欲其子有美名称哉而卒不然者以
人之美不在乎名字也德诚足尊矣虽微字以代其名
卷七 第 38a 页 WYG1235-0233a.png
人犹不敢名之苟无足尊者虽极字之美人不之字也
尽名之美终不能名于后世也学者亦勉乎德而已何
以名字为哉然今之人不敢忽乎名字者以为因是或
可以勉其德曰仁而践仁焉曰义而思义焉果能因名
字之美而服行之则名字不为无益矣乌伤傅君循淳
悫有士行其族之兄武昌守伯长字之以希道其号甚
美也而愿余发之夫道之在天下岂以言而著哉顾知
之审与略行之至与否耳知之而审也行之而至也道
卷七 第 38b 页 WYG1235-0233b.png
固将积乎身岂特希之云乎如使知之未审行而未至
虽欲希之安可得也千仞之木不自言而人称其为千
仞号柽椐以梧槚人必柽椐之是岂名之为贵哉有其
实之为贵也希道因名字也而益进乎其实则为希道
也较然矣不如是名字且无与于人余言安所益乎  陈野翁字说
天下之事不患其未备而患其太备方其未备也有才
智者皆可因其迹而继之及乎既备而至于无以加倾
卷七 第 39a 页 WYG1235-0233c.png
于极盛之馀而蠹于至饰之后自非圣人矫而持之鲜
有不为大患者故帛之未绘也五色虽未著而黼黻文
章之质已具为玄为黄无所不可恒有馀美焉或者不
察而采色绘画之炳然溢乎目者固若可爱而物之至
美亦穷若先王之治天下常养斯民至美之朴于政教
之先使之不以物迁不以习变而不至于不可继是以
安化而易使和柔而易制苟为不然笼之以智巧诱之
以权诈彼将各逞其所长以驰骛于世纷纷狙伺乎上
卷七 第 39b 页 WYG1235-0233d.png
者日新而无穷而上之所操者已殚矣国家之亡罕或
不在乎此昔者孔子每病周末之文而欲从忠厚之先
进孔子岂恶乎文哉恶乎朴之散而文无措也去先王
之世益远是朴不知其所在者久矣求之于通邑巨都
茫乎其不可致也求之于华显之位邈乎其异于斯也
反而求乎深谷穷山之间盖犹有可徵者焉苟无好古
之君子与不溺于习俗之弊者天地之至美几何而不
至于胥亡也哉常观乎闾里之会凡耆旧老成之士发
卷七 第 40a 页 WYG1235-0234a.png
言履行多质实近厚有古昔之遗风而少年英锐往往
饰智以相诈挟奇以相高可喜者既过而可悲者继之
吾以是知孔子之叹有以也四明之南有邑曰奉化奉
化之桐炤里有士曰陈先生性高守介类古卓行君子
年六十馀矣教其子甚严待乡人有礼而和始名曰文
而字为允章既老而观先进者之日微也复更名质而
字野翁余违古人亦已久矣持其身以行乎今之世心
恒惴然恐为浅薄之归而不获闻故老之仪刑何幸乃
卷七 第 40b 页 WYG1235-0234b.png
得先生乎今之俗可睹矣革既弊之文而复乎野以全
斯民之朴宜必自东南始东南文之胜处也然则先生
更字之意焉知非其兆乎余虽鄙且贱犹及预闻之
  王子文字解
人非名字则不能自别于众人然其异于众人者不在
乎名字之美也视其德与行焉耳虺虫之厉者也而仲
虺为良臣蠋蠕动之微也而王蠋为贞士灭恶徵也而
子羽为君子疾不祥也而樗里以智闻夫岂在乎美其
卷七 第 41a 页 WYG1235-0234c.png
名字乎贤圣仁义惠哲忠孝此八者天下之美号世之
人以之自名者多矣人未必以是称之而蓄德谨行者
虽未尝用之为名字人必以是号加焉故以美言为称
谓不若践之于身见诸行事之可宝也自有名字以来
人以美言加其身者宜亦众矣而传于世者可得按籍
而计岂非躬行有不至乎士或能以名字达于一乡而
不能达于通国或称于一国而不足达于天下然有达
于当时而不闻于后世者焉百年传之久而遂亡者焉
卷七 第 41b 页 WYG1235-0234d.png
盖其名世若是之难也沮溺谓孔子为鲁孔丘则是时
与孔子同姓名奚特一二哉然惟孔子传后世为学者
师而彼咸无闻由是知名字之不可恃苟无足称虽袭
圣人之名以自号无益也而况于美言乎人不修其可
传者惟名字之务美宁非惑欤浦阳王君其名曰江而
其师友以子文字之其字信美也然斯文也周公孔子
之所终身学焉如不足贤人大儒竭心思智能欲庶几
而不敢望者子文乃取以自别于人其可不懋于德乎
卷七 第 42a 页 WYG1235-0235a.png
水不必皆若湘沅也惟能自达于海者则皆谓之江浦
江其一也其水不可容舟楫浴牛马而以江名者取其
不资巨川之助而能趋海尔夫由众人而视圣贤何异
水由遐荒而趋海乎然而水无微而不至于海者以其
不息也思是名也学圣贤之道审能如浦江之于海则
谓之子文也无惑  黄晏仲晦字说
浦阳黄君晏其生之时当元至正中四方兵起天下大
卷七 第 42b 页 WYG1235-0235b.png
乱民伥伥在干戈之间奔走伏匿无一朝宁其父孩而
抱君曰是儿之生庶其有晏乎遂名之曰晏及乎真人
应命而起扫除残贼宇内晏然十五年间遂至平治而
君适当加冠方斯时士之扬材露技以干世者又皆骚
然不得安其居其宾赞相与言曰欲晏者惟自晦而已
于是字之以仲晦而俾予畅其义夫士之生大之欲显
功名于天下著誉闻于后世次之犹欲显于一国下之
犹欲显荣于乡邦而奚愿于晦哉盖晦者显之根也曷
卷七 第 43a 页 WYG1235-0235c.png
不观于大泽之龙蛇乎当天地闭藏之时遁形于沙泥
之下曾不如暖井之跳蛙惟其善自晦也一旦出则兴
云雾而雨九土矣古之君子其显之至者曷尝不由于
自晦哉或晦于屠钓或晦于鱼盐或晦于𤱶亩晦之久
者受抑挫忧患必深所以增其智虑而助其材能者亦
众矣故一有用于时天下无难为之事而立非常之功
岂彼自衒者所及哉然其晦也非直与庸众人逐逐同
污也虽晦其身而其心未尝不经营乎天人之际上下
卷七 第 43b 页 WYG1235-0235d.png
求乎古今之豪杰而尚友之也苟亦逐逐然与恒人同
视彼自衒者又何异乎喜功好名之士挈其所有以试
于人非不足以立取贵富夸耀其乡里惊骇乎众庶然
而其忧殆不胜其乐其安亦不足偿其危也岂非不知
自晦之使然耶黄君之父自危乱之时思宴安而以名
其子字之者又知所以保之之道可谓善名字矣黄君
苟能以古之君子自思而勉学焉则夫显融之来可坐
而得矣不亦善于为子者乎
卷七 第 44a 页 WYG1235-0236a.png
  刘士安字说
庐陵刘君子博善士也名其子曰善而其友字之曰士
安既字而问其说于天台方某曰事有一言而可以行
于身充诸家推之盖乎天下非士不足以知之非君子
不足以至之非圣贤不足以尽之者其惟善也乎由天
地而观之发育鬯达盈乎其间者是理也由人而视之
慈爱恻怛与天地同体者亦是理也有形之类孰能无
之而众人或陷乎恶者患乎不学者耳士君子之为学
卷七 第 44b 页 WYG1235-0236b.png
岂能加毫末于斯理之外哉由是而发言焉则为善言
矣由是而制行焉则为善行矣由是而措诸事为见于
德教则为善政矣言善言行善行施善政则善播乎天
下矣其身庸有不安者乎故士之安乎善犹众人之安
乎利也以利为安者安未至而危辱继之苟能安乎善
则贵贱富贫佚愉忧戚变乎外者虽无穷而其心未始
不安也刘君有学行仕于时其势可以为善而其心休
休然有乐善之色是其善之可称者亦众矣又欲传诸
卷七 第 45a 页 WYG1235-0236c.png
子而因名若字以教之岂非知所教也哉士安居乎家
则取于父远焉则取法天下之善士又以为未至则上
而取法古之圣贤以为师则其进于善也何惑焉
  蒋伯孚字说
予尝观乎大泽之陂而知易中孚之义矣方其一碧千
顷涵山浸空清恬静帖鳞介呈露已而风蓬蓬焉生拂
林动谷而加乎泽也恬者沸帖者震丝萦縠动涛回浪
喷万皱相因变怪莫尽则仰而叹曰斯所以为中孚也
卷七 第 45b 页 WYG1235-0236d.png
乎圣人之取象精矣夫泽至静物也孰得而感之苟以
石则石沉矣泽何能感以火则火灭矣泽何能感以雷
则虚声而不动物泽何能感天之高也地之厚也有生
成之力而欲一感之不可得也必也其风乎风动则泽
应有不待踰时而感者矣若此者以其中固有相孚之
理也而斯卦也巽悔而兑贞巽风而兑泽于象为中孚
又巽顺也兑说也以顺感民则民说而信矣于义为中孚
又二体之中画皆阳有诚之义全体中虚有虚之道斯
卷七 第 46a 页 WYG1235-0237a.png
圣人之取义又精也夫人之心至深而不可测犹泽也
将何以孚之哉苟以威刑感之则犹以石沉泽也徒挠
之耳以智计感之犹以火投泽也徒自劳耳以号令感
之犹以雷动泽也徒震撼耳能感之者其惟诚乎以诚
感民则有不言而信者矣岂惟居上位者为然也虽公
卿大夫亦然以诚事君则君信以诚莅事则事治以诚
享神则受福矣岂惟公卿大夫为然也虽士亦然亲亲
也匪诚则离处乡党也匪诚则怨交朋友也匪诚则爽
卷七 第 46b 页 WYG1235-0237b.png
岂惟士为然也惟艺亦有然者孔子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恒者常理也谓诚也医而非诚将孰信之哉
乌伤蒋伯孚士而医者也而其名曰诚徵予说予故释
其义以告之伯孚能审乎此为政可也医云乎哉
  蒋氏异瓜辨
东阳蒋宗显艺瓜之圃得异瓜焉并蒂而骈实绀色而
璧文圃人异之曰自吾一人讵知从事乎兹获瓜多矣
未有若斯之异者其殆祥乎不敢取以告宗显宗显视
卷七 第 47a 页 WYG1235-0237c.png
之果异也不敢以食奉之而归或曰此祥也天下之物
异于其类者为祥爪牙角鬣之伦兟兟也人恒见之不
贵也其异乎类者曰麟麟不可多得也人贵焉故麟谓
之祥羽翮而飞者充天下人不贵之者必其多者也其
不可见者曰凤故凤谓之祥萌而生者众矣而独贵乎
朱草涌而出者众矣而独贵乎醴泉岂非以其寡哉今
夫瓜家艺而人食之累千百未见其状之若此也而蒋
氏之圃独见之安可弗谓之祥乎或曰不然物皆本乎
卷七 第 47b 页 WYG1235-0237d.png
气化而莫能相通各囿于天而不知其所由木之樛者
曲者岐者诡形怪质万变而不齐人不能诘其端虽木
亦不自知其所以然也谓木有意于为之木未尝有知
也谓造物者使之然造物者不若是屑屑也然则物各
役乎天而不自知也明矣何预于人事乎人之指有岐
者胁有骈者人不知其曷为而然也夫人之灵且不能
检其形况是瓜也植物之微者自知为异为祥乎草木
之异常者皆气之变也于人事乎何与而人以为祥岂
卷七 第 48a 页 WYG1235-0238a.png
不惑哉二说者相持久不能决宗显以问余余曰谓之
祥者是也谓之非祥者亦是也君子之道大极乎天地
微通乎鬼神能充其用雨旸寒暑自我而施况一草之
异乎故有以致之则谓之祥可也苟无以致之虽使禾
颖同乎陇木理连乎庭灾害之来犹有莫止祥乌可
恃乎蒋氏于东阳为望族忠信孝友著于乡疏亲聚食
合为一身斯人之祥也祥乎斯世者也又何以蔓生蓏
实之怪为足尚哉且一瓜之异于其类犹闻于人而名
卷七 第 48b 页 WYG1235-0238b.png
于世况夫德之异于众庶者乎蒋氏其益务滋乎德而
勿异乎瓜他日治民者奔告于天子以为东南之邑有
祥民者必蒋氏也耶
 
 
 
 
 逊志斋集卷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