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八
卷八 第 1a 页 WYG1234-0757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继志斋集卷八     明 王 绅 撰
  记
   寒谷小隐记
义乌县南五十里有山曰大寒原谷深邃岩壑峻绝田
畴衍沃而草木蓊密其地远城市其俗敦信义故士之
厌喧嚣而嗜幽寂者莫不乐处之邑人进德陈先生自
元末之乱避地来居结屋数楹间扁其颜曰寒谷小隐
卷八 第 1b 页 WYG1234-0757b.png
于是居其间角巾杖藜日徊徉于山巅水澨或仝父老
酌春酒话桑麻或挟册携琴坐泉石间至暮始返处而
乐之若将终身焉逮乎大明启运诏求遗逸有司以先
生应命先生遂幡然而起至则授以钱塘儒学教谕钱
塘古东南都会居民富庶习俗工巧先生至一以仁义
道德躬修实践之学以为教未十年子弟之承学用世
者往往为时名公卿其居钱塘初无赫赫之誉而清名
隐然动于搢绅间凡朝廷往来之使四方硕彦之士至
卷八 第 2a 页 WYG1234-0757c.png
者莫不愿见先生先生处已愈谦待人愈厚虽居繁缛
之邦而心往往在于穷山密林也每谓人曰吾之居所
谓寒谷者果远邪近邪吾不得而知也以为果远邪则
林姿谷态之苍茫冬夏朝暮之异状未尝不往来于心
也以为果近邪则山川数百里之辽邈职事官守之羁
縻而足迹未尝得数数到也于是命工绘为图名公钜
卿又为诗文以纪之先生复徵言于绅绅之先世居凤
林去寒谷不数里始祖节度府君爱其山水之秀自会
卷八 第 2b 页 WYG1234-0757d.png
稽来迁迄今三四百年族日以大重圭叠组代不乏人
世号凤林王氏今先生蕴才积德未及大施而年已老
安知异日不遗泽委祉而俪美于吾王氏乎抑闻寒者
冬之令也万物遇其时则必损伏屈抑以自存今先生
隐处寒谷而出居冷官适符先生之心迹矣绅固守寒
贱处荒凉而远炎热者有素今一旦溯涛江泛湘汉上
瞿峡抵巴蜀计其道途不啻万里回想故山故水岂能
忘情是先生今日之为心固绅之所为心也其能已于
卷八 第 3a 页 WYG1234-0758a.png
言乎文以记之其亦发予心之感慨尔
   三教堂记
道士某君某通儒而旁习乎佛氏之法于所居辟堂三
楹间乃肖孔子释迦老子之像合而祠之因名曰三教
堂爰使来取记予惟三教之道若岐径之异趋冰炭之
不相入盖不可同日而语者也是故儒者以诚意正心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本而佛氏则以守空寂灭明
心见性为事道家则以清静无为鍊形长生为主要其
卷八 第 3b 页 WYG1234-0758b.png
归清静无为则当株守块处莫能事事明心见性则当
死灰其心朽木其身呜呼使天下之人皆习二者之学
则谷粟布帛无所出而五伦五常亦几泯矣必若吾儒
之道行之万世而无弊用之须臾不可离者为可尚也
故世之知本者是宜以孔子家祠而户祭之今乃慢不
加省幸赖前代遗制尚存而郡县之设未坠然而佛老
之宫则乃遍布乡闾星罗棋列不可悉数其故何哉夫
孔子之道明白坦易正大光辉非有奇谲诡伪以衒人
卷八 第 4a 页 WYG1234-0758c.png
而佛老者伸舌启口则惟以虚无眇昧之言祸福灾异
之故以儆世此世之所以忽常而好怪慢远而趋近亦
其势也虽然吾孔子之道譬犹日星之在天山川之在
地不以人之好恶世之崇尚为增荣又岂以淫词渎礼
为合义哉此吾儒所以纵而不暇论累世由之而不察
也今君既为老子之学而旁求佛氏之旨又能习知儒
道尊慕而合祠之嗟乎世之为三教之学者入乎此者
出乎彼若秦肥之视越瘠固未有相得者也惟君乃兼
卷八 第 4b 页 WYG1234-0758d.png
通而并向之故是祠之建虽未必允合古谊要知其系
人心崇教本所厉于风俗者为不浅也其视夫泥于一
端局于一器者不其多乎予故乐书以为记
   尚友斋记
君子之自待也重而自视也高则庸俗不足以厌其意
庸俗不足以厌其意必求古之贤哲之士与已志相符
者而友之杜子美处流离困厄之中而自比稷契胡康
侯爱诸葛孔明之为人苏明允为文必取法于孟子子
卷八 第 5a 页 WYG1234-0759a.png
瞻之心迹效白乐天虽其所就有不齐观其自待自视
者如此其能局于浅近而自狭耶国子助教庐陵邹君
仲熙名其居斋曰尚友邹君以予辱交也厚徵言以记
之予尝与之纵谈千古之故而商略当今之宜稔其为
人矣又安敢以不敏为辞夫邹君生文献之邦而负超
越之才励志古学凡古文辞有当意者悉手自抄录口
诵心维志忘寝食涵蓄既久发而为文益凌厉赡足然
酷爱南丰曾氏之作观其音韵步骤间亦似之况其年
卷八 第 5b 页 WYG1234-0759b.png
甚富而志甚锐则其自待之重自视之高而庸俗不足
以厌其意者宜也虽然予切为去古既远士习益卑固
有志者之不屑就至于凌高骛远不求其实而惟虚名
之是慕者又岂非君子之所病哉必有子美康侯明允
子瞻之志而后可此又予与邹君所宜共勉者也且昔
邹君佐教于一邑已友一乡之善士矣今之居太学是
友天下之善士也邹君尚毋以天下之士为皆不足友
也苟以此待天下之士安知天下士不以此为待哉予
卷八 第 6a 页 WYG1234-0759c.png
又闻古有求千里马不得购其骨而马自至者盖亦示
所好于人也邹君于此尽心焉而后驰思于往古虽欲
肩颜孟而友伊周人不以为过矣邹君以为何如
   乐亲堂记
人之大伦有五而莫亲于亲亦莫尊于亲也惟其亲而
尊也所以思致之于安且寿者无所不用其极焉固如
金石矣而犹患其有时而消泐寿如乔松矣而犹虑其
有时而终穷况于晨夕兴居之间宁不思致其养哉夫
卷八 第 6b 页 WYG1234-0759d.png
甘旨以充其所嗜滫瀡以中其所欲其于口腹之养至
矣君子不谓至也轻煖以适其宜晏安以适其体其于
四肢之养至矣而君子亦不谓至也夫为养而舍此固
不可使务此而心有所不悦志有所不遂虽日奉以三
牲吾知其不以为乐而反以为戚矣故孔子曰养则致
其乐而孟轲氏亦谓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是则为养
之道孰有加于乐哉庐陵胡原旦氏名其养亲之堂曰
乐亲他日走京师介其友李子学来徵予言以记之予
卷八 第 7a 页 WYG1234-0760a.png
惟欲乐其亲者人子之同情也然而事有不齐则其志
有所不遂力足以为养矣而父母之年或不待幸而父
母具庆矣或梏于困穷或厄于暌离又幸而无此矣其
或反身有不诚制行有不谨尤足以贻其亲之忧焉之
数者或命于天或由乎我命于天者非力所能为厄于
我者可不思致其意哉余闻元旦读书知义理又喜交
贤大夫士今观其名堂之义可以知其为人矣予也自
晬离先公于膝下及弱冠先公执节于蛮荒先母亦感
卷八 第 7b 页 WYG1234-0760b.png
忧而卒今幸叨忝禄位欲致升斗之养而不可得况望
致其乐乎因元旦之请益不自胜故书余与原旦之不
齐者以为告使原旦知命于天者不易得而不忘乎喜
惧在我者之不可不尽而夙夜常存于警省也
   橘轩记
尚论东南之名木冬夏常荣而苍翠可以悦人心目者
惟松柏楩楠豫樟为然然而无实可以充人之食果之可
以充人之食者有梨榴枣柿栗李而其花叶应时而发
卷八 第 8a 页 WYG1234-0760c.png
随候而彫不足以耸人之观瞻求夫二者之兼至其惟
橘乎今夫层枝剡棘绿叶素荣郁然不变于寒暑者吾
知其为橘也青黄杂揉文章灿然于天地严肃之时者
吾知其为橘也以言其味则甘而馨以言其功则可充
锡贡而疗疾病是以古仙叟隐其间以自乐屈大夫颂之
以自况者良有以哉鸟伤丹溪之上有隐君子曰杨君
伯融好古知学有才而笃于行乡人称之其事乃考彦
德处士尤尽爱敬之道尝扁其奉亲之轩曰橘轩盖以
卷八 第 8b 页 WYG1234-0760d.png
环室所植者皆橘也于是处士甫方以耆年硕德享有
天爵之贵子孙宗戚岁时问候称寿于橘轩者肩相摩
而足相踵处士甫童颜鹤发角巾布服据中坐为之谈
伦理言仁义斥异端似是之非而参之以当世之务亹
亹不能休及退而瞻橘林之蓊密味橘实之甘馨未尝
不叹伯融之善娱其亲而羡处士甫之德深契于橘也
继而处士甫化去几二十年伯融追慕之心益切睹橘
而伤手泽之尚存入室而慨声容之如在虑无以慰其
卷八 第 9a 页 WYG1234-0761a.png
思于是走书京师求为之记予家青岩去丹溪仅一舍
向閒居时常杜门不出故弗获接其面颜今也禄食于
外幸尽友天下之贤而乡邦善士如吾处士甫者乃独
不之识每以为恨况今与伯融联葭莩之好而复以此
为属宁不喜闻而乐道之哉诗曰维桑与梓必恭敬止
又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伯融尚益思培其根埴其本
使其枝益茂而实益繁庶乎遗荫流芳于后嗣者弥久
而弥昌也易曰硕果不食君子得舆余实有望于杨氏
卷八 第 9b 页 WYG1234-0761b.png

   养斋记
自古名世之士其才器皆养于未用之先而功业成于
既用之后譬犹千寻之木必蓄于山林旷莽霜雪雨露
之中而后可以任栋梁之用岂若樲棘桤樗之怒长骤
发而不中于绳墨哉张良之智养于圯上韩信之勇养
于胯下诸葛亮之勋烈养于隆中是数君子者之志虑
器识皆培埴深厚故其出而应事也若庖丁之治牛迎
卷八 第 10a 页 WYG1234-0761c.png
刃而解矣鸟伤蒋君伯原读书华川上为人沈毅端悫
气和而貌恭家世业医至伯原而得丹溪朱先生再传
之妙故其术尤精乡闾之抱疾无诉者必赖伯原以为
安伯原之惠利及人既多其心犹不以为足复扁居室
曰养斋其志盖不安于小成而欲养之以就夫大器者
欤他日驰书京师求余记夫世之小丈夫者挟偏曲之
术济满盈之志幸其偶中一胜以为能旦旦而揣之曰
吾术足以行世矣及婴之以槃错被之以纷纶未有不
卷八 第 10b 页 WYG1234-0761d.png
颠倒是非变眩黑白而偾事贻笑者皆素无所养故也
今伯原固足以有为而犹存于养吾知其所谓养者非
特欲以自养盖志于养人者欤风寒暑湿之贼人养之
刀圭以致和平疾痛痼滞之害体养之砭焫以致康复
人之蒙其养者既众则已之养者益厚养之既厚于是
出而医国则一国之人蒙其养矣此伯原之所以为志
而欲上效数君子之善养者欤余家与伯原同里闬自
总角相游戏稍长伯原遂任家学之传而余贸贸焉罔
卷八 第 11a 页 WYG1234-0762a.png
知所立未几亦为虚名所牵西入蜀又以情事未伸南
上滇道途奔突神疫形瘵今复以非才召人为国子师
夫以衰朽之资又无所养之素一旦幸而居厚秩任重
事愧莫甚焉其视伯原之久养于家林者不可同日而
语矣庶几他时谒告来归一造养斋之下伯原尚能闭
关下榻焚香瀹茗为余剧谈养之之妙而使余亦有所
得乎姑书予说以谂之
   容斋记
卷八 第 11b 页 WYG1234-0762b.png
天下之物不患其不聚患乎其聚而不能容江河川泽
之水非湖海以纳之则必泛滥横流而无所制合勺升
斗之累非钟鼎以受之则必充溢委露而无所安是
故覆篑土于平原增一毛于九牛之背非惟人不之觉
抑亦不足为其多少矣况夫人之赋形于两间见乎外者
七尺之躯耳存诸中者方寸之心耳七尺之躯固不足
以任天下之重然而方寸之心其体宏其量大虚灵微
妙则有以周天下之事而无乎不容矣人固有授之以
卷八 第 12a 页 WYG1234-0762c.png
轩冕而不以为喜予之以万金而不以为意加之以顿
挫屈辱而不以为戚其心休休焉汪汪焉若千顷波者
其量为何如哉余从弟仲宗卜居于松门复搆小室为
退休之所间尝走书京师求(阙/)
卷八 第 13a 页 WYG1234-0763a.png
 
 
 
 
 
 
 
 
卷八 第 13b 页 WYG1234-0763b.png
 
 
 
 
养吾身才德于崇奥宗表既皆涵泳而浃洽于心或时
瞑目危坐沈思默契于千古闻松风泠泠有金声玉振
之遗韵恍然似有得其旨趣者于是摄衣而起登眺以
发其精神啸歌吟咏以畅其情性或仰卧苔石看晴雪
卷八 第 14a 页 WYG1234-0763c.png
堕松顶或眄浮云往来岩岫间则其心乂悠然于万化
之表日就月将而宗表之学忽不自知其进矣遂扁曰
松间读书处继而郡大夫闻之选入郡庠为弟子员未
几领乡贡会试春闱中副榜行将致用于世矣其心犹
不释过予桥门请曰此某幼学之所愿先生记之以示
不忘其初予闻而叹曰宗表可谓善于为学者矣昔诸
葛武侯尝谓才须学也而非静无以成学今宗表惟能
由此以致其学则其所得者可知宜乎拳拳于怀而不
卷八 第 14b 页 WYG1234-0763d.png
释也故予为之书
   安节轩记
余尝观夫草木矣当春夏之沾濡莫不敷荣而竞秀及
秋冬至而霜雪零也凡姿性之柔脆者皆望候而毁落
惟松惟柏乃独翘立于彫卉之端拔出于众芳之表苍
姿翠色不可狎岂众卉之可较哉呜呼岂特草木人亦
犹尔是故人具五常之性平居而乐处也曷有淑慝之
别哉及事有不齐或摧挫而顿擗或鳏寡而颠沛处乎
卷八 第 15a 页 WYG1234-0764a.png
人所不堪而能不诡随阿纵败度斁常者其为安守节
操者矣虽然安守节操固君子之常事而世降风漓民
知其理者什不三四苟欲求妇人之知此于三四之中
仅得其一焉若乌伤龚母傅氏其什一者矣傅氏年二
十九而夫亡二子尚在襁褓乃誓死靡他对影寝食挑
灯绩纴保持门户鞠育二子者十六年如一日又能教
其长子叔安游邑庠士大夫以是尤多之叔安请名其
奉母之轩于乡先生养素俞公名之曰安节表之也叔
卷八 第 15b 页 WYG1234-0764b.png
安又请记于余余谓今天子在上宵衣旰食励精求治
圣虑所注而风教居首焉若旌善亭之设大诰三编之
颂奖善惩恶者亦至矣惜乎人民之愚莫能仰承圣训
故能登名载德于二者何不多见也虽然亦有砥节砺
行穷居独处而名不扬者亦有之矣若龚母之不获登
名旌善亦有司之阙典欤岂天典民彝之全泯也予故
书而记之所以备有司之采搜且以表其岁寒之节耳
是则兹轩之名其亦旌善之遗意焉为人妇者苟能慕
卷八 第 16a 页 WYG1234-0764c.png
效而思齐之则又为比屋可封之权舆者矣
   宁寿堂记
斲木以为轮不越时而摧败制非不完也冶铁以为耜
历岁而毁折质非不坚也其所以然者以任之劳而处
之不得其宁也今夫华岳之山屹立天表历千万世而
不见其崩九层之台穹乎其高撼之以风雨蠹之以蚁
封而不忧其圮者以其静而宁也君子之欲致其亲于
期颐者可不思有以宁之乎夫安其寝处以宁其外养
卷八 第 16b 页 WYG1234-0764d.png
其心志以宁其内内外一于宁而寿考可必矣浙江布
政司左参政武昌周侯仲方名其奉母之堂曰宁寿予
僚友国子助教四明黄君季端采徵文以记之予谓欲
寿其亲者贵贱之所同然而致其宁者则有不侔矣愚
民之父母所忧其子者饥寒所营者衣食使获十金之
藏则志盈意得以其器小而易满也闾右之家则不然
所念者富贵所求者兼并偶一(缺/)
卷八 第 17a 页 WYG1234-0765a.png
   先兄仲言像赞
春日其容秋水其目皎皎风姿碧梧翠竹惜其不为丹
凤之鸣朝阳而乃甘效白驹之在空谷也
  箴
   却兼味箴
昔范文正公至晚必思平日所为事与所奉者直则瞑
目鼾睡或有不及必竟夕踧踖不宁其自持之功若此
故能成其德业心切慕之而未能效也且虑岁月迅迈
卷八 第 17b 页 WYG1234-0765b.png
志气无成而悔尤日益以至故凡于食顷遇兼味务峻
却之此虽非古人之所用心亦庶乎节忍之一端云尔
因箴以自警人身之奉惟适于中侈约得宜何俭何丰
万钱下箸三韭自给于已无裨于道无益行或不臧与
物无异取物以奉是食其类宜受其养矫情饰愆弃礼
弗居是曰逆天我心思之彼此交愧志业未就奚补于
世念兹遗体弗养或伤养而失中天必我殃故凡食顷
却其兼味以节吾欲以安吾义且惧志懈厥德不凝庸
卷八 第 18a 页 WYG1234-0765c.png
述斯箴以为心铭
   上蜀府四箴并序
绅叨承国家洪恩厚泽久处辇毂之下仰知殿下天资
智睿英敏而好学喜不自胜常欲取古人为学之要萃
为一诗以尘经筵之览而才力浅短有志莫遂今者适
以虚名上达属当远行自揆葵藿之诚不揣刍荛之语
著为志学明德处谦崇俭四箴缮写以进伏惟海容川
纳而赐览焉虽然语意不伦庶几拳拳之情有以见矣临
卷八 第 18b 页 WYG1234-0765d.png
楮无任悚息之至
 
 
 
 
 
 
 继志斋集卷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