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五 (自动笺注)
山志卷之二十五火一
    上清嗣宗師劉大彬
 錄金石
   御製觀龍歌(并序)
山記云雷平池火浣宫池並有小黑龍
其中今少睹者又有郭眞人池中常有之
靈物變化所處一人或取之出山緘閉
器皿中皆潜失焉近遣中使任文慶醮祭
名山爲民祈福文慶禱取一龍來獻因將二
龍以行中路風雨果失其一持一龍至闕下
細觀其形誠有可異故爲歌以紀之歌曰
四靈之長惟虬龍虬龍變化難同三茅
地羣仙宅靈物潜形在此中池内仙人馴擾
至今隱顯誰能測乘雲蠢動獨標行雨
嘉生常人競取暫從心出山楹兮
無處中使勤求深有意欲獻明廷兮陳上
瑞初禱一龍魏闕偶挹二龍洞穴人心
龍心符契一去一住神異我睹眞龍
不驚至誠祝龍龍好聽但期風雨年年順庶
公元1010年
使倉箱處處盈(大中祥符三年六月)
  宋天聖皇太后上清籙記(上清大洞宗師)
  (賜紫臣宋自英撰御書院祗候孟應之奉聖㫖書并篆額)
公元1025年
皇宋應運四葉聖君在宥三年聖母
太后劉氏九靈分粹三元毓神流光開泰
握符聖明化内肅雍九族外以緝熙
庶政萬機之暇宅心虚無之表凝神太漠
金妃拂筵于琳碧之堂玉華散馨於虚白
之室而又澄神澹思誦黄庭二景志意
晨夕忘倦豈獨拘魂制魄上符高聖之言
蓋亦務本還淳下蔭普天之衆于以三素
九眞揖儀璘玩璫珮南眞依稀而密盻西
彷彿以宴觀肸蠁之應繼日而昭積累
卜年而進信乎仙可學而道不虚行矣仍
研精尚鮮未臻道源南嶽紫虚元君
公元364年
夫人昔以東晋興寧甲子歲先農日以小有
王清虚眞人所授上清大洞寳文下教于
茅山東華眞人楊君洎上清仙侯許長史
靈源眞系接武華陽道葉仙枝流寰海
繇是廼詔玉清昭應沖妙大師皇甫希及
尋賾王魏之文研楊許之迹得上清三品
玉清隱書九清衆祕與金神二虎八景
上皇玉諱元始譜籙流金火鈴迴車畢道
三元玉檢九鳳靈章紫文白帶太微黄書
靈飛等籙凡十卷金仙玉馬等一十五券
依科備辦金龍玉魚金羊銀鴈青絲金鈕
錦鳳碧霞拂塵之羅絳章落尸之帛四規
明鏡震靈五色綵繒上清法服文禮
莫不周悉先遣中使賫密詞詣南嶽致吿
紫虚元君默允冥㫖續命入内内侍省西
供奉官康從政入内内侍省内侍殿頭
勾當御藥院江德用并詔右街副道録
玉清昭應宫事同管勾左右街教門公事
眞大師賜紫李知損左街都監壽寧觀住
明眞大師臣石知章玉清昭應宫副直歲
宣教大師賜紫臣周遂良玉清昭應住持
沖妙大師賜紫皇甫希及玉清昭應宮同
住持沖祕師賜紫臣薛清和等同青詞
黄素一行禮信江寧府山崇禧觀開建
上清黄壇預啓玉籙道場晝夜散日設醮
三百六十分位依科傳度訖别設謝恩道場
晝夜設闔山道女冠大齋一中投送金
玉簡金環玉魚華陽洞燕洞金山水
于以告盟七聖于以致誠九清授受之儀
師資之禮始以輶軒至日靈鶴低迎於羽
葆當建齋之夕矞雲遠布於層霄宿露眞文
以祈感預陳精禱以伸款蘭膏晃爾璧月
百神受釐以效祥五嶽衛靈而薦祉中夜
靈風颯至嘉雨霈然須臾之頃銀漢列星
斗爛如咸云風伯掃壇雨師洒席觀其所以
不亦宜乎及啓傳之旦九霞流光之輝熠爍
而凝照三素飛煙之氣縹緲浮空飈欻
霓旌焕焉習儀侁焉萬靈肅然分金
契之際皓鶴復翔于壇上絳霞紛繞於山中
蕙風襲人靈芬郁野矧夫衆妙多門學則
有序至神無方而感則無待斯以見我后用
心之精誠也符健順服人神靈仙冥奥
浩劫崇之德積生致尚之果其孰能臻
於此焉是知令乎善始則美克有終謀之以
道伺患不臧若然八景飛霞之輦三元
雲之宴九色鳳腦之饌十精水之漿靡日
而致之矣恭惟聖念奉若祕文蓋欲昭事
保寧眞主宗祊億載民庶三登
永戢干戈同承富壽者也至於後天之算無
疆之祚金枝之遠蒼生之賜不其宜哉觀一
代之能事百王之未書用敢直筆以記之
公元1025年
云耳天聖三年甲子歲四月戊午朔二十
三日庚辰謹記(臨壇保舉上清大洞法師臣張紹英臨壇監度上清大)
(洞法師茅山道正眞寂大師巨蔣元吉臨壇度師上清大洞宗師賜紫臣宋自英)
   茅山五雲觀記(樞密使開府儀同三司檢校太尉刑部)
   (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上柱國臨淄郡開國公食邑九千五百户食實)
   (封二千七百户晏殊撰)
丞相文穆公即世明年小君許國
人聞于内朝請道館茅山南麓以爲
棲神之所聖上追念大臣哀怜時思特命
郡守舊相李公迪主其營繕又勑公門下吏
右侍禁張得一董其力役後十四年夫人
制度之未備申命公之猶子右班殿直士顒
增葺焉始賜名五雲僝工天聖
公元1040年
丙寅已事康定之庚辰廣袤崖巘
回抱奥阼科文品第崇堂以宅肖像
祕殿以嚴眞供層閣崛起廣除環構脩廊蔓
高源濬開庖厨有方厩庫有次其外則壇
場著前朝之蹟洞穴靈峰之藴喬松夾植
行旅之勞良田外營糇糧之給妙擇
士恭修祕式其所尊奉遺貌妥安淨衆者
不周具惟道家者流有清沖虚之說歸
復朴之教後代悦其風者觸類而長於是
幽經祕訣敷演清都洞臺照臨三雲
八景之鍊修童初廣寒游集自后辟迄
臣民用資化源著在彜典眞宗皇帝
偃武聿修文事泰山后土仙里
靈宫務輯一王之儀邈追前代之盛公於是
時都將相之重極風雲之遇與一二元老
儒碩生内翊贊宸猷外則討論禮用
削藁之密沃心之賞借前著而謀定申
巽風而令行至檢玉介丘瘞繒睢壤近甸
巡豫嘉壇裒對咸遵祕籙聿彰勤任三洞
科式八鑾啓行公則儀衛之職焉
寅受天瑞欽崇祖烈五嶽陞號靈泉效祉
眞宇茂昭元貺公又歷置使之任總集
髦㑺紛披載籍百世龜鑑方來之矩
矱復詔公典領焉公又以混元之法有助
會函笈所藴源流寔繁欣逢盛明用得論次
復選通達學者校讎辨正焉名山洞
室之藏金簡玉文之萃多所刊定訖無譌謬
至性沖漠益聖朝之參會徜徉叢霄
太霞之境諷詠乎廣韶曲素之篇寤寐赤松
之游沉酣金匕之藥間接眞士高談妙樞
翛然乘雲飈離拔俗之想每出
休暇吉特屏世事虔修淨醮壇宇嚴
旌旛颯儷杳塵寰不接景象之有聞
公元1022年
綿禩寢乆積忘疲乾興壬戌歲分符林陵
眷言山實郊次奉中詔即伸嘉薦
慕靈壤徘徊淨域逌肅自得澹乎忘歸隱士
朱自英肥遯中巖更年所公樂其素約
宛若石友還朝秉鈎之再歳以其名聞召至
都下宴語紬繹異於常倫及其還山又約他
卜鄰洞府音㫖隆密君異之後數月而
捐館舍且有遺語卜兹締構前後所費
凡百五十萬官給不預焉續詔宋自英
來臨蒞之皆從公素志也按眞誥句曲
地肺土良水清謂之華陽洞可以度世
是處三災不干又言至忠至孝之人皆先
受靈職次列仙歲登降其幽明人間
考績則公之結思崇岫歸誠妙象豈徒然哉
夫出賢運登極佐時大用物精
多非持受靈氣夐踰群品曷以協昌辰之偉
任非默契仙籙階眞格曷以顯太和之挺
生質前聞其有冥合嗚嘻乘時奮庸握文
武之柄尊主庇物罄其藴懷執持衡不疚
風議烜赫輝耀功名自終然後脱遺世氛
羡門偓佺之徒相期煙靄之際不其
與惟夫人恪奉治命無忘遹追嗣子殿中
寅亮瞿瞿協心克終勝槩足播徽範永光
圖史謂殊夙以文翰公館見託撰述
金石是用拜禮命之辱而忘其公姓
王氏諱欽若定國夫人李氏公之邑里
世系歷官差次上載史牒下刊碑誌此得略
公元1042年
不書慶曆二年歲次壬午十月乙卯記(山門)
(道判兼管觀事賜紫孟子雷平胡恢書丹將仕郎句容縣陸絳勾當立石)
   山第二十三代上清大洞國師
   元觀妙先生幽光顯揚之碑(雲陽南郭陳輔)
   (造七閩西山蔡仍書并題額)
先生姓朱氏諱自英隱芝句曲宋陽里人
也生八九歲牧牛郭干村兒曹卷蘆吹笳鞭
角馳牛陟降爲戲先生不能牧兒咍焉先
生笑曰爾騎牛曷若騎鶴徐徐出笛袖間
裂竹鶴舞空下先生跨背鶴騰輒墜牧兒
駭呼自是從牧時能致鶴或謂不祥父母
棄之入道玉晨觀道士文吉訓篤隸業
先生過目掩卷曰熟矣師蓋未能奇也十有
一歲度爲道士仙標玉骨固已稜稜迥出
塵外先生幼生村野未始目吾儒經史與夫
道家仙籍焚香六經百子三乘三十六
衮衮不絶口四遠老人夙學願見眉宇
生坐一室閉目温繹聽者按無一字遺及長
把筆爲文混然天成尤精風雅句句警策
發藥契經空洞之音焉金陵馬公亮遣
持書置而弗問其師恐吿以未善先生
不然勞我矣自爾明眞張鍊師紹英捫蘿
上積金峰天市龕火浣而棲二人却穀
以至骨立餐沆瀣三景修儀璘璫珮之法
以速輕舉無何户外之屨滿顧謂張曰如
比期絶迹而躡我衆不泰多事乎張曰子
勿羶人將擲子之不暇如其天下斷有不
嗅者何必先生一住一行亦各其志奚
必同於是旦叠壇而夕渡江將拜混元於毫
社禮天師青城方其歷關而西抵劍門道
逢一脩臂鶴髮方目犢曈踞坐咄曰少冠
奚自曰自華陽復而曰奚適曰如蜀如蜀奚
求曰求大藥仰天大笑曰少冠不聞陶隱
居乎可人五鍊而丹弗就困然後三朝
浮名之嘆遂不成白晝騰踏廼從狗竇一過
況汝骨法未就道僅小成若不潜晦光曜
桁揚汝以仁義劓刖汝以禮樂天戮民良
可哀先生曰投吾鑿窒吾竅命之矣叟於是
掐指暝想曰隱居吿余七百年後當有赤子
出於茅山殆此應已(此語應登眞隱訣云)命先生閉目
曰謹執余裾唯覺林梢拂足開目廼坐青城
山下遂㖟以金鼎九轉飛精法事先生
曰血胎肉目不識丈人他日進履穀城
影像可乎叟曰世號陳鐵脚即吾也頃年
帝太宗命遣求藥海上適有偓佺安期之滯
至無及矣言訖失叟所在先生出關欲遂東
歸復三茅道藏缺譌廼載游瀨鄉校讎
清古本居歲餘常日有丐徒武姓提弊篋就
齋堂石盤倒餘食而去衆訶不動候先生
器已即相訊問黄衣初臘舉手揶揄之曰
茅山等類此丐索伍仙遂捨去約先生
旗亭酒家話心焉顧謂先生曰汝眞法
故習未除不洒濯終汝累能往否先生
敢不從命藏晴少選觸耳鬨然忽睹闤闠
先生曰此河中府侵尋及河截流安涉
先生踵之若蹈平陸接岸武欣欣信士
教乎吾水星童子也汝此一行已抵度形太
陰然須幽屏不厭深眇大匠示人以璞不
未易知也殊時復會審究夷微遽背而去
先生愴恨暨還故山刳心剔志寳二師之誨
存三守一追楊許之烈未幾玉清昭應宫成
詔選名行工部侍郎薛公映先生名上朝
遣使先生表辭尋而宫車晏駕章聖
仁廟嗣服明肅太后垂簾丁晋公謂王冀
欽若薦章三上使兩至先生辭謝
温雅儒臣高世風朝嘉之晋公
詩曰大隱何妨朝市三天澄淨元君
公簡詩曰何事故人違舊約負琴携鶴待相
先生答詞清妙二相上之皇太后
華陽洞天爲先帝祈嗣感應之地故特喻
二重臣强超先生府縣敦迫且言得罪先生
不得已受命朱自英未經朝見百官
不得通謁雖梁器陶唐禮吴筠未足方萬
分尋奉㫖寳符閣觀天書累表乞退二聖
眷遇方隆以重違尚先生得請東歸故鄉
决志精思心馳太空之境矣朝廷賜勞車蓋
相望先是中貴人傳上與太后慰藉山中
須時上恩一新諸靖先生道士當巖
穴處勤修上法保大茅司命苦行
報國恩若效西方土木裝嚴老氏慈儉
之教唯乞近山立常寧一鎮游客行商
肩之所朝廷從之道藏三洞四階靈文寳笈
金繩玉檢祕傳大法自魏南嶽以降
先生凡二十有三代明肅太后欲踵紫虚
事祈授畢法遥尊朱張爲保師賜號觀妙
明眞乾元天聖兩觀以旌師資先生於斯
不辭當是琅玕飛精神景三罏方四轉火
矣居一日江寧府遞得蜀州蕭貫所謂
道士抱一書者先生執書泣數行下弟子
莫測所以書責姓名顯耀天機暴露之咎意
先生避俗藏身中宵引去猶爲可救文緻
藻練綽有可觀縉紳先生簪裳淨侣警其風
聲有繪像刻石傳于世所謂武仙童者天聖
公元1029年
七年丹成鼎輒覆丹竈弟子毛奉柔密啓
先生視丹歎息既迫狗竇一過信矣
至其年十一月解駕春秋五十有三即夕
關勑弟子毋入頗異常時夜將半弟子擁罏
壇房候謦欬穴窗朱衣使者册立庭下雖
儀容甚都光燁鑑人童子誰何徐徐答曰
眞官下盧文秀帝遣迎朱眞人弟子輩牢
惕息不復頃之先生問夜對曰視星三
須臾又問玉晨鐘聲已答曰未也連問者
數四鐘既聲先生侍衛曰吾行矣弟子
但見危坐手執祥符賜玉如意儼然是夕
苦寒先生項生圓光温融一室玉體汗浹
珠琲大斂有聲隱隱自其棺出法固
謂之尸解舉木疑空衣耳前一日陶眞人坐
無故震者三大衆咸異先生曰若何與
事繼夕遷神鶴唳旋壇谷鳴若簫凡三日
容權令酷吏丞相李公迪出鎮遺屬官致
詞邀先生俾縣加道脩肅候先生過邑不顧
而去令陰銜之還又不少左右縣令
服道當下一見先生非不願也顧血
苦難近耳今聞益恚至是按負租廼盡逐
先生徒弟逃離不暇嘉祥異瑞其所
以中丹毒九重寥廓亦無從而越明
年令去任始克葬反眞之宅卜鬱岡西麓
隅洞之東距李眞人丹井若干步高三尺
是已嗚呼先生夙淨基脩宜無不圓猶有
公元1088年
不幸悠悠之徒後五十有九載歲在
徐先生侍香弟子石致柔年過八十即橐簡
得西劍州道客任懷一録先生頗爲䟽略
漫滅過半矣跪而泣曰先生之道可扼於一
時庸拒鬱於千載可以發潜德之幽光
夫子而誰其意以僕九十歲偏親先生三景
弟子得之詳僕歸以告吾親曰石氏子之
謂廼吾素志汝盍表大宗師奉命藻雪涓辰
而書廼拜手稽首獻頌日繄高陽氏之遺
裔兮誕已字之靈墟紫陽羽褐兮應赤
子之識符度劍嶺之危峨兮執鐵脚長裙
黄河徒涉兮躡星童之雙鳧方帝三葉
慶祥兮屬春宫之位虚祀高禖以詔弓韣
洞天司命友于玉女受度兮續
元君紫虚昭應隱几兮閣寳符而觀
天書上方崆峒順下風兮俄泠然而及歸
途攀帝恩而戀戀兮奈仙期之敢踰朝辭
闕而暮復繡嶺眞官已降庭除三乘
七果兮將聳身凌空無揖飈輪六氣
兮竟歸神清都系曰保深息兮煙霞結廬
玄游龍虎驂輿悵超遥無蹤桐栢
之丹罏青牛谷冷兮石壇蘚合白榆風肅
玉棺劍孤徯虚皇在宥綿寳籙於宗圖
   武仙童書碑(上刻仙童小像道士戴道成畫)
抱一嘯傲昇平輕欺富貴扶疏丹桂難藏
明月之光峭絶青山莫滯白雲之跡言之不
足道在其中名姓已彰四海形神别隱三山
歲月何定鉛汞何求如或因循空成潦倒
珠圓美之爲美絳雪凝而自然而然在市
孰非入山孰是水積成海氣積成神匪我相
知少言休語抱一貨藥而利名何有和光
道俗寧殊輕舉行修長生道在多是逍遥
雲水未嘗暴露天機知者誰言行者自見
聊舒懇悃以代笑譚一日三秋咫尺萬里
如煙荒效似水更保沖和别休清問今因
魚鴈聊附寸心書到山前已申鶴望謹狀
 故交道士武上
公元1029年
 道者之右二月二日
聖主搜羅物外人總來金闕靈眞餘余不
願彰名姓别得田元道可親我知已有好名
傳世早須速别隱深他時異日相看去也
觀妙先生曩嘗邂逅武仙童後先生於仁
廟時應詔還山忽接仙童殷勤誨諭
先生韜光晦迹世不耀名其眞墨蹟
公元1026年
四年八月聖上道君皇帝搜羅天下
奇異文遂爲本邑句容黄學士唐傅
索取以進於戲本舊摹寫命工
公元1118年
于石庶永其傳焉時政和八年歲在戊戌
公元1029年
仲秋望茅山乾元住持知觀道士
守程題誌
  江寧府山崇禧觀碑銘(朝諳郎新權知洪州)
  (軍州兼管勸農事江南西路兵馬鈐轄賜紫金魚袋張商英撰)
  (朝散郎僉書榮州軍州判官公事輕車都尉緋魚袋王古書朝)
  (請郎充寳文閣待制廣州軍州事兼廣南東路安撫使護軍賜紫金魚)
  (袋王鞏篆額)
東南之望曰句曲山華陽洞天地福地
易遷含眞之所宅司命童初之所治晋宋以
來得道之士二許楊陶遺壇故宅猶有存者
宫觀十二崇禧總之國家承天敷錫
福鎪金之虬鏤玉簡妙眞之香丹素之詞
歲修常典遺玉設官以提其綱賜田
瞻其衆宜宫闕壯麗列聖下居廊廡深嚴
萬靈侍衛至者悚然有以移其視聽居者肅
有以洗其心志仙科祕範之所出寳章
篆之所宗而希夷淡泊之門寂寞無爲之教
士大夫未之或講州縣政事非所先田
租所入悉籠於官道計口而賦糧有司
券而出納斗筲鈎考土木之暇議上
下顧望歲因循屋顛而不持故而不革
圯廢而不興垣頽不作寳文待制何公
表在元祐中趣向背時提舉西京崇福宫
金陵嘗至山中熟知其弊紹聖親政召對
公元1030年
便殿明年移鎮於此伸發曩志議營善之會
商英謫蒞管庫公侔圖以授商英曰子於道
家之學博乆矣向背開闔不如
者其悉據古考正商英視圖南面三門
道俗出入所由三清北極本命三殿
直而玉皇殿廼在東隅商英謹按老子之書
天法道法自然自然清氣之始也其
天爲清微其境爲玉清天尊元始其帝
玉皇所謂道者氣之純清也其天爲禹餘
其境爲上清太上大道玉晨君其帝爲
天皇所謂天者氣之積清也其天爲太赤其
境爲太清太上老君其帝爲北極本命
支干之神以統於北極者也北極天中
之樞以承玉皇者也今以北極三清以本
命次北極玉皇居左非道之序也神而來
格亦莫安於其位矣請先玉皇而後北極
本命三門神靈所由也非祠醮則闔
東建道院西設賔館如此尊卑相亂
道俗不相人神不相雜矣公曰善乎論也
山宫古今廢置不一道術之士有在於
是者亦已多矣曾亡一人三氣三天三尊
三帝之說辯正升降者豈崇無而復靜者
闕於羣有之用造有以動者或昧於至無
之體代正移句容縣如子之議因而完之矣
眀年五月玉皇殿成奉安之日有雙白鶴
終日徊翔遶唳其上於是上清大洞法師
混康與其授籙弟子異時白鶴常以三月
公元1029年
十八日來集或有無亦不常也今殿成而
鶴降非何公崇敬之誠默與眞契何以
此祥請繪公像于别室以永我邦人之思已
事而求記於商英廼序而系之以頌曰
一氣之先强名自然致虚爲道運道成天
彰一隱一立全分九氣列爲八埏峨峨
茅峰東南望帝道祠山下厥初
先後錯爽何公正之靈報如響儀儀者鶴
來自雲霄誰其駕之於焉逍遥氣合太沖
泬寥鑒觀在下德馨孔昭宫室絢絢巖谷
焕焕風馬霓旌侯止侯燕維山有祥維國有
良天萬年賚及四方何公于藩百治皆具
神之聽之亦惟公故錫爾嘉穀宜其邦人
爾多祐耆寧厥身邦人感仰繪公之像配山
公元1096年
乆長對景貺(紹聖三年十月八日山門道正上清三景法師住持賜)
(紫笪淨之江寧府觀察推官提舉修造丁維承奉郎江寧府句容縣事兼管勾)
(山崇禧觀武騎尉紹朝奉郎寳文閣待制江寧府軍府事充江南東路兵馬鈐)
(轄柱國賜紫金魚袋何正臣立石)
   宣和御製化道文碑
大道無方微妙莫測包含造化陶育乾坤
國家虔奉上天欽崇至道恢闡化元咸歸
正教眷惟厥初生民以來未知向道
方者日固乆矣每念至此惻然興歎以謂
道者聖人體之以爲百姓日用不知
存心祕檢思有篤厚人倫訂正譌俗故發
公元1029年
諄諄之誨俾其來者皆得嚮明歸道今夫
擾擾羣動不知妙道生育反事象教
殊風既習其風復師其法雷同以寂滅爲眞
樂使暗識之民動甘死地廼爲常理可不
沉迷乎且人生天地之間處最靈之首當
受生胞胎之中三元育養九氣結形戴天
履地莫不本乎道者也其有上智之人夙禀
靈秀不待學而自然嚮道者千萬之中或三
數人而已失中以上區區名教
禄之間雖知道慈育姑徇親愛之累尚滯
聲色之娱故若亡若存也其下智之民甘食
美服安居樂俗悉皆懵然冥其向僞背眞殊
不知我之形氣皆道之所生也且人在道猶
魚之在水魚失水死人失道何如哉凡
羣倫固宜守道也夫也者虚無之總造
化之源浩曠莫得其端杳冥莫窮其奥萬象
之而五音之而成故六合雖巨未離
其内秋豪雖小待之成體杳邈不可
升其應感也不疾而速謂之渾淪渾淪太極
之宗也故太極兩儀兩儀天地清氣
升而天濁氣降而地沖和結而爲人五緯
宣精三光下濟而成三才也其施化也則
炎凉燥濕之候有方圓形器之名有盈虧
息之度故日月麗乎天星辰行其紀鼓之
雷霆潤之風雨播時百穀養民蕃殖
孳育以阜常産然後人各成材物遂其性故
得耕而食織而衣欣樂太平之世者一皆
妙道生成養育所致也觀夫伏羲三代
降雖稱號不同其於尊道事天則一也今夫
蔽蒙倒置之民宜究其理欽而奉之不亦
乎況昭昭在上可畏也今發明訓諭
積習之譌弘益天下之福庶使遷善貴生
粲然曉悟一新其志歸奉道眞上以協天心
之享下以副膺乾紹述之意如此皇極
光之美綿亘道德之鄉浹洽仁壽之域
公元1110年
豈不偉歟大觀庚寅先天節日宣和殿製(政和)
公元1024年
(二年十一月己未守靜和法師笪淨之立石嗣漢三十代天師張繼先書)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