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三 (自动笺注)
山志卷之二十三師九
    上清嗣宗師劉大彬
 錄金石
唐碑
   唐茅山紫陽觀玄靜先生碑(秘書郎河東)
   (識撰大理司直吴郡張從申李陽冰篆額)
道門華陽儒門洙泗玄化於此也白
登晨西漢兄弟隱景遁化東晋
許氏一門襲明沖用以闡道風有梁貞白
生唐玄靜先生開元中玄宗禮請尊師而問
理化對曰道德經君王之師也昔漢文帝
其言仁壽天下次問金鼎對曰道德公也輕
舉公中私時見其私聖人存教若求生
欲則似繫風上悦因加玄靜之號無何故以
疾辭東還曲先生含光本姓弘則天諱
改爲李氏孝威州里貞隱先生家本
醇儒晋陵人也夫性與道妙則眞有運無古
學者有得不外馳景内觀馳心
不遠思化金而近思化欲今之學者多見反
若廼行於眞理窅然觀妙先示正性發明
元則玄靜其人也年十三辭家道端
清受慈向蠢動闇室之中如對君親時人
情性皆斂幼工篆隸或稱過父一聞此議
終身不書所撰仙學傳記闕遺備載又論三
異同眞經本草音義而皆精詳祛惑
窮理於學如鐘藴聲其後師事華蓋司馬
雲篆寳書傾囊傳授既而目之曰眞玉清
之客抱虚無行功者與道不窮託幽阜而
滅迹者於德亦淺承之自遠宜且救人於是
後學升堂玄訓先生元氣不散瑶圖
虚映達靈已乆晦曜爲常動非用開靜非默
閉當吹萬之會若得一之初應迹可名常道
不可名也羣蒙求我豈勞言說孕育至化
一心一變至於學學一變至於道同
自來得之不見所以摳衣而進無有遠邇
範元和茂資全性者若秋芳之依層巘
潦之會通川先生忘情於身而慈於人禎
祥屢應視同衆象士庶咨詢色授其意常令
章壇閉院醮火擇薪精微誠敬率皆此類曩
天書繼至務欲尊崇公卿祈請信無虚月
卒使玄門中轉見眞璞持慈儉之寳歸羲
公元769年
寅之風至矣哉我師教也大曆四年冬十一
月顧謂入室弟子韋景昭湛然曰吾將順
化神恬然坐忘長往時年八十七靈雲
降室執簡如生眞經斯廼秉化自由仙階
深妙也門人等以爲醴泉之味飲者始知
我師道學乆方見願叙眞宗以示於後泰
曾游道敢述玄風銘曰
古有强名元精希夷黄帝遺之先生得之
而往一相眞性所容太無同規日行
仙路不語到時人言萬靈我見常姿玄宗
止徴就京師紫極徒貴白雲不知遐方後學
來往怡怡空有多門眞精自持委順而去人
公元772年
焉能玄科秘訣本有冥期(大曆七年八月十四日建)
   茅山玄靜先生廣陵李君碑銘并序
   (金紫光禄大夫湖州刺史上柱國魯郡開國公顔眞卿撰并書)
先生姓李諱含光廣陵江都本姓弘以孝
敬皇帝改焉二十一代祖宏江夏太守
王莽徙居晋陵遂爲郡人高祖文陳桂
王國侍郎曾祖皇朝雷州司馬
隱居以求其志徙居江都孝威博學好古
雅修彭聃之道與天台司馬鍊師子微爲方
外友尤以篤慎于州考行謚曰正隱
先生瑯琊王氏賢明有德先生孩提
有殊異睟日獨取孝經捧讀髫丱好靜
習誦墳典年十八志求道遂師事同
李先生游藝數年神龍初清行度爲道士
龍興觀尤精老莊周易之深趣執喪過哀
不嘗甘㫖之味食惟穬麥而已封植膳羞
皆出其手號骨立親族莫不傷之開元十
七年司馬鍊師王屋山傳授大法靈文
金記一覽無遺綜覈古今該明奥㫖玄宗
先生偏得子微之道廼詔先生王屋山陽
臺觀以繼之歲餘請歸茅山纂修經法頻徴
公元745年
謝病不出天寳四載冬廼命中官璽書
徴之既至延入禁中每欲諮禀必先齋沐
日請傳道法先生辭以足疾不任科儀者數
玄宗不可强而止先生嘗以山靈
翦焉將墜眞經秘籙亦多散落請歸修葺
特詔於楊許舊居紫陽宅之賜絹二百
法衣兩副香罏一具御製詩及叙以餞之
又禁於山側採捕漁獵食葷血者不得輒入
公元747年
公私祈禱咸絶牲牢先生六載秋到山是
詔書三至渥澤頻繁輝映崖谷山中
上清眞人許長史楊君陶隱居寫經法歷
代傳寳時遭喪散逸無遺先生奉詔搜求
悉備其蹟而進上先時玄宗將求大法
公元748年
先生爲師竟執謙辭疾而退洎七載春
宗又欲受三洞眞經以其三月中官
璽書其月十八日受經是日大同
殿潔修其事遂遥禮先生爲度師并賜衣一
襲以申師資之禮因以玄靜先生嘉號
焉仍詔刻石華陽洞宫以志之是歲夏五月
隱居合丹所有芝草八十一莖散生松石
之間詔俾先生中官啓告靈仙緘封表進
又詔以紫陽觀側近二百户太平崇元兩
觀各一百户並免其官徭以供香火秋七月
公元750年
又徴先生既至請居道觀養疾九載春辭
舊山其年夏六月前生靈之所又産三
百餘莖煌煌秀異人所莫睹先生又圖而奏
之是歲冬又徴先生紫陽别院館之十載
先生懇辭告老御製序詩以餞之十有
一載先生奉詔與門韋景昭等於紫陽
欝岡山别建齋院立心誠肅是夜仙壇
間徧生甘露以上特詔嘉異隱居
生以三洞眞經昇玄先生昇玄體玄
生體玄付正一先生正一先生先生
隱居五葉矣皆總襲妙門大正眞法
茅山天下學道之所宗矣於戲是非
齊也物我均焉生死可忘也覺夢同焉如此
公元769年
者何域心於變化之際哉先生大曆己酉
冬十一月十有四日遁化紫陽别院
春秋八十有七其十二月八日門人赴喪而
至者凡數千人號奉冠舄遷窆雷平山之
西陲遺命竹杖木几水瓶香奩香罏
置於藏内門弟子等仰奉嘉猷克遵儉德
生識眞淳業行高古道窮性命之本學冠
天人之際所以優游句曲欝爲王者之師出
明庭特寵肩輿之貴是以順風而問昔稱
黃帝望山而請今見於玄宗矣又博覽
長於撰著嘗以本草精明藥物事關性
命難用因循音義兩卷又以老莊周易
潔靜之書著學記義略各三篇内學二篇
以續仙家遺事名實無遺詞㫖該博
先生幼年頗工篆籀隸書尤妙客或賞之
云賢於其父因投筆不書玄宗山人王旼
强請先生楷書上經一十三紙以補楊許之
先生能於陰陽術數之道而不以藝業
能極於轉鍊服食之事而不以壽養爲極但
懷素妙味玄津非夫博大至人孰能
公元759年
於此眞卿乾元二年昇州刺史浙江
西節度欽承至德結慕玄微專使致書
山以抒誠先生特令韋鍊師景昭復書
恩眷綢繆足勵超然之志然宗師仰望
紫府而非遥王事不遑白雲攸遠洎大
公元771年
六年眞卿罷刺臨川旋舟建業宅心
嶺長庇高蹤而轉刺吴興事夙願徘徊
空懷尊道之心瞻望林巒永負借山之託
景昭洎郭閎等以先生茂烈芳猷願銘金
石廼邀道士劉明求託斯文眞卿先生
門人中林子殷淑遺名子聿牟嘗接采眞
之游緒聞舍一之𤢛敢强名巷黨曷足辯
鴻濛其詞曰
抱一混茫人之紀綱先生以之氣王神强廼
玄㫖玄門以彰廼爲帝師帝道惟康甘露
瑞雲發祥上士云感高風載揚鶴返仙
廟雲辭帝郷退歸而老妙識行藏德本無累
道心有常寔曰形解孰與坐忘石表墓勒
公元777年
傳芳谷變陵遷厥迹彌光(大曆十二年夏五月渤海)
(吳崇絛繡)
  華陽三洞景昭大法師碑(碑首篆題旁刻蕭史)
  (昇玉像朝議大夫檢枚國子司業御史中丞吴郡開國男長源撰)
  (朝議大夫檢校尚書兵部郞中侍御史上柱國衆書并篆顙)
夫載宇宙日月萬象首出者其惟道
乎夫通聖神該品彚百靈獨立者其惟
人乎道所以包□元經始萬象者也人所以
純粹司會百靈者也故人因道而集祉道
因人垂休不宰之功兆乎造物無言之德
洽乎生民蕭散汙漫之間沖融希夷
與天籟而吹萬谷神長存者矣紫陽
眞人大法師景昭懷寳丹陽延陵人
其先系自顓頊大彭之後在虞陶唐氏
公元771年
御龍氏在商爲豕韋氏因國命氏
蔓延以至于裔孫孟孟爲太傅賢爲漢
丞相昭入吴爲侍中昭兄慎爲司空法師
司空十六代孫也司空薨葬于延陵子孫因
而家焉祖道會父思蕆皆丘園養素道高
隱載于列仙之籍法師方娠禀異自幼表奇
孕元和之靈體太玄妙質初以素書
蹟配度于延陵之尋仙觀後以丹臺著稱
居于長安之肅明觀屬玄宗廣成問道姑射
頤神放心凝寂之場垂拱於穆清之上法
師因得羽儀金籙頡頏玉繩籍籍京師垂二
公元775年
十載爰辭上國思還故鄕重隸茅山太平
天寳中興玄靜先生奉詔功德紫陽
因而居焉遂於鍊丹傳黄素之方修齋
醮之法翔雲瑞鶴飛舞壇場甘露神芝
生於庭院初法師師事大法師包士榮榮
崇玄道士法整整師上士方廣
師事華陽觀道士王軌師事昇玄先生
王遠知遠知師事華陽隱居陶弘景道源
錫派玄教傳宗玉堂銀闕之人羽蓋毛旌之
客府無虚籍代有其徒法師至行稽乎玄化
通識合于靈造與其有也萬物不得不有
與其無也萬物不得不無得喪春秋
死生盈虚天地旦暮雲外虎頭之佩雪
鶴氅之裘孩季通而撫子玄師仇公而祖
黄太教戒示乎傳授服餌見乎延長杖屨
迹徧江湖傳經籙者事同洙泗一居
山觀三紀于兹還神契乎時來寂魄同乎物
公元785年
故以貞元元年癸卯委蜕紫陽道場
色恰悦屈伸如常春秋九十有二以其月己
遷神雷平山之西原玄靜先生壽宫
左傳授蘇州龍興觀道士洞虚沖虚
妙用上眞之玄蹤梁市之客胥來華陽
人間出矣道士韋崇詢主修齋醮祭俯仰
道士惠明法籙經書修眞秘訣法師
上編仙籙旁契道樞含混元德純粹
羣動感通衆靈邈然寰宇之間超然
風塵之表至如身纏世故混俗塵發忠孝
飭躬信義而旌行蓋隨時不器豈常
道之可師與浙江東西節度支度判官檢校
尚書兵部郎中侍御史扶風竇公泉布
區中棲心象外法師同道韻理契德
追往琴高之祠傳神務光傳見
副墨用琢他山其詞曰
惟道之大提功混茫惟人殆庶與道迴翔
凝寂玄功靈長肇形無迹啓迪逾光矯矯
法師錫羡華陽本族命世在虞系唐御龍
豕韋居商嶷然靈表自幼而彰理冠容成
質侔夏黄尋仙發蹟肅明始揚宵禮金殿晨
玉皇丹臺道侣白雲帝鄕楚山萬里故國
丹陽醮宫鳴磬齋室焚香芝生庭院鶴舞
茅君秘洞葛氏方來時去順齊彭洎殤
化鱗風翥委蜕雲驤峰巒邐邐蒼蒼
杖屨苔染巾箱龍銜彩眊虎綴槃囊閬風
玄圃瑶軒玉堂追存如在頌德不忘孤石
公元787年
萬古連岡(貞元三年獻春正月上元之辰建造太平觀道士徐元許長)
(乆徐則内行克修外通儒學許則宿推公幹虔奉眞宗)
崇元聖祖院碑(賈餗文)
公元826年
唐寳曆二年歳直丙午右連帥御史大夫
贊皇公新建聖祖院于大茅峯下崇元觀
上直華陽洞南門集羣仙之靈慶
聖壽億萬本其經始實感周先生應昌
運爲唐廣成薦瑞表祥式旌不朽於是恩錫
院額號曰寳曆崇元聖祖玄門之盛輝動
公元793年
巖谷唐興二百有九載天子神聖武文
惟新景命合乎五千文玄訓明繼乎十
二聖丕業清靜化理仁壽生靈
陶之以太和躋之於至順故自臨御大寳
百辟旁延萬邦推誠備禮徴訪治道寤寐
孜孜如恐不及明天子勤求于上必賢邦
感致于下君臣一德道德可興廼其
秋七月公以天子之命齋戒虔懇果得周先
生曰息元元精全德大道宗師也先
葆眞抱一涵光吹萬天下聆其風者乆矣
遐襟曠迹冥寄希夷顯晦自我人莫能識
玄珠喫詬可索至道精誠是致故累
所不能起而一朝感契洪化烝然來思
謂公曰昔廣成對理身之問鴻濛養心
說二者皇上大本也今息元亦將以斯道上
報吾君公於是澄心清神所以皇休
景福遂與先生圖議選置玄宇相彼形勝
莫靈此峯昔梁朝福鄕太子道館古壇
廢井遺址猶在廼鏟荒夷欝起層構散俸
以資其費擇幹吏以董其役翬飛矢直
日而成像設崇嚴殿宇沉邃神仙儀衛左右
森列并按舊史氏仲尼問禮關尹著書
之象咸備于前蓋將會通仙而肅百靈以永
爲國齋醮之勝選也況三茅精氣二許
古來道者代有其人考傳驗圖若可攀
揖而繚垣之内有流泉嘉木滋飾幽潤地靈
境秀觸類增益懋此成績與山無窮仰惟聖
育德太極之前顯仁未形之表當是
時也合散消息莫可名象明而爲日月動而
風雷播育而不測運行不殆得之
韋以挈天地得之傅說以相武丁何爲
道本一貫及夫神化挺生含章炳靈象帝
先資强名寄言以顯玄樞錫羡以興
皇業猶龍既見萬物方睹是宜夫垂休儲祉
長發其祥億萬斯慶集于寳曆此崇元新院
所以得時而啓也初公以上方崇嚮道德之
可以當是大選者唯周先生一人而已
招致之忠盡訪求精實先生不得不
而公誠節不得不既而情感愜萬
國瞻賀其逢迎優異禮貌之嚴顯自古
師重道之盛無以加也則眞宗玄極至道
不得不洞契乎上心宣於至術風流
澤浸廣被八區先生所以出而不疑亦所
以示天下不可不致如己者當吾君之至
理適吾道可行千載一期起廼時耳矧公
濟代全材合乎休明樹風南藩績最天下
前歲興建儒學天降膏露顯于廟庭俗變
風移至於道今之輝崇眞館闡奉玄化上
睿㫖下孚元元仁順氣流溢四境推是
爲政大而伸之則致君經國之用可見矣又
況封部之内融汰之下徧識玄元之教俱爲
㟪𡾊之人顧難乎哉餗謬列屬城獲詳事實
又嘗以春秋屬辭爲學承命筆直而不
文其銘曰
聖運光啓山川效靈黄帝爲君起廼廣成
至言今復行兮明眀天子以道致理
伯虔先生戾止累聖莫致今兹起兮玄
感既宣化溥天拜稽首天子萬年何以
神御玄元兮闕宇崇崇聖祖尊容神而
明之神應豐隆華陽仙洞大茅峰兮金榜
瑶壇仙衛眞官羽節凌風珠佩珊珊是醮是
百福延兮名從天錫境占地乆下薦臣
上資聖壽靈萬歲不朽
   三聖記碑
公元826年
唐寳曆二年歲次丙午八月庚戌上清
都大三景弟子正議大夫使持節潤州
軍事潤州刺史御史大夫浙西道都團
觀察處置等使上柱國贊皇縣開國男
三百户賜紫金魚袋李德裕上爲九廟
主次七世先靈下爲一切含識山崇
元觀南敬造老君殿院及造老君孔子尹眞
人像三軀皆按史籍遺文垂不朽謹記
孔子史記孔子適周將問禮老子老子
曰子所言者其人與骨皆已朽矣獨其言在
且夫君子得時則駕不得時則蓬累而行
吾聞之良賈深藏若虚君子德容貌若愚
去子之驕氣與淫神是皆無益於子之身吾
告子若是孔子去謂弟子鳥吾知其
飛魚吾知其能游獸吾知其能走走者可
爲網游者可爲綸飛者可爲矰至於龍吾不
知其乘風而上天吾今日老子猶龍
眞人史記老子居周乆之見周之衰廼
遁去至關關令尹喜子將隱矣强爲我著
於是老子廼著上下言道德之意五千
餘言而去列仙傳曰關令尹喜周大夫
内學星宿精華隱德行仁時人莫知也
老子西游先見其氣知眞人過物色而迎
果得老子老子亦知其奇爲著書老子
之流沙西服巨勝實莫知其所
   唐石燈記
功德主崇元觀上清三洞道士賀思寳敬造
公元827年
長明燈臺於寳殿内永充供養寳曆三年
丁未二月十五日丁未奉記助造燈臺
道士陳惠瑫大匠樂安蔣渾男清嶙鎸
建元勑立崇元館唐貞觀勑號崇元觀
大中祥符勑改崇壽太元殿長明石燈寳
公元999年
三年丁未歲造當是文宗太和元年積四
公元1324年
百九十八年是爲大元泰定甲子上清弟子
崇壽觀主吴郡張嗣眞重爲刻治著銘于石
銘曰
華陽天流金之庭陰日精晝夜明神
燁燁二景是法樹此南便閲世小劫稽首
司命朝徹玄度人度仙若火之
山志卷之二十三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