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一
卷十一 第 50601a 页
卷十一 第 1a 页 0154-158.png
茅山志卷之十龙十
    上清嗣宗师刘大彬造
 上清品
十一代宗师上清检校仙公唐国师太中大
夫谥体玄先生姓潘讳师正字子真贝州宗
城人父寘隋通州刺史母鲁氏善言名理口
㖟以道德经母卒庐墓以孝闻大业中有道
士刘爱道者见而奇之曰三清之骥非尔谁
乘之时王法主为炀帝所尊礼每入禁中躬
荐松水以祈福爱道曰吾甚欲子相从然成
卷十一 第 1b 页 0154-159.png
就功道非法主不可由是师事法主同还茅
山一日谓先生曰嵩阳乃汝修真之地当亟
往无疑先生遂入双泉中岭间居十许年复
深入逍遥谷邈与世绝上元三年高宗幸东
都礼嵩岳召见先生请作符书辞不解又问
山中所须答曰茂松清泉臣之所须此中不
乏帝异之调露初再祀嵩帝乃幸逍遥谷见
薜荔绳床将朽败馀无火粒之具唯两瓢贮
青䭀饭耳因即其地敕建崇唐观明年春又
以步辇致先生于洛城西宫仍敕改嵩阳观
卷十一 第 2a 页 0154-160.png
为奉天宫每手诏具弟子姓名咨白自是乘
舆屡陟山阿帝在洛阳复召对及请还御制
诗以送先生尝谓弟子曰吾实无用接见帝
王惊扰灵岳汝等学道不厌深眇则无累矣
永淳元年六月十四日索沐浴书青符置汤
中曰终身净也时造石室于北岩下将成十
六日遽云去去弟子韩文礼问何去曰泰山
检校功德语毕云气覆庭须臾解蜕年九十
八天后降制若曰去年冬晚轩皇之驾不追
今岁秋初广成之居又寂圣历二年立碑嵩
卷十一 第 2b 页 0154-161.png
山赞曰
 绝世之资皆思友之仙缘有定敢縻以私
 茂松清泉亦复何须冥心合真乐出大虚
十二代宗师上清玄初仙公唐国师银青光
禄大夫谧贞一先生姓司马讳承祯一名子
微宇道隐世居温晋彭城王权之后襄滑二
州长史仁最之子生而能言天锡神表年二
十师体玄于嵩阳受金根上经三洞隐书尝
有鸟如凤凰下集香几爪痕著几成书文曰
东华上清真人由是益神其行玄宗异之遣
卷十一 第 3a 页 0154-162.png
使徵聘敕王屋山置阳台观以居一日感天
帝召遂来山礼谒华阳洞天因撰贞白碑阴
记师以王屋小有之天总真之府景气幽欻
神祇会昌吾道苟行奚足不可翻飞投足有
终焉之志复于观之朝维高丘之午穷极绝
界得中岩台上直天坛下缭长阜巨木圆抱
鸣溪中流每养龙大谷相鹤中峰僚金洞之
众香吸石窗之鲜气有日矣著坐忘论及撰
修真秘旨十二篇为隐居真诀之副师且虑
帝恩深久遂徙居天台玉霄峰以期冲举又
卷十一 第 3b 页 0154-163.png
敕建桐柏观其地请师五体书道德经开元
乙亥岁六月十八日忽谓近侍曰吾已受职
玄都不复得住乃部署封检若将远适迨暮
有赤云缭绕摩地而来云上箫声泠然众咸
骇异谓必上升遽扊户而已蜕形矣玄宗御
制碑在桐柏顶赞曰
 至神合虚应物无迹强名坐忘销尔尘质
 高风华林旭日丹台蓬海无师归求天台
十三代宗师上清真人唐国师正议大夫玄
静先生姓李讳含光广陵江都人本姓弘避
卷十一 第 4a 页 0154-164.png
则天讳易焉家世业儒父孝威号贞隐先生
精黄老之术神龙初师以清行度为道士居
龙兴观开元十七年从司马先生于王屋山
一见目之曰真玉清之客也居嵩阳二十馀
年司马仙游玄宗召诣阙与语叹曰吾见含
光知司马真人犹然在世一日问及金鼎对
曰道德公也轻举公中之私耳若忽道德而
求生徇欲则以系风玄宗深感异之诏居阳
台观岁馀称疾乞还句曲纂修经法天宝四
年十二月命中使赍玺书徵之既至馆于禁
卷十一 第 4b 页 0154-165.png
中每欲咨禀必先斋沐请传道法辞以疾不
能强而止再求还山乃特敕杨许故宅紫阳
观以居之御制诗饯别又禁山中采捕渔猎
食荤血者不得入时经诰真迹已多散逸师
奉诏搜访备得宝书进上之又诏山人王旼
请师楷书上经十三纸以补遗阙七年三月
十八日玄宗受三洞经箓于大同殿遥礼度
师赐号玄静先生法衣一袭以伸师资之礼
诏刻石华阳洞宫以志之继两徵诣阙旋皆
请老而还为国修斋数感甘露灵芝之瑞大
卷十一 第 5a 页 0154-166.png
历四年己酉十一月十四日解蜕于紫阳之
别院年八十有七以左玄大夫赠正议大夫
赞曰
 公私之辩至道名言徒说弗从频烦主恩
 上经十三妙补遗阙参著刻铭无愧称绝
十四代宗师上清仙伯大洞贞元先生姓韦
讳景昭丹阳延陵人吴司空慎十六代孙精
究儒术而不肯取科名独慕神仙之学初度
于延陵之寻真观师事包士荣士荣师崇玄
观包法整法整师包方广方广师王轨轨之
卷十一 第 5b 页 0154-167.png
师升真王法主也惟习灵宝经法后居长安
肃明观至天宝中奉诏侍玄静先生归茅山
敕建紫阳观居焉大历初受玄静经箓正传
肃代以来天下丧乱师独以道为己任贞元
元年十一月癸卯召门弟子曰吾昨见仙官
持敕书召任上清仙伯不复住世矣来何为
喜去何为悲汝等体之毋或哀泣时年九十
二而化赞曰
 神冯虚生至灵为宝世尘纷扬独静以保
 时成返空我知其归来无所欣去无所悲
卷十一 第 6a 页 0154-168.png
十五代宗师洞真先生姓黄讳洞元南岳人
早游华阳与玄静先生为师友尝受行中黄
服日之法后入武陵住桃源观有瞿童子名
柏庭自辰溪来师事甚谨一日独游归语师
曰桃源中有水洞花木纷馨洞室周缭涧中
多五色石童子得一石状如龟引之首尾俱
动师藏经笈中旬馀失所在异日约俱往水
溢溪洞迷不知处大历八年癸丑夏五月晦
童子辞师曰后当于句曲相见明年师徙居
庐山紫霄峰凡十载复来山住下泊宫日诵
卷十一 第 6b 页 0154-169.png
大洞经嗣韦宗师之学又八载瞿童子者至
师适曳杖有出柏庭亦不留及归闻姓名大
骇遂易服焚香望空拜伏久之凝立而化举
体唯空衣耳德宗叹异赠先生号寿九十五
赞曰
 瞻日得道其知甚真柏庭之来桃源始春
 石龟五色首动尾应忽然亡之妙极玄徵
十六代宗师明玄先生姓孙讳智清不知何
许人在襁褓时畏闻腥膻及解事唯进以酒
辞家入山师洞真先生大和六年为山门威
卷十一 第 7a 页 0154-170.png
仪七年奏请重禁采捕四时祭祀咸绝牲牢
奉敕书立石紫阳观李卫公尊师之尝有诗
赠武宗会昌元年召修生神斋敕建九层宝
坛行道因赐号焉解化时众见风雨中有大
鱼金鳞玉鬣师乘之凌大峰而上未详岁月
赞曰
 食味养形食气养神鼎俎伤生忍而害仁
 我贵食母无假于外瞻仪有感岂识其会
十七代宗师唐国师希微先生姓吴讳法通
润州丹阳人有文学试举子业不利来山明
卷十一 第 7b 页 0154-171.png
玄先生度为道士尽授经法踰年明玄化形
风雨中师大悟解僖宗乾符二年遣使受大
洞箓遥尊称为度师赐先生号天祐四载年
八十三预知世行有变潜入岩洞不知所往
赞曰
 世之将危智者去之而彼真人慨然兴悲
 深处岩洞流润千里动植遂生夙雨时至
十八代宗师洞微元静先生姓刘讳得常金
陵人十七岁作大道歌见吴宗师观其气骨
飘然出尘曰贤者能饮茅山泉一月当十倍
卷十一 第 8a 页 0154-172.png
今日聪明一年特生光慧十年闻仙道矣师
乃作冷泉吟又曰吾有玉经妙旨子若敛华
归实可以混合天人离情理识由是再拜执
弟子礼得其道居紫阳观二十年不踰户阈
华姥山一夕有童子歌曰灵菌长金刀响山
中人数闻之虑有兵是年盛产黄芝经月枯
悴师亦解真赞曰
 龙章凤书可制劫连藏之贵虚保之贵定
 全体皆用谁执其方欲穷所之弟子亡羊
十九代宗师贞素先生姓王讳栖霞一名敬
卷十一 第 8b 页 0154-173.png
真宇玄隐生于齐而长于鲁七岁神童及第
而仙才灵气禀于自然天祐丁卯岁避乱南
渡至于寿春从问政聂先生传道法及来华
阳又从威仪邓君启遐受大洞经诀南唐烈
祖方在宾门寔来作镇召师至金陵馆于玄
真观圣历中兴恩礼殊重加金印紫绶号玄
博大师表请还山诏不允又加贞素先生号
复赠洞微元静之称保大元年壬子岁夏四
月甲寅隐化于玄真春秋六十有二赙钱二
十万奉冠剑归葬雷平山徐铉撰碑赞曰
卷十一 第 9a 页 0154-174.png
 旭日未升众星璨如江南之都依我仙墟
 金印紫绶于我何有彼以为贵来斯顺受
二十代宗师紫阳冲虚先生姓成讳延昭字
怀玉润州金坛人气禀纯素不染世尘初诣
紫阳观王先生伏节为弟子宋开宝八年平
江南后刑部郎中知升州杨克让请师为茅
山威仪兼升州道正未几辞还紫阳旧居门
人受学甚众淳化元年四月十四日无疾从
容观化年七十九赞曰
 域中之大唯王与道我以虚神彼以位宝
卷十一 第 9b 页 0154-175.png
 华阳之传其书孔多以佐时功阴阳大和
二十一代宗师洞虚先生姓蒋讳元吉宇吉
甫号碧虚子常州义兴人祖麟父器之货药
不二价为乡里醇儒先生丰标绝尘厌事生
产作业读书尤长于诗常白日致鹤飘飘有
霄举之气从冲虚先生应诏居京师久之同
还紫阳极论上清之学曰三洞玉书非子不
足付度师曰度文不度诀吾无望于师焉冲
虚曰度人不度文吾所望者子耳师既受度
人曰蒋氏世德之报哉奉扬大教屡有祯祥
卷十一 第 10a 页 0154-176.png
咸平改元三月以经箓授弟子万保冲十五
日仙去赞曰
 朝游宝林暮宿玉池微唫所激籁生凉飔
 玄圃之英濯濯其羽我翔大清假尔飞舞
二十二代宗师冲素先生姓万讳保冲宇用
玄常州武进人幼夫怙恃兄氏教抚之及长
议析业师曰吾无兄无有今日先人分业非
所愿得寄迹黄冠足矣遂诣腾仙观出家后
来礼洞虚坛下咸平元年始传上道专善探
服日霞之法至九十二解蜕颜貌如童景德
卷十一 第 10b 页 0154-177.png
间奉诏请祷大应玺书赐号退隐黑虎谷中
赞曰
 赫阳吐芒赤水腾光引以神鼎灌以灵浆
 千日道成潜跃自在盘桓玉童缟衣玄带
二十三代宗师宋国师观妙先生姓朱讳自
英宇隐芝句曲朱阳里人生于太平兴国元
年八九岁从牧儿郭千村能吹笛致鹤父母
以为不祥弃之乃从朱元吉著道士服时年
十二端拱之初也继与明真张鍊师居积金
山顶试辟谷术人稍趋之遂思远游至襄阳
卷十一 第 11a 页 0154-178.png
遇异人陈铁脚挟往青城山复过濑乡校雠
太清宫古藏经遇水星童子武抱一游河中
府行止神变景德元年嗣教年二十九四年
真宗遣使祈胤明年仁宗生事具宋史奉旨
住持玉清昭应宫山中敕建乾元天圣两观
赐号国师明肃太后传大洞毕法复赐号观
妙先生还山得武抱一蜀中所寄书意警责
姓名显耀暴露天机先生对之泣数行下弟
子莫测也天圣七年十一月坐化手执祥符
所赐玉如意流汗浃体额有凝珠尸解之上
卷十一 第 11b 页 0154-179.png
法者世寿五十又三赞曰
 赤子童真宿智冥得凌虚有音履水无迹
 有道之朝煖如中春执玉振金为时外臣
二十四代宗师通真明元先生姓毛讳奉柔
建康句容人尝侍父入茅山天市坛遇黑虎
父终无所见先生迫视之虎拜其前观妙宗
师闻而异之谓其父曰华阳之道在君之子
矣遂留山中师事观妙谨朴忠厚有长者风
结庐积金山慕隐居道靖之地居焉苦志在
于轻举嘉祐八年十二月大雪中庵前木犀
卷十一 第 12a 页 0154-180.png
骤花先生心异之少顷有道士刘混康者自
常州泰和观来先生感其诚恳且嘉瑞应一
时授以经法未几解化崇宁元年赠先生号
赞曰
 积金之阴其神孔威潜灵感符启我仙扉
 两扉阖开神生悬景丹光在林人识馀鼎
二十五代宗师葆真观妙冲和先生太中大
夫谥静一姓刘讳混康宇混康一宇志通晋
陵人景祐二年乙亥十二月二日生十三岁
从泰和观汤含象嘉祐五年试经为道士一
卷十一 第 12b 页 0154-181.png
夕梦神人告曰汝欲学仙当择名山尝患世
无良师每静夜登坛散发焚香以天为宗已
而闻华阳毛宗师有道往依焉庵居积金山
常有五色云雾结为楼殿人异之一日有三
羽士造其庐指庵之东隅谓师曰汝即此居
抱神守中德惠及人当无愧前人也又顾师
眉间曰此无作之地道之所尚不可有疵手
为扪之明日瘢灭元祐元年哲宗后孟氏误
吞针喉中医莫能出有司以高道闻召见师
进服符呕出针刺符上宫中神其事赐号洞
卷十一 第 13a 页 0154-182.png
元通妙法师住持上清储祥宫绍圣四年敕
江宁府即所居潜神庵为元符观别敕江宁
府句容县三茅山经箓宗坛与信州龙虎山
临江军閤皂山三山鼎峙辅化皇图徽宗加
号元符万宁宫赐九老仙都君玉印景震玉
櫑具剑御制诗颂书画赐予不能悉纪师累
表灾变上虽加叹而不能用其言屡召至阙
大观二年赴召出山群鹿遮道师以意喻之
一鹿触车而毙瘗之道左先是所畜鹤闻召
飞去师曰鹤去鹿毙吾无还期四月至京馆
卷十一 第 13b 页 0154-183.png
于储祥宫新作元符之别观夜梦天帝召诘
朝驾幸储祥就见因进上所诵大洞经十七
日临午倏然解蜕年七十二敕遣使护柩还
山葬叠玉峰特诏建藏真观为祠室云赞曰
 玉华荡空金英散香群仙启关受契紫皇
 神明之区有相成道袭真绍传天地同老
二十六代宗师凝神殿侍宸守静凝和法师
冲隐先生姓笪讳净之字清远金陵人父得
一好道术乡里号达翁馀杭有杜道士者自
匿其名尝从翁游熙宁元年师将诞父梦杜
卷十一 第 14a 页 0154-184.png
投其家心异之师幼与群儿戏辄画地为道
家像父携之来山刘先生见而奇之曰是子
他日人天师也师喜跃誓不复归父亦欣然
从之元祐间与俱入朝先生被旨住持上清
储祥宫以师归主元符宫事崇宁四年赐法
师号兼领崇禧观凡上恩兴建土木与夫山
门之请乞师备劳焉撰集科仪营救贫乏尤
所致意政和三年七月三日召门弟子曰吾
今四十有六岁昔先生尝授记以为过叨朝
廷厚恩寿当不逾于此遂索笔书遗表盥沐
卷十一 第 14b 页 0155-004.png
更衣泊然而逝表闻天子嗟悼诏赠冲隐先
生爵及父母葬藏真观之山入室弟子俞希
隐徐希和希和得旨嗣传印剑希隐入青城
山今蜀人有闻洞法上道俞公之行化也师
美髯长身丰骨异俗每入见为上加赏云赞

 秋空尘消春渊冰涣美哉仙仪皇明所赞
 徒赞其仪弗究其道临终之言帝王之要
茅山志卷之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