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五
卷五 第 50575b 页
卷五 第 1a 页 0154-004.png
茅山志卷之五龙五
    上清嗣宗师刘大彬造
 三神纪
   茅君真冑






卷五 第 1b 页 0154-005.png
大司命君姓茅讳盈宇叔申咸阳南关人也
姬胄分根氏族于茅积德累仁祚流百氏高
祖讳濛宇初成一宇本初深识玄远察览兴
亡知周之衰不仕诸侯乃师于北郭北阿鬼
谷先生长往华山道成以秦始皇三十年九
月庚子乘龙白日升天时邑童谣歌曰神仙
得者茅初成驾龙上升入太清时下玄洲戏
赤城继世而往在我盈帝若学之腊嘉平始
皇闻之询诸父老具封曰此仙人之谣劝帝
求长生之术于是始皇忻然有寻仙之志因
卷五 第 2a 页 0154-006.png
改腊曰嘉平曾祖偃字泰能濛之第四子仕
秦昭王为舍人迁车骑校尉长平恭侯祖讳
憙字世伦仕庄襄王为广信侯始皇即位以
为德信侯生六子并知名于时其第六子讳
祚字彦英不仕不学志慕农桑生三子长即
大司命君也次子讳固宇季伟第三子讳衷
字思和司命君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丙申
岁二弟于戊戌庚子岁三君少禀异操天才
颖悟矫志萧抗独味清虚尝谓二弟曰世务
纷错履冰崄巇当慕高祖之逸举唯愿肥遁
卷五 第 2b 页 0154-007.png
之利贞耳年十八弃家辞亲入恒山中读道
德经周易传采术服饵潜景绝崖积六年精
思诚感梦见太玄玉女把玉札而携之曰西
城有玉君得真道可为师君子奚不往寻而
受教乎明晨觉悟径造西城心斋三月沐浴
向新卒见王君驾神虎之軿控辔神岭翱翔
绣岩于是投躯越阻归命道真不觉而至君
所王君默使卫官见摄将还玉宫洞台之中
良久引进叩头顿首求乞长生匐匍肘行重
陈无已王君顾谓左右曰形景空苦似有志
卷五 第 3a 页 0154-008.png
矣乃得接引诱问戒以勿怠遂留洞宫执巾
履之役者十七年王君见君谨密稍使主领
衣书图箓复三年命驾造白玉龟山因携君
同诣王母于青琳宫母曰总真挟肉人以登
灵台不亦劳乎王君笑而不答日君再拜请
乞奇要乃叩头自陈曰盈小丑贱生枯骨之
馀敢以不肖之躯慕龙凤之年朝菌之质求
积朔之期虽仰远流莫之能济常恐一旦死
于钻访之难取笑于世俗之夫遭遇王君哀
盈丹苦粗受冶身之术岂图今日一睹圣姿
卷五 第 3b 页 0154-009.png
恍惚大象如沦神梦救生护死归之乞丐愿
赐长生之要暂悟行尸之身母曰子心至到
哉吾昔师元始天王榑桑大帝君遗我要言
所谓玉佩金珰之道太极玄真之经实天人
之殊珍上帝之奇秘汝今日愿闻之耶言毕
敕王君解释玄真之经自敷玉佩金珰之文
复向说元始天王大帝君言是太霄二景隐
书又有阴阳二景内真符与本文相随太上
法惟令受诸司命子玉札玄挺素书上清当
为上卿之君司命之任此道后当别付于子
卷五 第 4a 页 0154-010.png
也然不先闻明堂玄真之道亦未由得太霄
隐书玄真之道是食日月之法鍊五神之术
耳非总真弟子不教司命之挺不传受命言
讫王君与君还西城依承真诀按而行之三
年目有神光面生玉泽王君赐九转还丹一
剂神方一首立坛结誓不许宣泄乃使君归
仍告之曰子道已成后百年求我于南岳授
子仙任于吴越矣君既辞师带索混迹不矫
于世自说入恒山北谷学儒俗之业时年四
十九君父母尚存父见怒曰为子不孝不亲
卷五 第 4b 页 0154-011.png
供养游走四方吾当喻汝为不生之子欲杖
罚之君长跪谢曰盈受命应当得道道法遁
世事不两济虽违远供养无旦夕之益能使
家门平安父母老寿盈已受圣师符箓见营
助者天丁之兵不可打击恐三官考察非小
故也父意未释亦欲验君情状示众不惑于
是举杖向君杖即摧折段段飞扬穿柱陷壁
父悟不凡乃止君曰所启正虑如此邂逅中
人即有所伤耳父又曰子言得道能超死人
否封曰人有天禄终及积恶罪重者不可更
卷五 第 5a 页 0154-012.png
生其横受夭折则可令起君乃召社公父闻
在中庭问社公曰此村中已死者谁可召还
社公答云某甲李乙君曰速约敕所关由使
发遗之须事了诣来白状至日入后社公来
白事某甲李乙事已决了便可发出遂告死
者家人掘地发棺死人气息但不能语举而
出之三日能坐语言了了如是发数人冢皆
遂生活更数十岁乃复死耳远近咸称为神
明之君后日贵盛诸侯互有所请君拥闭神
关塞妙杜验告之曰我昔学道精思深山山
卷五 第 5b 页 0154-013.png
灵附我因协以驱使之耳非己自达其神能
死生于万物也或迫之不已君亦佯自笃病
以至于殆矣渊池栝囊变适无沦时人虽奇
其有道亦不能测其有为也后十馀年君父
母寿考而终居丧尽礼停家凡五十三年仲
弟即定录君汉景帝时察孝廉元朔元年举
贤良拜五官郎正和二年转太子太傅元凤
元年拜破胡校尉武威太守季弟即保命君
少以节行著名隐华阴山武帝建元三年举
方正不就徙梁国为孝王上宾宣帝地节二
卷五 第 6a 页 0154-014.png
年迁洛阳令转拜西城校尉上郡太守元帝
即位拜五更大夫转西河太守仲弟时为执
金吾并当之官乡里父老少长祖送者数百
人君亦在坐对宾曰吾虽不作二千石卿相
亦当有神灵之职天帝见选补东岳上卿震
林司命君总统吴越死生之籍领拔学道试
校群仙此亦上真宗师神宫之要位也来年
四月三日当升举诸君能来顾如今日否若
见省者亦不须有所损费吾自当有以相供
待也众宾皆相然至期君门前数顷地忽自
卷五 第 6b 页 0154-015.png
平治青缣帐屋屋下铺白毡数重容数百人
坐远近相语此家得道当去小大并集来者
塞道客乃数倍于送弟时但见金槃玉杯奇
肴珍果自至人前光景翕赫不可名状丝竹
金石声动天地芳香之气达于数里饮食随
益六百馀人莫不醉饱明日迎官来至君乃
与家辞次语宗族子弟曰夫真仙道隐贵在
迹翳不应表光曲饰动耀视听吾所以不得
默遁藏景潜举空同者盖欲以此道诱劝二
弟之追慕也亦何但固哀之反迷耶天下有
卷五 第 7a 页 0154-016.png
心者尽当注向神仙之冀获耳季伟思和虽
见事晚必能自悔释官委禄来寻于我我今
此去权停江水之东句曲之山此山内有灵
府众洞相通穴岫长连真洞仙馆也昔与圣
师期宜先于此以自清励恭伺天命然后镇
彼大霍居于赤城矣言毕周辞即登羽车参
驾龙虎浮空而去东行十馀里忽然不见时
元帝初元五年丁丑君年一百二岁矣遂过
江暂治句曲内游洞宫推拔真仙外立茅舍
于山之北(即今下/泊宫是)领统地官属籍关决生死
卷五 第 7b 页 0154-017.png
黑虎驯卫白鹄交往灵著江左道惠百邑吴
越之境竞为臣仆邦人因改名此山为茅君
山二弟在官闻兄白日神仙著于民口始信
仙化可学神灵可致然后明松乔不虚鼎湖
有实耳于是各弃官还家以日仄之年修糟
粕遗事未有补益乃相谓曰家兄得道非他
人也何不往从亲禀口诀而乃按云云方书
以规度世乎纵往而不达终不使吾等死于
非所遂以元帝永元五年壬午三月六日度
江求兄于东山相见悲忻流涕君告二弟曰
卷五 第 8a 页 0154-018.png
悟何晚矣二弟谢曰固哀顽下不达道德流
湎风尘希世臭味垂缨汉朝阖门完全位至
守相享年寿考皆兄神祐覆护之恩蒙荫以
来日用不觉一旦失兄若无天地人非金石
命当有尽年已朽仄常虑奄忽呼吸寄生不
朝则夕昔日归家修兄遗事不受真诀未获
其效越江来侍规禀训诲愿赐长生济弟无
死君曰卿己老矣难可补复纵得真诀适可
成地上仙耳上清升霄大术非老夫所学于
是教二弟服青芽始生咽气液之道亦停年
卷五 第 8b 页 0154-019.png
不死之法也后语季伟曰卿宜服黄帝四扇散
我昔受之于高丘先生今以相传耳又语思
和曰卿宜服王母回童散思和体中损少于
季伟故宜服此以填精补脑耳夫此二方皆
妙法也二弟具受教敕乃服药咽气勤精静
思又施行诸为生生之戒慎者如是十八年
色如处子君曰药已行矣乃受以上道使存
明堂玄真之气以摄运生精理和魂神三年
之中神光始现君又各赐九转还丹一剂神
方一首仙道成矣君乃启王君自陈二弟蒙
卷五 第 9a 页 0154-020.png
天恩济度得为地仙仙法要当佩箓受策带
真极之符然后书署处官掌领所司乞愿推
恩平其覆盖王君曰子少学道德勤心不懈
吾悯汝至志是以相成坚心关奏为子保举
之主太上垂许赐命神仙二弟赖卿荫祐享
年富贵骄淫败气止存视息年出一百非复
学道时也得神散灵方变化久视足矣讵宜
便受职署为地上之仙位乎且旷古以来兄
弟俱仙亦为少矣然子高祖得道仁加万物
积德所及乃钟子身慈心仁和每修阴功诚
卷五 第 9b 页 0154-021.png
可悯也子屡请乞二弟仙官之职今重赐玄
水玉液丹可使长斋而服之慎他宣示别宜
关启太帝而保效之信子当自将以来于时
二弟虽内通神灵外摄六丁至于天真大神
如王君之俦犹未肯降见明高卑不伦矣君
使二弟清斋服药食芝毕复相与心斋三月
诣青童方诸宫书名金简次谐西城洞宫朝
见总真上宰南诣衡山朱台谒太虚赤真人
归方诸请地仙三真之策造赤城受真变神
符又之罗霍求华旌绣幡乃上登九宫诣金
卷五 第 10a 页 0154-022.png
阙受圣君之书顿首于阙下者三月圣君乃
命九微太真上相王大司命高晨师青童君
使上诣太上大道君协晨宫中请朱官使者
下拜固衷于金阙下须臾使者二人及侍从
数千人俱使者手授紫素之书以付固衷(紫/素)
(策文二见/诰副墨篇)受书讫君敕二弟辞还所治是以
季伟有地真上仙定录神君之号思和有司
三官保命仙君之位焉各依紫素之命封莅
所治神宫上府亦随事而资给于二君矣大
司命君住句曲四十三年至哀帝元寿二年
卷五 第 10b 页 0154-023.png
庚申岁年一百四十有五是岁八月十八日
己酉南岳赤真人西城王君龟山王母方诸
青童君同造君于山中时天皇大帝遣逸域
宫绣衣使者授君以神玺玉章太微天帝君
遗三天左宫直御赐八龙锦舆紫羽华衣太
上大道君遗协晨大夫赐金虎真符流金之
铃金阙圣君命太极真人使正一上玄玉郎
赐以四节燕胎流明神芝长曜灵飞夜光洞
草使拜而食之佩玺服衣正冠北首带符握
铃毕使者告君曰食太极四节隐芝者位为
卷五 第 11a 页 0154-024.png
真卿食金阙燕胎玉芝者位为司命食东宫
流明金英则有司录之任食长曜灵飞夜光
洞草则当为真伯兼主总左右御史之任子
今日尽食之矣寿同天地位为司命上真东
岳卿君都统吴越之神灵总帅江左之山元
也言毕使者各去须臾五帝君各乘方面色
车从官来下衔大帝之命授君九锡册文(九/锡)
(文见诰/副墨篇)位为司命东卿上真君文以紫玉为
版黄金刻之君伏受书署再拜毕灵官上真
五帝各去唯师王君西王母留后为君大设
卷五 第 11b 页 0154-025.png
天厨王母命诸侍女作乐复歌玄云之曲曰
大象虽云寥我把九天户披云汎八景倏忽
适下土空同玄音至灵不容冶大帝
  悟风尘苦颐神三元中纳精玉阙下遂
乘万龙椿落凤盻九野又曰玄圃遏北台五
城焕嵯峨启彼无涯津汎此织女河仰上升
绛庭下游日窟阿顾盻八落外指点九空遐
忽已不觉劳岂悟少与多抚璬命众女空遐
忽已和妙畅自然同是为玄云歌灵诏肆天
韵真音辞无邪歌讫良久俱诣二君之宫二
卷五 第 12a 页 0154-026.png
君顿首奉迎北面称小臣之敬王母告之曰
汝道虽成所闻未足我当为汝二人有所要
以受汝于此矣须臾遣侍女郭密香与上元
夫人相闻二君亦不知上元夫人是何神也
云西龟九灵太真王夫人敬谢但不相见已
千馀年天事劳我致以愆面茅固哀道成适
来视之久不向人间主客对坐邑邑不乐夫
人能暂来否答能屈驾当停相须侍女既去
少顷而返上元夫人亦遣侍女答相闻云阿
环再拜上问起居远隔绛河扰以官事仰恋
卷五 第 12b 页 0154-027.png
光润情系无遗密香至承降尊茅固衷处闻
命之际登当整驾先被太帝君敕使诣希林
枝定三元箓正尔暂往如是当还遂便束带
愿暂小留二君因问王母不审上元夫人为
何真也王母日三天真皇之母上元之高真
统领十方玉女之名录也当二时许上元夫
人生来时闻云空之中箫鼓之音龙马之鸣
也既至从官数千人皆女子年齐十六七许
形容明逸多服青绫纹衣光采耀目夫人年
可十八九灵仪绝整服赤霜之袍披青毛锦
卷五 第 13a 页 0154-028.png
裘头作三角髻散馀发至腰载九晨耀日之
冠带六出火玉之佩腰凤文琳华之绶佩流
黄辉精之剑入室向王母拜王母止之呼与
同坐北向上元夫人设厨乃不异王母所设
王君敕二君再拜自陈曰固衷受性顽鄙生
长浊乱面墙不启无闻道真然贪生畏死宗
奉师元今日成拔此乃天愿唯垂衷告夫人
悯二君之向真惟灵妙之未启乃敕侍女宋
辟非出三元流珠丹景道精隐地八术太极
绿景凡四经以传于二君王母复敕侍女李
卷五 第 13b 页 0154-029.png
方明出玉佩金珰太霄隐书洞飞二景内符
传司命君上元夫人有言于王母曰阿母隐
书之妙上真内经封之金台佩入太微乃径
轮而前卫文大武郤伏抱关出登上清则振
身瑶房左遨希林长招仙公右栖白山下盻
太空汎彼天津则乘云骑龙游此名山则真
人诸房万神奉卫山精司迎动有八景玉舆
静则宴寝金堂此文妙矣所谓玉佩金珰也
环有三元流珠丹景道精隐地八术太极绿
景经能返老还少郤白回婴摧折千魔驱策
卷五 第 14a 页 0154-030.png
百灵致明月之黄华得白日之赤精藏躯翳
景万物化生出水入火叱咤幽冥收束虎豹
呼召六丁隐沦八地颠倒五星久视在身与
天相倾耳安及太霄隐书八会之奇文乎用
之眇邈可以登玉京之宫纷纷飘飘入流霞
之堂臣五岳之主坐司命之床挹凤腴之醴
漱蕊丹之觞驾八龙以凌空御虚落紫云而
高浮远翔于是上元夫人下席起立左手执
四部经右手执受书盟仰天向二君祝曰九
天浩洞太上曜灵神照玄微清虚朗明登希
卷五 第 14b 页 0154-031.png
者妙守气者生至心道臻寂感真成役神形
辱安精年荣石精金光藏景录形左右招神
天元策灵可以步虚可以沦形长生久视与
天同明违盟泄漏祸必族倾各宜慎祸敢告
茅生祝毕二君拜受灵书抱之肘腋焉王母
亦下座手执太霄隐书复命侍女张灵子把
交信之盟对司命君启手授书向天而祝曰
天高地卑五岳镇形元精激气沧泽玄清天
回九道六和长平太霄隐书玉佩金珰玉景
八会宝洞上章登行太极上清瑶房泄则受
卷五 第 15a 页 0154-032.png
考身获天殃受者慎之敢告茅盈君伏受隐
书宴集受事粗毕西王母上元夫人各去唯
王君复留于是君与二弟决别而与王君俱
之赤城玉洞之府也道次诸山川有司迎启
引者将以千万矣临去告二弟曰吾今去便
有局任不得数相往来旦夕相见要当一年
再过来于此山三月十八日十二月二日期
要吾师及南岳太虚赤真人游盻于二弟之
处也将可记识之有好道者待我于是日吾
自当料理之有以相教训于未悟于是二君
卷五 第 15b 页 0154-033.png
留治此山洞内立宫结构于外将道著万物
流润苍生德加鸟兽各获其情神验祸福罪
恶必明内法既融外教坦平尔乃风雨以时
五禾熟成疾疠不超暴害不行境无灾眚邑
无贼兵时父老谣歌曰茅山连金陵江湖据
下流三神乘白鹄各治一山头召雨灌旱稻
陆田亦复柔妻子咸保室使我百无忧白鹄
翔青天何时复来游三君往曾各乘白鹄集
山之三处时人互有见者是以发于歌咏矣
乃复因鹄集之处分句曲之山为大茅君中
卷五 第 16a 页 0154-034.png
茅君小茅君三山焉统而言之尽是句曲之
一山耳无异名也父老虽外承茅君仙真之
灵祐而实未睹温颜于膝下茅君亦潜闲洞
宫颐神葆真忽臭味之交驰远凡俗以静身
故不复外接众庶耳唯好道骨挺之子时得
抽引相见至于泽溉万物德加兆民已阴为
用也时人惟此灵德之洋溢同于天地大神
亦显圣道之无心因民情而为感矣遂乃相
率扶老携幼挈粮壶浆共超坛积基立庙观
于山中穷工肆巧结构连阿图三君之像于
卷五 第 16b 页 0154-035.png
丹青之榜书神灵之德于能宣之笔播殖百
果竹柏成林决利清流于毗陵之元虎豹卫
灾巨狩备关素鸿玄鸟翰飞戾天勇者慑其
武仁者怀其文农夫感敬于洪泽万物宗庇
于灵信垂死者必获其生学道者栖慕于墙
岸矣明帝永平二年诏敕郡县修灵山大泽
能兴云雨有益百姓者庙如陈国老子庙会
稽夏禹庙丹阳句曲茅真人之庙长沙湘水
黄陵二妃屈原之庙有是此之比者皆德遗
黎民道匠万物或标圣母之高轨或范圣贤
卷五 第 17a 页 0154-036.png
之灵迹是故象以铭器庙以期神皆当因而
营护使守而修之时邑人通呼此庙为白鹄
庙而实不知司命君早已东之赤城也昔人
有至心好道入庙请命者或闻二君在帐中
与人言语或见白鹄在帐中白鹄者是服九
转还丹使能分形之变化也亦可化作数十
白鹄或可乘之以飞行而本形故在所止也
二君性好音乐其有所持念人每入庙者二
君常从方诸宫及西城请天妓天妓来时皆
闻虚空之中有音乐之声来下稍近既到管
卷五 第 17b 页 0154-037.png
弦歌音非人世所闻清哀激洞而不可名终
日乃遣妓妓去亦复并作并去渐远良久乃
不闻夫此之神者是能变化假景因百姓之
心以顺其情耳本真定形故自燕逸洞台颐
光潜辉乎定录君曰句曲自是司命之别宫
吾人亦不得为洞台之正主也东卿司命监
泰山之众真总括吴越之万神可谓道渊德
高折冲群灵者也贾玄道李叔升言城生傅
道流并受司命君之要也玄道河东人周威
王之末年生叔升涿郡人汉元帝时生道流
卷五 第 18a 页 0154-038.png
北地人汉灵帝殿中将军也城生吴人后汉
刘圣公时为武当郡尉也受学至勤并得真
道后入泰山友子小白阳山中此所谓地真
者也李翼字仲甫者京兆人也与司命君俱
事西城王君仲甫为入室弟子司命君为北
牖弟子但仲甫所受业异恒服水玉有效能
步斗隐形昼夜行三纲六纪之法又作白虎
七变百馀岁转更少壮与司命君同受还丹
一剂服而归家仲甫相识人相去五百里常
以张罗为业当晨张罗获一大鸟视察之乃
卷五 第 18b 页 0154-039.png
是仲甫语毕别去言已复是日还家在民间
二百五十年汉灵帝时入西岳去亦有迎官
如司命君初发时也受书为西岳副司命每
自叹云吾受业少不如茅叔申此亦吾之命
也仲南曾以七变神法传左元放元放修之
亦变化万端矣


茅山志卷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