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五
卷五 第 1a 页 WYG1232-0582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海桑集卷五       明 陈谟 撰
 序
  赠赵文学序
临川赵文学字德容源深于玉牒学粹于四诗侨寓番
禺有年而慈闱故留临川尝负米数千里外且逮养于
斗升之禄矣然未足以为太夫人荣也洪武四年秋番
禺试艺者若而人若书易若春秋与计偕者累累而是
卷五 第 1b 页 WYG1232-0582b.png
而以诗贡者独文学一人焉呜呼异哉然则其素所蕴
蓄可徵也已临川之多士有不称愿以寿其太夫人曰
幸哉有子乎今而赴礼闱取高科登膴仕太夫人在堂
不曰是能嗣续不辱其世者乎番禺之经生不曰正葩
之学不当如赵君乎虽然文学不鄙余老而求赠言余
既嘉其已获者足以荣其亲而尤愿望其立于位者深
足以为亲荣也是以叙其卷端
  赠进士罗子理序
卷五 第 2a 页 WYG1232-0582c.png
罗伦子理举进士上春官余嘉其坚穷苦节智日益明
足以受任而堪事则告之曰士尚志而已志不苟则学
充学不苟则行达凡苟其行事以速官谤者其志其学
盖蔑如矣昔者运遭叔季事在轇轕谈经者绝响于时
众废而已独业众哗而已独持得二人焉其一杨自立
子渊家于春秋其一伦也家于易二人志同学同行同
且誓将无不同者洪武三年子渊诞先甲科入赞天官
声实表灼每重王贡之叹而伦亦次年奋于暂蹶及于
卷五 第 2b 页 WYG1232-0582d.png
先鞭诚不负初志者呜呼伦也尚勖之哉由三十寒暑
布衣昆弟讲切之勤一旦蝉联玉映以明经显闻于时
非偶然倖致者比而弗加勖可乎吾闻伦始祖希五代
时繇金陵徙泰和凡几传至宋大观间曰吉成赠致政
生三子次伯寿擢第官卢沟主簿尝刲股起亲疾以孝
闻官易其所居坊曰旌孝坊事载郡志季伯霖有隐德
状元张槐应与交莫逆伦其曾孙也卢沟府君逮伦才
四世传不云乎必复其始诗不云乎无念尔祖伦往矣
卷五 第 3a 页 WYG1232-0583a.png
尚勖之哉前之穷养者无或苟矣后之达施者宜无一
可苟展也子渊幸以鄙辞质诸其以为否邪抑然邪
  鲍参军集序
总制俞公子懋刻鲍参军集于懋斋介仆叙言叙曰参
军名照字明远照或作昭则唐讳武后而改之也宋文
帝元嘉中参临川王义庆军事时太尉袁淑文冠一时
王请为卫军咨议照与同列号为极选然则古之掺任
阃外筹策幕中率多名胜之士若参军者尤风流文雅
卷五 第 3b 页 WYG1232-0583b.png
杰出等夷者欤考诸大雅有曰文武吉甫美其文足以
附众而武足以威敌也而或者角文武两途互相诋訾
岂通人之论哉今观俞公镇抚永新威德并著显有吉
甫之风而平居暇日雅喜咏参军诗殆旷百世而相与
友矣嗟夫唐以来诗人唯李杜为大宗然至少陵赞白
也无敌则独举参军之俊逸媲焉夫俊可能也逸为难
俊如文禽逸如豪鹰凡能粲然如繁星之丽天而不能
回狂澜障百川者以能俊而不能逸故尔史称照古乐
卷五 第 4a 页 WYG1232-0583c.png
府文极遒丽遒斯逸矣丽斯俊矣微少陵不足以知太
白微太白不足以拟参军也虽然文以气为主以意为
辅以辞为卫读斯集者玩参军之辞必求其意求参军
之意必尚其气始参军谒王欲贡诗言志或难之勃然
曰千载上英才异士沉没不闻者安可数哉大丈夫蕴
蓄智能可使兰艾不辨与燕雀相随乎即奏诗王大奇
之此其气何如也苏子曰方高力士用事公卿争下之
愿出其门而太白使之脱靴殿上此其气已盖天下矣
卷五 第 4b 页 WYG1232-0583d.png
此太白所以配参军也善观者其亦有取于斯
  赠杨员外序
为士而由进士发身天下之清流也为进士而获班朝
署天下之极选也以天下之清流膺天下之极选几何
人哉有能济兹者充而达之若内及外其于为政也何
有杨君子吾洪武三年进士也既取高科即登吏部勤
谨而和缓练习而疏通凡天官之属藻鉴精覈枢机周
密曹务剧而咸理敷奏明而常允者君以主事之贤书
卷五 第 5a 页 WYG1232-0584a.png
诺居多以故令闻尤著洪武五年诸蕃宣大臣类以幕
府阙员为请上乃命中书遴选省属往承其乏而君以
选升广东省员外郎九月抵家第展坟墓即就道仆请
赠以言夫服领以南方面之重控制海表国朝平定其
地斩伐鲸鲵拥护良善使蜑䝤鲛人之室胥为输赋纳
贡之区然而地大物夥不尚有当兴除利病者乎化暴
铸顽莫若尊贤兴学今兹连岁大比多士宾兴与内郡
等夫其云蒸而雷动鲲从而鹏飞者良由声教之渐被
卷五 第 5b 页 WYG1232-0584b.png
者深也然而不尚有当振厉鼓舞者乎行矣子吾推其
所以赞治天官者而悉心以佐理藩府可也吾见总总
焉其有馀裕穆穆焉其扬休光而母徒重内而轻外毋
以昔之劳而今益劳也夫孰不曰进士之施无不达如
此进士之贤能不负所学如此又孰不曰庙堂之登明
选公如此庙堂之嘉惠藩服而慎简乃僚如此然则政
誉溢于途而官箴垂于范矣顾不伟欤
  赠进士周渊序
卷五 第 6a 页 WYG1232-0584c.png
周渊字彦容年甚富质甚清学甚劬洪武五年秋余忝
校文江西及开榜而渊以诗经举进士省宪大臣耸啧
矜赏曰是我南昌府学生也老成者或愧之矣其冬渊
来西昌受室于浩溪驿丞之馆丞俎豆余渊相从连日
动如礼法私心甚庆昔徒得其文而今乃得其人焉将
上春官且求赠言余自顾无足以补吾子所需也诵先
正之格言资远业之良辅昔河南程夫子以少年登高
科及有高才能文章为人之不幸夫高科未易得也在
卷五 第 6b 页 WYG1232-0584d.png
少年尤为荣宠然苟幸得之即肆然不啻过人禄利是
徇而道德之弗图名誉是崇而官谤之弗恤则少年高
科固以荣之亦以累之固以宠之亦以损之非幸也韩
子曰夫天轻与人以富贵而重与人以文章言高才固
造物之所靳也上焉以载道其次以华国其次以文身
上下古今落落数人耳若其本实拨而枝峻茂行荒秽
而思藻洁政复剟云锦于天机轶翡翠于兰苕如王杨
卢骆犹不逃裴行俭之诮亦何幸乎尔也今吾子年甚
卷五 第 7a 页 WYG1232-0585a.png
富足以道远质甚清足以绝俗学甚劬足以有成其取
高科也必矣其文章当水涌而山出矣将之以廉勤而
持之以谦撝厚其本于孝友而达其行于政事兼夫人
之所难而无程夫子之所病则余之所愿望也于是乎

  乡饮酒读法诗序
国朝奄有方夏即详定法书名曰大明律令又命刑部
取凡丽于法者类编其书名曰申明诫谕尤虑中外远
卷五 第 7b 页 WYG1232-0585b.png
迩弗加警惧轻犯宪条申命文武百司岁取春冬孟月
行乡饮酒礼而读法焉民间率百户为一集位以齿董
以里长郡县则肃士大夫之老者为正宾馀为次宾而
郡守县令主其席其仪酌取唐宋而务从其简物贵俭
素而务适其中凡饮皆先读法然后行酒所以使人人
知畏而重犯法人人知秩卑尊而隆齿德也洪武六年
正月实维其时泰和县令尹前御史刘公宗启即学宫
而行事自僚佐暨贤士学官弟子员等凡若而人列位
卷五 第 8a 页 WYG1232-0585c.png
于明德之堂于是学徒二三于于而前正立张拱奉法
书而更读之先令次律次诫谕炳炳琅琅观者如堵听
者动色读已而燕笾豆静嘉衣冠严翼竟酒爵行无算
有充然饱德之实无起座諠哗之失皆额手颂曰此主
上之泽也令尹之化也令尹治县克勤克廉端其教不
鄙夷其民动如礼法民自以不犯其或观感信向有不
齐名𨽻申明籍中不惟其所亲所友悚闻诵言面颈发
赤虽其怨家闻之亦凛然增唏恨服化之晚诚足以增
卷五 第 8b 页 WYG1232-0585d.png
夫天理民彝之重岂徒饮云乎哉抑刑始于笞笞始于
十至轻也递递倍之至于杖又递递倍之杖至于百何
笞律简杖律繁笞十良民犹不敢犯杖百而犯者益众
然则法可不重乎徒轻而流重流至于三千里极矣又
加焉非绞即斩而率轻犯之此国朝所深悯而乡饮读
法之制所以行也呜呼仁哉翼日学官自强成诗会稽
中常先生和之诸在燕者或𢋫吟或自赋以质诸令尹
谓余忝正宾宜为序遂次第书于卷端
卷五 第 9a 页 WYG1232-0586a.png
  赠刘侯朝京篇
上方图任旧人共政凡越在外服大小文武百司者悯
其劳于王师既渡之日优其渥于王化大行之时悉还
其人于朝使咸得宣力于家咸得丕享天休而钦承德
意不欲外股肱心膂为异体也知泰和县刘侯宗启实
惟旧人之通显者既历尚宝卿监察御史遂出宰百里
在官三年庶政备举百废具兴洪武六年三月制以平
阳郝侯思让为交代行省则承命趣刘侯朝京郝侯既
卷五 第 9b 页 WYG1232-0586b.png
视篆遣吏来谒文为赠余读商书所贵乎用旧者盖曰
王播告之修不匿厥指言凡所播告则奉承于内而能
不隐匿其指意以达于四方也又曰罔有逸言民用丕
变言宣化于外则无过逸之言以惑众听故民用大变
而化服也又尝观诗人美仲山甫既称其柔嘉维则小
心翼翼威仪是力又称其天子是若明命使赋出纳王
命王之喉舌凡仲山甫之德业刘侯盖有之似之今其
归也其能奉承于内也审矣其能宣化于外也必矣然
卷五 第 10a 页 WYG1232-0586c.png
则用旧以图治商人岂得专美于前哉请以是为赠
  刘处士赴京篇
处士刘仙客应徵而起客贺者曰君仙客也仙者恒遗
世亦容有世不我遗出而效用于当时若张良李泌之
于汉唐也不其伟哉又曰公卿交相辟士务举尔所知
冀必得其人独举君者非有半面之雅一臂之交然则
君之令闻广誉其徵不亦远欤客语竟处士若有不怿
然者曰吾行安敢负所学诚惧弗堪任耳柰何仆曰穷
卷五 第 10b 页 WYG1232-0586d.png
养而达施正已以待物将焉惧邪抑客语则然请复有
以为祝诗不云乎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言隐不能藏
也易不云乎中孚豚鱼吉象曰信及豚鱼言信无不达
也处士负山东劲气读书青原山下孝友出天性刻苦
以养母终身不娶母八十馀殁庐墓以终制焉节操如
徐稚非其力不食居止如王凝一物不苟乱所交皆名
流所谈皆谠论谓之鹤鸣于九皋者非邪其声清亮闻
八九里虽欲不闻于天其可得邪且夫孚信之道可以
卷五 第 11a 页 WYG1232-0587a.png
通神明贯金石守之乎终身如南山不骞不崩行之乎
四时如松柏不改柯易叶斯以获上治下无不孚矣彼
豚鱼至冥也犹足以感之况至著者乎顽然块然也犹
若有知况其有四端万善者乎故隐处之不能藏也出
而为用惟诚信无往而不自得固处士所素定者直推
而放之耳呜呼当道审于求贤何待夫先容于人处士
深于藏器何有乎独善于已行且朝奏暮召有见晚之
叹彼严徐者乌得专美于前哉
卷五 第 11b 页 WYG1232-0587b.png
  王氏近代族谱序
王氏近代族谱并自序者王以诚之所作也凡谱必原
极夫得姓受氏之初而今仅仅至于五世者何谱牒亡
逸概得于家训略其所不可知也其自序何庶后来者
之犹可徵也自序而必本诸相国待制制置节制者何
端绪可寻源委之求也始启宗自金陵来为吉州校官
因家白下子仲柔举乡贡进士于以诚为高祖仲柔孙
荣叔曾孙时可则以诚祖若父也荣叔治儒术有理才
卷五 第 12a 页 WYG1232-0587c.png
当有元延祐间赣宁都蔡寇之乱州彊起之抑使就吏
给军府赣之俗鬼宁都城外有妖祠像设极魔怪人莫
敢侧目土人类縳生口以祭甚神之我军畏缩荣叔独
奋义火之三火三灭乃命取妇之亵衣羃神首一火而
烬遂平其城归补押录役满不干进养闲恬处喜读四
书间憩东禅寺槐安阁见寒山拾得诗尤酷嗜之时可
资质淳厚隐居授徒晚从普觉老衲听受戒律断酒荤
日诵法华经以此自终有贤子伯天祐仲以诚皆兼习
卷五 第 12b 页 WYG1232-0587d.png
儒吏季以立嗜古学开家塾鼓箧满堂精厚训诲不倦
呜呼校官贡士上不辱相国三制之宗荣叔时可下将
启八世莫京之祚斯谱也虽不能远稽亦足以垂示无
穷矣吾故因以诚自序而复述其祖父之可称者如此
又以期以诚昆弟之后光远而有耀也
  一篷春雨轩序
一篷春雨轩者会稽中常陈先生之所寄也曷为而寄
之燕游之所也燕游而曷为以是名之身虽家林一亩
卷五 第 13a 页 WYG1232-0588a.png
兴则江湖千里也夫人不出户庭则不知有舟居之为
乐不病暑暍则不知有甘澍之为泽先生营是轩杂莳
花卉左右图书风晨月夕茶烟香篆奇古之玩好绝俗
之名流日相与嬉娱其间讵篷窗之可拟而风雨之攸
宜哉然而处一轩之静飘飘然有麾斥八极之气春雨
时至波涛骤惊洒洒乎在三江七泽之间此其兴趣之
远视一篷奚择哉先生为前朝逸民交游贵公钜人无
不可为是轩留咏者其来庐陵谓予曰吾梦寐轩中珠
卷五 第 13b 页 WYG1232-0588b.png
玉嘻亡之矣间记忆十之一二数数诵以贶予又录以
示曰幸为序志之将续有题者嗟夫轩寄也轩之名亦
寄也游夫是轩者又寄也轩之珠玉独非寄乎今而其
人往其诗存则篇什之寄所系者远宜先生之眷眷不
忘也轩其不以是而永存乎
  罗观泰归南安序
罗君观泰当至正间以才膺当道之选辟为南安属县
巡徼在职以能称然非其志也是时四方云扰君既书
卷五 第 14a 页 WYG1232-0588c.png
满即客土小溪为家甚安适焉余尝避地旅韶州又尝
校文入广东皆道经小溪凡冉物色君隐处然皆觌面
九疑莫能得也去年君来展桑梓省松楸始谐言面盖
去乡十七八载矣倾写无何解忧在念严君从礼率朋
徒赋诗以赠属余序之古之君子重违其乡仁也然而
不获其志者宜亦不少伯夷太公之居于海滨岂其心
哉后世或以羁旅或以仕宦得其所愿者或不暇归不
得所愿者欲归而无由吾见多矣若余之甘衡门守环
卷五 第 14b 页 WYG1232-0588d.png
堵今吾犹故吾固碌碌无足道如观泰之小溪诚所谓
他乡胜故乡邪惜乎曩时不得一造竹所而徒想像其
高致也故于其别序以申之
  为欧阳志学谢医序
友人欧阳志学别数岁始一会相劳苦外察其貌始若
戚如中乃怿如而终则浩浩如也志学于文忠公为十
四世先贤之泽逾远而长固自与人殊昔文忠公为州
学记所以愿望于吉士者以为将见皆道德明秀而可
卷五 第 15a 页 WYG1232-0589a.png
为名公卿其后终宋祚三百年终元祚百年为士者诚
不负公所期待矣孰谓公十四世若志学之贤乃壹郁
栖屑秪尔邪此其貌之戚如宜也乃告予曰今年有以
名荐达者州司有星火之迫而老母八十又六吾何行
如之已而婴疾老母亦疾私自念天其以疾全我使终
养乎又自念天疾吾身可也而并疾吾母将焉济乎得
世医朱氏德辉为施疗治按脉而證苻投剂而邪郤身
与母俱宁而公与私两释此吾所以怿如也朱君年不
卷五 第 15b 页 WYG1232-0589b.png
满三十而方术已如此殊可尚已使予不幸而不遇疾
予其行乎故予之疾天也使予疾不得朱氏而落于庸
工是天将全之适以戕之也故予之遇朱氏亦天也予
德朱氏而朱氏慕先生之文先生忍能靳一言乎又曰
继今以往终吾年齿浩浩乎日有馀裕石田茅屋得为
幸民啜菽饮水言报春辉训迪后人志文忠公之志学
文忠公之学以期垂于无穷又将与德辉之世莫与京
也余闻志学言诚君子哉因书以谢朱氏
卷五 第 16a 页 WYG1232-0589c.png
  张子静乐府序
始予得张子静灵宫乐部曲四章而读之爱其兼有丽
情团扇花间之趣且辞翰俱美恨不识其人意非今时
耳目所及也暨物色解后则吾庐陵先辈也仅仅交一
臂而去尝恨不得其全集而读之兹复聚首乃辱以集
为贶桂隐闻廷二刘先生序其端矣极所推服予昼帘
夜烛把玩不能释手子静复介予题辞呜呼予七十又
二子静踰八望九矣三影之韵度于湖之侠气尚往来
卷五 第 16b 页 WYG1232-0589d.png
于心不尚可徵乎当其壮游武昌我龙洲道人神交物
表买桂花上南楼载酒黄鹤矶下少年俊迈盖可想见
今具存集中惜无好事者刻梓以传徒使四方见其一
二者以为古人也昔留侯佐汉服其筹策者以为必雄
杰伟丈夫也及见则如美妇人焉读子静词孰不曰此
月下秦淮海花前晏小山也抑有知其皤然雪颠歉然
窭人癯然列仙者乎吾又以子静盛年不偶于场屋安
知其中无留侯之所存哉若留侯者方益敛其华击节
卷五 第 17a 页 WYG1232-0590a.png
于大风之歌彼其荟蔚朝隮婉娈斯饥国风之伤楚骚
之怨盖未尝一介怀抱则吾子静独擅之呜呼世道之
感叹欷嘘其不在是哉
  周石初集序
石初周先生负奇气抱硕学卒困踬不偶其穷益坚而
文益壮吾虽不识尝得其著作一二于他许相识已多
乃今其门人张彦文编集其乱离诸作汇成巨帙以借
予读之且曰石初知先生幸为我序之呜呼庐陵之文
卷五 第 17b 页 WYG1232-0590b.png
自欧公倡之乃天下之文也名家继作迄宋终元皆欧
门股肱心膂之臣而或者妄肆胸臆点染雌黄其间君
子所不较也近年得欧矩矱而精彩益出者莫如虞先
生自馀亦安得瞠若乎庐陵哉石初之文成之刘公序
之至矣复奚容赞虽然石初有三幸焉当有元盛时独
不利场屋一也至正之季所在化豺狼虽间道暂时而
康庄不失今岿然灵光独存二也江南野史谁复健笔
而集中隐约散见皆可为国史补三也使石初幸乃溷
卷五 第 18a 页 WYG1232-0590c.png
一第不幸逢时不祥必将矫矫令节必不淟涊伈倪为
名教羞然位与势之相侔志与才之相协有不可必者
固不如昭文之不鼓也白发残年坐筹海屋殆有阴相
之福诗不云乎不憖遗一老宰物者其憖遗之矣必将
有传于后昔贤称杜诗似史记岂不以天宝以来间事
不得少陵载而传之安能如画此史传所不及也吾于
石初之诗亦云
  仲氏斐藁序
卷五 第 18b 页 WYG1232-0590d.png
洪武六年夏予仲氏以静由赣之兴国寓籍以儒行起
取赴京师偕起者凡若而人既抵京咸放还乡独留仲
氏辞不获且病久之病甚当道者怜而许之九月归舟
抵青原与予再会拜且泣如再世如梦语予饮泣相劳
苦衔杯酒接殷勤不能数日遄返兴国留诗一帙畀予
评之呜呼自至正壬辰乱起东西避寇率相违违不久
率合并自丙午余旅韶由韶徵赴建业参差胡越莫此之
甚今幸乃得各还为民然白头相望故园之念深听雨
卷五 第 19a 页 WYG1232-0591a.png
之怀怆矣读集中诸诗皆森削束程度婉娩有思致工
巧而不失正大和平而时有讥切至如咏物数处复能
于物外赋物不刻画而切事情若一二长篇如鸠巢痴
可针末俗花村酒帘等甚可讽诵予皆一一评订之矣
何时寻遂初之赋归善和之里相与觞咏赓酬以乐桑
榆之景庸非快事计造物亦未必不见许也姑序以志
因养吾邓先生行附以达诸是岁腊月书于青原之寓
陈谟一德甫
卷五 第 19b 页 WYG1232-0591b.png
  流芳集序
胡氏志楫以其流芳集示余曰将入梓以垂后而先生
未蒙序识之敢请余受而阅之自其远祖笺笺父咨暨
其曾大父士茂父履辉季父履宁履宁子志德代有积
庆其擅芳也宜哉夫芳之大者在乎祚胤祚胤贤而声
实茂绵历永矣然德其本欤故有蔑德之咎而无背德
之祥者此也始笺由太学举进士丞南城当绍熙五年
逢国大庆高年者锡爵得封其父咨迪功郎母欧阳氏
卷五 第 20a 页 WYG1232-0591c.png
孺人读尚书谢公谔为咨记其儒林精舍宝谟阁直学
士杨公万里为笺记其福荣堂其德可知此流芳之初
也士茂一字古涧止一子能均其产畀兄子三而四分
之能制尊礼堂以严家训观乡衮信国文公乡先生太
传刘公往还手笔墨迹如新其人可知此流芳之盛也
履辉一字涧月履宁一字小隐草庐吴文正公麟洲龙
先生诸老皆为赋涧月堂大守杨友直马昂夫诸贤皆
为赋小隐堂而太史虞公又为序之此流芳之续也志
卷五 第 20b 页 WYG1232-0591d.png
楫承之当草昧之运能紏民义障乡邻致世业不隳益
崇能拜前江浙提学李公祁乞铭其父前陜西省郎中
梁公天与乞铭其母今翰林国史宋公濂乞铭其妻致
幽壤不憾有光而志德习隐如其父好文撝谦如其父
此流芳之衍也然则胡氏之芳其继继庸有艾乎昔范
宣子论死而不朽归诸世禄叔孙豹以世禄不可为不
朽盖尚德之论也凡胡氏贤子孙思其高曾而上由绍
熙迄今百七八十年敷遗之休贻谋之善若先达之士
卷五 第 21a 页 WYG1232-0592a.png
名公钜人立言之君子实宠嘉之如是岂易得哉然则
树德尚益务滋乎吾见流芳不但一宗一乡而止将叔
孙子所谓不朽者可跻矣
  倪贰守之郁林序
化州石城贰令庐陵倪仲威擢升郁林贰守吉郡总制
顾侯文质作为诗章艳其宠荣勉其清修而伫乎其令
闻之远扬也郡庠师宾士友率皆赋赠而仆则序以致
祝规焉当洪武三年广东秋闱仆忝校文而君职封弥
卷五 第 21b 页 WYG1232-0592b.png
相与颇习熟然仅仅月馀而别别又五年始再会会无
几即迫公程不可稽又乌得无赠邪仆闻石城小邑当
广东西海南北之冲前朝以岩仄险隘特割置是邑所
谓好则人怒则兽不可爬梳者君履之若夷五年如一
日自非岂弟施化平易近民何以能之郁林视石城为
善地贰守视贰令为优迁志称其好学者多其民力田
务本属县三户五万粮不足二万君端本于上县承风
于下其易治岂不十倍于石城哉然则顾侯所以伫乎
卷五 第 22a 页 WYG1232-0592c.png
令闻者可计日而待矣抑化民成俗不在兴学乎深山
长谷庸讵知无赵德其人焉君体貌而礼罗之选弟子
员而优异之暇即与为揖让而肄习之民俗有不丕变
矣乎所以奉公上而欢集慰民望而来苏兴颂歌而洋
溢者举不外是矣是为序
  送扬璟斋序
大传曰龙蛇之蛰以存身也扬子曰士不得则龙蛇夫
一屈一信理之常然而亦不能于久屈如扬子所云者
卷五 第 22b 页 WYG1232-0592d.png
则唯清修之士以退为恬者恒处之裕如也故宋参政
杨公铸诸孙振瑛少从前进士祝公尧受业长由学校
发身为王府参谋代既更入闽尝一为帅幕宾非所志
也所居得信州城北韩侍郎竹坡馀基其地有玉溪龟
山宝驼峰天津桥陆子泉皆名胜游衍佳处君景行先
哲超遥世表其清修何如非扬子所谓龙蛇者耶余与
君解后于岭南君所至虚左前席者不少酒酣气张浩
歌激楚有燕赵慷慨之遗风虽不获于时亦不辱其志
卷五 第 23a 页 WYG1232-0593a.png
今兹再聚首于青原将返其故居求一言以壮行夫扬
子之云余与君同一嘅也君归益求参政之初服而修
之求侍郎之高致而袭之酌陆子之泉香而沃之天下
之乐有过此邪若夫钟鼎之腴轩裳之华樵叟渔童或
笑之矣君字显卿别字曰璟斋
  陈中常归会稽序
若耶仙子谓阳明洞宾曰久不闻樵风清唱不审中常
丈人天游何许宾曰闻其度彭蠡访鄱君鼓枻青原白
卷五 第 23b 页 WYG1232-0593b.png
鹭之间五年矣仙子曰宾幸为我致书速其返无久滞
也书至丈人即戒行李有海桑子者赠以言曰书称耆
寿俊诗咏老成典刑夫耆寿老成世有能致之者矣而
俊为难俊而有典刑可师表尤难丈人弘度卓识超然
物表论事常慷慨有贾生太息之意谈笑倾座人有叔
敖抵掌之风大夫资以问政诸生有所矜式夫是谓之
俊谓之典刑孰曰不然柰何翩翩乘天风而弃予如遗
哉为我谢仙子曰道济天下可也若耶之风朝南暮北
卷五 第 24a 页 WYG1232-0593c.png
独私于樵者可乎谢洞宾曰深山大泽实多豺狼阳明
射的无遗镞可也岂容一矢之或亡乎丈人幸厚自爱
尚当相期汗漫游于八极之表
  秋云先生集序
秋云先生吴会之英也学贯经史而尤邃于春秋文肆
天葩而尤丽于诗苑余不及见其著述而获其诗词读
之大概律诗有廷筠义山之风流宫词得仲初文昌之
格调变陈言为雅辞发新意于众见第之作者允为名
卷五 第 24b 页 WYG1232-0593d.png
宗会稽陈中常其高弟子也嘅先生旧藁不存仅仅收
拾诗词若干篇手自编次以示予曰所谓千百之十一
尔幸序其端余始读中常诗歌乐府敬其卓越非凡而
不知其水木之有源本在是也呜呼安得梓刻而传以
与好吟者共之哉
  乡饮酒诗序
洪武八年十月二十有五日我县大夫郝公好谦率厥
僚属暨县之士夫民之高年行乡饮酒礼于乡校明德
卷五 第 25a 页 WYG1232-0594a.png
之堂遵国宪也前期集宾佐师生咸习其仪是日大夫
肃宾于庠门外揖让升堂以序就位乃命诸生袛奉大
明律而朗读之又参伍讲之环堂阶而听者如织决知
禁防之不可犯法意之无非仁矣既而以法行酒爵有
经而饮不乱诸生升歌自宵雅肄三达于台莱菁莪又
赋泮水八章以终洋洋乎沨沨乎沐浴熙明之膏泽鼓
舞循良之惠化无不醉心焉者惟我大夫下车两期坚
守如铁石至信如汐潮平施谨乎权衡烛隐踰乎水镜
卷五 第 25b 页 WYG1232-0594b.png
用能令出而从化久而孚得人之和致年之丰凡兹嘉
与士民同其休成其文者孰非岂弟父母之心所形哉
翌日王君子与偕善赋者咸为发德之什而属其序于
予嗟夫读法周礼也所以纳民于无过之地也有画一
之令与断有贤大夫之善用法西昌之邑不其幸欤正
宾陈谟序
  永丰教官序
天下有才教官不患无名进士然得进士易得教官难
卷五 第 26a 页 WYG1232-0594c.png
今之教官多出于进士而进士之负才名者什一而最
之亦罕矣此才教官难也吾邑郭子昭为永丰教谕垂
二年彭君子文亟亟为予称其学之政能不诿责于训
导与之同堂合席口讲指授朝益暮习科分艺别壹遵
时制而每加励焉若夫抗颜乎跃冶之金而取长于攻
玉之石日严乎佔毕之讯而时铿乎待问之钟又无不
曲尽焉如是而为乡校庶有成哉余惟子文言然固子
昭所优为也且夫教人自端本始子昭以衣冠宦族守
卷五 第 26b 页 WYG1232-0594d.png
正葩世学其质温温其言恂恂其动撝谦其文雅驯洪
武五年余校文江西及开榜而子昭以诗经亚魁炳炳
蔚蔚可为名进士矣既而上春官得职教永丰能举其
职如此可为才教官矣抑永丰欧乡也多世科钜公老
成闻家又得子昭乐育其菁莪名进士继此有不彬彬
矣乎子文又称子昭采外勺水不辱于朋徒毅然自
重未尝一失言失色于同人呜呼又奚特为才教官而
已邪
卷五 第 27a 页 WYG1232-0595a.png
  贞固斋文集序
萧尚仁氏养高三华山下清修苦节积学绩文甘以病
废然薰其德而善良者众矣殆古之不显亦世者欤其
所著诗文命曰贞固齐藁余把玩不释手爱其体裁正
而丰约适中论议卓而波澜洋溢允为成家诸诗小绝
多警策扑茂而不鄙刻意而平夷律圆妥不陈五七言
古体寂寥者更腴流动者绝蔓盖所谓不以轻心出之
者其文如此其学行可知矣尚仁本居城西柳溪之上
卷五 第 27b 页 WYG1232-0595b.png
有园亭池沼之胜实衣冠科第之族其先君子方平先
生于予为同志同学易同考业余齿差长一而颖异聪
敏余固兄事之当前朝盛时方平壮游岭海间不返余
独学寡陋至今每忆相与童子钓游之嬉文字讲贯之
乐何可得也故见尚仁如见方平不惟庆其有子尤庆
其有子贤秀而文君子之流风馀韵光远有徵固如此
余日就耄尚仁亦华颠读贞固集良深起予之益敬书
此以为序
卷五 第 28a 页 WYG1232-0595c.png
  赠萧季常序
县学生萧季常将升大学来请言夫脱略草茅而纵观
山河之胜被服韦素而周旋冠冕之间驰逐鸡鹜之场
以超遥凤麟之囿人固艳子之荣必子且贵矣抑传有
之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思其所
难为则将舍其故智以培其德基发其令闻如是而已
吾老矣自顾无以补吾子万一然信其必善学也必有
立也故序以壮之
卷五 第 28b 页 WYG1232-0595d.png
  赠乐正刘本和序
兰皋刘本和先生为郡庠乐正有年洪武壬戌上以敕
符命郡县以礼罗罗致岩穴贤士与共论治道本和在
选中郡守与使者言乐正要职也非此其人则雅乐谁
与兴者使者勉为留之未几朝命下释奠先圣先师必
用雅乐于是郡守之留为有以也乐正虽不得与三公
论道于明廷乃幸得明夔夷制作于庠序庶几邦人士
耸闻绝俗之正声非盛美欤于时以郡守之命来取琴
卷五 第 29a 页 WYG1232-0596a.png
瑟之材于属县故旅于泰和因得相与道旧故序契阔
焉呜呼乐正世业也自其祖继善先生与天慵熊先生
为莫逆之交天慵精于音律尽以其法授继善而继善
亦尽得其传并以其不传之妙而笔之于书其家固世
守之呜呼岂特庐陵一郡有所师哉大都大邑有不来
取法者乎大司乐成均之教黄钟大吕之奏兽舞凤仪
之祥岂有外于此乎乐正尤将访材于它邑于其别也
序此以嘉之乐正工词章善戏墨山水至兰菊竹石无
卷五 第 29b 页 WYG1232-0596b.png
不精到则皆其馀事也呜呼贤矣哉
  赠写真李约礼序
晋人称传神写影正在阿堵中盖眸子人之神气也然
繇颊上三毛槩之则一发之失而神非矣人固以全体
论骨法神情气韵坐立当无不肖似乃名国艺郭令公
女指前画得赵郎形䫉后画兼得其性情语笑苏文忠
公令人于烛下取壁上影不施眉眼而见者识与不识
皆知为东坡此全体之论也阿堵固全体之大防三毛
卷五 第 30a 页 WYG1232-0596c.png
亦全体之一节也可不务与庐陵李约礼斯艺名三世
闻四方余老复解后疏髯翛翛天风起之濯濯如万丝
柳而芝宇霞颊光眩映发可爱谈论古今事变及其先
世文物酒酣气张伟然豪杰意态此其全体也凡得君
一笔无不如生而亦不轻一笔以予契久屡别为余笔
之且诮予江湖间屡笔屡不似予故以前说为谢盖全
体未易言也约礼大父沧波与乡衮文信公同里常画
信公于南禅观者疑随武子复生其父波馀亦如之班
卷五 第 30b 页 WYG1232-0596d.png
固称士食旧德之名氏工用高曾之规矩乱来食德者
希若规矩高曾如约礼不替益精几何人哉尝见前辈
题安城刘氏乾坤清气图多宋季魁人硕士使来者愿
执鞭不可得于世教有补今亡矣约礼其无忽诸庸讵
知今无其人耶
  刘子彦应徵序
我朝天兵奋起淮甸扩清疆宇大河以北五岭以南罔
不臣妾洪武元年秋一鼓而燕市为墟再举而关垄震
卷五 第 31a 页 WYG1232-0597a.png
叠天统斯得皇心载愉爰及稽古礼文之事申明廷臣
蒐猎岩穴网罗旧闻务酌古法因时宜不局局循故常
已兴而荐讲迭考而旁求盖质文相变损益取中帝王
之道应尔也二年春庐陵刘君子彦由章贡应徵将入
东观升容台阶秩宗奉常与天下之英讨论著作成一
代钜典搢绅先生悉荣幸之愿望之仆请赠以言昔令
狐楚尝云叔孙通起帝典于桴鼓之中自此以还鸿生
硕儒若贾谊董仲舒公孙弘希不以此进夫礼所以治
卷五 第 31b 页 WYG1232-0597b.png
神人和上下必若议焉舍儒者奚宜哉汉采秦仪杂就
至唐号为繁缛宋颇采唐仪岁祝天下五方神州宗庙
大明夜明太社太稷太一九宫臈腊谓之大祀文宣武
成风师雨师先农先蚕谓之中祀灵星中霤马祖司寒
司中司命等谓之小祀或者犹论其以仪为礼以器为
乐将礼序乐和犹未能同天地之大礼官博士之职犹
多疵阙耶幸而委巷之庞杂诸家之聚讼洛建大儒悉
析其淆而归诸正矣今之议者视唐宋不殆优且裕乎
卷五 第 32a 页 WYG1232-0597c.png
其弗获施于当时者鸿生硕儒取而建白于今诚所当
议也夫功成作乐治定制礼太平之盛致也值亨嘉之
会被道德之华无疆之休祯也固以为君祝并以饯云
  赠王孝廉序
孝廉字子启通介人也值时危浮湛蹇傲以自晦前年
会徵贤良方俨然衰绖中州迫起之不得已之郡控辞
太守太守曰吾奉命子行矣及藩府伏谒参政陈情焉
参政嘉之曰子姑终制需后辟孝廉既获请益韬迹以
卷五 第 32b 页 WYG1232-0597d.png
遨洪武元年冬太子宾友李公行素奉旨搜访岩穴士
先时孝廉读书南康山中人莫之知及宾友至太守王
公荐其名亟欲与见而州物色无以应也孝廉闻之惧
州且获戾即为书抵夹谷侯慷慨伸志已乃出谒侯侯
大喜迎笑曰子真傲人间万户侯者邪孝廉谢曰正自
不能不尔于是筮戒行州之贤士友咸为诗歌宾饯之
介仆叙之仆既序事且颂祷之曰国之将兴必产材于
未兴之先凡杗桷椳楔榖粟丝枲类倚叠堆阜而沉郁
卷五 第 33a 页 WYG1232-0598a.png
之困踬之使谙练习熟强忍振厉以需于时用一旦遭
时勃兴皆能献奇效智取勋名垂竹帛若古之辍耕太
息抱膝长吟举牛口出跨下纬萧佣舂洗削卖浆者千
载之下想望其人品风概何如也孝廉读书时感叹于
斯久矣有志当世亦素矣难莫难于际方兴之运幸莫
幸于当强仕之年不以古人自期可乎抑宋盛时有自
天章龙图两阁学士开国太原郡公讳贽者孝廉所自
出也诗曰无念尔祖传曰公侯之子孙必复其始念之
卷五 第 33b 页 WYG1232-0598b.png
深斯复之大矣若彼石处士骑将军马自以为不啻荣
宠者夫岂所望于孝廉也哉
  赠永宁县丞序
永宁贰令蒋侯起宗承府公檄督转输南京之亏赋者
吉支县九侯督其六泰和以石计亏万二千有奇侯来
不十日输者已盈万呜呼何神速也府公知其清强干
敏任之也笃蒋侯行以温惠正毅感之也孚如斯而已
泰和贰令夹谷侯催科能政为他县最尤敬蒋侯贤语
卷五 第 34a 页 WYG1232-0598c.png
仆云宜得仁人赠言荅蒋侯宠光盖侯世家淮安之安
东读经史练时务识运数推移岁丙午由枢密管勾随
总戎赴京款附授湖广行中书省掾在职一年具有政
绩参政傅公甚加敬爱随侍入京遂擢贰永宁永宁处
万山间接壤衡湘号称岩剧侯岂弟以裕之廉介以端
之化用兴行颂美斯盛溢以故府公隆是委焉余惟天
之生材当兴王之运储之也久则发之必大蕴之者富
则施之必充若蒋侯者讵止督亏赋一事见其所长哉
卷五 第 34b 页 WYG1232-0598d.png
使艎将东仆始谐言面晔乎其神若祥云之履紫芝温
乎其气若春阳之韵杨柳蔼乎其辞若谷粟丝麻之周
于实用也且其律已至洁驭下至严公家饩廪一不受
第饮澄江水而去嗟乎又止贰一县称最而已耶
  吉水县尹费侯赴京序
有司庶府近于君者远于民其最远者宰臣是也远于
君者近于民其最近者县令是也书曰民可近夫民孰
肯远之哉乃亦不得不然者体统建而势分绝也在易
卷五 第 35a 页 WYG1232-0599a.png
之比曰先王以建万国亲诸侯万国至众非一人所能
遍亲先王特亲诸侯而俾诸侯各亲其民此近民之道
也故宰臣者承君之号令德泽而致之方国而县令则
宣通其号令流畅其德泽而致之民者也大明启运尤
重县令之选优其礼隆其责且著令三年一朝不重内
轻外使咸得自达焉美政令誉者既益知加劝而中材
常调者亦凛有所勉而务求为善非良法欤于是文江
令费侯振远将行其嘉宾胡君子祺言于仆曰侯为县
卷五 第 35b 页 WYG1232-0599b.png
三年称神明如黄颖川务保障如尹晋阳守清白如杨
伯起忘忧喜如孙叔敖兴学校如李赞皇别鰝鲂如宓
单父至若租税无逋庸调均节工役日集狱讼不滋在
侯为能事盖不胜书者凡衣冠清流乐侯之趍朝而书
最愿侯之增秩而遄归作为歌诗邀仆序其端以为颂
祝仆雅知侯善制锦而不伐又嘉子祺善论德而不浮
故乐序之仆尝闻昔贤颂循吏有曰一之岁肃而教之
二之岁惠而安之三之岁富而乐之今文江之民可谓
卷五 第 36a 页 WYG1232-0599c.png
富且乐矣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民惟恐侯升朝为
公卿而不得保有其乐于将来也侯必念兹必赋之曰
归哉归哉尚与尔同乐乎哉
  永言序
李伯葵氏以其永言示余读之往复数四叹其志于古
道甚䔍盖近古莫如选次古莫如唐后来者莫或尚之
伯葵学选优柔沉著每有新意至其曲折态度情景俱
会处得于苏州为多亦其资禀冲嗜好澹翛翛然出尘
卷五 第 36b 页 WYG1232-0599d.png
整整然束礼故其吟咏情性有之似之甚不易得也七
言乐府高古如辽阳行白纻词长门怨次之唐律圆美
清鍊又次之自他人不能兼者伯葵悉兼之矣尤为可
尚尝怪新学谈诗类不满人意尊选者易唐李杜以为
剩出右唐者弱选魏晋几成绝响剽掠潜窃以为工其
为选也固不难点缀花草以为媚其为唐也亦安在必
若阮嗣宗王仲宣所制不犯十九首句字而音节气韵
酷似之始可言选矣必若李杜为律为长句天纵浑成
卷五 第 37a 页 WYG1232-0600a.png
关涉浩瀚始可名唐矣斯乃白头书生苦心莫能希万
一也乌得易而弱之因书伯葵集漫及此呜呼尚有如
伯葵之兼致其工者乎
  五同轩后序
读德基吴少府五同轩记有云古之同者同乎心今之
同者同乎迹又云必将同乎古之人古之人可也旨哉
言乎吾观公亮王君与张子阳同里闬同患难同归乡
同扬历省若宪掾同者五而已矣由五而充之虽万可
卷五 第 37b 页 WYG1232-0600b.png
也一理同万事宜无不可者万而有一之不同一亏而
众乖矣故君子不尚同不党同者同乎理而已然理同
事同其同也常事不同而理同其同也大易曰君子以
同而异传曰不能大同者乱常悖理之人也不能独异
者随俗习非之人也昔人有同不同异不异者意颇近
似而先正有上殿如争下殿不失和气者乃所以为同
之大者也少府欲二君同乎古之人欲二君同心不同
迹正以皆知同之为同而不知异之为同尔二君临大
卷五 第 38a 页 WYG1232-0600c.png
事断大狱决大议勿雷勿阿必辨必允俾民称愿曰萧
规曹随罔美于汉房谋杜断何羡于唐不其韪乎不其
韪乎
  集太白句序
右集太白句十章川上邹君为子与王先生颂也何言
乎颂先生受徵至不屈上宠嘉之也其宠嘉之何先生
德充而虑审智圆而行方上始用台臣言特徵为说书
既入觐因壮其老官之要剧恳辞不拜再四益坚乃完
卷五 第 38b 页 WYG1232-0600d.png
其隐节也国制田赋之家大者岁朝受谕邹君既亲睹
先生宠嘉之美又并舟而上故有是作归以示仆反复
读之叹其精工昔朱文公有言李太白圣于诗者也凡
人情物态他人累句不了了者第一语而尽集中包括
广关系大邹君熟复之善用之非牵缀强葺者比宫商
相宣金石谐和虽谓太白复生为子与赋可也仆故书
之且题其后云
  赠进士冯韶泰序
卷五 第 39a 页 WYG1232-0601a.png
洪武庚戌仆校文广东归驿抵韶始与阳山学者冯君
韶泰谐晤于舜峰之下其人磊砢而英俊其论议卓有
器识仆固卜其远大且惜其不屑于场屋因以进士业
勉之而君亦浩然欲相与求丽泽之益也壬子孟陬君
惠访予于白下僧舍相劳苦外问近况则以周易贡于
乡上春官矣复求赠言嗟乎将何以为赠哉虽然韶古
百粤也三代以前夔取磬材于韶涵濡圣化尚矣秦汉
而下以武壮隋莫如麦铁杖以文佐唐莫如张曲江韶
卷五 第 39b 页 WYG1232-0601b.png
泰得于耳目之见闻习于义方之涵育非如崛起草莱
而倖致通显以荣耀桑梓者也明良在上凡榖粟丝枲
梁栋榱桷不遗遐远不弃憔悴而况皦然以明经进者
乎况读四圣人之经知进退存亡之道思欲不失其正
者乎外之为良守令内之为名公卿毋渝素守毋负实
学其为科目之重也审矣其为邦家之光也远矣请以
为赠
  赠医士谢礼卿序
卷五 第 40a 页 WYG1232-0601c.png
礼卿本兴国衣锦乡故家今居章贡以医闻仆尝观县
志乡名衣锦以谢肇故肇在唐广明中和间累以机钤
经略功位至金紫光禄大夫检校户部尚书爵会稽子
在南唐保大有至尚书左仆射右千牛卫将军者在宋
建隆有至散骑常侍兼御史大夫者皆积阶银青光禄
大夫皆肇之后今其后虽多皆逐氓伍独乡名犹荣耳
然礼卿独以方技取重于时不失为士类数百年间衣
锦之馀光不在此乎今夏邑判簿张侯由郡窑所归而
卷五 第 40b 页 WYG1232-0601d.png
婴疾疾日增众医持两端凉燥杂试药不能伐病令尹
冯侯贰令沈侯乃走急足致礼卿焉至则首疏其痰痞
徐理其实热凡两下之十七八行而后所苦悉迎刅而
解向微礼卿投驶剂而姑优游以养之是殆闭贼于奥
而卫其堂也久则败矣二侯命仆赠言以饯礼卿仆赏
其医术而高其世家故乐序之人有恒言不得为良相
则为良医礼卿有焉
  谢维高升太学诗序
卷五 第 41a 页 WYG1232-0602a.png
平川一小县而在赣为上腴丝麻榖粟之利行乎四方
竹箭皮革之美被于上国其民亦多秀而文硕而茂盖
维昔然矣在唐时则有若钟绍京名在旗常功著社稷
在宋时则有若李君行学行纯懿为世羽仪其尤表赫
显显者也夫平川有如是之先正前烈故士生其间资
禀超轶者感慕兴起乐于为善而常有以致身于不朽
其次亦足自表见于时又其次亦不失为善士呜呼其
可敬也夫余尝应大夫之聘一至其邑其来学之士有
卷五 第 41b 页 WYG1232-0602b.png
谢岳维高者质醇而禀厚内刚而外谦读书经通其阃
奥习经义要其指归达于体用之学而不滞适于时用
之宜而不浮可以为善士矣其于学校可谓不辱矣洪
武十二年八月有旨州县学生员在学年久学通经术
善为文辞容貌端庄行无玷缺者升入大学教而育之
而平川大夫以岳为首选呜呼在于乡学卓有令誉则
夫蜚声于壁水腾跃于天衢固其所耳虽然岳其勖哉
抑抑乎其进之恭也恤恤乎其守之严也沉沉乎其思
卷五 第 42a 页 WYG1232-0602c.png
之长也逊其志如有所不能敏于事如有所不及使道
之未充者日益充行之未果者日益果见闻日益广而
出于寻常者万万交游日益多而得于名胜者肩相接
也上以副圣君贤相乐育之盛心下以慰平川大夫士
之愿望而远以绍钟令公李先生之高风芳躅也顾不
伟哉既行拜余于青原故书此以赠之
  送陈守道就养序
洪武十二年春陈子都以诗经贡礼部授西安府盩厔
卷五 第 42b 页 WYG1232-0602d.png
县丞是年六月到官即走急足三千里迎致其父母以
就荣养十三年二月其严君守道先生始克就道来别
于余余惟人莫难于能绩学学莫难于能得禄禄莫难
于能逮养学而不足以受禄者独善之民也禄而不及
于奉亲者永感之民也今子都学足以适时之用春官
擢其才天官隆其任贰令于大县可以为达矣守道义
方之训行于宿昔而迎养之礼不惮于数千里之远平
达于康庄端居于公馆起处节适旨甘丰时可以为荣
卷五 第 43a 页 WYG1232-0603a.png
矣虽然长安古帝王之都也有洪河泾渭之川有终南
崤函之险按周秦之故揽汉唐之遗在此行矣过曲江
而想渼陂之胜槩过麟游而吊九成之荒基而金城之
千里山河之百二俯仰犹昔地有不慨然兴叹惘然长
怀者乎君故能吟明年侯君归锦囊之富当倾倒罗列
以贶我
  竹间集序
古之君子政事文学理同而事异盖仕以行其学之用
卷五 第 43b 页 WYG1232-0603b.png
学以充其仕之资也今之君子学不必优而可以从政
仕虽有馀力而不必学者亦多矣予读王君竹间集固
自有省哉君筮仕最早繇江右敡历岭海所至政与学
俱有今闻者以其退而不自足进而不枉道也夫其钟
粹禀温故其诗雅驯而藻洁其中宽而有制故其诗不
矜而严纡徐而达其临政奉法恒务大体不激不阿故
其诗体裁正而矩矱精其议论古今是是非非笑言雅
雅无诎以随故其诗善讽而婉堂有垂白之母二毛之
卷五 第 44a 页 WYG1232-0603c.png
兄累累辞荣归养不克遂梦寐以之读其诗知其于孝
友最隆也暇日弦壶棋槊笔床茶灶随寓皆然尤深契
参同旨收视反听与天者游其貌泽如也故其诗翛翛
其气飘飘读之者又有沧洲紫霞之想呜呼君于文学
至矣既老而弥劭不倦而逾密独其见于用者犹未足
尽所学之长将时邪抑有待邪予尝慨乎天地之英华
散于万物其在人则为文章事业不得于事业则得于
文章李杜光焰万丈炳烈千古将非不得于事业然耶
卷五 第 44b 页 WYG1232-0603d.png
彼在天者吾无如之何顾吾所以自立与传后何如斯
贤达之高致也集中佳制率慕汉魏盛唐之风而无齐
梁绮纨之习其为可传无疑余又因君筮诸易剥必有
复复必有泰以其时可矣如君之才其有不鸣国家之
盛乎
  吴子斋奉母归宜春序
天下之乐莫乐于奉其亲奉亲之乐莫乐于还其乡夫
甘旨尝丰而松楸不能时展䌽乌日侍而桑梓不能敬
卷五 第 45a 页 WYG1232-0604a.png
恭亲之心有不歉然长怀者乎苟有能养亲之志者得
不恐恐然如弗及乎夫弗获已者时也弗可失者机也
昔世变方殷人皆流离颠沛皆无如时何若江革负母
逃难备经险阻采拾为养以倖免为万全者岂获已哉
故游子悲故乡莫切于事变稍定之日稍定则机可乘
若之何失之王仲宣称张仪楚奏庄舄越吟以为人情
同于怀土不以穷达有异而况鹤发偏慈日夜念其亲
戚坟墓宜何如邪齐之吴君奉母归宜春而章贡交游
卷五 第 45b 页 WYG1232-0604b.png
与流寓贤士莫不嘉羡叹其荣于昼锦贤于以官为家
者俾余序之夫以齐之之贤孝于奉亲先意承志他人
称为盛美者齐之皆常事而还乡亦常事也常事而弗
克如齐之者犹多即其善可一二计哉今还其乡昔之
耆而艾者存十一于千百必皆称愿曰贤哉斯母有子
如是慈孝之表也昔之童而丱者若壮若疆必皆叹息
曰吾戚懿尊章安在斯人斯母融融然泄泄然天相之
福也善果不可为乎为善果不康裕乎陶潜田园荒秽
卷五 第 46a 页 WYG1232-0604c.png
可从而理也王凝门巷果木可方而列也玄晏之书满
室子云问字之载狎至而太夫人轾轩板舆潘安仁闲
居之赋如画也不尚有增夫天理民彝之重哉
  青阳行乐图序
清江孙碧霄为西昌贰守黄侯允中写青阳行乐图仆
元年冬归自韶石始获与侯面且观图焉乃序之曰古
之君子极轩冕圭裳之贵而不易其山林畎亩之守者
其乐无不存也故观丰水之有芭可以知数世之仁动
卷五 第 46b 页 WYG1232-0604d.png
高山景行之思可以忘其身之老夫山与水何所独无
何人不玩然反诸已而深契省者寡矣彼其考涧槃以
自足乐泌洋而忘饥自谓三公不与易者抑岂知穷达
一致定应不拔即庙廊与岩谷何远故君子之乐无适
而不存焉无适而不存者得丧是非举不足以为累也
昔有以问乐之故曷以曰仁仁故乐极天下至美不足
以过之况山与水乎山与水寓也而乐亦无不存也黄
侯系出双井生岳州临湘县青阳里长即宦游四方因
卷五 第 47a 页 WYG1232-0605a.png
以青阳为别字不忘本也画史写而成图若常对然侯
起居节适时而展之先人之桑梓童子所钓游历历然
也昔太公封齐五世皆返葬于周狄公望太行白云念
亲舍在其下君子移忠于君而孝思常不替若此然则观
斯图者不独见侯之乐抑足以知其孝矣况夫青阳者
春之司也在天为元在人为仁元首善也仁全德也里
以为名而侯以别字岂徒然邪凡立身种学归宿于仁
莅官行政根本于仁一动静和之以天倪外穷达安之
卷五 第 47b 页 WYG1232-0605b.png
乎素履将风日妍美吾冲襟也原隰光华吾生意也青
阳之景常淑青阳之里常近何阴威惨戚之患何道路
阻脩之怀亦何适何寓而不乐哉吾故曰仁故乐而非
穷达一致定应不拔者其亦孰能与于斯
  赠医士刘彦昭序
医有经有守有变理以为经法以为守而变者权衡乎
其间理无变法有变变而常适其中其惟洞于理而精
于法者乎天官医师理之原也内外经理之渊也然而
卷五 第 48a 页 WYG1232-0605c.png
简奥玄微未易灵悟故南阳张机病其难明且痛宗族
以伤寒毙者数百口遂著为经论以发其隐备为治法
而处其方详为问荅以尽其变此东汉以前所未有也
至成无已刘河间诸贤又惧南阳之论犹非后所窥测
又从而毛举发栉别嫌阐幽门分类析殆无馀蕴此又
晋唐以来所无也凡欲所学者洞其理精其法而妙于
变耳鸣呼大贤欲公其道于天下也如此而世或有得
一方自以为秘施一剂惟恐人知同业而羞讲共事而
卷五 第 48b 页 WYG1232-0605d.png
忌疾者何哉学聚问辨之益不充而谋利计功之私日
胜故也友生杨仲升曰太医彦昭刘君独不然彦昭世
业也恒不自足合孔孟岐黄之书而求其统之宗会之
元也理有未白法有所窒亲贤近仁常温温乎金之奏
而玉之应也人有疾不择贵贱而赴之不以为功而功
之归者众与之药而不责偿者复不少唯务已人之疾
而已余今年病热甚得彦昭良已至今无以谢也彦昭
家种杏成林而林中题诗连屋者得诗重于得金也先
卷五 第 49a 页 WYG1232-0606a.png
生幸书前之所言得藉手谢焉余与仲升别久观其文
尝有为陈侯谢彦昭者今其言又若是恳恳信矣哉为
贤医士矣夫去其谋利计功之私而广求学聚问辨之
益理以为经将无一之或遗法以为守将无施而或戾
权衡以通变将出入疾徐无不迎刃而解周官所云岁
考十金为上者其必于彦昭见之且穷而在下存心爱
物宜莫如医此南阳著书意也夫读其书安有不广其
意者乎
卷五 第 49b 页 WYG1232-0606b.png
  孙碧霄归新渝序
辛卯壬辰之乱清江贤士君子率徙家保上流不数年
而上流亦不可保往往逐便利苟昕夕以仅免颠隮为
至幸方是时王孙公子求如窭人有不任者矣求为他
道有弗习者矣虽贤士君子不失其正者几何人哉而
渝上孙君碧霄寓西昌独不失其所守之常十五年如
一日在他人坎窗者君履之若夷及豺狼之性稍就帖
息向之鼠窜者皆返我羊肆而君所至人爱之敬之殆
卷五 第 50a 页 WYG1232-0606c.png
不忍离君亦安于久客如其乡然呜呼君赋质厚以冲
处性谦以周待人和而正学有源本自天时地理方术
卜筮等皆所研䆒而丹青图写妙得顾虎头吴道子法
则其世业尤为无敌故不求即人而就之者众未尝枉
已而处之者裕常义取而无浚恒虽澹交而有深益兹
其所以称善于乱世曲全其所天也欤是岂不贤而能
之欤余与君最厚且契然方役役四方不得日从君游
乐不亦重可悯笑邪今年留章贡于太守常方壶所观
卷五 第 50b 页 WYG1232-0606d.png
晋隋唐宋名画法书不一其尤著者羲之智永真迹余
固识其笔意若阎立本醉道图许道宁米元章山水黄
荃崔白易元吉花木猿鸟等类能观其神气之逸耳至
其造诣精绝天然入神处槩不能窥测一二念安得碧
霄共观之而指教其肯綮要妙岂非绝无仅有之一快
哉适儿子家问至言君行且归渝上得之惘然殆难为
怀抑君知天时者也君之行时之泰其有兆乎余远道
不得执别独赠以言夫当乱世居他乡不失其常犹若
卷五 第 51a 页 WYG1232-0607a.png
此则其归亦焉往而不得所当勉者惟善保以需良晤
而已
  斗室诗序
易曰退藏于密传曰居天下之广居密者心也广居仁
也君子之道敛之不盈方寸不亦密乎散之弥满六合
不亦广乎是故挫万物于一毫卧千里于一咫角堆以
取势位吾皆蜗之竞侈以高族闾吾皆孩之天吾与徒
贤圣吾与师振古豪杰吾与游衍也巩昌汪君敏德实
卷五 第 51b 页 WYG1232-0607b.png
办兹事扁所居曰斗室既自赋之又与朋徒偕之工者
咸登诸轴予既为吟二章且介予序其轴端嗟乎善观
天下者天下小于斗善宰天下者天下不出吾斗古之
人贫而渔钓贱而耕莘胥靡而版筑其藏密斗室之中
亦乐矣然其固居天下之广居也自非达可行于天下
则固终身甘之矣或曰斗室陋如之何余曰图史吾金
玉也风月吾藻缋也文章吾锦绣也杖履吾车马也江
山吾俎豆也草木之荣华禽鸟之宫商与凡樵歌牧笛
卷五 第 52a 页 WYG1232-0607c.png
则皆吾声伎娱玩取诸左右无不足也何陋之有
  赠袁叔异入国学序
吾乡故家文物凡数姓而袁氏最著曰文煜者以天子
与日月并明赋偕兄樵同登绍定榜其子灏复以天子
纯德天定位赋世其科而樵之兄弟若椿若槱亦皆先
后驰声名列进士榜中载在郡庠碑刻班班可考斯亦
盛矣哉灏之子公鼎当元之初隐德弗耀公鼎之子启
东际皇庆延祐盛时甘肥遁以老其子则复初也与予
卷五 第 52b 页 WYG1232-0607d.png
同学然皆不得志于场屋复初子彦圣也际大明兴运
为太平幸民于是县选其子叔异入乡校为弟子员而
彦圣亦幸其子之周旋乎衣冠俎豆从容乎揖让进退
上以绍奕世之箕裘下以启方来之簪绂其必在是矣
叔异粹乎其为资也焕乎其为表也凿凿乎其制行也
轩轩乎其立志也硕硕乎其务学也盖已秀出乎等夷
矣洪武十五年皇上以胄监新辟学舍增广取郡县生
员以实之西昌之学起者七人而叔异在焉是行也吾
卷五 第 53a 页 WYG1232-0608a.png
知叔异近有以光其高祖父敷遗之休远有以绍其六
世七世祖武之科名不斩之德泽固有出于同时同门
之右者不其伟欤因府学生员萧李常为叔异求赠言
故叙其世家以期之云
  栗阳刘氏族谱序
澄江稍迤而南为栗阳刘氏以和世居之居有园池亭
榭松林竹树幽雅夷旷而以和益简澹济以吟咏之胜
殆古之肥遁者矣自乱离来余避地韶阳与以和不相
卷五 第 53b 页 WYG1232-0608b.png
合并者数年然闾里凋敝故家老长存者无几暨归独
以和无恙依然保有林原之趣盖捐利好施贻谋敦善
富若寓而不矜忧可通而不累故雍穆成风焉今年春
余过其家握手相劳苦外间出与其伯氏以文所编族
谱一帙介予叙之且深慨夫兵燹散逸之馀其所纪者
记忆耳矣予惟与治同世者事易集与乱同世者事罔
攸济矧殷忧且不暇奚能庸心于是以和之志可悲也
夫按刘氏其先金陵人宋绍兴间有讳廷杰与兄廷俊
卷五 第 54a 页 WYG1232-0608c.png
居于县治之东廷俊复迁之灯窝岭进士谭伦为易其
名为登科岭以期之廷俊后果登第官至辰州知录廷
杰五传至文先则又徙今之栗阳凡若干世其间业儒
以光于仕者督耕以食其力者乐恬淡以尚其志者存
忠厚以世其家者躬孝弟以顺其则者皆辉映简册表
表可见夫自仁率亲而知爱自义率祖而知敬自礼率
分而知不越若斯谱之作其为世道计也深矣使后以
和者因睦以合族而不至于途人相视则其道可久而
卷五 第 54b 页 WYG1232-0608d.png
子孙长世也端不在兹乎呜呼以和之志其可悲也夫
其可尚也夫
 
 
 
 
 
 海桑集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