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十六 第 1a 页 WYG1193-0713a.png

桐江续集卷三十六 元 方回 撰
记
孚舟亭记
亭以舟名亭之肖乎舟者也舟以孚名易兑下巽上之
卦曰中孚也兑为泽凡天下之水皆是也巽为风为木
水上风行而木浮焉乘舟之象也以二体观二五刚得
中而实以全体观三四柔居中而虚卦之六画亦舟之
卷三十六 第 1b 页 WYG1193-0713b.png

之诚信也巽居上以诚信顺乎下兑居下以诚信说乎
上相孚之义也易有画则有象有理则有义象则舟而
义则孚也孚之为字上从爪下从子兼有象羽禽以足
转所卵而燠之如巽兑之相孚时至而啐壳出雏诚信
之至也是卦也中虚者诚信之本也中实者诚信之质
也庄子言虚舟而谓无心老子言车器宫室而谓当其
无之之处为有用之处彼盖不知虚实相维之道于吾
卷三十六 第 2a 页 WYG1193-0713c.png

为内容兑以上之一画巽以下之一画合而成虚为舟
之腹心巽以上之二画兑以下之二画对而成实为舟
之首尾上不以诚信顺乎下则何以格下下不以诚信
说乎上则何以从上象也巽顺兑说而彼此感应风动
泽受而内外交际义也或问予之作是亭也将以玩春
华延秋魄耳而搂夫易之孚舟以为名不已迂乎虽然
予尝为区区之衣食谋南浮沅湘北泛济泗大河长江
卷三十六 第 2b 页 WYG1193-0713d.png

其急黑飙雪浪桅仆柂倾与垂涎摩牙之蛟龙争一丝
之命盖滨死者屡矣而每幸免是必犹有诚信一念可
质鬼神故未尝无险难而卒无患未尝无困乏而终无
忧自今以往坐卧于孚舟之亭念念思之上法巽顺下
参兑说人以诚信感乎己己必以诚信应乎人己以诚
信感乎人人亦当以诚信应乎己此观象玩辞之事不
敢不勉若夫揲蓍诹筮而成小过之卦六爻皆变者则
卷三十六 第 3a 页 WYG1193-0714a.png

言为然
建德府兜率寺兴复记
佛法入中国以来僧吾齐民寺吾胜壤日以益夥吾未
易数计然其法不过析而为三有禅僧有律僧有讲僧
故其寺亦三曰禅寺曰律寺曰教寺古兜率寺建于唐
中宗时后为蒲鞋陈尊宿所居亦禅也而其徒或榜曰
团寺问之则曰团者聚也敬天下之所同敬尊天下之
卷三十六 第 3b 页 WYG1193-0714b.png

为父老聚于斯与夫奔走百执事工伎倡优及凡祝发
者皆期而聚焉于斯盖吾儒之说古圣人禄位名寿一
本于德而佛者之说则谓佛之愿力甚大人之精神无
所不通隆栋邃宇莲其座奉三大像如君辟之殿墀之
下班列行分如群下之会朝于焉虔祈庄祷是可以降
休隤祉遂臣子葵藿之愿当其效华封人之祝而举嵩
岳之呼岂不鞠躬跽息舞手蹈足扣额稽首以请振扬
卷三十六 第 4a 页 WYG1193-0714c.png

临也是意也潦水涧毛尚可以羞神明徼福祥而况于
报上之诚心乎良以正觉大慈天下之所同敬然据九
五臣亿兆天下之所同尊夫既敬所敬尊所尊而团其
人则当极夫敬之尊之之事而重其地某昔至郡则所
谓团寺者弊甚更一周星愈益圮剥考故吾州尚书罗
公汝楫旧记仅存夫殿像与二力士奋拳杵立于阈外
而已馀悉草棘一旦有慧灯者及吾门则咤曰寺且复
卷三十六 第 4b 页 WYG1193-0714d.png

所以能复之何一曰归侵疆寺左右故地广袤民夺为
室庐今案籍如故艺桑麻栗芋蔬果可货食屋其上犹
有馀二曰集群力郡僧三千人醵泉五百得百五十万
为倡檀施始源源而来三曰殖崇产岁租入旧无几吁
之总统释教所新益田为亩若干呜呼正已往成见在
虑将来敬敬尊尊备矣后之人忍坠之乎抑物莫不有
数此寺绍兴甲子罗公为郡更五年己巳而后守苏易
卷三十六 第 5a 页 WYG1193-0715a.png

兴复之前后两记皆歙人之尝为守者岁月亦稍相似
则又岂偶然也哉僧录法济张姓开封人佐之者僧判
智顗罗姓江西人致力请田者前上饶教官徐君师颜
举慧灯者如川皆郡人楹础若干数游者可观此不书
琴书堂记
琴书堂者新安郡云岫居士刘公伯证燕休之所也娶
予先君之第三姊勤劳起家眉寿偕老然其居三燎于
卷三十六 第 5b 页 WYG1193-0715b.png

双竹之祥予先叔父元圭和句特警拔居士大喜亲书
揭之景定元年庚申大火起于邻堂自是不如前至咸
淳六年庚午又大火则堂不能复矣居士长子文蔚先
姑所出次庶子曰子申姑命为长子后当火之三子申
年甫十五孤苦艰危不绝如发历十馀年始克自立琴
一张书千馀卷屋数楹始复乃祖之旧与兄秉懿先尝
析居仍合为一孝友愉怡谨脩待定琴书堂复成室宇
卷三十六 第 6a 页 WYG1193-0715c.png

之不可泯如此郡守康公天锡为书其颜属予为记予
谓古之琴有歌有弦今之琴弦则是矣而歌弗传古之
书且读且编今之书以刻以摹动千万篇今琴视古为
太简故操琴甚易听琴者莫辨然今书视古为太多故
著书甚易而业书者或莫之专于斯二者而得其意则
琴固在徽轴之外而书亦不在纸轴之间玄之又玄盍
求之天子子孙孙勿替其延是为记
卷三十六 第 6b 页 WYG1193-0715d.png

毕昴之分大梁之次古常山郡有澬水焉澬水之南风
气清淑土宇宽旷滹沱在其东井陉在其西上党在其
南燕代在其北昔人百战必争之场而今也干櫜射息
有耕无战真定赵侯卜筑于斯号曰澬南耕舍介南徐
韩炳求紫阳方回记之回谓三代之民四士农工贾耕
者一而食之者三犹患不给后世之民七曰僧曰道曰
军皆不耕耕者一而食之者六故不给尤甚岂侯欲矫
卷三十六 第 7a 页 WYG1193-0716a.png

溺皆是也然不为老农仲尼垂训并耕而食孟子辟之
况夫班品穹崇勋阀殊异民庸昌大治最流闻有如侯
者而可以一旦解簪绂亲耒耜归马厩闲骑牛阡陌吾
未之信也曰是不然士大夫患无此志有此志追广受
于东海从羊裘于严陵是不难耳陶元亮彭泽弃官耕
于下噀其自赋尝谓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刘凝之
求田纳禄耕于康庐题其像者谓身在菰蒲中名满天
卷三十六 第 7b 页 WYG1193-0716b.png

过者也易乾上九为三十二上九之首故于此设亢悔
之教以为例他卦上九惟艮居外体者八而皆吉以其
止也履之其旋元吉以应柔也大有之吉无不利以乘
柔也讼之三禠以至未济之濡首以过刚失之者十有
二卦而晋与益抑又甚焉求晋而不已则初登于天后
入于地求益而不已则莫益之或击之近世贵极人臣
者眷未尝不隆于上威未尝不震于下而不测出于意
卷三十六 第 8a 页 WYG1193-0716c.png

于道矣侯之耕舍可以归欤不必沾泥涂潦而后谓之
耕也凉风至而稼穑茂夕日下而牛羊归予未得游于
澬南故缺其赋咏而姑为是记云侯名瑗同知高邮路
总管府事弟名瓛同知浙东道宣慰司事故相门皆名
卿
建德府南山寺旃檀林记
佛氏善效其说与儒者或不能不同而其徒与士大夫
卷三十六 第 8b 页 WYG1193-0716d.png

喻坤于一物取一象而易可推圣人之德难言也故孔
子以天喻尧子贡孟子以日月宫墙泰山河海麒麟凤
凰喻孔子而圣人可知旁行之书非六经语孟比也于
其种嗣根器之伟者以龙喻以象喻以狮子喻以苾刍
摩尼喻以薝卜优钵昙花喻其聚僧之所曰选佛其为
之侍者而处于将僧未僧之间则曰选僧而又侈其榜
曰旃檀林亦犹国家用人用将相大臣于巳官者未官
卷三十六 第 9a 页 WYG1193-0717a.png

桂林释氏之法异于儒而其取人之说合乎吾儒之说
者如此古睦南山禅寺自无竭禅师如川主之陶虚铸
空新其聚僧之所檐宇靓崇屦钵昌庶予为文以记犹
惧其离于有相也既予归紫阳山下龙集癸未再以书
求记所谓旃檀林者按图故础为数六十露庭风牖篁
砌柏厢凡将僧未僧之众与夫亚于座席而各执佛之
事者饥饘垢浣炎浴凉炉纤举悉备且不惟是丈室舒
卷三十六 第 9b 页 WYG1193-0717b.png

石堤为丈百浚塘溉新粳辟园莳豆麦庄农佃叟户加
室增实首捐私泉十二万而后檀者踵至或谓斯皆有
相之所为而出于好名者之所不能自禦然予尝谓近
世士大夫贪恶廉进恶退缄默恶直谏阿党恶至公则
诋曰是皆好名世道以是潦倒泥腐今释氏之法盛行
而乘以射利者无所能亦无所畏视事如监司守令马
前后呵殿有驺从案牍有胥吏笞挞有卒徒凶酗饕淫
卷三十六 第 10a 页 WYG1193-0717c.png

亦近世不肖士大夫妒贪之术耳呜呼均是人也能言
之类一也则其说释与儒乌得而独异虽曰均是人也
上智下愚殊趍也中人以上中人以下不侔品也则释
之徒与士大夫风俗焉得而不同然则说与儒者合吾
见一川矣曾不能变其徒之风俗将有如近世士大夫
之弊则予未见百川也是旃檀林中必有读吾文而兴
感于斯
卷三十六 第 10b 页 WYG1193-0717d.png

予所居县曰歙渡紫阳山下溪西南五十里曰航口其
地隐僻其人古直孙居士复兴家焉其近乡有为尉于
信之贵溪者曰吴君雷孙其子曰谨于杭袖书过予言
孙居士寻与书皆来书曰居士幼甚贫事母黄氏孝母
殁誓终身庐墓积俭累勤买田十亩筑室十间田以供
粢盛屋以祀其先时延道友饭之绘世所谓观世音者
奉之大人尉贵溪之日为请于三十六代天师张真人
卷三十六 第 11a 页 WYG1193-0718a.png

人巾屦追随竹树茂密溪山奇胜请予记予谢曰耕畴
居宇如是其眇也而可记古有庙祭无墓祭骨肉毙于
下阴为野土之死而致生之不智也故不祭于墓其气
发扬于上为昭明焄蒿悽怆之生而致死之不仁也故
祭于庙其祭也荐血腥之礼燔燎膻芗以求诸天报气
也馈食之礼黍稷肺心醴酒以求诸地报魄也反始用
情谓之二礼故有阳厌有阴厌于庙不于墓而孝子之
卷三十六 第 11b 页 WYG1193-0718b.png

一而古重墓祭而轻庙祭卜尸迎尸懵莫之晓以纸若
木书其先之称谓近于主稍饰则画素肖形曰影堂又
过是则凡鬼神无不刻梓冶金为像而其事侈矣子贡
庐孔子墓三年而去后世有以终身庐先墓废庙不祀
为孝者皆非古也居士即墓为庵若混乎庙墓之祭为
一为善而应理所必然事葱岭之神而庵之命名书额
乃出于阳平都功之教又似乎混佛老而为一者也若
卷三十六 第 12a 页 WYG1193-0718c.png

尝犹不失古意今之祭然香明烛爇币非报气乎酹酒
瘗牲非报魄乎祭不以血食而以菜茹则佛老之说俗
不可镌然易曰随时兵兴已来百顷千楹之家顷刻羽
化惟佛老之徒得全桀者托于佛老而恣庸者依于佛
老而苟中人藏其身于佛老之间亦可以粗安田里而
无他虞居士好善于世无求方之奔竞官路走趍公门
顾财贿而不知止陷刑辟而不知悔者固有间矣他岂
卷三十六 第 12b 页 WYG1193-0718d.png

或愧焉且居士知方使君之名求文以寿斯庵此一节
亦不可不书也是为记
肃斋记
昔河南程氏继孔孟绝学教学者求道入德曰敬既为
之训曰主一之谓敬又为之训曰无适之谓一学者能
至于主一而无适乃敬之极功初学之士或难之至紫
阳朱氏集注论语第一篇之第五章本程氏说亦曰敬
卷三十六 第 13a 页 WYG1193-0719a.png

参以三则主一无适之义始明大抵心在乎此则不可
又适乎彼方主乎此事则不可又杂乎他事此其义虽
甚易知而未易行也全此敬于成熟之馀者固必能主
一而无适持此敬于操存之初者如之何遽欲主一而
无适哉朱氏晚节别为之训曰敬之为义惟畏字足以
尽之盖有取于太公之丹书敬胜怠者吉子思之中庸
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怠则不畏不戒慎
卷三十六 第 13b 页 WYG1193-0719b.png

然自肆人欲恣而天理灭矣是故惟畏可以训敬而初
学者易以入门虽然犹未也朱氏之高弟曰勉斋黄氏
又以肃训敬引洪范之肃以明之谓肃亦畏字之意敬
自内出则貌恭恭既外形则心愈肃故曰恭作肃而记
礼者亦曰心肃则貌敬以畏状敬而又以肃状畏初学
者所以防闲束缚之方不在兹乎今夫震击雷霆谈说
神鬼闻者莫不肃然何也肃即畏也畏即敬也皆人心
卷三十六 第 14a 页 WYG1193-0719c.png

斯须之畏斯须之敬君子则不然常如是肃常如是畏
常如是敬静则暗室屋漏俨然若思动则出门使民如
临宾祭善学者由肃入畏由畏入敬贯程氏朱氏黄氏
三言而一之于求道入德亦可以弗畔矣夫真定石君
郁文卿好学妙年从师以肃名其读书之斋近俾予为
记以析其义而予裒是说以复焉然则肃而畏畏而敬
所以涵养其心而徒敬无事则流为异端故先儒教人
卷三十六 第 14b 页 WYG1193-0719d.png

之于朋友而今人与迪如易之兑习则几矣君年甫四
十三尝为湖北宣慰司上幕尹盐官富阳二大邑皆有
声今将尹武冈以是肃为政其不有如时雨化之者乎
三勿斋记
心一而已而有人心道心之分有未发既发之分有忿
懥恐惧好乐忧患之分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分心
岂若是其多端乎心统性情性静情动圣人教人以养
卷三十六 第 15a 页 WYG1193-0720a.png

之也昔者孟子与公孙丑论不动心之道十有四问十
有四荅其七问而七荅也有集义养气之说虽养气也
实养心也心得其养则其气浩然心失其养则其气馁
故曰志气之帅也何谓心得其养孟子之十有四言尽
之矣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有此一有勿
此三勿则集义而义集矣养心在是而养气亦在是矣
西京赵氏河南程氏以心字属下句临川陆氏以心字
卷三十六 第 15b 页 WYG1193-0720b.png

如有事颛臾如昭事上帝如请事斯语如从事于斯必
有云为必有注措一举一动无非义者此集义之纲也
然是心也苟或毫发觊望有所为而为之则不为义故
设为勿正心之戒传曰师出不正反战不正胜孟子曰
忠信不二非以正行也盖悬探预期邀誉计功之谓此
心既除然又恐其流于怠惰苟且荒唐缪悠而莫之救
故又设为勿忘之戒忘也者不耘苗者也人之一心扶
卷三十六 第 16a 页 WYG1193-0720c.png

之或至于矫枉诈伪诡遇行险故又设为勿助长之戒
助长也者揠苗者也一勿利心也二勿放心也三勿戕
贼之心也一勿不戒庄子鸮炙时夜之谓也二勿不戒
释氏槁木死灰之谓也三勿不戒截鹤续凫割肉啖口
爱子而衣裘裳延年而饵金石无益有害甚矣学者之
于此心能体认孟子一有三勿之训三纲正三目举义
为心主心为义主不淫不移不屈岂不所谓大丈夫者
卷三十六 第 16b 页 WYG1193-0720d.png

嘉孔君文杓端卿以三勿名其斋属予记之予敬诵所
闻抑予谓味七问七荅之养气又当味八问八荅之知
言养气者乾之刚知言者离之明刚孰有如天者乎明
孰有如日者乎刚不挫于人明不惑于人儒者之能事
毕矣
万山轩记
干世者患出山之太早又一出而不复入也避世者患
卷三十六 第 17a 页 WYG1193-0721a.png

未之见也出而不入则于今多见之然则勇于避世者
虽未敢尽以为贤急于干世者其贤否可知已士大夫
非无用世之心出处有时进退有命当外观内省而自
谋之谢安石之在东山晋室安危系焉一出而内难平
外患弭然犹东山之志始末不渝海道一舟竟违雅志
后世当途之士虽负大声名未至如谢公之于国家决
不可无则莫若常以丘壑泉石之念寘诸胸中可仕即
卷三十六 第 17b 页 WYG1193-0721b.png

有九官甫至郡贰尝屑仕吾州爱其山而乐之以万山
名其轩所至揭焉侯之说以为入山不复出过于矫激
出山不复入过于奔竞皆吾所不为也时止时行山不
在目而常在其心所谓每饭未尝不在钜鹿下也是心
也孟晋迷复之失可以免矣若夫万山云者非谓枚一
十百千以至于万也犹之万人万事万物举成数而言
耳噫侯之宦游万山之间去之久而不能忘愚家居万
卷三十六 第 18a 页 WYG1193-0721c.png

也是为记
丰山亭记
古歙大州也婺源大县也汪氏大姓也回岭之下有丰
山焉丰之为言大也州大县大姓大山大宜必有大丈
夫藏脩其间而友人汪君茂春令以文记其丰山之亭
君之说曰媲欧暨苏非建绍大词臣乎吾家浮溪老大
文章也嗣濂绍洛非乾淳大儒宗乎吾乡晦庵翁大学
卷三十六 第 18b 页 WYG1193-0721d.png

社相邻黄纸再除海壖于役弓刀警逻桴鼓徼巡既重
之以簿领之勾稽又责之以弦歌之抚字嘅一身之馀
几丛四职以并兼三千食客之封君八百家僮之巨室
贯耳雕题之会蛮琛岛赆之冲此是而彼非左恩而右
怨多争而少让面誉而背疵劳心而劳力畏首而畏尾
得情勿喜实繁望廷尉之徒知几其神莫甚见督邮之
耻大丈夫于此不远复可也而可以迷复乎哉东阡西
卷三十六 第 19a 页 WYG1193-0722a.png

采菊是亦柴桑蕙兰无澧浦之悲橘柚非汎洲之货菰
蒲芰荷之沼鲤泳龟浮梨柿橡栗之林鹿呦猿啸粤蕉
岷芋渭竹庾梅后土洛阳之花神农雷公之药唯力是
视具体而微不丰于爵位而丰其甘旨以奉亲不丰于
泉布而丰其馔羞以娱客酾绿醑兮劳农耕野剔青灯
兮听子读书此吾所以因山筑亭有取于丰大之义盖
谓丰于天理则吾之大丈夫者非世俗丰于人欲以为
卷三十六 第 19b 页 WYG1193-0722b.png

不晦动而不静不可以保丰如日在天惧过乎中吾之
仕将进而穷乎宁退而通乎同郡方回高其识壮其言
神游其亭为之谣曰识象外之意者可与言易丰之彖
传可以象测物盛而大皆不可极天地日月与时消息
酒饮微醉花看半开焉得深于理者与之歌观物之吟
于斯亭而和之以归去来乎
有有堂记
卷三十六 第 20a 页 WYG1193-0722c.png

独圣人贤人有之虽愚不肖之小人亦有之中庸曰天
命之谓性此专指天所赋而言曰率性之谓道此兼指
人与物所得而言曰脩道之谓教此则专指圣贤之所
以异于凡人庶物而言由夫天之所赋人与物之所得
者观之则天所与无不公人与物所受无不同故曰岂
独我有之人有之物亦有之岂独圣人贤人有之虽愚
不肖之小人亦有之如将由夫圣贤之所以异于凡人
卷三十六 第 20b 页 WYG1193-0722d.png

气质之偏为禽鱼草木仅有而不全有若圣与贤气质
清明情欲净尽于是独能有夫凡人庶物之不终有且
不全有者也鸣呼性也道也固有之有也同有也至于
脩以为教而性存道备则岂非保有之有而独有者也
此赵氏有有堂之所以作欤吾尝患乎世俗之士素所
固有失亡澌尽而无遗馀非所当有经营搜抉而不知
纪极煽门户之势燄辟田畴之膏腴南金明珠美玉丽
卷三十六 第 21a 页 WYG1193-0723a.png

崇斗萍齑钟乳三千胡椒八百殊不知此皆外物也暂
聚者必忽散乍来者必倏去一旦莫之能守则烟消灰
灭甚者骨且朽而名尚臭孰与夫秉彝物则固有此天
保而有之黠鬼所不能瞰大盗所不能夺者哉孔子曰
季氏富于周公又曰齐景公有马千驷此世俗所谓有
也孟子曰人皆有怵惕恻隐之心又曰大人者不失其
赤子之心者也此吾党君子所谓有也然则此赵氏有
卷三十六 第 21b 页 WYG1193-0723b.png

无曾子以是美颜子赵氏名弥忠学甚博文甚奇而不
自眩耀年与予皆将七十而能以谦下人予尝为作问
道亭记今又为记斯堂乾下离上卦曰大有有则有矣
良贾深藏有而若无不亦善之善者也若夫有名万物
之母老氏之所谓有有物无形本寂寥释氏之所谓有
近理乱真皆不合于古圣贤之言寘勿论可也
不老堂记
卷三十六 第 22a 页 WYG1193-0723c.png

之辞古尧舜以上皆年百馀岁彭铿年八百馀岁李耳
年二百馀岁而后世谓上寿百二十谓七十者希然则
诗所谓永锡难老俾尔昌炽俾尔耆艾万有千岁眉寿
无有害其无乃相与为欺欤曰不然君臣父子夫妇兄
弟朋友之间下事上卑奉尊以其恻怛忠厚之心形为
祝赞愿望之语故诗六义有颂焉者此也易所谓原始
反终精气游魂则万古不易之定理道德经曰物壮则
卷三十六 第 22b 页 WYG1193-0723d.png

不死者也庄子非全书列子乃伪书亦皆言死生寿夭
未尝言世有不老不死之人至列仙传黄庭经真诰等
作始谓人可不老不死五代王建据蜀道士王乔者伪
撰灵宝度人经以惑世始谓枯骨成人发白再黑齿落
复生龙汉开皇之年敷落郁罗之天妄注缪释谩诞诈
谖(缺/)世之愚人以钟吕为不老不死而飞升者饶之德
兴董君守成儒者也介其邑人李君重魁来亦儒者也
卷三十六 第 23a 页 WYG1193-0724a.png

靖节归去来为长短句者即其五世祖儒者也而以不
老名堂则似乎舍儒而从老氏且陶苏二词曰神仙不
可期曰神仙知在何处皆有寓形宇内之叹斯堂也无
乃遂以神仙为实有而欲学之乎曰非是之谓也昔朱
文公以诗辞胡籍溪刘共父在朝之招有浮云舒卷万
古青山之句胡五峰闻之疑其有体无用为赋青山不
老出云雨洗尘埃之句意盖取诸此耳山体也云用也
卷三十六 第 23b 页 WYG1193-0724b.png

谓万古不老四言味之则体定而用殊山有不可变之
色士大夫虽有可行之时终必有不可移之节此之所
谓不老者山色不与时而少变也非彼数息服气辟榖
饵药养内外丹炼阴阳神以求夫延年益算而不老者
也董自号晓峰居士无复日五色梦以不老之娱自娱
而亦不知老之将至取先生君子所云我今忘我兼忘
世及一川风雨要人看者引壶觞自醉而浩歌焉亦足
卷三十六 第 24a 页 WYG1193-0724c.png

棣华堂记
易之初画一阳奇一阴偶为两仪其再画也为四象四
象之上又画焉老阳加奇而加偶老阴加偶而加奇少
阳加奇而加偶少阴加偶而加奇是为乾兑离震巽坎
艮坤而八卦成说者以乾坤为父母兑离震巽坎艮为
六子而有长男中男少男长女中女少女之分由是言
之盈天地之间父生母育凡圆顶方趾横目而为人者
卷三十六 第 24b 页 WYG1193-0724d.png

曾高祖父以及已而至子孙曾仍云来其沿无穷其初
一人之身也犹之卦六十四出于八八出于四四出于
二二出于一万有不齐之初一而已矣君子知此之所
谓一者则可与处兄弟之间矣杭新城之罗氏自襄阳
徙由汉及唐末而谏议大夫给事中名隐字昭谏以风
节诗章显闻于时又十世生梦孙梦孙生胜祖胜祖生
子二卯成文宝卯成生一子天锡文宝生三子应龙应
卷三十六 第 25a 页 WYG1193-0725a.png

十有六主其家事文宝尝为别邸杭城往来憩息仕为
迪功郎两浙制准乙亥之变归镇乡邑罄蓄储赈邻里
平生尚义嗜善乐施弛逋年五十七而卒应龙与予文
字交谓家有堂曰棣华请予记其说于壁是诗也兴而
兼比或以为文武治内之雅或以为周公作则成王时
或以为召穆公作则宣王时诗有作有述有颂古诗之
先后不可必考腭不韡韡之义以况兄弟之上覆下承
卷三十六 第 25b 页 WYG1193-0725b.png

蒂之相附弟必顺承其兄兄必荫覆其弟安乐相辑睦
患难相扶持不特大而有天下者当然小而有一家者
亦莫不当然也虽然论其华萼不若论其本根植物之
在地也何必棠棣根本固则华叶茂唐风有杕之杜曰
其叶湑湑其叶蓁蓁亦所以兴兄弟杕杜也棠棣也焉
有不深培其本根而能责望其流行发见之茂盛者乎
予尝谓人生而皆有孝弟之心管蔡之失为一时私见
卷三十六 第 26a 页 WYG1193-0725c.png

取友通古今识道理化气质屏物欲使皆知乎万物之
所由生同乎一气一家兄弟子孙之所以众出乎一人
之身则虽或纤微击触有乖离析异之萌亦自然有所
不忍矣噫嘻此岂非务学读书为根本之谓欤同田为
富分贝为贫罗氏之后尚世永保之
辅德庙碑
祀天郊祀地社祀祖祢庙天地之神坛而不屋人之神
卷三十六 第 26b 页 WYG1193-0725d.png

堂以文王配上帝天与人皆以庙祀之自此始古天子
诸侯大夫士庙有差三代功臣与食太庙未有特以一
夫而立庙者也蜀人德诸葛野祭犹不轻庙唐狄相使
江南仅存夏禹吴泰伯季扎伍员庙自张许行节义庙
睢阳韩柳以文章守庙潮柳由唐入宋多援此比而江
南之庙大不胜其多有司不欲违人心而许之庙然以
未命之士未壮之年一旦形亡气存赫厥威灵奔走半
卷三十六 第 27a 页 WYG1193-0726a.png

侯杭州新城县人世家绿渚讳雄字仲伟母夫人感金
蛇浴金盆之祥生于宋淳熙十五年戊申三月四日以
嘉定四年辛未四月朝徽州婺源五显王庙卒年二十
四侯像方巾绿袍劲髯脩眉巨鼻耸目魁岸瑰硕或依
凭或示现或托梦寐众尊为神祈榖响应五显王者其
五方五行之英气欤始以九月二十八日降神四月八
日庆佛诞者走庙下无虑百万众侯之神实先后之端
卷三十六 第 27b 页 WYG1193-0726b.png

门阴捍常山草寇旗甲金鼓恍惚云际乃后所在疫而
祷旱而祷雨而祷虎害火灾而祷祷辄应始封翊应将
军嘉熙元年丁酉两淮制置大使赵葵奏边境清赖神
力别封护国忠翊大将军二年戊戌许新城县照德兴
县已封称翊应将军新旧庙又明年庚子县令黟汪绩
为记淳祐四年甲辰徽州请加封为翊应侯宝祐二年
甲寅下新城县赐敕额曰辅德庙五年丁巳加封助顺
卷三十六 第 28a 页 WYG1193-0726c.png

戌加封广灵为八字侯建炎旧制神祠灵应赐额封侯
自二字至八字止侯自崛兴亘古所罕有先是侯之犹
子宗智者于开庆元年己未陈乞周氏子孙主庙事僧
指南蠲洁葺修如婺源灵顺庙式尚书符报可宗智竭
赀再造斯庙穹殿杰阁亢爽高闳疲二十年之力独门
庑犹旧大元混一靡神不依中书右丞杨公镇生长杭
梦有感捐金成宗智志华缔一新鸠工至元十六年己
卷三十六 第 28b 页 WYG1193-0726d.png

其事回谓颜子二十九蚤死配飨宣圣德也邓禹二十
馀封侯为云台四七之首功也侯禀天地异气享年仅
踰弱冠而能以其方寸之不朽为五显王丞弼与颜德
邓功比隆神矣哉侯卒之百一十三年大德庚子再改
斯文碑之乃歌绿之渚三章歌之曰
绿之渚兮浣侯衣青厥蟾兮神所依未壮而逝兮匪夭
白首者拜兮莫之敢非潮来兮潮往侯朝出游兮夜归
卷三十六 第 29a 页 WYG1193-0727a.png

陵在上兮子胥下羊裘孔乐兮䲭夷犹怒勾吴炎汉兮
俛仰今古侯之愿兮天不违保我民兮靡兵靡饥水无
蛟蜮兮山无貙豹有蘋有芷兮岁其报彭殇共尽兮孰
尽而神不死者心兮幻者身雨八荒兮先我桑梓我刋
此石兮百世之史
馀干州学记
大县升州以民多也县学升州学以士多也自元贞二
卷三十六 第 29b 页 WYG1193-0727b.png

祝君宜孙始民多则户口盛故州置守重其名以临之
士多则风俗美学置教授者亦所以重其名而以己之
所知教乎人以己所闻授乎人乃风俗之所由关则其
所任尤有所重而不轻者矣夫升与降为对而实宜副
其名升州置守其名重于旧矣户口有降而无升可乎
此为民父母者之责也学置教授亦名重于旧矣风俗
不升而或降可乎此为民师表者之责也此循名责实
卷三十六 第 30a 页 WYG1193-0727c.png

物议论惟诸葛孔明张柬之范文正公韩忠献公张忠
定公赵忠定公有伊周之风明道似颜子伊川似孟子
而南轩张宣公似明道晦庵朱文公似伊川张忠定公
卒于是邦其临戎有范文正之劳而不计孔明之利钝
赵忠定生于是邦其立君有韩忠献之功而不幸乃有
如柬之之冤死张忠定有子宣公如明道如颜子而尝
侍养于是邦赵忠定有友文公如伊川如孟子而尝讲
卷三十六 第 30b 页 WYG1193-0727d.png

年大德改元丁酉夏具学事本末俾愚为记且其言曰
县升州匪以荣州官县学升州学匪以荣学官名升则
实当与之俱升州官当思所以养其民而升其户口学
官当思所以训其民而升其风俗是邦也两真相两真
儒无以加矣而又何升学者而欲遽为两真相两真儒
未易及也阶而升焉得为斯四大老之事业问学亦可
矣然则将欲为四大老其又何阶南溪柴公中行之风
卷三十六 第 31a 页 WYG1193-0728a.png

石洞纪闻等书有功考亭不少此其阶也学旧在琵琶
洲厉揭良难绍兴壬戌令杜师旦迁于羊角山之左租
入岁石二百馀厄湖潦七八载祝君裕枵植仆戟门论
堂斋庑先贤之祠小学之序一时改观以至揭扁榜铸
祭器罔不一新逮秋冬又修宣圣庙楹栋瓦甓丹垩焕
然州官六员赖张主扶持之力甚至爵位姓氏见题名
记此不具书工费间架之数不枚书虽然馀干风俗甲
卷三十六 第 31b 页 WYG1193-0728b.png

及之何欤曰乐山者见其静乐水者见其动登所谓养
正堂而怀前脩遨所谓笔峰亭而览绝景刘长卿张祐
钱希白杨大年之诗具在学者能之是亦馀事进于斯
道则祝君当举由求赤点言志之章相与订之
桐江续集卷三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