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六
卷六 第 1a 页 WYG1193-0036c.png
钦定四库全书
 稼村类藁卷六
            元 王义山 撰
 序
  章贡刘爱山诗集序
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性一也有
所欲则情矣中庸谓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
节谓之和未发性也既发情也人之情岂能皆中节哉
卷六 第 1b 页 WYG1193-0036d.png
昌黎韩子又充而为喜怒哀惧爱恶欲且谓其皆出于
情又品之而三有上焉者中焉者下焉者性者与生俱
生者也情者接于物而生者也章贡刘君云甫以爱山
名其诗夫爱七情之一也诗者情动于中而形之言也
水陆草木之蕃可爱者甚多李唐以来多爱牡丹爱富
贵者也所谓下焉者灵均爱兰靖节爱菊林逋爱梅子
猷爱竹是数爱者移于物之偏也所谓中焉者然则爱
上者宜何如闻之夫子曰仁者乐山先儒谓乐爱之至
卷六 第 2a 页 WYG1193-0037a.png
也山体静仁者心之德爱之理也爱虽发于情而静则
实根于性其昌黎所谓情之上焉者乎刘君不他物之
爱而爱山焉必有得于仁者之静矣
  周衡斋四书衍义序
晦翁四书与六经并行于天地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
立命为前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此书也盖自洙泗
而后汉唐以来论孟庸学虽老师宿儒无有过而问焉
者汉多训诂之儒唐多词章之士病在此也至宋始有
卷六 第 2b 页 WYG1193-0037b.png
伊洛诸大儒出有功于六经不细而言论孟者或不及
于庸学言庸学者或不及于论孟未有知四书之为全
书者恭惟朱夫子沉涵义理之精微研覃性命之蕴奥
作为四书所谓集大成者也岂汉唐诸儒所可语此尝
谓宋理学汉唐所无宋诸儒洙泗所有于戏盛哉青原
白鹭间有学先师之学者衡斋先生周均焱是也衡斋
取宋高第人谓指日金马玉堂矣衡斋薄蓬莱弗即老
于著书有通鉴论断行于世今又有四书衍义不特史
卷六 第 3a 页 WYG1193-0037c.png
学精于理学尤精也近世真西山作中庸大学衍义而
不及论孟非若衡斋所衍为全书也或曰四书之作曾
经圣人手议论安可到孔子作春秋游夏不能措一辞
非不能也不敢也先师尝曰某为是书极知僣踰无所
逃罪先师且不敢衡斋敢尔余曰衡斋非敢也不过发
明门人所问之未及且先师庸学二序皆曰以俟后之
君子衡斋先生所谓后之君子也
  九日紫极登高会诗序
卷六 第 3b 页 WYG1193-0037d.png
紫极宫钟陵胜处面瞰长江西山凝翠庚辰九日与同
志者会于斯仿登高也尝怪孟嘉龙山之会有酒而无
诗渊明东篱之兴有诗而无酒事之不偶如此余最爱
晋人三月三兰亭之会一觞一咏更倡迭和想其登崇
陟峻天朗气清与九日登高无异诸君读苏子瞻次王
定国韵有已教从事到青州之句又想像韩魏公与欧
苏二公九日置酒私第席间赋诗有诗而又有酒孟嘉
渊明之所无者今兼有之当使后之同志曰兰亭三月
卷六 第 4a 页 WYG1193-0038a.png
三钟陵九月九羲之辈不得专美于前
  赵文溪诗序
西山编文章正宗以诗歌一门属后村且约以天理民
彝为主如仙释闺情宫怨等作皆勿取后村所编西山
去其半严矣哉西山之笔也予来永嘉得文溪赵侯诗
读之观其自序首之以吟咏性情夫诗发乎情止乎礼
义其天理民彝乎文溪之诗其发乎情止乎礼义者欤
使经西山之笔虽正宗可也始吾读二南诗至麟趾序
卷六 第 4b 页 WYG1193-0038b.png
诗者以为关雎之应至驺虞序诗者以为鹊巢之应二
诗皆以吁嗟终之于麟趾则曰吁嗟麟兮于驺虞则曰
吁嗟乎驺虞诗人叹美之辞也有馀不尽之意也二南
之诗皆终之吁嗟周人道化之盛至是不可形容矣然
驺虞之吁嗟止于二而麟趾之吁嗟至于三周之公子
其贤矣乎文溪贤如周之公子其为诗发乎情止乎礼
义西山所谓天理民彝者此余所以言之不足故嗟叹
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
卷六 第 5a 页 WYG1193-0038c.png
足之蹈之也
  九日登高序
阳奇数也重阳又奇数也阳之数奇三月奇数也三月
三为上巳数之奇五月奇数也五月五为端午数之又
奇七月奇数也七月七为七夕数之又奇九月奇数也
九月九为重阳数之又奇正月十一月亦奇数也正月
一日为三朝之始故不曰一而曰正一阳来复不可以
定日拘故独以冬至言大抵天地间阳多阴少于时为
卷六 第 5b 页 WYG1193-0038d.png
国家休明为年谷丰登世道太平于人为君子道长今
吾与诸君子聚于斯饮于斯相与歌咏于斯横渠所谓
阳明胜而德性用者欤
  陈宗阳梅花全韵诗序
余曩游杭往湖边访逋老梅数根古冢一丘逋与梅死
友也时宗阳留杭予校文外雍得宗阳赋于三万馀卷
中魁之浙三山江西士皆敛衽服后得宗阳全韵梅花
诗知宗阳能诗赋诗之流也或曰逋咏梅虽不止于一
卷六 第 6a 页 WYG1193-0039a.png
韵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一联为最工评
诗者犹议其止咏梅之形体性情则未也宗阳咏梅自
平上去入诗全韵多乎哉予曰一韵非寡也全韵非多
也逋咏梅约而不失一言宗阳咏梅丰而不失一辞逋
敛宗阳全韵于一韵中宗阳散逋一韵于全韵中是或
一道予尝叹离骚比兴草木殆尽而梅不与焉何逊以
后梅之名始香逋以后梅之名愈香香不香梅不计也
梅之名岂待诗而后香哉逋一韵已赘宗阳全韵愈赘
卷六 第 6b 页 WYG1193-0039b.png
予序宗阳诗又赘予与宗阳宗阳与梅又当相与于无
诗之境忘言之天宗阳曰唯
  京庠赋社丽泽魁籍序
论语第一篇曰学学而一篇第一节曰学而时习之不
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先儒谓说在心乐在
外盖天下之可说莫如学相与乐此学之说莫如朋学
之不可无朋尚矣应君芳叔以赋社魁籍示余且有取
乎丽泽兑君子以朋友讲习兑说也正秋之卦也诸君
卷六 第 7a 页 WYG1193-0039c.png
秋赋之兆也盍亦相与勉厉曰吾业精矣业精于勤荒
于嬉吾行成矣行成于思毁于随凡我同志当以先正
有物混成金在镕等赋宰相之事业自期毋徒为容说
之说则得矣乃为之歌曰秋风起兮鹗横飞苏堤春柔
兮柳汁染衣金吾兮喝道引领群仙兮蝉联乎紫微余
将为诸君贺矣虽然见纷华盛丽而说者非吾道之说
也朋友讲习之中自有说我心者故曰说言乎兑
  仲氏元刚章贡活囚诗卷序
卷六 第 7b 页 WYG1193-0039d.png
余尝读东坡记王氏三槐堂至修德于身责报于天之
语曰呜呼浅矣南轩云无所为而为者义也有所为而
为则利矣此古今言利与义一大话头甲申春余友自
轩曾君震龙以所纪余弟义端元刚章贡活囚本末作
颂以侈之并裒诸名胜之诗示余谂余曰此先生一家
盛事也且谓余弟尝云不在其位而谋其政罪也昔有
务修德而畏人知者吾亦畏人知者也何以诗为哉然
诗既作于诸公矣先生可无序乎敢请初宋德祐丙子
卷六 第 8a 页 WYG1193-0040a.png
余与弟辟地章贡同邑人自堂陈君司臬事一日元刚
往访陈延坐中和堂未几一卒械七十馀囚来前乃吉
水劫寇也陈以吉州何不断诘卒卒前告曰是百十强
寇未易获卒非勇孰能力而拘诸时宪干王垌在焉陈
目之曰断手足沈之江俾无孑遗王奉命惟谨元刚与
陈为旧友出位问曰此非吉水二赵事乎陈曰然元刚
曰若尔非寇也兄弟之争也陈曰何以知之元刚曰曩
仕于兹邑知之二赵兄弟之争久矣兄主簿与鋹弟惠
卷六 第 8b 页 WYG1193-0040b.png
院与䥏先是鋹羁管邵阳或谓䥏挤之鋹以赦归思为
报复计时适兵兴所在敚攘䥏挈家章贡辟兄鋹偕二
子帅群仆焚与䥏之廪䥏遂以强寇闻于官是七十馀
之寇鋹主之也此其罪在鋹而曰七十馀皆强寇能无
冤乎陈艴然目王曰刑乱国用重典王曰唯元刚又曰
以人命奉长官以嗜杀立威可乎五代何时而冯丞相
治生之句犹存公平乐易意度况三覆五覆祥刑之道
也要囚服念五六日又审克之吕刑一书其反覆谆勤
卷六 第 9a 页 WYG1193-0040c.png
若此陈默然元刚退就舟次以语云屋徐二卿方少憩
桥亭忽有罗拜于元刚之前者欢曰提刑谓活我辈者
公也公活佛也元刚曰非我也提刑也相顾感泣而去
嗟夫此盖一念之烈也无所为而为之也余尝闻诗之
大序惟关雎有之关雎之诗天下之诗也伤人之废哀
刑政之苛吟咏性情以风其上此作诗者之本意也然
余惧乎犯兄弟交誉之讥也序之固不敢不序又不可
姑以曩之所目击于章贡者并录今之所耳闻于自轩
卷六 第 9b 页 WYG1193-0040d.png
者系于卷首因以示余子侄云
  宗人仁静文藁序
王氏自江左以来号为衣冠盛族阶庭之秀如羲献辈
人以琼枝玉树称吾宗佳子弟有如此者自晋迄隋河
汾夫子者出河汾之王又大于江左之王吾宗大师儒
有如此者自唐迄宋科目兴由科第进者代不乏人姑
以沂国言自状元至宰相宋之称相业者莫先焉吾宗
为状元宰相又有如此者于戏盛哉清江有同姓仁静
卷六 第 10a 页 WYG1193-0041a.png
其字者未兵前识之知为伟器兵后以所作示余文自
长书而下十八篇诗自拟古而下百馀首皆大家数兵
以前时文之仁静也兵以后古文之仁静也王氏代有
佳子弟矣今科目未兴仁静之文不妨效乎古傥兴仁
静之文又当跔乎今余犹望仁静以文章致身也余记
曩备员国子时尝曰此教冑子职也明年胄试当以仁
静为首荐后不果余与仁静其谱同其学同毋曰同人
于宗吝
卷六 第 10b 页 WYG1193-0041b.png
  子惟肖和后村梅花百韵序
古今咏梅多矣有百咏者近世万如居士李公曾有之
刘后村效李诗亦百咏方乌山和后村又倍之吾尝读
后村诗尚有可疵者试举一联说到和羹俗了渠之句
亦非矣乌山亦云状元宰相事不敢点涴渠尤而效之
也梅岂无用于世哉林和靖疏影暗香一联人所脍炙
或者犹谓止咏梅之形体性情则未也使胡五峰评之
必曰有体而无用梅非有体而无用者吾鼻祖沂公雪
卷六 第 11a 页 WYG1193-0041c.png
中未问和羹事且向百花头上开两句道着体用兼该
奚以百为事业如传说沂公后村以为俗乌山以为点
涴毋乃尔是过欤吾儿惟肖辄不自量咏梅百首掇拾
水边雪下等句屋上架屋耳后村百之乌山百而又百
之惟肖又百之赘而又赘也老夫方以鼻祖之事望吾
儿谨毋以俗以点涴议吾梅
  子惟肖诗藁序
东坡尝云吾在惠州只教得过能诗足慰吾心呜呼诗
卷六 第 11b 页 WYG1193-0041d.png
岂易哉必东坡为之父然后过可与诗吾儿惟肖和后
村梅花百咏余既为之序又拟古琴操渊明归去来辞
等作以至杂咏凡二百馀首呜呼余不得以科第望汝
矣犹幸汝之不坠吾学也虽然汝之诗其视过为何如
余讵敢以此自慰或者谓余以过方汝是自比于坡多
见其不知量也余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呜呼诗岂
易言哉诗未易言也而余两尝序之汝其勉旃他日汝
来前吾将问汝曰学诗乎不学诗无以言否则议我者
卷六 第 12a 页 WYG1193-0042a.png
必曰王家癖
  陈梅垣同人诗集后序
梅垣陈君季孺曩留杭与余同游大丞相杭山老师门
尝赠之以诗后十二年余来洪梅垣以同人诗集示余
其诗皆为梅而吟余曰梅以垣名非梅类者当牢关固
拒不许入既曰同人必有突吾垣而入者垣不固也藩
篱剖破矣易曰天与火同人君子以类族辨物梅垣当
类梅之同姓者别梅之非类比而同之不可也余尝谓
卷六 第 12b 页 WYG1193-0042b.png
逋以前如阴何李杜辈逋以后如欧苏黄陈近世则石
湖诚斋可以入吾垣者也噫露之朝风之夕更得灵均
携兰来靖节携菊来濂溪携莲来着梅垣其间所谓伊
人谁其似之吾梅垣清而又清矣它如富贵之牡丹粗
俗之桃李不与同类者皆当麾之垣之外如是则梅垣
所同非苟同矣梅垣学易易不云乎君子以同而异
  武宁汪材夫南野诗集序
己卯春修江汪材夫以所作石城诗集示予既序之矣
卷六 第 13a 页 WYG1193-0042c.png
后六年来洪又得观南野诗集大丞相杭山老师序其
首老师岂轻许可者然而易石城而南野何居老师为
材夫昔居石城之南今居石屋之南石屋之南妇翁之
居也居以地而易诗以地而名东床逸少清映通徽兰
亭一序古今绝倡方其才过浙江便有终焉志迨献之
辈始为蹑屐高平之行眉山小苏天下之文也居汝南
有诗居颖川又有诗集至三而俱曰栾城独遗老一传
则曰颖滨材夫易石城而南野其栾城汝南之意欤孟
卷六 第 13b 页 WYG1193-0042d.png
子曰居移气文以气为主或曰材夫自石城而石屋两
取乎南其有得于诗之二南者乎尝考周南之诗十一
言后妃妇人之诗凡七召南之诗十四而言妇人女子
之诗凡十二恐非材夫之本心也诗曰我心匪石不可
转也石城转而南野矣谨毋曰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
犹正墙面而立
  章贡刘爱山诗集后序
章贡刘君云甫以所作爱山集示余余既以昌黎三品
卷六 第 14a 页 WYG1193-0043a.png
之说告之矣别后三年又观爱山近作愈出愈奇刘君
爱恶与人异不爱世俗之所爱而爱世俗之所不爱清
矣哉刘若之所爱也予洪人卜居东湖与爱莲翁同一
爱每夏秋交荷花净如拭绿叶罩其上白鸥出没细鳞
沈浮清矣哉翁尝曰晋陶渊明爱菊李唐以来爱壮丹
翁独爱莲翁非不爱菊独爱莲何也爱博则情不专也
故以菊还靖节而专其爱于莲牡丹则非爱矣人但知
翁之爱莲不知莲之爱翁甚于翁之爱已西山谓子猷
卷六 第 14b 页 WYG1193-0043b.png
爱竹竹未必不爱子猷剡溪月夜雪光满船兴尽而返
留有馀不尽之意于天地间前无古而后无今孰谓竹
不爱子猷哉予因是知山之爱刘君甚于刘君之爱山
也刘君所爱之山非郁孤乎欧阳公尝为刘凝之作庐
山高予将作郁孤高以况刘君之高郁孤高哉郁孤高

 
 稼村类藁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