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


卷三 第 1a 页 WYG1188-0632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四如集卷三      宋 黄仲元 撰
  蒙


古字学题名记序
蒙古字学者何上之人所以达书名于四方也是学也
以韵起字非以字起韵韵耳学字眼学(解二/学字)韵有经纬
字有子母正未易精也学之所何莆地褊小以旧广文
馆为之礼殿頖(泮/字)宫居其左可以观俎豆可以迩弦诵
肃如也学之斋何斋有四曰同文者今天下书同文也
卷三 第 1b 页 WYG1188-0632b.png
曰正心者心正则笔正也曰升俊者升于学曰俊士
也曰兴贤者考其艺而兴贤者也孰书之又孰名之翰
林直学士云溪张公也孰董之博士黄梦举则行甫也
学其学者谁国之贵游子弟与秀才之能为士者馀五
十员学是学者复其身设科为最优藏于斯修于斯(学/记)
(曰藏焉修焉时/教必有正业)毋苟免学是学者必以时术业然后专
用而志凝而神毋自欺口试宜熟墨试宜精日课宜密
月课宜最(皆说字学/之要法)尚书御史实繇兹选(汉萧何草律/著法曰试以)
卷三 第 2a 页 WYG1188-0633a.png
(六体课最者以/为尚书御史)徵令而比(试/也)之劝戒而纠之必有籍虽
然字艺也学道也无艺无道无道无艺古人小学教以
六书形声假借一一皆理六经中有奇字有俗字有读
如某字有平音有侧音又读如某音而一字或该数义
君子之道孰先孰后艺云乎哉(此说字/学皆道)裘点之语语也
鲁薛之令令也(裘点之旅语鲁薛之令/弟子详见莆田庙学记)告而诸生字字
从子(谓字之字/从子也)学字从子(学之字亦/从子也)事父母则为人子
必孝侍先生则为弟子必恭循天理则为君子必义孝
卷三 第 2b 页 WYG1188-0633b.png
者恭者义者皆籍非斯人者勿籍(此二句应上/必有籍句)
  题漫翁林春山草韵序
岁辛巳冬十月漫翁草韵成(汉黄门令史史游作急/就章解散𨽻体粗书之)
(谓之/行草)出示黄渊天叟开卷诡(韵书/作佹)然蔚然似清臞似峭劲
实精密实妙巧盘蹙回斡字字中度叟曰何不书急就
(司马相如亦作急就章韵即广/韵中一东等韵计二百有六)何不作文选(文选周河/洁所集公)
(孙龙口呿而不合舌/举而不下乃逸而走)翁曰随人作计恐终后人叟又试
翁平上去入字凡若干与若干韵翁应声答韵二百有
卷三 第 3a 页 WYG1188-0633c.png
六字一万七百有奇世间万书横写竖写词人墨客长
歌短歌尽在个里叟服翁敏口呿(音/岖)而退又一年翁序
引成来徵叟文诺未上藁又一年翁索叟逋(不还/曰逋)叟乃
语翁书六艺之一形声六书之一艺也(六书一象形二/会意三谐声四)
(指事五假/借六转注)有道焉习之童丱皆能不习老宿亦难俗之
趋科斗散轶易为篆𨽻(苍颉观鸟迹而成字周史籀变/科斗为大篆李斯取籀省文为)
(小篆秦字多用篆难成程/邈狱中改籀文省为𨽻)草书之变乃始秦末(一/段)气之
殊风土不同操(仄/声)音亦异切韵之学来自西北(一/段)世有
卷三 第 3b 页 WYG1188-0633d.png
秦有周而字书不能少异乎秦地有东西有南北而韵
学不能不祖西北(一/段)汉以来至于今皆然前乎此识古
文惟一扬雄(扬雄作训纂嗣续苍颉/中重之字凡八十九章)后人大类矇瞍然
一法通万法变草虽便急速视壁藏犹彷佛万分之一
(一段鲁共王坏孔子旧宅得壁中/尚书论语孝经山堂皆科斗文字)前乎此识古韵惟一
韩愈后人如调哑钟然一音通百音叶韵虽约以四声视
傍韵(四声平/上去入)皆可出入(一/段)翁虽后千年生于草书犹可
以想禽兽虫鱼草木之群态与雷霆风雨山云之万状
卷三 第 4a 页 WYG1188-0634a.png
而意在笔前笔随兴到(说草/字)于韵书犹得因翕辟清浊
之异(翕辟如开口合口撮唇开唇躘舌垂舌/等十四声是清浊四声各有轻清重浊)纵横经纬
之妙别字义训读之名(字义训读即训诂杜林有/苍颉训诂李斯三仓训诂)而醉
后入吟吟时入腔(说用/韵)草韵之所以作与(此句/总管)昔曹景
宗不解书又不喜问率以意造晋帖操多作掺百写类
七时师惟不晓音故不识字当走笔时波戈点画岂能
一如古法(钟繇弟子宋翌每画一波三折笔作一戈如/百钩挐作一点如高峰坠石作一牵如百岁)
(枯藤作一放纵/如惊蛇入草)草韵所以作与(一/段)叟又尝考汉初(萧何/草书)
卷三 第 4b 页 WYG1188-0634b.png
(著其/法曰)太史试学童能讽(诵/也)书九千字以上乃得为史是
时未有韵书所讽者何抑苍颉爰历博学章与又试六
(六体即古文奇字篆/书𨽻书缪书虫书)课最者以为尚书御史史书令
史乃皆古文奇字(古文即苍颉所作缪书即摹印汉兴/诸草书不知作者姓名至章帝有杜)
(伯度崔璩雀实称工张伯英/转精巧阙)篆𨽻缪虫(古文奇字篆𨽻/缪虫即六体)
又不教以草书何也或秦草未落人间与翁此书与篆
𨽻韵并行恐与汉初不合翁曰第书之以俟后身张芝
(魏张芝善草书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时称曰张芝笔)叟乃笔翁问答于集端峕
卷三 第 5a 页 WYG1188-0634c.png
癸未皋月端午(尔雅五/月为皋)
  郑云我存稿序
唐人语言妙天下者莫若韩柳氏韩以李汉一序传柳
以刘宾客(禹/锡)一序传二序之所以传者序乎文也文者
天地之正气亦天地之奇气天地间惟正人能养天地
之正气故其文正韩氏似之惟奇人能发天地之奇气
故其文奇柳氏似之柳之醇正固不及韩柳之奇崛亦
韩所不及天对文义聱牙难读山水诸记出语崔嵬似
卷三 第 5b 页 WYG1188-0634d.png
(音僒/拘也)边幅若段太尉(秀/实)逸事状老史笔当避三舍晋问
峭拔高妙夐出魏晋南涧田家等诗绝有渊明风味(以/上)
(皆柳/文)回视淮西碑中丞传后叙鳄鱼文毛颖传南溪秋
怀(以上/韩文)前后差相颉(音/缬)(音/杭)其与韦中立书论作文源
委一一有所自来(柳/)殆如答李翊与诲馆下诸生时(韩/)
政未可少柳而多韩韩亦正患不能奇柳亦正未易步
趋也(公文酷似柳故甚取柳/以韩不及柳之奇也)吾友云我芳年韶妍凌霄
一武堕谪人间叹沧海之为桑田醉六经而营四海于
卷三 第 6a 页 WYG1188-0635a.png
易独论筮变占以测天机之乘除于史专论汉蜀晋以
阅人世之新故于人则论箕子子车以明道统之绝续
韵语掀鼍倒鲸散(上/声)语峭崖怪石对语峥冰掷戟纸上
皆见(音/现)光怪前无俗人号文章家余尝以云喻云之文
或如玉叶或如冰纹或如车盖或如鱼鳞千态层层万
状纷纷不能皆长空万里一匹如练也而行者行止者
止去自去留自留此云之所以为云而云我之所以为
文也未知云我悟入得之韩与得之柳与正乎奇哉奇
卷三 第 6b 页 WYG1188-0635b.png
乎正哉予犹省童丱时君家世父(伯父曰/世父)方叔以书贽
迂斋楼公问古文法楼复书曰学古文难识古文滋难
子读世本国语战国策否又读易爻辞书盘诰礼檀弓
内则否方叔早年文声儠儠(音猎说/文长貌)气吞学馆惜其人
与可传者不得而见见方叔犹子云我亦奇人也文恶
乎而不奇韩柳而上更有人在云我文豪未巳方将余
无一毫可论序何可传然云我之文传余之序亦传余
之序传云我之文必传载之末年附之青云又一奇事
卷三 第 7a 页 WYG1188-0635c.png
余名渊天叟字云我中外表序敢辞
  郑云我孔子年谱序
夫子儒之祖也儒而不知谱其祖恐如晋公之不知以
并官氏对矣夫子生于鲁襄二十二年而公榖书于前
一年年已非月亦讹左氏又不书三家胥失之谱夫子
惟司马迁之史徵世家年表多相乖忤然于鲁书夫子
本末最详深矣乎惜乎史迁亦未修之史也后乎此编
年有书东家杂记有书今郑君又有谱是谱也首以鄹
卷三 第 7b 页 WYG1188-0635d.png
大夫二事压卷前书之所未有谓仪封人请见为由鲁
适卫时谓鲁公问政及答季康子数问皆归鲁以来事
此见又确谓夫子未尝师郯子谓行乎季孙三月不违
斯言非知夫子者此论又高虽然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一章此吾夫子自作行状以仆观之留而殿(在后/曰殿)于卷
之左方郑君曰何如
  讲春秋序
谈经难谈春秋尤难高妙者诞幽深者晦新奇者巧皆
卷三 第 8a 页 WYG1188-0636a.png
非也记经解(经解即礼记篇名属辞比事即经解/中有曰属辞比事春秋教也之句)虽非
孔子语属辞比事直勘得破孟子事文义三语(即孟子/其事则)
(齐桓晋/文三语)一大断案汗漫如庄周只把道名分说最直截
马迁谓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不待赞也诸儒之说出
其辞费矣费则差差则害道徐旷发题(旷字文远唐高/祖幸国学文远)
(发春秋题论难风生/随方占对莫能屈)偏举先儒异说分别是非乃出己
意折衷不知合乎夫子也否孙莘老(即孙/觉)与一时名胜
为经社虽不主一人之臆说其间卓然独见者为谁胡
卷三 第 8b 页 WYG1188-0636b.png
旦编年先经后传柳仲涂欲赠一剑意尊经也程伊川
初令门人刘质夫作传后来却又亲笔未知何以窥圣
人用心胡文定潜心三十年而传始成夏时冠周月之
论至今可疑朱晦庵从诸先生长者闻春秋义例终不
敢措辞独于大伦大法为有感焉陈止斋欲著后传于
诸生中择能诵者一人自随似不草草谓书王存周正
未免又落科臼林艾轩主春秋无褒然太虚即六经若
何而求春秋郑夹漈曰春秋者先后伦理之书而谓春
卷三 第 9a 页 WYG1188-0636c.png
秋意出鲁史非出于仲尼殊不可晓信矣春秋未易谈
也某老矣无闻旧读遗忘兹辱朋友愿相磋磨仰观天
道俯察人事欲以春秋温习何如乂尝闻网山麦斜(福/清)
(林清之学可号网山有名/网山集麦斜仙游僧岩)讲众以春秋请山曰经未
可遽言当自传始舍经读传恐不就纲领处看敢质诸
同志曰可渊时乎此当绎所闻以求是正
  通志序(代宪使孙泽/)山川出云开必先也屋壁科斗藏有待也曷先乎人先
卷三 第 9b 页 WYG1188-0636d.png
时而已生曷待乎书待时而后出宇宙趋新主上右文
崇儒以道化风四方东宫浚哲仁孝以好学闻天下气
数清明之会光岳贤哲之盛书于是时与人相值时乎
人也莆夹漈郑先生著二十略外取历代史稡(音/卒)为一
书命曰通志某旧守莆求而未获今兹省掾王某奉命
求书郡国是志与在数中盐使方公出所写本以授书
于帅府宪台喜剧敦请博古之士郑钺陈子修刋谬正
讹某适弭节(音弥左氏左执鞭弭/弓不以骨节曰弭)八闽从臾(音纵/甬)兹事
卷三 第 10a 页 WYG1188-0637a.png
晦者明隐者彰亦此书之当出与书乎书乎昔炬于咸
(文献通考曰秦皇驭宇吞灭诸侯先王坟/籍扫地皆尽此炬于咸阳也咸阳秦都)至汉而后
置写书之官(孝武世建藏书之策置写书之/官下及诸子传说皆充秘府)覆于底柱
(唐平隋王世充得隋旧书八千馀卷太府卿宋遵贵监/运东都浮舟溯河以致京师经底柱舟覆尽亡其书)
至唐而后完庋(音/鬼)书之目(通考曰经史子集而藏书之/盛莫盛于开元其著录者五)
(万三千九百一十五卷而唐之学者自/为书者又二万八千四百六十九卷)则遗书之出信
有时耶时乎时今其时乎人乎人上而甲观次而翰林
集贤国史院又次而行省帅宪二府非人孰能致之夹
卷三 第 10b 页 WYG1188-0637b.png
漈先生多子长(司马/迁)之爱联比诠次于前郑陈二士以
更生(即刘/向)之才校雠缉缀于后某于是贺此书之遭且
二士用心之苦遂书于集之右方年月日某官孙泽

  忍经辑要后叙
忍之义二忍于我则律已之严不忍则忿不能惩欲不
能窒矣忍于物则待人之恕不忍则疾之已甚乱也克
已复礼忍于我也犯而不校忍于物也颜氏之子盖两
卷三 第 11a 页 WYG1188-0637c.png
得之子畏匡则曰其如予何壤也夷踞则以杖叩胫来
几日见长者则责以餔啜谓从者为窃则于业屦不怒
孔孟于此或忍或不忍自有权度下之世此义不明避
兄离母者岂为能充其类乎箪豆不得见于色者又不
若好名之人也无他矢人岂不仁于函人惟无是非之
心故无恻隐之心此忍经辑要所以为世戒也深且切
矣其馀夷白郑叟详言之
  李氏家集叙
卷三 第 11b 页 WYG1188-0637d.png
河东员峤李侯倜之大父某父某国初之劳臣也然亦
仁知人也度别(分/也)合之机乘事势之会识权变之宜使
玄黄者箪壶者侯服以附厥角稽首此岂孱夫弱子所
能了在韩村则一邑之旄倪活在交城则三寺之黔黎
活参陪行省转输蜀道则四川之兵民活是心所以不
忍者何恻隐之心也他谋臣策士怀云起龙骧(晋王浚/拜龙骧)
(将军/伐吴)之想二父尚可为而不为未可已而(阙/)尽蹇之
(阙/)   商羊乎家居啸咏乎犀浦(阙/)  上之
卷三 第 12a 页 WYG1188-0638a.png
人难强以仕则暗合于道(阙/)养可知矣(阙/)啬之龄或仅
止下寿(五十为/下寿)或未登五十罗(阙/)  之异又其昭明
焄蒿之著也二父之劳之(阙/)之智如此为子若孙论撰
先祖德善功烈庆赏声名于记有之侯所以自状其大
父行义年而请名于当世通显者侯之父则宋某也铭
二父姚某也赵某也传二父者刘某序犀浦遐观者刘
某也具见集中侯若曰人生东西南北不常味人善于
齿牙者极不过数十年歇矣铭藏诸幽集传诸远庶不
卷三 第 12b 页 WYG1188-0638b.png
没没同烟云变灭然后可以成二父之令名侯之思深
矣侯之孝贤矣侯前集贤侍读学士今中大夫南剑路
总管莆四如老叟黄渊览侯斯文钦诵旧德张中丞传
后叙(张中丞张巡也李翰为传韩愈/为后叙以补其阙文载韩集)段太尉逸事状(太/尉)
(即郑云我存稿篇云云柳/子厚为之事状文见柳集)笔法亦不是过侯差可与韩
吏部柳员外比肩矣于是为侯序于集之右方时至大
己酉良月(十月曰良/月见左氏)
  姚野庵诗解序
卷三 第 13a 页 WYG1188-0638c.png
心活动物也诗亦活动物也岂可以言语求哉惟不
者为上夫子弦歌而取三百十有一篇断之以思无邪
一语即诗论诗他无文字洙泗言诗特子贡子夏见于
鲁论耳齐鲁韩毛四家出(鲁申公培齐辕固生燕/太傅韩婴赵博士毛公)传兴
而经废矣序文不知果谁所作毛(苌/)于序犹无所与郑
(康/成)惟序是信叔世讲师又出入毛郑间𦕈跛相迓笑者
孩之虽然语(去/声)初学者不为诂释彼岂知或大或小或
博或约或显或晦或抑或扬之妙此野庵诗解所以作
卷三 第 13b 页 WYG1188-0638d.png
也是解也参之李迂仲订之张敬夫序之可者从之否
则正之谓风雅颂皆始于文王谓风关雎鹊巢乃应其
声谓二雅声有大小非政有大小谓王风乃王城之声
谓国风无变风二雅无变雅谈诗只消如此平易野庵
姚姓某名某字玉融之韶溪人
  表兄陈可山序
昔人以山号者多然俱不过因其居焉名无择焉近世
有曰此山曰亦山曰自山于名择矣或所居非山而名
卷三 第 14a 页 WYG1188-0639a.png
轩与庭又皆取可之义今吾力行新筑一室扁以可山
虽因其居名义亦两得之吾仲㢸(古弼/字)序谓可山取退
之盘谷序语而首尾以不一到为叹如退之新修滕王
阁记止五百五字篇终寄不尽意于言外也吾力行乃
又求一语于余余非子由岂解作赋使坡兄叹服然不
尽之意余尚能为可山言之可止可仕吾仲㢸谓善学
者学孔子不知子谓仁者可以久处约可以长处乐则
止而约仕而乐惟体仁而尽性者安之何者山水外物
卷三 第 14b 页 WYG1188-0639b.png
之可乐者尔非真乐也真乐之所寓而已来者为其景
而用其乐可山盖用其景以寓其乐者也用其乐者山
水之可乐者尽则寂寥之态生非山水能使人寂寥也
其所以乐山水者伪故尔寓其乐者山水之乐在性之
乐有之外物之可乐者相为感发适然有契则好乐之
所形在我而不在彼也然则可山之寓其乐于山其得
夫子之仁与语曰仁者乐山可山仁者也故自山而观
之峨峨其高者皆胸中之故物反而求之巍巍其中者
卷三 第 15a 页 WYG1188-0639c.png
亦雄峙之形著寂然不动者俱乎其静也屹然独立者
同乎其寿也禽鸟之和鸣松柏之茂悦又与之均乎生
息也仁根于性山触于目四时有以契吾可山之乐则
以我之可对彼之可而乐之自不能已也惟吾可山不
知山之为仁仁之为山故时之可止于此山而处约可
也时之可仕于此山而处乐亦可也真孔子之所谓无
可无不可此可山之所以名可颜回善学孔子者用行
舍藏夫子亦惟谓颜子而可而农山之颠景山之趾似
卷三 第 15b 页 WYG1188-0639d.png
不容屑屑乎其游者回之志愿至此呈露盖亦自其心
三月不违仁者得之耳吾仲㢸勉可山以学孔子之可
余独许吾可山以颜子之仁颜子之仁师吾夫子之仁
也故有问吾可山于余者余必以是对虽未登可山之
山而山已在仁中矣虽然可山之下有溪焉则水亦知
者乐也吾可山何不以适类于余而名是溪曰可溪也
盖吾可山愿有仁之名不愿有知之名此溪所以因其
居曰䂬溪而不敢以名可若夫见仁谓之仁见知谓之
卷三 第 16a 页 WYG1188-0640a.png
知可山自领会于胸次难与俗人言也昔老泉作木假
山记犹谓魁岸踞肆意气端重庄栗刻峭凛乎不可犯
而岌然决无阿附意其可敬也夫其可以有所感也夫
则吾于可山之山其不曰可山其可敬也夫其可以有
所感也夫可山其必印可是年重阳后一日为兄可山
再序
  送欧阳臣夫序
斯文于宇宙间前水后水古今相续何尝一息顷不行
卷三 第 16b 页 WYG1188-0640b.png
哉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不作与斯文者吾夫子当在人
世时困悴无聊尝十八九虽绳枢瓮牖中道必行迨去
人閒久天下像而祠之如前昨日道之行如前昨日人
事覆却万方州县学废亦尝十八九春秋祠遂俱废而
逢掖者道吾夫子仁义忠信如取诸左右材父兄犹以
吾夫子书诏弟子矧坐讲肆于马队时耶学不学祠不
祠不论夫子之道水之在地中也六学缺伏机发新丰
(坑儒处/县名)绝儒履迹此时犹有挟经为博士者(秦始皇于/坑谷为伏)
卷三 第 17a 页 WYG1188-0640c.png
(机诸生至因发机填之坑六艺从此缺陈涉为王/鲁诸儒持孔子礼器往归之于是孔甲为涉博士)金甲
排荡青衿憔悴谁复知俎豆事衡山闻读书声便有西
河风味(杜工部题衡山县文宣庙新学诗旄头彗紫微/无复俎豆事金甲相排荡青衿一憔悴又云耳)
(阅读书声杀伐灾仿佛南纪改波澜西河共风味史记/子夏居西河教授为魏文侯师共风味者言人乐其教)
(也/)人不以为夫子之道不行废兴绝续存乎人如何尔
游洋旧学在县之震(东/方)学几圯独吾夫子祠在风雨所
逼丁丑夏燬于盗董学者熙熙来壤壤往纵扫地而奠
夫子犹不歆止假无官官之事无事事之心夫子临而
卷三 第 17b 页 WYG1188-0640d.png
炙之乎求夫子顾非寝宫偶像非殿庐无以栖神明求
斯文顾非庠序图书非斋庑无以寓弦歌又非必肖尧
颡禹要(即腰/字)皋陶项子产肩奇奇怪怪使人号为圣且
异然后为吾夫子又非必学老子浮图法金碧绮绣光
炯凌乱张皇尊严然后为其道行邑必有学学必有庙
废者必兴绝者必续然后为职思其居职思其忧(二句/出诗)
(唐/风)游洋士汪汪也又毋曰十室之邑不如吾夫子之好
学此事姑少须君四门裔孙拔君子林居诸生上盖有
卷三 第 18a 页 WYG1188-0641a.png
志斯文者此行朋侪觞之诗之或授首简俾余庄之余
故勉之异时立石庙门又当为君书之卯年辰月戍日
东里四如居士黄仲元叙
  送术者龟峰序
龟峰一日叩(音口/击也)户访叟剧谈(周礼云凡四方/之宾客叩关)(音/展)
笑曰天下惟儒者为知五行非儒不知也人者五行之
端礼运六言(礼运言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老宿或
道不出木神则仁火神则礼(东方春木于人五常仁也/南方夏火礼也出汉书天)
卷三 第 18b 页 WYG1188-0641b.png
(文/志)正义中语俗师有不经眼数七数八谁不读吕令问
之独阳不生独阴不成则昧其来处天时地利谁不诵
轲书诘之一画为孤无画为虚则茫然莫对五胜生一
五壮终九不知祖于淮南子甲丙戊庚壬子为之本不
知原于管夷吾水准木触火化金禁土吐甲己九丁壬
六丙辛七戊癸五己亥四此皆出于汉诸儒之口言天
者求之气言地者求之位俱不离胜复去化出入升降
之妙素问一书最为精密谓谈五行非儒家事恶可乎
卷三 第 19a 页 WYG1188-0641c.png
叟亦口呿徐发一难五行化真前修尝言之已六甲纳
音海中天上此为何义或曰一三五七九其数或曰一二
三四五其声峰将何从峰曰此即十二律还相为宫也
叟唯唯又送一难九畴一曰水以下箕子文也此千万
世五行之本领儒家之嗣适七篇见知闻知之论言太公
望散宜生而不及箕子者何峰曰夫子定书洪范专为
武王箕子设七篇于是乎略叟起曰峰儒而博学者他
人不知峰者也峰独五行乎哉峰曰叟知音者吾今贺
卷三 第 19b 页 WYG1188-0641d.png
吾之遭矣
  序赠吴丹阳
丹阳吴兄某富沙人精于课易扣之则曰易占卜之
昔人以荫丛蓍千龄蔡卜之占之余用钱卜重交单
拆盖出仪礼疏非讲师说且𥳑易也课外工拆字扣
之又曰昔人谓日月为易此拆字之祖日月以阴阳论
余以五行论字外工星数扣之又曰易于七十二候始
中终卦俱与经宿合谈易而不知星辰之远可坐而致
卷三 第 20a 页 WYG1188-0642a.png
恶乎可然吾夫子引易不恒其德或承之羞曰不占而
已矣易非专用占也蜀赵宾以箕子为荄兹(宾为易论/易文以为)
(箕子明夷阴阳气亡箕子荄兹者万物方荄兹/也荄兹言其根荄方兹盛也宾妄说箕子字)于字何
义扬雄太玄参太初历论休咎而出处语默之义则未
之知末矣丹阳客莆将归寓士交赆以诗余不能诗且
不能易唯大书一时字于卷之左时即易也数也年月
日大德丙午秋社戊申四如老叟黄渊七十六岁作
  赠杨愚谷序
卷三 第 20b 页 WYG1188-0642b.png
愚鄙人之称非聪明者所宜谷山人之居非市廛者所
宜以山人而隐市廛叟知子有不获已者矣以聪明而
学鄙人叟于子又有不获已者矣昔犹有续命田今也
硗瘠几何昔犹有止啼钱今也分釐亡有山虽深无树
可以挂许由之瓢(许由人遗一瓢挂之树上/风吹沥沥有声以为烦去)性虽达无
帐可以读王充之书(蔡邕人疑其得异书搜/其帐中果得王充论衡)子所以有
不获已而又不获已者也二不获已而又资人以果其
腹子又大不获已者矣游成都市日得百钱(君平卖卜/成都日得)
卷三 第 21a 页 WYG1188-0642c.png
(百钱足百则闭/户下帘读老子)子之计固未为左人世偪仄有卖卜天
津桥者(天圣末处士钱知微至洛遂榜/天津桥柱卖卜一卦帛十疋)子之术胡为而
神谷曰愚不能皆愿中也十不失六七尔叟曰谷不愚
矣但自信其学勿视人而二三何门不可曳裾(邹阳既/出狱而)
(上客文辨著名/长裾曳王门)
  送林理斋序
友人理斋林兄谒叟有行色叟叩奚之曰之清源叟曰
吉一而已动可不慎乎叟为薰沐命筮遇蒙䷃(坎下/艮上)
卷三 第 21b 页 WYG1188-0642d.png
旅䷷(艮下/离上)盖蒙二三四爻俱变也筮法占本卦及之卦
繇辞蒙以内卦为主其繇曰蒙亨童蒙求我利贞旅以
外卦为主其繇曰旅小亨旅贞吉蒙有亨之理所以亨
者我发之也然必求者之意专然后应者之意亦专旅
寡助之至所以亨者处之有道也时非我所能为义者
我所当尽虽然决疑者蒙不贞何以筮人方致精诚以
求于我我当视可否以应乎彼与子言孝与臣言忠然
后贞(严君平卖卜成都依龟筮为言/与子言依于孝与臣言依于忠)逆境者旅不贞何
卷三 第 22a 页 WYG1188-0643a.png
以安高亢而与物无偶则绝物邪暗而所比匪人则失
已或可为主或不可主可久则久可速则速然后贞孟
子之去齐滕夫子之客宋卫善用易者也用即理理即
用亨者其用贞者其理果贞矣蒙以亨乎人旅以亨乎
我有不动动斯吉遂书以赠其行郡人韵乡黄渊天叟
  春台易图叙
理者太虚之实义数者太虚之定分未形之初因理而
有数因数而有象既形之后因象而推数因数以推理
卷三 第 22b 页 WYG1188-0643b.png
论理遗数恶恶可此朱文公启蒙所以作也文公易得
于康节邵先生为多春台黄君之图乂启蒙之义疏辨
析精密神智尽在是矣譬如枝头树底一一见花活处
不止担头看卖桃杏岂心猛气粗者所能了了然窃有疑
戴九履一之象圆五行生成之象方安知邵不以九为
图十为书乎图书自图书大衍自大衍以图书而合大
衍拘矣天地定位此八卦立图帝出乎震此八卦舒图
或以前为羲后为文失之邵观物吟乾遇巽时地逢雷
卷三 第 23a 页 WYG1188-0643c.png
处天根月窟来往都春此解先天圆图大易吟否泰咸
损恒益既未四象相反成六十四此解先天方图不止
乾一坤八也数往者顺知来者逆谓天地山泽风雷水
火此已往之象知来者逆谓曰雷曰日曰兑而乾以君
之曰风曰雨曰艮而坤以藏之此方来之事以左为顺
以右为逆然乎不也九十九者蓍之体数用四十九者
以其圜而神也或以五行言之何哉岁月易迈义理无
尽长江浩溔(音杳浩溔/水无际也)欲溯从之邈不可即何时一樽
卷三 第 23b 页 WYG1188-0643d.png
与吾春台细论此事为快敬书右方以答来辱大德丁
未清明莆四如老人黄某七十七笔也
  忍经叙
皋陶明刑而曰好生之德洽于民心孟侯义杀而曰若
保赤子惟民其康乂盖刑者君子之尽心有当忍者有
所不忍者当忍者岂仁人之得已不忍者乃仁人之本
意我廉使懒斋孙公职司风宪于哀矜庶戮之时寓慈
祥恻怛之实比出忍经示寮寀掾史与闽惟多士意在
卷三 第 24a 页 WYG1188-0644a.png
言外刑故无小是当忍者罪疑惟轻所不忍也不孝不
友刑无赦是当忍者无或劓刵人所不忍也孟侯皋陶
之心即我公之心此忍经之所以作与吁阳气嘘而靡
草死于夏(靡草草之枝叶靡细者生于/至阴故孟夏阳月阴盛则死)雨露之中乃有
至忍阴气吸而荔挺出于冬(荔挺香草也凡物之气感/阳者杳仲冬之月阳方长)
(矣故/出)霜雪之后有所不忍天道且然况人其代天工者
乎曰辟勿辟曰宥勿宥阴阳生杀时措之宜孰知我公
之用心莆后学四如黄渊敢僭为公叙于篇端
卷三 第 24b 页 WYG1188-0644b.png
  题宋蜀翁北游诗卷后
仆莆士也壮年客游江浙虽吴门(姑/苏)京口(毗/陵)(音/迢)(音/嗫)
(二水/吴兴)亦不能买舟纵观况淮以北乎犹记枢相陆实翁
酒边谈维扬事悲歌慷慨令人泪堕言之梦矣大德壬
寅郡博士宋蜀翁来踰期月示仆北游诗卷然后知阅
人世之险与求功名之难遇忻感戚或笑或吁寄兴深
远似冲澹实壮烈而京师桂玉之地借书温故岂易易
得日日杨花家家芍药春夏之景自佳狂飙早雪蒲帘
卷三 第 25a 页 WYG1188-0644c.png
土炕南北之气或异惜仆老矣前乎此不能奔车从蜀
翁后然召伯之坊犹昨九鼓之石亡恙此又仆畜眼之
未见暇日蜀翁傥缉御剧话不犹胜于登峰造极也诗
卷妄意朱笔数联幸毋曰此老僭且缪小寒己巳日韵
乡四如居士黄渊书于卷之左方
  题黄耕叟存藁
时文小技耳然试之中否系乎文之工拙吾宗耕叟赋
浏亮论朗畅策明整而前军尤萃其良不试则已试则
卷三 第 25b 页 WYG1188-0644d.png
愿中政未可以技小之虽然文谓之时与其高下时之
春丽泽百篇一变也时之夏精骑再变也时之秋濯锦
三变也迨秋而冬变之极则为已效体矣天运回旋冬
转而春安知不复变而为丽泽百篇乎变而丽泽百篇
犹有老成人端章甫气象变而为唐明水披沙拣金则
如囊沙背水非老将不能吾耕叟灯窗课儿试拾一二
篇何如庶异时可藉此为行卷
  跋方石岩正通庸言
卷三 第 26a 页 WYG1188-0645a.png
石岩此书中庸之义疏也以正通合庸而并言者何君
子之道唯中故庸天下之理唯正故通中者其体正者
其用庸则有常通则无弊但曰正通而不言庸恐不知
言者以为奇但言庸而不曰正通恐不知言者以为俗
所以合正通与庸而并言也或曰是言也又加中庸二
章者何叟曰言岂若是其规规然岩书末章评史最有
深意春秋一经犹权于衡故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焉
马迁好奇是非多谬况迁而下叟喜岩之善于立言也
卷三 第 26b 页 WYG1188-0645b.png
不显言之而微言之知者自知不知者自不知吁无党
无偏者荡荡平平之道诐淫邪遁者蔽陷离穷之失甚
矣言之未易立也亦甚矣言之未易知也岩善于立言
叟何足以知之
  刘畏独答问
前进士刘姓肩吾名畏独其号也闽人韵乡黄渊天
字莆人有笔砚之雅一日韵乡问畏独之说于畏独畏
独曰慎独二字自中庸大学始慎者畏也独者我也中
卷三 第 27a 页 WYG1188-0645c.png
庸言见隐显微于慎独之先示之以当畏大学言视指
其严于慎独之后甚之以可畏韵乡曰所当畏所可畏
者何畏独曰理是已理即天之所赋于我者也无物不
有无时不在天下之至当畏与至可畏者莫如理我之
为我毫釐或悖乎理则不足以言人故吾夫子曰畏天
命舆思之学其有自来乎韵乡曰是独也人人之所谓
独必曰君子慎其独者何畏独曰小人不知畏天命故
中惭者掩其不善自肆者无所忌惮君子知天之所以
卷三 第 27b 页 WYG1188-0645d.png
与我者甚重故内省不疚于潜虽伏矣之地诚毋自欺
于恶恶好好之时韵乡曰暗室屋漏慎则慎矣造次颠
沛则如之何畏独曰易天命之书也素履独行中行独
复若指所居之地言日用之常而下系三言九卦正教
学易者以处忧患德吾德也夫岂易自易我自我哉九
卦阴阳自乾坤来乾至健而恒易以知险坤至顺而恒
𥳑以知阻物有情伪吾无作为吾惟知闲邪存诚而已
吾惟知终日乾乾夕惕若而已吾惟知敬以直内而已吾
卷三 第 28a 页 WYG1188-0646a.png
惟知括囊无咎无誉而已善观人情世变者莫如诗善言天命者亦莫如诗平居暇日上帝临女小心翼翼如
护元气而及尔出王及尔游衍无曰不显莫予云觏不
愧于人不畏于天跼高蹐厚临深履薄如集于木如临
于谷多于变雅见之亦谓穷通之序如寒如暑世故之
来如风如雨明理达变者一付之自然而仁人事天孝
子诚身如执玉如奉盈如弗胜如将失之则不顺逆异
其境哀乐贰其心也韵乡曰言慎独必言中庸大学吾
卷三 第 28b 页 WYG1188-0646b.png
畏独又言诗言易者何畏独曰恐惧忧患人不能无大
学曰不可使吾心之不正贫贱患难或所不免中庸曰
不可失吾身之正鹄曰心曰身即畏吾独诗也易也大
学也中庸也无二理也韵乡曰畏涂者(畏涂者十杀一/人则父子兄弟)
(相戒出/庄子)父子兄弟相戒而后出衽席之上至可畏也人
不知戒独行不愧影独寝不愧衾此事大难君子必慎
其独畏独怃然曰我辈读书理会何事命之矣遂笔其
语为畏独答问


  诲林于高冠辞(名冈/)
前进士林用可(名/楝)之仲子于高冈冠父执友黄渊诲之
冠属嘉礼请以冠喻初缁冠再皮弁三爵弁(礼/记)所以庄
其首也凡人首高于身冠高于首所加弥尊欲成人者
德进而又进也譬诸山焉地势之顺而高莫如山山脊
曰冈顺而愈顺高而愈高者也诗兴高冈者四独卷阿
之九凤凰鸣矣于彼高冈与君子游如长日益而不自
知与小人游如履薄冰每履每下几何不陷此则而大
卷三 第 29b 页 WYG1188-0646d.png
父矩轩先生敬而名之义冈拜而对诗意不然余曰闲
居记赋诗凡二而崧高惟岳峻极于天吾夫子训为文
武之德表记引诗十有七而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吾夫
子释曰诗之好仁如此中庸记言登高自卑而及于兄
弟既翕和乐且湛言极高明道中庸而及于既明且哲
以保其身学诗一一泥于文义皆臆书也于高听叟之
辞然后知人之有冠犹宫室之有墙屋志在子
  欧阳学修字训
卷三 第 30a 页 WYG1188-0647a.png
四门博士来裔臣夫梓之子至孙冠(唐欧阳詹为四门/博士臣夫其来裔)
韵乡老叟字之曰学修学有小有大十五则志于大学况成人乎至孙学大学矣亦知子曾子止至善以诗淇
奥取兴乎至善者理义精微之极如切如磋者讨论穷
理之事故曰道学如琢如磨者省察克治之功故曰自
修由百能而千能然后莹彻切而不磋脱墼耳(墼居的/切说文)
(瓴适也一曰未烧者脱墼/盖瓴坏已成而未烧者)触之则散由四勿而四无然
后粹精琢而不磨燕石耳(宋愚人以燕石为/宝客见之而笑)察之则赝
卷三 第 30b 页 WYG1188-0647b.png
(伪物也韩愈诗居然见真/赝齐人曰雁鲁人曰真)舜大圣人犹无一日不学舜
之学虽无书传可见然常如深山野人一切皆不能以
动其心必至于此然后为之至学夫子亦圣人也聚天
下之贤豪而传其所传犹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是吾
忧也俛焉孳孳不知老之将至则道学也自修也岂易
易事学与修一本学所以为修之之地修所以验学之
之功敢以学修而敬尔名愿为舜毋为蹠愿为孔毋为
墨千里日至始于足下学修工夫尔其勖哉不则行百
卷三 第 31a 页 WYG1188-0647c.png
里者半九十至犹不至非所以望吾臣夫之雅子
  方天觉字重甫训
人心之所以知觉者何天牖之也人𦕈然小天牖之若
孔易天旷然大人任之则甚重天若何牖之室以牖而
明心无窍则塞心与耳目皆天与我耳耳听目视觉之
小心通众理觉之大不立其大而从其小觉者昏矣重
如之何天者人之天父者子之天子之身父之枝天牖
之父教之思也若起行也若翼觉不知其为觉重亦不
卷三 第 31b 页 WYG1188-0647d.png
知其为重暴者弗克荷(去/声)弃者鲜克举犹正墙面画且
息胥失之重甫重甫来前语汝一贯忠恕达则参唯士
弘且毅仁任诸已钻仰虽劳学博入约回竭吾才如立
也卓大学一书在先明明克拓职分修齐治平乾称一
篇事亲如天或乐或畏子责当然宇宙趋新乌山如故
元气清淑岂惟尔父天分学力两遗后人重甫重甫拱
璧尔身  学孔字训(名异/)
卷三 第 32a 页 WYG1188-0648a.png
天叟之友君善留兄之子异丰姿清令性识机警冠前
二日语叟曰夫人处世不能特异者俗不能大同者介
余字异曰同叔何如叟复曰伯夷伊尹于孔子未尝不
同而丑也独以所以异问孟以有若之言对盖出乎其
类者生与人同拔乎其萃者德与人异吾夫子所以不
独贤于尧舜而又自生民以来未有不独未有而又盛
也然则人患不能异耳虽吾夫子于逸民七人以下亦
曰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无可者不以可为主而有
卷三 第 32b 页 WYG1188-0648b.png
不可者存无不可者不以不可为主而有可者存此吾
夫子所以异叟请易以学孔字孔何余何钧之人也然
正唯弟子不能学也善学孔者莫如颜犹末由犹而微
犹未达况由赐商偃乎虽然圣无二道人无两心孔虽
万世而一人心通千古于一息论语二十篇皆吾夫子
之道亦吾夫子之心也而学论语者自乡党入学乡党
然后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斯可以语成人于是乎冠
异今冠矣所以异于人者何曰异所愿学者孔子惟学
卷三 第 33a 页 WYG1188-0648c.png
孔子故与人异否则与人同奚其异
  夹谷可与字训(名立/)夹谷可与之在门也度而文日以四书为问暇时请曰
立以可与敬名愿先生训其义授之叟曰论语二十篇
唯子罕二十九章最难体认此章重在权字自汉以来
谈经者俱以反经合道为权先儒谓权只是经又谓权
与经亦当有辩吾子不字与权而字可与者何可与曰
盖欲识权之义必先知立之方立者自守之固也立也
卷三 第 33b 页 WYG1188-0648d.png
齿未学与适道虽粗知趣守苟不固前功俱弃叟因
训之曰颜子得夫子博约之说既竭吾才如有所立
卓尔孟子之答公孙丑亦曰中道而立能者从之颜
之所谓立者中也孟子之所谓立者亦中也惟知所
谓中然后知所谓权中未易知也执一则非中矣学道
立权四字而立居其三此正是过关处学道而不能立
则转而之他亦易从矣立而不中安知权之为义哉权
者所以称轻重而取中也虽然夫子曰可与者可者当
卷三 第 34a 页 WYG1188-0649a.png
其时之谓与之为言许也盖学而适正道然后许之以
自立许之以自立然后许之以权吾夫子十五而志于
学三十然后而立立之一字不亦难难可与年骎三十
从孟之所谓立而见颜之所谓立庶几可以进吾夫子
之所谓立岁月未艾工夫尽长可与勖哉异时人皆与
之不独吾与
  姚平山仲一字训
夫子生知安行者也犹曰庸德之行庸言之谨有所不
卷三 第 34b 页 WYG1188-0649b.png
足不敢不勉此语原从何来盖得于易之乾乾健故一
诚故一夫子自志学至不踰矩无一时一刻不下工夫
健而诚所以一学乾自中庸始庸者常也惟常乃一学
夫子至于一然后庶几夫子彼曰唯者何人哉谁谓华
(山/名)高企其齐而仲一进之又进之
  字汝亦说(名骥/)
平山犹子(兄弟/之子)俱韶润(坡云花颜得酒尚能韶韶红/也又有妖韶女虽老有馀态)
于第为孟骥名马佳子弟肖之骥冠毕友人黄渊曰汝
卷三 第 35a 页 WYG1188-0649c.png
来前吾语汝睎骥易亦骥难晞愿学焉亦斯齐矣骥之
可称者德非谓日致千里曷谓德调不骇舆良不踶齧
闲之维则(此一句/出诗)翼翼斯臧人于子弟愿为良不愿为
驽愿为骏不愿为𩦺(玉篇音蒙士/东切驴子也)不迟顿(韩诗曰驽/马迟顿)
跅弛(汉书曰泛驾之马跅弛之士/跅落无检局放弛不遵法度)不龌龊(龌龊齿/相近声)
不厉搏(厉搏晋问云喜者/鹊厉怒者人抟)教则指毛命物(朱子云毛马/齐其色物马)
(齐其力凡祭祀朝觐会同毛马而颁之/凡军事物马而颁之吉尚文武尚强)旅立相驯骧则
风騣(音/宗)雾鬣(东坡诗风鬃/雾鬣寒飕飕)驾雪来下(二句出/晋问)非人中骥
卷三 第 35b 页 WYG1188-0649d.png
乎颜渊于舜曰有为者亦若是扬雄于回曰睎颜亦颜
之徒余敢字汝曰汝亦
  梦云梦雷伯仲字训(云字祥甫雷字泽甫/)
魁枢忠肃公(公名/文龙)之子伯梦云仲梦雷公在之日命之
也云也雷也于公名同类而相感者也公之意深乎哉
然则曷敬二子名云之闲抱幽石依深谷云之神沛雨
而遍乾坤捧日而端至尊(诗云归去不成雨虚岩抱石/眠公羊传曰触石而出不崇)
(朝而遍雨/乎天下)吾字云曰祥父雷之伏孕根荄保蛰藏雷之
卷三 第 36a 页 WYG1188-0650a.png
起发骇响于地中腾百川于天下吾字雷曰泽父云属
坎大象言云者二将作而未大故屯虽小而未垂故需
何以故险犹入而未出也出乎险则施平矣人世有平
有险险则隐绚然五色贤人祥也(韩贺庆云表五采五/色光华不可遍观)
平则见烂然轮囷(屈曲盘戾貌歌云郁郁纷/纷萧索轮囷是谓庆云)朝廷祥也
(宋书曰庆云五/色太平之应也)忠肃公之以名汝云也以此震为雷象
于屯卦独曰荐雷一而再故曰荐敬天之怒当恐当惧
(象曰荐雷震君/子以恐惧修省)何以故气犹逆而未解也逆者解则雨
卷三 第 36b 页 WYG1188-0650b.png
作矣人境有逆有顺逆则困衡拂乱动心忍性辟(辟音/辟除)
(也/)阴养阳卷(去/声)之泽一身顺则发潜振槁阗阗(音田/雷声)
天衢莫我敢遏鼓之泽八方忠肃公之名汝雷也以此祥
父从忠肃公以死生险阻备尝矣泽父思忠肃公之不
生还创(平/声)巨痛深矣忧不极者智不明困不深者思不
发天之成就大才也每于穷困为造化降之祥泽汝后
必矣二子者慎而(汝/也)身勉而学以答天意世故风雨何
足以动汝哉
卷三 第 37a 页 WYG1188-0650c.png
  伯俊字训(名髦/)
实父亚余十岁馀有子伯俊冠余不及从宾赞后贺之
日伯俊以见乡先生之礼见(去/声)眉宇轩轩韶举(韶和畅/之义见)
(正韵言其/生质之美)居然是出群器实父曰有可以善善否余按
尔雅曰髦俊也注云士中之俊如毛中之髦然则诗所
谓誉髦斯士者其俊士与又按淮南子曰知过千人谓
之俊十人谓之杰夫一人而盖十人之上难矣又盖千
人之上愈难矣然杰以天资言俊以学力言杰以才言
卷三 第 37b 页 WYG1188-0650d.png
俊以德言资不可恃须学以将才不可衒须德以充人
岂易为哉学者学为人而已未冠教之小学所以养材
而育德已冠教之大学所以长才而成德冠责成人之
道人孰大人身为大又孰大人伦为大冠义记诚身为
上尽伦次之大贤地位由此阶升颜子之为颜子者由
谨视听言动之四曾子之为曾子者由敬容貌颜色辞
气之三故回居四科之首参于晚年传道最先夫子犹
曰回其庶乎孟子犹曰事亲若曾子者可二者咸无焉
卷三 第 38a 页 WYG1188-0651a.png
众人矣何以为髦士何以盖千人之上伯俊勉之若夫
年少气盛色矜意高(此二句/为冒)谓能文章为俊角胜于觜
距之场(二句/一意)谓取功名为俊挺立于风浪之津(二句/一意)
天边鹘飞有息时如冀北马驰有止时窃窃乎何足长
雄一世(三句作一意勉之词人所共知戒之词出/于先生之所独得浑厚严毅且敬且服)伯俊
戒之
  彦圣字训(名宜春/)
乾坤轩豁日星明穊(音既/稠也)人生其间或一值焉舜臣
卷三 第 38b 页 WYG1188-0651b.png
武臣十唐虞之际于斯为盛山川出云有开必先当之
者维申及甫东周仲尼七雄子车斯文之传千万万古
然当年老身未尝一日泰犹之润溽也而禾盛(月令六/月土润)
(溽暑禾盛者/感火气也)蛰坏也而鞠黄(月令八月蛰虫坏户鞠/黄者感金气也坏音陪)
塞也而芸生(月令十月闭塞而成/冬芸生者感阳气也)俱不如勾毕出萌尽
达之时(二句出月令/季春之月条)惟人亦然天之生人也不偶将福
祐而家扶将而身必禀之以中和之气必畀之以贤圣
之资必开之以明昌之运人生于中国又生为人又生
卷三 第 39a 页 WYG1188-0651c.png
为丈夫此身不赀(赀音咨史记不訾之身谓/贵重无量可比也通作赀)夫岂易得
为雅子然后贻父母以令名为吉士然后副国人之幸
愿为良臣然后为清朝之瑞物非但曰饥食渴饮夏葛
冬裘而已非但曰服备可以成人矣吾友戴君存厚之
嗣适(音/嫡)曰宜春孩名也问字于余春字六经何训余以
乡饮酒义六言(言字也下春/产六字是也)对春产万物者圣敢奉字
曰彦圣甫彦美也圣生也君与先大夫种德未食其报
有子如春生意方将美哉美哉诗曰彼其之子邦之彦
卷三 第 39b 页 WYG1188-0651d.png
兮果如是余与存厚闲我弟兄老伴愿见之子如唐虞
成周也岂不美哉美哉
  明卿字训(名惟月/)
吾乡庄敏龚公之族子惟月冠其叔景阳请字于其师
闲我闲我以明卿字天叟为之训曰月受日光故与日
贞明而不息古人制字所以从日从月为明虽然日无
盈亏月有圆缺自哉生明而之望明者渐盛而渐满自
既生魄而之晦明者渐减而渐消然消者固未尝消而
卷三 第 40a 页 WYG1188-0652a.png
明之本体即在人虽负阴抱阳以生阳为一身之主幼
而冠冠而壮自哉生明而之望之月也壮而衰衰而老
自既生魄而之晦之月也养之以理义充之以学问一
点光明皦皦生白何少何老昏于情蔽于欲入岁以来
即有蒙气矧及耄乎昔谢重侍王道子坐月夜明白(本/传)
(作明/净)道子叹以为佳重曰不如微云点缀道子曰卿居
心不净乃欲滓秽太清耶(事见/本传)此事虽小可以喻大明
卿戒之毋斁
卷三 第 40b 页 WYG1188-0652b.png
  林则时字说(名宜/)
韵乡老人黄渊天叟之友清逸处士林伯雨之良子宜
韶妍警敏有苍老气处士爱之叔父冲素处士尤异之
岁己丑十一月丙午朔日南至之明日冠前期处士语
叟某以则时为吾子敬名请所以训叟曰宜者当然之
理时者介然之几(孟曰/介然)理若典要时有变易以权合经
则存乎人易彖传于颐大过解革言时于坎睽蹇言时
用而言时义者四时与义皆两事独于随曰随时之义
卷三 第 41a 页 WYG1188-0652c.png
与豫遁姤旅不同义者宜也随时之宜不系乎人故随
贵变也随之义大在学者则审已而随于人临事而择
所随皆随也有可随有不可随是谓时措之宜苟以无
可无不可为随恶乎宜乎人性皆理不能无欲气质之
用狭问学之功浅于是公私非是刚柔缓急长短小大
先昧乎介然之几动静损益出处语默取予辞受俱越
乎当然之理惟不识时故不达宜随之爻丈夫皆阳小
子皆阴系阳失阴居正者也系阴失阳从邪者也已居
卷三 第 41b 页 WYG1188-0652d.png
于正凡事皆正已从于邪凡事皆邪苟随乎哉则时春
秋尚富骤难语易然既以成人见丈夫小子当谨所随
叟敢申时之义而祝以词曰
 圣人即乾惟一仲尼稷回参伋贤者之随轲深乎易
 其庶乎几杨墨子莫三者俱非改而他师陈相夷之
 正乎不也善恶两岐而则时甫谓起家儿昨丱今弁
 如墙筑基大体小体慎从尔思舍贱就贵清斯浊斯
 称量寻尺范我驱驰学道立权惟君子时衣(去/声)兹德
卷三 第 42a 页 WYG1188-0653a.png
 言福禄来宜
  顾舜可字说(名松老/)
天地人物通一气耳木之受气有浅深厚薄松也禀天
地之英气故为百昌之杰(仲尼曰受命于地惟松柏独/也在冬夏青青受命于天惟)
(舜也正幸能正生以正/众生此说盖木于此)人之受气有昏明清浊舜也禀
天地之正气故为群伦之冠是皆自然而然者虽然君
子不论气木心不正脉理皆邪松唯有心贯四时而不
改柯易叶人所以虚灵知觉者心心之精神是谓圣圣
卷三 第 42b 页 WYG1188-0653b.png
岂异于人哉顺其天尽其性耳舜此仁义我亦此仁义
舜此孝弟我亦此孝弟此心之存曰我即舜犹之松焉
中坚致而润泽自根实而神王岂必注沆瀣之华薄日
月之光然后可以柱明堂而栋大厦余友闲我之子松
老冠以舜可敬名千岁之材养于拱把昨视如婴今视
如龙虬角虽弁鳞髯未苍积之以年月培之以学问老
之以师友勿蚀之以好乐而害其长勿薰之以声誉而
耗其实勿深之以嗜欲而摇其本天真全而本性得松
卷三 第 43a 页 WYG1188-0653c.png
乎舜哉舜乎松哉叟亦阅世卧云壑者爱吾舜可如子
姓愿吾舜可封殖之
  傅弥年字训(名九成/)
傅元楚之孙与点之子九成名清令可爱踰就外傅之
年二受业于余启发之资达愤悱之志迟长善救
余之职也设弧之旦乃先吾鲁中叟一日(孔子鲁襄公/二十二年庚)
(戍岁十一/月庚子生)余心奇之虽未冠预为之字曰弥年弥之为
言益也久也年之为言寿也耇也舜乐九成逮周之东
卷三 第 43b 页 WYG1188-0653d.png
几二千年而鲁中叟犹在齐闻之德之深者乐之入人
亦深岂可以岁月计之虽然年弥高难难德弥卲又难
难礼经冠字之词祝之以成德祝之以麋寿(麋鹿之大/者寿千岁)
(满五百/则色白)盖欲其德与年俱进进不已也德者何事亲孝
敬长弟存心仁制事义尽已忠待人信而又诗以养其
情性礼以束其肌肤择正人之居游远损者之友乐藏
修息游不离乎师夫然后德偕身长日益而不自知昌
而炽耆而艾不知老之将至也年弥高德弥卲惟鲁中
卷三 第 44a 页 WYG1188-0654a.png
叟一人当之或曰卫武公亦其人也余于是训其义以
授弥年弥年志夫子之学者也武公事业又系乎时
之我以尔听余言毋忽
  林于高三子字祝辞引
前进士年家子林于高之子伯肖祖仲肩祖叔肯祖幼
而知学娄(音/旅)语叟曰晋人呼名为小字柴桑翁(靖/节)之子
孩名之曰俨字之求思余欲援陶例为三子请所以字
先生其惠教之叟诺而未暇一日过于高所呼三子前
卷三 第 44b 页 WYG1188-0654b.png
诲之曰材巷宗薄公而曾大父也松湖宰公而大父也
而知尔父名汝之意否叟为若各训以字而祝以辞若
其听之毋忽
  师说祝辞(肖祖字/)
昔傅氏说审象惟肖待以师臣置之廊庙问答三篇如
天两曜典学二言君道体要矧人子者聿念厥绍诗礼
传家用功在少敬内义外父教师诏毋侗好佚毋浪谑
笑字尔师说期尔英妙庶肖而祖之才之卲
卷三 第 45a 页 WYG1188-0654c.png
  师孔祝辞(肩祖字/)
昔端木赐喻墙及肩卫圣人道日月与天虽未至孔
孔之传性及闻道晚异早年矧人子者笔耕书田养正
于蒙习惯自然毋为物诱毋为欲迁必弘必毅任重力
专字尔师孔期尔圣贤庶肩而祖复旧家毡
  师旦祝辞(肯祖字/)
昔周公旦堂播曰肯大诰告王明训炳炳特友其辞以
教以儆俾无弃基历年有永矧人子者学为本领礼戒
卷三 第 45b 页 WYG1188-0654d.png
四非日常三省透善恶关造圣贤境当仁不让做第一
等字汝师旦期汝忠鲠庶肯而祖盛名鼎鼎
  以辩以顺字训(以辩井之字以顺升之字/)
叟祝于高三子以字高之兄于野又请曰行可叔父
子二曰井曰升俱可教先生亦赠以言叟答野曰易大
传三言九卦(三陈九卦以明忧患之道履谦复恒损益/困井巽九卦一言井德之地二言井居其)
(所而不迁三/言井以辨义)其三于井曰井以辨义井虽居其所而不
移汲者往往来来所以汲者或大或小或木或缶应之
卷三 第 46a 页 WYG1188-0655a.png
多少各随其宜此谓辨义人之酬酢事物亦然敢字井
曰以辨辨即明辨之谓善恶不辨宁合于义易大象
言君子五十三有言在上者有言在下者有兼上下言
者各有受用处升曰君子以顺德积小以高大木生地
中日高一日此升之象而必曰顺者盖惟积故高由小
而大木之势顺也君子观象而顺自有之德性于小者
日日积之未有不极其高大者此心此身至切工夫不
善学者每于小善多不屑为逆矣又安能积又安能高
卷三 第 46b 页 WYG1188-0655b.png
敢字升曰以顺先儒读大学诚意章方透善恶一关尔
辨尔顺戒之戒之野命二子拜曰敢不承教
  林起东字训(名寅生/)
叔父林某为其兄时轩之子寅生冠字则朋友命之礼
也易说卦曰帝出乎震震东方也汉律历志曰引达于
寅寅于方为东于时为春天时人事于此乎始书言东
作者谓万事至东而俱作非止农功也一岁之计在春
一日之计在寅一生之计在少少而学者大明东生然
卷三 第 47a 页 WYG1188-0655c.png
后晋而中天不学则晦明者损矣昔晋赵文子冠见韩
献子韩戒之曰此谓成人始与善善进不善蔑由进始
之一字旭日始旦之义也戒尔寅生字尔起东此余所
以覆露子也起东勖哉
  甥孙郭启翁智远字训
启之为言开也譬之户焉辟则通阖则塞人之所以为
人者心也心之所以通达者识也仁义礼智皆心所有
虽仁为先而智实重于仁是非之心不明则仁义礼智
卷三 第 47b 页 WYG1188-0655d.png
皆失其本心矣诗云天之牖民如埙如篪天之启乎人
者在一牖字伊尹曰先知觉后知先觉觉后觉人之启
乎人者在一觉字牖惟虚故明心惟虚故智心之智在
觉惟觉则悟入甥郭之仲子曰启翁余为之字曰智
远人而不智心孔其开乎虽然启之者天也使之知所
以启而启者人也人非学不成学非师不启人谁不智
气贰之欲参之启者塞矣吾夫子之于门弟子曰不愤
不启俟其自愤而后启也愤则智之天即在启则智于
卷三 第 48a 页 WYG1188-0656a.png
理必明愈广大愈高明智其远乎然则智之所以远者
自学始学日废则识日卑智若何而致远师之良友之
胜前之键(键音蹇/管钥也)今之通启矣知奚止于一室之内宇
宙豁如古今昭如远矣若夫傅岩老子启沃一事余未
敢遽言之高智远智远毋为人下勖哉勖哉
  林景惠字说(名和/)
余友林德符之仲子小名佛奴盖感吉梦名之也将
冠谓与伯子之名不类更名曰和字景惠属余训其义
卷三 第 48b 页 WYG1188-0656b.png
余曰人于天地之性一而气质或失之偏即之也温听
其言也厉人不皆吾夫子也中节之和十人中八九失
之况制行乎和而不以礼有子患其不可和而不流子
思然后许以强哉矫生斯世为斯民同流合污以此为
和不然昔者高辛氏子豹之惠狸之和各尽其一俱谓
之元之二言而欲兼有之不亦难难后来鲁展氏季百
世之下闻其风者薄夫犹可使敦鄙夫犹可使宽和几
于圣矣孟子车尚虑学之者其弊流于不恭盖学之者
卷三 第 49a 页 WYG1188-0656c.png
但知季之和而不知季之介季降志辱身矣而言中伦
行中虑事人以直断不枉道虽三公莫易其介徒和乎
哉景惠景惠而知而大人命汝字汝之意否而质过于
狷狷虽行已有守恶乎和而量失于褊褊则待人太狭
矫其褊而归之和如鲁男子之学惠也斯可谓之和矣
汝听余言可当佩韦毋忽
  洪与我字说(名恩/)
先友洪德章之孙恩祖命之名也将冠乃翁问字于叟
卷三 第 49b 页 WYG1188-0656d.png
叟曰人生在三君父师也戴履中间食土衣毛此君之
恩也鞠我育我顾我腹我此父之恩也匡之直之辅之
翼之此师之恩也入而侍亲知所以孝出而就师知所
以敬仕而事君知所以忠此为人之大闲也虽然有此
身则有此性性孰命之天命之则此恩若何而报之乎
四端五实天既全而与之人而为人亦当全其所赋(赋/布)
(也分也/付与也)付而有其所有视听言动之勿非礼而后谓之
奉天容貌辞气颜色之贵乎道而后谓之顺天侗好逸则
卷三 第 50a 页 WYG1188-0657a.png
亵天矣迩宵人则逆天矣君者臣之天东西南北唯命
之从可也父者子之天不亏其体不辱其亲可也门弟
之师夫子盖受罔极之赐喻以日月而未足又喻之以
天不可阶则事师犹天也天岂易事哉虽然知天之与
我以斯道也当自学问中来学有二曰知与行孟子车
曰知性则知天知之事也养性所以事天行之事也又
谓耳目心三者皆天之所与我者先立乎其大者则其
小弗能夺此其为大人而已矣大者曰心之官则思也
卷三 第 50b 页 WYG1188-0657b.png
恩将冠则学为大人矣叟于是字汝曰与我盖以天兼
君父师言也事天则知所以事君父师矣张远公西铭
一篇尽之乃翁其以此诲而子与我而衣斯言
  陈汝作字说(名雷霖/)
鄞江陈耀卿之雅子芳年华月清令可爱慕道而劬书
不远访天叟于莆叟扣其名若字以雷霖国济对叟曰
济者舟楫之事不如霖雨之难雨所以泽天下苍生也
国云乎哉为之更曰汝作易屯解二卦俱震与坎雷之
卷三 第 51a 页 WYG1188-0657c.png
鼓则为雨其未作也屯之象其既作也解之象屯者君
子以经纶之时(经纶者屯难之世/君子有为之时)屯之亨则施光矣解
者君子有攸往之时解之动则夙吉矣(若有所往则宜/早往早复不可)
(久烦扰也盖/解出初险)虽然易不言霖者何雨三日以往为霖霖
即雨也虽然乾言云雨而不言雷者何乾之初爻为震
震为雷时方就潜而未跃故霖亦渴而未作飞则雨施
平矣虽然见龙在田德博而化是亦大人作霖之事也
维昔高宗中兴商室此飞龙之大人也有臣曰说起于
卷三 第 51b 页 WYG1188-0657d.png
傅岩此见龙之大人也以大德之君遇大德之臣作霖
之寄不仰诸说则仰诸谁时之未则潜时之以则见声
应气求霖其作乎爰敬汝字曰汝作甫汝作归而复于
乃翁翁必曰作霖相业也说之相业盖自学始叟诲汝
以学今日之学异日之行汝作其以此字为字
  陈耀卿字叙(名晖/)
易小象传曰君子之光其晖吉也光者明之体晖者明
之用光至于晖其明著矣晖至于耀明又盛矣尝譬之
卷三 第 52a 页 WYG1188-0658a.png
日光其质也晖旭旦也耀则中天而明无不照也天地
始判日即生焉若非日昱乎昼宇宙晦冥万物何所睹
哉人之所以光明俊伟者以阳明之气塞吾其体也故
积中发外如日之晖学问之充事业之见炳炳烺烺照
人耳目又晖之耀书曰爽邦由哲哲即晖之义爽即耀
之义爽以事言哲以人言以哲人而理邦政事事爽快
明白决矣吾曜卿之名之字以此或曰前修名褒字贬
今曰晖又曰耀毋乃非用晦而明之理曰不然君子未
卷三 第 52b 页 WYG1188-0658b.png
尝不晦其明也而明之诚形自不可掩丈夫礌礌如日
有豁达无晦昧不者幽阴之小人耳昔裴耀卿字焕之
于唐贞观开元间有直声后来官至平章仆射岂拘
拘以名褒字贬为例乎吾耀卿之名之字以此耀卿名
晖族陈氏鄞江人今佐清漳府幕余因字其子汝作
并叙耀卿所以名字之义余莆四如老人黄渊天叟  大年字训(名煜孙/)
从子身道之子煜孙设弧日伯祖名之年十八将加元
卷三 第 53a 页 WYG1188-0658c.png
服伯祖又字之大年榖熟则人民育五谷皆熟斯大有
年煜字从火从育榖虽生于土润于雨炊㸑者火餴饎
者亦火也(餴甫云切半蒸/饭饎食也音炽)非是恶乎育农之殖苗苗
冀其秀秀冀其实然后谓之有年蓄之丰积之高又
谓之大有年人之于学亦然学所以育德也如坎之
泉养于蒙如离之火进于昼则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
年弥高德亦弥卲矣而知伯祖名汝之意不也而气质
非不美刚或失之过而问学非不谆时或失之怠过非
卷三 第 53b 页 WYG1188-0658d.png
中也怠自弃也皆德之累旭日始旦毋寒于阴雨雪萌
方茁毋失于野烧(音少野/火曰烧)而欲为大人者当防人心之
危深虑旦气之梏亲正士则谨绳墨就良师则知诗礼
磋之磨之缉之熙之犹农力田年年而大有年老伯祖
岂不愿吾孙之为佳儿乎八十翁下笔至此感慨不少
大年其衣此德言毋谓我耄
  乔年字训(焘字乔年幼名畴祖号东轩行兆廿九/官登仕郎兴化路儒学教授四如公嫡)
  (孙/)
卷三 第 54a 页 WYG1188-0659a.png
翁老矣欲见一孙六十四岁梓也房下得长头儿时至
元甲午四月二十三日也喜剧醉剧弧矢之旦命以畴祖
盖翁号书畴亦蕲此孙耕书中之田享书中之寿也元
贞丙申甫三晬翁语畴曰汝若冠翁名汝焘字汝乔年
梓而父也从木焘从火又取生生不穷之意未及援陶
翁字子例外表孤山闻之远寄字义谓吾道之传与天
覆照同一悠久似大而夸或者疑之畴年十七翁又及
见汝冠矣一日微熏快著数语人生难得男子身又难
卷三 第 54b 页 WYG1188-0659b.png
状貌有雄伟者有奇怪者俱不若精神之淳容止有重
迟者有皎厉者俱不若气象之雅识见有旷远者有深
沈者俱不若学问之高精神阘飒岂胡耇之相气象便
儇岂致远之器学问卑陋岂典刑之老焘字从寿从火
翁祝尔寿汝精神淳则生于色见于面尔气象雅则望
之俨即之温尔学问高则过则圣及则贤学问二字又
精神气象之本领养自家心济自家身始则十五年一
进自三十年每十年而一进至从心所欲不踰矩地位
卷三 第 55a 页 WYG1188-0659c.png
然后等而上之且八十且九十且百岁不知老之将至
岂不光明俊伟哉不则悠悠失之于前又不汲汲偿之
于今精神气象俱不惶惶枉过岁月夫奚益翁年八帙
蕲汝为起家儿又为保家儿使邦人士称愿曰四如之
孙岿岿乔岳翁与而父喜当如何乔年勖哉慎哉焘再
拜曰敢不佩服大父之训
  昌年字训(熙字昌年号耕道行兆三十五官/将仕郎漳州照磨四如公次孙)
天叟以五行阙水请于先君更名渊梓以子材字水生
卷三 第 55b 页 WYG1188-0659d.png
木也子材之子孩名畴祖光祖俟其冠也孟名焘字乔
年仲名熙字昌年卜于先圣而协木又生火也熙于书
传训广于周颂郑笺俱训光明独昊天有成命篇毛
传训广而郑谓广当为光酌篇郑又训兴广也光也兴
也字训虽异于义可贯而一熙字从火地二生火质若
微而未著及其炎上大有之在天上而文明重离之照
四方而丽正岂不炽而昌乎辰为大火于人犹少之年
也午为鹑火于人犹壮之年也人之年学问贵少事业
卷三 第 56a 页 WYG1188-0660a.png
贵壮少而学问始旦之旭大昕之朝煇如也壮而事业
书日之接庭燎之会则有光矣然事业之系乎天者不
可必学问之尽诸已者不可废学问缉熙于光明则可
以续诗书之灯可以嗣父祖之徽不惟亢身而又亢宗
不者影响昧昧老而无闻与夜行而不以烛者何异若
夫事业之来行其素学不必矜察察之政不必求赫赫
之誉亦必炳炳烺烺为一光明俊伟底人庶几熙熙乎
广哉功名久远理义悠长而昌尔年熙也允臧时大德
卷三 第 56b 页 WYG1188-0660b.png
癸卯秋光祖第二晬之旦大父四如老人作示子材教
昌年
 昔尔大父命名曰熙爰字昌年预作训辞熙字从火
 昌字从日火日光明义训则一汝今冠矣惟学则明
 如火始然如日方升传书传人祝尔遐寿既昌而身
 复昌厥后至治初元清明后一日父梓书 
 四如集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