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五
卷五 第 1a 页 WYG1188-0561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梅岩文集卷五
            宋 胡次焱 撰
  论
   论始祖
按诸本多以明经为始祖而三公附见其上发本先以
三公为始祖其后改依诸本而以三公为远祖周本于
谱前载一条云亲奉先公贡元面谕以三公为始祖非
卷五 第 1b 页 WYG1188-0561b.png
是焱恭睹柳湖先生焚黄祝文以明经为始祖又睹积
善居士熙宁间亲录祖墓山水以明经为一代祖而以
三公为上高祖则先公之言有自来矣焱切谓始明经
则于三公为寡恩始三公则于明经为失实通判撰承
事行状与自志其墓皆曰明经遂冒胡姓谓之冒则非
为父子审矣安得以三公为始祖耶称远祖称上高祖
始明经而于三公则未有处也且三公载明经以归方
在襁褓鞠育教诲恩均怙恃况又行位排第十七意其
卷五 第 2a 页 WYG1188-0562a.png
雁行必多明经公单孑一身兄弟终鲜今其行位若此
盖如今所谓义兄弟云者其于三公当为义父子矣猥
见欲以明经为始祖三公为义祖往来于怀未敢自信
一日得太伯祖嘉定四年所作庆源图跋读之有义养
为子之说又一日得时发太伯祖建中靖国元年所作
积善居士墓铭亦曰义养为子然则明经为三公义子
则明经子孙的然当以三公为义祖无疑矣五代史因
养子立义儿传而李升先过房徐温遂奉温为义祖
卷五 第 2b 页 WYG1188-0562b.png
亦一證云
   论姓氏
焱谨按明经为大唐裔安定三公载之以归遂冒胡姓
五代时中明经科世因以明经表其族焱切谓以胡为
姓当以明经别其氏何以言之古人有姓有氏后世混
焉非也吕东莱曰姓者统其祖考所自出百世不变氏
者别其子孙所自分数世一变项平庵曰姓者诸眷之
所同氏也一房之所独书纪尧之嫁女曰釐降二女于
卷五 第 3a 页 WYG1188-0562c.png
妫汭嫔于虞盖妫姓中有虞氏则舜之家所独称也故
言妫以著姓虞以别氏后世别而为氏者久之遂忘其
本姓嗟夫此史职不修之过也古者奠世系别昭穆小
史掌之智果别为辅氏则太史掌之史职废而宗法坏
或避难而以疏为束或避仇而以枣为棘或因嘲谑而
增氏为民或因省文而减邑为朱或因所慕而刘为员
矣或因所乘而田为车矣或以妨父而乔为陈矣或以
尊讳而庆为贺矣国转为郭奚转为稽步摇转为慕容
卷五 第 3b 页 WYG1188-0562d.png
则以声近而讹矣京房推律陆羽筮易老子指李树则
以怪诞而称矣至于拆裂敬字为苟为文殊不知敬左
从苟非苟也敬右从支非文也夏侯因官改滕而其孙
又因外家改孙纷纷藉藉惟意之从姓氏遂谩不可究
史职废而宗法坏可胜叹哉胡本舜裔今以明经氏表
之庶有以自别于陈胡公之后不亦可乎或曰文正公
尝自朱还范明经公何不自胡还李曰张孟以幸进之
恩遂冒灌氏李元亮以养息之恩遂冒骆氏忘恩背义
卷五 第 4a 页 WYG1188-0563a.png
况不为张李者乎夫以帝王子孙而遇抢攘微子所谓
我其发出狂吾家耄逊于荒逃名自全之不遐安敢立
的以来众矢与文正公事体殊异也曰今可还复其姓
否曰明经公不克自改其子孙乌得而改诸身自冒之
身自改之范文正公是已曾祖父冒之则子孙不得而
改之文潞公是也故曰姓胡氏明经其庶矣乎
   论过房
夫子为政必先正名名不正则言不顺其极至于民无
卷五 第 4b 页 WYG1188-0563b.png
所措手足名不可不正如此夫族中过房有以侄孙为
子者其弊则所生兄呼过房弟为叔又有以侄曾孙为
子者其弊则所生父呼过房子为叔又有以弟为子者
其弊则同父弟呼过房兄为侄名之不正莫此为甚元
发引刑统内一项云元无子许立孙仍以所生父为世
次以侄孙或曾侄孙为子者可援此例依所生父世次
降居本行可也但以弟为子未有所处元发引袁氏世
范云苟不得已则兄抚弟为子弟事兄为父不乱昭穆
卷五 第 5a 页 WYG1188-0563c.png
可也焱窃谓此说可以笃情谊非可以奉祭祀何也谓
如兄抚弟为子假使弟有两子将来尚可分继如只有
一子则将绝兄之后乎抑自绝其后乎此亦无所措手
足之验僖之继闵春秋不书即位既以正逆伦之罪而
跻僖公之书又以正逆祀之罪失礼之中又失礼焉春
秋所以屡讥也降尊为卑与升卑为尊其乱昭穆等耳
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可不慎哉
   论称呼
卷五 第 5b 页 WYG1188-0563d.png
予以上称公以下称郎此例不可易泽本自谓一行起
悉易郎称哥以谓郎为轻焱窃谓乡俗虽以郎为轻考
之右则不然按唐朝以张易之等内宠不名其官呼易
之五郎昌宗六郎郑善果谓宋璟曰公奈何谓五郎为
卿曰以官正当为卿君非其家奴何郎之云则郎者奴
称主之辞也尊称也然韩文公呼侄为十二郎王文正
公谓儿子二郎必做则郎者父呼子侄之辞也卑称也
又按后唐庄宗时三司使孔谦之兄事伶人景进呼为
卷五 第 6a 页 WYG1188-0564a.png
八哥八哥者弟呼兄之辞也尊称也又庄宗呼其子维
芨小字语张承业曰和哥之钱可与钱一积则哥又父
呼者虽在下而以公称焉亦依所生之尊卑而称耳族
中有为僧道者或谓其离俗出家已不拜祖父录之无
义效文公法遂并黜之予谓彼虽离俗出家无其祖父
而吾之录之亦欲见祖父之有子孙而不失为忠厚因
以祔藉家传所载如贵且显者有贤德者有能文者故
未及尽知尽载非敢取此舍彼方将广求博采不一书
卷五 第 6b 页 WYG1188-0564b.png
之若为人子孙者亦盍自条陈其祖父之事以附乎中
毋徒罪编者
  议
   孝善胡先生谥议
宗老勉斋先生以乙未十月终于正寝其门人俞洪等
一百五十人援王文中孟贞曜例谥曰孝善以其议徵
次焱详覆次焱曰孝非易能也孔门弟子在鲁论惟闵
子骞以孝称善非易能也孟门弟子在轲书惟乐正子
卷五 第 7a 页 WYG1188-0564c.png
以善称勉斋殆合二子所长而一之者耶虽然孝善一
理耳顺亲有道明善为先善继善述始谓之孝闵子骞
岂不善乐正子岂不孝孔孟姑称其一节以槩其馀耳
为孝子必非凶人为善人必非逆子吾家勉翁行匑匑
然若不胜衣言咄咄然若不出口岂有毫发害物之心
者盖有终身之慕则亦终身惴惴然修身慎行惟恐少
有亏欠以贻辱先之议是其善也是其所以为可欲谓
善施由亲始孝则善之本不间其父兄昆弟之言推而
卷五 第 7b 页 WYG1188-0564d.png
与人为善善则孝之扩以继善言则秉夷降衷孝自善
出以积善言则处已待物善又自孝出固一理也谥以
孝则闻其风者枭可化为慈乌谥以善则闻其风者虎
可化为祥麟表其孝善足以愧天下后世之不孝不善
者匪惟发潜德之光亦足为风教之助族子次焱覆议
如前
 
 梅岩文集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