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八
卷八 第 1a 页 WYG1266-0744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竹涧集卷八
            明 潘希曾 撰
  杂说谱例家记赞引题跋四十九首
   杂说二十一首
七九皆奇数而九加多故九为老阳七为少阳而卦之
 阳爻称九六八皆偶数而八加多故六为老阴八
 为少阴而卦之阴爻称六或者不得其说以为圣人
卷八 第 1b 页 WYG1266-0744b.png
 扶阳而抑阴殊不知天地生成之数始于一终于十
 自两仪生四象观之太阳居一而含九少阴居二而
 含八少阳居三而含七太阴居四而含六此理数自
 然之妙非人为也或曰何不直以一二三四为阴阳
 老少乎曰六七八九成数也
今周易乃费直易程子因之作传如乾坤卦爻辞下附
 以彖象文言犹不失四圣之序如各卦辞下附以彖
 象各爻辞下附以小象错乱殊甚田何易十二篇乃
卷八 第 2a 页 WYG1266-0744c.png
 孔氏之旧颜师古谓上下经及十翼吕伯恭定为经
 二卷传十卷其序上经一下经二上彖传一下彖传
 二上象传三下象传四上系辞传五下系辞传六文
 言传七说卦传八序卦传九杂卦传十是为古易朱
 子所为作本义者也世儒复析本义以附程传何也
天下事贵思不贵疑然亦有当疑者乾之九四或跃在
 渊无咎子曰或之者疑之也故无咎
龙阳物也坤之上六不言阴与阳战而曰龙战于野圣
卷八 第 2b 页 WYG1266-0744d.png
 人扶阳抑阴之意也王介甫谓阴盛于阳故与阳俱
 称龙谬矣
讼凶德也不慎于始不得已而讼贵能止也不能止而
 求终焉虽胜犹凶也子曰天与水违行讼君子以作
 事谋始绝讼之道也
彖传谦尊而光卑而不可踰程子谓谦则尊光自处虽
 卑而不可踰朱子谓谦则居尊者德愈光居卑者人
 亦莫能过据小象卑以自牧及系辞谦尊而光观之
卷八 第 3a 页 WYG1266-0745a.png
 程说得夫子本意
六十四卦惟谦内三爻俱吉外三爻俱利可以崇德可
 以济事可以存位故君子谦之为贵
重坤纯阴十月之卦也十月非无阳也阳甚微也故程
 子曰十月谓之阳月恐疑其无阳也盖阳虽剥于九
 月实渐尽于十月之小雪虽复于十一月已自小雪
 渐长积三十日而成一阳也邵子诗云冬至子之半
 天心无改移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阳非冬至顿
卷八 第 3b 页 WYG1266-0745b.png
 生也冬至而一阳之生方成也
一阳来复于五阴之下曰复往而为临为泰为大壮为
 夫以五阳夬一阴夬尽为乾则阳极而阴生矣一阴
 上遇五阳曰姤往而为遁为否为观为剥以五阴剥
 一阳剥尽为坤则阴极而阳生矣阳生则复矣阴生
 则姤矣一岁十二月往来于乾坤十二爻矣
蒙以养正培其本然之善也童牛之牿禁其恶于未发
 也蒙与童教所先也
卷八 第 4a 页 WYG1266-0745c.png
明出地上晋君子以自昭明德大学曰自明曰明明德
 盖本诸此
明夷之为卦也内离外坤离明也坤顺也晦也文王内
 文明而外柔顺箕子晦其明德不违乎其时也是以
 免于难也然而文王演易箕子叙畴当明夷之时而
 开文明之运者天道也
节之九五得中故曰甘节甘者味之中也上六过极故
 曰苦节苦者炎上之味也
卷八 第 4b 页 WYG1266-0745d.png
古书疑字不宜轻改曲礼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
 言不离禽兽吴氏纂言改禽作走殊非盖禽兽乃飞
 走之通称如易田有禽书外作禽荒皆通称也周礼
 大宗伯以禽作六挚孤执皮帛卿执羔大夫执雁士
 执雉庶人执鹜工商执鸡则羔亦可曰禽也考工记
 天下之大兽五脂者膏者裸者羽者鳞者则羽亦可
 曰兽也
仲春鹰化为鸠天地之仁心见矣其秋也鸠化为鹰天
卷八 第 5a 页 WYG1266-0746a.png
 地之义气形矣先王使鸟兽鱼鳖咸若仁也田猎以
 礼义也
见父之执不谓之进不敢进不谓之退不敢退不问不
 敢对无与于事亲也而非爱敬其亲者不能也故弟
 子知此礼其不孝者鲜矣邻有丧舂不相非厚于州
 相周党相救也而哀死之情易相感也故邻里存此
 礼其不恤者鲜矣
有无其礼而善处者以义起也将军文子之丧既除丧
卷八 第 5b 页 WYG1266-0746b.png
 而后越人来吊主人深衣练冠待于庙垂涕洟是已
 有有其礼而弗拘者可与权也童子汪踦能执干戈
 以卫社稷鲁人欲勿殇是已有过为之礼以讥人者
 非足恭也公仪仲子舍适孙而立庶子其丧也檀弓
 免焉司寇惠子废适立庶其丧也子游牡麻绖焉是
 已抑交游牡麻绖非礼也子游曰礼也者岂以将以
 正礼为礼乎
成人有其兄死而不为衰者闻子皋将为成宰遂为衰
卷八 第 6a 页 WYG1266-0746c.png
 杨绾拜相而郭子仪减声乐黎干省驺从夫有诸已
 者其动人不难也
月令之书可以考先王顺时之政而不可泥也如春行
 庆赐秋始行戮之类道其常耳非谓事几当速者亦
 必俟时也如仲冬斋戒掩身以待阴阳之所定即周
 易先王以至日闭关也如孟春行夏令则雨水不时
 等事亦犹洪范之叙咎徵也柳子厚谓其苟以配五
 行而施政令离圣人之道又谓风雨变异特瞽史之
卷八 第 6b 页 WYG1266-0746d.png
 语何其泥哉是书虽出于吕不韦乃假手诸儒所为
 要之未纯在择焉尔矣
诗一发五豝朱传云豝牡豕也据尔雅牝豝恐牡字误
 豕牡曰豭春秋传盍归吾艾豭是以豭去其势曰豮
 易豮豕之牙是已
汉高起于楚沛我朝兴于金陵非自南而北耶金元之
 承运非自北而南耶王莽李林甫辈非北人耶陆贽
 张九龄范仲淹欧阳修辈非南人耶王子明据其本
卷八 第 7a 页 WYG1266-0747a.png
 朝事言且知立贤无方所言未为害理邵尧夫天津
 闻鹃之说盖前知一时气数特因物而发耳愚者遂
 执以为通论所谓痴人前不可说梦也
   谱例
姓氏之所从来远矣时代变迁其上世多不可知吾所
可知之世吾尊以为始祖可也谱图界上下旁行上自
高祖下止玄孙为五世玄孙再提为九世又再提为十
三世以至于无穷图后略疏名字事迹为传各以其世
卷八 第 7b 页 WYG1266-0747b.png
列焉异姓冒嗣者不得书同姓而失其宗派者不得通
谱凡嫡长子继始祖者族人世宗之所谓大宗也继祢
者兄弟宗之继祖者同堂兄弟宗之继曾祖者再从兄
弟宗之继高祖者三从兄弟宗之所谓小宗也大宗百
世不迁者也小宗五世则迁者也世远族众其势必分
续图谱者各自其所亲之为玄孙者提焉以下系其子
孙亦小宗意也而皆以吾谱冠焉则大宗可互见也谱
掌于宗子支子各藏其副每岁必会族以读之生子长
卷八 第 8a 页 WYG1266-0747c.png
孙增书之是为谱之例云
   记先祖遗翰二首
右书四通我显祖广西佥宪府君手迹也岁月具书中
惟第三书不具岁月考之行状御赐五经四书五伦书
在景泰辛未也三书皆得之表叔吴康十丈吴则我祖
妣侄也第四书乃与长伯父无为州节判者是年显考
陜西宪副府君暨四伯父讳瑄者将赴乡举故书云尔
其末曰清慎勤曰谦恭小心虽为节判府君一时丁宁
卷八 第 8b 页 WYG1266-0747d.png
之言实吾家世守以为家法者也呜呼字心画也言心
声也思吾祖而不可得见得见其心于片言只字间则
所以感诒谋之远而念绳武之大者不在兹乎顾自宣
德至今日九十馀年希曾生而早孤得此于沦落断烂
之馀不啻殷彝周鼎而其为吾家旧物尤不易得谨识
之以遗后人
我显祖广西佥宪府君没世既久其手泽幸存者鲜矣
右奏疏洎内台诸公氏名盖景泰初为御史时所书希
卷八 第 9a 页 WYG1266-0748a.png
曾近检诸故笥装次为卷传曰先祖有善而弗知不明
也知而弗传不仁也兹疏系立朝大节非细善比也昔
柳子厚记其先友于墓碑之阴后之君子犹得考其卓
然知名者二十人矧吾祖手列一时官联氏名名公颇
多其中如钧州马公后至师宰显考宪副府君洎希曾
又先后与之同朝世讲之谊尤足徵也为后人者尚其
知此而珍藏之
   记先君奏疏后
卷八 第 9b 页 WYG1266-0748b.png
右先君奏疏先伯父渔隐先生手录者也疏在成化二
十二年奏准至今为著令弘治二年先君以陜西宪副
卒于官时先伯父尚康健痛先君功业未竟手录遗文
遗事备史氏采择距今已三十年而先伯父捐馆十有
四年矣幸此疏仅存也呜呼观此一疏而先君之建明
先伯父之友爱与我宪宗皇帝用人从善式闾封墓之
盛节皆可见矣疏已载先君集中先伯父诗文稿亦甚
富从兄龙溪教谕荣方图入梓希曾独念此盈尺之楮
卷八 第 10a 页 WYG1266-0748c.png
具见众美谨识其后俾潘氏子若孙永传焉
   恭记御赐先臣敕后
右先大夫手录宪宗皇帝所赐敕也先大夫以佥宪提
学于蜀者七载日夕兢惕恪遵圣谕一时士风丕变人
材奋兴我国家菁莪乐育之化大行弘治改元陟陜西
宪副提学孝宗皇帝复赐之敕视此敕词一同惟地方
职衔有异耳故事臣下领敕事竣则进缴惟提学敕例
得不缴今二敕皆宝藏臣家龙章奎翰增辉永世臣希
卷八 第 10b 页 WYG1266-0748d.png
曾逮事孝宗皇帝追惟两庙上宾先臣溘逝伏睹纶音
不胜君父罔极之感谨拜手稽首而记其后
   记先君遗翰后
右先君遗墨凡十帖略依岁月先后为卷时一展观永
我罔极之思礼称父没而不能读父之书手泽存焉尔
夫书谓典籍盖可以他求者也以父尝读焉而弗忍读
读别本可也乃若手迹遗训不可以他求者也苟诿于
弗忍读焉而蔑弃之非所以学箕裘善继述是恶可不
卷八 第 11a 页 WYG1266-0749a.png
读也诸帖或拾之故箧或得之故所往还家视先君静
虚集有小异者有逸不载者盖集尝更删润而此则厥
初未定之稿与一时应酬之笔耳并识卷末以告我后

   记旧谱序后
右时举潘公谱序特详三潘之所自来而谓富不能以
皆富贵不能以常贵而清者之后亦不能守其业夷考
其时尚在元初去三潘之盛未甚久也而物换星移已
卷八 第 11b 页 WYG1266-0749b.png
有不胜其慨者后百年为我朝兵火荐更无怪其子孙
寖微而世次不辨也近时上虞潘孔修宪副虽不敢祖
月林尝辑清潘遗事一编自言得默成月林二公御敕
于山阴宋君翰又得宋勋臣潘公美父子行实小像于
越城士人乃知子孙不能世守顾不若异姓之好事重
可慨也予录时举公序而复书此于后俾后之人庶几
知潘氏之故而又知所警省云
   记高侍讲送行序后
卷八 第 12a 页 WYG1266-0749c.png
右序得诸故箧残缺磨灭仅存首尾九十七字盖宣德
中我祖佥宪府君掌教于淮安府之盐城我曾祖赠御
史府君尝往游焉此其归而送行之作也若我高祖徵
士府君召问朝堂奉使江右之事独赖此序可见惜弗
睹全文而其事之始末不可知己故家遗文虽片楮只
字子孙可轻视哉
   书五贤遗像卷末寄儿绍
此五贤遗像一卷付儿绍收各像跋语乃西涯李文正
卷八 第 12b 页 WYG1266-0749d.png
公手迹公文章德业推重一世作此字时行年将六十
矣而庄重雅饬一画不苟如此观者不待望履舄聆謦
欬可以想见其为人矣后生潦草宜常捧观以自警发
倘由是而有进则五贤地位亦吾分内彼丈夫也吾独
非夫也耶绍其勉之
   宗伯童公赞(名轩号枕/肱道人)
浩乎其学之博确乎其志之卓故偶圣逢辰则猷为昭
焯而履危历坎非利害可夺完璧而归枕肱自乐兹其
卷八 第 13a 页 WYG1266-0750a.png
所以为当世名臣为后学先觉也耶
   王处士遗像赞
生彼胜国归我皇极百五十年遗像可则气清形癯隐
德之符布素恂恂渔樵为徒读书循理一乡善士馀庆
所钟视其孙子
   吴处士存恭像赞
身长而癯貌古而泽乡称善士年逾大耋仅仅治生端
木氏之货殖孜孜济物孙叔敖之阴德亲贤而贤者与
卷八 第 13b 页 WYG1266-0750b.png
之混世而世俗取则吁嗟若人三代遗直
   滁阳话别诗引
予兄柏轩先生由泰州司训擢鲁府滋阳王傅将之任
过滁话别于是兄在泰凡九载希曾以太仆寓滁亦且
八载而兄因便过滁至是盖三度矣念予与兄自幼同
学未尝一日相舍比长筮仕离合不常往往托之声诗
以写其悲欢思慕之怀则友于之情不能自已者耳鲁
有周孔遗风而宗藩仁贤吾兄此行竭诚所事以无负
卷八 第 14a 页 WYG1266-0750c.png
朝廷简任之意亦云慰矣第陟冈兴怀弗胜缱绻爰赋
一律为吾兄赠而凡平日悲欢思慕之作亦附书之以
识岁月他日同老林下歌此于山云水月之间而相与
赓和焉又将感慨今昔益敦埙篪之好云
   赤松图诗引
金华号山水佳地而赤松特胜宦游以来常往来梦寐
间顷因良工绘图携以自随每一披玩辄注目久之甲
申秋云南宪副朱子文先生来京以永州十三志见示
卷八 第 14b 页 WYG1266-0750d.png
公之永予之金华也山水之胜殆不相上下而予之弗
文不能如公之志永以志赤松则欠事也公且行爰以
图赠而题其后公其念与我同者不独山水也尚为兹
图文之
   赠叶先生诗引
予与叶师道先生自少同事笔砚而先生先大夫予之
外舅也先生劬书攻文有经世志予赖其丽泽良深三
十年来不意薄者偶试而才大者难为用兹授罗源
卷八 第 15a 页 WYG1266-0751a.png
司训非其好也亦安于命而已矣为赋一律识别
   赠凤山秦公诗引
往岁癸未希曾为南京太常适凤山秦公以大司马总
留务幸获奉颜色承謦欬以慰平生无何改官北寺方
以去公左右为恨而公寻被召为大司徒退食之馀又
幸获请益也惟公文章德业被今而垂后见乎群公赠
送之作者殊未艾也希曾拜观诸作敢缀一诗于后盖
公为天下庆而私以自幸云
卷八 第 15b 页 WYG1266-0751b.png
   治河录引
戊子之秋予奉命治河明年冬厥功告成都宪梅国刘
公督漕过济询予所从事曰盍录诸庶将来足徵乎乃
俾书史录其纲要若干篇有敕旨焉有奏议焉有文移
焉有祭告之辞焉有书若记焉敕冠诸首馀篇依月日
序次于是始末可睹矣是役也弭河患通国赋祗若皇
上德意不敢不竭其愚若夫荒度利导壹是皆本其故
而不敢以智凿云
卷八 第 16a 页 WYG1266-0751c.png
   题章贤母传后
自古母氏称贤率于其子之成立如所谓孟母盖尤彰
彰焉者余读列女传观孟母之所为教亦诚难已其自
谓夫死从子则称未亡人久矣而卒成子之大贤可不
谓难乎余尝叹古今人未必不相及而事之难易有弗
容槩论者及读章贤母传不能不重感焉母之以贤称
视孟母未知孰难乃若方盛年时赞夫子以广图厥胤
中道而丧所天又能忍死以成其侧室之子皆情之不
卷八 第 16b 页 WYG1266-0751d.png
易克也礼称妇顺备而后内和理内和理而后家可长
久说诗者谓后妃之德不妒忌故有樛木螽斯之福今
章氏孝子顺孙玉立兰茁而先世之业日昌以大微母
之贤而至是乎推母之心虽为事君者法可也独内则
也哉儗诸孟母之所处其难易又不同矣
   题李太白画像
昔人以落月照屋梁犹疑见颜色为李太白传神诗予
每读杜集至此未尝不三复想见其人一日过中丞何
卷八 第 17a 页 WYG1266-0752a.png
君汝弘见壁间画像若道家者流谛视之衣冠伟异风
神潇洒惜绡地剥落题识无存君曰此太白本来面目
也会稽东山寺旧藏此像暨王逸少谢安石灵运三像
近世为贵游摹写易去者乃元与国初所临其逼真者
宋时所临寺僧秘之世复罕见然皆非其旧也董内翰
文玉雅与其主僧善顷偕予访之主僧具道兹事爰出
本来四像于木柱中以二谢授文玉以王李授宇亦以
其最久最弊不堪顾惜耳予惟物恃形以存者虽铜狄
卷八 第 17b 页 WYG1266-0752b.png
石人不能久而不坏区区毫素乃垂若千年之久而可
睹而转相临摹者又将蔓延于无穷则四先生所为景
慕于人人必有不恃形而存者矣抑东山王谢桑梓其
有遗像宜也不知何缘有太白像史称白天宝初南入
会稽岂当时慕而貌之耶今脱木柱之藏装饰一新后
之观者尚有以验杜诗之善于传神云
   跋林都宪察院题名记
院署之有题名俾可考也可考则其人其政其名位所
卷八 第 18a 页 WYG1266-0752c.png
到勋业所就有不容以掩者而劝戒彰矣大中丞长乐
林公家藏此刻乃广西察院所为题名者也公在弘治
中尝以御史按广西去之二十载遂以右都御史总督
两广回视列名诸君子上下百馀年间勋名赫然无出
其右者盖公之盛固不待是以传而是刻将藉公以为
重然犹手之不置抑以自考也此古人不自满假之心
而公之所以过人者欤宜其位益崇功益懋勒鼎彝而
垂竹帛不特斯名之题而已也往时公佥浙宪某在诸
卷八 第 18b 页 WYG1266-0752d.png
生中受知最久敢附其说以致景仰之私
   跋林都宪平蛮奏凯卷
大都宪长乐林公弘治中以御史按广西决策运筹削
平诸蛮一时能言之士相与歌诵之题其卷曰平蛮奏
凯后公累迁今官奉敕巡抚两广遂总军戎之务焉盖
公胸中甲兵素所蓄积当时歌颂之者已卜其有今日
矣孔子尝谓有文事必有武备又谓不出樽俎而折冲
千里公得之矣视彼佔毕陋儒平居诵说唐虞仓卒不
卷八 第 19a 页 WYG1266-0753a.png
能一时退敌者岂亦吾夫子之教使之然耶三复兹卷
不能不为之太息
   跋先世遗翰三首
我显祖广西佥宪府君景泰初为山东道监察御史手
书弹章洎圣旨移文凡二通希曾近得之从子燧拜观
之馀敬装为轴归之俾谨藏焉昔冢宰钧阳马公序我
祖哀词有云文升登景泰辛未第亦拜是官得从先生
之后者数年先生正色立朝风采凛然凡院中陈大事
卷八 第 19b 页 WYG1266-0753b.png
劾大奸奏疏弹文多经先生之笔观此则当时疏草宜
不止是惜散逸无存俾我后之人懵于世德可胜痛哉
燧于我祖为曾孙实吾门继曾之宗传曰公侯之子孙
必复其始燧尚懋之
我伯父渔隐先生早承家学攻古文歌诗雅意泉石不
求仕进故形之声诗率皆冲淡萧散而无枯槁迫促纤
靡豪誇之病所著有应酬稿湖蜀纪行录其子龙溪教
谕荣悉携之任而其孙燧复辑逸稿四篇如右盖手迹
卷八 第 20a 页 WYG1266-0753c.png
也希曾伏读仰思恍乎耳诲言而目仪范也敬识数语
以泄其悲且以嘉燧之念尔祖云
右三书我显考陜西宪副府君手迹也一上我祖妣诸
父一与我从兄一上我渔隐伯父当时孝友之诚宛然
可睹从兄之子燧乃能什袭久藏间以视希曾呜呼吾
亲远矣罔极之恨曷有穷已昔人有言读孔明出师表
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读令伯陈情表而不堕泪者
其人必不孝矧在其子孙耶三复之馀抆泪识此以授
卷八 第 20b 页 WYG1266-0753d.png
燧燧于此将感发焉不亦吾门贤孙子哉
   跋宗谱记后
予之为谱不能上溯三潘而祖其所当祖断自所知八
世祖者为始祖矣犹恐其无以自别而久而复混也则
因高祖始居双溪定为双溪潘氏宗谱夫万派同一源
也而必祖其所知必别其始居何也亲吾亲也亲亲而
疏可推也故曰人各亲其亲然后不独亲其亲此理一
分殊之旨也
卷八 第 21a 页 WYG1266-0754a.png
   跋圣教序后
右唐太宗作圣教序高宗作三藏圣记各有荅沙门玄
奘书附其后又附玄奘所译心经皆沙门怀仁集晋王
右军书咸亨三年刻石今在西安府学咸亨距今八百
五十年矣此帖予家故藏相传已百年字体遒劲不失
右军笔意可宝也
   跋定武兰亭帖后
右定武兰亭真本自唐太宗得右军手迹命欧阳询临
卷八 第 21b 页 WYG1266-0754b.png
摹勒石久之流落定武复失于宋之南渡翻刻纷纷而
定武本多𧸛矣我朝宣德中东阳何公士英为两淮盐
运使浚井得之世复鲜知正德戊寅淮阴胡汝愚来尹
东阳从何氏榻数本贻予千年名刻一旦快睹其五字
劖损仰字如针眼之类悉符诸家辨證而字画之佳夐
异他本则不俟辨證而可知为真定武也
   跋孟英三碑后
右宋僧孟英篆千字文乾德三年刻石其十八体书刻
卷八 第 22a 页 WYG1266-0754c.png
于乾德五年其篆偏旁字源又刻于咸平二年而书法
之工则当时陈希夷诸人歌诗洎郭忠恕书非溢美也
三碑皆在陜西此乃弘治初先君以宪副督学时所榻
家宝也
 
 
 
 
卷八 第 22b 页 WYG1266-0754d.png
 
 
 
 
 
 
 
 竹涧集卷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