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六
卷六 第 1a 页 WYG1266-0714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竹涧集卷六
            明 潘希曾 撰
  序二十六首
   秋日写怀诗序
诗三百篇尚矣而非必始诸此也歌非必始诸虞谣非
必始诸尧之时则诗也者古今人心之形也谓诗始诸
心可也是故观乎其诗可以知其人矣古人发泄性情
卷六 第 1b 页 WYG1266-0714b.png
矢口而成抑扬短长恊而成声皆不得已而鸣非如后
世规规为之者自楚骚一变为汉魏古诗再变以极于
唐律若苏子卿陶靖节少陵昌黎诸君子名节志义郁
中发外卓然名家矣学之者或不得其心其有至焉者
鲜矣草窗童廷瑞先生以秋官大夫请老一日过余出
其使蜀时秋日写怀诗若干首属引数语余三复而叹
曰是虽托于唐音何其善鸣性情也抑将有郁于中如
昔之君子乎何以至是也先生读书三十年逾四十筮
卷六 第 2a 页 WYG1266-0714c.png
仕未六十即角巾林下将必有郁焉者乎诗始诸心请
质之先生
   閒庵诗序
閒庵潘翁徽之隐君子也其居在婺源山谷间有田园
之饶泉石之美竹树荫翳鱼鸟上下翁乐之可以忘老
日惟携琴杖藜命酒赋诗或课子弟读古人书优游卒
岁他无复事事因自号閒庵云弘治壬戌子珍玉卿举
进士大夫士与游者胥为赋之既成帙属序于予乃有
卷六 第 2b 页 WYG1266-0714d.png
感焉余郡贰守玉汝先生者翁从子也其心廉而静其
政平而裕余昔从游也久乃今与玉卿为同年复见其
有兄之风岂文献旧邦士之生乎其间者类多贤耶抑
家传尔耶世之扰扰匆匆以没齿者何限翁独自处于
閒贤于人远矣其子若侄克世其德以效于用顾岂无
以哉余闻作德心逸见大心泰逸且泰而后天下之物
不足以挠吾斯閒矣是虽居官致理可也独隐居也哉
昔老庄以虚无为閒祸天下者也巢由以离遁为閒遗
卷六 第 3a 页 WYG1266-0715a.png
天下者也翁之閒适乎理趣要非异端者流而佳子侄
又推之以恊赞皇化视彼一于遗世者孰优耶余方庆
世之太平无事而翁之庵之得以终于閒也是亦诸赋
诗者意也
   三觐图稿序
贰守婺源潘先生往者以名进士令湖之蕲水循例凡
三入觐朝廷凡三锡敕谕先生祗若休命既终厥功间
尝誊黄成帙仍绘见贺辞三图于首而以当时诸纪行
卷六 第 3b 页 WYG1266-0715b.png
诗附焉总题曰三觐图稿阙廷想像于丹青纶綍昭回
乎简册而大篇之舂容短章之寂寥具见其感时抚事
之实近以示某俾序之予见近世为县令有能称者一
再入觐率被徵书取显官去之惟恐弗亟乃若久任而
后迁既迁而不忘其初在行役无独贤之叹慕君而终
身焉者不其尤难哉先生清节惠政茂著蕲阳直以情
性冲淡廉于取名故三载一觐觐且至于三而当路未
之甚异也久之序迁今官或将热中焉先生方惧弗称
卷六 第 4a 页 WYG1266-0715c.png
手录敕文朝夕披阅盖将推其作县者以倅郡大其惠
蕲者以惠吾婺也其冠以图者所以系其恋阙之忱而
附之诗者又以歌咏其勤苦焉若先生者可谓笃于忠
爱矣抑诗言志凡诵子美诗者必怜其忠也先生诸诗
发乎心声之自然是以词气萧散兴寄悠远有感慨而
无怨尤焉要当与知杜者论然后信余言之非誇而先
生之平生庶乎可识矣
   送武义令刘引之入觐序
卷六 第 4b 页 WYG1266-0715d.png
今天下司府州县之长率三载一入觐朝廷察其治行
而劝惩加焉其事与古之述职试功一也县亲民而属
府𨽻司司府之令必由县以下于民簿书丛委催科不
息听断无虚日而送迎疲道路猾胥奸民窥伺舞弄而
上之人又从而掣其肘令之职盖其难矣吾婺为江南
剧郡凡领县八其间号难治莫如武义彭城刘引之令
武义之三年当入觐其僚属请余言赠之初君受命阙
下余获倾盖焉观其器宇宏深言论慷慨真有丰沛豪
卷六 第 5a 页 WYG1266-0716a.png
杰之气非若拘拘章句儒者固已知君之才不患其难
矣自下车来果能沛然处之刑简政清徭均赋足强者
服慝者革声实流布而上下安之余然后叹县无难易
视令为难易令无难易视人品为难易抑又自信管窥
之无谬也君行涉赤墀觐天颜吏部考绩与天下循良
吏当无多让朝廷三考陟明具有成宪亦且还君以终
惠其民矣二三君子奚用怅兹别哉于其请姑道余之
尝知君者以观其成
卷六 第 5b 页 WYG1266-0716b.png
   赠潘守固授阴阳正术序
金华潘守固拜郡之阴阳正术正术亦流官也而行县
视事不出乡郡人皆华之士君子与游者且喜其学见
用也友人陈正之属予赠言惟圣人开物成务莫大乎
阴阳理与数非二物也后世泥于术数而吾儒燮理之
用漫不之省司马迁父子论六家之指遂以儒与阴阳
并列则世儒之不道阴阳阴阳家者之不得自附于儒
非一日矣尧命羲和主历象而庶绩熙舜命重黎司地
卷六 第 6a 页 WYG1266-0716c.png
天而人心正周以太史正岁年卜日冯相氏掌岁月辰
日二十有八星之位保章氏辨吉凶观妖祥降丰荒之
祲象而六典始备是皆具乎吾儒之书而阴阳之为说
卒莫能外焉乃若忌讳之拘畏妖诞之降格禄命风角
之祸福泯泯棼棼偏泥乖隔彼阴阳者岂端使然哉今
京师钦天有监诸郡邑阴阳有学小大执事皆务得人
以称国家稽古若天之意守固推于乡举于有司受秩
于铨曹以归其知厥职矣乎律有渎神明事邪术妄言
卷六 第 6b 页 WYG1266-0716d.png
祸福之条非独法吏之所当知也守固其尝考之乎夫
职苟思称则虽抱关击柝不可轻道苟可以行则固不
必发策决科横金纡紫而后为快守固通傥喜文儒其
知所从讲久矣其能本之经参之律以效厥官也审矣
儒者燮理之用虽未可轻语而明夫人以息邪慝于一
方亦深有望焉余既重陈请又嘉守固不徒幸乡人之
华而将无负乎士君子之喜也乃为之言
   赠福建佥宪婺源潘公序
卷六 第 7a 页 WYG1266-0717a.png
今天子嗣大历服万邦奔走称贺吾金华则婺源潘公
以别驾至公未至旬日天子特简命为闽宪佥事方兹
拜表成礼将奉敕之新任凡吾乡之仕于朝者喜其来
而荣其行胥图所以赠或曰公读书起家进士历郡县
凡几书最有文学有政事贤劳二十馀年所至不挈家
尤有清苦之节是以不近名而名自随不徇人而人自
知圣王御宇首膺显陟缙绅士罔不竦听改观盖公之
被遇于斯为盛而其所树立亦至此而有徵是则可庆
卷六 第 7b 页 WYG1266-0717b.png
也已余曰以是庆公非公所庆也士君子生天地间要
自有所树立而遇不遇所性弗存焉惟夫生于其乡而
风流习染之有自仕于其邦而兴起持循之有地则固
其所深愿而不可得兼者婺源朱子阙里也其山川清
淑之气磅礴而无穷故家遗俗文献可考公毓秀其间
沾溉膏馥不啻孟轲氏近圣人之居而私淑焉者矧今
往按全闽又亲履其讲学过化之地当时武夷诸精舍
与考亭诸书院而今尚无恙否其为政规模布在同安
卷六 第 8a 页 WYG1266-0717c.png
其施诸临漳者尤详不识甘棠犹蔽芾否其所料简诸
书在经史阁所刋四经四子在漳郡视今世所行书亦
有可参互否公于是重有感焉则所谓生于其乡而风
流习染之有自仕于其邦而兴起持循之有地兼得之
矣仕优而学则古今考验皆有定见而体者益明学优
而仕则施为依据皆有成法而用者益大昔朱子不遇
于时未究其用公其将遇于今而益弘厥施矣乎夫如
是亦不足庆乎或曰诚哉子之言第有一焉公之佐吾
卷六 第 8b 页 WYG1266-0717d.png
郡于兹八年吾民之德公亦与日积一旦夺公以去而
吾党顾为是言如吾乡吾民何于是相顾怃然若有不
能不介于怀者请书以为公庆而并以识吾私
   赠进士陈君正之授浏阳令序
有地百里而为之长今之令尹犹古之子男尔古者民
淳事简诸侯各君其国各子其民所为达于天子不过
六年一述职十二年一巡狩而已故其势易后世民伪
日滋文移旁午农桑学校赋役狱讼盗贼之务去古奚
卷六 第 9a 页 WYG1266-0718a.png
啻什百而县领于郡𨽻于监司风旨意向稍有异同即
不能以自达故其势难故事大县非名进士不轻任及
任而著政绩有旌异有徵取寻进而职部台高官膴仕
自此升矣士由进士宰百里膺简任而负期待有子男
之国而处其所不易此其官岂不贵而道岂不可行哉
进士陈君正之令湖之浏阳或曰庞士元非百里才蒋
琬为广都众事不治盖才大难为用而清庙之器或非
穷乡下邑所宜以正之宰浏阳交游私惜之余谓不然
卷六 第 9b 页 WYG1266-0718b.png
古之君子体具用周而无所择于官后之君子学力弗
逮而资禀用事故有能有不能矧一邑者天下之式经
济之士固宜究心者也彼卑之而不屑为易之而不思
所以为者皆非也正之硕学远抱有通敏才盖知令之
不可易而尽心厥职者他日湖南称循吏第一必吾正
之也台端拜监察御史有入自湖南者必吾正之也正
之先大父宪使公文学政事有名于时先君宪副公实
同朝焉而余于正之学同业仕同时契好厚矣于其别
卷六 第 10a 页 WYG1266-0718c.png
宜不能无惜若其被命出宰盖将为朝家得人庆为一
方得父母庆而奚以惜也正之明年当述职再逾年当
被徵书官内台所为相过从相砥砺以恊赞太平吾党
可翘足待则其别又奚以惜也于是崇酒载肉相与祖
饯之且以斯言谂之正之以为何如
   送蒋廷元游南雍序
丹阳蒋廷元应贡至京既廷试将卒业南雍同官汤君
仁甫谓余曰廷元吾友也吾宦游诸乡人图赠之言以
卷六 第 10b 页 WYG1266-0718d.png
壮其行以勖其有成子知我者虽未知廷元愿为我一
言廷元世儒家兼邃轩岐之术或以医显或以儒仕凡
十三四传而姓益著廷元又蒋氏佳子弟也种学绩文
有志当世虽场屋数奇而不怨不怠今方游南雍友天
下士以博其所见闻而要其所成立其所存可知已今
世士如廷元子苟知之虽弗吾以犹将喜称焉而顾独
吾靳哉余惟范文正公有言大丈夫不作宰相当作明
医以活天下则医与儒非二道也儒之用调燮元化整
卷六 第 11a 页 WYG1266-0719a.png
齐庶政而民得其所医之用护植元气攻劫众疾而身
得其安顾其事有大小功有广狭而所为利于物者岂
有二乎哉古之人急于利物故不得为宰相宁愿为明
医彼为宰相而不足以济世固不若为明医而足以济
人之为愈也廷元之于医余不知其得于家廷者何如
而独种学绩文有志当世盖亦舍其小者狭者以就其
大者广者至于场屋数奇不为世用谓宜反求诸医以
姑酬其利物之心可矣乃确有定守而得失利钝不一
卷六 第 11b 页 WYG1266-0719b.png
动其中轻数千里来贡京师又轻数千里往游南雍观
其志若将必得其愿欲而后已者余闻贫贱忧戚天所
以玉其成而古人当大任往往出于劳苦拂郁之境他
日收晚成之功以弘医国之用者安知不在廷元耶传
曰三折肱知为良医又于廷元之行卜之
   送进士徐君朝仪序
皇上敕礼部采辑中外事迹修先朝实录礼部请简有
学行进士分遣天下于是永康徐朝仪使池庐诸郡大
卷六 第 12a 页 WYG1266-0719c.png
夫士知朝仪者咸荣之濒行徵余言赠之余惟君子处
世必有出乎人之所难而后能擅夫人之所荣斯其可
荣者在我而外物之烜赫不与焉夫自成周宾兴之法
易后世得人莫盛于进士一科士由庠序举于乡升于
春官而后进于天子之廷率千百之什一其选既精则
其才愈难而进士于是乎荣于人人孔子谓诵诗三百
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而先王遣使臣必曰每怀靡
及曰周爰咨诹盖宣德达情非有用之学鲜不辱君命
卷六 第 12b 页 WYG1266-0719d.png
者其事既难则其遣不轻而使命于是乎荣于人人若
夫史氏之学世又孰不荣之亦孰不难之昔司马迁以
不羁之才足迹殆遍天下网罗放失考论行事卓然成
一家言而后之君子犹或病之然而卒无以及之者史
固岂易哉朝仪学举进士才堪史命而是行也访求采
摭实与史氏之责焉所谓必有出乎人之所难而后能
擅夫人之所荣者朝仪有焉虽然难事之在人无穷而
荣名之加已未可以遽足故以自强不息为德业不尤
卷六 第 13a 页 WYG1266-0720a.png
难欤以令闻广誉为文绣不尤荣欤是固吾儒所为无
待于外者而朝仪所自勉也彼恒情之所荣而众人之
所难抑又其馀也朝仪余益友乡举同年故因大夫士
之荣其行也为之申其说而复以其至者望之
   赠平原令李仲实序
迁安李仲实以乡进士分教忻州既考最擢山东平原
令同官王君汝温一日告余而属为赠言余未尝倾盖
仲实而知王君实深君端人也取友必端故弗辞为之
卷六 第 13b 页 WYG1266-0720b.png
言窃惟循吏之赖于民关于治理不为轻矣始传班史
者龚黄诸守相而已再传范史而后荀陈诸令长有闻
焉岂古之时为吏者多循故难指名而先汉之时为令
者犹多循故未可一二举耶夫亲民者莫如守而于民
最亲者莫如令守与令未有能轻重之也顾为守者崇
以专而为令者卑以详惟卑也则张弛举措恒见掣肘
惟详也则详者览者荅者判者智揣者心计者又往往
不暇给守令之难易于是乎有间哉平原古齐郡地夫
卷六 第 14a 页 WYG1266-0720c.png
子谓其一变至鲁再变乃能至道盖自太公之教坏于
管仲而夸诈馀习至汉犹不变今欲变而之道其难易
未知视昔何如夫令不易称也平原不易治也畀以不
易称之职而委之不易治之地朝廷待仲实者甚不易
也仲实其易之耶其将沮于其不易耶昔者刘宠令平
陵民怀其仁韩韶为嬴长贼相戒不入境嬴与平陵皆
咫尺平原而二子者固登名循吏者也今仲实职似地
邻古今人岂必不相及也虽然二子未闻道也未及乎
卷六 第 14b 页 WYG1266-0720d.png
儒也儒之用不但如循吏而已也余闻仲实儒者其闻
道久矣往教忻州士多化之今推以治平原也民独不
然乎余方庆齐之俗将变而之道也他日史氏传之与
汉之循吏并俾天下后世知循吏足以安民息寇而闻
道者化民成俗也不其盛哉仲实其毋迂吾言
   寿封君王翁序
天地久长之气得之则寿故物有松柏龟鹤而人有耆
老耄耋然物无知而人有欲物苟寿焉斯已矣人幸而
卷六 第 15a 页 WYG1266-0721a.png
寿则非富不养非贵不荣非逸不乐必兼得而无遗焉
然后能足其愿欲故天之于物也易为功而于人也难
为力昔者楚邱垂老不免于贫贱季子位高金多而不
终帝尧忧寿多辱忧富多事周大夫有位而叹贤劳岂
非造物无全功而事固不能尽如意耶故人之愿欲寿
考而享富贵逸乐而无所系累者古人不可得而兼矣
世之君子于古人之不可得兼者而或得焉独非所值
之至幸者乎吾婺封刑部主事王翁寿跻六十子铨秉
卷六 第 15b 页 WYG1266-0721b.png
衡以系官京师未遂归宁乃属余言将寓归为寿余违
乡未久念翁往时矍铄喜徒步目瞳渐方色若孺子雅
歌投壶终日对宾客弗倦有以知翁之寿盖未艾也翁
诸子贤而克家秉衡以清才粹学致身天朝用是家累
千金而奇赢会计之务一无所与跬步未始出乡井而
封官如其子所谓寿考而享富贵逸乐而无所系累余
方为翁喜幸羡慕之不暇亦复何言虽然天不可必而
在人者可必圣贤或不得其常而君子惟语其常翁天
卷六 第 16a 页 WYG1266-0721c.png
性孝友与物无忤读书乐善以义方成诸子古所谓乡
先生者翁其人也则夫得全于天而足其所愿欲盖有
德集福之验也他日逍遥上寿而子之荣养益致其极
皆理之可卜者请以是寿翁并为翁祝且用告乡之人
俾登堂觞翁者不徒幸其得于天而深慕其有诸已焉
亦或锡类之一助也
   赠湖州太守何侯序
古者天子所与分国而治者有诸侯焉后世罢侯置守
卷六 第 16b 页 WYG1266-0721d.png
而良二千石实与天子共理世称郡守古侯伯信矣然
周之时大国不过百里其次七十或五六十今天下百
里之制皆县也郡之制其为县凡几也此小大之势也
圣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而今之从官者易地而治
计日而迁视彼世守其国以服习其民者果孰难易耶
夫以郡守之贵与诸侯等且势大而时难君子之立乎
其位苟非志定而才副者孰能不夺于富贵而使德泽
加于民声实流于人哉湖守何侯奏绩京师同官陈声
卷六 第 17a 页 WYG1266-0722a.png
伯谓余曰侯闽人举进士历官两京守吾湖且三载其
度廓然以宏其德温然以厚其政平易而规法不废故
民乐而安之台臣尝荐于朝天官卿兹复书最盖不惟
湖人德之而当路亦知之举朝皆信之乃今旋旆吾湖
吾幸湖之人获终惠也余闻而叹曰是所谓志定而才
副者非耶何其德泽如此声实如此不夺于富贵如此
士方穷时以勋名自期慷慨发愤真若可致洎其得志
往往汩没于声利而卒无以表见于世或者有立而弗
卷六 第 17b 页 WYG1266-0722b.png
逮不能用大而济斯则志才不足之过也以侯之所树
立卓卓若此其志与才过人远矣即使由郡国而推之
藩服由藩服而推之天下又恶有弗胜者哉古之诸侯
入为王朝公卿汉三公擢自守相是亦今日朝廷用人
之典也声伯忻然应声曰吾固以是望侯矣愿属笔为
侯赠
   王氏家谱序
嗟乎世之人孰不爱其身惟目前之图而不重其本轻
卷六 第 18a 页 WYG1266-0722c.png
其身者也抑孰不爱其子孙规规身后之利而无以维
系其心弃其子孙者也枝干峥嵘必植其根而后千花
万叶于焉以荣天下未有本拨而末茂者独木乎哉是
故祖父吾本也兄弟其枝干子孙其花叶也吾父之视
吾兄弟犹吾于子也吾祖之视吾从兄弟犹吾于孙也
自鼻祖至于耳孙愈远愈分而气脉所贯固一本而无
二世之人惟不知本也是以骨肉之亲至同途人喜无
庆而戚无吊也平居不相得而患难不相拯也贵且陵
卷六 第 18b 页 WYG1266-0722d.png
贱也贫且忮富也将其身之不保而欲以及其子孙不
可得也家之有谱所以重本始而维系乎族属君子之
善爱其身与其子孙舍是无所用心矣古者因生赐姓
胙土命氏使民有别而不混又立大宗小宗之法使民
有所统而不离后世宗法废而袭冒兴益以淆乱其犹
可见先王之遗意者惟谱焉耳隋唐间谱掌于官五季
以来其法复废士大夫之家间能为之而或旁援贵显
以为荣驾空于不可考之世以自诡则又愈失古之意
卷六 第 19a 页 WYG1266-0723a.png
而亦奚用谱为哉余友王秉衡自其祖寿四翁居婺之
北关子姓繁衍蔚为吾乡望族秉衡惧其族大而难合
也则谋为之谱王在晋宋间江东最盛浙之诸王多其
苗裔秉衡皆不敢取信断自所知寿四翁以下凡七世
图其宗系疏其字名生卒之详为谱昭穆秩然可考呜
呼是殆有识而合于古者乎秉衡名铨举进士历官刑
部员外盖亢宗者也而用心若此其贤于人远矣夫为
人后而能使先世之祀有所藉以延于无穷者孝也使
卷六 第 19b 页 WYG1266-0723b.png
夫人皆兴于孝天下不几于治乎余窃有意于斯观秉
衡之为而重感焉故乐为序之
   送陈教授先生序
涤斋陈先生以选部推择教授于金华九载当奏绩上
京士大夫华其行而重其去也则思以言赠顾谓予曰
先生自此升矣吾党之小子谁与造就风俗谁与陶成
吾侪里居奚所游从而咨访于其别不可无言予惟儒
者学古通经砥砺名节固将有益于斯世斯人非徒善
卷六 第 20a 页 WYG1266-0723c.png
其身而已故用之朝廷足以尊庇用之郡邑足以承宣
或者不为世用亦必传道授业以淑诸人人是故孔圣
思裁狂简孟氏乐育英才而说者谓教泽所及顾有大
于守一官效一职者皇家化民成俗设国学以教于上
设郡县学以教于下师有官弟子有廪非如昔之圣贤
不用于世而自相授受者也其任不亦重乎其遇不亦
幸乎先生以明经举京闱两典郡邑教事老成学行为
时推重循资而升必得太学右职所谓作人才而励风
卷六 第 20b 页 WYG1266-0723d.png
化者当为天下庆不当为一邦惜也若夫游从咨访之
私固人情也予亦奚以释诸君
   南封录序
正德七年春希曾以刑科右给事中奉天子命偕翰林
编修湛君若水持节往封安南国王人赐上公服一袭
荣使远也明年正月入其国授封行礼信宿而返盖自
京师至广西之凭祥水陆万里然后达于安南而安南
之往返仅二十日耳又明年复命上锡宴于光禄劳行
卷六 第 21a 页 WYG1266-0724a.png
役也仰惟皇明统一海宇九夷八蛮重译献琛西南海
峤诸国惟安南尤秉礼我国家待之特厚若其嗣世袭
封则宠以诏敕赍以冠服而将命之使必简侍从文学
之臣充焉皇上之所以诞敷文德惠绥远外者何其盛
哉希曾空疏蹇拙谬膺是行仰仗王灵不烦专对从容
指授而使事毕矣重惟遭际明时目睹盛事历万里绝
域幸不辱命不宜泯焉无所纪述乃取在安南所赋诗
歌二十二首回京奏疏一通手录为卷又以安南国王
卷六 第 21b 页 WYG1266-0724b.png
诗二首书二通陪臣诗五首缀之卷末题曰南封录序
而藏之凡山川之迂险风土之奇诡与夫往来交际之
始末一览可见古者太师陈诗以观民风采之里巷歌
谣春秋以狄视秦而车邻驷驖诸诗三百篇取焉是录
也予不得以浅俚自嫌且俾外国之什得附见者固不
以夷而弃之也择焉不精览者庶无我疵
   东园看月诗序
正德甲戌中秋前一日阁老西崖先生李公即所居之
卷六 第 22a 页 WYG1266-0724c.png
东园开樽肆筵召其门人司业鲁振之少卿张汝吉太
史赵尔锡李宗易通政李守正王时芳宫允李梦弼洎
希曾为看月之会于时久雨新霁残暑已退夕阳落阴
凉风时至公坐诸生于左右或论文或诵诗或观古书
名画时一命酒以待明月之出少选栖鸟渐集暝色四
合独鹤唳空冰轮皎然于林薄之上公仰视久之忽顾
谓曰嫦娥差瘦一分秋仲鲁尚记忆否此盖希曾十三
年前从公阁试八月十六夜赏月句也于是诸生起为
卷六 第 22b 页 WYG1266-0724d.png
公寿因自相劝酬振之雅故善饮独举公去岁中秋诗
作楚调歌之歌毕请用韵纪兴公顾坐客八人俾各占
一字为句首濡笔引纸就月下书一律命属和焉酒罢
漏下三鼓矣后希曾谒谢公又请得连夕所作乃并公
招饮手柬装为一卷而以诸属和诗附焉庶用备他日
故事惟公文章勋业固已被今垂后学士大夫莫不尊
信而师资焉顾当谢政引年之日于门下士犹且不忘
汲引至于片言可采历十馀年之久尚挂齿颊是固公
卷六 第 23a 页 WYG1266-0725a.png
之盛德而其所为诱掖奖进者不识当何以副也诗曰
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公之录善也又曰肆成人有德小
子有造公之乐育也希曾谬托龙门无所底就特序其
事以自识
   赠御医吴先生还乡序
御医吴晦叔先生谢事南还于是年七十矣而聪明矍
铄若后生且戒行吾乡里之仕京师者饮饯于其邸酒
半客执爵而叹曰贤哉先生去就若先生亦诚贤矣乃
卷六 第 23b 页 WYG1266-0725b.png
顾谓余曰赠言之谊以属子余惟贤者处世身为先用
次之身必有以立用必有以及物故学术以立身也宦
业以及物也其或所遇不齐所就虽异二者无歉焉可
也是故太上则周孔之事其次以职其次以艺贾谊称
古之圣人不居朝廷必在卜医范希文谓大丈夫不作
宰相当作明医活人其理同也正直平荡之道塞世途
多艰贤者益难为全为其大而莫之全孰愈为其小而
终始之全也先生故业儒尤精于医成化间被檄供太
卷六 第 24a 页 WYG1266-0725c.png
医院事寻擢本院吏目进今官首尾凡三十年所活都
人士不可胜计朝廷眷遇方隆而先生恳辞以老其亦
知退而全身者耶其亦小试而毕其及物之志者耶夫
贤者心事未易测识汉二疏之去使人叹息称道于千
载之下廉顽立懦有遗风焉则史氏之言为之张本也
先生归矣他日知先生者或有徵于余言
   赠长沙府推官项君序
余乡项君瑞周以太学生试天官颖出侪辈拜湖广长
卷六 第 24b 页 WYG1266-0725d.png
沙府推官余暨陈大理冯进士则君之执友且联姻若
周侍御应职方亦君瓜葛若徐秋官陆武库唐侍御胡
江夏朱邵二进士皆与君有场屋旧若陈李二上舍又
同君偕计者于时咸在京师初君未至时吾党思乡里
之彦必曰瑞周思士之笃学清修出可守官而处可敦
俗者必曰瑞周怅怅焉惟恨其至之晚比至则倒屣迎
之下榻馆之恐后每公退宴集秉烛夜阑相与道故旧
商古今靡不心醉形忘不啻畴昔之处乡曲也君承檄
卷六 第 25a 页 WYG1266-0726a.png
当之官吾党属余赠言余惟长沙为湖南大郡领州县
十有二山深土旷江右川洛之民多流其间里族杂而
狱讼繁视旧志所谓民朴而淳者有间矣国家设推官
以听一郡之讼其任甚重君治长沙实重且难虽然余
闻诸子思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获乎上
有道不信乎朋友不获乎上矣君信乎友若是其于获
上治民何难哉易称君子以明慎用刑书称惟刑之恤
又君素所诵习者举而措之吾知长沙无冤民矣请拭
卷六 第 25b 页 WYG1266-0726b.png
目以观其成
   滁阳赠言序
滁介江淮之间阻山抱涧舟车罕通唐以前未显也宋
欧阳子作守文章节义竦动一世游观品题形胜拔出
自是名人韵士往往闻风愿游而天下知滁矣迨我皇
明实登畿辅寻建太仆寺总摄马政则以其地为桃林
华阳而天闲之往来冠盖之南北日交乎滁之阳矣盖
滁之遭莫盛于今而欧阳子之遗迹过而访者益多于
卷六 第 26a 页 WYG1266-0726c.png
昔山川显晦固自有时哉正德丙子希曾由谏司来贰
太仆吾兄柏轩先生适分教于泰滁泰相去仅三百里
而各縻于官猝难会晤或托音书或形梦寐不胜陟冈
之感乃丁丑秋吾兄便道过滁数年悒郁一旦倾泻爰
命软舆从以殽酒相与登丰山入琅琊追醉翁之风流
漱玻瓈之洁清于时秋高木落风日清朗樵歌鸟哢如
倡如和游兴所极不知日之既暮于是环滁之景尽在
心目而友于之情亦少慰其一二独非幸哉已而吾兄
卷六 第 26b 页 WYG1266-0726d.png
将还泰同寮诸先生咸赠以诗更倡迭和积成巨卷题
曰滁阳赠言惟诸先生之作铿锵振发金舂玉应所以
侈山川之奇观嘉天伦之乐事揄扬借誉蔑以加矣独
念予兄弟自幼侍先君宦四方未尝一日相舍既长筮
仕各自为途离合可胜叹哉昔苏子由与其兄子瞻相
约早退为閒居之乐子瞻亦谓宦游相别之日浅而退
休相从之日长顾予与兄今虽未敢言私幸齿发未艾
后乐有日则兹别也安知不为终老之聚晤而兹游也
卷六 第 27a 页 WYG1266-0727a.png
安知不为故园之美谈耶予既属和卷末复序此以俟
   五山先生吟稿序
五山先生宫保大司马何公吟稿凡六卷其子南京太
仆寺丞汝弘所辑也将锲梓俾希曾序诸简端公少有
异质博涉经籍其为诗矢口信笔多不属稿即属稿亦
漫不置意或至焚弃其中之所存盖有大焉而于诗若
未暇数数然者故汝弘所辑止此公起家进士历事三
朝垂五十年守令之民庸风纪之贤劳藩服之桢干卿
卷六 第 27b 页 WYG1266-0727b.png
列之股肱经纶匡济思日孜孜洎参留务典本兵值时
多故尤极劳瘁故其发之乎诗率皆随事应酬一时兴
寄之作固不暇岁锻月鍊句拾而章缀之也卒之泽生
民功社稷名竹帛而其稿之仅存而可见者又皆和平
畅达有非苦吟雕虫之士所能及焉呜呼古之所谓大
臣者类如此士果贵于多言乎哉公吾浙人先大夫辱
交焉希曾顷居谏司获侍论议兹又与汝弘为同寮仰
先达之风烈且嘉汝弘能传业也乃不辞薄而序之
卷六 第 28a 页 WYG1266-0727c.png
云尔公居新昌之五山学者称为五山先生因以名稿

   潘氏家乘序
乘所以载也家乘者家之所载凡以论撰其先世传之
后人者也古者诸侯世国卿大夫世家有家之事国史
载焉国史亦有谓之乘者焉后世世禄废而谱状犹掌
于官五季以来其法复废世之君子乃家自为乘乃天
理人伦之不容已者而可以义起也惟我潘氏世居浙
卷六 第 28b 页 WYG1266-0727d.png
东遗文往事久而散漫于是窃不自揆编家乘八卷首
以累朝诰敕之典次以吾宗世系之谱而凡铭状表传
祭挽赠送之作亦附焉顾子寡陋无似采掇未备其事
虽核而文不能无阙矣为之叹曰呜呼此一家之书也
而关系之大不独于一家而已也是故睹纶綍之昭回
则思笃忠贞审宗系之联络则思崇孝弟诵文辞之纪
述则思济世美如是而孝不可兴忠不可移俗不可化
者吾弗信也语有之求忠臣于孝子之门又曰人人亲
卷六 第 29a 页 WYG1266-0728a.png
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夫然则兹乘岂徒为一家之书
哉潘氏之子孙尚念之哉
   送思州太守俞君序
俞君一中由后军都督府经历擢守贵之思州且戒行
会廷臣伏阙争大礼皇上震怒大臣罚俸者二十馀人
百执事逮杖者二百馀人中外凛凛相视莫敢发一言
君独抗疏请恤已故宥垂亡则威福并行凡怀忠者无
复以言为讳皇上霁威答之于是言路复通圣人不忍
卷六 第 29b 页 WYG1266-0728b.png
人之心益明我国家无疆之休端在于此而君之忠诚
激切首批逆鳞不亦戛戛乎其难哉先是幕府蒋君某
辈谓予与君同里闬雅相友善以赠言见属予时方自
讼且为君危之未遑也幸君之言足以悟主大夫士靡
不深嘉而乐道之予其可终无言乎嗟乎君子之于天
下也诚未易也才气弗充则弱学识弗到则闇谙练弗
熟则妄弱则见义而慑闇则迷先几而不知妄则举动
轻率而颠踣随之如是而欲有为于天下诚未易也君
卷六 第 30a 页 WYG1266-0728c.png
视予十年以长尝同为黉舍生直言劲气素为侪辈敬
服历艰苦浩然不挠其才气何如也自少喜吟咏涉猎
群籍上下古今数千百载如指诸掌以周易累举不第
复以蔡氏书取捷非经生专门者比其学识何如也由
进士拜冬官郎左迁倅蕲寻倅惠州延平二郡乃参戎
幕二十年间掣肘挽心者几纷错震撼者几其谙练何
如也今日一鸣而国体增重士类胥赖夫岂偶然者哉
推是道也于一郡何有哉抑思州去京师八千里地僻
卷六 第 30b 页 WYG1266-0728d.png
而小蛮夷杂处君守思或者弗满焉予谓行乎蛮貊尤
未易也君诚不鄙夷其民而惠绥之威镇之文化之治
之以不治焉则昔之谙练而未及者在斯行也他日大
用以有为于天下斯行又一助也
   贺封礼科给事中章翁序
吾金华之兰溪处士章翁子处仁任礼科给事中今年
夏四月朝廷以尊崇礼成推恩凡京官父母存者先封
之翁乃被封如子官配某封孺人于是孺人寿跻六十
卷六 第 31a 页 WYG1266-0729a.png
而翁逾年亦六十矣是岁秋九月处仁奉命册封某府
往返瀫水之上得称觞为父母寿宦游诸乡人羡翁偕
老而遭异数享乐事属予序之因处仁寓归以贺予之
再来京师也朋旧落落如晨星得处仁与游甚欢也处
仁才气英迈问学博洽直言宏论有声谏垣予盖尝称
愿曰幸哉有子如此比闻翁志悫行端周于孝义读书
论古今事有卓见居乡不刓方为圜而闾里多求直焉
诲子弟惟礼惟义乃知处仁得于过庭者非偶然也扬
卷六 第 31b 页 WYG1266-0729b.png
子云尝称无是父无是子翁之谓也又称无是子无是
父处仁不得辞也抑先王劳使臣恒闵其不遑将父今
处仁奉使而获宁亲盖良便也圣天子之恩至渥也则
其衣锦承欢能不思圣天子之恩乎诗云式遄其归翁
尚为子诵之而保王躬补衮职尤处仁显亲之大也请
因贺而申其说
   赠钱以时授大名节推序
进士钱君以时授大名节推或曰大名外郡也节推刑
卷六 第 32a 页 WYG1266-0729c.png
官也重内轻外其来非一日而簿书狱讼殆非君子所
贵之道也夫士之释褐进士也或游艺词林或摅忠台
谏或分职部属近天子之清光乐职事之优暇盖其所
也以时以正德庚辰举南宫越四年而奉廷对又逾年
而就选视诸同年士不谓不久也其学充其行饬其与
人信其应务达槩诸同年士不得多让也而官之于外
劳之于刑不犹栖凤凰于灌木策骐骥于羊肠也乎予
则曰君子之仕也将以行道也苟将以行道也则内外
卷六 第 32b 页 WYG1266-0729d.png
一尔轻重奚计精粗一尔劳适奚计易曰山上有火旅
君子以明慎用刑而不留狱谓刑乃君子之所慎也书
云刑期于无刑民恊于中谓刑罚之精华与礼乐教化
同归也果孰精孰粗耶矧国家任人历试诸难内除者
或外迁外选者或内补今台鼎股肱之臣大率皆更历
中外之士也果孰轻孰重耶使以时才器之美尽心审
克以成明允之功不三数年且膺召命进京秩矣又由
是加勉焉崇功广业高衔膴仕不难到矣不犹凤凰起
卷六 第 33a 页 WYG1266-0730a.png
灌木而回翔千仞之上骐骥历羊肠而驰骋于康庄也
乎以时先翁为顺庆贰守文学政事有名以时盖能世
其业而又大之者也予与以时同里闬联姻娅不敢谓
非相知而凡与以时游者莫不韪予言之非阿且足以
相勖也因请为以时赠
   寿荣录序
福莫先乎寿寿莫贵乎荣寿且荣夫人乐之而人子之
乐其亲不啻于其身然获焉者亦罕矣获焉而思所以
卷六 第 33b 页 WYG1266-0730b.png
永之此寿荣录所为作也太常寺卿汪君用之之母太
夫人唐氏故礼部右侍郎兼翰林学士赠礼部尚书寅
轩公之配以用之兄弟继武登仕累封至太夫人岁壬
午行年八十在廷公卿游用之父子间者喜太夫人寿
且荣也相与赋诗为文以颂以祝所谓章毋德而侈家
庆者沨沨乎其盛矣用之承欢之馀锲梓以传盖将永
其所乐乎亲者于无穷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用
之之谓乎用之历事三朝勋名茂著仰世德而作求迓
卷六 第 34a 页 WYG1266-0730c.png
天休之滋至今兹乐事夫岂倖致而亦讵有涯哉夫孝
所以事君也忠所以显亲也太夫人有孝子我国家有
忠臣也希曾忝用之同年辱以序见属不敢以不敏辞
而乐为天下道也
   送凤阳令何世卿序
武义何世卿尝从予受经玉温金纯磬折其恭其学博
而知要其文清丽而达其才无施不宜而不敢肆少游
乡校累举于有司弗售比壮应贡卒业南雍近谒选来
卷六 第 34b 页 WYG1266-0730d.png
京师朝夕过从甚勤盖别予者既久而其所自得者益
深矣无何天官试优等奏授凤阳县令同乡诸士夫属
予赠言予于世卿固将有以赠也夫今之学者非孔氏
之书弗读士贤而圣孰不嘐嘐自许也而考其设施求
如汉世循良吏不可多得岂向之学者不足用耶抑措
之用者非所学耶吾谓世卿兹行亦自信而已矣亦无
舍所学而已矣昔者子游为武城宰而弦歌之声闻教
人以道也成人有其兄死而不为衰者闻子皋将为成
卷六 第 35a 页 WYG1266-0731a.png
宰遂为衰诚能动物也子贱治单父得贤于已者五人
而事之故众悦巫马期戴星出入以身亲之而单父亦
治一尚贤一勤民也夫子教子贡之宰信阳也曰治官
莫若平临财莫如廉善子路之治蒲也曰恭敬以信矣
忠信而宽矣明察以断矣凡此贤令之事具载孔氏之
书而世卿所素学也笃信力行在世卿而已虽然今之
为令者视古盖难矣矧凤阳我国家所基兵民杂处宗
室群居驿使南北无虚日加以饥馑荐臻寇盗窃发呻
卷六 第 35b 页 WYG1266-0731b.png
吟之民生理未复视他县盖尤难矣世卿审时与势因
人情土俗为之张弛而无失孔氏之家法焉庶几讲习
之素不托诸空言而循良之绩卓越乎常流矣昔人有
云不遇盘根错节无以别利器予于世卿兹行见之
 
 
 
 竹涧集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