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九十
卷九十 第 1a 页 WYG1032-0639c.png
钦定四库全书
 格致镜原卷九十    大学士陈元龙撰
  水族𩔖(一/)
   龙
总论 易震为龙 说文鳞虫三百六十而龙为之长
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入
渊 春秋元命苞龙之言萌也阴中之阳故龙举而云
兴 管子龙生于水被五色而游故神欲小则化如蚕
卷九十 第 1b 页 WYG1032-0639d.png
蠋欲大则藏于天下欲上则凌于云气欲下则入于深
泉 伊川语录龙为阴物出则湿气蒸然成云 抱朴
子山中辰日称雨师者龙也 管子蛟龙水虫之神者
也乘于水则神立失于水则利废故曰蛟龙得水而神
可立也 埤雅郦元水经云鱼龙以秋日为夜按龙秋
分而降则蛰寝于渊龙以秋日为夜岂谓是乎龙亦卵
生思抱雄鸣上风雌鸣下风而风化 珍珠船四分律
文中诸龙初生时睡时嗔时行欲时不能变形馀时皆
卷九十 第 2a 页 WYG1032-0640a.png
能变形 皎然集房琯尝脩学终南山谷中忽闻声如
戛铜器之韵问父老云此龙吟也不久雨至矣琯望之
冉冉云气游漫果骤雨作自尔再闻徵验不差后将赤
金钵戛之谓为龙吟 客退纪谈人食砒霜而死龙食
之而肥 五杂组龙潜水中以虎头投之则必惊怒簸
腾淘出之乃已 南史或谓江淮多蛟龙能乘风雨决
坏崖岸其性恶铁因是引东西两冶铁器大则釜鬲小
则鋘锄数十万斤沈于堰所犹不能合 齐谐记蛟龙
卷九十 第 2b 页 WYG1032-0640b.png
畏楝叶 南部新书龙之性粗猛而畏蜡爱竹及空青
而嗜烧燕食燕肉人不可渡海 蟫史龙性畏五䌽丝
其涎能𤼵众香天火与人火相反得湿而焰遇火而燔
以火逐之则焰灭矣 释氏书龙有三患一热风热砂
烧著皮肉骨髓二恶风暴起吹其宫殿失其宝饰衣服
龙身自现三诸龙娱乐时金翅鸟王入宫抟撮始生龙
子食之又有三苦一虽食百味末后一口化为虾蟆二
夫妇相交即变为二蛇三背道布鳞砂石身中痛乃连
卷九十 第 3a 页 WYG1032-0640c.png
心 说原龙有三停九似之说谓自首至膊膊至腰腰
至尾皆相停也角似鹿头似驼眼似鬼项似蛇腹似蜃
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 乘异记刘洞微善画
龙一日有夫妇造门观画因谓曰龙有雌雄其状不同
雄者角浪凹峭目深鼻豁鬣尖鳞密上壮下杀朱火烨
烨雌者角靡浪平目肆鼻直鬣圆鳞薄尾壮于腹刘不
能平问之其人曰身乃龙也请公观之遂化双龙而去
 献帝春秋龙欲腾翥先阶尺木 酉阳杂俎龙头上
卷九十 第 3b 页 WYG1032-0640d.png
有一物博山形名尺木龙无尺木则不能升天 论衡
短书言龙无尺木无以升天谓龙从木中升天也盖当
雷电之时龙适与雷电俱在树木之侧雷电去龙从而
上故谓从树木之中升天也 埤雅龙精于目盖龙聋
故精于目也 阴阳自然变化论骊龙之眸见百里纤
芥又龙能变水 小史集雅龙不见石 冯贽云仙录
天罚乖龙必割其耳 造化权舆龙易骨 埤雅龙八
十一鳞具九九之数九阳也 埤雅龙珠在额 韩子
卷九十 第 4a 页 WYG1032-0641a.png
夫龙之为虫可狎而骑也然喉下有逆鳞径尺若婴之
则杀人 南史齐始兴王鉴献龙角一枝长九尺三寸
色红有文 棋诀取蜕龙牙一枚临局自然机变横出
 杜阳杂编元载龙髯紫拂色如烂椹可长三尺削水
精为柄刻红玉为环钮或风雨晦冥临流沾湿则光彩
动摇奋然如怒置之于堂中夜则蚊蚋不敢入拂之为
声鸡犬牛马无不惊逸若垂之池潭则鳞介之属悉俯
伏而至引水于空中则成瀑布三五尺未尝辄断烧燕
卷九十 第 4b 页 WYG1032-0641b.png
肉熏之则㶿㶿焉若生云雾 五杂组唐开元中有凤
逐二龙至华阴龙堕地化清泉二道其一为凤爪伤流
血泉色遂赤今其地有龙骨山云故老谓凤喜食龙脑
故龙畏之今世所傅鸟王啖龙图盖本此也夫凤非竹
实不食而亦嗜龙脑耶 剧谈录李德裕尝因暇日游
宴时畏景赫曦咸有郁蒸之苦既延入小斋列坐开樽
烦暑都尽问之云以金盆贮水渍白龙皮置于坐末龙
皮者新罗僧得自海中 后山谈丛夏英公伏日供帐
卷九十 第 5a 页 WYG1032-0641c.png
温室戒客具夹衣客皆笑之既坐体寒生粟乃以漆斛
渍龙皮也 晋书陆机尝饷张华鲊鱼时宾客满座华
𤼵器便曰此龙肉也试以苦酒濯之必有异既而五色
光起机还问鲊主果云园中茅积下得一白鱼质状殊
常以作鲊过美故以相献 述异记汉元和元年大雨
有一青龙堕于宫中帝命烹之赐群臣龙羹各一杯故
李尤七命曰味兼龙羹 拾遗记方丈之山一名峦雉
东有龙场地方千里玉瑶为井云色皆紫有龙皮骨如
卷九十 第 5b 页 WYG1032-0641d.png
山阜散百顷其蜕骨之时如生龙 感应经按山阜冈
岫能兴云雨者皆有龙骨或深或浅多在土中齿角尾
足宛然皆具大者数十丈或盈十围小者才一二尺或
三四寸体皆具焉尝因采取见之 述异记晋宁县有
龙葬洲父老云龙蜕骨于此洲其水今犹多龙骨 国
史补旧说春水时至鱼𤼵龙门则有化者至今汾晋山
穴龙蜕骨角甚众采以为药有五色者 华阳国志蜀
五城县值天门龙升天不达遂死此地故掘取龙骨冬
卷九十 第 6a 页 WYG1032-0642a.png
夏无已 本草晋地川谷多有龙死而骨在或云是龙
蜕非死骨 唐年补录咸通末舒州刺史孔威进龙骨
一具因有表录其事状云州之桐城县善政乡百姓胡
举家有青龙斗死于庭中时四月尚有茧箔在庭忽云
雷暴起闻云中击触声血如酾雨洒茧箔上血不污箔
渐旋结聚可拾置掌上须臾令人冷痛入骨初龙拖尾
及地绕一泔桶即腾身入云及雨悉是泔也龙既死剖
之㗋中有大疮凡长十馀丈身尾相半尾本褊薄鳞鬣
卷九十 第 6b 页 WYG1032-0642b.png
皆鱼唯有须长二丈其足有赤膜翳之双角各长二丈
其腹相龃龉时遣大云仓使督而送州以肉重不能全
举乃剸之为数十段载之赴官 春渚纪闻横海清池
县尉张泽居于浑州东城夜自庄舍还而月色昏暗殆
不分道行遇道旁木枝烨然有光因折以烛路至家插
壁间醉不复醒也晨起怪而取视则枝间一龙蜕才大
如新蝉之壳头角爪尾皆具中空而坚扣之有声如玉
石且光莹夺目遇暗则光烛于室遂宝之于家传玩好
卷九十 第 7a 页 WYG1032-0642c.png
事沈中老云绍圣间其从兄为青州幕官因脩庭前葡
萄架亦得一蜕形体皆如张者独无光彩耳神龙变化
固无巨细但不知有光无光又何谓也 五杂组司徒
马恭敏治河日于淮济间得一龙蜕长数十尺鳞爪鬐
角毕具其骨坚白如玉俗相传云龙由蛟蜃化者寿不
过三岁 朝野佥载蜀县令刘静妻患病正谏大夫明
崇俨论之曰须得生龙肝食之必愈静以为不可得俨
乃书符乘风放之上天须臾有龙下入瓮水中剔取肝
卷九十 第 7b 页 WYG1032-0642d.png
食之而差 贾子说林紫龙涎者舜使虞虎养一紫龙
虎恒持燕炙示龙而不即与食龙俯而垂涎虎以器盛
之满一合然后与食以为常每日得涎一合绘实者仙
草也尧时生于庙堂之前四时有花取其实磨入紫龙
涎色正赤可以画金玉其色透入金玉中一寸宫人佩
玉尽画鸾凤须得良工一笔有误终不可改 拾遗记
方丈山龙斗之处膏血如水流膏色黑者著草木及诸
物如淳漆也膏色紫者著地凝坚可为宝器燕昭王二
卷九十 第 8a 页 WYG1032-0643a.png
年海人乘霞舟以雕壶盛数斗膏以献昭王王坐通霞
台以龙膏为灯光耀百里烟色丹紫国人望之咸言瑞
光世人遥拜之灯以火浣布为缠 物𩔖相感志汉武
帝𫉬梁上翁献紫螺皮肉中有物如牛脂东方朔曰此
蛟龙髓傅面令人好颜色又女子在孕用之易生会后
宫难产者试之殊有神效帝以脂涂面使悦泽 北梦
琐言龙生三卵一为吉吊也其吉吊上岸与鹿交或于
水边遗精流槎遇之黏裹木枝如葡萄焉色微青黄复
卷九十 第 8b 页 WYG1032-0643b.png
似灰色号紫梢花益阳道 括地图龙池之山四方高
中央有池方七百里群龙居之多五花树群龙食之去
会稽四千里 支僧载外国事迦维罗越国今属播黎
越国犹有优婆塞姓释可二十馀家是白静王之苗裔
昔太子生时有二龙王一吐冷水一吐暖水今有池尚
一冷一暖 西京杂记瓠子河决有蛟龙从九子自决
中逆上入河喷沫流波数十里 外国事毗呵罗寺有
神龙住米仓中奴取米龙辄却后奴若长取米龙不与
卷九十 第 9a 页 WYG1032-0643c.png
仓中米若尽奴向龙拜仓即盈溢 晋书魏明帝青龙
元年正月甲申青龙见郏之摩陂井中凡瑞兴非时则
为妖孽况困于井非嘉祥矣 南史梁元帝承圣二年
江陵城濠中有龙腾出焕烂五色竦跃入云六七小龙
相随飞去群鱼腾跃坠死于陆道龙处为窟若数百斛
圌 龙城录开元间景州水中见一龙三头 录异记
蜀庚午岁金州刺史王宗郎奏洵阳县洵水畔有青烟
庙数日庙上烟云昏晦日夜奏乐忽一旦水波腾跃有
卷九十 第 9b 页 WYG1032-0643d.png
群龙出于水上行入汉江大者数丈小者丈馀如五方
之色有如牛马驴羊之形大小五十累累接迹行入汉
江却过庙所复往数里或𨼆或见三日乃止 北梦琐
言大江之南芦荻之间往往烧起睡龙唐天复中沣州
叶源村民邓氏子烧畬柴草积于天井(山中/穴也)火势既盛
龙突出腾在半空萦带为火所燎风力益壮狂焰弥炽
摆之不落竟以仆地而毙长亘数百步村民徙居而避
之朱梁末辰州民向氏因烧起一龙四面风雷急雨不
卷九十 第 10a 页 WYG1032-0644a.png
能扑灭寻为煨烬而角不化莹白如玉 李诗注唐玄
宗尝龙潜于兴圣宫及即位兴庆池尝有一小龙出游
宫外御沟水中其状蜿蜒后一夕其龙自池中御素云
望西南去及上至嘉陵江乘舟将渡见一小龙翼舟而
进上谓左右曰此吾兴庆池中龙也命以酒沃酬上亲
自祝之龙乃自水中振鬣而去 戎幕閒谈茅山龙池
中其龙如蜥蜴而五色自昔严奉贞观中敕取龙子以
观御制歌送归黄冠之徒竞托其神李德裕恐其惑世
卷九十 第 10b 页 WYG1032-0644b.png
尝捕而脯之龙亦竟不能神也 丈献通考宋真宗遣
内侍任文庆于茅山设醮祷郭真人池取二龙长二寸
许手中仰覆无惧中路风雨失一奉一归以示近臣复
令文庆送还池中俄见二龙一乃送还者一乃所失者
 伊川语录龙只是兽茆山华阳洞常有之亦于乾地
能行形状殊可爱然不齧人五台山者则伤人矣 游
名山记茆山有龙池池不甚广小黑龙十数游其中取
视之长仅三寸昂首四足目精烂然腹有丹书而无牝
卷九十 第 11a 页 WYG1032-0644c.png
牡盖蜥蜴𩔖也每岁旱祷雨辄应今与山之神同著祀
典 酉阳杂俎玄宗尝诏术士罗公远与不空同祈雨
校功力俱诏问之不空曰臣昨焚白檀香龙上命左右
掬庭水嗅之果有檀香气 左传帝舜世有畜龙氏及
有夏孔甲帝赐之乘龙河汉各二各有雌雄刘累学扰
龙于豢龙氏以事孔甲能饮食之夏后嘉之赐氏曰御
龙以更豖韦之后龙一雌死醢以食夏后 中朝故事
长安有豢龙户观水即知龙色目有无悉知之懿皇朝
卷九十 第 11b 页 WYG1032-0644d.png
龙户上言龙池中走失两条往关东寻访数十日东都
魏王池中见之取而归阙经华州时李讷为华州刺史
为人正直闻得龙来大以为虚妄命就公府视之则于
一小瓶子中倒于盆内乃二细鳅鱼也讷怒目曰何以
为验其人请凿穴尺许注水其间收鳅投水内鱼倒水
中相趁旋转尾触穴四隅随触而陷水亦暴涨逡巡穴
已阔数尺其人语讷云恐穴更广即难制遂搦入瓶中
讷方奇之厚赠钱帛携归辇下 抱朴子西域方士能
卷九十 第 12a 页 WYG1032-0645a.png
神祝者临渊禹步吹气龙即出浮其初出乃长十数丈
于是士更吹之一吹则龙辄一缩至长数寸方士掇取
著壶中或有四五龙以少水养之物塞壶口于是方士
闻有旱处便赍龙往卖之一龙值数千斤金举国会敛
以顾之直毕乃𤼵壶出一龙著渊潭之中因复禹步吹
之辄一吹一出长数十丈须臾云雨四集 五行记周
靖帝大象元年夏荣阳汴水北有龙斗初见白光直属
天自东方而来有白龙长十许丈西北向舐掌而鸣西
卷九十 第 12b 页 WYG1032-0645b.png
北有黑龙亦乘云而至风雷相击乍合乍离暴雨大注
自午至申白龙升天黑龙坠地 五杂组俗有立夏分
龙之说盖龙于是时始分界而行雨各有区域不能相
踰故有咫尺之间而晴雨顿殊者龙为之也 酉阳杂
俎龙在阎浮提者五十七亿龙于翟陁尼不降浊水
阿含经难陀跋难陀二龙其形最大绕须弥山七匝头
犹山顶尾在海中 后魏书波知国有三池傅云大池
有龙王次者龙妇小者龙子行人设祭乃得过不祭多
卷九十 第 13a 页 WYG1032-0645c.png
遇风雪 列仙传马师皇者黄帝马医有病龙下垂耳
张口师皇针其唇饮以甘草汤而愈后一旦负之而去
 山川纪异汤阴西有真人社旧传孙登寓此值旱众
祷于龙得雨将祭谢之登曰此病龙雨安能苏禾稼弗
信请嗅之水果腥秽龙时背生疽闻登言化老翁求治
曰病痊当有报不数日果大雨石上忽裂一井其水湛
然盖龙穿此以报也 书蕉福龙优乐过逾于人薄福
诸龙日苦热沙搏身为诸小虫之所唼食 北梦琐言
卷九十 第 13b 页 WYG1032-0645d.png
世有乖龙苦于行雨而多窜匿为雷神捕之或在古木
及楹柱之内若旷野之间无处逃匿即入牛角或牧童
之身往往为此物所累而震死也 孔六帖夷陵江或
浮大木蔽塞水面土人谓之龙巢翻
详𩔖 内典龙有胎卵湿化四种 抱朴子有自然之
龙有蛇蠋化成之龙 潜确𩔖书别行云有四种龙一
天龙守天宫殿持令不落者二神龙兴云致雨益人间
者三地龙决江开渎者四伏藏龙守轮王大福人藏者
卷九十 第 14a 页 WYG1032-0646a.png
 须弥藏经龙有五种象龙马龙鱼龙虾蟆龙此四种
旁𩔖蛇龙五龙之长是正𩔖 淮南子羽嘉生飞龙毛
犊生应龙介鳞生蛟龙介潭生先龙 广雅有鳞曰蛟
龙有翼曰应龙有角曰(巨彪/切)龙无角曰蛥龙一云有
角虬龙无角螭龙龙未升天曰蟠龙 周祈名义考广
雅云云其言若辨而实非也按说文龙从肉童省声□
象肉飞之形何有于翼也龙时飞则飞时潜则潜蟠非
定称也说文蛟龙属无角曰蛟虬龙子无角者螭若龙
卷九十 第 14b 页 WYG1032-0646b.png
无角而黄北方谓之土蝼蛟则谓之蛟虬则谓之虬螭
则谓之螭不可言蛟龙虬龙螭龙也亦犹谓螣为螣蛇
也埤雅螣龙𩔖将亦可谓螣龙哉 南越志蟠龙身长
四丈青黑色赤带如锦文随渭水而下入于海有毒伤
人即死 河图黄金千岁生黄龙青金千岁为青龙赤
白龙亦然玄金千岁生玄龙 易乾凿度帝王始兴河
洛龙见皆察其首黑者人正白者地正赤者天正 王
晫龙经黑龙曰水精赤龙亦曰水精黄龙曰龙长蛇龙
卷九十 第 15a 页 WYG1032-0646c.png
亦曰龙长 瑞应图黄龙者四龙之长四方之正色神
灵之精也王者不漉池而渔则应和气而游于池沼
龙鱼河图黄龙从洛水出诣虞舜鳞甲成字令左右写
文竟龙去 淮南子禹济于江黄龙负舟 古今注高
祖五年黄龙见华阳池十馀日九年又见长安五凤四
年黄龙出广汉甘露元年黄龙见新丰二年龙见上郡
腾跃五色升天丞相以下上寿章帝建初三年黄龙见
汝南项氏田庐中长五丈馀高二丈光耀庐舍及树皆
卷九十 第 15b 页 WYG1032-0646d.png
黄 魏略文帝欲受禅郡国奏黄龙十三见明帝铸铜
黄龙高四尺置殿前 缪袭赋序青龙者大辰之精木
官之瑞 封襌书夏得木德青龙止于郊 尚书中候
周公旦即摄七年青龙衔甲 旧唐书贞观巾汾州言
青龙白龙见白龙吐物在空中有光如火至地陷入二
尺掘之则玄金也形圆斜广尺馀高六七寸 春秋合
诚图尧母庆都出观三河奄然阴风赤龙与庆都合而
生尧 元命苞尧游河渚赤龙负图以出图亦如绨
卷九十 第 16a 页 WYG1032-0647a.png
淮南子女娲氏杀黑龙以济冀州注黑龙水精也杀之
以止雨 三秦记昔有黑龙从南山出饮渭水其行道
为龙首山 晋载记吕光伐龟兹军其城南营外夜有
一黑物大如断堤摇动有头角目光若电及明而云雾
四周遂不复见旦视其处南北五里东西三十馀步鳞
甲𨼆地之所昭然犹在光笑曰黑龙也俄而云起西北
暴雨灭其迹 宋书徐羡之尝经山中见黑龙长丈馀
头有角前两足皆具无后足曳尾而行 汉武内传王
卷九十 第 16b 页 WYG1032-0647b.png
母驾九色斑龙 法苑珠林法显至迦施国国有白耳
龙每与众僧约令国内丰熟皆有信效 广博物志
龙龙属也明月之珠藏于蚌中龙伏之 拾遗记南
浔之国有洞穴阴源其下通地脉中有毛龙毛鱼时脱骨于
旷泽之中鱼龙同穴而处其国献毛龙一雌一雄放置
豢龙之宫至夏代养龙不绝因以命族至禹导川乘此
龙及四海攸同乃放河内 南史王僧辩传初承圣二
年三月有两龙自城西江中腾跃升天五色分明遥映
卷九十 第 17a 页 WYG1032-0647c.png
江水百姓咸仰面目之父老窃相谓曰地龙已去矣
稽神录楚王马希范修长沙城开壕毕忽有一物长十
丈馀无头尾手足状若土山自北岸出游泳水上久之
入南岸而没出入俱无踪迹或谓之土龙 渚宫旧事
江陵赵姥以沽酒为业义熙中居室内忽地隆起姥察
为异朝夕以酒酹之尝见一物出头似驴而地初无孔
穴及姥死家人闻上下有声如哭后人掘地见一异物
蠢然不测大小须臾失之俗谓之土龙 拾遗记西域
卷九十 第 17b 页 WYG1032-0647d.png
献火龙高七尺映日看之光如聚炬火 春渚纪闻萧
注从狄殿前之破蛮洞也收其宝货珍异得一龙长尺
馀云是盐龙蛮人所豢也藉以银盘中置玉盂以玉箸
挑海盐饮之每鳞甲中出盐如雪则收取用酒送一钱
匕专主兴阳而前此无说者何也后因蔡元度就其体
舐盐而龙死其家以盐封其遗体三数日用亦大有力
后闻此龙归蔡元长家云 北梦琐言洛中有洞穴曾
有误堕其中行数里渐明见有宫殿人物凡九处又有
卷九十 第 18a 页 WYG1032-0648a.png
大羊羊髯有珠人取食之后出以问张华华曰此地九
仙馆也大羊名曰痴龙 怀麓堂集龙生九子不成各
有所好囚牛龙种平生好音乐今胡琴头上刻兽是其
遗像睚眦平生好杀今刀柄上龙吞口是其遗像嘲风
平生好险今殿角走兽是其遗像蒲牢平生好鸣今钟
上兽纽是其遗像狻猊平生好坐今佛座狮子是其遗
像霸下平生好负重今碑座兽足是其遗像狴犴平生
好讼今狱门上狮子头是其遗像屃赑平生好文今碑
卷九十 第 18b 页 WYG1032-0648b.png
两旁文是其遗像蚩吻平生好吞今殿脊兽头是其遗
像 菽园杂记赑屃形似龟性好负重故用载碑螭吻
形似兽性好望故立屋角上蒲牢形似龙而小性好吼
有神力故悬于钟上宪章形似兽有威性好囚故立于
狱门上饕餮性好水故立于桥所蟋蜴形似兽鬼头性
好腥故用于刀柄上形似龙性好风雨故用于殿
脊上螭虎形似龙性好文彩故立于碑首金猊形似狮
性好火烟故立于炉盖上椒图形似螺蛳好闭口故立
卷九十 第 19a 页 WYG1032-0648c.png
于门上今呼鼓了非也虭蛥形似龙而小好立险故立
于护朽上鳌鱼形似龙好吞火故立于屋脊上兽吻形
似狮好食阴邪故立于门镮上金吾形似美人首鱼尾
有两翼性通灵不睡故用巡警(按龙生九子诸书所载/大同小异杨慎外集云)
(狴犴立狱门与前李说同与此云宪章异又饕餮好饮/食故立于鼎盖性好水故立于桥上与此全异陈)
(懋仁庶物异名疏又云好负重今碑下兽是即李/说之霸下音同字异耳与杨说异矣又云蜥蜴好水今)
(桥上兽亦与/诸说不同)
化龙 华阳国志永昌郡古哀牢国其先有一妇人名
卷九十 第 19b 页 WYG1032-0648d.png
曰沙壶(后汉作/沙壹)依哀牢山下居捕鱼自给忽于水中触
一沈木遂感而有娠度十月产子男十人后沈木化为
龙出谓沙壶曰君为我生子今在乎九子惊走惟一小
子不能去陪龙坐龙就而舐之 南史梁武帝践祚郗
后酷妒忌及终化为龙入于后宫通梦于帝或见形光
彩照灼帝体将不安龙辄激水腾涌 霏雪录山东民
间妇人一臂有物𨼆然肤中屈佶如蛟龙状妇喜以臂
浸盆水中一日雷电交作妇自牖出臂果一龙擘云而
卷九十 第 20a 页 WYG1032-0649a.png
去 异苑陶侃尝渔雷泽得一织梭还挂于壁有顷雷
雨梭变成赤龙从屋腾跃而去 神仙传壶公遣费长
房归以一竹杖与之曰骑此当还家以投葛陂中长房
骑杖忽然如眠便到家以杖投葛陂顾之乃青龙也
集异记元和中都尉韦宥舟行见新丝筝弦周缠芦心
宥即拔芦伸弦其长倍寻则试纵之应手复结宥以付
筝妓将安之惟短二三寸耳食顷则已蜿蜒舒展选蠕
摇动双眸瞭然矣骇而投于江风浪交作俄有白龙长
卷九十 第 20b 页 WYG1032-0649b.png
百丈拿攫升天 酉阳杂俎有史生游华山时暑环憩
一小溪忽有一叶大如掌红殷可爱随流而下史独接
得置怀中坐食顷觉怀中冷重潜起观之其叶上鳞起
粟粟而动始惊惧弃林中遽白众人曰此必龙也可速
去须臾林中白烟生弥布一谷史下山未半风雷大至
 伪史南唐时有苍头持龙水图求货或得之将练以
为服忽釜中云起蒸见二龙腾跃穿壁而去 明皇杂
录开元中大旱上于新池创一殿召冯绍正四壁各画
卷九十 第 21a 页 WYG1032-0649c.png
一龙西壁一素龙蜿蜒若奋风云随笔而生壁上鳞甲
皆热有白气自檐庑出池中波涛汹涌俄有白龙乘云
而起风雨大作 国语褒国之神化为二龙夏后藏漦
 吕氏春秋白龙化为鱼豫且射中左目 宋书晋悯
帝建兴二年十一月抱罕羌妓产一龙子色似锦文尝
就母乳遥见神光少得就视 赵耕龙公碑张路斯颍
上人隋初明经登第景龙中为宣城令夫人关州石氏
生九子自宣城罢归常钓于焦氏台之阴一日顾见钓
卷九十 第 21b 页 WYG1032-0649d.png
处有宫室楼殿遂入居之自是夜出旦归归辄体寒而
湿夫人惊问之公曰我龙也蓼人郑祥远者亦龙也骑
白牛据吾池自谓郑公池吾屡与战未胜明日取决可
使九子助我领有绛绡者我也青绡者郑也明日九子
以弓矢射青绡者中之怒而去公亦逐之所过为溪谷
达于淮而青绡者投于合淝之西山以死为龙穴山九
子皆化为龙公之兄为马步使者子孙散居颍山其基
皆存焉 柳子厚谪龙说扶风马孺子在泽州与群儿
卷九十 第 22a 页 WYG1032-0650a.png
戏郊亭上有奇女堕地有光烨然被緅裘白文之里首
步摇之冠遂入居佛寺讲室七日取杯水饮之嘘成云
气五色翛翛如也因取裘反之化为白龙徊翔登天
龙城录茅山有道士吴绰采药于华阳洞口见一儿手
把三珠戏松下绰从之儿奔入洞化为龙以珠瑱左耳
绰斸其耳失珠 列仙传呼子先者汉中卜师也寿百
馀年临去呼酒家老妪曰急装当与汝俱夜有仙人持
二茅狗来呼子先子先持一与妪乃龙也骑之上华阴
卷九十 第 22b 页 WYG1032-0650b.png
山后尝于山上大呼言子先酒母在此耳 三秦记河
津一名龙门巨灵迹犹存水悬下注旁有山水陆不通
龟鱼之属莫能上江海大鱼集门下数千不得上上者
为龙不上者鱼故云曝腮龙门 林登博物志鲤鱼登
龙门即有风雨随之天火自后烧其尾乃化为龙矣
   蛟(附虬/) (螭/)
埤雅蛟龙属也其状似蛇而四足 山海经毕山帝苑
之水出焉其中多蛟注蛟似龙蛇而小头细颈颈有白
卷九十 第 23a 页 WYG1032-0650c.png
婴大者十数围卵生子如三斛瓮能吞人 说文龙无
角曰蛟池鱼满三千六百蛟来为之长能率鱼而飞置
笱水中即蛟去 述异记虺五百年化为蛟蛟千年化
为龙 埤雅蛟能交首尾束物故谓之蛟也俗呼马绊
蛟尾有肉环束物则以首贯之旧云凤骨黑蛟骨青
说文眉交故谓之蛟 陆禋续水经注蛇雉遗卵入地
千年为蛟 酉阳杂俎虎鱼老则为蛟 玉堂清话蛇
雉遗卵为蛟其蛇出壳之日害于一方洪水飘荡吴人
卷九十 第 23b 页 WYG1032-0650d.png
谓之𤼵洪 拾遗记帝以季秋之月泛蘅兰云鹢之舟
钓于桂台下以香金为钩䌮丝为纶丹鲤为饵钓得白
蛟长三丈若大蛇无鳞甲帝曰非祥也命大官为鲊肉
紫骨青味甚香美 一统志大江巾有蟂矶南有一石
穴广一丈深叵测盖蟂居也蟂即老蛟也此矶在今芜
湖江口有庙俗讹为乔姬庙 山海经祷过之山浪水
出焉而南流注于海其中有虎蛟其状鱼身而蛇尾其
音如鸳鸯食者不肿可以已痔 潜确𩔖书元严子忠
卷九十 第 24a 页 WYG1032-0651a.png
汀州人遣仆入山掘笋雷电大作树下一窟有物如犬
而长其声如雷仆挥锄击之而毙人谓之山蛟再积五
百年则为龙矣 续搜神记长沙江边有女下渚浣衣
觉身中有异遂妊身生三物皆如虾鱼女以已所生甚
怜之著澡盘水中养经三月遂大乃是蛟子各有字大
者为当洪次者名破阻小者曰扑岸天暴雨三蛟一时
俱去 朝野佥载洛水中有人见竖子洗马顷之见一
物如白练带极光晶缴竖子之项三两匝即落水死凡
卷九十 第 24b 页 WYG1032-0651b.png
是水中及湾泊之间皆有之人澡浴洗马死者皆谓鼋
所引非也此名白特宜慎防之蛟之𩔖也 三吴记吴
时有王述者采药于天台山忽见溪中有一小青衣长
尺馀径入云中良久海上云起顷刻雷电交鸣见牵一
物如布而色如漆乃黑蛟耳 山堂肆考黄牛洲在南
昌府城西南相传许逊逐蛟精蛟化为黄牛于此因名
 北梦琐言岑参赋云瞿唐之东下有千岁老蛟化为
妇人彩服靓妆游于水滨
卷九十 第 25a 页 WYG1032-0651c.png
虬 说文虬龙子有角者 搜神记武昌虬山有龙穴
居人每见神虬飞翔出入岁旱祷之即雨后人筑塘其
下曰虬塘 淮南子黑蜧神虬潜泉而居将雨则跃
元氏掖庭记大德间尾洒夷于清源洞得一物如龙皮
薄可相照鳞鳞攒簇玉色可爱又间成花卉之形或红
或绿暑月对之凉风自生遣人进贡时无识者有一胡
僧曰此斑花玉虬壳也
螭 南诏录螭鱼四足长尾鳞成五色头似龙无角
卷九十 第 25b 页 WYG1032-0651d.png
说文螭若龙无角而黄北方谓之土蝼 拾遗记昆崙
山第三层有螭潭百里多龙螭皆白色千岁一蜕其五
脏 洞冥记元封中帝好微行于长安城西夜见一螭
游于路董谒曰昔桀媚末喜于膝上以金簪贯玉螭腹
为戏今螭腹馀金簪穿痕得非此耶 吕氏春秋螭食
乎清而游乎浊
 
 格致镜原卷九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