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十二
卷四十二 第 1a 页 WYG1031-0643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格致镜原卷四十二   大学士陈元龙撰
  武备𩔖(二/)
   刀
总论 古史考燧人氏铸金作刀 二仪实录黄帝作
刀蚩尤作陌刀 洞冥记黄帝采首山之金始铸为刀
 逸雅刀到也以斩伐到其所刀击之也其末曰锋言
若蜂刺之毒利也其本曰环形似环也其室曰削削峭
卷四十二 第 1b 页 WYG1031-0643b.png
也其形峭杀裹刀体也室口之饰曰琫琫捧也捧束口
也下末之饰曰琕琕卑也在下之言也短刀曰拍髀带
时拍髀旁也又曰露拍言露见也佩刀在佩旁之刀也
容刀为刀形而无刃备容仪而已剪刀剪进前也书刀
给书简札有所刻削之刀也封刀铰刀皆随时之名也
 宋会要御刀晋宋以来皆有之其制黑鞘金花银饰
靶紫丝绦錔 二仪实录刀之制有四阵之刀起自
蚩尤与黄帝战于涿鹿即有陌刀军阵用之又阵障刀
卷四十二 第 2a 页 WYG1031-0644a.png
行从障卫则用之又有长刀即卤簿千牛将军执之又
仪刀即武臣佩之自东晋多虞遂以木为之饰以金银
佩之以备威仪即今之衙刀也 毛诗鞸琫有珌注鞸
容刀鞸琫上饰珌下饰天子玉琫而珧珌诸侯璗琫而
璆珌大夫璙琫而璆珌士珕琫而珕珌 曹植宝刀赋
序建安中魏王命有司造宝刀五枚以龙熊鸟雀为饰
太子得一余及弟饶阳侯各得一焉 南史宋贬让诸
侯王条格刀不得银铜饰 稗编凡刀靶鸂鶒木为最
卷四十二 第 2b 页 WYG1031-0644b.png
花羊角次之 事林广记晏陀蛮国无寸铁皆以车渠
蚌壳磨铦为刃 古今名贤集鸊鹈水鸟也以其膏涂
刀永不生锈 太公兵法刀子之神名曰脱光 杨泉
物理论司刀神一名沧耳 珍珠船欧阳永叔少时见一
物如蛇四足有斑锦文白泽图云是刀之精 清异录
蜀王建军中隐语以刀为小逡巡 论衡世讳砺刀井
上恐刀坠井中或说以为刑字井与刀也砺刀井上井
刀相见恐被刑也
卷四十二 第 3a 页 WYG1031-0644c.png
古人刀 虞喜志林古人铸刀以五月丙午取纯火精
以协其数故王粲铭曰相时阴阳制兹利兵 物理论
阮师之作刀受法于金精之灵七月庚辛见金神于冶
监之门向西再拜金神教以水火之齐五精之鍊用阴
阳之候取刚柔之和三年作刀千七百七十口其刀平
背夹刃方口洪首截轻微绝丝发之系斫坚刚无变
动之异 蒲元传元性多奇思于斜谷为诸葛亮铸刀
三千口刀成自言汉水钝弱不任淬用蜀江爽烈是谓
卷四十二 第 3b 页 WYG1031-0644d.png
大金之元精天分其野乃命人于成都取江水元以淬
刀言杂涪水不可用取水者捍言不杂元以刀画水言
杂八升取水者叩头云于涪津覆水遂以涪水八升益
之以竹筒内铁珠满中举刀断之应手虚落因曰神刀
今屈且环者乃是其遗范 北史綦毋怀文造宿铁刀
其法烧生铁精以重柔铤数宿则成刚以柔铁为刀脊
浴以五牲之溺淬以五牲之脂斩甲过三十札今襄国
冶家所铸宿柔铤是其遗法作刀犹甚快利 云烟过
卷四十二 第 4a 页 WYG1031-0645a.png
眼录篦刀一其铁皆细花文云此乃用银片细剪又以
铁片细剪如丝发然后团打万搥乃成自然之花其靶
如合色乌木乃西域鸡舌香木也此乃金水总管所造
刀也上有渗金镌错造五字斌铁自有细文如雪花以
银和铁抟打恐非也 庄子庖丁曰臣之刀已十九年
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淮南子屠牛垣
一朝解九牛而刀可以剃毛 五侯鲭董卓少耕野得
一刀无文四面隐起山云文斫玉如木及贵以示蔡邕
卷四十二 第 4b 页 WYG1031-0645b.png
邕曰此项羽刀 稗编黄忠为汉先主定南郡得一刀
赤于血 陶弘景古今刀剑录后燕慕容垂以建兴元
年造二刀长七尺一雄一雌若别处之则鸣 神仙传
河东孙博能引镜为刀属刀为镜
刀名 书顾命赤刀在西序 博物志赤刀周之宝器
 春秋繁露白刀在右白虎之𧰼 礼器割刀之用鸾
刀之贵贵其义也正义割刀今之刀鸾刀古之刀也今
刀便利可以为割物之用古刀迟缓用之为难宗庙不
卷四十二 第 5a 页 WYG1031-0645c.png
用今刀而用古刀修古也 何休公羊传注鸾刀宗庙
割切之刀镮有和锋有鸾 十洲记周穆王时西胡献
昆吾割玉刀切玉如切泥也 孔丛子秦王得西戎利
刀以之割玉如割木焉 榖梁传孟劳鲁之宝刀也
西京杂记东海人黄公少时能幻制蛇御虎常佩赤金
刀 崔豹古今注汉文帝有百鍊青犊漏影三刀(一作/吴大)
(帝/) 洞冥记武帝解鸣鸿之刀以赐东方朔刀长三尺
朔曰此刀黄帝采首山之铜铸之雄已飞去雌者犹存
卷四十二 第 5b 页 WYG1031-0645d.png
帝恐人得此刀欲销之刀自手中化为鹊赤色飞去云
中 续汉书龙鳞御刀也 班固与弟超书窦侍中遗
仲叔楚胜陵错横刀玉早削一枚金错半垂刀一枚
 席上腐谈张衡四愁诗云美人赠我金错刀古之错
即今之磋也磋(千个/反)北人读错作去声南人读错作入
声其实一也 汉书武陵五溪蛮夷作难诏遣车骑将
军冯绲南征绲表应奉金错刀一具 应劭汉书注径
路丐奴宝刀也 稗编袁绍在黎阳梦有一神授一宝
卷四十二 第 6a 页 WYG1031-0646a.png
刀及觉果在卧所名曰思召绍解之曰思召绍字也
魏武策军令孤先在襄邑有起兵意与工师共作卑手
刀 湘烟录魏文帝造宝刀曰露陌释名曰巨刀曰陌
露陌精光注射也 魏文帝典论丕造百辟宝刀其一
文似灵龟名曰灵宝其二彩似丹霞名曰含章其三锋
似崩霜刀身剑铗名曰素质 刀剑录吴王孙权以黄
武五年采武昌铜铁作万口刀各长三尺九寸刀头方
皆是南铜越炭作之文曰大吴小篆书董元成少果勇
卷四十二 第 6b 页 WYG1031-0646b.png
自打铁作一刀后讨黄祖于蒙冲河元成引刀断冲为
二流拜大司马号断蒙刀关侯自采都山铁为二刀名
曰万人及侯败惜刀投之水中 庶物异名疏关忠义
青龙偃月刀一名冷艳锯 刀剑录张飞初拜新亭侯
自命匠铸赤朱铁为一刀名曰新亭侯蜀大将也 稗
编姜维于太原得一刀文曰宜为将后遂为将军钟会
克蜀于成都土中得一刀文曰太乙会死入帐下王伯
升伯升后渡江刀遂飞入水中不见 刀剑录周瑜作
卷四十二 第 7a 页 WYG1031-0646c.png
南郡太守造一刀背上有荡寇将军字八分书 刀剑
录晋武帝以咸宁元年造八千口刀铭曰司马 傅咸
奏事尚书旧奏给介士二百人人给大铜口刀一枚
谢尚与杨征南书今饰五尺金头刀 刀剑录东晋成
帝衍以咸和元年造十三口刀铭曰兴国 晋太康记
范文本日南西捲县雅夷奴也为奴时牧羊山涧得两鳢
鱼化为两石石有铁文入山中就冶铁成两刀斫石障
如切泥由是人情渐附后为日南王子孙世宝鳢刀为
卷四十二 第 7b 页 WYG1031-0646d.png
斩蛇剑也一曰雅奴鱼刀 水经注赫连勃勃造百鍊
刚刀为龙雀大环号曰大夏龙雀 刀剑录赫连勃勃
以龙升二年造五口刀背刃有龙雀环兼金缕作一龙
形长三尺九寸后蜀李雄以晏平元年造刀五百口文
曰腾马西凉李皓以永建元年造珠碧刀一口铭曰百
胜 稗编宋少帝义符景平元年造一刀名曰五色刀
小篆书宋顺帝准升明元年掘得一刀名曰上血其光
照一室 刀剑录齐高帝以建元二年造一刀铭曰定
卷四十二 第 8a 页 WYG1031-0647a.png
业长五尺篆书自制之 南史齐高帝以刘怀祖为齐
郡太守赐玉环刀一口 刀剑录明帝鸾以建武二年
造一刀铭曰朝仪长四尺小篆书 南史席阐于献梁
武帝银装刀 初学记梁简文帝有谢敕赉善胜刀启
 芝田录梁陶贞白隐居贝都山中尝畜二刀一名善
胜一名宝胜往往飞去人望之如二条青蛇 通典千
牛刀名后魏有千牛备身掌执御刀因以名职 唐书
阿史那社尔太宗美其廉赐高昌宝钿刀 山堂肆考
卷四十二 第 8b 页 WYG1031-0647b.png
杨贵妃父玄琰少时尝有一刀每出入道途间多佩之
或前有恶兽盗贼则所佩之刀铿然有声似警于人也
故名警恶刀 清异录薛丑刀圃里人善栽植凡花穿
接无不冠绝常持厚脊利刃芟洗繁秽人遂名此样为
薛丑刀 唐书李嗣业应募安西军中初用陌刀而嗣
业尤善 唐书阚棱善用两刃刀其长丈名曰拍刀一
挥杀数人 长编熙宁五年命造斩马刀刃长三尺馀
铎长尺馀首为大环制作精巧便于操击 列异传仙
卷四十二 第 9a 页 WYG1031-0647c.png
人王方平降陈节方家以刀一口长五尺三寸名泰山
宝环语节方曰此刀不能有馀益独卧可使无鬼入军
不伤勿以入厕溷且不宜久服三年后有从汝求者可
急与之后果有车载钱百万请刀者 云烟过眼录刘
汉卿所藏回回刀小口背上皆金紫金错回回书内金
错出一人面兽精甚闻回回国王所佩者 瀛涯胜览
瓜哇国腰佩短刀曰不刺头 玉堂閒话唐诗多用吴
钩者刀名也刀弯故名今南蛮名之曰葛党刀
卷四十二 第 9b 页 WYG1031-0647d.png
   剑
总论 管子昔葛卢之山发而出金蚩尤受而制之以
为剑 逸雅剑检也所以防检非常也又其在身拱时
敛在臂内也其傍鼻曰镡镡寻也带所贯寻也其末曰
锋锋末之言也 集韵镡剑口也 字林瑑剑鼻也
周礼桃氏为剑(剑工谓之桃氏以/能辟除不祥故也)腊广二寸有半寸(腊/谓)
(两刃两面/各有刃也)两从半之以其腊广为之茎围长倍之中其
茎设其后参分其腊广去一以为首广而围之身长五
卷四十二 第 10a 页 WYG1031-0648a.png
其茎长(手所握者谓之茎其长五寸剑身长/五倍于茎则共长三尺也腊音纳)重九锊(一/锊)
(重六两半有零九锊则/重六十两也锊音劣)谓之上制(此剑之/上等)上士服之(勇/士)
(之上者/能用之)身长四其茎长(共长二/尺五寸)重七锊(重四十六/两有馀)谓之
中制(此剑之/中等)中士服之(勇士之中/者能用之)身长三其茎长(共长/二尺)
重五锊(重三十/两有馀)谓之下制(此剑之/下等)下士服之(勇士之下/者能用之)
 名义考冯驩甚贫犹有一剑耳又蒯缑按广韵刀剑
头缠丝为缑尔雅蒯草中为索蒯缑言剑缑无丝以草
为之也 汉书隽不疑传冠进贤冠带櫑具剑注应劭
卷四十二 第 10b 页 WYG1031-0648b.png
曰櫑具木标首之剑櫑落壮大也晋灼曰古长剑首以
玉作井鹿卢形上刻木作山形如莲花初生未敷时今
大剑木首其状似此 南史宋贬让诸侯王条格剑不
得鹿卢形 周迁舆服杂事汉仪诸臣带剑至殿阶解
剑晋世始代之以木贵者犹用玉首贱者用蚌金银玳
瑁为雕饰 晋东宫旧事太子仪饰有玉头剑 开元
礼仪纂汉制朝服带剑晋代之以木谓之班剑 云谷
杂记近世官府驺从所持假剑以木为之号曰木剑东
卷四十二 第 11a 页 WYG1031-0648c.png
齐著令谓为象剑言象于剑 清异录唐剑其稍短常
施于胁下者名腰品陇西人韦景珍有四方志呼卢酣
酒衣玉篆袍佩玉𩊓儿腰品 词林海错夫襓剑衣也
礼记少仪加夫襓与剑焉 广雅衭襓䘤剑衣也拾室
郭剑削也 方言自河而北燕赵之间谓之室自关而
东谓之廓自关而西谓之鞞 清异录贞明末帝夜于
寝间擒刺客乃康王友孜所遣帝自戮之造云母匣贮
所用剑名匣曰护圣将军之馆 清异录王建初起军
卷四十二 第 11b 页 WYG1031-0648d.png
中隐语代器械之名以犯者为不祥其名剑曰夺命龙
 龙鱼河图剑神名飞扬 神仙传真人去世多以剑
代形五百年后剑亦能灵化 周礼冬官吴粤之剑迁
乎其地而弗能为良地气然也 抱朴子以五月丙午
日取壮铜为雌雄剑以五月丙午日铸剑五口下其铜
于神炉中以桂薪烧之以刚炭镕之令童男女进火剑
成各长三尺六寸五分带之入水则蛟龙不敢近人
张景阳七命邪溪之铤赤山之精消以羊头鍱以锻成
卷四十二 第 12a 页 WYG1031-0649a.png
注以羊头骨消之
古人剑 刀剑录夏禹子帝启以庚戍年铸一铜剑长
三尺九寸后藏之秦望山腹上刻二十八宿文有背面
面文为星辰背记山川日月 一统志齐王有宝剑磨
于长兴晏子乡其水微赤似铁汁 世语王子乔墓在
京陵战国时人有盗发之者睹无所见惟有一剑停在
穴中欲进取之剑作龙鸣虎吼遂不敢进俄而径飞上
天 吴越春秋伍子胥过江解其剑与渔父曰此剑中
卷四十二 第 12b 页 WYG1031-0649b.png
有七星北斗其值百金 列士传楚王夫人于夏纳凉
抱铁柱心有所感遂怀孕产一铁楚王命镆邪铸为双
剑 一统志蜀五丁力士遗宝剑隐于梓潼路隅化为
泉又南越王佗藏神剑于梧州火山每深夜腾焰如火
每三五夜一见时如野烧之状 西京杂记昭帝时茂
陵家人献宝剑上铭曰直千金寿万岁 刀剑录汉明
帝以永平元年岁次戊午铸一剑上作龙形沈之于洛
水中水清时常有见之者章帝建初八年铸一金剑令
卷四十二 第 13a 页 WYG1031-0649c.png
投于伊水以厌人膝之怪按水经云伊水有一物如人
膝头有爪人浴之辄没不复出后主禅延熙二年造一
大剑长一丈二尺镇剑口山往往人见光辉后人求之
不𫉬 豫章记晋雷焕子佩剑过延平津剑飞入水化
为龙 晋载记前赵刘曜隐迹菅涔山常夜閒居有二
童子入跪曰菅涔王使小臣奉谒赵皇帝献剑一口置
前再拜而去以烛视之剑长二尺光泽非常赤玉为室
背有铭曰神剑服御除众毒曜遂服之剑随四时而变
卷四十二 第 13b 页 WYG1031-0649d.png
为五色 刀剑录梁武帝即位岁在庚子命弘景造神
剑十三口用金银铜锡铁五色合为之长短各依剑术
法文曰服之者永治四方并小篆书 王度古镜记友
人薛侠者𫉬一铜剑长四尺剑连于靶靶盘龙凤之状
左文如火𦦨右文如水波光彩灼烁非常物也侠持过
度曰此剑侠常试之每月十五日天地清朗置之暗室
自然有光旁照数丈 芝田录唐符载文学武艺双绝
常畜一剑神光照夜为昼客游至淮浙遇巨商舟舰遭
卷四十二 第 14a 页 WYG1031-0650a.png
蛟作梗不克前进掷剑一挥血洒如雨舟舸安流而逝
后遇寒食于人家裹秬粽粗如桶食刀不可用以此剑
断之讫其剑无光若顽铁无所用矣 酉阳杂俎郑云
达少时得一剑鳞铗星镡有时而吼常藉膝玩之忽有
一人从庭树窣然而下紫衣朱糺发露剑而立黑气周
身状如重雾言我上界人知公有异剑愿借一观郑疾
起斫之不中忽堕黑气著地数日方散 玉麈集成都
朱善存家世宝一剑每生神芝则天下晏清如安史黄
卷四十二 第 14b 页 WYG1031-0650b.png
巢难作剑皆生黑烟属天不差毫发 癸辛杂识金泰
和四年六月磁州武安县南鼓山北石圣台凤凰留三
日去后村民疑台下有异私掘之三尺馀石罅中直插
金剑一取不能尽击折得其半以火锻欲分之剑见火
化金蝉散飞而去 剑侠传蜀许寂栖四明山中忽有
夫妇者诣山以壶觞酌许谈剑术俄自臂间推出二物
展而喝之即二口剑也跃起在寂头上盘旋交击寂甚
惧寻而匣之饮毕就寝及旦乃空榻也后于沩山林下
卷四十二 第 15a 页 WYG1031-0650c.png
遇一僧于指甲下抽出二剑跳跃淩空而去
古剑名 广雅燕支蔡愉千胜堂溪墨阳并剑名也
文选注青萍古剑名 亢仓子蜚景之剑威夺白日气
盛紫蜺以之刲穫则其与劂刃也无择及夫凶邪流毒
沸渭不靖加之运掌之上则千里之内不留行矣 拾
遗记颛顼高阳氏有画影腾空二剑若四方有兵此剑
则飞赴指其方则克未用时在匣中常如龙虎啸吟
刀剑录夏孔甲以九年岁次甲辰采牛首山铁铸一剑
卷四十二 第 15b 页 WYG1031-0650d.png
铭曰夹古文篆书长四尺一寸殷太甲以四年岁次甲
子铸一剑长二尺文曰定光古文篆书武丁元年岁次
戊午铸一剑长三尺铭曰照胆古文篆书 海录碎事
宝剑名轻吕武王用以击纣 孔丛子周穆王征西戎
西戎献昆吾之剑长尺有咫鍊钢赤刀用之切玉如切
泥 刀剑录周昭王即位二年岁次壬午铸五剑各投
五岳铭曰镇岳尚方古文篆书长五尺简王夷以元年
岁次癸酉铸一剑长三尺铭曰骏大篆书 荀子威公
卷四十二 第 16a 页 WYG1031-0651a.png
之葱太公之阙文王之录庄君之胸干将莫耶钜阙辟
闾皆古之良剑也然而不加砥砺则不能利 列子来
丹欲报父仇求宝剑于卫孔周孔周曰吾有三剑唯子
所择皆不能杀人且先言其状一曰含光视之不可见
运之不知有其所触也泯然无际经物而物不觉二曰
承影将旦昧爽之交日夕昏明之际北面而察之澹澹
焉若有物存莫识其状其所触也窃窃然有声经物而
物不疾也三曰宵练方昼则见影而不见光方夜见光
卷四十二 第 16b 页 WYG1031-0651b.png
而不见形其触物也騞然而过随过随合觉疾而不血
刃焉 吴越春秋吴王阖闾使干将作剑干将者吴人
其妻曰莫邪干将采五山之铁精合六金之金英候天
伺地阴阳同光百神临观而金铁之颖不销干将曰神
物之化须人而成妻乃断发剪爪投入炉中使童女童
男三百人鼓橐装炭金铁皆濡遂成二剑阳曰干将而
作龟文阴曰莫邪而作漫理干将匿其阳出其阴以献
阖闾阖闾甚宝重之 拾遗记昔吴国武库之中兵刃
卷四十二 第 17a 页 WYG1031-0651c.png
铁器俱被物食尽而封署依然王令捡其库穴猎得双
兔一白一黄杀之开其腹而有铁胆肾方知兵刃之铁
为兔所食王乃召其剑工令铸其胆肾以为剑一雌一
雄号干将者雄号莫邪者雌其剑可以切玉断犀王宝
之遂霸其国 皇览阖闾既铸干将莫邪二剑馀铸得
三千并号扁诸之剑 大平广记陶贞白谓干将莫邪
皆以铜铸非铁也 山海经注汲郡冢中得铜剑一枚
长三尺五寸所谓干将也 越绝书阖闾冢在吴县阊
卷四十二 第 17b 页 WYG1031-0651d.png
门外葬以磐郢鱼肠之剑 左传吴将伐齐越子率其
众以朝吴人皆喜唯子胥惧曰是豢吴也王怒使赐之
属镂以死注属镂剑也 吴越春秋越王允常聘欧冶
子作名剑五枚一曰纯钩二曰湛卢三曰豪曹四曰鱼
肠五曰钜阙王以豪曹示薛烛烛曰夫宝剑五色今见
豪曹黯然无华殒其光芒其神亡矣示之巨阙薛烛曰非
宝剑也夫宝剑金锡和同气如云烟今见其光已离矣
示之鱼肠烛曰金精从理至本不逆鱼肠倒本从末逆
卷四十二 第 18a 页 WYG1031-0652a.png
理之剑也示之纯钩烛矍然曰恍乎如屈阳之华沈沈
如芙蓉始生于湖其文如列星之行其光如水之溢塘
此纯钩也示之湛卢烛曰善哉含金铁之英吐银锡之
精可以折冲伐敌人君有逆谋则去之他国 越绝书
越王勾践有宝剑五闻于天下其一曰纯钩客有薛烛
善相剑王取纯钩示之薛烛矍然望之手振拂扬其华
捽如芙蓉始出观其鈲烂如列星之行观其光如水之
溢于塘观其断岩如琐石观其色焕焕如冰释王曰客
卷四十二 第 18b 页 WYG1031-0652b.png
有市之乡二十骏马千匹千户之都二可乎烛曰不可
当造此剑之时赤堇之山破而出锡若耶之溪涸而出
铜雨师扫洒雷公击橐蛟龙捧炉天帝装炭太乙下观
欧冶乃因天地之精造为此剑今赤堇之山已合若耶
溪深而不测群神不下欧冶既死虽复倾城量金珠玉
竭河犹不能得此物千户之都何足言耶 史记子贡
传越使大夫种言于吴王曰奉先人藏器步光之剑以
贺军吏 曹植七启步光之剑华藻繁缛缀以骊龙之
卷四十二 第 19a 页 WYG1031-0652c.png
珠错以荆山之玉 拾遗记昆吾山鍊石可为铜铜色
青而利句践祠昆吾神采金铸成八剑一名掩日以之
指日则光昼暗金阴也阴盛则阳灭二名断水以之划
水开即不合三名转魄以之指月蟾兔为之倒转四名
悬剪飞鸟游过触其刃如断截焉五名惊鲵以之泛海
鲸鲵为之深入六名灭魂挟之夜行不逢魑魅七名郤
邪有妖魅者见之则伏八名真刚以切玉断金如削土
木矣以应八方之气铸之也 越绝书楚王欲作剑令
卷四十二 第 19b 页 WYG1031-0652d.png
风胡子之吴见欧冶子干将二人凿茨山泄其溪取铁
英作剑三枚一曰龙渊二曰太阿三曰工市毕成奏之
风胡子曰欲知龙渊观其状如登高山临深渊欲知太
阿观其鈲嵬嵬翼翼如流水之波欲知工市锷从文间
起至脊而止如珠而不可衽文若流而不绝 张华传
初吴之未灭牛斗之间常有紫气及吴平紫气愈明华
闻豫章人雷焕妙达纬象乃邀焕问之曰是何祥也曰
宝剑之精上彻于天耳华问在何郡曰丰城华即补焕
卷四十二 第 20a 页 WYG1031-0653a.png
为丰城令掘狱屋基入地四丈馀得石函中有双剑一
曰龙泉二曰太阿其夕斗牛间不复见气焉 水经注
梁国多池沼时池中出神剑到今其民像而作之号大
梁氏之剑 刀剑录秦昭王稷以元年岁次丙午铸一
剑长三尺铭曰诫大篆书 续齐谐记秦昭王三日置
酒河曲见有金人出奉水心剑曰令君制有西夏 刀
剑录秦始皇以三年岁次丁巳采北祗铜铸二剑铭曰
定秦小篆书李斯刻埋在阿房宫阁下一在观台下长
卷四十二 第 20b 页 WYG1031-0653b.png
三尺六寸 刀剑录前汉高祖以始皇三十四年于南
山得一铁剑长三尺铭曰赤霄大篆书及贵常服之此
即斩蛇剑也 三辅黄图太上皇微时佩一刀长三尺
上有铭字难识传云殷高宗伐鬼方时所作也上皇游
丰沛山中有人冶铸上皇息其旁问曰铸何器工者笑
曰为天子铸剑慎勿言曰得公佩剑杂而治之即成神
器可克定天下上皇解匕首投炉中剑成杀三牲以衅
祭之工即持剑授上皇上皇以赐高祖高祖佩之斩白
卷四十二 第 21a 页 WYG1031-0653c.png
蛇是也及定天下藏于宝库守藏者见白气如云出户
状若龙蛇 西京杂记汉高祖斩蛇剑以七彩珠九华
玉为饰五色琉璃为匣刃上常如霜雪光景照外开囊
拔鞘辄有光采射人 晋书武库火累代宝尽焚张华
见汉高斩蛇剑穿屋而飞莫知所向 刀剑录汉文帝
以初元十六年岁次庚午铸三剑长三尺六寸铭曰神
龟多刻龟形以应大横之兆帝崩命入玄武宫武帝又
以元光五年岁次乙巳铸八剑长三尺六寸铭曰八服
卷四十二 第 21b 页 WYG1031-0653d.png
小篆书嵩恒霍华太山五岳皆埋之 潜居录汉武帝
七夕幸开襟楼忽见殿北方䌽云缥缈有美女骑一物
翩跹而下即以所骑物上帝曰此棨东之剑群仙宝之
能辟诸邪妾乘之而来顷刻百里矣后入吴宫大帝号
曰辟邪亦曰百里 汉武帝内传王母佩分景之剑上
元夫人佩流黄挥精之剑 刀剑录汉宣帝以本始四
年铸二剑长三尺一曰毛一曰贵以足下有毛故为之
皆小篆书 丐奴传甘露三年正月呼韩邪单于朝赐
卷四十二 第 22a 页 WYG1031-0654a.png
玉具剑注标首镡卫尽用玉为之 刀剑录王莽在伪
位以建国五年岁次庚午造神剑皆练五色石为之铭
曰神胜万里伏小篆书长三尺六寸后汉光武方未贵
时在南阳鄂山得一剑文曰秀霸小篆书帝常服之
东观汉记建武二年遣冯异西击赤眉于关中上自河
南赐异乘舆七尺玉具剑又陈遵破匈奴诏赐駮犀剑
又章帝赐尚书剑一手署姓名韩淩渊深有谋故得龙
泉郅寿明达有文章故得文剑陈宠敦朴有善能伏不
卷四十二 第 22b 页 WYG1031-0654b.png
见于外故得锻成剑皆因名而表意 刀剑录魏武帝
曹操以建安二十年于幽谷得一剑长三尺六寸上有
金字铭曰孟德王常服之 典论选兹良金命彼国工
精而鍊之至于百辟以为三剑一曰飞景二曰流采三
曰华铤俱长四尺二寸重一斤十有五两淬以清漳厉
以礛䃴饰以文玉表以通犀 古今注吴大帝有宝剑
六白虹紫电辟邪流星青冥百里 刀剑录吴主孙亮
以建兴二年铸一剑文曰流光小篆书晋怀帝炽以永
卷四十二 第 23a 页 WYG1031-0654c.png
嘉元年造一剑长五尺铭曰步光小篆书 宋书太宗
为徐州刺史昭太后赐以火珠鹿卢剑 刀剑录后魏
道武铸二剑一名曰镇山一名曰沈水 北史魏毕众
敬献银装剑一口 朝野佥载西晋末有旌阳县令许
逊者得道于豫章西山江中有蛟为患旌阳没水剑斩
之后不知所在顷渔人网得一石甚鸣击之声闻数十
里赵王为洪州刺史破之得剑一双视其铭一有许旌
阳字一有万仞字遂有万仞师出焉 广异记唐开元
卷四十二 第 23b 页 WYG1031-0654d.png
末武胜之知静江军忽见滩中雷公践微云逐一小黄
蛇盘绕滩上静江之人戏以石投之中蛇鎗然作金声
雷公乃飞去使人往视得一铜剑有文曰许旌阳斩蛟
第三剑 清异录安禄山得飞刚宝剑欲奏上乞封剑
为坚利侯僚属以无此例力止之 会要乐浪人剑旧
纪贞元十年九月辛卯南诏献铎槊浪人剑南诏传异
牟寻献铎鞘浪剑郁刃注浪人铸时以毒药并治取跃
迎如星者凡十年乃成淬以马血以金犀饰镡首伤人
卷四十二 第 24a 页 WYG1031-0655a.png
即死浪人所铸故亦名浪剑王所佩者传七世矣 杜
阳杂编火精剑建中二年大林国所贡云其国有山方
数百里出神铁其山有瘴毒不可轻为采取若中国之
君有道神铁即自流溢鍊之为剑必多灵异其剑之光
如电切金玉如泥以朽磨之则生烟焰以金石击之则
火光流起唐德宗时幸奉天自携火精剑出内殿斫槛
上铁狻猊应手而碎及乘舆遇夜侍从皆见上仗数尺
光明即剑光也 清异录朔方裨将之父尝梦朱衣黑
卷四十二 第 24b 页 WYG1031-0655b.png
帻人曰吾闻阳长史天命以玉柄龙授君若遇橐籥翁
宜付之得梦六日后买得一剑既藏四年汾阳诞日部
曲竞献珍异裨将以父所宝玉柄龙奉之意汾阳即翁
也 剑侠传唐晋公王铎有千金剑以𫉬李龟寿 锦
绣万花谷顾彦辉为东川节度会诸将以所佩剑号疥
癞宾使侍左右曰生死同之违者先齿 五代史孙德
昭梁太祖颇德其附已以龙凤剑遗之 梦溪笔谈钱
塘闻人绍一剑削十大钉皆截剑无纤迹用力屈之如
卷四十二 第 25a 页 WYG1031-0655c.png
钩纵之铿然有声复直如弦古之所谓灵宝剑也 珊
瑚钩诗话有农夫耕地得剑磨洗适市值贾胡售以百
千未可至百万约来旦取之夜归语妻子此何异而价
至是庭中有石偶以剑指之立碎诘旦胡人载镪至则
叹叱曰剑光已尽不复买农夫苦问之曰此是破山剑
唯可一用吾欲持之破宝山耳农夫惋恨旬月不能己
   匕首
盐铁论匕首短剑也长一尺八寸头𩔖匕故曰匕首
卷四十二 第 25b 页 WYG1031-0655d.png
物原专诸始造匕首 通裕文匕首剑属汉王莽避火
宣室持虞帝匕首则尧舜已有其物矣 史记燕太子
丹使荆轲刺秦王豫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
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之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
立死者乃装为遣荆卿 典论魏太子丕造百辟匕首
三其一理似坚冰名曰清刚其二曜似朝日名曰阳文
其三状似龙文名曰龙鳞 虞初志有尼授聂隐娘羊
角匕首刃广三寸为开其脑后藏匕首而无所伤用即
卷四十二 第 26a 页 WYG1031-0656a.png
抽之 妖乱志萧胜纳财于吕用之求知盐城高骈有
难色用之曰一宝剑在盐城井中须灵官取之骈许之
数月胜献一铜匕首吕用之曰此北帝所佩也得之者
兵不敢犯骈宝秘之常持以坐起
   斧钺
事物纪原舆服志曰黄帝置斧钺内传曰帝将伐蚩尤
玄女授帝金钺以主煞此其始也以铜为凤首衔刀
逸雅斧甫也甫始也凡将制器始用斧伐木已乃制之
卷四十二 第 26b 页 WYG1031-0656b.png
也钺豁也所向莫敢当前豁然破散也 说原鈇莝斫
刀也钺大柄斧也黄钺以金饰之 五侯鲭戚柲斧柄
也 尚书一人冕执刘郑玄注今镵斧 中华古今注
金斧黄钺也铁斧玄钺也三代通用之以断斩今以黄
钺为乘舆之饰玄钺诸公王得建之武王以黄钺斩纣
故王者以为戒太公以玄钺斩妲己故妇人以为戒汉
制诸公亦建玄钺以太公秉之助武王断斩故为诸公
之饰焉大将出征特加黄钺者以铜为之黄金涂刃及
卷四十二 第 27a 页 WYG1031-0656c.png
柄不得纯金也 博古图司马法三代之斧在夏执玄
钺在商执白戚在周杖黄钺盖所用之色不同而所以
为斧则一也 古今注秦改铁钺为锽 开元仪礼锽
形如剑而三刃连柄共长三尺五寸以虎豹皮为袋今
乘舆之前刻木为斧谓之仪锽 孔六帖五代王建立
徙昭义赐以玉斧 辍耕录劈正斧以水苍玉碾造高
二尺有奇广半之遍地文藻粲然自殷时流传大朝会
则一人持之立于陛下所以正人不正之意 云烟过
卷四十二 第 27b 页 WYG1031-0656d.png
眼录殷武钺长三尺馀一段美玉文藻细甚三代之宝
宣和故物又归大金今在御府每大朝会必设之外庭
 博古图舞戚盖司杀者之所秉用以为舞安柄处作
蝉纹柄之外作两目中作饕餮垂花之饰纹缕精妙又
片云戚形戚也戚斧属此若片云状而两端微卷中作
三圜窍容柄处为三耳盖戚以玉为柲柲即柄也所谓
朱干玉戚者此其戚欤 西溪丛语齐斧虞喜志林音
侧阶切凡师出斋戒入庙受斧故云齐也陈林云腰领
卷四十二 第 28a 页 WYG1031-0657a.png
不足以膏齐斧服虔注云易丧其资斧张姜云斧钺也
以整齐天下应劭云齐利也萧斧或云钺斧也淮南子
云磨萧斧以伐朝菌萧之义未详太平御览引汉书王
莽传丧其齐斧音齐 龙鱼河图斧神名狂章 清异
录蜀王建军中隐语以斧为铁糕糜
   戈
二仪实录双枝为戟独枝为戈蚩尤造 释名戈句矛
戟也戈过也所刺捣则决过所钩引则制之弗得过也
卷四十二 第 28b 页 WYG1031-0657b.png
 周礼冶氏戈广二寸内倍之胡三之援四之郑注戈
今句孑戟也或谓之鸡鸣或谓之拥颈内谓胡以内接
柲者也长四寸胡六寸援八寸郑司农云援直刃也胡
其孑 曲礼进戈者前其鐏后其刃注锐底曰鐏疏刃
当头而利鐏在尾而钝不以刃授敬也 玉海戈有傍
出者为句孑亦名胡孑 周礼戈柲六尺六寸 礼书
五兵之所以便于用者戈而已其柲短而易持其胡援
广而易入可以桩可以斩可以击可以钩观富父终甥
卷四十二 第 29a 页 WYG1031-0657c.png
以戈桩侨如之喉狼瞫以戈斩秦囚子南以戈击子晰
长鱼矫以戈杀驹伯则戈之于用可知矣 典论狐父
之戈上世名器 宋书晋惠帝永兴元年成都王伐长
沙每夜戈戟锋有火光如悬烛 玄晏春秋皇甫谧年
十七未通经史执枝为戈
   戟(附殳/)
稗史𩔖编吕氏春秋曰蚩尤作五兵戟其一也又管子
曰雍狐之山发水出金受而制之以为雍狐之戟此戟
卷四十二 第 29b 页 WYG1031-0657d.png
之始也龙鱼河图曰蚩尤造戟续事始曰魏武加虾蟆
头幡实录曰自夏后氏有之如鎗两岐置刃谓之戟
周礼冶氏戟广寸有半寸内三之胡四之援五之郑注
戟今三锋戟也内长四寸半胡长六寸援长七寸 礼
书盖戟有三锋刺则锋之直前者也胡则正方中短而
下垂者也援则磬折而上达者也 风土记戟长一丈
三尺奋扬俯仰能兼五兵 方言戟楚谓之孑凡戟而
无刃秦晋之间谓之锌或谓之鏔吴扬之间谓之戈东
卷四十二 第 30a 页 WYG1031-0658a.png
齐秦晋之间谓其大者曰镘胡其曲者谓之钩锌镘胡
三刃枝南楚宛郢谓之匽戟其柄自关而西谓之柲或
谓之殳 逸雅戟格也旁有枝格也 周书一人冕执
戣一人冕执瞿注戣瞿皆戟属 白六帖凡句兵欲无
弹弹掉也句兵戈戟之属 礼书戟或作棘春秋传曰
子都拔棘明堂位言越棘周礼言棘门则戟棘一也
太公兵法戟之神名大将 稗编史记赵良谓卫鞅曰
君之出也操阘(音/榻)戟者旁车而趋续舆服志曰汉大驾
卷四十二 第 30b 页 WYG1031-0658b.png
前驱有凤皇阘戟疑秦制也 晋东宫旧事崇福门鸡
鸣戟十张 陶侃表伏惟武库倾荡宿卫有失辄简选
其差可者奉献金铃大戟五十张 说文有衣之戟曰
棨 汉杂事汉制假棨戟以代斧钺 崔豹古今注棨
戟前驱之器也以木为之后代刻伪无复典制以赤油
韬之谓之油戟亦曰棨戟 稗史𩔖编武士陈列殿下
曰陛戟其宫中出入者本官封有衣戟传审印信然后
受之曰棨信王公以下用棨戟前驱曰油戟 名物考
卷四十二 第 31a 页 WYG1031-0658c.png
后世有棨戟天子二十四诸侯十二或施于公门或设
于私第故汉秦彭唐李晟皆得设棨戟以代斧钺 事
物绀珠棨戟木为之而无刃门设架列之天子宫殿门
左右各十二应天数也
殳 说文殳者以木为身旁皆铁齿 考工记庐人殳
长寻有四尺注殳以积竹八觚长丈二尺建于兵车旅
贲以先驱积竹谓削去白取其青处合之欲其有力也
   矛
卷四十二 第 31b 页 WYG1031-0658d.png
吕氏春秋蚩尤作五兵有酋矛夷矛 诗国风二矛重
英注二矛夷矛酋矛也夷矛长二丈四尺酋矛长二丈
 周书二人雀弁执惠立于毕门之内注惠三隅矛孔
疏谓刃有三角郑玄云惠状盖斜刃宜芟刈 诗经厹
矛注二隅矛也 方言矛骹细如鹤胫者谓之鹤膝
越绝书越王仗屈卢之矛 庶物异名疏吕览锄耰白
挺可以胜人之长铫利兵长铫长矛也 白六帖刺兵
欲无蜎蜎挠也刺兵矛属 北史魏毕众敬还乡献刺
卷四十二 第 32a 页 WYG1031-0659a.png
彪矛一枚 北史魏陈留王虔武力绝伦每以矛细短
大作之犹患其轻复缀铃于刃下 龙鱼河图矛名天
矢阴 太公兵法矛之神名跌跄
   槊(同槊/)
逸雅矛长丈八尺曰槊马上所持言其槊槊便杀也又
曰激矛激截也可以激截敌阵之矛也 晋八王故事
张方将移惠帝于长安入殿奉迎自领五千骑皆捉铁
槊 庾翼与燕王书今致朱漆黑毦丈八槊一柄
卷四十二 第 32b 页 WYG1031-0659b.png
白六帖于栗磾常用黑槊刘裕呼为黑槊公 南史梁
武帝幸乐游苑羊侃预宴时少府奏新造两刃槊成长
二丈四尺围一尺三寸帝因赐侃河南国紫骝令试之
侃执槊上马左右击刺特尽其妙观者登树帝曰此树
必为侍中折矣俄而果折因号此槊为折树槊 北史
魏赐蠕蠕阿那瑰露丝银缠槊二张并白毦赤漆槊十
张并白毦黑漆槊十张并幡 北史魏帝赐奚康生细
御银缠槊一张 北史范阳卢曹入海岛得长人骨以
卷四十二 第 33a 页 WYG1031-0659c.png
髑髅为马皂胫长丈六尺以为二槊送其一于神武诸
将莫能用唯彭乐强举之未几曹遇疾巫言海神为祟
遂卒 五行志刘武周据并州兵势甚盛城上槊刃夜
每有火光 酉阳杂俎南蛮有毒槊无刃状如朽铁中
人无血而死言从天雨下入地丈馀祭地方掘入蛮中
呼为铎刃 孔六帖南诏异牟寻献铎槊浪剑郁刃铎
槊者状如残刃有孔旁达出丽水饰以金所击无不洞
夷人尤宝之以血祭之 宋祁笔记宣献宋公著卤簿
卷四十二 第 33b 页 WYG1031-0659d.png
记至䂍槊不能得其始遍问诸儒无知者予后十馀年
方得其义云江左有瓝槊以首大如瓝故云 事物绀
珠犦槊犦击声也一云象犦牛善斗唐金吾将军执之
宋制如节有袋上加碧油常置朝堂驾出则八枚前导
 唐史尉迟敬德善槊 孔六帖罗艺善用槊
   枪
事物绀珠枪木杆金头始于黄帝扩于孔明 韵会剡
木伤盗曰枪 续事始诸葛亮置苦竹枪长丈二 事
卷四十二 第 34a 页 WYG1031-0660a.png
物绀珠一丈威炀帝枪 笔丛单雄信幼时植一枣树
年十八伐为枪号寒骨白尝与秦王秦王以太白羽
射之火出因为尉迟敬德拉折 唐书吐蕃犯苦拔海
哥舒翰持半段枪迎击所向披靡 事物原始白干枪
宋会要曰槊也唐时羽林所执制同槊而铁刃上缀朱
丝拂隋志云齐梁四代仪中亦有此物疑晋宋以后以
为卫仗也 清异录枪材难得十全魏州石屋林多有
之杨师援时赐鎗效节军皆采于此团典所用多是绝
卷四十二 第 34b 页 WYG1031-0660b.png
品圣龙箸馀军不过四五等托地仙长腰奴范阳娇金
梢袅儿是也更有风火枝圣蚰蜒颇曲弱军中不取
夷俗记阵中有钩枪柄长五六尺枪刃长数寸刃后有
钩可以刺可以挽也 稗编飞火枪乃金人守汴时所
用今各边皆知为之 陈继儒见闻录高皇帝御用枪
凡二大者几盈握修可丈六尺疑即用以步战者也小
者修杀四之一围杀亦如之疑所谓马槊也 事物绀
珠大宁笔枪首刃下数寸施小铁盘皆作刃拐突枪杆
卷四十二 第 35a 页 WYG1031-0660c.png
长二丈五尺上施四棱铁刃㧓枪长二丈馀上长刃下
逆须拐刃枪杆长二丈五尺长刃有拐
   盾
山海经羿与凿齿战于华畴之野羿持弓矢凿齿持楯
 春秋元命包帝喾戴干宋衷注干楯也 拾遗记庖
牺造干 说文盾瞂也所以捍身蔽目象形 释名盾
遁也跪其后避刃以隐遁也大而平者曰吴魁本出于
吴为魁帅者所持也隆者曰须盾本出于蜀须所持也
卷四十二 第 35b 页 WYG1031-0660d.png
或曰羌盾言出于羌也约胁而邹者曰陷虏言可以陷
破虏敌也今谓之曰露见是也狭而长者曰步盾步兵
所持与刀相配者也狭而短者曰孑盾车上所持者也
孑小称也以缝编板谓之木络以犀皮作之曰犀盾以
木作之曰木盾皆因所用为名也 方言楯自关而东
或谓之楯或谓之干关西谓之楯 礼书五兵之用长
以卫短短以救长则人持其一矣盾则夫人而有之书
曰比尔干干欲其比则夫人有之可知也 藻林龙盾
卷四十二 第 36a 页 WYG1031-0661a.png
画龙于干以为饰 孔子世家矛戟剑拨注拨谓大楯
也 越记越勾践作盾婴以白璧镂以黄金状似龙蛇
行者乃使大夫种献之于吴王 唐书吴人家鹤膝而
户犀渠注犀渠盾名 世说魏武征袁本初治装馀有
数十斛竹片咸长数寸太祖用之为竹椑楯 玄晏春
秋皇甫谧年十七未通经史编荆为楯 陶侃表奉献
金革大羌盾五十青陵金革盾五十 北史魏蠕蠕犯
塞任城王云从献文讨之过大碛云曰夷狄之马初不
卷四十二 第 36b 页 WYG1031-0661b.png
见虎头楯若令此楯在前破之必矣帝从之 北史魏
赐蠕蠕阿那环赤漆楯六幡黑漆楯六幡 丘光庭兼
明书干一名楯一名橹汉书云血流漂橹橹即干俗呼
为傍牌此物体轻或可漂也 逸雅彭排彭傍也在傍
排敌禦攻也 庶物异名疏伐干见注疏伐为中干干
伐皆盾之别名孔明军令曰帐下及右阵各持彭排急
就注盾一名𢧕(音/伐)亦谓之干即今旁排也 章氏槁简
赘笔背嵬即圆牌也以皮为之朱漆金花焕耀炳日
卷四十二 第 37a 页 WYG1031-0661c.png
宋朝会要太宗闻南方以标枪傍牌为兵令萧廷皓取
广德军习之 二仪实录步卒用八尺牛肋牌马军用
朱漆团牌近世兵杖中有标牌盖出溪洞之蛮熙宁中
王师征交阯得其法乃盛传于中国至神宗设于行阵
令诸军习之 事物绀珠立牌或竹或木高五尺阔三
尺背施横楅连转关拐子长三尺巡城防矢石
   炮(附铳/) (火药器/)
物原轩辕作炮吕望作铳魏马钧制爆杖隋炀帝益以
卷四十二 第 37b 页 WYG1031-0661d.png
火药杂戏 稗编汉书甘延寿投石绝等伦张晏曰范
蠡兵法蜚石重十二斤为机法行三百步延寿有力能
以手投之今边城有炮盖出于范蠡蜚石之制因事增
广遂为今法盖其始也 事物原始诸葛亮围郝昭于
陈仓亮起冲车昭以绳连石磨四角击其冲车即炮石
之制也 唐书李密令田茂广造云旝三百具以矶石
为攻城械号将军炮 杨诚斋海蝤船赋序绍兴辛巳
海陵至江北掠民船欲济虞允文伏舟七宝山后舟中
卷四十二 第 38a 页 WYG1031-0662a.png
发一霹雳炮盖以纸为之而实以石灰硫黄炮自空而
下坠水中硫黄得水而火自跳出其声如雷纸裂而石
灰散为烟雾眯其人马之目遂压北舟人马皆溺大败
之 稗编西安城上旧贮铁炮曰震天雷状如合碗顶
一孔仅容指军中久不用此金人守汴之物也史载铁
罐盛药以火点之炮举火发其声如雷闻百里外所爇
围半亩以上火点著铁甲皆透又其磁烧者强不若铁
之威军中铁不多得则磁以继之可也 事物绀珠单
卷四十二 第 38b 页 WYG1031-0662b.png
梢炮前后四柱施桄上施鹿耳四夹轴轴上置板竿高
下随时旋风炮冲天柱上施轴置炮虎蹲跑前脚长后
脚短水底连天炮先置铜铁大炮水底以苇接长洞中
藏药线水战发之
铳 杨一清制府杂录今所造鎗炮不能致远兼不善
用不能多中近年敌人不甚畏之惟大将军二将军三
将军诸铳力大而猛 事物绀珠佛郎机铳铜为管大
者千馀斤中者五百馀斤小者百馀斤弹子内铁外铅
卷四十二 第 39a 页 WYG1031-0662c.png
重数斤嘉靖间造 七修𩔖藁鸟嘴木铳嘉靖间日本
犯浙倭奴被擒得其器遂使传造焉 事物绀珠鸡脚
铳铜十眼铳四眼铳三眼铳九眼铳九子铳夹靶铳大
把铳千里铳
火药器 群书考索宋咸平三年唐福献新制火毬火
鎗 事物绀珠蒺藜火毬三棱六首铁刃外团火药中
贯长绳放之霹雳火毬用竹两三节存节用薄瓷或钱
三十片和药裹竹为毬两头留竹寸许毬外加傅药铁
卷四十二 第 39b 页 WYG1031-0662d.png
嘴火鹞木身铁嘴束秆为尾入火药竹火鹞竹为疏笼
大腹狭口糊纸入火药束草为尾
   诸武具
续事始云梯鲁人公输般造以攻宋城可以凌空立之
太白阴经谓之飞梯 毛诗注钩援钩梯也所以钩引
上城即云梯也 事物绀珠飞梯长二三丈首贯双轮
著城而进竹飞梯独竿大竹旁施脚涩蹑地飞梯如飞
梯而两层中施转轴以起梯竿首贯双轮 稗史𩔖编
卷四十二 第 40a 页 WYG1031-0663a.png
事始曰铁蒺藜铁菱角等起于隋炀帝征辽东置之要
路水中以刺人马非也按诸葛亮与司马懿相持于武
功五丈原亮卒懿追之亮长史杨仪多布铁蒺藜则三
国之际已有其物非自隋炀帝始也汉文帝时晁错言
守边议云具蔺石布渠答注云渠答铁蒺藜也此又汉
初事耳 物原孙武造铁蒺藜 庶物异名疏尉缭子
城险未设渠答未张晁错传高城深堑具蔺石布渠答
渠答蒺藜也蔺石城上雷石也晏子曰城上二步一渠
卷四十二 第 40b 页 WYG1031-0663b.png
立程长三尺冠长十尺臂长六寸二步一答答广九尺
袤十二尺据此则渠答若两矣 清异录蜀王建军中
隐语铁蒺藜曰冷尖 事物绀珠挝简大铁尺 词林
海错萧摩诃与北齐战有西域胡妙于弓矢摩诃遥掷
铣鋧正中其额应手而毙鋧音简秦琼尤善用之 周
礼车徒皆作遂鼓行徒衔枚而进郑注枚如箸衔之有
繣结项中军法止语为相疑惑也 绀珠狼牙拍合榆
木布钉其上四面施刀前后施环贯以绳钩于城上以
卷四十二 第 41a 页 WYG1031-0663c.png
拍登城 戚继光武艺篇狼筅用大毛竹上截连四旁
附枝节节枒杈视之粗可二尺长一丈五六尺利刃在
顶长一尺郭应响云临敌他技单薄胆易摇夺惟筅遮
蔽全身刀鎗丛刺不能入用为行列乃行伍藩篱也若
精兵风雨之势则筅为重赘之器矣
  (附/)诸刑具
舜典鞭作官刑 隋书刑法志梁武帝时鞭有制鞭法
鞭常鞭凡三等制鞭生革廉成法鞭生革去廉常鞭熟
卷四十二 第 41b 页 WYG1031-0663d.png
靻不去廉皆作鹤头纽长尺二寸梢长二尺七寸广三
寸靶长尺五寸 隋书北齐武成帝用轻典鞭鞘皆用
熟皮削去廉棱鞭疮长一尺 舜典朴作教刑注朴槚
楚也 汉书景帝定箠令箠长五尺其本大一寸其竹
也末薄半寸皆平其节当笞者笞臀母得更人毕一罪
乃得更人 晋令应得法杖者以小杖过五寸者梢行
之应杖而髀(臀/也)有疮者缓 隋书梁武帝时杖皆用生
荆长六尺有大杖法杖小杖三等之差大杖头围寸三
卷四十二 第 42a 页 WYG1031-0664a.png
分小头八分半法杖围寸二分小头五分小杖围寸一
分小头极杪 五代史刘铢用法刻深每杖一人必两
杖俱下谓之合欢杖 文献通考杖不得留节目亦不
得钉饰及加筋胶之𩔖仍用火印从官给 周易荷校
灭耳注校枷也罪重械其首也 文献通考宋高宗著
令枷以乾木为之长者以轻重刻识其上凡枷纽暑月
五日一濯 周易履校灭趾注械足也 礼记孟春之
月命有司省囹圄去桎梏注木在足曰桎在手曰梏
卷四十二 第 42b 页 WYG1031-0664b.png
广雅参著曰桎偏著曰梏 说文梏手械也所以告天
桎足械也所以质地 周礼凡囚上罪梏拲而桎中罪
桎梏下罪梏王之同族拲郑玄注两手共一木曰拲桎
梏两手各一木 王莽传以铁琅当其项注琅当长锁
也 通典隋文帝令前代有司讯考有用大棒束杖压
踝之属尽除之
 
 格致镜原卷四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