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十八
卷三十八 第 1a 页 WYG1031-0583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格致镜原卷三十八   大学士陈元龙撰
  文具𩔖(二/)
   砚
总论 释名砚者研也研墨使和濡也 说文石滑谓
之砚砚字从石见 高似孙砚笺汉张彭祖与上同砚
席薛宣笔砚皆为设方略前人谓砚字始见于此似孙
按太公金匮砚之书曰石墨相著而黑邪心谗言无得
卷三十八 第 1b 页 WYG1031-0583b.png
污白砚已见之于此 物原仲由作砚 卫夫人笔阵
图砚取前涸新石润涩相兼浮津耀墨者 开元文字
砚者墨之器 王羲之书笔阵图后砚者城池也 避
暑录唐中世以前未尽以石为砚往往但以器贮墨汁
有以铜铁为之者 演繁露晋人最重书学然未尝择
砚故石林曰晋之善书者不自研墨使人研之成浆乃
以斗供唐以前多用瓦砚今天下通用石砚而犹槩言
砚瓦也 苏易简文房谱四宝砚为首笔墨纸皆可随
卷三十八 第 2a 页 WYG1031-0583c.png
时收索可与终身俱者唯砚而已 米芾砚史石理𤼵
墨为上色次之形制工拙又其次 凤翔退耕录薛稷
为砚封九锡拜离石乡侯铁面尚书使持节即墨诸军
事 文嵩石虚中传虚中字居默拜即墨侯 清异录
薛涛四友赞曰磨润色先生之腹 致虚阁杂俎砚神
曰㳯妃
古名砚 伍辑之从征记孔子庙有石砚制甚朴古夫
子平生物也 砚笺石夷庚家右军古凤池紫石砚心
卷三十八 第 2b 页 WYG1031-0583d.png
凹又山阴老叟称右军后持一砚长尺色赤风字样云
右军所用又山阴人辟土得断砖一砚于黄閍塼乃王
献之保母墓志云殉以曲水小砚砚大如掌池如曲水
黑而润底刻晋献之旁刻永和 米史有人收得右军
砚其制头狭四寸许下阔六寸许顶两纯皆绰慢下不
勒成㾗外如内之制足狭长色紫中凹成臼又有智永
砚头微圆又𩔖箕象中亦成臼矣 清异录周彬公一
砚四围有少金纹如陷曰金棱玉海陈省躬得一砚腹
卷三十八 第 3a 页 WYG1031-0584a.png
有四眼号为仙翁砚取道家四目老翁之说徐阐之砚
名小金城纯紫而截腰有绿纹如城之女墙故名 陆
放翁避暑漫钞李后主买一砚山径长才逾尺前耸三
十六峰大犹手指左右引两阜坡陀中凿为砚及江南
国破砚为米芾所得米归丹阳将卜宅苏仲泰以甘露
寺下古基易之 云烟过眼录御府有聚宝砚玉版太
乙船无眼而温润皆宝砚也杜季阳端石蟾蜍砚篆玉
溪生山房李商𨼆砚也 东坡杂说杜叔元藏许敬宗
卷三十八 第 3b 页 WYG1031-0584b.png
砚后官杭渔人于浙江网一铜匣铸许敬宗字砚两足正方
匣有容足处即敬宗物叔元子遗孙莘老余从莘老求
得之端石也温润如玉杀墨如风微洼真四百馀年物
 开元录李卫公畜砚甚富佳者名结邻言与砚结为
邻也 玉堂清话柳公权所宝惟砚自扄锁之 山堂
肆考李白有酬殷十一栗冈砚诗 砚笺丁谓宅光州
临终以一箧寄郡题五十五年姓丁人来作通判分付
至是岁丁侨来即公之孙𤼵箧一匣贮大端砚上小窍
卷三十八 第 4a 页 WYG1031-0584c.png
覆以棋子揭之水一泓流出 挥麈录晏元献夫人王
超女元献有古砚王氏旧物也号传婿砚元献婿富郑
公郑公婿冯文简文简孙婿朱圣子圣子婿滕子济俱
为执政砚今藏滕氏 砚笺王巩得其外祖张邓公砚
求铭于东坡 砚北杂志御府宝砚曰苍龙横沼内有
龙形横砚池中世所谓岩花是也 妮古录宋松皮砚
朱太史象玄济中物也砚有墨采偶失浣涤出之墨彩
如新声清质细 山堂肆考东坡以月石砚赠范子功
卷三十八 第 4b 页 WYG1031-0584d.png
以涵星砚赠范纯文 却扫编苏魏公守杭梁况之倅
鄞过苏公一见异之遗以砚曰为异日玉堂用元祐六
年梁草苏公拜右相麻所用乃苏公砚 砚笺苏东坡
颍滨兄弟试制策各携一端砚外孙文骥得其一过藏
其一名贤良砚又唐彦猷得侯宗亮古砚刻廷和二字
形外方水池内圆不加镌凿青紫色又中兴秘阁砚有
高宗御押郑亨仲诗石渠东观天尺五右文储砚一百
九今所见者惟有七十五耳 高常砚铭序天坛中路
卷三十八 第 5a 页 WYG1031-0585a.png
获砚石如马蹄状外棱孤耸内𤼵墨幽奇天然疑神仙
遗物宝而用之 清异录宣城裁衣肆有一石镇色紫
而润堪为砚材予买之琢为四环鼓砚缀以白玉环方
圆逾一尺又和鲁公有白方砚通明无纤翳自题其砚
室曰雪方池余家世宝一砚形正圆腹作两池底分三
鱼口以承之紫润可爱背阴有字曰璧友 解酲语许
谦孙从宗言上方珍异库有虎头砚 妮古录文太史
得古端砚锐首丰下形如覆盆面镂五星聚奎及蓬莱
卷三十八 第 5b 页 WYG1031-0585b.png
三岛左右蟠双螭刳其背令虚镌刻东坡制铭一龟横
出作屃赑状文缕精致不知何时物也因命为五星砚
 云烟过眼录赵子昂端石辟雍砚名曰大雅又子昂
有古济砚刻神品朱字制极精然滑不受墨
诸石砚 唐彦猷砚录红丝石红黄相参不甚深理黄
者丝红理红者丝黄其纹匀彻石工苏怀玉言州西四
十里山盘折而上五百馀步有洞狭容一人洞前大石
欹悬石生于洞之两壁洞口绝壁上有镌字唐中和年
卷三十八 第 6a 页 WYG1031-0585c.png
采石所记苏工得石四五寸旋加磨治文华致声清越
墨膏浮泛蒸濡如露异于他石一日洞门石摧遂绝
米史青州红丝石大抵色白而纹红者慢𤼵墨亦渍墨
不可洗必磨治之纹理斑石赤者不渍墨𤼵墨有光而
纹大不入看慢者经暍则色损冻则裂乾则不可磨墨
浸经日方可用一用又须涤非品之善 欧谱红丝砚
须饮水乃𤼵墨 米史青州蕴玉石理密声清青黑色
白点如弹不著墨 唐录紫金石出临胊色紫润泽姿
卷三十八 第 6b 页 WYG1031-0585d.png
殊下 米帖晚唐竞取紫金石芒润清响国初已乏又
宋高祖赐建平王景素石砚 唐录茹孝标黄石砚色
不甚深墨光可鉴出新罗 米史青州青石色𩔖歙理
皆不及𤼵墨不乏有瓦砾之象 𩔖说后主青石砚墨
池中有黄石如弹丸水常满既归朝陶榖见而异之砚
大不可持乃取石弹丸去后主曰唯此砚能生水他砚
皆不可用索之良苦陶碎之有小鱼跳出自是砚无复
润泽 高宗翰墨志虞和论文房之用有吴兴青石圆
卷三十八 第 7a 页 WYG1031-0586a.png
砚质滑而停墨殊胜南方瓦石今苕霅间不闻有此石
砚岂昔以为珍今或不然或无好事者𤼵之抑端璞徽
砚既用则此石为世所略也 砚笺唐林夫遗丹石砚
粲然如芙蓉出水杀墨宜笔后米元章以徐熙牡丹图
易之 米史蔡州白石砚理滑可为朱砚花蕊石亦可
作小朱砚 蔡帖鹊金砚奇物东州褐色石可砚 米
史苏州褐黄石砚理粗𤼵墨不渗土人刻成砚以草一
束烧过为慢灰火煨之色遂变紫其用与不煨者同亦
卷三十八 第 7b 页 WYG1031-0586b.png
不燥 皮日休集浮盖山仙坛洞有仙石砚 米史高
丽砚坚密有声𤼵墨色青间白有金星 砚史淄州金
雀山有蕴玉金星二石中砚 欧谱金坑矿石坚而𤼵
墨 砚笺北苑凤凰山下石肤润益墨王颐始为砚东
坡名之凤咮 栾城集凤皇咮潭中石苍黑坚致如玉
与笔墨宜 叶梦得诗话东坡作凤咮石砚云出北苑
凤皇山余至建州求之无有盖南剑黯淡滩石也此石
有二种其一出西水去黯淡滩四十里细润而不甚𤼵
卷三十八 第 8a 页 WYG1031-0586c.png
墨黯淡滩石宜墨而肤理不逮唯兼二者真过龙尾也
 米帖洮河绿石性软不起墨不耐久磨 绀珠洮州
绿石砚猿头斑爪皮黄蚤子纹者佳 米史西都会圣
宫砚石色紫理如虢石差硬𤼵墨不乏扣之无声唐州
方城县葛仙公岩石向日视之如玉莹如鉴光而著墨
如澄泥不滑稍磨之墨已下而不热生泡生泡者胶也
古墨无泡胶力尽也若石滑磨久墨下迟则两刚生热
故胶生泡也此石既不热良久墨𤼵生光如漆如油有
卷三十八 第 8b 页 WYG1031-0586d.png
艳不渗也色紫可爱亦有淡青白色如月如星而无晕
 唐录唐州紫石色泽可爱腻不𤼵墨佳者可与端石
乱真特以无眼辨之 米帖宿州乐石砚润腻𤼵墨无
石脉 欧谱绛州角石色如白牛角有花浪顽滑不𤼵
墨 𩔖苑淄州石门涧石青黑相错如杂铜屑理极细
密范文正公居长白山以为砚𤼵墨𩔖歙石久则裂
唐录青金石青黑相参点如铜屑细密不坚扣无声登
州驼基岛石色黑罗纹金星𤼵墨𩔖歙 九域志宁州
卷三十八 第 9a 页 WYG1031-0587a.png
岁贡砚十枚 李白诗宣州石砚墨色光 米帖明州
石砚石甚觕 黄山谷有泸石砚铭 杨次公集辟雍
砚系淮石 米帖万州悬崖金星石黑润有铜屑眼如
豆𤼵墨扣无声万有磁洞石 米史夔州黟石色黑理
乾间有黑点如墨玉𤼵墨 黄山谷诗蛮溪大砚磨松
烟 砚笺中正砦蛮溪之别也 米史通远军漞石砚
石理涩可砺刃绿色如朝衣深者亦可爱又有水波纹
间有黑小点土人谓之湔墨点有紧甚奇妙而硬者与
卷三十八 第 9b 页 WYG1031-0587b.png
墨斗有慢甚者渗墨无光其中者甚佳在洮河绿石上
自朝廷开熙河始为中国有亦有赤紫石色斑为砚𤼵
墨过于绿者而不匀净又有黑者戎人以砺刃而铁色
光肥亦可作砚而坚不𤼵墨 唐录归州大沲江之一
曲石色绿理少密致 砚笺归石有风涛象渗墨无光
绿可爱 柳宗元柳州山水记龙壁下多秀石可为砚
 米史成州栗亭石色青有铜点大如指理漫𤼵墨
砚录吉州永福石砚色近紫理觕不润 米史永福县
卷三十八 第 10a 页 WYG1031-0587c.png
紫石状𩔖端之西坑𤼵墨过之 郑刚中集永嘉观音
石砚比端溪尤良润微不及 永嘉记砚溪一源多石
砚 砚笺单炜以沅石砚遗吴琚进重华宫色紫间有
金㾗滑不宜墨 米史温州华严尼寺岩石磨墨不热
无泡𤼵墨生光色赤而多有白沙点为砚则避之 曹
昭古砚论湖广辰沅州出一种石色深黑质粗燥或有
小眼端溪人取归刻作端石样称为黑端辰沅二州人
自制者多作犀牛龟鱼八角等样 澹岩居士集神龙
卷三十八 第 10b 页 WYG1031-0587d.png
改元天竺僧示滩哥石砚王西人习知西州言滩哥
石黳黑在积石军西 刘贡父有黛院石砚诗 米史
潭州谷山砚淡青色纹如乱丝叩之无声得墨快有光
庐山青石砚与潭州谷山同 皮日休序处士魏不琢
买龟头山叠石砚高不及二寸其层数百谓太湖砚
东坡帖米元章得山砚于湖口石钟山侧甚奇 东坡
诗注汉武帝时郅支进马肝石可作砚有光以拭白发
尽黑 李济翁资暇录元和初叔祖宰虢山涧得一紫
卷三十八 第 11a 页 WYG1031-0588a.png
石琢为砚名稠桑砚 绀珠黎溪石砚外淡青内深紫
而带红久用则光如镜或有金线及黄脉相间者名紫
袍金带 妮古录子陵滩下有佳石可作砚材往三怀
讲师没水中抱一石沈绿色也而更朴质余题云镇之
以无名之璞
古瓦砚 学斋佔毕唐人多只是以瓦为砚故昌黎毛
颖傅止称为陶泓 四谱魏铜雀台遗址人多𤼵其古
瓦琢砚甚工贮水数日不燥世传昔造此台其瓦俾陶
卷三十八 第 11b 页 WYG1031-0588b.png
人澄泥以絺绤滤过加胡桃油埏埴之故与他瓦异
道山清话世传铜雀瓦验之有三锡花雷斧鲜疵是也
皆风雨雕镌不可伪 蔡帖铜雀砚以古见贵色颇青
肉厚平莹多工姓氏隶古 米帖铜雀砚甚𤼵墨可使
 容斋续笔先公在燕得瓦砚二大者长尺半阔八寸
中为瓢形背有𨼆起六隶字曰建安十五年造小者中
作小簇花团腹亦有六篆字曰大魏兴和年造兴和乃
东魏孝静帝纪年也 偃曝谈馀邺城古瓦砖筒者有
卷三十八 第 12a 页 WYG1031-0588c.png
花纹年号内员外方用承檐溜亦可以为砚邺人有言
曰铜雀瓦砚体质细润而坚如石不费笔而𤼵墨 杨
慎外集铜雀砚曹操台瓦已不可得宋人所收乃高欢
避暑宫冰井台香姜阁瓦也余得一瓦上有香姜字
贾氏谈录邺郡三台旧瓦琢砚胜澄泥 欧谱相州古
瓦诚佳然少真者盖真瓦朽腐不可用世俗尚其名耳
今人乃以澄泥如古瓦状埋土中久而琢以为砚不必
真古瓦自是凡瓦皆𤼵墨优于石尔 米史相州土人
卷三十八 第 12b 页 WYG1031-0588d.png
自制陶砚在铜雀上以熟绢二重淘泥澄之取极细者
燔为砚有色绿如春波者或以黑白填为水纹其理细
滑著墨不费笔但微渗 容斋随笔赣雩都灌婴庙左
有池得瓦可为砚予守郡得刓阙两角重二十斤沈墨
如泼其色沛然正黄 韩昌黎宜城驿记楚王庙砖可
为砚 王袆砚记汉未央宫诸殿瓦其身如半筒而覆
檐际者则其头有面外向其面径五寸围一尺六寸强
面至背厚一寸弱其背平可研墨唐宋以来人得之即
卷三十八 第 13a 页 WYG1031-0589a.png
去其身以为砚故俗呼瓦头砚 王佐砚记宣德中江
西宁府新造汉未央宫瓦砚改作今布瓦样中间刳其
四围作小绦环样极精致研墨颇不渴水 太平清话
孙汉阳以宋复古殿瓦为砚瓦色黄而带白制颇古
欧谱虢州澄泥唐人品砚以为第一而今人罕用矣文
房四谱有造瓦砚法刘羲叟如谱法造之绝佳余得其
二一赠原甫一置中书阁中以为宝也 通典虢州岁
贡十砚 费氏谈录绛县人缝囊盛泥置汾水中踰年
卷三十八 第 13b 页 WYG1031-0589b.png
陶为砚水自不涸 米史泽州有吕道人陶砚以别色
泥于其首纯作吕字内外透后人效之有缝不透也其
理坚重与凡石等以历青火油之坚响渗入三分许磨
墨不乏 麈史郭惟济得陶器体圆色白中虚径六七
寸酌水于轮郭间隆起处磨墨甚良古砚也 砚史陈
文惠家收一蜀王衍时陶砚连盖盖上有凤坐一台馀
雕杂花草涅之以金泥红漆有字曰凤皇台 砚笺蜀
老以药煮破缸为砚 石林避暑录柳公权记石末砚
卷三十八 第 14a 页 WYG1031-0589c.png
墨易冷或为冷石坚磨力两刚相拒必热而沫磨墨如
病儿贵其轻也 欧谱青州潍州石末砚皆瓦砚也其
善𤼵墨也非石砚之比然稍粗者损笔锋石末本用潍
水石故唐人惟称潍州今二州所作皆佳而青州尤擅
名于世矣
歙石砚 欧公试笔南唐李氏于歙州置砚务官岁为
官造砚有数其砚四方而平浅者南唐官砚也其石尤
精制作亦不𩔖今工之侈窳 清异录开元二年赐宰
卷三十八 第 14b 页 WYG1031-0589d.png
相龙鳞月砚石纹似龙鳞形象月歙产也 新安志龙
尾山在婺源东南开元中猎人叶氏逐兽至长城见叠
石莹洁携归刋成砚温润过端溪持献令令访匠琢为
砚南唐元宗时歙守献砚荐工李少微擢砚官 曹继
善歙砚记龙尾山古坑无石他山皆龙尾支脉谓之龙
尾坑延蔓百馀里取不竭 曹昭古砚论歙溪龙尾溪
旧坑赤卵石色淡青黑无纹而温润如玉水湿之微紫
或𨼆𨼆有白纹成山水星月异像乾则否大者不过四
卷三十八 第 15a 页 WYG1031-0590a.png
五寸多作月砚就其材也或有纯黑者至贵不减端溪
下岩石旧坑南唐时方开至宋取尽矣新坑石色亦青
黑质粗燥有极大者盈二三尺 欧谱龙尾溪石坚劲
𤼵墨金星为贵石理微粗手磨之索索有锋铓者尤佳
在端溪上端溪以北岩为上龙尾以深溪为上较其优
劣龙尾远出端溪上 歙砚说龙尾石产水中极温润
性坚密声清越宛若玉与他石不同色有苍黑者青碧
者 蔡记龙尾水心石绿绀如玉入用又云龙尾石得
卷三十八 第 15b 页 WYG1031-0590b.png
墨迟久不燥 唐录江南故老云李后主所用龙尾石
为天下冠景祐中钱仙芝守歙得李氏取石处大溪水
深不可入改溪别道方可得人病其须复溪如初石中
绝仍改溪流遵故道所得尽佳石 唐录龙尾多种性
坚密叩之有声苍黑色浅深不一有石文圆转径三寸
馀当砚中谓之砚台绿色而黑文横其文纤长如眉杂
以金星曰蛾眉石 春渚纪闻昙秀龙尾石砚所谓涩
不留笔滑不拒墨者制以拱璧阙月为池蒋公希旧物
卷三十八 第 16a 页 WYG1031-0590c.png
 蔡帖龙尾至精者可次端石 春渚纪闻涵星龙尾
石风砚二足琢甚薄得之黄成伯久不渍墨如新(以上/龙尾)
(石/) 歙砚谱罗纹山亦曰芙蓉溪十馀坑蔓延百里山
沿溪溪中殊无石好事者乃曰水中石旧坑在寨头即
钱仙芝访南唐采石故坑上坑色微重中坑色微淡下
坑泥浆石里坑在罗纹山后金星坑在罗纹西北并李
氏𤼵眉子坑在罗纹山西从溪至坑十馀丈坑无土深
丈馀阔三四尺开元中𤼵碧里坑在济源色青莹半里
卷三十八 第 16b 页 WYG1031-0590d.png
有水步坑大雨点石十里外有里山石青细有金纹花
晕状不同水蕨坑在罗纹山西北景祐中𤼵石如浪今
不可得溪头坑在金星坑北金星虚慢叶九坑在溪头
西有眉石粗慢驴坑在县西北景祐中令曹平取之守
王君玉又取之嘉祐中尉刁璆取之石青绿晕今不复
出灵岩山三洞相连璞少瑕多燥漫莹者拟端溪麻石
中𨼆砚材数寸犹玉在璞在溪涧中冬涸可取 砚笺
罗纹石一名细罗纹最温润一名暗细罗纹青黑不露
卷三十八 第 17a 页 WYG1031-0591a.png
一名古犀罗纹一名瓜子罗纹狭如瓜子一名石心罗
纹一名金星罗纹点如星细如眉一名金晕罗纹数重
如画一名金花罗纹花如销金一名绞丝罗纹一名刷
丝罗纹一名松纹罗纹一名卵石罗纹其粗罗纹又有
乌钉角浪算子诸名细罗纹如罗縠色青紧密坚重莹
无瑕砚之奇也眉子石一名金花眉金花金晕一名金
星眉眉疏而金星间之一名对眉遍地成对一名短眉
短密而匀一名长眉长如眉差大一名簇眉一名阔眉
卷三十八 第 17b 页 WYG1031-0591b.png
一名金眉一名雁湖眉心晕如池密如雁集一名锦蹙
眉撮如眉有金晕一名菉豆眉石黑斑内有短密眉一
名鳝肚眉眉疏而匀金晕金星 砚说眉子色青或紫
短者簇者如卧蚕犀纹长者阔者如彪纹松纹其雁攒
湖对眉最精绝 蔡记罗纹石起墨过龙尾罗纹金星
蛾眉坚密温润天将雨水脉自生斯可宝者 古砚论
金星银星石淡青黑色并粗燥有星处不堪磨墨多侧
取为砚久用则退乏其小者如镜面大者盈尺 砚笺
卷三十八 第 18a 页 WYG1031-0591c.png
粗罗纹稍细者易磨墨细罗纹稍坚者最𤼵墨或以易
磨为𤼵墨非也蔡君谟论笔在砚随笔旋转涤之泮然
此乃石坚润能𤼵起不滞于砚耳 避暑录歙砚久无
良材罗纹眉子不复见龙尾石拒墨欧阳公推歙石在
端石上世不然之 唐录校理钱仙芝二砚一中有金
月下有云翼之一有金斗星二云左右之色颇青翰林
叶道卿砚色淡青如秋雨新霁远望暮天表里莹洁无
纹理石之美者得于歙今不复有 米史歙砚以细罗
卷三十八 第 18b 页 WYG1031-0591d.png
纹无星为上曾见一砚于赵光㢸家色绿如公裳点如
紫金斑斑匀布无罗纹点中无窍又于周昌谔处见一
小圆砚青罗纹紫金如一星鹅眼钱此二砚最奇又尝
见一金丝罗纹砚其纹半金半黑光彩与常异此外以
粗罗纹刷丝罗纹为次第 唐录殿丞崔珉砚金线环
匝池中有金鱼心如金云 东坡杂说段君玙风砚刻
祥符己酉得于铅山观音院名僧令休手琢钱希白题
榜刻荒灵二字歙之美者余家歙砚识吴顺义元年处
卷三十八 第 19a 页 WYG1031-0592a.png
士汪少微铭松操凝烟楮英铺雪毫颖如飞人间五绝
所颂者三砚与少微为五耶(以上罗纹/眉子石) 歙砚谱刷丝
纹理分明无罗纹 绀珠有金银间刷丝网密如发出
歙枣心坑 范石湖曰龙尾刷丝秀润玉质天下砚名
第一端石绝品犹不能大胜刷丝 陆深歙砚志旧坑
丝石为上石心最紧处为浪慢处为丝愈慢处为罗纹
如木理然丝之品不一曰刷丝曰内里丝曰丛丝曰马
尾丝独吐丝为奇正视之疏疏见黑点如洒墨侧视之
卷三十八 第 19b 页 WYG1031-0592b.png
刷丝粲然工人谓之砚宝盖石之精云惟枣心坑或有
之他产则劣如三衢丝石黑而顽南路丝石暗而黝绵
潭丝石浮而滑夹路丝石红而枯水池山丝石枯而燥
皆不甚宜笔墨(以上刷/丝石) 米史歙州石峒最多种而赤
紫石多瑕土人以线脉隔为三种病亦有赤紫色石无
文理少瑕光泽如枣木斲为砚与墨斗而不相入经日
便滑不可研矣 歙砚说石有十病一痕如蚓行迹一
鸡脚如鸡迹麻石黯色一乌肫有㾗如木叶若肉中脞
卷三十八 第 20a 页 WYG1031-0592c.png
也一浪痕遍缠如布帛纹作浅深黑色一赘子如乌豆
隐起碍手开之多成大璺一搭线斜纹若断裂者一黄
烂者土中石皮也一硬线高起隐手虽良工不能砺平
也一石上有微尘孔者石之肤也一断纹两不相著(以/上)
(石/病)
端石砚 叶樾端砚谱斧柯山苏易简谱云即观棋之
所在大江南去州东三十里与灵羊峡对山峻峙壁立
下际潮水江之湄山行三四里即砚岩先至者曰下岩
卷三十八 第 20b 页 WYG1031-0592d.png
岩中水未尝涸下岩之上曰中岩中岩之上曰上岩自
上岩转山之背曰龙岩唐取砚处下岩得石既胜此遂
不复取自山之下分路稍东至半边山诸岩西南沿溪
而上曰蚌坑凡石以下岩为上中岩龙岩半岩次之上
岩又次之蚌坑为下 唐录端岩凿成深穴冬涸方探
穴中不可睹但扪取之日不过数石工在洞别其精粗
有累日不得一佳石者 米元章帖斧柯茶园将军山
同一溪唯斧柯所得不过三四指一呵津滴沥绝难得
卷三十八 第 21a 页 WYG1031-0593a.png
茶园次之将军又次之 魏泰东轩笔录端溪有三种
曰岩山曰西坑曰后历(或作/后磨)石色深紫衬手而润叩之
清远有深绿圆小鸲鹆眼乃岩石也其次色赤呵之乃
润鸲鹆眼色紫纹漫而大此西坑石也其下青紫色向
明侧视有碎星光点如沙中云母乾而少润谓之后历
西坑砚三当岩石之一后历砚三当西坑之一其品可
知 端州郡志其旧坑则有龙岩汲绠黄圃三石汲绠
全无眼其新坑则有后磨小湘唐窦黄坑蚌坑铁坑六
卷三十八 第 21b 页 WYG1031-0593b.png
处皆不及上三石 苏易简砚谱端溪水中石色青山
半石色紫山顶石尤润如猪肝色者佳其贮水处有白
赤黄点者谓之鸲鹆眼脉理黄者谓之金线文其山号
斧柯昔人采石以中牢祭之不尔则雷电失石所在
苏养直集陈公密缜知端州部民蓄奇砚破其家得之
砚面熨斗焦如黑龙奋迅二鸲为目每晦则云雾辄兴
公密没归张仲谋政和间入禁中 宋高宗翰墨志端
砚如一段紫玉莹润无瑕乃佳不必以眼为贵(以上/总)
卷三十八 第 22a 页 WYG1031-0593c.png
端砚谱下岩石乾则灰苍色湿则青紫色岩两口通为
一穴大穴取砚所自入小穴泉所自出号水口陈公密
所开也岩北壁水浸浅深莫测工不能采每于泉水石
屑中得之崇观后已罕得泉生石中非石在泉中也泉
珠散落如飞雨不绝 米史下岩穿洞皆水治平中贡
砚取水月馀方及石石细叩之清越眼圆碧晕多明莹
嫩甚者如泥无声不著墨清越者温润著墨快无泡良
久微渗若油𤼵艳 翰墨志端璞出下岩色紫如猪肝
卷三十八 第 22b 页 WYG1031-0593d.png
密理坚致潴水𤼵墨呵之即泽研试则如磨玉无声
砚北杂志李元晖蓄米元章端石砚其背刻元晖题字
云此砚色青紫而润下岩石也 古砚论下岩旧坑卵
石色黑如漆细润如玉有眼中有晕或六七眼相连排
星斗象此岩宋庆历间坑石已竭矣又有一种卵石去
标方得材色青黑细润如玉有音花似箸头大如碧玉
青莹者或有白点如粟排星斗象水湿方见皆叩之无
声磨墨亦无声此二种石最贵下岩止有一坑出此漆
卷三十八 第 23a 页 WYG1031-0594a.png
色青花二种石其色未尝紫也别无新坑(以上/下岩) 米史
上岩三穴上曰土地岩两穴通中曰梅𣗳岩亦两穴通
石眼黄赤梅岩微黄赤带灰苍眼黄绿上岩在山上石
性乾紫色深理粗性硬眼黄差不圆而淡青其岩深处
间有润者而眼终不如下岩也有著墨者拒墨者其著
墨者初用半月前甚快盖细砂石所𤼵出理也半月后
则退生光挞墨又须以柔石𤼵之已而复然拒墨者虽
新成便拒墨 古砚论上岩旧坑新坑石皆灰色紫而
卷三十八 第 23b 页 WYG1031-0594b.png
粗燥眼如雄鸡眼大扣之磨墨皆有声久用光如镜面
旧坑稍胜新坑(以上/上岩) 端砚谱中岩南壁石与梅岩同
而少胜北壁石则与下岩同而少劣 古砚论中岩旧
坑赤卵石色紫如嫩肝细润如玉有眼小如菉豆或有
绿绦纹或有白绦纹坚而圆者为眼横而长者如绦纹
扣之无声磨墨亦无声外有黄臕包络久用锋芒不退
此坑宋时取亦竭矣中岩新坑石色淡紫眼如鸲鹆眼
中有晕嫩者扣之无甚声磨墨微有声久用锋芒退乏
卷三十八 第 24a 页 WYG1031-0594c.png
石有枯润二者亦难得此石比下岩低三等矣(以上/中岩)
端砚谱龙岩石深紫眼少𩔖中岩半边山者半边岩石
灰青色与下岩南壁中岩北壁石相𩔖但眼晕少耳
米史半边岩石理如上岩色多青紫近黑多瑕而眼长
如卵有瞎眼者中是白点死眼者黑点而晕细翳眼者
或青或黑横乱其眼又多青不成眼圆点横长青间道
如松木纹其极粗者费笔而稍细者多乏(以上龙岩/半边石)
端砚谱蚌坑石深紫眼黄白微青不正无瞳而翳坚润
卷三十八 第 24b 页 WYG1031-0594d.png
不𤼵墨与半边石相𩔖其石取于山下涧谷中皆波涛
所击风日所曝雷雨所摧皆顽很不才之物也但人能
到其处皆可拾取端人谓之野石盖遍地是也甚易得
之而他处人不识往往反爱之正以大璞少瑕翳耳
米帖后历石性软渗色紫带赤黄眼𩔖蚌坑坚润不及
而𤼵墨胜之非油蜡不光润(以上蚌/坑后历) 端砚谱岩石有
黄臕胞络凿去方见砚材所谓子石也凡石岩中有底
石皆顽石极润不𤼵墨又色污杂不可为砚端人谓之
卷三十八 第 25a 页 WYG1031-0595a.png
鸭屎石自底至顶中作三叠下叠最佳品也石必有眼
谓之脚石中叠次之眼或有或无谓之腰石上叠又次
之皆无眼谓之顶石顶石之上皆盖石也亦顽粗不堪
用大抵三叠石皆有粗臕络无非子石世人乃谓别一
种子石非也 苏谱若匠者识山之脉理凿一窟自然
有圆石青紫色者琢而为砚可值千金谓之子石砚
欧谱端石本以子石为上生大石中精石也而流俗传
讹遂以紫石为上 君谟砚记崔生居端岩于后岩百
卷三十八 第 25b 页 WYG1031-0595b.png
丈坑得紫龙卵造砚长尺广减尺之四厚重粹润若有
德君子眼晕六七重无纤瑕近手润泽可劘墨来遗余
试以澄心堂纸李廷圭墨诸葛渐笔 米史遍询石工
云子石未尝有其在岩中实于大石板上凿岂有中包
一子者予尝谓若溪流中多有卵石容差褊可崭面磨
墨所谓石子世因讹为子石至有斲样相似而为之者
于理必不于大石中心复生卵子也(以上/子石) 𩔖林丁宝
臣知端州制绿石砚送王介甫谓之玉堂新样王荆公
卷三十八 第 26a 页 WYG1031-0595c.png
报之以诗云玉堂新样世争传况以蛮溪绿石镌 妮
古录绿端松磬砚长七八寸盖砚板也其上刻松枝石
磬而以半磬为砚池细润𤼵墨赵子昂铭其阴(以上/绿端)
端砚谱有眼之石缜密温润端人谓石嫩则多眼凡青
脉者必有眼故端人谓青脉为眼筋眼之别有鸲鹆眼
鹦哥眼了哥眼雀眼鸡眼猫眼菉豆眼翠绿为上黄赤
为下 唐录端石眼之美者青绿黄三色相重多者自
外至心凡八九重色鲜多圆者为上其大者尤稀大如
卷三十八 第 26b 页 WYG1031-0595d.png
弹丸精工以眼大小多少为重轻得石扣之而知其眼
之多少其生于墨池之外者谓之高眼生于内者谓之
低眼高眼尤所爱尚以其不为墨所渍也 苏谱圆晕
相重黄黑相间翳精在内晶莹可爱谓之活眼四旁浸
渍不甚清明谓之泪眼形体略具内外皆白殊无光彩
谓之死眼活胜泪泪胜死死胜无 欧谱下岩北壁石
眼圆青绿碧白黑晕数重有瞳子南壁石不及石贵润
色贵青紫眼贵翠绿圆正有瞳子(以上/石眼) 端砚谱石之
卷三十八 第 27a 页 WYG1031-0596a.png
病曰铁线曰钻(如蛀/虫眼)曰惊(凿触/裂)曰火黯(色焦如火一/名熨斗焦)
黄龙(灰黄色/如龙蛇)唯火黯端人不以为病岩石有此他山无
之 端州郡志有青纹者谓之青绦其短者谓之眼箸
下岩石亦有之色微斑谓之火黯者下岩无此又有曰
赤裂曰黄霞曰白钻 唐录石有金线此正为病端人
所不取(以上/石病)
诸砚 西京杂记天子以玉为砚取其不冰 苏谱黄
帝治玉为墨海篆曰帝鸿氏之砚 唐录李元伯得玉
卷三十八 第 27b 页 WYG1031-0596b.png
材琢砚𤼵墨可爱 玉堂录雍熙中以玉砚赐钱王俶
 砚笺周世宗征淮南先锋刘重进得吴杨溥玉砚以
献 李方叔帖玉砚于用墨处不出光便有芒 蔡帖
黄玉砚如蒸栗 米史成州栗玉砚理坚色如栗不甚
著墨 蔡帖墨玉砚最为奇物 揽辔录乾道中范成
大使金伴使田皋好论器玩云宣和玉砚在张浩家已
葬 砚谱许汉阳砚乃碧玉 米史玉出光为砚著墨
不渗甚𤼵墨有光其云磨墨处不出光者非也余自制
卷三十八 第 28a 页 WYG1031-0596c.png
成苍玉砚 云烟过眼录徐容斋所藏玉砚长一尺广
六寸厚二寸虽未甚白然莹净可爱独受墨处不光可
以研磨叶森有绍兴内府玉砚作壶样下碾字云玉壶
长六寸广四寸半厚二寸玉色白润磨墨处光研墨亦
起 唐录丁恕有水晶砚大才四寸许为风字样用墨
处即不出光𤼵墨如歙石 米砚史信州水晶砚以他
砚磨墨汁倾入用 魏武杂物疏御物三十种有纯银
参带圆砚大小各一枚 三十国春秋上燕谓刘聪曰
卷三十八 第 28b 页 WYG1031-0596d.png
卿赠朕银砚忆否 广五行记东魏孝静帝芝生铜砚
 李方叔帖米元章铸生铜砚甚佳 米史有人收古
铜砚一龟衔一砚如莲叶两足龟腹圆墨水不可出以
笔头就之则出 云烟过眼录铜持砚一枚𩔖箕样砚
池旁作一倭人坐其上有一兽𩔖蜼以前两足抚倭人
之身其地细花纹甚精 米史丹阳人多于古冢得铜
砚三足蹄有盖不镂花中陷一片陶 拾遗记张华博
物志成武帝赐青铁砚于阗所贡 欧阳脩砚谱青州
卷三十八 第 29a 页 WYG1031-0597a.png
铁砚制作颇精 苏谱青州以熟铁为砚甚𤼵墨有柄
可执 五代史桑维翰铸铁砚以示人 砚笺洪崖先
生归河内舍人刘守璋赠扬雄铁砚 东宫旧事皇太
子初拜给漆砚一枚 异物志广南以竹为砚 词林
海错李司徒勉在汴州得异骨一节可为砚南海时得
于海商云是蜈蚣脊骨 李之彦砚谱傅玄砚赋云木
贵其能软知古亦有木砚 异苑刘道友于水侧得一
浮查取为砚其形象鱼忽失之有人过湘君庙见鱼砚
卷三十八 第 29b 页 WYG1031-0597b.png
在二妃侧 南史齐安西长史袁彖钦庾易之风赠以
蚌砚
制砚蓄砚 砚形制平底风字有脚风字垂裙风字古
样风字琴足风字方日样月样圭样璧样斧样笏样砖
样鼎样𨫼样宝瓶样古钱样琴样琵琶样腰鼓样宣和
御样房相样舍人样郎官样尹氏样阮样吕样玉堂样
玉台样凤池样曲水样天池样辟雍样蓬莱样鹦鹉样
马蹄样犀牛样蟾样水龟样蝉样科斗样双鱼样瓜样
卷三十八 第 30a 页 WYG1031-0597c.png
莲花样荷叶样仙桃样瓢样方葫芦样灵芝样箕样筒
样方相样人面样眉心样四直样又有双锦合欢八棱
竹节外方内圆上员下方上锐下阔圆头瘦身阔下柱
足诸样 米芾砚史晋砚见于晋顾恺之画者有于天
生叠石上刋人面者有十蹄圆铜砚中如𨫼者余尝以
紫石作之有上圆下方于圆纯上刋两窍置笔者有如
凤字两足者独多所谓凤皇池也俗呼为风字盖不原
两足之制谓之凤足至今端州石工以两眼相对于足
卷三十八 第 30b 页 WYG1031-0597d.png
傍者谓之凤足隋唐工稍巧头圆身微瘦下阔而足或
圆为柱已不逮古至本朝变成穹高腰瘦刅阔如钺斧
之状仁宗赐史院官砚皆纯薄上狭下阔峻直不出足
中坦夷犹有凤池之像或有四边刋花中为鱼为龟者
嘉祐末砚样心甚凸意求浑厚而气象盖不古纯斗故
勒深滞墨难涤心凸故点笔不圆始自侍读学士唐彦
猷作红丝辟雍砚心高凸至作马蹄样亦心凸至磨墨
溜向身出观墨色则凸高增浮泛之势援毫则非便也
卷三十八 第 31a 页 WYG1031-0598a.png
 杨慎卮言苏易简作文房四谱云虢州岁贡钟馗二
十枚慎按砚以钟馗名即考工记终葵大圭之义盖砚
形如大圭尔 笔丛砚名钟馗或如今砚上所刻魁斗
之形杨以砚形如圭当之亦大附会 苏谱繁钦砚赞
曰或薄或厚今制之薄者一夫捧持方琢之或内于稻
谷中出其半而理之其錾如粗针有如表纸薄者 歙
砚谱砚成涂蜡与石相益便于洗濯不惹墨渍初使涂
以姜汁砚即著墨今人多云以蜡灭璺非也又云攻琢
卷三十八 第 31b 页 WYG1031-0598b.png
贵精治不尽工佳石亦如常砚每得石击候乃攻治须
令人捧或纳稻谷中欲其不实也 苏谱攻琢龙尾石
心贮水处圆转如涡旋可爱贯休砚诗低心蒙润久入
匣更身安古人砚心多涡也 砚说右军端样外方内
峻坂墨下入水中不费研磨 陆树声清暑笔谈砚材
唯坚润者良坚则致密润则莹细而磨墨不滞易于𤼵
墨故曰坚润为德𤼵墨为材或者指石理芒涩墨易磨
者为𤼵墨此材不胜德耳用之损笔 米氏书史古人
卷三十八 第 32a 页 WYG1031-0598c.png
晨兴作墨汁满斗终日不复磨故多用玉斗书画笔皆
圆有助于器晋唐用凤池砚中如瓦凹故曰砚瓦一援
笔因凹势锋已圆本朝砚心平如砥一援笔则褊故字
亦褊唐彦猷作𨫼心凸砚援笔即三角字安得圆哉余
复其样稍革𨫼背 砚笺砚有积墨乃见古旧张仲素
墨池赋曰苟变地而画墨知功积而艺成又曰涅此黛
色涵乎碧虚形容积墨尽矣 蔡帖砚受墨点之随笔
走动而不著谓之𤼵墨 东坡杂记褪墨砚数字一磨
卷三十八 第 32b 页 WYG1031-0598d.png
如骑钝马数步一鞭瓦砚如骑驴也 砚北杂志韩风
子名文钱塘人善补砚虽百碎者但不失原屑补之若
无损者 李之彦砚谱石晋时关右有李处士能补碎
砚复旧如新琢成略无瑕𩔖 砚说砚须日涤去其积
墨败水则砚光莹 李阳冰曰砚用则贮水毕则乾之
久浸不乾不𤼵墨水宜取新护尘忌用煎煮之水 岩
栖幽事雌黄银朱皆能损剥砚石雌黄尤甚 砚笺洗
砚不得用热汤并毡片故纸但用莲房或皂荚清水半
卷三十八 第 33a 页 WYG1031-0599a.png
夏切片去滞墨 开元遗事内库有七宝砚垆冬寒砚
冻置炉上不劳置火砚冰自消
  臣按自古书家多蓄佳砚盖砚不精则笔墨皆不
  适用无以𤼵精华而焕神采故昔人于砚论之详
  矣晶玉金银铜铁诸砚古制非今所尚晋唐名人
  旧砚以及铜雀澄泥流传绝少他如洮河磁洞绛
  州宁州鹊金凤咮诸山佳产已绝近世所贵惟歙
  石端石二种而歙之龙尾罗纹世亦罕见艺林讲
卷三十八 第 33b 页 WYG1031-0599b.png
  求仅端之下岩子石耳然即有佳者未知其能胜
  于昔否也我
皇上得松花江之砥石山石赏识其佳创自
圣心命工创制为砚用佐
玉几挥毫间以
颁赐词臣温润如玉绀绿无瑕质坚而细色嫩而纯滑
  不拒墨涩不滞笔能使松烟浮艳毫颖增辉昔人
  所称砚之神妙无不兼备洵足超轶千古砚虽一
卷三十八 第 34a 页 WYG1031-0599c.png
  器而
上圣格物山岳献琛于此可验(臣/)用敢附记以示来兹
  云
 
 
 
 
 
卷三十八 第 34b 页 WYG1031-0599d.png
 
 
 
 
 
 
 
 格致镜原卷三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