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十五
卷三十五 第 1a 页 WYG1031-0525c.png
钦定四库全书
 格致镜原卷三十五   大学士陈元龙撰
  珍宝𩔖(四/)
   钱(附楮钞/)
总论 鲁褒钱神论昔黄帝尧舜教民农桑以币帛为
本上智先学变通之乃掘铜山俯视仰观铸而为钱内
方𧰼地外圆𧰼天 文献通考自太昊以来则有钱矣
太昊氏高阳氏谓之金有熊氏高辛氏谓之货陶唐氏
卷三十五 第 1b 页 WYG1031-0525d.png
谓之泉商周谓之布齐莒谓之刀 管子禹九年水汤
七年旱人无粮有卖子者汤以庄山之金铸币以赎之
禹以历山之金铸币以救人之困 魏了翁古今考诗
所谓钱盖农器也上声以泉币为钱不知自何时始小
学书亦无此字史记平准书载虞夏之币三品管子论
禹汤以金铸币未有钱之号也至管子国语吕氏春秋
史记汉则周齐秦晋楚赵之币皆名钱矣 汉食货志
利于刀流于泉注如淳曰名钱为刀者以其利于民也
卷三十五 第 2a 页 WYG1031-0526a.png
泉者流行如泉也 郑玄周礼注钱泉也其藏曰泉其
行曰布取名流行无不遍也 物原轩辕造钱而无文
周景王改铸大钱始为有文 周礼注泉之始盖一品
周景王铸大泉而有二品王莽改货多至十品 名义
考夹漈郑氏云古钱其形如篆□文一变而为刀器再
变而为圜法钱文载年号自宋武帝始称元宝自唐高
祖始称重宝自唐肃宗始称通宝自宋人误读开通钱
文始改元更铸自宋太宗始今制钱轻重大小仿唐开
卷三十五 第 2b 页 WYG1031-0526b.png
通而文则袭宋人之误读也 学斋佔毕冯鉴事始载
后魏孝庄时用钱稍薄高道穆曰论今复古宜改铸大
钱文载年号以记其始鉴遂以钱载年号始于此余按
杜佑通典历叙古今钱币之制载宋武帝孝建初铸四
铢钱文曰孝建一边文曰四铢则是钱载年号实始于
宋武孝建也孝建元年甲午距后魏孝庄永安二年己
酉铸永安五铢钱之岁凡七十有六年纪载昭昭岂可
谓始于永安高之奏乃谓改铸大钱年分之始非事始
卷三十五 第 3a 页 WYG1031-0526c.png
也 群书考索自秦汉以来钱币不知其几变如晋之
比轮陈之六铢汉之八铢梁之两柱后周之曰五行曰
大布曰永通万国唐之乾元及第五琦之重轮乾元此
皆失之太重者也汉之榆荚后魏之曰水浮曰风飘曰
鹅眼宋之曰綖环曰莱子曰荇叶曰吴之沈郎钱此皆
又失之太轻者也惟汉之五铢与唐之开元最为折衷
 汉书贾捐之傅以少府禁钱续之师古注少府钱主
供天子故曰禁钱 桓范世论汉灵帝置西园之邸卖
卷三十五 第 3b 页 WYG1031-0526d.png
爵号曰礼钱 焦氏𩔖林钟离意上书荐刘平等有诏
徵之特赐办装钱 通鉴安禄山生日上赐甚厚后三
日召入禁中贵妃以三日洗禄山儿上往视之喜赐妃
洗儿金银钱 承平旧纂进士不第者诸亲知供酒肉
之费号买春钱 庶物异名疏倓钱蛮夷赎罪货也华
阳国志秦王复夷人顷田不税十妻不算伤人者论杀
人顾死倓钱 山堂肆考汉京房卜易卦以钱掷以甲
子起卦 天中记益州严贞观有通仙井与广汉绵竹
卷三十五 第 4a 页 WYG1031-0527a.png
君平宅井相通有人淘井得铜钱三径可二寸因恍惚
不安复投井中立愈或云此君平卜卦钱也 群碎录
今之卜者以钱盖唐时已用之贾公彦仪礼注云以三
少为重钱重钱九也三多为交钱交钱六也两多一少
为单钱单钱七也两少一多为拆钱拆钱八也 梁冀
传意钱之戏注即今摊钱也 天宝遗事内庭嫔妃每
至春时各于禁中结伴三人至五人掷金钱为戏 避
暑漫钞宋光献曹后在父母家时与群女共为撚钱之
卷三十五 第 4b 页 WYG1031-0527b.png
戏而后一钱辄独旋转盘中凡三日方止 妆楼记长
安有妓乐者三月三日结钱为龙作钱龙宴 地镜图
钱铜之气望之如青云 晋书北落西北有十星曰天
钱 汉食货志臧襁千万孟康注襁钱贯 邹长倩与
公孙弘书扑满者以土为器以蓄钱具有入窍而无出
窍满则扑之土粗物也钱重货也入而不出积而不散
故扑之 钱神论亲爱如兄字曰孔方 南部新书唐
王元宝家富厚人以钱文有元宝字因呼钱为王老
卷三十五 第 5a 页 WYG1031-0527c.png
酉阳杂俎元和初洛阳村百姓王清佣力得钱五镮因
买田畔一枯栗树将为薪以求利经宿为邻人盗斫创
及腹忽有黑蛇举首如臂语人曰我王清本也汝勿斫
其人惊惧失斤而走及明王清率子孙薪之复掘其根
下得大瓮二散钱实之王清因是𫉬利而归十馀年巨
富遂甃钱成龙形号王清本
历代钱法 汉食货志周武王时太公为周立九府圜
法钱圜函方轻重以铢 国语周景王患钱轻将铸大
卷三十五 第 5b 页 WYG1031-0527d.png
钱单穆公曰不可古者天灾降戾于是乎量资币权轻
重以振救民民患轻则为之作重币以行之于是乎有
母权子而行民皆得焉若不堪重则多作轻以行之亦
不废重于是乎子权母而小大利之今王废轻而作重民
失其资能无匮乎王勿听卒铸大钱注母重也其倍大
故为母子轻也其轻少半故为子民患币之轻而物贵
则为重币以平之权时而行以废其轻故曰母权子民
皆得者本末有无皆得其利也民患币重则多作轻钱
卷三十五 第 6a 页 WYG1031-0528a.png
而行之亦不废去重者故曰子权母言以重者贸其贵
以轻者贸其贱如此则钱有大小而民皆得以为利也
 汉书周景王铸大钱文曰宝货肉好皆有周郭注肉
钱形也好钱孔也 研北杂志先秦货布篆文奇古多
铸地名余在京师得数十品曰屯(音/纯)留曰安邑全货曰
平阳曰高阳曰安阳者甚多其文有不可尽识者以汉
书地理志考之屯留在上党高阳在涿郡安阳在汝南
安邑平阳并在河东 汉食货志秦兼天下铜钱质如
卷三十五 第 6b 页 WYG1031-0528b.png
周钱文曰半两重如其文 平准书汉兴患秦钱重难
用更令民铸荚钱(言如榆/荚之薄)至孝文五年荚钱益多而轻
乃更铸四铢钱其文为半两令民纵得自铸 山堂肆
考荚钱患其太轻故高后二年行八铢钱八铢本秦钱
所谓质如周钱文曰半两者也六年行五分钱即所谓
荚钱也 汉书武帝时有司言今半两钱法重四铢而
奸或盗磨钱质而取鋊钱益轻薄而物贵乃令县官销
十两钱更铸三铢钱 封演钱谱三铢又有别种穿下
卷三十五 第 7a 页 WYG1031-0528c.png
有三竖文恐以此三画为铢之别钱重三铢文曰半两
今有折二小钱共六样皆篆文 汉书元狩五年更铸
五铢钱周郭其质令不可得摩取鋊注周匝为郭文漫
皆有也鋊铜屑也摩钱漫面取其屑更以铸钱 汉书
元鼎二年京师铸官赤仄一当五非赤仄钱不得行后
赤仄钱贱又禁郡国无铸钱专令上林三官铸钱天下
非三官钱不得行诸郡国钱皆废销之注赤仄钱所谓
子绀钱也以赤铜为其郭 西京杂记文帝时邓通得
卷三十五 第 7b 页 WYG1031-0528d.png
赐蜀铜山听得铸钱文字肉好皆与天子钱同故富侔
人主时吴王亦有铜山铸钱故有吴钱微重文字肉好
与汉钱不异 汉食货志王莽居摄变汉制更造大钱
径寸二分重十二铢文曰大钱五十又造契刀错刀契
刀其环如大钱身形如刀长二寸文曰契刀五百错刀
以黄金错其文曰一刀直五千与五铢钱凡四品并行
后以刘字有金刀乃罢错刀契刀及五铢钱而更作金
银龟贝钱布之品名曰宝货钱径六分重一铢文曰小
卷三十五 第 8a 页 WYG1031-0529a.png
钱直一次七分三铢曰么钱一十次八分五铢曰幼钱
二十次九分七铢曰中钱三十次一寸九铢曰壮钱四
十并前大钱五十是为钱货六品直各如其文文质周
郭仿汉五铢钱天凤元年罢大小钱改作货布长二寸
五分广一寸首长八分有奇广八分其圜好径二分半
足枝长八分间广二分其文右曰货左曰布重二十五
铢直货泉二十五货泉径一寸重五铢文右曰货左曰
泉枚直一与货布二品并行 汉官仪王莽篡位罢五
卷三十五 第 8b 页 WYG1031-0529b.png
铢更作小钱其文曰白水真人此则世祖中兴之兆也
 华阳国志公孙述废铜钱置铁钱百姓货卖不行(铁/钱)
(自此/始) 东观汉记建武十六年马援上书曰富国之本
在于食货宜如旧铸五铢钱帝从之于是复铸五铢钱
 献帝春秋灵帝作角钱钱犹五铢钱而有四道连于
边轮识者以为妖徵窃言钱有四道京师将破坏此钱
四出散于四方乎遂如其言 后汉书董卓坏五铢钱
更铸小钱悉取洛阳及长安铜人钟虡飞廉铜马之属
卷三十五 第 9a 页 WYG1031-0529c.png
以充铸焉故货贱物贵谷石数万又钱无轮郭文章不
便人用 高谦之表魏文帝罢五铢钱至明帝复立
蜀志刘先主初拔成都军不足用刘巴曰但铸直百钱
平诸物价备从之 封演钱谱传形五铢刘备所铸文
字轻重大小与五铢无别但以五字在左铢字在右谓
之传形 群书考索吴大帝嘉禾五年铸大钱一当五
百文曰大泉五百径一寸三分重十二铢赤乌元年铸
一当千大钱径一寸四分重十六铢 晋食货志元帝
卷三十五 第 9b 页 WYG1031-0529d.png
过江用孙氏旧钱轻重杂行大者谓之比轮中者谓之
四文吴兴沈充又铸小钱谓之沈郎钱 稗史𩔖编天
福镇宝晋氏日史以为赵石勒所铸 宋书文帝元嘉
七年立钱署铸四铢钱元嘉二十四年以货贵制大钱
一当两 通典宋孝武帝孝建初铸四铢文曰孝建一
边为四铢其后稍去四铢专为孝建废帝即位铸二铢
钱文曰景和形式转细官钱每出人间即模效之而大
小厚薄皆不及也无轮郭不磨剪凿者谓之莱子钱薄
卷三十五 第 10a 页 WYG1031-0530a.png
者谓之荇叶永光元年沈庆之启通私铸由是钱货乱
改一千钱长不盈三寸大小称之谓之鹅眼钱劣于此
者谓之綖环钱入水不沈随手破碎市中不复断数十
万钱不盈一掬斗米一万商货不行寻复禁断唯用古
钱 齐书曹武为右卫将军晚节在雍州致见钱七千
万皆厚轮大郭 通典梁武帝铸钱肉好周郭文曰五
铢重四铢三参二黍又别铸除其肉郭谓之公式女钱
径一寸文曰五铢重如新铸五铢二品并行百姓或私
卷三十五 第 10b 页 WYG1031-0530b.png
以古钱交易者其五铢径一寸一分重八铢文曰五铢
三吴属县行之女钱径一寸重五铢无轮郭郡县皆通
用太平百钱二种并径一寸重四铢源流本一但文字
古今之殊耳文并曰太平百钱定平一百五铢径六分
重一铢半文曰定平一稚钱五铢径一分半重四铢文
曰五铢源出于五铢但狭小东境谓之稚钱五铢钱径
七分半重三铢半文曰五朱源出稚钱但稍迁异以铢
为朱耳三吴行之差少于馀钱又有对文钱其源未闻
卷三十五 第 11a 页 WYG1031-0530c.png
丰货钱径一寸重四铢代谓之富钱藏之令人富也布
泉钱一寸重四铢半代谓之男钱云妇人佩之即生男
也此等轻重不一天子频下诏书非新铸二种之钱并
不许用而趋利之徒私用转甚至普通中乃议尽罢铜
钱更铸铁钱人以铁贱易得并皆私铸 董遹钱谱钱
径一寸重四铢悬针书者自梁武帝以来有之文曰布
泉世谓之男钱 南史梁敬帝太平二年铸四柱钱一
当二十又改四柱钱一当十未几复用细钱 隋食货
卷三十五 第 11b 页 WYG1031-0530d.png
志陈初承梁丧乱之后铁钱不行始梁末又有两柱钱
及鹅眼钱于时人杂用其价同但两柱重而鹅眼轻私
家多镕铸又间以锡钱至文帝天嘉五年改铸五铢初
出一当鹅眼之十宣帝时又铸大货六铢以一当五铢
之十与五铢并行后复当一人皆不从乃相与谣言六
铢钱有不利县官之𧰼 董遹钱谱五铢又有川上一
星五字上下各一星南朝梁宋名两柱钱镘面旁一星
至三星者五字之内上下各一星上或有小星字或有
卷三十五 第 12a 页 WYG1031-0531a.png
五字穿上横文穿下横文外四角缺文有郭无郭阔缘
不可穷尽疑皆当时工人之意非有别于年代 魏书
孝文帝始诏天下用钱冶铸粗备文曰太和五铢宣武
帝永平三年冬又铸五铢钱 通典后魏孝庄帝初私
铸者益更薄小乃至风飘水浮 北史东魏王则为洛
州刺史性贪在州不法旧京诸像毁以铸钱于时号河
阳钱皆出其家 稗史𩔖编永安五铢后魏敬宗永安
年铸径九分重五铢北齐神武皇帝亦铸永安五铢
卷三十五 第 12b 页 WYG1031-0531b.png
事林广记陈文帝后魏宣帝西魏文帝又有鸡目五铢
 隋书北齐神武霸政之初承魏犹用永安五铢迁邺
已后百姓私铸体制渐别后遂各以为名有雍州青赤
梁州生厚紧钱古钱河阳生涩天柱赤牵之称文宣受
禅除永安之钱改铸常平五铢重如其文其钱甚贵且
制造甚精至乾明皇建之间往往私铸邺中用钱有赤
郭青熟细眉赤生之异河南所用有青薄铅锡之别
北史周武帝保定元年更铸钱文曰布泉以一当五与
卷三十五 第 13a 页 WYG1031-0531c.png
五铢并行 稗史𩔖编布泉有玉箸篆者有柳叶篆者
又有重郭者 后周武帝纪建德三年六月更铸五行
大布钱以一当十与布泉钱并行四年七月禁五行大
布钱不得出入关 钱谱张合曰小者重径八分旧钱
之文上五下行又有上大下布者皆古篆文 后周书
宣帝大𧰼元年铸永通万国钱以一当千与五行大布
并行 隋食货志高祖受周禅以天下钱货轻重不等
乃更铸新钱背面肉好皆有周郭文曰五铢而重如其
卷三十五 第 13b 页 WYG1031-0531d.png
文至大业后王纲弛紊巨奸大猾遂多私铸钱转薄恶
初每千犹重二斤后渐轻至一斤或剪铁鍱裁皮糊纸
以为钱相杂用之货贱物贵以至于亡 唐食货志高
祖入长安民间行线环钱其制轻小凡八九万才满半
斛武德四年铸开元通宝得轻重大小之中 张舜民
画墁录唐高祖武德初铸开通钱仰篆隶八分体十攴
重一两为开通元宝亦曰开元通宝皆有眉乃文德窦
后指甲㾗也进样时误以甲承之其铜剂后人皆不能
卷三十五 第 14a 页 WYG1031-0532a.png
法今独隶体钱行于世八分与篆体钱皆不复见矣开
元之谶已见武德年 孔氏杂说隋末钱币滥薄至裁
皮糊纸为之民间不胜其敝至唐武德方行开元通宝
钱六典谓之开通元宝径八分重二铢四黍凡积十钱
重一两轻重大小最为折衷远近便之命给事中欧阳
询撰其文书回环可读世俗不知遂以为开元钱明皇
所铸也 稗史𩔖编唐志武德四年铸开通元宝钱积
十钱重一两计一千重六斤四两苏冕曰今钱为古秤
卷三十五 第 14b 页 WYG1031-0532b.png
七铢以上比古五铢钱则加重二铢以上通谓一大两
为七十二铢即一钱为七铢畸十分铢之二则所谓三
两为一大两者可无疑矣郑虔会粹云询初进蜡样日
文德皇后搯一甲迹故钱上有搯文熙宁中刘斧撰青
琐集则谓事由明皇杨贵妃而天下谓之曰儿钱谬矣
彼徒见钱文有开元字便谓明皇开元事尔亦不考实
之过也 唐会要高宗祀昊天上帝于泰山改元乾封
以是年铸钱故名乾封泉宝径一寸重二铢六分以一
卷三十五 第 15a 页 WYG1031-0532c.png
当十 唐食货志玄宗开元时诏出铜所在置监铸开
元通宝钱盗铸益起江淮偏炉钱数十种杂以铁锡轻
漫无复钱形公炉者号官炉钱一以当偏炉钱七八
稗史𩔖编有左挑开元钱双挑开元钱篆文开元钱
研北杂志唐开元钱烧之有水银出可治小儿急惊
唐书史思明僭号铸顺天得一钱 事物绀珠得一元
宝钱径一寸四分当开元钱之百后改为顺天元宝史
思明据东都时铸字体俱精好 唐食货志肃宗乾元
卷三十五 第 15b 页 WYG1031-0532d.png
元年第五琦铸乾元重宝钱径寸每缗重十斤与开元
通宝参用以一当十亦号乾元十当钱复铸重轮乾元
钱径一寸二分背之外郭为重轮又谓之重棱每缗十
二斤以一当五十法既屡易物货腾涌米斗钱至七千
饿死者满道上元元年减重轮钱以一当三十开元旧
钱与乾元钱皆以一当十代宗即位乾元钱以一当二
重轮钱以一当三凡三日而大小钱皆以一当一 封
演钱谱武宗会昌五年铸开元钱时废天下佛寺宰相
卷三十五 第 16a 页 WYG1031-0533a.png
李德裕请以废寺铜钟佛像及僧尼瓶碗等物命所在
铸钱扬州节度使李绅乃以所废寺名铸钱背加昌字
以表年号又有敕令铸钱所各加本郡州号名为背文
(京/兆)(河/南)(凤/翔)(汴/州)(江/陵)(广/西)(河/南)广(广/东)(福/建)(浙/东)
(江/西)(镇/江)(成/都)(湖/广)(兖/州)(东/川)(襄/州)(河/北)(四/川)(宣/州)(燕/山)
(扬/州)(蓝田共二/十三监) 稗史𩔖编太兴平宝钱之镘有丁
字疑五代僭伪钱也大德重宝伪殷王延政所铸钱之
镘有殷字 五代史闽王延义改元永隆铸大铁钱以
卷三十五 第 16b 页 WYG1031-0533b.png
一当十 会要伪蜀广政中始铸铁钱每铁钱一千兼
以铜钱四百凡银一两直钱千七百绢一疋直钱千二
百而铁工精好殆与铜相乱既平蜀沈伦等悉取铜钱
上供及增铸铁钱易民铜钱益买金银装发颇失裁制
物价增长寻又禁铜钱入川界铁钱十乃直铜钱二
孔六帖刘建锋拜湖南留后教马殷铸铅铁钱十当铜
钱一 通考晋天福三年诏令三京诸道州府无问公
私有铜者并许铸钱仍以天福元宝为文左环读之每
卷三十五 第 17a 页 WYG1031-0533c.png
一钱重二铢四黍 大定录显德五年七月江南李氏
亦铸永通泉货 孔六帖韩熙载铸铁钱以一当二
山堂肆考宋张齐贤初除转运使太宗谓曰江南多出
铜即为朕密经营之齐贤乃访得江南承旨丁钊历指
饶信处州山谷产铜铅锡之所又求前代铸法惟饶州
永平监用唐开元钱料坚实可久于是定取其法岁铸
三十万贯凡用铜八十五万斤铅三十六万斤锡十六
万斤齐贤诣阙面陈其事帝可之 侯鲭录前世钱文
卷三十五 第 17b 页 WYG1031-0533d.png
并无草书者淳化中太宗皇帝始以宸翰为之既成以
赐近臣 通略宋初钱文曰宋元通宝太平兴国后又
铸太平通宝淳化九年太宗亲书淳化元宝其文作草
真行三体自后每改元必更铸以年号元宝为文 研
北杂志魏文靖云咸平钱十文重一两(真宗/年号) 会要景
德元宝大铁钱依福州铁钱每贯用铁三十斤取二十
五斤八两成直铜钱一小铁钱十相兼行用甚便(景德/真宗)
(年/号) 合璧事𩔖川陜旧皆行铁钱祖宗时益利夔三州
卷三十五 第 18a 页 WYG1031-0534a.png
皆有铁冶故即山铸钱邛州旧铸岁十万缗 燕翼诒
谋录江南李唐旧用铁钱盖因韩熙载建议以铁钱六
权铜钱四然铜钱之价相去甚远不可强也江南末年
铁钱十仅直铜钱一江南平民间不肯行用转运使樊
若水请废之太平兴国二年二月诏官收民间铁钱铸
为农器以给江北流民之归附者于是江南铁钱尽矣
然川蜀陜西用之如故川蜀每铁钱一贯重二十五斤
铜钱一当十三小民镕为器用卖钱二千于是官钱皆
卷三十五 第 18b 页 WYG1031-0534b.png
为小民盗销不可禁止大中祥符七年知益州淩荣请
改铸每贯重十二斤铜钱一当十民间无鉟销之利不
复为矣庆历初知商州皮仲容议采洛南红崖虢州青
水铜置阜民朱阳二监铸大钱一可当小钱三以之当
十民间趋利盗铸不已至八年张方平宋祁议以为当
更乃诏改铜钱当十先是庆历元年十一月诏江饶池
三州铸铁钱一百万贯助陜西经费所积尤多钱重民
苦之至是并罢铁铸钱其患方息(庆历仁/宗年号) 归田录国
卷三十五 第 19a 页 WYG1031-0534c.png
家开宝中所铸钱文曰宋通元宝至宝元中则曰皇宋
通宝近世钱文皆著年号惟此二钱不然者以年号有
宝字文不可重故也(开宝太祖年号/宝元仁宗年号) 长编嘉祐四年
以陜西民间多盗铸大钱于是以见行当三大钱折小
铜钱二谓之折二钱(嘉祐仁/宗年号) 长编徽宗大观元年诏
河北昨铸夹锡当五钱其样制大小𩔖当十铜钱若或
行用奸民趋利染为铜色私作当十难于验察宜改铸
当二自今可令计备物料广铸当二以足一路之费
卷三十五 第 19b 页 WYG1031-0534d.png
合璧事𩔖淮上旧铸铜钱兵火后舒州不复铸钱但行
饶建等钱而已乾道初林枢密安宅为右谏议大夫议
以铜钱多入北境请禁之而即蜀中取铁钱行之淮上
(乾道孝/宗年号) 稗史𩔖编阜昌重宝高宗建炎四年伪齐刘
豫僭号改元阜昌时铸大定元宝金世宗铸镘有申酉
字 续文献通考辽景宗始铸乾亨新钱圣宗铸太平
钱道宗之世钱有四等曰咸雍曰太康曰大安曰寿隆
皆因改元易名天祚之世更铸乾统天庆二等新钱金
卷三十五 第 20a 页 WYG1031-0535a.png
初用辽宋钱海陵正隆三年始置钱监铸钱文曰正隆
通宝轻重如宋小平钱而肉好字文峻整过之 稗史
𩔖编元世皇尝以钱币问太保刘文贞公秉忠公曰钱
用于阳楮用于阴华夏阳明之区沙漠幽阴之域今陛
下龙兴朔漠君临中夏宜用楮币俾子孙世守之若用
钱四海且将不靖遂绝不用钱迨武宗颇用之不久辄
罢 元史武宗至大三年初行钱法立资国院泉货监
以领之其钱曰至大通宝者一文准银钞一釐曰大元
卷三十五 第 20b 页 WYG1031-0535b.png
通宝者一文准至大通宝钱十文与历代铜钱通用其
当五当三折二并以旧数用之 草木子元朝只行钞
法而不铸钱独至大官里行至大二等钱当五以蒙古
字书小钱以楷书 郑纪疏通钱法疏洪武之钱最小
而重一钱永乐之钱稍大而重八分轻重大小殊无定
制今铸钱若以一钱六分为则比之永乐之钱再大一
圆每铸料一百斤止该钱一万文仍要铸匠刮磨光洁
 陆深燕閒录予少时见民间所用皆宋钱杂以金元
卷三十五 第 21a 页 WYG1031-0535c.png
钱谓之好钱唐钱间有开通元宝偶忽不用新铸者谓
之低钱每以二文当好钱一文人亦两用之弘治末京
师好钱复不行而惟行新钱谓之倒好正德中则有倒
三倒四而盗铸者蜂起矣嘉靖以来有五六至九十者
而裁铅剪纸之滥极矣
钱数 汉武帝纪初算缗钱注李斐曰缗丝也以贯钱
一贯千钱出算二十也 稗史𩔖编南部新书载京兆
户曹曰俸一百八索盖谓钱之贯于索者一百有八耳
卷三十五 第 21b 页 WYG1031-0535d.png
今北方以千钱为一吊百钱为一串曰吊曰串亦是索
之义也自古用钱贯皆以千陌皆以足钱以八十为陌
自梁朝始 隋书梁大同以后自破岭以东八十为百
名曰东钱江郢以上七十为百名曰西钱京师以九十
为百名曰长钱大通十一年天子乃诏通用足陌诏下
而人不从钱陌益少至于末年遂以三十五为百 稗
史𩔖编宪宗朝吴元济王承宗拒命经费尽竭皇甫镈
建议内外用钱每缗垫二十民间垫陌至七十穆宗即
卷三十五 第 22a 页 WYG1031-0536a.png
位米盐每陌钱垫七八所在用钱垫不一诏从风俗所
宜则跷垫之起自唐皇甫镈也今俗谓明除者为跷暗
者为垫 会要唐昭宗天佑二年四月敕准向来事例
每贯抽除外以八百五十文为贯每陌八十五文闻坊
市之中多以八十为陌更不除折今后委河南府指挥
市肆交易并须以八十五文为陌不得更有改移 沈
括笔谈今之钱数百钱谓之陌借陌字用之其实只是
百字如什与伍耳唐自皇甫镈为垫钱法至昭宗末乃
卷三十五 第 22b 页 WYG1031-0536b.png
定八十为陌汉隐帝时三司使王章每出官钱又减三
文以七十七为陌输官仍用八十 归田录用钱之法
自五代以来以七十七为百谓之省陌今市井交易又
尅其五谓之依除 会要太宗诏闻江南民多用新小
钱自今所用铜钱每贯七百七十陌须及四斤半以上
方得行用 通略天祐中兵乱窘乏始令以八十五钱
为百后唐天成中又减五钱汉乾祐初复减三钱国初
因汉制其输官亦用八十或八十五然诸州私用犹各
卷三十五 第 23a 页 WYG1031-0536c.png
随俗至有以四十八为百者丁酉诏所在悉用七十七
为百每千钱必及四斤半以上禁江南新小钱民先有
畜藏者悉令送官官据铜给其直 续通考金世宗时
民间以八十为陌谓之短钱官用足陌谓之长钱
古杂钱 封演钱谱汉有厌胜钱藕心钱状如干盾长
且方不圆盖古刀布之变也与近世花蕊夫人封绶及
穿钥钱相似 博古图厌胜钱五一重六两有半四皆
重三两有半汉武造银锡白金为三品一曰其文龙二
卷三十五 第 23b 页 WYG1031-0536d.png
曰其文马三曰其文龟而小椭之谓其圜而长也今此
钱一体之间龙马并著形长而方意有𩔖于此然下体
蟠屈隐起粟纹似非汉武之制者又李孝美图谱有永
安五男钱体势虽圜轮郭皆著粟文与此少𩔖然孝美
号之曰厌胜钱则是钱殆亦用之为厌胜者耶藕心钱
四一重二两一钱一重一两三钱一重一两二钱一重
二钱有半四者大小虽殊皆若破藕状按李孝美钱谱
称世有藕心钱不著出于何时及观其画像与此虽异
卷三十五 第 24a 页 WYG1031-0537a.png
然其说以谓上下通缺若藕挺中破状与此正相合但
未知何世物耳 继古丛编金错刀名一而义二钱一
也刀一也 齐武帝本纪帝幼时得异钱文为北斗星
双刀双贝及有人形带剑焉又于盆城掘堑得一大钱
文曰太平百岁 妮古录项氏藏一古钱甚绿楷书赵
将廉颇四字其阴一马秦汉皆篆隶不应有楷故是后
世镇魅之物 洪遵泉志旧谱曰径寸重六铢肉好背
面皆周郭其形五出穿亦随之文曰长命守富贵背面
卷三十五 第 24b 页 WYG1031-0537b.png
皆为五出文若角钱状景龙中中宗出降睿宗女荆山
公主特铸此钱用以撒帐敕近臣及修文馆学士拾钱
其银钱则散贮绢中金钱每十文即系一彩绦 董遹
钱谱有所谓异钱虽不见于傅纪然制之近古者今录
之如李唐铸撒帐钱其文有曰长命富贵金玉满堂又
有忠孝传家五男二女天下太平封侯拜相之𩔖 稗
史𩔖编博戏中私铸钱有合门清吉秦将散骑(镘有骑/马将军)
称心遂意(镘有/琢)龙凤文钱出入通宝(镘有/马鞍)长生不老(镘/有)
卷三十五 第 25a 页 WYG1031-0537c.png
(云日草团/圆二字)八卦钱(面有八/卦爻文)命钱(面有十/二生肖) 姚氏残语今
世有一样古钱其文曰半两无轮郭医方中用以为药
者此也
外国钱 汉书西域传罽宾国以金银为钱文为骑马
幕为人面(张晏曰钱文面作骑马形/漫面作人面目也幕音漫)乌弋山离国钱货
与罽宾国同独文为人头幕为骑马安息国以银为钱
文为王面幕为夫人面王死辄更铸 拾遗记因墀国
在西域之北晋武帝时献玉钱千缗其形如环环重十
卷三十五 第 25b 页 WYG1031-0537d.png
两上有天寿永吉四字 孔六帖骠国以金银为钱形
如半月 瀛涯胜览榜葛剌国市用银钱曰傥伽重三
钱径寸二分面有文古里国市用六成金钱曰吧南重
二分文二面小银钱曰搭儿重三釐阿丹国有赤金钱
曰哺噜黎重一钱面有文红铜钱曰哺噜厮市易用之
柯枝国用金钱九成色曰法南计一分一釐银钱仅如
螺靥曰答儿计四釐每十五当金钱之一苏门答喇国
用金锡钱金钱曰那底儿重五分 偃曝谈馀拂林国
卷三十五 第 26a 页 WYG1031-0538a.png
铸金银钱无穿孔面凿弥勒佛 稗史𩔖编三韩重宝
(楷书/一样)东国通宝(楷书篆/二样)东国重宝海东通宝海东重宝
朝鲜通宝(真/书)已上是海东番钱共六样 董遹钱谱重
驮国钱径七分厚薄内外不异中夏字文若梵书凡十

钱异 述异记周成王时咸阳雨钱终日不绝汉世颍
川民家雨金五铢钱 洞冥记汉武升望月台有三青
鸭群飞俄而止于帝台化为三小童各握鲛文大钱五
卷三十五 第 26b 页 WYG1031-0538b.png
枚置帝几前身止而影动因名曰轻影钱 搜神记南
方有虫名𧑒𧍪一名蠋又名青蚨形似蝉而稍大取
其子母即飞来以母血涂钱八十一文以子血涂钱八
十一文每市物或先用母钱或先用子钱皆复飞归轮
转无已故淮南子述之以还钱名曰青蚨 山堂肆考
葛玄以数十钱使人投井中以一器于井上呼钱出于
是钱一一从井中飞出 幽冥录海陵黄寻家先贫困
忽大风雨散飞钱至其家触篱园误落无数随处皆拾
卷三十五 第 27a 页 WYG1031-0538c.png
得后富至数千万擅名江北 文献通考宋宁宗庆元
二年吴县金鹅乡铜钱百万自飞 南史梁元帝幸玄
洲苑见大蛇盘屈于前群小蛇绕之皆黑色帝恶之宫
人曰此非怪恐是钱龙以钱千万镇其处 稗史𩔖编
湖州城外十八里曰大钱村乾道十年春农民朱七为
人佣耕一日天气阴晦见一青物自东北乘风飞过状
若蘧蒢坠下散钱如两俯拾之得七百馀枚俗所谓钱
龙者疑此是也 朝野佥载隋绛州夏县树提家新造
卷三十五 第 27b 页 WYG1031-0538d.png
宅欲移之忽有蛇无数从室中流出门外其稠如箔上
蚕盖地皆遍时有行客云解符镇取桃枝四枝书符绕
宅四面钉之蛇渐退符亦移就之蛇入堂中心有一孔
大如盆口蛇入并尽令煎汤一百斛灌之经宿以锹掘
之深尺得古铜钱二十万贯因陈破铸新钱遂巨富蛇
乃是古铜之精 郑还古博异志岑文本山亭避暑忽
有人叩门云上清童子元宝参奉冠青圆角冠衣浅青
衣岑因问其冠帔答曰仆外服圆而心方正此是上清
卷三十五 第 28a 页 WYG1031-0539a.png
五铢服也又天衣六铢尤细五铢也言讫送出门行数
步至墙下忽不见文本使人掘之乃一古墓其中唯得
一古钱文本方悟上清童子者谓青铜也名元宝者钱
之文也外圆心方正钱之状也青衣者铜衣也五铢者
亦钱文也此乃汉朝所铸也文本自是钱帛日盛至中
书令忽失古钱岑遂亡矣 大中遗事轩辕先生居罗
浮山宣宗召入禁中能以桐竹叶满手挼之悉成钱
张端义贵耳集钱穆父尹开封有店主告有道人独赁
卷三十五 第 28b 页 WYG1031-0539b.png
一房每日以新钱三千置之座侧沽酒市肉迄暮而返
乃携炭一小篮入房中人语小定则拥炉铸钱未半夜
三千成矣不敢不告穆父遣人追之至庭下诘之道人
曰贫道铸者泥钱不曾用铜似不碍法令但得半乾半
湿泥一块以两钱脱就便可成贯之呈穆父大怒掷于
案傍激而有声迸散在地道人忽不见取其钱重穿之
每钱背二口字知其洞宾也今以铁化铜为钱亦近于
用泥矣
卷三十五 第 29a 页 WYG1031-0539c.png
楮钞 稗史𩔖编轩辕臣伯陵始以布帛为楮币汉武
帝改制皮币唐宪宗始置关子时呼为飞钱宋孝宗改
制会子元世祖始造交钞 唐食货志宪宗以钱少复
禁用铜器时商贾至京师委钱诸道进奏院及诸军诸
使富家以轻装趋四方合劵乃取之号飞钱 群书考
索飞钱即楮所由起也 宝训真宗朝张咏镇蜀患蜀
人铁钱之重不可贸易于是设质剂之法一交一缗以
三年为一界而换之始祥符之辛亥至熙宁之丙辰六
卷三十五 第 29b 页 WYG1031-0539d.png
十五年三十二界虽至巧有不能易 长编仁宗天圣
元年初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劵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
民十六户主之 群书考索绍兴三十年钱端礼知临
安府建言楮币以行累月合支官钱造会子流傅输官
亦许用之 续文献通考宋时会子壅滞物价踊甚贾
似道请改造关子以一准十八界会子三出奉宸库珍
货收敝会于官废七界会子不用其关子之制上一黑
印如西字中三红印相连如目字下两傍各一小长黑
卷三十五 第 30a 页 WYG1031-0540a.png
印宛然一贾字也 宋史绍兴二十四年女真以铜少
循宋交子法造钞引一贯二贯三贯五贯十贯五等谓
之大钞一百二百三百五百七百五等谓之小钞与钱
并用以七年为限纳旧易新诸路置交钞库官受之每
贯取工墨钱十五文公私便焉 稗史𩔖编钞之名始
见宋史钞之制外为阑作花纹具横贯例外书禁条阑
下备书经由行换之法及其印章花押一贯至五十贯
名大钞一百文至七百文名小钞以七年两限新旧易
卷三十五 第 30b 页 WYG1031-0540b.png
迹元史记钞之文云以十记者四曰一十文二十文三
十文五十文以一百记者三曰一百文二百文五百文
以贯记者二曰一贯文二贯文然皆不详其尺寸之制
今之钞盖始于金而元承其制本朝沿袭之闻洪熙宣
德间犹有百文钞今但有贯文者每贯值银三釐钱二
文非复国初之直矣今钞之制以桑楮皮为之竖长一
官尺横八寸额上横作楷书云大明通行宝钞中作楷
书一贯二字字下图一贯钱形左右作叠篆各四字云
卷三十五 第 31a 页 WYG1031-0540c.png
大明宝钞天下通行其下楷书钞法禁例上下钤户部
印四围花文阑 洪庆善杜诗辨诬齐废帝东昏好鬼
神剪纸为钱 五代周本纪后序寒食野祭而焚纸钱
则礼乐刑政几何其不坏矣 虞集就日录焚纸钱之
说唐王玙传曰汉以来葬者皆有瘗钱后世里俗稍以
纸寓钱为鬼事至是玙乃用为禳祓则是丧葬之焚纸
钱起于汉世之瘗钱也其祷神而用寓钱则是王玙始
矣 合璧事𩔖邵康节春秋祭祀约古今礼行之燔楮
卷三十五 第 31b 页 WYG1031-0540d.png
钱程伊川怪问之则曰明器之𩔖也
 
 
 
 
 
 
 格致镜原卷三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