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百八十
卷一百八十 第 1a 页 WYG0947-0616a.png

卷一百八十
钦定四库全书
 玉海卷一百八十
            宋 王应麟 撰
 食货
钱币

 太玄经曰古者宝龟而货贝(自虞以上)后世君子易之以
 金币(自夏以下)通典曰夏商以前币为三品太公立九府
 圜法周景以母子相权秦为上下二等汉为八铢荚
 钱白金赤仄八铢五分王莽又为数十品公孙述始
卷一百八十 第 1b 页 WYG0947-0616b.png
 作铁钱魏文谷帛相贸刘备以一当百孙权以一当
 千理道陵夷有鹅眼线环之别王纲解纽有风飘水
 浮之异

虞夏三品币

通典自神农列廛于国以聚货帛日中为市以交有无
虞夏商之币(史无商字)金为三品或黄或白或赤或钱或刀
或布或龟贝 史记平准书虞夏之币金为三品或黄
卷一百八十 第 2a 页 WYG0947-0617a.png
或白或赤索隐金银铜也国语注贾侍中云虞夏商
周金币三等黄为上币铜铁为下币 后魏任城王澄
传言夏殷之政九州贡金以定五品周仍其旧 列星
图天钱十星在北落西

禹汤金币

管子山权数篇(轻重八)汤以庄山之金铸币禹以历山之
金铸币而赎民之无𥼷卖子者地数篇出铜之山四百
六十七 史记殷纪鹿台之钱 盐铁论大夫曰禹以
历山之金汤以严山之铜铸币天下称仁 后魏史高
卷一百八十 第 2b 页 WYG0947-0617b.png
谦之表曰尧遭大水以历山之金铸钱救民

周上中下币 武王国筴

管子地数篇(轻重十)桓公问曰以天财地利立功成名于
天下者谁子也管子曰文武是也夫玉起于禺氏金起
于汝汉珠起于赤野此皆距周七千八百里其涂远而
至难故先王各用于其重珠玉为上币黄金为中币刀
布为下币令疾则黄金重令徐则黄金轻先王权度其
卷一百八十 第 3a 页 WYG0947-0617c.png
号令之疾徐高下其中币而制上下之用则文武是也
 轻重乙篇武王问于癸度癸度对曰吾国衢处之国
也苟入吾国之粟因吾国之币然后载黄金而出故君
请重重而衡轻轻运物而相因则国筴可成武王曰行
事奈何癸度曰金出于汝汉之右衢珠出于赤野之末
光玉出于禺氏之旁山因以珠玉为上币(馀与上同)

周九府圜法

汉志太公为周立九府圜法黄金方寸重一斤钱圜函
(荀悦曰外圆内方)轻重以铢布帛广二尺二寸为幅长四丈
卷一百八十 第 3b 页 WYG0947-0617d.png
为匹故货宝于金利于刀流于泉布于布束于帛太公
退又行之于齐注师古曰太府玉府内府外府泉府天
府职内职金职币曰九府圜谓均而通也 后魏书熙
平初任城王澄上言太公立九府之法于是国货始行
定铢两之楷齐桓循用以霸诸侯及秦始汉文遂有轻
重之异 唐会要崔沔议曰太公之创九府将以贫殷
人贾生之陈七福规于更汉令 姒乙鼓于庄历姬姜
卷一百八十 第 4a 页 WYG0947-0618a.png
均于九府
郑樵曰谓之泉者言其形金言其质刀言其器货布言
其用古文钱字作泉者言其形如泉文一变而为刀器
再变而为圜法自圜法流通于世民实便之故泉与刀
遂废后人不晓其谓观古钱其形即篆泉文后世代以
钱字故泉之文借为泉水之泉其实泉之篆文下体不
从水也先儒不知本末为流于泉布于布宝于金利于
刀皆沿凿之义
卷一百八十 第 4b 页 WYG0947-0618b.png
周泉府 (泉二品) 邦布 周六币(见圭璧)

礼天官外府(中士二人)掌邦布之入出以共百物而待邦之
用注布泉也其藏曰泉其行曰布泉始盖一品周景王
铸大泉而有二品后数变易不复识本制至汉唯有五
铢久行王莽作泉布多至十品疏泉始盖一品者即此
经泉布是也莽之大泉与景王所铸大泉亦异(韦昭注国语曰)
(单穆公云古者有母权子而行则二品之来古而然矣郑君云一品省之不熟耳) 地官泉府
(上士四人中士八人下士十六人)掌以市之征布敛市之不售货之滞
卷一百八十 第 5a 页 WYG0947-0618c.png
于民用者 司市(下大夫二人上士四人中士八人下士十有六人)以商贾阜
货而行布以泉府同货而敛赊 廛人掌敛市絘布总
布质布罚布廛布而入于泉府注布泉也絘布列肆之
税布总(玄谓读如租𥡥之𥡥)布谓守斗斛铨衡之税质布质人之
所罚犯质剂者之泉罚布犯市令者之泉廛布货贿诸
物邸舍之税 盐铁论错币第四大夫曰教与俗改币
与世易夏后以元贝周人以紫石后世或金钱刀布
说文古者货贝而宝龟周而有泉秦废贝行钱(宋沈演之以为)
(龟贝行于上古泉刀兴自周代) 管子桓公曰何谓藏于民请散栈台
卷一百八十 第 5b 页 WYG0947-0618d.png
之钱散诸城阳鹿台之布散诸济阴(阙)  泉之兴盖
自燧人氏以轻重为天下至黄帝成周其法寖具(泉取水泉)
(流行无不遍)

周大钱宝货

汉食货志景王患钱轻将更铸大钱(古曰泉后转曰钱)单穆公
曰不可古者天降灾戾于是量资币权轻重以救民患
轻则为之作重币以行之(重曰母轻曰子)于是有母权子而行
卷一百八十 第 6a 页 WYG0947-0619a.png
民皆得焉若不堪重则多作轻而行之亦不废重于是
乎有子权母而行大小利之今王废轻而作重民失其
资能无匮乎民若匮王将用有所乏乏将厚取于民民
不给将有远志是离民也且绝民用以实王府犹塞川
源而为潢洿也竭亡日矣王其图之弗听铸大钱文曰
宝货肉好皆有周郭以劝农赡不足百姓蒙利 国语
景王二十一年鲁昭之十八年也云云注韦昭曰或云文
曰宝货皆非事实(周时已名泉为钱刘秩曰钱以平轻重权本末齐桓得其术而国以霸周)
(景失其道而人用敝)
卷一百八十 第 6b 页 WYG0947-0619b.png

齐铸钱 管子九府书

管子(轻重戊)管子令桓公与民通轻重令左司马伯公将
白徒铸钱于庄山令中大夫载钱二千万求生鹿于楚
史记吾读管氏轻重九府(见府库类)

楚三钱府

史记越世家楚王赦常封三钱之府注金币三等也
孙叔敖传庄王以为币轻更以小为大百姓不便皆去
卷一百八十 第 7a 页 WYG0947-0619c.png
其业市令言之相后五日朝相言之王请复如故王许
之下令三日而市复如故 苏秦传秦之燕贷人百钱
为资及富贵以百金偿之 吕氏春秋赵宣孟见饿人
与钱百而遂去之

汉荚钱 八铢 五分 四铢钱

食货志秦兼天下(始皇二十六年)币为二等黄金以溢为名上
(注孟康曰二十两为溢师古曰改周一斤之制高祖初赐张良金百溢此尚秦制也上币者二等之中黄)
(金为上而钱为下也)铜钱质如周钱(古今注云径寸二分重十二铢)文曰半两重
如其文而珠玉龟贝银锡之属为器饰宝藏不为币然
卷一百八十 第 7b 页 WYG0947-0619d.png
各随时而轻重无常汉兴以为秦钱重难用更令民铸
荚钱 注如淳曰如榆荚(通典云文曰汉兴)伏无忌曰重三铢 黄金一斤(注复周之制)
孝文五年为钱益多而轻乃更铸四铢钱其文为半两
除盗铸钱令使民放铸贾谊諌曰铜布于天下其为祸
博矣今博祸可除而七福可致也(见新书铜布篇)黥罪不积一
矣伪钱不蕃民不相疑二矣采铜铸作者反于耕田三
矣上挟铜积以御轻重货物必平四矣作兵器假贵臣
卷一百八十 第 8a 页 WYG0947-0620a.png
多少有制五矣临万货调盈虚收奇羡六矣制吾弃财
与匈奴逐争其民七矣退七福行博祸臣诚伤之上不
听是时吴即山铸钱富埒天子邓通铸钱财过王者故
吴邓钱布天下(文帝赐邓通蜀严道铜山得自铸钱)吴王濞乱天下币  纪高后
二年七月行八铢钱(应劭曰本秦钱质如周钱文曰半两重如其文即八铢也汉以其太)
(重更铸荚钱今民间名榆荚钱是也民患其太轻至此复行八铢钱)六年六月行五分钱
(应劭曰所谓荚钱者)文帝五年夏四月除盗铸钱令(应劭曰听民铸也)
造四铢钱(应劭曰文帝以五分钱太轻小更作四铢钱文亦曰半两今民间半两钱最轻小者是也)
景帝中六年十二月定铸钱律(应劭曰文五年听民放铸律尚未除) 贾
卷一百八十 第 8b 页 WYG0947-0620b.png
山传上疏諌以为富贵人主之操柄令民为之是与人
主共操柄不可长也其后复禁铸钱云 惠纪注
晋灼曰食货志黄金一斤直万钱师古曰诸赐言
黄金者皆与之金不言黄者一金与万钱也 史
记秦惠王二年初行钱始皇三十七年复行钱
平准书秦中一国之币为三等后南蛮传秦昭襄王
时巴郡阆中夷人得以倓钱赎死高祖为汉王发夷人
卷一百八十 第 9a 页 WYG0947-0620c.png
伐三秦复其渠帅七姓馀户乃岁入賨钱口四十 楚
汉春秋项梁铸大钱

汉三铢钱 白金 皮币

武纪建元元年春二月行三铢钱(注师古曰新坏四铢钱造此)五年
春罢三铢钱行半两(注又新铸作也)元狩四年冬有司言关东
贫民徙陇西北地西河上郡会稽凡七十二万五千口
县官衣食振业用度不足请收银锡造白金及皮币以
足用初算缗钱(管子曰桓公朝周请天子号令诸侯以石璧贺献此亦鹿皮银锡为币之义也)
六年六月诏曰日者有司以币轻多奸农伤末众故改
卷一百八十 第 9b 页 WYG0947-0620d.png
币以约之(注李奇曰更去半两行五铢皮币)稽诸往古制宜于今废期
有月而山泽之民未谕遣博士大等六人循行天下
王子侯表建武侯拾元鼎二年坐使行人奉璧皮荐贺
元年十月不会免 志武帝(元狩间)山东被水灾民多饥
乏天子遣使虚郡国仓廪以振贫犹不足富商贾或墆
财役贫转毂百数废居居邑封君皆氐首仰给焉冶铸
鬻盐财或累万金而不佐公家之急黎民重困于是天
卷一百八十 第 10a 页 WYG0947-0621a.png
子与公卿议更造钱币以赡用而榷浮淫并兼之徒是
时禁苑有白鹿而少府多银锡自孝文更造四铢钱至
是岁四十馀年从建元以来用少县官往往即多铜山
而铸钱民亦盗铸不可胜数钱益多而轻物益少而贵
有司言曰古者皮币诸侯以聘享金有三等黄金为上
白金为中赤金为下(赤金丹阳铜也)今半两钱法重四铢而奸
或盗摩钱质而取鋊(西京黄图叙曰民摩钱取屑)钱益轻薄而物贵
则远方用币烦费不省乃以白鹿皮方尺缘以缋为皮
币直四十万王侯宗室朝觐聘享必以皮币荐璧然后
卷一百八十 第 10b 页 WYG0947-0621b.png
得行又造银锡白金以为天用莫若龙地用莫若马人
用莫如龟故白金三品其一曰重八两圜之其文龙名
白撰直三千二曰以重差小方之其文马直五百三曰
复小撱之(音他果反)其文龟直三百令县官销半两钱更铸
三铢钱重如其文盗铸诸金钱罪皆死而吏民之犯者
不可胜数上与汤既造白鹿皮币问颜异异曰今王侯
朝贺以苍璧直数千而其皮荐反四十万本末不相称
卷一百八十 第 11a 页 WYG0947-0621c.png
天子不说

汉五铢钱

志更铸三铢钱其明年大将军票骑大出击胡赏赐五
十万金军马死者十馀万匹转漕车甲之费不与焉是
时财匮战士颇不得禄矣有司言三铢钱轻轻钱易作
奸诈乃更请郡国铸五铢钱周郭其质令不可得摩取
鋊然自造白金五铢钱后五岁而赦吏民之坐盗铸金
钱死者数十万人其不发觉相杀者不可胜计赦自出
者百馀万人然不能半自出天下大抵无虑皆铸金钱
卷一百八十 第 11b 页 WYG0947-0621d.png
矣武纪元狩五年春三月行五铢钱罢半两钱(志元狩四)
(年冬更铸三铢钱今乃罢三铢而行五铢也) 列传张汤迁御史大夫会浑
邪等降山东流徙皆印给县官汤承上指请造白金及
五铢钱笼天下盐铁出告缗令 汲黯免官隐于田园
会更立五铢钱民多盗铸楚地尤甚召拜淮阳太守
义纵为定襄守会更五铢钱白金起民为奸以纵为右
内史
卷一百八十 第 12a 页 WYG0947-0622a.png

汉赤仄 上林三官钱 后汉五铢钱 魏五


铢钱

志天子既下缗钱令而尊卜式百姓终莫分财佐县官
于是告缗钱纵矣郡国铸钱民多奸铸钱多轻而公卿
请令京师铸官赤仄(注应劭曰所谓子绀钱也子或作紫如淳曰以赤铜为其郭今钱郭)
 见有赤者不知作法云何(元鼎元年铸初铸钱属少府)平准书曰铸钟官赤侧 一当五赋官
用非赤仄不得行白金稍贱民弗宝用(大事记元鼎二年行赤侧罢白)
(金)县官以令禁之无益岁馀终废不行是岁汤死而民
不思(纪元鼎二年冬十一月御史大夫张汤有罪自杀)其后二岁(元鼎四年)赤仄钱
卷一百八十 第 12b 页 WYG0947-0622b.png
贱民巧法用之不便又废于是悉禁郡国毋铸钱专令
上林三官铸钱(通鉴元鼎二年三月铸)既多而令天下非三官钱
不得行诸郡国前所铸钱皆废销之输入其铜三官而
民之铸钱益少计其费不能相当惟真工大奸乃益为
(盐铁论曰币数易而民益疑于是废天下诸钱而专命水衡三官作)自元狩五年三官
初铸五铢钱至平帝元始中成钱二百八十亿万馀云
百官表水衡属官有上林均输钟官辨铜令丞(元鼎二年初置)
卷一百八十 第 13a 页 WYG0947-0622c.png
(水衡都尉掌上林苑然则上林三官其是此三令乎) 功臣表蒯成侯周仲居元
鼎三年坐为太常收赤侧钱不收完为城旦曲成侯虫
皇柔元鼎二年为汝南太守不用赤侧钱为赋为鬼薪
 贡禹传元帝时言古者不以金钱为币专意于农今
汉家铸钱取铜铁一岁十万人不耕自五铢钱起七十
馀年民坐盗铸陷刑者众富人积钱满屋犹亡厌足民
心动摇商贾求利而不出租税故民弃本逐末穷则起
为盗贼何者末利深而惑于钱奸邪不可禁其原皆起
于钱宜罢采珠玉金银铸钱之官亡复以为币除其租
卷一百八十 第 13b 页 WYG0947-0622d.png
铢之律租税禄赐皆以布帛及谷议不从 师丹传哀
帝时有上书言古以龟贝为货今以钱易之民贫宜改
币上问丹丹对可改有司以行钱久难卒变易 志王
莽变汉制更造大钱径寸二分重十二铢文曰大钱五
十又造契刀长二寸文曰契刀五百错刀文曰一刀直
五千与五铢钱凡四品并行以书刘字有金刀乃罢错
刀契刀及五铢更作金银龟贝钱布之品名曰宝货钱
卷一百八十 第 14a 页 WYG0947-0623a.png
货六品小钱直一么钱十幼钱二十中钱三十壮钱四
十大钱五十银货二品龟宝四品贝货五品布货十品
凡宝货五物六名二十八品置钱府丞一人天凤元年
改作货布货泉二品并行(民坐挟铜炭没入钟官数十万人注钟官主铸钱)
祖受命荡涤烦苛复五铢钱与天下更始 后公孙述
传述废铜钱置铁官钱(置铁官以铸钱)童谣曰黄牛白腹五铢
当复 光武纪建武十六年复五铢钱 列传马援在
陇西上书言宜如旧铸五铢钱事下三府以为未可许
及入为虎贲中郎将求前奏难十馀条随牒解释(东观记凡)
卷一百八十 第 14b 页 WYG0947-0623b.png
(十三难援一一解之)帝从之天下赖其便 朱晖元和中为尚书
仆射时谷贵县官经用不足尚书张林言谷贵由钱贱
可尽封钱一取布帛为租晖奏林言不可施行 刘陶
游太学桓帝时(永寿三年夏)或言改铸大钱事下四府群僚
及太学能言之士陶议曰伏读铸钱之诏平轻重之议
当今忧不在货在乎民饥盖民可百年无货不可一朝
有饥议者不达农殖之本多言铸冶之便或欲因缘行
卷一百八十 第 15a 页 WYG0947-0623c.png
诈以贾国利国利将尽取者争竞造铸之端生万人铸
之一人夺之犹不能给况一人铸之万人夺之乎欲民
殷财阜要在止役禁夺则百姓不劳而足帝竟不铸
纪灵帝中平三年铸四出文钱 献帝初平元年董卓
坏五铢更铸小钱(曹公罢之还用五铢) 第五伦传长安铸钱多
奸巧京兆尹以伦为督铸钱掾领长安市 钟离意传
诏班赐群臣更以库钱三十万赐意

汉少府禁钱

百官表少府注应劭曰名曰禁钱以给私养自别为藏
卷一百八十 第 15b 页 WYG0947-0623d.png
 贾捐之传议弃珠厓窃以往者羌军言之暴师曾未
一年兵出不踰千里费四十馀万大司农钱尽乃以少
府禁钱续之 食货志武帝时胡降者数万人皆得厚
赏县官不给天子乃损膳解乘舆驷出御府禁藏以赡


汉水衡钱

表水衡都尉掌上林苑属官有上林钟官注钟官主铸
卷一百八十 第 16a 页 WYG0947-0624a.png
钱官 志上林三官铸钱杨可告缗钱上林财物众乃
令水衡主上林 宣纪本始二年春以水衡钱为平陵
徙民起第宅 王嘉传奏封事曰元帝温恭少欲都内
钱四十万万水衡钱四十五万万少府钱十八万万常
幸上林兽圈猛兽出冯贵人前当之赐钱五万赏赐节
约是时外戚赀千万者少故少府水衡见钱多也注应
劭曰水衡与少府皆天子私藏

都内钱

食货志武帝时乃募豪民田南夷入粟县官而内受钱
卷一百八十 第 16b 页 WYG0947-0624b.png
于都内(师古曰都内京师主藏者也)恩泽侯表本始二年田延年
为大司农盗都内钱三千万(如淳曰天子钱藏中都内又曰大内) 百官
表治粟内史属官有都内 中兴省(尹翁归补都内令) 列传张安
世辞禄诏都内别藏张氏无名钱以百万数贾捐之对
武帝元狩六年都内之钱贯朽而不可校 王嘉奏曰
元帝温恭少欲都内钱四十万万 淮南王安书越人
名为藩臣贡酎之奉不输大内(应劭曰大内都内也国家宝藏也) 文
卷一百八十 第 17a 页 WYG0947-0624c.png
选注桓子新论曰汉宣以来百姓赋钱一岁馀
二十万藏于都内 后汉纪桓帝延熹五年十
月辛丑换王侯租以助军粮出濯龙中藏钱还


汉钱官 铜官

史记北军有钱官地理志丹阳郡有铜官(钱官长丞五十有一)
(而专其官以主丹阳之铜)越巂邛都南山出铜犍为朱提山出银益
州怀山出铜石空山出锡盢町山出银铅采山出锡羊
山出银铅乌山出锡从𨹁山出铜常山蒲吾有铁山豫
卷一百八十 第 17b 页 WYG0947-0624d.png
章鄱阳有黄金采(采取金之处) 盐铁论大夫曰丹章有金
铜之山(史记章山之铜吴有豫章郡铜山) 山海经禹曰天下名山五
千三百七十出铜之山四百六十出铁之山三千六百
九十(管子地之东西二万八千里南北二万六千里其出水者八千里受水者八千里出铜之山四百六)
(十七出铁之山三千六百九)
钱官汉氏初属少府后属水衡后汉属司农魏晋以下
或属少府或属司农 汉钱官长丞五十有一而专其
卷一百八十 第 18a 页 WYG0947-0625a.png
官以主丹阳之铜唐诸道置炉九十有九而重其使以
总江淮之铁(淮扬荆衡之壤厥贡三品会稽具区之畛其利金锡)

魏五铢钱

魏志文帝黄初二年三月初复五铢十月以谷贵罢五
铢使民以谷帛相贸明帝太和元年司马芝议用钱丰
国省刑四月乙亥复行五铢钱至晋用之韩暨为监冶
谒者旧时冶作马排每一孰石用马百匹更人排又费
功力暨乃因长流为水排利益三倍加司金都尉班亚
九卿 蜀志张裔为司金中郎将典作农战之器 南
卷一百八十 第 18b 页 WYG0947-0625b.png
齐崔祖思云刘备取帐钩铜铸钱以充国用 齐
建元四年孔觊上议曰自汉铸五铢钱至宋文帝历
五百馀年制度有废兴而不变五铢者明其轻重可法
得货之宜也 汉建安十九年先主用刘巴之言以一
当百孙权嘉禾五年春铸大钱以一当五百赤乌元年
春铸一当千大钱晋元帝过江用赤乌旧钱轻重杂行
大者比轮小者四文沈充铸小钱谓之沈郎钱安帝元
卷一百八十 第 19a 页 WYG0947-0625c.png
兴中议欲废钱用谷孔琳之以为救弊之术无取于废
钱议遂不行前凉张轨参军索辅言于轨曰二汉制五
铢钱通易不滞晋太始中河西荒废遂不用钱今宜复
五铢以济通变之会轨纳之钱遂行人赖其利

宋四铢 梁五铢 后魏五铢 隋五铢

通典文帝元嘉七年(十月戊午)铸四铢重如其文人盗铸多
剪凿取铜帝患之江夏王义恭建议以一大钱当两以
防剪凿(二十四日)何尚之议曰泉贝之兴事在交易数少则
币轻数多则物重多少虽异济用不殊以一当两徒崇
卷一百八十 第 19b 页 WYG0947-0625d.png
虚价沈演之以为以大钱当两则国传难朽之宝家赢
一倍之利不俟加宪巧源自绝上从演之议(六月)以一当
两行之经时公私非便乃罢(明年五月己卯)言事者欲禁私铜
以充官铸五铢范泰曰货存贸易不在多少孝武孝建
(元年正月壬戌)更铸四铢文曰孝建徐爰议收铜缮铸诏可之
以铜赎刑又以为铜转难得欲铸二铢钱颜竣言不可
者三不听景和二年铸二铢钱(又永光元年二月庚寅铸二铢钱三月甲)
卷一百八十 第 20a 页 WYG0947-0626a.png
(辰罢)文曰景和形式细人模效之剪凿者谓之莱子薄者
谓之荇叶永光元年(九月戊午)沈庆之启通私铸于是钱货
乱一千钱长不盈三寸谓之鹅眼綖环明帝泰始初禁
之唯用古钱 齐志永明八年刘悛言蒙山下有严道
铜山旧铸钱处上遣使入蜀铸钱顷之以功费多而止
 隋志梁武帝(天监元年)铸钱文曰五铢重四铢三累三黍
又别铸除其肉郭谓之公式女钱径一寸文曰五铢重
如新铸五铢二品并行百姓私以古钱交易 五铢(女铢)太平 
 百钱 定平一百五铢 稚钱(五铢对文)丰货 男钱 此等轻重不一 至普通(四年十二)
卷一百八十 第 20b 页 WYG0947-0626b.png
(月戊午)更铸铁钱人皆私铸八十为百名曰东钱七十为
百名曰西钱京师九十为百名曰长钱末年以三十五
为百梁末又有两柱鹅眼钱陈文帝天嘉五年(闰五月甲子)
改铸五铢一当鹅眼十宣帝大建十一年(七月辛卯)铸大货
六铢一当五铢之十后还当一人皆不便 后魏志孝
文帝始用钱太和十九年公铸粗备文曰太和五铢宣
武永平三年冬又铸五铢孝庄初私铸者益更薄小
卷一百八十 第 21a 页 WYG0947-0626c.png
乃至风飘水浮杨侃奏更铸五铢高恭之以为有五铢
之名无二铢之实永安二年秋更铸文曰永安五铢盗
铸弥众高谦之求铸三铢钱事未就 隋志北齐文宣
(天保四年正月己丑)改铸常平五铢重如其文后周武帝保定元
年七月更铸布泉之钱(建德五年正月废)以一当五与五铢并
行建德三年六月壬子铸五行大布钱以一当十宣帝
大象元年十一月(丁巳)又铸永通万国钱一以当千凡三
品并用隋文帝开皇元年(九月)铸五铢重如其文十年诏
晋王广听于扬州立五炉铸钱汉王谅于并州立五炉
卷一百八十 第 21b 页 WYG0947-0626d.png
又诏晋王置十炉蜀王秀于益州立五炉是时钱益滥
(自汉至隋时或轻重皆用五铢)

唐开元通宝 乾元重宝 乾封泉宝

食货志隋末行五铢白钱高祖入长安民间行线环钱
八九万才满半斛武德四年(会要七月十日丁卯)铸开元通宝径
八分重二铢四参十钱重一两得轻重大小之中其文
以八分隶篆三体(旧纪武德四年七月丁卯废五铢行开元通宝钱)旧志开元钱之文欧 
卷一百八十 第 22a 页 WYG0947-0627a.png
(阳询制词其字含八分及隶体)赐齐秦王三炉裴寂一炉以铸乾封元
年 四月庚寅(通鉴五月)会要五月二十五日 改铸乾封泉宝钱以一当旧
钱之十明年复行开元通宝钱(会要二年正月二十九日诏乾封新钱更不须)
(铸)私钱犯法日蕃武后时盗铸蜂起先天之际两京钱
益滥郴衡钱才有轮郭铁锡五铢之属皆可用之开元
(六年正月十八日敕)宋璟请禁恶钱行二铢四参钱(行三铢四分已上旧)
(钱)毁旧钱不可用者江淮有官炉偏炉钱棱钱时钱璟
又请出米十万斛收恶钱少府毁之(七年二月)十一年诏所
在加铸二十六年宣润等州初置监其后钱又渐恶诏
卷一百八十 第 22b 页 WYG0947-0627b.png
出铜所在置监铸开元通宝钱京师库藏皆满盗铸益
起两京钱有鹅眼古文线环之别至剪铁而缗之天宝
十一载内作判官韦伦请厚价募工役用减而鼓铸多
肃宗乾元元年(七月)经费不给铸钱使第五琦铸乾元重
宝钱以一当十(诏曰周兴九府实启流泉之利汉造五铢亦弘改铸之法)琦为相(二年)
(九月戊辰三日)复铸重轮乾元钱一当五十肃宗以新钱不便
命百官集议不能改(二年三月十三日诏变法非良令百官集议)上元元年
卷一百八十 第 23a 页 WYG0947-0627c.png
(六月七日)减重轮一当三十开元乾元一当十由是钱有虚
实之名代宗即位(宝应元年五月)重宝以一当二重轮当三凡
三日(十九日)而大小钱皆以一当一人便之其后二钱铸
为器不复出矣刘晏以江岭粗贱之货积之江淮易铜
铅薪炭广铸钱岁得十馀万缗输京师及荆扬二州钱
日增矣建中初(四年六月)判度支赵赞采连州白铜铸大钱
一当十以权轻重贞元初禁钱出骆谷散关张滂奏禁
江淮铸铜为器时商贾至京委钱诸道进奏院及诸军
诸使以轻装趋四方合券乃取之号飞钱元和四年(六月)
卷一百八十 第 23b 页 WYG0947-0627d.png
禁钱出岭京兆尹裴武请禁与商贾飞钱者六年(二月)
易钱十缗以上者参用布帛自禁飞钱家有滞藏物价
浸轻判度支卢坦请许于户部度支盐铁三司飞钱每
千钱增给百钱然商人无至者太和三年峻铅锡钱之
禁文宗诏禁铜器宰相李珏请加炉铸钱武宗废浮屠
法永平监官李都彦请以铜像钟磬炉铎皆归巡院淮
南节度李纯请天下以州名铸钱京师为京钱大小径
卷一百八十 第 24a 页 WYG0947-0628a.png
寸如开元通宝(会要会昌六年二月敕十月以后行新钱其旧钱权停)宣宗立新
钱复铸为像 柳仲郢传为铸钱使吏请以字识钱者
不答既淮南铸会昌字久之僧反取为钟钹云 旧纪
武德四年七月丁卯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钱乾封元
年四月庚寅改铸乾封泉宝钱二年正月罢乾封钱复
行开元通宝 陆贽奏议谓宜广即山殖货之功峻用
铜为器之禁制捋得所则钱不乏矣

唐铸钱议 铸钱使

食货志(兼用会要)开元二十二年三月二十一日宰相张九
卷一百八十 第 24b 页 WYG0947-0628b.png
龄奏请纵民铸钱议下百官裴耀卿等皆以为许私铸
则下皆弃农而竞利秘书监崔沔议曰钱贵通货何待
私铸然后足用左监门卫录事参军刘秩上议曰今之
钱古之下币也今若舍之任人自铸则上无以御下下
无以事上其不可一也物贱则伤农钱轻则伤贾轻则
由于物多多则作法收之使少少则重重则作法布之
使轻奈何而假于人其不可二也夫铸钱不杂以铅铁
卷一百八十 第 25a 页 WYG0947-0628c.png
则无利杂以铅铁则恶其不可三也人去南亩者众其
不可四也昔吴濞富埒天子邓通财侔王者皆铸钱所
致必欲许其私铸是与人利权其不可五也夫钱重者
由人铸日滋于前而炉不加于旧盗铸者破重钱以为
轻钱禁宽则行禁严则止止则弃矣此钱所以少也夫
铜不布下则盗铸者无因而铸而公钱不破人不犯死
刑钱又日增是一举而四美兼也时公卿皆以纵民铸
为不便事既不行但严断恶钱而已(杜佑以为自昔言货币者皆不达其)
(要唯贾生刘秩颇详其旨)信安王袆复言国用不足请纵私铸独韦
卷一百八十 第 25b 页 WYG0947-0628d.png
伯阳以为不可袆议亦格肃宗以新钱不便命百官集
议不能改 会要开元二十五年二月罗文信为诸道
铸钱使天宝三载九月杨慎矜除御史中丞充铸钱使
六载杨钊上元元年五月刘晏宝应元年刘晏又充广
德二年第五琦李岘永泰元年正月十三日刘晏第五
(分领诸道)大历五年三月二十六日停
晋天福三年十一月诏许天下私铸四年七月复官铸
卷一百八十 第 26a 页 WYG0947-0629a.png
 周世宗显德二年九月丙寅诏禁天下铜器始议官
铸钱(毁天下铜佛以铸)

唐铸钱七监 钱官 (洛源桂阳飞狐监)

百官志诸铸钱监监各一人副监各二人丞各一人凡
铸钱有七监(属少府)会昌中增至八监每道置铸钱坊一
大中初三监废(韩洄传上言江淮七监岁铸钱四万五千缗每缗度二千本倍于子请复洛源)
(废监江淮七监请皆罢洄又言天下铜铁冶隶盐铁使从之)食货志天下铜坑五十岁采铜一十六万六千 
(斤)地理志商州有洛源监钱官(食货志建中初户部侍郎韩洄以商州红崖冶)
(铜多请复洛源废监起十炉岁铸钱七万二千缗每千钱费九百)郴州有桂阳监钱官
卷一百八十 第 26b 页 WYG0947-0629b.png
(志元和三年五月李巽以郴州平阳铜坑二百八十馀复置桂阳监两炉日铸钱二十万天下岁铸钱十三万)
(五千缗命商贾蓄钱者皆出以市货诏曰著钱令以出滞藏加鼓铸以资流布)钱谱曰咸通十一年桂阳监 
(铸钱官进新铸钱文曰咸通元宝寻废不行)河东蔚州飞狐有三河铜冶有
钱官(志蔚州三河冶距飞狐故监二十里而近河东节度王锷置铸以刺史李听为使以五炉铸每炉月)
(铸钱三千万自是河东锡钱皆废至太和八年锡钱复起盐铁使王涯置飞狐铸钱院于蔚州天下岁铸钱不)
 及十万缗(会要元和六年三月锷奏请)李听传开五炉官铸钱日五万 河中府解县有
紫泉监乾元元年置有铜穴十二扬州有丹阳监广陵
卷一百八十 第 27a 页 WYG0947-0629c.png
监钱官宣州南陵有梅根宛陵二监钱官鄂州有凤山
监钱官饶州有永平监钱官有铜坑三信州有玉山监
钱官有铜坑一铅坑一绛州有铜源翔皋钱坊二梓州
铜山县贞观二十三年置铸钱官调露元年罢 食货
志武德四年洛并幽益桂等州皆置监(会要七月十八日癸酉置监于)
(洛并幽益等州五年五月二十四日桂州置监)开元二十六年宣润等州初置
监天下炉九十九绛州三十扬润宣鄂蔚皆十益郴皆
五洋州三定州一每炉岁铸钱三千三百缗役丁匠三
十费铜二万一千二百斤铁三千七百斤锡五百斤每
卷一百八十 第 27b 页 WYG0947-0629d.png
千钱费七百五十天下岁铸三十二万七千缗穆宗时
(元和十五年闰正月十七日令百僚议钱货轻重)户部尚书杨于陵曰开元中
天下铸钱七十馀炉岁盈百万今才十数炉岁入十五
万而已大历以前淄青太原魏博杂用铅铁岭南杂以
金银丹砂象齿今一用泉货故钱不足宜使两税榷酒
盐利上供及留州送使钱悉输以布帛谷粟然后出内
府之积收市廛之滞广山铸之数限边商之出禁私家
卷一百八十 第 28a 页 WYG0947-0630a.png
之积 六典铸钱监(属少府)监各一人皇朝少府置十炉
诸州皆属焉及少府罢铸钱诸州遂别今绛州三十扬
宣鄂蔚各十益邓郴各五洋州三定州一铸钱监以所
在州府都督刺史判之(副监二人上佐判之丞一人以判司) 代宗实录
大历四年正月丁酉关内道铸钱等使第五琦上言请
于绛州汾阳铜源两监增置五炉铸钱许之

唐银铜铁锡冶 瑞金监 山泽宝冶

食货志凡银铜铁锡之冶一百六十八陜宣润饶衢信
五州银冶五十八铜冶九十六铁山五锡山二铅山四
卷一百八十 第 28b 页 WYG0947-0630b.png
汾州矾山七麟德二年废陜州铜冶四十八开元十五
年初税伊阳五重山银锡德宗时韩洄建议山泽之利
宜归王者自是隶盐铁使(洄传云德宗初上言天下铜铁冶乃山泽利当归王者请)
(悉隶盐铁使从之)元和初天下银冶废者四十岁采银万二千
两铜二十六万六千斤铁二百七万斤锡五万斤铅无
常数开成元年复归州县宣宗时裴休请复归盐铁使
增银冶二铁山七十一废铜冶二十七铅山一(元和三年六月)
卷一百八十 第 29a 页 WYG0947-0630c.png
(诏天下自五岭以北银坑并禁断令其采铜四年六月诏依前开采)裴休传收山泽宝冶悉归盐铁 纪大 
(历十四年七月庚午弛邕州金坑禁) 地理志凡天下有银者三十六县
关内一河南五河东二山南二陇右三江南十九剑南
一岭南三有铜者六十三县关内二河南五河东九河
北一山南一陇右一淮南四江南三十一剑南六岭南
三有铁者一百三县关内六河南八河东十五河北九
山南十陇西一淮南三江南二十七剑南十八岭南六
有锡者十三县河南二河东一河北一山南一江南六
岭南二有金之郡县十八关内一河南一山南三陇右
卷一百八十 第 29b 页 WYG0947-0630d.png
一江南七剑南二岭南三(天祐元年虔州置瑞金监虔之雩都有金) 百官
志少府监有掌冶令丞诸冶监令丞 列传河间王孝
恭治荆州为立铜冶百姓利之权万纪为侍书御史奏
宣饶部中可凿山冶银岁取数百万太宗斥之曰不能
推贤乃以利规我 韩思复迁滁州刺史州有铜官人
铲凿尤苦思复为贾他鄙费省获多 国史两朝志金
银铜铁铅锡之冶总二百七十一金产六州冶十一银
卷一百八十 第 30a 页 WYG0947-0631a.png
产二十三州三军一监冶八十四铜十一州一军冶四
十六铁二十四州二军冶七十七铜九州一军冶三十
锡七州冶十六又丹砂二州冶二水银四州冶五皆置
吏主之 九牧脩贡篚卝人申厉禁

唐钱谱

艺文志农家类顾烜钱谱一卷(顾氏为书凡历代造立之原大小轻重之度皆)
(有伦序)小说类封演续钱谱一卷(隋志又有钱图一卷)晁氏志梁顾
烜尝撰钱谱一卷唐张台亦有钱录两卷本朝绍圣间
李孝美以两人所纂舛错增广成十卷分八品陶岳撰
卷一百八十 第 30b 页 WYG0947-0631b.png
货泉录一卷记五代诸侯擅改钱币之由(五篇)董逌撰续
钱谱十卷(绍圣元年) 国史志张台钱录一卷(本朝金光袭钱宝录)
公甫古今泉货图一卷 崇文目杜镐铸钱故事一卷
(书目咸平二年杜镐承诏撰录前代书史铸钱故事分五门)绍兴十九年洪遵得古
泉百有馀品旁考传记下逮稗官所纪捃摭为泉志十
五卷 有正用伪不知年代  刀布(外国)奇 神 厌胜品 钱之品九 
钱轻重得中 五铢(汉)开元(唐)
卷一百八十 第 31a 页 WYG0947-0631c.png
钱重 赤仄(汉一当五)比轮(晋)大泉(王莽一直五十又吴嘉禾五年一当五百)
货六铢(陈一当五铢之十)四柱(梁一准二十又改一准十)两柱(梁末)布泉(后周一当)
(五)大布(后周五行大布一当十)永通万国(后周一当千)当两(宋)乾封(唐高)
(宗一当十建中初赵赞铸大钱一当十)当十(唐永通梁元帝) 八铢(汉)乾元(肃宗一当)
(十)重轮乾元(一当五十)直百(蜀梁)当千(吴后周)得壹(史思明一当百)
钱轻 榆荚(三铢汉) 风飘水浮(元魏) 鹅眼 綖环 耒
子 荇叶(二铢宋) 沈郎 四分晋

开宝便钱务

开宝三年五月丁巳诏于两京置便钱务命陈鄂监(取唐)
卷一百八十 第 31b 页 WYG0947-0631d.png
(朝飞钱故事许民入钱左藏库以诸州钱给之敕诸州候劵至即给)唐会要元和七年王播奏商人于户部 
(盐铁三司飞钱谓之便换)

开宝钱监 至道永丰监 皇祐永通监

建隆二年三月禁铁锡钱乾德五年十二月丙辰禁恶
钱开宝四年正月雅州百丈县兴置钱监岁铸九千馀
贯增十炉九年七月升州言岁铸三十万缗命通判杜
见素经度采铜江南旧用铁钱十当铜钱之一(太祖平吴因旧)
卷一百八十 第 32a 页 WYG0947-0632a.png
(制开监于鄱阳钱俶入朝又得杭州钱监寻废)兴国二年二月壬辰朔漕臣樊
若水奏复用铜钱四年九月乙酉初听铜钱入蜀八年
三月奚屿请于建州铸大铁钱文曰太平通宝寻以不
便罢先是李煜因唐制于饶之永平监岁铸六万缗江
南平增为七万患铜少不给漕臣张齐贤调丁采饶信
虔等州铜铅锡是年增数十倍明年得铜八十五万斤
铅二十六万斤锡十六万斤岁铸钱三十万贯以丁钊
领三郡铜山(初永平监用开通元宝钱法肉好精妙至杂以铅锡虽岁增数倍稍恶矣)天圣间 
(岁铸百馀万贯庆历间至三百万熙宁六年后岁铸铜铁钱六百馀万贯)至道二年十月己
卷一百八十 第 32b 页 WYG0947-0632b.png
未池州新置钱监赐名永丰先是饶之永平岁铸四十
万贯今分置是监共铸六十四万贯(杨允恭言其事始分铸于池)
平二年五月宰臣齐贤请置监广铸命虞部郎冯亮等
按视至建州置丰国监江州置广宁监明年凡铸一百
二十五万八月丙子秘阁校理杜镐等承诏检讨铸钱
故事上之(广宁监岁铸二十万贯肇四月癸亥终七月己卯王元之为记)庆历元年九
月壬申以虢州监为朱阳监十一月诏江饶池钱监铸
卷一百八十 第 33a 页 WYG0947-0632c.png
铁钱百万缗六年五月壬寅以兴元府西县钱监为济
远监八年六月乙未诏陜西所用江南仪商等州大铜
钱以一当三其小铁钱三当铜钱之一先是庆历初兵
兴用乏知商州皮仲容议采洛南县红崖山虢州青水
冶青铜置阜民朱阳二监以铸钱陜西漕臣张奎永兴
守范雍又请铸大钱一当十四年复采仪州黄铜置博
济监铸大钱而江南亦铸大铜钱江池饶晋仪虢州铸
小铁钱并辇送关中杂行大约小铜钱三可铸当十大
钱一民多盗铸物价翔踊命翰林学士张方平宋祁中
卷一百八十 第 33b 页 WYG0947-0632d.png
丞杨察与三司杂议至是与三司使叶清臣等先上陜
西之议谓救弊不先自损则法不可以下行遂下是诏
七月辛丑诏河南所用小铁钱以三当铜钱之一仍罢
诸州官所置炉(元年晋州铸小铜钱二年晋泽州铸大钱一当十未几三司奏罢铸大钱五年)
(小钱独留用河东盗铸无穷至是如陜西行之)其后罢商州铸青黄铜钱(皇祐二年)
(二月)诏大铜铁钱并当常钱之二(嘉祐四年二月癸未)盗铸乃止庆
历八年九月癸亥韶州置铸钱监时天兴场岁采铜二
卷一百八十 第 34a 页 WYG0947-0633a.png
十五万斤皇祐元年二月丁卯以韶州新置监为永通
(淳熙十二年三月省)至和二年三月诏韶州岑水场铜发令漕
司益铸钱治平四年置惠州阜民监(熙宁三年八月二十四日诏阜民监)
(钱专给岑水场市铜之费七年七月十八日广东漕臣言永通阜民二监岁铸八十万比又增铸二十万近改)
(铸折二钱岁增二十万诏羡馀复归内藏库)熙宁三年七月十三日陜西兴
置铸钱监市岑水场铜铅增铸百万缗六年六月壬辰
行折二钱七月四日诏京西淮浙江西荆湖六路各置
铸钱监一江荆以十五万馀以万缗为额七年三月二
十八日以永兴铸折二钱备熙河之用二十四日三司
卷一百八十 第 34b 页 WYG0947-0633b.png
言河北有铜五十七万九千九百馀斤锡九千八百九
十馀斤诏度地置监乃置黎阳监于卫州岁铸三万五
千缗八年二月一日商虢洛南增置三监耀鄜权置二
监凡九监(鄜州等五监俟改铸省样钱毕并入商州等四监铸大钱)九月九日岷州
置监十月十四日诏黎阳监岁增铸折二钱五万缗十
一月十一日进熙河当二铁钱样九年六月八日罢折
二钱(初薛向铸折二钱于陜西许彦先又铸于广南宰臣安石曰钱有二品自周巳然乃复行之)
卷一百八十 第 35a 页 WYG0947-0633c.png
月五日命饶州增铸三十万缗元丰元年八月兴州济
众监增铸并旧为七万二千馀缗二年二月二十九日
通远军监改铸铜钱罢凤翔郿县置监三年六月二十
九日徐州置监十一月二十六日兴复雅州钱监岁铸
三万缗(馀见后)元祐二年七月二十一日置河中府龙门
韩城钱监八年五月十一日罢二广铸折二钱八月陜
西复铸小铜钱绍圣二年十二月施州置广积监崇宁
元年八月户部言江池饶建四监岁额上供新钱一百
三十馀万贯二年十月行当十钱三年二月复置宝丰
卷一百八十 第 35b 页 WYG0947-0633d.png
黎阳监九月诏东南十监舒衡睦鄂韶梧六监铸小钱
馀五监铸当十钱四年闰二月汝州鲁山置监并陜西
两河京西十八监铸夹锡钱大观二年七月怀卫州建
铸钱院政和四年四月复融州宝兴监六年四月置邕
州通宝监宣和六年七月罢万州广济监(江东铸铜钱始于樊若水)
 以铅锡杂铸始于张齐贤(嘉祐有折二之令虽铸于陜广至熙宁而始行庆历有当三之请虽发于郑戬至)
(崇宁而始铸三品之钱至今便之)
卷一百八十 第 36a 页 WYG0947-0634a.png

淳化御书三体钱

国初钱文曰宋元通宝淳化元年五月乙未改铸淳化
元宝钱上亲书其文作真草行三体自后每改元必更
铸以年号为文景德权衡式以御书三体钱较定 祥
符元年六月癸巳赐辅臣新铸御书祥符元宝钱

淳化铸钱议

淳化二年十二月宗正少卿赵安易言蜀铁钱贱而物
腾请如刘备铸大钱十当百事下尚书集三省议可否
吏部尚书宋琪等议曰备患钞少而改作今乃患多改
卷一百八十 第 36b 页 WYG0947-0634b.png
之恐难经久安易论请不已盐铁使李惟清言非便度
支使魏羽请于一州铸而行之以观其效乃命安易以
钱式往川峡鼓铸岁仅得三千馀缗议者以为非便罢
之五年正月庚申安易复请铸帝不从但令两川以铜
钱一当铁钱十民颇便之景德二年二月知益州张咏
铸大铁钱于嘉邛四年五月诏行之一当十祥符七年
二月凌策又请铸当十铁钱与旧钱兼行(庆历事见后)兴国
卷一百八十 第 37a 页 WYG0947-0634c.png
二年九月丁酉诏所在用七十七陌(初因汉乾祐之制以八十五为百)
益利夔三州皆有铁冶邛州旧铸岁十万缗建炎二年
六月乙卯罢之绍兴十五年七月戊申始即利州铸钱
岁十万缗其后增至十五万二十三年六月丁酉复置
监于邛明年四月乙酉诏邛州岁铸三万缗利州九万
缗二十五年又诏利州铸大小钱各二万缗三十一年
二月戊申邛州复置惠民监岁铸铁钱三万缗再减利
州钱为六万缗大小各半 许景衡曰元丰左藏库月
支约三十六万缗宣和费一百二十万
卷一百八十 第 37b 页 WYG0947-0634d.png

咸平铸钱使

咸平三年五月庚申冯亮以江南运副兼都大提点铸
(亮等言饶池江建州岁铸百三十五万贯)景祐二年八月己卯置提点坑
冶铸钱官 初命魏兼(既罢发运使故别置官)十月乙丑诏俸赐同提刑 宝元元年
八月丁卯复置发运使提点铸钱事
宋朝盐铁领于三司后铸钱属发运使其后专置使以
总九路故铸铜之数视历代为多自元丰二年七月癸
卷一百八十 第 38a 页 WYG0947-0635a.png
酉增使者为二其一领湖广江西其一领闽浙淮南江
东迨至元祐复合于一又虑诸道莫与之协力也绍圣
二年始命提点刑狱兼治坑冶明年又诏转运使预闻
其事崇宁间则提举常平亦与焉中兴以来用度既广
泉府之入浸亏于旧议者谓数钱之费可得一钱而官
属吏卒其费不可计始也分命两使于赣于饶盖仿元
丰之制也未几废一而存一又未几举废之而归其职
于户部盖仿三司之制也议者不以为便则又委之诸
道转运使盖酌绍圣之制也既而课入益朘寻既复其
卷一百八十 第 38b 页 WYG0947-0635b.png
一继又增为二今盖定为一司矣乾道六年四月一日
并于发运司七年二月复置八年十二月置提点官二
员分治饶赣淳熙二年并于饶州初虔饶分铸岁解缗
钱四十九万后总九路为一司岁额仅十五万 祥符
九年五月发运司言饶池江杭四监共铸百二十
五万缗用铜四百五十三万馀斤元丰二年七月七日
三省言铸钱司旧领五监近岁江池饶增岁铸额及兴
卷一百八十 第 39a 页 WYG0947-0635c.png
国睦衡舒蕲惠创置六监宜增提点一员乃命钱昌武
领淮浙建江东李棻领湖广江西元祐元年二月庚申
朔合为一司从李深请也崇宁五年九月三日中书奏
钱监铸铜钱总二百八十九万四百贯(诸路支费钱一百五十六万贯)
诏苏庄提举九路铜事先是游经言有胆水可浸铁为
铜者韶岑水潭浏阳及铅山德兴建蔡池婺铜山汀赤
水邵武黄齐潭矾山温南溪池铜山凡十一所惟岑水
铅山德兴已经理馀未也靖国元年四月九日命经提
举措置铜事大观四年三月壬戌罢江淮等路铜事并
卷一百八十 第 39b 页 WYG0947-0635d.png
入铸钱司绍兴二十七年七月庚午户部侍郎林觉奏
请复饶永平赣铸钱院韶永通监选通判主之领以漕
臣饶赣八万缗韶七万缗为额奏可殿中御史王圭言
岑水铅山兴利三场唯给两监韶州监久废难复用十
七钱铸一钱费多得寡请先收本钱然后专置一司八
月庚申户侍荣嶷兼提领铸钱二十八年八月壬寅选
官二员往严饶州措置命户部侍郎赵令詪提领二十
卷一百八十 第 40a 页 WYG0947-0636a.png
九年七月乙巳复置铸钱司(上曰利害大槩有四坑户铜本工役木炭是也)
十年五月丙戌权以五十万缗为额然亦止铸十
万缗而止耳乾道二年二月庚子设饶赣两司
会要有金之州十有银之州四十二有铜之州十三(渭饶)
(信兴国南安郴兴建南剑汀漳邵武英)有铁之州三十六(西京至融水)有铅之
州十一有锡之州十三凡山泽之入金一千四十八两
银十二万九千四百六十两铜二千一百七十四万四
千七百四十九斤铁五百六十五万九千六百四十六
斤铅七百九十四万三千三百五十斤锡六百十五万
卷一百八十 第 40b 页 WYG0947-0636b.png
九十馀斤岁总收金三万七千九百八十五两银二百
九十万九千八十六两诸路上供金万七千四两银百
十四万六千七百八十四两凡赋入之数金万七千九
十七两银百二十三万一千二百七十七两 续会要
有金二十五州(十三州土贡)有银七十四州(二十一州土贡)铜二十
一州(元丰元年计一千四百六十万五千九百六十九斤)铁三十六州(元丰元年收五百五)
(十万一千九十斤)铅三十一州锡二十七州绍兴三十二年虞
卷一百八十 第 41a 页 WYG0947-0636c.png
部具诸道坑冶数金坑兴者一百三十四废者一百四
十银坑兴者八十四废者八十三铜坑兴者五十七废
四十五铁坑兴者三百七十废二百五十六铅之兴三
十二而废十五锡之兴九十四而废四十四(凡铜场十四铁场三)
(十八铅场二十四锡场五)乾道二年七月铸钱司言铜岁取七百五
万七千二百六十三斤有奇铁岁收二百十六万二千
一百四十四斤有奇铅三百二十一万三千六百二十
二斤有奇锡七十六万一千二百四斤 开宝二年十
一月乙巳诏未能捐金于山岂忍夺民之利减桂阳监
卷一百八十 第 41b 页 WYG0947-0636d.png
岁入白金三之一至道元年三月废邵武金场二年正
月废成州金坑诏曰捐金于山前圣盛德所宝惟谷旧
史格言九月废衢州银冶景德元年正月建州宝通山
出银以图来献天圣四年十二月乙未虔州石城产银
置义丰场建炎元年八月十六日依祖宗旧法山泽坑
冶隶金部转运(先是崇宁二年隶右曹及常平正和六年有措置东南坑冶宝货司)乾道
二年五月二十五日命工部侍郎薛良朋措置诸路坑
卷一百八十 第 42a 页 WYG0947-0637a.png
冶良朋言岁铸钱一百六十一万七千九百三十五贯
约用铜五百五万六千馀斤以铜少权以五十五缗为
额韶之岑水铜六十二万斤今增为七十七万潭之永
兴五万斤今增为十五万信之铅山三十八万斤潼州
利州一万四千六百六十二斤九年闰正月五日以江
淮浙潼利路隶饶司江西湖闽广隶赣(十月二十三日李大正言岑水)
 永兴铅山场铜课最盛(赵师𢍰著宝司撮要五卷) 有管仲则藏富于国得
刘晏则钱流于地
卷一百八十 第 42b 页 WYG0947-0637b.png
天圣交子务

初蜀民以铁重私为劵谓之交子以便贸易至大中祥
符末薛田为转运使请官置交子务以榷其出入久不
报寇瑊守蜀请废交子不用瑊去而田代之诏田与转
运使张若谷度其利害田若谷议请官为置务禁民私
造诏从之置益州交子务时天圣元年十一月戊午也
每界以一百二十五万六千三百四十为额大观元年
夏四月甲子诏改交子为钱引(熙宁四年正月诏陜西行交子)
卷一百八十 第 43a 页 WYG0947-0637c.png

元丰二十七监

会要元丰三年是岁诸路铸钱总二十七监(一作二十六监)
铜铁钱五百九十四万九千二百三十四贯铜钱一十
七监铸钱五百六万贯铁钱九监铸钱八十八万九千
二百三十四贯
铜钱 西京阜财监二十万贯卫州黎阳监二十万贯
永兴军监陜州华州监各铸二十万贯绛州垣曲监二
十六万贯舒州同安监十万贯睦州神泉监十万贯兴
国军富民监二十万贯衡州熙宁监二十万贯鄂州宝
卷一百八十 第 43b 页 WYG0947-0637d.png
泉监十万贯江州广宁监二十四万贯池州永丰监四
十四万五千贯饶州永平监六十一万五千贯建州丰
国监二十万贯韶州永通监八十万贯惠州阜民监七
十万贯(铸钱监唯饶之永平最古自唐乾元初已创至道中增池之永丰咸平中增江之广宁而虔之)
 铸钱院大观末二年四月始建(皇祐会计录饶池建江韶五州铸一百四十万贯)
铁钱虢州朱阳两监十二万五千贯(庆历元年九月壬申置)
州阜民洛南两监各十二万五千贯威远镇(通远军)滔山
卷一百八十 第 44a 页 WYG0947-0638a.png
(岷州)两监二十万贯兴州济众监四万一千贯嘉州丰
远监二十万五千贯邛州惠民监七万三千二百三十
四贯(三州铸大钱以一当十) 凡铜钱行一十三路铜铁钱两路
铁钱四路 元丰四年二月十四日诏秦州置监六年
三月丙子朔诏徐州置宝丰监以四十万缗为额(七年四月)
(二十五日以利国监铁置宝丰下监)五月三日梧州置监以十五万缗为
额八日万州置铁钱监八月朔同州置铁钱监渭州复
置博济监七年天下坑冶凡一百三十馀所八年十二
月八日(戊寅)诏罢增置监十有四
卷一百八十 第 44b 页 WYG0947-0638b.png
漕轺兼统肇于兴国都提命官昉于咸平合江淮荆浙
闽广而建一台则景祐之宪度东治于饶西治于虔则
元丰之章程自崇宁以迄宣和(崇宁至宣和钱法五六变)库务所积
一千三百馀万诸监铸九百馀万诸路馀镪三十馀万
通内外所有凡五千万有奇(宣和元年都省言云云)许景衡曰元
丰左藏库月支约三十六万缗宣和费一百二十万

中兴铸钱监

卷一百八十 第 45a 页 WYG0947-0638c.png
中兴会要饶州永平监额四十六万五千贯池州永丰
监三十四万五千贯江州广宁监二十四万贯(后以十万贯为)
(额)建宁府丰国监二十五万四百贯 淳熙二年罢(一云绍兴二年九月)
(罢)韶州永通监四万七千十七贯(淳熙十二年罢)赣州铸钱监
严州神泉监并无定额(庆元三年八月戊子复置)绍兴二年八月癸
巳令永丰监卒寓役于饶广宁监卒寓役于虔(移少就多)
十七年七月庚午户部侍郎林觉奏庆历嘉祐以来岁
铸一百八十馀万缗后亦不下一百馀万绍兴二十五
年犹得一十四万六千缗二十六年得二十三万缗(孝宗)
卷一百八十 第 45b 页 WYG0947-0638d.png
(定铸额岁十五万缗)冶场之盛名在干官者铅山濛山石堰岑水
昭宝富宝宝成宝瑞双瑞嘉瑞大挺大济永兴新兴兴
国兴利大富广富通利通济监务坑井殆几万计
建炎元年七月丙辰工部郎李士观言江池饶建州四
监岁铸钱百三十三万馀缗多未输者今发运司委官
催督九月庚戌始通当三大钱于淮浙荆湖诸路政和
旧法大钱止行于京畿东西河东北由是东南小平钱
卷一百八十 第 46a 页 WYG0947-0639a.png
甚重而物轻张寿言改当十为当三无私铸之利请行
于东南从之九月壬辰铸建炎通宝三年六月三日命
江池饶钱监以二万五千缗为一纲绍兴元年八月十
八日工部进真篆当二小平铜铁钱牙样诏下铸钱司
三年八月工部侍郎李擢言国初得唐乾元中所置永
平监旧址因之岁铸四十六万缗逮至道咸平置永丰
广宁丰国三监总铸八十六万馀缗一岁上供百三十
馀万缗绍兴二年八月并广宁永丰于虔饶两司分岁
额是年又罢丰国令虔司闽漕各立岁额铸不及往时
卷一百八十 第 46b 页 WYG0947-0639b.png
十二三才八万缗十五年七月四日置利州铸钱监二
十六年六月十六日上谓钱法开元始精致国家太平
祥符崇宁钱亦精二十八年七月庚辰严铜禁绍兴三
十年五月丙戌诸路岁铸钱以五十万缗为额明年才
铸及十万缗惟严州神泉监直输行在而建韶饶赣皆
输内帑乾道三年三月以左藏库铜九万八千八百十
斤下严州神泉监鼓铸(可铸钱三万九千五百馀缗)六年四月命朝
卷一百八十 第 47a 页 WYG0947-0639c.png
臣往淮西措置铸钱六月舒曰同安监蕲曰蕲春监黄
曰齐安监七年十一月兴置抚之𥙿国(六万缗)临江之丰
(五万缗)兴国之富民监(十万缗)庆元三年二月癸巳复禁
铜器

绍兴会子务

绍兴元年六月壬午张俊始置见钱关子(于婺州)后行于
淮南江东(议者言不便有五)六年二月甲辰先是张澄请依四
川法造交子三十万行于江淮至是遂置行在交子务
造百五十万缗充籴本五月乙酉改为关子三十年十
卷一百八十 第 47b 页 WYG0947-0639d.png
二月一日户侍钱端礼言奉诏以临安府应支官钱造
会子欲以见钱品支三十一年户部请以都茶场会子
务为名二月丙辰始立会子务分一千二千三千凡三
等乾道三年正月度支郎唐瑑言自绍兴三十一年印
造至乾道二年七月住印共印二千二百馀万道五年
正月辛酉诏以一千万缗为一界
周官小宰八成四曰听称责以傅别注傅别谓劵书也
卷一百八十 第 48a 页 WYG0947-0640a.png
 用汉武帝之皮币参唐宪宗之飞钱通物之变扶时之

 玉海卷一百八十
卷一百八十 第 48b 页 WYG0947-0640b.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