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百六十五
卷一百六十五 第 1a 页 WYG0947-0296a.png

卷一百六十五
钦定四库全书
 玉海卷一百六十五
            宋 王应麟 撰
 宫室


 周礼注候馆楼可以观望者也说文馆客舍也

黄帝大庭馆

列子黄帝即位十有五年云云退而閒居大庭之馆斋心
服形
卷一百六十五 第 1b 页 WYG0947-0296b.png

商阳馆

见明堂类

周候馆(详见邸驿)

地官遗人凡宾客会同师役掌其道路之委积十里一
庐三十里有宿宿有路室五十里有市市有候馆候馆
有积注宿可止宿若今亭有室候馆楼可以观望者
委人凡四方之宾客馆焉 秋官环人掌送迎宾客舍
卷一百六十五 第 2a 页 WYG0947-0296c.png
则授馆 小行人视馆 司仪致馆 国语周之秩官
有之曰敌国宾至候人为导卿出郊劳司里授馆

汉磃氏馆

郊祀志武帝即位六年云云明年召文学之士明年上初
至雍郊见五畤上求神君舍之上林中磃氏馆(史记云磃氏观)
 (武帝故事云起柏梁台以处神君) 纪元光二年冬十月行幸雍祠五
(舍神君在此年) 上林赋灵圉燕于閒馆 封禅书鬼神接
灵圉宾于閒馆注谓神君
卷一百六十五 第 2b 页 WYG0947-0296d.png
汉飞廉馆 桂馆 益寿延寿馆 平乐馆(见下)

    (延寿观)
武纪元封二年春幸缑氏遂至东莱夏四月还祠泰山
至瓠子临决河还作甘泉通天台长安飞廉馆注应劭
曰飞廉神禽能致风气者也明帝永平五年至长安迎
取飞廉并铜马置上西门外名平乐馆董卓悉销以为
钱晋灼曰身似鹿头如爵有角而蛇尾文如豹文 郊
祀志(兼纪年月)元鼎六年冬公孙卿候神河南言见仙人迹
卷一百六十五 第 3a 页 WYG0947-0297a.png
缑氏城十月天子亲幸缑氏元封二年春公孙卿言见
神人东莱山若云欲见天子于是幸缑氏城拜卿为中
大夫遂至东莱无所见见大人迹云公孙卿曰仙人可
见上常往遽以故不见今陛下可为馆如缑氏城置脯
枣神人宜可致且仙人好楼居于是上令长安作飞廉
桂馆 二馆名(史记云蜚廉桂馆)甘泉则作益寿延寿馆(亦二馆名)史记作 
(益延寿观索隐曰汉武故事云作延寿观高三十丈括地志曰在雍州云阳西北八十一里通天台西八十)
(步)使卿持节设具而候神人乃作通天台置祠具其下
将招徕神仙之属 西都赋披飞廉入苑门 西京赋
卷一百六十五 第 3b 页 WYG0947-0297b.png
陈虎旅于飞廉

汉平乐馆 又见(详见上) 观类 

武纪元封六年夏京师民观角抵于上林平乐馆(又元封三)
(年春作角抵戏注文颖曰盖杂技乐也巴俞戏鱼龙蔓延之属也汉后更名平乐观) 枚皋传上
书北阙诏使赋平乐馆上善之(武帝) 东方朔传董偃常
从驰逐平乐朔有平乐观赋 霍光传禹山走马驰逐
平乐馆 风后握机武帝令霍光等习于平乐馆 羽
卷一百六十五 第 4a 页 WYG0947-0297c.png
猎赋望平乐径竹林注张晏曰平乐馆名晋灼曰在上
林中 西京赋大驾幸乎平乐张甲乙而袭翠被攒珍
宝之玩好纷瑰丽以奓靡临迥望之广场程角抵之妙
戏乌获扛鼎都卢寻橦薛综注平乐馆大作乐处也李
尤平乐观赋曰设平乐之显观处金商之维陬 李尤
平乐馆铭曰层楼通阁禁闱洞房(选注引之)棼梁照曜朱华
饰珰骋武舒秘以示幽荒又赋曰习禁武以讲捷厌不
羁之遐邻弥平原之博敞处金商之维陬大厦累而鳞
次承岧峣之翠楼过洞房之转闼历金环之华铺南切
卷一百六十五 第 4b 页 WYG0947-0297d.png
洛滨北陵仓山龟池泱漭果林榛榛天马沛艾鬣尾布
分方曲既设秘戏连叙逍遥俯仰节以鼗鼓 张元传
中平二年张温以车骑将军出征凉州元说温曰闻中
贵人公卿已下当出祖道于平乐观 水经注谷水又
南径平乐观东 汉宫殿名长安有平乐观 霍光传
北临昭灵南出承恩注服虔曰皆馆名

汉豫章馆

卷一百六十五 第 5a 页 WYG0947-0298a.png
见观类

汉迎风馆

文选陆士衡诗置酒迎风馆注见西京赋既新作于迎
风增露寒与储胥(武帝因秦林光宫元封二年增通天迎风储胥露寒) 曹子建
诗迎风高中天注地理书曰迎风观在邺

汉三馆 钦贤(翘材接士) 平津客馆

类说平津侯(公孙弘)开东閤营客馆以招天下贤士其外
曰钦贤馆以待大贤德任毗赞佐理阴阳者处之次曰
翘材馆以待大材任九卿将军二千石者处之次曰接
卷一百六十五 第 5b 页 WYG0947-0298b.png
士馆以待国士其有一介之善一方之艺者居之自李
蔡至石庆丞相府客馆丘虚而己至公孙贺刘屈氂时
坏以为马厩车库奴婢室矣(出西京杂记) 公孙弘传起客
馆开东閤以延贤人注师古曰閤小门也东向开之避
当庭门而引宾客以别于掾史官属 严助传公孙弘
至丞相开东閤延贤人与谋议朝觐奏事因言国家便
宜上令助等与大臣辨论中外相应以义理之文 盐
卷一百六十五 第 6a 页 WYG0947-0298c.png
铁论贤良曰公孙丞相儿大夫分禄以养贤卑已
以下士葛绎澎侯隳坏其绪毁其客馆议堂以为马厩
扫舍 黄图河间献王德筑日华宫置客馆二十馀区
以待学士

汉高陵馆

汉武故事上自封禅后梦高祖坐明堂群臣亦梦想于
是祀高祖于明堂以配天还作高陵馆 后汉李尤高
安馆铭曰巍巍高安明圣是修嶕峣丽馆窗闼列周
王莽更名霸昌馆为长存馆
卷一百六十五 第 6b 页 WYG0947-0298d.png

汉长平馆

宣纪甘露三年春正月匈奴呼韩邪单于稽侯㹪来朝
使有司导单于先行就邸长安宿长平上自甘泉宿池
阳宫上登长平坂诏单于母谒注如淳曰阪名也在池
阳南上原之坂有长平观去长安五十里师古曰泾水
之南原即今所谓晆城阪 元后传飨饮飞羽校猎上
兰登长平馆临泾水而览焉注师古曰馆在长平阪也
卷一百六十五 第 7a 页 WYG0947-0299a.png

汉属玉馆

西都赋(见观类)

汉白鹤馆

元纪初元三年茂陵白鹤馆灾诏曰孝武园馆

汉射熊馆

元纪永光五年冬幸长杨宫射熊馆布车骑大猎 扬
雄传上将大誇胡人以多禽兽(成纪在元延二年冬)秋命右扶风
发民入南山西自袖斜东至弘农南驱汉中张罗罔罝
罘捕熊罴豪猪虎豹狖玃狐兔麋鹿载以槛车输长杨
卷一百六十五 第 7b 页 WYG0947-0299b.png
射熊馆纵禽兽其中令胡人手搏之自取其获上亲临
观焉是时农民不得收敛雄从至射熊馆还上长杨赋
以风(七略云绥和元年上) 黄图长杨宫有射熊馆在盩厔(地理志秦)
(昭王起)一本元光五年冬幸射熊馆

汉上林宫馆

相如赋天子之上林云云离宫别馆弥山跨谷高廊四注
重坐曲阁华榱璧珰辇道纚属步櫩周流长途中宿夷
卷一百六十五 第 8a 页 WYG0947-0299c.png
嵏筑堂累台增成岩窔洞房頫杳眇而无见仰橑而
扪天奔星更于闺闼宛虹拖于楯轩青龙蚴蟉于东箱
象舆宛僤于西清灵圉燕于閒馆偓佺之伦暴于南荣
醴泉涌于清室通川过于中庭 纪元帝初元元年九
月令宫馆希御幸者勿缮治五年夏四月罢上林宫馆
希御幸者成帝建始元年秋罢上林宫馆希御幸者二
十五所(召信臣为少府竟宁中奏上林诸离远宫馆希幸御者勿复缮治共张) 西都赋
西郊则有上囿禁苑林麓薮泽陂池连乎蜀汉缭以周
墙四百馀里离宫别馆三十六所神池灵沼往往而在
卷一百六十五 第 8b 页 WYG0947-0299d.png
注黄图上林有建章承光等十一宫平乐茧观等二十
五凡三十六所 按黄图又有昆明远望燕升象观便
门白鹿三爵阳禄阴德走马柘观上兰郎池当路等观
又有飞廉观建章有骀荡馺娑枍诣天梁奇宝鼓簧等
宫又蒲萄扶荔宫在上林苑宣曲宫在昆明池西 东
京赋云云三辅故事秦上林苑中作离宫别观一百四
十六所 外戚传上林有涿沐馆阳禄柘馆云林馆
卷一百六十五 第 9a 页 WYG0947-0300a.png
王袖传宣帝令袖与张子侨等并待诏所幸宫馆辄为
歌颂

汉内外宫馆 三辅宫馆 郡国宫馆(又见上)

黄图汉畿内千里并京兆治之内外宫馆一百四十五
所班固西都赋前乘秦岭后越九嵏东薄河华西涉岐
雍宫馆所历百有馀区行所朝夕储不改供 秦离宫
三百汉武帝往往修治之(又麒麟朱鸟龙兴含章皆馆名) 西京赋封
畿千里统以京尹郡国宫馆百四十五右极盩厔并卷
酆鄠左暨河华遂至虢土注三辅故事秦时殿观百四
卷一百六十五 第 9b 页 WYG0947-0300b.png
十五所 郊祀志元鼎五年其冬郡国各除道缮治宫
馆以望幸 枚皋传游观三辅离宫馆辄使赋之 王
䜣传武帝过扶风宫馆驰道修治供张办 宣纪地节
三年冬十月诏郡国宫馆勿复修治

汉茧馆

元后传王莽欲娱太后市权乃令太后四时车驾巡守
四郊春幸茧馆率皇后列侯夫人桑遵灞水而祓除注
卷一百六十五 第 10a 页 WYG0947-0300c.png
师古曰汉宫阁疏云上林苑有茧观蚕茧之所也 洛
都赋(传毅)桑宫茧馆区制有矩后帅九嫔躬敕工女 咸
宣传阑入上林中蚕室门 后礼仪志注桑于蚕宫手
三盆于茧馆

汉秘馆

贾逵传明左氏传国语为之解诂五十一篇永平中上
疏献之显宗写藏秘馆 蔡邕传上书曰臣得以学问
执事秘馆操管御前
卷一百六十五 第 10b 页 WYG0947-0300d.png
汉恭馆

班固典引启恭馆之金縢御东序之秘宝以流其占注
恭馆宗庙金縢之所在

汉南北两部质馆

鲜卑传安帝永初中鲜卑大人燕荔阳诣阙朝贺邓太
后赐燕荔阳王印绶赤车参驾令止乌桓校尉所居宁
城下通胡市筑南北两部质馆鲜卑邑落百二十部各
遣入质注筑馆以受降质
卷一百六十五 第 11a 页 WYG0947-0301a.png

魏崇文馆

唐六典注魏有崇文馆

魏玄武馆

水经河水又东径平县故城北注魏氏起玄武馆于芒
垂张景阳(协)玄武观赋所谓高楼特起竦跱岧峣直亭
亭以孤立延千里之清飙也 蓺文类聚有玄武馆赋

宋招隐馆

雷次宗传元嘉中召诣京邑为筑室于钟山西岩下谓
之招隐馆 齐于剡白石山立太平馆以居褚伯玉
卷一百六十五 第 11b 页 WYG0947-0301b.png

宋儒学馆

宋书元嘉十五年立儒学馆于北郊命雷次宗居之

齐王俭宅学士馆 总明馆(详见观类)

王俭传武帝永明三年既立国学省总明观(五月乙未)时俭
以左仆射领国子祭酒诏于俭宅开学士馆以总明四
部书充之又诏俭以家为府自宋世祖好文章士大夫
悉以文章相尚无以专经为业者俭少好礼乐及春秋
卷一百六十五 第 12a 页 WYG0947-0301c.png
言论造次必于儒者由是衣冠翕然更尚儒术撰次朝
仪国典自晋以来故事无不谙悉故当朝理事决断如
流每博议引證八座丞郎无能异者 何佟之为总明
馆学士 六典注宋太始齐永明有总明馆 齐永明
五年立商飙馆于孙陵冈九月辛卯幸焉

梁五馆

南史儒林传梁武天监四年(正月癸卯朔)诏开五馆建立国
学总以五经教授置五经博士各一人以明山宾陆
沈峻严植之贺玚补博士各主一馆馆有数百生给其
卷一百六十五 第 12b 页 WYG0947-0301d.png
饩廪其射策明经者除为吏于是怀经负笈者云会又
分遣博士祭酒到州郡立学(植之兼五经博士登讲五馆毕至)袁宪传帝开五 
(馆宪常招诸生论新义大同八年帝撰孔子正言章句诏下国学召宪为正言生)

梁集雅馆 士林馆

梁书天监五年五月置集雅馆以招远学(又见前五馆)大同
七年十二月丙辰于宫城西立士林馆延集学者胄子
 苏世长上书周武帝使六十学虎门馆 又有通道
卷一百六十五 第 13a 页 WYG0947-0302a.png
馆学士长孙炽为之见学校

唐三馆 修文馆 史馆(见后) 集贤殿书院(见院)


(类)

唐武德四年始置修文馆隶门下省贞观二年又建史
馆于禁中专掌国史开元十三年改集仙殿为集贤殿
书院三馆之名肇于此矣自是集贤昭文置大学士史
馆置修国史皆宰相兼领又置学士直学士修撰直馆
校理之职亦以他官领之其昭文馆隶门下省史馆寓
于集贤尚未合为一至梁正明中始以汴都左长庆门
卷一百六十五 第 13b 页 WYG0947-0302b.png
东北为三馆即所废四馆也于是合为一矣 百官志
弘文馆属门下省集贤书院及史馆属中书省 永徽
元年六月诏三馆学士有高第淳良者所司简试名闻
 会要大中六年正月马植奏始著令三馆学士不避
台自植始六月弘文馆奏三馆制置既同事例宜等
宋建隆初改昭文因唐故事命宰辅兼领三馆 李训
传秘馆图籍荡然无馀
卷一百六十五 第 14a 页 WYG0947-0302c.png

唐文学馆 十八学士图赞

褚亮传武德四年太宗为天策上将军寇乱稍平乃向
儒术十月于宫城西作文学馆收聘贤才于是下教(降旨)
(曰昔楚国尊贤道光申穆梁邦接士德重邹枚)以大行台司勋郎中杜如晦记
室考功郎中房玄龄及于志宁军咨祭酒苏世长天策
府记室薛收文学褚亮姚思廉太学博士陆德明孔颖
达主簿李玄道天策仓曹参军李守素王府记室参军
事虞世南参军事蔡允恭颜相时著作郎摄记室许敬
宗薛元敬太学助教盖文达军咨典签苏勖并以本官
卷一百六十五 第 14b 页 WYG0947-0302d.png
为学士七年收卒复召东虞州录事参军刘孝孙补之
凡分三番递宿閤下悉给珍膳每暇日访以政事讨论
坟籍榷略前载无常礼之间命库直阎立本图像具题
名字爵里使亮为之赞号十八学士藏之书府以章得
贤之重方是时在选中者天下所向慕谓之登瀛洲(旧书)
 赞曰十八文星运辉炳耀(高宗时许敬宗奏曰云台画像十有八人三纪于兹惟臣仅在) 艺文
志阎立本画秦府十八学士图一卷 儒学传太宗身
卷一百六十五 第 15a 页 WYG0947-0303a.png
櫜鞬风纚露沐然锐情经术即王府开文学馆召名儒
十八人为学士与议天下事既即位殿左置弘文馆悉
引纳学士番宿更休听朝之间则与讨论古今道前王
所以成败或日昃夜艾未尝少怠 魏王泰传帝以泰
好士善属文诏即府置文学馆得自引学士

唐修文馆 昭文馆 弘文馆(弘文与崇文馆通) 弘


文殿四部书 书楼 十八学士 唐二馆


(景龙文馆记)

选举志凡馆二门下省有弘文馆生三十人(会要作三十八人)
卷一百六十五 第 15b 页 WYG0947-0303b.png
东宫有崇文馆生二十人以皇族缌麻以上亲皇太后
皇后大功以上亲宰相及散官一品功臣食实封者京
官职事从三品中书黄门侍郎之子为之试一大经一
小经或二中经史记汉书三国志各一或经通六史及
时务策通三皆帖孝经论语十条通六为第 官志
弘文馆学士(不定员数)掌详正图籍教授生徒朝廷制度
沿革礼仪轻重皆参议焉注武德四年𦙫置修文馆
卷一百六十五 第 16a 页 WYG0947-0303c.png
于门下省九年(会要三月更当考)改曰弘文馆(九月太宗即位)贞观元
年诏京官职事五品以上子嗜书者二十四人隶馆习
书出禁中书法以授之(六典注云敕虞世南欧阳询教示楷法)其后又置
讲经慱士(六典注黄门侍郎王圭奏学生学书之暇请置博士兼肄业敕太学助教侯孝遵授经典)
(著作郎许敬宗授史汉二年圭又请置讲经慱士考试经业准式贡举)仪凤中置详正学
士校理图籍武德后五品以上曰学士六品以上曰直
学士又有文学直馆皆他官领之武后垂拱后以宰相
兼领馆务号馆主(六典始于贞观初)给事中一人判馆事神龙
元年(十月十九日)改弘文馆曰昭文馆以避孝敬皇帝之名
卷一百六十五 第 16b 页 WYG0947-0303d.png
二年曰修文馆(徐坚兼学士)景龙二年(四月二十二日癸未)置太学士
四人以象四时学士八人以象八节直学士十二人以
象十二时景云中(二年三月八日己未)减其员数复为昭文馆开
元七年(九月四日甲子)曰弘文馆置校书郎(十二月三日置四人二十三年减二)
人又有校理雠校错误等官长庆三年(七月)与详正学士
讲经博士皆罢颛以五品以上曰学士六品以下曰直
学士未登朝为直馆(学士刘伯庄许子儒元行冲李敬元王彦威直学士上官仪高智周)
卷一百六十五 第 17a 页 WYG0947-0304a.png
(许叔牙魏谟校书郎奚陟郑覃直馆王元威刘允济孔纬柳圭弘文生裴行俭徐齐𥅆房琯韩泗崔植裴炎修)
(文生杨神昌人名详见下文) 会要武德九年九月大宗即位于弘
文殿聚四部群书二十馀万卷于殿侧置弘文馆选天
下贤良文学之士虞世南褚亮姚思廉欧阳询蔡允恭
萧德言等以本官兼学士令更宿直引入内殿讲论文
义商榷政事或至夜分方罢贞观初令褚遂良检校馆
务号馆主因为故事其后有张太素刘祎之范履冰相
次为馆主贞观二年移于纳义门西九年又移于门下
省南其后移仗大明宫其馆亦在门下省南云云长庆三
卷一百六十五 第 17b 页 WYG0947-0304b.png
年二月弘文馆奏请造书楼 选举志太宗即位益崇
儒术乃于门下置弘文馆 儒学传太宗锐情经术王
府开文学馆即位殿左弘文馆番宿更休听朝之间则
与讨论古今道成败或日昃夜艾未尝少怠 李适传
中宗景龙三年(通鉴二年四月癸未案唐书文艺传作景龙二年)于修文馆置
大学士四员学士八员直学士十二员以象四时八节
十二月李峤宗楚客赵彦昭韦嗣立为大学士李适刘
卷一百六十五 第 18a 页 WYG0947-0304c.png
宪等为学士薛稷马怀素等为直学士凡天子宴会游
豫惟宰相及学士得从春幸梨园并渭祓除则赐细柳
圈辟疠夏宴蒲陶园则赐朱樱秋登慈恩浮图献菊花
酒称寿冬幸新丰历白鹿观上骊山赐浴汤池给香粉
兰泽从行给翔麟马帝有所感即赋诗学士皆属和当
时人所歆慕 翰林故事贞观中秘书监虞世南等十
八人或秦府故僚或当时材彦皆以弘文馆学士会于
禁中内参谋猷延引讲习出侍舆辇入陪宴私十数年
间多至公辅当时号为十八学士弘文馆学士褚遂良
卷一百六十五 第 18b 页 WYG0947-0304d.png
(馆主)杜正伦(直馆)马嘉运欧阳询朱子奢盖文达谷那律萧
德言虞世南褚亮姚思廉蔡允恭赵弘智吕才谢偃(直学)
(士)弘文馆中有四部书世南为学士与房玄龄对掌太
宗令写列女传以妆屏风于时世南暗疏之(姚思廉撰梁陈书)
萧德言为学士每开五经必束带盥濯焉 六典注后
汉有东观魏有崇文馆宋元嘉有玄史两馆宋太始至
齐永明有总明馆梁有士林馆北齐有文林馆后周有
卷一百六十五 第 19a 页 WYG0947-0305a.png
崇文观或典校理或司撰著或兼训生徒若今弘文馆
之任也 韦述两京记弘文馆在门下省东 李华含
元殿赋弘文教以开馆对日华之清阈盖左学之遗制
协前王之讲德 会要显庆四年二月二十八日策问
举人九百人惟李巢崔行功五人上第令待诏弘文馆
随仗供奉开元七年十二月三日省弘文崇文两馆雠
校置弘文馆校书四员崇文馆校书两员二十二年二
月二十五日省弘文馆校书两员开元二十六年正月
八日诏弘文崇文生贵胄子孙不专经业自今依令式
卷一百六十五 第 19b 页 WYG0947-0305b.png
考试天宝十四载二月十日弘文生依国子监生例帖
试帖经减半广德元年七月二十六日敕弘文崇文两
馆生皆以资荫补所习经业须精熟楷书字体皆正通
七者与出身建中三年十一月敕先补皇宗次宰辅子
孙六年九月敕两馆生选勋贤胄嗣严律冒假代之禁
大和七年八月九日敕两馆生试经毕郎官二人覆试
九年十二月弘文生二十四人减四人崇文生十六人
卷一百六十五 第 20a 页 WYG0947-0305c.png
减一人开成三年二月两军使状称请准大和元年五
月十七日以前敇文官阶至三品许用荫与子孙补两
馆生出身(贞元十一年二月公主之子进补两馆生许孟容执奏元和三年少府监请荫子为两馆)
(生韦贯之论奏) 权德舆弘文馆大学士壁记太宗敷文德建
皇极思与大雅闳达之伦切劘理道金玉王度盛选重
名虞世南褚亮而下为学士更直密侍诞章远猷讲议
启迪景龙初始置大学士多以宰司处之登闳古先腴
润大政汉廷金马石渠兰台延阁方斯陋矣 书目景
龙文馆记十卷武平一撰景龙二年(四月癸未)诏修文馆置
卷一百六十五 第 20b 页 WYG0947-0305d.png
大学士学士直学士凡二十四员得李峤宗楚客辈每
游燕必赋诗赓唱是书咸纪录为七卷又别载学士二
十九人传为三卷 后唐同光三年七月改弘文馆为
崇文馆

唐史馆 史局

百官志史馆修撰四人掌修国史贞观三年移史馆于
门下省以他官兼领或位卑有才者亦以直馆称以宰
卷一百六十五 第 21a 页 WYG0947-0306a.png
相涖修撰又于中书省置秘书内省修五代史开元二
十年李林甫以宰相兼修国史建议以为中书切密之
地史官记事隶门下省疏远于是谏议大夫史官修撰
尹愔奏徙于中书省天宝后他官兼史职者曰史馆修
撰初入为直馆元和六年(会要四年六月奏)宰相裴垍建议登
朝官领文职者为修撰以官高一人判馆事未登朝官
皆直馆(以准六典著于令)大中八年(七月)废史馆直馆二员增置
修撰四人分掌四季(会要云监修郑明奏云云添修撰二员通旧为四员分修四季之事)
左右史开元初诏史官非供奉者皆随仗而入位于起
卷一百六十五 第 21b 页 WYG0947-0306b.png
居郎舍人之次 会要武德初因隋旧制隶秘书省著
作局贞观二年闰十二月(一云二十三年非也)志云三年 移史官于
门下省北以他官兼领位卑有材者以直馆称(故事以未通籍)
(者为直馆)宰相监修撰自是著作局始罢史职又于中书省
置秘书内省修五代史及大明宫初成徙史馆于门下
省南凡祥瑞天文祥异蕃国朝贡入寇来降变律造曲
州县废置孝义旌表法令变改断狱新议有年及饥水
卷一百六十五 第 22a 页 WYG0947-0306c.png
旱虫霜风雹地震流水泛溢诸色封建京诸司长官及
刺史都督都护行军大总管副总管除授刺史县令善
政异迹硕学异能高人逸士义夫节妇京诸司长官及
刺史都督都护副大总管已下薨卒公主百官定谥诸
王来朝所由有即勘报史馆修入国史开元二十(五年)
月一日(一作开元二十年无月日)宰臣李林甫监修国史以中书密
切之地史官记事隶门下省疏远于是史官谏议大夫
尹愔遂奏移于中书省北(侍中凡官爵废置刑政损益授之史官既成复茫其记注)
(中书令凡制诰文章献纳以授记事之官)永贞元年九月监修国史宰相韦
卷一百六十五 第 22b 页 WYG0947-0306d.png
执谊奏史官修撰皆于私家记录褒贬之间恐伤独见
今后望令修撰官各撰日历凡至月终即于馆中都会
详定是非使写姓名并不得私家置本仍请永为常式
从之 李元纮传初左庶子吴竞为史官撰唐书及春
秋未成以丧解后上书请毕其工(会要开元十四年七月六日奏)诏许
就集贤院成书张说致仕诏在家修史开元二十五年
(会要六月二十六日)元纮因言国史记人君善恶王政损益褒贬
卷一百六十五 第 23a 页 WYG0947-0307a.png
所系前圣攸重今张说在家修史吴竞在集贤院撰录
国之大典分散不一且太宗别置史馆禁中所以秘严
(会要云所以重其职秘其事)谨勒说以书就馆参会撰录诏可
于休烈传迁大常少卿兼修国史(会要至德二年六月二十三日)肃宗
曰良史者君举必书朕有过失顾卿何如(褚遂良于休烈魏谟并不)
(欲人主观史) 朱敬则传迁正谏大夫兼修国史请高史官
选以求名才(长安二年七月)韦安石叹曰史官权重宰相刘知几
传史局深籍禁门所以杜颜面防请谒也 蒋乂传贞
元九年擢史馆修撰德宗重其职先召见延英乃命之
卷一百六十五 第 23b 页 WYG0947-0307b.png
 监修 贞观房玄龄以左仆射 永徽令狐德棻以
 礼侍于志宁张行成以侍中高冯以中书令褚遂良
 以吏书来济以中书侍郎
 修史学士 贞观初邓世隆崔仁师慕容善行刘顗
 庾安礼敬播
 直国史 李延寿
 修撰 蒋乂伸偕韩愈李翱张荐高钺独孤郁韦处
卷一百六十五 第 24a 页 WYG0947-0307c.png
 厚裴休王彦威
 直馆 吴竞柳芳沈传师蒋系韦处厚
 韦述任史官二十年蒋乂居史职二十年蒋氏三世
 修史张荐在史馆二十年刘子玄领国史三十年
六典中书省史馆注周有太史小史内史而诸侯之国
亦置史官汉武置太史命司马谈为之后汉班固刘珍
等著述东观皆他官兼领史职魏明帝太和中始置著
作郎及佐郎隶中书省专掌国史晋惠帝元康二年改
隶秘书省历宋齐梁陈后魏并置著作北齐因之亦谓
卷一百六十五 第 24b 页 WYG0947-0307d.png
之史阁史馆故邢子才作诗詶魏收冬夜直史馆是也
隋曰著作曹隶秘书省贞观初别置史馆于禁中专掌
国史(史通齐梁置修史学士梁任孝恭入西省撰史陈顾野王许善心傅縡为撰史学士张正见阮卓为)
(撰史著士元魏始于秘书置著作局普泰以来别置修史局其职有六人魏命崔浩揔监史任齐及周隋史官)
(以大臣统领者谓之监修国史高隆之魏收阳休之监国史柳敏监修国史唐贞观三年左仆射房玄龄揔监)
(诸代史秘书监魏徵总知其务凡赞论多预焉龙朔中诏敬宗以太子少师总统史任按晋起居注康帝诏著)
(述任重以武陵王领秘书监唐修本草徐世绩监统)史官掌修国史本起居注以
卷一百六十五 第 25a 页 WYG0947-0308a.png
为实录然后立编年之体为褒贬焉 两京记门下省
东有弘文馆次东史馆 史通今之史馆即古之东观
别置史馆通籍禁门西京则与鸾渚为邻东观则与凤
池相接馆宇华丽酒馔丰厚史曹崇扄峻宇深附九重
马融三入东观张华再典史官 会要长安二年修史
刘允济言史官善恶必书言成轨范昔班生受金陈寿
求米仆视之如浮云耳景龙二年四月二十日纪处讷
萧至忠等并监修国史史官刘知几求罢史职奏记于
至忠曰知几三为史官再入东观不能勒成国典有不
卷一百六十五 第 25b 页 WYG0947-0308b.png
可者五也古国史出一家唯汉东观集群儒著述无序
今史司取士滋多人自为荀袁家自为政骏阁笔相视
含毫不断首白可期汗青无日言未绝口朝野咸知笔
未栖毫搢绅咸诵孙盛实录取嫉权门王劭直书见雠
贵族常人之情能无畏乎史官注记类禀监修十羊九
牧其令难行一国三公适从焉在监者不肯指授修者
或不遵奉云云知几著史通二十卷(知几又言史有三长才学识)父子三人 
卷一百六十五 第 26a 页 WYG0947-0308c.png
(更涖史官)至德二年十一月二十七日修史官于休烈奏国
史一百六卷开元实录四十七卷起居注并馀书三千
六百八十二卷在兴庆宫史馆云云前史官韦述家藏国
史一百一十三卷送官长庆三年六月杜元颖奏班固
居乡里而继成汉书陈寿处私家而专精国志玄宗国
史张说在本镇兼修代宗编年令狐自外郡奏上今史
官修宪宗实录望勒沈传师就湖南修毕送史馆与诸
史官参详闻奏大和六年七月史馆修撰王彦威等四
人并命 杨汉公苏涤裴休(故事不过三员或止两员)天祐元年十月十二日
卷一百六十五 第 26b 页 WYG0947-0308d.png
高虔鲁进史馆亡书三百六十卷二年五月二十九日
以修撰职卑翰林学士张策充兼修国史 纪开元五
年十月甲申命史官月奏所行事 旧纪长庆二年闰
十月己亥敕翰林侍讲学士路随韦处厚兼史官修撰
宪宗实录仍更日入史馆韩愈论史曰据事迹实录则
善恶自见 李华含元殿赋延载笔之良史俯月华之
峻扉 崇文目史馆故事录三十卷
卷一百六十五 第 27a 页 WYG0947-0309a.png

唐崇文馆 崇贤馆

太宗贞观十三年东宫置崇文馆 选举志崇文馆生
二十人以皇族缌麻以上亲皇太后皇后大功以上亲
宰相及散官一品功臣身食实封者京官职事从三品
中书黄门侍郎之子为之唐制凡馆二门下省有弘文
馆生三十人东宫则有崇文馆开元七年令二馆学士
季一朝参 百官志东宫官崇文馆学士二人掌经籍
图书教授诸生课试举送如弘文馆校书郎二人(卢元辅于)
(邵为之)掌校理图籍注贞观十三年置崇贤馆显庆元年
卷一百六十五 第 27b 页 WYG0947-0309b.png
置学士二十人(会要云三月十六日皇太子弘请置学士生徒)上元二年(八月二十)
(七日)避大子名改曰崇文馆有学士直学士无常员无其
人则庶子领馆事开元七年(十二月三日)改雠校曰校书郎
两员乾元初以宰相为学士总管事隶左春坊(会要云贞元八)
(年四月二十八日崇文馆宜令左春坊勾当) 列传李敬元高宗在东宫入
崇贤馆侍读假中秘书读之后撰次礼论 马嘉运高
宗在东宫引为崇贤馆学士侍讲宫中 杜正伦为崇
卷一百六十五 第 28a 页 WYG0947-0309c.png
贤馆学士典机密以辨治称(张士衡因以规太子) 张士衡盖文
达刘伯庄秦景通炜(兄弟)李延寿王玄感胡楚宾路敬淳
刘于元为崇贤馆学士 李善来济为崇贤馆直学士
 杨炯贺纪贺敱徐齐𥅆徐坚为崇文馆学士 常衮
拜弘文崇文馆大学士 李泌加崇文馆大学士辞
许孟容拜礼部郎公主子求补崇文生孟容不可帝问
状以著令对 两京记东宫宜春门外有左春坊坊南
有崇贤馆明皇居东宫馆中起书阁重复以著典籍
会要永隆二年二月六日皇太子行释奠礼毕上表请
卷一百六十五 第 28b 页 WYG0947-0309d.png
慱延耆硕英髦之士为崇文馆学士许之于是薛元超
表荐郑祖玄邓玄挺杨炯崔融等并为崇文馆学士
魏明帝选善属文者为崇文馆学士 魏后周有崇文
观 东宫学士梁沈文阿为东宫学士徐陵庾信为抄
撰学士(父子东宫)唐贺德仁萧德言为东宫学士隋褚亮李
百药为之

唐别馆

卷一百六十五 第 29a 页 WYG0947-0310a.png
艺文志太宗于后苑作别馆贮儒释道书数千万万设
琴乐炉常引诸王宗室观之

唐桂坊馆

百官志龙朔三年(二月癸巳)置太子左右谕德及桂坊大夫
改司经局为桂坊馆崇贤馆罢隶左春坊

唐司成馆

百官志国子监高宗龙朔二年改国子监曰司成馆祭
酒为大司成司业为小司成(是后又于东都置国子监)
卷一百六十五 第 29b 页 WYG0947-0310b.png
唐内文学馆 习艺馆

百官志宫教博士二人(旧十八人)初内文学馆隶中书省以
儒学者一人为学士掌教宫人武后如意元年改曰习
艺馆又改曰万林内教坊寻复旧开元末馆废隶内侍
省中官为之 传魏王泰即府开文学馆自引学士
苏安藏刘光谦为习艺馆内教 宋之问杨炯武后召
分直习艺馆 宋若昭父廷芬德宗擢为习艺馆内教

唐四方馆

卷一百六十五 第 30a 页 WYG0947-0310c.png
姚崇传帝躬万机朝夕询逮崇第赊僻因近舍客庐崇
病移舍凡大政事帝必令源乾曜就咨焉帝欲崇自近
诏徙寓四方馆(开元四年十一月癸卯)日遣问饮食起居崇以馆
局华大不敢居帝曰恨不处禁中此何避(一本云上曰设四方馆为)
(官吏也使卿居之为社稷也) 六典注隋于建国门外置四方馆隶
鸿胪寺以待四方使客各掌其方国及互市等皇朝以
隶中书省 会要以通事舍人判(代宗于右银台门置客省德宗罢之) 旧纪文宗
大和二年六月癸亥四方馆请赐印以中书省四方馆
为文 宋朝淳化四年始置四方馆使于内职(见下)
卷一百六十五 第 30b 页 WYG0947-0310d.png

唐鸿胪客馆

韦述两京新记西京承天门从东第一鸿胪寺次鸿胪
客注如汉之藁街四夷慕化朝献者居焉 汉书蛮
夷邸注若今鸿胪客馆

唐临皋馆

李固言传为西川节度诏云韶雅乐即临皋馆送之

唐崇玄馆

卷一百六十五 第 31a 页 WYG0947-0311a.png
选举志开元二十九年(百官志会要二十五年)始置崇玄学习老
庄文列子亦曰道举 百官志天宝二年(正月十五日)
改崇玄学曰崇玄馆置学士大学士改天下崇玄
学为通道学 会要开元二十九年正月三日于
玄元皇帝庙置崇玄博士一员天宝二年二月四
日以陈希烈为崇玄馆学士十二日敕两京玄元
宫及道院等并隶崇玄馆学士 周武帝崇尚道
法求学兼经史者为通道馆学士长孙炽应

卷一百六十五 第 31b 页 WYG0947-0311b.png

唐广文馆

百官志广文馆(属国子监)博士四人助教二人掌领国子学
生业进士者有学生六十人东都十人天宝九载置广
文馆有知进士助教后罢知进士之名 会要天宝九
载七月十三日置广文馆领国子监业进士者博士助
教各一人(旧纪七月己亥国子监置广文馆通鉴七月乙亥置广文馆于国子监) 郑虔
传玄宗爱虔之材欲置左右以不事事更置广文馆以
卷一百六十五 第 32a 页 WYG0947-0311c.png
虔为博士虔闻命不知广文曹司何在诉宰相宰相曰
上增国学置广文馆以居贤者令后世言广文博士自
君始不亦美乎虔乃就职品秩同大学久之雨坏庑舍
有司不复修完寓泊国子馆自是遂废(集贤注记天宝十三载八月戊)
(申綦母潜迁广文博士)张籍亦为广文博士 

宋朝史馆

国初复旧制修撰直馆分季纂日历其后止修撰判馆
次太平兴国中直史馆赵邻几吕蒙正范杲皆与修撰
淳化四年修国史宋湜亦修日历十二月太宗问宰臣
卷一百六十五 第 32b 页 WYG0947-0311d.png
馆中修撰为谁参政臣易简对以杨徽之张佖梁周翰
上曰史才甚难善恶必书斯为良史祥符二年十一月
诏史馆置楷书二人写日历初史馆修书皆无定所乾
兴元年五月仁宗诏修先朝日历乙酉请于宣徽院修
纂十月选馆阁官二员为编修官(王举正李俶)从判馆李维
修撰宋绶之言也(维等言修撰旧四人)皇祐三年三月四日诏知
亳州宋祁授集贤殿修撰就任刋定新编唐书(故事史馆修撰)
卷一百六十五 第 33a 页 WYG0947-0312a.png
(不外领故易之)嘉祐四年九月修撰欧阳修言正史进入禁中
而焚其草史院唯守空司而已乞诏龙图阁别写一本
下编修院以备讨阅从之熙宁二年十月九日修撰司
马光请写仁英实录留本院元祐五年十一月十三日
尚书省言旧置编修院专掌国史元丰四年十一月废
院入史馆(官制行史馆归著作局国史院有故则置) 乾德初首以赵普监
修国史开宝后命中书枢密书时政记淳化中置起居
院 兴国三年二月以新修三馆为崇文院西庑为史
馆书库三年十二月以王著为史馆祗候俾刋正切韵
卷一百六十五 第 33b 页 WYG0947-0312b.png
八年七月吴铉为史馆勘书八月杨文举为史馆编修
雍熙四年四月宋炎为史馆校勘编修淳化二年十月
郭延泽董元亨为史馆检讨至和二年八月十四日史
官言修曰历有检讨官诏韩维为史馆检讨嘉祐八年
七月二十三日又命吕夏卿兼 政和八年四月二十
九日工部员外郎滕康请秘阁四部书以秘书郎掌之
列史馆于左以法东观从之
卷一百六十五 第 34a 页 WYG0947-0312c.png

建隆昭文馆 太平兴国三馆 四馆

三馆之名起于唐修文(武德)史馆(贞观)集贤(开元)梁正明中以
右长庆门(右掖门内)东北小屋数十楹为三馆湫隘庳陋卫
士喧杂书才数匮每受诏有撰述徙就他所 建隆元
年二月改弘文馆为昭文馆太宗兴国二年临幸旧馆
顾左右曰若此之陋何以待天下贤俊诏有司度左升
龙门东北车府地为三馆栋宇之制皆帝亲授(左掖门内左升)
(龙门外前列三馆后置秘阁分藏群书)三年二月丙辰朔功毕(实录云于乾元殿东)
(创修三馆列四库书雍熙中于三馆北建秘阁分内府书藏之)诏以三馆新修书院为
卷一百六十五 第 34b 页 WYG0947-0312d.png
崇文院(通鉴庚辰诏)车驾再临视(十六日辛巳幸)壮丽冠内廷迁西
馆书分于两庑东庑为昭文书库南为集贤西为史馆
书库凡四库分经史子集四部(六库书皆以类相从)正副本仅八万卷 先
是但有直史馆淳化元年八月二十五日(丁卯)以吕祐之
等四人直昭文馆二十六日(戊辰)和㠓直集贤院备三馆
之职祥符八年四月宫城延燔上以内廷火禁严寓宿
非便命翰学陈彭年检讨故事五月壬辰彭年言唐制
卷一百六十五 第 35a 页 WYG0947-0313a.png
中书门下两省宫城内有内省城外有外省今请为内
外院内院奉安太宗圣容御书天文图书四庑为书库
史馆日历等库于右掖门外道北为外院别置三馆书
库馆阁官宿直于外院从之天禧元年八月丁亥诏崇
文外院以三馆为额天圣九年上以通近市嚣非多士
讨论之所直集贤院谢绛言唐丽正史局并在大明华
清宫内太宗肇修三馆更立秘阁于升龙门左景德中
图书寖广益以内帑西库(四年五月己亥分内藏西库地广秘阁)二圣数
幸焉递宿者有不时之召人人力道术究艺文名臣由
卷一百六十五 第 35b 页 WYG0947-0313b.png
此选往遭延燔别创外馆陛下未尝迂翠盖幸册府宜
开内馆以恢景德之制从之十一月辛巳(八日)徙三馆于
崇文院(先是权寓右掖门外至是修崇文院成命还旧所昭文大学士夷简表谢)元丰改为秘书省 
(政和五年迁秘省于新左藏库) 昭文集贤有大学士史馆有监修国
史皆以宰相兼领昭文集贤置学士直学士史馆集贤
置修撰史馆有直馆检讨集贤有直院校理崇文有检
讨校书皆以他官领之初昭文隶门下省史官寓于集
卷一百六十五 第 36a 页 WYG0947-0313c.png
贤后合为一 咸平五年七月庚戌幸三馆阅四库书
嘉祐四年二月置馆阁编定书籍官九月以内藏西库
地还崇文院熙宁四年十月二十九日宋敏求言三馆
秘阁各有四部书几四万卷每帙止用元写本一再校
更无兼本类多讹舛欲于藏书之家借本缮写参定七
年置补写所元祐四年五月秘书省言崇文总目书籍
将四馆分书并合著录令以黄纸书一本藏秘阁自嘉
祐中编校所写书未能足数欲添补依崇文总目编次
内有唐朝旧书乞别藏秘阁五年九月十六日复置集
卷一百六十五 第 36b 页 WYG0947-0313d.png
贤院学士(六年八月十六日以命李周先是元年三月二十八日诏内外官许带集贤殿修撰直院)
 校理之职(绍圣二年四月三日诏易集贤学士为集贤殿修撰直院为直秘阁校理为秘书校理政和六年)
(四月十日诏集贤殿无此名改为右文殿修撰) 元丰元年十二月七日
秘阁校理苏棁言四馆书籍因置编校所借书校
證云云欲不许带出从之 通略嘉祐四年右正
言吴及请择馆职分校四馆书二月丁丑命蔡抗
陈襄苏颂陈绎编定四馆书籍遂用黄纸写正本
卷一百六十五 第 37a 页 WYG0947-0314a.png
以防蠹败六年九月丁巳翰林学士王圭判史馆冯京
判昭文馆又置编校四员(一云置八员)十一月辛未以编校
秘阁书籍孙洙为馆阁校勘(供职二年补校勘自洙始)
两制缺人必取于馆阁名卿贤相多出此途进经术十
卷试而后除则庆历三年十一月癸未也辅臣举二十
人先召试十人则治平三年十一月丙辰也辅臣各举
文学政事三人则元祐元年四月辛丑也图书之府著
作之庭与夫校文之处三者各有司存譬之蓬瀛方壶
鼎峙瀛海台观金玉邻居往来而均为道家山焉
卷一百六十五 第 37b 页 WYG0947-0314b.png
(旧制馆阁取之以三路进士高科大臣荐举岁月畴劳) 书目史馆故事录
三卷纂辑历代史官建置史笔之体卷末云广顺
末当时周史臣撰又馆阁录十一卷秘阁校理宋
匪躬载兴国讫元祐中馆阁故事共八门元十
五卷今存十一卷又蓬山志五卷崇宁四年秘书少监
罗绮撰编次馆阁故实近事为十五门上之 麟台故
事五卷绍兴元年秘书少监程俱撰时复置秘书省俱
卷一百六十五 第 38a 页 WYG0947-0314c.png
采摭三馆旧闻及法令因革别为十二门上之 续史
馆故事录一卷著作佐郎洪兴祖编次开宝讫建炎中
史馆职任废置恩赐事迹(续周代之书) 中兴馆阁录十卷
淳熙中秘书监陈骙载建炎以来三馆沿革故实及官
联廪禄职掌等事以补麟台故事之缺续录十卷
叶梦得曰端拱中始分三馆书万馀卷别为秘阁命李
至兼秘书监宋泌兼直阁杜镐兼校理三馆与秘阁始
合为一故谓之馆阁然皆但有书库而已元丰官制行
改为秘书省 李焘曰本朝因唐故事命宰辅兼领三
卷一百六十五 第 38b 页 WYG0947-0314d.png
馆首相曰昭文馆大学士次曰监修国史又次曰集贤
院大学士或虚相位则命参政权领监修自景德二年
王旦始昭文大学士熙宁九年王安石罢遂不复除集
贤大学士元丰三年王圭迁亦不复除惟监修国史相
传至今自王圭后宰辅皆不入衔监修之名废于元丰
而复于绍兴

淳化四方馆

卷一百六十五 第 39a 页 WYG0947-0315a.png
四年始置四方馆使列于内职吏属同在京官府 四
方馆在朝堂门外掌通事分番供奉宣赞之名籍诸道
章表朝会进奉

元祐广文馆

太平兴国三年九月诏广文馆及州府礼部试进士律
赋以平侧次用韵元祐七年六月十三日甲子复置广
文馆生员 一云解额(都省言开封科举有四方士及太学未及年者冒贯应举旧制试于国子监)
(先于广文馆补试给牒请复置广文馆生员礼部修立十九条)绍圣二年三月二十八
日以广文馆二百四十人分于诸路解额
卷一百六十五 第 39b 页 WYG0947-0315b.png

绍兴史馆

元年四月八日诏修日历 以修日历所为名(元丰之制日历归秘省国史案)
年十一月十六日以修国史日历所为名四年五月二
十四日(癸酉)改为史馆六月二十四日置编修校勘八年
八月二十一日以重修神宗哲宗实录正史及徽宗实
录增校勘一员十年二月二十二日并归秘省国史案
以著作郎佐纂日历其史馆官皆罢见修渊圣及今上
卷一百六十五 第 40a 页 WYG0947-0315c.png
日历命宰臣提举(名监修国史)四月复为国史日历所(从王扬英)
(之言) 史馆在省之东九年二月二十二日修徽录即以
为实录院十三年十二月重建秘省十四年六月二十
二日迁新省二十九年八月二十四日诏史馆修撰检
讨官更不置都大提举承受并罢 先是三年八月二
十三日诏修日历命侍从为史馆修撰馀官为直史馆
及检讨若著作郎佐阙用元丰制以郎官兼领六年正
月修神宗实录成八年九月哲录成十年七月十四日
又诏史馆修徽录十五年移史馆于省之侧别为一所
卷一百六十五 第 40b 页 WYG0947-0315d.png
(今国史日历所在道山堂东次著作之庭三楹庭后为汗青轩蓬峦) 嘉定六年六月十
八月重修三馆八年七月毕绍定四年秋延燔十一月
一日重建三馆五年十月毕工规模一如旧式 系年
录绍兴三年八月乙巳诏复置史馆以从官兼修撰馀
官兼直馆检讨若著作郎佐有阙依元丰例差郎官兼
领四年二月辛丑翰林学士綦崇礼兼史馆修撰始除
修撰官也
卷一百六十五 第 41a 页 WYG0947-0316a.png

历代馆名

前汉
 迎风 露寒 储胥 飞廉 平乐 临池
后魏
 仙人 露寒 金陵 燕然 扶桑 崦嵫

 修文
三十六国
 来宾
卷一百六十五 第 41b 页 WYG0947-0316b.png
六朝
 储胥 显仁 集雅 显信 职方 行人 来远
北齐
 文林
丹台新录所载
 金庭 紫微
 玉海卷一百六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