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百六十一
卷一百六十一 第 1a 页 WYG0947-0211a.png

卷一百六十一
钦定四库全书
 玉海卷一百六十一
            宋 王应麟 撰
 宫室


 古者为堂自半已前虚之谓堂半已后实之为室堂
 者当也谓当正向阳之屋

尧堂

史记太史公曰墨者言尧舜堂高三尺土阶三等茅茨
卷一百六十一 第 1b 页 WYG0947-0211b.png
不剪采椽不斲 论衡蓂荚生于阶下须临堂察之乃
知荚数 礼器疏天子之堂九尺此周法也
明堂位正义多士传云天子堂广九雉三分其广
以二为内五分其内以一为高东房西房北堂各
三雉

孔子堂 讲堂

书序鲁共王升孔子堂闻金石丝竹之音 后汉纪永
卷一百六十一 第 2a 页 WYG0947-0212a.png
平十五年三月幸孔子宅亲御讲堂说经 祭彤传永
平中坐孔子讲堂顾指子路室云云 鲍永传孔子阙
里无故荆自除从讲堂至于里门 郡国志王屋县有
孔子学堂 九域志郓州古讲堂孔子为中都宰于此
堂教授兖州有孔子学堂雩台 郑玄别传北海有儒
林讲堂

汉朝堂

西都赋左右庭中朝堂百僚之位萧曹魏邴谋谟乎其
上佐命则垂统辅翼则成化 西京赋朝堂承东温调
卷一百六十一 第 2b 页 WYG0947-0212b.png
延北 考工记外有九室注如今朝堂诸曹治事处疏
谓正朝之左右为庐舍者 后明帝纪永平十七年五
月公卿百官以帝威德怀远祥物显应并集朝堂奉觞
上寿 后传袁安为太仆元和二年武威太守孟云上
书南部钞掠宜还其生口诏百官议朝堂和帝即位窦
宪击北丐奴安与宋由任隗及九卿诣朝堂上书谏至
免冠朝堂固争者十上 朱晖永平初东平王苍闻而
卷一百六十一 第 3a 页 WYG0947-0212c.png
辟之正月朔旦苍入贺坐朝堂求璧不可得晖奉之
张酺为太尉与司隶校尉晏称会于朝堂 邓骘等永
初中并奉朝请有大议诣朝堂与公卿参谋 斑勇为
军司马元初六年公卿以为宜弃西域邓太后召勇诣
朝堂会议 黄琼争议朝堂莫能抗夺 窦武陈蕃共
会朝堂 陈球为廷尉宦者欲别葬窦太后诏公卿大
会朝堂令中常侍监议 应劭为车骑将军掾中平二
年汉阳贼与羌胡为寇诏百官大会朝堂皆从劭议
鲜卑熹平六年秋寇边召百官议朝堂议郎蔡邕议曰
卷一百六十一 第 3b 页 WYG0947-0212d.png
云云 蔡邕独断赦令召三公诣朝堂受制书 晋志
汉遣将出征授节钺于朝堂晋令有朔望集公卿于朝


汉玉堂(详见建章宫)

列传李寻对臣位卑术浅过随众贤待诏久污玉堂之
署注师古曰玉堂殿在未央宫 扬雄解嘲幸得遭盛
明之世历金门上玉堂注晋灼曰黄图有大玉堂小玉
卷一百六十一 第 4a 页 WYG0947-0213a.png
堂殿 翼奉上疏孝文时未央宫无玉堂殿 谷永对
抑损椒房玉堂之盛宠注椒房皇后所居玉堂嬖幸之
舍 史记玉堂璧门正义汉武帝故事云玉堂内殿十
二门阶陛咸以玉为之门三层台高十馀丈椽首欂以
璧为之因名璧门 郊祀志建章宫南有玉堂璧门(眺瑶)
(堂) 后灵帝纪中平三年二月修玉堂殿(灵帝又造万金堂)
官志玉堂署长一人本注宦者主中宫别处 翟酺传
上疏曰损玉堂之盛尊天爵之重 宦者传使钩盾令
缮修南宫玉堂又铸四钟悬于玉堂及灵台殿前(按灵纪已)
卷一百六十一 第 4b 页 WYG0947-0213b.png
(下云云则东都别有玉堂) 西都赋金华玉堂 西京赋宣室玉堂
譬众星之环极 三辅黄图未央宫有殿阁三十二椒
房玉堂在其中汉宫阁记云未央宫有玉堂宣室阁汉
书曰建章宫南有玉堂璧门三层台高三十丈玉堂内
殿十二门阶陛皆玉为之又有玉堂神明堂二十六殿
 汉武故事玉堂去地二十丈 乔公鼎铭延公入于
玉堂前廷 洛阳宫殿名南宫有玉堂前后殿
卷一百六十一 第 5a 页 WYG0947-0213c.png

汉甲观画堂

成帝纪元帝太子宫甘露三年生甲观画堂(元后传云甲馆)黄 
(图曰宫殿中采画之堂在北宫)应劭曰在太子宫黄图同  霍光传止画室中不
入注雕画之室 西都赋丰冠山之朱堂 西都赋左
墄右平注挚虞决疑要注曰太极乃有陛堂则有阶无
陛平以文塼相亚次墄为陛级 西京赋云云注墄阶
齿也天子殿高九尺阶九齿各有九级其侧阶各中分
左右左有齿右则滂沲平之令辇车得上
卷一百六十一 第 5b 页 WYG0947-0213d.png
汉延清堂

见殿类

汉始生堂

章纪元和三年二月癸酉还幸元氏祠光武显宗于县
舍正堂明日又祠显宗于始生堂皆奏乐诏复元氏七
年徭役(明帝建武四年光烈后从征彭宠生于常山元氏传舍永平五年十月行幸邺常山三老言曰)
(上生于元氏愿蒙优复诏复元氏县田租更赋六岁)

汉黄堂

卷一百六十一 第 6a 页 WYG0947-0214a.png
郭丹传太守杜诗敕以丹事编黄堂以为后法注太守
之听事

汉承明堂

袁绍传抽戈承明注山阳公载记曰绍等入端门遂于
承明堂上格杀中常侍高望等二人

蜀汉爵堂

蜀都赋内则议殿爵堂武义虎威宣化之闼崇礼之闱
华阙双邈重门洞开金铺交映玉题相晖
卷一百六十一 第 6b 页 WYG0947-0214b.png
魏鸣鹤堂

魏都赋注听政殿后有鸣鹤堂椒梓坊木兰坊文石室
后宫所止

魏东西堂

山谦之丹阳记太极殿周制路寝也秦汉曰前殿今称
太极曰前殿洛宫之号起自魏东西堂亦魏制于周小
寝也皇后正殿曰显阳东曰含章西曰徽音乂洛宫之
旧也含章名起后汉显阳徽音亦起魏 舆地志洛阳
卷一百六十一 第 7a 页 WYG0947-0214c.png
有显阳殿皇后正殿也魏明所建(昭阳晋避讳改在太极之北铸黄龙高四)
(丈凤凰二丈置殿前)

魏茅茨堂

水经注河南魏文帝茅茨堂前有茅茨碑是黄初中所立也

晋太极东堂 尚书都堂

晋制大会于太极殿小会于东堂 列传山简为尚书
左仆射领吏部上疏曰武帝受禅泰始之初躬亲万机
时黄门侍郎王恂庾纯始于太极东堂听政平尚书奏
事多论刑狱 王浑奏先帝时正会后东堂见征镇长
卷一百六十一 第 7b 页 WYG0947-0214d.png
史司马诸王国卿诸州别驾 郤诜迁雍州刺史武帝
于东堂会送 挚虞举贤良武帝诏诸贤良方正直言
会东堂策问 李密赐饯东堂(孝友) 成帝纪咸康六年
七月乙卯初依中兴故事朔望听政于东堂 宋符瑞
志咸康二年四月甘露降尚书都堂桃木 魏甘露元
年二月丙辰宴群臣于大极东堂 齐东堂校籍

晋宣猷堂

卷一百六十一 第 8a 页 WYG0947-0215a.png
文选陆士衡(机)皇太子宴玄圃宣猷堂诗云云注宣猷
堂名在园中 南朝亦有之齐东宫玄圃园宣猷堂梁
宣猷堂宴饯中庶子谢嘏梁太子于东宫宣猷堂开讲

晋仁寿堂

晋宫阁名洛阳宫有则百堂螽斯堂休徵堂延禄堂仁
寿堂绥福堂含芳堂乐日椒华芳音显成承光五福嘉
宁尧母永光长寿堂

晋西堂

宋志晋咸康元年四月二年四月甘露降西堂 周顗
卷一百六十一 第 8b 页 WYG0947-0215b.png
传帝燕群公于西堂 桓冲传冲将之镇帝饯于西堂
赐钱五十万 宋书蔡广荅傅亮曰如今含章西堂足
下在仆射下侍中在尚书下 宋太子纳妃于太极殿
西堂叙宴

晋乐贤堂

五行志成帝咸和六年正月丁巳会州郡秀孝于乐贤
堂 蔡谟传彭城王纮上言乐贤堂有先帝手画佛像
卷一百六十一 第 9a 页 WYG0947-0215c.png
宜敕作颂帝下其议谟曰佛者夷狄之俗非经典之制
遂寝(宜城王为之颂) 庾阐有乐贤堂颂 梁太子起乐贤堂
使画工先图刘孝绰

晋积弩堂

初学记费北有积弩堂晋成帝作见宋永初山川古今
记 梁庾肩吾咏疏圃堂

晋中堂

穆纪升平元年三月帝讲孝经壬申亲释奠于中堂
礼志穆帝孝武权以中堂为太学 宋纪泰始五年三
卷一百六十一 第 9b 页 WYG0947-0215d.png
月丙寅幸中堂听讼

晋延贤堂

宋志晋太元十九年正月华林园延贤堂西北李连理
 宋永初元年十二月二年十月癸卯元嘉三年五月
丙午临延贤堂听讼

宋阅武堂 梁仪贤堂

纪宋孝武帝即位十月癸未听讼于阅武堂 齐永明
卷一百六十一 第 10a 页 WYG0947-0216a.png
四年正月辛亥耕籍田甲寅幸阅武堂劳酒戊午幸宣
武堂讲武(建元元年九月戊申幸宣武堂宴会诏赋诗) 梁天监六年九月
乙亥改阅武堂为德阳堂听讼堂为仪贤堂(朱异于仪贤堂述老)
(子义)太清元年五月丁酉幸德阳堂宴群臣

后魏清徽堂 观德殿 流化渠 凝閒堂


茅茨堂 皇信堂 宣极堂 光极堂

后魏传孝文南征还洛引见王公侍臣于清徽堂帝曰
此堂成来未与王公行宴乐之礼今与诸贤欲无高而
不升无小而不入因之流化渠洗烦池帝曰此池有嘉
卷一百六十一 第 10b 页 WYG0947-0216b.png
鱼任城王澄曰所谓鱼在在藻有颁其首帝曰且取王
在灵沼于牣鱼跃次之观德殿帝曰射以观德故以命
之次之凝閒堂帝曰此堂取夫子閒居之义不可纵奢
以忘俭自安以忘危故此堂后作茅茨堂谓李冲曰此
东曰步元庑西曰游凯庑此堂虽无尧舜之君卿等
当无愧元凯帝曰光景垂落朕同宗有载考之义卿等
将出何得默尔德音即命黄门侍郎崔光郭祚通直郎
卷一百六十一 第 11a 页 WYG0947-0216c.png
邢峦崔休等赋诗烛至公卿辞退冲再拜上千万岁寿
帝曰卿等以烛至致辞复献万寿朕报卿以南山之诗
乃曰烛至辞退庶姓之礼在夜载考宗族之义卿等且
还朕与诸王宗室欲成此夜饮又诏延四庙之子下逮
玄孙之胄申宗宴于皇信堂令宗室赋诗又会百寮于
宣极堂行饮至策勋之礼 纪太和十九年十二月甲
子见群臣光极堂

唐朝堂

仪卫志百官就班文武列于两观监察御史立于东西
卷一百六十一 第 11b 页 WYG0947-0216d.png
朝堂砖道以涖之平时传点毕内门开监察御史领百
官入夹阶监门校尉执门籍曰唱籍序班于通乾观象
门南入宣政门朝堂置左右引驾三卫六十人 礼志
元正冬至朝贺有司设群官客使等次于东西朝堂设
门外位文官于东朝堂介酅公在西朝堂之前武官在
介公之南少退每等异位重行皇帝加元服设门外位
于东西朝堂如元旦皇太子加元服九品已上皆诣东
卷一百六十一 第 12a 页 WYG0947-0217a.png
宫朝堂馀公服集于重明门外朝堂册太子有司设太
子次于东朝堂之北西向 官志左谏议大夫垂拱二
年铸铜匦四列于朝堂内谒者监命妇下车则导至朝
堂奏闻监察御史分日直朝堂入自侧门非奏事不至
殿庭正门无籍知朝堂左右厢天授中诏侧门置籍得
至殿庭开元七年又诏随仗入阁鸿胪卿凡献物驼马
则陈于朝堂太府丞会赐及别敕六品以下赐者给于
朝堂 实录贞观元年五月癸丑敕中书令侍中于朝
堂受讼二年八月甲戌幸朝堂亲览冤屈开元二年二
卷一百六十一 第 12b 页 WYG0947-0217b.png
月癸丑宴突厥使新罗王子八月辛巳引见河陇从军
壮士置酒享之十五年四月丙午王君㚟凯旋置食宴
之二十年五月丁卯召河北立功将士宴劳是岁二月
二十二年九月辛巳宴朝集使二十四年二月甲寅宴
新授县令皆于朝堂至德二载九月丁亥广平王东讨
百寮拜送于朝堂 会要建中元年二月于朝堂别置
三司决庶狱辨争者辄击登闻鼓右司郎中裴谞上疏
卷一百六十一 第 13a 页 WYG0947-0217c.png
上命归于有司太和四年三月三院御史入朝堂前无
止泊所请置祗候院长庆元年八月于中书南置仆射
祗候院 通典朝堂册命诸臣设受册者次于东朝堂
(魏徵拜太子太师诣朝堂辞) 六典注栖凤阁下即朝堂 舒元舆
御史台新造中书院记御史府故事于中书之南
常有理所太和四年于政事堂直阡之南选地以作
之号中书南院院门北辟向朝廷也观者命为御史北

卷一百六十一 第 13b 页 WYG0947-0217d.png
唐政事堂

百官志(兼据宰相表)唐初三省长官议事于门下省之政事
堂高宗弘道元年十二月甲戌裴炎自侍中迁中书令
乃徙政事堂于中书省(会要永淳二年七月即弘道元年李华记光宅二年徙恐非光)
(宅元年炎已诛通鉴弘道元年十二月徙)开元中张说为相(会要十一年)又改政
事堂号中书门下政事印亦改为中书门下之印列五
房于后一曰吏房二曰枢机房三兵房四户房五礼刑
房分曹以主众务焉中书舍人一人知制诰颛进画给
卷一百六十一 第 14a 页 WYG0947-0218a.png
食政事堂 五行志乾符六年宣授宰臣制百官班贺
于政事堂 列传裴炎改中书令(永淳二年以侍中迁)旧例宰相
议事于门下省号政事堂长孙无忌以司空房玄龄以
仆射魏徵以太子太师皆知门下省事至炎以中书令
执政事笔故徙于中书省 李靖二日一至中书门下
平章事 崔元综天授初同平章事坐政事堂束带终
日不休偃 源乾曜进位侍中议者言执政以同休戚
不崇异无以责功(会要开元十年八月)帝乃诏中书门下共食实
户三百(十一月二十八日)堂封自此始 齐浣有王佐才玄宗
卷一百六十一 第 14b 页 WYG0947-0218b.png
时张说择丞辖以王丘为左浣为右李元纮杜暹当国
表宋璟为吏部尚书浣及苏晋为侍郎世谓台选尝奏
事帝指政事堂曰非卿尚谁居者 李岘为相故事政
事堂不接客自元载为相中人传诏者引升堂置榻待
之岘至敕吏撤榻 苗晋卿年老乞间日入政事堂
李吉甫为相初政事堂会食有巨床相传徙者宰相辄
罢不敢迁吉甫笑曰世俗禁忌何足疑邪彻而新之
卷一百六十一 第 15a 页 WYG0947-0218c.png
常衮为相政事堂北门(一云后门)异时宰相过中书舍人院
咨访政事至衮乃塞之(大历十二年会要建中四年)以示尊大将辞
堂封它相不从方止 郑馀庆为相主书滑涣指画宰
相前馀庆叱去 郑珣瑜为相王叔文内交奄人攘挠
政机韦执谊为宰相居外奉行叔文至中书直吏白宰
相会食百官无见者执谊起就閤与叔文语珣瑜曰吾
可复居此乎归卧家不出 郑覃五日一入中书商量
政事 杜佑宪宗诏三五日一入中书平章政事(会要元和)
(二年正月司徒平章事杜佑告老云云)裴度文宗诏进司徒平章重事三
卷一百六十一 第 15b 页 WYG0947-0218d.png
日一入中书(太和四年六月) 孔纬昭宗送至堂视事 会要
至德二载三月宰相分直政事堂之笔每一人知十日
(谓十日一易)贞元十年五月八日又分每日一人执笔(先是九年)
(七月诏宰相以旬秉笔从陆贽之请也)总章二年诸宰相以政事堂供馔
珍美议减其料(张文瓘传云同列以堂馔丰馀欲少损)东台侍郎张文瓘
曰此食天子所以重机务待贤才也不可乃止(大历十二年八)
(月癸卯常衮乞停赐馔建中三年正月宰臣请堂厨钱三分省一)开元元年十二月苏
卷一百六十一 第 16a 页 WYG0947-0219a.png
颋除中书侍郎仍令宰臣宣指移文政事院便供政事
食明日加知制诰(本传云给食自颋始)天宝五载六月三日敕三
伏内令宰相辰时还宅太和元年四月宰臣对罢召常
侍谏议给事舍人起居补阙拾遗集于政事堂宣旨有
论奏并宜对 元和八年十一月壬子上命丞相召太
史韩愈至政事堂谕以田弘正忠义令撰先庙碑 李
华中书政事堂记云政事堂者自武德以来常于门下
省议事谓之政事堂故长孙无忌起复授司空房玄龄
授左仆射魏徵授太子太师(一作保)皆知门下省事至高
卷一百六十一 第 16b 页 WYG0947-0219b.png
宗光宅元年裴炎自侍中除中书令执宰相笔乃迁政
事堂于中书省记曰君不可枉道于天反道于地覆道
于社稷无道于黎元此堂得以议之臣不可悖道于君
逆道于人黩道于货乱道于刑尅一方之命变王者之
制此堂得以易之兵不可擅诛权不可擅施货不可以
擅蓄主泽不可以擅夺君恩不可以擅间私雠不可以
擅报公爵不可以擅私此堂得以诛之事不可以轻入
卷一百六十一 第 17a 页 WYG0947-0219c.png
重罪不可以生入死法不可以剥害于人财不可以擅
加于赋情不可委之以倖乱不可启之于萌代紊不赏
削紊不封知荒不救见馑不矜逆谏自贤违道变古此
堂得以杀之故曰庙堂之上樽俎之前有兵有刑有梃
有刃有斧钺有酖毒有破家有覆族此堂得以行之故
伊尹放太甲之不嗣周公逐管蔡之不义霍光去昌邑
之乱梁公正庐陵之位君弱臣强之后宰相主生杀之
柄天子掩九重之耳燮理化为权衡论道变为机务倾
身祸败不可胜数列国有传青史有名幸为诫之无罪
卷一百六十一 第 17b 页 WYG0947-0219d.png
斯记 李庾赋西则月华重启银台内向中书在焉密
用宰相 杜甫诗落笔中书堂

唐号令堂

地理志太原府晋阳县有号令堂高祖誓义师于此西
北十五里有讲武台飞阁显庆五年筑

唐西堂

魏郑公谏录太宗坐于丹霄门外之西堂引公及李靖温
卷一百六十一 第 18a 页 WYG0947-0220a.png
彦博等入宴言群臣才行

唐东堂

旧史开元十七年八月乙酉尚书右丞相张说为尚书
左丞相开府仪同三司兼吏部尚书宋璟为尚书右丞
相尚书左丞相源乾曜为太子少傅 宋璟传十七年
为尚书右丞相而张说为左丞相源乾曜为太子少傅
同日拜有诏大官设馔太常奏乐会百官尚书省东堂
帝赋三杰诗自写以赐
卷一百六十一 第 18b 页 WYG0947-0220b.png
唐尚书省都堂

通典唐开元礼朝集使于尚书省礼见奉礼郎先布版
位于尚书省都堂之前(旧尚书令有大厅当省之中今谓之都堂) 会要贞
观九年十一月二十九日敕冬荐官都堂访以理术兼
时务状 贞观二十一年正月诏五品已上于尚书都
堂饯回纥等 旧纪贞元九年十一月甲辰制荐官宜
令尚书丞郎于都堂访以理术论时务状考其通否及
历任考课事迹定为三等御史一人监试授官后殿最
卷一百六十一 第 19a 页 WYG0947-0220c.png
举主元和三年四月己卯裴均为尚书省都堂上仆射

唐起义堂 宸扆台衡铭

地理志北都宫城东有起义堂(又见晋阳宫类) 音训起义堂
在乾阳门街玄宗立碑仍书(理道要诀引玄宗起义堂碑) 旧史开
元十一年正月辛卯幸并州上亲制起义堂颂及书刻
石纪功于南街改本州为大原府(会要十一年正月二十五日至并州张说)
(曰太原国家大业所起宜因行幸建碑纪德) 文粹起义堂颂(或云一行撰或云张说)
高祖龙跃晋水凤翔太原开咸阳入天门金石一变日
月重华癸亥之岁春正月济河横汾缅慕本邦姬咏周
卷一百六十一 第 19b 页 WYG0947-0220d.png
原刘歌沛邑火旗炎炎云鸟洋洋五星迓帝万国讴唐
威雅连戮老生摧毙山祗引军河龙渡帝帝谓太宗表
正封略涛荡飙扫霆驰雷烁于昭义堂誓众资始云云张
说述圣颂曰开元十有一祀正月整兵耀武入于太原
设都建颂以崇王业 马燧传德宗初为河东节度使
朱泚反帝幸梁时天下方扰北边数有警燧念晋阳王
业所基宜固险以示敌乃引晋水架汾而属之城及平
卷一百六十一 第 20a 页 WYG0947-0221a.png
李怀光还太原帝赐宸扆台衡二铭(并序)以言君臣相成
之美勒石起义堂(西偏)帝榜其颜而宠之(会要云贞元九年十月上以马)
(燧平汴宋魏博河中其功益高赐宸扆台衡二铭)一云元年 

唐考堂

旧纪建中元年十一月辛酉朔朝集使及贡士见宣政
殿兵兴以来四方州府不上计内外不朝会者二十五
年至此始复旧制(州府计吏至者一百七十三) 柳冕传冕为福建
观察使自以久疏斥乃上表乞代且推明朝觐之意曰
臣窃感江汉朝宗之谊鹿鸣君臣之宴夫朝会礼之本
卷一百六十一 第 20b 页 WYG0947-0221b.png
也唐虞之制群后四朝以明黜陟商周之盛五岁一见
以考制度汉法三载上计以会课最有唐稽古天下朝
集三考一见皆以十月上计京师十一月礼见会尚书
省应考绩事元日陈贡篚集于考堂唱其考第进贤以
兴善简不肖以黜恶安史乱常始有不朝臣请率先德
宗许之 李林甫传天宝八载张博济为户部郎中部
有考堂天下岁会计处博济废为厅事别取都水监地
卷一百六十一 第 21a 页 WYG0947-0221c.png
为考堂(会要云以诸州籍帐钱造考堂) 会要贞观三年房玄龄王圭
掌内外官考权万纪奏其不平魏徵奏曰万纪比来常
在考堂当时初无驳正及身不得考乃始陈论上乃释
不问

唐绿野堂

裴度传时阉竖擅威天子拥虚器搢绅道丧度不复有
经济意乃治第东都集贤里午桥作别墅具燠馆凉台
号绿野堂激波其下度野服萧散与白居易刘禹锡为
文章把酒穷昼夜相欢不问人间事
卷一百六十一 第 21b 页 WYG0947-0221d.png

唐德星堂 德星社 复礼乡 鸣珂里 一


门六阙 三柱里

列传崔郸贝州武城人崔氏四世缌麻同爨兄弟六人
至三品邠郾郸凡为礼部五吏部再唐兴无有也居光
德里构便斋宣宗闻而叹曰郸一门孝友可为士族法
因题曰德星堂后京兆民即其里为德星社(崔邠上疏论裴延龄)
(奸以鲠亮知名郾类六经要言十篇上敬宗治虢以宽涖鄂则严郸节度剑南西川及淮南) 徐岱
卷一百六十一 第 22a 页 WYG0947-0222a.png
苏州嘉兴人大历中为校书郎观察使李栖筠钦其贤
立所居为复礼乡名达于朝 张嘉祐蒲州猗氏人兄
嘉正为相时任右金吾卫将军昆弟每上朝轩盖驺导
盈闾巷时号所居坊曰鸣珂里 朱敬则亳州永城人
以孝义世被旌显一门六阙相望咸亨中高宗召见异
之 杨炎凤翔天兴人三世以孝行闻至门植六阙古
所未有(后为相) 刘仁轨汴州尉氏人咸亨五年东伐新
罗破之进爵为公子及兄子受上柱国者三人州党荣
之号所居为乐城乡三柱里 后汉荀淑有子八人居
卷一百六十一 第 22b 页 WYG0947-0222b.png
西豪里县令苑康曰昔高阳氏有才子八人遂书其
里为高阳里时人号曰八龙

宋朝都堂

国初典礼之事当集议者皆先下诏都省吏以告当议
之官悉集都堂设左右丞座于堂之东北南向御史中
丞于堂之西北南向尚书侍郎于堂之东厢西向两省
侍郎常侍给事谏舍于堂之西厢东向知名表郎官于
卷一百六十一 第 23a 页 WYG0947-0222c.png
堂之东南北向监议御史于堂之西南北向又设左右
司郎中员外于左右丞之后三院御史于中丞之后郎
中员外于尚书侍郎之后起居司谏正言于谏舍之后
如有仆射御史大夫即座于左右丞中丞之前如更集
它官即诸司三品于侍郎之南东官一品于尚书之前
武班二品于谏舍之南皆重行异位卑者先就席以官
高者为表首 祥符四年五月一日诏曰文昌揆路师
长百僚自今宰相官至仆射者并于中书都堂赴上不
带平章事者亦本省赴上令太常礼院崇文院详定仪
卷一百六十一 第 23b 页 WYG0947-0222d.png
注明年二月礼院上仪注至和二年七月九日诏宰相
召自外者百官班迎之自内拜者听行上事仪(文富入相然亦)
(辞之)元丰五年五月九日诏新除左右仆射赴尚书省行礼
上仪 建炎四年五月二十日诏侍从台谏官并赴都
堂议事隆兴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诏多事宜博谋侍
从两省官每日一到都堂台谏亦许会议
唐六典凡议谥之法太常寺拟讫考功于都堂集省内
卷一百六十一 第 24a 页 WYG0947-0223a.png
官议定然后奏闻 唐故事藩镇带平章事合于都堂
治事刋石以纪官族视事之岁月

宋朝政事堂

官志中书在朝堂西是为政事堂其属有舍人专职诰
命阙则以它官知制诰或直舍人院院在中书之西南
 国朝中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于禁中是为
政事堂与枢密院对掌大政 乾德二年四月十九日
置参知政事不升政事堂止令就宣徽厅上事
卷一百六十一 第 24b 页 WYG0947-0223b.png
淳化飞白玉堂

二年十月赐承旨苏易简(范杲献玉堂记) 庆元五年九月二
十一日诏学士院创玉堂殿止以玉堂为名

祥符继照堂 继圣堂

在开封府廨东真宗尹京府日太宗命创射堂习射(太宗)
(淳化五年九月壬辰以皇子襄王行开封尹事)后以府尹廨舍为潜龙宫 祥符三年(宝训作二)
(年误)闰二月二十四日丁卯上幸开封府射堂宴射谓从
臣曰朕昔尹京兆先帝为创此堂俾之习射周览久之
卷一百六十一 第 25a 页 WYG0947-0223c.png
多所感慕又至堂阅太宗御书图画数十轴遂宴射于
射堂上作七言诗从臣毕赋(上中的者七)戊辰制曰昔东汉
之隆过宛陵之故事贞观之盛临庆善之旧宫所以申
恺乐之私宣优𥙿之泽朕顷在储邸获尹神京用修相
圃之仪遐拟宣猷之地知枢密院事王钦若上驾幸旧
邸七言三十(一作二十)韵诗上作歌以荅仍诏褒之甲戌诏
曰朕顷在储闱允釐京邑仰承训导幸底谧宁爰就公
庭载营完址俾因听讼之暇用为习射之仪入纂邦基
载移星律乘青阳之布令拥法从以来临感庆兼深惠
卷一百六十一 第 25b 页 WYG0947-0223d.png
赉胥洽式徇宰司之议易兹题榜之名庶增焕于黄图
永流芳于元(一作矍)圃其开封府旧射堂宜名曰继照堂
是日设帟张乐许士庶游观三日(麻温其进继照堂颂) 初营是
堂西有井将塞之上曰必有神龙潜蛰命覆巨石未几
果有龙跃出至是八作使张文遨叙其事祥符六年八
月丙寅继照堂芝草生上作歌赐近臣天圣二年八月
己卯幸继照堂景祐元年正月庚寅改为继圣堂
卷一百六十一 第 26a 页 WYG0947-0224a.png

祥符资善堂 记 赐诗 宴从臣 读孝经

在元符观南大中祥符八年置(七年十一月己未作元符观即刘永规廨舍)
(一云七年十二月建观在承天祥符门内)仁宗肄学之所(八年十二月戊寅皇子冠辛卯封授)
(皇子庆国公忠正军节度使寿春郡王)祥符九年二月甲午诏以元符观
南皇子就学新堂宜以资善为名因制记(取乾资始善长之义)习 
(与智长化与心成)诏曰利建元子肇开懿藩将崇乐善之规式
务从师之教眷惟丹禁夙敞清都就兹曲密之庭以为
诵弦之地命晏殊崔遵度为记室咨议(长编云张士逊崔遵度为友)
(在正月壬申)入内押班周怀正为都监入内供奉官杨怀玉
卷一百六十一 第 26b 页 WYG0947-0224b.png
为寿春郡王伴读仍面戒堂中无得戏笑及陈玩弄之具
庶事由礼使王亲近僚友三月庚申寿春郡王会友张
士逊等于堂上作七言诗六篇分赐之丁卯读孝经序
终篇赐士逊等会于堂上赐诗三首四月戊戌郡王请
以圣制堂记及赐诸王诗刻石堂壁五月戊午诏奖王
友张士逊等以王读孝经彻章故也王初为诗即成章
有人心怀礼义之句上喜语辅臣九月丁未读论语第
卷一百六十一 第 27a 页 WYG0947-0224c.png
二卷毕赐会于资善堂天禧二年正月乙未朔上宴宗
室于是堂辛亥诣元符观资善堂宴从臣召寿春王府
官属因出圣制资善堂记元符观颂及圣制赐郡王恤
黎民守文俭约等七诗及王之诗什书翰示辅臣向敏
中等曰王始著吟咏句意精奇天纵才艺咸再拜称贺
二月丁卯制行江宁尹进封升王八月甲辰立为皇太
子癸丒作元良箴又制十韵诗各一首分赐庶子宾客
以下九月丁卯天安殿册太子三年九月丙子赐元良
述六蓺箴承华要略四年徙御厨北(一作禁庖之北一云宣祐门内东)
卷一百六十一 第 27b 页 WYG0947-0224d.png
(庑其讲筵所亦在焉)十月乙卯资善堂上梁(是岁正月十七日幸)太子会宫
僚观之十一月庚午御札中书密院常务令宰臣与太
子就资善堂会议壬申辅臣见皇太子于堂十二月九
日乙酉诏只日承明殿不视事中书枢密院诣资善堂
议事辛丑太子会师傅宫寮于是堂赐教坊乐(先是天禧元年)
(九月甲子读论语毕第九卷宴王友于堂四年十月壬辰以太子太保王钦若为资政大学士日赴资善堂侍)
(讲读)五年三月庚子宰臣兼太子师傅十日一赴是堂宾
卷一百六十一 第 28a 页 WYG0947-0225a.png
客以下只日更侍讲学四月十一日戊午以太子生辰
宴辅臣宫僚于堂五月癸未诏皇太子读春秋辅臣奏
曰臣等时入资善堂陪侍讲席太子天姿英迈好学不
倦写字有笔法上喜 仁宗宝元二年三月癸丑诏贾
昌朝王宗道于是堂编排书籍(教授内臣以编修为名)四月戊辰
命赵希言杨安国编排(癸未罢之)皇祐元年七月壬子帝幸
是堂作诗有仰怀慈训之句(说书所寓资善堂庆历初改为讲筵所至和二年三)
 月宴饯知徐州吕溱于是堂(治平四年五月饯李柬之十月乙卯饯李受命侍臣赋诗时谓远过二疏)
元丰八年(哲宗初即位)十二月二日诏十五日开讲筵讲论
卷一百六十一 第 28b 页 WYG0947-0225b.png
语读宝训讲读日赴资善堂以双日讲读仍轮一员宿
直十五日乙亥初御迩英阁诏宰辅记注讲读官宴于
资善堂赉银帛有差元祐元年三月十六日诏讲读官
更不轮资善堂宿直六年诏史院写迩英延义记注送
资善堂 徽宗政和元年三月二十七日定王嘉王出
就资善堂听读二年诏许讲筵官到堂参见宣和元年
四月诏置直讲翊善赞读
卷一百六十一 第 29a 页 WYG0947-0225c.png

明道寿宁堂

宫中有清净堂明道元年十月改曰寿宁 明道中奉
太祖御容于寿宁堂

庆历定州阅古堂

八年夏五月天子以河朔地大兵雄而节制不专诏魏
瀛镇定四路悉用儒帅兼安抚使而以韩琦帅定州郡
圃有亭琦广之为堂既成乃摭前代良守将之事可载
诸图而为法者凡六十条绘于堂之左右壁名为阅古
堂富弼为之作诗 书目阅古堂诗一卷
卷一百六十一 第 29b 页 WYG0947-0225d.png

治平闻义堂

元年六月丁未增置同知大宗正事一员以宗惠领其
职且降诏申儆之宗惠即所居筑堂曰闻义日与学士大
夫讲肄其间以身倡率宗属

政和摛文堂

五年十月二十九日乙丑御书摛文堂榜赐学士院
旨强渊明
等上表谢
卷一百六十一 第 30a 页 WYG0947-0226a.png

绍兴资善堂 孝经图 (详见东宫类)

五年五月八日辛巳诏择日除防禦使(孝宗旧名)为节度使
封国公出就资善堂听读(先是元年四月戊申以至和故事面谕宰臣宗尹等)
臣奏事赵鼎曰昨日得旨(见上)臣退而与孟庾沈与求商
量皆仰赞陛下为宗庙社稷大虑谨令有司卜本月二
十六日吉上曰可与求曰此盛德之事也上曰朕年二
十九未有子然国朝自有仁宗故事艺祖创业其勤至
矣朕取子行下子鞠于宫中复加除拜庶几仰慰在天
之灵初张浚未出使也上尝以语鼎浚庾与求曰此子
卷一百六十一 第 30b 页 WYG0947-0226b.png
天姿特异在宫中俨如成人朕自教之读书极强记鼎
先得旨于行宫门内造书院屋一区欲令就学有司以
图来上凡建屋十六间从约也至是书院成上曰只以
书院便为资善堂俟除授讫命儒臣为直讲翊善悉如
故事二十六日己亥贵州防禦使为保庆军节度使封
建国公诏宗正少卿直史馆(会要云徽猷待制史馆修撰)范冲兼资
善堂翊善起居郎朱震兼资善堂赞读上亲笔付出朝
卷一百六十一 第 31a 页 WYG0947-0226c.png
论以二人为极天下之选六月五日宰臣赵鼎循故事
乞谒见上曰朕令国公至资善见冲震皆设拜盖尊师
重傅不得不如此(己酉建国公初出资善堂)冲等每因笺奏导国公
以仁义之言辄标轴藏之时一展玩国公尝得李公麟
所画孝经图冲书其后曰孝者自然之理学然后知之
行之以不息守之以至诚习与性成是谓纯孝不然无
以立身矣国公其勉之六年十月乙卯震冲各进官一
等以建国公读孟子终篇也十二月苏符兼赞读(代范冲也)
 六年九月建国公读孟子终七年十二月十一日读
卷一百六十一 第 31b 页 WYG0947-0226d.png
尚书终十九年三月二日普安王读公榖传终篇 九
年三月十四日崇国公璩赴资善堂听读 淳祐七年
正月诏就内小学建资善堂置赞读直讲俾暂于藩
房训习以其年未可出就外傅也 景定东宫讲堂
名新益

绍兴御书玉堂

周麟之典司内命援淳化故事以为请翼日内出玉堂
卷一百六十一 第 32a 页 WYG0947-0227a.png
二大字以赐 玉堂本汉别殿在未央宫与清凉宣温
神仙长年金华白虎麒麟列峙相望史不详著而略见
于李寻翼奉传然则玉堂盖殿名也待诏者有直庐在
焉故寻自谓久污玉堂之直易简所乞太宗所赐实取
诸此后避英庙讳至绍圣中始掇取二字榜于院识者
非之谓不当以前代殿名皇朝宝札揭之于臣下止息
之地今臣建请则所不敢惟勒石旌事以永亿载之传
广四方之藏侈儒生千一之遇
卷一百六十一 第 32b 页 WYG0947-0227b.png
宋朝载忻堂

德寿宫禁籞周回分四地分东则香远(梅堂)清深(竹堂)南则
载忻(大堂御宴处)

淳熙东宫射堂

二年夏始创射堂为游蓺之所圃中有荣观玉渊清赏
等堂凤山楼皆燕息之地(景定东宫堂名凝华) 晋成帝纪常欲
于后园作射堂计用四十金以劳费乃止

淳熙翠寒堂

卷一百六十一 第 33a 页 WYG0947-0227c.png
六年上作翠寒堂于禁中以日本松为之不施丹雘尝
召宰辅赵雄王淮奏事堂下古松数十清风徐来上曰
林声其清远胜丝竹(苑中有伟观堂碧射堂) 七年五月壬子雄
等奏昨日奏事观堂锡燕赐宸翰

淳熙议事堂

十四年十一月己亥诏皇太子参决庶务先是学士洪
迈入对言天禧资善之诏可举行也至是诏右相周必
大讨论资善堂典礼必大奏天禧时仁宗尚幼始见辅
臣恐不可用西晋有宣猷堂今作议事堂可也十五年
卷一百六十一 第 33b 页 WYG0947-0227d.png
正月二日戊戌必大请上御延和殿令宰执奏事毕然
后过堂议事先是有诏东内门司改充议事堂太子隔
日与宰执相见议事九日乙巳又诏每御朝令皇太子
侍立

历代堂名

后汉
 万金(灵帝造于西园)
卷一百六十一 第 34a 页 WYG0947-0228a.png
后魏
 凝闲 云母 九华 宣文(代) 皇信(代) 光极
 清徽 华休 茅茨

 紫霄 玉华 延祥 碧华 瑶房 御福 翔龙

明华 雕绮 嘉猷 芳辉 花梁 含光 温

 玉 繁露 花光 仪鸾 芳音 重璧 光华
 怀芳 璧月 文绮 辉景 瑶光东西 山齐
 华渚 翠集 流风 崇兰 丽景 鲜云
卷一百六十一 第 34b 页 WYG0947-0228b.png
三十六国
 咨议 琨华 湛露 宣德 李中 愧贤 螽斯
 则百
六朝
 芳香 芙蓉 太极东西 德阳 乐贤 阅武
 崇政东西 乐修 集贤 宣猷 贞华画
北齐
卷一百六十一 第 35a 页 WYG0947-0228c.png
 凉风 德阳 万岁 乾寿 圣寿
丹台新录所载
 高晖堂 郁绝宇



 室实也人物实满其中也

黄帝特室

庄子在宥篇黄帝立十九年闻广成子在空同之上往
见之退筑特室席白茅閒居三月复往邀之顺下风问
至道 周书黄帝始作宫室
卷一百六十一 第 35b 页 WYG0947-0228d.png

尧衢室

管子桓公问篇尧有衢室之问者下听于人也(尔雅)
(五达曰康四达曰衢) 文中子问易篇议其尽天下之心乎
昔黄帝有合宫之听尧有衢室之问舜有总章之
访皆议之谓也并天下之谋兼天下之智注当衢
为室以采民言管子曰尧开衢室听于民也 子
华子尧居于衢室之宫(一作中)垂衣而襞幅邃如神
卷一百六十一 第 36a 页 WYG0947-0229a.png
明之居辑五瑞以见群后带幅舄而入觐者如众
星之拱北 魏文帝纪令曰放勋有衢室之问所
以广询于下 陈子昂传尧衢室调元气治阴阳
 列子尧游于康衢闻儿童谣立我蒸民莫匪尔
极云云 晋志尧衢尊先惠 王勃九成宫颂序
帝唐复衢室之尊 独孤及传尧设诽谤之木于
五达之衢 淮南子尧朴桷不斲素题不枅 书
稽于众舍已从人清问下民
卷一百六十一 第 36b 页 WYG0947-0229b.png
舜太室

文选王融曲水诗序接礼贰宫考庸大室注尚书大传
曰维十有五祀舜为宾客禹为主人乐正进赞曰尚考
太室之义唐为虞宾郑玄曰舜既使禹摄天下之事于
祭祀避之居宾客之位献酒则为亚献尚考犹言往时
也太室明堂之中央室也义当为仪礼仪也谓祭太室
之礼尧为舜宾也 孟子舜尚见帝帝馆甥于贰室

夏五室

卷一百六十一 第 37a 页 WYG0947-0229c.png
冬官匠人营国夏后氏世室堂修二七广四修一(世室者宗)
(庙也)五室三四步四三尺注堂上为五室象五行也三四
步室方也四三尺以益广也木室于东北火室于东南
金室于西南水室于西北其方皆三步其广益之以三
尺土室于中央方四步其广益之四尺此五室居堂南
北六丈东西七丈疏宗庙制如明堂明堂之中有五天
帝五人帝五人神之室皆法五行五行先起东方故东
北之室言木其实东北兼水东南兼木西南兼火西北
兼金中央大室有四堂四角之室皆有堂中为大室故
卷一百六十一 第 37b 页 WYG0947-0229d.png
多一尺大室居中四角之室于大室外接四角为之夏
之世室其室皆东西广于南北周亦五室直言凡室二
筵或五室皆方二筵与夏异制郑意以夏周皆有五室
十二堂明殷亦五室十二堂夏度以步殷度以寻周度
以筵是王者相改也 玉藻疏异义明堂制礼盛德记
曰九室月令说云四堂十二室

武王牧室

卷一百六十一 第 38a 页 WYG0947-0230a.png
礼记大传牧之野武王之大事也既事而退柴于上帝
祈于社设奠于牧室遂率天下诸侯执豆笾逡奔走注
柴祈奠告天地及先祖也牧室牧野之室也古者郊关
皆有馆焉先祖者行主也 庄子汤武之室

周路室

地官遗人十里有庐庐有饮食三十里有宿宿有路室
路室有委五十里有市市有候馆候馆有积注庐若今
野候徒有庌也宿可止宿若今亭有室矣候馆楼可以
观望者也一市之间有三庐一宿
卷一百六十一 第 38b 页 WYG0947-0230b.png

周龟室

春官龟人中士二人(工四人)掌六龟之属天灵属地绎属
东果属西雷属南猎属北若属凡取龟用秋时攻龟用
春时各以其物入于龟室注六龟各异室也 史策
传褚先生曰今高庙中有龟室藏内以为神宝

周九室

冬官匠人营国室中度以几内有九室九嫔居之外有
卷一百六十一 第 39a 页 WYG0947-0230c.png
九室九卿朝焉(内外之九室指王宫后宫对言也)注内路寝之里外路
门之表九室如今朝堂诸曹治事处六卿三孤为九卿
疏内外据路寝之表里言之九卿之九室在门外正朝
之左右为之九嫔掌妇学之法则九室是教九御之所


周中兴宫室

汉刘向传上疏谏曰(成帝)周德既衰而奢侈宣王贤而中
兴更为俭宫室小寝庙诗人美之斯干之诗是也(美宣王考)
(室)上章道宫室之如制下章言子孙之众多也(宫室如制谓殖)
卷一百六十一 第 39b 页 WYG0947-0230d.png
(殖其庭有觉其楹君子攸宁也) 斯干疏宣王都在镐京此考室当是
西都宫室(诗云筑室百堵西南其户如跂斯翼如矢斯棘如鸟斯革如翚斯飞)鸿 
(雁之子于垣百堵皆作) 拾遗记昭王即位二十年王坐
祗明之室

齐啧室

管子桓公问篇(第五十六)公问曰吾念有而勿失得而勿忘
为之有道乎对曰勿创勿作时至而随毋以私好恶害
卷一百六十一 第 40a 页 WYG0947-0231a.png
公正察民所恶以自为戒黄帝立明台之议者上观于
贤也尧有衢室之问者下听于人也舜有告善之旌而
主不蔽也禹立建鼓于朝而备讯唉汤有总街之庭以
观人诽也武王有灵台之复而贤者进也公曰吾欲效
之其名云何曰名曰啧室之议以东郭牙为之此人能
以正事争君者也 燕有历室(乐毅传磨室战国策括地志云历室)
(燕宫名也)

汉石室 秘室

高祖纪金匮石室注师古曰以金为匮以石为室重缄
卷一百六十一 第 40b 页 WYG0947-0231b.png
封之保慎之义 大史公自序秦拨去古文明堂石室
金鐀玉版图籍散乱迁为太史令䌷史记石室金鐀之
书 后传李固对策曰宜开石室陈图书 黄琼上疏
曰宜开石室案河洛注石室藏书之府 王允为司徒
迁都关中收敛兰台石室图书秘纬 儒林传自辟雍
东观兰台石室宣明鸿都诸藏典策文章 隋志明章
继轨石室兰台弥以充积 魏都赋窥玉策于金縢
卷一百六十一 第 41a 页 WYG0947-0231c.png
案图录于石室注扬雄遗刘歆书曰得观书于石室(魏文)
(帝为金策著令藏之石室) 刘歆七略内有延阁广内袐室之府
风俗通周秦以岁八月遣輶轩之使采异代方言奏之
藏秘室 王元长云书笏珥彤纪言事于仙室 汉五
行志有非常室

汉宣室

列传贾谊为长沙太傅岁馀文帝思而召之至入见上
方受釐坐宣室(宣室未央前殿正室釐祭馀肉也汉仪注祭天地皇帝不自行还致釐)
因问鬼神之本谊具道所以然之故至夜半文帝前席
卷一百六十一 第 41b 页 WYG0947-0231d.png
既罢曰吾已久不见贾生自谓过之今不及也 东方
朔武帝为窦太主置酒宣室使谒者引内董偃是时朔
陛戟殿下辟戟而前曰偃有斩罪三安得入上默然朔
曰宣室先帝之正处也非法度之政不得入焉上曰善
有诏止更置酒北宫(陈忠上疏曰武帝纳东方朔宣室之正) 何武宣帝
时益州刺史王襄使辩士王褒作中和乐职宣布诗三
篇颂汉德武年十四五与成都杨覆众等共习歌之是
卷一百六十一 第 42a 页 WYG0947-0232a.png
时宣帝求通达茂异士召见武等于宣室上曰此盛德
之事吾何足以当之 陈汤成帝时西域都护段会宗
为乌孙兵所围上书愿发敦煌兵自救上召汤见宣室
对曰臣以为此必无可忧诎指计日曰已解矣 王嘉
成帝鸿嘉中举敦朴能直言召见宣室对得失政事
刑法志宣帝季秋后请谳时上常幸宣室斋居决事刑
狱号为平注如淳曰宣室布政教之室也晋灼曰未央
宫中有宣室殿师古曰贾谊传亦云受釐坐宣室盖其
在前殿之侧也齐则居之 宣纪甘露四年十月未央
卷一百六十一 第 42b 页 WYG0947-0232b.png
宫宣室阁火 黄图宣室布政教之室也温室清凉皆
在未央宫殿北宣明广明皆在未央宫殿东昆德玉堂皆在
未央殿西 西京赋宣室玉堂譬众星之环极 王元
长策秀才文至于思政明台访道宣室注宣室谓汉召
贤良之处 长安志淮南子曰武王杀纣宣室(宣室殿殷宫名)
(一曰狱也汉盖取旧名也)胡广曰宣帝感路温舒言季秋后请谳时
帝幸宣室斋居而决事令侍御史二人治书 后五行
卷一百六十一 第 43a 页 WYG0947-0232c.png
志有南宫宣室殿

汉温室(魏唐见下)

黄图宣室温室皆在未央宫殿北(选注同)温室殿武帝建
冬处之温煖也(宣温二室西南其户)西京杂记曰温室以椒涂璧
(取其温且芳也)被之文绣香桂为柱设火齐屏风鸿羽帐规地
以罽宾氍毹(汉宫殿疏在长乐宫又汉宫阁记在未央宫) 汉书列传孔光
为尚书令归休与兄弟妻子燕语终不及朝省政事或
问温室省中植何木光不应注晋灼曰长乐宫中有温
室殿 京房元帝时奏考功课吏法上令公卿朝臣会
卷一百六十一 第 43b 页 WYG0947-0232d.png
议温室 霍光与群臣奏昌邑王夜设九宾温室 隋
志哀帝徙温室中书于天禄阁 刘向别录雅琴赵定
龙德召见温室 西都赋清凉宣室 今按未央宫建
于高帝之七年作延清以避隆暑温室以御祁寒翼奉
谓孝文时未央宫独有前殿曲台渐台宣室温室承明
然则孝文时有之非武帝建也 史记表大事记文九
年温室钟自鸣 张衡西京赋云温调延北注殿名
卷一百六十一 第 44a 页 WYG0947-0233a.png
后汉洛宫有温饬殿 洛阳宫室名曰洛阳有望舒凉
室含章鞠室清暑凉室 拾遗记云汉武息于延凉室

汉考工室 画室

百官表少府有考工室居室甘泉居室令丞(臣瓒曰冬官为考工)
(主作器械)太初元年更名考工室为考工居室为保宫甘泉
居室为昆台昆台五丞 列传灌夫骂坐不敬系居室
注师古曰署名 田鼢尝请考工地益宅 卫青尝从
入至甘泉居室 刘辅系共工狱注考工也 霍光止
画室中 后宫志有画室长一人(宦者主中宫别处)
卷一百六十一 第 44b 页 WYG0947-0233b.png
宣纪暴室啬夫许广汉注应劭曰今曰薄室师古曰掖
廷主织作染练之舍故谓之暴室取暴晒为名耳薄亦
暴也 韩延寿传在东郡时试骑士歌者先居射室注
李奇曰都试射堂也 文选景福殿赋注李尤鞠室铭
曰圆鞠方墙放象阴阳法月冲对二六相当

汉文翁石室 周公礼殿

颜有意益州学馆记华阳国志文翁为蜀郡守造讲堂
卷一百六十一 第 45a 页 WYG0947-0233c.png
石室一名玉堂安帝永初间烈火为灾惟石室独存至
献帝兴平元年太守高朕于玉堂东复造一石室为周
公礼殿 集古录有汉文翁石柱记云汉初平五年修
周公礼殿 水经注文翁为蜀守立讲堂作石室于南
城后守更增二石室 唐志益州文翁学堂图一卷
金石录有周公礼殿记 本朝狄遵度作石室赋 庆
历四年益州守蒋堂广其舍为宫以教诸生治平中韩
绛建讲堂于文翁石室之西 史记索隐同州河西县
有子夏石室学堂
卷一百六十一 第 45b 页 WYG0947-0233d.png

汉西王母石室

地理志金城郡临羌县西北至塞外有西王母石室

汉织室 凌室

百官表少府有东织西织令丞河平元年省东织更名
西织为织室 中兴省织室令(六典注后汉织室丞一人) 惠纪四年七月
乙亥未央宫凌室灾(又成帝永始元年春正月癸丑太官凌室火)丙子织室
灾注师古曰凌室藏冰之室豳诗七月之篇曰纳于凌
卷一百六十一 第 46a 页 WYG0947-0234a.png
阴织室主织作缯帛之处 五行志刘向以为凌室所
以供养饮食织室所以奉宗庙衣服 霍光传上乃下
诏曰(地节四年七月诏)乃者东织室令史张赦云云 外戚传汉
王入织室见薄姬 三辅黄图未央宫东西织室织作
文绣郊庙之服有令史属少府(后周司织下大夫唐织染令) 后礼
仪志季春之月皇后帅公卿诸侯夫人蚕祠先蚕礼以
少牢有蚕坛蚕宫茧观织室 马后纪置织室蚕于濯
龙中数往观视以为娱乐注濯龙园名也前书有东织
西织属少府平帝改名织室 邓后纪御府尚方织室
卷一百六十一 第 46b 页 WYG0947-0234b.png
锦绣冰素绮縠之物皆绝不作 水经注冰室旧在宣
阳门内 东京赋謻门注冰室门也 宋孝武大明六
年置凌室修藏冰之礼 周典妇功典丝典枲即汉
东西织也 藏冰之礼凌人掌之月令载之豳诗
歌之

汉街弹室

周礼地官里宰(每里下士一人)以岁时合耦于锄以治稼穑趋
卷一百六十一 第 47a 页 WYG0947-0234c.png
其耕耨行其秩叙注两人相助耦而耕也锄者里宰治
处也若今街弹之室于此合耦使相佐助因放而为名
疏郑以汉法况之汉时在街置室检弹一里之民于此
合耦 金石录有都乡正街弹碑在昆阳城中(中平二年正月)
食货志春将出民里胥平旦坐于右塾邻长坐于左塾
毕出然后归夕亦如之注师古曰门侧之堂曰塾坐于
门侧者督促劝之知其蚤晏防怠惰也

汉云台广室

阴兴传建武二十年夏兴受顾命于云台广室
卷一百六十一 第 47b 页 WYG0947-0234d.png

魏温室(详见上)

魏都赋丹青炳焕特有温室仪形宇宙历象贤圣图以
百瑞綷以藻咏茫茫终古此焉则镜有虞作缋兹亦等
竞注温室中有画象赞 何晏景福殿赋温房承其东
序凉室处其西偏注二殿名 卞兰许昌宫赋其阴则
有望舒凉室羲和温房 晋宫阁名洛阳宫内有羲
和温房
卷一百六十一 第 48a 页 WYG0947-0235a.png

晋广室

元帝纪有司奏太极殿广室施绛帐帝令冬施青布夏
施青綀帷 周顗传元帝召顗于广室 纪瞻传明帝
尝独引瞻于广室

唐温室

唐大明宫有温室殿 李庾西都赋左閤当辰延英耽
耽宣徽洞达温室隅南接以重离绵乎少阳是为二宫
复道邃廊
玉海卷一百六十一
卷一百六十一 第 48b 页 WYG0947-0235b.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