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百六十 (自动笺注)
一百六
欽定四庫全書
 玉海一百六
            宋王應麟
 宫室
殿(下)
唐麟徳殿
公元674年
舊紀髙宗上元元年九月辛亥百僚新服上宴於麟徳殿(殿在大明宮拾翠殿西)徳宗貞元四年三月甲寅宴羣臣於麟徳殿九部樂内出舞馬上賦一章羣臣屬和
公元787年
寧王憲傳眀皇天性順睦雖讒說其間而卒無以揺時有鶺鴒千數麟徳殿廷木翔棲浹日左清道率府長史魏光乗作頌以為天子友悌之祥帝喜亦為作寧王謹畏未嘗干政與人交帝益信重以書賜等曰魏文帝西山一何髙髙髙殊無極上有兩仙童不飲亦不食賜我一丸光曜五色服之四五日身體羽翼朕每言服藥而求羽翼如兄弟天生羽翼陳思王之材足以經國文帝絶其朝謁卒使憂死魏祚未終司馬氏奪之豈神丸效邪虞舜捨象傲以親九族朕所歎慕也頃因餘暇選得神方云餌之必夀此藥願與兄弟共之偕至長齡無極㑹要貞元三年三月㑹慶亭於麟徳殿前十年九月詔使朝見麟徳殿上所錫賚甚厚十二年二月己卯寒食節麟徳殿内宴宰臣位後施漢名臣屏風仍題其嘉言美行於下(又永隆二年太子初立麟徳殿長安元年日本使宴是殿貞元中東蠻三王入朝宴是殿詳見燕享類)四月庚午降誕日沙門道士儒官討論三教麟徳殿十四年二月戊午自制中和樂舞百僚麟徳殿新樂十六年正月南詔進奉聖樂舞御麟徳殿以閲元和十年新作指南車記里鼓車麟徳殿十三年二月詔六軍使創修麟徳殿之右廊上御麟徳殿翰林學士張仲素段文昌沈傳師杜元穎(文宗開成三年十一月庚午麟徳殿學士栁公權丁居晦對授居晦中丞)開成四年正月麟徳殿入朝賀正南詔三十七人賜錦金銀衣服穆宗長慶元年二月乙亥觀樂麟徳殿癸卯擊鞠麟徳殿列傳韋渠牟貞元十二年四月庚午徳宗誕日徐岱渠牟佛老二師並對麟徳殿質問大趣渠牟有口辯雖於三家未究解然問荅鋒生聽之意動(徐岱傳召趙需許孟容韋渠牟講説)張茂昭自義武來朝(貞元二十年十月)從容河朔召見麟徳殿良馬甲第器幣回紇徳宗時和親使者見咸安公主麟徳殿趙昌麟徳殿杜悰召見麟徳殿李光顔平蔡召對麟徳殿賜予蕃渥田弘正元和十四年八月來朝麟徳殿眷勞殊等引見僚佐將校二百餘人皆有班賜王智興文宗時入朝麟徳殿實録永貞元年六月丙申皇太子四方使於麟徳殿西亭元和二年二月丁丑寒食麟徳殿宰臣杜佑七年正月癸酉麟徳殿南詔渤海䍧柯等使乙酉涇原節度使朱忠亮丁亥麟徳殿宴南詔使九年二月己丑麟徳殿召見渤海使宴賜十三年正月麟徳殿韓公武賜銀繒錦及馬二月辛酉麟徳殿回鶻詔使乙亥麟徳殿宴羣臣大合賜錦銀器九月癸巳麟徳殿吐蕃使十四年正月癸未回鶻使三月乙酉齊魯初平百僚麟徳殿宰臣裴度舉觴獻夀七月甲申麟徳殿宴宣武節度韓弘八月丁卯麟徳殿宴魏博田弘正九月己亥麟徳殿親王穆宗元和十五年二月庚寅新羅渤海朝貢使於麟徳殿宴賜九月辛酉麟徳殿李光顔賜錦銀瓶盤衣戊辰吐蕃使於麟徳殿宴賜長慶元年二月辛卯寒食麟徳殿百僚二年正月壬子渤海使八月壬午吐蕃使十月壬子回紇使太和元年五月戊辰宴諸道端午使六年二月己丑寒食宴羣臣七年三月庚戌回鶻開成二年正月癸巳南詔渤海使(並於麟徳殿)兩京金鑾西南長安殿長安北仙居殿仙居西北麟徳殿此殿三面故以三殿東南西南閣東西有樓内宴多於大福殿在三殿北拾翠殿在大福殿東南(案此麟徳殿拾翠西大福仙居西北又名三殿音訓右銀臺門北)漢有麒麟殿後周麟趾殿招集學士考校圖籍
三殿
公元713年
上三殿者麟徳殿一殿而有三面故名亦曰三院結隣鬱儀樓即三殿東西廊也(兩京新記西京大明宫中有麟徳殿三面玄宗諸王内臣多於此殿)開元元年十二月丁酉吐蕃大臣求和有司吐蕃使宴於三殿乾元二年十二月戊申宴蕃胡拓翔代宗寳應元年七月辛丑宴六軍將八月己酉宴奚契丹來朝大厯二年八月癸未李抱玉杜鴻漸劉晏衛伯玉三年五月戊午劒南陳鄭神策將士三千五百人六年十一月宴文單國王婆彌等二十五人十年八月乙亥宰臣京兆尹十三年正月甲戌宰臣以下二月庚辰宴侍五品以上十四年二月壬辰百僚癸巳至徳已來勲臣子弟藩邸舊臣子弟元和八年五月戊午回鶻使寳厯元年三月壬子百寮二年二月丁巳百官並於三殿肅宗三殿觀樂憲宗閲月賜對李絳大臣持禄有詔眀日三殿元祐十三年鳳翔節度李惟簡忠武節度司空光顔寧尚書來朝上為之燕三殿百戯公卿侍臣咸與(韓文)開成二十年三殿學士(獻替記)五年十二月㑹昌二年正月三殿南詔(㑹要)咸通三年鄭太后宴於三殿翰林學士侍立結綺樓下(傳)杜審言蓬萊三殿侍宴
李庾西都賦九重三殿齒羣官於次坐召公族於内宴
唐集賢殿集仙殿
公元725年
張説傳帝召禮官學士置酒集仙殿(開元十三年四月丙辰)曰朕今與賢者樂於此當遂為集賢殿下制麗正書院集賢殿書院㑹要開元十三年四月五日因奏封禪儀注中書門下禮官學士賜宴集仙殿上曰今與卿等賢才同宴於此宜改集仙殿集賢殿麗正書院集賢院下詔云云舊紀開元十三年四月丁巳(云云同上)改院内五品上為學士六品以下直學士百官永泰時勲臣節制無職事皆待制集賢凡十三人桓彥範傳時武后處迎仙官集仙殿
萬夀殿
夀星
唐拾翠殿
六典拾翠殿在大明宫杜甫詩賦拾翠殿佐酒望雲亭
大同殿
公元748年
六典大同殿在興慶宫金明門之北舊紀天寳七載三月乙酉大同殿柱玉芝有神光照殿八載六月大同殿又産玉芝一莖五行天寳十載六月乙亥大同殿前自鳴㑹要太和三年十月南内大同殿及勤政眀光
長生殿
樂志玄宗驪山楊妃生日張樂長生殿因奏新曲
公元742年
 㑹要華清宫天寳元年十月辛丑長生殿名為集
仙臺祀神張廷珪武后召見長生殿(此殿東)
蓬萊殿
六典大明宫蓬萊殿兩京蓬萊殿在紫宸殿
公元778年
 列傳李泌蓬萊書院段秀實大厯十三年來朝
公元825年
蓬萊殿代宗所以安邊畫地以對許康佐文宗觀書蓬萊殿問康佐李訓春秋之義敬宗寳厯元年八月己丑蓬萊殿㑹沙門道士
玉宸殿
玉宸宫調
延英殿
公元1108年
六典大眀宫宣政殿之左曰東上閤右曰西上閤次西曰延英其内之左曰延英殿右曰含象殿按延英實在東内貞觀八年永安宫明年大眀宮龍朔二年大興葺曰蓬莱宫四月辛巳宫成獨是殿經始史缺嵗月㑹要上元二年七月甲辰延英殿御坐梁上玉芝(一莖三花上親製玉靈三章八句)按五行志係肅宗上元韋述兩京記成於開元十年不書是殿至三十六年六典書成歴歴維見然則創於開元中歟(兩京記不載而六典紀之開元中可知)楊瑒玄宗召對宰相天下户版延英殿(户部侍郎)言利病尤詳(在封泰山前)按六典㑹要延英在西上閤之西而李庾賦乃曰左閤當辰誤矣(李庾西都賦東則左閤當辰延英耽耽宣徽洞達温室南接以重緜以少陽是為二宫複道邃廊)㑹要穆宗元和十五年二月庚辰詔於西上閤門西廊右畔(一作西廊内)開便門以通宰臣閤中延英路(示優禮也)則不紫宸殿東矣(六典所記為可信)初有大明即有是殿召對大臣則始於代宗苗晉卿代宗立(初即位十月庚申)年老間日入政
事堂帝優之為御小延英召對宰相對小延英自晉
公元762年
卿始(代宗寶應元年九月壬午延英殿㑹羣臣議政事自辰至午乃罷丙戌自辰至巳)韓臯曰(延英之置也肅宗苗晉卿年老難步故設之耳)宰相晉卿延英羣臣初
無許預之例韓臯中丞有所陳必於紫宸上謂曰
與卿言不盡可来延英與卿従容則是特許其對也
公元785年
貞元元年十二月延英視事日令常參官七人
公元791年
得失七年詔每御延英諸司官奏本司事則百
官許對延英矣(薛珏徳宗下情不達因詔延英日許百司長官二員缺失謂之廵對十八年詔有陳奏延英請對令正奏事)舊紀貞元七年十月癸丑詔毎御延英諸司(官長二人奏本司事尋又敕常參官一日二人引見訪以政事謂之廵對)㑹要云訪以政事引見(常參官二人政道謂之次對官十八年七月比来百官奏事毎於正衙至於移時自今以後不須正衙奏事如要陳奏事者並於延英進狀請對)憲宗時元稹拾遺乞於延
公元806年
訪問舊紀元和元年四月壬戌武元衡尚書省
六品已上職事官東宫師傅詹王傅等每坐日令
公元809年
兩人退朝延英候對從之(新紀云日二人待制)四年御史
公元837年
臺奏延英開日羣臣不得前知遇坐時方進狀請對(是開延英無定日)文宗開成二年八月丙午望日延英
法官諫議馮定許左右史宰相延英
公元768年
所言故事兩省轉對延英常侍不與鄭畋右散騎建言宜備顧問詔可(遂著於令)則羣臣亦得對大厯三年十月庚辰延英殿見畿縣令貞元四年十月上召京兆諸縣令對延英訪以人之疾苦慰勉之各賜衣一襲(六年九月同)文宗開成元年中書門下舊例刺史授官遇延英日候對奏發日盖重理民之官(欲觀去就察言語)近日刺史進狀便辭自今刺史開延英即入陛辭(二年楚州刺史蕭俶延英候辭)則是外官亦得見辭也
公元774年
入朝而對者郭子儀大厯九年入朝延英代宗與語吐蕃方彊慷慨流涕張建封貞元十三年十月丁丑以泗濠節度来朝不待日(一云雙日召對)召見延英眷遇異等宫市為民患因間言之頗順聽還鎮賦詩以餞張茂昭元和二年(一云五年)自義武入朝京師(十二月十二日)不待雙日開延英對五刻罷(故事雙日不坐)裴度王師討蔡行營諸軍毋須宣政衙即對延英自請督戰同平章事長慶二年四月太原入朝帝曰朕當延英待卿帝以勲徳故待以殊禮李吉甫元和六年召自淮南秉政入對延英五刻
公元802年
論政李景畧徳宗論奏衎衎大臣許孟容給事中貞元十八年三月開延英門召對樊澤召對延英徳宗歎其論兵與我意合崔珙嶺南節度入對延英文宗訪問有理鄭覃元和十五年十月穆宗閤中殊不欵欵有為言者見卿延英張仲方敬宗王播競渡舟三十艘仲方延英論爭韋奥為京兆大中十年延英
公元87年
别賢佞陽城延英門論裴延齡伏閤不去陸贄拾遺王仲舒延英殿上疏元亮鄭注宋申錫元亮諫官延英苦諍獨孤郁元和四年十月戊子延英度支使李鄘京兆尹許孟容中丞李夷簡諫議孟簡給事中呂元膺穆質右補闕獨孤郁等皆言承璀不可統師言尤激切(實録)王質諫官伏閤文宗開延召見李景寳厯初王播
公元789年
承恩李晟馬燧貞元五年九月延英殿徳宗嘉其勲下詔凌烟閣九年十月延英殿蘇弁徳宗召見延英賜金蔣乂貞元九年史館修撰徳宗重其職先召見延英乃命之崔芊貞元十六年五月山人崔芊對延英穆賛徳宗延英中丞
韋渠牟延英奏事大臣漏下二三刻止及渠牟諫議大夫奏事五六刻乃罷(徳宗)武元衡中丞延英徳宗目送之曰真宰相李景儉澧州刺史延英奉辭穆宗詔為郎牛元翼長慶中延英薛存慶劉總幽州穆宗宰相曰必用存慶可以宣朕意對延英一刻遣之
公元811年
宰臣中葉以後雙日非時大臣奏事開延楊綰延英給扶李絳為相(元和六年九年罷)嘗盛夏延英汗浹趨出帝曰宫中所對唯宦官女子欲與卿講天下事乃甚樂也穆宗遊畋延英切諫裴垍元和二年既相因奏引太宗躬勤聴覽以諷上嘉納之延英議政漏下五六刻李吉甫元和七年七月己未延英吉甫畋遊悉廢唯務讀書李徳裕三宰相見延英武宗嗣復韋處厚太和元年四月丙辰宰臣延英既出再召處厚獨對一刻極論不能堅决之失請遜位牛僧孺太和六年延英召見宰相曰公等有意太平何道以致僧孺太平亦無象楊嗣復建言延英殿宰相乞録付史館崔損延英進見不敢一言竇參每對延英它相罷必留令狐綯奏事延英沾衣
公元795年
見御李直方貞元十一年二月召見延英殿
公元762年
宴羣臣代宗寳應元年八月丁巳宰臣已下九月
戊寅郭子儀等(丙申回紇使)永泰元年正月辛亥宰臣大厯八年十一月戊午宰臣子儀開成元年十月慶成節宴
㑹諸將代宗寳應元年十月雍王東討帝御延英殿大㑹南北軍諸將問以東征之事
諫官延英穆宗時不可裴度兵(見上)
公元785年
御正殿則視朝延英貞元元年七月八月甲子詔不御正殿奏事悉於延英丙寅視朝延英羣臣列位延英門外
公元806年
次對元和元年四月詔日令兩人待制退朝延英候對二年二月己巳次對
公元812年
元和七年四月壬子開延英對宰臣八年六月辛巳朔積雨延英不開十五日帝謂宰臣毎至三日雨亦對十年三月壬申朔延英殿召對宰臣特以事召也十四年八月己未上謂宰臣今天下雖漸平尤須勤於政理若通休暇不坐有事即詣延英請對勿拘常制十月下元假召宰臣對於延英邊事也(㑹要)憲宗初讀實録貞觀開元故事竦慕不能釋卷自是延英議政晝漏率下五六刻方退(舊史賛)文宗即位鋭意於治毎延英宰臣漏下十一刻唐制天子隻日視朝
公元827年
乃命輟朝放朝皆用雙日本紀賛(大和元年三月)開成四年宰相延英退坐思政殿(仇士良傳)文宗延英
詩工僖宗延英靈芝(後復舊)一云延英
公元839年
殿在大明宫上元以來宰相論事天子
咨度非時召對旁無侍衛人得盡言相對有思
政殿元和中建通典唐自上元以来延英上閤之東故李庾賦云東則左閤當辰延英耽耽六典云在上閤之西誤也(長安志曰在紫宸殿東)㑹要紫宸殿西愚謂六典㑹要可信豈不愈於李庾洛陽亦有延英殿天祐元年詔毎月一五九開延英
唐交泰殿
公元751年
㑹要天寳十載四月二十一日興慶宮交泰殿
唐承暉殿
公元818年
㑹要元和十三年二月龍首池起承暉殿
思政殿
公元820年
通鑑穆宗即位學士段文昌薛放丁公著對於思政殿至夕乃出文宗開成四年思政殿召學士周墀
公元824年
㑹要長慶四年十二月髙重崔郾髙釴思政殿中謝奏曰臣職侍講未嘗召問經義上賜錦綵銀器憲宗册文編書辨謗創殿思政則是殿憲宗所作歟(延英相對思政殿元和中建)元稹思政學士往往宫官傳詔
洛陽太極殿又名思政後梁思政殿為金鑾殿
寳慶殿
公元820年
㑹要穆宗元和十五年七月甲寅新作永安殿及寳慶殿(大張樂九月戊申宣和殿貴戚)
積慶殿
公元840年
后傳武宗時徙居積慶殿號積慶太后(開成五年十月徙居)殿(在興慶官)
雍和殿
公元847年
㑹要大中元年七月親親樓號雍和殿别造屋宇廊舎七百間通鑑大中元年八月上崇睦兄弟雍和殿於十六宅臨幸置酒作樂
靈臺殿
髙駢咸通中帝將復安南都䕶召還京師靈臺殿
金鑾殿文明殿朝元殿
公元908年
梁開平二年正月思政殿為金鑾貞觀殿為文
公元911年
含元殿朝元(西京洛陽)乾化元年金鑾殿大學
公元978年
士以敬翔為之本朝太平興國三年金鑾
六殿
後唐端明殿
公元924年
端明殿(西京)同光二年正月丁未天成元年五月馮道趙鳳學士太平興國三年改為武德殿在延春殿北唐趙鳳為相奏事中興殿晉天福二年五月汴州行闕大寧劉昫端明殿學士拜相謝端明殿時以為
建隆講武殿
公元960年
崇政殿建隆元年七月戊午韓令坤等於講武殿乾德三年九月己巳御殿閱諸道兵四年四月近臣八月乙卯錄囚開寶五年閏二月壬辰進士安守亮等對于是殿始下詔放牓新制六年三月庚午(十九日)覆試進士宋凖等於是殿八年二月戊辰進士王嗣宗等於是殿三月二十九日契丹使觀射於此十月己亥朔瀘州守臣見於興國二年正月戊辰三年九月甲申五年閏三月甲寅八年三月丙子皆試進士於此雍熙二年三月始試進士崇政殿乾徳鑿池習戰太宗築臺大閲皆名講武西京亦有此殿景徳四年二月己巳西京壬申從臣講武殿
燕朝穆清神心經緯四征九伐咸入睿算上延良平借箸運籌之謀下程賁育扛鼎掲旗之技沈㡬樽俎之間收功疆場之表後魏經武殿後有正武殿唐有戢武殿
隆萬春殿
建隆元年九月辛丑近臣萬春殿後九日又宴廣徳殿皆曲宴二年閏三月丙戌令坤延釗於廣德殿(節度使赴鎮錫宴自此始)
乾徳乾元殿崇元殿(朝元殿天安殿)景祐大慶
殿
公元907年
梁曰崇元梁開平元年四月改正衙殿為崇元(建隆元年八月朔入閣二年正月五月朔受朝於崇元)乾徳四年四月庚戌重修(一云二月十一日修)改乾元太平興國九年五月殿災改朝元(一本雍熙元年七月壬子改為朝元興國九年雍熙元年也)大中祥符八年四月殿災六月己酉(實録甲子)改天安景祐元年正月(一本明道二年十二月甲寅)改大慶殿九間挟各五間東西廊各六十間有龍墀沙墀正至朝㑹尊號御此殿饗明堂謝天地即此殿行禮郊祀齋宿殿之後閣蓋正殿也(淳化中張洎奏即唐之含元在周為外朝在唐為大朝冬正仗衛萬國在此太祖澤潞維揚湖湘荆渚劒南嶺南平江武功震耀九年受朝乾元降王在列聲明威備扈䝉上聖功頌序述其事)
公元963年
受冊乾徳元年十一月十六日崇元受册開寳元年
公元968年
 十一月二十四日興國三年十一月十五日六年十一月十七日乾元受册淳化元年正月一日乾元受朝受册咸平二年十一月七日祥符元年十二月四日朝受册天禧元年正月十一日恭謝禮畢三年十一月十九日天聖二年十一月眀道二年二月天安受册景祐二年十一月大慶受册寳元元年十一月
公元1039年
受朝興國二年十一月庚寅冬至三年五月朔淳化
公元1040年
 三年正月朔皆於朝元
公元995年
皇太子至道元年九月丁卯朝元黄麾大仗
 及宫懸樂於天禧天安乾道大慶
公元1032年
眀道元年十一月甲戌謝天地天安殿(志正陽門正殿天安)改元皇祐二年大慶殿明堂御篆二字行禮掲之嘉祐元年九月辛卯恭謝大慶
開寳滋福殿
公元971年
舊曰眀德滋德在垂拱殿西開寳四年三月丙申改滋福咸平三年眀德太后居之號萬安萬安殿祥符七年復為殿明道元年十月甲辰皇儀至道三年九月楊允恭邊郡地圖上御福殿輔臣圖示祥符二年十二月劉承珪上天書儀仗圖列於滋福殿天禧元年七月甲寅王旦福殿十一月龍圖閣編成御集百二十卷輔臣對於福殿示之
太平興國西京太極殿垂拱殿眀徳殿
武徳殿開寳廣夀殿大宴
公元1017年
西京大内正殿隋曰乾陽唐乾元明堂後改含元梁曰朝元後唐明堂晉曰宣德後復為明堂太平興國三年二月甲申太極殿又改太極後殿天興殿通天乾元門為太極車輅院門為鑾和絳霄樓太清樓垂拱殿唐曰延英太平興國三年改又改廣夀第二殿曰明德第三殿曰天和第四殿曰崇徽寢殿太清第二殿曰思政第三殿曰延春端明殿為武徳殿改金鑾第二殿曰夀昌第三殿曰玉華第四殿曰長夀第五殿曰甘露第六殿曰乾陽第七殿曰嘉興
公元976年
開寳九年四月六日西京南郊禮成大宴廣夀殿(在建禮門西唐嘉慶)景徳四年二月己巳西京壬申従臣講武殿(唐曰文思院毬塲)戊子大内眀堂殿前三門改為太極殿祥符四年三月丁亥輔臣講武殿後閲名花金鑾殿召坐出再幸西京記示之太宗神御殿帝華西京宫室合九千九百九十餘區
太平興國崇政殿景福殿
公元975年
内東門之北崇政殿舊曰簡賢講武興國八年四月乙卯改(長編乾徳二年九月廣徳殿為崇政當考)殿東西邇英延義二閣閣後隆儒殿崇政殿柱廊次北景福殿試貢舉人考官設次兩廡(雍熙二年後試進士咸平四年後試制科皆於崇政殿)大中祥符七年始建額即閲事之所也(實録祥符七年十月戊午詔名後殿崇政)殿名已(乆而未嘗題牓至是建額)
公元998年
對羣臣咸平元年二月丙辰户部尚書張齊賢崇政殿西閣天禧元年六月己丑召王旦對崇政殿凡數嘉祐七年八月丙子手札皇子丁丑學士王珪草詔戊寅對於崇政殿己卯下詔
公元1002年
宴羣臣咸平五年正月侍讀侍講崇政殿(一本云講左氏春秋畢宴近臣於是殿)景德三年四月五日崇文院觀書従臣崇政殿四年三月七日觀書太清樓又至景福殿臨放生池八月壬寅従官崇政殿祥符三年九月丙子朔崇政殿帝作五言詩七年十月輔臣宗室崇政殿天聖六年曲宴百官寳元二年十月春秋正説講讀辛巳近臣慶厯二年四月二十五日説書徹章宴近臣六年十一月十七日以講詩徹宴近臣賜花作樂皇祐元年三聖御容賜宴皆於崇政殿説書置於景祐元年正月二十六日丁亥
公元975年
對藩夷開寳八年三月乙亥契丹使對於崇政殿(通畧)大平興國二年勃泥國王遣使来貢對於崇政殿八年吐蕃戎人以名馬来貢召見酋長崇政殿淳化五年五月河西兵馬總管李繼隆夏州節度趙保忠闕下保忠崇政殿詰責咸平四年丹流眉遣使者来貢師子方物召見崇政殿景徳元年交趾郡黎桓遣其子明来貢對於崇政殿大中祥符二年三月于闐國王遣使良玉見於崇政殿四年近臣館閣官於崇政殿占城師子九年大食蕃客入貢引對崇政殿天禧元年十一月髙麗遣使女真首領來貢對於崇政殿熙寧八年三月大遼使於崇政殿
公元989年
録囚端拱二年五月以旱御崇政殿録囚淳化三年六月崇政殿録囚七月録囚五年正月四日録囚至道元年二月四月録囚咸平元年二月乙未四年二月六年十一月景徳三年四月大中祥符元年二年三年四年七年天禧元年五年乾興元年並御崇政殿録囚天聖元年二年七年明道二年景祐三年四年康定二年皇祐元年三月丁巳五年嘉祐二年八月庚申六年二月丙寅七年並於崇政殿録囚治平元年四月熙寧九年並於崇政殿録囚
公元1006年
觀樂景徳三年八月甲戌作新樂於崇政殿景祐二年新樂崇政殿皇祐二年九月丁亥雅樂崇政殿五年九月新樂崇政殿
公元1001年
觀陣咸平四年六月二十九日戊辰輔臣崇政殿觀陣時備北虜景徳元年八月乙卯崇政殿觀陣慶厯元年六月楊偕所陳龍虎八陣圗崇政殿四年五月壬戌朔帝以西方用兵無功選用大臣講求利害崇政殿樞密副使韓琦參知政事范仲淹等上四策熙寧三年五月詔以涇原路衙教陣隊於崇政殿引見頒行諸路依此教閲先是涇原路經畧使蔡挺於牙中建勤武堂肄諸將軍馬上以其㸃閲周悉有出戰之備比他法為詳故令行之
公元1074年
進士太宗真宗十二(祥符七年景福殿試經明行修舉人)仁宗十二(天聖三年崇政殿召對宋郊嘉祐八年御殿)並試崇政殿熙寧以後集英殿
試制真宗仁宗英宗一神宗一並試崇政殿
公元1088年
 元祐三年試於集英殿
公元998年
咸平元年二月己亥崔頤正尚書於景福殿(志云正月講於廣福殿)志宫後崇政殿閲事之所也
太平興國文徳殿(文明殿)
公元984年
後唐端眀國初文眀太平興國九年五月丁丑殿災七月壬子改今名即正衙殿(一本乾徳三年八月文明殿成雍熙元年七)
 月改為文徳殿(志右昇龍西北正衙殿曰文徳)太祖時元朔亦御此殿其
常陳入閤儀如大慶殿明堂謝天地即齊於殿之後熙寧以後月朔視朝御此殿殿庭東南隅鼓樓下漏西南鐘鼓殿兩挾有東上西上閤門東西兩廊門曰左右嘉福南門長慶北門曰嘉肅(東西門曰左右勤政)淳化中張洎奏今之文徳殿即唐之宣政在周為中朝在漢為前殿在唐為正衙朔望起居大册拜對四夷君長試制舉人皆在此(眀道元年八月壬戌文徳殿成)熙寧四年八月(髙麗使金悌等見於文徳殿)乾徳三年冬至四年正旦皆受朝賀文徳殿天聖二年十一月文徳殿皇太后尊號治平二年熙寧二年元祐二年崇寧二年皇太后册寳文徳殿(發中宫册寳亦於文徳殿)熈寧三年宋敏求本朝入閤乃御文徳殿視朝(乾徳四年文明殿入閤淳化二年文徳殿入閤三年咸平二年祥符)
公元1070年
 三年皆御文徳殿入閤(張洎文徳殿正衙為上閣非憲度也)今既不用入閤儀欲
公元1081年
約唐制宣政殿定朔望御文徳殿儀以備正衙視朝制詔儀注元豐四年五月十九日文徳殿視朝
公元980年
太平興國五年正月庚寅端眀殿學士文明殿學士程羽為之自李昉後不復除(以殿命官麟趾之舊)文明學士樞副之下明道二年端眀殿學士文明之職並存而班差降南史梁文徳殿置學士省召髙
碩學待詔袁峻文徳學士省唐有文明
殿
太宗清心殿宣明殿
太宗禁中清心殿藏圖籍以資游覽視朝暇日太平御覽三卷有蒼鸛飛止殿之鴟尾掩卷而去翌日侍臣宰相宋琪好學所感也太宗又創宣明射殿真宗清心殿奉道之所
雍熙玉華殿
公元986年
雍熙三年十二月一日乙未雨雪帝御玉華殿(集英殿需雲殿舊曰玉華)召宰臣謂曰云云出御雪詩侍臣屬和熙寧四年後苑作玉華殿七年玉華殿後山亭祥鸞閣基春殿後苑東門宣和苑内有崇聖殿太清樓其西又有宜聖玉宸金華西凉清心殿翔鸞儀鳳二閣華景芳瑶津亭
咸平嘉慶殿嘉瑞殿
咸平初明徳太后嘉慶殿後萬安明肅皇后所居殿曰㑹慶慶夀莘徳寳慈姒徽殿(並見前)真宗時瑞蓮生龍翔池於其側立嘉瑞殿
景徳資政殿崇和殿
公元1005年
龍圖閣東序景徳二年四月癸卯參政王欽若資政殿學士(特置是職以寵之位在翰林學士之下侍讀學士之上)五月庚戌欽若赴職近臣秘閣七言詩自是寓直秘閣十二月辛巳欽若資政殿大學士(班在文明殿學士之下翰林學士承旨之上己丑賜㑹秘閣)咸平五年十月十七日觀書龍圖閣崇和殿殿之後閣悉藏本朝名臣文集次御資政殿殿壁楊相如政要論帝作七言詩侍臣皆賦景徳二年五月近臣資政殿种放祥符三年八月八日甲寅觀書龍圖閣瑞物崇和殿遂宴資政殿帝作七言詩從臣皆賦五年十二月十四日閲書龍圗閣資政殿帝作七言詩天禧四年十一月十一日龍圖閣近臣觀書宴於資政殿崇和殿亦
公元1001年
龍圖閣東序咸平四年十一月二十日丁亥龍圖閣曲宴移御崇和殿閲張去華所著元元論國田圖景徳二年四月二十一日龍圗閣太宗御書宴於崇和殿帝作五言詩四年九月七日近臣龍圖閣崇和殿餞侍講邢昺賜詩寵行命羣臣咸賦祥符三年瑞物(見上)十一月壬辰向敏中等對是殿陳従易賦詩
景徳玉宸殿眀道化成殿
公元1007年
景徳四年三月乙巳近臣觀書太清樓至於玉宸殿殿在樓之東(殿在苑中密邇宫禁)即上偃息之所茵幃皆黄絹之無文采之飾聚書八千餘卷上曰此唯正經正史累校定者小説他書不置於此附近禁中最便觀覽國家搜訪圖書其數漸廣臣寮家有聚書朕先借其目參校所少併令抄補所得漸多今秘閣後即新衣庫若遷此庫以廣其地尢為佳事當喻劉承珪増葺大中祥符四年十月甲辰宰臣山亭玉宸殿御製書籍石上作詩王旦等皆賦七年三月乙未近臣太宗聖文神筆玉宸殿作觀書流杯詩羣臣皆賦六月晁逈等請以玉宸五卷副本秘閣從之八年四月癸丑輔臣觀書玉宸殿吏部尚書王欽若陳堯叟四人預焉始觀太宗御書移御别院御製皇帝王覇良臣忠臣姦臣權臣等論遂臨軒賦詩九年二月癸卯近臣後苑翔鸞閣觀太宗御書御製聖文神筆玉宸殿等記遂宴於玉宸殿殿在苑中宻邇宫禁優寵輔臣大禮慶成従容一召至兩制皆預蓋特恩三月四日宗室觀書玉宸殿天禧二年十月十一日庚子近臣玉宸殿觀刈占城三年三月十三日曲宴後苑翔鸞閣觀太宗聖製又御儀鳳閣玉宸安福殿遂射於太清樓下作賞花釣魚四年七月内苑榖遂宴於玉宸殿十月皇太子宗室近臣玉宸殿翠芳亭觀賜宴眀道元年十月改玉宸殿曰化成殿四方貢珍果常貯此殿景祐四年五月化成殿觀芝草作詩嘉祐三年三月丙子化成殿觀角觝
祥符泰山天貺
公元1056年
祥符元年七月乙酉㤗山靈液亭北天書再降之地建殿以天貺為名先是六月丁酉六日欽若天書降於泰山十月壬子天貺殿十二月庚子學士楊億撰碑
祥符穆清殿崇聖殿嘉瑞殿
祥符元年十月二十六日封禪禮畢百官卿監以上於穆清殿祥符元年封禪十月戊申上齋於穆清殿寳鼎縣行宫名曰奉祗前殿亦曰穆清祥符二年正月七日癸亥宗室輔臣後苑便殿賜衣器幣遂宴於崇聖殿封禪慶成故也崇聖殿改為嘉瑞殿以後苑産雙蓮故也政和三年六月二十三日殿前池内復生雙蓮延福穆清靈顧性智三殿靈顧奉真聖容
祥符仙儀殿靈輝殿
公元1113年
祥符元年東封十月辛丑鄆州壬寅朱㢲玉册玉牒十四日翔鸞驛有光照室十一月戊子朔鄆州奉安天書殿為仙儀殿(王曾撰記)翔鸞奉安册牒行殿靈輝殿十二月庚子知制誥李維撰碑(志瑞應也)天禧四年二月癸未朔滑州福寧院奉安御製碑殿乾文至和元年華州雲臺觀建集真殿嘉祐六年十一月戊辰汴口新修靈津碑殿崇訓殿(廟有眞宗御製汴水發願碑)
祥符澶州延禧殿揚州神武殿章武殿
公元1056年
祥符元年十一月十四日壬申澶州従臣父老駐蹕延禧殿(結綵為殿於行宫之南賜名焉)建隆元年十一月丁未親征李重進揚州二年正月詔以行宫為建隆觀祥符五年(一云景徳中)建殿景祐四年别建殿名章武皇二年五月庚寅改名神武(景徳二年八月癸巳中使奉安太祖聖容揚州建隆寺寺有御榻其後建殿嚴奉景祐四年六月甲戌太祖御容揚州建隆寺更命新殿曰章武)
祥符金華殿
公元1036年
祥符中常輔臣金華殿三年閏二月二十七日丁丑御水心殿垂釣遂宴於金華殿五年五月戊子金華殿種麥以示輔臣
祥符聖殿
公元1038年
祥符三年閏二月二十七日丁丑輔臣至宜聖殿(奉祖宗聖容)拜太宗聖容上作賞景觀五言詩(又作千葉紫牡丹七言詩)
公元1019年
 以賜(小苑花木太宗所植)天禧三年四月二日宴宜聖殿
御集有宜聖殿四園歌詩三卷
祥符宣徳述古殿先猷繼文殿
公元1021年
祥符五年十二月十四日近臣龍圖閣觀新修宣徳述古二殿帝作七言詩(二殿在龍圖閣西序)八年四月丁卯玉清昭應宫太宗御書殿名先猷御製御書殿名繼文天禧二年正月壬寅奉安太宗文集於先猷翌日奉安御集於繼文政和四年八月樞密直學士述古殿直學士地理龍圖閣下有資政崇和宣徳述古四殿
祥符南京歸徳殿
公元1117年
祥符七年正月二十九日丙辰詔升應天府南京(藝祖肇基之地)即衙城為大内正殿歸徳為名雖降圖營建而實未嘗
祥符承明殿景祐延和殿端明殿
延和殿在景福殿南祥符七年十月戊午賜名承明章獻垂簾叅决朝政於此明道元年十月甲辰明良尋改端明景祐元年(一云明道二年十二月甲寅)改延和殿西北迎陽門門後苑太清樓祥符八年注輦國来貢承明殿天禧元年六月辛巳章頻承明殿翌日監察御史二年二月壬午右正言劉曄魯宗道承眀殿(凡八刻)五年正月癸巳輔臣承明殿己亥近臣承明殿二月丙辰近臣羣玉蘂珠殿上梁宴承明殿三月庚辰輔臣承明殿丙戌又對天聖九年四月乙巳承眀殿閲大樂明道元年十月甲辰承明殿為端明二年八月丁巳端明殿學士資政殿學士之下以宋綬為之(詔曰奨擢名儒式資顧問政和四年八月三日改為延康殿學)
公元1043年
 士中興復舊(後唐端明殿學士興國改為文明程羽為之位樞副之下)慶厯三年三月
公元1053年
御延和殿閲武騎皇祐五年延和殿觀指南車嘉祐三年三月戊寅延和殿觀習軍陣治平四年十二月延和殿試武藝元豐二年延和殿觀新樂真宗盛度端明殿學士召對承明殿西廡問以邊計退而條十事上之仁宗於延和殿試宗室子弟書宗正髙下宗望第一崇政殿西南有殿北向承明便坐殿也
祥符延慶殿
見下
祥符流杯殿
公元1086年
祥符九年二月二十七日近臣翔鸞御書移幸流杯殿泛觴志云建流杯殿於後苑
天禧安福殿
公元1018年
天禧二年十月十一日庚子賜宴安福殿三年三月十三日曲宴後苑安福殿(後苑宣明殿安福殿)志宫中延慶安福集聖清景慶雲玉京等殿清浄萬春
天禧清景殿
公元1019年
天禧三年九月二十三日宗室輔臣學士以下對於清景殿出賜太子御製國史實録太宗御集四部書従臣遂宴於殿内清景殿書事詩(見御製類)
天禧羣玉蘂珠殿
公元1021年
天章閣天禧五年三月建以奉真宗御集御書閣東西序羣玉蘂珠二殿(一云天禧五年二月天章閣四月十六日近臣館閣官觀御集御書遂宴於羣玉殿又天禧五年二月丙辰近臣羣玉蘂珠殿上二十八日癸酉近臣羣玉殿)天聖八年八月六日丁亥天章閣御書元真殿觀瑞榖賜宴蘂珠殿嘉祐七年十二月二十三日三聖御書御製詩遂宴羣玉殿二十七日天章閣三朝瑞物復宴羣玉殿治平二年正月甲申邵亢翊善召對羣玉殿訪世三年九月丙辰夜學士王珪蘂珠殿賜坐翌日盤龍金盆
天聖清輝殿元真殿
公元1030年
天聖八年三月十九日後苑賞花釣魚唐明皇山水字石於清輝殿因命従官賦歌遂宴太清樓(山水字石自永興軍輦至起清輝殿以安之)是日従臣應制中書第所賦優劣八月丁亥元真殿觀瑞榖嘉祐七年八月甲辰皇子入對於清居殿
眀道紫宸殿崇徳殿
公元1032年
舊名崇徳殿在宣祐門西明道元年十月甲辰紫宸(後周顯徳六年十二月萬嵗殿為紫宸)即視朝前殿誕節稱觴朔望御此殿(東西上閤門司殿前南廊)開寳八年三月契丹遣使聘召崇徳殿晉王百官契丹通好崇徳殿賀太平興國二年契丹使於崇徳殿是年五月十二日又宴契丹使於崇徳殿景徳二年十一月契丹使来賀對於崇徳殿大中祥符二年十二月契丹使於崇徳殿五年交趾郡王李公藴遣使来貢對於崇徳殿六年西南藩進都奉部領龍光以下来貢方物名馬入見崇徳殿七年交趾李公藴敗鶴拓遣使貢馬獻捷召見崇徳殿十二月髙麗國王遣使尹證及女真將軍千機已下凡七十八人方物来貢見於崇徳殿慶厯二年契丹使劉六符来議闗南見於紫宸殿十月契丹使於紫宸殿五年二月契丹遣使来獻西夏所獲見於紫宸殿十月丁巳契丹使於紫宸殿皇祐元年二月四月至和二年九月十二嘉祐元年二月並宴契丹使於紫宸殿開寳四年五月近臣崇徳殿咸平二年八月宴羣臣於崇徳殿始作樂景徳元年十月二年正月宴羣臣四年三月大宴十月宴羣臣並於崇徳殿祥符五年九月七日崇徳殿西苑天聖二年八月丙辰朔以初聽樂燕百官崇徳殿眀道二年十一月近臣紫宸殿慶厯五年十一月丁亥宗室紫宸殿皇祐五年六月七日紫宸殿奏大安樂熙寧二年五月六日宰臣百官宗室紫宸殿雍熙二年十月崇徳殿引問御史臺開封禁囚親决之謂宰臣曰朕録囚徒殊不覺古人治郡邑或致飛蝗避境虎渡江人君恵養黎庶伸治寃滯豈不感召和氣宋琪等對曰陛下勤政蒼生之幸也
公元975年
 開寳八年李煜淳化五年李順至道元年敗契
公元996年
二年李繼遷咸平二年契丹宰相百官紫宸殿賀(淳化中張洎奏今之崇徳殿即唐紫宸在周為内朝在漢為宣室在唐為上閤亦曰内衙隻日常朝之所)乾徳四年二月長春節羣臣上夀崇徳殿太宗興國二年十月明節崇徳殿上天聖元年長寧崇徳殿上景祐元年四月乾元羣臣上夀紫宸殿慶厯七年八月戊子文眀殿學士紫宸殿學士(用宋庠議也文明真宗諡故改之以丁度為之)八年九月乙巳紫宸殿學士觀文殿學士乾徳二年九月辛丑廣徳殿為崇徳殿志大安殿北有崇徳殿視朝前殿
眀道垂拱殿長春殿勤政殿
公元964年
紫宸(崇徳)殿西垂拱殿門其東北角門通紫宸殿每日樞密使以下立班殿庭傳宣不坐即赴垂拱殿起居垂拱殿舊曰長明道元年十月勤政十一月垂拱(實録明道元年十月甲辰長春殿曰垂拱殿)即常日視朝之所節度使契丹使辭見亦宴此殿乾徳三年九月近臣長春殿開寳二年錢惟濬曹彬八年契丹使九年錢俶太平興國三年錢俶四年正月乙未潘美親授方畧六年宴親王宰相雍熙三年曹彬四年潘美淳化四年十一月丁卯曹彬至道二年李繼隆咸平二年傅潜周瑩三年向敏中五年王超周瑩景徳二年契丹使四年五月戊戌吴元扆丙午占城使皆於長春殿祥符元年天禧三年長春殿凡十有七慶厯四年四月契丹使見於垂拱殿皇祐二年契丹使四年狄青熙寧二年曽公亮九年郭逵元豐五年國史成宴七年文彦博皆於垂拱殿
眀道集英殿廣政殿開寳大明殿淳化
含光殿祥符㑹慶殿元和殿需雲殿
公元937年
集英殿舊曰元徳亦曰廣政(晉天福二年改元徳為廣政)開寳三年大明淳化元年二月己酉改含光祥符八年六月十五日甲子㑹慶明道元年十月甲辰改元和尋改今名春秋誕聖節錫宴此殿熙寧以後親策進士於此殿殿後有需雲殿(舊曰玉華後改瓊英熙寧初改今名)東有紫雲樓宫中
公元960年
觀宴之所也太祖大宴廣政殿者七宴大明殿者九建隆元年長春節上夀廣政殿長春節宴廣政殿者七宴大明殿者十(又廣政殿宴近臣者二十二)太宗大宴大明殿者十三宴含光殿者七乾明節大明殿者十七真宗大宴含光殿者二十七大宴㑹慶殿者一(又宴大明殿者七)承天含光殿者十七仁宗大宴㑹慶殿者十七宴集英殿者三十八乾徳四年冬至大眀殿羣臣上夀始用雅樂天五年正月壬寅朔九年正月丙辰上率百官赴㑹殿上皇太后熙寧三年三月八日上御集英殿進士建隆三年三佛齊遣使来貢對廣政殿祥符二年八月西南夷来貢令赴含光殿宴志崇政殿西有長春殿又次西有滋福又次西有㑹宴殿
眀道福寧殿萬嵗殿寳慈殿景祐柔儀
殿崇徽殿
公元1074年
福寧殿在垂拱殿國初萬嵗祥符七年十月戊午延慶(一本延福)眀道元年十月甲辰福寧殿即正寢柔儀殿國初但名萬嵗後殿章獻后居之名崇徽明道元年十月甲辰寳慈景祐二年柔儀祥符五年十月二十六日庚申聖祖降臨宗室萬嵗殿七年九月庚寅輔臣宗室萬嵗殿上梁天禧二年正月崇徽殿芝草明道二年八月辛丑慈孝莊獻神御彰徳殿景靈宫莊懿神御廣孝殿
 志初延慶殿北有殿無名章獻太后居之乃曰崇徽
眀道肅儀殿
公元1033年
明道二年十一月丁丑以集聖殿為肅儀殿(初曰真游禁中)十二月甲寅正陽門宣徳門天安殿曰大慶端明殿曰延和(慶厯八年改肅儀殿曰觀文)
祐西凉殿
公元1035年
西凉殿在天章閣景祐二年三月辛丑重修真宗御集西凉殿水殿歌詩一卷有慶雲殿玉京殿宣明殿
景祐慈徳殿觀稼殿
公元1034年
景祐元年初名保慶殿章恵太后居之四年改慈徳
公元1035年
景祐二年五月癸巳後苑作觀稼殿成(志作親稼殿)
慶厯嘉徳延康殿
寳文閣舊曰夀昌慶厯初改今名閣東西序嘉徳延康二殿(前有景輝門)殿間以桃花文石流杯之所政和中延康殿學士
慶厯寳奎殿
見御書類(大相國寺)
慶厯仁濟殿
公元1042年
慶厯二年二月庚寅鍼灸石壁堂為仁濟殿
慶厯北京班瑞殿靖方殿
慶厯二年五月十六日戊午詔升大名府北京先朝駐蹕行宫正殿班瑞殿七月行宫中門為順豫三年二月六日甲辰行宫便殿為靖方殿有時慶寧殿
慶厯觀文殿延恩殿真遊殿
公元1045年
觀文殿(觀文殿名)舊曰延恩祥符五年十月二十四日聖祖降此殿閏十月壬申真遊又改集聖明道二年十一月丁丑改為外命婦客舎名肅儀慶厯八年五月乙巳紫宸不可為官稱(何郯言)詔以舊延恩殿為觀文殿(詔曰因延恩别殿前載秘文崇儒之秩延稽古之臣)改紫宸殿學士觀文殿學士戊申以命丁度皇祐元年六月十六日甲戌詔置觀文殿大學士賈昌朝為之(非嘗為宰臣毋得除)祕殿之職有
公元1053年
 三紫宸居首(王韶王陶未厯二府學士)又建感真閣祥符五年十月
二十四日聖祖延恩殿閏十月八日晁逈等請改殿名十二月作真遊殿頌七年七月二十八日壬子參政丁謂御書真遊殿額十一月乙酉奉安殿額天禧二年正月内出真遊崇徽二殿芝草圖上作歌祥符七年十月戊午真遊殿西門曰延真其東真君殿曰積慶萬嵗殿曰延慶東西門曰左右昭慶後殿崇政北向殿曰承眀後苑東門宣和
皇祐隆儒殿
公元1051年
皇祐三年十月隆儒殿初詔丁度等撰邇英閣後小殿名乙酉等請名隆儒詢猷清燕詔以隆儒為名
公元1064年
治平元年十月辛丑秘閣周孟陽引對延和殿乆之自是召見時事最後隆儒殿在邇英閣後苑中羣臣未嘗至也
皇祐寳歧殿
觀稼
皇祐滁州端命殿并州統平殿澶州武信
殿
公元1053年
皇祐五年三月仁宗宣諭恭惟太祖皇甫暉滁州受命之端也大宗劉繼元并州太平之統也甲子乃詔滁州因舊寺建殿命曰端命命宰相龐籍奉安太祖御容并州崇聖寺命殿曰統平命樞密使王貽永安太宗御容(太宗御容四月二十七日奉安帝聞之曰太宗以是月日至)
公元1009年
 城下有此符合(寺本行賜名晉大中祥符二年改今名)又曰恭惟真宗契丹
公元1053年
澶州偃武之信也宜即澶州舊寺建殿名武信樞密髙若訥奉安真宗御容(一本皇祐間滁州通判殿中丞王靖太祖皇帝皇甫暉滁州太宗劉繼元并州真宗契丹澶州皆宜立廟以昭遺烈於是芳林園工部三聖御容臨赴逐州皇祐五年三月二十四日甲子太祖御容滁州奉安大慶觀端命殿太宗御容并州奉安資聖禪院統平殿真宗御容澶州奉安開福禪院武信殿)司馬光分建原廟圖繢聖(容躬題扁牓嚴奉之禮備盡恭勤羽衛供張率従豐衍)元祐七年十一月六日滁州修端命殿
嘉祐凝機殿
公元1062年
嘉祐七年三月乙亥凝機殿於禁中(欲儲思清間特起此殿邇英敷席講藝凝機祓宇資味道也)六年二月辛酉奉安明徳
公元1061年
穆后御容普安院之重徽殿壬戌酌獻太宗
公元1211年
宣明殿真宗嘉瑞殿仁宗化成殿神宗立
睿思殿又即其右建延春閣哲宗即睿思之後宣和殿
治平欽明殿天和殿清居殿洪範
公元1032年
舊曰天和(崇徽殿北有殿曰天和)眀道元年十月甲辰觀文後改曰清居治平三年六月改今名其西睿思殿治平三年六月二十九日壬子改清居殿曰欽明直龍圖閣王廣淵洪範一篇於屏時帝廣淵先帝臨御天下四十年天下承平得以無為朕方屬多事豈敢自逸故改此殿名因訪廣淵先儒洪範得失廣淵對以張景所得最深以七篇翌日召對延和殿帝曰所説過先儒逺矣以三徳為御臣之柄尤為善論朕接臣下謙柔聽納之間則自以剛㫁屏置坐右豈特無逸之戒也賜廣淵紙筆黄金天和殿御覽(見前)嘉祐七年英宗皇子八月丙辰見於清居殿治平三年五月王師約召見清居殿諭以無廢學
熙寧端誠殿熈成殿
郊祀南郊殿宇
熙寧睿思殿(延春閣)宣和殿
公元1075年
熙寧八年睿思殿在欽明殿西(睿思右建延春閻)哲宗以睿思殿先帝所建不敢燕處乃即睿思殿之後宣和殿紹聖二年四月二日丁卯宣和殿徽宗書日不居寢殿睿思講禮進膳之所就宣和燕息大觀二年再葺徽宗記書之石重和元年改元宣和更為保和殿(宣和二年改)宣和後殿重和元年所剏也(政和五年四月宣和殿學士宣和元年保和)又元豐元年造承極殿并亭二小石池一七年童子朱天對於睿思殿誦十經十月十四日五經出身
紹聖思文殿
藉田
政和右文殿
公元1115年
政和五年四月十日秘書省殿以右文殿為名改集賢殿修撰右文殿修撰(紹興十四年五月御書殿榜殿五楹)天興殿
景靈宫聖祖
慶基殿
公元964年
乾徳二年五月奉先資福院安陵舊域奉宣祖昭憲后像景祐二年二月戊寅御書宣祖神御殿榜為慶基
開先殿
公元1030年
天聖八年三月太祖神御殿太平興國寺之後十月壬辰奉安九年二月癸未晏殊為碑慶厯六年八月重修乙亥飛白書
永隆殿
公元996年
啟聖院太宗毓聖之地至道二年八月法堂為殿奉聖咸平二年九月甲午殿成奉安天聖八年九月名曰永隆至和二年七月重修
奉真殿
公元1023年
景靈宫實舊晉邸真宗誕生之地天聖元年三月修奉真殿奉真宗聖二年三月丁酉奉安(二月庚辰王欽若禮儀使)
崇真殿
公元1026年
慈孝天聖四年閏五月建殿飛白書五年十月癸酉奉安真宗御容(初二年十二月吴元扆宅為寺)章獻后殿章徳
延聖殿
公元1055年
萬夀觀至和二年正月丁卯奉安真宗金像於殿
永宗殿
公元1061年
嘉祐六年十一月崇先觀成建是殿以奉真宗御容七年八月奉安
孝嚴殿
公元1064年
治平元年於景靈宫西南奉仁宗神御圗大臣於壁别殿曰寧真十二月輔臣御篆牓於迎陽二年四月殿成丙午奉安
英徳殿
奉仁二宗神御治平末於景靈宫元豐中有司神御在京者寓於佛祠皆遷禁中英徳上五世合為一宫凡十一殿以世次
聖殿
眀道中真宗御容
廣愛殿
公元1037年
萬夀觀景祐四年三月乙亥莊恵真容殿為廣愛己卯奉安庚辰酌獻
燕寧殿
公元1082年
延福元豐五年建以奉仁皇慈御容
集禧殿
公元1084年
昭應祥符七年十一月四日近臣
福殿
公元1064年
景靈宫齋殿治平元年九月改為迎釐
神殿
公元1053年
集禧觀皇祐五年六月丙戌新修殿成名曰奉神(取真宗奉神述也)
景寧殿
公元1066年
内中神御殿治平三年正月名曰景寧
積慶殿
公元1055年
真游殿真君殿祥符七年十月戊午名曰積慶(在禁中)
集慶殿西門曰延真其東有積慶殿前有感真閣
神藻殿
公元1070年
集禧觀熙寧三年閏十一月二十三日詔奉真宗御容
紹興復古殿
髙宗復古殿齋所常御也
紹興慈寧殿
公元1139年
紹興九年正月二十二日太后殿十一月八日上親書慈寧之殿(東朝置衛逺存長樂鴻名中禁承顔近著寳慈茂實)十二年五月丙午増築慶元元年正月二十五日御書夀康宫夀康之殿七字臣御名恭書四字(先是紹熙五年十月三日泰安夀康)
紹興崇政垂拱殿
公元1142年
紹興十二年十一月庚子(十二日)内侍王晉錫崇政垂拱二殿(移諸司屋宇共一百四十七間)時言者請復朔日視朝之禮而行宫一殿改作焉(以杭州州治為行宫)崇政以故射殿為之朔望則權置帳門以為文徳紫宸殿案射則以為選徳士則以為集英垂拱以故諸司地為之在皇城司二十八年九月甲子重修朝射垂拱三殿崇政垂拱二殿其修廣僅如大郡設㕔淳熈再修亦循其舊每殿為屋五間十二架修六丈八丈四尺殿南屋三間一丈五尺亦如之兩朶殿各二間東西廊各二十間南廊九間其中殿門三間六架三丈四丈六尺殿後擁舎七間孝宗以為延和殿蓋卑宫室之意寢殿仍舊謂之福寧苑中亭殿名稱可見僅有復古殿損齋觀堂芙蓉閣翠寒清華羅木堂隠岫澄碧隠秀碧琳堂之類紹興四年八月壬寅知臨安府梁汝嘉明堂行禮殿成九月辛酉明堂
紹興穆清殿
皇后册禮東京延福宫有是殿
紹興欽先孝思殿
公元1145年
内中神御殿東都有之紹興十五年秋始創崇政殿之東凡朔望節序生辰酌獻行香家人
紹興福殿
公元1156年
紹興二十六年六月丁亥皇帝本命殿於萬夀觀依在京以純福為名
隆興康夀殿
見御詩類德夀宫太上皇帝徳夀殿太上皇后曰康夀殿
淳熙選徳殿(又見屏障類)
孝宗皇帝便殿禁垣之東名曰選徳(乾道初作是殿一云淳熙初射殿謂之選徳當考)規模樸壯為陛一級中設屏書郡國守相名氏羣臣有圖方畧来上可采者棲之壁以備觀覽數延文武講論治道詢求民隠至於中外奏報軍國㡬務於此省決暇則紬繹經傳或親御弧矢大寒不廢因命周必大為之記畧云勝負之爭而揖遜之寓勇力之尚而仁義之貴閑邪安於真積習慣同於自然可以興賢能可以詢衆庶合兵民於已判同文武之異轍將於是乎在殿不主乎射也而託名焉射不専覿武也而尚徳焉治有先後功在不舎沈?剛克時乃天道淳熈戊戌五年閏六月十四日進呈於倚桂殿九月五日令冩進欲刻之石盖禁中八十日往往黏置屏間十一月二十五日必大選徳殿訓諭欲以御書寵示尋遣中使白居易七徳舞七徳一軸乾道元年五月三日執政毎日暮召東華門詣選
公元1167年
徳殿奏事上欲從容論治故也三年正月丙寅洪邁對是殿論古今治亂祖宗以仁守天紀綱法度後世有以持循者且謂曰此殿朕即位後所作也命名之㫖雖取選觀徳之義(周有射朝唐有觀徳殿)然退朝之餘嚴號施令圖事揆策無不在是取尚書通鑑孜孜讀之法其興戒其壊口誦心惟未嘗一日去手近侍外臣畫接夕訪大廷㢘陛之儀一切畧去紬繹政理從容問荅頗有宣室浴殿遺意至於騶虞時㑹抗志決拾弛張文武之道特其一事耳因命為之記二月庚午撰記曰成天下之事莫大於至勤洞天下之理莫大至明陛下天縦聖經以至緯之以至明公卿已下有外朝之覲延英之對金華之講而又朝斯夕斯舜好問察言禹之惜寸隂文王日昃不遑食皆已匹休伉美然自强不息陛下今日之心為心云云(記凡九百四字)五年十一月五日選徳殿用人論示宰相俊卿七年二月七日選徳殿宣示皇太子御札宰臣允文再拜淳熙四年九月選徳殿擊毬
淳熙延和殿
公元1181年
淳熙八年秋後殿擁舍為别殿取舊名謂之延和至今因之孝宗作敬天之圖闢延和之殿躬講讀
公元1179年
之勤設遺補之官淳熙六年六月後殿上梁文
聽朝决事汴都延和崇政名論談經
炎漢虎觀金華之比紹興中中營祥曦福寧
等殿苑中澄碧觀堂凌虚閣等福寧殿側有清
暑樓
澄碧殿
公元1177年
淳熈四年九月丙辰宣召侍讀史浩錫宴澄碧殿抵莫送以金蓮燭宿玉堂直廬上命作詩此㑹古詩三十韻上御俯同其韻二年五月辛卯輔臣澄碧
寳慶眀殿
恭聖楊太后所居
紹定緝熙殿
公元1232年
紹定五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御製天命法祖宗事齊家而下四十八條(御札十二軸)詔講讀說書官撰箴辭明年六月甲午緝熙殿成御書緝熙二字牓之親為記文以所製箴辭親洒宸翰殿上備覽便殿名膺福
厯代殿名
六國
 甘泉()温眀(趙)
前漢
 昭陽眀光清凉宣明神仙長年金華白虎麒麟合歡曽城安處常寧風披蘭林蕙草曹參三雲雲光天梁温調昆徳長樂林光鳳凰鵷鸞鳴鸞宣室含徳承眀臨華猗蘭蔬圃飛羽飛翔銅柱延休靈光光明大夏獲福長秋臯門廣陽永寧永夀朱雀朱鳥飛雨飛雲鴛鴦漸臺永延釣臺蕭何韓信房宣徳通光髙明
後漢
 崇徳徳陽含徳天徳宣明温飾迎春夀安永寧雲臺和歡安福嘉徳章臺章徳宣室建章甘泉萬嵗温徳温明玉堂承福陽安宣徳華光蔬圃黄龍文昌銅馬敬法崇光雲氣
前魏
公元712年
 文昌温房梁室永寧安昌臨圃百子承光永始嘉福九華式乾芙蓉太極建始景福昭陽九龍
西晉
 含章崇賢太極顯陽文明徽音明光仁夀式乾暉章建始言思百福章華嘉福宣光修明嘉樂芙蓉陽清暑芳徳靈承光永寧景福延休九華百子虞泉青冥安昌靈圃陽春百兒
後魏
 光明宣光嘉福建始九龍永寧光極景陽清暑清凉太華神徳式乾顯陽眀光萬夀乾安文昌天文代(下同)天華
 紫極昭陽永安安樂廣徳太和安昌永樂遊觀六合靈泉乾象景羲鑒玄經太極(代)登鸞
後周
 延夀正武大武大徳上善崇信㑹義含仁雲和齊太極天徳麟趾
 乾陽福儀鸞武成仁風紫微文成武安大業永安徽猷大儀桂華弘徽流盃觀文安福合歡翠華華光香風凝華澄華紫鱗含涼仁智澄光瑶光凝芳巢鸞成務大順文華景華和春仁明大寳仁夀大興修文含景清暑翔螭(水殿)浮景(水殿)成象凝暉崇徳觀風(行殿)允武臨汾(行殿)圓基結綺飛宇漏景臨光徳文武徳瑶泉臨芳
 大興太極承乾翠微含元紫宸宣政麟徳大明延英玉華輝和交泰大同長生昭慶章徳承暉永安寳慶昇陽兩儀甘露百福(亦見陳後主集)雍和貞觀保寧文思端扆神龍含涼武徳拾翠㑹寧光泰麗正延喜承香承慶立正安人淑景咸池凝隂文觀景福蓬莱珠鏡還周承歡金鸞長安仙居大福三清紫蘭大角武成莊敬徽猷大儀流杯集仙澄華安福仁智瑶光儀鸞同心眀徳崇教光大承恩崇文觀麟趾含風安喜乾元
五代
公元1233年
 崇元玄徳金祥萬嵗興安宣威廣政明徳滋徳文貞觀乾福含元朝元崇勲中興端明武徳視政文思崇徳天清天福嘉慶保昌絳霄永福太極
三十六國
公元712年
 明光謙光温光徽光宣光承光紫光光世光極䳨儀建始建徳未央大武顯陽東陽正陽暉華承華九華文昌新昌延明甘露太極含章崇賢顯武靈臺(九)宜陽(青)朱陽(赤)政徳(白)玄武(黑)
六朝
公元1233年
 昭徳徳文武徳温徳夀安夀光夀昌永夀善夀乾明式乾覺真慧輪平等无㝵静居宴居夕宴()太極含章玉燭璇璣明曜靈休章清青雲寳雲雲重雲延豫延昌延務延賢求賢延華昭陽明陽正陽徽音麗輝()鎮聲正福百福光政崇政聴政臨政聽訟五明清暑景興光華林光鳳光重光元光()光嚴光昭文思文温文龍興神龍元龍赤烏朱雀鴛鴦臨海臨芳()披香合歡金華長日長春麗日太昌太宰靈和至敬樂受勝辨永貞三善正麗蘭林嘉禾行軍文熙()璧()
北齊
 昭陽顯陽宣光建始嘉福仁夀金華乾象宣徳太極崇徳九龍大明修文偃武玳瑁紫微含光梁風大武
道經
 叢霄紫虚陽寥天華玉晨
旅楹間立浮柱駢羅華礎生雲琁題耀月陳臬
掄材飭匠帝王握樞御極省閱萬微必有靚嚴宏達之宇以宅心儲神玩意昭曠相羊蜎淵蠖濩中絶塵去粉真粹之清寧平夷因以疏觀博照
運於陶鈞之上避暑九成忘其親生凉殿閣而忘其賢君所當戒也春秋重民力謹土功新一廏築一臺必書之示人不可縱欲病民卑宫神聖本心廣厦國家彛制
 玉海一百六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