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百五十五
卷一百五十五 第 1a 页 WYG0947-0077a.png

卷一百五十五
钦定四库全书
 玉海卷一百五十五
            宋 王应麟 撰
 宫室
(一)

 白虎通谓黄帝作宫室世本谓禹作宫室尔雅谓宫
 穹也屋见垣上穹穹然古者贵贱所居皆得称宫至
 秦汉以下乃定为至尊所居之称
卷一百五十五 第 1b 页 WYG0947-0077b.png
黄帝合宫

东京赋黄帝合宫注尸子曰欲观黄帝之行于合宫
文中子问易篇黄帝有合宫之听(初学记云见管子) 穆天子
传吉日辛酉天子升于昆崙之丘观黄帝之宫(选注引之)

五帝法宫

晁错传五帝神圣处于法宫之中明堂之上动静上配
天下顺地中得人注如淳曰法宫路寝正殿也

尧成阳宫室

卷一百五十五 第 2a 页 WYG0947-0078a.png
汉地理志昔尧作游成阳注如淳曰成阳在定陶师古
曰作游者言为宫室游止之处 六韬帝尧王天下宫
垣屋室不垩甍桷椽楹不斲茅茨遍庭不剪 扬雄曰
木摩而不彫墙涂而不画周宣所考盘庚所迁夏早
宫室唐虞采椽三等之制 严助相貌经尧垂贝壳于
撝宫

尧宫 贰官

世本尧使禹作宫 帝王世纪尧见舜处于贰宫 孟
子舜馆于贰室 文选曲水诗序接礼贰宫
卷一百五十五 第 2b 页 WYG0947-0078b.png

有虞氏宫

庄子外篇知北游仲尼曰有虞氏之宫汤武之室 易
系辞宫室取大壮 论语禹卑宫室

汤镳宫 殷王宫

墨子天命汤于镳宫(初学记云汤所受命之宫)有神来告曰夏德大
乱往攻之予必使汝大戡之(文选注引之) 礼冬宫匠人殷
人重屋四阿重屋注重屋者王宫正堂若大寝也四阿
卷一百五十五 第 3a 页 WYG0947-0078c.png
若今四注屋重屋复笮也疏燕礼云设洗当东霤则此
四阿四霤者也明堂位重檐注重承壁材也

周王宫 东宫 西宫 北宫 蒿宫 中兴


宫室

天官宫伯(中士二下士四)掌王宫之士庶子凡在版者 宫正
(上士二中士四下士八)掌王宫之戒令纠禁以时比宫中之官府
次舍之众寡为之版以待夕击柝而比之 宫人(中士四下)
(士八)掌王之六寝之修注路寝一小寝五疏路寝制如明
堂以听政(师氏司朝仆臣正位) 小宰掌治王宫之政令凡宫之
卷一百五十五 第 3b 页 WYG0947-0078d.png
紏禁乃退以宫刑宪禁于王宫 内宰治王内之政令
会内宫之财用宪禁令于王之北宫注北宫后之六宫
 阍人掌守王宫之中门之禁 考工记匠人营国方
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
后市(注王宫所居也)市朝一夫(注方各百步)室中度以几堂上度以
筵宫中度以寻野度以步涂度以轨庙门容大扄七个
闱门容小扄参个路门不容乘车之五个应门二彻参
卷一百五十五 第 4a 页 WYG0947-0079a.png
个内有九室九嫔居之外有九室九卿朝焉九分其国
以为九分九卿治之王宫门阿之制五雉宫隅之制七
雉城隅之制九雉经涂九轨环涂七轨野涂五轨门阿
之制以为都城之制宫隅之制以为诸侯之城制环涂
以为诸侯经涂野涂以为都经涂 三礼义宗天子宫
方一千二百步三分四为路寝之前一为路寝之后五
门之间合八百步为三朝皆方百步故用市朝皆百步
路寝以后四百步为寝室 大戴礼周时德泽和洽蒿
茂大以为宫柱名曰蒿宫此天子之路寝也不斋不居
卷一百五十五 第 4b 页 WYG0947-0079b.png
其屋待朝在南宫揖朝出其南门 周书本典解第五
十七维四月既生魄王在东宫召公告周公 淮南子
周公践东宫注太子宫也 左传虢公为王宫于玤文
公作王宫于践土 唐韦温传(旧)周文王为太子鸡鸣
问安西宫 汉刘向传宣王中兴更为俭宫室小寝庙
诗人美之斯干之诗是也 汉五行志董仲舒以为西
宫小寝夫人之居左氏以为西宫公宫也东宫太子所
卷一百五十五 第 5a 页 WYG0947-0079c.png


周六宫 六寝

天官宫人掌王之六寝之修注路寝一小寝五玉藻曰
朝辨色始入君日出视朝退适路寝听政使人视大夫
大夫退然后适小寝释服是路寝以治事小寝以时燕
息焉疏诸侯三寝路寝一燕寝一侧室一(寺人王之正内五人注正)
 内路寝(冬官匠人疏案书传云周人路寝南北七雉东西九雉室居二雉) 内宰以阴礼
教六宫宪禁令于王之北宫注郑司农云六宫后五前
一康成谓六宫谓后也妇人称寝曰宫后象王立六宫
卷一百五十五 第 5b 页 WYG0947-0079d.png
而居之亦正寝一燕寝五教者不敢斥言之若今称皇
后为中宫矣北宫后之六宫(会内宫之财用疏云六官之内)内小臣注阴令王 
(所求为于北宫疏言北宫者王六寝在南后六宫在北) 春官世妇每宫卿一人
下大夫四人中士八人注后宫官也王后六宫 记昏
义古者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
一御妻以听内治明章妇顺注天子六寝而六宫在后
六宫在前所以承副施外内之政也三夫人以下百二
卷一百五十五 第 6a 页 WYG0947-0080a.png
十人周制也疏六宫在王之六寝之后亦大寝一小寝
五九嫔以下亦分居之三夫人虽不分居六宫亦分主
六宫之事或二宫则一人也六卿之官在王六寝之前
三孤亦分主六宫之职总谓九卿考工记云外有九室
九卿朝焉 公羊传西宫者何小寝也有西宫则有东
宫矣(注夫人居中宫)鲁子曰诸侯有三宫何休注天子诸侯皆
有三寝曰高寝路寝小寝 诗正义谱云路寝之常乐
风之正经天子以周南诸侯以召南是天子诸侯皆有
房中之乐也斯干笺云宗庙及路寝制如明堂则天子
卷一百五十五 第 6b 页 WYG0947-0080b.png
路寝有五室无左右房矣此路寝之乐谓路寝之下小
寝之内作之非于正寝作乐也玉藻云云是路寝以听政
政小寝以燕息乐实不在路寝谱云路寝房中者以小
寝是路寝之下室天子小寝如诸侯之路寝故得有左
右房(斯干西南其户笺云天子之寝左右房异于一房者之室户也路寝制如明堂)书疏寝有东夹西 
(夹) 曲礼注周礼女御以御序王之燕寝疏王有六寝
一是正寝馀五寝在后东西南北中央各一顺四时居
卷一百五十五 第 7a 页 WYG0947-0080c.png
之六月居中央通名燕寝始于家邦终于四海故
删诗以后妃为首 明堂位正义天子宫内有路
寝故应门之内有路门明堂内无路寝故无路门
及以外诸门但有应门耳 虫飞而会盈日出而
视朝朝退而路寝听政日中而考政夕而纠虔天
刑日入而洁奉粢盛后妃御见有度应门击柝鼓
人上堂女史授环彤管记过 贡禹曰古者宫室
有制墙涂而不雕木摩而不刻 公食大夫礼司
宫具几与蒲筵注司宫大宰之属掌宫庙者也疏燕
卷一百五十五 第 7b 页 WYG0947-0080d.png
礼注司宫天子曰小宰与此不同彼是设尊此设几
席大宰之下有宫人即此司宫诸侯兼官司宫兼小
宰也

周閟宫 禖宫

周礼大司乐乃奏夷则歌小吕舞大濩以享先妣注姜
嫄也姜嫄履大人迹感神灵而生后稷是周之先母也
周立庙自后稷为始祖姜嫄无所配是以特立庙而祭
卷一百五十五 第 8a 页 WYG0947-0081a.png
之谓之閟宫 诗閟宫颂僖公能复周公之宇也閟宫
有侐实实枚枚赫赫姜嫄其德不回上帝是依无灾无
害弥月不迟是生后稷降之百福注云閟闭先妣姜嫄
之庙在周常閟而无事孟仲子曰是禖宫也侐清静实
实广大也枚枚砻密也

周酆宫

左传昭四年六月丙午楚合诸侯于申椒举曰康有酆
宫之朝注酆在始平鄠县东有灵台康王于是朝诸侯
 诗文王有声笺文王作邑于丰立宫室(丰邑在丰水之西)
卷一百五十五 第 8b 页 WYG0947-0081b.png
续汉志右扶风鄠县丰水出(注引左传) 长安志丰宫文王
宫也诗曰既伐于崇作邑于丰宫在雍州鄠县东三十
五里(括地志元和志同) 诗思齐雍雍在宫 穆天子传
天子作居范宫注离宫之名 纪年穆王元年筑
祇宫于南郑 初学记郑宫春宫见纪年穆王所
居宫 尔雅释文竹书穆天子传西王母来宾昭

卷一百五十五 第 9a 页 WYG0947-0081c.png

鲁南宫 泮宫(见学校)

申公传汉兴高祖过鲁申公以弟子从师入见于鲁南
宫 史记正义括地志云泮宫在兖州曲阜县西南二
百里鲁城内宫之内郑云泮之言半也其制半于天子
之璧雍

齐雪宫

孟子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刘熙曰离宫之名) 说苑齐有梧

卷一百五十五 第 9b 页 WYG0947-0081d.png
秦祈年宫

汉志右扶风雍秦惠公都之有橐泉宫孝公起祈年宫
惠公起(史记正义蕲年宫在岐州城西故城内)棫阳宫昭王起陈仓有羽
阳宫秦武王起好畤有梁山宫始皇起(史记三十五年幸梁山宫即此)
(也)虢有虢宫秦宣太后起 史记正义三秦记云霸城
秦穆公筑为霸宫汉于此置霸陵县 史记驺衍如燕
昭王筑碣石宫身亲往师之作主运(刘向别录云邹子书有主运篇)
汉志汝南城父有章华台注杜预曰章华宫在华容县
卷一百五十五 第 10a 页 WYG0947-0082a.png
城内

汉雒阳南宫(后汉见下)

高祖纪五年二月甲午即位西都雒阳五月置酒雒阳
南宫上曰吾所以有天下者能用三杰六年十二月至
雒阳正月壬子上居南宫(张良传云上居雒阳南宫)从复道上见诸
将往往耦语用张良计三月置酒南宫封雍齿七年四
月行如雒阳 魏略汉火行忌水故洛去水而加佳魏
于行次为土土水之牡也故变雒为洛(地理志注师古引鱼豢曰云云)
(如鱼氏说则光武以后改为雒) 括地志南宫在雒州雒阳县东北二
卷一百五十五 第 10b 页 WYG0947-0082b.png
十六里洛阳故城中 大事记(高祖置酒雒阳南宫注)舆地志云
秦时巳有南北宫更始自洛阳而西马奔触北宫铁柱
门光武幸南宫却非殿则自高帝迄于王莽洛阳南北
宫武库皆未尝废(车千秋子为雒阳武库令赵涉劝周亚夫抵雒阳直入武库)盖秦
虽都关中犹放周东都之制建宫阙于雒阳

汉长乐宫 长信宫(又见下)朝仪 屯卫

纪高祖五年五月车驾西都长安后九月徙诸侯子关
卷一百五十五 第 11a 页 WYG0947-0082c.png
中治长乐宫(史记七年二月宫成丞相已下徙治长安十年十月淮南梁燕荆楚齐长沙王皆来)
(朝长乐宫正义长乐宫在长安县西北十五里)惠帝四年长乐宫鸿台灾宣帝
即位元平元年十一月壬子皇太后归长乐宫初置屯
(吕后纪有长乐卫尉)元康四年三月神爵集长乐未央北宫高
寝甘泉泰畤殿中及上林苑五凤三年三月辛丑鸾凤
又集长乐宫东阙中树上(张晏曰门外阙内行马之里树也)成帝永始
四年四月长乐临华殿灾 功臣表阳城延为少府作
长乐宫 叔孙通传十月汉七年长乐宫成诸侯群臣
朝因行朝仪惠帝四年为东朝长乐宫及间往数跸烦
卷一百五十五 第 11b 页 WYG0947-0082d.png
民作复道方筑武库南通奏事乃诏立原庙 邹阳传
梁孝王尝上书愿赐容车之地径至长乐宫自使梁国
士众筑作甬道朝太后公孙玃见梁王曰能历西山径
长乐抵未央攘袂而正议者独大王耳 东方朔传武
帝微行赍五日粮会朝长信宫注太后之宫也(汉表有长信少)
(府注曰太后所居宫名也居长信则曰长信少府居长乐则曰长乐少府后汉都洛阳亦有长信官长乐官又)
(有长秋宫) 刘屈氂传太子驱四市人至长乐西阙下逢丞
卷一百五十五 第 12a 页 WYG0947-0083a.png
相军合战 魏相传高帝所述书天子所服第八曰大
谒者臣章受诏长乐宫令群臣议 王后传载至长乐
宫谒太后(许后五日一朝太后于长乐官) 元后传汉传国玺藏长乐
宫 后邓太后纪元初五年平望侯刘毅以太后多德
政欲令早有记注乞史官著长乐宫注从之 匽皇后
纪宫曰永乐置大仆少府以下皆如长乐宫故事注汉
官仪曰帝祖母称长信宫帝母称长乐宫后曰永乐宫
 马廖传皇太后躬履节俭廖虑美业难终上疏长乐
宫以劝成俭德 黄图长乐宫本秦之兴乐宫也
卷一百五十五 第 12b 页 WYG0947-0083b.png
高祖始居栎阳七年长乐宫成徙居长安城三辅
旧事宫殿疏皆曰兴乐宫秦始皇造汉修饰之周
回二十馀里前殿东西四十九丈七尺两序中二
十五丈深十二丈有鸿台临华殿温室殿长信宫
长秋永寿永宁等四殿(又曰长乐宫有椒房殿有钟室)关中记宫中有殿 
(十四)高帝始居此宫后太后常居之(有卫尉)在长安城
中近东直杜门(水经杜门北对长乐城南东来第一门也)孝惠至平帝皆居
卷一百五十五 第 13a 页 WYG0947-0083c.png
未央(惟高帝居此官也)王莽改长乐宫为长乐室 坤元录汉
长乐宫在长安县北故城中 元和志长乐宫在长安
县西北十五里(一作在县十四里) 长安志史记曰始皇二十
七年作长信宫又成帝母王皇后居长信宫班媫妤赋
求共养于东宫兮托长信之末流黄图曰从路门至周
庙门有长信宫在其中 隋志京兆郡大兴有长乐宫
 三辅故事汉徙秦金狄寘长乐大厦殿前 后汉初
未央已焚故更始居长乐朝群臣长安志长乐有宣德
通光高明长秋永寿永宁长亭林华温室建始广阳中
卷一百五十五 第 13b 页 WYG0947-0083d.png
室月室神仙椒房大夏殿惠帝自未央朝长乐武帝曰
东朝廷辨之七国反景帝往来东宫谋于太后则长乐
多为母后所居矣水经曰殿西有长信长秋永寿永昌
等殿则长信长秋皆在长乐宫也 长乐者高帝既以
为居又以受朝无异于正宫矣自惠帝后人主皆居未
央而长乐常奉母后 唐亦有长乐宫韦云起迎谒高
祖于长乐宫然非太后之居 未央在汉城西隅
卷一百五十五 第 14a 页 WYG0947-0084a.png
而长乐乃东隅也秦樗里子百年前巳言之李吉
甫元和志言两宫相去止隔一里此一里所即武


汉未央宫 前殿 东北阙 东西宫

纪高祖七年(史记八年)上击韩王信还二月至长安萧何治
未央宫立东阙北阙前殿武库太仓上见其壮丽甚怒
曰天下匈匈劳苦数岁成败未可知奈何治宫室过度
也何曰天下方未定故可因以就宫室且天子以四海
为家非令壮丽亡以重威且亡令后世有以加也上说
卷一百五十五 第 14b 页 WYG0947-0084b.png
自栎阳徙都长安九年冬十月淮南梁赵楚王朝未央
宫置酒前殿上奉玉卮为太上皇寿群臣皆称万岁大
笑为乐惠帝四年七月未央宫凌室织室灾吕后八年
朱虚侯从勃请卒千人入未央宫掖门(注非正门而在两旁)文帝
即位夕入未央宫还坐前殿七年六月未央宫东阙罘
罳灾景帝中五年八月未央宫东阙灾(五行志武帝太初元年十一月)
(未央宫柏梁台灾)昭帝元凤二年四月上自建章宫徙未央宫
卷一百五十五 第 15a 页 WYG0947-0084c.png
大置酒宣帝入未央宫见皇太后群臣奏上玺绶即位
元康元年三月诏曰甘露降未央宫四年三月诏曰神
爵集未央(郊祀志甘露元年夏建章未央长乐宫钟簴铜人生毛时以为美祥)又因方士言为随 
(侯剑宝玉宝璧周康宝鼎立四祠于未央宫中)成帝建始元年六月未央官殿
中朝者坐(注服虔曰公卿以下朝会坐也晋灼曰内朝臣之朝坐)三年秋关内大
水虒上小女走入横城门阑入尚方掖门至未央宫钩
盾中(王商传建始三年秋京师民无故相惊言大水至天子亲御前殿召公卿议)十二月地
震未央宫永始四年四月未央宫东司马门灾(五行志未央宫)
(帝所居也) 功臣表阳城延为少府作未央宫 列传翼奉
卷一百五十五 第 15b 页 WYG0947-0084d.png
上疏曰孝文时未有甘泉建章及上林中诸离宫馆也
未央宫又无高门武台麒麟凤皇白虎玉堂金华之殿
独有前殿曲台宣室温室承明耳 李广入为未央卫
尉程不识时亦为长乐卫尉 灌夫丞相鼢谓曰程李
俱东西宫卫尉注孟康曰李广为东宫程不识为西宫
 范明友邓广汉东西宫卫尉 卫太子使舍人持节
夜入未央宫殿长秋门发长乐宫卫 霍光召丞相御
卷一百五十五 第 16a 页 WYG0947-0085a.png
史将军列侯中二千石大夫博士会议未央宫 赵充
国以功德与霍光等列画未央宫中 王商为丞相河
平四年单于见白虎殿丞相坐未央廷中单于拜谒
朱博为丞相赵元为御史大夫并拜于前殿延登受册
 傅昭仪传哀帝即位王太后诏令傅太后丁姬十日
一至未央宫(孔光传北宫有紫房复道通未央宫傅太后果从复道朝夕至帝所) 孝平
后传便时上林延寿门入未央宫前殿群臣就位行礼
 后纪顺帝永和二年十月庚子幸未央宫会三辅郡
守都尉及官属劳赐作乐 西京杂记汉高帝七
卷一百五十五 第 16b 页 WYG0947-0085b.png
年萧相国营未央宫因龙首山制前殿建北阙未
央宫周回二十二里九十五步五尺街道周回七
十里台殿四十三其三十二在外其十一在后宫
池十三山六池一山一亦在后宫门闼凡九十五
 黄图未央宫周回二十八里前殿东西五十丈深十
五丈高三十五丈(一云三丈五尺)前殿曰路寝见群臣诸侯处
也营未央宫因龙首山以制前殿(潘岳关中记曰未央官殿皆疏龙首山上)
卷一百五十五 第 17a 页 WYG0947-0085c.png
(作之)山长六十里秦时有黑龙从南山出饮渭水其行道
因成土山西京赋所谓疏龙首以抗殿是也至孝武以
木兰为棼橑文杏为梁柱金铺玉户华榱璧珰彫楹玉
磶重轩镂槛青琐丹墀(汉官典职曰丹漆地称丹墀)左墄右平有宣
室麒麟金华承明武台钩弋等殿又有殿阁三十有二
寿成万岁广明椒房清凉永延玉堂寿安平就宣德东
明飞羽凤皇通光曲台白虎等殿增城昭阳延平合欢
回东宣明长年温室昆德承明等殿玉台增盘阁麒麟
天禄阁金马青琐门画堂甲观非常室按旧图云王莽
卷一百五十五 第 17b 页 WYG0947-0085d.png
改未央宫曰寿成室前殿曰王路堂渐台织室凌室(见惠)
(纪)皆在未央宫中注一本宣室温室清凉在未央殿北
宣明广明在未央殿东昆德玉堂在未央殿西其中又
有麒麟金华承明殿石渠天禄麒麟阁金马青琐门元
武苍龙二阙画堂朱省堂甲观非常室(又宣室阁见甘露四年钩盾中)
(见建始三年) 水经注渭水径长安城北又东合昆明故渠
故渠东径未央宫北萧何斩龙首山而营之山长六十
卷一百五十五 第 18a 页 WYG0947-0086a.png
馀里头于渭尾达樊川头高二十丈尾渐下高五六丈
土色赤而坚北有元武阙即北阙也东有苍龙阙阙内
有阊阖止车诸门未央殿东有宣室玉堂麒麟含章白
虎凤凰朱雀鹓鸾昭阳诸殿天禄石渠麒麟三阁未央
宫北即桂宫也周十馀里内有明光殿走狗台柏梁台
旧乘复道用相径通故渠出二宫之间谓之明渠明渠
又东历武库北旧樗里子葬于此汉长乐宫在其东未
央宫在其西武库直其墓明渠又东径汉长乐宫北本
秦之长乐宫也周二十里殿前列铜人殿西有长信长
卷一百五十五 第 18b 页 WYG0947-0086b.png
秋永寿永昌诸殿 诗正义未央者前限未到之辞故
汉有未央宫古诗有乐未央 史记正义括地志云未
央宫在雍州长安县西北十里长安故城中(元和志同十四里)
 史大事记高九年未央宫成置酒前殿太上皇辇上
(僝工于八年讫事于九年) 说文序孝平时召爰礼等百馀人令
说文字未央廷中(夏侯胜传宣帝初议庙乐群臣大议廷中)
阙门观也刘熙释名云阙在门两旁中央阙然为道也
卷一百五十五 第 19a 页 WYG0947-0086c.png
门阙天子号令赏罚所从出也
 东阙 长安志汉书曰高祖七年萧何立文帝七年
 六月未央宫东阙罘罳灾师古曰罘罳为连阙曲阁
 也以覆重刻垣墉之处其形罘罳然一曰屏也(罘音浮)
 北阙 长安志汉书颜师古曰未央殿虽南向而上
 书奏事谒见之徒诣北阙公车司马亦在北焉是则
 以北阙为正门而又有东门东阙至于西南两面无
 门阙矣盖萧何立宫以厌胜之术
关中记曰未央宫东有苍龙阙北有元武阙所谓北阙
卷一百五十五 第 19b 页 WYG0947-0086d.png
也阙中有阊阖门止车门庙记曰未央宫有白虎阙属
车阙 西都赋其宫室也体象天地经纬阴阳据坤灵
之正位仿太紫之圆方(注七略曰明堂之制内有太室象紫微南出明堂象太微)
中天之华阙丰冠山之朱堂因瑰材而究奇抗应龙之
虹梁彫玉填以居楹裁金璧以饰珰(上林赋曰华榱璧珰)左墄右
平重轩三阶闺房周通门闼洞开列钟簴于中庭立金
人于端闱徇以离宫别寝承以崇台閒馆焕若列宿紫
卷一百五十五 第 20a 页 WYG0947-0087a.png
微是环清凉宣温神仙长年金华玉堂白虎麒麟区宇
若兹不可殚论增盘崔嵬登降炤烂殊形诡制每各异
观 西京赋览秦制跨周法正紫微于未央(注辛氏三秦记曰未)
(央宫一名紫微宫)表峣阙于阊阖 注阊阖紫微宫门名(三秦记未央官有尧阁阊阖)
龙首以抗殿状巍峨以岌嶪亘雄虹之长梁结棼橑以
相接饰华榱与璧珰流景曜之韡晔雕楹玉磶绣栭云
楣三阶重轩镂槛文㮰右平左墄青琐丹墀重门袭固
奸宄是防仰福帝居阳耀阴藏洪钟万钧猛虡趪趪朝
堂承东温调延北西有玉台联以昆德长年神仙宣室
卷一百五十五 第 20b 页 WYG0947-0087b.png
玉堂麒麟朱鸟龙兴含章众星环极赫戏煇煌正殿路
寝用朝群辟大夏耽耽九户开辟(注九室室有一户)高门有闶
列坐金狄(三辅故事大夏殿始皇造铜人十枚在殿前) 东京赋高祖因秦
宫室作洛之制我则未暇西匠营宫目玩阿房损之又
损然尚过于周堂观者狭而谓之陋帝已讥其泰
而不康 晋义熙十三年刘𥙿克关中九月大会
文武于未央殿石虎建武十一年城长安未央
卷一百五十五 第 21a 页 WYG0947-0087c.png


汉栎阳宫

纪高帝二年十一月还归都栎阳(地理志左冯翊栎阳秦献公自雍徙)
月还栎阳壬午立太子令诸侯子在关中者皆集栎阳
为卫(萧何传守阙中侍太子治栎阳)六年三月上归栎阳五日一朝太
公五月丙午诏曰子有天下尊归于父尊太公曰太上
皇七年二月至长安萧何治未央宫自栎阳徙都长安
 唐卢怀慎传高祖受命五日一朝太公于栎阳宫
卷一百五十五 第 21b 页 WYG0947-0087d.png
汉沛宫

高纪十二年冬十月上破黥布军于会缶(注蕲县乡名)还过
沛留置酒沛宫悉召故人父老子弟佐酒发沛中儿得
百二十人教之歌酒酣上击筑自歌起舞忼慨伤怀泣
数行下谓沛父兄曰游子悲故乡吾虽都关中百岁之
后吾魂魄犹思沛其以沛为朕汤沭邑复其民世世无
有所与沛父老诸母故人日乐饮极欢道旧故为笑乐
十馀日乃去沛中空县皆之邑西献上留止张饮三日
卷一百五十五 第 22a 页 WYG0947-0088a.png
并复丰比沛 礼乐志孝惠时以沛宫为原庙令歌儿
习吹相和以百二十人为员哀帝时孔光定鼓员十二
人 光武纪幸沛祠高原庙 肃宗纪章和元年幸梁
遣使祠沛高原庙丰枌榆社(与太宗幸武功故宫光武置酒南阳旧宅相类)
盖延传建武二年延定沛修高祖庙置啬夫祝宰乐人
 括地志沛宫故地在徐州沛县东南二十里一步
史记正义十三州志云汉兴四年改泗水为沛郡理相
城故以沛为小沛括地志云泗水亭在徐州沛县东一
百步有高祖庙 周庾信作置酒沛宫赞 柳宗元汉
卷一百五十五 第 22b 页 WYG0947-0088b.png
原庙铭曰原庙沛宫之旧也祀蚩尤于是庭而赤精降
导灵命于是邦而群雄至登布衣于万乘而子孙得以
缵其绪化环堵为四海而黎元得以安其业基岱岳之
高源洪河之长蓄灵拥休此焉发迹(或云班固为碑宗元为铭)

汉黄山宫

地理志右扶风槐里有黄山宫孝惠二年起(在涝水入渭之下渭)
(在宫南) 黄图黄山宫在兴平县西三十里(元和志云西南)武帝
卷一百五十五 第 23a 页 WYG0947-0088c.png
微行西至黄山宫即此(见东方朔传) 元后传太后秋历东
馆望昆明集黄山宫(注在槐里)冬飨饫飞羽(殿在未央宫中羽或作雨)
猎上兰(观在上林中)登长平馆临泾水而览焉 水经渭水
东北径黄山宫南 西京赋上林禁苑绕黄山而款牛


汉甘泉宫 竹宫 前殿 紫殿 云阳宫


林光宫 明庭宫

纪文帝三年五月十年冬幸甘泉(注师古曰甘泉在云阳本秦林光宫)
帝元鼎四年六月得宝鼎(以礼祠迎至甘泉藏帝庭合明应)五年十一
卷一百五十五 第 23b 页 WYG0947-0088d.png
月辛巳朔旦冬至立泰畤于甘泉天子亲郊见朝日夕
(汉仪注郊泰畤皇帝平旦出竹宫东向揖日其夕西向揖月不用春秋也晋礼仪志同)黄图甘泉祠宫 
(以竹为宫天子居中汉旧仪竹宫去坛三里)天汉四年正月朝诸侯王于甘
泉宫太始三年三月行幸甘泉宫飨外国客后元二年
正月朝诸侯王于甘泉宫宣帝元康四年三月神爵集
甘泉泰畤殿中甘露三年正月黄龙元年正月行幸甘
泉匈奴呼韩邪单于稽侯㹪来朝(匈奴传甘露三年正月朝天子于甘泉宫)
卷一百五十五 第 24a 页 WYG0947-0089a.png
元帝初元三年六月诏罢甘泉宫卫令就农成帝永始
四年正月幸甘泉郊泰畤神光降集紫殿 郊祀志(兼纪)
(年月)建元三年武帝因齐人少翁(拜为文成将军)言作甘泉宫中
为台室画天地太乙诸鬼神而置祭具以致天神元鼎
四年夏六月得鼎(汾阴得宝鼎藏于甘泉宫群臣皆上寿贺)公孙卿曰黄帝
接万灵明庭明庭者甘泉也五年冬十月幸甘泉具泰
一祠六年冬公孙卿言见仙人迹缑氏城天子幸缑氏
元封二年春公孙卿言见神人东莱山天子幸缑氏遂
至东莱无所见见大人迹云公孙卿曰仙人可见上往
卷一百五十五 第 24b 页 WYG0947-0089b.png
常遽以故不见今陛下为馆如缑氏城置脯枣神人宜
可致且仙人好楼居于是上令长安作飞廉桂馆甘泉
作益寿延寿二馆使卿持节设具而候神人乃作通天
台置祠具其下于是甘泉更置前殿始广诸宫室(选注因秦)
(林光宫增通天迎风储胥露寒)夏六月有芝生甘泉殿房中(史记云防内中)
子为塞河兴通天若有光云(汉旧仪九茎金色绿叶朱实夜有光)乃下诏
甘泉房中生芝九茎赦天下太初元年春受计甘泉公
卷一百五十五 第 25a 页 WYG0947-0089c.png
孙卿曰黄帝就青灵台十二日烧黄帝乃治明庭明庭
者甘泉也方士多言古帝王有都甘泉者其后天子又
朝诸侯甘泉甘泉作诸侯邸宣帝神爵元年正月幸甘
泉郊见泰畤数有美祥修武帝故事盛车服齐祠之礼
颇作诗歌甘露三年正月上郊泰畤因朝单于于甘泉
宫黄龙元年正月复幸甘泉郊泰畤又朝单于于甘泉
宫元帝即位遵旧仪间岁正月一幸甘泉郊泰畤成帝
建始元年十二月徙甘泉泰畤于长安南北郊永始元
年三月复甘泉祠 礼乐志武帝祠大一于甘泉就乾
卷一百五十五 第 25b 页 WYG0947-0089d.png
位也(师古曰言在京师之西北)正月上辛用事甘泉圜丘昏祠至明
夜有神光集祠坛天子自竹宫望拜(韦昭曰以竹为宫天子居中师古曰)
(汉旧仪云竹宫去坛三里) 列传金日磾母诏图画于甘泉宫(又图画李)
(夫人于甘泉宫) 上幸林光宫注师古曰林光宫秦二世所造
(郊祀志注秦离宫名)汉又于其旁起甘泉宫(括地志秦之林光宫汉之甘泉在雍州云)
(阳西北八十里) 刘德数言事召见甘泉宫武帝谓之千里驹
 翟方进为司直从上甘泉行驰道中既至甘泉宫会
卷一百五十五 第 26a 页 WYG0947-0090a.png
殿中 扬雄孝成帝时方郊祀丼泉泰畤汾阴后土以
求继嗣雄从上丼泉还奏赋以讽(文选注汉书曰永始四年正月行幸丼泉)
(七略曰丼泉赋永始三年正月待诏臣雄上汉书无幸丼泉之文疑七略误)其辞曰惟汉十
世将郊上玄定泰畤云云往往离宫般以相烛兮封峦石
关迤靡虖延属大夏云谲波诡嶊嶉而成观翠玉树之
青葱兮璧马犀之瞵㻞金人仡仡其承钟虡兮嵌岩岩
其龙鳞配帝居之县圃兮象泰壹之威神洪台崛其独
出兮㨖北极之嶟嶟列宿乃施于上荣兮日月才经于
柍桭历倒景而绝飞梁兮浮蔑蠓而撇天左欃枪而右
卷一百五十五 第 26b 页 WYG0947-0090b.png
玄冥兮前熛阙而后应门(熛赤色)览樛流于高光兮(服虔曰高)
(光宫名)溶方皇于西清(西箱)前殿崔巍兮和氏珑玲炕浮柱
之飞榱兮神莫莫而扶倾乘云阁而上下兮纷蒙笼以
棍成曳红采之流离兮飏翠气之宛延排玉户而飏金
铺般倕弃其剞劂兮王茧投其钩绳珍台閒馆琁题玉
英蜎蜎蠖濩之中齐虖阳灵之宫集虖礼神之囿登乎
颂祗之堂度三峦兮偈棠梨增宫㠁差骈嵯峨兮云云甘
卷一百五十五 第 27a 页 WYG0947-0090c.png
泉本秦离宫既奢泰武帝复增通天高光迎风宫外近
则洪厓旁皇储胥弩阹远则石关封峦鳷鹊露寒棠梨
师得游观屈奇瑰伟(师古曰棠梨官在甘泉苑垣外师得宫在栎阳界其馀皆甘泉苑垣)
(内之宫观也)其为已久非成帝所造欲谏则非时欲默不能
已故遂推而隆之乃上比于帝室紫宫若曰非人力所
为傥鬼神可也又是时赵昭仪方大幸每上甘泉常法
从 王褒甘泉颂甘泉山天下显敞之处也(文选注甘泉山名下)
(有甘泉水因以名之)前接大荆后临北极左抚仁乡右望素域其
宫室也镂螭龙而造牖采云气以为楣神星罗于题鄂
卷一百五十五 第 27b 页 WYG0947-0090d.png
虹蜺往往而绕榱想圣主之优游时娱神而款纵坐凤
皇之堂听和鸾之弄临麒麟之域验符瑞之贡咏中和
之歌读太平之颂(本传元帝为太子喜褒所为洞箫及甘泉颂)西京赋注引王褒甘泉颂 
(曰编玳瑁之文㮰魏都赋注引王褒甘泉赋) 刘歆赋回天门而凤举蹑黄
帝之明庭 续志大驾公卿奉引大将军骖乘属车八
十一乘备千乘万骑西都行祠天郊甘泉备之官有其
注名曰甘泉卤簿(服虔曰大驾八十一乘作三行尚书御史乘之最后一乘插豹尾以前皆)
卷一百五十五 第 28a 页 WYG0947-0091a.png
 为省中(东方朔别传武帝幸甘泉长平阪朔在属车中) 黄图甘泉宫一曰
云阳宫史记始皇二十七年作甘泉宫及前殿筑
甬道自咸阳属之(又三十二年为直道道九原通甘泉) 关辅记
甘泉宫一曰云阳宫一曰林光宫本秦造在今池阳
县西甘泉山宫以山为名周匝十馀里汉武建元中增
广之周十九里去长安三百里望见长安城黄帝以来
员丘祭天处开山图云阳先王之墟也武帝造赤阙于
南以象方色于甘泉宫更置前殿始广造宫室有芝生
甘泉殿边房中汉旧仪九茎金色绿叶朱实夜有光乃
卷一百五十五 第 28b 页 WYG0947-0091b.png
作芝房歌又起紫殿彫文刻镂黼黻以玉饰之甘泉有
高光宫又有林光宫(黄图又云林光宫纵广各五里在云阳县界)有长定宫
竹宫通天台通灵台武帝作迎风馆(元封二年)后加露寒储
胥二馆皆在甘泉中西厢起彷徨观筑甘泉苑建元中
作石关封峦鳷鹊观于苑垣内宫南有昆明池苑南有
棠梨宫 西都赋冠以九嵏陪以甘泉乃有灵宫起乎
其中秦汉之所极观渊云之所颂叹注汉宫阙疏曰甘
卷一百五十五 第 29a 页 WYG0947-0091c.png
泉林光宫秦二世造 西京赋覛往昔之遗馆获林光
于秦馀(臣赞曰林光秦离宫名)处甘泉之爽垲乃隆崇而弘敷既
新作于迎风增露寒与储胥(李善注元封二年增)托乔基于山冈
直墆霓以高居(文景常幸甘泉不言有宫恐是林光如故武帝后方增创一宫耳) 元
和郡县志甘泉宫武帝以五月避暑于此八月乃还(汉传)
(征和二年夏上辟暑甘泉宫) 洞冥记武帝起超仙之台于明庭宫
北明庭者甘泉别名思赵倢伃起通灵台于甘泉宫
汉甘泉宫记(唐仲友)汉有区夏作都长安封畿之内宫馆
环列盖数十百所天子以时讲事銮舆行幸各有攸处
卷一百五十五 第 29b 页 WYG0947-0091d.png
而文物之盛莫如甘泉盖自孝文迄于元成尝于此整
军经武祀神考政行庆赏朝会之礼非止为清暑也其
珍台閒馆增饰崇丽极屈奇伟之观亦非它宫比当时
鸿儒硕生若相如枚皋王褒扬雄之俦从属车之清尘
预观盛典类能持简操笔扬厉伟迹故赞功论德则有
子渊之颂主文谲谏则有子云之赋辞意既盛美矣独
未闻登载本末勒诸金石非阙文欤谨追述而记之曰
卷一百五十五 第 30a 页 WYG0947-0092a.png
琁穹垂象躔次彪列营室之东离官辨位王良之南阁
道循轨王者宪天御极肇建宸居必有增宫别馆以备
临幸夫岂事奢泰以侈游观哉盖将隆上都规亿载非
壮丽亡以重威不轨物何以示训是以夏都冀方启有
钧台之飨周宅镐京康有酆宫之朝考室之制其来尚
矣粤兹灵宫奠居乾维昔帝鸿氏于此接万灵祭上帝
是谓明庭天尝假力于秦以营宫室是谓林光汉曰甘
泉盖因山以更命之也爰自孝文实始巡幸命将抚师
克固吾圉稽古礼文我则未暇洎我孝武重熙累洽乃
卷一百五十五 第 30b 页 WYG0947-0092b.png
诏共工缮治增益元朔之初则作台室以画鬼神元鼎
之间则立泰畤以展郊拜延寿通天前殿诸侯王邸又
创于元封太初之际故其缭墙之内宫馆相望近则洪
厓旁皇储胥弩阹远则石关封峦鳷鹊露寒高光迎风
起于中棠梨师得接于外光明神丽迤靡连属紫宫
元圃之居不是过也始元朔迄于后元法驾清跸相继
戾止蒐讲坠典靡不在焉受计者一郊泰畤者三朝诸
卷一百五十五 第 31a 页 WYG0947-0092c.png
侯王者再外国之客飨于是汾阴之鼎藏于是祠神君
赐宗室东封北巡发轫弭节周旋于兹号令文章焕焉
可述矣孝宣中兴复修故事盖尝即此四拜泰一再朝
呼韩功烈茂盛增光祖宗降及元成犹遵遗业执圭币
以事上帝凡九至焉兹礼乐之所自出德业之所由著
岂与长杨五柞为校猎之地萯阳宣曲置更衣之所穷
奢极欲以快心目者同日道哉武宣之世上天降鉴眷
顾与宅灵芝产斋房黄云覆宝鼎路弓获鹿于中山美
光兆祥于泰畤神爵五采万数翔集神光并见烛曜斋
卷一百五十五 第 31b 页 WYG0947-0092d.png
宫滋至之休著于兹宫者史不绝书矣成帝之初丞相
御史议罢泰畤则天出警戒风毁作宫暨帝复行荐飨
则仍有神光降集紫殿得非斯宫之作克厌帝心哉虽
然虒祈筑而谤兴灵台作而民附宫室之建祸福之阶
也则夫垂衣拱手蜎蜎蠖濩之中可不思乎是故饬躬
斋精必念夫逆釐三神负扆听断必念夫施泽四海四
夷君长俯伏渭桥必思夫威德之所加冠裳玉帛群后
卷一百五十五 第 32a 页 WYG0947-0093a.png
咸在必思夫恩礼之所浃神祗降嘏则抑畏自度天戒
垂示则恐惧修省夫然故事无过举方外蒙福宫室之
奉可安享也苟不思政事而乐逸游不修典礼而怀宴
安则厥鉴不远在秦皇之世居是宫者甚可畏哉若乃
玉树马犀金人钟虡之属子云已能赋之至于日磾之
母图于宫中昭仪之宠丽于法从卫尉之罢置郊畤之
因革皆不系于作宫之旨班史具在兹不复书 程大
昌曰古以甘泉名宫者三秦甘泉在渭南汉甘泉在云
阳磨石岭上隋甘泉在鄠县长安志曰磨石岭有甘泉
卷一百五十五 第 32b 页 WYG0947-0093b.png
十道志曰甘泉出石鼓西原汉宫在山上即秦林光宫
旁取石鼓甘泉以名隋宫在鄠县西南二十里对甘泉
(鄠即夏之扈古有甘亭唐有甘泉乡)惟秦之甘泉史尝明言在渭之南
而无言在渭南何地者始皇纪迎太后于雍入咸阳复
居甘泉宫(括地志秦甘泉官去长安三百里望见长安)徐广曰表云咸阳南
宫秦时咸阳跨渭南北则此宫在渭南又曰章台上林
皆在渭南自极庙道通郦山作甘泉前殿筑甬道自咸
卷一百五十五 第 33a 页 WYG0947-0093c.png
阳属之则甘泉前后必近上林即鄠县也安知隋宫不
袭秦旧邪秦之林光至汉犹存元封二年始即磨盘岭
山秦宫之侧为宫是为汉甘泉孟康曰甘泉一名林光
师古曰汉于林光旁起宫非一名也文景皆幸甘泉不
曰有宫当是秦林光尚可用也战国策范睢说秦王曰
北有甘泉谷(史记秦地北有甘泉谷口之固)即云阳县甘泉山也武帝
虽别创一宫而林光如故帝非特备游观信方士明庭
之语求自通于仙故增之又增如泰畤仙掌露盘泰壹
诸画象尽在其上此山距长安巳三百里而望见长安
卷一百五十五 第 33b 页 WYG0947-0093d.png
城堞上有通天台云雨悉在台下宫殿台观略与建章
比而百官皆有邸舍帝以五月避暑八月乃归元和志
曰登山必自车箱阪阪在云阳西北三十八里萦纡才
通单轨上阪即平原宏敞楼观相属黄图与史不合如
思子宫在湖之渭南也万岁宫在汾阴河东也而图皆
以宫隶甘泉甘泉自在渭北非误邪 北史后周
有云阳宫 唐志京兆府鄠县东南三十里有隋
卷一百五十五 第 34a 页 WYG0947-0094a.png
太平宫西南二十二里有隋甘泉宫云阳有甘泉
山 通鉴唐太宗贞观二十年八月铁勒十一姓入贡
壬申上幸汉故甘泉宫

汉高光宫

见上

汉长杨宫 五柞宫

地理志扶风盩厔县有长杨宫有射熊馆秦昭王起
纪武帝后元二年二月行幸盩厔五柞宫注有五柞木
因以名宫 武帝往来长杨五柞宫注师古曰二宫并
卷一百五十五 第 34b 页 WYG0947-0094b.png
在盩厔皆以树名之(宣纪) 元帝永光五年冬幸长杨宫
射熊馆布车骑大猎 成帝元延二年冬幸长杨官从
胡客大校猎宿萯阳宫赐从官 列传东方朔武帝微
行丞相御史使右辅都尉徼循长杨以东后乃私置更
衣从宣曲以南十二所投宿诸宫长杨五柞倍阳宣曲
尤幸朔进谏云云 司马相如尝从武帝至长杨猎天子
好自击熊豕驰逐壄兽因上疏谏 扬雄上长杨赋曰
卷一百五十五 第 35a 页 WYG0947-0094c.png
振师五柞习马长杨 张放从上微行出游北至甘泉
南至长杨五柞 黄图长杨宫在盩厔县东南三十里
(元和志三十三里)本秦旧宫汉修饰之以备行幸宫中有垂杨
荫数亩因以为名门曰射熊秦汉游猎之所长杨榭在
长杨宫秋令校猎其下命武士搏射禽兽天子登此以
观焉(台上有木曰榭)五柞宫汉之离宫也(元和志云秦五柞宫)在盩厔(元和)
(志在县东南三十八里)宫中有五柞树因以名中有青梧观(执金吾广)
(意待诏五柞官) 水经注渭水北流长杨宫西 西都赋历长
杨之榭 西京赋集乎长杨之宫相羊乎五柞之馆上
卷一百五十五 第 35b 页 WYG0947-0094d.png
林禁苑掩长杨而联五柞(注长杨五柞皆宫中五柞亦馆名有五株柞树) 潘
岳西征赋清暑之馆五柞之宫交渠引漕激湍生风乃
有昆明池乎其中

汉棫阳宫

文纪后二年夏行幸雍棫阳宫注秦昭王所作也 地
理志右扶风雍县棫阳宫秦昭王起 郊祀志武帝征
和四年修封泰山是岁雍县无云如雷者三或如虹气
卷一百五十五 第 36a 页 WYG0947-0095a.png
苍黄若飞鸟集棫杨官南有司以为美祥 苏武传长
(武兄嘉)为奉车从至雍棫阳宫 黄图棫阳宫在今岐
州扶风县东北 文选注东观汉记曰济阳有武帝行
过宫

汉回中宫

匈奴传孝文十四年骑兵入烧回中宫候骑至雍甘泉
注师古曰回中在安定(原州)其中有宫(应劭注同) 黄图秦始
皇二十九年巡陇西过回中文帝十四年匈奴入萧关
烧回中宫元封四年冬十月幸雍通回中道(注见下首山宫)
卷一百五十五 第 36b 页 WYG0947-0095b.png
北出萧关(天汉二年春行幸东海还幸回中)又有三良宫相近 括地
志秦回中宫在岐州雍县西四十里 一云三十里(元和志谓宫为秦官)
(在凤翔天兴县西黄图曰官在汧)
 玉海卷一百五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