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百四十
卷一百四十 第 1a 页 WYG0946-0683a.png

卷一百四十
钦定四库全书
 玉海卷一百四十
            宋 王应麟 撰
 兵制
兵法

 刑法志凡兵所以存亡继绝救乱除害也

神农兵法

汉艺文志兵阴阳家太乙兵法一篇天一兵法三十五
篇神农兵法一篇 晁错传神农之教曰石城汤池亡
卷一百四十 第 1b 页 WYG0946-0683b.png
粟弗能守

黄帝李法

汉胡建传建为军正丞时监军御史穿北军垒垣以为
贾区建斩之上奏曰黄帝李法曰壁垒已定穿窬不繇
路是谓奸人奸人者杀注苏林曰狱官名也颜师古曰
李者法官之号总主征伐刑狱之事故称其书为李法
 天文志左角李右角将注师古曰李者法官之
卷一百四十 第 2a 页 WYG0946-0684a.png
号总主征伐刑狱故称其书为李法 艺文志兵阴
阳家黄帝十六篇图三卷风后十三篇图二卷黄
帝臣依托也 管子后土为李(冬李也) 说苑黄帝
理法

黄帝兵法 兵历

汉艺文志兵阴阳家黄帝十六篇图三卷风后十三篇
图二卷 太平御览引黄帝元女兵法曰禹问于风后
曰吾闻黄帝有屈胜之图六甲阴阳之道对曰藏会稽
之山禹开视之中有天下经十二卷禹得中四卷 武
卷一百四十 第 2b 页 WYG0946-0684b.png
经总要太乙者天帝之神也其星在天之南总十六神
知风雨水旱金革凶馑阴阳二局存诸袐式星文之次
舍分野之灾祥贵乎先知逆为之备用军行师主客胜
负盖天人之际相参焉

黄帝握奇文 风后握机

书目风后握机一卷风后黄帝臣也晋马隆略序卷首
言图有三其一三百六十字其一二百八十字吕望所
卷一百四十 第 3a 页 WYG0946-0684c.png
增其一行间有公孙弘等语或云武帝令霍光等习之
于平乐馆以辅少主备天下之不虞今本载所增字亦
有公孙弘语 薛氏诠定云握奇经别有续图记金革
旗麾进退趋斗之法 李靖问对黄帝兵法世传握奇
文严从依风后大旨图以拟方阵隋志黄帝蚩尤风后
行军秘术二卷后汉张衡注春秋内事曰黄帝师于风
后风后善于伏羲氏之道故推演阴阳之事 武经总
要大挠造甲子推天地之数风后演遁甲究鬼神之奥
 汉高纪祠黄帝祭蚩尤于沛庭注应劭曰蚩尤古
卷一百四十 第 3b 页 WYG0946-0684d.png
天子好五兵瓒曰蚩尤庶人之贪者 管子五行篇
黄帝得蚩尤而明于天道则黄帝六相亦有蚩尤
李筌太白阴经曰风后演握奇图复置虚实二垒力牧
亦创营图抱朴子黄帝精推步则访山稽力牧讲占候
则询风后

黄帝刑德

尉缭子梁惠王问曰黄帝刑德可以百胜有之乎对曰
卷一百四十 第 4a 页 WYG0946-0685a.png
刑以伐之德以守之非所谓天官时日阴阳向背也人
事而已矣 淮南子兵略注刑十二辰德十日也天文
训凡用太阴左前刑右背德击钩陈之冲辰以战必胜
以攻必尅

黄帝兵法诀

唐志黄帝兵法诀一卷 隋志黄帝兵法难要诀一卷
黄帝蚩尤风后行军秘术二卷

黄帝出军诀

文选注黄帝出军诀始立牙之曰吉气未应旗幡指敌
卷一百四十 第 4b 页 WYG0946-0685b.png
或从风雨来金铎之声扬以清鼓鞞之声婉而鸣是谓
堂堂之阵整整之旗此六韬也盖言取天下及军旅之
事 武经七书太公六韬文韬一武韬二龙韬三虎韬
四豹韬五犬韬六 庄子女商曰从说之则以金板六
韬注周书篇名 隋志太公六韬五卷(梁六卷)晁氏志兵
家权谋之书也元丰中以六韬孙子吴子司马法黄石
公三略尉缭子李卫公对问颁行武学令习之号曰七
卷一百四十 第 5a 页 WYG0946-0685c.png
书云按兵法汉成帝尝命任宏分权谋形势阴阳技巧
为四种今乃有卜筮政刑之说在四种之外矣 文选
注引七略曰太公金版玉匮虽近世之文然多善者(又引)
(太公金匮) 太史公序齐世家谬权于幽正义谓六韬三略
阴符七术之属

黄帝太公兵法

见阵法类

周军法 九法

地官县师若将有军旅会同田役之戒则受法于司马
卷一百四十 第 5b 页 WYG0946-0685d.png
以作其众庶及马牛车辇会其军人之卒伍使皆备旗
鼓兵器以帅而至 遂人稽其人民而授之田野简其
兵器注遂之军法追胥起徒役如六乡疏天子六乡六
遂合有十二军而止六军何也盖六乡为正六遂为副
倅至于大国之三乡三遂次国之二乡二遂小国之一
乡一遂莫不皆然但以王家迭用之则常六军尔故止
言六军此乡遂制军之法 夏官诸子若有甲兵之事
卷一百四十 第 6a 页 WYG0946-0686a.png
则授之车甲合其卒伍置其有司以军法治之司马弗
正注军法百人为卒五人为伍 大司马掌建邦国之
九法以佐王平邦国以九伐之法正邦国冯弱犯寡则眚
之贼贤害民则伐之暴内陵外则坛之野荒民散则削
之负固不服则侵之贼杀其亲则正之放弑其君则残
之犯令陵政则杜之外内乱鸟兽行则灭之注诸侯有
违王命则出兵以征伐之所以征之也诸侯之于国如
树木之有根本是以言伐云
卷一百四十 第 6b 页 WYG0946-0686b.png
文王征伐法

(原阙)

武王兵书

周礼注(春官太师)兵书曰大师吹律合音商则战胜军士强
角则军扰多变失士心宫则军和士卒同心徵则将急
数怒军士劳羽则兵弱少威明疏兵书者武王出兵之


太公兵法 太公兵钤法 阴谋

卷一百四十 第 7a 页 WYG0946-0686c.png
隋志太公兵法二卷(梁三卷)又六卷(梁有太公杂兵书六卷)阴谋二
(梁六卷)阴符钤录一卷金匮二卷伏符阴阳谋一卷三
宫兵法一卷周书阴符九卷周吕书一卷 汉艺文志
太公谋八十一篇言七十一篇兵八十五篇 李靖曰
谋所谓阴谋不可以言穷言不可以兵穷兵不可以财
穷此三门也 汉张良传老父出一编书视其书乃太
公兵法 战国策鬼谷得阴符之谋伏而诵之苏秦得
太公阴符之谋(隋志有太公阴谋)
卷一百四十 第 7b 页 WYG0946-0686d.png
吕尚七术

史记正义六韬三略阴符七术之属 鬼谷子有阴符
七术有揣及摩二篇
汉刑法志凡兵所以存亡继绝救乱除害也故伊吕之
将子孙有国与商周并 苏氏曰世之论伊氏太公多
以阴谋奇计归之其说乃与汉陈平魏贾诩无异夫陈
平贾诩之事张子房荀文若之所不为而谓伊尹太公
为之乎 董氏曰墨翟以太公于文王为忤合而孙武
卷一百四十 第 8a 页 WYG0946-0687a.png
谓之用间且以尝焉文武将兵故尚权诈者多并缘自
见吾意六韬所传杂出春秋战国以来兵家汉魏间好
事者始掇为而名之 通典周初太公曰教战之法必
明吏士申三五之令教其操兵起居进止旌旗指麾阵
而方之坐而起之行而止之左而右之列而合之绝而
解之无犯进止之节无失饮食之宜无绝人马之力令
吏士一人学战教成十人十人学战教成百人百人学
战教成千人千人学战教成万人万人学战教成三军
之众大战之法百万之师故能成大功也
卷一百四十 第 8b 页 WYG0946-0687b.png

六韬

汉艺文志儒五十三家八百三十六篇周史六篇注(阙)
不明敌人之政不能加也(未可加兵)不明敌人之情不能约
(未可约誓)不明敌人之将不先军不明敌人之士不先阵
故以众击寡以治击乱以富击贫以能击不能以教卒
练士击驱众白徒故百战百胜也又曰善攻者料众以
攻众(量吾众寡彼众寡然后攻)料食以攻食料备以攻备以众攻众
卷一百四十 第 9a 页 WYG0946-0687c.png
众存不攻(彼众存则我不能亡之也故不攻)以食攻食食存不攻以备
攻备备存不攻释实而攻虚(知其实宜避之)释坚而攻毳释难
而攻易夫国搏不在敦古(在于合今时宜)治世不在善政(在于权宜)
霸王不在曲成(在于全大体也)

伍子胥兵法

汉艺文志兵书伍子胥十篇图一卷 唐志伍子胥兵
法一卷 武经总要伍子胥对阖闾以船军之教(阙)
    文选注引越绝书伍子胥水战兵
卷一百四十 第 9b 页 WYG0946-0687d.png
范蠡兵法

汉艺文志兵权谋范蠡二篇 甘延寿传注张晏引范
蠡兵法飞石重十二斤为机发行三百步 春秋(阙)
    为发石一曰飞石引范蠡兵法作飞(阙)

(引飞石重二十发行三十)东莱吕氏曰越语下(阙)

 词多与管子势篇相出入 韩文曹成王碑王亲教
之搏力勾卒嬴越之法注嬴谓秦也越谓句践伐吴之
兵法也
卷一百四十 第 10a 页 WYG0946-0688a.png

老子兵书

隋志一卷老子曰用兵者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
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仍无敌执无兵祸莫
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又曰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又曰将欲噏之必固张之将欲弱
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魏公子兵法

史记魏公子无忌安釐王三十年公子率五国之兵破
卷一百四十 第 10b 页 WYG0946-0688b.png
秦军于河外走蒙骜遂乘胜逐秦军至函谷关抑秦兵
秦兵不出公子威振天下诸侯之客进兵法公子皆名
之故世俗称魏公子兵法注刘歆七略有魏公子兵法
二十一篇图七卷 汉志兵形埶魏公子二十一篇图
十卷

楚军志

左传宣十二年(见阵法类)
卷一百四十 第 11a 页 WYG0946-0688c.png

荀子六术 五权 三至

荀子尝与临武君论兵于赵孝成王前王曰请问兵要
曰兵要在附民夫仁人之兵百将一心三军同力臣之
于君也下之于上也若子弟之事父兄若手臂之捍头
目而覆胸腹也故兵要在于附民而已齐人隆技击得
一首者赐赎锱金无本赏矣事小敌毳则偷可用也事
大敌坚则涣然离耳是亡国之兵也其去赁市佣而战
之几矣魏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
之弩负矢五十置戈其上冠胄带剑赢三日粮日中而
卷一百四十 第 11b 页 WYG0946-0688d.png
趋百里中试则复其户利其田宅气力数年而衰而未
可夺也改造则不易周也故地虽大其税必寡是危国
之兵也秦人其生民也狭隘其使民也酷烈忸之以庆
赏䲡之以刑罚使民所以要利于上者非斗无由也使
以功赏相长五甲首而隶五家是最为众彊长久之道
然皆干赏蹈利之兵未有安制綦节之理也故齐之技
击不可以遇魏之武卒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
卷一百四十 第 12a 页 WYG0946-0689a.png
秦之锐士不可以当桓文之节制桓文之节制不可以
敌汤武之仁义故招延募选隆势诈尚功利是渐之也
礼义教化是齐之也故兵大齐则制天下小齐则治邻
敌若夫招延选募隆势诈尚功利之兵则胜不胜无常
相为雌雄耳夫是之谓盗兵君子不由也王曰善请问
为将对曰号令欲严以威赏罚欲必以信处舍收藏欲
周以固徙举进退欲安以重欲疾以速窥敌观变欲潜
以深欲伍以参遇敌决战必行吾所明无行吾所疑夫
是之谓六术无欲将而恶废无怠胜而忘败无威内而
卷一百四十 第 12b 页 WYG0946-0689b.png
轻外无见利而不顾其害凡虑事欲熟而用财欲泰夫
是谓五权可杀而不可使处不完可杀而不可使击不
胜可杀而不可使欺百姓夫是之谓三至凡百事之成
也必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故敬胜怠则吉怠胜敬
则灭计胜欲则从欲胜计则凶战如守行如战有功如
幸慎行此六术五权三至而处之以恭敬无旷夫是之
谓天下之将临武君曰善请问王者之军制对曰将死
卷一百四十 第 13a 页 WYG0946-0689c.png
鼓御死辔百吏死职士大夫死行列闻鼓声而进金声
而退顺命为上有功次之不杀老弱不猎田稼服者不
禽格者不赦奔命者不获凡诛非诛百姓也诛其乱百
姓者也百姓有捍其贼者是亦贼也故顺刃者生傃刃
者死奔命者贡有诛而无战不屠城不潜军不留众师
不越时故乱者乐其政不安其上者欲其至也临武君
曰善陈嚣问曰先生议兵常以仁义为本然则又何以
兵为哉孙卿曰仁者爱人故恶人之害之也义者循理
故恶人之乱之也故兵者所以禁暴除害也非争夺也
卷一百四十 第 13b 页 WYG0946-0689d.png

司马穰苴兵法

史记齐威王用兵行威大放穰苴之法而诸侯朝齐威
王使大夫追论古者司马兵法而附穰苴于其中号曰
司马穰苴兵法太史公曰余读司马兵法闳廓深远虽
三代征伐未能竟其义如其文也亦少褒矣若夫穰苴
区区为小国行师何暇及司马兵法之揖让乎世既多
司马兵法以故不论著穰苴之列传焉 隋志司马兵
卷一百四十 第 14a 页 WYG0946-0690a.png
法三卷穰苴撰 穰苴曰将受命之日则忘其家临军
约束则忘其亲授桴鼓之急则忘其身

尉缭子兵书

汉艺文志兵形埶尉缭子三十一篇杂家尉缭二十九
篇六国时(刘向别录云缭为商君学)隋志五卷唐六卷 晁氏志书
论兵主刑法汉志二十九篇今逸五篇首篇称梁惠王
问意者魏人欤其卒章有曰古之善用兵者能杀卒之
半其次杀十三其下杀其十一能杀其半者威加海内
杀十三者力加诸侯杀十一者令行士卒观此则为术
卷一百四十 第 14b 页 WYG0946-0690b.png
可知矣张横渠注尉缭子一卷载蚤年喜谈兵后谒范
文正公爱其材劝其学此少作也

孙子兵法

汉艺文志兵权谋吴孙子兵法八十二篇图九卷 史
记孙武传阖庐曰子之十三篇吾尽观之矣孙膑亦孙
武之后世子孙也与庞涓俱学兵法名显天下世传其
兵法太史公曰世俗称师旅皆道孙子十三篇吴起兵
卷一百四十 第 15a 页 WYG0946-0690c.png
法世多有故弗论正义七录云孙子兵法三卷十三篇
为上卷又有中下二卷 魏武帝注孙子止十三篇始
计至用间杜牧以为武书数十万言魏武削其繁剩笔
其精粹成此书其序略曰吾读兵书战策多矣武所著
深矣 欧阳氏曰孙武尝以书干吴王阖庐用之西破楚
北服齐晋而霸诸侯夫使武自用其书止于强伯及曹
公用之然亦终不能灭吴蜀岂武之术尽于此乎抑用
之不极其能也 唐李筌以魏武所解多误约历代史
依遁甲注成三卷 杜牧以武书大略用仁义使机权
卷一百四十 第 15b 页 WYG0946-0690d.png
曹公所注解十不释一盖借其所得自为新书尔牧因
备注之 陈皞以曹注隐微杜注阔疏重注 纪燮集
孟氏贾林杜休三家所解 宋梅尧臣王晰何氏注
晁氏志吴起言法家机权法制之说唐陆希声类次为
之说料敌治兵论将变动励士凡六篇 苏氏老泉曰
武用兵不能必克与书所言远甚吴起与武一体之人
皆著书言兵世称之曰孙吴然而起之言兵也轻法制
卷一百四十 第 16a 页 WYG0946-0691a.png
草略无所统纪不若武之书词约而义尽然起始用于
鲁破齐及入魏又能制秦入楚楚复伯而武之所为乃
如是书之不足信固矣 樊川序注曰自古以兵著书
到于后世可以教于后生者凡十数家且数万言其孙
武所著十三篇自武死后凡千岁将兵者有成者有败
者勘其事迹皆与武所著书一一相抵当犹印圈模刻
一不差跌武之所论大约用仁义使机权也 东坡苏
氏曰古之言兵者无出于孙子矣利害之相权奇正之
相生战守攻围之法盖以百数虽欲加之而不知所以
卷一百四十 第 16b 页 WYG0946-0691b.png
加之矣然其所短者智有馀而未知其所以用智此岂
非其所大阙欤夫兵无常形而逆为之形胜无常处而
多为之地是以其说屡变而不同纵横委曲期于避害
而就利杂然举之而听用者之自择也是故不难于用
而难于择择之为难者何也锐于西而忘于东见其利
而不见其所穷得其一说而不知其又有一说也此岂
非用智之难欤 苏氏曰尝读周官司马法得军旅
卷一百四十 第 17a 页 WYG0946-0691c.png
什伍之数其后读管夷吾书又得管子所以变周
之制盖王者之兵出于不得已而非以求胜敌也
故其为法要以不可败而已至于桓文非决胜无
以定霸故其法在必胜繁而曲者所以为不可败
也简而直者所以为必胜也周之制万二千五百
人为军万之有二千二千之有五百其数奇而不
齐唯其奇而不齐是以知其所以为繁且曲也今夫
天度三百六十均之十二辰得三十者此其正者也五
日四分之一者此其奇也使天度而无奇则千载之日
卷一百四十 第 17b 页 WYG0946-0691d.png
虽妇人孺子皆可以坐而计唯其奇而不齐是故巧历
有所不能尽也圣人知其然故为之章会统元以尽其
数以极其变司马法曰五人为伍十伍为队万二千五
百人为队二百五十十取三焉而为奇其馀七以为正
四奇四正而八阵生焉夫以万二千五百人而均之八
阵之中宜其有奇而不齐是以多为之曲折以尽其数
以极其变钩联蟠屈各有条理故三代之兴治其兵农
卷一百四十 第 18a 页 WYG0946-0692a.png
军赋皆数十百年而得志于天下自周之亡秦汉阵法
不复三代其后诸葛孔明独识其遗制以为可用以取
天下然相持数岁魏人不敢决战而孔明亦卒无尺寸
之功岂八阵者先王所以为不可败而非以逐利争胜
者邪若夫管仲之制其兵可谓截然而易晓矣三分其
国以为三军五人为轨轨有长十轨为里里有司四里
为连连有长十连为乡乡有乡长五乡一师万人为一
军公将其一高子国子将其二三军三万人如贯绳如
画棋局疏畅洞达虽有智者无所以施其巧故其法令
卷一百四十 第 18b 页 WYG0946-0692b.png
简一而民有馀力以致其死昔者尝读左氏春秋以为
丘明最好兵法盖三代之制至于列国犹有存者以区
区之郑而鱼丽鹅鹳之阵见于其书及至管仲相桓公
南伐楚北伐孤竹九合诸侯威震天下而其军垒阵法
不少概见者何哉盖管仲欲以岁月服天下故变古司
马法而为是简略速胜之兵是以莫得而见其法也其
后吴晋争长于黄池王孙雄教夫差以三万人压晋垒
卷一百四十 第 19a 页 WYG0946-0692c.png
而阵百人为行百行为阵阵皆彻行无有隐蔽援桴而
鼓之勇怯尽应三军皆哗晋师大骇卒以得志由此观
之不简而直不可以决胜深惟后世不达繁简之宜以
取败北而三代什伍之数与管子所以治齐之兵者虽
不可尽用而其近于繁而曲者以之固守近于简而直
者以之决战则庶乎其不可败而有所必胜矣

孙膑兵法

汉志齐孙子八十九篇图四卷 吕氏春秋孙膑贵势
 司马迁传孙子膑脚兵法修列 通典引孙膑曰用
卷一百四十 第 19b 页 WYG0946-0692d.png
骑有十利一曰迎敌始至二曰乘敌虚背三曰追散乱
击四曰迎敌击后使敌奔走五曰遮其粮食绝其军道
六曰败其津关发其桥梁七曰掩其不备卒击其未整
旅八曰攻其懈怠出其不意九曰烧其积聚虚其市里
十曰掠其田野系累其子弟此十者骑战利也夫骑者
能离能合能散能集百里为期千里而赴出入无间故
名离合之兵也
卷一百四十 第 20a 页 WYG0946-0693a.png

吴起兵法

汉志吴起四十八篇 隋志吴起一卷今本三卷六篇
(图国至励士) 通典引吴起教战法短者持矛戟长者持
弓弩强者持旌旗勇者持金鼓弱者给厮养智者为
谋士乡里相比什伍相保一鼓整兵二鼓习阵三鼓趣
食四鼓严办五鼓就行闻鼓声合然后举旗又引魏武
侯问吴起曰兵以何胜曰治为胜不在众乎起曰法令
不明赏罚不信闻鼓不进闻金不止虽有百万之师何
益于用所谓治者居则有礼动则有威进不可当退不
卷一百四十 第 20b 页 WYG0946-0693b.png
可追前却如节左右应麾虽绝成阵虽散成行投之无
所往天下莫当又曰凡敌有不卜而与战不占而避之
疾风大寒早兴冥迁剖冰济水盛夏炎热兴役无间行
驱饥渴务于取远师久无粮士众怨怒妖祥数起上不
能止军资既竭天多阴雨欲掠无所师众不多水地不
利人马疾疫道远日暮士卒劳倦饥未及食解甲而息
将薄吏轻士卒不固三军数惊师徒无助阵而未定舍
卷一百四十 第 21a 页 WYG0946-0693c.png
而未毕行坂涉险半隐半见凡如此者击之勿疑若土
地广大人民富众上爱其下惠施流布赏信刑察发必
得时行阵居列任贤使能师徒之众兵甲之精四邻之
助大国之援凡如此类惮而避之故曰见可而进知难
而退 唐氏曰司马法在六艺兵法如孙吴皆后世变
诈之兵非古之兵书也虽阴阳神农黄帝之号皆托也

管子兵法

李靖问对管子制齐之法云云亦由司马法一师五旅一
旅五卒之义焉其实皆得太公之遗法 管子曰夫为
卷一百四十 第 21b 页 WYG0946-0693d.png
兵之数存乎聚财论工(造军器)制器(兵器)选士政教(军中号令)
(谓便习武艺)遍知天下(谓遍知其地形险易主将工拙士卒勇怯)明于机数此
八者皆须无敌故兵未出境而无敌者八悉备然后能
正天下又曰凡人之所以守战至死而不德其上者(或守)
(或战虽复至死不敢恃之以德于上则有数存马于其间故至于此也)曰大者亲戚坟墓
之所在也(一变)田宅富厚足居也(二变)不然则州党与宗族
足怀乐也(三变)不然则上之教训习俗慈爱之于民也厚
卷一百四十 第 22a 页 WYG0946-0694a.png
无所往得之也(君之恩厚皆在于民无所他往故得民致死四变也)不然则山林
泽谷之利足生也(五变)不然地形险阻易守而难攻也(六变)
不然则罚严而可畏也赏明而足劝也(七变)不然则有深
怨于敌人也(八变)不然则有厚功于上也(功厚则禄多故亦自为战而德)
(于君九变)今恃不信之人而求以利用不守之民而欲以固
将不战之卒而幸以胜此兵之三闇 又曰天时地利
其数多少其要必出于计数故凡攻伐之为道也计必
定于内然后兵出乎境计未定而出兵是则战之自胜
攻之自毁也故明敌人百胜之徵也
卷一百四十 第 22b 页 WYG0946-0694b.png

黄石公三略 黄石公记

后汉臧宫传诏报曰黄石公记柔能制刚弱能制强注
即张良于下邳圯所见老人出一编书者 隋志黄石
公内记敌法一卷三略三卷下邳神人撰成氏注梁有
黄石公记三卷黄石公略注三卷黄石公三奇法一卷
五垒图一卷阴谋行军秘法一卷兵书三卷梁有黄石
公秘经二卷唐志黄石公三略三卷又阴谋乘斗魁刚
卷一百四十 第 23a 页 WYG0946-0694c.png
行军秘一卷成氏三略训三卷张良经一卷张氏七篇
七卷(张良)太平御览引黄石公阴谋秘诀法

黄石公素书

张良传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堕其履圯下顾曰孺子
下取履良因跪进父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
会此凡三往乃出一编书曰读是则为王者师矣旦日
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良常读诵之 史记张子房从
高祖过济北见黄石(所受书)取而宝之至伏日祠焉
书目黄石公素书一卷凡六章(恐依托) 晁氏志黄石公
卷一百四十 第 23b 页 WYG0946-0694d.png
三略经籍志云下邳神人撰世传此即圯上老人以一
编书授张良者

汉军法

高纪天下既定命韩信申军法 艺文志汉兴张良韩
信序次兵法 胡建传为军正丞上奏曰臣闻军法立
武以威众诛恶以禁邪今监御史公穿军垣以求贾利
私买卖以与士市黄帝李法壁垒已定穿窬不繇路是
卷一百四十 第 24a 页 WYG0946-0695a.png
谓奸人奸人者杀臣谨案军法曰正亡属将军将军有
罪已闻二千石以下行法焉丞于用法疑执事不诿上
臣谨以斩制曰司马法曰国容不入军军容不入国何
文吏也三王或誓于军中欲民先诚其虑也或誓于军
门之外欲民先意以待事也或将交刃而誓致民志也
建又何疑焉 朱虚侯章请以军法行酒 绣衣御史
暴胜之持斧逐捕盗贼以军兴汉事诛二千石以下
唐蒙通夜郎用军兴法诛其渠率 赵护为广汉太守
以军法从事
卷一百四十 第 24b 页 WYG0946-0695b.png

汉军礼司马法

艺文志军礼司马法百五十五篇出兵家入礼家 司
马法注司马之职所专者武事也治军用兵皆用法也
据县师之职曰若将有军旅会同田役之戒则受法于
司马以作其众庶说者谓司马主将军故先于司马处
受出军多少及法式得法乃作起众庶此后人之所以
称司马法也汉武帝引司马法曰登车不式刘向引曰
卷一百四十 第 25a 页 WYG0946-0695c.png
赏不踰月周礼注引曰十人之长执钲百人之师执铎
千人之师执鼙万人之主执大鼓杜佑引曰上谋下斗
围其三面开其一面之类皆谓古司马法也然其文不
见今五篇中汉志有百五十篇今存五篇而已 李靖
问对太宗曰人言司马法穰苴所述是否靖曰齐景公
时穰苴善用兵败燕晋之师公尊为司马之官由是子
孙号司马氏至齐威王追论古司马法又法穰苴所学
遂有司马穰苴数十篇今世所传兵家流又分权谋形
势阴阳技巧四种皆出司马法也
卷一百四十 第 25b 页 WYG0946-0695d.png

汉定著二十五家兵法 兵录 兵书四种

艺文志兵家者盖出古司马之职王官之武备也 汉
兴张良韩信序次兵法凡百八十二家删取要用定著
三十五家诸吕用事而盗取之武帝时军正杨仆捃摭
遗逸纪奏兵录犹未能备至于孝成命任宏论次兵书
为四种权谋形势阴阳技巧 高纪命韩信申军法(兵权)
(谋有韩信三篇)李靖问对张良所学六韬三略是也韩信所学
卷一百四十 第 26a 页 WYG0946-0696a.png
穰苴孙武是也然大体不出三门四种而已 秦观曰
此四术者以道用之则为四胜不以道用之则为四败
事同而功异不可不察也昔孙膑伏万弩马陵之下魏
军至而伏发庞涓死焉王恢伏车骑材官三十万于马
邑之旁匈奴觉之而去恢以自杀此则用权谋之异也
马服君救阏与既遣秦间卷甲而趋之二日一夜遂破
秦军曹公追刘先主一日一夜行三百里败于乌林此
则用形势之异也西伯将猎卜之曰获霸王之辅果得
太公望而克商汉武卜诸将贰师最吉因以为将卒降
卷一百四十 第 26b 页 WYG0946-0696b.png
匈奴此则用阴阳之异也申公巫臣教吴以车战吴以
是通上国房琯用车以抗禄山贼投刍而火之王师奔
溃此则用巧之异也岂非以道用之则胜不以道则败
乎虽然所谓道者治心养气而已矣

汉五十三家兵书

艺文志兵权谋十三家兵形埶十一家阴阳十六家兵
技巧十三家凡兵书五十三家七百九十篇图四十三
卷一百四十 第 27a 页 WYG0946-0696c.png

史记魏伐赵赵急请救于齐齐以田忌为将而孙子为
师田忌欲引兵之赵孙子曰夫解杂乱纷纠者不控捲
(解事之杂乱纷纠者当善以手解之不可控捲而击之捲即拳也)救斗者不搏撠(音搏戟谓)
(救斗者当善撝解之无以手助相搏撠则其怒益炽矣搏撠谓以手持戟刺人也)批亢捣虚(批白)
(结反亢苦浪反批者相排批也言敌人相亢拒也捣者击也动也虚者空也谓前人相亢必须批之彼兵空虚)
(则冲击之欲令击梁之虚也)形格埶禁则自为解耳(若批其相亢击捣彼虚则是事)
(形相格而其埶自禁止则彼自为解兵也)今梁赵相攻轻车锐卒必竭于外
老弱罢于内不若引兵疾走大梁据其街路冲其方虚
卷一百四十 第 27b 页 WYG0946-0696d.png
彼必释赵而自救是我一举解赵之围而收弊于魏也
田忌从之云云魏赵攻韩齐救之孙子谓田忌曰彼三晋
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埶而利导
之兵法百里而趣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趣利者军半至
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二
万灶云云

汉兵家图

卷一百四十 第 28a 页 WYG0946-0697a.png
艺文志权谋吴孙子图九卷齐孙子图四卷形势图十
八卷楚兵法四卷孙轸二卷王孙五卷魏公子十卷阴
阳图十卷黄帝三卷风后二卷鵊冶子一卷鬼容区一
卷别成子望军气三卷技巧鲍子兵法图一卷伍子胥
一卷苗子图一卷凡兵书五十三家图四十三卷 郑
氏曰图经也书纬也一经一纬相错而成文图植物也
书动物也一动一植相须而成变化萧何入咸阳先取
秦图书刘氏七略收书不收图惟任宏校兵书四种有
书五十三家有图四十三卷
卷一百四十 第 28b 页 WYG0946-0697b.png

汉兵体三章

晁错传言兵事曰臣闻用兵临战合刃之急者三一曰
得地形二曰卒服习三曰器用利兵法曰丈五之沟渐
车之水山林积石经川丘阜草木所在此步兵之地也
车骑二不当一土山丘陵曼衍相属平原广野此车骑
之地也步兵十不当一平陵相远川谷居间仰高临下
此弓弩之地也短兵百不当一两陈相近平地浅草可
卷一百四十 第 29a 页 WYG0946-0697c.png
前可后此长戟之地剑楯三不当一萑苇竹萧草木蒙
茏支叶茂接此矛鋋之地也长戟二不当一曲道相伏
险阨相薄此剑楯之地也弓弩三不当一(以上得地形)士不
选练卒不服习起居不精动静不集趋利弗及避难不
毕前击后解与金鼓之音相失此不习勤卒之过也百
不当十(以上卒服习)兵不完利与空手同甲不坚密与袒裼同弩不
可以及远与短兵同射不能中与亡矢同中不能入与
亡镞同此将不省兵之过也五不当一(以上言器用利)故兵法
曰器械不利以其卒予敌也卒不可用以其将予敌也
卷一百四十 第 29b 页 WYG0946-0697d.png
将不知兵以其主予敌也君不择将以其国予敌也四
者兵之至要也臣又闻小大异形强弱异势险易异备
夫卑身以事强小国之形也合小以攻大敌国之形也
以蛮夷攻蛮夷中国之形也今匈奴地形技艺与中国
异上下山坂出入溪涧中国之马弗与也险道倾仄且
驰且射中国之骑弗与也风雨罢劳饥渴不困中国之
人弗与也此匈奴之长技也若夫平原易地轻车突骑
卷一百四十 第 30a 页 WYG0946-0698a.png
则匈奴之众易挠也劲弩长戟射疏及远则匈奴之弓
弗能格也坚甲利刃长短相杂游弩往来什伍俱前则
匈奴之兵弗能当也材官驺发矢道同的则匈奴之革
笥木荐弗能支也下马地斗剑戟相接去就相薄则匈
奴之足弗能给也此中国之长技也以此观之匈奴之
长技三中国之长技五陛下又兴数十万之众以诛
数万之匈奴众寡之计以十击一之术也虽然兵凶器
战危事也以大为小以强为弱在俛仰之间耳夫以人
之死争胜跌而不振则悔之无及也帝王之道出于万
卷一百四十 第 30b 页 WYG0946-0698b.png
全今降胡义渠蛮夷之属来归谊者其众数千饮食长
技与匈奴同可赐之坚甲絮衣劲弓利矢(此所谓以蛮夷攻蛮夷)
益以边郡之良骑令明将能知其习俗和睦其心者以
陛下之明约将之即有险阻以此当之平地通道则以
轻车材官制之两军相为表里各用其长技衡加之以
众此万全之术也文帝嘉之赐玺书宠荅曰上书言兵
体三章闻之
卷一百四十 第 31a 页 WYG0946-0698c.png

汉金城方略图

赵充国传元康二年先零与诸羌种豪解仇交质充国
曰宜遣使者行边兵两府白遣义渠安国安国至召先
零诸豪三十馀人斩之诸降羌恐怒劫略小种背畔犯
塞是岁神爵元年春也上问谁可将者充国曰无踰老
臣兵难隃度愿驰至金城图上方略充国至金城以远
斥候为务行必为战备止必坚营壁持重爱士卒先计
从战上赐书以十二月击先零充国度先零必坏欲罢
骑兵屯田以待其敝作奏未上会得进兵玺书遂上屯
卷一百四十 第 31b 页 WYG0946-0698d.png
田奏云又上状条不出兵留田便宜十二事丞相魏相
曰臣愚不习兵事利害后将军数画军册其言常是臣
任其计可用也上报充国曰将军计善其上留屯田及
当罢者人马数

汉匈奴占


汉兵策

(阙)
卷一百四十 第 32a 页 WYG0946-0699a.png

汉诸葛亮将苑 兵要

蜀志诸葛氏集目录三十四篇兵要一篇军令上中下
 中兴书目将苑一卷凡五十篇论为将之道 隋志
诸葛亮兵法五卷 崇文目兵机法五卷 通典诸葛
亮兵法曰山陵之战不仰其高水上之战不逆其
流草上之战不涉其深平地之战不逆其虚此兵
之利也故战斗之利唯气与形也 苏氏曰诸葛亮与
魏角战曰知有所甚爱知有所不足爱可以用兵矣故
夫善将者以其所不足爱者养其所甚爱者士之不能
卷一百四十 第 32b 页 WYG0946-0699b.png
皆锐马之不能皆良器械之不能皆利固也处之而已
矣兵之有上中下也是兵之有三权也孙膑有言曰以
君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
下驷此兵说也非马说也下之不足以与其上也吾既
知之矣吾既弃之矣中之不足以与吾上下之不足以
与吾中吾不既再胜矣乎得之多于弃也吾斯从之矣
彼其上之有三权也三权也者以一而致三者也管仲
卷一百四十 第 33a 页 WYG0946-0699c.png
曰攻坚则瑕者坚攻瑕则坚者瑕呜呼不从其瑕而攻
之天下皆强敌也汉高帝之忧在项籍耳云云子西论亮
为后主写申韩管子六韬曰学者责孔明不以经术辅
导少主乃用六韬管子申韩之书吾谓不然人君不问
拨乱守文要以智略为先后主宽厚仁义衿量有馀而
权略智谋是其所短当时识者咸以为忧六韬述兵权
奇计管子贵轻重慎权衡申子覈名实韩子引绳墨切
事情施之后主正中其病矣药无善恶要以对病为妙
万金良药与疾不相值亦复何补哉
卷一百四十 第 33b 页 WYG0946-0699d.png
 玉海卷一百四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