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百三十九
卷一百三十九 第 1a 页 WYG0946-0658a.png

卷一百三十九
钦定四库全书
 玉海卷一百三十九
            宋 王应麟 撰
 兵制
兵制(四)


宋朝侍卫亲军 三衙

五代于唐六军诸卫之外别为私兵 艺祖诏殿前侍
卫之司各阅所掌兵简其骁勇升为上军复籍郡国骁
勇之卒致之阙下又申严一阶一级之法使截然知分
卷一百三十九 第 1b 页 WYG0946-0658b.png
守所存临试有法劝惩有方民不知兵而安于耒耜兵
卫乎民而习于干戈去其冗滥而不使有伤财之患严
其法制而不使有犯上之忧故能以十五万之众方行
天下 五代史五代军制无足称惟侍卫亲军之号今
犹因之而甚重然原其始起微矣当唐末方镇之兵凡
一军有指挥使一人而合一州之诸军又有马步军都
指挥使一人盖其卒伍之长也自梁以宣武军建国因
卷一百三十九 第 2a 页 WYG0946-0659a.png
其旧制有在京马步军都指挥使(本方镇军校之名)后唐因之
至明宗时始更为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康义诚为之)
当是时天子自有六军诸卫之职六军有统军诸卫有
将军而又以大臣宗室一人判六军诸卫事此朝廷大
将天子国兵之旧制也而侍卫亲军者天子自将之私
兵也推其名号可知矣(后唐秦王从荣以河南尹为大元帅典六军)天子自
为之将则都指挥使乃其卒伍之都长耳然自汉周以
来其职益重汉有侍卫司狱凡朝廷大事皆决侍卫狱
是时史弘肇为都指挥使与宰相枢密使并执国政然
卷一百三十九 第 2b 页 WYG0946-0659b.png
是时方镇各自有兵天子亲军不过京师之兵而已今
方镇名存实亡诸六军诸卫又益以废朝廷无大将之
职而举天下内外之兵皆属侍卫司矣亲军之号始于
明宗其后又有殿前都指挥使亦亲军也皆不见其更
置之始今天下之兵皆分属此两司矣 殿前司始
于周世宗太祖为殿前都虞候初诏募壮士送京
师命太祖择武艺精高者为殿前诸班而置都点
卷一百三十九 第 3a 页 WYG0946-0659c.png
检位都指挥使上太祖由此受禅(后周显德三年十月甲申以太祖皇帝兼)
(殿前都指挥使十二月壬申以张永德为殿前都点检)建隆二年闰三月戊辰慕
容延钊罢自是都点检不除(建隆二年七月庚午高怀德罢殿前副都点检自是)
(亦不除)殿前司与侍卫司马军步军为三衙(唐制有十二卫为南衙汉)
(之南军也六军为北衙汉之北军也末年以大臣总之)其实两司而侍卫司都指
挥使外又分置马步军都指挥使殿前司亦参马步军
总于都指挥使两司三衙合十一员分天下兵而领之
此祖宗制兵之大略也三衙用边臣戚里及军班出身
各一人太宗时侍卫都虞候以上各置十员职位相亚
卷一百三十九 第 3b 页 WYG0946-0659d.png
易于迁改且使军伍素相服习边藩缓急亦得选用(故事)
(择边将有威望者为三衙军政号令则在密院旧制不许接坐宰相坐待漏院管军于帘外倒杖声喏而过与)
 汉周间异矣(朝廷待遇二帅礼继二府而不入品序止于本官为次)政和四年六月诏有司定班序 古 
(者天子必有亲兵实自将之以备不虞强主威汉北军唐神策之类是也)祥符八年六月四日诏宣取兵士 
(见御宝文字乃得交付) 建隆元年正月辛亥酬翼戴之勋殿前
副都点检则高怀德都指挥使则王审琦侍卫马步军
副都指挥使则石守信都虞候则张令铎马军都指挥
卷一百三十九 第 4a 页 WYG0946-0660a.png
使则张光翰步军都指挥使则赵彦徽(后唐明宗时药彦稠迁侍卫步)
 军都虞候(雍熙以来田重进傅潜王超继为都虞候自超罢职无复任者)殿前司都指挥使副都虞候副 
(国初有都点检后不复置) 国朝兵制禁军殿前侍卫司分领之殿
前司领骑兵之额三十七步兵之额二十六侍卫司领
骑兵之额三十五步兵之额八十三御前忠佐军头司
领步骑之额四皇城司领步兵之额二左右骐骥院领
骑兵之额二(两朝志殿前司骑军额三十步军额十有六侍卫司骑军额三十有三步军额五十)
 有六(建隆三年十一月甲子殿前侍卫两司将校毋得冗占直兵限其数著于令乾德四年闰八月乙亥诏)
 诸军不得选军中骁勇自为牙队(景德四年十月丁未枢密院上新置殿前侍卫司将校具员)侍卫
卷一百三十九 第 4b 页 WYG0946-0660b.png
马军都指挥使以节度使充副都指挥使以观察使以
上都虞候以防禦使以上充侍卫步军国初有都指挥
使副使都虞候自后多缺(乾德四年六月杜审琼权知步军事) 神宗史
志殿前侍卫司以节度使为都指挥使而副使都虞候
无定员以刺史以上充备则通治缺则互摄兼统制四
厢军(设吏殿前二十八马司十八步司二十四各分案六)殿前有神武宣武骁骑
上下军宁朔骁胜虎翼左右五军各十指挥并有指挥
卷一百三十九 第 5a 页 WYG0946-0660c.png
使都虞候马军有云骑武骑各十指挥步军有虎翼左
右五军十指挥每军有指挥使一员都虞候副之(范祖禹曰)
(枢密有发兵之权而无握兵之重二帅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彼此相维不得专制所以无兵变也)熙 
(宁中裁定神卫剩员万有千人官制正名归步军司)凡军校迁至军都指挥使又
迁则遥领刺史又迁为厢都指挥使则遥领团练使员
隘则从上落军职为正团练刺史之本任或为他州总
管钤辖 哲宗史志殿前司掌殿前诸卫殿陛出则扈
从乘舆大礼则提点编排整肃禁卫卤簿仪仗掌宿卫
之事侍卫亲军马军步军司掌马军步军诸指挥之名
卷一百三十九 第 5b 页 WYG0946-0660d.png

艺祖平定天下养兵止二十二万而京师十万馀明强
干弱枝之势也如周畿兵如汉中垒

宋朝六军

龙武羽林神武六军掌郊祀朝会仪仗判司官一人以
判金吾街仗将军兼领左右各三军自左右卫以下官
名存而事废太祖太宗朝以处将帅后多以皇族为之
卷一百三十九 第 6a 页 WYG0946-0661a.png
天禧元年令内职兼摄环卫熙宁三年令边将统摄
咸平五年加楚王元佐左羽林上将军旧制六军置统
军无上将军之名盖有司之误祥符八年二月丙寅元
佐天策上将军 治平三年九月诏六军更不除上将


宋朝四厢军

职官志殿前司有捧日天武左右四厢马军司有龙卫
左右厢(端拱初以龙卫左厢都指挥使孔守正习练军旅特置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以宠之)端拱 
(元年十月甲子置四厢都指挥使以范廷召孔守正为之)步军司有神卫左右厢各
卷一百三十九 第 6b 页 WYG0946-0661b.png
有都指挥使每军有都指挥使都虞候每指挥有都副
指挥使每都有军使副兵马使捧日旧曰日骑(旧曰铁骑兴国)
(二年改日骑)雍熙四年改天武旧曰控鹤兴国二年改龙卫
旧曰龙捷兴国二年改神卫旧曰虎捷兴国二年改(长编)
 兴国二年正月庚辰以美名易禁军旧号(国初张光翰虎捷左厢赵彦徽虎捷右厢都指挥使)捧日
四厢管旧城左厢及殿前司马军天武四厢管旧城右
厢及殿前司马军龙卫四厢管新城左厢及马军司马
卷一百三十九 第 7a 页 WYG0946-0661c.png
军神卫四厢管新城右厢及步军司马军谓之上四军
各有左右厢厢各三军(王城之兵以内政寄令立厢部之帅总车骑之军拱严轩陛徼)
 循都城(周之七萃汉之八屯)左右厢起于唐本用李靖兵法诸军各
分左右厢统之自府兵法坏京师变为彍骑谓之禁兵
诸道变为长征谓之镇兵昭宗之末禁旅尽矣朱梁以
方镇建国遂以镇兵之制用之京师京师兵有四厢而
诸军两厢其厢使掌城郭烟火之事而军旅渐有厢军
之名自周世宗于方镇寄招禁军别立营部由是州郡
始有禁军太祖作阶级法专治禁军而天下镇兵通谓
卷一百三十九 第 7b 页 WYG0946-0661d.png
之厢军(张洎谓甲卒战马数十万萃京师) 熙宁三年五月置左右厢
公事所以京朝官分治京城四厢从韩维之请也 绍
兴十三年五月甲子兵部郎钱时敏言今将享庙及郊
当用仗内马步导从之人而龙神卫上四军未及旧额
三分之一诏殿前马军司招填

宋朝捧日奉宸队 绍兴宿卫亲兵

黄帝以师兵为营卫周有虎贲旅贲秦置宫门屯卫汉
卷一百三十九 第 8a 页 WYG0946-0662a.png
置期门羽林后汉五营魏中领军三营晋中卫左右卫
江左镇卫四军宋齐领军掌禁兵梁有五将军扈卫唐
初十二卫后置北门四军梁置六军为亲卫后唐置捧
圣马军严卫步军晋改为护圣奉国周初改龙虎捷显
德置殿前诸班为亲兵取唐殿前射生官之义今有殿
前指挥使内殿直散指挥散都头散祇候金枪班东西
班内员寮直钧容直散直外殿直皆马军又有簇御马
太宗改为御龙直复有骨朵弓箭直皆步军捧日队殿
前诸班也奉宸队殿前诸直也捧日谓君如日左右承
卷一百三十九 第 8b 页 WYG0946-0662b.png
捧之奉宸即唐千牛卫营尝更是名唐朝黄麾为近仗
其后七军仪仗又为禁兵今捧日奉宸二队称亲兵扈
卤簿捧日队每队三十一人奉宸队分左右充禁卫兴
国九年二月御崇政殿改转诸军将校自军都指挥使
以下员僚以上按名籍劳绩升之数日而毕先循谨能
御下者武勇次之咸平三年五月御便殿迁补千三十
一人四年十月己亥朔谓宰臣蒙正曰向于军校超擢
卷一百三十九 第 9a 页 WYG0946-0662c.png
八九人委以方任五年四月谓枢臣周莹曰国朝之制
军员有缺但权领之三岁一迁补乃御便殿按籍次补
祥符四年八月二日诏内外禁军军员补转未均今汾
阴转员宜立久远规制(指挥使以下不别迁补皆自下而升龙卫不入捧日神卫不入)
(天武宁朔如骁胜例二十日谕王钦若朕阅殿前诸班直名籍每班唯及三百人以下宜增置押班二人)
年又诏殿帅曹璨等详定密院详酌十月诏御龙诸直
为一转员僚直拱圣骁云骑骁胜武骑宁朔神骑以上
为一转水军神勇宣武殿司虎翼卫圣步军虎翼奉节
广勇神射以上为一转天禧元年十月诸班直诸军分
卷一百三十九 第 9b 页 WYG0946-0662d.png
三番引验于崇正殿

建隆兵样

建隆二年五月甲戌令殿司及诸州升强壮退老弱初
置剩员以处退兵三年五月帝以六师老壮不等乃蒐
强壮曰兵样其后更为木梃差以尺寸高下之制谓之
等杖诸州设旗给赏募之祥符中重定等杖自五尺八
寸至五尺五寸为五等诸州部送阙下及等者隶次军
卷一百三十九 第 10a 页 WYG0946-0663a.png
嘉祐二年复定等杖自上四军至武肃忠靖皆五尺以
上差以分寸而视其奉钱之数

建隆飞山营

二年二月丙寅幸飞山营阅炮军

乾德骁雄雄武军

乾德三年八月戊戌朔诏郡国选兵之骁勇者部送阙
下九月二日己巳诸道藩郡长吏先奉诏于本城兵士
内选择骁勇者相继到阙太祖御讲武殿亲阅之中选
者万馀人以骑军为骁雄步军为雄武仍命武臣习其
卷一百三十九 第 10b 页 WYG0946-0663b.png
行阵之势教以申严之令二军并隶侍卫亲军 曾巩
曰太祖修教习之法黜老懦之兵举中国之兵才十六
万人平五强国不知兵之少也

开宝归圣归化军 水军

开宝七年十一月泰宁军节度使李从善部浙中及江
南水军凡千三十九人并令黥面籍为王师以归圣归
化为军额
卷一百三十九 第 11a 页 WYG0946-0663c.png

太平兴国易禁军号

太平兴国二年正月庚辰诏改簇御马直曰簇御龙直
铁骑曰日骑龙捷曰龙卫控鹤曰天武虎捷曰神卫骨
䤪子直曰御龙骨䤪子直散手雄威曰雄勇龙骑曰雄
猛以美名易禁军之旧号也雍熙四年五月庚辰改殿
前司日骑曰捧日骁猛为拱辰雄勇为神勇又改上铁
林为殿前司虎翼腰弩为神射步军铁林为虎翼端拱
二年正月改军头引见司为御前忠佐军头引见司有
马步两直(雍熙四年置步直端拱元年置马直熙宁四年十二月壬申诏拨入殿前司) 建
卷一百三十九 第 11b 页 WYG0946-0663d.png
隆二年十一月改左右雄捷骁武军为骁捷左右备
征为云骑左右平远为广捷怀德为怀顺

太平兴国皇城司

在右承天门内北廊本名武德司太平兴国六年十一
月甲辰改今名有皇城使 会要云掌皇城管钥木契
亲从亲事官名籍冰井务隶焉分房四设吏十有九及
命妇朝会须冰干办官本三人(熙宁元年十一月一日以七员为额)掌宫
卷一百三十九 第 12a 页 WYG0946-0664a.png
城出入禁令庆历八年臣僚上言皇城司在内最为烦
剧祖宗任为耳目之寄近年员数倍多并不选擢乞止
差四员选经历有心力沈厚之人嘉祐五年十二月详
定宫殿皇城门关防条贯政和六年十一月诏嘉王楷
提举皇城司 中兴会要提举官一提点二干办五绍
兴元年二月诏行在禁卫所改为皇城司三年正月二
十六日造入殿门圆号千(以黄)入宫门方号八千(以绯)
入皇城门圆号三千(以绯)绍兴十三年八月钱愐除太
尉提举皇城司引见司提点一员干办三员以閤门官
卷一百三十九 第 12b 页 WYG0946-0664b.png
充掌禁卫军入见之事宿趫材于中垒严藻卫于上兰
法钩陈壁垒之文森玉陛干将之卫宫隅七雉实护中
宸饬晨门而共法驾比夕柝以扈宸闱(唐亲卫城门郎重中禁尊皇居)
 张方平曰国初循周制置诸班直属殿前司亲从官
属皇城司其宿卫之法殿外则相间设庐更为防制殿
内则专用亲从为亲兵 亲从亲事官五指挥每岁换
给敕号(政和七年正月十八日置五指挥并班直亲事官增额二千五百馀人)中兴皇城
卷一百三十九 第 13a 页 WYG0946-0664c.png
司亲从绍兴间三千七百三十馀人至嘉泰开禧增至
四千八百三十馀人续又增一千馀人 嘉定二年十
一月二十六日议臣言皇城一司总率亲从严护周匝
参错禁旅权亚殿岩汉以儒生位执戟唐以勋臣子弟
备宿卫今请专以知閤御带兼领

淳化金吾四营

淳化五年八月判左右金吾街仗魏丕以新募千馀人
引对崇政殿太宗亲选得五百七十人其中取身品优
者三人为等分四营营设五都都有员僚节级一如禁
卷一百三十九 第 13b 页 WYG0946-0664d.png
兵之制命田守信知右街事帝以京师浩穰街司循警
用禁军非旧制特命左右街各置千人优以廪给使传
呼备盗至是始分营部令魏丕更召募以充其数 至
道元年八月阎承翰等为金吾都监 祥符七年
六月金吾引驾仗诣文德殿䂍槊堂仍祭飨 绍
兴二年三月二十八日诏街仗司以二百人为额
汉中尉即执金吾执金革禦非常(缇绮执金)环尹之列执金
卷一百三十九 第 14a 页 WYG0946-0665a.png
为贵

咸平保毅军 民兵

咸平四年九月庚寅命使臣往陜西点检籍军系税人
户家出丁一号曰保毅军官给粮赐令分番守城垒遣
御史吴旧与漕臣主其事五年正月己酉旧言凡得六
万八千七百九十五人其缘边军士先选中者升为将
军名保捷(元年初置秦州极边保毅)五月壬寅籍河南民丁为兵

咸平广捷兵

咸平五年正月甲寅置广捷兵五指挥先是帝闻南方
卷一百三十九 第 14b 页 WYG0946-0665b.png
以标枪旁牌为兵器命有司制之帝即位令内侍萧延
皓取广德军教习至是试于便殿悉呈其技颇精练帝
以为可用捕贼守边特立为是军仍选神威等军充其
数六月四日以河东州兵为神锐二十四神虎指挥十
先是命张延禧乘传料简万三千馀人立此军训习六
年六月二十五日壬午以威虎十指挥隶虎翼先是边
兵捍寇虎翼多胜盖用劲弩也时新置威虎皆材勇之
卷一百三十九 第 15a 页 WYG0946-0665c.png
士故以增之

咸平初置振武指挥

咸平五年五月丙辰命使臣分往邠宁环庆泾原仪渭
陇麟延等州于保安保毅军内与逐处官吏选有勇力
者共二十万人各于本州置营升为禁军号曰振武指
挥既而帝曰边防缺兵朝廷须为制置盖不得已也候
边鄙乂宁即可消弭景德元年七月陜西转运司西面
缘边诸州于保毅军内简习成振武军四十指挥帝曰
数年前西贼远围灵州诸路总管遣人乘传飞奏请授
卷一百三十九 第 15b 页 WYG0946-0665d.png
兵者曾无虚日当时以河东兵不可减遂议立此兵尚
虑简阅未精冗食边廪又累遣使选择所存皆少壮拳
勇渐习武艺朕询于知兵及详练边事者皆云自立此
军边声颇振戎人知惧矣二年五月知镇戎军曹玮言
边民应募为弓箭手者请给以閒田蠲其赋从之(至天圣六)
(年弓箭手凡五十四指挥七千九百馀人九月诏并为二指挥皇祐三年二月泾原经略夏安期选弓箭手万)
(三千人分隶东西路上阵图法)三年七月十日令河北治振武军营舍
卷一百三十九 第 16a 页 WYG0946-0666a.png
十一月罢募振武军有愿投者令隶虎翼庆历三年正
月募关中民补振武

祥符初置虎翼军 神卫水军 庆历万胜军

初太祖置神卫水军以习舟师及江淮平不复用祥符
六年七月诏在京诸军内选江淮习水卒于金明池试
战棹立为虎翼军置营于池侧其江浙淮南诸军并令
准此选卒置营(据会要时帝谓近臣曰太祖朝多幸船场制造兵棹盖防水路用兵时神卫诸)
(军立水军以备其用及江淮已定不复振举可于江浙淮南选取习水兵士立成指挥就以此置营故有是诏)
七年五月诏诸州简兵有善水者以补神卫水军 庆
卷一百三十九 第 16b 页 WYG0946-0666b.png
历二年九月壬子置福建广东西澄海军各两指挥十
一月庚辰置登州澄海水军 庆历元年七月壬戌
置万胜军二十指挥立神勇之上康定初元昊反
诏募神捷兵然所募杂市井之人不足备战守既而
易名万胜为二十营至和三年并为十营治平二年
并万胜悉以为神卫 祥符二年五月合龙骑十二
营为六六年十月合龙猛十一营为八 咸平五年
卷一百三十九 第 17a 页 WYG0946-0666c.png
二月壬辰以泾原环庆骑兵之半易河北步兵 绍圣
四年十二月癸卯诏置都大兵籍具京师诸道兵数奏
御别申枢府

康定乡兵 熙宁保甲

古者寓兵于农后世寓农于兵又其后也籍农以为兵
名同而实异建隆四年正月始调关西乡兵赴庆州咸
平四年九月点陜西义兵税户家一丁号保毅五年八
月诏河北忠烈宣勇军选自乡民无人可代者放还农
康定元年十二月乙酉诸路籍乡兵所籍强壮河北二
卷一百三十九 第 17b 页 WYG0946-0666d.png
十九万河东十四万命端明判兵部李淑及贾昌朝王
洙郭稹同详定其制先是吴遵路议复民兵诏籍河东
乡丁下其法于诸路(三月己卯命遵路计置河东粮草实录云详定弓手强壮通制)
命王洙同判兵部修乡兵制度庆历二年二月乙未简
河北强壮劲勇刺手背为义勇三月乙卯又简河东弓
手武勇者为义勇陜西弓手为保捷每岁九月农隙训
阅十月庚戌陜西言刺保捷军凡一百八十五指挥六
卷一百三十九 第 18a 页 WYG0946-0667a.png
年三月程琳请入冬训阅一月而罢嘉祐四年十一月
二十二日大名帅李昭亮请补河北义勇阙数自来年
始河北总十八万九千人河东总七万七千人陜西至
治平初总十五万六千人治平元年十一月十四日乙
亥宰臣韩琦言唐府兵最近古今义勇河北几十五万
河东几八万稍加简练与府兵何异陜西西事时三丁
选一为弓手后刺为保捷事平简放今存无几请刺陜
西义勇自永兴河中凤翔始(三丁选一六丁取二刺手背)诏屯田徐
亿钱公纪职方李师锡往陜西除商虢外凡刺十三万
卷一百三十九 第 18b 页 WYG0946-0667b.png
八千四百六十五人枢副胡宿请且刺缘边军谏官司
马光论不可不从三路乡兵唯义勇最盛(后以运粮戍边)三年
十月二十五日密院言秦陇等十二州民俗尚武可以
备边请如环庆保毅给粮廪熙宁元年五月二十五日
枢使吕公弼请河北每指挥择才勇百人为上等三年
十一月命陜西立教阅赏罚格十二月分七路四年五
月罢提举官吕大忠言弓箭手近屯田义勇近府兵择
卷一百三十九 第 19a 页 WYG0946-0667c.png
用一焉兵屯可省
保甲之制始于熙宁二年十二月九日乙丑司农定制
先行于畿县遂推之五路以遍于天下(十家为保五十家为大保十大)
(保为一都己未立更戌法)畿内置鼓旗则四年九月二十四日之诏
义勇保甲及民兵合七百十八万二千二十人则九年
府界诸路之籍亲阅于元丰三年五路义勇悉改为保
甲元丰四年正月庚戌也御延和殿阅试四月六日也
是岁府界河北河东陜西岁费三十一万三千一百六
十缗而团教赏一百万缗有奇岁遣使提举按阅元丰
卷一百三十九 第 19b 页 WYG0946-0667d.png
后民兵日盛募兵日衰义勇保甲隶密院民兵隶兵部
五年九月辛丑也保甲五日一阅遣使遍教二路留神
按阅艺精者厚赏八年诏依义勇法岁赴县教阅一月
十月罢提举官以提刑兼领唯冬教三月十一日又罢
监教官元祐元年三月五日定监司按土兵赏格行之
(艺祖建京师于平土谓非重兵不足以制四海故皇城之内有诸班之兵京城之内有禁卫之兵京城之外别)
(营犹数十里中夜则造朝入则奔趋营居西者必给东仓之米以远其途负粮两石不得雇代以阅其力尝谓)
卷一百三十九 第 20a 页 WYG0946-0668a.png
(虽京师有警皇城之内只有精兵数万及王安石为相思复三代民兵创教保甲而潜消禁旅) 国朝
籍郡国及旁塞之民与丁壮以备战守曰义勇弓箭社
保毅寨户土丁弩手峒丁枪手弓箭手敢勇蕃兵各因
其方名之通谓乡兵元祐以降民兵亦衰(绍兴六年柴斌请金均房)
(保甲名保胜军) 太宗籍两河之人为乡兵因大军方兴之威
犹恐其乱乃密诫州郡尅期一日而事毕司马光谓康
定庆历间三路新置乡兵共数十万何尝得一人之力
 元祐四年范纯仁奏畿内保甲更不教阅右丞王存
言京师之地四达而平非有重山峻岭之崄金城汤池
卷一百三十九 第 20b 页 WYG0946-0668b.png
之固所以维御四方威制夷狄为根本之固者以营卫
严也庆历治平间禁厢之籍至百馀万新城里外连营
相望其后论者以兵冗费广乃议并营中外禁兵以五
十八万为额而京师兵籍益削于是三路添籍民兵畿
内亦置保甲四时教阅使人为胜兵平日不费钱
粮缓急得为武备此先帝之意也陛下即位之初
罢三时之阅止冬间一教若遂不教即其法遂废
卷一百三十九 第 21a 页 WYG0946-0668c.png
宝元二年三月乙卯阅试卫士戊午赐陜西缘边军士
缗钱四月丁亥募河东陜西民入粟实边康定元年正
月诏陜西募强壮备边二月甲午括畿内京东西淮南
陜西马甲寅出内库珠偿民马直四月丙戌省陜西缘
边堡寨乙巳增补河北强壮军六月甲辰增置陜西河
北河东京东西弓手庆历元年二月辛丑京东西淮浙
江南荆湖置宣毅军五月癸酉阅试卫士八月甲申括
河北马十一月壬子置泾原弓箭手十二月甲午置陜
西护塞军二年二月乙未刺河北义勇军十月庚戌刺
卷一百三十九 第 21b 页 WYG0946-0668d.png
陜西保捷军六年五月丙申诏陜西市蕃部马 纪真
宗时内外兵九十一万二千宝元以后兵百二十五万
九千治平中兵数少损犹百十六万二千

庆历兵录 瞻边录 嘉祐兵数

庆历五年丁度为兵录五篇宋祁为之序曰凡军有四
一曰禁兵殿前马步三司隶焉卒之锐而票者充之处
则卫镇出则更戌二曰厢兵诸州隶焉卒之力而悍者
卷一百三十九 第 22a 页 WYG0946-0669a.png
募之专于服劳间亦戌更三曰役兵郡有司隶焉人之
游而惰者入之业壹事专处而无更四曰民兵农之健
而材者籍之阙者辄补岁一阅焉国家制兵大抵如此
然兵无常帅帅无常镇权不外假力不他分所以维四
方憺四夷鼓行无前也(太祖内辑师旅而率以节制外卑藩服而纳以绳墨) 丁
度传五年四月庚戌为枢副建请择河北河东陜西禁军
补禁旅之缺因上兵录五卷赡边录一卷 庆历元年十
一月二十一日中书密院请诸路将帅各置亲兵月特给
钱二百选武勇者诏陜西河东诸路总管置亲兵百五
卷一百三十九 第 22b 页 WYG0946-0669b.png
十人招讨钤辖百人招讨都监等七十人 嘉祐五年
枢副欧阳修与曾公亮考天下兵数及三路屯戍多少
地理远近更为图籍 志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内外
相维上下相制等级相轧天下百年无犬吠之警
此制兵得其道也兵额有四曰禁兵厢兵乡兵
蕃兵分隶殿前侍卫总管司籍藏枢密院由天
圣至宝元间增募诸军陜西蕃落广锐河北云
卷一百三十九 第 23a 页 WYG0946-0669c.png
翼京畿广捷虎翼效忠陜西河东清边弩手京西江淮
荆湖归远总百馀营康定初西边用师募神捷兵既而
易名万胜为二十营议者欲益募土兵于是增置陜西
蕃落保捷定功至岚府州建安登州平海皆为禁兵内
外马步凡增数百营又京东西河北河东江淮荆湖浙
建各募宣毅大州二营小州一营凡二百八十八故庆
历中内外禁厢军总一百二十五万及西师罢枢使庞
籍奏与中书议拣汰之法用其言省兵数万人嘉祐七
(通略五月)宰相韩琦上言愿诏密院同三司量岁入金帛
卷一百三十九 第 23b 页 WYG0946-0669d.png
数约可赡兵马几何立为定额仍覈见开宝至道天禧
庆历中外兵马之数于是诏中书枢密院同议枢密院
掇祖宗已来兵数以闻盖开宝之籍总三十七万八千
而禁兵马步十九万三千至道之籍总六十六万六千
而禁兵马步三十五万八千天禧之籍总九十一万二
千而禁军马步四十三万二千庆历之籍总一百二十
五万九千而禁军马步八十二万六千视前募兵寖多
卷一百三十九 第 24a 页 WYG0946-0670a.png
自是稍加裁制以为定额治平之兵一百十六万二千
而禁军马步六十六万三千校庆历之籍减几十万校
开宝之籍增至七十万二千又陜西州军悉置壮城如
河北备城垒之役盖景祐中本城四十三万八千逮治
平三年乃五十万厢兵总诸州本城教阅骑军之额四
步军之额六不教阅骑军之额三十有五步军之额一
百九十有五(元丰禁军六十一万馀人)庆历五年禁军之数比景祐
以前增置八百六十馀指挥四十馀万人八年(三月甲寅)
士张方平言昨在三司计会天下财用出入之籍及建
卷一百三十九 第 24b 页 WYG0946-0670b.png
隆以来兵数太祖蓄兵不及十五万人太宗不过四十
万人章圣备禦西北兵籍颇增祥符以后至于宝元陜
西河北京东西增置保捷一百八十五指挥武卫七十
四指挥宣毅一百六十四指挥江淮湖浙福建诸路又
(阙)  百二十四指挥凡内外增置禁军约四十三
 阙    通三朝旧兵且八九十万人其乡军义勇州(阙)

小分剩员等不与焉太祖收天下劲兵列营(阙)

卷一百三十九 第 25a 页 WYG0946-0670c.png
 分营于外则曰就粮者本京师之兵而廪食(阙)
听以家往其边防要郡须兵屯守即遣自京(阙)  镇
之兵亦皆更戌 会要建隆四年八月以河东乐平县
降人为效顺指挥乾德二年二月名辽州降军曰顺效
怀恩三年四月改西川感化耀武等军为虎捷九月五
日蜀诸州置兵名以充宁兴国八年(阙)月濮州平海改
崇武至道元年二月十一日殿前司选七百馀人帝阅
其趫健者教以弓矢四(阙)  天武等军子弟七百人
三年九月真宗与近(阙)  防曰北有劲兵号曰骁勇
卷一百三十九 第 25b 页 WYG0946-0670d.png
无厢分主之已分(阙)   擢主兵久次为厢虞候使
兼郡符咸平三年(阙) 诏定州等无敌忠锐定塞指挥
升禁军(马军云翼) 大中祥符元年二月诏步军司阅保宁
军分四等第一等徙营亳之永城馀归农亩或隶诸州
为剩员(阙)   四年九月宣示威平中简郡兵充马
军置(阙)   令在骁胜下云骑上六年四月命沿边
(阙)   八年正月庚寅置禁军左右清卫指挥十
卷一百三十九 第 26a 页 WYG0946-0671a.png
 阙 (厢兵五百)  人奉宫观 九年九月诏二广湖南(阙)  合澄
海四百人名忠敢秦州曹玮选床子弩(阙)  人名定
功天禧元年五月玮又选五百七十(阙)  建威指挥
六月乙亥诏选天下厢军隶禁军(阙)  千馀人天圣
元年九月四日蜀募奉节兵五(阙)  升庆州安塞为
禁兵七年四月河阴置水军(阙)  年十一月升蕃兵
为禁军在横塞下康定元(阙)  五日永兴军置威捷
庆历元年十月升府州(阙)  州飞骑为禁军十二月
密院言京东西宣毅(阙)  人赴京师改隶禁军从之
卷一百三十九 第 26b 页 WYG0946-0671b.png
二年二月又升泾(阙)  兵秦州韩琦请罢护塞兵增
置蕃兵三年五(阙)  东义勇愿隶诸州就粮神虎宣
毅禁军者听(阙)  转运使明镐阅同州厢军得材武
者三百馀(阙)  强弩奏为清边军其后陜西河东悉
置此军(阙)  年二月诏京东选厢军加教阅二字征
役同(阙)  年五月并州韩琦请置壮城兵五百人闰
(阙)  淮荆湖新立就粮禁兵教阅忠节军大州五
卷一百三十九 第 27a 页 WYG0946-0671c.png
(阙)  州三百人六年四月二十七日置北京作坊兵
 阙    州之镇兵也内属侍卫司总诸州骑兵之额(阙)

(骑射威边至忠锐招收)步兵之额百八十三(武和武肃至本城定功)

京诸司之军额有五(广牧至杂役隶宣徽院)嘉祐四年五月扬庐
江宁洪潭福越置禁军曰威果八月京西立教阅厢军
治平二年八月陜西置壮城兵熙宁元年十二月十一
日密院奏京东置教阅厢军曰忠果二年正月二十三
(辛卯)又改团结厢军额加教阅二字淮南曰壮武江南
曰武雄荆湖曰静江两浙曰崇节福建曰保节四年十
卷一百三十九 第 27b 页 WYG0946-0671d.png
二月十六日密院言诸路厢军名额自骑射至牢城凡
二百二十三或因工作水陆运榷酤或因通山险堤堰
邮传马牧而立宜并为一额五年十一月杭州置教阅
捍江兵六年泸州置宁远武宁十月邓州置忠果七年
九月成都置武宁八年闰四月京西置教阅忠果十年
五月都水监请立河清兵阶级条例十一月五日废河
北监牧兵五千增置府界广固保忠元丰二年十二月
卷一百三十九 第 28a 页 WYG0946-0672a.png
唐汝州置土兵勇捷四百人五年七月兰州置马军广
锐步军保捷各五百人十月七日定诸路教阅厢军名
(有马二十二无马二百二十九指挥厢军旧隶密院官制行分隶户兵工三部户兵工部置籍揭贴进册)
(以副上枢府元祐二年二月八日之诏也以太师文彦博言本兵之府不可无籍) 熙宁七年
正月朔颁诸班直禁军名额诸班自殿前指挥使至御
龙弩直诸军自捧日至广南澄海清化先是元年九月
密院言鄜延正兵弓箭手保毅义勇属户七万九千八
百三十九人近二十六指挥计八千八百四十四人二
年十月命京东漕臣并省诸军指挥至少者三年三月
卷一百三十九 第 28b 页 WYG0946-0672b.png
并龙猛八指挥为六(额三百人)十一月二十三日诏诸路并
诸指挥自是部伍齐肃无名存实阙者(本志并营在二年通略二年八)
(月)康定庆历以来诸军间有并废至熙宁中大整军额
有就而合者如龙卫三十九并为二十有以全部附隶
如并入威猛广捷而废宣威并入神骑而废契丹直有
并营而增额者如宣武二十并为十二增一百人有易
名者如骁猛以第一指挥改骁雄而厢军沿五代制兵
卷一百三十九 第 29a 页 WYG0946-0672c.png
额参杂复命并合五年六月以并厢军毕奖江东漕臣
韩铎 熙宁三年十二月己未立更戌法壬申枢密使
文彦博对资政殿上在京府界并诸路禁军数(神宗患兵之冗)
(亲制选练之法立为定额盖熙宁之籍天下禁军凡五十六万八千六百八十八人)上自出治平
兵数参照诏殿前司虎翼除水军一指挥外存六十指
挥各五百人为额总三万四百人在京增广勇五指挥
共二千人府界定六万三千人京东五万一千两浙四
千江东五千江西六千湖南八千湖北万二千福建四
千五百二广各千二百川陜三路共四千四百人河北
卷一百三十九 第 29b 页 WYG0946-0672d.png
人数尚多须后议之陜西河东京西淮南前已拨并四
年十二月诏厢军并为一额天下凡八百四十指挥为
兵二十二万七千六百而府界不与 神宗史志兵部
凡联其什伍而教之战为民兵材不中禁卫而力足以
充役为厢军就其乡井募以禦盗为土军厢禁土军因
老疾而裁功力之半为剩员羌戎附属分隶边将为蕃
兵皆以名数置籍而颁行其禁令枢密院有兵籍房元
卷一百三十九 第 30a 页 WYG0946-0673a.png
丰五年改官制议者欲废枢密归兵部上曰祖宗不以
兵柄归有司专命官统之互相维制于是不废司马公
曰诸军分番屯缘边及诸路使之均劳逸知艰难识战
斗习山川皇祐格马军满四百步军五百人为一
营熙宁并营陜西马步军营三百二十七并为二
百七十马军额以三百步军以四百人总拨并者
马步军五百四十五营并为三百五十京师之兵
类皆拨并畿甸诸路及厢军总会畸零定以常额
康定二年六月己亥王尧臣言陜西兵二十万可战者
卷一百三十九 第 30b 页 WYG0946-0673b.png
止十万泾原最当要害请益兵三万 元丰五年六月
上谓辅臣曰艺祖养兵止二十三万京师十万馀
诸道十万馀使京师之兵足以制诸道则无外乱
合诸道之兵足以当京师则无内变外内相制无
偏重之患承平百馀年盖因于此(嘉祐中宋庠言祖宗收方镇之权常欲畿)
 甸蓄禁兵四十万(陈师道曰开封无山川之阻为四战之地太祖以兵为卫畿内常用四十万人)太祖言 
(可以为利百代者唯养兵也方凶年饥岁有叛民而无叛兵不幸乐岁而变生则有叛兵而无叛民) 熙
卷一百三十九 第 31a 页 WYG0946-0673c.png
丰时内外禁旅合五十九万人元丰兵令悉以雄节之
类升同禁军由是禁军始遍天下艺祖聚天下精兵以
强京师取太原兵以为龙卫取幽州兵以为神武左右
员寮本藩镇厅头也左射拱圣本诸州骑兵也忠节之
军升自川陜虎翼之军选自江淮皆总于三衙训练精
闲故坐制四方如臂运指国史论祖宗故事经武圣略
所列将帅凡十四人李汉超至冯继业自建隆二年以
诸郡本城共百役或更戍他郡不徙以逸民力也
卷一百三十九 第 31b 页 WYG0946-0673d.png
熙宁将兵

熙宁七年九月枢副蔡挺请置三十七将将有正副皆
给虎符从之乃部分诸将总隶禁旅谓之将兵癸丑选
使臣为将副河北十七府界七京东九京西四所领兵
二十万又分置陜西诸路将兵八年三月癸巳朔五路
置四十二将各七八万人(熙河九鄜延九环庆八秦凤五泾原十一)元丰四
年二月乙丑东南诸路兵分十三将(淮东一淮西二浙西三浙东四江东)
(五江西湖北湖南全邵福建广东广西邕州自六至十三)总天下九十二将(东南兵三千以)
卷一百三十九 第 32a 页 WYG0946-0674a.png
(下唯置单将)元祐五年十月二十六日密院修将官敕书成
绍兴五年四月乙卯改铸东南十将京畿第二将绍兴
铜虎符 绍兴十一年四月壬辰京东淮东宣抚使韩
世忠淮西张俊并为枢密使京西湖北岳飞为枢副乙
未诏罢三宣抚使逐司统制官以下各带御前字入衔
铸印给之依旧驻劄将来调发并三省枢密院取旨统
制官等各以职次高下轮入见五月庚子诏曰凡尔有
众朕亲统临肆其偏裨咸得专达辛丑正总领官之名
各报发御前军马文字丁未遣俊飞往楚州总淮东全
卷一百三十九 第 32b 页 WYG0946-0674b.png
军还驻镇江

崇宁三卫

崇宁四年二月十日己酉置三卫郎中郎博士二十六
日诏三卫郎为侍郎亲卫勋卫翊卫皆有郎中郎 天
禧元年三月御史台请增置常朝武官遂以慕容德琛
等为诸卫大将军率府率 建隆元年以登州团练使
李万超为右武卫大将军
卷一百三十九 第 33a 页 WYG0946-0674c.png

建炎御营五军

建炎元年五月丁酉命中书侍郎潜善兼御营使同知
密院伯彦副之六月甲子右相李纲兼使因杨惟忠等
所部为五军本以行幸总齐军中之政其后遂专兵柄
密府几无预四年六月甲戌宰相范宗尹兼知密院事
罢御营使及官属以其事归密院为机速房焉自庆历
后宰相不兼枢密八十馀年自此始复兼绍兴三十一
年上将视师冬十月庚申以杨存中为御营宿卫使虏
平复免明年孝宗即位隆兴元年六月十三日又以御
卷一百三十九 第 33b 页 WYG0946-0674d.png
营使命之然但自名一司掌殿前忠勇等军非建炎之
比也 御营使一员或二员以宰相兼副使一员以执
政兼参赞军事以从官兼提举事务以大将兼其将佐
有都统制统制已下官

建炎十军

建炎元年六月二十八日诏陜西河北募兵各三万京
东西各二万合为十万创置军号骁胜壮捷忠勇义成
卷一百三十九 第 34a 页 WYG0946-0675a.png
龙武虎威折冲果毅定难靖边凡十军每号四军每军
二千五百人二年二月京畿至淮南募振华军五百人
绍兴五年十二月二日诏神武右军改中护军(隶江东宣抚)
左军改前护军(隶淮东宣抚)后军改后护军(隶湖北襄阳招讨)刘光
世所部为左护军(淮西)吴玠所部为右护军(川陜)王彦所部
为前护副军(荆南)十年十一月十八日淮北宣抚判官刘
锜招收使臣三百人效用一千人军八千一百以补雄
威振华忠锐十八年四月殿前司募备军一百三十六
人二十七年三月朔步帅赵密言神卫虎翼飞山雄武
卷一百三十九 第 34b 页 WYG0946-0675b.png
旧额三万九千五百请募兵补其缺三十年七月诏诸
路募三衙缺额禁兵隆兴元年二月荆南募武勇效用
千人十月江西募效用胜捷吐浑雄威五千人 苏辙
曰雍熙间天下之兵仅三十万宝元庆历间沿边至七
八十万自是天下以百万为额 关中兵至二十八万
强兵莫如沿边之土人惰兵莫如内郡之禁旅 吕大
忠曰(阙)          边鄙边鄙之患轻在
卷一百三十九 第 35a 页 WYG0946-0675c.png
禦敌而重在养兵

建炎诸军团结

建炎元年六月乙亥同知密院汪伯彦请两河京东西
增置射士县五百人置武尉掌之县令领其事凡四县
置二将江浙淮南大县增二百人小县二百从之(十一月辛)
(亥增福建十二月乙酉增二广二年五月庚戌增湖南北)丙戌李纲上三议一曰募
兵谓莫若取财于东南募兵于西北诏陜西河北各三
万京东西各二万人丁亥诏诸军团结以五人为伍伍
有长五伍为甲甲有正四甲为队五队为部皆有二将
卷一百三十九 第 35b 页 WYG0946-0675d.png
五部为军有正副统率(一千二百五十人为军)九月戊子朔诏罢
团结二年九月乙未诏诸路禁兵隶帅府土兵射士隶
提刑司即调发皆毋过三之一 绍兴二年十月朱胜
非言屯军二十万月费二百万缗十一月己巳吕颐浩
言陛下专意军政㨂汰其冗修饬器甲今张俊军三万
韩世忠四万岳飞军二万二(阙)  十一万三千刘光
世四万老弱颇众选之可(阙)  文神武中军杨沂中
卷一百三十九 第 36a 页 WYG0946-0676a.png
后军巨师古皆不下万人而御前忠锐如崔增姚端张
守忠等军亦二万臣上考太祖取天下正兵不过十万
况今有兵十六七万何惮不为三年十二月己酉上从
容语武备曰今养兵已二十万有畸 绍兴三年正月
甲子诏御前忠锐第七将徐文以所部屯定海县听沿
海制置司节制

建炎民兵

建炎元年八月丁卯三省枢密院奏以诸路民兵为忠
义巡社令宪臣提领张悫之为户部尚书也建言河朔
卷一百三十九 第 36b 页 WYG0946-0676b.png
之民愤于贼虐自结巡社请依唐人泽潞步兵山河子
弟遗意联以什伍而寓兵于农使合力抗虏且从靖康
诏旨以人数借补官资仍仿义勇增修条例下之诸路
未及行会许翰与京东西路安抚大使权邦彦继以为
言乃以忠义巡社为名自本院参酌(阙) 其法五人为
甲五甲为队五队为部五部为社俱有长五社为一都
社有正副二都社有都副总首(阙二社共为一千二百)五十人所结及五百 
卷一百三十九 第 37a 页 WYG0946-0676c.png
(人以上阙)官有差 岁冬十月按试于县仍听守令节制岁中巡
社增耗者守贰令尉黜陟皆有差其法精审齐整可以
久行前此论民兵者皆莫及先是六月戊子张纬上给
田募兵法后不克行时京东留守宗泽沿大河鳞次为
垒结连两河山水寨及陜西义士二年二月壬午诏募
河南北淮南土人有名籍者为振华军以六万人为额
五月戊戌河北制置使王彦以八字军屯河南 绍兴
五年四月戊午诏福建广东帅臣措置团结濒海居民
为社六月己巳罢福建诸州系籍枪杖手自熙宁间始
卷一百三十九 第 37b 页 WYG0946-0676d.png
有之十二年五月甲辰陈兖知扬州总领节制本路诸
州水寨民兵

建炎神武军

建炎四年六月戊寅改御前五军为神武军御营五军
为神武副军其将佐并属枢密院八月令神武中军选
亲兵通旧六百人不隶禁卫分三番于禁中直宿 绍
兴二年九月癸亥上谓辅臣曰朕命杨沂中治神武中
卷一百三十九 第 38a 页 WYG0946-0677a.png
军皆宿卫兵也五年十二月庚子诏神武乃北齐军号
久欲釐正宜以行营护军为名 一阙 十阙(罢神武军号中军隶殿前司)
乾道二年七月二十三日四川㨂护卫兵隶殿前名神
武军神武中军旧止三部自杨沂中职殿岩始增为五
军又置护圣踏白选锋策选(阙)游奕神勇马步凡十二
军时江海之间盗贼间作分置诸军控制之如泉之左
翼赣之右翼循之摧锋明之水军皆隶本司总七万馀
人殿前兵籍为天下冠(绍兴二十九年又置破敌军) 自兴国幽蓟
之师而兵籍日增康定庆历间广置义勇保捷宣毅万
卷一百三十九 第 38b 页 WYG0946-0677b.png
胜诸军其数一百二十五万仰视开宝之籍不啻四倍
虽庞籍汰省八万人岂能救冗兵之害善乎韩琦之言
曰祖宗虽以兵定天下然有征伐则募置事已则省故
兵精而用不广又就粮之兵不多边陲有事则以京师
之兵益之乾道中训练两浙弓兵名御前神武军而殿
前已有神武军额八年二月二十三日改为忠武

建炎纂祖宗兵制

卷一百三十九 第 39a 页 WYG0946-0677c.png
建炎四年七月诏王铚权密院编修纂集祖宗兵制其
后书成上览之称善赐名枢庭备检
陈傅良曰国初州郡无禁兵著在令甲自骑射至牢城
名额二百二十三总为本城而已禁兵皆三司之卒分
屯更戍今屯驻驻泊之名而钤辖都监监押之官所部
领也三边之兵间因事宜升为禁军者所谓四十四处
禁军是已是为就粮自元昊叛而西北有保毅王伦起
而东南有宣毅于是列郡稍置禁军至嘉祐中置威果
凡二十五指挥既云多矣亦无过九大郡要害之处熙
卷一百三十九 第 39b 页 WYG0946-0677d.png
宁按天下厢军之籍五十万人而不知战于是教阅之
法起其后以厢军团并为额今两浙崇节福建保节之
类是已教阅之兵因别为额而隶之将下今两浙雄节
福建广节之类是己方戍法之行也三司禁旅转徙于
四方而州郡厢军大抵以供百役盖劳之则易使散之
则易养此艺祖神谋也自州郡各有禁军三司之卒不
出常坐食于京师于是养兵始为大患
卷一百三十九 第 40a 页 WYG0946-0678a.png

绍兴都统制兵 御前军

唐天宝末置天下兵马大元帅都统朔方卢龙节度都
统之名始于此乾元元年李桓为都统淮南江东西节
度使都统之官始于此唐制或总五道或总三道又有
行营都统副都统一时兵兴称谓不一建炎元年五月
以河北兵为御营五军三年四月又更置御前五军而
刘光世所领西兵则谓之巡卫军在五军之外是岁又
改为神武军绍兴元年十二月又改为行营四护军十
一年四月三宣抚司罢乙未乃改其部曲称某州驻劄
卷一百三十九 第 40b 页 WYG0946-0678b.png
御前诸军十八年五月甲申罢四川宣抚司川陜军亦
如之杨政改充御前都统制其军皆不隶三衙(详见官制)
世忠之军还镇江惟背嵬一军赴行在渡江后诸将为
统制军马必以资序带六等兵马 淳熙十一年枢臣
周必大以荆鄂二帅势均力敌乃合为一司鄂为正荆
为副嘉定戊辰改雄淮军为武定 乾道六年正月诏
殿司水军改为御前水军 都统驻劄之地沔州兴元
卷一百三十九 第 41a 页 WYG0946-0678c.png
金川江陵鄂州池州江州镇江建康平江许浦(水军)
利州有副都统制庐州强勇军光州武定军高邮武
锋军

绍兴三衙兵

三衙诸军殿前司本辛永宗中军部曲而益以他军也
马军司本王彦部曲而益以解潜刘锜田晟之军也步
军司本颜渐部曲而益以他军也自绍兴五年至七年
规摹始定然马步不能敌殿司之半故杨存中权势独
盛乾道七年春移骑军屯于建康以为出师之渐号马
卷一百三十九 第 41b 页 WYG0946-0678d.png
军行司 绍兴初内外大军凡十九万四千馀而川陜
不与宿卫神武右军中军七万二千八百(右军张俊中军杨沂中)
江东刘光世淮东韩世忠湖北岳飞湖南王𤫉四军十
二万一千六百七年四月五日刘锜言行营前护副军
并为十二将曰侍卫马军司 绍兴五年十二月庚戌
废神武中军隶殿司以杨沂中主管殿司又以都督府
兵分隶三衙七年四月丙申复合马司馀军及八字军
卷一百三十九 第 42a 页 WYG0946-0679a.png
为六军十二将命刘锜主之而解潜典步军如故自是
三衙始复矣八年九月马军每十将为五军九年三月
改衙兵为游奕军始令殿前立神勇步兵一军三十二
年隶步军六月二十七日成闵请复还殿司名护圣步
军以吴拱所领二千赴步军司隆兴二年三月二十八
日诏忠勇军属步军司七月十二日诏马司龙卫骁勇
武骑旧额一万三千八百人今止八百八十九人宜以
二千人为额乾道二年四月镇江武锋军隶步司八年
三月八日以西兵为御前游奕军(孝宗又为护圣一军寓阴相维持之意)
卷一百三十九 第 42b 页 WYG0946-0679b.png
(马步之数通一万四千七百有奇也)

绍兴宿卫亲兵

建炎四年八月三日中军选亲兵通旧为六百人分三
番绍兴二年八月己亥(十二日)给事胡安国言自古盛王
虽用文德必有亲兵成王即政周公指虎贲与常伯同
戒于王欲其知恤虎贲犹今侍卫亲军也康王初立太
保俾吕伋以虎贲百人迎于南门伋太公之子自诸侯
卷一百三十九 第 43a 页 WYG0946-0679c.png
入典亲兵犹今殿前马步军都帅也本朝命三衙分掌
亲军望修明军政九月六日(癸亥)上曰朕命沂中治神武
中军皆宿卫兵宜增修器械(五年十二月一日罢神武军号中军隶殿前司)
年八月十七日宫门内殿门外建三衙管军宿舍(凡三楹)
六年正月赵鼎奏旧制三衙用边臣戚里及军班出身
各一人以示激劝七年七月五日密院言诸班直禁旅
旧额三千六百馀人今止五百馀人十二年十二月二
十四日(壬午)诏宿卫亲兵非祖宗法罢之其三路人改为
皇城司亲从亲事先是杨沂中提举宿卫亲兵二年三
卷一百三十九 第 43b 页 WYG0946-0679d.png
月己酉除中军统制

绍兴制胜军

三十二年十二月(孝宗末改元)镇江都统刘宝言昨罢宣司
背嵬一军请置一军补填以制胜军为名诏令招效用
兵一千人馀二千人选于步军

绍兴荆鄂民兵

绍兴三十一年虏入寇诏淮汉等郡籍民为兵续觱守
卷一百三十九 第 44a 页 WYG0946-0680a.png
荆南请籍民为义勇其法取于主户之双丁十户为甲
五甲为团皆有长又择邑豪为总首农隙教以武事官
给其粮至乾道间举七县之籍得义勇八千四百十九
人淳熙初张栻为帅益修其政义勇增多至万五百人
分为五军军分五部后四年赵雄又增三千三百人(时十)
(一年冬)通为万三千八百馀人又绍兴末武昌令薛季宣
亦求得故陜西河北弓箭手保甲法五家为保二保为
甲六甲为队据地形利便则为总不限以乡总首副总
首领焉诸总皆有射圃而旗帜亦别其色至今犹存绍
卷一百三十九 第 44b 页 WYG0946-0680b.png
熙四年冬凡万五千二百一人荆鄂二郡率四五家有
一人为兵

隆兴复环卫

隆兴二年五月八日壬辰进呈洪适周操讨论环卫官
故事汤思退奏环卫唐时有职事本朝无职事祖宗旧
制自方镇罢皆归环卫先是上欲复祖宗环卫官四月
二十六日命学士院讨论至是下诏曰祖宗选用将帅
卷一百三十九 第 45a 页 WYG0946-0680c.png
以崇武节外建方镇内则环尹品式备具近来久不除
授非所以储才而均任也其依旧制应以才略闻者令
兼领如节度使则领左右金吾卫上将军承宣使领左
右卫上将军之类既而閤门条具仪制诏以十员为额
朝参侍殿依御带例宗室不在此制仍不差戚里及非
战功人著为令二十五日诏临安府建第舍以待环卫
 淳熙四年二月二十三日立环卫官格其法正任除
上将军(承宣使至刺史为正任)遥郡除大将军(以阶官领刺史至承宣使为遥郡)
正使除将军(武翼大夫己上)副使除中郎将(武翼郎已上)使臣已下
卷一百三十九 第 45b 页 WYG0946-0680d.png
左右郎将(训武郎已下)是时李显忠首除左金吾卫上将军
上曰在内则兼在外则否此正如文臣馆阁庶可见人
才 太平兴国二年五月癸亥安远节度使向拱
换左卫上将军张永德等皆罢节制归环卫 元
丰二年十六卫大将军二百九十四员将军一百
六十二员并宗室 乾道八年四月以戚世明军
政修除右千牛将军令训练土兵姚公赞右监门
卷一百三十九 第 46a 页 WYG0946-0681a.png
中郎将

乾道民兵 神劲军

乾道元年十二月十四日诏湖北保伍军器仍存之八
年十月十二日淮南漕臣冯忠嘉言教阅保甲民兵请
如淮东三丁四丁取一五丁六丁取二真州无为二司
分领教阅四年正月五日湖北王炎言荆南团结义勇
民兵八千四百十九人给资粮假弓弩二十七日四川
宣抚虞允文言兴元路义士人材可用令晁公武访陜
西弓箭手旧法得之泸州盖祖宗朝所颁凡一百四十
卷一百三十九 第 46b 页 WYG0946-0681b.png
一条分十三门为一书令录上(义士敕令格式名曰义士专法行之)五年
三月十二日允文言兴元洋州大安军义士二万六千
一百四十人结成队伍(兴洋在绍兴初义士在籍者七万后仅存六千今公武籍兴元)
(之丁增至一万六千四百三十四人风声气俗传陜服之旧安于弓箭手之良法)七年正月十
七日宣抚王炎言关外成西和凤州有忠勇军旧保甲
也请依十资格转补
淮南万弩营经始于绍兴季年乾道五年十一月一日
卷一百三十九 第 47a 页 WYG0946-0681c.png
复置名曰神劲军命御前后军统领教阅置寨于仪真
募万弩手以本军忠勇使效为名淮东之籍千四百淮
西之籍千六百六年二月真州置神劲营寨收万弩手
一千五百九十七人往者大将别置一军曰背嵬乃亲
军之称九年十一月十五日马帅赵撙以所领五军骑
步各一千人为亲随选锋军诏可 绍兴末孝宗命张
浚置御前万弩营于建康癸未戌泗州甲申与虏斗皆
有功乙酉讲解散归其家乾道中令徐子寅复置于真
(冠带群胡韶勺世雠畏战靡靡明主所忧阜陵之成规宿师于内郡而移戌于边城) 淮西山
卷一百三十九 第 47b 页 WYG0946-0681d.png
水寨民兵乾道五年九月二十四日诏参议官许子
中措置 荆门民兵绍兴三十一年荆门守臣姚岳籍
民兵置枪杖号强壮子弟号令齐一 湖南飞虎军淳
熙七年八月置隶步军司以一千五百人为额 治平
间于广东潮梅循惠等州置枪手熙宁间于诸州
缺兵处增置保丁若广西邕州之峒丁本以防遏交趾
而钦廉宜融平观诸郡各有土丁钦廉之沿海宜融之
卷一百三十九 第 48a 页 WYG0946-0682a.png
防遏率以三等户五丁取一至四等已下则户以一丁
充团结平观则团结父子全丁并蠲其身丁税钱绍兴
二年许中帅广西始调羁縻州峒丁赴静江防拓先是
建炎元年十月庚辰命李棫提举广西左右两江峒丁
三年命广西提举峒丁李棫即邕州置司买马七月乙
巳命江西闽广荆湖团㨂枪杖手峒丁以备调发 广
西自嘉祐间宪臣李师中帅臣余靖奏团结训练土丁
以备边熙宁绍圣大观以来修为成法每岁农隙分之
州县更番教阅一月而罢庶几寓兵于农之意
卷一百三十九 第 48b 页 WYG0946-0682b.png

乾道兵额 忠锐军 忠武忠勇军

乾道三衙江上四川大军新额总四十二万八千人殿
司七万三千人(元年七月十三日旨)马司三万人(二年正月二十六日诏以二万)
(八千人为额六年正月十五增二千人)步司二万一千人(二年正月二十六日旨)
康统司五万人池州一万二千人(二年二月二日旨)镇江四万
七千人(二年十一月十一日旨)江州一万人(四年十一月四日定)楚州武锋
军一万一千人(九年四月十五日郭均招填)平江许浦水军七千人
卷一百三十九 第 49a 页 WYG0946-0682c.png
(二年十月十三日旨)鄂州四万九千人(二年十月九日旨后又增至五万二千人)荆南
二万人(二年十一月四日旨)兴州六万人兴元一万七千人金州
一万一千人(并三年正月二十四日旨)
乾道四年六月一日诏诸州弓弩手团集教阅名忠锐
军五年正月十一日诏浙东弓弩手名御前忠锐军置
正副准备将(三年罢忠锐第五将九年六月二日发忠锐军归本郡)六年七月二
十三日复置御前弓马子弟所隶密院八年春二月二
十二日置忠武军选二浙土兵弓手为之八月一日诏
二浙㨂中厢军名曰御前忠勇军(刘沂兼统制)十一月十六
卷一百三十九 第 49b 页 WYG0946-0682d.png
日罢二浙所发忠勇军九年四月十五日密院言忠武
军艺以精归之州县 天之壁垒象在羽林王之爪牙
职于圻父 太微诸星有上将次将之位 章沟徼道
昼警夜谁而殿岩以肃旄头驱先旗别队分而卤簿以
整冠鹖衣虎铩戟百重而仗仪以焕兕臣彪将供设职
严章佩银黄绶纡紫朱
 玉海卷一百三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