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百三十七
卷一百三十七 第 1a 页 WYG0946-0604a.png

卷一百三十七
钦定四库全书
 玉海卷一百三十七
            宋 王应麟 撰
 兵制
兵制(二)


汉南北军屯 五营五校

刑法志高祖躬神武之才行宽仁之厚总揽英雄天下
既定踵秦而置材官于郡国京师有南北军之屯 高
后纪(又外戚传)以吕禄为上将军居北军吕产为相国居南
卷一百三十七 第 1b 页 WYG0946-0604b.png
军太尉勃欲入北军不得入襄平侯纪通尚符节乃令
持节矫纳勃北军(太尉勃身率襄平侯通持节承诏入北军)勃既将北军然
尚有南军丞相平召朱虚侯章佐勃勃令章监军门令
平阳侯告卫尉(卫尉掌宫门卫屯兵即所谓南军也)毋纳相国产殿门产
不知禄已去北军入未央宫殿门弗纳 文纪帝入未央
宫夜拜宋昌卫将军领南北军(一云镇抚)张武为郎中令行
殿中二年十一月诏罢卫将军军 百官表中垒校尉
卷一百三十七 第 2a 页 WYG0946-0605a.png
掌北军垒门续志北军中候一人掌监五营中兴省中
垒但置中候(典领之官则太尉上将军卫将军分掌之吏则中垒校尉中候僚属之员则军正与)
 丞(如中垒校尉军丞使者中候北军所掌见于汉史而南军鲜闻) 史记武帝使任安
护北军安为北军使者护军太子立车北军南门外召
安与节令发兵安拜受节入闭门不出(汉书刘屈氂传戾太子召监北)
(军使者任安发北军兵安受节不肯应) 列传江充为直指使者贵戚子
弟令各以秩次输钱北军凡数十万举劾贵戚近臣令
身持北军击匈奴 胡建武帝天汉中监军御史穿北
军垒垣为贾区守军正丞建斩之(师古曰南北军各有军正又置丞建兼守)
卷一百三十七 第 2b 页 WYG0946-0605b.png
 之(刘向传注汉仪注北军尉一人主上书者狱) 张安世罢车骑将军屯兵
更为卫将军两宫卫尉城门北军兵属焉(史记张次公武帝时为将)
(军将北军) 黄霸守京兆尹发骑士诣北军马不适士劾乏
军兴 北军钱官(史记任安辱北军钱官小吏)公孙敬声擅用北军钱  天文
志元凤五年六月发三辅郡国少年诣北军 后传吴
汉发北军五校 臧宫建武十九年将北军及黎阳营
围原武贼 中山王焉传北军胡骑便兵善射弓不空
卷一百三十七 第 3a 页 WYG0946-0605c.png
发中必决眦 唐六典南军若今诸卫也北军若今左
右羽林也 通典同(李揆曰汉以南北军相制) 补兵志南军则卫士是
也北军在未央北为军垒垣置中垒校尉以一校守之
有事屯兵其中事已辄罢武帝时有诸校尉则常屯矣
汉宫城门内为南军宫卫屯兵属焉卫尉主之京城门
外为北军京辅兵卒隶焉中尉主之二军卫士皆调发
郡国材官骑士为之自武帝增八校胡越骑皆属中尉
而北军始有召募之兵又于光禄勋增羽林期门而与
卫尉同掌宫门而南军始有长从之兵又发中尉卒征
卷一百三十七 第 3b 页 WYG0946-0605d.png
西羌而京师之兵始远调昭宣以来禁旅列屯有警则
发虽金城之远羽林胡越骑亦从中而遣自是之后募
外兵以从军如始元二年募吏民击益州本始二年选
伉健习骑射者从军而更代之法寖弛(据未央之掖势亦危矣而北军)
(足以制之发长乐武库之兵事亦亟矣而三辅之卒足以制之)自武帝增校尉而事征伐而京邑始轻自宣 
(帝发卫兵以诣边郡而禁旅始疏) 南军有郎卫有兵卫掌出入宫禁
为宿卫彼北军止于护城耳故宣帝光武时霍光吴汉
卷一百三十七 第 4a 页 WYG0946-0606a.png
之丧皆以北军护送故注曰不以南军重之也 选取
则民年二十三而用五十六而退更休则一岁为卫士
一岁为材官阅习则西京曰都肄东京曰乘之秦之军
制内有屯卫外置材官汉南北军之屯盖因秦之屯卫
而更其制也 盖宽饶传卫卒愿留更一年是郡国番上
于南军之制黄霸为京兆尹发骑士诣北军是三辅番
上于北军之制南军犹调于郡国北军第调于京辅犹
为近古也古者前朝后市王宫在南故汉卫宫之兵在
城内者为南军卫城之兵在城外者为北军中兴置北
卷一百三十七 第 4b 页 WYG0946-0606b.png
军中候以监五营始谓五校为北军 太微中居紫垣
外布环以钩陈翼以羽林北落天垂象圣人则之奠都
建极雄据胜势鸠天下重师宿屯皇京所以壮本根严
主威控万邦也黄帝盛兵师之卫苍姬众虎贲之旅炎
刘定宪屯分南北卫列东西

(南军)汉期门 虎贲郎 官骑 佽飞射士

百官表期门属郎中令掌执兵送从武帝建元三年初
卷一百三十七 第 5a 页 WYG0946-0606c.png
置比郎无员多至千人有仆射秩比千石平帝元始元
年更名虎贲郎置中郎将秩比二千石(少府有佽飞水衡有辑濯)
列传东方朔传建元三年微行始出北至池阳西至黄
山南猎长杨东游宜春微行常用饮酎已八九月中与
侍中常侍武骑及待诏陇西北地良家子能骑射者期
诸殿门故有期门之号 霍光废昌邑王车骑将军安
世将羽林骑太后盛服坐武帐中期门武士陛戟陈列
殿下 甘延寿以良家子善骑射为羽林投石拔距绝
于等伦尝超踰羽林亭楼由是迁为郎试弁为期
卷一百三十七 第 5b 页 WYG0946-0606d.png
门 传介子传有期门郎遂成 董忠有材力给
事期门 上官桀为羽林期门郎 谯玄(后汉传)
始二年成帝始作期门玄以警卫不修上书谏
宣纪神爵元年三月西羌反发三辅中都官徒弛刑及
应募佽飞射士羽林孤儿胡越骑羌骑诣金城注服虔
曰周时度江越人在船下负船将覆之佽飞入水杀之
汉因以材力名官如淳曰吕氏春秋(又见淮南子)荆有兹非
卷一百三十七 第 6a 页 WYG0946-0607a.png
得宝剑于干将渡江中流两蛟绕舟兹非拔剑赴江刺
两蛟杀之荆王闻之仕以执圭后世以为勇力之官兹
佽音相近臣瓒曰本秦左弋官也武帝太初元年改曰
佽飞官有一令九丞在上林苑中结矰缴弋凫雁岁万
头以供祀宗庙诗曰决拾既佽师古曰取古勇人以名
官熊渠之类是也亦因取其便利轻疾若飞故号佽飞
 赵充国传将兵伐先零子右曹中郎将邛将期门佽
飞羽林孤儿胡越骑为支兵赐玺书曰已诏中郎
将邛将胡越佽飞射七步兵二校益将军兵 冯
卷一百三十七 第 6b 页 WYG0946-0607b.png
奉世传为右将军永光二年秋西羌反发越骑迹
射佽飞彀者羽林孤儿 西都赋期门佽飞列刃
攒鍭 西京赋陈虎旅于飞廉正垒壁乎上兰
续志虎贲中郎将主虎贲宿卫(注蔡质汉仪曰主虎贲千五百人无常员戴鹖)
 冠次右将府(第五伦言虎贲中郎将典司禁兵)左右仆射主虎贲郎习射左
右陛长主直虎贲朝会在殿中虎贲中郎虎贲侍郎虎
贲郎中节从虎贲皆无员掌宿卫侍从自节从虎贲久
卷一百三十七 第 7a 页 WYG0946-0607c.png
者转迁才能差高至中郎(注虎贲旧作虎奔言如虎之奔也王莽以古有勇士孟贲)
(故名焉孔安国曰若虎贲兽言甚猛) 列传铫期拜卫尉帝常轻与期门
近出期顿首车前曰臣闻古今之戒变生不意诚不愿
陛下微行数出帝为之回舆而还 阴兴建武二年守
期门仆射典将武骑从征伐操持小盖率先期门 马
成为期门从征伐 东海王彊建武二十八年赐虎贲
旄头 中山王焉永平二年冬就国从以虎贲官骑(注汉)
(官仪驺骑王家名官骑)焉辞显宗报曰今五国各官骑百人皆北
军胡骑便兵善射所以重蕃职也 窦武将虎贲羽林
卷一百三十七 第 7b 页 WYG0946-0607d.png
厩驺都候剑戟士千馀人屯朱雀掖门 袁绍传被以
虎文注续志曰虎贲将冠鹖冠虎文单衣襄邑岁献织
成虎文衣 国语叔孙穆子曰天子有虎贲习武训也
诸侯有旅贲禦菑害也(卫武公在舆有旅贲之规)大夫有贰车备承
事也士有陪乘告奔命也

汉羽林 羽林令 岩郎 建章营骑 六郡


良家

卷一百三十七 第 8a 页 WYG0946-0608a.png
百官表羽林属郎中令掌送从次期门武帝太初元年
初置名曰建章营骑后更名羽林骑(车骑将军安世将羽林骑)又取
从军死事之子孙养羽林官教以五兵号曰羽林孤儿
羽林有令丞宣帝令中郎将骑都尉监羽林秩二千石
 羽林令中兴省(窦固传迁中郎将监羽林士) 地理志汉兴六郡良家子选
给羽林期门以材力为官名将多出焉(六郡陇西天水安定北地上郡)
 西河(赵充国李广陇西冯奉世上党甘延寿北地董卓陇西)匈奴传赞文帝从六郡良家材力之士驰射 
(上林) 天文志虚危南有众星曰羽林天军军西为垒(晋志)
(羽林四十五星在营室南) 功臣表许瘛以汉三年用赵右林将(史记)
卷一百三十七 第 8b 页 WYG0946-0608b.png
(作羽林将)初击定诸侯(师古曰林将犹言羽林之将也) 宣纪(见前佽飞)注应劭
曰天有羽林大将军之星林喻若林木之盛羽羽翮鸷
击之意故以名官焉汉仪注羽林从官七百人师古曰
言其如羽之疾如林之多(宣帝出羽林监任胜诸领胡越骑悉易以亲信许史子弟)
 代之(燕王传将军都郎羽林) 枚乘传上吴王书曰不然汉知吴之
有吞天下之心也赫然加怒遣羽林黄头循江而下注
苏林曰羽林黄头习水战者也 赵充国传以六郡良
卷一百三十七 第 9a 页 WYG0946-0608c.png
家子善骑射补羽林为人沉勇有大略(师古曰陇西天水安定北地上)
(郡西河是也) 冯奉世传元帝永光二年陇西羌彡姐旁种
反发三辅越骑佽飞羽林孤儿击之 儒林传期门羽
林之士悉通孝经 校猎赋羽骑营营昈分殊事 续
志羽林中郎将主羽林郎(窦章为羽林郎将桓典为羽林中郎将)掌宿卫侍
从常选汉阳陇西安定北地上郡西河凡六郡良家子
补本武帝以便马从猎还宿殿陛岩下室中故号岩郎
(荀绰晋百官表注曰言其严厉整锐也案此则为岩郎与志不同蔡质汉仪曰羽林郎百一十八人无常员府)
 次虎贲郎(和帝纪注汉官仪曰羽林郎出补三百石丞尉)羽林左监一人六百石(马廖)
卷一百三十七 第 9b 页 WYG0946-0608d.png
(任隗为之)主羽林左骑(八百人)羽林右监主羽林右骑(九百人)
一人(永元中来历为侍中监羽林右骑曹褒监羽林左骑)建初元年拜耿恭骑都尉军吏之人皆补羽 
(林) 后纪安帝永初元年九月壬午诏太仆少府减黄
门鼓吹以补羽林士(注左监主八百人右监主九百人)三年四月丙寅
令吏人入钱谷得为虎贲羽林郎缇骑营士(而营卫之选衰矣)
 顺帝使虎贲羽林士屯西北宫诸门 桓帝延熹四
年七月卖虎贲羽林缇骑营士钱各有差五年八月庚
卷一百三十七 第 10a 页 WYG0946-0609a.png
子减虎贲羽林不任事者半奉(则京师之兵益弱矣) 传清河庆
王永元十五年冬从祀章陵诏假诸王羽林骑各四十
人 在永平则将羽林禁兵屯西河者马严也永元六
年将左右羽林讨叛胡者邓鸿也永初元年将左右羽
林击羌者邓骘也任尚将羽林缇骑屯三辅则元初二
年也马贤屯汉阳张乔屯三辅何进屯都亭皆将左右
羽林则永和五年六年中平元年也 宋朝至道元年
张洎奏曰炎汉开基高帝云吾以羽檄召天下兵未有
至者又孝武云初即位不欲出虎符发兵郡国则知甲
卷一百三十七 第 10b 页 WYG0946-0609b.png
兵在外唯有南北军期门羽林扈从天子

(北军)汉七校 八校 五校 北军五营

百官表中垒校尉掌北军垒门内外掌西域(中垒掌北军则知八)
 校皆北军也(后汉省中垒但置北军中候掌监五营)中尉有中垒令丞则知北军之统于中尉  屯
骑校尉掌骑士 后汉初改为骁骑建武五年复旧(刘般永平十一年兼屯骑每行幸郡国常)
(将长水胡骑)班雄迁屯骑  步兵校尉掌上林苑门屯兵(成帝时任宏)
 永平中阎章(晋阮藉)隋属鹰扬府 越骑校尉掌越骑注如淳曰越人
卷一百三十七 第 11a 页 WYG0946-0609c.png
内附以为骑也晋灼曰取材力超越也(刘昭曰越人非善骑所出晋灼为允)

光武纪建武九年改为青中校尉十五年复旧(霍山奉车都尉领胡越兵)地节三年十月罢车骑右将 

(军屯兵诸领胡越骑羽林及两宫卫将屯兵者易以亲信许史子弟代之越骑尤重率以所亲信领之也)金 
(涉成帝时为侍中骑都尉领三辅胡越骑注师古曰胡越骑在三辅者若长水长杨宣曲之属)冯奉世永光 
(二年玺书劳曰今发三辅河东弘农越骑迹射佽飞) 长水校尉掌长水宣曲胡
骑注师古曰长水胡名宣曲观名胡骑之屯于宣曲者
(释名长水载用船之事韦昭辨曰主典胡骑不主水战也其厩近长水故以名官长水盖关中小水名)刘屈 
(氂传持节发长水及宜曲胡骑师古曰长冰校名宣曲宫胡骑所屯今鄠县东长水乡即旧营校之地)赵充 
(国传长水校尉富昌)又有胡骑校尉掌池阳胡骑不常置注师古
卷一百三十七 第 11b 页 WYG0946-0609d.png
曰胡骑之屯池阳者(后汉并长水) 射声校尉掌待诏射声
士注服虔曰工射者冥冥中闻声则中之因以名应劭
曰颁诏所命而射(王尊传傅刚为校尉将迹射士千人逐捕南山群盗师古曰迹射言能寻)
 迹而射(建武四年射声校尉王赏击李宪)丁鸿以侍中兼 虎贲掌轻车(后汉并射声)
八校皆武帝初置秩二千石有丞司马秩皆二千石(北军)
 垒门内尉一人(中垒射声虎贲屯骑当在城中馀在城外) 刑法志武帝(元鼎六年)
百粤内增七校外有楼船皆岁时讲肄修武备注晋灼
卷一百三十七 第 12a 页 WYG0946-0610a.png
曰百官表中垒屯骑步兵越骑长水胡骑射声虎贲凡
八校尉胡骑不常置故此言七校 李陵传汉遣贰师
伐大宛使陵将五校兵随后 霍光传发材官轻车北
军五校士 赵充国传伐先零子右曹中郎将邛将期
门佽飞羽林孤儿胡越骑为支兵至令居(纪神爵元年三月)虏并
出绝转道有诏将八校尉与骁骑都尉金城太守合疏
捕山间虏以书敕充国曰已诏邛将胡越佽飞射士步
兵二校尉益将军兵 元纪永光二年七月西羌反八
月以太常任千秋为奋威将军别将五校并进
卷一百三十七 第 12b 页 WYG0946-0610b.png
续官志北军中候一人(张苍任人为中候)本注旧有中垒校尉
领北军营垒之事中兴省但置中候以监五营(汉官曰中候员)
(吏七人中候自得辟召)有屯骑(员吏百二十八人领士七百人)越骑(员吏百二十七人领士七)
(百人)步兵(员吏七十二人领士七百人)长水(员吏百五十七人乌桓胡骑七百三十六人)
(员吏百二十九人领士七百人)校尉皆掌宿卫兵秩比二千石本注
司马各一人千石(郑众为越骑司马)惟长水又有胡骑司马一
人胡骑并长水虎贲并射声(安帝纪注汉官仪曰长水领士千三百六十七人屯)
卷一百三十七 第 13a 页 WYG0946-0610c.png
(骑越骑步兵射声各领士七百人) 纪建武九年三月辛亥置青巾左
校尉七年省长水射声二校尉十五年六月庚午复置
屯骑长水射声三校尉改青中为越骑(顺帝纪永建元年注谓长水步)
(兵射声车骑胡骑五校)与志不同  传吴汉传发北军五校轻车介士
 刘般永平十一年兼屯骑时五校官显职閒府寺宽
敞舆服光丽故多以宗室肺腑居之 马严显宗拜将
军长史将北军五校士羽林禁兵三千屯西河美稷卫
护南单于 耿恭建初二年秋迁长水校尉将五校士
三千人讨西羌明年监营谒者奏恭云云邓鸿永平中
卷一百三十七 第 13b 页 WYG0946-0610d.png
将兵长史率五营士屯雁门 耿秉副窦宪发北军五
校击匈奴则永元元年也诏执金吾五校尉勒兵屯卫
南北宫则四年也行车骑将军邓鸿将左右羽林北军
五校士及郡国积射缘边兵讨叛胡则六年也刘尚发
北军五营征西羌则七年也邓骘将北军五校击凉部
叛羌则永初元年之夏车骑何熙将五校营士击乌桓
则永初三年(注四营各领士七百人长水领士千三百六十七人)羌入河东使北
卷一百三十七 第 14a 页 WYG0946-0611a.png
军中候朱宠将五营士屯孟津则五年之春屯骑班雄
将五营兵屯长安三辅则元初二年之秋(十月中郎将任尚将羽林)
(缇骑五营子弟代雄)调五营弩师郡举五人令习战射则永建元
年十月庚寅又永和五年征西马贤将左右羽林五校
士屯汉阳明年十一月执金吾张乔将以屯三辅延熹
六年十二月太尉杨秉言吏职非人请下城门五营校
尉北军中候各实覈所部窦武入步兵营召会北军五
校士屯都亭中郎将张奂率五营士何进率五营士屯
都亭 纪和帝永元十一年四月己巳复置右校尉官
卷一百三十七 第 14b 页 WYG0946-0611b.png
(东观记曰置在西河鹄泽县) 灵帝中平五年八月置西园八校尉
(上中下典助军左右左右凡八) 西京赋五军六师千列百里李善注
汉官仪汉有五营五军即五营也 东京赋总轻武于
后陈综曰谓北军五校兵在后陈列 汉官仪大驾卤
簿五营校尉在前名曰填卫(五校各有鼓吹) 魏书汉十月幸
长安水南门会五营校士为八阵 晋志五校魏晋逮
于江左犹领营兵五校尉去汉之中垒胡骑虎贲也
卷一百三十七 第 15a 页 WYG0946-0611c.png
羌骑校尉(元凤四年诏范明友以羌骑校尉将羌王侯君长以下击益州虏) 轻骑校
(卫青传郭成)

(南军)汉卫尉八屯(城门八屯与此不同)

西京赋虎威章沟严更之舍徼道外周千庐内附卫尉
八屯警夜巡昼植铩垂用戒不虞(注八校尉诸屯皆卫尉掌之)注引 
(八校尉非也校尉北军卫尉南军宫门四面皆有公车每门各有二司马凡八司马故曰八屯) 元纪
初元五年司马中注师古曰卫尉有八屯卫侯司马主
卫士徼巡宿卫每面各二司马故谓宫之外门为司马
门 西都赋周以钩陈之位卫以严更之署总礼官之
卷一百三十七 第 15b 页 WYG0946-0611d.png
甲科群百郡之廉孝虎贲赘衣阉尹阍寺陛戟百重各
有典司周庐千列徼道绮错 注宿卫之庐周于宫(史记秦纪卫令曰周庐设卒)
 甚谨(卫宏汉旧仪昼漏尽夜漏起宫城门击刁斗周庐击木柝)周礼宫正注次诸吏直宿若今郜署诸庐 

(南军)汉郎卫 卫士 南北宫卫士 临飨卫士

    户卫
百官表(见后) 续志光禄勋掌宿卫典谒署郎更直执戟
(卫士八十一人)五官中郎将主五官郎更直惟议郎不在直中
卷一百三十七 第 16a 页 WYG0946-0612a.png
左右中郎将主左右署虎贲中郎将(本期门)主虎贲宿卫
羽林中郎将主羽林宿卫(守门户充车骑若今环卫出为导从)楚环列之尹赵左 
(师之子愿补黑衣之缺卫王宫) 高纪二年太子守栎阳诸侯子在关
中者为卫 刘辟疆为长乐卫尉(刘泽同姓疏属世为卫尉) 高后纪二
年齐王遣弟章入宿卫(诸侯子宿卫三代之制也)高后纪云谒者持戟卫 
(端门) 列传董仲舒言选郎吏以富訾未必贤宜使
列侯郡守二千石各择吏民贤者岁贡二人给宿
卫 司马迁曰奉薄技出入周卫之中 霍光宿
卫武帝三十馀年 张安世为右将军宿卫忠慎
卷一百三十七 第 16b 页 WYG0946-0612b.png
 魏相言安世子延寿重厚可为光禄勋领宿卫
 冯参为黄门郎给事中宿卫十馀年 萧望之以亲
属犯法者不得宿卫龚胜以王国人不得宿卫 彭
宣以有司奏诸侯国人不得宿卫 王商子弟为诸曹
郎吏者皆出补吏莫得留给事宿卫者 后传光武擢
郭凉子为中郎宿卫左右 窦融在宿卫十馀年建武
二十三年行卫尉事与弟友并典禁兵 东平王苍荐
卷一百三十七 第 17a 页 WYG0946-0612c.png
吴良宜备宿卫
 古者宿卫有二宫伯掌士庶子宫正掌官府之人民
 汉有卫郎(光禄勋)卫兵(卫尉)亦此制与旧仪曰殿外门舍
 属卫尉殿内门舍属光禄勋内外相关即宫正宫伯
 之职也周统于大宰汉别为两卿虽大司马以三公
 都试羽林而丞相不与知血脉于是乎不相关矣(刘向)
 (封事云并交戟之内注谓宿卫者) 郎选以明经孝廉贤良方正及
 衣冠子弟充之刘向扬雄皆执戟宿卫而光禄勋府
 实在宫中三代遗制也左右前后之臣皆正人端士
卷一百三十七 第 17b 页 WYG0946-0612d.png
 则动作起居阴化默移可养成君德比及武帝入财
 者补郎郎选始衰其后又隶之以期门羽林以武士
 参错宿卫于是有遗恨矣(三王世家陛下亏膳贬乐损郎员即天子之侍卫也)

减损侍卫亦薄于自奉(惠帝纪谒者执楯执戟武士驺比外郎秦法师中执兵皆陈殿下又陛楯即然)


则执戟宿卫盖秦制也 虞延传有陛戟郎(神爵元年出郎以击羌)公孙戎位在充即选繇麾头 


建武中杜诗上疏曰使公卿郡守出于军垒则将

 帅自厉士卒之复比于宿卫则戎士自百言士卒得
卷一百三十七 第 18a 页 WYG0946-0613a.png
 比于郎则人百其勇(永建元年赐百官随辇宿卫者布有差)
百官表卫尉掌宫门卫屯兵(南军为宫城兵而主之以卫尉)属官有卫
士令丞(胡广云主宫阙之门内卫士于周垣下为区庐区庐若今之㐲宿屋矣)长乐建章
甘泉卫尉皆掌其宫 续志卫尉卿掌宫门卫士宫中
徼循事(卫士六十人)南宫卫士令掌南宫卫士(五百三十七人)北宫
卫士令掌北宫卫士(四百七十一人)左右都候主剑戟士徼循
宫及天子有所收考(左都候卫士三百八十三人右都候卫士四百一十六人)宫掖
门每门司马一人比千石本注曰南宫南屯司马(卫士百二)
(十人)北宫苍龙司马(卫士四十人)玄武司马(卫士三十八人)北屯司马
卷一百三十七 第 18b 页 WYG0946-0613b.png
(卫士三十八人)北宫朱爵司马(卫士百二十四人)朔平司马(卫士百一十七人)
太官令(卫士三十八人蔡质汉仪曰凡中宫漏夜尽鼓鸣则起钟鸣则息卫士甲乙徼相传甲夜毕传)
(乙夜相传尽五更卫士传言五更未明三刻后鸡鸣卫士踵丞郎趋严上台候朱雀门外守传鸡鸣于宫中鸡)
(鸣歌也)光禄勋掌宿卫宫殿门户典谒署郎更直执戟宿
卫门户考其德行而进退之(卫士八十一人) 高纪二年五月
汉王屯荥阳萧何发关中老弱未傅者悉诣军注孟康
曰古者二十而附三年耕有一年储故二十三年而后
卷一百三十七 第 19a 页 WYG0946-0613c.png
役之如淳曰律年二十三傅之畴官各从其父畴学之
高不满六尺二寸以下为罢癃汉仪注民年二十三为
正一岁为卫士一岁为材官骑士习射御骑驰战陈年
五十六衰老乃得免为庶民就田里 武纪建元元年
七月诏曰卫士转置送迎二万人其省万人(衙士守宫阙本无二)
(万并转置送迎者汉初未有养兵之制材官问岁番上为卫士而执戟宿卫出充车骑皆取公卿二千石子弟)
(为之郎卫多至千人) 宣纪元平元年即位十一月长乐宫初置
屯卫 元纪初元三年六月罢建章甘泉宫卫令就农
(贡禹言诸离宫及长乐宫卫可减大半以宽繇役元帝下其议省建章甘泉宫卫卒减诸侯王庙卫卒省其半)
卷一百三十七 第 19b 页 WYG0946-0613d.png
 魏相传相为河南太守后人有告相贼杀不辜事下
有司河南戍卒都官者二三千人遮大将军自言愿复
留作一年以赎太守罪注师古曰来京师诣官府为戎
卒若今卫士上番分守诸司 韦玄成传祖宗庙在郡
国百六十七所用卫士四万五千一百二十九人 后
传阴兴永平元年为卫尉诏典领禁兵 冯鲂永平十
五年东巡留鲂卫南宫(东观记敕鲂将缇骑宿玄武门复道上领南宫吏士)朱晖
卷一百三十七 第 20a 页 WYG0946-0614a.png
明帝幸长安欲严宿卫故以晖为卫士令 又贾逵(北宫卫士令谯)
(瑛杨仁) 赵熹横剑殿阶严门卫内外肃然永平元年冬
为卫尉八年行太尉事内典宿卫外干宰职 丁鸿永
元四年和帝以鸿行太尉兼卫尉屯南北宫(十五年太尉张禹兼)
(卫尉留守北宫) 周礼注(宫正)若今时卫士填街跸疏汉仪大驾
行幸使卫士填塞街巷以止行人备非常(建武十六年开阳门候何)
(汤将卫士钩洛阳令车) 贾山至言减外繇卫卒(文二年罢卫将军军诏曰饬兵)
(厚卫) 王尊传正月行幸曲台临飨罢卫士丞相
衡与中二千石大鸿胪赏等会坐殿门下注如
卷一百三十七 第 20b 页 WYG0946-0614b.png
淳曰诸卫士更尽得代去故天子自临飨之
盖宽饶传宽饶初拜卫司马未出殿门断其禅
衣令短离地冠大冠带长剑躬按行士卒庐室视
其饮食居处遇之甚有恩及岁尽交代上临飨卫
卒卫卒数千人皆叩头自请愿留共更一年以报
宽饶厚德 礼仪志飨遣故卫士仪百官会位定谒
者持节引故卫士入自端门卫司马执幡钲护行行定
卷一百三十七 第 21a 页 WYG0946-0614c.png
侍御史持节慰劳以诏恩问所疾苦受其章奏所欲言
毕飨赐作乐观以角扺乐阕罢遣劝以农桑(周礼府史以下则有)
 胥有徒郑康成注曰此谓民给繇役若今卫士矣(汉旧仪卫士初至未入君侯到都国外赐劳吏士君侯丞)
(相也) 东平王苍传建初三年帝飨卫士于南宫因从皇
太后周行掖廷池阁 和熹邓后纪旧事岁终当飨遣
卫士大傩逐疫太后以阴阳不和军旅数兴诏飨会勿
设戏作乐(注旧事得代归者上亲飨焉) 周礼外饔飨士庶子注卫
王宫者若今时飨卫士 功臣表郭蒙以户卫起薛
许盎以说(税)卫入汉 许后传掖庭户卫 列
卷一百三十七 第 21b 页 WYG0946-0614d.png
传江充移劾门卫 杨恽传召户将尊注师古
曰户将官名主户卫属光禄 王嘉为郎坐户殿
门失阑免注守殿门(前五行志门卫户者) 冯衍(后汉)与阴就
书愿备东平山阳王门尉 西京赋门卫供帐官以物


(北军)汉中尉兵 缇骑

表中尉掌徼循京师武帝更名执金吾左右京辅都尉
卷一百三十七 第 22a 页 WYG0946-0615a.png
尉丞兵卒皆属焉(自孝武增置八校而北军之兵始众恐中尉之权大重乃又于光禄勋置)
(羽林期门而后南北二军之势始均)北军为京城兵而主之以中尉  纪高帝十一年
七月发中尉卒三万人为皇太子卫军霸上文三年幸
甘泉发中尉材官属卫将军军长安武元鼎六年发中
尉河南河内卒征西羌 萧望之传大常发执金吾车
骑 续志执金吾掌宫外戒司非常缇骑二百人(缇赤黄色)
注汉官曰执金吾缇骑二百人五百二十人舆服导从
斯最壮矣胡广曰卫尉巡行宫中则金吾徼于外相为
表里擒奸讨猾 补兵志曰三辅之兵中尉主之有大
卷一百三十七 第 22b 页 WYG0946-0615b.png
事发兵屯卫事已辄罢其征伐四夷不轻用也 安纪
永初二年四月丙寅令吏民入钱谷得为关内侯虎贲
羽林郎五大夫官府吏缇骑营士各有差(注营士谓五校营士)
冯鲂传为执金吾永平十五年留宿卫南宫(注东观记曰敕鲂车)
(驾发后将缇骑宿玄武门复道上领南宫吏士) 西羌传任尚为中郎将羽林
缇骑屯三辅(详见官制)

(北军)汉城门屯兵 八屯 平乐屯兵

卷一百三十七 第 23a 页 WYG0946-0615c.png
表城门校尉掌京师城门屯兵有司马十二城门候(注八)
 屯各有司马(卫尉自有八屯与此不同卫尉主宿卫此主城门)蔡义覆盎门候 萧望之小苑东门候 
 武纪征和二年七月初置城门屯兵(环济要略城门校尉高帝置从)
 缇骑百二十人武帝始增屯兵(刘屈氂传以太子在外始置屯兵长安诸城门)孔光为太师领城门兵 
 黄图主候时谨启闭 表有丁望刘岑(甘延寿为城门校尉)来历传有城门司马徐荣  张安
世传为卫将军两宫卫尉城门南北军兵皆属焉 元
后传阳朔中王谭(谭不受城门职)王商王立皆以特进相代领
城门兵置幕府得举吏如将军(王商得举吏如五府) 史记丞相
自将兵使司直田仁主城门 扬雄有箴 张放传为
卷一百三十七 第 23b 页 WYG0946-0615d.png
侍中中郎将监平乐屯兵置幕府仪比将军 续志城
门校尉秩比二千石掌雒阳城门十二所(诸葛丰张奋曹褒马防窦)
(武朱隽赵典臧平羊涉皆为城门校尉)司马一人千石每门候一人六百
(汉仪曰门候见校尉执板下拜) 周礼司门干宝注如今校尉每门
下士二人如今门候(公车谁长)

汉步兵 步士 缘边步兵

列传晁错言兵事兵法曰山林积石经川丘阜草木所
卷一百三十七 第 24a 页 WYG0946-0616a.png
在此步兵之地也车骑之地步兵十不当一(中国之长技五)
赵充国屯田奏罢骑兵留淮阳汝南步兵分屯要害处
步兵九校(一部为一校)吏士万人留屯为武备因田致谷今
留步士万人屯田地势平易多高山远望之便部曲相
保为堑垒木樵校联不绝 李陵将步卒五千人出居
延北步兵五千人涉单于庭 武纪元狩四年春大将
军将四将军各五万骑步兵踵军数十万天汉四年正
月发天下七科谪(吏有罪一亡命二赘婿三贾人四故有市籍五父母有市籍六大父母有)
(市籍七凡七科)及敢勇士遣贰师将军李广利将六万骑步兵
卷一百三十七 第 24b 页 WYG0946-0616b.png
七万人出朔方因杅将军公孙敖万骑步兵三万人出
雁门游击将军韩说步兵三万人出五原强弩都尉路
博德步兵万馀人与贰师会 百官表有步兵校尉元
始五年执金吾王骏为步兵将军 顺纪永建元年十
月庚寅告幽州刺史令缘边郡增置步兵列屯塞下教
习战射 度尚传为中郎将将幽冀黎阳乌桓步骑二
万六千人救零陵 何进传中平五年讲武平乐观列
卷一百三十七 第 25a 页 WYG0946-0616c.png
步兵骑士数万人结营为陈 吴桓将军说王曰吴多
步兵步兵利险汉多车骑车骑利平地 魏张辽李典
合肥之役以步卒八百破贼十万 左传有徒兵荀吴
崇卒鲁颂公徒(贝胄朱綅烝徒增增)

汉郎中三将

表郎中令属官有郎掌守门户出充车骑有议郎中郎
侍郎郎中皆无员中郎有五官左右二将秩皆比二千
石郎中有车户骑三将(如淳曰主车曰车郎主户卫曰户郎汉仪注郎中令主郎中左)
(右车骑主左右车郎左右户将主左右户郎)续志中兴省车户骑三将及羽林令 
卷一百三十七 第 25b 页 WYG0946-0616d.png
车郎 艺文志张丰 户卫 功臣表(下同)郭蒙以户卫
起薛 骑郎 魏其侯周止定三秦 公孙敖 张释
之 郎中骑 其石 杨喜 靳彊以郎中骑千人
中郎骑 王翥 丁礼(以中涓骑)史记 毛泽(以中涓骑) 郎骑
毛释之 单究 吕马童 常侍骑 杨怿
户将 功臣表虫达以西城户将三十七人从起砀至
霸上为执金吾合传胡害以越户将从破秦 盖宽饶
卷一百三十七 第 26a 页 WYG0946-0617a.png
传举方正对策高第迁諌大夫行郎中户将事师古曰
户将主户卫也 儒林传蔡千秋为郎中户将尹更始
为长乐户将 杨恽传召户将军
骑将 功臣表傅宽召欧严不职丁义丁礼陈仓为骑
将吕马童以郎骑将王吸为骑郎将杨武以郎中骑将
樊哙为郎中骑将张瞻师以赵骑将傅宽从入汉中为
右骑将张越人为高祖骑将李广为骑郎将 史记魏
其侯周定为郎中骑将(又吕马童)
中郎将 列传季布孝惠时为中郎将 袁盎卫绾司
卷一百三十七 第 26b 页 WYG0946-0617b.png
马相如张骞 杨恽为中郎将罢山郎移长度大司农
以给财用其疾病休谒洗沐皆以法令从事郎官故事
令郎出钱市财用给文书乃得出名曰山郎移病尽一
日辄偿一沐
郎将 功臣表杜得臣 史记表毛泽煮枣侯赤 车
骑将军 功臣表张越蔡寅 史记云靳歙灌婴 传
灌婴西收军于荥阳楚骑来众汉王乃择军中可为骑
卷一百三十七 第 27a 页 WYG0946-0617c.png
将者皆推故秦骑士重泉人李必骆甲习骑兵今为校
尉可为骑将汉王欲拜之必甲曰愿得大王左右善骑
者傅之乃拜婴为中大夫令必甲为左右校尉将郎中
骑兵击楚骑于荥阳东大破之三年受诏将郎中骑兵
东属韩信击破齐军于历下以御史大夫将军骑别追
项籍以车骑将军从击燕王荼又受诏并将燕赵齐梁
楚车骑击破胡骑于硰石 靳歙为车骑将军并将梁
赵齐燕楚车骑别击陈豨 文帝纪十四年冬匈奴寇
边遣三将军军陇西北地上郡中尉周舍为卫将军郎
卷一百三十七 第 27b 页 WYG0946-0617d.png
中令张武为车骑将军军渭北车千乘骑卒十万人上
亲劳军勒兵申教令

汉骑都尉 车骑都尉 骁骑都尉 骈邻


说卫 职志 执盾 执矛 长鉟 城将


厩将 重将 弩将 车司马 门尉 武骑

    塞路
功臣表靳歙张越杨武季必为骑都尉齐受骁骑都尉
卷一百三十七 第 28a 页 WYG0946-0618a.png
唐厉为东部都尉陈濞陈平(使参乘典护军为护军中尉尽护诸将为亚将属韩)
(王信)董渫孔丛陈贺郭蒙合傅胡害摇母馀虫达戎赐郭
亭刘到戴野丁礼陈夫乞爰类陈遫室中同留肸秦同
魏遫戚鳃翟盱王虞人王兢朱濞革朱吕它宋昌以都
尉孔丛陈贺左司马陈胥陶舍右司马齐受以家车吏
许盎以骈邻从起昌邑以说卫入汉(师古曰二马曰骈骈邻谓并两骑为)
(将军翼也说读曰税卫谓军行初舍止之时主为卫也)周昌为职志击秦(如淳曰官名主)
(旗帜)阳城延以军匠韩信为票客孔丛阎泽赤缯贺棘丘
侯襄张说为执盾(史说张说以执铍)朱进为执矛(东方朔官不过侍郎位不)
卷一百三十七 第 28b 页 WYG0946-0618b.png
 过执戟(惠帝纪执楯执戟)周灶为长鉟都尉(师古曰长刃兵也为刀而剑形)史记作 
 长铍(说文云铍者剑刀装也)张良以厩将陈豨以特将将卒五百人
为游击将军郭蒙为城将(师古曰将筑城之兵)宣虎以重将(主将领辎)
(重一曰持重之将)史记云亚将 室中同秦同为弩将耏蹠为门尉陈
涓以二队将戎赐以三队将唐厉以左司马亚将爰类
以慎将(以谨慎为将)许瘛用赵右林将(将士林犹言羽林将)袐彭祖中
厩令丁复为楼烦将(项羽传汉有善骑射曰楼烦)高色为上队将虫
卷一百三十七 第 29a 页 WYG0946-0618c.png
达二队将王虞人骑司马吕马童司马(一云骑司马)王竞车
司马郭亭为塞路(师古曰主遮塞要路以备敌寇)文纪云塞疏 戴野卫母择
申屠嘉为队率 汉初军制主闲厩而名厩将主辎重
而名重将将如林之师而名林将将筑城之兵而名城
将弩则有弩将射则有楼烦将骑则有郎骑将谨畏则
谓之慎将勇特则谓之特将并两骑为军翼而谓之骈
邻卫军行之止舍而谓之说卫掌军门则有门尉掌旗
帜则有职志掌蔽遮则有塞路执矛执盾各有其职车
司马骑司马各效其用长队将二队将三队将各因其
卷一百三十七 第 29b 页 WYG0946-0618d.png
才而游击将军以游击为事长鉟都尉以长鉟为职皆
见于楚汉未决之时 史记功臣表蔡寅以车骑都尉
破龙且 官表宣帝令骑都尉监羽林 地理志天水
郡豲道骑都尉治密艾亭(又见官制) 列传冯唐拜为车骑
都尉主中尉及郡国车士(韩昌景夔亦为之) 李广为骁骑都
尉 李陵武帝拜骑都尉(李寻平当马武刘昆景恭) 赵充国传有
诏将八校尉与骁骑都尉合 金涉为骑都尉领三辅
卷一百三十七 第 30a 页 WYG0946-0619a.png
胡越骑 甘延寿使西域都护骑都尉 司马相如事
景帝为武骑常侍 梁丘贺以能心计为武骑 卫青
传为特将者十五人 武纪太初三年夏四月强弩都
尉路博德筑居延 表郡尉秦官掌佐守典武职
甲卒秩比二千石有丞秩皆六百石景帝中二年
更名都尉关都尉秦官农都尉属国都尉皆武
帝所置 郡国凡百有三置都尉者九十山西
自三辅而外郡才十有三而置都尉乃三十其
馀郡国乃八十有七置都尉者止六十其不置者盖四
卷一百三十七 第 30b 页 WYG0946-0619b.png
十有三也 续志典兵禁备盗贼景帝更名都尉武帝
又置三辅都尉各一人讥出入边郡置农都尉又置属
国都尉中兴省诸郡都尉(建武六年初罢郡国都尉官)并职太守无
都试之役唯边郡往往置都尉及属国都尉稍有分县
治民比郡安帝以羌犯法三辅有陵园之守乃复置右
扶风都尉京兆虎牙都尉(汉官仪卫士材官骑士习射御骑驰战陈八月太守都尉)
(令长相丞尉会都试课殿最) 纪和帝永元三年十二月复置骑都
卷一百三十七 第 31a 页 WYG0946-0619c.png
尉官十六年十二月复置辽东西部都尉官 安帝永
初四年二月初置长安雍二营都尉官(扶风都尉居雍县虎牙都尉居)
(长安) 顺帝阳嘉二年四月复置陇西南部都尉官 耿
弇传弇常见郡尉试骑士建旗鼓肄驰射由是好将帅
之事(详见牧守) 武猛都尉(何进传) 军门都尉(周亚夫传) 齐欲
发兵非有虎符而遽止胶西因发兵无虎符而自杀都
试不诣试所者必免都试而僣上者必诛故外无擅
兵之忧 蜀志诸葛亮上言有賨叟青羌散骑武

卷一百三十七 第 31b 页 WYG0946-0619d.png

汉卫将军

功臣表程黑以赵卫将军王恬启以卫将军击陈豨
文纪帝入未央宫夜拜宋昌卫将军领南北军二年十
一月诏罢卫将军军(此军又在南北军之外)三年五月发中卫材
官属卫将军军长安十四年冬中尉周舍为卫将军军
渭北 张安世传宣帝时拜安世为大司马车骑将军
数月罢车骑将军屯兵更为卫将军两宫卫尉城门北
卷一百三十七 第 32a 页 WYG0946-0620a.png
军兵属焉(萧由为卫将军掾) 纪地节三年十月诏罢车骑将
军右将军屯兵

汉戊己校尉

表元帝初元元年置有丞司马各一人候五人秩比六
百石注师古曰校尉镇安西域无常治处亦犹戊己四
季寄王故以名官一说戊己居中校尉处三十六国之
中故曰戊己(汉官仪曰戊土中央填护四方又开渠播种以为厌胜故称戊己)王氏曰校尉为 
(都护之属官专主屯田盖戊己土也屯田以耕土为事故取戊己为名既专主屯田于车师前王庭则有常居)
(矣非寄治也况车师王庭亦非西域居中之地诸说皆非西域传屯田车师前王庭) 元纪建昭
卷一百三十七 第 32b 页 WYG0946-0620b.png
三年秋陈汤甘延寿矫发戊己校尉屯田吏士及西域
胡兵攻郅支单于(延寿部勒行陈益置阳威白虎合骑之校引兵分行别为六校) 段
会宗传阳朔中为都护发戊己校尉兵随卫司马受康
居太子降以擅发赎论元延中复遣段会宗发戊己校
尉诸国兵诛乌孙太子番丘 西域传徙已校屯姑墨
注师古曰有戊己两校兵此直徙已校也(徐氏曰兵有两校校尉或)
(有二员而亡戊己分置之證) 耿恭传永平十七年(纪永平十八年冬)始置
卷一百三十七 第 33a 页 WYG0946-0620c.png
西域都护戊己校尉以恭为戊己校尉屯后王部金蒲
城谒者关宠为戊己校尉屯前王柳中城屯各置数百
人 章帝纪建初元年正月罢戊己校尉 和帝纪永
元三年十二月复置西域都护戊己校尉官(和帝初冯豹数言边)
(事奏置戊己校尉城郭诸国率复旧职) 后西域传自敦煌郡西出玉门
阳关涉鄯善北通伊吾千馀里自伊吾北通车师前部
高昌壁千二百里自高昌壁北通后部金满城五百里
此其西域之门户也故戊己校尉更互屯焉 戊己校
尉史(陈良终带) 永兴元年有戊部候严皓戊校尉阎
卷一百三十七 第 33b 页 WYG0946-0620d.png
祥建宁三年戊己司马曹宽 广成颂甲乙相伍
戊己为坚注戊己为中坚 魏志黄初二年张恭拜西
域戊己校尉三年二月鄯善龟兹于阗内附置戊己校
尉 晋咸宁元年有校尉马循

汉护羌校尉

续志护羌校尉一人比二千石主西羌注应劭汉官曰
拥节长史一人司马二人皆六百石 光武纪建武九
卷一百三十七 第 34a 页 WYG0946-0621a.png
年复置护羌校尉官注汉官仪曰武帝置秩比二千石
持节护西羌王莽乱遂罢时班彪议宜复其官以理冤
结帝从之以牛邯为护羌校尉都于陇西令居县 西
羌传武帝征伐四夷开地广境北郤匈奴西逐诸羌乃
渡河湟筑令居塞(属金城)初开河西列置四郡通道玉门
隔绝羌胡于是障塞亭燧出长城外数千里时先零羌
与封养牢姐种解仇结盟与匈奴通合兵十馀万共攻
令居安故遂围枹䍐汉遣将军李息郎中令徐自为将
兵十万人击平之始置护羌校尉持节统领焉建武九
卷一百三十七 第 34b 页 WYG0946-0621b.png
年司徒掾班彪上言今凉州部皆有降羌与汉人杂处
旧置益州部置蛮夷骑都尉幽州部置领乌桓校尉凉
州部置护羌校尉皆持节领护理其怨结岁时循行问
所疾苦又数遣使驿通动静使塞外羌夷为吏耳目州
郡因此可得儆备今宜复如旧以明威防光武从之即
以牛邯为护羌校尉持节如旧及邯卒职省永平元年
以谒者窦林领护羌校尉居狄道后郭襄免复省建初
卷一百三十七 第 35a 页 WYG0946-0621c.png
元年吴棠领之永元元年邓训十四年侯霸元初元年
庞参招以恩信二年降七千馀人参始还令居通河西
道马贤代之马续皇甫规(西羌传有护羌从事) 列传温序建武
六年拜谒者迁护羌校尉 邓训章和二年公卿举训
为校尉湟中诸胡皆言待我以恩信训抚养其少年勇
者数百人为义从 庞参元初元年迁护羌校尉畔羌
怀其恩信明年烧当降始复得还都令居通河西路
第五访拜护羌校尉边境服其威信(顺帝时) 段颎延熹
二年迁护羌校尉击破八种羌六年冬复以为校尉上
卷一百三十七 第 35b 页 WYG0946-0621d.png
言昔先零作寇赵充国徙令居内煎当乱边马援迁之
三辅始服终叛至今为鲠 前汉赵充国传诏举可护
羌校尉者四府举辛汤充国奏不如汤兄临众诏更用
(后有辛通) 班勇传元初六年上议曰旧敦煌郡有营兵
三百人今宜复置护西域副校尉居于敦煌郡如永元
故事又宜遣西域长史将五百人屯楼兰于是复敦煌
郡营兵三百人置西域副校尉居敦煌郡延光二年夏
卷一百三十七 第 36a 页 WYG0946-0622a.png
勇为西域长史将兵五百人出屯柳中(西域副校尉李恂)使匈奴副 
(校尉萧育萧由) 续志护乌桓校尉比二千石主乌桓胡(李膺为乌)
(桓校尉)注应劭汉官曰拥节长史一人司马二人并领鲜
卑客赐质子岁时胡市马晋书汉置东夷校尉以抚鲜
卑 乌桓传武帝置秩二千石拥节监领之 和纪永
元十四年五月丁未初置象林将兵长史官阙骃十三
州志居日南郡又有将兵司马去雒阳九千六百三十
里 晋志武帝置南蛮校尉于襄阳西戎校尉于长安
南夷校尉于宁州元康中护羌校尉为凉州刺史西戎
卷一百三十七 第 36b 页 WYG0946-0622b.png
南蛮为雍荆州刺史江左省南蛮校尉寻置于江陵改
南夷校尉曰镇蛮校尉 安帝于襄陵置宁蛮校尉(魏邓)
(艾领护东羌校尉)

汉黎阳营 渔阳营 度辽营 (雍营) 虎牙


营 缘边兵

列传臧宫建武十九年遣宫将北军及黎阳营数千人
围贼 马武显宗初西羌寇陇右拜捕虏将军与监军
卷一百三十七 第 37a 页 WYG0946-0622c.png
使者窦固右辅都尉陈䜣将黎阳营三辅募士凉州诸
郡羌胡兵及弛刑合四万击之 邓训建初中(三年)
谷太守任兴欲诛赤沙乌桓怨恨谋反诏训将黎阳营
兵屯狐奴以防其变(汉官仪曰中兴以幽冀并州兵克定天下故于黎阳立营光武置以)
(谒者监之领兵骑千人复除任重谒者任轻各放情态)训抚接边民为幽部所归
六年迁护乌桓校尉黎阳故人多携将老幼乐随训徙
(狐奴县属渔阳)鲜卑闻其威恩皆不敢南近塞下训发湟中
秦胡羌兵四千人出塞击迷唐(章和二年) 窦宪发黎阳骑
士以破匈奴 西羌传永元九年秋迷唐寇陇西遣刘
卷一百三十七 第 37b 页 WYG0946-0622d.png
尚将北军五营黎阳雍营三辅积射讨之 鲜卑传元
初五年秋代郡鲜卑入寇发缘边甲卒黎阳营兵屯上
谷以备之冬鲜卑入上谷复发缘边诸郡黎阳营兵积
射士步骑二万人屯列冲要六年秋鲜卑入马城塞度
辽将军邓遵发积射士三千人出塞追击顺帝纪永
建元年十月鲜卑犯边庚寅遣黎阳营兵出屯中山北
界告幽州刺史其令缘边郡增置步兵列屯塞下调五
卷一百三十七 第 38a 页 WYG0946-0623a.png
营弩师郡举五人令教习战射 度尚传延熹八年将
幽冀黎阳乌桓步骑救零陵
安帝纪建光元年十一月甲子初置渔阳营兵(伏侯古今注曰)
(置营兵千人)
明帝纪永平八年三月初置度辽将军屯五原曼柏冬
十月丙子诏三公募郡国中都官死罪系囚减罪一等
诣度辽将军营屯朔方五原之边县(注昭帝以范明友为度辽将军至此复置)
(焉以中郎将吴棠行度辽将军) 百官志明帝初置度辽将军以卫南
单于众新降有二心者后数不安遂为常守注应劭汉
卷一百三十七 第 38b 页 WYG0946-0623b.png
官仪曰明帝十八年行度辽将军事安帝元初元年置
真银印青绶秩二千石长史司马六百石东观书云司
马二人 耿国传匈奴奥鞬日逐王比自立为呼韩邪
单于款塞称藩愿捍北虏议者以为不可许国独曰宜
如孝宣故事受之帝从其议遂立为南单于由是北虏
远遁又上言宜置度辽将军左右校尉屯五原永平元
年卒官显宗追思国言遂置度辽将军左右校尉 南
卷一百三十七 第 39a 页 WYG0946-0623c.png
匈奴传永平八年遣越骑司马郑众北使而南部欲叛
众伺得之上言宜更置大将以防二虏交通由是始置
度辽营以中郎将吴棠行度辽将军事副校尉来苗左
校尉阎章右校尉张国将黎阳虎牙营士屯五原曼柏
十六年大发缘边兵北征吴棠出高阙坐不至涿邪山
免以骑都尉来苗行度辽将军建初元年以征西大将
军耿秉行度辽将军元初元年邓遵始为真将军 耿
秉传建初元年拜度辽将军视事七年匈奴怀其恩信
 南匈奴传永元元年耿秉为征西将军与窦宪率骑
卷一百三十七 第 39b 页 WYG0946-0623d.png
八千与度辽兵及南单于众三万骑出朔方击北虏破
之六年降胡反畔遣行车骑将军邓鸿越骑校尉冯柱
行度辽将军朱徽将左右羽林北军五校士及郡国积
射缘边兵讨之七年正月军还冯柱将虎牙营留屯五
原罢羌胡兵 鲜卑传元初六年秋鲜卑入马城塞度
辽将军邓遵发积射士三千人追击大破之又发积射
士三千人马三千匹诣度辽营屯守 皇甫规传拜度
卷一百三十七 第 40a 页 WYG0946-0624a.png
辽将军至营数月荐张奂自代从之规为使匈奴中郎
将 李膺传为度辽将军声震远城 桥玄传四府举
玄为度辽将军假黄钺 乌桓传阳嘉四年冬乌桓围
兰池城发积射士二千人度辽营千人屯上郡讨之
张奂传延熹九年秋拜奂护匈奴中郎将以九卿秩督
幽并凉三州及度辽乌桓二营
伏隆传建武二年檄张步曰今虎牙大将军屯营十万
已拔睢阳 盖延传光武以为虎牙将军 安帝纪永
初四年二月乙丑初置长安雍二营都尉官(注扶风都尉居)
卷一百三十七 第 40b 页 WYG0946-0624b.png
(雍县虎牙都尉居长安如西京三辅都尉故事) 窦宪传拜车骑将军耿秉
为副发北军三校黎阳雍营缘边十二郡骑士及羌
胡兵出塞(汉官仪曰扶风都尉部在雍县以凉州近羌数犯三辅将兵卫护园陵故俗称雍营)
 (光武省都尉之官而营兵未尝省) 西羌传永初四年春置京兆虎
牙都尉于长安扶风都尉于雍如西京三辅都尉故
(志安帝以羌犯法三辅有陵园复置京兆虎牙都尉)京兆虎牙都尉在长安故称虎牙营 
南匈奴传光武十三年左部转居塞内增缘边兵郡数
卷一百三十七 第 41a 页 WYG0946-0624c.png
千人大筑亭候顺帝永建元年单于求复朔方以西障
塞顺帝从之遣黎阳营兵出屯中山北界增置缘边诸
郡兵别屯塞下教习战射 祭彤传益增缘边兵遣诸
将分屯障塞建武十七年拜辽东守厉兵马广斥候永
平元年偏何破赤山威畅北方胡夷皆内附野无风尘
乃悉罢缘边屯兵 马成传建武十四年屯常山中山
备北边并领朱祐营 邓晨传为常山太守光武追铜
马于冀州晨发积射士千人(积与迹同) 西域传延光二年
张珰陈三策今以酒泉属国吏士二千馀人集昆仑塞
卷一百三十七 第 41b 页 WYG0946-0624d.png
先击呼衍王此上计也尚书陈忠上疏曰孝武开河西
四郡云云方今边境守禦之具不精内郡武卫之备不修
敦煌宜置校尉按旧增四郡屯兵以西抚诸国乃以班
勇为西域长史将弛刑士五百人西屯柳中 西羌传
安帝永初五年诏魏郡赵国常山中山缮作坞候六百
一十六所(永初二年冬召庞参拜谒者使西督三辅诸军屯三年冬发缘边十郡兵二万馀人)
初元年遣兵屯河内通谷冲要三十三所皆作坞壁二
卷一百三十七 第 42a 页 WYG0946-0625a.png
年虞诩说任尚罢诸郡兵各令出钱数千二十人共市
一马(元初二年武都太守虞诩占相地势筑营壁一百八十所)明年秋筑冯翊北界
候坞五百所 顺帝阳嘉元年二月海贼攻会稽诏缘
海县各屯兵戍永和四年马贤将湟中义从兵及羌胡
万馀骑击烧当五年九月发京师近郡及诸道兵讨羌
又于扶风汉阳筑陇道坞三百所置屯兵六年遣侍御
史督录征西营兵存恤之诏赵冲督河西四郡兵湟中
月氏胡七种胜兵九千馀人分在湟中令居号义从(郑秦)
(传义从八种)
卷一百三十七 第 42b 页 WYG0946-0625b.png
高纪吴芮从百粤之兵以佐诸侯亡诸身帅闽中兵以
佐灭秦十年上曰吾以羽檄召天下兵未有至者今计
唯独邯郸中兵耳(楚怀王以沛公为砀郡长将砀郡兵) 陈豨以赵相国
将监赵代边兵 韩王信传上以为信壮武北近巩雒
南迫宛叶东有淮阳皆天下劲兵处也 武纪建元三
年七月遣严助持节发会稽兵浮海救东瓯元狩三年
秋减陇西北地上郡戍卒半 平帝纪元始二年九月
卷一百三十七 第 43a 页 WYG0946-0625c.png
戊申晦使谒者大司马掾四十四人持节行边兵遣执
金吾候陈茂假以钲鼓募勇敢吏士 史记索隐孔文
祥云边郡有屯兵后因置将屯将军(傅宽为代相国将屯)将屯将军王 
(恢)
北胡有变则置度辽官南蛮或叛则置象林兵羌犯三
辅则置长安雍二尉鲜卑入寇则置渔阳营永建元年
缘边增步兵阳嘉元年缘海各屯兵而扶风汉阳三百
坞魏郡恒山六百一十六坞
卷一百三十七 第 43b 页 WYG0946-0625d.png
汉六军

纪建武三年帝自征赤眉亲勒六军大陈戎马大司马
吴汉精卒当前中军次之骠骑武卫分陈左右赤眉震
竦乞降 窦宪传永元元年七月理兵朔方鹰扬
之校螭虎之士爰该六师 冯绲传延熹五年拜
车骑将军将兵十馀万讨蛮寇诏策曰将军素有
威猛是以擢授六师 赵充国颂整我六师是讨
是震
卷一百三十七 第 44a 页 WYG0946-0626a.png

汉禁兵

通典汉氏重兵悉在京师四边但设亭障又移天下豪
族辏居三辅陵邑以为强干弱枝之势或有四夷侵轶
则从中命将发五营骑士六郡良家贰师楼船伏波下
濑或因事立称毕事则省虽卫霍之勋高绩重身奉朝
请兵皆散归斯得其宜也 传阴识守执金吾帝每巡
郡国识常留镇守京师委以禁兵识弟兴永平元年诏
曰卫尉兴典领禁兵从平天下 耿秉为执金吾帝每
巡郡国常领禁兵宿卫左右
卷一百三十七 第 44b 页 WYG0946-0626b.png

汉兵簿 尺籍伍符(见符节)

周礼小宰听政役以比居听师田以简稽注比居谓伍
籍也简稽士卒兵器簿书(国语曰拥铎拱稽)大司马茇舍群吏
撰车徒读书契注以簿书校录军实之凡要 李广传
程不识正部曲行伍营陈吏治军簿至明军不得自便
(注文簿)大将军长史急责广之莫府上簿 赵充国传上
田数及器用簿 吴汉传至幕府上兵簿诸将人人多
卷一百三十七 第 45a 页 WYG0946-0626c.png
请之注军士之名帐 沟洫志河平元年率治河者为
著外繇六月注师古曰著于簿籍

魏虎贲

志黄初二年张辽朝洛阳宫以辽从破吴应募步卒皆
为虎贲文帝以许褚为武卫将军都督中军宿卫禁兵
许定都督徼道虎贲 张合传明帝遣南北军士三万
及分遣武卫虎贲使卫合

魏五兵

通典魏置五兵尚书谓中兵外兵骑兵别兵都兵也晋
卷一百三十七 第 45b 页 WYG0946-0626d.png
太康中乃有五兵尚书而又分中兵外兵各为左右宋
五兵唯领中兵外兵二曹后魏为七兵尚书北齐为五
兵统左中兵右中兵左外兵右外兵都兵五曹后周置
大司马其属有兵部中大夫小兵部下大夫隋乃有兵
部尚书统兵部职方驾库部四曹盖因后周兵部之名
兼前代五兵之职

晋六军 魏武卫营

卷一百三十七 第 46a 页 WYG0946-0627a.png
职官志护军将军案本秦护军都尉官也汉以陈平为
护军中尉魏武为相以韩浩为护军史涣为领军非汉
官也建安十二年改护军为中护军(蒋济)领军为中领军
 以曹休为之主五校中垒武卫等营(魏略曰中领军汉之北军中候也文选曰候府王肃为之)魏初
置护军将军主武官选隶领军元帝永昌元年省护军
并领军明帝太宁二年复置领护各领营兵江左以来
领军不复别领营总统二卫骁骑材官诸营护军犹别
有营也(前后左右骁卫等营即领军之任也)左右卫将军案文帝初置中
卫及卫武帝受命分为左右卫以羊琇为左赵序为右
卷一百三十七 第 46b 页 WYG0946-0627b.png
骁骑将军游击将军并汉杂号将军也魏置为中军及
晋以领护左右卫骁骑游击为六军 武纪泰始元年
(即咸熙二年)十一月初置四护军以统城外诸军十二月戊
辰置中军将军以统宿卫七军 中护军 羊琇(淮南王允)
中领军 羊琇迁中领军统宿卫入直殿中(泰始三年义阳王望太尉中领军置军司一人骑五人增)
(置官骑十人望统中军步骑二万屯龙陂) 辅国大将军(王浚) 左将军(咸宁初秦)
(王柬拜左将军领右军将军武帝幸宣武场以三十六军兵簿令柬料校谯王承领左军将军) 右卫
卷一百三十七 第 47a 页 WYG0946-0627c.png
(毛安之东安公县) 左卫 刘超王济(陈光为左卫远近闻之名为殿中之军) 前将军
(明帝加温峤中垒将军进号前将军陇西王秦游击将军太康初入为前将军领邺城门校尉) 后
军将军(王浚) 材官将军(张光) 卫将军(羊祜给本营兵) 骁骑将
(王济钟雅) 游击 谯王承(毛安之以游击督城门诸军事)贾模车骑司马将中驺三百人 
 殿中将军(王逊) 左积弩将军(李俭) 积射将军(咸宁中樊震为)
(西城牙门) 票骑(王沉统城外诸军事) 荀顗以太尉都督城外牙门
诸军置司马亲兵百人 马隆为平虏护军给牙门一
军屯西平(太康初) 王祐为北军中候领禁兵(太康十一年)
六典注魏武为丞相有武卫营
卷一百三十七 第 47b 页 WYG0946-0627d.png

晋四军 二卫 三部 五督

志左右前后军将军案魏明帝时有左军则左军魏官
也至晋不改武帝初又置前军右军泰始八年又置后
军是为四军后省左右前后军为镇卫军其左右营校
尉皆中领军统之二卫始制前驱由基强弩为三部司
马各置督史左卫熊渠武贲右卫佽飞武贲二卫各五
部督其命中武贲骁骠游击各领之又置武贲羽林上
卷一百三十七 第 48a 页 WYG0946-0628a.png
骑异力四部并命中为五督其镇卫四军如五校各置
千人武帝甚重兵官故军校多选朝廷清望之士居之
文王初启晋台始置二卫有前驱养由之弩及设三部
有熊渠佽飞之众武帝龙飞乘兹奋翼武纪泰始元
年十二月戊辰置中军将军(中军将军羊祐尝为左仆射)二年八月
丙辰省右将军官三年正月丁未罢武卫将军官八月
罢都护将军四年二月庚子罢中军将军置北军中候
三月己亥罢振威扬威护军官置左右积弩将军五年
六月罢镇军将军复置左右将军官八年四月置后将
卷一百三十七 第 48b 页 WYG0946-0628b.png
军以备四军六年十二月戊辰复置镇军官七年六月
诏公卿以下举将帅各一人十二月罢中领军并北军
中候九年七月置五官左右中郎将 唐官志晋武帝
始置左右中三卫将军 六典注泰始元年省
领军北军中候中领军将军羊祜统二卫前后
左右骁骑等七军营兵 志四征兴于汉代四
安起于魏初四镇通于柔远四平立于丧乱其
卷一百三十七 第 49a 页 WYG0946-0628c.png
度辽凌江轻车强弩式扬遐外用表攻伐当涂尅
平诸夏初有军师祭酒参掌戎律(青龙二年卫尉辛毗杖节为军)
(师)

晋五校

志屯骑步兵越骑长水射声等校尉是为五校 屯骑
(太兴初谯王承)李俭  步兵(咸宁初燕王机)阮籍 王浚  越骑(元康初王浚)咸宁 
(三年淮南王允) 长水(下邳王晃) 射声(东安公县) 翊军校尉(唐彬) 王
浚传拜辅国大将军领步兵校尉旧校唯五置此营自
浚始诏依征镇增兵五百人为辅国营给亲骑百人官
卷一百三十七 第 49b 页 WYG0946-0628d.png
骑十人置司马 温峤传上疏曰先朝使五校出田今
四军五校有兵者及护军所统外军可分遣二军出屯
要处春秋时入作卿辅出将三军宜省军校无兵者
唐武德元年废越骑步兵二校尉

晋北府兵 君子营 元戎禁营

传太元二年(十月)谢玄为兖州刺史监江北诸军募骁勇
之士得彭城刘牢之等数人以牢之为参军领精锐为
卷一百三十七 第 50a 页 WYG0946-0629a.png
前锋战无不捷号北府兵敌人畏之(东晋谓京口兵可用故北府兵最精)
(唐亦用宣润拿手平淮甸) 成帝初刘超迁射声校尉时军校无兵
义兴人多义随超因统其众以宿卫号君子营(超自义兴太守)
(拜中书侍郎越有君子六千人为中军) 潘岳赋灵台四有元戎禁营玄
幕绿徽溪子巨黍异絭同机炮石雷骇激矢虻飞以先
启行曜我皇威(注元戎兵车也禁营谓五营也陆机洛阳记五营校尉前后左右将军府在城)
(中不言所处) 马隆为武威太守募限腰引弩三十六钧
弓四钧立标简试自旦至中得三千五百人因请自
至武库选仗(太康元年悉去州郡兵大郡置武吏百人小郡五十人山涛言不宜去州郡武)
卷一百三十七 第 50b 页 WYG0946-0629b.png
(备)

魏六军 府兵

后魏书西魏大统八年宇文泰仿周典置六军合为百
(每府一郎将统之分属二十四军开府各领一军大将军凡十二人每一大将军统二府一柱国统二大)
(将军凡柱国六员复加持节都督以统之)十六年籍民之有材力者为府兵
初孝文太和十九年八月乙巳选武勇之士十五万人
为羽林虎贲充宿卫 隋以府隶于左右十二卫及东
卷一百三十七 第 51a 页 WYG0946-0629c.png
宫率府置卫大将军一人将军二人即开府之位也
梁领军护军与左右卫骁骑游骑为六军将军

东南兵

汉高祖用闽越兵孝景用东瓯兵武帝用会稽兵光武
用江夏兵周瑜以江上之师破操于赤壁谢玄以淮堧
之众荡氐于肥水虞潭以东方兵共平僣叛刘牢之以
北府兵屡挫强敌临霸上入长安又皆吾水军步骑未
尝募之西北也 吴中子弟荆楚剑客宣润弩手班
班见史籍皆天下劲兵处也汉置都尉九十而九江
卷一百三十七 第 51b 页 WYG0946-0629d.png
临淮会稽丹阳豫章财各一尉唐府兵六百三十馀
所江淮两道不过八九
 王海卷一百三十七